時間:2022-06-11 02:30:0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美文化差異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東方大國 ,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美國雖然是個歷史僅二百多年的國家,但其經濟、文化十分繁榮,是世界強國之一。 由于地理環境、歷史背景、發展過程等因素的不同,中美兩國文化也呈現出巨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倫理性與認知性
中國傳統哲學是講倫理的,中國古代賢哲注重人事而輕視自然。中國哲學所講的自然常被納入人文意的范疇之內,因而形成自然與人文不分,主張“天人合一”。以儒家為代表的先哲對世界的認識主要不是由于對自然奧秘的好奇,而是出于對現實、社會、政治、倫理和道德問題的關注。人是認識的對象與核心,探索自然只是為解釋社會、政治、倫理和道德的現實問題提供例證,因而從自然現象中尋求相應的啟示。
與中國文化不同的是,西方哲學是求知識型的,倡導對宇宙、自然的探索和認識,而非中國的人生哲學、倫理哲學。西方文化注重探索自然奧秘,追究宇宙起源,哲學家把探索和認識自然的本性看成自己神圣的使命。哲學家們熱愛智慧,崇尚理性,不斷地探索自然。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求知是人類的本性”“,哲理的探索起源于對自然萬物的驚異”;培根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即人可以用知識戰勝自然。近現代西方人進一步發展了古希臘先哲們崇尚自然、追求知識的傳統,以探索自然奧秘作為科學家和哲學家共同感興趣的研究任務。隨著自然科學的進步與發展,西方人不斷排除臆想和猜測,以自然界本身的原因來說明自然現象,從物質的本身解釋其種種屬性,從而產生了以實驗為基礎的逐層深入的邏輯分析方法和思維模式,形成了西方科學認知性的思維方式。
二、主體性與客觀性
中國古代先哲們也對宇宙進行過探討與思考,只不過是非常籠統、模糊、簡約的,提出宇宙是一個整體,是運動的、和諧的、平衡的,中國的主觀性思維不以大自然作為認識的對象,不把認識自然作為探索自然的目的,而是以主客一體實現“盡善盡美”的整體和諧境界為目標。大多數中國人很注重情感體驗層次上的意象思維,個人的情感需要、評價和態度在思維和處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使用。由于過分重視情感因素和心靈體驗,導致中國人在思維上缺乏概念的明晰性和確定性,沒有形成形式化和公理化的思維傳統。在個人心靈體驗中直接把握事物的意義,或從具體感受中抽象出一般原則,使中國人很自然地將主觀情感投射到自然萬物之中,使自然萬物皆具有人的特點。
西方社會往往以客觀主義精神把人視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并首先把視線投向自然世界,然后再把這種源于自然世界的思維轉向了人類生活世界。西方思維方式注重理性,注重客觀性。比如說西方人看到一條河,就會將河當作一個客觀物體來觀察,然后對其進行分析。比如河水從哪里來,為什么會有河水,為什么河水往一定的方向流,然后對其進行定義,一旦定義之后,所謂的“河”一詞就有一個必然的意義,而不能是其他的意義。而以后每當看到河的時候,就必然將其對應在“河”這個詞的概念上。
三、具體性與抽象性
從總體上看,傳統的中國文化思維方式具有較強的形象性,而西方文化思維方式則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這種不同的側重和選擇,都植根于各自的民族文化土壤。
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尚象”,《周易》以“觀象制器”解說中國文化的起源,漢字以“象形”推衍構字之法,中醫以“觀面象察舌色”診治疾病,天文歷法研究“觀象授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以觀“天象”預測氣候變化,美學則以“意象”為中心范疇,將“意象具足”視為普遍的審美追求。漢文化 “尚象”的文化傳統形成了偏重具體形象的思維方式。
西方人在對客觀世界進行認識和解析的過程中,以探究世界的始基為最終目的,以分類方法為主要手段,試圖從物象的類別中提出該類物象的共相,再遞級上升做純思的抽象概括,將各類物象的共相歸在一起,形成柏拉圖所稱謂的“理念世界”,而各類共相的表達方式往往是以概念為內核的語言符號,不像漢語的共象仍以象語來表達。西方文化“尚思”的文化傳統形成了偏重抽象的思維方式。
四、直覺性與邏輯性
中國的傳統思維注重實踐經驗知識,注重整體思考,因而注重直覺體悟,即通過直覺從整體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認識對象的內在本和規律,追求豁然貫通,頓悟。因此對事物的認識只滿足于描述現象和總結經驗,而不追求對感性認識的深層思考與對現象背后本質的哲學思考。
西方思維傳統注重科學、理性,重視分析、實證,借助邏輯,在論證、推演中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西方人重視認識論和方法論,重視語言分析,包括語法、語義、語用分析,都與思維方式的邏輯性密切相關。
五、意象性與實踐性
中國傳統意象思維方式亦稱為象征,是用某種具體的形象的東西來說明某種抽象的觀念或原則,是一種由具體到抽象的飛躍。這種思維方式的優點是富于靈感,帶有跳躍性和創造性,但它的缺點是不夠嚴密、精確,缺乏科學性。從這種思維可以明白為什么中國古人長于文學藝術的創造,而乏于科學技術的創新。
實證性是西方思維方式的一大特征。西方的實證性思維重視語言的作用,把語言作為思維的工具,認為要把概念與觀念具體化,必須借助語言。語言是概念的形式、觀念的結構、溝通的媒體。
六、模糊性與精確性
古代中國人把宇宙看作是混沌的整體,思維對象是模糊的,思維主題也是模糊的,以模糊的思維去認識模糊的整體,用模糊的方法和工具整體、綜合地把握其總體特征,注重事物間的普遍聯系,不注重對事物分門別類、分解剖析。注重定性把,忽視定量分析。
然而精確性是西方近代思維方式的一大特征。西方近代實驗科學注重對事物分門別類、分析解剖,重視定量分析和精確計算。
七、求同性與求異性
中國封建社會的一體化政治結構要求個人和社會的信仰和觀念一元化、一體化、同步化,造就了傳統文化的“大一統”思想。
不同于東方人“異中求同”的思維習慣,西方人的思維習慣則是“同中求異”。西方人的思維趨于多元化,注重多思路、多方向、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多方法,尋求新的方面,新的途徑和解決問題的新方法,重視追根窮源。
八、后饋性與前瞻性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習慣于從以往的事件中獲取經驗教訓,立足于過去。中國人重視歷史,崇拜祖先,尊重經驗,推崇傳統,偏向于注重時間而非空間,有較強的歷史意識,而較弱的空間意識。
與之相反,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注重與向前看,著眼于未來。西方對自然奧秘富于好奇和想象,不斷探究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對未來的發展善于提出預測和預言,不斷探索、開拓并創新。
九、內向型與外向性
中國傳統思維注重內向自求,因此求穩、保守、節制。內向性思維導致中國人求穩的心理和好靜的性格。自然靜,人也靜,以靜對靜,只有靜才能體悟自然、自識本心,才能悟出人生真諦、尋求人際和諧。
西方開放思維的對象傾向于外界,重視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甚至征服自然,尋求外部世界對人最有價值的東西,追求自由與個性,因此求變、好動,富有全球觀念和宇宙意識。
十、歸納性與演繹性
中國古代先哲從主體意向出對實踐經驗和內心體悟加以匯集、總結、歸納、濃縮,成為圣言、格言等,多為意會、領悟的結果。
但是西方注重形式邏輯,注重演繹法,把它看做是“能產生科學知識”的論證工具。演繹法不僅成為西方學者構建理論體系的一種手段,而且成了西方人比較習慣的一種思維方法。
綜上所述:中美文化的差異是悟性與理性。中國傳統思維方式本質上是悟性主義,表現為主客體合一的主體意向性思維。西方哲學思維方式本質上是理性主義,表現為主客體二分的主體對象性思維。■
英美文學是英美語言被英美民眾藝術化使用的一種體現,同時也是對英美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性的反映,是英美文化被世界人民所認識和了解的一個窗口。英語作為一種具有強烈表達功能的交流工具,在英美文學中,被用來表達英美人民的情感和思想,其風格也具有多元化。但是通過對英美兩國文化載體語言差異、歷史的差異進行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評論產生了更為重要的影響,甚至可以說起著支配性的作用。
1.英美文學評論概述
文學評論是運用文學理論現象進行研究、探討,揭示文學的發展規律,以指導文學創作的實踐活動。文學作品是文學評論的對象,對某一具體文學作品的分析評價屬于狹義的文學評論,而廣義的文學評論則是對所有和文學有關的思想、人物、現象進行分析和評價。文學評論建立在文學作品分析的基礎之上,文學評論高于文學分析,分析是具體的,而評論則是廣泛而深刻的。英美文學評論屬于文學評論中的一類,它是一種運用文學理論現象對英美文學進行研究、探討的實踐活動,它可以揭示英美文學的發展規律、指導英美文學的創造。英美文學評論其對象是英語文學作品,其目的是通過對文學作品中所體現出來的表現形式、思想內容、創作風格等進行分析、議論,借此來提升英美文學愛好者的欣賞和閱讀的水平,正確接收文學作品所傳遞出的信息。同樣英美文學評論也有別于一般的作品分析。由上文可知,文學作品分析比較重視對文學作品本身的屬性進行分析思考,而英美文學評論則重視對文學作品所呈現出來的文學藝術表現和外在表現進行思考評論。
2.英美文學評論中的文化差異
人類文化的差異主要表現為文學作品的差異,文學作品是一種借助語言表達展現文化內涵的方式,英美文學作品多以詩歌、戲劇的方式出現,它不僅代表了作者的思緒,更體現出了民族的情感,但因不同地域文化之間的區別,以及不同民族之間的生活習慣,導致英美文學之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差異。
2.1歷史傳統的差異。在美國文學評論中對于人本主義的觀點,在激進的同時還表現出了其具有的獨創性。這主要是受以下兩個方面的影響:首先,美國沒有像英國一樣帶有較沉重的文化歷史包袱。其次,美國為了爭取獨立而形成的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圍,這使得美國文學評論在發展上可以沒有任何包袱。所以,在美國的文學評論中,很多作者對于人本主義的觀點,都是保持著一種較激進的態度,有的甚至還表現出了獨具一格的人本主義的創新觀點。然而,英國的人本主義是相對神權主義和禁欲主義的。由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文化歷史的妥協性和不徹底性,在英國文學評論之中,對于人本主義的觀點還是傾向于保守的一面。但是隨著社會經濟、文明、文化的發展進步,在英國文學評論中這種人本主義觀點,逐漸地受到了很多人的否定和質疑。
