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2 16:12:4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西建筑文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J301 文獻標識碼:A
在人類文明進程中,東方與西方文明各自綻放出不同的燦爛火花,雖然兩方在社會制度上起源相同,都經過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受到相似的經濟基礎的制約,但是在另一些方面由于地域人文等造成的長期來的政治,文化,經濟等地方特色的差異,故風格各異。這在雕刻藝術上顯現的更為明顯。
1 題材差異
中國是農耕民族的代表,它的藝術講究人與自然共生共榮,對自然景物,植物,動物,器物的刻畫描述講究飄逸,靈動而神在。早期的作品如《四羊方尊》、《蓮鶴方壺》便是代表作。而后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菩薩,佛,眾神靈成為人類膜拜雕刻的對象,這些雕塑為了追求神秘莊嚴之感常常體積龐大,耗工量巨大,如云崗石窟、龍門石窟,此外也有大量廟宇雕塑,此外在墓地文化下形成了達官貴人大興建造陵園和奢侈品陪葬,由此興起了墓地雕塑文化系統,如秦始皇兵馬俑。還有建筑雕塑,盧溝橋等。
與此相對希望是以基督教教義等宗教為核心的商業性文化,他們的相對善于冒險和果敢,想象力充沛富于浪漫氣息,對外界充滿挑戰和接觸的欲望,這形成了他們獨特的藝術主題和藝術手段,比如,西方雕塑之對象往往是神話和故事中的人物,他們有著人的外表和神的能力,身材健美,氣質勇敢,神態各異,對其崇拜其實是反映了對人類本身感官的關注,如神貌美的外表,弱點,欲望,局限,性情中的嫉妒,寬容,貪婪,懶惰,人物關系中的父子,夫妻,姐妹,母女等,即更加放大了的人的描述。
2 表現手法上的差異
作為精神文化的物質載體,西方雕塑強調空間性,主要體現在對光影等物理技術和效果的運用。關照雕塑本體的線條突出,對背景物品的輔助作用不甚突出,這樣做的優點是作品獨立狀況較好,對雕塑感官狀況的強調較全方位,所以也有人說將人體雕塑稱為空間藝術是十分恰當的。20世紀以前西方雕塑更加強調將立體空間感作為雕塑的必要審美原則。對此藝術家的審美標準還是比較統一的。
中國美學突出強調情景交融,虛實相生,藝術家們共同追求著那種“天地渾溶一氣,明暗高低遠近,不似之以似之”的境界,營造著“往不復,天地際也”的獨特空間。北京天壇的圜丘面對著一片虛空的天穹,以整個宇宙作為自己的廟宇,反映出中國人與生存方式密切相關的時空互滲的空間意識。因而中國的雕塑往往不是以孤立的實體出現的,而是盡可能采用“借景”、“虛實”等種種方式,以求與自然景象合為一體。
中國文化中對寫意的重視造成中國的藝術作品對于真實性,逼真性問題的忽視,而更加注重傳神靈動。這種情況的發生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中國的雕塑常常為了實用性建筑做陪襯,不需要自成個體,另外中國人對藝術的理解常常有著溫和自然的情感,不需要展現一種人類肉體感官性的特點。為此,雕塑作品的藝術價值常常體現在活靈活現,靈韻飄動之感,大部分材料來源并不追求數據上的準確。如對龍的刻畫,生肖,歷代帝王常常有著寬闊,翹眼角,留須等相似的表達手法,而與之相近的剪紙藝術代代相傳,到后來這些藝術者雖然能夠剪出生動的老虎,卻從未見過老虎。
西方不同,他們對藝術的理解有一段時間強調藝術家作為模仿者對于藝術作品的處理,屬于注重還原真實性的一類。眾多學者呼應亞里士多德對于藝術的理解,反對將藝術看做是一個創造思想和形象的過程,更偏重于描述還原真實事物和現象,因此在視覺,聽覺上注重真實,即傾向于“像真的一樣”而非創造了從未出現的“幻象”。
3 造型手法的差異
線條作為雕塑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東方和西方都得到了重視,但是側重點有所不同,西方注意為實際雕塑服務,講求刻畫性,黑格爾認為通過一個人對線條的把握能力就能反映出他的實際繪畫水平,安格爾崇尚簡潔大方的線條藝術,這些都說明了藝術家對于線條的重視程度。而在圓雕藝術中線條的能量融合在了整體效果當中,雕塑家對線條的期待轉化為了對體積,表現效果的期待,所以線條為整體服務。米開朗基羅曾說過,一個好的雕刻作品即使從山上滾下去也不應有一處磨損。中國古代雕塑和繪畫都來自于原始實用美術,從彩陶時代起,繪塑便相互補充,緊密結合。中國雕塑不僅吸收了繪畫的線條色彩的特點,而且還習慣在雕塑上繪色描線。中國古代長期繪塑不分家,而且對繪畫更為重視,因而雕塑具有了明顯的繪畫性。這種繪畫性導致中國雕塑區別于西方雕塑追求團塊和體積,因而是線條在雕塑中發揮重要的造型輔助作用。
另外,我國古代的雕塑強調色彩,屬于彩繪與雕刻技藝的結合品。如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戰國的隨葬木俑、漢代的畫像磚石,唐宋的“影壁”形式,無不是塑繪與雕繪相結合的產物。晉唐以來的佛教塑像更具有繪畫的風貌,莫高窟盛唐時期的彩繪菩薩,設色濃艷華美,體態雍容華貴,生動的表現出盛唐時期的貴族婦女的風度神韻,這種藝術效果充分顯示了中國雕塑家的創造才能和民族特色。這與西方雕塑很少設色區別也很大。在這方面,西方雕塑與其它門類藝術之間有著嚴格的界限以及各自獨立的表現方法。從古希臘時代直到20世紀之前,西方雕塑作品很少有設色者,中間僅18世紀法國“洛可可”風格產生時,出現一叢敷彩的建筑裝飾雕像,以適應王室貴族的審美趣味和感觀享受。
4 材料的差異
雕塑是使用真材實料來實現作者的創作意圖的。材料不僅有堅硬的質地,而且也能像色彩一樣借物傳情,發揮和延伸設計者的思想。如花崗石的堅硬能使人產生出堅如磐石之感;大理石的潔白能使人產生出純潔無暇之感等等。羅丹的作品大家都熟知,在他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彭湃的激情。他那雙天才的手用泥土塑造的肌膚下似乎流動著生命的血液,假使沒有以能保留住作者手印的青銅來鑄造,那么可想而知我們將無法欣賞到這動人的一幕。
在雕塑材料的使用上,中國雕塑較之西方尤為豐富,如土、木、石、玉、銅等等,其中以與自然密不可分的土木居多。從仰韶文化的人像陶塑到長沙漢墓中的彩繪木俑;從秦陵兵馬俑到唐代木雕迦葉像,從敦煌莫高窟的彩塑菩薩到明清時代的小品雕刻,皆體現出中國人對土木的依賴性和親切感。西方由于工商文明的發展而較早地擺脫了人對自然的依附性,在雕刻材料的選擇上也較早地揚棄了土和木的利用,在雕刻材料的選擇上創造了以石雕為主流的雕塑藝術史。
結語
中西方歷史與文化背景的不同特征,決定了西方藝術的注重寫實性與而中國藝術崇尚寫意性的兩種不同審美取向;同時在造型手法和材料等運用上也造就不同層度的差別與異同。中西雕塑藝術雖有風格特征之別,但無優劣高低之分,以上只是對各自風格與觀點的評述,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雕塑這一藝術領域的奇葩。
中圖分類號:TU-8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3)02-0001-04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中國傳統祠祀建筑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儒家倫理內涵進行研究,在當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歷史進程中有其深刻涵義。
一、中國傳統儒家倫理的內涵
所謂倫理,就是在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人與自身,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的關系、行為規范以及所涉及的各種哲學思考。關于儒家倫理,學術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綜合多數觀點,筆者從“三綱五常”“理想人格”及“社會責任”三個方面解析儒家對倫理關系、個體價值、社會責任的理解。
(一)三綱五常
傳統儒家倫理思想形同于等級制社會,注重等級次序,其中最重要的觀念就是“三綱五常”。“三綱”一詞到漢朝才有,孔子、孟子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指的是君臣父子之間的關系。如孔子曰:“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孟子言:“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因此,早期儒家所講的君臣父子關系,不是一種絕對的服從或上下卑賤的地位,而是一種相對的關系。“三綱”的提法到漢朝才正式出現,西漢儒學家董仲舒從天人關系出發,根據“天尊地卑”思想,建立了“三綱五常”。他認為,在人倫關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種關系存在著天定的、永恒不變的主從關系,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漢儒的“三綱”否定了人的獨立人格,與當代的人文主義倫理觀相沖突,是一種落后的等級觀念,阻礙了歷史的進步。五四及后來的社會主義,主要批判漢儒絕對僵化的“三綱”次序。“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系的具體行為準則。孔子提出“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關系的重要性。孟子則歸納為處理社會關系的準則,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的“仁”就是愛人,過去儒家講愛人,包含階級區分;現在講愛人民,為人民服務,沒有階級區分,應肯定下來。“義”就是要態度公正。“禮”就是要有一定禮節。“智”就是要有知識。“信”就是說話算數,不說假話,不互相欺騙。這些是任何社會的人都必須遵守的起碼的公共生活規則。中國現代哲學家國學大師張岱年認為:“對‘三綱’應加以批判,對‘五常’應加以分析。仁者愛人,以及義、禮、智、信,應加以肯定。”[1]
(二)理想人格
