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3 13:40:4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快樂教學,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學階段的學生都是好動、愛玩的,他們在教室里待上一兩節課之后,非常期望能夠走出教室,在教室外、在校園里盡情地玩耍,展現天性。因此,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是非常期待且喜歡體育課的。也正因為他們對于體育課“寄予厚望”,所以體育課又承載了學生的許多美好期許,對于體育教師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能讓學生學好,又能讓學生玩好,“寓教于樂”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辦法。所以我在教學中會從快樂教學的理念要求出發,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以及教育改革的需求,改革教學思路,組織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達到快樂教學、快樂學習的目的。
具體如何在小學體育課堂上寓教于樂呢?我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經驗,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和嘗試,拋磚引玉:
一、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不僅能讓學生盡可能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增強學習信心,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開展思想教育,提升學習認知
首先,從體育的歷史出發,挖掘歷史中關于體育知識的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其次,從體育的實事著手,引導學生深入體驗新時期體育事業的發展和成就,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進而上升為對體育的熱愛;最后,從實際的生活出發,通過身邊熟知人群的對比,引導學生明確是否鍛煉的身體之間的差異,分析原因,激發體育鍛煉的內在需求,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2.改革教學模式,增強教學趣味
傳統體育理論知識的單純灌輸,或體育技能的機械示范模仿,形式呆板,內容單一,嚴重忽視學生全方位、多層次的發展。改革教學模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首先,巧設前奏,誘發興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入做得好,就能一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小學生好奇心強,雖活潑好動,但也反感量大劇烈的運動,因此,教師要巧設導入,如角色扮演、趣味開場白等,提升趣味性,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中去。其次,體驗成功,激發興趣。小學生都喜歡被夸獎,被贊美。在小學體育課堂上,教師要多創造機會,如體育競賽、隊列隊形等,讓學生表現自己并取得成功,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這樣,不需要教師過多的講解,他們就已經陶醉在成功的喜悅當中,并為了再一次的成功而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用心、努力。最后,動手創新,升華興趣。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社會經驗少,對于事物的想象總是天馬行空,而這種不受束縛的想法就可能在碰撞中擦出創新的火花。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鍛煉時間,多讓學生自主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大膽想象,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創新體育課堂的方法
再好的辦法用得多了,也就“爛”了,新奇的刺激才是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辦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新,運用形式多樣、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富有變化的組織形式和手段,既要讓學生的身心得到鍛煉和發展,提升并保持課堂教學效率,又要讓學生在一種愉快的環境中快樂學習,積極鍛煉,形成終身的鍛煉意識。
1.利用快樂的體育游戲
游戲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一項活動,在體育教學中,將一些體育訓練項目用游戲的形式表現出來,既能改變訓練項目乏味、單調的現狀,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在游戲中學習,學生的學習心態輕松,對知識的印象會更深。
2.利用激烈的體育比賽
小學生有很強的好勝心,期望在活動中表現自己,得到肯定和贊賞。在體育教學中,個人對個人的競賽活動能夠提升學生對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和競爭意識;而團隊對團隊的競賽活動,還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體榮譽感。因此,教學中我會盡量選擇多人組隊的對抗競賽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體驗到團結、協作、積極、成功的愉悅,養成勇于超越的品質,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效果。
總之,只要我們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角度著手對體育教學理念、模式、方法進行全面的革新,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展開體育活動,就一定能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真正實現快樂教學、快樂學習、快樂體育的目標。
一、 轉變認識,與學生交朋友
傳統觀念認為師生關系是從屬關系,學生服從老師是天經地義的。因此,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快樂,首先要給學生人格上、精神上的快樂。教師要更新觀念,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要有為學生服務的意識,要讓課堂出現學生積極、活潑、主動學習的場面。因此我在教學中就適當注意這些,打破陳規,允許學生“插嘴”,讓課堂上多一些民主,少一點“紀律”,使學生自覺參與討論,暢所欲言。通過利用學生的“插嘴”縮短我們之間的心理距離,使教師、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處于和諧的交互活動狀態,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愉悅感、安全感和尊嚴感。
二、拋開包袱,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以前總覺得老師是課堂的主人,我的課堂我做主。實際上學生是教育的對象,他們才是課堂的主體。評價一堂課成敗的標準不是看老師教的怎么樣,而是看學生學的結果怎么樣。如果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調動或根本得不到調動,學生不能積極參與各種教學活動,課堂也就無快樂可言。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通過導之以情,讓學生肯學;激之以趣,讓學生愛學;曉之以理,讓學生主動學;授之以法,讓學生樂學。整個教學活動中,重視學生的心理活動,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愿望的激發,使學生的活動多樣化。學生在快樂中腦思、口說、手動,主動地學習,愉快地接受并完成學習任務,在充分、全面的活動中受到教育,在潛移默化中獲到知識,在快樂中培養和提高自己能力。
三、注重細節,快樂貫穿每一步
細節決定成敗,快樂教學應該從每一小步開始。每節課前我都做好心理和教學準備。精神飽滿.感情豐富,帶著微笑.走進課堂。不將課前不愉快的情緒帶進課堂,更不能當著學生的面,一開始就批評學生,或者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導入是課堂的關鍵,一堂成功的課少不了引人入勝,連貫,流暢的導入。它就象是一部電影,讓觀眾決定是留下欣賞,還是提早離席的開場一樣重要,它是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課,參與活動的關鍵。多用直觀感受,或從復習中入手,也可以從學生喜歡,感興趣的方面著手。
利用多媒體計算機,使用課件教學,為學生提供形象、直觀、逼真的教學環境,學生興趣濃厚、大腦興奮、思維活躍,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知識、增長了能力。先進的教學手段強調充分利用聲、形、圖、文的作用以及它們的復合作用,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進而使大腦積極活動,它把枯燥的、單調的知識變成了活生生的畫面。
我們學習、工作及生活,真的快樂嗎?