(一)語言文化差異帶來的影響一個民族的語言對該民族人們生活的不同層面都會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根基。在文學作品中,語言是文學作品的骨干,文學作品的靈魂通過文字語言得以實現。英語一直以來都是世界性通用語言,其發展大約經歷了1500年的歷史。在英語發展早期,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是同根同源的,兩者在語言特點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美國的英語語言文化與印第安土著語語言文化逐漸接觸,為更好地適應北美大陸的文化環境,美式英語中出現許多新詞匯,使得美國英語與英國英語之間產生很多不同,真正意義上的美國英語也是在這個時期逐漸形成的。
雖然英美國家都以英語作為自己民族的語言,但是兩個國家的英語都受到各自國家及歷史背景的影響,使得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在很多方面存在差異。英式英語歷史悠久,秉承一貫的文化傳統,具有莊重嚴謹的特點。英國的評論家進行文學評論時使用的語言中規中矩,莊重、沉穩、不隨意。他們以對文學作品尊重、崇敬的態度進行文學評論,這種語言運用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語言傳統的影響,是對本民族語言傳統神圣性由衷尊崇的體現。不同于英式英語,美式英語是在英國語言的基礎之上衍生出來的,不具有英式英語悠久的歷史和渾厚的歷史背景。美國是一個崇尚自由的國度,標榜“一切皆有可能”,這也使得美式英語在語言使用上更為自由、開放、標新立異。表現在文學評論上,其文學評論作品有很多創新,充滿創新性和自由性。通常,美國文學評論的觀點獨到,對人們會產生很大的啟發作用。
(二)歷史文化差異帶來的影響英國和美國這兩個國家由于發展過程中歷史背景不同等諸多原因,因此其文化歷史傳統呈現出很大的差異。英國的歷史文化傳統有著極為濃重的人本主義色彩,這也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不徹底及其具有的妥協性有很大的關系。這種人本主義色彩在早期的英國文學評論中得到很好地體現,表現為評論中對人本主義的觀點持保守態度。隨著英國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傳統的評論標準,英國文學評論中的人本主義觀點遭到大多數人的質疑甚至否定。雖然美國文學是從英國文學發展出來的,但美國文學受自身歷史文化的影響,具有獨創性,這主要是由于美國作為一個年輕國家,是一個勇于突破的民族,在獨立戰爭和后期發展中,美國逐漸形成以獨立、自由、民主為主的價值觀念,歷史文化的發展受文化傳統遺留問題的影響較小。這種歷史文化使得美國文學評論富有創造力、勇于突破傳統、善于表達新觀點。
(三)人道主義差異帶來的影響人道主義從十五世紀開始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建立資產階級、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隨著歷史不斷發展,人道主義的內涵得到極大地豐富。從廣義上來說,英美國家的人道主義通常把上帝作為信仰的對象,具有濃重的人文指向,而這一指向對英美文學評論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作為兩個不同的國度,兩者之間具有很大的文化差異,使得英國文學和美國文學關于人道主義有著不同的理解。英國文學評論家對人道主義的理解趨于保守,但理解得更為成熟;美國文學評論家與之不同,他們對人道主義的理解更具創新精神。
關鍵詞:高語境;低語境;文化;差異
一、引言
語言與文化二者既緊密聯系,又相互區別,人們通常把語言稱作文化的載體,它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語言的使用不能脫離文化而單獨存在。1987年萊文等把文化比作海洋中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往往很少,大部分隱藏在水下,露出水面的部分指文化的表層,如語言,飲食,穿著等;隱性部分指觀念,價值,交際規則等,這屬于文化的深層。[1]語言作為文化表層的一部分,其發展和使用都受到了深層文化的極大影響。而且文化具有民族性。本文從霍爾的高語境和低語境交際理論出發,分析中美在文化方面的差異。
二、高語境與低語境交際理論
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T. 霍爾( Edward T.Hall ) 在1976 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書中, 頗有見地地提出文化具有語境性, 并將語境分為高語境( High Context ) 與低語境(Low Context ) 。霍爾認為[2]:“任何事物均可被賦予高、中、低語境的特征。高語境事物具有預先編排信息的特色,編排的信息處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僅有微小部分存于傳遞的訊息中。低語境事物恰好相反, 大部分信息必須處在傳遞的訊息中, 以便補充語境中丟失的部分( 內在語境及外在語境) 。”也就是說:“高語境( HC) 傳播或訊息即是絕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質語境中或內化在個人身上,而極少數則處在清晰、被傳遞的編碼訊息中。低語境(LC) 傳播正好相反,即將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編碼中。” 由此, 我們可以看出, 高語境中語義的承載主要不是語言性的, 而是非語言和語境性的。語義主要從存儲的非語言及語境中衍生出來,信息不是包含于語言傳輸中, 而在低語境中。語義的主要載體是語言本身,非語言的及語境性信息對語義的影響是有限的, 語義主要包含于進行交際的語言中。高語境中的信息解碼更多地依賴交際者雙方共享的文化規約和交際時的情景, 而低語境中的信息解碼則主要在言語中,交際信息對語境的依賴性小。霍爾通過研究得出結論:“有著偉大而復雜文化的中國就處在天平的高語境一方”, 而“美國文化⋯⋯只是偏向天平較低的一方”。中國文化具有高語境特性而美國文化就具有低語境特性。
三、不同語境文化產生的深層理論和現實根源
每一種語境文化都有其獨特的一套系統,指導人們日常生活的言行。它是如此根深蒂固地塑造了人的思想,以至于人們形成了一種價值意義上的條件反射。這些價值觀念包括行為的準則、思維方式、認知準繩、處世哲學、推理模式、評價規范、道德標準,成為人們的集體無意識和民族性格的基石。
1. 天人合一與天人對立: 中國傳統哲學強調的是對立面的和諧和相互滲透, 即對立中的統一, 美國文化強調的是對立面的相互斗爭轉化, 即統一中的對立。莊子說“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到后來的董仲舒“以類和之,天人和一”成為“天人感應”的思想觀念。美國人則將世界萬物對立起來:工作對娛樂,成功對失敗,好對壞。由于美國人容易對事物作兩極化的思考,所以很難使他們接受第三種,而不是用兩種范疇思考問題,由此,形成對待事物習慣分析的思想方式和重邏輯的
思維模式,以及求精確的言語觀。
2. 群體取向與個人主義取向: 以群體和等級為紐帶的東方人際關系是一種互補 (complementary) 與垂直 (vertical) 的關系而以個人為中心的西方人際關系則是一種對稱 (Symmetrical) 和水平 (horizontal) 的關系。群體取向還包括他人取向,表現出中國人的傳統美德: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強調為集體犧牲個人。他人取向表現為“人言可畏”,中國人做事先考慮別人怎么想,在出現沖突和矛盾時,強調“以和為貴”。與中國文化相反,美國人極端崇拜個人主義。西方的個人主義據說淵源于15 世紀的文藝復興,由17 世紀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 發揚光大,強調隱私權,自由至上和標新立異等等。
3. 經濟發展: 中國屬于農業國, 民眾安土重遷, 彼此相互熟知, 聯系密切, 有著長期共同的生活經歷和背景, 形成“高語境”文化。而美國正好相反,屬于工業國,人口遷徙量大,速度快,加上“個人主義”和“隱私”觀念,使人們相互之間不易培養共同的生活經歷和背景,在交流中不得不依靠語言來表達,由此形成“低語境”文化。
四、高低語境引起的中美文化差異
1.間接的表達方式。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民族孕育了豐富而獨特的民族文化。中國文化強調“和”的境界,以群體為核心,以家庭為單位,維護群體和睦,注重倫理道德,推崇尊老愛幼。中國人崇尚含蓄品性,是內向的集體性格。中國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是天人合一,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的精神消融于自然界之中,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5] 。中國文化是高語境文化的代表,其東方民族思維方式具有直觀綜合的基本特征,比較注重從整體方面把握對象,故認識中的模糊色彩比較突出。在表達方式上,則注重含蓄、了解和信任,不依賴于文字或條約。寧波大紅鷹經貿有限公司在各雜志上所登廣告的廣告詞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深植于中華民族文化之中的自然流露,引起受眾特有的感受和共鳴。給人一種天上人間融于一體的意境。廣告內容雖與商品、服務本身并無直接關系,但它依賴富含文化內涵的構思,和富有象征哲理的語言編碼,展現民族的哲學觀與價值觀。
2.直接的表達方式。美國文化是典型的低語境文化。它強調以個體為核心,注重個人作用與利益。美國人體現出理性化的文化精神,其思維方式以邏輯分析為主要特征,傾向于認識的細[6] ,追求確定、精確的認識,排斥思維中的不確定性、模糊性。依據美國人的認知思維模式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于信息傳播中對文化背景的共融性要求不如中國高,并且文化標識不如高語境傳播明顯。如美國一家郵遞快件公司COLOR DIRECT為其服務推出的廣告詞“SO ⋯⋯YOU WANT TOMAIL A STRAWBERRY SURBET ?”(想通過郵局郵寄一份草莓冰淇淋嗎?) 簡潔直白的一個問句將其快速、安全、包羅萬象的服務表現得淋漓盡致。
五、結語
由于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在文化取向、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時間取向、社會規范等方面差異甚大,跨文化交際始終都是一個大問題,那么來自高低語境文化的人們如何才能成功的交際筆者認為,首先要了解高低語境文化的差異,其次是要做到相互理解,寬容。在交際時最好能做到換位思考,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和組織語言。最后就是建立信任---依據交際雙方之間的言行舉止及可信度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縮小不同文化之間的差距,從而促進不同文化間的更好交流。
參考文獻
[1]文秋芳.英語口語測試與教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2]Hall, Edward T. 超越文化 [M]. 居延安等譯,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8:96.