儒家倫理內容豐富而且復雜。其核心是人格意識和社會責任[1]。孔子說:“天地之性,人為貴。”這是儒家肯定了人的價值。“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是承認平民有不可奪的意志,有一個不可辱的人格。孟子說“憂樂天下”“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及“唯義所在”,反映了“理想人格”在人生中的體現。《禮記?大學》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意思是從天子到普通民眾,都是把建立理想人格看作根本。儒家所強調的理想人格,往往成為實現“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無私奉獻、勇于犧牲、愛國愛民”這些正面行為的精神支柱。儒家認為擁有“理想人格”的人實現了人的內在超越,代表了儒家追求的終極理念“道”或“理”。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是儒家倫理的一個核心內容。
(三)社會責任
儒家的一個特點是強調社會責任心,認為每個人對社會都有一定的責任[1]。儒家不認可彼岸世界,他們認為世界就是眼前的物質世界,所以儒家思想是入世的,是用來解決現實問題的。實現的手段就是“修、齊、治、平”。《禮記?大學》說:“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儒家從由近及遠、由己及人的原則出發,把改造社會、治理天下的社會責任歸結為個人的道德完善,并看成是萬事之本。“修身、齊家”是為了“治國”,是為了“平天下”,個人家族的和諧是為了整個國家、天下的和諧。儒家強調個體與群體、個體與社會之間的統一性,體現出了個體與群體、個人價值和社會責任之間的辯證統一。宋代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明末顧亭林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都反映了“社會責任”這一儒家倫理的思想核心。
二、中國傳統祠祀建筑文化中體現了儒家倫理內涵
中國傳統祠祀建筑和佛教寺廟、道教宮觀、天地祭壇等一樣,都屬于祭祀建筑。然而,佛寺及道觀供奉和祭祀的是佛教及道教世界的各種神佛,天地祭壇祭祀的是諸如天、地、日、月等各種自然神,而祠廟供奉和祭祀的是“人神”。祭祀建筑中用于祭祀“人神”的建筑叫祠祀建筑,主要建筑形式為祭壇、祖廟、先賢祠等。從中國祖廟建筑的發展歷程看,中國傳統祭祖建筑隨著祖先崇拜觀念的出現和祭祀活動的展開而誕生,又隨著祭祖活動的發展而不斷充實,并逐步制度化、規范化,而先賢祠又是祖廟演進和發展的產物,是祖廟和祭祀活動宗教色彩淡化,政治性、實用性增強的結果。
(一)祠祀建筑中的“三綱五常”
《說文解字》:“,履也,所以事神至福也。從示,從豐。”從“”字的詞源學考察,禮的起源和核心是崇拜、祭祀神靈和祖先。“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隆,民所取財用也……”是對原始人類產生自然崇拜和祭祀禮儀的最好概括。“禮”是中國傳統建筑的重要倫理內核[2]。儒家倫理的 “三綱五常”以“禮”的形式表現出來,重點體現在祭天、祭祖先、祭圣賢,直至今日還在影響著中國社會。祠祀建筑是儒家行“禮”的主要建筑場所,通過建筑形式、裝修風格、內外空間表現“三綱五常”要求的“尊卑有序、內外有別、仁義禮智信”的倫理內涵。
傳統祠祀建筑的建筑形式主要是祖廟和先賢祠。《禮記?曲禮》言:“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后。”[3]可見傳統中國祖廟的重要性與普及程度。由于歷朝以祭天為帝王專享特權,一般百姓則對天敬而遠之,各自祭自己的祖先,所以祖廟是祠祀建筑中分布最廣泛的一類。儒家倫理的等級次序主要體現在祖廟這種建筑形式、裝飾風格及規模中。如傳統中國祖廟分為兩類且不可逾越,一類是皇室、諸侯用于供奉祖先牌位和祭祀祖先的建筑物,這類祖廟被稱為太廟或宗廟,如北京的太廟等;另一類是臣子百姓用于供奉祖先牌位和祭祀祖先的建筑物,也被稱為家廟、宗祠、祠堂,如江西婺源的蕭江宗祠、廣州的陳家祠等。在裝飾風格及規模方面帝王諸侯、臣子百姓都有森嚴的等級區別,不可混淆。例如斗結構、龍鳳符號,朱黃顏色等只用于帝王。建筑規模上,臣子百姓的祠堂不能超過太廟。祖廟的作用是提供一個精神聯系的紐帶,通過祠堂祭祖的儀式強化血緣關系,強調家族內部的上下尊卑,宣傳孝悌忠信的倫理道德。儒家倫理的“五常”主要體現在先賢祠這種祠祀建筑中。如江西新余魁星閣、成都武侯祠、浙江鄞縣忠應廟等。《禮記?祭法》言:“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則祀之,以死勤事這
則祀之,以勞安國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8]按此說法,那些善于理政,勇于安邦,忠于國君,勤勤懇懇,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良將、名士、英雄等均在儒家祭祀之列,其實這就是對實現了“五常”理念的人的崇拜和紀念。
(二)祠祀建筑體現“理想人格”追求
孔子說:“天地之性,人為貴。”孟子說:“人人有貴于己者。”儒家強調人格,有人格意識。人格一詞,近代才有,古代叫“人品”。儒家特別強調人作為一個人的意義。儒家的理想人格以“五常”(仁、義、禮、智、信)和“五德”(忠、孝、節、勇、和)等形式體現,祠祀建筑文化中祭祀的對象就是那些實現理想人格的祖宗及先賢們。祖宗是人之生命的本源,對其崇拜和祭祀是人類對自身產生、繁衍的一種感激和報答的體現,在儒家文化中以理想人格“孝”的形式表現。“孝”有兩方面的含義:第一,尊祖敬宗。施孝(盡孝)的主要方式是祭祀,在宗祖廟中通過奉獻供品祭祀祖先,盡孝的對象是死去的先人,有一定的宗教形式。第二,傳宗接代。先賢祠則供奉著被儒家崇拜的圣人、忠臣、廉吏,名士等,體現了儒家文化對具有“理想人格”的人的敬仰和崇拜,起到了道德模范的作用。如代表圣人的曲阜孔廟;代表忠臣的杭州岳王廟;代表廉吏的開封包公祠;代表名士的江油太白祠等。
一般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都設置彼岸世界,而儒家沒有彼岸世界概念,按照儒家的看法,世界只有一個,就是生活于其中的現實世界。因此,祠祀建筑祭祀的“人神”不是一般宗教意義上的“神”,而是在現實人生中實踐且成就“理想人格”的人,是先祖和“法施于民”者、“以死勤事”者、“以勞安國”者、“能捍大患”者等。另外儒家的“圣人”也有別于一般宗教所說的天使、佛或神仙,依舊是人,只不過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這些“人”承載著一個民族或家族的終極理念、歷史情感、生活理想及宗法關系等。
(三)祠祀建筑文化中包含的社會責任
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血緣聚落形態,對于血緣聚落來說,祠祀建筑(祖廟、先賢祠等)是聚落必不可少的公共建筑。它既是宗族象征,也起到了道德模范作用。傳統祠祀建筑承擔著個體啟蒙、文化傳承、道德教化的社會責任。在傳統農業社會中,基礎教育在家庭、家族、聚落中進行,宗族大姓在祠堂設立私塾,族內弟子在祠堂接受教育,個體通過在祠堂私塾學習成為合乎其社會規范的人。先賢祠中供奉的圣人、忠臣、廉吏、名士以及宗祠內祖宗起到了榜樣的作用。這使得祠祀建筑成為“道德的感化所”,個體從中受到道德教化和人格熏陶,使其服從家族和聚落的管理,每位成員從中明確了自己的社會角色,從而維護了倫理綱常。受到儒家文化影響的祠祀建筑還承擔著孤兒院和養老院的社會責任,使得族內的鰥寡孤獨廢疾者在祠堂能受到照顧。另外,祠堂還發揮著社會文化、娛樂功能,每年春秋祭祀或年節大慶,請戲班演大戲等。如今江西一些宗祠的戲臺,如江西玉山縣胡氏祠堂戲臺、弋陽縣李氏祠堂戲臺、樂平市鎮橋鎮程氏祠堂戲臺等,仍然保存完好,依然發揮著社區文化中心的作用。
三、結語
中國傳統祠祀建筑文化之所以體現出儒家倫理內涵,就在于他是儒家行“禮”及宣揚“孝悌”思想的重要場所。孔子的“禮”,包含內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兩方面:其內在精神是維護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及相應的各種倫理關系;其外在形式包括祭祀、軍旅、冠婚喪葬、朝聘、會盟等方面的禮節儀式。這些內容在中國傳統祠祀建筑文化中都有充分的體現。孔子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強調人類的“仁愛”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真情實感,這是人與人關系中最切近、最根本的感情。同時,孔子強調的“孝”,是“父慈子孝”。他所說的“悌”,是“兄友弟恭”。雙方的關系是相互的,對應的,所以,這種充滿人性色彩的倫理思想值得繼承和弘揚。
《禮記?禮運》言:“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3]這雖是傳統儒家的社會倫理主張,但也表達了當代人們對社會道德的樸素要求。中國在1999年就已進入了老齡社會,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回歸符合當前大多數人的利益,同時也為社會長期繁榮穩定發展奠定了倫理基礎。所以,在當代社會中加強傳統祠祀建筑文化的影響力,有助于弘揚“忠貞愛國、尊老愛幼”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時也為重新構建社會主義倫理道德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最后,關于祠祀建筑文化的儒家倫理研究有一點必須明確,即傳統儒家倫理在當代中國社會文化中的地位。在當今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我們可以且應該繼承傳統儒家倫理思想中積極的成分,吸收其合理的民主性的精華。文化不僅具有階級性,而且還有歷史的連續性[4]。中國傳統祠祀建筑倫理作為儒家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必然有“精華”(如“五常”“五德”)和“糟粕”(如森嚴的宗法等級制度)。如何傳承和發展,正確的態度是“揚棄”,即符合當前人類社會共同價值及道德觀的,弘揚之;不符合,則拋棄之。
參考文獻:
[1]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 儒家倫理與公民道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M].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6.
