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0 18:44:4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機工作要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工作目標
(一)認真貫徹執行上級農機部門各項工作會議及文件精神,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全力配合農機部門做好農機購機補貼工作,做好政策宣傳,正確引導農民接受和使用新農機具、新技術,把黨的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到農民的實處上。
(三)確保農機安全生產,積極宣傳農機安全知識和有關農機政策法律、法規,與農機手簽訂好農機安全生產責任書,把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到每位機手,積極組織農機參加社會年檢和安全知識培訓,做好農機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確保全鎮農機無特、重大事故發生。
(四)努力做好農機科技示范戶對接工作,進戶做好政策、法規、安全知識宣傳,以科技戶緊密聯系交朋友,幫助解決示范戶的實際困難和技術中的難點,使農機示范戶在全鎮起到示范作用,達到聯系戶的滿意。
(五)做好信息收集和信息上報工作,真正把我鎮農機工作和農機戶中出現的好典型好作法通過信息的傳遞宣傳出去,反映我鎮農機在農村中發揮的價值。
(六)認真總結經驗,整理一年的工作資料,歸納存檔,做到平時的工作實實在在,總結整資,為上級年終檢查和未來的工作奠定有效的資料。
工作措施
根據本職工作和本鎮的實際情況,為作好一年的工作安排,實現工作目標的實現,具體實施以下措施:
(一)落實惠農政策,抓好購機補貼
1、取得鎮政府高度重視,把農機工作列入到黨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中;2、加大力度宣傳到組到戶,張貼宣傳畫,發放宣傳單,使農民清楚農機補貼的政策、范圍和操作過程;3、確保農機購機補貼工作規范、陽光、高效;4、做好購機后的服務跟蹤工作,幫助農民解決購機后的后顧之憂。
(二)高度重視農機安全,加大力度狠抓安全
1、做好農機安全宣傳,把農機安全知識和黨的有關農機政策宣傳到農民中。2、做好農機手的安全培訓,普及農機在操作和運行中注意的安全知識。3、以農機手簽訂安全責任書,把安全主體落實到農機手,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檢查,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三)發揮農機作用,組織抗災救災
1、根據天氣和農業災情,積極組織農業機械投入到抗災救災之中。2、組織機手投入到修復農田,搶運受災和運送救災物資。3、積極投入農機興修和修復農田減少更多損失。4、發揮農機投入抗旱之中,增強農機在農業中的救災能力。
(四)加大農機安全生產監管,確保農機安全生產態勢平穩
圍繞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集中精力抓科技,不斷提升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
1、認真落實購置補貼工作。以調整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布局、提升農機化作業水平為目標,合理確定補貼資金規模、補貼范圍和補貼金額。突出向關鍵薄弱環節、農機專業合作服務組織傾斜,重點支持先進適用、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的農機裝備設施推廣。2012年計劃推廣各類新型適用農業機械1500臺(套)以上。
2、普及水稻機插、烘干技術。從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出發,本著提高水稻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的原則,全面推廣水稻插秧機械,2012年計劃完成機插6萬畝。按照市稻谷機械化烘干推廣三年計劃,確保補貼資金到位,幫助落實烘干機械存放場地,鼓勵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引進烘干機械,著力提高我縣稻谷機械化烘干水平。
3、積極實施水稻機械化育秧示范縣項目。我縣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示范項目已被列入市項目計劃,該項目投資90萬元,其中國家項目資金10萬元,市級資金10萬元,地方財政配套20萬元,農民自籌資金50萬元。以5個示范點為中心,輻射周邊鄉鎮的水稻種植大戶、農機大戶和科技示范戶。該項目建設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產業化,逐步形成水稻栽、插、收、耕專業化服務,節約勞動力資源,繁榮農村經濟。
二、統籌發展大農業,不斷提高特色產業機械化水平
1、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按照集中連片、突出重點、體現亮點的原則,重點扶持新建或擴建工廠化育秧、蔬菜、瓜果等產業的鋼架大棚、連棟大棚建設。同時配套使用小型翻耕、噴滴灌等機械,對棚里的作物生產也實現機械化。今年設施農業分市級項目與縣級項目,使設施農業設施遍及各產業。
2、加強經濟作物機械化發展。加快果蔬、林特的耕作、節水灌溉及茶葉采摘修剪與名優茶加工制作等作業機械推廣應用,努力提高經濟作物機械化水平。加快經濟作物產前、產中、產后的機械化發展,如翻耕、施肥、采摘、存儲等一系列的機械化。特別是我縣水果作物種植普遍,在上市高峰期水果易爛難存儲,果蔬保鮮庫推廣尤為重要。
3、推進海水養殖機械化。我縣海水養殖資源豐富,現有養殖面積23.8萬畝,但產值卻很低,主要原因是缺乏機械化養殖模式。為大力發展我縣海洋經濟,2012年將重點在長街、茶院、一市、越溪、強蛟等地積極發展減輕養殖勞動強度、增加養殖產量、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的機械,如清淤機、增氧機、投餌機等的推廣應用。通過海水養殖機械化,實現從海水養殖大縣向海洋經濟強縣轉變。
三、多措并舉抓管理,不斷提升農機化服務水平