[3]唐德根. 跨文化交際學[M]. 長沙: 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181.
[4]賈玉新. 跨文化交際學[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134
中國與美國的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差異,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處處都表現出了保守與懷舊:而美國的傳統文化中最核心的要素是科學、冒險、探索和創新。兩國的影視作品不可避免地深受本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走出了兩條不同的創作之路。美國創作了一些對未來進行思考和探索的科幻類電影和電視劇:而中國人卻創作了大量具有懷古傾向的歷史片,古裝戲。在信息化社會下。青少年兒童是伴著電視和電影長大的,深受影視作品的影響。由于影視題材所傳達的文化信息不同,對兒童的影響自然不同,這種不同的文化信息又反過來強化了各自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與影視作品在這種交替影響中,使中美兩國近代走著不同的發展之路。盡管造成國家之間差距的原因是復雜而多樣的,但電影電視這一現代文化因素無疑在影響社會進步與發展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保守思想對影視作品的影響
中國影視作品始終難以超越傳統文化的約束,這是歷史的必然。中國的傳統文化浩如煙海,但保守與懷古卻是各種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素。中國人的保守與中國古代農耕文明過度成熟有關,“早期相對封閉的農耕文明一旦進入成熟階段,全社會對于創新的歷史需求就會降低。”人們越來越依賴經驗,越來越趨于保守。中國人的保守反映在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比如在建筑上,中國的小屋殿頂式建筑。四平八穩。與西方哥特式建筑之高聳相比。就反映了中國人求穩的思想。還比如在交通工具上反映出的保守,中國人從開始時騎馬,到后來坐轎。追求的就是安穩,不冒任何風險。中國人最大的保守還反映在眾所周知的防御性工程――萬里長城,以及近代清政府的“禁海”。類似反映中國人保守的傳統文化不勝枚舉,這種保守思想不可避免的反映在中國近代的影視創作中。
受中國傳統文化以人為本的影響。中國的影視作品對人的關注重于對自然和科學的關注。由于中國歷史悠久,傳統文化深厚,任何一個領域,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有足夠的內容讓影視創作人員去展示和挖掘。他們不用去思考未來。也不用去刻意編制什么故事。用回憶和懷舊的方式就有足夠的電影題材。諸如《康熙大帝》、《戲說乾隆》以及反映近現代歷史題材的影片。像類似題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這些影片中主要反映了有關歷史人物的故事。由于中國傳統文化主要關注人,而非自然,所以。同期創作的與科學技術與發明創作有關的影視作品并不多,于是人成了影視作品的核心內容,而科學技術與探索類創作卻很少進入影視創作人員的視野。
二、美國傳統文化中開拓進取、探索與創新思想對影視作品的影響
與中國悠久的歷史相比,美國是一個歷史很短的國家,他們的文化積淀與其發展歷史密切相關,美國短暫的歷史是開拓的歷史,是進取的歷史。是發明創造的歷史,是崇尚科學的歷史,這些成了美國傳統文化中核心要素。
美國影視作品深受美國文化的影響。他們創作了大量美國人開拓創新與崇尚科學的影片。諸如《西部往事》、《蔓延的山艾樹》、《決戰猶馬鎮》、《西部牛仔追殺令》、《機器屠夫》、《星球大戰》《超人》、《終結者》等,這些都表現了美國人的開拓精神或科學探索精神。這些影片反過來又激勵了美國人,使開拓進取以及崇尚科學的精神得到強化。這種開拓精神一直持續激勵著美國人。使美國在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方面長時間走在世界其它國家的前面。當國土面積不能再繼續增加后。美國的開拓精神又指向了海洋和太空。與美國展示具有開拓進取精神的影視作品相比。中國的電影表現更多的是中國人歷史上保家衛國,如何抵御外來侵略的影片。前者向人們傳遞的是探索、進取與改變的文化信息:后者向人們傳遞的是如何守候自己的家園,很難讓人聯系到探索與創新。正是美國傳統文化中開拓與進取的因素。成了今天美國人支持政府對外用兵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影視作品對傳統文化的改造與更新
事實上影視文化對傳統文化起著更新與改造的功能,影視作品中所展示的東西。一開始可能成為被青年人模仿的流行文化,伴隨時間的推移,就變成了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中美兩國的傳統文化不同。直接影響了各自在影視創作上的風格。中國的傳統文化反映在影視上,就是創作了大量以人為本,以反映歷史為題材的古裝電影和武俠電影。而美國電影則以科幻電影為主。中國的懷舊影視作品,古裝戲引導著人們面向過去,而科幻類影視作品引導著人們面向未來:懷舊作品只能讓人們“看三國留眼淚,替古人擔憂。”而科幻電影卻有可能激發人們的靈感和創新欲望。
中西文學的審美既是相似的,又各自有其不同的表現,因為他們根植、沉淀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表象的差異實質上揭示出的是深刻的文化淵源,本文試通過對審美的差異、差異之原因以及意義等幾方面的探討來說明這個問題。
一、審美差異的表現
1.審美思維方式的不同
中國人講究“和諧”,也就是說強調事情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而不是僅僅孤立地、靜止地看待某一事物,或是事物的某一方面。強調審美主體應適當的摒棄理性的束縛,超越空靈,進入到審美對象之中去,來體悟這種人與自然、人與宇宙、人與社會的完全交融的哲理,達到“物我一體”“天人合一”。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都是把人與自然相映照。
西方人則不同,側重于“思辨理性”。他們注重局部和個體,專注于某一事物或是事物的某一方面,從而進行專門而精確的研究。他們追求“多樣統一”、“天人相分”等文化觀念,側重于由個別到一般、由低到高、由部分到整體的理性把握過程。
2.審美價值觀的不同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在審美價值上中西方也表現出各自的側重。以善為美是中國傳統文化堅持的原則,其核心是“善”。而西方傳統文化則堅持以真為美的原則,其核心是 “真”。作為價值范疇的“真”,是認識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西方藝術的求真性就與其思維形態緊密相關。 亞里士多德就曾說過:“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3.審美的性別傾向不同
中國人的審美思維偏向綜合而疏于分析;長于直覺思維和內心體驗,弱于抽象形式的邏輯推理等等。這些中國人所具有的特點與男女性別在性格和思維方式上的差異對照,我們就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及思維方式是有一定的女性傾向的。中國人在生活情調上好靜,大多智者的形象都是“氣定神閑”、“靜如處子”。 西方人則不同,自古希臘開始,西方人一直受到航海和商業文化的侵染,由此培養出了一種外向的、好斗的、征服性強的海洋性的民族性格,無論是對于自然界還是人類自己無處不表現出來。面對自然界,西方人善于把其作為主體的征服目標,做出各種探索性活動。
4.審美功能不同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其文化積淀是非常深厚的。這種注重人文道德的文化傳統的積極作用是對平民百姓起到了教化、陶冶的作用,也對國家安定起了一定的歷史作用;但其消極作用是,往往因道德約束太多,而扼殺了文化的靈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化所具有的藝術及審美價值。在西方文化中也有道德功能,但與中國傳統文化不同的是其藝術審美的愉悅功能要多于道德功能。
二、審美差異的原因
首先,從自然因素來講,中西方審美差異是與地理環境有關的。古代中國東面臨海,西、北被高山所包圍,特殊復雜的地理環境使中國長期與其他文明古國相隔絕,中國資源豐富、土地肥沃,自給自足。中國文化主要屬于“大陸文化”,惜別懷鄉、安土重遷、安貧樂道,這些都是大陸文化的生成背景,因而中國人骨子里有一種封閉、保守、墨守成規的心態。
而西方人處于海陸交錯、海岸線長、島嶼眾多的地理環境之中,在很早航海業和貿易就比較發達。他們屬于典型的“海洋文化”,并由此孕育除了敢于冒險、不斷征服的海洋民族性格。這在西方早期的文學作品《荷馬史詩》中就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再者,從哲學的角度上看,中西方審美文化的差異也與其哲學理念有關。中國審美哲學的起點是“道”, 中國的“道”無論是在儒家那里還是在道家那里,都是難以用精確邏輯的語言加以表述。老子所謂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在西方哲學中,審美起點是“邏各斯(Logos)”,“邏各斯(Logos)”被看作是一切事物的起源,萬物皆由此而生。它也是西方的傳統思想,蘊涵著人和自然的二元對立,這種二元對立是我們理解西方自然價值觀念的重要部分,諸如本體與現象的對置,神與萬物的對置,人與自然的二元對立等等。
三、審美差異的意義
通過對中西審美方式差異的研究,我們能更好地審視并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脈絡。每種文化都來源于某種傳統,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合理的、正確的闡釋、并不斷的更新與發展,就勢必離不開對中西文化審美方式的關注、思索和探究。我們應認識到中西審美文化中的多元性和復雜性,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努力尋求其向現代社會、現代價值觀念轉換的最佳途徑,使現代中國能夠充分吸收借鑒中西文化的優秀思想成果,使中華民族以全新的姿態迎接世界各種文化的沖擊與挑戰并為世界文化的發展貢獻出自身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高旭東.跨文化的文學對話——中西比較文學與詩學新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康德.判斷力批判[M].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國產電影《刮痧》以熱門的移民文化主題、傳統的敘述手法,引發了國內外對跨文化主題討論的熱潮。該影片展示了一個中國移民家庭在美國生活的一段插曲。許大同夫婦在美國奮斗八年,對美國文化甚是精通,不但事業小有成就,并決心融入美國生活。許大同之父,一位傳統中國老人,在美國探親期間替孫子用刮痧療法治病,引發了一系列的中美文化沖突。