[2]秦紅嶺.建筑的倫理意蘊:建筑倫理學引論[M].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82.
[3]馮國超.禮記[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張和增.論儒家倫理思想的現代價值[J].無錫南洋學院學報,2007,6(1):80-85.
Confucian ethics in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classical Chinese ancestral shrine
CHEN Muchuan
語言交際中的跨文化因素是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我國很多學生學習英語多年,仍無法用英語進行得體交際的主要原因是忽略了目的語國家的背景文化知識的學習。隨著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意識到語言的文化內涵,“文化意識”也首次作為獨立的內容被納入到高中課程標準中,并把它作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新形勢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在注重對學生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應更注意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而建構主義理論無疑為高中英語跨文化意識的建構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指導。
一、從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看跨文化意識培養的必要性
1.語言與文化的關系。美國當代著名人類學家H. Goodenough在《文化人類學與語言學》中寫道:“一個社會的語言是該社會的文化的一個方面,語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語言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現在:它是學習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獲得整個文化。”他的觀點十分精辟地論述了語言和文化不可分離的關系,即:兩者既密切聯系,又相互區別。首先,語言是一種文化,而且是一種基本的文化,但它只是文化的組成部分,而并非它的全部。其次,文化是語言的一大特點,如果把語言看成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的話,文化就是語言教學中的重心。
正因為語言和文化有這樣一種特殊緊密的關系,杜道明在語言與文化新論中指出:“語言是文化的凝聚體。”因為語言系統中凝聚著幾乎所有的文化成果和文化信息,這就促使語言成為文化總體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具有原文化的性質。而且,語言客觀地反映了人類歷史上不同時期的認識水平和每個民族特殊的認識方式,因此,語言不僅是一種文化現象,而且還是一種特殊的、綜合性的文化凝聚體。掌握一門語言,實質上就是掌握該語言所承載的文化,語言只有通過豐富、深廣的社會歷史文化才能呈現出全部的意義。這種基于文化的語言觀提示我們:要學習一門語言,就必須了解其文化。
2.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高中英語課程總目標的其中一項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總目標指出: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障。高中英語課程目標結構如下圖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課程目標結構中,“文化意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涉及文化知識、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等內容。在目標結構的“情感態度”和其他項目中,對“文化意識”也有相關的要求。“標準”指出: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與使用,有益于培養世界意識,有益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認識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又稱作結構主義,是認知理論的一個分支,是學習理論中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以后的進一步發展,它最早是由認知發展領域最有影響的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于20世紀六十年代提出的教學思想。該理論興起于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強調意義不是獨立于我們存在的,個體的知識是由個人建構起來的,對事物的理解也不是簡單的由事物本身決定的,人是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來建構自己對現實世界的理解。教學并不是把知識經驗從外部裝到學生的頭腦中,而是要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經驗出發,以建構起新的經驗,而這一認知建構的過程常常通過參與共同體的社會互動而得以完成。
這一理論對于我們認清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本質和建構跨文化交際意識具有重要的啟示。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是多維度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一個綜合的、多向度的概念,除了知識向度外,還有思維向度、行為向度乃至情感向度。因此,這種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主觀感受現實的事物,去“親自經歷”各種跨文化情景,并做出自己對文化現象的解釋和判斷。簡言之,就是要“構建”自己的跨文化意識和能力。
三、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在離中英語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建構主義理論之所以被廣為接受和推廣,關鍵在于它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知識觀、學習觀和學生觀,重新解釋了知識的本質和學習發生的機制。下面,筆者將從學生觀和學習觀這兩個方面闡述建構主義理論對高中跨文化教學的指導作用。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并不是空著腦袋進人學習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種形式的學習中,他們已經形成了有關的知識經驗,對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學習不是信息簡單地從外到內單項輸入,而是通過新信息與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雙向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也就是學習者與學習環境之間互動的過程。在對高中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中,學生已經形成了與母語文化相適應的認知圖式,如果用這一認知圖示去預測和判斷與母語文化有較大差異的目的語文化,就必然會導致交流障礙,這就需要把新的文化整合到學生已經形成的認知結構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單是知識的呈現者,還應該重視學生對各種現象的理解,傾聽他們現在的想法,洞察他們這些想法的由來,并以此為依據,引導學生豐富或調整自己的理解。這不是簡單的“告訴”就能奏效的,而需要與學生共同針對某些問題進行探索,并在此過程中相互交流和質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調整。如教師在講解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陜西專用)第四冊第六單元CULTURAL CORNER中TheUniversal Dragon的時候,就可以先讓幾個同學談談龍在他們心中的形象。這樣,學生自然會談到龍是如何的神圣和尊貴,教師可以很快地判斷這種想法來源于他們的母語文化。在學生的母語文化中,龍是炎黃子孫的化身,是吉祥的象征,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可見對龍至深的崇拜。隨后,師生最后總結龍在中國人的心中是圣潔權威的。接下來,老師再引導學生仔細去回憶所看過的有關龍的國外影片,并談談龍在影片中的形象,學生就會想起《侏羅紀公園》里的兇殘的恐龍形象,《指環王.2》中的“戒靈”,類似冀龍的怪獸形象。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得出龍在英美國家是邪惡的象征。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是直接地呈現西方人對龍的認識,而是通過有效的師生交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對本國文化與英語國家文化進行對比,由此,英美人眼里的“龍”作為新信息和學習者對龍原有的認識經驗相互作用,加深了學生對中外文化的理解與認識,并形成了對龍在東西方文化中的差異性的認識。
一、建筑文化的內涵的含義
