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9 10:29:2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或者臨時建設、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二、重大危險源等級分類
按照重大危險源的種類在意外狀態下可能發生事故的嚴重后果,重大危險源分為以下四級:
1、一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特別重大事故的;
2、二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3、三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
4、四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三、重大危險源評估
每一年至少對的重大危險源進行一次安全評估;并將安全評估報告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重大危險源的建設過程以及材料、工藝、設備、防護措施和環境等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國家有關法規、標準發生變化時,應當對重大危險源及時重新進行安全評估,并將有關情況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
安全評估工作應由注冊安全評價人員或注冊安全工程師主持進行,或者委托具備安全評價資格的評價機構進行。從事重大危險源安全檢測檢驗、安全評估業務的中介機構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資質條件,并對其作出的檢測檢驗和安全評估的結果負責。安全評估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安全評估的主要依據;
2、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
3、危險、危害因素辨識與分析;
4、可能發生事故的種類及損害程度;
5、重大危險源等級;
6、監控措施方案及防范措施計劃;
7、應急救援預案效果評價;
8、評估結論與對策建議等。
四、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和管理
應根據重大危險源的級別,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監控管理。礦主要負責人對本礦的重大危險源管理監控工作全面負責,并指定重大危險源管理與監控的具體負責人。
1、一級重大危險源必須建立有效的動態監控系統,進行不間斷的監控,隨時掌握危險物品有關參數的變化情況,發現問題立即進行處理,并每季度向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重大危險源監控情況。
2、二級重大危險源應建立有效的監控措施,定期監測危險物品的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每半年向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重大危險源的監控情況。
3、三級、四級重大危險源應建立有效的監控措施,監測危險物品的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每年向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重大危險源的監控情況。
4、必須在重大危險源現場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識。礦主要負責人應保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所需的資金投入,并組織對本礦重大危險源進行定期巡查、登記和上報等。
5、必須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落實應急救援預案的各項措施,每年進行一次事故應急救援演練。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
(2)應急機構人員及其職責;
(3)危險辨識與評價;
(4)應急設備與設施;
(5)應急能力評價與資源;
(6)應急響應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7)事故應急程序與行動方案;
(8)保障措施與程序;
一、重大危險源的概念
1、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超過《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規定的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
2、公司系統中以后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險源:重大危險源類別中的壓力管道分為三種:長輸管道、公用管道、工業管道,其中公用管道中壓力范圍在1.6~100Mpa,且公稱直徑≥200mm的燃氣管道屬于重大危險源。
二、重大危險源控制要求
公司是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監控和管理的責任主體,要對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監督與控制全面負責,因此,要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制定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公司的主要負責人要對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與檢測監控全面負責。
1、建檔備案:對本單位重大危險源進行登記,建立管理檔案,在每年3月底前將有關資料報送當地縣級以上政府安監部門申報登記備案。
2、報告與核銷:對本單位新構成的重大危險源情況向當地縣級以上政府安監部門申報登記備案;對于已經不再構成的重大危險源的,也要到當地縣級以上政府安監部門及時核銷。
3、重新評估:對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在生產運營過程、材料、工藝、設備、防護措施和環境等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國家法律法規發生變化時,對重大危險源重新進行安全評估,安全評估結果要及時報告當地縣級以上政府安監部門。
4、資金投入:單位主要負責人(投資人)要落實保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檢測監控所必需的資金投入。
5、人員教育:對本單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使其熟悉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6、信息告知:要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可能發生事故的危害后果、應急救援和逃生措施等信息告知周邊單位和個人。
7、安全評估:至少每3年對本單位重大危險源進行一次安全評估。屆期內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已進行安全評價并符合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要求的,可以不必進行安全評估。
8、設施管理:在重大危險源現場設置明顯的警示牌,并加強對現場檢測監控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
9、檢查、檢測:要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狀況以及重要設備、設施進行定期檢查、檢驗、檢測;并做好記錄。
10、隱患整改:要對存在事故隱患的重大危險源,立即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資金、責任人、期限進行整改。
三、重大危險源的事故應急救援
1、應急預案:要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并應報當地縣級以上政府安監部門備案。
2、應急設施:應明確指揮中心的位置、設施、通訊方式、物資場所,列出應急設備清單,描述與武警、消防、衛生、防疫機構的關系及搶險已具備的基本設施,描述現場及隨身攜帶的可用的危險監測設備及使用人員和保存場所,列出可用于搶險的個體防護裝備和保存場所,列出與有關機構應急聯防簽訂的互援協議。
一、個人安全質量工作總結
(一)制度建設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做好質量安全工作的基石。根據部門領導部署,一年來,我逐步完善了各種質量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本年,共修訂、完善《成都軌道建設工程綜合應急預案 》、《防汛管理規定》、《進一步加強防汛工作的通知》等9項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了建設公司安全質量規章制度。
(二)重大危險源管理
本年,地鐵8號線為施工高峰期,重大危險源十分突出,盾構穿越錦江、雙橋路既有線暗挖、東大路既有線暗挖、盾構建穿越西環鐵路、穿越成貴鐵路、東-東暗挖等特大風險源較多。根據安質部領導部署。以強監控、建臺賬、建網絡管理為著力點,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認真組織開展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安全質量部對每個重大和特別重大危險源建立了動態管理臺賬;做好重大危險源安全專項方案的專家審查論證工作,重大危險源開工前實行驗收制度,確保施工方案的可靠性和可操控性,加強施工過程監管,定期對重大危險源安全專項方案執行情況排查。并在特重大危險源施工期間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過程中,全年下達檢查通報10余次,糾正重大違章6次。本年8線建設工地重大危險點未出現一起安全質量事故,2標盾構順利穿越9號線和黃荊村、4標盾構順利穿越錦江、5標東大路暗挖初支已完成等特別重大風險源。
(三)日常隱患排查
針對日常隱患較多的站點采取巡查、排查、跟蹤復查、突擊檢查、樣板觀摩會等多種方式查找工程實體上的差距、管理中的不足和行為上的違章違規現象。本年共防汛、深基坑、腳手架等專項檢查13次,參與搶險工作6次。全年共發整改通知單10余份,其中黃色整改通知3份,協調工作發出工作聯系單6份,函件5份。
(四)防汛管理
本年汛期之前,成都軌道建設公司了文件《2018年防汛工作方案》、《關于2018年防汛重點工點包保工作的通知》、《防汛管理規定》,召開了防汛部署會3次,對今年的防汛形式進行了分析,梳理了防汛重點59處。梳理了既有線防汛點30個,并實行了分級管理,其中一級既有線防汛點5個,二級10個,三級15個。同時汛前組織了3次防汛警示教育會,通過歷年地鐵防汛典型案例,從深基坑被水淹、盾構汛期滯后沉降、斷頭管封堵不牢靠等幾個方面,深入剖析,進行警示教育。
本年汛期,對在建工地進行了常態化的汛期巡查和5次防汛的專項大檢查,并對檢查情況形成了通報,汛期共發現隱患80余處,發出整改通知6份。梳理出全線防汛重點匯水區域共計148處,統計了水泵安放點。通過檢查,進一步保障地鐵工程安全度汛,地鐵工程防汛應急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五)修訂預案,開展演練