1、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新要求,創新農機教育培訓業務,按照“立足農業,面向市場,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形式,打破行業界限,廣開辦學門路。圍繞全縣農機推廣重點,采取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新型農民培訓,做到機械推廣到哪里,培訓工作就到哪里。積極開展插秧機、收割機、谷物烘干機等新式農機具的操作、維修技術培訓,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并結合現場實踐指導,加強對農機操作人員、農機維修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切實提高農機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及省、市、區經濟工作會、農村工作會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遵循“順勢而為上水平”的總基調,圍繞“一產四化”目標,實施“四新戰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依法履職,全面推進我區農機化事業穩定健康發展。
(二)發展目標
至2015年末,全區農機化工作總的目標是:農機總動力達到17.5萬千瓦,拖拉機、聯合收獲機保有量穩定在2000臺以上,農機配套比達到1:3.4,種植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3%以上,農機經營服務總收入達到2億元。
二、2015年農機化重點工作任務
(一)農機安全生產監管要有新局面。深化開展“平安農機行”活動,嚴格依法行政,加強源頭管理,實現“一實三突破”,積極爭創全國平安農機建設示范區。
“一實”:夯實基層基礎工作。深入貫徹新《安全生產法》,落實農機基層安全監管責任和農機戶主體責任,健全臺帳,健全隊伍,做到農機安全監理情況明、信息準、渠道通、處置快、責任清。
“三突破”:一是檢審檢驗數量上求突破。年內完成檢驗拖拉機、聯合收割機1000臺以上,掛牌率、駕駛員持證率、檢驗率分別達到100%、100%、80%。二是農機檢驗技術裝備求突破。購置必要的檢驗設備,提高檢驗裝備水平,減少人工檢驗,實現檢驗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三是農機安全教育求突破。推動農機安全監理宣傳教育工作的理念創新、機制創新、手段創新,新訓駕駛員60名,努力實現全區25年無重大農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二)農機推廣工作要有新亮點。組織編制“十三五”農機發展規劃,充分發揮國家補貼政策、創新示范項目的引領作用,有針對性的開展新技術、新機具推廣工作,著力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圍繞糧食生產,著力在農機技術推廣體系上做文章。積極探索創新,實施好省農機技術基層推廣體系建設示范工程和區財政保護性耕作項目。實施農機作業補助,大力推廣應用聯合機收、秸稈粉碎還田、土地深松、免耕播種“一條龍”機械化作業模式。新增玉米聯合收獲機11臺,新增免耕播種機、玉米直播機11臺,保護性耕作面積4萬畝,完成機械化深松面積1.6萬畝。
二是圍繞生態農業,著力在秸稈綜合利用上做文章。積極探討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加大秸稈撿拾打捆、飼料及青貯機械推廣力度,解決秸稈焚燒污染環境問題;指導養殖廢棄物清理、有機質發酵機械的引進應用,發展循環農業,為鄉村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是圍繞特色農業,著力在提高機械化率上做文章。苗木產業在節水灌溉、挖穴施肥、田園管理、移栽修剪等機械推廣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減輕苗木種植的勞動強度,節約勞動成本。茶葉產業在茶樹修剪、機械采摘、噴灌設備和大型茶葉生產線、新型炒制機械推廣上下功夫,提升茶葉生產自動化、機械化水平,豐富茶葉品種品味,在葉家莊建設茶葉生產加工基地,全力促進“茶”品牌做大做強。蔬菜產業重點推廣應用日光溫室、設施農業技術,在基礎裝備、基質制造、生態植保、卷簾保溫、棚間運輸等配套機械上下功夫,在山藥開溝、生姜大蒜收獲上做好示范帶動,在時令蔬菜清洗、保鮮機械上求突破,提高蔬菜質量和種植效益。
(三)農機管理服務要有新創舉。大力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構建管理服務平臺,規范合作社運行,培育新型服務主體。
一是加強農機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按照“五有”規范化建設標準,大力推進省市區三級農機合作社示范社創建,確定4-6個好的農機合作社作為農機管理創新示范基地,承擔農機項目的實施和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在政策、資金上重點扶持。積極引導農機合作社參與土地經營,開展大田托管、訂單作業、合同作業、承包作業等全程農機服務,提高農機合作社的集約化經營土地程度及規模化作業水平。
二是培育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引導農機銷售、農機維修、配件供應集中規模經營,逐步打造集農機銷售、維修、培訓、零配件供應為一體的農機服務“4S”店。支持鼓勵供銷合作社等農資企業服務三農發展,建立與農機的協作共贏關系。支持鼓勵農機銷售企業、金融企業與農民合作社建立合作組織或租賃公司,進入農機作業市場,發展農機事業。引導農民發展專業作業公司,開展作物植保、苗木修剪、茶葉采摘、樹木移栽等機械作業服務,提高農業機械的應用水平和綜合效益。將家庭農場列入農機服務范圍,在政策上一視同仁。
三是構建互聯互通信息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全國農機生產信息管理服務平臺,農機360的易售寶、渠道通、農機作業通、農機幫,市農機信息服務平臺,修配企業的QQ群的作用,為農民、農機戶提供快捷、高效服務。要加大農機信息宣傳力度,繼續實施獎勵措施,全年發表各類信息、稿件達到800篇以上。
四是切實加強農機化人才培養和職業培訓。以農機化實用人才為重點,開展新型農民職業培訓、勞動技能培訓、生產新技術培訓、安全操作培訓,聘請高級專家授課,提高培訓層次和水平,全年各類培訓達到3200人次。
(四)機關效能建設要有新提升。繼續鞏固擴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加強機關服務品牌創建,開展爭創市級文明單位活動,建立“四項”機制,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機關形象。