建筑作為人類的創造物,本身便是文化的重要構成,而建筑文化則是建筑師通過建筑這一媒介來體現特定時期的人的審美情趣、生活方式、思想意識等。因此,建筑文化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從物質方面看,指城市、鄉村、建筑物、園林、道路等人為的空間環境實體;從精神方面看則指通過物質(即空間環境實體)體現出來的建筑理論、人的審美觀、價值觀、哲學觀等。概括地說,建筑文化的內涵可理解為四個方面:1.建筑載體,即建筑實體的形式,可見的,是完成的環境的一部分;2.建筑實體形成的設計方法,指簡單的建筑設計方法論;3.建筑設計方法的創作思想,指更高一步的建筑設計理論,建筑設計流派等;4.建筑創作思想中所體現的人的習俗、生活方式、價值觀、哲學觀和審美觀等。
二、我國傳統建筑文化內涵的多層次剖析
我國傳統建筑經歷了幾千年的演變和發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建筑思想和理論,在世界建筑史上獨樹一幟。從傳統建筑的某些特征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國古代建筑涵蓋廣博而深遠的藝術思想。以下試選擇我國傳統建筑中最具特征的四合院及園林造園中的“留水口”作具體分析。
2.1 四合院
四合院是我國北方最具廣泛性的傳統居住模式,而事實上在南方也存在著這種建筑方式,如浙江、重慶民居中的“天井”、云南白族地區的“三坊一照壁”等。它以十分簡便的方式在室內室外之間劃分出過渡空間,增加了空間的層次。這些具體的“院落”形式是看得見的東西,即前面所講的載體。而它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可以從三個層次來理解:
2.1.1 低層次的理解 “圍合” 的設計手法,即將四幢房子沿周邊布置,追求一種較為封閉的、以“我”為中心相對安逸的空間。
2.1.2 中層次地理解“聚”、“共享”的創作思想。中國傳統社會以“家族”為單位,注重“家”的地位和作用(《墨子.經說上》:“宇東西家南北”),盡管在房間布置上也體現著傳統社會的禮制等級,但合院的“共享”是不爭的事實,是“家人永聚”在建筑上的體現。
2.1.3 高層次的理解傳統建筑對 “親情、人情”價值及“天-地-人”思想的體現。中國文化講究“家族崇拜”,即對先祖包含有莫名的 敬 仰 與 畏 懼 , 從 某 種 意 義 上 講 先 祖 即“神”,它存在于“家”中,因此傳統四合院注重“內-外”分隔,強調“墻”的重要性,通過“墻”的作用使空間一分為二,從而得到祖先(即神)特別的庇護,體現一種閉關自守的思想;而西方文化的“神”是獨立于家之外的教堂中的,因此西方合院更注重空間的滲透,形成“內-外 -外 ”的空間關系,以此在心靈上向往“神”,并得到“神”的庇護,體現一種開放活潑的思想。
2.2 留水口
“留水口”是中國傳統園林中獨特的理水方式,即在主體水面的邊岸留出若干水彎,形成水體源流暢通、延綿不斷的錯覺。這種處理方式突破了水面的封閉感,增添了水體的天然情趣,是塑造園林意境的重要手段。同時也包含了更深的文化內涵。
2.2.1 低層次的理解 “不盡盡之、不了了之”設計手法,即追求一種詩情畫意,以“不結束”來結束、“不閉合”的閉合。
2.2.2 中層次的理解“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國治.園說》)的創作思想,即力圖不留人工斧跡,追求自然的美。
2.2.3 高層次地理解“天人合一”、“無為”等價值觀、自然觀及哲學觀的綜合體現。
三、現代建筑空間的文化內涵
現代建筑應該以現代的材料、工業化的建造方式、簡捷明快的造型以及設計者的個性體現現代建筑文化。事實上,所把握的建筑文化層次越高,其抽象程度、概括程度也越強,通用性也越顯著。作為現代建筑設計,僅僅知道設計方法,在具體的設計中便不可能很好地運用,而如果把握住深層次的創作思想,甚至高層次的創作觀、價值觀、審美觀,則將對我們的設計提供豐富的構思思路,也能更好地將設計方法靈活運用。可以說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對文化內涵每提高一個層次的理解,建筑所包含的思想也就高了一個檔次。以下就建筑空間談一點看法
3.1 對建筑空間的理解
建筑設計,表面上看似乎是對建筑物的組成部分如墻體、屋頂等的造型,而實際上是根據使用需要對空間的劃分和分隔。這種“實體為實、空間為虛”的虛實關系是對建筑空間一種較低層次的理解,建筑空間設計的要素表現為場所(即空間的視覺中心)、路徑(即空間的方向性或導向性)及范域(即空間的限定范圍)。而對建筑空間更高層次的理解,則是通過對建筑空間的組織及設計,創造出無限的藝術意境,既而由藝術意境升華為某種思想境界。
3.2 現代建筑空間的形成是中西文化結合的產物
西方現代藝術的許多方面都受益于東方民族、尤其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如現代繪畫講究變形、講究表現畫家個人的情感,這在中國古代繪畫理論中就可發現;現代藝術重視抽象的形體美,抽象繪畫、抽象雕塑興盛一時,成為現代藝術的象征,而在中國在晉代文人士大夫就開始了對抽象形體美的重視,中國畫中的潑墨山水畫、園林中的孤山假石都帶有抽象藝術的意味。可以說中西文化的結合是現代藝術的源泉。
建筑上也一樣,從傳統上看,西方人重模仿,直捷明晰、重形體、特征、造型;而中國人重物感、重內心對外界的感受,著意于空間藝術感染力的渲染。中國傳統空間的基本構成單位是“間”,由“間”組成“幢”,再由“幢”組合成庭院,“庭院”是中國傳統建筑的精華。無論是皇宮、廟宇還是一般的民居,庭院都是人們的主要活動中心,也是室內外空間的過渡和延伸。中國傳統的“大”建筑不是龐然大物,而是虛實相間的建筑群,設計時既要考慮實的部分也要考慮虛的部分,組合方式十分自由靈活,空間具有很強的流動感和導向性;而西方的傳統建筑多是磚石結構的,其建筑內部空間要求越多,建筑的體量也就越大,室內外空間相對獨立而缺少聯系,建筑形式著重于形體各部分比例的和諧和形式美。現代建筑所追求的空間的對比與變化、韻律與節奏、比例與尺度,以及空間的銜接與過渡、滲透與層次、引導與暗示,正是中西傳統建筑空間融合的結果。
四、結束語
以上就建筑的文化內涵進行了多層次的分析。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應該逐步從低層次的設計構思轉向高層次的設計構思;從掌握簡單的設計手法過渡到把握住建筑的設計思想,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們的設計水平。
參考文獻:
[1]侯幼彬《建筑的“軟”傳統和“軟”繼承》建筑師第三十九期
中圖分類號:E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總述
縱觀歷史,中外古代建筑普遍存在有明顯的差異,不論是形體風格還是和諧審美上都表現出了各自獨特的魅力。從目前的視野往前回顧,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古建筑皆傾向于地面式的橫向發展,表現為重重院落相套形成的巨大建筑群,給人一種寬廣無限的感覺。而西方古建筑卻都傾向于高度式的豎向發展,表現為體量疊加垂直向上的雄偉單體,給人一種挺拔向上的感覺。面對如此迥異的中西方古建筑形制表現,讓我們對于建筑歷史文化產生了深深的思考。
概括來講,歷來一個社會或者說一個時期的思想文化都與當時統治者的統治思想密不可分,不論是飲食、醫療、服飾、教育還是我們本論文講的建筑都為統治者們服務。中國古代帝王所居為皇宮,皇宮形制為院落式組合結構,各地民居也是“家國同構”,所建的住宅形制按故宮比例縮小;而在古西方,統治人民思想的是主流基督教文化,統治者非帝王而是教皇,故我們可以從高聳云天的教堂建筑窺見各式各類向上挺拔的西方其他建筑。
二、細述
中國向心式與西方外向式
中國古代建筑以群體組合為優勢,其別擅長運用院落組合達到各類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標,其建筑靈魂是庭院式中國古建群體布局。中國庭院建筑是由屋宇、圍墻、走廊圍合而成的內向性封閉空間,它能營造出寧靜、安全、潔凈的生活環境。受正統儒家觀念的影響,中國人習于培養不驕不躁的謙虛品質,體現在建筑上,也可以深深的表現出來,不張揚、向心性的庭院或許還有接地氣的平鋪布局,表現出中國人的內斂性格。可以說,庭院在中國古代建筑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低位,也就是俗語所說“無庭不成居”。
與中國古建不同,西方古代建筑是呈現開放向高空發展的單體空間格局,采用體量向上和垂直疊加的創作手法,由巨大而富有變化的形體形成巍然聳立的整體布局。由于基督教義中倡導人人平等與西方傳統觀念中家庭觀念的淡薄,所以西方建筑住宅其形制與中國傳統庭院式建筑大大不同,沒有圍墻的實物壓迫,沒有家長等級的精神威懾,子孫非長輩的附庸,故其形制相比于中國平面布局也較平淡,只是更多的向天空中發展,形成傲然屹立與自然對立的鮮明特征。這與中國古建“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圍合特性截然不同,不僅體現出西方人外向開朗的性格,也通常給居住其中的人一種明亮、通敞的感覺。
中國禮樂文化與西方酒神文化
(1)禮樂文化
中國《考工記》“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中就點明了中國古建筑城市規劃中的整體規劃定制,即,表現出禮樂文化中上下尊卑的倫理秩序、講人治、講究皇權至上、尊卑等級、人倫道德、主從關系、層次分明的社會秩序等字眼背后的獨特文化意義。
北京故宮是中國封建社會末期代表性建筑之一,在利用建筑群來烘托皇帝崇高與神圣方面,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其主要是在1.6km的軸線上,利用長的、橫的、方的不同形狀的院落,與不同體型的建筑物相配合,構成連續的、對稱的不同氣氛的封閉空間。如圖1及圖2,自午門至神武門南北軸線嚴謹對稱,層次脈絡分明,體現封建統治階級威懾森嚴的意圖,強調了禮制文化的深刻含義。
圖1 圖2
老北京四合院,其形制如同皇宮,有“家國同構”的意味,也是以其院落組合形式體現封建禮制文化的代表。主要表現為以各個庭院為中心,進行大小、深淺的空間組合變化以形成整個建筑平面。通常一個老北京四合院是三進院落,而當一個院不夠就在后面增加一個,要是大家族聚在一起,就主軸線上再旁邊分出支軸線,以成為多組院落的并列組合。例如明清時浙江東陽縣盧宅即有15公頃占地面積。如圖3為正統老北京四合院建筑形制。
圖3
整個四合院以垂花門為節點,由北至南,倒座房為仆役住房、貯藏等,北房為全院中心是家長所居處(據說未出嫁的女子也在此與父母同住),耳房也做儲藏所用,東西廂房分為兒子所住,東廂為長子,西廂為次子,倒座屬外院,通常為男仆等居住,為便于守門護院只用。整個四合院中軸對稱,等級分明,秩序井然,宛如京城規制的縮影。
