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0 14:34:2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二年級冊教學,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個學生如果大部分時間都被作業塞滿,就沒有了思考的時間,沒有了智力活動的時間,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學生負擔過重、學業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在小學低段教學中,計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對孩子的后期學習非常重要,如何讓孩子既能熟練掌握相關技能又不會負擔過重呢?本學期,我作了一下幾點嘗試:
第一、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充分考慮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重營造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擴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爭取每節課都留有一定的時間供學生練習鞏固,驗證教學效果,發現問題當堂解決。
第二、及時鞏固與定期復習相結合。每節課新授知識都會在當時當天及時鞏固,第二天進行適當復習,一段時間后進行第二次復習,提高復習效率。
第三、作業布置與批改。本學期我準備了多套教輔資料,精選練習,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地布置作業,力求使每一次練習起到最大的效果。針對不同的錯誤分別采取個別輔導和集體評講的方式及時補救,做到有的放矢。
二、關注全體,盡可能兼顧學優生的培優和學困生的輔導
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最難兼顧的是學優生的培優和學困生的輔導。因此,我努力在課堂教學和課后輔導中關注他們的成長:
(一)在課堂教學中,注意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為學困生創造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為學優生提供思考空間;在課堂練習中,對學優生提出有挑戰性的要求的同時,加強個別輔導,不讓學困生掉隊。
(二)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同時加大對后進生的輔導,不僅是知識上補缺補差,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學習方法的指導。首先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其次是要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讓他們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增強學習自信心,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三)加強家校聯系,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讓家長成為個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邊教邊研,取得較明顯的教學效果
(一)本學期,我們班每天的數學作業,中等學生基本都能輕松地獨立完成。在作業批改中,很少有集體性錯誤。
(二)在課后輔導時發現,幾個學困生學習成績進步很大。
一、 積極聽課,認真備課,善于反思
聽課,不僅開闊了思路,也為備課過程積累了豐富的素材。本學期,我擔任二年級語文教學。聽課共16節,不管是語文還是還是其他學科,每聽一節課,我都會認真地做好記錄并積極思考,在別人的課堂中汲取到了精華,從而彌補自己教學工作中的缺憾,同時在思考中也讓自己的教學觀點得以更高的提升。
在我的意識里,我覺得只要是自己能努力去做好的,就一定要竭盡全力地做,能夠在課堂中讓孩子們獲取更多的知識,是作為一名教師最大的快樂與成就。譬如《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臺灣的蝴蝶谷》、《鳥島》等等,這些課的教學,我都盡了最大的努力為孩子創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因為一節生動形象的課堂,也會讓孩子們銘記一輩子。
上好一節課,最重要的還要及時地進行反思,在課后的反思中找到課堂教學的閃光點,發現自己講課的不足,從而冥思該如何去改進。
二、 深入扎實上好每一節課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他不同于數學,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四個基本環節。而低年級的語文文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在語文教學中,不管是哪個教學環節,我都是深入扎實地上好。
在寫字教學中,我更是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學生規范的書寫,我首先極力地在黑板上指導孩子們進行書寫好生字。經過細心指導和要求,孩子們的字一天天在進步,也養成了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 多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本冊教科書構建了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科書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八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組教學內容。它們依次是:春天里的發現;奉獻與關愛;愛祖國,愛家鄉;用心思考,勇于創造;熱愛自然,了解自然;培養優秀的品質;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走進科技的世界。每個專題的內涵都比較豐富,為學生知識和能力、方法和習慣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和提高,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教材內容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每組教材都包括導語、四篇課文和一個“語文園地”。這幾部分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本冊課文同上冊一致,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隨文注音,用方括號標出。生字在當頁文下列出,加注漢語拼音并配有賞心悅目的背景圖,以引起學生的注意;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生字一律注本音,在文中的具體語句之中,有的要讀輕聲或者變調。
本冊共有32篇課文。為體現與中年級的銜接,安排了4篇略讀課文,它們是:《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充氣雨衣》《玩具柜臺前的孩子》《阿德的夢》。略讀課文只編排了兩項課后練習;有識字任務,沒有寫字要求。“語文園地”包括四~五個欄目,在上冊教材四個欄目的基礎上,新增了“寬帶網”。“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了解漢字構字特點、詞語之間的聯系以及表達方法和標點應用等知識。“日積月累”──引導學生在復習已經學過的字詞的同時學習生字新詞,感受和強化詞語之間的搭配習慣,并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冊教材的“日積月累”中增添了能突顯中華文化的、與本組專題密切相關的成語韻語、對聯、節氣歌、古詩詞等內容;它們使學生在復習字詞的同時,積累好詞佳句、優秀段篇。“口語交際”──話題與本組專題有聯系,在雙向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了對學生進行初步的習作能力的培養,從本冊教科書開始,在“口語交際”別增設了“寫一寫”欄目,引導學生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進行寫話訓練。“展示臺”──給學生提供展示課內外學習所得的舞臺。“寬帶網”──與本組專題密切相關,引導學生學習由課內向課外延伸,以獲取更多的相關信息。
八組課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閱讀。教師可作靈活處理。教材最后是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冊要求認識的字,有400個。生字表(二)是全冊要求會寫的字,有300個。要求認識和要求會寫的字,分別在每一課的課后練習中標明。除了隨課文識字以外,在“語文園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認識的字,學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認識生字,也可以借助生活經驗,在同類事物的列舉中認字。
二、教材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
每一組教材的“導語”,通過簡單的幾句話,點出本組的專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語”之后的課文以及部分練習,“語文園地”中的閱讀短文、好詞佳句、口語交際、實踐活動以及展示臺等內容,都是圍繞本組的專題合理安排的。
2.創設“我知道”“寬帶網”兩個全新欄目,搭建拓展知識的平臺。
從二年級下冊開始,教科書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部分課文后面安排了“我知道”,在“語文園地”中設置了“寬帶網”,這兩項內容是不同于前三冊教材的全新欄目。從這兩個欄目的名稱可以看出,是針對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增強語文實踐活動而設置的。
3.大幅度更新課文,教材更具有時代感,更貼近兒童生活。
本冊教科書新編選的課文,占全部課文的一半以上。有描寫美好春光的,有發生在春天里的故事,有奉獻愛心、關愛他人的,有反映首都新貌的,有倡導動腦動手、勤于思考的《,有引導學生探究自然奧秘的,有引導學生樹立良好品質、感悟做人道理的,還有這些介紹科學知識的作品。這么多新編選的課文,分屬于不同的體裁,既有童話、故事,也有詩歌、散文、寓言、科普文章,語言活潑,生動有趣。它們洋溢著濃厚的時代氣息,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密切聯系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文質兼美,語言典范,教師易教,學生愛讀,既能使學生學習語言,又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4.課后練習重視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著眼于積累語言,啟發思維,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本冊教材的課后練習,一般是4道題。每一課后面一般都有的題目是“我會認”“我會寫”“讀一讀”或“讀讀背背”,體現了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和基本要求。
5.突破傳統呈現方式,增強教材與學生之間的親和力。
本冊教材在呈現方式上又有創新和突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編寫角度由服務于教師的“教”轉向既方便教師的“教”,又易于學生的“學”,教科書由“教本”轉變為“學本”。
再次,教材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在“語文園地”里設有“展示臺”一欄。教材以學習伙伴的展示為引導,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領和學習收獲,使其不斷產生成就感。
6.教材的編排體現開放性和彈性,增強適應性。
培養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習慣,是語文學習一項長期的任務。同前幾冊教材一樣,本冊教材繼續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渠道自主識字,擴大識字量,不受教材規定的識字量的局限。
閱讀方面,本冊教科書后附六篇選讀課文。此類課文不作統一要求,教師可根據教學情況靈活處理。
三、學習目標
1.繼續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400個字,會寫3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等語言環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要求認識的字不要作過細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則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確書寫,并練習運用于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之中。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繼續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5.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句。
