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2 08:53:2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教育發展研究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啟動以來,扎實推進,穩步進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對平衡城鄉發展和促進區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黨和國家給予了農村教育格外的政策、財政支持,各項配套工作也都有序展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然仍有問題亟待解決。作為帶有根本性作用的教育,如其不良發展勢必會影響到整個社會和國家的發展大局,固此,仍大有必要深入研究農村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妥善解決。
一、新形勢下農村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村教育主要是指在以農業為基本產業的農村或城郊地區、以農業人口為主要對象且主要為農村或城郊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服務的教育;既包括對農村常住人口的培養也包括對其子女的普通教育。我國農村教育所涉及對象群體大、范圍廣,其中的問題錯綜復雜、五花八門,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點:
1.教育投資力度不夠。全面啟動義務教育以來,中央對各級地方義務教育的財政補貼逐步加大。雖然國務院決定從2007年起3年內,全國財政對農村教育投入新增470億元。也就是說,2006年至2010年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累計新增經費由原來2182億元增加到2652億元。[1]但國家對公共教育的投入在GDP的比率仍未達到占4%。同時,教育投入結構不盡完善,農村職業教育支出小于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支出小于非義務教育,農村教育人均支出小于城鎮,貧困地區義務教育人均支出小于富裕地區的現象依然突出。而且,我國農村應受教育人口基數大,經濟狀況不一,不少地方甚至缺乏最起碼的辦學條件,所以僅靠短時間內的大量財政投入明顯不夠。資金問題仍然是農村教育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2.教育結構不盡合理。農村教育在實際運行中一直沿襲城市教育的發展模式,現在農村教育基本上是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比重偏低,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協調發展的格局尚未形成。2004年以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12.5億元,培訓農村勞動力880萬人,轉移就業760萬人。與此同時,教育部組織實施了"教育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三年來,教育系統的職業學校和成人學校開展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農民工培訓的規模已超過9000萬人次。2005年至2006年,開展的農民實用技術培訓達9314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總數近20%。[2]但與80%左右沒有經過任何專業技能培訓還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教育師資隊伍薄弱。教育者是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因素,教育者的素質對教學質量的高低有直接影響。由于農村中小學工資待遇低,工作條件艱苦,造成教師逐級向上流動,中西部城市的教師向東部沿海大城市流動,縣城的向中心城市、鄉鎮的向縣城流動,而流出的往往都是骨干教師。迫不得已,農村增加了非職業化教師的比重。優秀教師的流失、非職業化教師的增加,導致農村教師整體素質不高,主要表現在學歷達標教師的缺乏和教師隊伍中存在著大量教學能力很低、業務素質不高的教師,嚴重影響了農村教育質量。
二、新形勢下進一步發展農村教育
新農村建設和國家逐步實現全面免費的義務教育是農村教育發展的大好契機,社會和各級政府應當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抓牢根本性問題,制定得力措施,把握相關因素,站在全局和歷史的高度把農村教育搞上去,讓農村教育為建設我國全面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現代化做出應有貢獻。下文試圖研討主要對策:
1.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農村教育經費機制。農村教育發展相對滯后,重要原因是教育投入不足及其投入結構不盡合理。國務院決定,從2007年起3年內全國財政對農村教育新增470億元。[3]但相隔占GDP4%的比率還是有段距離。為解決結構性問題,不但要加大對九年義務教育的投資力度,而且要加大對職業技術教育的投資。逐步建立健全的經費落實機制,確保農村教育日常經費足額通暢到位。一方面要逐步落實全面免費義務教育,另一方面逐步改善農村不同類型學校基本教學條件和相關人員福利待遇。只有這樣,農村教育才有可能持續健康地發展。2.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穩妥地加強農村社會經濟建設。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要促成各方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解決農村的不良問題,要有政策傾斜,但要將資金和政策用在根本性措施上。長期以來,農村發展就受到政策和自然環境的制約,進而影響其進一步發展。如此形成惡性循環。私以為,基礎設施建設和適度產業化是解決農村問題的重大突破口。只有先形成良好的自然和社會人文環境,才能為開創更好的發展局面打下基礎。其實很多農村有較豐富的資源和很大發展潛力,只要提供便利的交通等基礎設施及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勢必會吸引更多的投資,給農民以創造更多的生產價值好機會。同時,引進適度的小產業生產,授以一般農民一技之長,就會形成良好的農副結合的局面。進而更好地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學以致用、學有所地。同時,積極引進各方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進步文化,形成良好的開放環境。由此逐步提高農村自身的經濟和社會能力。只有農村自身經濟健康發展了,才會留得住人才和資金等資源,才會讓人們對發展農村和農村教育充滿信心。
3.把握農村現實,合理規劃農村教育培養體系。當前農村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問題要著力解決。一是改善農村教育師資力量薄弱和管理不善的問題。農村地區師資力量是教師隊伍中最弱的,且優秀教師流失率很高。發展農村教育必須采取妥善措施留住人才并積極引進人才,同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管理。二是加強職業教育,解決農村建設人才缺乏的困局。近年來,我國組織實施的"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等項目年培訓城鄉勞動者達1.5億人次,而且還"要把招生工作重點放在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尤其要為有學習需求的農民提供學習機會。要充分利用城市和東部地區優質職業教育資源,積極開展東部對西部、城市對農村中等職業學校聯合招生、合作辦學工作。"[4]三是調整農村教育培養目標和教育內容。農村教育亟須從過去的應試教育、升學教育的困境中走出來,以學生全面發展及農村教育主動適應并服務于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為目標。與農村教育培養目標轉變相一致,其教學內容也應該貼近農村實際生活,增加初高中階段以農村實用技術為內容的課程。同時,要加強對農民政治生活的教育,讓他們積極參與基層民主生活和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全面體現了新形勢下農村的發展要求。農村教育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基礎,只有搞好了教育才能為之提供可靠的智識保障,促進城鄉平衡發展,逐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參考文獻
循環經濟的主要原則可以概括4R原則。一是資源利用的減量化原則(Reduce),即在投入端實施資源利用的減量化,主要是通過綜合利用和循環使用,盡可能節約自然資源。二是產品生產的再使用(Reuse)原則。強調在保證服務的前提下,產品在盡可能多的場合下,用盡可能長的時間而不廢棄。三是廢棄物的再循環(Recycle)原則,指在材料選取、產品設計、工藝流程、產品使用到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實行清潔生產,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力爭做到排放的無毒化和資源化,實現再循環。四是再思考(Rethink)原則,就是不斷深入思考在經濟運行中如何系統地避免和減少廢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生產率,實現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廢棄物循環利用最大化。
傳統的循環經濟理論主要側重于自然資源的循環,主要研究的是工業循環經濟。20世紀70年代以來,科技進步日益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人類進入到了一個以智能經濟、知識經濟為主流的嶄新社會,信息資源的占有量和使用成為界定財富的最新標準。至此,資源的內涵與外延已由傳統的自然資源范疇擴展和囊括到能夠為人類利用的所有物質、能量和信息的自然、經濟和社會三大系統。
高等教育屬于服務性行業。我國的高等教育既具有社會資源系統的屬性,又具有經濟資源系統的屬性。在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因此在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同樣可以運用循環經濟的理念。目前,還沒有學者專門研究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我國高等教育行業的發展。循環經濟理論指導的高等教育稱為高等教育循環經濟。其具體內容就是在高等教育領域貫徹循環經濟原則,目的是提高高等教育資源利用效率,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高等教育循環經濟同樣具有4R原則。減量化原則(Reduce),就是以盡量少的資源投入和消耗,包括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等各種資源,實現高等教育投入效益的最大化;再使用原則(Reuse),強調在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下,使得投入的高等教育資源能夠實現最大效益。同時,盡力提高培養人才的質量;再循環原則是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的監控,從市場調研,專業設置,到教師配備,教學設備的完善,教學計劃的指定,全過程都應該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浪費。這種浪費一方面包括高等教學所投入的各種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是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資源的浪費;再思考原則(Rethink),就是不斷深入思考在市場經濟運行中及時調整戰略,不斷創新我國高等教育培養模式,在提高高等教育資源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不斷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
二、發展高等教育循環經濟的意義和作用