本年,針對今年的建設形勢修訂了《成都軌道交通建設工程突發事件綜合預案》、《成都軌道建設工程防汛物資標準配備清單(修訂)》, 為有效應對汛期突發事件,檢驗預案的操作性和實用性,根據今年工程的進展情況,軌道集團公司在11號線組織了1次綜合應急演練工作。同時各線路指揮部、各參建項目部共開展了專項防汛應急演練120余次。
三、存在的問題
(一)一崗雙責的安全觀有待繼續強化和深入
近一年來,我對崗位職責中質量安全責任認識不清,導致在工作中對安全質量工作的重視度不夠,在安全質量規章制度的落實上存在差距,在危險源的動態控制上對施工單位要求不嚴的現象。
(二)需進一步加強自身學習
由于地鐵安全質量工作復雜,新法律法規不斷推出,而我現場的日常監督及內業工作極為繁重,協調與監督能力亟待通過培訓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繼續做好8號線工程的安全質量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對各工地的重大危險源管理
(二)嚴把質量關,積極做好8號線一期工程土建工程的實體質量驗收工作。
(三)加強日常隱患排查,深入現場,確保各工地安全可控
前言:我國金屬非金屬礦山行業安全生產形勢嚴峻,不安全的狀態下運行的尾礦庫是一個巨大的隱患,也是一個重大的危險源,嚴重威脅到下游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對環境也構成了相當的威脅。我國尾礦庫歷史上曾發生過多起重特大事故,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損失。那些觸目驚心的事故災難讓我們更加認識到尾礦庫事故危害的嚴重性和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意義。
一、榆木溝尾礦庫簡介
欒川龍宇鉬業有限公司榆木溝尾礦庫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陶灣鎮榆木溝,屬于山谷型尾礦庫。初期壩為碾壓堆石壩,壩頂標高1270m,壩高60m,后期采用尾砂上游法筑壩,1270m標高~1370m標高尾砂平均堆積邊坡為1:4;1370m標高~最終堆積標高1470m尾砂平均堆積邊坡為1:5,總堆高200m,尾礦庫總壩高260m,總庫容4272.7×104m3,有效庫容3845.4×104m3,可為選廠服務17年。
二、立項背景:
我國金屬非金屬礦山企業點多面廣,在安全管理上,很多企業管理水平不高,在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和漏洞,安全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發展不平衡,行業整體技術水平不高,導致安全生產事故數量居高不下。
榆木溝尾礦庫運行管理難度較大,尾礦庫安全管理一直局限于一般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系統性差;在安全生產組織保障、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薄弱環節。為改善安全管理水平,響應國家相關政策,建立安全標準化系統。
三、尾礦庫安全標準化管理系統的建立
(一)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
為了規范榆木溝尾礦庫的安全管理工作,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配備并以書面形式任命了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尾礦庫負責人。被任命的人員持有相應資格證,并按要求參加了《金
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范》、安全生產管理、標準化系統內部評審、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安全生產崗位職責、事故、事件調查技術等培訓。
(二)制定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規定了為完成生產管理活動所使用的方法和過程,對影響安全生產效果的各項活動作出規定,使各項活動處于受控狀態。程序文件闡明與安全生產活動有關人員的職責、權限、相互關系,作為執行、驗證和評審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據。
程序文件規定了各項安全管理活動的流程和方法,當然也包括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這一工作,因此優先進行程序文件的制定。
針對尾礦庫安全標準化9個支撐要素,38個子要素,共制定25個程序文件來規范安全管理活動。
(三)制定管理手冊
尾礦庫安全標準化建立了標準化系統文件,并制訂安全管理制度共 62項,包括《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重大危險源監控制度》、《重大隱患整改制度》、《職業危害預防制度》、《特殊工種管理制度》、《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設備和設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獎懲制度》等,并下發予以實施,根據榆木溝尾礦庫安全標準化評分辦法及自評結果,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標準化自評得分為79.85分,百萬工時傷害率和百萬工時死亡率均為零,綜合分析表明:自評等級符合尾礦庫安全標準化三級標準要求。
(四)制定作業手冊
作業手冊包括安全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和作業規程三大部分。根據尾礦庫安全標準化要求,針對尾礦庫13種崗位,制訂了崗位操作規程和作業指導書,對各個崗位存在的風險、風險級別及預防控制措施進行了詳細描述。并結合尾礦庫現場作業情況,進行了多次的修訂和完善。有利于規范各個崗位的工作標準和作業程序,在對各個崗位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防范措施,以便在作業前和作業中加以防范。
(五)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按照尾礦庫安全標準化建設要求,建立了識別、監測、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的機制或制度,對員工安全意識進行了識別,并制定了安全意識提升計劃,安全意識提升的效果良好。
(六)事故及應急管理
為加強各類事故的管理,減少和防范各類事故、事件的發生,根據尾礦庫安全標準化要求,制訂了《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事故事件報告制度》、《事故事件調查制度》、《事故事件統計分析規定》、《事故事件回顧規定》等管理制度。明確了事故、事件統計、上報、調查、分析、處理、回顧的機構、職責、程序等相關要求。
為規范應急管理程序,針對重點危險源和重點防范部位以及可能發生的風險,提前制訂應急措施,以防止事故擴大,消除或降低事故影響,制訂了《應急管理及響應制度》、《應急計劃管理制度》、《應急保障制度》、《應急演練及對應急預案評審制度》等應急管理制度。并編制了《綜合應急預案》、《榆木溝尾礦庫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漫壩事故救援現場處置方案》、《垮壩事故救援現場處置方案》。明確了應急管理機構、緊急事件的范圍、分級與響應程序、處置方法、應急物資配置要求、緊急事件演習要求等。
四、創新亮點:
該項目全面、準確地把握了安全標準化的基本概念、主要特點以及安全標準化的創建原則、核心內容和運行控制要求等, 確保了尾礦庫安全標準化工作在我公司不斷深入、有效地開展,從管理上保障了尾礦庫安全穩定運行,促進了公司的本質安全。建立尾礦庫安全管理體系,提升尾礦庫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尾礦庫安全管理體系,提升尾礦庫安全管理水平。
五、結束語:
俗話說打蛇打七寸。希望真正有效預防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那就必須先要確定施工現場中哪些是會引發重大安全事故的源頭,找到了源頭,才有可能對此進行有效的判別與監控。依據國家《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定,所謂的重大危險源一般是指長期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換個角度來理解則是,危險源是能量、危險物質集中的核心,它是指在一個系統中具有潛在能量和物質釋放危險的,且在某種特定的觸發因素作用下可以轉化為事故的部位、區域、空間、場所、崗位、設備以及其具置。它們是建筑施工中安全生產的重點監控部位,必須因地制宜的制定有效的相關管理制度,并且通過各種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的落實,從而達到管理目標上的規定。
1.1 建筑現場中危險源的危險程度取決于以下三個要素:
1.1.1 潛在的危險性:這是指一旦觸發事故以后,可能產生的危險程度或者是損失的具體數值,也可以理解成可能釋放出來的能量強度和危險物質的數量,通常情況下危險源能量的強度和潛在危險性呈正比例關系。所以潛在的危險性就是危險源所固有的屬性,它決定著如果發生安全事故的規模和破壞程度。
1.1.2 存在條件:一定數量的危險物質或者一定強度的能量,由于它們存在的條件不同,其具體的現實的危險性也是不一樣的,自然被觸發轉換為事故的可能性也不盡相同。具體而言是指危險源所處的物理、化學狀態和約束它們的條件狀態。需要分析的具體條件包括:存儲條件;化學穩定性、設備狀況;物理狀態參數;防護條件。
1.1.3 觸發因素:其中可以分為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為的包括個人因素和管理因素。另外部分的自然因素是指引起危險源轉化的各種自然條件及其變化。如如氣候條件參數(氣溫、氣壓、溫度、風速)變化、雷電、雨雪、地震等。盡管觸發因素不屬于危險源的固有發生屬性,但它卻是危險源形成實際事故的外部條件,而且工地上任何一種類型的危險源都有相對應的敏感觸發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險源總是和對應的觸發因素相互關聯,在特定的觸發因素作用下,危險源才會轉化為危險狀態,繼而釀成事故的發生。
以上三點是對工地上危險源進行辨識的重要環節,對此必須將它們放在整個工程的實施中做動態的全面分析。
1.2 建筑施工現場中如何判別危險源物體
在不同的工作現場,對危險源的判別有著一些共同的基本操作原則:橫向要到邊、縱向要到底、整個空間不留死角。所謂危險性評價就是在辨識的基礎上對結果作出科學的分析,以此來確定發生危險的可能性及破壞程度。這樣就是完成了危險辨識的兩個基本任務:一是辨識可能發生的事故后果;二是識別可能引發事故的材料、系統、生產過程。一般來講事故后果可以大致分為對人體的傷害、對環境的破壞及財產損失等三個大類。
在這個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各種具體的傷害或者破壞類型。可能是事故后果一旦確定之后,就可再進一步反推產生這些可能后果的材料、系統、過程。那么這里就需要解釋一下危險源的辨識方法,即為找出可能引發事故導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統、生產過程的特征。具體說來有以下幾種辦法:
