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9 15:01:2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品德課堂,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新課程理念倡導品德教學回歸生活,強調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基礎,真正讓生活走進兒童,讓品德融入生活,從而把兒童培養成熱愛生活、樂于探究、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和社會性發展的好學生。然而,在課程改革深入的今天,品德教學的普遍現狀如何呢?一份調查結果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1.課本新,教學模式舊。學生們捧著全新的品德課本,然而教師還是多以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向學生講授。2.教學設備硬件有,教師思想“軟件”少。現在農村也擁有了基礎的教學設備,然而不少教師不能很好使用,更多的僅是用來播放現成的光盤。3.教師認識不足,課程形同虛設。雖然理論上小學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必修課程,但又有多少教師認真去領會這一點呢?有時候為了趕教學進度,品德課就搖身一變,成為語文復習課或是數學輔導課,而品德教學只是把每課的考點抽出來,讓學生背一背。面對現實,我認為:一線教師在切實轉變教學觀念的前提下,課堂操作要努力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讓我們的品德課堂真正“活”起來。
一、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
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教師首先要設計好獨具匠心的導入語。激情引趣的導入能“牽引”學生入景、入情,以亢奮的精神進入學習狀態。其次教師要研究創設生活情景的策略,選準煽情的“切入點”,利用好激趣的“驅動點”,把握好明理與導行的“結合點”,提供最鮮活的材料,切實調動情感在知識與思維活動中的作用。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發揮多媒體的功能。用直觀方式,借助聲音、圖像動畫,解決抽象概念脫離具體形象的矛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感染力。良好的課堂氛圍應該是熱烈活潑的,是活躍與靜謐的統一。一方面,學生狀態活躍、興奮、發言積極,另一方面,熱烈中又能冷靜思考,而不是亂哄哄、瞎熱鬧。只有在這種寬松、熱烈的氛圍中,師生才會有情與情的交融,心與心的互動,思與思的碰撞,學習才能收到實效。
二、錘煉駕馭課堂的語言
品德教學是走進心靈、平等對話的藝術。在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領悟教學內容,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討論,大膽交流,表述自己的真實想法。在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好環環相扣的過渡語,把學生從這個片段帶到那個情景,以實現課堂環節的轉換和整體結構安排的天衣無縫。教師在使用評價語時尤其要講究藝術。適當的評價是激勵學生深入學習的動力,表揚不要過分,批評不要離譜。比如,學生回答問題聲音太小時:“說得很精彩,如果聲音能再響亮點兒就更好了。”學生表演沒有表情時:“你有當演員的天賦,要是加上表情就更精彩了!”學生的見解出現偏差時:“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佩服你敢于發表意見的勇氣。”這些評價語氣婉轉,卻能一語中的地指出存在的問題,既能讓學生從中得到啟發,又能交融師生情感。教師還要設計好引人深思的課堂結束語。教師聲情并茂的課堂教學結束語,不僅是整堂課的點睛之筆,帶學生進入“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而且能使學生心靈深受震撼,加深學生的理解與感悟。
三、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所倡導的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與思想,是對以往“應試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它不是“反應試教育”,也不是“非考試教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的具體目標,其第一條就是“改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這里“過于”注重知識傳授不等于忽略知識傳授,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能把知識的系統傳授當作應試教育的特征而棄之不顧;沒有知識和技能作基礎的教學過程必然是空洞的,沒有知識和技能作基礎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也必然是不穩固的。課程改革走到今天,對于本學科來說,強調知識的系統傳授顯得尤其重要。為了這一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中要求學生先泛讀教材,對本框題有一個整體印象;框題是什么?有幾個目題?有幾處黑體字?有哪些概念?大字段、小字段及其邏輯順序等情況;在此基礎上精細研讀,弄清概念,注意教材中黑體字的解釋和事例的列舉,對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鼓勵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第二、強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素質教育是以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為目的的基礎性教育,而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形成良好的學習、競爭氛圍;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倡導師生平等、生生交流,使師生間真正成為互動、交往的動態關系;就必須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強化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并以此推動基礎知識的系統傳授;就必須探討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努力實現教學過程零缺陷。在“啟發激勵、自主學習”這一環節,以前的做法是:教師首先針對教材提出自學提綱,并且力爭求全求細,學生的思維被教師禁錮了,這實際上是教師畫圈讓學生跳,不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圍繞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所以教學中嘗試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經過幾節課的實驗,感到學生提出的問題千變萬化、海闊天空,對一節課的重、難點沖擊很大;所以現在每一節課,教師要針對本節課的重、難點提出兩三個問題,其他的問題是在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基礎上自由創設;這樣既體現了教師的導,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閱讀教材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一、完成教師的自學提綱上的問題。問題的提出主要集中在本節課的黑體字、大體字和對閱讀起到引領作用的語句上,這是要求全體學生必須完成的。二、自由創設問題、相互討論,組織答案。在每個學習小組內,學生在整體感知教材、完成自學提綱上的問題的基礎上,自由創設問題,并相互比較,看誰提出的問題有價值,并就有價值的問題組織答案,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對于中、上等學生鼓勵他們大膽嘗試。三、個別不懂的字詞、概念、原理打上“?”以便于質疑。各學習小組通過閱讀教材、小組討論仍沒有解決的內容打上標記,以待在全班范圍內相互質疑、釋疑。與此相適應,在“自學匯報、釋疑明理”這一環節,也是圍繞三個方面自主展開:一、學生自主回答;二、自主創設評比、組織答案;三、自主相互質疑、釋疑。教師在學生互動的基礎上精講、明理,體現了“導”的作用。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創造性能力的培養,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相互交往的動態過程,也體現了教學的層次性。既抓住了重、難點,又給學生留有充分的創造發揮的空間,有利于學生個性能力的培養。