一是加強學習,建立完善素質教育機制。繼續堅持集體學習和領導班子理論學習制度,列出計劃,逐一落實。改進學習方法,采取科室輪流領講、聘請專家授課、觀看教育視頻、開展理論研討等措施,切實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實效性。
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黨建高水準帶動業務上水平,努力將縣委、縣政府部署轉化為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的具體行動,依托政務中心農機窗口、農機推廣站、監理站、農機校、鄉鎮農機站,聯合農機企業、合作社、行業協會,動員整個農機化系統的力量和資源,重點做好以下4個方面14項工作。
一、圍繞農業各產業需求,全程全面推進農業機械化
1.全力抓好糧食機械化生產。深入推進糧食等主要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圍繞“三夏”、“三秋”等農業生產適時舉辦機械化育插秧、高效植保、秸稈綜合利用等系列推進活動,著力突破薄弱環節,提升全程機械化水平。
2.大力發展農機服務產業。推進農機服務創新,探索“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互聯網+農機服務”、“全程社會化服務+農機合作社”等新主體、新模式、新業態,加強農機運用指導,推動農機社會化服務提檔升級,發揮好農機服務在農業生產中的主力軍作用,為穩定糧食生產提供堅強支撐。
3.積極推進畜牧業機械化。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畜牧業機械化發展的意見》,深入調查本縣畜牧業農機裝備需求現狀,會同畜牧業發展中心共同制定畜牧機械補貼方案,拉動畜牧業機械裝備水平快速提升,推進農業生產全面機械化。
二、圍繞重要扶持政策,推進農機裝備和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
4.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深入調查研究,科學制定補貼資金使用方案,突出問題導向和綠色生態導向,將糧食生產關鍵環節、薄弱環節農機具和大中型、先進適用、節能環保的畜牧機具納入補貼范圍,并實行敞開補貼。完善操作流程,全面推廣使用手機APP申領補貼,優化補貼機具核驗制度,促進補貼政策落實更加便民高效。
5.實施農機化產業發展項目。按照省、市相關規定,本著“公開、公正、科學、有效”的原則,規范使用農機化產業發展項目資金,公開申報立項,扶持指導綜合性全程農事服務中心建設,助推本縣農機社會化服務轉型升級。
三、圍繞“放管服”改革,促進農機化管理和服務提質增效
6.做好農機化技術培訓指導。印制農機化技術資料和購機補貼政策明白紙,發放到農機大戶、合作社和科技示范戶。發動縣鄉農機推廣技術人員“包村聯戶”開展技術培訓、指導和政策宣傳。依托農機校、農機駕校、農機經銷企業、農機專業合作社等開展農機駕駛操作和實用技術培訓,擬培訓指導各類農機人員4000人次,印制培訓宣傳資料10000份。
7.抓好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按照有關規定,做好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牌證管理機械的行政審批工作。根據文件要求發放聯合收割機(插秧機)跨區作業證并及時做好登記備案。加強“三夏”、“三秋”農機化生產重點區域和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等重點對象的安全宣傳和安全檢查。宣傳推廣農機保險。做好農機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應急演練。創建省級“平安農機示范縣”。落實“變拖”專項整治行動,通過與公安交管部門聯合執法、信息互通和安全教育等方式,全面落實省、市有關“變拖”監管工作部署,確保全年無農機重大安全事故。
8.培育農機服務組織。積極做好農機專業合作社摸底調查和分類指導工作,對正常運營的合作社做好規范提升,對運營良好的合作社扶持壯大。指導并推薦農機專業合作社創建部、省、市級示范社。開展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培訓。扶持農機專業合作社建立農機化示范培訓基地,承擔農機化示范推廣項目。扶持生產規模大、農機裝備全、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成綜合性全程農事服務中心。根據市縣有關文件部署要求,推動農機專業服務組織開展農業生產全程托管服務。
9.搞好農機化生產服務。科學制定“三夏”農機化生產方案和應急預案。積極做好“三夏”農機跨區作業接待服務。協調農機經銷企業、維修網點做好農機檢修服務和配件供應。全力做好農機作業信息,引導農業機械合理有序流動。
10.做好農機化管理統計。經常性深入農機經銷企業和農機大戶、合作社開展農機供需市場調研,準確掌握全縣農機裝備發展情況,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有效。按照省市主管部門要求及時報送農機化生產進度和農機化管理統計報表。
11.推進農機農藝農信融合。按照省市主管部門要求開展“互聯網+”農機合作社示范創建,在農機合作社中示范推廣大型農機加裝智能終端并納入綜合作業監控平臺系統,開展農機精準作業示范。推廣應用“農機直通車·全國農機化生產信息服務平臺”及手機APP。加強服務平臺建設,開展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經銷和維修企業的基本信息采集工作,強化對農機化生產的信息調度。
(一)加快補齊糧食生產機械化短板。圍繞水稻機械化插秧、玉米籽粒機收、馬鈴薯機播機收、秸稈粉碎還田等薄弱環節,分區域組織開展培訓指導和示范推廣活動。加快應用川糧油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推廣精量播種、高速移裁、深施肥、高效植保、低損收獲、智能烘干、初加工、精深加工、存儲及冷鏈物流等短板弱項裝備。
(二)推進糧食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減損提質。加強糧食機播、機收技術指導,嚴格落實各級農業主管部門機收減損技術指導意見和操作規范。大力宣傳和推進作業質量標準,督促企業改進播種、收獲機械產品。開展糧食烘干能力建設調研,推進糧食產地烘干減損。