1.2.1 對材料性質進行分析的方法:了解生產或使用的材料性質是開展危險辨識的基礎。通常應該對此進行分析的內容是:急毒性、慢毒性、致癌性、誘變性、反應性、暴露極限、生物退化性、水毒性等內容。相關的數據資料可以參詢國家、地方的法律法規、相關行業、專業組織的規定、制造商和供應商提供的安全數據。至于生產中的火災危險性則按照GB-16-87《建筑設計防水規范》(97修訂版)進行分類;而毒性物質則必須參考國家標準GB5044-85《職業性接觸毒性危害程度分級》來執行。
1.2.2 對生產工藝和條件進行分析:在施工中不良的生產工藝和條件也會產生危險或者使得生產過程中材料的危險性變得加劇起來。因此做危險辨識時,僅僅簡單考慮材料性質那是遠遠不夠的,還的同時考慮生產狀況。這樣才可以讓有些避免對危險材料做機械化的推論。
1.2.3 適時地運用相互作用矩陣分析法:相互作用矩陣是一種結構性的危險辨識方法,它是識別各種危險因素之間相互影響或者反應的最為簡便的工具。具體應用時通常限制為兩個因素,分析時也可以加入第三個因素,形成三維矩陣模型,假如多種因素均參與其中,而且研究人員和計算機技術有足夠的能力支持,則最好建立n維矩陣來做詳細分析。這樣的信息涵蓋量就相當詳盡了。
1.2.4 充分借用既有的安全分析和評價方法:很多的安全評價和分析方法既可以評價風險,也可以識別風險,例如安全檢查表、如果――怎么辦/檢查表分析、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預先危險性分析、故障樹分析、事件樹分析等。
1.2.5 讓積累的實際經驗發揮作用。雖然現在對于網絡和計算機依賴解決了很多難題,不可否認的是,豐富的現場操作經驗也是這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有資質的企業可利用長期積累下來的體會來完善危險辨識工作。但現在隨著技術含量的提高,很多情況下存在著某方面沒有發生事故,而依然有危險存在的情況。這樣話,企業的經驗價值就變得非常有局限性了。
另外在講述了這些辨識危險源的具體方法后,還應該認識到危險程度不僅與固有的危險因素有關,而且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還和事故防范能力、事故抵消因子等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聯系。這樣施工企業如果要更加強有力的保障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還必須做好危險源的控制工作才是。
2 其次是做好對重大危險源的系統評價工作
厘清危險物質及其臨界量標準的基本要素和具備了辨識其存在的一些相關辦法之后,就要對它們進行現場狀況下的風險分析評估。這當然也是一個包含了諸多反面的結論報告。以下就列舉了報告中必須涉及反映出的基本要點:
2.1 全面認識各類危險因素形成的原因還有背后發生的機制。
2.2 逐次評價已經得到確認的危險事件可能發生的概率,做好預警工作。
2.3 形成對萬一危險事件發生后果的評估。
2.4 展開風險評價,這主要是指對危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和發生后果聯合作用下的情況描述。
2.5 形成風險控制報告:即為將前述的評價報告和安全目標值進行比較,以此檢查風險值是否達到可以接受的水準,如果邏輯和數據推演不能達到預設目標,就需要采取更多的技術措施,達成降低危險水平的目的。
這樣的風險評估報告基本都是有章可循的,在整個行業之中都有通行的標準樣式,它的一般程序是:危險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事故發生的嚴重程度,危險值的確定,對危險做具體的分級。具體來講,包括以下四個必須的步驟:
2.5.1 收集資料的基礎工作。這是寫作報告所做的數據信息準備事項。報告中要明確評價的對象和范圍。
2.5.2 對重大危險源危害因素的辨識過程和分析研判。依據所要評價的設備、設施或場所的地理、氣象條件、工程建設方案、產品的理化性質等辨識和預估可能會發生的事故類型、事故如果發生的原因和機理。
2.5.3 展開評價過程。在已經形成的危險源危害分析的基礎上,劃分評價單元,依照總體評價目的和評價對象的復雜等級選擇一種或者是多種的評價解析方法。
2.5.4 進一步在報告中提出降低和控制危險源運作的安全對策與措施。根據報告中給出的評價和分級結果,高于標準值的危險操作必須采取能夠確保安全的工程技術和管理措施,用以控制危險的出現。
3 再次是做好對建筑工地重大危險源的控制管理的系統工作
所有的分析與報告都是為實際工作提供最有價值的安全服務。對工地上重大危險源的掌控是建立在對它們完整的辨識和風險評價基礎之上的,那么工程的領導組織機構就要以此內容來編制科學的危險源管理方案,預控施工當中每一個環節可能會出現的風險,力求確保項目安全管理人員的主要精力都能夠投入到風險值高的地方,從而有效達到實施風險控制的目的。具體說來,可以按照以下三個方面來做操作:
3.1 在技術層面上的把控:采用多項技術措施對固有危險源進行掌控,這些技術一般是以消除、控制、防護、隔離、監控、保留和轉移等為主。
3.2 在工作人員的行為上落實把控設想:努力減少,甚至是杜絕人為的失誤,盡量減少不正確行為對危險源產生的可能觸發作用。
3.3 在日常管理上做好對危險源的防范工作,細化下來,可以采取以下的六條措施:
3.3.1 施工現場健全建立所有危險源的管理的規章制度。按圖索驥,對于明確下來的重大危險源,以制定的系統危險性分析報告為基準建立各項的具體制度。
3.3.2 對工地上的所有部門明確責任、定期檢查落實工作。根據報告中的各個危險源的不同等級,逐一確定各級別的相關責任人,明確應負的安全責任。尤其是要嚴格規定對各級危險源的定期檢查責任。
3.3.3 項目執行的領導部門要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日常管理工作。嚴格要求從業人員認真貫徹有關重大危險源日常管理的制度章程。做好安全值班、交接班,一絲不茍地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按安全檢查表進行日常安全檢查;危險作業進行審批等。
3.3.4 項目管理安全員要抓好信息反饋、善于及時發現問題、整改系統運行中的隱患。還要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信息反饋系統,制定嚴密的信息反饋制度并且加以落實貫徹。
3.3.5 重視做好重大危險源控制管理的基礎建設工作。在建立完整的規整制度之外,還要在實地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的安全檔案、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牌。
3.3.6 公司領導相關部門要充分支持安全部門做好工地上重大危險源管理的考核評價和獎懲安排。對從事管控重大危險源的各方面工作都要制定可以量化的考核標準。
3.4 在從以上三個方面做好控制工作的同時,還要注意掌握對重大危險源科學的分級管理。
對公司內部在不同工地上不同的危險源設備進行風險分級管理,可以增強各級領導的安全責任水平;提高安全責任意識,相應地帶動公司和集團全體員工強化設備使用中的安全概念,優化安全知識水平和預防事故發生的能力,保障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展開,形成對于重大危險源把控的良好局面。
在重大危險源的具體事務上,尤其是要注重對那些特別具有危險性的設備工作“點”的管理。
3.5 在做好分級管理的同時,還要強化對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的監控管理
分級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表明了不同設備在危險源上的不同危險級別,但是即使級別較低的危險源一旦出事,也會產生很多危害性現象。這就對放置事故發生,特別在對事故隱患做好處理安排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它可以分為兩大步驟來做具體實施:
3.5.1 確立發展制定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監控的管理制度,這是開展重大危險源隱患事故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內容有
(1)關于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等級管理制度。
(2)關于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檢查、整改、復查、驗收制度。
(3)關于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檔案管理制度。
3.5.2 對工地上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的確定,這是對于這項安全保障工程的性質具體把握。
(1)分級: 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分為:特別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重大危險源事故事故隱患。凡可能造成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重大危險源為特別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凡可能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重大危險源為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
中圖分類號:TU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引言
FIDIC施工合同條件是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組織編寫的施工合同標準格式,是推薦用于由雇主或其代表工程師設計的建筑或工程項目。這種合同的通常情況是,由承包商按照雇主提供的設計進行工程施工,雇主和承包商都嚴格執行合同規定條款。
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對安全生產進行的立法(法律、條例、規程)和建章立制,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動,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目的是保護員工在安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保護財產不受損失和環境不受到破壞。FIDIC施工合同條件中對安全管理有明確要求,包括現場防護、人員管理和安全保障等。
2、合同條件對安全管理的要求
2.1 遵守所有適用的安全規則
所有適用的安全規則除包括企業所在國的國家、行業、單位的法律、條例、規定和規章制度外,也包括項目所在國家的有關安全法律法規。
2.2 照料有權在現場的所有人員的安全
有權在施工現場的人員不僅包括承包商人員和雇主人員,還包括由雇主和代表工程師通知承包商作為雇主在現場的其他承包商的授權人員及任何其他人員。承包商應始終采取合理的預防措施,維護承包商人員的健康和安全。承包商應指派一名事故預防員,負責現場的人身安全和安全事故預防工作。
2.3 現場安保
承包商必須在工程竣工和按規定移交前,提供圍欄、照明、保衛和看守,負責阻止未經授權人員進入現場。
2.4 文明施工
在工程施工期間,承包商應保持現場沒有一切不必要的障礙物,并應妥善存放和處置承包商設備或剩余的材料。承包商應從現場清除并運走任何殘物、垃圾和不再需要的臨時工程。承包商應使該現場和工程處于清潔和安全的狀況。
2.5事故報告
任何事故發生后,承包商應立即將事故詳情通報雇主代表(工程師)。承包商應按雇主代表(工程師)可能提出的合理要求,保持記錄,并寫出有關人員健康、安全和福利,以及財產損害等情況。
3、安全管理對策