影片中,在親情、友情、個體與群體、思維模式、人際關系、法律觀念諸方面的中美文化沖突主題極為鮮明,受到了國內外評論界的廣泛關注,探討和研究的角度也有諸多不同。本文主要分析《刮痧》中中美對“刮痧”理解的沖突,闡釋導致這一沖突的根源,為進一步解讀影片、研究中美文化差異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刮痧》中中美對“刮痧”理解的沖突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國傳統醫學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是一門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的學科。中醫注重的是平衡氣、血、陰、陽,從而協調人與自然的和諧。中醫的陰陽說、經絡說注重整體觀察,診斷的手法是望、聞、問、切、察言觀色,臨床經驗口耳相傳,師徒相授。
刮痧是中醫中的一種輔助療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試經絡穴位,通過良性刺激,充分發揮營衛之氣的作用,使經絡穴位處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環,起到祛除邪氣,疏通經絡,舒筋理氣,驅風散寒,清熱除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以增強機體自身潛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1](P9)正是因為有如此之多的功能和療效,刮痧成為中國最常用的家庭療法之一。電影《刮痧》中的小丹尼斯中暑了,來美國探親的爺爺由于不懂西藥上的英文便以中國民間傳統療法刮痧為孫子治病,事后許大同知道后并不以為奇,其妻子則以默認的方式認同了。相信我們中國人,特別是在農村,如果中暑了,經常采用傳統而常用的中醫療法—刮痧。
而西方醫學注重生理學、病理學、解剖學的研究,注重化驗、透視、切片、照影等科學驗證手段。因此,作為一種經驗醫學,中醫對于只具有科學實證頭腦的美國人來說,自然難于理解。
在《刮痧》中,許大同在法庭上試圖對刮痧進行解釋:“這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中醫認為,人體的七經八脈,就像無數條小溪流向江河。人的身體是一個復雜的生命脈絡,氣在全身流動,氣沉丹田。”[2]許大同基于人體生病的理解是一個陰陽調和得過程,但美國人聽了他的解釋后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能被美國人所接受的、用現代科學話語解釋的、刮痧的概念是“凡是針灸,按摩能治的,刮痧都能治。它應用的是熱脹冷縮原理,通過刮痧造成局部毛細血管擴張,以增加血容量和血流量,有利于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或重建人體自然生理循環系統。”[3](P159)中國人對丹尼斯背上因刮痧而留下的淤痕的解釋是為了治病,這是美國人萬萬不能接受的。
在中醫學中,刮痧這種經絡學說實際上也是實證的科學,不過是一種陰性科學。而美國人覺得只能拿人體外部的儀器去觀察、去做實驗,從未想到過人本身也可以是一種實驗儀器。不同的文化體系和文化背景,決定了來自于某種文化的人對另一種文化的認知和理解的差異,因而產生的文化沖突也是尖銳的。從表面上看,中美醫學的不同成了產生整部電影中一系列誤會和矛盾的根源。
二、中美對“刮痧”理解沖突的文化根源
電影《刮痧》中中美對“刮痧”理解的沖突顯而易見,引起這一沖突的文化根源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文化沖突實質上是哲學觀點迥異的表現
從哲學層面上來看,人類的社會活動和言行無不受到哲學觀念的制約,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哲學觀,因而文化差異實質上是哲學觀點迥異的表現。
中國的哲學以儒家和道家為代表。孔孟哲學強調的是“仁、義、禮、智、信”,尋求人倫關系和社會關系的規范與有序;而道家哲學則推崇“陰、陽、五行、八卦”,以天、地、人、物為研究對象,認為天地萬物皆為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4](P45-63)中醫的陰陽學說是基于中國古代哲學思想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哲學范疇,即中國古人認識世界的樸素自然觀。這充分顯示了主客體認同的關系,體現了“天人合一,天中有人,人中有天,天人之際,合二為一”的中國哲學思想。
美國人的哲學則注重對自然和宇宙的探索與認知,以自然為認知對象,力圖認識自然、把握自然、改造自然。美國人的哲學重科學、重理性、重分析、重實證,是自然哲學、科學哲學。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創立的形式邏輯對人類思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兩種思維方法(歸納法、演繹法)、三大基本規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三段論(大前提、小前提、結論)以及論證的三大要素(概念、判斷、推理)大大豐富和發展了人的思維能力,形成了美國人的哲學思想和文化基礎。
西醫正是建立在這種科學哲學思想基礎之上的。如解剖學,把人每個部分肢解開來,用化驗、透視、切片、造影、CT、同位素描等科學的驗證手段和理論來逐個研究。如果用西醫的理論來解釋中醫的七經八脈是解釋不了的,用中醫的陰陽之說解釋解剖學的方法也是解釋不出來的。基于哲學思想觀點的迥異以及美國人對中醫療法缺乏了解,中美雙方對“刮痧”理解產生沖突就顯得情有可原,影片中法庭上的激烈辯論和沖突也就在所難免了。
(二)文化沖突本質上是思維方式差異的呈現
思維是人腦反應和認識客觀事物的意識活動,思維是溝通語言和文化的橋梁。可見,思維方式隸屬于文化范疇,并體現于民族文化的一切領域。并且思維方式是歷史的產物,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每一時代的思維方式都具有其鮮明的時代特征,體現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水平以及社會狀況。因此,文化差異本質上就是思維方式差異的呈現。
中國的傳統思想不注重語言的邏輯分析,而注重語言所指稱的抽象意義。漢語是意象性語言:以形表意,言簡意賅,詞匯沒有形態變化,斷句不嚴,句子結構沒有焦點,但內容上自足,詞義、語用因素大于語法因素。中國人注重“意在言外”,注重在語言背后的“象”和“意”,以形象符號隱藏意義,把意象看得比語言還重要。因此,中國人的思維具有形象和意象思維的特征,其思維方式定式為意象—聯想—想象。
在《刮痧》影片中,控方律師竟不惜用許大同給兒子講的《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偷吃蟠桃宴、打翻煉丹爐、大鬧天宮的故事來證明許大同具有暴力傾向。這種莫名其妙的罪名無疑激怒了許大同,進而法律強行剝奪了許大同對兒子的監護權,由美國兒童福利局照看丹尼斯。控方律師這種推理和判斷的思維方式無疑給了許大同沉重一擊,同時美國人的思維方式也表現了淋漓盡致。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美國人的思維借助概念—判斷—推理的邏輯形式認識世界、認識事物。他們對《西游記》的理解不可能像中國人那樣去理解《西游記》故事背后所聯想的言表之外的社會文化。影片中的控方律師采用邏輯思維的方式來求證、推理、判斷,從而得出結論,使許大同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這種思維方式的差異在法庭辯論中充分地顯示出來。
(三)文化沖突根本上是文化身份不同的體現
“集體身份”,根據哥勞斯伯格的理解,是指“人們屬于某個單一群體的持久性標志”,包含“這樣的一些共享的感情和價值觀,認同于某個具有公共性記憶的延續性與共同的經歷和文化特性的某個群體”。[5](P13)集體身份起源于對“我們”和“他們”之間差異的歷史性認識,但作為對文化者的基本界定方式,這也是對文化差異的本質化結果。然而,隨著全球化的同質效應的擴展尤其是移民群體的擴張,傳統的地緣、血緣等身份傳承模式幾乎面臨被顛覆的局面,國別身份、民族身份以及種族身份在某些移民國家已逐漸模糊和淡化,文化身份反而成為了歸屬感的最后家園。在身份建構中,文化不僅有其自身本體存在的意義,而且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論的意義。
刮痧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代表著中國文化與美國文化的異質之處,其文化內涵是中國文化身份的表征。對許大同這一代移民來說,在美國生活多年以后,對中國文化的記憶變得模糊,身份也變得游離,“他們只能生活在破碎的歷史記憶與文化選擇的交叉地,正在承受著被美國文化同化的‘身份危機’,而無法正確定位自身的文化身份與認同”。[6]刮痧沖突的發生,一方面徹底打破了許大同的美國夢,另一方面也使他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身份問題以及刮痧對在異國他鄉回歸文化身份的重要意義。在法庭上,他為刮痧做辯解,堅持刮痧的合法性,表明了自身向集體身份的回歸以及中國文化的認同。
對于美國文化來說,刮痧對于集體身份的延續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發展改變了國內的文化構成,造成了文化與身份的多樣化現狀。不同文化的和睦相處的理想可以實現,但“中心與邊緣”的現實卻無法改變。[6]換句話說,美國文化的純潔性和統一性,也受到了多元化的威脅,同樣存在多樣化和碎片化的困擾。因此,對待刮痧療法,美國文化固執地堅持其自身文化知識系統,斷然拒絕接受這種異質文化。主流的美國文化竭力消除來自異國文化的威脅,暫時維持“文化熔爐”的現狀,保持自身文化的純潔性和統一性,同時對移民施加文化壓力,迫使其放棄自身文化記憶,接受并認同美國文化身份。
總的來說,如果許大同能夠突破對文化身份的理解,認識到移民身份中潛在的復雜性,相應地改變捍衛刮痧與中國文化的策略,從而文化沖突的發生以及文化身份的對立可能會避免。
中美兩種文化身份的對立影響了中國移民身份的重構,并使其在兩種文化身份的沖突中左右為難,無法維持平衡。
引起中美文化沖突的根源,不但體現了兩國文化差異,也為我們解決這些文化沖突提供了思路。
四總結
文化因為差異的存在而碰撞,在碰撞中也會有融合。文化沖突在影片中算是一種瘀病,需要刮痧才能把經脈的兩端連在一起。中美文化沖突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做的不僅是分析它,更需要解決它。因此,我們要認真學習和研究中美文化,吸收和利用兩種文化的精髓,同時以積極的態度了解和尊重文化差異所帶來的信息誤解,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中架起一座橋梁,讓異質文化中的人相互理解,從而實現文化之間的理解與溝通。
參考文獻:
[1]王小平.A13155 中醫書《刮痧》[M]現代出版社, 2001.