這樣的教學過程對教師備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抓住教材的知識體系,把握重點、難點,還要拓寬、拓深知識層面,查閱相關學科資料,以應對學生的提問、質疑(備知識);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備學生);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指導學生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備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6)14-0046-03
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如何改進品德課堂教學、提高教學實效、促進學生道德養成,已成為我們不懈的追求。面對推陳出新、不斷涌現的良方佳策,許多教師都將其全部擁有,過多的手段和活動將課堂填得滿滿當當,演得熱熱鬧鬧,其結果是教師手忙腳亂,學生則“亂花漸欲迷人眼”。這樣的教學只會導致品德教育的“虛胖“,我們應該牢牢把握一個“度”,適時適度地進行教學“瘦身”,才可能更好地實現品德課的有效教學。
一、立足于學生――目標要“塑體”
“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目標曾讓好多教師頗傷腦筋,每次備課時總要冥思苦想:這堂課要讓學生掌握哪些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這一維度的目標該如何制定?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又應當體現在哪里?最后往往是“洋洋灑灑”羅列一大串。但這些目標在課堂上都能落實嗎?當然不能,課堂的容量是有限的,師生的精力是有限的。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提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不必面面俱到,應簡潔、清晰、具體,注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盡可能根據本校和本班學生的實際狀況和需求進行設計,避免大而空。由此可見,實現教學目標的最根本要求是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一定要依據課程標準,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立足于學生的學情。是“認知”還是“理解”,是“愿意”還是“樂意”,是“初步養成”還是“達到”,這些動詞在目標表述中應該表達明確。同時,目標一定要分維度,針對性強,操作性強,不能擺花架子,更不能為設計而設計。
如在執教中圖版一年級下冊“火熱的夏天”主題單元中的《雷雨來了》一課,教師首先在學生中開展課前調查活動,從而清楚地了解到了兒童對夏天的認識以及是否喜歡夏天等真實的想法等。根據學情,再依據教材,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就水到渠成了:
(1)了解雷雨的形成,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的探究意識。
(2)學會科學地避雷,增強自我保護生命安全的意識和能力。
(3)引導學生學會關注生活,養成勤于觀察的習慣。
老子說過“少則得,多則惑。”一堂課40分鐘,如果要落實大大小小、內涵豐富的教學目標,那么學生學習只能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因此,教學目標必須“瘦身消腫”,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學有所得。
二、聚焦于熱點――問題要“消腫”
“你們說好嗎”“他說得對嗎?”“老師這兒有一段錄像,你們想看嗎?”相信這樣的問題我們都耳熟能詳。確實,不經意間,一些過多、過細、過淺、甚至沒有意義的問題充斥著我們的品德課堂。如此過多的問題并不能引導學生進行有序深入的學習活動,反而使品德教學課堂陷于一種無效的境地。要做到課堂提問的有效,對所提問題的合理取舍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選取有探討價值的中心問題
如在執教四年級上冊《我們的合作》一課時,教師首先組織學生進行了一個比賽。準備四個可樂瓶,剪去瓶口,每個瓶中放人5-6個橡皮小球,并系上細繩。然后請學生分成四個小組進行比賽,哪一小組的學生率先取出小球就取得勝利。比賽結束,教師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有的小組失敗了,有的小組卻順利地取出小球呢?”學生爭著發言,各抒己見。在對話交流中,“團結合作才能辦好事情”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深深地烙在了學生的心上。
由此可見,在進行教學問題的設置時,要根據教學目標舍去沒有討論價值的問題,選擇適合的、有探討意義的問題,變問題為話題,開闊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的實效。
(二)生成不可預設的精彩話題
德育課程特別強調要讓學生說真話,表真情。在課堂實施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反映,選用在學習中新發現、新生成的有價值的問題研究,能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激活,進發出智慧的光芒。
如在教學《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我們和誠信在一起》一課時,教師出示了“誠信、金錢、理想、真理”幾個詞,讓學生選一個擺在首位,并說說原因。小組交流的時候,教師聽到了幾個竊竊私語的聲音:我認為金錢最重要,誠實要吃虧的。教師隨即詢問:“你們為什么會這樣想?告訴我行嗎?”學生猶豫了一下說:有一次,我考試考得很差,回家后和父母說了后,被狠狠地罵了一頓。另一個學生馬上又說:有一次,我在家里不小心碰倒了花瓶,原本想誠實地告訴老爸,但想到免不了一陣臭罵,就死活也沒承認,逃過了一劫。聽了他們兩個的回答,周圍的同學都哄堂大笑。教師示意學生都安靜下來,針對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教學中,那個“誠實要吃虧“的聲音,似乎是一個與本課內容極不協調的音符。但一個教師意想不到的教學契機,一個教學前預設不了的問題,卻讓學生置身于“矛盾”的課堂,這樣的問題就似“一江春水”,讓課堂充滿生機活力。
(三)引發關注學生體驗的有效問題
如格林伯指出,課程的對話,不是簡單作答,而是一種持續不斷的、高質量的對話。想要在課堂上呈現“深度對話”,教學必須回歸學生的實際生活,畢竟學生實際的生活正是他們已有經驗的土壤,也是深度對話得以發生的土壤。當學生通過活動擁有了最真實的體驗時,對話才能展現其獨特的魅力。
如在教學《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父母的疼愛》一課后,教師組織開展了“感恩父母的愛”大單元主題活動,安排了“護蛋行動”“今天我當家”“跟爸爸媽媽一起去上班”等一系列的體驗項目。在活動結束后,學生、家長、老師之間都進行了心與心的對話。