6.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7.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對聯、古典詩詞、格言警句。
1、有余數的除法:⑴、有余數除法的認識;⑵、有余數除法的筆算
2、萬以內數的認識:
⑴、千以內數的認識;
⑵、萬以內數的認識;
⑶、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近似數;
⑷、估算;
⑸、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幾千幾百加減幾百。
3、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一):
⑴、百以內數的加減法口算;
⑵、簡樸的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筆算、估算;
⑶、稍復雜的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筆算;
⑷、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驗算。
4、萬以內加減法(二):
⑴、較復雜的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筆算;
⑵、估算;
⑶、應用萬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問題;
⑷、回憶整理。
5、混合運算:
⑴、兩步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⑵、帶小括號的兩步加減混合運算;
⑶、應用加減運算解決問題。
6、時、分、秒的認識:認識時、分、秒。
二、空間與圖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認識:
⑴、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分米、毫米
⑵、長度單位的進率和簡樸的換算。
2、對稱:認識對稱現象。
3、圖形與拼組:
⑴、平面圖形的認識①、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②、五邊形、六邊形的初步認識;
⑵、圖形的拼組。
三、統計與概率
統計:分段統計。
四、實踐與綜合應用
1、奇妙的動物世界:加深對長度單位的認識。
2、戶外活動:加深對統計過程的體驗,鞏固分段統計的方法。
五、回憶與整理:回憶整理全冊內容。
本冊教材學習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數與代數:①、結合詳細情境,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說出各數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②、結合詳細情境,進一步理解運算的意義,會口算表內有余數除法、百以內加減法、能計算
三位數的加減法及兩步的加減法混合運算。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③、能準確辨認鐘面上指示的時刻,認識時、分、秒,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并進行簡樸的換算。
2、空間與圖形:①、通過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
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五邊形、六邊形。②、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當地選擇長度單位,并能進行簡樸的單位換算,會估測、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③、結合實例,感知對稱現象。
3、統計與概率:
①、能用合適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②、在詳細的統計活動中,把握分段統計的方法。
4、實踐與綜合運用:
①、加深對萬以內數的認識及長度單位的認識。
②、加深對統計意
義的理解,鞏固分段統計的方法。
二、 數學思索
1、在詳細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經歷從生活情境中認識較大數的過程,能用萬以內數描述詳細的事物,發展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
3、經歷探索三位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索和探索的意識。在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4、在解決簡樸的混合運算問題中,體會分析問題的基本思想方法,能進行簡樸的、有條理的思索。
5、在對長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6、經歷對數據的搜集、整理、分析過程,體會統計的工具性,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和能力。
三、 解決問題
1、能用加減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樸的實際問題。
2、能用加減混合運算的知識解決兩步計算的簡樸的實際問題。
3、能用統計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初步學會與同伴合作。
四、 情感與態度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和愛好,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碰到的一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冊教材重點內容分析:
結合教學內容的類別分析,我認為“數與代數”中的認識萬以內數及這些數的大小比較;有余數除法、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樣性是重點教學內容。在“空間與圖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認識及換算,認識對稱現象,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點教學內容。在“統計與概率”中分
段統計是重點教學內容。
本冊教學難點分析:
在教學“數與代數”教學內容中,要害是給學生創設良好的生活情境,使他們在詳細的生活情境中體會出“萬以內數的意義及在生活中的應用廣泛性和有余數除法及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必要性”,在這個基礎上,學生才會較好地理解算理和計算方法,所以說在該類知識中,教學的難點是學生會結合詳細情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即計算方法和算理的把握。在教學“空間與圖形”這部分內容時,認識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間觀念和單位之間的換算是教學的難點。學生認識生活中的對稱現象是教學上一個難點部分。在時、分、秒之間的換算是教學上的一大難點知識。在“統計與概率”部分中,分段統計的表現形式和方法是教學的難點。 (1)
查閱更多 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查看更多>>
突破本冊教材重難點的可行性教學策略
一、將“數與代數”的知識摞列到一個知識板塊去教學。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去教學。
二、在“空間與圖形”時,可以借助實物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在探索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在“統計與概率”中,可以以學生四周的數據作為統計的資料,以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引導學生分段統計,并逐步學會統計的方法。
建議
【設計理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謂“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的,學者寵維國將“自主學習”概括為“能學──想學──會學──堅持學”。要力圖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堂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促其在自主、自讀、自悟中自得,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設計特色】
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對話溝通,促進發展。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獨立識字能力,認識6個生字,會寫9個字。
(知識與能力)
2、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理解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過程與方法)
3、欣賞課文的內容,體會媽媽的辛苦,懂得關心、孝敬父母。
(情感態度價值觀)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情感,理解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見一個兒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教學課件。
2、多方面收集有關父母疼愛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6個新字、會寫4個生字。
2、讀通、讀熟課文,感知大意。
二、教學過程
1、巧設懸念,導入新課:
⑴ 看到幾個兒子?
(出示課件:三個兒子)
⑵ 出示老爺爺說的話:“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⑶ 設疑:
明明三個兒子,老爺爺怎么說一個兒子呢?
⑷ 揭題:
23 三個兒子。
(齊讀課題,指導輕聲)
設計意圖:質疑問題是兒童的天性,它好像一把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在“疑”的驅使下,兒童會主動產生學習的意愿,并渴望及時解疑,學生會自覺而積極地投入學習,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2、初讀感知,學習字詞:
⑴ 學生按自學四步驟自學課文。
⑵ 同桌互讀,互相糾正讀音。
⑶ 讀一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① 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② 又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③ 三個媽媽拎著水桶回家去。
④ 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⑤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⑷ 小組合作學習生字,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⑸ 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設計意圖: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取得學習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內心的自豪感、自尊感,這是教育工作的一條金科玉律。”這一環節,雖然只是簡單的說說自己是怎么認識記住這些字的,但孩子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能增強學生進行表達交流的自信心和勇氣。
⑹ 游戲檢查識字:
① 開火車認讀。
② 聽音舉卡片。
③ 送生字回家。
⑺ 推薦小組成員分段讀課文。正音。
⑻ 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嗎?有問題要考考大家嗎?
學生自由提問題,簡單的可當堂點撥。
設計意圖:“你有什么問題考考大家?”這是一個思維難度較大、有多種結論的開放性問題。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自豪感,自己也能當老師,學生的積極性就高了。這個小環節花時不多,而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展示,促使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3、生字書寫,示范指導:
⑴ 出示“我會寫”中的“拎、甸、桶、停”四個單字。
⑵ 學生觀察生字,說說最難些的是什么字,每個字寫時要注意什么。
⑶ 教師范寫重點字。如:“拎”字的右邊不要寫成“今”。
⑷ 學生練寫,共同評議,展示優秀作品。
設計意圖:突出難字的學習,給學生充分寫字的時間,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讓他們明確認真寫字的重要性。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鞏固字詞,會寫“聰、胳膊、晃蕩”;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道理。
二、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⑴ 復習生字詞語,學寫“胳膊、晃蕩”。
⑵ 真誠地表揚:你們可真能干呀,這么多的生字都會認了,還能把字寫得這么漂亮,真了不起!