第一,有利于提高我國的競爭力。世界經濟論壇的《2005至200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國排名第49位,較上年下降了3個位次。(9月26日《國際金融報》)。我國的全球競爭力排名連續3年下降,這和我國的高等教育有密切的關系,主要是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質量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同時缺少人才充分發揮作用的良好環境。《2005年中國人才發展報告》指出,在中國、美國、日本、德國、俄羅斯和印度六國人才國際競爭力排名中,中國位居第四,僅排在俄羅斯和印度之前,屬于第三層次,遠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國。人才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主要包括人才隊伍、人才投入、人才產出和人才環境四個方面的要素。根據這一體系,中國的人才優勢主要體現在人才隊伍上,而在人才投入和人才環境方面明顯處于劣勢地位。在人才隊伍上的優勢主要來自于中國的人才潛力,得益于中國勞動力數量巨大、教育水平不斷提高。通過發展高等教育循環經濟,可以提高我國人才培養質量,優化人才使用環境,有效地提高我國的科技競爭力。第二,有利于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一方面是教育投入不足。目前發達國家教育經費支出與本國GDP比值約為6.2%,發展中國家約為4.0%,而我國近幾年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率,不僅與發達國家無法相比,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投入力度相比亦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資源浪費也很嚴重,沒有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率。在校內資源方面,表現為很多地方不顧地方實際,建設大學城,專業設置方面貪多求全,有經驗的教授上課的很少。學校的產品——培養的人才資源方面又存在嚴重的浪費現象。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最新出版的2006年人才藍皮書《中國人才發展報告NO.3》指出,我國人才浪費嚴重,通過發展高等教育循環經濟,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第三,有利于緩解上學難、上學貴的情況。據測算,普通高等院校一般專業每年生均成本一般是在10000~20000之間,而財政撥款、學雜費等收入來源生均收入只有7000~11000元,還有一定的教育成本無補償來源。現在,很多大學生上不起大學,一個重要原因是學費太貴。統計表明,每個大學生每年學費在5000元左右,加上住宿費用、生活費用,每年不少于10000元。而去年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卻不到3000元。同時由于高等學校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出現經費短缺,這使得亂收費問題日益嚴重。2006年老百姓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就是教育亂收費。發展高等教育循環經濟,可以大大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可以減輕學生負擔。三、發展高等教育循環經濟的策略和措施
一是在投入層面,完善高等教育投入結構,要挖掘新的投資渠道,改革和完善現有的投資渠道,繼續大力提倡多渠道辦學,要加大財政對高等教育的投入。首先要充分發揮國家財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加大投入的規模,提高投入效率。有學者提出,改革國家對高校投資撥款體制,實行模擬資本金制度。資本金制度的一個中心內容就是資本金的保值增值。國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根據高等院校的發展方向、規模、歷史投資水平等因素,確定一個資本金的投資基數,每年以此基數為基礎,再經過對高等學校辦學效益的考核結果,確定以后對各個高等院校的投入比例。可以結合教育部各個普通高校進行的教學評估進行,以此作為今后對高校投入的重要依據。此外,應該倡導多渠道投資,吸收社會資金和外資,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投入的來源,如發行教育債券、發行教育彩票、設立教育基金、用調節稅收的手段鼓勵向教育捐資集資、吸收外資等。現在為止,我國的高等教育還未對外資開放,其它社會力量辦學還存在各種障礙。為此,應該盡快出臺科學有效的措施,給各種資源進入高等教育領域提供便捷渠道。
二是在資源使用層面,要加強教學教育改革,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改革目前高等教育資源配置體制,主要取決于高校內部的分配與管理機制。近幾年高等教育在鞏固成果、深化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進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經驗和嘗試,但在現行教育資源配置機制下,高校各要素(教學、科研、后勤、基建、校產、行政辦公、人員費用)的運作和資源占用與傳統機制沒有本質的差別,缺乏效率考核和導向,沒有制度創新的激勵機制,高校內部爭資源,市場經濟意識淡漠,無成本概念的現象比較嚴重。統計表明,高校內部資源真正用到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的比例不高,很多資源被行政費用、人頭費用擠掉。因此筆者認為,第一要精簡機構,特別是一些行政服務型機構,嚴格控制人數和經費總額。第二將有限的經費向教學和科研第一線傾斜,要制定科學完善的激勵機制,鼓勵廣大教師,特別是高級職稱的教師投身與教學與科研第一線;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根據市場需要設置專業和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為重點,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第三在資源的投入方面應該有科學規劃。使得投入資源能夠發揮最大效率,各個高校應該根據自己特點,結合市場情況進行專業設置,避免貪多求全的情況發生。改變那種“校園越大越好,學生越多越好,專業越全越好”的落后觀念。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嚴格監控,對于不顧自身具體情況的盲目擴張行為應該堅決制止。
三是在資源循環層面,要加大制度創新力度,力爭使得現有資源發揮最大效率。高等學校的資源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高等學校本身具有的硬件和軟件資源,硬件包括校舍、運動場地、圖書館、實驗室等,軟件包括師資隊伍、聲譽、學校文化等方面;第二類是高等院校所培養的人才資源,這是最重要的資源。因此,對于第一類資源,應該在充分調研基礎上,進行資源配置機制改革。鼓勵學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在平等協商基礎上,高校之間共用圖書館、實驗室,學生可以在不同高校間選課,學分互認,鼓勵教師到不同高校兼職,兼職收益歸己,同時鼓勵學校和社會資源共享,學校可以與社會協作,進行課題研究,實現科研成果轉化。對于第二類資源,也就是高校所培養的人才資源的循環。全社會應該樹立大人才的觀念,從全社會的角度認識人才所發揮的作用,避免人才浪費。為此要加強配套制度改革,要取消戶籍限制,使得戶籍制度不再成為人才流動的障礙。目前雖然各地進行了戶籍制度改革,但是離理想的戶籍制度還有很大距離。很多大學生不愿意到一些非國有、小型企業、農村工作,主要是戶籍制度的問題。在這方面應該加大改革的力度,以更科學的戶籍制度推動人才合理配置。要建立城鄉統一勞動力市場,鼓勵人才自由流動。在建設社會注意新農村的實踐中,要建立長效的激勵機制,鼓勵人才向農村流動、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方向流動,最大限度地實現人才價值。
四是再思考層面。高等教育發展必須和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相互協調。因此,必須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建設和諧社會的角度,不斷思考和完善我國高等教育的辦學模式。應該大力借鑒國外發達國家先進辦學理念,結合我國實際,經過不斷思考和探索,摸索出適合我國特點的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絕不能照抄國外的經驗。同時我國的高等教育辦學方式應該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做出科學的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我國高等教育實現可持續、科學地發展,為經濟社會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
參考文獻:
1、劉新平.創新形勢下的高校教學改革[J].南昌高專學報,2005(1).
2、劉建國.創新型人才培養與高校教學改革[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2).
3、陳治亞,孟祥泰,左惟,劉奇偉,龔北辰.從制度視角論高等教育的資源配置[J].現代大學教育,2006(2).
4、劉平.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5(2).
5、管德明,秦旺鋒.高等教育多渠道投入方式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11).
遠距離教育界通常把遠程教育發展歷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函授教育階段、廣播電視教育階段、現代遠程教育階段。第三個階段之所以稱為現代遠程教育,現代遠程教育與傳統遠程教育之所以不同,是因為現代遠程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一)教學媒體更為先進
函授教育和廣播電視提供的是視覺和聽覺媒體(印刷品、廣播、電視),學生只能按提供的定量信息進行定餐消化,不必考慮你吃不了和吃不飽的問題。現代遠程教育由于計算機多媒體以及對信息的選擇功能,可提供學生在信息選擇上的寬容度和同一教學信息量上的飽和度。
(二)教學交互性更強
遠程教育和遠距離教育的最明顯特征是學習者和教師不在同一地點,相互之間有一定的地理距離,必須采用多種媒體和手段來傳播學習內容。建立在電子通信技術基礎上的現代遠程教育,使用的是雙向交互式通信媒體,并與教育傳播理論、現代學習理論緊密結合,以交互性、網絡化、實時性、綜合性和適應性為基本特征。在現代遠程教育中,教師通過計算機網絡等向學生傳送遠程教育的多媒體教學信息,充分發揮視頻流媒體的優勢;而學生則可以通過BBS、電子郵件等方式向教師提出學習上所遇到的問題,得到來自教師的反饋。
(三)學生學習更主動
現代遠程教育結合文本采用圖像、音頻、視頻和虛擬顯示技術傳遞教學內容,同時采用多種技術實現的因特網和供學習者使用的資源庫,實現了教與學之間的交互性,使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由客體變為主體,由指導變為主導,由學會變為會學,由學校選擇學生變為學生選擇學校、選擇專業、選擇教師、選擇學習內容、選擇學習進度。這種區別也是前所未有的。
二、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前景
作為第三代遠程教育,現代遠程教育的崛起和發展,不僅是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電子信息通信技術取得長足進步的結果,還是應對構建大眾化高等教育體系、終身教育與終身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重大戰略,也是知識經濟與信息社會對人力資源開發和知識創新需求的必然選擇。
(一)理論和學科建設走向成熟獨立
目前,中國遠程教育理論與學科建設已體現出一門成熟學科所具有的特征:(1)具有自己的基礎理論。遠程教育界已系統地引進國際遠程教育理論,同時從中國實踐中汲取營養進行理論概括和理論創新,形成了自身的基礎理論。(2)具有特色的研究方法。遠程教育研究特色是其大規模實踐造成的,也是其兼收并蓄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學、系統工程理論等學科特色凝練而成的。(3)已有課程、專業和學位。目前,我國教育技術學專業已普遍開設了遠程教育課程,并把遠程教育作為主要學科方向和專業來建設。(4)具有自己的學術出版和專業刊物。(5)具有全國性和全球性的學術組織,如ICDE、AAOU等,學術交流活躍。
(二)中小學遠程教育會繼續穩步發展
作為應試教育延伸的中小學網校,尤其是初中和高中網校,在信息技術不斷普及和改善的情況下,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到網校的行列來,但是主要目的均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應對升學考試。
因為網校的選擇者主要是家長和學生,是分散的大眾群體,自主選擇權大,因此網校不會出現像高等遠程教育那樣激烈的變化,而是會繼續穩步發展。
(三)成人繼續教育是現代遠程教育的主要戰地