因為對話源于學生的情感體驗,因而高效地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三、關注其真需――合作要“減肥”
隨著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們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也在悄然變化。原本被動的、單一的學習方式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充分調動、發揮學習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合作學習方式。但在實踐過程中,發現一些教師片面追求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只要有疑問,無論難易,無論其價值大小,都要進行小組討論。從表面上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但從實際的效果看,多數問題的討論如蜻蜓點水,讓小組合“坐”等同于“小組合作”,實效性不高。如何才能避免以上的問題,真正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呢?筆者認為“合作”不能泛濫,應當建立在真實需要的基礎上。
(一)合理分組是前提
教師在構建合作小組時,應注意結構的合理性。一是小組人數要合理,一般以4-6人為宜。人數太多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個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數太少也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助。
如教學《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辦一張自己的報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組成幾個“互補”小組,根據各自的特點,擔負著不同的任務,合作辦好一張報紙。
如教學《我也能研究》等這些課時,各自要研究的內容肯定有層次性,故分組時就可采取“同等生”分組的方式。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致,而且也改變了其在小組中長期慣有的地位,給每個學生提供不同的發展機會。
如教學《游戲快樂多》一課時,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成一個學習小組。在這樣的小組中,能更放松地體驗到與人交往的快樂,領悟出為什么要遵守游戲規則及與人友好相處的道理。
(二)恰當時機是基礎
當學生產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者自己得出結論、急需和別人交流,聽取別人意見的欲望時,在這種情況下就使學生恰到好處地進入合作學習的情境,便能使合作學習達到最佳狀態。
如在教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我在班級中的權利》這一課時,有教師是這樣設計的:開學了,我們班又要選舉班干部了,但這件事情讓我很為難,有的家長提議班干部要輪流當,有的說讓班主任指定就行,有的說要經過大家的選舉。你們能幫助我解決一下這個問題嗎?因為聯系到了自己身邊的實際問題,學生興趣高漲,馬上小聲地議論起來。教師趁勢組織小組討論,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著各自的看法。此時,小組合作交流變成了學生的最大愿望。
(三)指導方法是關鍵
一要指導學生分工。每個學生都必須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并同時掌握所分配的任務,任務之間互相依賴。使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互相積極依賴,使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在小組中的價值。
二要積極引導,隨機點撥。教師在合作學習中應扮演多種角色。既是合作學習的組織者、決策參與者,也是學習的調控者。教師要創設熱烈的合作氣氛與解決問題的情境,要用恰當的語言對學生做交往策略的指導,要及時注意各小組每個學生的參與度,作出指導和調控,還要教會學生如何聽取別人的意見等。
四、發揮其實效――評價要“瘦身”
中圖分類號: G4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3)22-035-2
新課程下的品德課堂教學強調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品德作為一門獨立的綜合性活動型課程,在小學階段的課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使得兒童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并得到各方面的發展。”
解密品德課堂的“密碼”:我們的品德課堂必須是有序、有趣、有情、有效的課堂。
一、有序
――我們需要活而不亂、充滿生機的課堂教學。
“有序”是課堂教學的基本保障。塑造有序的課堂就意味著教師既要“通過課堂管理來避免或消除影響班級有序學習的事件”,又要“通過合作學習凝聚班級合力,在整體上提高課堂效率”。這是教師實施課堂管理的兩個核心目的,也是有序課堂的兩個基本保障要求。
我們在實施品德課程的時候,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開放的空間,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尊重他們生活的領域;學生是生活中的人,學生的思想品德就是在生活中發展起來的。這個和諧、有序、充滿生機的空間和領域特別適合學生的成長。
如在人教版《我們和太陽做游戲》這一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到室外,在太陽底下用各種不同的、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測量自已的影子。原先,在學生的潛意識中測量是件很簡單的事,或許只需要一把尺子就可以,然而學生在實際測量中才會發現,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用同伴的合作。于是,他們會想方設法去尋求同伙的幫助,在測量中學會了與他人合作、交往。教師在這是時候只需要起一個指導者的作用,只需要這樣的一句:“再想想!”“需要誰來幫助?”“換個方法去思考!”讓學生的活動在一個有序的氛圍中進行下去。
品德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創造機會,讓教學活動起來,又要使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看法、見解,我們的課堂才會活而不亂,充滿生機。
二、有趣
――我們需要以趣激情、有滋有味的課堂教學。
“有趣”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動力。孔子說:“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現在人們經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在品德課堂上要善于創設良好的學習心理氛圍:用教師的親和力引領學生求知的動力,用有趣多變的教學設計來激活學生的思維,用成就感來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我們著力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體驗到學習過程中的樂趣,從這個意義上講,興趣既是學習的原因、動力,又是學習的結果。
游戲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對培養兒童的情感,讓兒童體驗集體生活中的樂趣,讓兒童來理解游戲、生活、學習規則,學習科學知識等具有很大的作用。如在蘇教版《我不耍賴皮》這一主題活動中,教師帶領學生到室外進行貼大餅的游戲,通過游戲使學生認識到原來游戲應講規則,并且在游戲中,教師適時表揚遵守紀律的小朋友,提醒違反紀律的小朋友,從而讓小朋友養成懂規則、守紀律的良好習慣。這樣學生還能進一步認識到不但游戲講規則,學習、生活也要講規則,不能耍賴皮,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樂于和同學、老師交往的情感,還讓學生初步了解到人際交往的基本知識。