⑶ 小朋友,老師是這樣表揚你的 ,那你們的媽媽是怎么表揚你的呢?
(學生自由表達)
⑷ 你能學著當當媽媽嗎?說什么,是怎么樣的表情和動作呢?
(學生自由表演)
⑸ 今天,有三個媽媽也在夸獎自己的孩子,請你自己去讀讀課文,找出媽媽表揚孩子的話。
設計意圖:在復習生字詞的時候,利用老師真誠的表揚,能讓學生聯系生活,回憶媽媽的夸獎,為后面課文的感情朗讀墊定了基礎,是孩子們表達真實感情的需要。同時,在講述媽媽的話的同時,提高要求,讓孩子們把媽媽的動作和神態也表現出來,經過這樣的加工,一個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驕傲的媽媽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
2、自讀自悟,體驗閱讀:
⑴ 三個媽媽是怎么夸獎自己的孩子的,請仔細讀課文,用橫線劃出媽媽表揚的話。
⑵ 把自己當成媽媽,去讀一讀媽媽的話,讀出媽媽的感情來。
⑶ 交流:
把自己找到的三個媽媽的話讀給大家聽。
⑷ 在你的學習小組里和小伙伴一起練一練,看誰最能讀出媽媽的語氣。
(學生相互交流)
設計意圖:四人小組是一個學習的小天地,也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現的好地方,把自己最好的讀出來,能讓學生充分感受自己的進步。同時,“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博采眾長,吸取別人的經驗能讓自己迅速成長。
3、朗讀交流,感受樂趣:
⑴ 你都找到了哪幾句話?
⑵ 第一個媽媽的話:
(課件出示:“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① 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句話,大家聽聽,他把自己當成媽媽了沒有。
② 采訪剛才讀的同學:這位媽媽,您剛才在夸獎您的兒子,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么呀?
③ 交流提高:
有這樣的兒子可真是讓人驕傲,各位媽媽能夸獎地更自豪一點嗎?
(學生練讀)
把你們練習的結果表現給你的同桌看看。
(同桌相互讀這句話)
⑶ 第二個媽媽的話:
(課件出示:“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① 第二個媽媽是否也驕傲、自豪呢?誰來讀讀。
(指名學生朗讀)
② 朗讀、評價。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的怎么樣?
(適當點撥,加上動作就更好了。)
③ 自由練讀,感悟提高。
設計意圖 :在第一個媽媽的練習朗讀時,學生已經初步明確了怎么樣才能讀出感情,讀出味兒。所以在讀第二個媽媽的話時,就只需要稍作點撥就行了。放開手腳,讓他們自己去讀,去悟,會有更多的收獲。
⑷ 第三個媽媽的話:
(課件出示:“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說很么特別的地方。”)
① 第三個媽媽也像前兩位媽媽一樣嗎?這是為什么呀?
(課件出示“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② 這你從她的話里知道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媽媽?
(謙虛,不炫耀,樸實等)
③ 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嗎?讀給同桌聽聽看。
設計意圖:張田若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采取多種形式的讀,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思考,并在小組交流、師生互動、合作學習中動口、動腦、動情地學習朗讀,發展語感,同時在思想和情感方面接受潛移默化的熏陶。
4、自主發現,升華主題:
⑴ 媽媽心目中的兒子:
聰明能干。
(板書 聰 指導看字形)
⑵ 聽師范讀第8自然段:
① 讓學生用耳聽,你仿佛聽到什么?
(媽媽喘氣聲,水晃蕩聲等)
② 讓學生用眼看,你仿佛看到什么?
(媽媽流汗,彎著腰很累的樣子)
③ 讓學生用心體會用口說說,你此時的感受。
設計意圖:“聰”是本課要求寫的字,此時的書寫指導很巧妙地與理解課文連在了一起,既讓學生能記牢這個字,了解這個字的意思,同時也明白了水很沉,為下文的學習作好輔墊。
⑶ 面對如此沉甸甸的水桶,不同的兒子有不同的做法,老爺爺看見了,怎么說的呢?
(自己找伙伴合作表演,三個兒子,三個媽媽,一個老爺爺。)
⑷ 隨即采訪老爺爺:明明三個兒子,老爺爺您怎么說只有一個兒子呀?
⑸ 全班參與討論。
(提煉出中心: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⑹ 練習:
這個媽媽還會和老爺爺說什么呀?你們能把故事編下去嗎?
設計意圖 :給課文補上空白,進行了一個拓展練習,同桌兩個人續編對話,讓本來處于模糊狀態的同學也能深切體會到作為一個孩子,要成為必須孝順父母,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孩子。
5、回顧課文,拓展提高:
⑴ (出示課件:人物圖)瞧,媽媽、兒子、老爺爺都站在我們面前,你最想對誰說,說什么呢?
⑵ 你覺得該怎么樣孝敬父母親?
一、鉆研教材,掌握新的教學理念。
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由于經驗尚淺,如何才能上好課我還處在摸索階段。在
每次上課前,我都堅持提前備課,認真鉆研教材,參考網上豐富的教學資源,從語言文字(字、詞、句)和結構入手,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體現語文工具性特性。
這個學期開始,在語文教研組的帶領下,同年級的老師開始了集體備課。能夠和有經驗的教師一起備課,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在備課時我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和同級老師共同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理解編者意圖,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后來我發現,經過集體備課的課堂,往往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在下個學期,我要多向有經驗的教師取經,從集體智慧中吸取營養,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研究教學方法,努力呈現不一樣的課
由于我平時與學生的關系比較親密,課堂上呈現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也就是說,要切實地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老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為此,我仔細研究學生心理,盡量把握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于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比如,我十分注重新課的導入,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于一種輕松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采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新穎的導入,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自己精心制作課件,或在網上搜索優秀的資源,為的就是能夠迎合低年級孩子的心理,創設教學情境,把課文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增強趣味性,更好地發揮感染作用。
當然,我還有很多做得不夠的地方。比如朗讀指導不到位,沒有由點及面地顧全所有學生,導致有的學生一節課下來沒有開口讀過課文。又比如沒有很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有的時候太心急,總擔心學生理解不了,所有很多時候都干脆由自己說出來了,無形中剝奪了許多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
三、識字寫字教學,作為教學的重點
二年級是識字寫字教學仍然是教學重點。我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識字。例如: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卡片識字,猜謎識字等方法,并采用了由易到難的教學方法。首先借助拼音識字、去掉拼音識字、帶生字進課文、讀短文識字。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學生掌握識字規律。為閱讀掃除障礙。