現代遠程教育最大的商業蛋糕在于成人再繼續教育,對大多數已經工作的成年人而言,他們一方面希望能夠再返回學校充電而彌補自身在工作中發現的不足,但另一方面他們因為忙碌的工作而根本抽不出時間來進行正規學校教育,而接受遠程教育,在方便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就成了他們的最佳選擇。
(四)運用多種媒體和多種交互手段,構建終生學習的體系
現代遠程教育是以學習者為主體的教育。其學習方式的靈活多樣,學習手段的多元選擇和學習支助的日趨完善,使其不但成了個人進行終身學習的最佳選擇,而且促進了終生學習體系的構建,推進了學習的個別化和個性化進程。
終身學習有許許多多的途徑和方法。現代遠程教育是利用不斷發展的信息技術所進行的十分人性化、個性化的教育。它能打破時空的局限,以其豐富的資源、個性化的學習材料設計、有效的學習支助系統,以及相對低廉的學習費用,使終身學習成為可能;現代遠程教育還因其與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同步和對現代傳媒手段的充分運用,使得人們選擇遠程的方式進行學習,便能極大地提高其學習能力,學會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中學習,跟上時展的步伐,成為人們終身學習的最佳選擇。
(五)與開放教育相結合,形成現代遠程開放教育
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是現代遠程教育和開放教育的有機組合,是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育形式,是構筑知識經濟時代學習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基本框架的重要元素。它以教育技術和媒體為課程載體,采用多媒體教學和開放的學習模式,為學習者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嶄新學習環境,使學習者的學習既可以在校內,也可以在校外,在社會的任何一個場所主動進行學習。遠程教育更適宜實現開放教育,是開放教育發展最合適的土壤。它具有三個國際公認的要素:(1)以學生為中心;(2)采取多種教與學的方法和手段;(3)取消和突破種種學習的限制和障礙。
人的社會性發展是貫穿于每個人一生的始終,從嬰兒期開始,通過兒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其中,兒童時期是一個人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社會性初步定型的時期。兒童的社會性發展是通過社會教化和個體內化實現的。社會教化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外部動因,是指通過各種教育方式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同輩群體內部影響、社會文化傳播工具等對兒童實施社會化的過程。個體內化是社會教化得以實現的內在因素,是指兒童接受社會影響并對社會文化環境進行選擇,從而將獲得的知識技能、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內化為自身的個性特征的過程。兒童的社會化是在主客觀因素交互作用的過程中通過兒童積極的社會實踐活動來實現的。
家庭教育在兒童社會化過程中起著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許多人對此認識不足,以致出現家庭教育的失誤。因此,充分認識家庭教育與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關系,努力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為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證,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
一、家庭教育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基礎。家庭教育將家庭生活與教育活動交織在一起,以其獨特的方式在兒童社會性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具有啟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點。
1啟蒙性與持久不間斷性。家庭是撫育兒童的搖籃,既是兒童的第一個社會環境,也是兒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其中父母是兒童社會化的啟蒙老師。家庭教育對兒童智力、體力的成長和最初道德觀念、價值觀念、行為習慣的形成具有奠基的作用。同時,個體的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長期不間斷的教育過程,而家庭教育天然的連續性為其提供了重要保證。個體從出生到獨立生活必然經歷學校教育場所和教育者的變更,每一次變更,個體都有個適應過程。如,個體要適應新的教育環境、適應新的教育方法和風格、適應新的教育者等,而家庭教育就不存在這一問題。家庭這所“不變的學校”和父母這個“終生教師”對個體的影響是持久不間斷的。
2感染性與潛移默化性。家庭教育與家庭生活相互交織著,家庭中的多種因素,如自然結構、經濟結構、成員之間的相互關系、生活習慣等均會在耳濡目染中滲透到孩子們的思想意識中去;同時,家長在家庭中的權威地位,他們的人生態度、性格脾氣、言談舉止、興趣愛好、生活習慣、消費行為、待人接物的處世方式是兒童最直接、最經常的仿效榜樣,兒童的社會性發展會在無意識的狀態中接受家庭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
3靈活性和及時性。家庭教育沒有固定的教材和場所,也沒有固定的時間,家長主要是通過生活過程或與孩子的共同活動中有意無意地根據社會規范、價值標準、風俗和傳統習慣去引導、要求兒童,如講究衛生,尊敬長輩,不打斷他人談話,恰當地向他人問候,不隨便將他人的東西占為已有等,并對不合理的行為予以限制和懲罰。因此,家庭教育的內容與教育的方式都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同時,個體生活的基礎在家庭,長期的朝夕相處使個體在家庭中的言談舉止是真實自然的,其優缺點、思想狀況、個體特征在父母面前一覽無余。父母比任何人都能更系統、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子女。家長可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的言談舉止等實際表現,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并且可以通過帶有血緣倫理權威性的教育來引導孩子。
此外,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人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教育這種廣泛性是其他任何教育都難以比擬的。
以上特點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以其與家庭生活相交織的獨特特點,對兒童的個性、情感、思維、認知、技能、行為能力等方面的發展起著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不可取代的作用。另外,家庭教育的各個特點又在家庭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與影響家庭教育的人際關系、經濟條件和家庭文化等幾種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地影響著孩子社會化的過程。
家庭教育總是在一定的人際關系之中來進行的,在此過程中,社會生活對兒童的影響往往主要是通過家庭的人際關系來進行的。家庭的人際關系主要體現在家庭中的親戚之間、朋友之間和鄰里之間等,而在眾多的人際關系中,兒童與父母的關系是兒童最早接觸并且對其社會化影響最重要的人際關系。據有關研究,父親在男女兒童性別角色發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作用,那些早年未與父親有接觸的兒童,在其性別社會化方面往往是不安全的。
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兒童的個性品質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日本心理學家認為,父母如果對兒童采取保護、非干涉性、合理、民主及寬容的態度,兒童就顯示出具有領導的能力、積極的情緒、態度友好等個性品質;相反,兒童則顯示出適應能力差、依賴、情緒不安等個性品質。也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兒童社會化的作用具有情緒傳導、性格形成和行為規范等作用。父母采取民主型、放任型、專制型等不同的教育方式對兒童行為特點的影響存在明顯的差異,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下的兒童其社會化程度高。
此外,家庭教育還受家庭的物質環境和家庭的精神文化影響。經濟決定著家庭教育的物質環境,如家庭環境優美、整齊、清潔的能時刻熏陶、啟迪著孩子。家庭的精神文化包括家庭的教育觀念、學習氛圍、行為規范、管理方式等,它通過幾種相對獨立的心理機制影響著兒童,具有強化、認同、理解等功能。強化,也就是父母在日常教育過程中,獎勵他們認為正確的兒童的行為,懲罰他們認為違反規定的孩子的行為,同時將一定的系統的規范灌輸到兒童的意識中,并且使得遵守這些規則逐漸成為兒童的習慣和內部的需要;認同,即兒童不斷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并模仿父母,以父母為榜樣,并努力成為像父母那樣的人;理解,父母有意識地觀察并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敏銳地回答著他們的問題,從而幫助孩子不斷形成自我意識以及交往的品質。
二、兒童社會性發展過程中的家庭教育的誤區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對兒童社會性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在“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迫切希望下,我國絕大部分家庭雖然非常注重對子女的教育,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卻存在教育價值觀的狹隘,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名次和能否升學,不關心思想品德等其他方面教育的現象;也不難發現存在著教育方式偏失、方法單一的狀況,導致了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過程中,家庭教育的誤區不得不引起我們重視。
1教育觀念重智輕德。在應試教育“考試至上”觀念的引導下,許多家長對子女的個性、情感、道德等方面的發展不以為然、不屑一顧,認為智力發展才是關系子女整個一生發展的實用能力。子女的學習成績始終是父母關注的焦點和家庭間彼此談論的熱點,看書做作業是子女生活的唯一內容。頻頻見諸于大眾傳媒的家教熱、各種培訓熱、擇校熱等問題說明了家庭對子女智力教育的關注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在一項家庭教育狀況調查中,當問及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你最大的煩惱是什么”及“你最關心孩子哪方面的事情"”時,68%的家長把孩子的學習及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身體健康,第三才是子女的個性及道德品質。殊不知父母在把子女培育成“人中之龍”的過程中要先成“人”,而人格及道德品質是成“人”的重要要素。
2教育方式偏失。獨生子家庭容易產生嬌慣溺愛;經商家庭和不完整家庭容易對子女放任不管;家長的自身素質和性格特征等原因也會對子女采用粗暴專制的管理方式。心理學家認為,這種嬌慣溺愛、放任不管和粗暴專制的教育方式往往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個性特征;父母對孩子采取怎樣的教育方式將直接關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效果。
3教育內容單薄片面。為了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未來社會,家長普遍重視對孩子的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而忽視對孩子的獨立能力的培養和勤儉品質的養成,忽視家務勞動的鍛煉和道德品質的培養。有的家長不太注重對子女進行關心他人和社會、關心環境和自然、關心集體和服務等更高一層的社會道德和行為規范的灌輸,這對于兒童的社會性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4教育行為背離示范。家長往往對孩子正向引導,要求較嚴,而自身的行為榜樣與教育內容不一致甚至相反,使初步具有評判能力的兒童易產生上當受騙的感覺,或者對教育產生懷疑、厭惡,甚至會產生不滿情緒和逆反心理的現象,直接影響兒童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社會心態的形成,甚至導致人格的缺陷。