在品德課堂中,教師要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就要以學生原有興趣為起點,把學生已獲得的興趣作為建立新興趣的基礎,找出這些知識和學生有興趣的知識領域之間的聯系,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工作。此外,還要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師更好實施教學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才能真正地改變傳統教育單調模式,使學生更有興趣地嘗試,更有效地學習。
三、有情
――我們需要平等互愛、熱愛生活的課堂教學。
“有情”是課堂教學最終的歸宿。教育不僅僅是為了知識,教育的果實是什么?愛才是果實。在平時品德課堂進行的一些游戲過程中,教師只有始終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才能與學生共同參與活動,活動氣氛熱烈融洽,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生活的愉悅。
品德課堂激發學生情感,是培養學生品行,喚醒學生德性,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基礎。如在蘇教版《父母的疼愛》一課時,在課堂中與家長電話直線通話,從家長的話語中,孩子明白了家長真的很愛自己。幾個非常樸素、生動的事例,讓孩子們哭了,開始時用手偷偷地摁一摁眼睛,慢慢的有人開始拿紙去給身邊的老師和同學。頭低下去又抬起了,抬起了又用手輕輕地擦眼中的淚花。教室里從來沒有過這么安靜,幾個坐姿不正、開始時東張西望的學生也坐正了身子,開始靜下來了,課堂上傳來了抽泣聲……
一切水到渠成,不言而喻。有情的品德課堂情感渲染就這樣恰到好處,可以達到良好的情感共鳴效果,可以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永恒的追憶,從而為學生道德情感可持續性提供幫助,為他們知行合一奠定基礎,有效地品德課堂的追求就真正得以實現了。
當然,學生的感情既豐富又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教師也可通過課程導入些動人的故事、歌曲、圖片等來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感觸,通過課堂化靜為動,化遠為近,化抽象為具體,對學生的感官產生強烈的刺激來激起直覺情感,同樣可以產生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四、有效
――我們需要形式多樣、愉快有效的課堂教學。
“有效”是課堂教學的永恒追求。那么如何打造有效的課堂教學呢?課堂效率是指學生在單位學習時間里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在此過程中獲得的良好的學習體驗。有效的課堂教學重視教學過程的探索性,重視教學中的師生的交往和對話,任何一節課都要以組織教學開始,并貫穿于課的始終。
“鴉雀無聲未必就是好的組織,熱熱鬧鬧未必就是有效的組織”,關鍵看是否能產生教學效益。根據兒童好新奇、專注時間短的心理特點,品德課堂的活動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形式越活潑多樣越能增強活動課的吸引力。一般我們的活動都分為幾個單元主題,應根據每一個主題的需要設計不同的活動形式。除了課堂外的活動形式,課堂內的活動形式更應該精心設計,力求多姿多彩、引人入勝。
品德學習源于生活。小學品德課程標準指出:品德教學要與生活結合。教學與生活結合,就是要使教學生活化,教學資源來源生活化。我們認為文學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對生活的提煉。藝術作品可以經過藝術的加工處理,只要合情合理的就是真實的。在藝術作品中所謂合情,首先是通過作者本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體會和感悟,進而給人展示出一個帶有作者個人主觀色彩的藝術世界,這個展示符合人的認識和情感變化,體現出人從形象思維升華到抽象思維的規律。情的指向就是人的主觀世界的變化,合情就是合乎人的主觀世界的認識變化規律。藝術的合理是指作品創造符合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生活規律,即在作品對象的認知范圍之內,符合觀賞者的現實經驗,使之對作品認同,進而受到感染和啟迪。
教學的力量源于真。真實觸動真情,促進體驗,形成德行。品德內容的假、大、空已經使得不少學生在走進課堂時就有了“德育是假的,品德是無用的”的觀點。在這樣的意識下,品德教學怎么去表達真實感受?品德教學課堂不是藝術表演,它是對學生現實生活的引導,幫助學生過幸福的生活。通過對學生生活中的典型道德現象的剖析,讓學生感悟、認識和理解道德規范,并影響他們的行為。
在品德課堂中,學生自己的生活經歷更能引起同學的共鳴。在品德教學中,要站在學生的視角,發揮學生在品德課堂中的積極性,讓學生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經歷作為課堂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課堂中有充分的話語權,使得他們愿意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在思想的碰撞中,在情感的交流中,明辨是非,啟迪生活。教師的生活經歷是增加課堂現實感的重要資源。因為教師是課堂中的一員,是課堂學習共同體中的首席,加上學生的向師性和好奇性,更能激起學生探究欲望,提高教學效能。在品德課堂中教師的出場時機和出現的姿態是品德課堂現場感營造的關鍵節點。從品德課堂場景而言,教師要更多地扮演的角色是發起者、觀摩者、參與者,少當評判者、真理者。教師把自己的生活經歷作為教學資源時,一定要說實話露真情,任何矯揉造作、虛情假意都不可能激起課堂現場感。
社會生活中的熱點是品德課堂現場不可缺少的資源。緊扣主題的中外經典故事,與主題相符的社會熱點,有吸引力,能激起學生的參與熱情,也更能營造現場感。
二、 現場感以生活體驗為前提
品德的形成既有漸進性,又有突變性,其原因都是生活經歷。學生道德品德發展形成的過程實質是一個生活過程。品德課堂要吸引學生,營造現場感要以生活體驗為前提,就是說品德教學一方面要符合學生生活現狀,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從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出發組織教學,使得學生對品德課堂中出現的品德觀點能夠認識和理解,并能指導行動。另一方面,在品德教學中,要盡力讓學生有更多的生活體驗,有更廣闊的生活空間,參與社會實踐。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生的生活場景就是品德課堂。當下,學生禁錮在校園狹小的空間中,沒有機會了解社會。在校園里,很多校規都是針對學生的“動”來限制學生的“動”,使得本來活潑好動的學生變成安分守己的考試機器。要知道,道德的形成是因為生活,有了歷練,才有體驗,才會知道對的、善的和好的。道德品德的形成就像游泳,只有在水中才能習得。
鑒于上述認識,品德教學就要利用一切教學機會,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去拓展學生的生活。在品德教學中經歷也是一種資源。當然,社會色彩斑斕,學生參與的機會畢竟有限,我們可以通過讀書等方式讓學生間接認識社會,了解社會,但是這也需要以學生的親身實踐為前提,這樣才有可能舉一反三。
最近發展區理論同樣適用于學生品德習得。在品德教學中,教學組織者要了解學生生活經歷,參與他們的活動,成為他們的朋友,始終堅守學生的立場。所以,品德課教師要在教學以外找到與學生在一起的時間、空間和方式,了解他們的道德認知,這樣組織起來的教學活動才有現場感。學生已經認識和感悟的,引發不了他們的情緒,遠超學生認知的道德觀點,同樣不會引起他們的共鳴。
三、 現場感以喚醒情感為紐帶