(三)加強機械化救災防災能力建設。根據我市自然災害發生規律和特點,制定機械化救災防災行動方案。推動本地農業機械保有數量和類型結構滿足本地區救災防災需要。加強農機手應急救災防災技能的培訓、機械化救災防災工作調度和應急救災防災演練。
二、有力推動農機化發展轉型升級
(一)編制好“十四五”農機化發展規劃。參與起草《市“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并按照規劃逐步落實。
(二)推進“五良”融合全程機械化爭創行動。實施以“良機”為牽引,良田、良種、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全程機械化建設行動,大力推廣秸稈還田離田、化肥農藥精施、殘膜回收等綠色高效機械化技術裝備,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選育一批“宜機化”作物品種,推廣一批“宜機化”栽植方法,總結示范一套“宜機化”經營機制,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宜機化改造典型案例和“五良”融合全程機械化典型案例。
(三)做強農機化產業群產業鏈。依托現代農業發展工程、社會化服務體系等涉農項目資金,大力培育“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向上級推介典型案例。健全農機經營、農機維修及零配件供應、技術培訓等供應鏈。
(四)加強農業機械化指標體系研究和行業發展監測。強化農機化發展統計管理工作指導,提高農機化統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加強農機作業成本效益動態監測,開展農機化形勢分析。
(五)推進“機械化+數字化”發展。逐步推廣應用手機App、人臉識別、補貼機具二維碼管理和物聯網監控等技術,嘗試推行農機購置補貼全流程線上辦理。
三、推動農機化發展重大政策落地
(一)進新一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高質量實施。及時制定本級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并農機購置補貼額一覽表,實施新一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二)全面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落實《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全覆蓋推進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落地,指導各地優先扶持糧食生產機具報廢更新,加快老舊收獲、插秧、植保、脫粒等機械淘汰升級。
四、推進農業機械化基礎建設
(一)持續改善農機作業基礎條件。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域全面達到“宜機作業”要求。支持丘陵山區開展機耕道路建設,提高農機作業通達度。鼓勵各地支持新型經營主體開展糧食烘干、倉儲加工、機械化育秧、機具庫棚和機耕道等基礎條件建設,推動農機維修社會化服務網絡建設。
一、加強學習,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采取集中學習,自學等形式,做到學習有筆記,有心得,全年每人完成學習筆記兩萬字,心得體會兩篇,通過學習,思想政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二是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財務與會計等業務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三是認真學習有關財政政策,嚴格遵守財務管理制度,使我局的財會工作能夠按照國家相關的政策法規開展,從而保證了計財科各項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認真做好日常財務管理工作,保障財務會計工作有序開展。
(一)日常財務報賬工作情況。
1、加大財務預算支出管理,嚴格執行財務審批制度,切實履行財務收支審批手續,規范財務支出審批程序,按照財務工作要求,逐筆逐張審核原始會計單據,做到支出內容審核程序到位、審批手續齊全,保證了財務開支的合理性。
2、加強應收往來款項的核收工作,確保資金良性循環周轉。及時準確統計個人的各項往來賬款,按時進行核收,保證資金按時回籠。全年共計清理往來借款49筆,完成日常財務報賬236筆。
3、規范報賬審批程序,根據區財政局《關于進一步規范區級會計核算單位報賬程序的通知》精神,制定下發了《**區農林局關于報賬審批程序補充規定的通知》文件,進一步規范了局屬各單位的報賬程序。
4、嚴格遵守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加強對國庫集中支付財政信息系統的管理,依據已批復的部門預算指標數,按照國庫集中支付的要求,積極申報財政性資金用款計劃,及時申請財政資金撥付,保證了財政資金的及時足額撥付到位。順利完成了財政預算資金86.6萬元的報賬工作。
5、及時、準確地做好職工出勤費、遺屬生活補助費等各類補貼的核對和發放工作。
(二)進一步加強了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
1、按照全區資產管理工作要求,積極推行資產管理信息化工作,組織局系統12個單位的12名資產專管員參加了信息系統培訓。并按時報送了固定資產信息系統電子版及紙上介質,實現了對資產的動態監管,從而進一步規范了固定資產管理工作。
2、認真做好國有資產移交工作,將原區種子公司院落及庫房移交給農檢中心。
3、制定下發了《關于將原種子公司、蔬菜種子公司部分資產移交局屬相關單位的通知》,完成了原**區種子公司、原**區蔬菜種子公司資產移交局機關資產的臺帳登記和卡片制作工作。
(三)認真完成了局機關職工“三金”的收繳、臺帳的登記、對帳及其轉移支付工作。
1、全年按時上繳職工養老保險金18948元,同時完成了2005年至2010年職工養老保險金的對賬計息工作。
2、全年按時上繳職工住房公積金11412元,辦理了6名調出人員轉移支付住房公積金14688元。通過收集職工住房公積**帳、工資表、人事檔案等資料,填報了《**區財政全額撥款單位1998年至2010年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及單位、個人繳存金額審批表》,并順利通過審批。完成了住房公積金財政配套資金112844元分解至職工住房公積金個人賬戶。