不管是皇宮還是民居,其建筑格局都是適應著國家政治、社會關系的秩序,都反應出中國古典建筑的等級觀念、等級差別,是中國歷史上君權勝神權的社會制度造成的獨特產物,由此,更深刻的顯現出其區別于西方國家文化的獨特禮制文化。
(2)酒神文化
如果要談論西方的酒神文化就要追溯到古希臘文明時代,古希臘文明時代有兩大精神文化,一個是阿波羅為形象的日神文化,一個是狄奧尼索斯為代表的酒神文化。這兩大精神文化被認為是互補構成為西方文化,是從同一現實分裂出來的兩種對立的宗教精神,前者被認為是精神的沉醉,后者則是夢的沉醉。而著名哲學大師尼采認為,在藝術創作中,酒神精神是本質創作的基本動力,而日神只不過是為酒神提供具體象形。早在公元前7世紀,希臘就有了“大酒神節”,每年三月為表示對酒神狄奧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舉行這項活動。在此活動中,人們打破一切禁忌,狂飲爛醉,追求一種解除個體化束縛、獲得與世界本體的融合歡樂。作為藝術創作之一的建筑創作,其文化意義深深地反映出酒神文化的精神特質。
圖4圖5
圖4為西方園林具象之綠化,不規則的幾何圖案,隨意混亂排列,有序井然形成。圖5我西方園林具象之水體,其氣韻恢宏、靈動感較強,表現為奔放、熱烈之勢。這兩幅圖皆是重在表現所筑物在所處大環境中的奢華綺麗、奪目外露之感。
3、“天人合一”與“人定勝天”
中國古建筑構建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便是“天人合一”的建構思想,在民間主要表現為風水思想的合理運用。下面將以民居中,“門”的情況進行詳細說明。受風水學影響,老北京四合院的外門一般不開在中軸線上,而開在八卦方位的“巽”位上,即東南角的位置。據風水,巽為風,門開在此有助于藏風聚氣,按老百姓的說法即可以開門討平安、順順利利,即風水里的“坎宅巽位”。而對于門的設置,也就是說人們在進入大門后走入主人正房的行走路線的設置。通常進大門為一小天井,正對門樓設一影壁(按現在通俗的說法就是大門開進設一遮擋視線的墻以保證主人隱私不讓一覽無余),穿過隔墻上的門洞,才到軸線上的第一進院落。中國院門之所以如此設置是由于北方風水學的影響,此學說認為鬼(即煞氣)走路不會拐彎,所以住宅進門通常為“之”字形路線。不管是怎樣的趨吉避兇、祁穰求福,都是表現“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有機人文觀。
而西方卻完全不是如此,西方基督教中的自由觀念深入人心,教父通常都會教導教徒們勇于突破自我向上發展,表現在建筑上就形成了不同于我國傾向于地面形制變化的高體量形制。典型的我們可以看他們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以德國的烏爾姆市教堂為例,它高達161米,建筑形制表現為強烈的向上動勢。這種以高、直、尖和具有強烈向上動勢為特征的造型風格是教會的棄絕塵寰的宗教思想的體現,同時也是城市的文化標志(表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紀獲得一點有限的自由)。巨大的空間尺度形成與不近人情的高聳入云建筑高度,都反映除了西方古建中非人性化,人與自然機械相處的環境生存觀。
三、結論
在不斷發展的現代化今天,建筑業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驚人變化,由此,作為業界有識之士務必做到“以史為鑒,方可知得失”。繼承建筑傳統,需從深層文化思想內涵入手,合理分析其表象詮釋,再結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與創新,最終將能夠得出今后設計的指導內涵。
四、參考文獻
1、黃浩.淺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異,2011
2、黃國紅.中西方城市空間特色比較.新建筑,1997
3、朱小雷.形式實驗的追問――從中西文化比較視角看當代關注形式的建筑文化現象. 華中建筑,2000
4、俘裕哲.從東西方人聚環境理論的演進中談建筑師創作思維的變化.建筑學報,1995
隨著中國國門的打開,經濟模式的逐漸變化,中國本土原有的封建建筑文化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原有的一些建筑手法已經不適合新時期的資本主義工業化、商業化要求,這迫切要求中國的建筑出現新的變化,這個時期出現了新舊兩大建筑體系并存的局面。新建筑體系是和近代我國的工業化、近代化、城市化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它的形成主要有兩大途徑,一是從西方國家直接的傳入和引進;二是中國原有的建筑主動的去適應這個要求進行變化、改造、轉型的。我國的新建筑體系主要是通過第一種模式建立起來的,經過了一系列發展加上大批的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的學習并回國參與中國建筑的構件,并大量運用新的建筑技術和新材料,中西建筑文化的大幅度交流沖破了封建時代的阻隔,建筑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新建筑體系也成為中國近代建筑的活動主流。,中國靈魂。
一、 西方近現代建筑樣式在中國的運用
( 1)西方近代折衷主義樣式
這類建筑中的代表作就是建于 1921-1923年的上海匯豐銀行新樓。從平面上看類似一個正方形,大樓主體采用最新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大樓的外立面模仿磚石結構,處理成嚴謹的新古典主義形式。從橫向的角度看全樓有5段,中間的部分有貫穿3層高的仿羅馬科林斯式雙柱,底層的營業大廳的內部裝潢有拱形玻璃天棚和整根意大利大理石雕琢的愛奧尼式柱廊。其它比較有代表性的建筑還有建于 1924年的北京大陸銀行;建于 1911年的清華大學校門和清華學堂等。這類建筑的裝飾性和功能性基本上適應了當時中國部分城市的需求,因此得以大量涌入給中國的建筑格局帶了巨大的變化。
( 2)中西混合式建筑
隨著城市部分地區的建筑西方化在這些地區的邊緣或者相近地區也受到了影響,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存在,它們只可能把西方建筑的一些表現手法和要素揉入中式建筑的主體或者把西方建筑的主體中注入中式建筑的要素。這類建筑在一些舊式消費場所和清末一些新建的政府部門中得到了很大的運用。
為了適應顧客人流增多和商品陳列的要求,舊式的消費場所等修改門面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采用新材料玻璃開柜,突出招牌等手段,同時為了商業競爭的目的而形成追求“洋氣”門面的風氣。這些改造主要是模仿西方建筑的一些手法,但是由于模仿的個體本身以出現折衷主義的趨勢,再加上輾轉套搬,結果造成了很復雜的變體。這些店面的改進是近代中國商業在比較低的條件下追求商業廣告效果的產物,對中小城鎮和其它類型的建筑造型也有很明顯的影響。
( 3)裝飾藝術和現代式
20 世紀 30年代初,歐美新興的摩登風格——裝飾藝術樣式和西方功能主義的現代主義風格也慢慢開始在中國登陸。裝飾藝術樣式是一種向國際式過度的樣式,他的主要特點是體形簡潔、明快,喜歡使用階梯型的體塊組合,流線型的圓弧轉角,橫豎線條的墻面劃分和幾何圖案的浮雕裝飾。中國建筑師在當時把這兩類設計樣式統稱為“現代式”,許多設計師熱心參與了現代式的新潮設計,不過當中以裝飾藝術樣式為主題,少數已是準“國際式”和地道的現代派建筑。,中國靈魂。
二、 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中的中國傳統建筑的發展
從 20世紀 20年代開始,新一代的中國建筑師根據中國傳統建筑文化進行了“中國固有樣式”的探索。隨著中外建筑文化的碰撞,除了將本土建筑“洋化”外,還有著另一類趨向就是盡力將外來建筑“本土化”,這類趨向經過由外國建筑師發起,后由中國建筑師引向了后形成了在 20世紀 30年代在全國推廣的“中國固有樣式”的建筑風格。
早在 19世紀時期,為了適應中國習俗,迎合中國人心理,西方傳教士在中國興建教會學校和教堂時,就開始嘗試使用中國傳統建筑樣式來修建校園或者教堂。在前期,在屋身保持西方建筑的多體量組合,頂部揉入以南方樣式為摹本的中國屋頂形象。在后期主要特點是關注屋身和屋頂的整合,把以南方民間樣式為摹本轉變以北方官式樣式為摹本,整體形象走向了宮殿式的仿古追求。
以 1925年中山陵設計競賽為標志,中國建筑師開始了傳統建筑復興的設計活動。這股傳統復興建筑,在“中國化”的處理上差別很大,當時針對這些建筑的不同形式,大體上把它們概括成三種設計模式:第一種是被視為仿古做法的“宮殿式”;第二種是被視為折中做法的“混合式”;第三種是被視為新潮做法的“以裝飾為特征的現代式”。這三類處理手法不僅僅為中國近代復興傳統建筑提供了不同的道路,也為中國現代建筑發展做了必要的演示。實際上中國現代建筑的探索道路也基本上沿著這樣的道路前進。“中國固有樣式”的探索在中國的建筑歷史上是偉大的一頁,它留給了我們一些成功的建筑和可以借鑒的處理方法,更激勵著后來的建筑師更好的去中國式建筑的發展。,中國靈魂。,中國靈魂。
處于一個新舊時代交替的歷史階段,中國的建筑基本上在堅持自己獨立的發展軌道,許多西方建筑元素只是起到了襯托和完善的作用,換句簡單的話來說中國本土的建筑文化吸收西方的積極因素取得了新時期的發展。
中國近代建筑特別是 20世紀早期的建筑在我國建筑的發展中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們是中國建筑由古典向現代轉化的一個緩沖期,所以在這個過程出現了形形的建筑造型,有些建筑在今天看來可能是不成熟的,但是他們那種偉大的嘗試確實給后來的建筑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鑒的道路和方法。
三、 當代建筑的啟示
在當今世界,建筑的發展在功能要求的趨勢下造型趨向單一模式,國際主義的建筑充斥了世界各個大小城市,中國建筑未來發展的趨勢是很多人所深深關心的,在這里僅就個人觀點對中國建筑的未來發展提一些設想:
( 1)重塑中國建筑的靈魂
一些古典的建筑樣式和構件可以成為建筑的細部裝飾或者點綴,而不應該成為建筑的主體來支配建筑本身。在本文中,也多次提到了中外建筑師大多數時候走的折衷路線,廣集百家之長根據建筑自身的情況具體處理,很多很古典的中式建筑為了裝飾和功能的需要也大膽的采用西方的建筑構件和裝飾手法,但是在建筑本身卻不依附任何的風格或者樣式。實際上支撐建筑的不是磚瓦門窗,而是文化和思想。
( 2)平衡中國建筑形式和功能之間的關系