3.1 項目安全管理策劃
項目安全管理策劃就是根據FIDIC施工合同條件中安全管理條款,工程系統、環境系統以及社會系統相結合,全過程、全方位的考量,完善安全管理組織,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合理調配安全資源投入,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完善項目安全管理系統,確保安全工作目標的實現。
3.1.1 安全管理目標策劃
項目安全管理目標的策劃就是根據項目現有的資源,即人力、物力、財力,以及項目可承受的安全管理風險,合理確定項目的安全管理目標。這一目標的確定就要求全體員工在工程建設中,遵章守法,自覺防范安全風險,不斷地營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環境,確保安全管理目標的實現。
3.1.2危險源的辯識和控制策劃
(1)危險源的辯識
項目危險源辨識應建立一個由專業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有經驗的工人或聘請安全評估專家組成危險源辨識及施工作業風險評價小組,對所承擔建設施工項目的施工區域、生活區域中每個環節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所有施工作業活動環境和管理兩方面的不足點進行危險源的辨識。再就是對已辨識的危險源進行施工作業風險性評價。
(2)危險源的控制
1)危險源風險控制的原則
對危險源風險控制的原則首先是考慮消除風險,其次是考慮降低風險,最后考慮采用個人防護設施和用品。即首先考慮從本質上消除風險,而后退其次后求之。
2)危險源風險控制的三種方式
①運行控制:通過嚴格地執行公司和項目部的各項制度,加強過程性的日常的安全監督檢查,達到對各類安全風險和環境影響的控制,包括對一般危險源的控制;
②管理方案:部分重要危險源在現有管理規章制度和管理手段不能有效消除的情況下,需項目部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整改才能有效消除危險源風險時,需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對這一部分重要危險源進行控制。
③應急控制:通過建立“應急預案”,對可能突發的事件啟動“應急預案”,達到對安全風險和環境影響的控制。
3)危險源風險控制策劃
①首先依據風險控制原則,制定風險控制方案,如制定相應的運行控制程序、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等等。
②對危險源進行分類控制:重大危險源制定安全管理方案,重要危險源必要時制定安全控制措施,一般危險源做好運行控制。
③應急控制:對于潛在的緊急風險情況,如火災事故、重大人身傷亡事故等應制定應急預案。
3.1.3 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管理制度
(1)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
項目部必須收集適用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并嚴格遵守適用的各項法律法規。如在國內進行施工的FIDC合同條件施工項目,必須收集如下適用法律法規、標準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和處理條例》、《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等等。根據FIDC合同條件相關條款要求,在境外施工項目還要收集并嚴格遵守所在國適用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如我公司在安哥拉進行FIDC合同項目施工,收集了《安哥拉勞動合同法》等,并嚴格遵守安哥拉國家其他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
(2)完善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項目部根據本工程項目的特點、地域環境,建立《項目安全和衛生文明的管理制度》,具體包括:《安全施工責任制度》、《安全施工教育培訓制度》、《安全施工檢查制度》、《安全施工措施管理制度》、《事故調查、處理、統計、報告制度》、《安全考核與獎懲(含違章處罰)制度》、《安全工作例會制度》、《安全用電管理制度》、《安全設施、防護裝備管理制度》、《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機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車輛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當地勞工安全管理規定》等等。
3.2 現場文明施工管理
文明施工是指設施標準、環境整潔、行為規范,施工組織科學,施工程序合理。FIDIC施工合同條件要求:在工程施工期間,承包商應保持現場沒有一切不必要的障礙物,并應妥善存放和處置承包商設備或剩余的材料。承包商應從現場清除并運走任何殘物、垃圾和不再需要的臨時工程,應使該現場和工程處于清潔和安全的狀況。包括:
(1) 施工生產區域盡可能實行封閉管理。主要進出口處應設有明顯的施工告示牌和安全警示牌,與施工無關的人員、設施不應進入封閉區。
(2) 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遵章守紀,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
(3) 施工道路平整、暢通、安全標志、設施齊全。
(4) 風、水、電管線、通訊設施、施工照明等布置合理,安全標識清晰。
(5) 施工機械設備定點存放、材料工具擺放有序、工完場清。
(6) 現場建筑垃圾定點放置,定期清運,不準隨意丟棄垃圾。
(7)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塵、毒、噪音等危害,廢渣、污水處理符合規定要求。
3.3 施工過程安全控制
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控制,要強調一個“嚴”字,主抓一個“細”字。我們應該認識到,安全事故存在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尤其是施工安全管理,要通過識別和控制施工過程的危險源,達到預防和消除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傷害,是施工安全管理的根本目標。在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中,雖然都是為了達到安全管理的目標,但是對生產過程的控制,與安全管理目標關系更直接,顯得更為突出。因此,對生產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控制,必須列入過程控制管理的節點。事故發生往往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運動軌跡與物的不安全狀態運到軌跡的交叉所造成,從事故發生的原因看,也說明了對生產過程的控制,應該作為安全管理重點。要做好施工項目的安全過程控制管理,必須要做到四個堅持:
第一是要堅持管生產同時管安全。安全寓于生產之中,并對生產發揮著促進與保證作用,因此,安全與生產雖有時會出現矛盾,但從安全、生產管理的目標,表現出高度的一致和安全的統一。
第二是堅持預防為主。安全生產的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第一是從保護生產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產范圍內,安全與生產的關系,肯定安全在生產活動中的位置和重要性。進行安全管理不是處理事故,而是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針對生產的特點,對生產要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的發生與擴大,把可能發生的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以保證生產經營活動中,人的安全與健康;預防為主,首先是端正對生產中不安全因素的認識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態度,選準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時機,在安排與布置生產經營任務的時候,針對施工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是最佳選擇,在生產活動過程中,經常檢查,及時發現不安全因素,采取的措施,明確責任,盡快地、堅決地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應有的鮮明態度。
第三是堅持全員管理。安全管理不是少數人和安全機構的事,而是一切與生產有關的機構、人員共同的事,缺乏全員的參與,安全管理不會有生氣、不會出現好的管理效果。當然,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和安全監督機構的作用,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全員參與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安全管理涉及生產經營活動的方方面面,涉及從開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過程,生產時間,生產要素。因此,生產經營活動中必須堅持全員、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第四是堅持持續改進,安全管理是在變化著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管理,是一種動態管理。其管理就意味著是不斷改進發展的、不斷變化的,以適應變化的生產活動,消除新的危險因素。需要不間斷地摸索新的規律,總結控制的辦法與經驗,指導新的變化后的管理,從而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5 事故的報告
按照FIDIC 施工合同條件相關條款要求,任何事故的發生,都必須立即將事故詳情通報雇主代表(工程師)。事故報告除了我們國家規定的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外,還要報告有關人員健康、安全和福利情況。
Abstract: according to GB/T28001-2001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s, combining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controlling the hazards and hazard control measures. Prevent result in security hazards caused by accident injury or property damage, make a normal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Hazard control in order to ensure safety, reducing safety accidents, through to the risk of major hazard control effectively to contain all kinds of accidents.