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業技術推廣站與安全監理站的建設體制也在不斷的完善,農機站在職務和責任上也擔負著推動我們農業機械化全面發展的重要使命。我國近年來,農業機械站的增多,有必要把農業機械站財務檔案管理工作這一新研究課題進行系統化研究,對加強我國農業機械管理、農業機械推廣及安全監理相關流動資金管理以及農業機械作業成本核算管理都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義。
1 我國農業機械站的發展現狀我國農業機械站的發展現狀
建國以后,我國對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制定的明確的發展方向,發展科教興農、農業機械化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新課題。80年代初期,我國農業機械推廣和業務監理還處在發展初期,在管理制度以及人員分配上仍十分薄弱,近幾年來,農機站在建設數量以及專業是技術人員上都在成倍的增加,由過去的單一技術推廣擴大到技術、物資、信息咨詢、企業協同發展、技術培訓以及經營服務等方面,辦公場所在不斷的擴大,活動陣地也伸展到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運營范圍的擴大,相應的經濟收入也在不斷的提高,站內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也初具規模,已經形成具有特定性質的經濟實體。農機站的良好發展勢頭便會相應的需要系統的財務管理制度來維持。但是,由于現在發展變化速度較快,財務管理在體制上仍存在與之不相適應的現象。農機站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仍然有待提高、管理制度在科學規范上需要進步的完善,少數單位財產管理資金運用上仍然存在問題。加強濃機站的財務檔案管理水平,對推動我國農業的健康發展,振興農業技術推廣事業都有重要的地位作用。實踐證明,加強財務管理水平,可以從水平、效益上提高農機站的建設質量,不斷的增強其經濟運作能力,反過來作用與各項生產活動,從而加速新技術、新知識的推廣,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2 農機站財務檔案管理工作要點
2.1 運作信息檔案管理
財務檔案管理信息記錄包括對農機站日常工作預算、財務狀況、收入與支出、財務管理制度、經濟核算信息、農業機械周邊費用、流動資產分配分案等,檔案的記錄對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防止資金的流失、完善控制與監督有著重要的信息參考、管理、方案制定與修改指導價值。其中對農業機械的財務信息管理尤為重要,也是農業站體制財務管理的主要服務目的,其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2.1.1 農業機械的ID化財務檔案信息管理
ID化管理指的對農業機械根據其不同的設備種類和設備型號進行分類具體化檔案歸類管理。每一單一機械以及型號設置單獨的ID數據庫,分別記錄機械的價值變化、具體使用單位、機械運行情況以及維修信息等。價值變化的記錄,應當包括機械的采購信息、機械使用產生的價值損耗以及價值的恢復(維修)。實用參數變動對比記錄方式,對機械的具體使用日期、使用的單位信息、機械操作負責人統一錄入。對設備的修理的具體日期,產生的費用以及修理次數都詳細的歸檔在機械ID信息庫中,并定期的根據跟蹤信息及時更新,反映出機械的最新使用狀況,以合理的分配經濟預算并計算經濟投入所對應的價值變化。檔案信息應做好備份,一份為固定資產明細由會計保管,一份為隨機更新資料庫,由具體負責人進行信息的跟蹤和更新。
2.1.2 機械保養信息檔案管理
機械保養是保征機械完整和延長使用年限的必要措施。 保養工作雖然是機務人員的職責,但是,財會人員應當進行必要的監督。按照機務操作規程,定期考核機務人具的保養記錄信息,一方面可以促進機械保養工作,另一方面,通過了解機械保養中的原材料和工時的消耗,有利于促進人力和物力的節約。
3 預算財務檔案管理
單位預算檔案管理是指對農技推廣站根據事業發展計劃和任務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進行統一檔案管理。要根據當地政府、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要求和本站肩負的新技術試驗、示范、培訓、推廣以及技術承包、經營服務等工作任務的需要,編制單位預算。財政補助額度一經確定,單位預算規模則由單位根據資金來源、事業發展和工作任務的需要自行確定, 并自求預算平衡。預算檔案管理對于整合分析農機站的資金投入分配,協助上級單位和農機站本身的整體規劃提供了指導分析價值,從而保障農機站能夠長期良性的運營。
4 資產檔案管理
(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建設高標準農田(魚池)項目20個,農業資源開發項目3個,年新增高標準農田5萬畝;新增高效設施農(漁)業1.18萬畝,累計9.33萬畝,占比達22.7%;積極推進全市工廠化育秧建設,建成城廂東林村,璜涇雅鹿、新海村,沙溪塘橋村,浮橋三市村5個工廠化育秧點。高標準農田建成區實現了“田成方、渠成網、路通暢、林成行”,夯實了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既增加了耕地資源,又方便了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和機械化操作,有效提高了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效率,全市水稻平均畝產達到了630公斤,比上年畝均增產12.8公斤,水稻最高田塊畝產達到了786.2公斤,為全省高產創建測產第一名,全市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
(二)生態綠化建設全市新增林地、綠地1.03萬畝,其中,完成了雙浮路、協星北路生態片林建設2788畝,綠色通道提檔改造7281畝,古塘河等河道綠化2432畝。開展免費送苗下鄉活動,調運林果苗木9萬株,新增林果面積2973畝。做好了城鎮綠化建設,新增綠化面積5154畝。全面完成了村莊環境整治及示范村的提檔改造任務,新增綠化面積1672畝。會同市財政出臺了《市農村綠化以獎代補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落實財政獎補資金500萬元。