[2]梁家輝.《刮痧》letv.com/ptv/pplay/26506
[3]姚二龍譯.民俗論[M]大眾文藝出版社, 1998.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5)10 ― 0114 ― 02
當今世界最顯著的特征便是不同語言文化背景下的人們之間的聯系愈加密切,尤其是中美兩國之間的交流。《中美文化交流:1840-1949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提到:“中美兩國文化差異之大,在世界上是少見的。正因為這種差異,中國和美國才互相吸引并產生影響。”導致文化差異的因素也種類繁多,例如,語言文化、思維方式、以及社會風俗習慣等等。如果不了解這些方面的差異,有時善意的言談會使對方尷尬無比,禮貌的舉止會被誤解為荒唐粗俗。研究文化差異和正確的跨文化交際行為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賴以產生、發展和傳承的必由之路,無論是思想、理論、制度以及傳統等等,只有通過語言才得以能夠表達、傳授、研究及獲得。〔1〕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蘊含著文化,是文化的鏡像折射,透過一個語言層面可以看到這個民族絢麗多姿的文化形態。〔2〕文化是語言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支柱,對語言有著巨大的影響。正如薩皮爾所說:“語言有一個環境。使用語言講話的人屬于種族,也就是說,屬于一個身體特征不同而與其他集團分開的集團。再者,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不能脫離社會繼承下來的各種做法和信念,這種做法和信念總體決定了我們生活的性質”。 〔3〕
二、中美在交際用語差異上的具體表現
1.問候語差異
中國人路上見到熟人除了說“你好”之外,一般都說“吃了嗎?”“到那兒去?”“上班呀?”等。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有禮貌的打招呼用語,但在英美文化中,這不是屬于問候語,而是實質性的問題。若你跟美國人這樣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 “Where are you going?”他們會認為你想請他們吃飯或者干涉其私事,會引起誤解。他們見面時通常是“Nice to meet you !”(見到你很高興!) “Nice day ,isn’t it?”
2.禮貌用語差異
美國人通常為那些在中國人看起來無足輕重的區區小事而道謝,從早到晚,只要與人接觸,哪怕是別人幫你做了一丁點的事,必定謝不離口,即使是親朋好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也是如此。〔4〕而中國人在人際交往中,不像美國人那樣謝不離口,在家人及親友之間,就更少說“謝謝”,說多了,反而覺得生疏見外。
還有一點也是常見的,那就是道歉。比如請人讓路,說聲“對不起”,其實是叫你“Get out of my way , so I can come out.”(你走開,我才可以過去。) 〔5〕只是這種“命令”有了“對不起”,讓人更容易接受。在不少場合,“Excuse me”等于漢語中的“借光”或“勞駕”。比較文明的中國人一般都是以“請”開路,達到同樣的效果。中國人在此方面就顯得較“矜持”,只要不是太嚴重的失誤,不需要那么多“對不起”。
3.稱呼語的差異
西方人對親戚的稱呼并不是很嚴格,因為他們的家庭結構較簡單,和父母同輩的女性親戚一概稱為aunt,男性親戚被稱為uncle,有時晚輩甚至直呼他們的名字,在同輩間一般都是直呼其名。而家庭結構相當復雜的中國人,非常注重稱呼語,老幼尊卑很有講究,祖父母、外祖父、父母、叔伯、阿姨、兄弟姐妹等都有一套嚴格的規范不能亂用。如果沒有如此細分,也許一個小孩站在院子里大叫一聲“表哥”,就會一下子沖出好幾個。所以對稱謂的嚴格要求還是十分重要的。
三、中美言語交際差異形成的原因分析
人類文化中有著許許多多共性的東西,但也不可否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間也存在著差異,尤其是在交際方面,中西方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造成交際差異的原因多種多樣,究其根本,就是因為中美兩國處在不同的生態、社會及宗教環境,因而各自的語言環境產生了不同的言語習慣。〔6〕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1.思維方式不同
美國人的思維模式以邏輯、分析、線性為特點;而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以直覺、整體、圓式為特征。〔7〕因此,美國人喜歡開門見式的談話,如果他們真的需要幫忙,他會直接跟你說;中國人說話不采用直接切入式,通常先鋪墊一下,再說出自己的請求等。
2.價值取向不同
每一種文化都有特有的價值體系、判斷標準。在一種文化中被看作是正常之舉,在另一種文化中可能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西方文化的特點是個人價值至上,將自己看成是一個獨立體,崇尚個人奮斗、自我肯定、高度重視個人權力;而中國文化的特點是集體價值至上,人們推崇謙虛禮讓,提倡相互支持和對集體的責任,不喜歡爭強好勝。
3.習俗文化不同
有些習慣用語在中國民俗中并不算干涉他人隱私。相反,倒透出一種關心和親切。受此影響,有些中國人在用英語交際時也容易照此辦,但那些所謂的問候語到了美國人耳中就失去打招呼的意味,因為有些信息在他們看來多屬于個人私事。〔8〕
四、提高口頭言語交際能力的策略
學習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有助于我們了解在跨文化交際中遇到的陌生的價值觀、信仰和行為。雖然這些知識不能保證我們準確無誤地預見別人的各種觀念和行為,但會給我們的深入思考提供方向性的指導。讓我們在交際過程中,知道該說什么,該做什么樣的事,才算尊重交際對方,又該怎么說怎么做,才能打動對方,取得預期的目的。〔9〕認識和理解西方文化的途徑很多,其中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四種:
1.廣泛接觸西方文化材料。廣泛閱讀英文報刊、雜志、小說等材料,觀看反映英語國家生活的電影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具體的社交場景。閱讀相關西方文化材料和觀看相關影片,可以幫助我們從中獲取生動形象的文化知識,增強文化素養,從而提高交際能力。
2.向西方文化的傳播者學習。通過與他們談話、交往、工作了解他們的文化。同時,我們的朋友、同事和鄰居也可能給我們提供新的西方文化知識。這樣的學習可以使我們親身感受到新的信念和習慣。記得大學里一名美籍外教,在上第一節課的時候,就坐在桌子上或把腳翹在凳子上。我們看了都覺得她沒有一點形象。后來漸漸與她熟了之后,發現了更多“古里古怪”的行為舉止。這是她“粗魯”嗎?其實不然,這只是表現出美國人喜歡隨意的習慣。在向西方人學習時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抱著學習的態度接人接物,把文化差別看做是學習的資源并尊重對方的文化。
3.參加西方的文化活動。每個人在不同的文化活動中的親身體驗會轉變和加深對外族文化的認識。比如慶祝節日、宗教儀式、社區生活等,都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欣賞其中所蘊涵的文化,有效的拓寬我們的視野并使我們更好的融入到其中。圣誕節對于西方國家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它的來臨,意味著新的一年的開始。美國人在圣誕前夕的好長一段時間都會去購物,然后裝扮自己的家,與親人歡聚一堂,帶著虔誠的態度向上帝許愿。這一點與中國的新年相似,都是人們帶著美好的祝愿期待來年。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參加不同的活動,來深入了解美國文化,從而提高交際效果。
4.掌握英語語言。這無疑是學習其文化最有效的方法。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十分緊密,某個文化中的許多內容都反映在其語言之中。外語能力是進行跨文化交際的有力保證,語言的正確使用是成功傳遞信息或表達情感的前提條件。結合語言學習,培養文化差異意識,促使我們與外國人進行更有效的交流。但對于外語的學習,母語干擾,幾乎貫穿始終。〔10〕外語的使用可以增加個人的交際策略,拓寬思考的角度。所以對于英語的使用者來說,不僅要意識到自己要表達什么,而且還要知道如何得體地表達和交流,這樣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五、結束語
交際是雙向的過程,要使跨文化交際得以順利進行,交際雙方都應該進入對方的文化背景中,從對方的文化實際出發,進行交際。這就要求跨文化交際者不僅要熟本國傳統文化,風俗習慣,還要注重學習,掌握交際對象國文化以及這兩種文化之間的言語差異。只有這樣,才能有成功的交際。本文粗略的講述了中美在日常交際中用語習慣的不同,并提供了幾點加強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進行有效交際的方法,避免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并幫助英語學習者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 考 文 獻〕
〔1〕楊海慶.中西文化差異及英漢語言文化比較〔M〕.2005:18.