在平衡功能和形式的過程中,要靈活掌握。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功能為主體的建筑考慮到經濟因素,視情況來處理裝飾,即使是成本低的也要作到少而精。而在一些大型建筑或者公共活動場所就不應該只把功能放在第一位了,用科學的態度有效的使用好裝飾效果,做出中國的特色。
結語
1傳統民宅建筑中的倫理文化
建筑是人類重要的文化載體之一,它以“文化紀念碑”的形式成為文化的象征,記載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倫理文化的演變歷程。沒有哪個國家的建筑在功能認識和處理上能夠具有像中國傳統建筑那樣強烈的倫理性。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建筑從來都不只是單純為了居住、使用,而是秩序、權力、禮儀、道德的體現。
1.1天人合一的倫理觀念
“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富康安逸。”無論在晉中,還是在皖南,傳統村落大多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形成所謂“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這些講究對于村民的實際生活未必會起到多少實際的作用,但在人們的心目中,山環水繞、藏風聚氣則是天地保佑的象征,同時也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建筑學意義就在于建筑物要適應當地的地理氣候特點,順應自然規律,從而實現“回歸自然、回歸環境、回歸人性”的建筑設計思想。
1.2以“禮”為核心的倫理秩序、
古代宗法制度下,封建禮教倫理的教化功能實質上超過了建筑的實用價值,傳統庭院式住宅嚴格的格局布置實為社會禮儀、等級秩序等禮制文化的深刻體現。以華北地區傳統住宅建筑的典型北京四合院為例,主要建筑物如廳、堂、長輩住房等,排列于中心主軸線上,附屬房則位居次軸,軸線上的房屋布局一般以“前公后私”、“前下后上”、“正高側低”為原則,其方位設置并不是出于考慮朝向與通風,其用途安排也完全不必顧及動靜、潔污、主輔分離的功能結構,甚至其名稱也與實際的使用無關。一切秩序只恪守一個唯一的標準,那就是嚴格的倫理分區,其特點就是明確體現尊卑、長幼有序,男女、內外有別的人文倫理秩序。
1.3美輪美奐的倫理意境
中國傳統的倫理與美學思想強調“形神兼備”、“氣韻神動”,以“意境”作為各種藝術作品(包括民宅建筑作品)追求的目標。中國傳統建筑的藝術構思,尤其注重將建筑的客觀功能與人的審美心理相融合,借助建筑的形式暢神達意,抒懷。我國傳統民居以其千姿百態的造型,意味深長的情境給人以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獨特印象。她的魅力,既表現在個體外部形象的構造形式、也表現在變幻萬千的整體組合氣勢,以及生動絢麗的色彩、裝飾和細部構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了獨具韻味的美學風格。
2缺失的又化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居住模式國際化已成潮流,世界各國以戶為單元的普通住宅樓已無本質上的差異,僅是建造標準因經濟狀況而不同。又由于大部分住宅建設項目給出的設計條件大同小異,尤其是量大面廣的多層和小高層住宅,有些設計者不作深入的項目研究,不去挖掘項目的特點,而是盲目地照抄照搬相似的工程設計,導致住宅千樓一面,缺乏個性和本土特點,失去了地域性的標志,失去了幾千年來形成的地方建筑風格,也淡化了我國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這其中西風盛行,尤其是中高層和高層住宅似乎非洋不可,甚至連名稱都洋了起來,這在受外來建筑文化影響較深的城市尚有情可原,但在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璀璨的歷史名城卻難以讓人接受。還應該指出的是,一些項目的盲目抄襲不僅失去了應有的特色,也背離了建筑項目應有的內涵,更無建筑文.化可言。
由于傳統和現代之間的矛盾,因而提出了如何將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同現代建筑結合起來的課題。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輩建筑家將中國建筑史引向了系統的科學研究,但這個課題還不曾解決。經歷了30年代的“中國固有形式”、50年代的“民族形式”和后來的“民族風格、地方特色、時代精神”等建筑文化的探索,其前景仍舊不明朗。而近來,住宅樓市強勁的歐陸風更是虎虎吹來,一時間,美式洋房、北歐風情、法式設計紛紛登場,大有席卷整個樓市之勢。這使得復興傳統建筑文化的道路更加漫長而艱巨。建筑是屬于社會的.屬于人民大眾的。因而,要建造出有中國特色的建筑,需要建筑師、工程師、業主、開發商的共同努力和協調合作。梁思成先生曾對建筑系畢業生說過:“非得社會對于建筑和建筑師有了認識,建筑不會得到最高的發達。……如社會破除(對建筑的)誤解,然后才能有真正的建設,然后才能發揮你們的創造力。”
3傳統倫理文化在當前住宅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
雖然將傳統建筑文化與當前規模化生產的住宅相結合的理論還不充裕,但通過透析蘊含在傳統民宅中的倫理功能,加之大量的創作實踐,我們還是可以探索出許多有價值的經驗可供參考。
3.1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倫理觀
像古村落這種山水田園般的人聚空間和生活場景所蘊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大大提升了人居環境的景觀層次和生存品質,在今天,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國。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這一觀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國所接納,并發展成為可持續發展觀——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住宅設計中,要體現可持續發展主題,就必須推行可持續傳承的文化主題,綠色建筑、綠色文化、綠色思想等都是我們應積極思考的新課題。住宅不僅是生活中的購物大件,更是人類文化主題中極其重要的創造地及承載區,只有在挖掘先人文化瑰寶的同時,融入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主題思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才是當前及未來住宅發展的新趨勢。
比如.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盡量保持生態環境不被破壞,盡量靠近生態公園、山坡,充分利用項目的地理優勢及景觀資源。為居住者打造一個自然、綠色、環保、生態的居住環境;在建筑設計上將綠色引入庭院、引人住宅,比如將多層住宅的門廳擴大而布置成空中花園,把傳統的庭院由室外地面移至室內和空中。不但可以很好地實現庭園綠化從室外到室內的延伸,還有利于客廳和餐廳通風換氣、采光和降溫等室內微氣候的調節,改善了居室的居住環境;或者將花草叢中帶有微型水景的小品引入廳堂,既方便實用,給居住者帶來了綠色,又經濟實惠,避免了因制造庭園綠化而帶來的建筑面積。
3.2以“禮”還“理”的倫理秩序
如果說尊卑有序、男女有別的倫理秩序是封建禮制的產物,是古代民居建筑布局設置的宗法體現,那么,在今天,傳統的“禮”應順應時代要求,剔除不合理的家族倫理觀念,取而代之的應是以人文本、合理有序的“理”性秩序,變“禮”為“理”。在住宅建筑的格局、平面空間中,這個“理”字主要體現為——尺度要適當合理,功能分區要清晰合理,交通路線要便捷合理。
3.2.1尺度適當合理
住宅是居住休養生息的安樂窩,其尺度應小而宜人,富有人性化和親和感,不宜尺度過大,尺度過大形成的大面積、大空間不僅加大各項開支,造成個人經濟和社會資源的浪費,而且也失去了家庭應有的溫馨感。普通標準的家庭住房面積在120平方米左右.如設計合理就已很舒適了。住宅的進深與開間應根據住房面積的大小測算出最佳合理值:進深太大,內部空間采光通風條件差,進深太小出房率低,結構浪費,不宜保溫隔熱,室內空間也不好劃分:開間以大為好,可靈活布置各功能空間,大的程度要符合結構上經濟性的要求,開間過小室內空間窄長使用不便。各功能房間的面積分配要均衡合理:各功能空間除確保最低使用面積之外,還應使房間平面的長寬比例合理、房間形狀方正,以方便使用。層高則應根據戶均住宅面積和套內最大功能空間面積來確定。
3.2.2功能分區清晰合理
公共活動區、私密休息區、輔助區要分區清楚、位置得當,避免使用中的交叉干擾、視線干擾、噪音干擾、氣味污染。要爭取臥室、起居室、廚房和衛生間的“四明”,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風條件,保證住宅的衛生質量。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住宅功能空間將進一步細化。比如,隨著家庭辦公的出現,要求住宅中增加相應的工作室;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豐富,專用的家務室已成必須;隨著社會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家庭中設置陽光室供老年人休閑已成時尚;如此等等。
3.2.3交通路線便捷合理
合理地安排各功能空間的位置,可縮短戶內的交通路線,減少交通所占的套內面積。交通路線的長短還與住宅的進深與開間的尺度比例有直接關系,當比例得當時交通路線最短。
3.3富有地域特色的倫理風格
文化的發展具有歷史的連續性,歷史的貫通性,建筑也必須隨之而發展。建筑設計與創造就是在當前背景下即歷史延續的當前斷面的前提下,對文化的解讀與再現,以建筑的形式來表達文化的信息。積淀的文化指導、制約著建筑創作過程并作為一種元素參與了建筑創作,另一方面設計活動的成果—建筑又表達與再現著文化的意蘊,并作為文化的一種表達方式不斷發展著,豐富著文化的歷程。建筑與其所處的文化整體環境有著同構的關系。論文百事通我們要學會從歷史橫斷面上讀取時間序列,從空間分布上讀取運動方向。
1)文化是不斷前進的,有歷史連續性、貫通性,從歷史橫斷面上讀取時間序列,尋找當前時代的文化基石,依次指導建筑設計,使設計活動能夠真實的反映“當前”文化形態的信息,以利于當前時代作為未來的歷史斷面的文化信息得以順暢的延續。