(三)農產品質量建設建成市鎮村三級監管網絡,在6個鎮掛牌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完善了市鎮村監管員隊伍,定期不定期檢測農產品588批次。新建鎮、基地速測室11個,累計13個,對20畝以上的蔬果基地實施了全程質量跟蹤監控。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機制,建成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可通過條形碼實時查詢農產品從生產到市場的全部信息,形成了“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的科學監管模式。
(四)農業機械化建設全市農機購置總投入達4751萬元,其中各級財政投入達2634萬元(中央和省868萬元、市40萬元、市1726萬元),占比55%,新增補貼農機具3549臺(套),其中新增大馬力拖拉機89臺、聯合收割機176臺,補貼資金受益農戶及合作組織達698戶,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收割機保有量267臺。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2%,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率達70%,糧食生產實現全程機械化。同時,新建農機庫房20個,已竣工并通過驗收10個,面積8000多平方米。擁有農機合作組織55家,10家被省局評定為“三星級”農機合作社,大中型農機加入農機合作社比例達71%,先后榮獲省及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稱號。11月份,全市各鎮均通過“率先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示范鎮”考核驗收,年內有望通過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示范市”考核驗收。
(五)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完成游客中心、玫瑰莊園二期等基礎設施建設,獲評國家4A級景區。建設年全國蘭博會展館9000平方米,建設林果基地500畝。開發了全市第一套肥水一體智能型灌溉系統,園區內蔬菜肥水灌溉實現智能化。申報各類項目14只,爭取省級資金近1000萬元,獲市、市科技成果進步獎3個。農業特色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年產食用菌近萬噸、蝴蝶蘭近200萬枝,獲首批中國特色農莊殊榮。
(六)生物科技農業建設加快推進生物農業科技產業園建設,建成了4000平方米市現代農業園區組培中心并投運,引進了“無土栽培有機緩釋肥”專利,并開展生產與推廣。安豐生物源工程中心開展了農作物抗病生防制劑的選培,自主研發了水稻工廠化育秧生物基質。同時,加強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合作,加快生物科技農業創新與成果轉化。與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研究了設施農業土壤連作障礙克服技術,與市農科院共建“田園工作室”。11月底,省現代農業校企(園區)合作聯盟落戶市現代農業園區,作為合作內容之一的市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訓基地同時揭牌,為我市現代農業發展構筑了科技創新與新型農民培育的合作平臺。此外,進一步開展了集生態休閑觀光旅游資源網上瀏覽,優質農產品網上銷售,農業生產溫、光、水、肥、氣等基礎數據實時監控功能于一體的“田園”農業網絡管理平臺建設,在去年5個視頻監測點的基礎上,又新建視頻監測點7個。
(七)農民培訓及為農服務開展農業科技大培訓,年培訓農民5800人。加快“五有”鄉鎮農技站建設,制訂實施了《市“五有”鄉鎮農技站建設方案》、《市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完成全市六鎮“五有”鄉鎮農技站建設。規范農業項目監管,年申報各級各類項目92只,獲得立項91只,獲得總扶持資金達8874.9萬元,比去年增長23.7%。
(八)龍頭企業培育全年新增安佑(中國)動物營養研發有限公司、市糧食購銷有限公司兩家市級龍頭企業。目前,全市擁有省市級龍頭企業19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5家,市級龍頭企業14家,年預計銷售收入超115億元,輻射帶動農戶8.9萬戶。市江南農副食品城、市糧油批發交易有限公司成功申報省級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
二、年現代農業建設重點
年是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決戰之年,圍繞“打造田園城市、建設生態文明,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美麗家園”的工作目標,高標準、高質量、快速度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確保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一)進一步明確主導產業格局定位。根據我市現代農業主導產業發展定位,進一步落實主導產業空間布局,細化規劃,重點對確定的16萬畝永久性水稻、10萬畝常年蔬菜、8萬畝生態林果、6萬畝特色水產分解到鄉鎮,落實到田塊。同時,圍繞“穩定總量、調優結構、提高品質、生態循環、農技結合”的要求,重點建好國家級種豬場,東林、太星等10個萬頭生豬養殖場,逐步推進2000萬羽溫氏雞集中小區養殖。
(二)進一步落實高標準農田建設。計劃新建高標準農田(魚池)項目14個,資源開發項目2個,建設面積5.6萬畝。繼續扶持雙鳳、瀏河二個萬畝水稻片區工廠化育秧點建設,爭取栽插面積超過4萬畝。同時,促進高標準農田與合作農場相結合,做到“規劃好一塊、建設好一塊、經營好一塊”。
(三)進一步完善農業機械化配套設施。提升農機化發展水平,計劃新增高效設施農業機械600臺(套)、報廢更新聯合收割機、拖拉機各50臺,新建配套機庫30只。加強對現有農機的管理,提高農機具的使用效率,全面提升農機的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服務水平。開展農機服務體系建設,每鎮至少建1個四星級農機合作社和1個三級以上農機維修點。加大農機化科技創新力度,建設省級農機化科技示范基地1個、規范化農機推廣機構1個。