三、提高家庭教育對兒童社會性發展影響力的理性思考
考察家庭教育在兒童社會性發展中的作用,剖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思考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是很有必要的。而家庭教育促成學生社會性發展的關鍵在于良好的教育觀和有效的教育方式。
1確立以發展孩子社會性發展的家庭教育觀。觀念指導和制約著人的行為。家長不同的教育觀念支配著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不同的教育氛圍,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狹隘的家庭教育觀念培育出來的是有缺陷、有隱患的個體。因此,家長應從理念上樹立起與時代相符的促進孩子社會性發展的教育觀念。如,孩子的健康和人格的增進,孩子對社會和科學世界的認識,孩子有效參與民主的社會技能以及創新精神等。
2提高家長的社會化程度。子女是家長的鏡子,子女從來不會忘記模仿他們的父母。家長必須明確自己在孩子社會性發展中所執行的責任,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從道德覺悟、知識水平、教育能力和行為方式等方面全面提高自己。一項道德社會學的應用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職業特點和教育方式與子女道德人格形成及人生價值取向之間存在著相關關系。因此,要實現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必須在思想修養和文化知識方面進行再社會化以提高自身素質。只有高素質的家長才能運用靈活創新的教育方式,營造道德與文明的家庭氛圍,培育出德智雙優、人格健全的子女。
3拓展家庭社會化教育的內容。在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過程中,家庭應根據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突破傳統的重智和育才的局限性,將體、美、勞、技的訓練納入到家庭教育的范圍。盡可能提供現代科技發展所需要的家庭物質條件,并利用這些條件,將現代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信息技術、旅游觀光、閱讀視聽、體育活動和家務勞動等方面來拓展孩子的社會化內容,使孩子在家庭活動中陶冶性情、增強體質、豐富生活,從而促進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4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連動的教育網絡。個體的社會性是家庭、學校、社會綜合作用的結果。學校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擁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教育者,可以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向家長介紹教育學專業知識以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社會是個人力、財力、信息等豐富的資源庫,可以借助社會的力量開設家庭教育輔導機構或制定和實施指導計劃。例如:美國密蘇里州通過實施“父母作為老師(PAT)計劃”對父母進行輔導;英國在中學普遍開設家政課;日本很早就為家長開辦了學習班和講座,政府還定期編輯和發送家庭教育參考資料。在我國上海一些學校也通過家長集會、“星期天學校”、“家庭教育咨詢”及“家庭教育報”、“教子有方”有獎征文等活動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我們可以借鑒和學習其他國家的一些成功經驗,運用家庭、學校、社會的綜合力量,形成三者連動的教育網絡,共同推進兒童的社會性發展。
注釋:
起步晚于發達國家的中國廣告業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崛起之后,已經走到了一個關鍵時期。中國廣告業現存的問題很多,如缺乏高素質人才、廣告監督管理不夠完善、缺乏對廣告作用的正確認識以及缺乏公眾的共識等等。這是一個中國廣告業能否走向和諧、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時代。我們身處這樣一個復雜的年代,研究廣告業,我們的分析尺度有必要跳出時間的框架,診斷困頓中國廣告業發展的阻力,探尋突破迷局的方向。而在探討當今中國廣告業缺乏什么的時候,我們的目光不再是緊緊盯著眼前的問題,就事論事,而是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些,這就涉及到了中國廣告設計的教育問題。
設計教育對于中國廣告業的發展有著本質的、深層次意義上的影響。教育作為人類尋求進步、自我完善的手段,在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使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搭上了快速奔馳的列車,社會的發展對設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愈來愈功利的心態和冷漠、理性教育的模式,開始離人性精神越走越遠,這值得我們設計教育人員深思,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廣告業健康和諧發展。廣告設計教育問題不是孤立的問題,而應放在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的大環境中考慮。其中廣告設計教育的更好發展是中國廣告業持續生存與和諧發展的要求,是適應全社會和諧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個“資源有限,創意無限”的時代,廣告設計教育更具有核心的創意價值。面對這種情況,中國的廣告設計教育該如何做、怎么做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新課題。
當前廣告設計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缺乏創新。許多廣告設計作品的共同缺點是缺乏意義和創意。我認為,創意源于生活,源于人的需求,源于人的思想。設計師要思考市場,積累文化,同時也要尋找滿足需求的方法。當前廣告設計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將思想、概念、創意和市場綜合起來,達到最優效果。廣告設計教育的目標就是以先進的廣告設計文化及民族文化、社會背景為參照,重構廣告設計師現代化、國際化的價值觀,不斷改組和重建廣告設計教育體系。
一、增強文化底蘊以創新教育
中國是文明古國和人類文明的搖籃,泱泱中華,悠悠千古。與西方現代設計文化的發展相比,中國古代的設計在陶瓷、青銅器、漆器、玉器、織繡、家具、建筑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創造了具有東方特色的、燦爛輝煌的設計文化,不僅對東亞諸國,而且對西方近代設計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是我們當代設計的寶貴財富,至今仍有極其寶貴的借鑒和利用價值。
而在當代中國廣告設計界,缺少文化深度的廣告設計作品卻十分普遍。比如我們注意到1997年香港同歸、1999年澳門同歸以及1999年國慶50周年的宣傳招貼中有很多的設計元素是一樣的:大面積紅色的應用、孩子張開雙臂的形象設計等等。作品缺乏對事件特征的把握和挖掘,導致作品大量雷同,最終缺乏生命力。
中國的設計應該提倡原創,要打破抄襲、臨摹的枷鎖,破舊立新才有前途。而原創則必須緊緊把握時代的脈搏,充分利用民族的本土文化資源創作出適合本土的廣告設計作品。
設計的內涵是文化,中國廣告設計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學習模仿改進過程之后,更多地注重原創設計,力求使中國元素蘊涵于現代設計之中。而所謂的中國元素,就是指中華民族的審美文化升華方式的總和。如何以現代審美的全新觀點去重新審視傳統文化,就像靳埭強先生所說“我們不一定要畫上京劇臉譜,穿上龍袍,才能讓人認出是中國人。”要在充分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延其“意”傳其“神”,讓傳統文化在現代廣告設計中得到更新和拓展,更可以借助廣告本身所特有的廣泛影響力,促進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對話和互動。
中國文化是很重要的,中國現代的廣告設計教育應該以中國文化為本,同時注重現代化。我們不僅要鍛煉自己的手,還要找到自己的設計方法,這就要講心和手合二為一,用心思考。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有自己強烈的個性和創造力,同時也很熱愛自己的文化,并能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合、承傳中國文化。
兩年一度的“蘇州印象”廣告展,是一場全國性的盛會。蘇州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獨樹一幟。2004年“蘇州印象”廣告展沿著“互動、專業”的方向發展,拙政、退思、網師、留園等蘇州印象也顯示出自己的風采。其中更是出現了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攝影、海報處處體現中國古老而又優美的古代文化。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設計就是把中國精神藝術和民間文化的美好寓意與奧運精神結合到一起的典范作品,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并以獨特新穎的形式展現出來。
中國聯通的標志,采用了源于佛教造型,取其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相輔相成的本意來延展聯通公司的通信事業無以窮盡、日久天長的寓意,其中四個方形有四通八達、事事如意之意,六個圓形有路路相通、處處順暢之意,無論從對稱還是從形式說,整個標志都洋溢著古老東方已經流傳的跡象和獨特的文化。
因此,研究設計文化教育的內涵,扭轉新時期高等院校學生理解社會的心態,進行課內和校園深層次的文化熏陶,是我們深化廣告設計教育的重要路徑之一。
二、以廣告的市場化推動廣告設計教育的深化
廣告是指“由可識別的出資人通過各種媒體進行的有關產品(商品、服務、觀點)有償的、有組織的、綜合的、勸服性的非人員的信息傳播活動”。在廣告業中,創意應該說是如影隨形的,廣告人一直在找尋創意與產業化完美結合的生存空間。但是,創意的本身不能決定廣告的命運。從廣告的作用上看,廣告和公共宣傳、人員推銷、銷售促進是促進產品銷售的四種手段。從廣告發展史上看,廣告業還需要資本興趣、公關技術等等方面的重要支撐,它是一種整合商業資源和產業上下游資源的一個重要過程和途徑。只有真正理解了廣告在現代促銷巾的位置和作用,創意才有可能最終走向市場,化為新的資本。
另外,也要注意到在現代社會中廣告發展與品牌的關聯。現代意義的品牌是指某產品的名稱、辭句、符號、設計或其合并使用,是消費者和產品之間的一種體驗。其不僅包括物質的體驗,還包括精神的體驗。其目的是以此區別于其他商品,不與其他商品發生混淆。產品是冰冷的,品牌是有血、有肉、有靈魂、有情感的。產品會過時,會落伍,會被競爭者模仿,品牌是獨一無二的。品牌是廣告信息與消費者心智之間的第一個接觸點。在產品日益同質化的時代,產品的物理屬性已經相差無幾,惟有品牌給人以心理暗示,滿足消費者情感和精神上的寄托。從消費者來說,利用品牌幫助選購物品,不必每次都檢驗商品的質量。品牌對消費者來說,是信譽的象征。而廣告設計要突出品牌,受眾通過廣告設計的視覺傳達中的品牌認識產品,品牌形象最終也要通過廣告設計才能發揮作用。正如大衛·奧格威所說:“每一個廣告都是對品牌形象的長期投資”。廣告服務于品牌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建立熟悉感;二是提醒作用。
體現在廣告設計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一幅好的設計作品不僅僅是一件漂亮的設計作品,而是應該向公眾傳達出商品的特性,并且激起公眾的購買欲望,并參與到產品(服務)購買中,同時也要注意到廣告設計要服務于品牌。廣告大師奧格威說:“廣告設計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銷售,檢驗作品好壞的根本不是為了美化,而是為了能夠更高的銷售,檢驗作品的成功與否需要市場來證明。”
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觀察學生,并引導他們認識到設計的首要任務就是滿足市場的需求和與品牌理念一致,漂亮的設計不是獨立的,而是充分體現設計是否符合周圍的環境,是否在市場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應該觀測和強化學生對于設計作品的評判標準,好的作品是需要市場來檢驗的,只有踏踏實實地研究市場,分析市場,才能創作出好的設計作品;如果背離了市場的需求,設計的作品只能是華而不實,而無任何實際的意義和作用。