那么,文化是什么。齊康先生在一次研討會上曾言:“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物質,又是精神;從狹義來說,它又是社會歷史形態以及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文化是一個歷史現象,每個社會都有相適應的文化,并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川當然對于當前時代來講,最重要的是當前斷面的文化信息、內涵與特征,其次就是它隨之所演繹的歷史信息與折射的未來信息。
建筑文化有傳承、轉化和創新精神,其設計活動也就是對這種精神的體現。創新從傳承中來,而且是歷史的傳承。要經過我們今天的消化來變成今天的東西,這就是傳承。而轉化就是要把各個要素轉化成為我們今天的東西。換句話說,創新來自于傳承與轉化,基于今天的形態,而傳承與轉化扎根于不斷延續的文脈,當前的形態是當前歷史斷面的文化的映射。未來始于過去,過去與現在都將成為未來的歷史,歷史不僅是相關的,而且是創造新事物的基礎。從一定的政治經濟技術背景下以一定形態出現的建筑歷史的羅列就足以印證,梁思成先生曾言:“建筑藝術是隨同文化的發展而不停地前進著的。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就是人們的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要求提高了,就必定要求建筑在實用上滿足更多方面的需要,在藝術方面更優美,更能表達思想內容。所以建筑文化各個時期主創的特點都要有一定形態來表現,并且總是以時代的風格出現的,而各個風格的羅列也是有次序的。對于現代新技術、新建筑文化的中國建筑的訴求,也正是對這個問題的思索。
2)文化又是散布于不同地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從空間分布上讀取運動方向,尋找民族地域文化特性,據此影響建筑設計,使設計活動能夠真實的反映“當地”文化形態的信息,以利于地域特性作為情感歸屬的文化信息得以更好的表達與維持。
文化是有民族性和地區性的。通過民族形式的發展,形成了它的傳統。幾千年來,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區,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中,各自創造并形成了自己的傳統,形成了不同的特征。隨著各民族的活動范圍的逐漸擴大,彼此之間的接觸交往越來越頻繁緊密,相互之間的影響越來越大。在這種交流與發展中,每個民族都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吸收外來的東西,每個民族的文化都在緩慢的并不斷的改變、發展著,但仍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征。這是因為我們需要這些特征的存在,那是一種情感的寄托,是歸屬感的訴求。
記憶是有情感的,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建筑也承載著這種寄托。建筑是物質的,非物質的,精神的。建筑不僅具有實用功能,可以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還具有審美功能,能夠滿足精神生活需要,其作用于情感體驗的特點又使它能與人們的心靈直接溝通,使其作為一門藝術在世上起著作用。所有這些使得它作為人類文化的載體,充分地表現著人類文化的內涵。作為歷史見證屹立許久的諸多建筑,應盡量全面系統地反映各民族和各地域的歷史和它們的文化。城市設計,并不是設計師個人主觀精神的表現,而是某種文化環境中的思想意識、時代風尚、社會倫理、群體心態的映射。中國的私家園林和皇家園林的風格差異,就是文人墨客和皇室貴族這兩種文化群體心態、思想意識形態通過建筑師的勞動得出的反映。從園林本身難以看出哪一位設計師的獨特之處,但卻可以鮮明的感受到高雅的書卷氣息和富麗的貴族氣息的不同。但它們又同是中國園林,顯示了與自然融合相親,“天人合一”的格調,而與西方古典園林高居于自然之上的思想明顯不同,從而在更高一級的層次上即中西文化環境中顯現出不同民族的不同群體心態。中國古代的建筑設計,和中國的畫卷很像,用一步步發展的手法,把你由開頭領到一個最高峰,然后再慢慢地收尾,比較有層次,而且趣味深長。這一切的設計活動,都是以某種哲理觀念為基礎的。這種哲理觀念形成人們的建筑觀,指導其建筑的構思和營造。這就是地域文化深人建造活動的結果,地域性的情感指導著建筑設計,并通過建筑向人們訴說著文化的情感。新晨
建筑的目的是為了提升生活,而不僅僅是空間中被欣賞的物體而已,建筑設計必須融人人類活動,并提升這種活動的品質。建筑的創作必須從城市規劃、適用性、經濟性、材料、結構、美觀等方面綜合地考慮。設計作品應能有力且流暢的顯示出那個建筑設計的時間背景、環境因素和建筑目的。時間背景和環境因素就是地域、民族文化所展示出來的要素,設計過程中要對其全方位了解,并找到其中的平衡點。設計思維應貫穿整個設計過程,使之成為建筑作品的決定性力量。貝幸銘先生曾言:“充分深人地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氣候、自然和地理條件等,這樣才能真正的達到深人其境。
建筑學是一門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學科,其中的建筑史論研究也是一個需要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專業,是從建筑的角度研究人類社會,服務于人類與社會的發展。在人文社會建設過程中,建筑史論研究更應以人文關懷為前提,結合地理、環境、生態、哲學、藝術、民俗、歷史、土木、心理、社會、經濟與交通等多學科知識與研究方法,形成一個開放的研究系統。其中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論研究中不可或缺。
1.1建筑史論研究生涉及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是兩個大的、相互獨立的學科群。在建筑史論研究中,人文科學研究方法主要來自于人類學研究,而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主要來自于社會學研究,因為這兩門學科與建筑學研究最為緊密。如前文所述,人類學與社會學在西方社會中分屬人文與社會兩個學科類型,但在我國,二者關系緊密,研究對象、研究內容與研究方式互有借鑒。一般來說,人類學以定性研究為主,社會學以定量研究為主。在建筑史論研究中,主要應用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也分為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兩類。在建筑史論研究中應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為調查問卷,研究過程包括問卷設計、方法與數據統計等。問卷調查首先要做問卷設計,針對研究對象及研究內容,對問卷的內容、用詞做合理的布置,并進行信度與效度的考證。散發問卷可以是隨機抽樣,也可以做全樣本的調查,可根據研究條件做具體調整。回收問卷后對問卷進行統計,剔除不可信的問卷結果,最后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總結研究結論。建筑史論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包括參與觀察、深度訪談與田野筆記等,這是進行田野調查工作的一般程序。這一研究工作開始于“進入田野”,它不只是指進入所要研究的場地之中,而且需要與當地社區建立起良好的社會關系,從而進行進一步的考察。參與觀察強調與當地社區處于相同的情境下,參與到他們的活動當中,在活動之中觀察建筑與人的關系,多用于對建筑文化的研究。深度訪談是對參與觀察的補充與深化,對個別的、重要的社區人物進行訪談,挖掘研究對象(一般為歷史建筑或建筑遺產)的歷史及其與當地社區的聯系,多用于建筑遺產保護研究之中。田野筆記分為速記、日記、日志和筆記四種類型,建筑史論研究中的建筑速寫、草圖也是筆記重要的組成部分。
1.2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論研究中的應用
建筑史論研究中時常需要應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如對特定建筑歷史、聚落建成史、建筑文化與建筑遺產保護的研究等。總結如下:建筑與城市的歷史發展研究。對相關社區人群的走訪,更廣泛地掌握歷史信息,尤其在缺乏文獻資料的地區,如少數民族地區。這種研究方式在民居研究中應用最多,通過居民訪談了解民居的發展歷程、各部分功能用途,推測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建筑與城市的文化表達研究。通過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理解文化內部人群對建筑、城市空間的理解,對他們的文化闡釋進行二次闡釋。也可應用定量研究方法,對當地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對居民行為與觀念有一個定量的數據統計,支撐研究論證。建筑與城市遺產價值闡釋與保護對策研究。在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通過田野考察與問卷調查,更廣泛地理解不同遺產社區對遺產價值的理解,分析遺產發展趨勢與保護策略。通過廣泛接觸,了解居民對于遺產發展的需求,制定適當的遺產保護、管理與遺產地發展策略。
2建筑史論教學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是建筑史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在建筑史論教學中,尤其是研究生課程的教學之中,講授這些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2.1多學科綜合研究的要求
我國高等教育日益走向普及化,學科之間的交叉研究與專業研究并重。建筑史論研究作為人居環境科學的組成部分,更需要具備多科學的知識背景與研究方法,向綜合研究的方向發展,滿足我國目前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要求。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論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學環節中需要加強對這些研究方法的傳達。