(四)進一步創新發展生物科技農業。加快推進生物農業科技產業園建設,投資建設5000平方米生物農業科技孵化中心,加快培育高科技農業企業,全面整合研發團隊,進一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安豐生物爭取晉升國家級工程中心。大力推進“安全、生態、高效、高質”的生物肥料、水稻育秧生物基質的產業化生產,確保年產生物有機肥料2萬噸以上、水稻育秧生物基質3000噸以上。在新毛萬畝水稻片區積極探索生態循環種養結合的生產模式,依托土壤生物改良、病蟲害生物防治等先進技術,開發優質、生態、功能大米。同時,加快市現代農業園區組培中心市場化運作,力爭年育苗一千萬株以上,實現產值2000萬以上。
(五)進一步創新合作經營機制。貫徹落實十提出的發展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精神,培育以合作農場為主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龍頭企業為帶動的新型經營體系。加強對現有100家合作農場生產經營的指導,理順經營機制、提升科技水平、延長產業鏈,力爭先行培育20家合作農場典型,經營面積達5萬畝以上。新增綠潤、口水娃兩家農業龍頭企業晉級省級龍頭企業。加強市場營銷配送體系建設,促進農產品進企業、進社區,形成產銷銜接的良好局面。
1、農機安全生產管理隱患
1.1道路運輸的農用車輛。主要有拖拉機(手扶、小四輪及大中型拖拉機)。農機安全管理部門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這部分車輛和駕駛員實施安全管理。拖拉機的轉向性、制動性和穩定性較其他車輛差、噪聲大、易疲勞、運輸安全系數低,其在從事道路運輸過程中較其他車輛更易發生事故。為此,在國家制定的交通、農機安全管理法規中,均對拖拉機載人做了禁止和限制性規定。但在部分地區,由于農業生產繁忙,一些群眾為了一時方便,搭乘拖拉機的行為時有發生,而重特大農機事故中,大多數都與拖拉機載人有關,這樣的事故案例屢見不鮮。另外,超載運輸也是造成農機交通事故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超載易導致方向失控、制動失靈、在爬坡時車輛易向后滑,極易發生事故。1.2農田作業(包括農副產品加工)的農機。農田作業的農機安全管理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視。人們往往認為農田作業環境簡單,會操作就行,不會發生事故,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從事農田作業的機械與從事道路運輸的車輛相比,雖然相對發生事故的機率較低,但前者的數量遠遠大于后者,且作業有一定季節性,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依然較大。因此,對從事農田作業的農機安全管理工作同樣不能放松。
2、農機安全生產管理措施
2.1培養一支駕駛操作技術過硬、法規意識強的農機駕駛、操作人員隊伍。農機安全監理部門要按照《條例》的要求,對農機駕駛操作人員進行全面的業務知識和駕駛操作技能培訓,嚴把考核、發證與年審關,并定期組織他們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把他們培養成合格的駕駛操作人員,使他們能夠在農機化作業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為農機安全生產作出應有貢獻。2.2要大力宣傳,全民動員,營造人人共同遵守《條例》的良好氛圍。對廣大有機戶還應該加強農機安全作業常識宣傳,使他們能夠知道農機安全常識,了解農機安全常識,在生產中遵守安全規章,以便消除因第三者過失造成的農機事故。無論是農機交通事故還是農田作業事故,第三者的過失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道路交通事故更是如此。為此,《條例》第四條明確規定“: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車輛、行人、乘車人及在道路上進行與交通活動有關的人員,都必須遵守本條例。”從上述規定可知,《條例》既要求機動車駕駛員遵守,也要求每個公民遵守。對于農機從事農田作業,凡是參于作業人員和周圍其他人員,都必須遵守農機安全作業規章,確保安全生產。2.3督促機主按時參加農機年檢,并進行定期檢查與保養,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可能存在事故隱患的零部件及時進行更換,保證農機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要求駕駛操作人員養成作業前檢查農機技術狀況,特別是對影響作業安全的零部件檢查的良好習慣,從而在農機本身的技術狀況方面保證作業安全,及時消除事故隱患。2.4充分發揮農機安全管理部門的職能作用,加大對農機違章作業的監督檢查力度。監督檢查是農機安全監理部門的重要職責之一,也是加強農具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落實農機駕駛操作人員遵守《條例》和安全操作規程的有力保障。農機安全監理部門應經常定期和不定期地對農機交通安全進行檢查,特別是對田間道路上農機交通安全的檢查。目前,田間道路的交通安全是一個盲區,交通管理職能部門把監管和整治的主要精力放在交通流量大的國道、省道及通村路等交通要道上,無暇顧及田間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加之有些農用機動車主的法制觀念淡薄,交通安全意識差,他們趁有關部門疏于管理之機從事違章運輸,甚至非法從事客運,從中牟利。于是無證行駛、違章載客、超載、人貨混裝等違章現象泛濫;加之田間道路的路況環境較差,農機車輛運輸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另外,農機安全管理部門還應在農忙季節,集中精力對農機農田作業進行監管,全方位保證農機安全生產。2.5農機安全監理部門應依照《條例》規定,本著以責論處的原則,處理農機事故。從事交通運輸的車輛之間,車輛與行人、非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時,責任比較易認定。但對于拖拉機違章載人所造成的人員傷亡事故,事故處理機關一般都認定駕駛員負全責。其實,這樣劃分事故責任是不客觀的,更不能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縱了一些違章搭乘拖拉機者的行為。《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貨運汽車掛車、拖拉機掛車、平板車、起重車、自動傾卸車和罐車不準載人”。根據這一規定,利用拖拉機載人的駕駛員和搭乘拖拉機的人員其行為都是違反《條例》的。概括起來,拖拉機載人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情況:一是駕駛員主動要求行人搭乘;二是行人主動要求駕駛員同意搭乘;三是行人強行搭乘。因此,事故處理機關在處理拖拉機違章載人事故時,應根據《條例》規定,根據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參照上述3種不同情況來劃分駕駛員與搭乘者的責任。這樣對駕駛員和違章搭乘者都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和警示作用。對農田作業農機事故的處理,應按照《農機安全監督管理實施細則》和其他有關規定,以責論處,以便教育廣大農民朋友人人都要遵守安全規定,及時消除各種農機事故隱患,確保農機安全生產。