品德是個知、情、意的結合體,知是基礎,情是紐帶,意是呈現。對于思想道德觀點的認識和認同,需要有一定情感基礎。有親近感的喜歡的,就有更多的機會認識了解,也會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而且樂此不疲,此時的思想行為基本處在自然開放的狀態中,品德教學的現場感容易形成,教學的效果就好。反之,沒有好感,甚至厭惡,就會使得主體處于一種緊張封閉狀態,即使參與也只是以偽裝的面目出現。在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學主題的選擇是學生喜歡的,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生歡迎的、親近的,整個教學活動都是充滿自由的自然的過程,這樣教學的現場感才容易形成。在品德課堂中,教師的角色定位對課堂現場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以怎樣的情感、姿態出現在課堂中,一方面影響著學生的心理情緒,另一方面,也影響著整個課堂的情感氛圍。教師對思想品德的認同和學生的熱切期望,可以極大地提高品德課堂的現場感。同時,在品德教學中,要聚合情感,就應該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人,始終站在學生的立場組織教學,在整體把握品德方向的前提下要吻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從課堂形式到課堂內容應該是學生喜歡的。任何單一的沒有變化的課堂只會讓學生產生排斥情緒。從這一點說,品德教學從來不拒絕藝術表現形式,如音樂、影視作品、詩詞、名言警句等,因為藝術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可以為品德課堂營造具有吸引力的現場感。
四、 現場感以互動交流為手段
學生通過品德課的學習,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社會事物和現象,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問題能作出正確判斷。因此,學生的思維發展訓練在品德課上也是尤為重要。提問,讓學生去觀察、去思考、去判斷,是拓展學生思維的最好途徑。但提問必須要設計有效的問題,要遵循事物發展趨勢和從易到難的原則,而且還要留白。
例如,教學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第二單元“可愛的祖國”主題一《我們生息的國土》中“‘多’與‘少’的思考”時,學生通過對人口分布地D、自然資源分布地圖的觀察及表格數據的分析,了解到我國的人口分布狀況,知道了我國人口總數量的多,而人均自然資源的少。觀察分布圖、觀察數據表格,鮮明的對比,明顯的差距,“多”與“少”的視覺差異沖擊著學生的大腦神經。這時我問:“同學們,從這些圖和數據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循序漸進的提問,引領學生了解祖國的概況,帶領學生由衷地產生愛國的情感,從而培養其國家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在這種氛圍渲染下,孩子們開始思考簡單的問題,根據課文就可以馬上回答。但在“想到了什么”時,孩子們開始沉默,在認真地思考著,有一兩個聰慧的孩子舉起了自信的手。
這時,老師不要急著叫學生回答問題,而是繼續給時間學生思考,甚至再給點溫馨的提示。這就是給學生思考“留白”,讓絕大多數學生充分思考、感悟,醞釀情緒,從內心里主動樹立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從自我做起,杜絕浪費,愛護環境,保護資源。如果老師一看見有學生舉手就馬上讓其回答,打斷大部分學生的思考,其他學生也就隨波逐流,不再思考,人云亦云了。所以,提問后的“留白”在品德課上十分重要,它可以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激感,讓學生形成主動探究的習慣,開拓學生的綜合思維運用能力。
二、活動設計中的“留白”
我們都知道,道德根本上是從生活中產生出來,又存在于人們的各種交往活動中。因此,道德教育離不開生活,在品德課上創設有意義的道德教育活動是有效的教學方式,特別是低年級的課堂。活動已成為教與學的基本形式。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參與中直接獲得經驗,直接獲得體驗,而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的道德教育通過內化,自然轉化為個人的行為,再回歸到日常活動中。為此,品德課要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生活的經歷,感悟活動氛圍中的道德教育。作為品德教師,通過活動教育學生時,同樣要注意“留白”,適當的留白才能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感悟,才能更好地獲得教育。
例如,教學二年級《品德與生活》第六單元“怎樣做好事”的主題一《從身邊小事做起》,為了幫助學生認識生活中平凡的、不起眼的好事,讓學生懂得只要對社會有利、對人有幫助的事就是好事,懂得身邊有很多自己能做的好事。老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系列的活動,讓學生經歷、體驗和感悟。二年級的學生活潑、熱情,最喜歡做好事,卻只知道扶老奶奶過馬路,幫助小弟弟、小妹妹這類好事。在學生七嘴八舌討論完老師布置的問題“能做的好事在哪里”后,紛紛表達自己的“高見”。不管學生回答得怎樣,老師不要否定學生的想法,要肯定他們的回答,因為這是他們已經具有的經驗。
然后,老師不妨借機故意打翻講臺上的粉筆盒,并掉下幾根在地上,還表現出手忙腳亂的狀態。靠近講臺的學生馬上幫老師撿起粉筆以及收拾好講臺上的粉筆盒。老師適時對這些孩子進行表揚,肯定他們做的好事。然后挑選幾位同學巡視班級一圈,讓他們也找點好事來做一做。有同學會整理未擺放好的掃帚,有同學會擦擦窗戶的玻璃,有同學會撿起地上的小紙屑,有同學還會把桌子擺整齊,也有同學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干什么才好。坐在座位上的其他同學會好奇地看著這些同學的表現,也有的想參與其中。老師可以乘機提問學生,他們做的是否為好事?為什么?同時老師就要注意留白時間,讓學生去慢慢感悟“身邊的小事,對人有利就是好事”,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感悟到教育去改變自己原有的思想。這時,結合課文的“小明幫媽媽扔垃圾”插圖設計,老師再次提問“能做的好事在哪里”,學生又會有另一番答案,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情境體驗后的“留白”
在品德課堂上,老師不再是灌輸者、傳道者的角色,我們把德育的舞臺讓給學生,讓學生在老師創設的生活情境中進行道德實踐,經歷道德體驗,進而把體驗內化為個人品質,在小事中慢慢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觸及心靈的體驗中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因此,品德老師一定要關注學生在情境生活中怎么說、怎么做和怎么想,也就是說必須要有足夠的留白空間。
“教材給予我們的只是一個話題”是新課標下的一個新概念。這個話題需要教師對其創造、加工,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生活,在感受中提高、發展。如何給學生一雙慧眼去觀察、感受身邊的社會尤為重要。陳老師在教材處理上能緊扣教材,針對教材與生活中密切相關的內容為素材,課堂伊始,師生同聽《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這首歌;而后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心靈感言,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子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
“我們的班主任劉老師,每天來得最早,走得最晚,我想對他說,您辛苦了。”
“我記得有一次我上課間操時,突然頭暈險些暈倒,王老師連忙背著我趕往醫院。”
“我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但陳老師卻不厭其煩,對我總是耐心輔導,我的成績也在慢慢上升。”