但同時也要注意不要為了迎合市場表面的需求,不分地域和特色地開設專業和研究方向。對于設計教育的地域性而言,地域特色是一個有目共睹的現實,如沿海發達地區由于經濟高速發展而促進了設計觀念的變更和進步,具有濃厚地域文化和民族傳統的地區,設計理念則呈現出更加豐富和哲理化的文化內容。因此,不同地域的院校,應根據自己的特點及優長,科學定位,建立順應學科發展、時展潮流的學科布局以及多學科并存的人才培養模式。如何解決好廣告設計教育與市場的問題,我們可以從教學結構、培養模式、培養目標和教師素質幾方面重視起來。
廣告設計教育在相當程度上是靠感覺的錘煉,而這主要還得靠高強度的、長時間的實踐來支持。第一,體驗客戶(業主)、生產者(工藝的執行者)以及接受者三種角色。廣告設計是理論研究和市場推廣相結合的產物,從各自不同角度的限定和需求,三者問應有相當的差異甚至對立,而處理這些對立和矛盾,顯然是在廣告設計教育當中所必需解決的問題。第二,體驗廣告設計中受引導產生虛擬化部分及上述三種角色使用設計成果時的當時行為和后續行為。而這一切只能在不斷的市場實踐中才能獲得和提高。
三、廣告設計中藝術思維的培養
我國傳統的設計教育強調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了一大批具有較高藝術修養和扎實基本功的設計人才,為我國設計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到了現代,人們普遍認識到藝術設計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觀念的提升。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設計手段、新的設計觀念和新的媒體設計的層出不窮,我們每天都接受著挑戰。
基本技能、設計觀念與實踐活動是廣告設計的藝術性的三個層面。設計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造型能力、表現能力、對設計工具的駕馭能力以及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理解和掌握等。隨著科技的發展,設計手段不斷更新,以及觀念和活動的變化,基本技能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發展變化。
另外,設計觀念的形成有助于推動藝術設計水平的提高和發展。它受生產力水平、生產關系和風俗習慣的影響,并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不斷發展變化。
同時,設計本身就是一種生產活動,藝術設計教育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技能和觀念,更重要的是和社會的發展相結合,提高在實踐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2009年對國內各行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職業教育也不例外。我們應在《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指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主要應從下面幾點做起。
一、認識到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任何行業和部門質量、效率都是最重要的,對教育來說“質量”主要體現在教學質量上。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蓬勃發展,在校生總人數占高校總人數的半壁江山,為企業、事業單位培養了大量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也豐富了高等教育體系結構,形成了高等職業教育體系框架。隨著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創新型國家對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既面臨極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高等職業院校教師要深刻認識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職業教育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高職院校要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應適當控制高等職業院校招生增長幅度,穩定招生規模,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教學質量上,全面推行教學改革,一切圍繞社會需要的技能開設課程,加強實習、實訓環節。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千百萬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和服務型人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對學生加強素質教育,培養職業道德
高等職業院校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高職院校一定要把素質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作為開學第一課上好,德育教育是學校的首要任務。由于高考人才選拔體制的原因,導致高職院校是最后批次錄取,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有自卑的心理,認為職業學院是最低等的高校,認為是因為考不上本科才來職業院校,有些同學在學習、生活上還有自我放棄的想法。教師在課堂上應告訴同學,高等職業教育是區別于本科的一種特殊類型的教育,以培養學生的技能為最終目標。他們高考成績不好,只能說明他們不適應高中的學習方式,而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技能為目標。而不是天天學習理論知識,應當在入學教育時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對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和職業道德的培養有積極意義。
三、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就業為導向,加快專業改革與建設
針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靈活調整和設置專業,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特色。高等職業院校要及時跟蹤市場需求的變化,主動適應區域、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學校的辦學條件,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設置專業。例如。黑龍江大慶職業學院辦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服務大慶油田六大石油石化企業,服務哈大齊工業走廊區域經濟發展,所以,大慶職業學院設置了以石油化工為龍頭,以機電機械、數控技術、物流管理等為支撐的專業體系,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學院選擇了特色鮮明、辦學水平和就業率高的專業進行重點建設,優先支持在工學結合等方面優勢凸顯以及培養高技能緊缺人才的專業;發揮行業企業和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作用,加強專業教學標準建設。逐步構建專業認證體系,與勞動、人事及相關行業部門密切合作,許多專業已經建立了職業技能鑒定機構,開展了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在推行“雙證書制度”(即畢業證和技能資格證)方面,大慶職業學院走在了前列。
四、進行課程建設與改革,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重要一環,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高等職業院校要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十一五”期間,國家將啟動1000門工學結合的精品課程建設,帶動地方和學校加強課程建設,在精品課程建設方面高職院校應突出重點專業、重點課程和特色課程,防止一哄而上。應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加強實驗、實踐教學和畢業實習指導。積極參與教材建設,重點建設好3000種左右國家規劃教材,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的實訓教材,讓學生用上實用的教材。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優質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擴大受益面。
五、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要積極推行工學結合,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個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應重點突出實驗、實訓、實習環節的教學。要重視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探索企業對在校學生實踐考核的可行性,積極促進課堂與實習地點的統一;積極推行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日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引導建立企業接收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的制度,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六、加強校企合作,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
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是高等職業院校改善辦學條件、彰顯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高等職業院校要按照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則,本著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要緊密聯系行業企業,廠校合作,不斷改善實訓、實習基地條件;要積極探索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校企組合新模式,由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和師資支持,以企業為主組織實訓;加強和推進校外頂崗實習力度,使校內生產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虛擬工廠、虛擬車間、虛擬工藝、虛擬實驗。“十一五”期間。國家將在重點專業領域選擇市場需求大、機制靈活、效益突出的實訓基地進行支持與建設,形成一批教育改革力度大、裝備水平高、優質資源共享的高水平高等職業教育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要積極抓住這一機遇促進學院發展。
七、加強“雙師”教師隊伍、專兼結合教學團隊建設,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
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要適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開放性和職業性的內在要求,根據國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總體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要增加專業教師中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比例,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同時,聘請行業企業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加大兼職教師的比例,逐步形成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具有相應高技能水平的兼職教師講授的機制。重視教師的職業道德、工作學習經歷,引導教師為企業和社區服務。逐步建立“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體系,研究制訂高等職業院校教師任職標準和準入制度。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和教師的繼續教育,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教學能力,高校教師要加強自學能力,在學校沒有足夠條件把每位教師送出去培養的情況下,要積極自學,提高理論和實踐教學水平。