作者:劉軍 單位:黑龍江省蘿北縣農機局
(一)人員減少,技術服務不到位
鄉鎮基層的編制上不能沒有農業技術員,但是大量農業技術員在崗位上不能履行工作職責,人力資源沒有得到合理配置,其實真正地做農業工作的只有很少的農業技術員,其他的技術人員都被領導選擇做了包村干部或者其它的工作,這造成了人員大量縮減。農業生產要按照農業工作計劃開展,農業工作計劃是由上級農業部門制定的。農業工作不僅包括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建設新農村,糧食直補,還包括上報報表、農業摸底等。由于技術人員對業務的生疏和包村工作對時間的占用,使農業技術人員很難深入到技術承包和技術培訓上來。
(二)職能性特點降低
上級農業部門的工作范圍廣泛,工作情況復雜,很難全面地照顧,相關技術知識的培訓次數有時會減少,工作人員受培訓的機會減少和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職能的轉變使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的職能性降低,使他們的職能權利大大被消弱。
二、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在這幾年發展緩慢的原因
(一)推廣支出力度不夠,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鄉鎮農業站要獲得發展就需要解決現存問題,擺在鄉鎮農業站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是資金不夠,無法進行品種的試驗,無法引進新技術和新材料,這導致了鄉鎮農業站的許多工作都沒法正常進行。
農業站存在的問題不僅有設備陳舊、設施不全,還有辦公環境差,八十年代甚至更老的辦公室設備難以再適應農業發展的需要。有的農業服務中心沒有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甚至沒有電話和傳真,嚴重阻礙了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辦公室里最基礎的檢測、化驗、觀測的設備都沒有,這會導致技術人員不能對農民的問題做針對性解答,基礎設施的缺乏使人民對先進、實用的技術的要求無法滿足,不利于農業技術的推廣。另外試驗田的缺乏,教學場所和教學設備的缺失,增加了示范試驗的難度,技術推廣工作很難開展。
(二)農業技術人員知識老舊,更新緩慢
在鄉鎮的農業站之中,技術人員擁有本科學歷的很少,大多數技術人員掌握的技術水平不高,平均年齡較高,特別是近幾年農業院校的畢業生越來越少,嚴重阻礙了技術人員隊伍的發展壯大,經費缺乏使技術人員知識更新緩慢。農業技術推廣站缺乏系統的培訓機制使農技推廣人員不能系統地接受培訓,使他們接觸不到農技推廣的新知識,使用老舊的知識投入實踐只會使工作效率更低。農機推廣人員缺乏信息交流,大大降低了農業的服務效果。農技人員只有不斷學習,掌握新技術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才能有效利用技術對農業生產進行指導。
(三)管制機構設置不科學,技術推廣動力不足
鄉鎮政府對鄉鎮農業站直接管理,鄉鎮農業站存在著政事不分、職責不明確的現象,領導干部對農機人員的隨意調遣使農機人員的職位分配出現混亂,出現了“在編不在崗,在崗不轉職”的情況,這就導致了農技人員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對農業技術進行推廣。另外農機人員的工資較低,福利待遇也較低,這降低了農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農技人員把工作重心放在經營上而不是服務上,這導致了農技人員和農業脫離關系,使農業技術推廣速度受到限制。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沒有遵循市場規律而進行推廣,效果顯然是不明顯的。技術推廣反饋系統的不健全和考察體系的不明確消弱了技術推廣人員應有的積極性。
三、如何改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建議
(一)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站技術的推廣職能
我國頒布了“三農”政策,政策的頒布使我國的農業基礎地位得到了提升,領導要強化對基層農業站的認識,要更新以往陳舊的傳統農業知識,政府不能為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阻礙農業正常發展,各級政府要把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落實到實處,從而發揮基層農業站生產第一線的作用。
要想提高農業站技術推廣職能需加大對其投資力度,在此基礎上一是要加強農業站基礎設施的建設,引進先進的檢驗和化驗設備,提高農技人員的技術服務水平,利用新設備來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二是要通過實行工作任務責任制來激發農技人員的工作激情。三是要加強農業網絡工程建設,通過建立農業信息公共平臺使農民能及時了解到國家的農業政策,及時了解新技術和農產品等方面的信息。四是要改善農技人員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提高他們的生活待遇。五是要擴大經費支出,滿足農技人員工作需求,提高他們工作的主動性。
(二)強化農技人員學習意識,更新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