〔2〕連淑能.語言?社會?文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132.
〔3〕吳龍森.專家學者談如何學英語〔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263.
〔4〕林大津.跨文化交際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01.
〔5〕林大津.跨文化交際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03.
〔6〕廈門大學教務處.廈門大學教學研究論文集〔N〕.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602.
〔7〕連淑能.語言?社會?文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6.
在跨文化交際研究中,文化價值觀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可以說是跨文化交際的核心。因為交際本身在扮演著傳遞文化價值觀的角色的同時,也直接受到價值觀的沖擊與影響,產生變化與形成不同的形態。文化價值系統是評估一群人行為的理想或標準,它代表一組經由學習獲得的法則,這些法則是用來解決文化所碰到的問題與如何做決策的依歸。
既然文化價值觀是舉止行為的一組評判的法則,它們無法經由感官來直接觀察,必須從實際生活的面向才能觀察歸納出來。因此,為了研究文化價值觀,可以把文化價值觀更進一步具體化到文化價值取向的層次,以便使用實證的方法加以觀察研究。荷蘭心理學家Hofstede(1983,1984)從組織傳播學的角度,發展出一套廣為引用的文化價值取向模式,把文化價值歸納為五個基本的維度:個體主義/集體主義、權利距離、男性化社會/女性化社會、不確定性規避和時間取向。作為跨文化交際研究的核心,文化價值觀直接影響著交際的過程與結果。Hofstede的文化維度模式為定量研究文化價值觀提供了可操作的變量,不少后續的實證研究證明它具有很強的解釋力和預見性。中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在每個文化維度上都體現出差異,這的確給跨文化交際帶來了不便。我們在承認中西方文化價值觀差異的同時,更要考慮到文化價值觀的動態性特征,要看到中西方在文化價值觀上的發展變化趨勢。
文化價值觀是一個民族文化中最深層的部分,具有很強的傳承性特征。但是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西方交際的不斷深入,文化價值觀逐漸呈現出適應性調節的變化性特征。當代大學生接受著中西方文化的熏陶,思維活躍,觀念創新,在他們身上也可以看到文化價值觀的變化及發展趨勢。隨著科技的發展,經濟的全球化,廣泛的移民潮,以及多元文化的發展,中西方之間的差異在逐漸縮小。因此,一味地強調中西方在文化價值取向上的差異,只注重差異比較研究,不僅不利于跨文化交際的發展,反而會阻礙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我們可以看到Hofstede的五個文化維度所體現出的文化差異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隨著文化間的交流而不斷變化著的。當代中國大學生代表著最先進最前沿的思想,在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影響下,他們的文化價值取向可以代表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的發展變化趨勢,為跨文化交際的研究帶來全新的動力。
在跨文化交際研究中,學者們對于文化價值觀一直給予極大的關注。美國的人類學家Kluckhohn與Strodbeck最先使用“價值取向”這個概念,提出了五項人類社會共同面對的普適性問題,并針對每個問題提出三種價值取向。美國的人類學家Edward T. Hall(1976)提出了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的概念,豐富了人們對跨文化交際中的交際與交際環境關系的研究內容。荷蘭心理學家Hofstede是不同文化比較研究的創始人,他的文化維度模式在世界范圍內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Hofstede對世界五十多個國家的文化進行過調查、分析、比較,兩次在IBM調查了11.6萬名員工,從大量的調查數據著手進行研究,試圖找出能夠解釋導致大范圍內文化行為差異的因素,他指出所有的差異都可追溯到基本維度中的一個或幾個中。這些維度是:個體主義/集體主義、權利距離、男性化社會/女性化社會和不確定性規避。考慮到孔子的儒家思想對東方國家特別是中國的影響之后,Hofstede在前四個文化維度的基礎上增加了第五個維度――時間取向。Hofstede的文化維度模式是迄今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文化價值觀調查研究,自問世以來一直是海外學者進行跨文化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對跨文化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近30年來,國際上出現了以Hofstede文化維度模式為基礎的研究成果,范圍涉及社會學、心理學、組織行為學、跨文化交際學、會計、金融等領域。
文化價值觀是解釋人們交流方式和信息理解差異的關鍵,胡文仲在《超越文化的屏障》中以“貫穿一切的紅線”比喻其在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但是,我國對文化價值觀的研究仍處于借鑒引入階段,很少有突破性的進展和理論上的創新,至今還未產生較有影響的理論或測量工具。國內對于價值觀的研究許多都采用了Hofstede的文化維度模型,或證實(以五項文化維度為理論基礎對比中西方文化差異),或補充(進一步細化五項文化維度模式),或質疑了原理論(批判文化維度兩極劃分的現象)。大部分的研究重點更側重于分析文化差異,由于此模式來自于IBM調查數據,因此更多地被應用于了解組織的文化價值取向。而且,就Hofstede的文化維度模型,每一項文化維度都有獨立細致的研究,尤其是個體主義/集體主義與權利距離兩項。但是,文化價值觀不可能是靜止不動的,隨著跨文化交際的不斷發展,中西方的文化價值觀互相影響,不斷發生變化。可見,僅僅研究文化差異是不夠的,更應該看到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的發展變化趨勢。所以本文以Hofstede的文化維度模式為理論依據來研究中國當代大學生的文化價值取向,大學生是世界發展的未來,相信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發展的未來,希望可以為跨文化交際的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從對吉林省各高校的大學生的價值觀所進行的調查反饋的結果來看,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依據Hofstede的文化維度模式理論,當代大學生在如上所述的五個維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西化。例如,大學生較以往更加強調自我、更加傾向于美國社會所倡導的個人主義,渴望個性獨立,渴望更多地靠個人的能力和智慧來解決問題,而并非像從前那樣過分依靠集體的力量。從男性化與女性化的角度來看,當代大學生無疑已經擺脫了過去重男輕女的偏見陋習,中國社會也早已不再是男權社會,如今的大學生提倡男女平等,尊重和保護女性成為了他們思想意識的主流。不僅如此,在學習和工作中,他們的競爭意識也展現得并不明顯,相反,重合作、講平等的意識凸顯出來,解決問題時靠的更多的是溝通而不是沖突,這種歐美國家的女性化社會特征已滲透到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和思想意識之中。從權力距離的角度來分析,傳統的上級特權觀念已被當代大學生所摒棄,他們認為上級是“和我一樣的人”,不接受管理特權和上下級平等意識在大學已成為不成文的規定,這同傳統中國的特權觀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此可以看出,作為客文化的西方主流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的推動下,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而作為主文化的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來自西方主流文化的沖擊,在當代中國大學生的價值體系中或淡化或與西方價值觀相融合,形成第三文化。
由于主文化和客文化的不同,主文化又無法適應這種巨大的文化差異,進而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主文化與客文化的新的文化體系。但是第三文化在形成過程中存在著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在選擇和樹立文化價值觀時并不能夠準確甄別某種價值觀的正確與否,因此他們在選擇和樹立文化價值觀時需要正確的引導和幫助。作為高級人才培養機構的大學有必要提出系統的、正確的、行之有效的方案,引導大學生在中西方文化價值觀交融和沖突的過程中,選擇正確的價值取向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因為這對中國傳統價值觀的發展,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的融合,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東平.以中國文化為視角的霍夫斯泰德跨文化研究及其評價[J].江淮論壇,2008(1).123-127.
[2]陳國明.跨文化交際學[M].第2版.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165-175.
[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第2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5]李愷.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變遷及原因探討[J].學理論,2009(12).207-208.
[6]李僑.中美文化價值觀――差異與相互理解[D]:[碩士學位論文].天津:天津理工大學英語系,2005.
[7]劉暢.中美大學生文化價值取向比較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長沙:中南大學英語系,2007.
[8]劉長遠.全球一體化背景下文化價值觀變遷研究―中國青年個人主義價值觀的演變[D]:[博士學位論文].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系,2008.
[9]潘,張子剛.從中國文化看霍氏文化研究的不足[J].湖北社會科學,2003(7).22-23.
[10]彭世勇.霍夫斯塔德文化價值理論及其研究方法[J].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27(1).95-99.
[11]彭世勇.Hofstede跨文化交際理論中個人主義層面質疑[J].汕頭大學學報,2009.25(4).54-58.
[12]石健.轉變中的價值觀――中美價值觀比較[D]:[碩士學位論文].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系,2004.
[13]施建亞,楊燕,孫妍.論西方文化思潮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2(3).25-29.
[14]王莉.中美價值取向比較研究――差異性與相似性[D]:[碩士學位論文].鄭州:鄭州大學英語系,2003.
[15]王巍.全球化語境下的中西深層文化的拒斥與融合[J].學術交流,2008(12).37-39.
[16]謝衡曉.從Hofstede的文化視角看中國文化在創新中的作用[J].科技創業月刊,2007(1).27-29.