八、加強教學評估,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世紀之交,由于社會環境受市場經濟的影響,人們的道德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思想也相應地有了改變,他們的道德教育更應引起我們的極大重視,對如何進行道德教育的問題,不少人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大量的探討,但是,對如何有效地達到高職院校道德教育目標的方法研究卻未能有很大的進展。因此,筆者從活動教育的角度做一些粗淺的探討,希望能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參考。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在道德領域中,活動特別是協作能夠促進道德的發展,原因在于通過協作發展了兒童相互了解,相互評價的能力,在互惠的基礎上發展相互尊重、公正感,培養起了“批判態度、客觀性和推理思考的行為形式”,從而使用其能夠逐漸擺脫成人和外在的強制,真正執行能過協作得來的規則;活動加深了兒童對道德規則的理解,為道德的真正獲得提供了基礎。因此,在高職院校的學生德育教育中,我們也可以用上述理論作指導,提高開展以協作為目的的活動,培養、發展學生的真正責任意識和義務感,以形成和發展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及集體主義思想。以協作為目的的活動更是學生的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礎,而自我教育是衡量道德教育是否面功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成功的重要標準。因此,“活動教育”理論可為現階段德育方法創新提供理論基礎。
一、高職院校德育存在的問題
首先,高職院校德育在方法上忽視了學生品德心理發展特點。就拿道德規范或知識學習來說,當學生成長到一定年齡,邏輯思維開始發達,人際交往頻繁,對外界社會的交流和了解增多,如果道德教育是單純地進行灌輸,容易使他們對所灌輸的內容與外界現實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導致其道德價值觀的混亂,進而則會感到成人社會的虛偽,并對學校的道德教育產生反感。可以說,學生中出現對德育工作的逆反心理和“抗藥性”與此不無關系。因此,道德教育不應僅僅在內容上,也應該在所采取的方法和方式上適應學生的年齡發展特點。忽視學生心理發展變化,依然沿用大中小學生一個樣的德育方式方法,必然勞而無功。
其次,忽視了青少年的時代特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每一代人都有他們特有的心理傾向。對上一代人極為有效的方法,若全盤照搬,對下一代則可能收益甚微。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一些德育方法在某個階段或時期有效而在另一個階段或另一個時期又不那么有效的現象。當今社會新事物層出不窮,當代的青少年活潑好動、喜歡創新、變化和憧憬,老一套的方法和與他們時空距離較遠的內容,對他們作用自然十分有限。無論是哪一個年級的學生,如果進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比較單調和枯燥,缺乏生動性、趣味性和新鮮感,其效益必然遞減。
最后,忽視了道德的內化過程。對學生采取帶有一定強制性的方法來進行道德行為準則的養成教育,對他們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文明規范有很大作用。但如果道德教育未能通過學生自身和積極思維與情感體驗之內化,他們對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的認識和操作又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層面上,則難以培養其自律品質。因為他律必然是有時空限制的,當學生處在失去外部道德規范制約的環境中,不少人就有可能有不道德的言行。如有的學生將自己的錢物上繳,以博得拾金不昧的美名,有的學生撕破自己的衣服,自傷身體,謊稱是見義勇為、與壞人搏斗等等,這就是道德沒有內化的結果。
由以上種種問題的存在說明,德育教育需要改革和創新已迫在眉睫。
二、如何創新學校德育教育
為了讓我們的高職教育緊跟時代,為了我們的學生健康成長,改革和創新德育教育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筆者認為,當前的道德教育應按以下方法創新:
1.內在化。即道德教育活動方式方法要抓住內在本質,使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實踐結合起來。現在的學生,大量的并不是沒有道德認識,而是“知情脫離”或“知行脫節”。比如說雷鋒活動,他們也會去參加,但未學到本質東西,在活動日或活動月里,大家表現不錯,但過了這一段時間,依然如故。我們的德育教育要有成效,就要抓住本質,有針對性。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認識后,就通過讓他們自己置于對方的心理位置上去認識、體驗和思考問題,處理人際關系交往中出現的矛盾和糾紛,以培養他們寬容禮讓,相互理解和情感融洽的品質。在日常教育中,一些學生雖然具有正確的道德認識,但由于缺乏情感的推動力,不能躬身實踐。有一位學生看見一位盲人撞到樹上,忍不住笑了起來,還當作笑話講給別人聽。教師問他該怎么做才對,他心不在焉地回答:“應該同情生理上有缺陷的人。”可見他是懂得同情人、尊重人的道理的,但還未產生感情上的共鳴。教師就讓他設想、體驗一下盲人的心理反應和感受,然后啟發他:“如果你是盲人,也撞上樹,同時還遇到旁邊人的嘲笑,這時你的心情如何呢?”這時才可能讓這位學生認真思索起來,甚至可以蒙上眼睛讓他走一段路或生活學習半天,這樣就能真正對其有所觸動,親身的體驗對培養學生道德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要真正讓學生“心臨其境”去體驗,形成接受教育的最佳心理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啟開他們的情感之門,達到“理達通情”,言行一致的要求。
2.理性化。即促進學生的道德思維、道德反省,使之不但其自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便于發展學生的道德判斷力,正確地學會識別千差萬別的具體的道德情境。國外比較成功的方法就是道德困境討論,提供一個學生易在道德認識上產生的混淆和道德問題或品質問題,如誠實與朋友義氣、逞能魯莽與勇敢等以及一些正確的道德動機與不恰當的道德行為之間的兩難矛盾現象,讓學生充分進行思考討論。在討論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并讓他們大膽地講出自己的不同觀點,并要他們充分運用自己所掌握的常識或材料展開討論,教師不斷根據討論的進展提出可供進一點思索的問題,將討論引向更高的層次和境界,并逐步地導向正軌。最后老師可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針對不同觀點展開細致的分析,水到渠道引出較高的道德層次的、讓學生充分信服的觀點,從而達到發展學生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判斷能力的目的。
3.科學化。即道德教育內容和方法要適應學生生理和心理的水平。比如,同樣是故事敘述方法,小學生與大學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小學生對道德規范的認識,一般是從直觀的、具體的、比較膚淺的感知逐步發展起來的,他們最早形成的道德概念,主要是依據成年人對各種行為的肯定或否定,從大量的道德情境里抽象概括出來的。利用道德故事的情境進行教育有著悠久而廣泛的歷史,在許多情況下,通過講故事進行道德教育要比單純地要求學生背誦《小學生守則》效果要好。要教育兒童誠實,老師無須大叫大嚷“要誠實,要誠實”,而只需講述《伊索寓言》中那個牧童大喊“狼來了,狼來了!”故事;要教育兒童尊重長者,只要讓他們去讀“孔融讓梨”的故事;要想讓兒童如何懂得面對逆境,只要給他們講愛迪生成才和張海迪的故事等等。這種方法比僅僅記憶行為規則條文印象要深刻得多,效果也好得多。對于知識閱歷相對較多,自我意識逐步完美的高職學生來說,再重復他們已經知曉的故事可能會使他們感到自己當作小孩而不屑一顧,改由學生敘述自己經歷過的道德故事,將是一種很有效的理解途徑和道德發展手段。
4.時代化。即要注意學生個性必理的時代特征。當今的大中專學生,自立意義非常強烈,特別是在價值觀、道德觀方面,他們摒充權威,厭惡別人對他們指手劃腳,而要自己探索和追求。他們認為,教師沒有權力命令他們相信什么,懷疑什么。對于許多事情,假如明知是自己分析錯了,寧可要自己思考后改正,而不要即使是正確的現成答案。對于這樣的學生教育的方法主要在于提出某個道德故事,并使學生與這些道德故事中涉及的人物相互發生影響,讓他們有機會去面對真正的道德情感。
5.自主化。即發展學生道德方面的自我教育的能力,促進他們的自我道德完善。比如利用假期,采取學生自愿報名的形式,組織學生在山區或農村住一段時間,教師要求學生自己制定出嚴格的紀律,并以此約束,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日常生活、開展活動或勞動均由學生輪流自己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學生根據規定的作息時間、規則和安排展開活動,晚上進行自我小結,讓學生談自己的苦和累以及心理的感受,教師加以指導。要求學生相互鼓勵,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和毅力,增進相互的感情和友誼,體驗勞動者的艱辛。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事后要求他們介紹勞動全過程,并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與同學視其效果予以評分,并將結果通知家長,以密切學生與家長間的感情交流,讓學體驗家長的辛苦,培養他們孝敬父母的品質,同時以實際成果引起父母對德育的重視。
6.反復化。即要使道德認識內在化、理性化,道德教育就一定具有重復性。只有經過反復認識、反復感染,才能真正從心靈深處產生道德信念。而且,必須使這種重復教育每一次都能根據新的情況、結合新的內容,使學生有新的切身體會。開展的活動最好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多次才能完成的項目,使活動和成效能與學生的個人努力相聯系,并通過時間延續,使學生對之產生感受,并產生一定的審美情趣或心理滿足感。如讓學生在某一較荒涼的空地上種植花草樹木,要具體地規劃各個學生的具體負責范圍或對象,根據作物的生長狀況和學生的勞作情況進行評比,要求學生給予通過關書本知識或請教有經驗的長輩加以解決。
教育人的工作由于其對象的特殊性,本來難度就大,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摸索、實踐,作為新世紀的德育工作者,我們應運用先進的德育理念,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來構建21世紀的德育方法模式。
【參考文獻】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指人口、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后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也就是同志指出的:“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既有聯系,又不等同。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思想是當代最重要的科學思想,同時也是人地關系最高道德水準,運用科教手段,為推進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1可持續發展促進了中學地理教育理論的系統化、科學化、時代化
20世紀初期以來,由于世界一些落后民族的相繼獨立和經濟的發展,使世界人口急劇增加。資源的匱乏及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使地球環境日漸惡化。如何協調自然環境和人類文化生活的關系已經成為國際地理學界面臨的主要研究課題。世界許多國家在地理教育中開始了新的改革和創新,逐漸形成了較系統的科學的現代地理教育理論。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提出又進一步充實了人地關系和諧論的地理教育思想。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通過了《21世紀議程》,標志著可持續發展理論得到了全球共識。因此,可持續發展的人地和諧論必將成為未來各國地理教育發展的基本理論,這表明了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科學性和系統性的現代地理教育理論日臻完備。