Key words: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hazards;control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F530.3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危險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以下簡稱標準)中的定義為: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對危險源進行有效的控制,能夠對企業的常規及非常規活動、所有進入現場的人員的活動、工作場所的設施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是消除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的有力手段。鐵路工程施工點多線長涉及面廣,在貫徹執行標準時如何對危險源進行控制,現就我單位從開始貫徹執行標準并取得成功的事例,談談自己的經驗和認識。
一、正確全面地對危險源進行辨識及評價
一個單位只有對自己所面對的以及潛在的危險源進行全面的認識,了解其危害的程度、結果及產生的根源,才能進行有效的控制。而對危險源進行辨識與評價又是標準中規定且必須執行的要素之一。
對危險源進行辨識、評價首先要了解危險因素的分類,參照GB6411―86《企業傷亡事故分類》并綜合考慮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發的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傷害方式等,可將建筑施工危險因素分為: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重傷害、電、溺、燙、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傷害等。其次要按標準的要求考慮危險源存在、發生、發展的三種狀態(正常、異常、緊急)、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將來)。最后要正確選用辨識及評價方法。辨識方法常用的有工藝流程分析法、現場觀察、問卷調查、事故樹分析等,經過實踐,我認為在建筑施工企業應該首選工藝流程分析法,因為按照單位工程的施工工序層層進行分析,可以把每道工序、每個部位的危險因素及可能導致的事故一目了然地顯示在大家面前,效果比較直觀,其他方法可以作為對工藝流程分析法的補充,在一些新的項目開工前,向其他有經驗的人員和單位進行安全方面的調查,是必須履行的工作程序之一;用事故樹法對自己或同行業的其它單位過去發生的事故、事件、不符合進行分析,找出它們發生的主、客觀因素,對危險源的控制是很有必要的。危險源的評價方法常用的有作業條件危險評價法、直觀評價法、經驗分析法、風險評價法等,要根據危險源不同階段的性質、特點和分析人員的知識、經驗及習慣具體靈活選用,其目的是為了評價出真正需要特別關注的危險源。
二、分級管理,對重大危險源進行有效的控制
對危險源的控制,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個部門的事情,是為了保證大家的共同利益,因此要按照逐級負責的原則對危險源進行分級管理控制。
1、公司級的宏觀控制
公司對項目部上報的各類各級重大危險源及控制措施每月進行評審。由公司安全質量環保部負責組織,參加人員:公司總工程師、分管副總經理、副總工程師、工程部部長、工程部主管工程師、安全質量環保部工程師等相關部門人員。公司安監部負責公布本公司各類重大危險源清單;分管副總經理安排重大危險源的機動檢查;安監部負責組織對項目部各類重大危險源辨識與控制情況的檢查,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在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和評價后,應對每一個重大危險源制定出一套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過技術措施、組織措施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辨識出公司范圍內的危險源,進而評價出重大危險源清單,制定控制措施。
2、項目部級的具體控制
項目部是工程項目的直接完成單位,是直接面對危險源的最基本單位。項目經理是其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接受公司對其的考核。在工程正式開工前要由項目經理組織,總工程師牽頭,相關部門人員參加,對本工程所涉及的危險源進行全面的辨識、評價,對辨識出的重大危險因素應體現在施工組織設計與安全專項方案中,編制相應的專項措施(方案),對重大危險因素進行控制。每一項重大危險源都要有控制措施、目標、管理方案、實施部門、檢查部門、檢查時間。與重大危險因素有關的部門應制定管理方案和安全管理制度,使施組(方案)中的安全措施切實落實到實處。各級專職安檢員負責對本職責范圍內的重大危險因素的控制進行監督,掌握重大危險源的數量和分布狀況,經常性地公示重大危險源名錄、整改措施及治理情況。制訂和實施項目施工安全承諾和現場安全管理績效考評制度,確保安全投入,形成施工安全長效機制,確保其及時有效的實施;發現問題立即整改,確保一切重大危險因素均處于受控狀態。此外,項目部在施工作業條件、環境、人員等發生重大變化時必須進行危險源的識別和風險評價,更新危險源控制方案。對于施工中的一般危險源,項目部也要在施工中進行控制,每一個員工都要認真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按規定正確設置防護裝置、警示標識,正確佩帶及使用防護用品、用具,項目部要制定全面詳細、便于督查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標準,嚴格進行檢查、獎罰,形成處處有制度,事事有章可循,人人有崗位責任和工作標準,人人時時事事保安全的良好的工作氛圍。
項目部安檢部門對危險源的控制情況定期進行收集、分析,以便及時發現和改進安全管理中的不足之處。
3、工班級的專項控制
施工班組直接面對危險源,他們不但要保證自己所承擔的或其它的施工工序中不受到安全傷害,而且要保證自己所承擔的施工工序不對其他人造成安全傷害。加強安全施工培訓教育,全體動員,人人參與,尤其是以事故預防為主的重大危險源風險控制的安全教育。班組長是班組的管理者,負責組織、監督、檢查班組成員對控制方案及安全技術交底的執行,了解對危險源的控制情況并及時向有關的主管部門、人員反映。班組成員首先要經過安全培訓并考試合格后才能上崗,在施工中不但要做到反對違章指揮,反對違章作業,反對違反勞動紀律,而且必須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經過大家的共同能力使各種危險源始終處于有序可控的安全狀態。
三、對危險源進行控制必須與其他的管理方法相結合
標準制定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傳統的安全管理與先進的技術相結合,形成一個標準的規范或體系,使之更加規范化,更具有廣泛性、普遍性及通用性,因此吸收傳統管理中的精華,按標準規定的要求去執行很有必要。
1、與事故易發控制辦法相結合
我單位多年來一直在執行事故易發控制辦法,辦法要求各項目部不僅在開工前必須明確并填寫事故易發控制點,而且要經過項目部安全檢查員會同有關部門,按照事故易發點檢查表的具體規定進行檢查確認后,方可正式開工,開工后還要不定期的進行復查。事故易發控制點要求必須填寫易發部位、發生事故要素、預防措施、安全標記、責任單位、責任人、監控部門、檢查落實情況;檢查的項目包括施工現場一般安全規定、基礎開挖、土石方施工、模板安裝與拆除、高處作業、腳手架與起重作業、隧道作業、施工用電與機械設備、汽車交通運輸、季節性施工、既有線橋涵頂進、復線鄰線既有線石方爆破、既有線施工防護等,在每一個項目中又規定了具體的檢查內容,這些項目及內容都是我們根據多年的施工經驗并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對安全控制要點的總結,是符合標準中對危險源控制要求的,而且在實際工作中,人們往往在注重對重大危險源控制的同時,有意無意地忽視對一般危險源的注意,因人為因素而變為重大危險源,采用事故易發控制辦法恰恰可以消除這一問題。
2、與全面質量管理知識相結合
全面質量管理是一套先進的管理辦法,但有人認為它是控制質量的,與危險源的控制或者說是與安全控制無關;標準與全面質量管理是兩個不同的規范,執行其中之一便可。我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不正確的,因為在執行標準的過程中,對危險源的識別、評價、目標與指標的制定、績效測量和監視及事故、事件、不符合的處理等都離不開對數據和事實資料的分析。因為從辨證的角度來看,任何問題或者說是事故的產生,都可以從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找出它們出現或發生的根本原因。例如可利用排列圖對自己或與自己同類型的其它單位以往發生的事故進行分析,找出自己需要特別關注的,進而反向追查到這些事故的根源,最后利用因果圖從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進行分析,找出末端因素,制定針對性的控制措施,達到消除事故及隱患的目的。此外,全面質量管理的PDCA(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循環過程也符合標準中計劃(PLAN)、行動(DO)、檢查(CHECK)、改進(ACTION)的運行模式。