“我原先和繼母關系緊張,學習也不上心,但老師揪上我家走訪,化解我和媽媽之間的矛盾,現在我已經解開了心中的結,……”
“我們學校有很多老師工作兢兢業業……”
《課程標準》中指出:“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遵循學生生活的邏輯,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從學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生成活動主題。教材中的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沒有生命,沒有情感,但它來源于生活,表現的是生活,也為生活服務,因此,孛里行間往往傳遞著生活的氣息,滲透著情感。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從生活入手,在生活中尋找教材的切入點,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真切地體驗到教材中蘊含的情感,并產生共鳴。陳老師設計的此環節取自學生生活實際,從生活入手,引導學生介紹他們老師的工作情況,有些學生在作介紹時,居然落下了眼淚。這眼淚,是孩子真情的流露,沒有一點虛假,沒有一點做作,完全是他們幼小的心靈深處對老師的一種感激、一種尊敬。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沒有說教,也沒有宣揚教師工作是如何的辛苦,但孩子們卻能流下熱淚,靠的是教師蹲下來看學生,把握了學生生活世界,找準了學生的情感源,讓學生在交流中體驗,在對生活事實的體驗中,情感產生了共鳴,產生了對老師的尊敬熱愛之情。
二、“童心誦師魂”,讓學生體驗生活
“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庸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 (陶行知語)生活中處處有教學需要的素材,新課程把學生的個性發展作為根本目標,在教學改革的實踐里,老師應努力構建生活化的課堂,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上著手,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個人知識、直接經驗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使課程根植于生活的土壤,為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形成提供廣闊的平臺,培養學生綜合素養能力。
在此環節中,陳老師先出示了自己收集的社會名天尊敬老師的相關資料,并啟發孩子們回憶自己為老師做過什么;繼而讓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進行教育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體驗作為教師為教育事業付出的艱辛,為孩子們付出很多,從而使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到老師應當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尊敬。在課堂上以一首學生熟悉的歌曲《老師,您好》再現生活中師生生活的種種場面。當 MTV中掠過一幅幅學生熟悉的生活畫面時,學生已不知不覺進入課堂教學環節中……。緊接著,教師設計“師生和諧共處”的活動計劃表,由學生分角色表演,并由另一組學生現場采訪,讓扮演“老師”的學生談感受,以生活體驗為載體進行新的教學活動,使課堂充滿生活化情趣,讓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上獲取新的知識,增加對教師生活的感悟。
《課程標準》中指出;“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在教學中,我們盡可能地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將社會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引進課程內容。我們不能不承認,通過此教學環節,孩子們在生活體驗中對老師的感情進一步得到了升華,更對崇高的師魂有了感性的認識與理解。
三、“童行謝師恩”,讓學生回歸生活
記得有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品德課堂是最有魅力的課堂。”它是兒童心靈溝通的課堂,是源于生活的課堂,是倡導人性化的課堂。其魅力體現在情知交融,心靈相悅。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如何讓品德課堂煥發精彩的魅力呢?下面談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創設自然、愉悅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特定的情境,引發相關的學習。情境設計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對教材內容以及學生水平的洞察力,好的情境設計可以引發學生自主學習,增強領悟力,鍛煉其能力。《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愉快、積極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主調,只有營造愉悅、積極的課堂氛圍,才能讓學生不斷獲得對社會和生活的積極體驗,形成開朗品質。如教《班集體真溫暖》一課,我先讓學生收集資料,課堂中設計幾個情境:情境1:尋找自己和同學一年來的變化。回顧一年來的校園生活,發現自己和同學的改變。情境2:指名學生上臺講述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說出自己與同伴的優點和長處。通過情境教學,讓學生對校園生活有各種溫馨的回憶。孩子記憶的閘門一下打開了。有的說:“班集體讓我生活發生了變化。”有的說:“誰和誰是我的好朋友,他經常幫助我,班里的好人好事太多了。”原來班集體生活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進步。這樣的課堂源自生活,這樣的課堂充滿溫馨、愉悅、積極的氛圍。學生產生了心靈共鳴,思想共振。學生有話可說,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又如教學《誠實與信任之間》一課,在課堂導入環節,現場模擬應聘場景:一名青年在應聘時,考官突然握住他的手,對她說:“我認識你,你曾經是哈佛大學學生,現在畢業了嗎?”這位青年并沒有讀過這所大學,但他特別需要這份工作。我接著設計問題讓學生辯論:問題1:假如你是這位青年,你會怎么做呢?然后讓學生各抒己見。有的學生說:“如果是我,我會告訴考官,對不起,您認錯了。”有的學生說:“我認為這是一次難得的求職機會,不如將錯就錯,以后再做解釋。”有的說:“假如考官是故意試探呢?那么應聘不是失敗了嗎?”還有的學生說:“首先應批評考官,作為考官,必須誠實。”……學生爭論得好熱烈,你一言,我一語,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思維火花在碰撞,這樣的辯論讓學生走進生活,內化為誠實與誠信。因此,品德課堂需要教師進行教學情境預設,尊重兒童生活,讓品德與生活課堂閃耀智慧火花,這樣的課堂才能真正成為兒童體驗生活、體驗道德成長的過程,這樣的課堂才能煥發迷人的魅力。
二、利用生動,充滿活力的公益廣告