2可持續發展思想敦促了中學地理教育的目的全面化、綜合化
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意味著一場深刻的變革,是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的變革,是人類行為的變革。公眾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也是環境的管理者;提高公眾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倡導公眾積極參與,是中學地理教育目的的新內容,同時也是中學地理教育不可推卸的責任。作為中學地理教育,它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對全體學生———這支未來可持續發展參與者的大軍進行可持續發展思想意識教育。通過可持續發展教育,激勵學生建立可持續發展的世界觀、從觀念上改變自己錯誤的環境意識,規范自己的行為方式,積極推動社會的參與,使人們不斷提高環境意識,從我做起,從日常行為活動中做起。進而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方法來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使人類和生態朝著良性方向持續發展。1992年8月,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第27屆國際地理大會上通過的《地理教育國際》,呼吁各國重視地理教育,并對地理教育的性質、任務、內容、策略等做出統一的、規范化要求,其意義就在于此。拓寬了中學地理教育目的,使其全面化、綜合化。這也是中學地理學科相對于基礎教育其他學科在素質教育中的獨特作用。它使學生具有21世紀建設人才參與可持續發展所必需的環境意識、地理素養和地理能力。為此,中學地理教育應受到各級教育領導部門的重視,使其在21世紀這一歷史時期有效發揮其特有的功能,為未來人才的素質建設做出貢獻。
3可持續發展思想促進了教學內容的更新
隨著現代地理學的發展和改革,許多現代地理的新知識、新成果,及時反映到地理教學內容之中。特別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內容的加入,加強了資源保護、生態保護、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內容。要求合理使用、節約和保護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礦產、海洋、氣候、礦產等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綜合利用水平;建立科學、完善的生態環境監測、管理體系,形成類型齊全、分布合理、面積適宜的自然保護區,建立沙漠化防治體系,強化重點水土流失區的治理,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加強城市綠地建設,逐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將成為地理教育的主要內容,體現出教學內容改革的時代特征,同時這也是世界各國地理教育改革的新趨勢。
3.1增加新的地理觀念和學科思想教育的內容
為適應參與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應在地理教學內容中增加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地理觀念以及新的生產觀、消費觀、發展觀、價值觀等的教育內容。這些新的地理觀念和信息,可參考《里約宣言》、《21世紀議程》和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教育委員會制定的《地理教育國際》以及我國政府制定的《中國21世紀議程》等文件。這些內容的增補會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環境意識和行為習慣。3.2減輕知識學習的負擔,加強地理能力的培養
地理能力是順利完成地理活動,即地理認識活動和地理實踐活動所必需的能力的總和。現代教育觀認為,能力培養是基礎教育階段第一位的任務。因為接受知識是一個終身過程。隨著知識的快速更新,使學生具備各種學習過程所需要的能力,比獲得知識更有價值和意義。所以,中學地理教育也應把地理能力的培養視為中心任務。
3.3系統地理要強化人地關系,突出學科的應用性特色
系統地理的教學內容改革必須走出為學知識而學知識的誤區,同時也要避免在知識上面面俱到。在人地關系的教育上應改變重說教、輕能力的現狀。避免只是從消極方面對人類活動加以限制,而要從積極的角度指出人與自然持續發展的方向。
為此,系統地理的教學內容要體現兩條原則:一是強化人地關系,使學生懂得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并預測環境對人類的反作用,以正確地調控人類自身的生產和消費的活動方式;二是突出地理應用的特色,使學生明確所學各類地理系統及要素性質,物能的流動和轉化,演變和發展規律的意義,并掌握利用、改造和保護各類地理系統的基本方法及合理開發利用各種自然資源的方式和途徑。
3.4區域地理要突出區域發展條件、問題和區域發展方向、策略兩個方面
參與可持續發展,必須以地域為依托。區域地理研究的意義就是在具體的地域范圍內,對環境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綜合考慮,協調解決。區域地理的教育目的不能只是讓學生記住一些地理名詞和地理分布,了解區域地理現狀,而是要讓學生運用地理基礎知識和原理,分析、解決區域地理問題。所以,區域地理教學內容能更深刻地揭示人地關系,為地理應用提供廣闊的領域。為此,從區域條件、問題,區域發展方向、策略這一新的視角重建教學內容結構模式,培養學生以后參加地區持續發展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4可持續發展對地理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到主導作用,在實現學生主體地位中起到關鍵作用,教師的自身素質直接影響學生素質的培養。因此,作為地理教育工作者應不斷了解國內外最新的關于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動態,提高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以便于更好地、更快地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觀。
4.1積極掌握和充實新的理論性知識
作為一名中學地理教師,要達到使學生進一步獲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的基礎知識和能力,使學生進一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應重視地理教育發展趨勢,及時適當地調整地理教育工作,積極跟上時代的發展,不斷地用新理論、新知識充實頭腦,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關注國家發展,讓教學工作緊密聯系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培養合格的中學生打下堅實的知識、理論基礎。同時應密切關注地理教育理論的充實、更新,及時了解掌握地理教育新理論。除此之外,作為地理教育的工作者,在地理教學活動中,應注意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領域內的新思想、新觀念,以便在教學中恰當借鑒利用其研究成果。
4.2提高思維能力、不斷改善教學方法和手段
為了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地理教學法的研究和利用。對學生進行知識、能力、思想道德情操培養時,必須充分研究教材,利用教材,設計出形式新穎、圖文并茂、具有啟發性、思考性特點的課堂教學及課外活動實施方案,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增大教學活動容量,改進和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接受知識,思考問題的熱情和興趣,圓滿完成地理教育工作的時代使命,最終貫徹可持續性發展思想。
5構建新的地理教學模式、方法體系
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組織形式確定的情況下,教學模式、方法就是教學過程的核心部分,是完成教學目標的保證。要完成地理教學目標所提出的新任務,不是任何一種單一的教學模式、方法所能承擔的,而是需要多種教學模式、方法所組成的結構體系共同完成。所以我們要探索多種地理教學模式、方法,使它們在實現地理教學新功能中發揮優勢,最終實現完全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李繼術.淺談中學地理教育的發展趨勢與策略[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6)
(一)企業自身對企業的定位存在問題
長期以來,我們不少企業尤其是生產型企業多數依賴外貿訂單,企業處于一個代加工、貼牌加工的層次。這是產業鏈中最底層,價值取向最少的一個層次,很難得到快速發展。有些企業基于這樣的定位會嚴重影響企業工商管理的水平。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也讓一些企業短時間內迅速膨脹發展,一些企業就認為自身是先進企業、自身的管理很先進,這樣的企業定位,會忽略很多問題,影響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整個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無可厚非,可應該清醒的認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這包括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最大限度的利用資源、杜絕浪費、重視環境保護,關注社會福利和社會影響。關于社會責任在轉型期的我國企業做的并不好。
(二)企業自身和內部權責劃分不清晰
在企業自身權責的劃分上存在問題,企業所有權、經營權監督權界定不清晰的現象普遍存在,特別是中小規模的民企中。企業自身權責清晰的劃分是企業發展的要求,是實現資源合理配置、提高企業主體活力的要求。界定不規范的情況會影響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阻礙企業自身的發展。企業內各個部門之間的權責界定也存在問題。部分企業沿用老的部門架構,部門權責確認上出現空白或者漏洞。部分企業套用了西方組織架構,部門職責上不是出現空白就是出現重疊。這樣以來就造成企業部門之間溝通不暢通,協調性很差,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不足。這也導致企業不能快速規模化發展和很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
(三)企業市場意識不強
經濟形式的轉變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讓企業開始認識到重視市場、照顧客戶需求的重要性,市場理念已經被廣泛接受。可是在企業工商管理層面如顧客第一的質量要求和市場意識、照顧顧客為主來開發產品的理念、創建顧客至上的售后服務體系這些內容做的都不理想,和真正的市場要求還相差甚遠。企業內部的不協調也削弱了市場意識在企業內的推行。
(四)專業人才儲備不足
企業工商管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它的推廣需要具備專業知識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員來完成。實際情況是我們在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很缺乏。這種有知識、有能力和有技術的專業人才需要長時間的培養,我國的企業發展歷史和企業工商管理歷程決定我國專業人才嚴重不足。當前經濟發展的趨勢表明我國企業不能過多的依靠資源和人口紅利來高速發展,企業需要從最基本的管理方面改革。上述問題的存在是企業發展的不利因素,帶有很大的危害性。需要找出根本原因,提出相對對策,指明發展方向。
二、企業工商管理未來發展方向
在當前國內和國際的經濟市場情況下,有效改革發展、做好企業工商管理是企業生存、發展的要求,是企業改革的趨勢。做好企業工商管理需要從幾個方向推進:
(一)清醒的認識到企業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和對企業的發展影響。要大力提升企業工商管理水平。企業工商管理需要專業人才來推廣。建立和培養一批專業的人才隊伍是推進企業工商管理的基礎。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等一些具體的工作也是推進企業工商管理的重要工作。
(二)企業管理需要改革落后管理方式的缺點和不足,根據現代管理理念,結合當前管理思路建立一套適合時代適合自身發展階段的管理體系。這也是企業工商管理中重要的發展方向。
(三)企業要夯實上述兩個工作的基即做到權責清晰,不管是企業的還是企業內部。通過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建立現代化管理體系,打造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企業文化,進而準確的掌握市場發展趨勢,制定合理、科學的發展發展方案。這是企業工商管理的目的。