實踐證明:在實際工作中充分挖掘傳統管理中的精華并將其按標準的要求進行整理、執行,對標準的貫徹及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化是有很大促進作用的。
3、與應急演練活動相結合
制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部應按照每項重大危險源制定相應的現場應急救援預案,落實應急救援預案的各項措施,并且定期檢驗和評估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即定期進行演練,合理優化控制措施,達到一旦發生事故,現場人員都能明白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大家能夠各負其責,有條不紊地進行處理,進而可以有效地遏制事故的發展狀態,將事故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結束語
危險源從客觀上講不是一成不變的,對重大危險源只要我們認真分析、科學地進行控制,是可以轉變為一般危險源的,反之,一般危險源在一定條件下也是會變成重大危險源的。總之,對各種危險源進行科學、有效、合理的控制,不僅是保證生產安全、安全狀態有序可控的必要手段、必要條件,也是我們必須長抓不懈、長期探索的一項重要的工作。
參考文獻:
一、 2018年安全目標責任書完成情況
安全控制目標:在2018年全年生產過程中,無一例職工因工重傷和死亡事故,無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事故,無重大誤操作造成的設備損壞。隱患排查做到邊排查,邊整改。
環境控制目標:合理布置廠區清掃任務,保持我廠外觀良好,生活垃圾及時外運,工程剩余的材料分類擺放,回收利用,化驗室廢水定期收集處理。
職業衛生控制目標:食堂人員以及特種作業人員均持有相關證件上崗,每月定期發放手套、口罩等勞保用品,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作業。
二、2018年重點任務/計劃完成情況
類別
完成情況
存在的問題/不足之處
調整思路/應對措施
制度建設
在2018年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對相關安全管理制度進行了修訂,并對缺少的制度進行了補充與完善
目前安全管理制度涉及的方面較多,內容較全面,但是制度修訂之后的宣貫工作有所欠缺,相關制度沒有真正的落到實處
定期組織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訓會議,征求員工關于制度的合理建議,不斷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并對培訓效果進行考核。
宣傳教育
認真落實新員工的三級安全教育工作,定期開展員工的培訓工作,包括現場操作規程、安全作業流程等,確保員工的安全意識不斷加強,形成良好的安全作業習慣。
專項安全培訓的數量稍少,同時培訓效果有待提高
根據不同季節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專項培訓方案,加強員工的安全生產方面的技能,同時對培訓結果進行考核,保證培訓效果
隱患整改
完成了全廠所有關鍵設備的年度換油保養工作;完成進水電磁流量計的拆解檢修工作,并已將零件返廠;完成室外配電柜的防水防漏電工作;完成室外設備的防腐除銹工作;增加進水提升泵的低液位保護裝置;嚴格按照計劃完成對二沉池、高效澄清池、纖維轉盤、出水槽等的清理工作;完成廠區室外管道、樓梯、井口蓋板的防腐除銹工作。
對于需要返廠維修的設備及零部件等,維修周期過長,維修進度較慢,一些關鍵備用設備不能得到及時維修
進一步加強巡視,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并組織專人進行驗收,確保整改效果;加強公司維修相關流程制度的學習,合理規劃維修計劃與時間,保證我廠設備的正常運行。
應急管理
在原有應急預案的基礎上,修訂與完善了專項應急預案,并嚴格按照應急演練方案完成了消防應急預案演練、防觸電應急預案演練,使員工在演練過程中更好的掌握應急技能
應急預案方案內容有待完善,考慮可能發生的突發事故不夠全面,演練次數與內容較少。
應急預案演練應根據不同季節的特點,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進行演練,同時完善應急預案方案,將可能發生的突發事故及應急措施合理的融入到演練過程中,在實際演練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完善應急預案和專項預案。
職業健康
廚房人員取得了健康證,特種作業人員取得了特種作業資格證書。運營人員佩戴手套、口罩等勞保用品進行安全生產操作。
職業健康檔案建立得不完善,職業病防范措施不全面細致,職業健康培訓有待增加,運營人員職業健康意識淡薄。
逐步建立完善職業健康檔案,加強職業病防范措施,加強運營人員的職業健康教育培訓工作,增強員工職業健康防護意識。
8S
完善鼓風機房、配電間等車間的8S布置工作。同時合理布置廠區清掃任務,保持廠區外觀良好狀態。
對8s的本質理解不夠深刻,認為8s可有可無,對8s的教育培訓工作有待加強。
定期開展8s的教育培訓工作,讓員工深刻意識到8s的必要性,做到全員參與。
危險源識別
完成初步危險源識別表,對廠內危險源進行了初步整合,確定了不同危險源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對危險源分析較片面,對存在的潛在危險與應對措施應進一步分析與完善
進一步加強危險源分析識別,在已有的前提下,進一步細化危險源識別表,確保不放過一處可能的潛在危險。
1 前言
露天煤礦生產系統危險源是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據不完全統計,人為因素在整個生產系統常見危險中占據重要位置,我國露天煤礦重大事故中,設備事故人為因素占了97.67%,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中人為因素占了96.59%,所以加強危險源控制,制定良好的防治策略,提高生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首先對露天煤礦生產系統常見危險源進行了分類,然后講述了造成危險源的原因和預防控制措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2 露天煤礦生產系統危險源分類
露天煤礦生產系統是一套綜合化、系統化的系統,其有六個子系統構成:采掘系統、運輸系統、排土系統、防治水系統、邊坡工程系統、供配電系統。不同的系統危險源也各不同相同。按照危險源在施工發生中和發展中的作用,危險源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危險源和二類危險源,其中一類危險源主要指生產系統中存在的可能釋放危險物質的危險源,二類危險源主要指某些限制措施失效造成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人、物和環境等因素。
露天煤礦生產系統出現危險故障是兩類危險源共同作用的結果,一類危險源是歉意,二類危險源是發生必要條件,前者決定了事故嚴重程度,后者決定了危險源出現的概率,兩類危險源相互作用,時間和空間維上相互交織,最終決定了事故范圍和程度,控制好兩類危險源是控制保證露天煤礦生產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礎和關鍵。
3 造成露天煤礦生產系統危險源的原因
3.1 露天煤礦安全生產基礎薄弱,缺乏健全的安全保證體系
在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基礎薄弱,特別是在露天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實際安全生產條件和明確的規章制度存在較大的差距。絕大多數的露天煤礦安全保證體系不健全,某些安全制度很難落實到實處,比如某些煤礦沒有建立安全監控系統,相應的預防措施不完善,甚至會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致使安全防護措施形同虛設。
3.2 露天煤礦開采條件差,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
我國露天煤礦開采的自然條件較差,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存在諸多不足,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重點露天煤礦具有煤塵爆炸安全隱患的占總煤礦87.4%,煤層存在自然火的煤礦占據總煤礦的51.3%,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煤礦占總煤礦的27%。煤礦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對于員工安全教育培訓流于表面,沒有落實安全責任制,違規現象嚴重,企業安全文化意識淡薄,管理模式過于落后,很容易造成一類危險源和二類危險源相互交織的現象。
4 露天煤礦生產系統危險源預防控制措施
4.1 建立危險源動態監測體系,制定危險源風險預警制度
危險源動態監控體系貫徹整個煤礦發展過程,隨著工作進程的不斷推進,檢測系統也在不斷推進,對煤礦的供電、供水、排水系統做出相應危險評估,及時處理危險源,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的檢測。特別是對一類危險源的監控,首先要評估出危險源的危險等級,進行實時監控,然后指定危險源風險預警制度,及時采取預防措施,做到統籌兼顧,未雨綢繆,預留出足夠的時間讓管理層做出處理措施。