公益廣告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公益廣告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題材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主題選取合適的廣告充實、整合教材,讓課堂充滿活力。當前,尤其是隨著社會進步,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深入人心,相關題材層出不窮,這就為品德課堂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教師要用一雙聰慧的眼光,選取適合的題材植入教學過程中,使課堂生動有趣,學生樂于接受。如在教學《孝心獻愛心》一課時,可借助《愛心傳遞篇》公益廣告呈現畫面再現情景:睡前媽媽給兒子洗腳,然后又給婆婆洗腳,孩子看到后便去給媽媽打來一盆洗腳水,稚嫩的童聲響起:“媽媽,請洗腳。”孩子從媽媽的行為中學會孝,愛心傳遞是那么自然。這樣的廣告潤物細無聲,比起教師的過多講解有效,它無需過多的語言,學生深受感染,對關心愛護老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愛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田播種。真摯的廣告感染了孩子,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學生會自覺去關心愛護、孝敬老人家。
三、小品表演,內化兒童品行
小品表演源自生活,緊貼生活,為我們引起兒童踐行道德提供有效教學手段。教學中我們可以用小品、相聲等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再現生活開展拓展延伸活動,實現以活動促鞏固,以活動促發展,以活動促踐行,引領兒童知行統一。如教學《我愛我的家園》時,為引導學生進一步有環保意識,在課程結束時,讓學生表演小品《我是環保小衛士》讓學生知道廢紙張可回收、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塑料袋、多用環保鉛筆等,學生形象生動的表演深深地吸引兒童,有的目不轉睛地看著,有的看完小手舉得高高的,紛紛發言。這時教師總結,發表格讓學生記錄自己和同伴的環保行為。有了學生的示范和引領,學生對環保有了一定的認識、認知,并能踐行于生活實踐中。這樣有趣的表演,充分地調動了兒童活動的積極性,其對學習內容感興趣,內化兒童品行。
四、自主學習,彰顯魅力
如果學生學得自主、學得生動、學得快樂,整個課堂就會充滿魅力。具有魅力的品德課堂是學生真情流露、自然學成的課堂。它特別強調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強調每一個學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識。具有魅力的品德課堂,核心理念是:尊重、激勵。尊重學生主體,讓課堂在學生自主學習中彰顯魅力。著名教育學家布魯納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生活潑、可愛,他們喜歡動手、動腦和參加一些活動,如教學二年級《我最喜歡的動物》一課,課前我對學生進行充分調查,發現有的學生資料準備很好,我就鼓勵他們在課上大膽匯報。我班李××同學平時學習很費勁,但這次收集資料很好,他收集的是恐龍資料,我先表揚了他,然后把幾個同樣喜歡恐龍的學生分在一起,讓他們小組自主研究、整理,最后向大家匯報。他們通過自己對信息的收集,對恐龍生活的地方,恐龍的種類一一做介紹,讓其他同學大飽耳福,學生熱情高漲,紛紛報以熱烈掌聲。教師在活動設計上以興趣為切入點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學生積極地和老師一起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動物的資料,豐富自己對動物的了解。他們樂于把自己收集的信息展示和交流,學生暢所欲言,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同時通過觀看同學的作品,學生得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增強了對小動物的喜愛,并想嘗試飼養小動物。我深深地體會到,只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課堂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品德教學是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的課堂,只要我們教師多一份思考、多一份責任,從教學實際出發,多挖掘與兒童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促進學生品行與社會性發展,相信品德課堂會充滿魅力,會深深地吸引兒童,內化兒童品行。
參考文獻:
1.為實現這一目標我設計課前5分鐘的新聞演講,學生踴躍參與,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關心國家、大事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精神。
2.讓民主成為課堂學習環境,學生能在課堂上真正表現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他們會學得開心。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邊共同活動的過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在課堂中同時體現出來的。一節好課,應該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還要給予不同學生不同權利。如,在回答簡單問題時盡量叫平時不愛回答或不學習的學生,給予他們信心。
3.在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要承認不同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明顯差異,考慮學生學習自的發揮程度,還要引導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重心放在參與意識低的學生身上,適當提高他們的學習權利和權利意識。
以合作討論來組織教學由于討論具有合作性、交流性、探究性和平等性,實施課堂討論的前提是給了學生平等、對話的機會,在討論過程中,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各小組間的競爭可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并提高討論的有效途徑,使學生的學習心態更為放松,責任感更強。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目標,是一門以學生社會生活為基礎,使學生知、情、意、行的統一,學生在思想品德學習過程中,應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體驗學習為主。
一、未成曲調先有情——心靈對話
品德課要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品德課中因感觸而感動,因感動而感悟,受啟迪而明理,因明理而內化。在新課程的課堂中經常會出現感人肺腑的場面,師生之間的真心相交、傾情相訴,這都會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留下難忘的印象。課堂是孩子生命的課堂,愛不是教的,是用眼睛去發現,用心靈去觸摸的。讓愛洋溢在師生和諧的對話中,愛流淌于無痕的課堂中,而在課堂中,教師的智慧引領,更會使課堂到處灑滿愛的陽光。
在教《父母——我特別的朋友》一課時,我選取了幾幅特別的圖片——跪地乞討的母親,冰雪中賣菜的父親,年邁的賣報紙的母親……幽幽的音樂加上形象的圖片配以凝練的文字,一下子撥動了學生內心深處的那根琴弦,每個孩子的心扉慢慢開啟。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世上還有這樣的父母,如此的勞累,如此的艱辛。接著,我帶給學生一份意外的禮物:爸爸媽媽給孩子們寫的一封信。在信中,父母們選擇了孩子在生活上堅強、進取的真實事例,給孩子提出殷切希望。當孩子們手捧爸爸媽媽的親筆信,讀著信中情真意切的話語時,他們的情緒被調動了起來,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情感效應。我讓他們在爸爸媽媽的信后寫一段話,向家人真誠地寫下自己的承諾。這時, 教室里靜悄悄的,許多孩子流下了眼淚,有的已經哭成了淚人。
聽著同學們發自內心的話語,我真切地體會到魯潔教授的話:“教育要觸及人的心靈,使人在心靈層面發生變化,只有創設心靈溝通和碰撞的平臺,使心與心在這里得以相遇……這種時候會使人感到人的心靈是如此的可愛!課堂生活又是如此的美好!課程的學習就是一種享受!”