良好的書寫習慣是在低年級階段形成的。《小學語文新課標》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于提高學生文化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基礎。”在這一學期我加強了學生的寫字指導。首先,我讓學生在寫字時做到“三”個一,并及時糾正學生不良姿勢,其次講究習字方法的指導,要求學生一看二臨三比較。“看”指仔細觀察字的間架結構、書寫位置;“臨”指照范寫臨幕,“比較”是指比一比與范字的差異、學會評價。通過以上訓練本班學生的書寫較之以前有很大進步。有幾個學生,把他們前半期和后半期的作業相比較,簡直像兩個人寫出來的!為了展示學習成果,我還挑選出整齊美觀的作業進行展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認真書寫的積極性。
四、總結不足
1、“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授課時重點突出不夠明確,平時對于學生整體照顧不夠等。。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學唱歌曲《早上好》
2、歌表演《早上好》
3,節奏練習;兒歌《上學歌》
教學目標:一、通過聽唱學習歌曲《早上好》,體驗歌曲變拍子的不同感受,讓學生體會歌曲抒情、活潑的音樂情緒,
二、通過創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三、通過歌表演的學習與表演,體驗烏干達人民真摯、友善的情感和爽朗明快的性格。
四、通過讀兒歌《上學歌》引導學生自由創編兒歌的節奏。
教學過程: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較有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音樂課堂小常識:坐姿、歌唱的常規等。
3:復習課本小知識:小圖標的表示作用。
4:節奏練習:讀兒歌《上學歌》
要求:完全自由地讀出兒歌的節奏,隨意但應固定自己的節奏型。
二:新課學習:
1:小練習:隨音樂拍手:(二、三節拍子轉換練習)歌曲《早上好》旋律熟悉。
2:歌曲學習:[本文轉載自文秘站網-找文章,到文秘站網]
1)教師范唱歌曲,引導學生手指書視譜;
2)學生模唱學習歌曲。(二、三拍子轉換處要示教師引導一下)
3)通過分句唱熟練歌曲的演唱。
3: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早上好》要求自創運動作,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4:歌表演《早上好》
1)原地練習走步:三拍子:八小節;二拍子:八小節。
2)談談感受,同時不相同的地方。
3)復聽:自由活動:隨《早上好》自由地進行選擇活動,(在教室內走走)教師加以指點。但在最大的程度內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的感受。
4)排隊進行(兩個大圓圈)反方向進行。
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樂曲《森林水車》
2、學唱歌曲《小麻雀》
3、歌表演《小麻雀》
教學目標:一、通過聆聽《森林水車》,引導學生動手主動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二、用聽唱法學唱歌曲《小麻雀》,指導學生用活潑親切的情緒演唱歌曲,表達熱愛生活的情緒。
三、通過創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較有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音樂課堂小常識:坐姿、歌唱的常規等。
3:復習節奏練習(上一課時內容)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森林水車》
1)初聽,(完整聽全曲)。
2)談談感想:歌曲唱了哪些內容(水車聲、流水聲、鳥叫聲與太陽初升的感覺。)
3)復聽:自由活動:隨樂曲《森林水車》自由地進行選擇用筆或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時間充許的話,應在最大的程度內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的創編能力。)
2:小練習:隨歌曲《小麻雀》拍手:(節拍練習與旋律熟悉)
3:歌曲學習:(出示投影片)
1)錄音范唱,引導學生輕聲哼唱歌曲。
2)教師范唱歌曲,學生小聲跟唱。
3)教師彈琴,學生邊唱邊看書,后教師唱創編部份,但把要求學生編的部份改為只彈不唱。讓學生自己進行創編。
4)學生創編整理,(固定歌詞內容)
4: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小麻雀》要求自創運動作,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間的歌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歌曲《在鐘表店里》
2、學唱歌曲《這是什么》
3、表演歌曲《這是什么》
教學目標:1、通過聽《在鐘表店里》,學唱《這是什么》,使學生認識到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2、通過律動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表的形象,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3、拓寬學習內容(簡單的知識整合),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從而感受音樂豐富的表現作用。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無規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小練習:
節奏練習
二:新課學習:
聆聽樂曲《在鐘表店里》
1、導言
2、初聽設問:聽了這段音樂后的你感覺好象到了什么地方?(鐘表店)
3、(1)問:音樂的名字是什么?
(2)簡介作者
4、游戲:“鐘與表”
(1)復聽:在《在鐘表店里》的音樂伴奏下各自模仿鐘或表的動作。
(規則:選一種與音樂相適應的動作)
學唱歌曲《這是什么》
2:教師范唱歌曲《這是什么》后;讓學生猜猜歌中聽唱的是什么?(鐘)
3:歌曲模唱學習:提示式學習歌曲,(邊聽錄音伴奏邊歌譜)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這是什么》
1)引導學生用課前所學習的自選一件打擊樂器為歌曲作伴奏;
2)動作創編按句創編;然后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歌表演進行表演;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歌曲《調皮的小鬧鐘》
2、學唱歌曲《時間象小馬車》
3、表演歌曲《時間象小馬車》
教學內容:一、通過欣賞歌曲《調皮的小鬧鐘》,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表的形象,體驗樂曲輕松愉快有音樂情緒。
二、聽唱法學習歌曲《時間象小馬車》,通過錄音與教師范唱,引導學生用輕巧的聲音,清晰準確地演唱歌曲。
三、以歌曲《時間象小馬車》音樂為伴奏,通過自主創編動作表演,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編創熱情。學習用歡快活潑的動作表現自己感受到的意境與情感,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無規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小練習:
節奏練習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調皮的小鬧鐘》。小故事《生病的小鬧鐘》
1)初聽,讓學生隨著圖譜劃劃,提示學生聽小鬧鐘的特點。
2)復聽,鼓勵學生進入角色地進行表演,(教師可稍作引導性讓學生把小鬧鐘走動的聲音畫在課本上)
2:錄音范唱歌曲《時間像小馬車》;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邊聽錄音邊讀
歌詞)活躍課堂氣氛。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時間像小馬車》
自由創編動作進行表演;
后:錄音伴奏、學生歌唱進行表演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三課童話故事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歌曲《小天鵝舞曲》
2、學唱歌曲《小紅帽》
3、表演歌曲《小紅帽》
教學目標:1、通過聽《小天鵝舞曲》,唱《小紅帽》童話色彩的音樂和歌曲,讓學生感受體驗樂曲輕快活潑的情緒。
2、通過游戲和創編活動,提高學生分辨音樂情緒,表現不同音樂情緒的能力。
3、唱名“1(d)2(r)3(m)”認識與練習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無規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唱名認識與練習:
1(d)2(r)3(m)
1=C2/4
12|3—|12|3—|1213|3132|111||
二:新課學習:
聆聽管弦樂《小天鵝舞曲》
1、導言
2、初聽設問:這段音樂的情緒是什么?(歡快、活潑)
3、(1)問:音樂的名字是什么?