三、推進企業工商管理發展的做法
2001年國家教育部在《有關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要求,為更好地適應我國加入WTO后經濟、科技和教育發展需要,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引進原版外語教材,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力爭三年內,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實現我國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1由此,我國的雙語教學發展進入時期,許多高校相繼進行了雙語教學的實踐。
然而,雙語教學在我國學術界引起極大的爭議。一方面,學者肯定了雙語教學對改善我國英語教學耗時長,見效慢的弊端所起的積極功能;另一方面,一些聞名的學者紛紛撰文,對雙語教學的發展表示質疑,甚至提出反對的意見。馬慶株教授指出,英語在中國學校教育的地位嚴重地影響了漢語作為母語的地位。[2包天仁教授認為,采用不適合中國國情、教情、學情的雙語教學,不僅不可以解決中國的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新問題,而且輕易出現母語學不好,英語也學不好的局面。[3本文從我國學術界對雙語教學的不同觀點入手,分析了我國發展雙語教學的重要性,指出我國開展雙語教學應該兼顧母語和英語的平行發展。
一、開展雙語教學的重要性
雙語教學關系到中國長遠的切身利益。不可否認,世界經濟和文化的重心在美國和歐洲,其傳播方式從來就是從中心向邊緣地帶擴散。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處于邊緣地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必須加強英語學習,才能夠較快地學習和把握發達國家的科學知識和先進技術。
以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領域為例。印度軟件業遠遠勝于中國同行摘要:印度出口軟件年總值在62億-85億美元。而中國1999年的軟件出口只有1.3億美元,歷年出口累記總值還不到10億美元。中國軟件工業創匯只有印度的1/50-1/60。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印軟件同行在世界市場競爭中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別?印度是一個雙語國家,官方語言是英語。從形式上看,一個國家講一種語言,似乎是獨立的象征,但英語作為一種工具,卻無意中使印度人更快地走向實質上的獨立,順利地走出種群的約束。很多人未必會想到印度是世界上位于美國和俄羅斯之后的第三個科技大國。自80年代以來,為了適應世界的高科技需求,印度迅速地,甚至奇跡般地發展了自己的軟件產業,軟件生產量已經占世界軟件總量的16.7%。比爾·蓋茨驚呼“印度將會在21世紀成為軟件的超級大國”。這個實例提醒我們,外語教育質量的優劣會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的提高以及“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戰略目標的實現。
(一)培養現代化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雙語教學”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加入WTO,互聯網普及的大背景下,應21世紀新型人才的需要而產生的。世界的發展,需要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和合作。新世紀的學生必須具有很強的國際意識和國際視野,既懂得東方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又能以欣賞的態度,汲取西方文化中優秀的傳統和價值觀念。因此,高校雙語教學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在學習把握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能較好地把握一門外語。學生既能繼續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又能吸收借鑒豐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既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信心,又具有開放、平等和尊重的全球意識。開展雙語教學,不僅涉及到未來一代的語言交流和語言水平的提高,更涉及到多元文化的認同和和世界各種文化的和諧發展。其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國歷史上長期形成的單語制教學模式,促進我國多元文化的發展,培養一大批精通外語,具有全球化思維觀念和廣闊的全球視野的高層次、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推動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二)加強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的需要
英語是最重要的國際通用語言。目前,許多非英語國家在開設外語課程時,都不約而同地首選英語,在實施雙語教育時,也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母語/英語雙語教育。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英語已經成為了國際化語言。
我國歷來非常重視英語,始終把它作為中學三大核心課程(語文、數學、外語)之一。和其它學科相比,許多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最多的。但是,多年來我國英語教學存在著一個嚴重的弊端,即學英語而很少用英語,英語應用能力差,英語學習和專業學習脫節。因此,英語成為了一門費時多,收效差的課程。很多學生經過8年甚至12年的英語學習,卻不能比較熟練地閱讀英語原版書籍,尤其是聽不懂,講不出,難以和外國人直接交流。傳統的教法、學法已經很難適應新的發展需要了。
用教學語言來促使外語語言能力的發展,這是雙語教學的優點之一。由于學習的需要,學生自然會產生努力學習外語的動機和喜好,而且這種動機和喜好比在單純的語言課程上所產生的更加持久。和專門的語言教學不同,雙語教學使學生通過對教學語言的感受來達到提高外語水平的目的,學生在努力弄清教師在課堂上講的意思的同時,外語聽力和外文知識將在有意和無意之中得到強化,其中外語聽力的提高將對學生外語整體水平的提高起關鍵功能。
二、雙語教學應注重母語和英語的平行發展
批評或反對實施雙語教學的學者提出,雙語教學會弱化我國學校教育中母語的地位。南開大學教授馬慶株認為,雙語教學的推廣侵犯了漢語作為國家教學語言的地位。[22005年度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上,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強調,對于重視外語學習和使用而忽略或者削弱自己國家語言及其文字學習和使用的現象,要進行糾正。[2那么,雙語教學中應如何對待母語和英語的關系呢?筆者認為,在進行雙語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注重保持漢語和英語的均衡發展。
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帶來了不同文化的沖突和交融。如何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的文化和先進技術,發展本國的經濟和文化,同時保持自己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成為世界上很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個難題。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中國和世界的聯系日益密切。作為世界主要通用語言的英語,在中國學校教育的地位不斷加強。雙語教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對中國外語教學的補充,受到學者和學校的青睞。
中國雙語教學的目的,一方面是加強英語的教學效果,培養一批能熟練應用英語的高素質人才;另一方面是通過專業學科的雙語教學方式,讓學生接觸、了解該領域最新的、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幫助未來的一代更快的接受國外的先進技術,同時也促進中國先進文化技術的傳播。學好英語,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世界,還可以加強中國的對外宣傳,讓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國,為中國和世界的聯系提供語言的保障。
然而,發展雙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不能以削弱母語的地位為代價。語言不僅是交流的工具,還是思想和文化的載體。語言“不僅包含著該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藏著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生活經歷和思維方式。”[4語言作為本民族的文化成果,凝聚著該民族對世界的看法,體現了本民族的價值觀念。語言不是單純的交流工具,也是民族的一種標志,是一種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文化歸屬意識”乃至世界觀建構的媒介。
因此,任何民族和國家都會重視保護本民族語言的母語地位,控制外來語言對本民族或國家語言的沖擊和同化,并且加強自身語言在本土以外的推廣,提升自己語言的國際地位。歷史上,很多征服者在武力征服一個民族的同時,都力圖通過推行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在思想和意識形態上完成對被征服者的最終同化和奴役(如歷史上諾曼征服時期法國語言和文化對英國語言和文化的沖擊,大英帝國時期英國對被殖民地的文化和語言的滲透)。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許多獨立的國家在贏得政治上的獨立后,紛紛擯棄原殖民地的語言,確立自己國家民族語言的母語地位,以保證在文化和思想上擺脫原殖民地的統治,完成真正意義的獨立。
然而,目前在我國國內某些領域卻過分強調英語的地位,甚至在雙語教學中使英語在教學中的語言地位超過母語,威脅漢語的國家語言地位。“中國雙語教育網(www.bilingual.com.cn)”上公布的“雙語教材系列”和該網站統計雙語教學的實際情況顯示,中國的雙語教學實際上就是英語的單語教學。過度地強調英語在學校教育的地位,擠壓學生漢語的使用,結果會剝蝕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影響學生把握漢語和漢民族文化。馬慶株教授指出,在幼兒教育中實行雙語教學,甚至在有些地區漢語學習讓位于英語學習,這樣會使孩子從小就產生一種英語的地位高于漢語的觀念,從小親近西方文化,認同西方文化,而喪失對中國傳統語言和文化的認同感。[2這種過分重視英語,忽略母語的雙語教學既不利于培養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信心,又具有開放、平等和尊重的全球意識的高素質人才,也違反了雙語教學目的——讓學生把握漢英兩種語言,成為雙語人才。
漢語是漢民族交流的語言,傳遞了中國古老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新一代的中國人不僅要有全球化的國際視野,也要繼續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信心。中國要發展,要向發達的國家學習先進的技術和文化,最終的目的是建立擁有強大經濟實力和優秀民族文化的現代化中國。因此,中國的雙語教學既要增強英語教學中的西方文化含量,又要在多層次的雙語教學中系統引入和加強中國文化教育,保證學校教學中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的平行發展。
三、結語
雙語教學是中國在國際化大背景下采用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我國在實行雙語教學時,要注重保持母語和英語的平行發展,既要強化母語的優勢,保證中華文明的延續和發展,又要兼顧現代社會國際化的發展趨向,重視英語作為國際語言的地位,培養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國際型人才。
參考文獻摘要:
[1燕慶明.信號和系統教程[M.北京摘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