一、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重要性
語言與文化的相關研究由來已久。英語論文 作為語言的載體,文化始終在英語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近年來,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研究十分活躍,大多集中在理論研究上。胡文仲(1997)為跨文化交際提供了研究方向,建議從詞匯、語篇結構、文體特點、語用規則、講話順序等九個方面進行研究分析;何自然(1997) 就英語學習中出現的“離格”現象進行了細致科學的分析,提出語言教育者應對此予以寬容。以上學者從不同研究視角向我們展示了中西文化的差異以及這種種差異在語言教學中反映。還有一批資深英語教師從教學實踐的角度分析了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文化因素,其關鍵在于不理解兩種文化在語用方面的差異,只從語言本身出發自然在使用時不知所措。北京大學的高一虹教授將語言文化的研究又推進了一大步,在她著名的《語言文化差異的認識與超越》一書中,不僅向我們展示了語義、語法、語篇、語用、體態語和語言態度層面的文化差異,還倡導各方學者應該在此基礎上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本質進行更深入的思考,不僅要了解、接受、欣賞這樣的差異,在頭腦中首先建立逐漸清晰的文化定型,再在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中,產生批判性思維,最終實現文化超越(高一虹,2000) 。眾多學者的理論研究引起我對常規課堂教學的反思。誠然,我們完全可以借助我們已經為英語專業學生開設的文化必修課程(英美文化概況、中西文化對比等等) 來促進學生對文化主題的認識,提高他們的文化差異意識。然而,更重要的是應該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不知不覺感受到文化之間的差異并通過對不同文化的了解促進他們的英語學習,同時有效地培養他們跨文化交際的能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開始嘗試在課堂教學中自然而然地把文化和所涉及的教學內容聯系起來,使學生在獲得語言知識的同時,加深他們對于文化差異的認識,增強語感,培養他們應用語言的能力,并以此為基礎,增強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在教學大綱中增加文化內涵、制定文化教學目標之外,我還設計了任務型的教學任務來實現這些目標,并分析了活動實施后的效果以及對未來教學的啟示。
二、文化目標的制訂與實現目標的途經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都會觀察到很多學生和外國人交流時產生的交際障礙以及隨之出現的尷尬場面。(胡文仲,1994) 比如一次下課后在樓道碰巧聽見一名我班學生(大二) 和外教的對話:
外教:Hey , Lucia , you look so pretty in the blue scarf !
學生:Thank you. My friend bought it for me from Shanghai . Do you like it ?
外教:Oh , yeah. I like it .
學生:Well , if you like , I can ask my friend to buy one for you.
看到外教臉上詫異的表情,我深深感到我們的教學中太欠缺文化意識的引導和輸入,從而導致學生在交際過程中產生這樣問題。Seelye 在著名的“Teaching Culture , Strategies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書中討論了在第二語言教學中融入文化指導的意義和方法。他們提出了六個與此相關的具體目標:
Generating student interests ;
Probing the relevance of social variables ( age ,sex , social class , religion , race , or ethnicity) ;
Exploring the connotations or reactions of the target culture ;
Exploring the situational variables and conventions that shape behavior ,
Understanding that people act the way they do because they are using options of behavior allowed by society ;
How to evaluate a generalization about a culture in terms of the evidence that sustains it . (Seelye , 1997)
借助于這六個基本目標,從專業英語教學的實際出發,針對我觀察到的學生在語言交際中的問題,我制定了適合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的文化教學目標,涉及到了西方文化的多個層面。同時,我還設計了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可以在課堂上實施的文化活動來實現這些目標,希望能通過這些活動不僅使學生對西方文化有一定的認識,還要讓他們明確中西文化觀念上的明顯差異,以盡量避免在語用過程中應用不當的錯誤。
目標一: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熟悉英語國家的地理特征。
在日常教學中,有不少課文涉及到國外的某些著名城市,旅游景點等等。我發現對于這些地方的地理方位及特點等知識的欠缺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語言的理解,有時即便是理解了,在運用時也不恰當。在這類課文的教學中,我鼓勵學生查閱各種資料,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一些相關的圖片等資料,然后設計以“旅游“為主題的交際活動(如“在紐約帶團”) ,讓學生分組在布置成各旅游景點的教室中進行“旅游”,各個“景點”還分別指定了“導游”給大家介紹該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風土人情。
目標二:設計教學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
國家不同的行為方式,體會不同的人文環境中人們的價值觀,預測他們對相同事物的不同看法,并學會解決文化交際沖突的辦法。
在教學中我常常發現學生對英語國家人們的行為方式,價值觀不夠了解。體現在做活動的時候,總是用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在虛構英語環境中模仿本族人處理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弊端,我設計了兩種教學活動:一種是引導學生在閱讀有關書籍,觀看英文影視的基礎上,幫助他們了解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另一種是在此基礎上,以編演短劇的方式讓學生把了解到的文化差異表現出來,比如編排一些體現文化沖突的小故事(見“示例一”) 。
目標三:設計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對英語詞句中的文化內涵的認識。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選取了一個學生非常喜歡的話題:英文歌曲。學生通常都喜歡唱英文歌,可經過調查發現,其實他們對歌曲并不很理解,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們并不清楚歌曲所表現的文化內涵。于是我就產生了一個想法:精選一首英文歌曲和一首中文歌曲,設計有關的課堂活動啟發學生在理解字面意義的基礎上,挖掘歌詞中隱藏的中美文化內涵,然后進行對比,從歌詞的角度領悟不同文化所體現的不同的價值觀(見“示例二”) 。
目標四:設計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興趣。
Brown (1986) 指出:一個成功的語言學習者應該是一名成功的文化學習者。要幫助學生達到這一目的,英語教師必須首先激發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興趣。碩士論文 我采取的方法是給學生創造一種環境,使他們有機會接觸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切身感受外國人對事物不同的看法,在交流中加深彼此的了解。我利用曾在美國教授中文的便利條件,邀請一些在中國學習中文的留學生來和學生們座談,一起參加課堂文化活動。這種方式極大地促進了英語文化教學。
目標五:設計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結構。
我們的一些教學內容涉及到英美國家的社會的各個層面,如法律、商業、教育、宗教等等。我幫助學生查閱有關資料并結合影視手段使學生對這些社會結構有一定的直觀認識,在此基礎上,設計辯論等課堂活動讓學生討論中國在這些社會層面的不同特點,從而加深學生對英美社會的認識,并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寫出對他們觸動最深的中外不同的社會現象。此外,還鼓勵學生排演課本劇展示課文中出現的“美國陪審團”的操作規程,讓學生們“自設法庭”模仿解決一個刑事案例,以此了解西方法律的相關知識。
目標六:設計教學活動促使學生探討并理解英語國家的教育觀。
毫無疑問,作為各類文化的重要因素,教育是不可忽視的教學內容。基于中外不同的教育體制和教育思想,我以小測驗的形式(見附錄一) 把這些差異展示給學生,然后啟發他們思考不同的教育思想所帶來的不同的教育效果,鼓勵他們探討各方面利弊,從而比較深刻地理解英美國家的教育觀。啟發學生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產生的不同教育結果。
三、任務型的文化教學活動示例分析
如上所述,對于每個文化教學目標都有與教學活動直接相關的任務型教學活動,下面將選取與“目標二”和“目標三”對應的教學活動加以分析,體現目標實現的具體過程。
示例一
目標二:設計教學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國家不同的行為方式,體會不同文化環境中人們的價值觀,預測他們對相同事物的不同看法,并學會解決文化交際沖突的辦法。
有效活動設計:如何解決交際中出現的文化沖突。
活動介紹
人與人交往的方式因文化而異。兩個不同民
族的人在交流中很容易產生誤解。這個活動的目
的就是在某些特定的場景下幫助學生了解美國人
與人交往時的習慣和原則。美國人自主意識很
強,他們樂于尊重他人的意愿,即便是在待客之
時;而中國人熱情好客,總是盡其所能地接待客
人。醫學論文 此外,中國人總是情愿為朋友做事,將之視為
交友之道;而美國人卻認為,如果過份熱情幫助朋
友做本是他們份內的事,會使朋友誤解為別人在
懷疑他們的辦事能力。這些文化觀念上的差異特
別容易引起文化沖突,我因此設計了兩個相關場
景促使學生發現這些文化差異并思考如何避免這
樣的沖突。
活動目的
1. 使學生了解美國人的待客方式。
2. 讓學生比較中美兩國不同的待客方式。
3. 使學生了解并體會美國人與朋友交往時
對朋友自主性的重視。
4. 幫助學生了解在跨文化交際中應注意的一些文化差異。
活動步驟
1. 將活動指示頁發給學生,讓他們先獨立完成任務。
2. 將學生分成4 - 5 組,討論短文場景,交流對問題的看法。
3. 引導學生討論兩則事例中的文化主題,總結不同國家在交友方面的差異。
4. 鼓勵學生集思廣益,找出解決文化沖突的辦法。
5. 讓各組修改故事細節,使之符合各國文化習慣。
6. 各組匯報討論結果,全班交流。
活動指示頁.
Task sheet 1
Read the following situation and then choose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s below. More than one answer is possible.
Why Not Let Me Serve Myself ?
Doreen , an American teacher who was working in a college in Beijing was invited to one of her Chinese colleagues’home to have dinner. In the dinner , the hostess frequently urged Doreen to eat more and drink more. Sometimes the hostess stood up and used a pair of ”public”chopstick to pick up all kinds of food to put in the guest’s plate. Gradually , Doreen felt bad because she actually couldn’t eat that much and some of the food she didn’t like at all ! Then she said politely , ”Thank you , I can serve myself. ”But the Chinese hostess never stopped. Doreen was confused and didn’t know why.