(2)簡介作者
(3)講故事
(4)出示小天鵝跳舞的畫面
4、游戲:“小天鵝回家”
(1)復聽:在《小天鵝舞曲》中跳舞
(規則:選一種與音樂相適應的舞步跳舞)
學唱歌曲《小紅帽》
2:教師范唱歌曲《小紅帽》;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
3:歌譜模唱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譜,(邊聽錄音伴奏邊歌譜)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小紅帽》
1)引導學生用課前所學習的自選一件打擊樂器為歌曲作伴奏;
2)動作創編按句創編;然后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歌表演進行表演;
3)錄音、學生的伴奏、歌表演結合起來表演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歌曲《糖果仙人舞曲》
2、學唱歌曲《有一個人在林中》
3、表演歌曲《有一個人在林中》
教學目標:一、通過欣賞歌曲《糖果仙人舞曲》,感受體驗樂曲鮮明的夢幻色彩,并引導學生想像劇中人物的形象進行音樂表演。
二、聽唱法學習歌曲《有一個人在林中》,通過錄音與教師范唱,引導學生用輕巧的聲音,清晰準確地演唱歌曲。
三、以歌曲《有一個人在林中》音樂為伴奏,通過自主創編動作表演,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編創熱情。學習用歡快活潑的動作表現自己感受到的意境與情感,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無規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復習《唱名認識與練習》1(d)2(r)3(m)
1=C2/4
12|3—|12|3—|1213|3132|111||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糖果仙人舞曲》。
1)初聽,讓學生靜靜地感受音樂的夢幻色彩;想到什么?(提示:在音樂中聽到什么奇特的聲音?請用動作表示(鋼片琴聲)音樂使你想到了什么?)聽后淺談小故事。
2)復聽,鼓勵學生進入角色地進行表演,(教師可稍作引導性動作引導學生參與即興表演)
2:教師范唱歌曲《有一個人在林中》;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邊聽錄音邊讀歌詞)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有一個人在林中》
1)引導學生用課前所學習的自選一件打擊樂器為歌曲作伴奏;
2)動作創編按句創編;然后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歌表演進行表演;
3)錄音、學生的伴奏、歌表演結合起來表演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四課跳起舞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樂曲《雪蓮獻給北京》
2、學唱歌曲《多么快樂多么幸福》
3、表演歌曲《多么快樂多么幸福》
教學目標:一、通過欣賞樂曲《雪蓮獻給北京》,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歡快活潑的音樂特點。
二、聽唱法學唱歌曲《多么快樂多么幸福》,要求學生用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
三、學習藏舞中三步一靠的動作,體驗藏族人民邊歌邊舞的氣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節奏練習:(為舞步學習作小練習)
XXX0|XXX0|XXX0|XXX0||
二:新課學習:
1:聽歌曲錄音《雪蓮獻給北京》(規范要求同學們聆聽時能看圖思考選擇動作)
1)談談剪紙片《金色的大雁》故事內容
2)復聽時可自由選擇動作進行表演。
2:學習歌曲
1)聽歌曲錄音《多么快樂多么幸福》;
2)介紹藏族人民的風俗與服飾(激趣)
3)教師范唱,引導學生小聲隨唱;并要求學生唱好“查拉羊卓拉”。
3: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4:表演歌曲《多么快樂多么幸福》
1)結合節奏練習進行“三步一靠”的舞步練習
2)錄音伴奏:在音樂伴奏下自己地進行練習與表演
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學內容:1、欣賞樂曲《北京的金山上》
2、學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
3、節奏游戲:走走跑跑
教學目標:一、通過欣賞樂曲《北京的金山上》,進一步體驗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歡快活潑的音樂特點。
二、聽唱法學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通過教師范唱感染學生情緒,激發學生學習的愿望。體驗藏族同胞歌唱家鄉、載歌載舞的情景。
三、通過節奏游戲與師生互動的交流,體驗四分、八分的節奏特點,并能聽鼓聲走與停,鍛煉自己的節奏感和內心聽覺及動作的反應與控制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學習藏族舞蹈中“甩袖”的動作.
二:新課學習:1:欣賞樂曲《北京的金山上》
1)初聽,(完整聽全曲)(提示學生隨樂曲輕輕拍手)。
2)談談所聽內容;藏族歌曲的特點與風格.
3)復聽:結合學習的“甩袖”與“三步一靠”舞步自由地隨音樂跳舞.
2: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學習:(出示投影片)
1)教師范唱歌曲,邊唱邊指投影歌片;(結合歌曲談談青藏高原的風土人情)。
2)學生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指譜,要有明顯的強弱與優美感)
3)通過分句唱熟練歌曲的演唱。
4)錄音伴奏演唱歌曲.
3:節奏游戲:學生圍成兩個圓圈,里外對而行;師敲鼓;學生聽:鼓聲起走或跑,鼓聲停學生停。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舞蹈表演歌曲《多么快樂多么幸福》與《我的家在日喀則》
教學目標:學習藏族舞蹈中“甩袖”與“三步一靠”的舞蹈動作,感受藏族人民邊歌邊舞的喜慶氣氛。體驗藏
族同胞歌唱家鄉、載歌載舞的節日情景。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二首歌曲《多么幸福多么快樂》與《我的家在日喀則》
二:新課學習:
1:“甩袖”與“三步一靠”的動作復習鞏固
2:《多么幸福多么快樂》練習(三步一靠)
3:《我的家在日喀則》練習,(甩袖)
4:分組表演歌曲《多么快樂多么幸福》與《我的家在日喀則》
5:集體表演。
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第五課愛勞動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歌曲《海娃的歌》
2、學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3、表演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教學目標:1、通過聽《海娃的歌》,引導學生通過動作來表達對歌曲的理解,并通過想像體驗音樂作品“海”的形象與“海娃”的喜悅心情。
2、聽唱法學習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引導用柔和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演唱歌曲,讓學生感受體驗敘述情感的音樂情緒。
3、通過游戲和創編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歌詞、動作的創編,提高學生音樂實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無規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小練習:(分別認認、唱唱,)
1、復習1(d)2(r)3(m)
2、音的認識:4(f)5(s)
3、結合歌曲《小紅帽》進行練習
二:新課學習:
聆聽歌曲《海娃的歌》
1、導言(有關:“海”的:漲潮、退潮的情景與退潮后海灘上會有什么的淺釋,以后讓學生明白“趕海”的含義。)
2、初聽設問:這段音樂的情緒是什么?(歡快、活潑)
3、復聽讓學生自編動作表演對歌曲的理解。
學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2:教師范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歌后談談對歌曲的理解
3:提示式學習歌譜,(邊聽錄音伴奏邊歌譜)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1)動作創編按句創編;然后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歌表演進行表演;
2)錄音、歌表演結合起來表演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歌曲《勞動歌》
2、學唱歌曲《種玉米》
3、表演歌曲《種玉米》
教學目標:一、通過欣賞歌曲《勞動歌》,感受體驗樂曲鮮明的音樂形象,理解勞動的喜悅與歡樂,并引導學生想像劇中人物的形象進行音樂表演。
二、聽唱法學習歌曲《種玉米》,通過錄音與教師范唱,引導學生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清晰準確地演唱歌曲。
三、以歌曲《種玉米》音樂為伴奏,通過自主創編動作表演,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編創熱情。學習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無規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小練習:
1、復習1(d)2(r)3(m)4(f)5
2、結合歌曲《小紅帽》進行練習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勞動歌》。
1)初聽,(提示:在音樂中聽到了什么?《勞動情景》)聽后淺述《白雪公主》童話故事。
2)復聽,鼓勵學生進入角色地進行表演,(教師可稍作“用力”動作引導學生參與即興表演)
2:教師范唱歌曲《種玉米》;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邊聽錄音邊讀歌詞)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種玉米》
1)引導學生自選一件打擊樂器為歌曲作伴奏;(沙球為主,采取左一下右二下的方法演奏)
2)動作創編按句創編;然后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歌表演進行表演;
3)錄音、學生的樂器伴奏、歌表演結合起來表演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六課可愛的動物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歌曲《鳥店》
2、學唱歌曲《我的小綿羊》
3、表演歌曲《我的小綿羊》
4、游戲《摘果子》
教學目標:1、通過聽《鳥店》,引導學生嘗試運用樂器或可利用的器皿模擬鳥的叫聲,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2、聽唱法學習歌曲《我的小綿羊》,引導用柔和的聲音、輕快而親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過游戲和創編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歌詞、動作的創編,提高學生音樂實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無規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節奏小游戲《摘果子》
二分節奏符:X—、XX
四分節奏符:X、XX
圖譜出示、引導學生看圖,再分組討論、說說再在書中劃劃
二:新課學習:
聆聽歌曲《鳥店》
1、初聽設問:這段音樂描寫的是什么時間?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聽到了什么動物的叫聲?