4.2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標準,嚴格控制不安全行為
指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標準,形成安全約束機制,比如采掘系統中注重電鏟、液壓鏟、前裝機等設備的維護,運輸系統中加強卡車和膠帶輸送系統的管理維護。定期更換大繩及繃繩避免新繩、舊繩墜落傷人,用前檢查好鋼絲繩破損情況、超限不用,推壓平臺作業要系好安全帶,專人指揮司機動鏟。工件綁扎牢固、找好重心,動臂部位作業系安全帶,專人指揮、信號明確,多人作業相互配合好,做好防滑措施。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標準應該達到國家強制性要求,企業本身也應該制定適合企業發展的安全標準。人為因素是造成煤礦生產危險的主要因素,所以加強人的管理是控制危險源的關鍵措施[3]。
4.3 加強危險源重點監控力度,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保證安全生產
加強危險源中點監控力度,貫徹《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制定安全作業規程,杜絕“三違”現象發生,大力推廣低碳施工和綠色施工理念。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加強系統監控,對與惡劣環境下運行的設備采取定期檢查維修的方式,加強抗干擾能力。采用智能化的設備提高設備自我抗災能力。落實“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打造立體化的安全體系。
5 結語
露天煤礦生產系統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系統,其危險源也是各種各樣,加強安全生產應該從管理和組織方面入手,進行全面風險評價,保證生產正常運行,提高煤礦生產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從事施工生產活動,隨時隨地都會遇到、接觸、克服多方面的危險源。一旦對危險源失控,必將導致事故。探求事故成因,人、物和環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從對人和管理兩方面去探討事故,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都是釀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這些都是構成危險源的重要因素。
如果對施工企業及現場建立和保持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措施的實施程序,包括涉及生產活動的所有場所以及生產設施。識別和確定危險源的存在、性質及評價危險源的風險程度,并確定是否可容許。從而采取與危險源風險適應的有效控制措施,就一定能夠預防、降低或消除風險,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什么是危險源呢?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是這么定義的:危險源是指可能導致人員傷害或疾病、物質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通俗的來說,危險源就是過去、現在和將來在管理過程及作業區域內存在的安全隱患。
下面就危險源控制程序的編制及實際運用暢述如下:
一、建立文件化的《危險源控制程序》,該程序的基本內容如下:
1目的
建立和保持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措施的實施程序,包括涉及生產活動的所有場所以及生產設施。識別和確定危險源的存在、性質及評價危險源的風險程度,并確定是否可容許。從而采取與危險源風險適應的有效控制措施,以預防、降低或消除風險。
2范圍
本程序規定了公司的業務活動范圍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的方法和管理要求。適用于公司進行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工作。
3職責
3.1各部門及項目部進行本部門、本項目部生產、活動及場所的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工作。
3.2安全部門負責監督各部門及項目部進行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并進行審核。3.3管理者代表負責重大危險源的批準。
4工作程序
4.1危險源辨識方法
4.1.1詢問、交談:與生產現場的管理、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交流討論、獲取危險源資料。
4.1.2現場觀察:到施工現場觀察各類設施、場地,分析操作行為、安全管理狀況等,獲取危險源資料。
4.1.3事故樹分析法:可針對各類事故進行分析,并按事故樹分析要求展開和繪圖,獲取危險源資料。
4.1.4安全檢查表法:采用預先設計好的安全檢查表或制度與規程,到現場進行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問題及時記錄和分析,并據此獲取危險源資料。
4.1.5針對不同目的和應用范圍,還可以采取施工流程分析法、查詢分析事故法等方法辨識危險源。
4.2危險源類別及其作用
4.2.1危險源類別
危險源就是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一般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危險源指可能意外釋放的能量或危險物質;
第二類危險源指導致能量或危險物質約束或限制措施破壞或失效的各種因素。
4.2.2一起事故發生是兩類危險源共同作用的結果,第一類危險源的存在是發生事故的前提,第二類危險源的出現是第一類危險源導致事故的必要條件,它們分別決定事故的嚴重程度和可能性大小,兩類危險源共同決定危險源的危險程度。
4.2.3根據建筑施工企業的特點,重點從項目施工全過程、輔助業務部門以及施工作業環境等方面進行危險源的辨識。
4.3危險源辨識的步驟及方法
4.3.1業務活動分類
各部門及項目部按照本部門、本項目部的工作職責確定本部門、本項目部的業務活動類別與范圍,填寫《業務活動分類表》,在進行業務活動分類時,重點考慮以下方面:
a)部門管轄的地理范圍;
b)計劃性的工作,主要為部門職責范圍內的工作;
c)被動性的工作,領導臨時交辦的工作;
d)生產作業的過程;
e)特殊工種的作業;
f)臨時的工作,如消防演習、防臺防汛等。
4.3.2危險源的分類
按照GB/13861-1992《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代碼》的要求,將危險源分為以下類別:
物理性危害、危險因素:
a)設備設施的缺陷
b)防護缺陷
c)電危害
d)噪音危害
e)振動危害
f)電磁輻射
g)運動物危害
h)明火
i)造成灼傷的高溫物質
j)造成凍傷的底溫物質
k)粉塵與氣溶膠
l)作業環境不良
m)信號缺陷
n)標志缺陷
o)其他
B、化學性危害、危險因素
a)易燃易爆性物質
b)自然性物質
c)有毒物質
d)腐蝕性物質
e)其他
C、生物性危害、危險因素
a)治病微生物
b)傳染病媒介
c)致害性動物
d)致害性植物
D、心理性、生理性危害、危險因素
a)負荷超限,包括:體力、聽力、視力等
b)健康狀況異常
c)心理異常,包括情緒異常、冒險心理、過度緊張
d)辨識功能缺陷:感覺延遲、辨識缺陷
e)其他
E、行為性危害、危險因素
a)指揮失誤,包括違章指揮、指揮失誤
b)操作失誤,包括誤動作、違章作業
c)監護失誤
F、其他
4.3.3危險源識別時需要考慮的方面:
a)正常、異常和緊急三種狀態;
b)過去、現在和將來三種時態;
c)風險的多種類型;
d)有關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
e)相關方的觀點;
f)過去管理體系審核的不符合項;
g)出現的虛驚、緊急或災難事件。
4.險評價的方法
4.4.1評價員工在某種具有潛在的危險的環境中作業的危險性的方法,采取“打分”的辦法指定各主要因素的分數,然后根據總的危險分數來評價其危險性。危險性即用下式表示:
危險性=LEC
L-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可能性
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
C-危險嚴重度
三個主要因素的評分方法如下表:
表一: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可能性分數(L)
分數值事故或危險情況
10完全可能,會被預料到
6相當可能
3不經常,但可能
1完全意外,極少可能
0.5可以設想,但高度不可能
0.2極不可能
0.1實際上不可能
表二:暴露于危險環境頻率的分數值(E)
分數
事故或危險情況發生可能性
10
連續暴露于潛在危險環境
6
逐日在工作時間內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2
每月暴露一次
1
每年幾次出現在潛在危險環境
0.5
非常罕見地暴露
表三:可能結果的分數值(C)