2.2建筑史論研究生的學科背景
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生大多具備建筑學本科的學歷與知識體系,具備基本的建筑設計、建筑表現與建筑技術等建筑學基本能力,研究生階段主要著重培養他們在獨立研究方面的能力,研究方法是教學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均以綜合性大學為主,但不少建筑院校仍以工學學科為主,在人文、社會、藝術、歷史等學科建設方面有所欠缺,相應的,建筑學本科畢業生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很難滿足研究生階段綜合研究的需要。因此在研究生基礎教學環節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對培養他們的研究能力十分必要。
2.3綜合性大學建設的需求
建筑學本身即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歷史、藝術、社會、技術等不同的學科專業,將建筑院校建設為綜合性大學也是順應學科發展與滿足社會需求的途徑。尤其在以理工科為主的高等院校中,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師資力量、課程設置在現階段難以滿足建筑學,尤其是建筑史論研究的培養需要。那么在沒有相應的人文、社會院系的條件下,在建筑學學科內部設置相應的教學內容,成為彌補這一缺憾的手段。在建筑史論課程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也是在現有教學條件下的現實需求。
3建筑史論教學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從現實條件來看,在建筑史論教學環節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具備基本的教學基礎,同時研究選題多樣、學生實踐便利,因此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3.1滿足基本教學條件
建筑史論研究工作多涉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相關教師具備應用這些研究手段的能力,能夠很好地在教學中傳授這些研究方法,指導學生從事相關研究。同時,人文、社會科學在國內外發展較為成熟,已有很多基礎的教學參考書目與教材,能夠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與一些涉及新技術的教學內容相比,對基礎研究方法的講授不涉及教學設備問題,現有教學條件能夠滿足講授、學習需求。
3.2研究選題多樣
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是綜合性研究,涉及內容廣泛,與人文、社會科學聯系密切。因此在課程選題與研究生論文選題中,或多或少均會涉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內容,應用這些研究方法。在課程教學環節中學習到的研究方法能夠迅速、及時而有效地應用于科學研究與專業實踐之中,具有教研聯系密切、理論結合實際的特征。
3.3學生實踐便利
任何建筑必然存在與特定的時代與社會環境之中,因此任何建筑實踐必然與社會人文環境發生關系。學生在教學環節中習得的研究方法能夠很好地應用于專業實踐中,如城市社會調查、建筑遺產考察、建筑修復設計、舊城區改造等,有很多便利的實踐方式。
一、符號概述
早在中國古代就已有了關于“符號”思想的記述,在《易傳·系辭》中提及“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形容,象其物宜,是救謂之象。象也者,像也。”在古羅馬時期,哲學家圣奧古斯丁對符號下了這樣的定義:“符號是這樣一種東西,它使我們想到在這個事物加諸感覺的印象之外的某種事物”。創造與運用符號能充分體現設計師的藝術功底與素養。
歷史上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產生了它自己的獨特建筑,其建筑隨著文化而興盛衰亡。從符號學的角度來考察,我國的建筑遺產是一份豐厚的,獨特的建筑符號遺產。當今如何發掘和保護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并且使傳統建筑符號文化在現代設計中得以延伸發展,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二、建筑與符號的內在聯系
符號學作為形式語言的—種表現形式,在中西建筑中卻早已存在。
從對符號理論的研究中可以發現,符號是傳遞信息的媒介,建筑的視覺信息正是以符號為載體傳達的。建筑符號是一種藝術符號,也是一種表現性符號,它們都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必須圍繞著一個特定的主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符號如同人類的語言,沒有語言人們無法表達感情、交流思想。沒有符號,建筑也難以顯現其隱喻與象征。因此,應在現代科技不斷發展的支持下,結合未來世界文明的發展趨勢,重視吸收地域環境文化的優秀傳統,努力尋求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的結合點,不斷地探索傳統審美意識與現代審美意識的結合方式的形式語言,更好地服務于人民大眾。
三、傳統符號的分類及其應用
根據符號本身的抽象性及其涵義的復雜性,美國哲學家皮爾斯把符號劃分為圖像性、指示性、和象征性三類,運用他界定符號的原則傳統符號也可分為“圖像符號”、“指示符號”和“象征符號”三大類。
1.圖像符號
圖像,即用線條、顏色顯示出來事物的形象。
在傳統建筑中一些具象的彩畫、紋飾石雕、木雕、琉璃飾件及門式、窗式等,都屬于圖像符號或它的復合體。傳統建筑的圖像符號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其一是對自然現象的描繪和概括(如來自水波形象的水紋,來自云彩形象的云紋);其二是對動植物的描繪與概括(例如山魚或飛鳥的形象簡化而形成的幾何紋樣、植物、動物紋樣、傳統吉祥圖案以及歷史題材典故等。傳統的圖像符號最主要特點就是它的直觀性。
2.指示符號
指示符號是指表現形式與內容涵義之間存在著內在因果關系的符號。指示符號在建筑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傳統建筑符號的主干。傳統建筑的構件形象和空間形象,大多數都是指示性符號及其復合體。
指示符號在建筑中又可分為兩類。
一類指示符號所表達的內容就是它自身,是—種“本體形態”的符號,實質上反映著作為符號載體的構建自身的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關系,如窗戶的形象表達采光、通風、眺望的功能意義,門的形象表達著出入交通開啟閉合的功能意義;另一類指示性符號是與它所表達的內容相分離的“標志形態”的符號。在一些建筑細部上也時常可以見到指示性符號的實例,如表示方向的標志、箭頭;表示工作狀態的燈光。
3.象征符號
象征即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的意義。象征符號是指表現形式與內容涵義之間存在約定俗成聯系的符號。
五千年的中華歷史,培育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每個地區、民族在他們的建筑中都應用了獨具特色的象征符號,它們的研究對于建筑設計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北京香山飯店是現代建筑藝術與中國傳統建筑特色相結合的經典之作,飯店的外墻上有規律地排列著中國傳統的如意等圖案,象征事事如意,傳達著濃濃的中國文化。
四、三種符號在建筑設計中內在聯系性
在中國傳統符號之中,圖像、指示與象征之間并非有著嚴格的界限,傳統建筑符號呈現著多種多樣的復合形態和變叉方式,有時一種符號既具有圖像性,同時又具有指示性、象征性。
建筑符號內容層面的復雜性和內涵層次的多意性,以及認識主體本身的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的不同,都會帶來對符號認識的不確定性。建筑符號的意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它是以當地文化作為基礎,與建筑所處的地理環境、使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經歷以及人們的觀念有密切聯系的。三種建筑符號的組合運用,是對于符號和符號之間的制約關系的處理,要在實踐中逐漸了解符號同的相同、相似、相反關系,通過恰當組合達到不同的效果。
五、結 語
傳統符號是歷史文化的濃縮精華,在一定時期和地域內產生,是人們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生活文化的反映,具有較大的穩定性。但傳統符號的意義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間、地點、社會背景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傳統符號具有豐富的多義性,我們可以根據表達需求靈活地運用圖像性、指示性和象征性的手法,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取其“形”,延其“意”,從而傳其“神”,充分挖掘我國傳統符號文化的豐富內涵,以使其現代設計中得以延伸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英]羅賓·喬治·科林伍德,藝術哲學新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8
[2]張書鴻:《室內設計概論》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9
[3][英]g·勃羅德彭特:符號、象征與建筑,北京: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