2、復聽后
讓學生嘗試運用樂器或可利用的器皿模擬鳥的叫聲
分組表演
學唱歌曲《我的小綿羊》
2:教師范唱歌曲《我的小綿羊》;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歌后談談對歌曲的理解
提示式學習歌譜,(邊聽錄音伴奏邊歌譜)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我的小綿羊》
1)動作創編按句創編;選擇合適的地方加上小動物的聽聲;
2)錄音、歌表演結合起來表演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歌曲《袋鼠》
2、學唱歌曲《小袋鼠》
3、表演歌曲《小袋鼠》
4、游戲《讀歌謠》
教學目標:一、通過欣賞歌曲《袋鼠》,引導學生通過模擬袋鼠進行音樂表演。感受體驗樂曲鮮明的音樂形象,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聽唱法學習歌曲《小袋鼠》,通過錄音與教師范唱,引導學生用輕快、親切的聲音,清晰準確地演唱歌曲。
三、以歌曲《小袋鼠》音樂為伴奏,通過自主創編動作表演,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編創熱情。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無規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節奏小游戲《讀歌謠》
學生分組自學歌謠,再讀一讀(可加節奏樂器為之伴奏)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袋鼠》。
1)初聽,(提示:在音樂中聽到了什么?淺述“袋鼠”故事。
2)復聽,鼓勵學生進入角色地進行表演,(教師可稍作“跳動”動作引導學生參與即興表演)
2:教師范唱歌曲《小袋鼠》;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邊聽錄音邊讀歌詞)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小袋鼠》
1)引導學生動作創編按句創編;然后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歌表演進行表演;
2)錄音、學生的樂器伴奏、歌表演結合起來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七課小小音樂家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樂曲《百鳥朝鳳》
2、學唱歌曲《嗩吶配喇叭》
3、表演歌曲《嗩吶配喇叭》
教學目標:1、通過聽《百鳥朝鳳》,引導學生感受民族樂器嗩吶的音色與樂曲熱情歡快的音樂情緒,體驗樂曲鮮明的音樂形象,發展學生的想像力。
2、聽唱法學習歌曲《嗩吶配喇叭》,引導用活潑歡快的聲音、輕快而親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過游戲和創編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動作的創編,提高學生音樂實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無規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二:新課學習:
聆聽歌曲《百鳥朝鳳》
1、導言(有關:樂曲的小故事入課)
2、初聽設問:這段音樂描寫的是什么景象?
聽到了什么動物的聽聲?
使你想到了什么?
3、復聽后:談談聽到了多少種鳥的叫聲?
讓學生嘗試運用樂器或可利用的器皿模擬鳥的叫聲
學唱歌曲《嗩吶配喇叭》
2:教師范唱歌曲《嗩吶配喇叭》;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歌后談談對歌曲的理解
3:提示式學習歌譜,(邊聽錄音伴奏邊歌譜、提示襯詞“里樂拉”的地方要唱得輕快,有彈性)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嗩吶配喇叭》
1)動作創編按句創編;(分句分組演唱,如有可能,可進行二部訓練:強弱練習)
2)錄音、歌表演結合起來表演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歌曲《小樂隊》
2、學唱歌曲《快樂的音樂會》
3、表演歌曲《快樂的音樂會》
教學目標:一、通過欣賞歌曲《小樂隊》,引導學生分辨不同樂器的演奏方法。感受體驗不同樂器鮮明的音色物征,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喜愛樂器的意識,
二、聽唱法學習歌曲《快樂的音樂會》,通過錄音與教師范唱,引導學生用明亮柔和的聲音,完整準確地演唱歌曲。
三、以歌曲《快樂的音樂會》音樂為伴奏,通過自主創編動作表演,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編創熱情。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無規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樂器演奏片段欣賞:
以演奏方法與樂器的音色為主介紹。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歌曲《小樂隊》。
1)初聽,(提示:在歌曲中聽到了幾種樂器?)
2)復聽,鼓勵學生模仿樂器演奏進行表演,(教師可稍作動作引導學生參與表演)
2:教師范唱歌曲《快樂的音樂會》;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邊聽錄音邊讀歌詞)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快樂的音樂會》
1)引導學生動作創編按句創編;然后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歌表演進行表演;
2)錄音、學生的樂器伴奏、歌表演結合起來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八課幸福生活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樂曲《阿西跳月》
2、學唱歌曲《同坐小竹排》
3、表演歌曲《同坐小竹排》
教學目標:一、通過欣賞樂曲《阿西跳月》,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感受彝族民歌中熱情奔放、歡騰跳躍的音樂特點,并能以輕快的動作表達樂曲歡快的情緒。
二、聽唱法學唱歌曲《同坐小竹排》,要求學生用歡快的情緒與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能邊演唱歌曲邊拍打節拍,體驗歌曲的強弱規律。
三、學習彝族舞蹈中三步一抬腿一跳(五步)的動作,體驗彝族人民邊歌邊舞的氣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節奏練習:(為三步一抬腿一跳(五步)舞步學習作小練習)
5/4XXXXX|XXXXX|
左步右步左步右抬腿左跳右步左步右步左抬腿右跳XXXXX|XXXXX||
左步右步左步右抬腿左跳右步左步右步左抬腿右跳
二:新課學習:
1:聽錄音樂曲《阿西跳月》
1)談談彝族同胞的風俗、服飾特點(借助圖片或投影片)
2)初聽;提示:音樂讓你感到是什么場面?彝族同胞在做什么?
3)復聽時可自由選擇動作進行表演。(引導學生采用新學的舞步)
2:學習歌曲
1)聽歌曲錄音《同坐小竹排》;邊聽邊拍手、拍腿(教師應引導學生拍出歌曲強弱規律,兩遍錄音)
2)隨教師的歌聲拍手、拍腿,(注意學生的拍打的準確)
3)隨教師的歌聲,引導學生小聲隨唱;要求學生邊唱邊拍手(注意學生拍打與跟唱的準確)。
3:歌曲演唱:要求同學在唱好歌曲,并能使用打擊樂曲為歌曲作伴奏
1)結合歌曲節奏指導學生打擊樂器的準確演奏方法。
2)錄音伴奏:分二組,一組演唱、一組伴奏
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歌曲曲《歌聲與微笑》
2、學唱歌曲《西倫達》
3、接龍游戲:《旋律接龍》
教學目標:一、通過欣賞歌曲曲《歌聲與微笑》,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感受歌曲中熱情奔放音樂特點,體驗歌曲歡快音樂情緒。并能區分與《阿西跳月》中的不同之處,
二、聽唱法學唱歌曲《西倫達》,通過教師范唱感染學生情緒,激發學生學習的愿望。練習邊演唱歌曲邊拍打節拍,進一步體驗歌曲的強弱規律。
三、通過旋律接龍游戲,加深師生互動的交流,引導學生通過旋律即興創編,積極參加探索聲音的游戲,鍛煉自己聽覺能力、反應與控制能力及與他人的合作能力。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游戲《旋律接龍》
用1(D)、2(R)、3(M)、4(F)、5(S)五音做旋律接龍
注:自由組合,但應用前句最后一個音接著編唱(不管音欠準或節奏型如何,都不能加以評定)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歌聲與微笑》
1)初聽,(完整聽全曲)(提示學生隨樂曲輕輕拍手)。
2)談談所聽內容;歌曲的情緒.并與樂曲《阿西跳月》比較的什么不同?