分數值
可能結果
100*
災難許多人死亡
40
非常嚴重數人死亡
15
嚴重重殘或死亡,嚴重職業病或死亡
7
重大暫時性重傷或輕殘或造成一般職業病
3一般輕微的可恢復的傷害或輕微疾病癥狀
1
引人注目不利基本的衛生健康
4.4.2將收集的信息按上述標準進行評分,將所得分數填入職業安全衛生風險評價表中,并計算三個指標的連乘積,得出危險性。并按表四所列的分值確定風險程度。
表四:危險分數值
分數值
危險程度
>320
極其危險,不能繼續作業
160-320
高度危險,需要立即整改(此段可以設置為重大危險源控制等級)
70-160
顯著危險,需要整改
20-70
可能危險,需要注意
<20稍有危險,可被接受
4.4.3由管理者代表及相關部門人員,根據風險程度分級確定出重大安全衛生風險,制定出重大風險匯總表,并以此作為確定職業安全衛生目標和指標的主要依據。
4.5危險源的初始辨識和風險評價
4.5.1各部門及項目部依據4.1~4.3的要求對本部門的人員活動、常規或非常規的工作、作業場所內的各類設施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源進行全面識別和風險評價,填寫“危險源辨識與評價表”交安全部門審核。
4.5.2安全部門審核匯總各部門及項目部的“危險源辨識與評價表”,列出“重大危險源清單”報管理者代表審批。
4.5.3審批后的“重大危險源清單”作為制定職業安全衛生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的依據。
4.6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的執行
4.6.1項目部在項目開工前應進行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工作(特別對大中型設備的拆安裝,起重吊裝,外架的搭拆,施工用電,大型模板的拆安裝,卸料平臺拆安裝,四口、五臨邊防護設施拆安裝),填寫“危險源辨識與評價表”。
4.6.2每年10月各職能部門對本部門涉及的危險源進行識別和評價,填寫“危險源辨識與評價表”。
4.6.3安全部門根據各部門、各項目部填寫的“危險源辨識與評價表”,進行整理,編制公司年度的“重大危險源清單”。
4.6.4各部門及項目部對重大危險源應制定管理措施、填寫“風險控制計劃表”,報安全部門審核。
4.6.5“危險源辨識與評價表”、“重大危險源清單”必須報管理者代表批準。
5相關/支持性文件(略)
6記錄表單
6.1《危險源辨識與評價表》
部門管轄或覆蓋的地理位置:
計劃性的工作:
被動性的工作:
生產或作業過程:
特殊的工種或作業:
不經常的任務:
6.2職業安全衛生風險辨識及評價表
項目活動、產品或服務中的危險源
L
E
C
D
控制措施
物理性危險危害因素設備設施缺陷
防護缺陷
電危害
噪音危害
振動危害
電磁輻射
運動物危害
明火
造成灼傷的高溫物質
造成凍傷的低溫物質
化學性危險、危害因素粉塵與氣溶膠
作業環境不良
信號缺陷
標志缺陷
其他
易燃易爆性物質
自燃性物質
有毒物質
腐蝕性物質
其他
生物性危險、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
傳染病媒介物
致害動物
致害植物
心里生理性危害因素負荷極限:體力、聽力、視力超過極限
健康狀況異常
心理異常
辨識功能異常
其他
行為性危害因素指揮失誤
操作失誤
監護失誤
其他
其他
6.2重大危險源清單
序號
危險源
危險等級
涉及部門
現有控制措施
備注
6.3風險控制計劃表
1.管理方案名稱:
2.涉及部門:
3.活動內容:
項目負責部門
11
4.實施進度11
5.驗證情況
項目完成情況驗證人
二、危險源識別、評價、控制實例
建筑施工企業的危險源識別一般從依據建筑施工企業涉及的作業過程(業務活動分類)來進行分類識別,建筑施工企業主要作業過程一般分為:鋼筋工程、防雷接地安裝工程、腳手架工程、建筑電器、給排水工程、混凝土工程、砌體、門窗工程、摸灰工程、模板工程、施工電梯、塔吊、土方工程、裝飾工程、后勤管理、設備管理、倉庫管理、機關單位作業。下面就鋼筋作業過程中涉及的危險源的識別、評價和控制方法舉例如下:
活動、產品或服務中的危險源
L
E
C
D
控制措施
物理性危險危害因素設備設施缺陷鋼筋拉伸設備維修保養不到位,卷揚機鋼絲繩斷絲或磨損超過標準未更換
1
1
3
3
由機電人員對該機械傳動部位進行打油保養,鋼絲繩斷絲達到報費標準及時更換,符合安全后方可使用
鋼筋切斷機外殼脫落,松動
1
2
7
14
由機電人員進行維修加固
鋼筋切斷機刀口有兩處破損
3
1
7
21
由機電人員更換,更換后經檢查符合安全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對焊機作業時,沒有配備滅火器材
3
6
3
54
將對焊機周圍的易燃物品遠離,按照公司或項目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干粉或泡沫滅火器
鋼筋機具沒有重復接地
1
1
15
15
由機電人員按照JGJ46-88標準要求增加
防護缺陷對焊機作業人員作業時未設防火擋板,火星亂濺,作業人員沒有佩帶防護面罩
3
6
3
54
由項目安全員監督對焊作業人員加設防火擋板并給作業人員配發防護用品
對焊機作業人員作業時未穿戴絕緣手套、絕緣鞋
1
2
15
30
按公司或項目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中有關防護用品規定進行發放,并監督作業人員正確使用
鋼筋拉直機周圍沒有防護欄桿,沒有警告標識
1
3
3
9
在作業場所搭設1-1.2的防護欄桿并懸掛醒目的安全標志牌
電危害設備外殼沒有保護接零(接地)
0.5
6
15
45
由機電人員按照JGJ46-88標準增設重復接地,其電阻值不大于4Ω
對焊機沒有設置漏電保護器
0.5
6
15
45
按照JGJ46-88標準增設漏電保護器,安裝完后經檢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機具開關箱沒有拉閘上鎖,作業或維修中他人可能進行操作
0.5
6
15
45
依據公司或項目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有關條款對相關人員處罰并組織安全教育,加強管理力度
電渣壓力焊機無專用開關箱,工人操作地點與電源開關處較遠,有問題時難于及時切斷電源
1
3
15
45
由器材部采購符合JGJ46-88標準要求的電箱。由機電人員安裝經檢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
平板車轉運鋼筋裝車不不合理時,鋼筋散落容易砸傷工人
1
2
7
14
對工人加強安全教育增加自我防范意識,運輸鋼筋時捆綁牢固后,方可運輸。
塔吊運鋼筋時,鋼筋不分類混合吊裝,容易散落傷人
0.
51
15
7.5
將鋼筋分類吊運,較短的鋼筋吊運時采用筐吊運。
無塔吊時,垂直傳遞鋼筋,容易墜落傷人
3
2
7
42
人工傳運鋼筋時由專人統一指揮并給作業人員配備防護用品
明火鋼筋焊接時無動火申請,私自焊接,且無人監護
1
3
3
9
按公司或項目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辦理動火申批手續
焊接中焊條頭隨意亂扔,容易引發火災
1
3
3
9
對操作人員加強安全教育,焊接前應將周圍易燃物清理。
對焊機距離木工房、宿舍過近,容易引發火災
0.5
1
15
7.5
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對可燃的場所增設消防設備或將對焊機位置遷移。
造成灼傷的高溫物質電焊、氣焊作業過程的高溫材料容易傷人
1
6
3
18
按有關標準配發防護用品,并加強安全教育
粉塵與氣溶膠焊接過程產生的煙氣對人體的傷害
6
3
1
18
給操作人員配發口罩并按有關規定進行定期體檢
作業環境不良鋼筋機臺周邊鋼筋頭沒有清理干凈,容易扎傷人
0.2
6
3
3.6
按照公司或項目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的規定,將鋼筋頭及時清理搬運
機具安置不合理,操作空間狹小,加工長件時容易受到傷害
1
3
3
9
按照公司或項目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有關規定及現場的實際情況,擴大鋼筋制作的場地
綁扎4M以上的柱筋時,沒有設置平臺,攀登鋼筋骨架進行作業,發生墜落事故
3
3
3
27
綁扎2M以上的柱梁鋼筋時,必須增設操作平臺。
對焊機棚搭設沒有使用防火材料
0.5
6
3
9
使用防火材料,并加強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
電渣壓力焊焊接柱筋時,樓板養護水較多,易發生觸電事故
1
3
15
45
在積水多的地方增設干燥的木板,操作人員應穿戴絕緣防護用品
標志缺陷鋼筋機具處沒有設置安全標志
0.5
6
3
9
項目部安全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增設
安全操作規程牌掛設位置不當,難以看到
0.5
6
3
9
項目部安全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掛設
對焊機棚沒有防火標志牌
0.5
6
3
9
項目部安全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掛設“”版權所有
化學性危險、危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質對焊機作業現場10M范圍內違章存放有氧氣、乙炔瓶
1
0.5
40
20
項目部按照規定增設氧氣、乙炔瓶的存放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