二、一切盡在不言中——親歷體驗
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早在19世紀就提出了“實踐是最好的老師”這一教育思想,對孩子來說,聽到的容易忘記,看到的記憶不深,只有親身實踐和體驗到的才會刻骨銘心,終生難忘。”思想品德課強調體驗型學習,要求教學內容貼近兒童的真實生活,因此,我們要開放課堂時空,讓兒童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童眼看世界”,親身去實踐、體驗和感悟。
執教《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時,我先請同學體驗盲人的生活。學盲人走路、拿東西、吃飯等,同學們先是哈哈大笑,隨后笑聲漸漸小了,同學們臉上出現了焦慮,有些同學甚至幫助起這些“盲人”來。接著我又請同學體驗 “近視眼”的生活,讓他們戴著眼鏡喝茶、上課、跑步等,他們體會到了“近視眼”在生活中的諸多不便。最后又創設了在車上看書、邊走路邊看書、看電視等生活情境,同學們熱情高漲,明白了要養成用眼護眼的好習慣,心里油然而生保護心靈窗戶的心聲。
教師要在活動中捕捉有效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們在體驗活動中受到教育,有效走進孩子的內心,在體驗活動中激感。”形式多樣的體驗性學習就像是打開兒童心靈的一把把金鑰匙,使其情感如清泉般源源不斷,打開了孩子的心扉,開啟了孩子們的心靈之門,使德育教育真正落到了實處!
三、忙趁東風放紙鳶——動態生成
一個充滿靈性的課堂總是在動態中不斷生成的。在豐富多變的課堂教學情境中,常會有許多預料不到的情況發生。善于捕捉教學契機,而不是夜空中美麗的流星,認真傾聽,考慮學生的需求,關注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一種寬松的心理狀態下敞開心扉,放飛思想,獲得心靈的溝通。如在組織《擁有好心情》教學時,我設計了搶凳子的游戲活動。聽到活動,學生的情緒一下高漲起來,很快投入到了學習活動中。在游戲中,我與被淘汰的同學進行交流,并把學生的想法板書在黑板上:我很高興,因為我把機會讓給了別的同學;沒什么,這只不過是一場游戲;我什么也沒想;就是因為我慢了一點。接著,我引導思考:面對同一件事,如果我們能擁有樂觀的態度,就能擁有一種好心情。這就是鮮活的、生活化的課堂,它洋溢著生活的氣息,在這樣學生活動中,學生不單單是做了游戲,孩子們在生動、有趣的活動過程中體驗了學習的快樂,教師只有從兒童的真實生活入手,學生才會有真實有效的體驗,我們的教師才能真正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四、為有源頭活水來——激活生命
蘇霍姆林斯基強調:“道德,只有它被學生自己去追求,獲得親自體驗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思想品德課堂,只有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充分利用真實鮮活的生成性資源,才能使教學真正走進學生內心,引導生活,學習做人,開辟出真實的、靈動的、積極向上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學天地,讓師生充分感受思想品德學科的無窮魅力。
執教《我們的班級》時,我先讓孩子們做一片代表自己的樹葉,組成一棵色彩繽紛的班級“健康樹”,每片葉子都從樹干上汲取水分和養料,同時也為大樹的成長制造養分。首先,教學以情景劇的形式展開,“開心果”唱著歌進場:“最近比較煩,數學沒考好,媽媽又嘮叨,心里實在煩……”;“心靈博士”引導開心果將煩惱寫在心形卡上,掛到了健康樹上;孩子們也紛紛把煩惱寫在了心形卡上,掛在了健康樹上。心靈博士:“孩子們,快樂和幸福,就像陽光一樣無所不在。一個人,無論身處怎樣的境遇,只要他懷揣著兩塊糖,一塊慷慨的贈人,一塊留下自己慢慢品嘗,快樂就會如泉水般涌來,自有幸福飄逸在心中。”孩子們觸景生情,伴隨著音樂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幸福拍手歌》,跳起了舞蹈《請跟我來,讓煩惱走開》。歌聲和肢體語言表達了輕松、愉快的心情,他們手拉著手共同邁向幸福、快樂而美好的生活。孩子們饒有興趣地參與著、交流著,臉上寫滿了自豪與興奮。我欣喜地發現,每個學生都融入了集體,真切體驗著集體的智慧、溫暖,充分享受著超越的快樂,對班集體的感情得到了升華。
總之,做一名思想品德課教師是幸福的,因為他享有的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最良善的情感!在開放式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真正的參與者。營造一個開放的課堂,無疑為點燃孩子們智慧的火花提供了一個滋長、發育的溫床。讓我們共同努力,使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呈現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生動景象。使課堂涌動著師生生命的靈性,閃耀著師生智慧的碰撞,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我們的品德課程才由此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