3)復聽:自編動作進行表演
2:歌曲《西倫達》學習:(出示投影片)
1)教師范唱歌曲,邊唱邊指投影歌片;(結合歌曲談談青藏高原的風土人情)。
2)學生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指譜,要有明顯的強弱與優美感)
3)通過分句唱熟練歌曲的演唱。
4)錄音伴奏演唱歌曲.
3:節奏游戲:學生圍成兩個圓圈,里外對而行;師敲鼓;學生聽:鼓聲起走或跑,鼓聲停學生停。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1:舞蹈表演樂曲曲《阿西跳月》與歌曲《歌聲與微笑》
教學目標:1:通過彝族舞蹈中三步一抬腿一跳(五步)的動作,體驗彝族人民邊歌邊舞的氣氛。
2:通過我國民族舞蹈中三步一踢腿的動作,感受我民族邊
歌邊舞的喜慶氣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二首歌曲《同坐小竹排》與《西倫達》
二:新課學習:
1:三步一抬腿一跳(五步)舞步復習鞏固
2:《阿西跳月》練習(三步一靠)
3:三步一踢腿(四步)舞步練習
4:《歌聲與微笑》練習,(甩袖)
5:比較不同處(五拍子與四拍子)
6:集體表演。分組表演歌曲《阿西跳月》與《歌聲與微笑》
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第九課美麗和動物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
2、歌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教學目標:一、聽唱法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要求學生用輕快、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能邊演唱歌曲邊拍打節拍,體驗清新、優美的歌曲情緒。
二、學習傣族舞蹈中“孔淮鶴立、孔淮開屏”等模仿孔淮的動作,啟發學生用身體動作感受傣族舞蹈風格,體驗傣族輕巧的舞步。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節奏練習:
2/4
1、XXXX|X—|XXXX|X—|XXXX|XXX|
XXXX|X—||
二:新課學習:
1:聽錄音樂曲《金孔雀輕輕跳》
1)談談傣族同胞的風俗、服飾特點(借助圖片或投影片)
2)初聽;提示:音樂讓你感到是什么場面?傣族同胞在做什么?
2:學習歌曲(聽唱法學習)
1)聽歌曲錄音《金孔雀輕輕跳》;邊聽邊拍手邊輕聲隨唱;
2)隨教師的范唱邊拍手邊輕聲隨唱;
3)隨教師的琴聲,引導學生小聲隨唱;
3:歌表演唱:
1)傣族舞蹈動作學習;手型(孔雀)、孔雀鶴立、孔雀開屏等
2)一起隨音樂練習(可自由組合,動作不可要求過高)
3)錄音伴奏:分二組,一組演唱、一組表演。
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歌曲曲《龜兔賽跑》
2、自由創編動作參與音樂
教學目標:一、通過欣賞歌曲曲《龜兔賽跑》,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感受樂曲中樂器所代表的音樂形象,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
二、引導學生通過分角色動作的創編,積極參加探索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鍛煉自己聽覺能力、反應與控制能力及與他人的合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龜兔賽跑》
1)分辨大管與單簧管的音色特點,想像哪件樂器可以代表龜和兔?
2)初聽,(完整聽全曲)引導學生邊聽樂曲與故事,想象龜和兔音樂各有什么特點?
2:復聽樂曲《龜兔賽跑》引導學生自編動作進行表演
1)動作創編:分角色“龜與兔、森林中的其它動物、及啦啦隊”
2)模擬場景:賽跑路線、啦啦隊的動作、其它動物的動作與位置;
3)錄音伴奏(要求全體參與表演)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1、學唱歌曲《大鹿》
2、音樂劇表演《大鹿》
教學目標:一、聽唱法學唱歌曲《大鹿》,要求學生能清晰、準確地演唱歌曲,并能有力度控制地演唱歌曲,體驗團結力量大的歌曲情緒。
二、、以歌曲《大鹿》音樂為伴奏,讓學生通過分角色動作的創編,引導自主創編動作表演,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編創熱情,使學生在歌唱、表演的音樂創作實踐中感受到愉快。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節奏練習:
2/4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
二:新課學習:
1:學習歌曲《大鹿》(聽唱法學習)
1)隨音樂邊拍手邊讀歌詞,要求;清晰、準確。
2)聽錄音樂曲《大鹿》
3)隨教師的琴聲,引導學生小聲隨唱;
2:歌表演唱:
1)分角色演唱歌曲、注意表情與動作(動作要求自編)
2)分角色表演;錄音伴奏:分二組,一組、一組觀看。
3)討論:怎樣表演最好最完整?
3:音樂劇表演
要求學生創編后再進行。
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第十課過新年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歌曲《窗花舞》
2、學唱歌曲《過新年》
3、表演歌曲《過新年》
教學目標:1、通過聽《窗花舞》,引導學生通過動作來表達樂曲輕盈活潑、歡快的情緒,并通過動作體驗音樂作品“剪窗花”的形象與“喜兒”的期盼“爹爹”回家過年的喜悅心情。
2、聽唱法學習歌曲《過新年》,引導用輕快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演唱歌曲,讓學生感受體驗過新年的熱烈氣氛。
3、通過游戲和創編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模仿“打擊樂器”演奏動作的創編,提高學生音樂實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無規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節奏練習
2/4XXXX|XX|XXXX|X0|
XXXX|XXX|XXXX|XXX||
二:新課學習:
(一)聆聽歌曲《窗花舞》
1、導言(簡明扼要地介紹“白毛女“劇情;讓以后讓學生明白“剪窗花、貼門神”對于貧苦家庭是唯一洋溢著過年氣氛的含義。)
2、初聽設問:這段音樂的情緒是什么?(歡快、活潑)
3、復聽讓學生自編動作(模擬“剪、貼窗花”動作)表演對歌曲的理解。
(二)學唱歌曲《過新年》
2:教師范唱歌曲《過新年》;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歌后談談對歌曲的理解;明白“咚咚咚咚鏘”是什么樂器的聲音?)
3:提示式學習歌譜,(結合節奏練習模仿學習歌曲旋律)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過新年》
1)動作創編;模擬打擊樂器“鑼、鼓、镲的動作;
2)按句創編動作;然后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歌表演進行表演
3)錄音、歌表演結合起來表演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欣賞樂曲《晚會》
2、學唱歌曲《小拜年》
3、表演歌曲《小拜年》
教學目標:一、通過欣賞歌曲《晚會》,感受體驗樂曲優美、質樸的音樂形象,理解晚會熱鬧愉快的氣氛,并引導學生參與樂曲表達的音樂形象進行模擬表演。
二、聽唱法學習歌曲《小拜年》,通過錄音與教師范唱,輕快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清晰準確地演唱歌曲,體驗熱烈、歡快的音樂情緒。
三、以歌曲《小拜年》音樂為伴奏,通過自主創編動作表演,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編創熱情。學習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無規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節奏練習
2/4XXXX|X.XX|X.X XX|X—||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晚會》。(簡單扼要地介紹音樂家賀綠汀)
1)初聽,(提示:在音樂中讓你想到了什么?心情是怎樣的?)
2)復聽,鼓勵學生自編動作進入角色地進行表演;
2:教師范唱歌曲《小拜年》;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邊聽錄音邊讀歌詞)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小拜年》
1)引導學生自選一件打擊樂器為歌曲作伴奏;(或模仿打擊動作也可)
隨著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反復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有助于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啟發思維,訓練方法為主的自讀課文閱讀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造??創新為核心的語文活動課等,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課堂活力
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于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們始終采用整體 ——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
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范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煉和表現的機會。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并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觀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運用生活經驗幫助思考的意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提高參與數學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并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行走的方向、距離和經過的地方。
難點:根據路線圖介紹行走的方向、距離和經過的地方。
【教學準備】
課件、方向卡片。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方向呢?