1. Why did the hostess frequently put food into her guest’s plate ?
She wanted her to eat in order to get some compliments about her cooking.
She wanted to show her hospitality in such common way as most Chinese do.
She didn’t want to see any food left .
She wanted to be polite by providing as much as
she could as a hostess.
2. Why was Doreen confused and felt uneasy ?
She hated some food in her plate.
She expected the hostess to let her serve herself .
She wanted to choose the food by herself .
She didn’t like the food the hostess cooked.
活動指示頁2
Task sheet 2
Read the following situation and then choose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s below. More than one answer is possible.
I Can Manage it Myself !
Sophia , a new foreign teacher in a college of Beijing , just finished marking of her students’final
paper. She was expected to fill in students’scores on another piece of paper provided by Chen , the department secretary , whom she had already been very familiar with. When she got to the office to ask for the sheet of paper to fill in the scores , there were many people there so she put the students’test paper on Chen’s table and decided to come over later. She met another American teach in the corridor and they talked for 10 minutes. And when she came back to the office , Chen smiled at her and said , ”Oh , Sophia , don’t worry , I have helped you fill in the students’scores here and you needn’t do that . You can go home now. ”Sophia felt not happy at all and she didn’t understand why Chen had done what was supposed to be her job.
1.Why was Sophia unhappy ?
A.Because Chen didn’t do it perfectly.
B.Because Chen did that without her permission.
C.Because she could do it herself and Chen’sbehavior may imply her incapability of her job.
C.Because Chen was not her friend.
2.Why did Chen do that for Sophia ?
A.Because she thought they were friends and she should help her with such a little thing.
B.Because she liked Sophia very much.
C.Because she had nothing to do at that moment .
D.Because she felt obliged to help friends when she could.
任務參考答案: Task 1 : 1. B , D 2. B , CTask 2 : 1. C 2. A , D
示例2
目標三:設計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對英語詞句中的文化內涵的認識。
有效活動設計:通過對中英文流行歌曲的歌詞的分析探究不同的價值觀。
活動介紹
不少中國學生喜歡美國流行歌曲。可當我問他們為什么喜歡這些歌曲時發現他們并不太理解大部分歌曲所要表達的文化內容。誠然,作為音樂欣賞,對歌詞的鑒賞也許并不很重要,然而同樣作為音樂愛好者,我認為理解外語歌曲的深刻內涵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欣賞水平,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收獲。尤其作為英語學習者,從歌詞中挖掘文化內涵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不同國家的流行歌曲往往傳達著不同的文化氛圍和價值觀。利用學生們喜歡的歌曲啟發他們思考這些問題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活動目的
1. 讓學生欣賞他們喜歡的中英文流行歌曲。
2. 使學生了解不同國家歌曲的主題。
3. 幫助學生領會歌詞所表達的不同生活價值觀。
4. 啟發學生對比歌詞中傳達的中美文化的內涵:中國文化中團體精神和美國文化中的個人主義。
活動輔助材料和手段: 兩首錄制好的中文和英文歌:羅大佑的“黃色的臉”和Mariah Carey 的“Hero”。質量良好的放錄機。
活動步驟
1. 將學生分成3 - 4 組。
2. 播放Mariah Carey 的“Hero”,讓學生盡量寫下他們聽到的詞句。
3. 再次播放“Hero”,讓學生分組討論歌曲的內容,然后各組向全班報告討論結果。
4. 播放兩遍羅大佑的“黃色的臉”,讓學生分組重復以上步驟。
5. 把準備好的歌詞發給學生,提醒學生注意畫線詞句,再次討論歌詞內容。
6. 發給學生活動指示頁,讓他們討論上面所提問題。
7. 再次播放兩首歌曲,要求學生討論出歌詞中所包含的文化意義。
8. 各組總結討論結果,全班進行交流。 活動指示頁
Read the questions below concerning the two songs you are listening and then discuss your answers in groups .
What are the themes of the two songs ? Whatdifferences have you found in these two songs ?
What do the words underlined mean to you ?
What different cultural values are showed there ?
What kind of the value do American people have ? How is it different from Chinese value showed
in“YELLOW FACES”? How do you think of thevalues ?Do you agree ?Why or why not ?
歌詞頁
HERO
There’s a hero
If you look inside your heart
You don’t have to be afraid
Of what you are
There’s an answer
If you reach into your soul
And the sorrow that you know
Will melt away
And then a hero comes along
With the strength to carry on
And you cast your fears aside
And you know you can survive
So when you feel like hope is gone
Look inside you and be strong
And you’ll finally see the truth
That a hero lies in you
It’s a long road
黃色臉孔
詞曲:羅大佑
眼睛內的心上的人飄的云
眼睛看的心情的人飄的云
HEI TUMBA LA LE TUMBA HEI HEI TUMBA TUMBA
LA LE TUMBA HEI
HEI TUMBA HEI TUMBA TUMBA TUMBA LA LE HO
一樣的手, 一樣的血,
一樣在艷陽普照下點點生存
假如你張開的雙眼
給我一點心照的諾言
給一張風吹雨淋后依然黃色的臉
眼睛內的心上的人飄的云
眼睛看的心心上人飄的云
聽說那是一個相同的夢
聽說那是一個相同的心
文化教學實踐活動效果分析
實踐證明,以上的“任務型文化教學活動”職稱論文 深受學生歡迎,課堂氣氛相當活躍。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文化導入,學生們開始有意識地吸收目的語國家的文化知識,消化其文化內涵,最終學會在跨文化交際中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溝通中的矛盾和問題。具體而言,學生們的進步,以及對未來的教學的啟示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 廣泛汲取目的語國家的文化知識
通過結合教學的課堂互動活動,學生對西方社會文化的各個層面有了進一步了解。他們了解了西方國家特別是英美各國的地理特征、社會政治結構、教育理念等基本知識,比如學生通過“紐約帶團”的活動了解了紐約各地的風景及人口結構;通過“自設法庭”了解了美國陪審團的操作規程。課后學生們普遍認為這樣的教學活動生動形象,讓他們在“玩”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相關國家的文化知識。
2. 深入理解目的語國家的文化內涵
了解各種文化內容只是文化教學的初級目標,我們所設計的活動中還有一部分是啟發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深入思考英語國家的文化內涵,在理解語言的基礎上,挖掘語言之外的引申含義。“英語歌詞探秘”(示例二) 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討論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們討論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主題,并大呼這樣的英語課“過癮”。除此以外,由于很多學生都有出國深造的打算,因此,以了解西方國家的教育觀為目的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對將來出國有充分的思想和心理上的準備,便于他們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一些剛剛出國留學回來的學生的反饋,也說明這樣的教學使他們受益匪淺。
3. 利用跨文化比較的初步知識思考解決實際問題
深入理解西方文化的內涵還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在英語專業的教學中,我們還要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他們利用掌握到的文化差異思考解決實際交際中的問題。示例一明顯體現了這一目標的實現過程。此類教學活動,在啟發學生探究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和處理方法的基礎上,鼓勵他們商討解決交際中出現的矛盾和困難,真正實現文化超越。學生們反映這樣新穎的教學活動把他們帶入了一個從未涉足過的領域,讓他們在發現文化奧秘的同時,鍛煉了解決交際問題的能力,許多學生說,他們在和英語國家的人交流的時候“心里有底了”。由于頭腦中的文化意識增強了,與外國人交往時也更有信心了,學會了在交際中首先去了解人家對事情的觀念和感受,不是一味地按著自己的文化思維處理問題。這些令人欣慰的教學效果也使我對文化教學更加自信。
4. 文化教學和英語學習動機的相互影響效應
在英語專業教學中進行文化導入的同時,我驚喜地發現,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原來不善于發言的學生變得愛發表意見了;原來稍顯死板的課堂教學也變得活躍起來。幾乎每一個單元的課學生們都會自動地挖掘其中的文化含義,積極討論與中國文化的差異。與此同時,由于英語學習有了更為深厚的文化背景,語言技能的訓練也有了更接近目的語的土壤,原來枯燥的學習變得智趣盎然。反過來,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的提高也鼓舞著我更加深入地探索文化教學的方法和途徑,更加積極地有意識地導入文化知識,并啟發學生在了解文化內涵的同時產生批判性思維,不是簡單地接受老師灌輸的知識,而是經過詳盡的思考消化所學到的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這些知識鞏固、升華,實現真正的文化超越。
五、結語
毋庸置疑,文化是外語教學的重要內涵,語言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文化學習的過程。Brown 曾經指出, 文化是聯系語言和思想的有機整體(Brown ,1986)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設計的任務型的文化教學活動有效實現了文化教育的各個目標,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正如高一虹分析的那樣,我們還必須警惕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的文化定型現象,避免由此產生的文化交際中新的困難以及對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片面吸收。文化超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未來的教學中,這將是我們下一個新的目標。
參考文獻
[ 1 ] 胡文仲,1997 “, 試論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研究”《, 外語與外語教學百期論文選萃》,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 2 ] 何自然,1997 “,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言‘離格’現象芻議”《, 外語與外語教學百期論文選萃》,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 3 ] 高一虹,2000《, 語言文化差異的認識與超越》,北京:外語與教學出版社。
[ 4 ] 胡文仲(主編) ,1994《, 文化與交際》,北京:外語與教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