生回憶: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師:誰想到黑板上來把這八個方向標出來?
(生上臺標方向)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鞏固已認識的八個方向。)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課件:淘氣的行車路線圖
(1)師:淘氣看不懂站臺上的路線圖。同學們愿不愿意幫幫淘氣來認認路?
生:愿意。
(板書課題:認識路線)
師:這是1路公交車的行駛路線圖,從圖中你發現了哪些信息?
生:方向標、各個站點。
師:廣場和電影院之間有幾站?(課件展示站數)
生:回顧上期所學,回答:兩站。
(2)師:現在淘氣從廣場出發到動物園去,你準備怎樣給淘氣介紹行車路線?
生獨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師:誰來介紹一下淘氣的行車路線?
(生匯報)
根據學生匯報提煉:方向、距離,并板書。
(設計意圖:用已學的認識路線圖的知識喚起學生的記憶,說清楚行走路線需要說明兩點:方向、距離。)
師:電影院、商場、少年宮,這幾個站點在圖上有什么不同嗎?
生:轉彎點。
師:在這三個轉彎點行駛路線有什么變化嗎?
生:方向發生了變化。
師提煉:介紹路線的時候一定要說清楚轉彎的地方。(板書:轉彎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轉彎點。目標中所說經過的地方其實主要就是說清轉彎點方向的變化。)
師:你現在能根據這幾點完整地向淘氣介紹路線?
(生再說一說)
2.出示笑笑的行車路線
師:你能像剛才那樣清楚地為笑笑介紹她的行車路線嗎?請人匯報。
(設計意圖:鞏固敘述路線的知識生先獨立說,再和同桌互相說。)
3.比較淘氣和笑笑的行車路線
師:現在我們來觀察一下淘氣和笑笑的行車路線,它們有什么相同之處?
生:他們走的是同一段路,經過的站點、站數和轉彎的點都相同。
師:那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生:起點和終點不同、方向相反。
根據學生匯報小結:你真善于觀察!同一段路,起點和終點相反時,方向相對。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探究,驗證方向的相對性。)
三、鞏固練習
1.師:小明是在哪站下車的呢?為什么不往南走?
生思考,匯報:從廣場出發,到少年宮一共有4站,所以是少年宮。因為向那個方向走站數不夠。
2.師:小紅從哪站上車的?
生:可能是光明街也可能是育才路。兩個方向都有可能。
3.師:如果是你,你想從哪兒坐車到哪兒去?
(生小組交流)
師:誰來試一下只告訴大家你的起點、走的站數和方向,看大家能不能猜對你的終點。
(生開展猜路線游戲)
(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遷移,鞏固路線圖。)
四、實踐應用
師:喜羊羊想從居民區出發去山洞探險,你能為它帶路嗎?
(生獨立設計路線,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師:誰來介紹展示一下自己設計的路線?鼓勵不同的路線。
(生上臺展示)
小結:同樣的起點和終點,你們選擇走的方向不同,走的距離不同,設計出了那么多條路線。
師:喜羊羊想走一條近路,孩子們幫它想一想:走哪條路最近呢?
(生匯報)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設計的網狀路線圖,學生通過練習,既可以鞏固認識路線圖的知識,又可以感受同樣的起點和終點,因為選擇的方向和距離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路線。)
五、課堂小結
教材分析:
鄂倫春族是居住在我國東北大興安嶺的一個少數民族,原以打獵為主,性格剽悍,肩負著巡邏、守護山林的神圣職責。“鄂倫春”一語是其民族的自稱,有兩種含義:第一,是山嶺上的人們,第二,是馴鹿的人們。歌詞充滿著無比自豪的感情,語言樸實,簡潔,表現了鄂倫春人不懼嚴寒、不怕困難的精神品質。歌曲為五聲宮調式。連續八分音符的節奏,似乎使人們聽到了奔跑的馬蹄聲。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鄂倫春族的風格特點,培養學生熱愛少數民族。通過學習歌曲讓學生明白“保護森林,人人有責”的重要性。
2、認識“f”和“p”的力度記號和漸強、漸弱記號。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倫春》。
4、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有感情演唱歌曲《勇敢的鄂倫春》
教學難點:
1、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2、注意音樂強弱的變化及情感的處理。
教具準備:
1、打擊樂器:三角鐵、碰鈴、鈴鼓、串鈴、雙響筒等。
2、節奏卡片、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歌》
2/4
12
34︱5—︱i5·︱︱i5·︱54
32︱1—
(師)同學們
好!(生)您好!您好!許老師您好!
二、發聲練習
2/4
56
54︱3
1︳31
23︳5—︱
5
5︳5—
我愛我的小貓,小貓怎樣叫?
喵
喵
喵
我愛我的火車,火車怎樣叫?
嗚
嗚
嗚
我愛我的公雞,公雞怎樣叫?
喔
喔
喔
我愛我的小豬,小豬怎樣叫?
嚕
嚕
嚕
三、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大家知道我們中國一共有多少個民族呢?那誰說說看,你記得有哪些民族?(生答)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個少數民族,它叫“鄂倫春族”,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民族。(點課件:鄂倫春族的相關知識)
2、師:以上這個視頻讓我們知道鄂倫春族原本以打獵為生,現在他們更多地是承擔守護山林的任務。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首好聽的鄂倫春族民歌——勇敢的鄂倫春。(板書課題)
四、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
2、請同學們回答問題“鄂倫春人不懼嚴寒,不怕困難,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生回答:守護森林)鄂倫春人真的很勇敢啊,接下來我們有節奏地朗讀歌詞。
3、朗讀歌詞。
①學生根據歌曲內容邊打節拍邊讀歌詞。
②教師點出最后一句,連續八分音符的節奏就像馬蹄聲。
4、學唱簡譜。
5、引導學生用“a”和“i”模唱歌曲。
6、跟著視頻齊唱《勇敢的鄂倫春》,演唱前提出:如果你來扮演小鄂倫春,你會用什么樣的情緒來表現他們不怕嚴寒,不怕困難呢?(活潑、自豪)
7、全班分為兩大組接唱歌曲。
五、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過渡語:我們同學都唱得這么好,看來大家都已經學會了。但是老師認為好像還缺少一些什么東西呢,現在啊,老師帶來了一些打擊樂器,大家想不想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呢?
1、指導學生用雙響筒模仿開頭和結尾的馬蹄聲。(注意漸強和漸弱的掌握)
2、教師點出“f”和“P”的力度記號,然后全班分角色演唱歌曲。
3、指導學生其他打擊樂器的演奏。
4、老師彈琴,幾名學生用打擊樂器伴奏,其他學生邊唱邊模仿騎馬的動作(打擊樂器的同學可以輪換)
5、為幾個“小樂手”鼓掌。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唱了這首《勇敢的鄂倫春》,大興安嶺有了勇敢的鄂倫春,人們不再害怕野獸的侵犯和偷伐樹木的人了。讓我們也像鄂倫春一樣保護森林。從現在起我們就要努力學習,用知識來保護家鄉,振興家鄉。
七、布置作業
把這首歌唱給你們爸爸媽媽聽。
八、下課
2/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