我們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快樂嗎?
那么,什么是快樂?
有時學生也在追問我這個問題。其實,答案和中考的答案是一樣,不是唯一的。那么,我的解答是這樣的。我對學生說:“中國的語言是非常有奧秘的。什么是快樂,當你感覺時間過得飛快的時候,就是你快樂的時候。當你感覺度日如年的時候,就是你悲傷的時候。”學生也很認同這種觀點。那么,問題就來了。怎么才能快樂,這就需要我們來思考,來尋找。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實興趣也是可以培養的。特別是對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的初中生來說,他們的可塑性還是蠻大的。塑造學生也是我們今生最大的夢想和成就。
我們學校的校訓就是: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共處,學會生存。
我認為:學習是為了生存,生存不是為了學習。
記得2013年秋季開學,我負責八年級的思想品德教學工作。在上課之前,我已經對我所教授的學生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在臨近下課的時候,我面對全體學生,宣布要選擇幾名學生進行課前時事的收集和播報。讓他們自愿報名,結果發現,成績在中游甚至以下的學生參與的熱情非常高,這給了我一次意外。
貓喜歡吃魚,可貓不會游泳。魚喜歡吃蚯蚓,可魚又不能上岸。
音樂快樂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者依據學生的心理、性格、天賦等特征,運用一切可調動的因素,喚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體驗韻律,通過做游戲、歌唱、表演等方式學習音樂,感受音樂的魅力。那么,如何讓音樂課堂快樂起來?我在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
一、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
快樂教學與傳統教學的不同之處在于師生共同演出,教師和學生共同面對教學目標和任務,所以雙方必須攜手,互相理解和尊重,透過密切合作,各自的積極性才會被調動起來。只有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學生帶有感情傾向,才會主動地接受教育,并積極求教,教學才能順利進行。“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可見,創設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氛圍,是有效快樂教學之前提。
二、幽默的教學語言
幽默的語言是很好的催化劑,使學生身心放松,從而在快樂的氣氛中學習音樂。當學生因種種原因回答不出提問時,如果教師能運用巧妙的評價加以引導、幫助,既可避免學生的尷尬,維護了他們的自尊心,還充分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樂于主動舉手回答,參于到課程教學中。很難想象,死氣沉沉的課堂,教學效果能有多好。一次觀摩課上,我縣優秀音樂教師吳瓊在上音樂欣賞課《口哨與小狗》時,讓學生在插圖中“畫蛇添足”。一般學生畫的都是些花草、動物之類。這其中有一個內向的小男孩畫了一個綠色的太陽,而且還給太陽加上了兩只伸開的手臂,引得一旁同學的哄堂大笑。小男孩在同學們的笑聲中低下了頭。這時,老師走過來看了一下他的畫,又注視了他一下,然后笑著對這小男孩說:“小朋友,這是老師見過的最有創意的作品,讓我猜猜你的創作思路,好不好?”“我想你畫的或許是一個正在倡導環保的太陽,把自己也涂成了綠色是希望地球上多一些充滿生機的綠色。太陽張開雙臂,一定是在和著口哨聲在跳舞吧。同學們,我們也一起來學它,做一個環保小使者,好不好?”全班同學一下子都雀躍起來,小男孩也慢慢抬起了頭。這樣在就在不經意間教育了學生,幽默的語言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許多。這樣機智有趣的語言是無法預設的,需要智慧地根據教學情況隨機生成的,激勵學生,使課堂充滿快樂。
三、教學手段多元化
(一)故事導入
導語,俗稱“開場白”,它是引入新課的重要環節,是“序幕拉開的藝術”。好的開場白會像磁鐵一樣強有力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快速激發起學生的對這堂課的興趣,在強烈的學習動機下學生們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故事描述作為課堂教學環節的一種手段,一方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起到了自然過渡的美妙作用。使教學過程擺脫一板一眼、步步為艱的窘境,代之以流暢、生動的教學過程,從而極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也會使師生關系更加密切。
一次,在欣賞《百鳥朝鳳》時,筆者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今天是鳳凰的生日,森林里來了各種各樣的鳥,有布谷、鶴鴿、燕子……熱鬧得很。它們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準備參鳳凰的生日,我們也來參加,怎么樣?”接下我同孩子們一起展開想象,創設各種各樣的鳥兒來向鳳凰祝壽的有趣情境,使得學生較難理解的旋律一下子變得你是有感而發。雖然只用了短短的幾分鐘,但正應了那句話“磨刀不誤砍柴工”,孩子們在接下來的課上興趣盎然,學生們在玩中學、學中樂,很是開心。
(二)律動表演
律動表演不只是幼兒園的專屬,在小學生的音樂教學中同樣大有用處。小學生的特點之一就是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集中。而律動表演可以激發起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和興趣。所以,我們在每教一首歌曲時,都可以根據歌詞本身去啟發學生進行律動表演,讓孩子們情緒高昂地在歡樂的氛圍中感受音樂。如在教學《大鹿》一課時,老師先啟發學生回憶在書上或電視中看到過的大鹿、小兔的形象和獵人的樣子,然后讓學生自己設計動作,跟著音樂邊唱邊表演。歡快的氣氛、有趣的表演,不但激發了學生保護小動物的情感,而且幫助學生掌握了一些表演的技巧,對其今后的學習、生活都大有裨益。
(三)趣味游戲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會在一段知識的學習結束后,講個小故事或者做個小游戲,讓學生們放松一下,通過這些富有感染力、饒有有趣的小故事或者小游戲,提高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實踐證明,這是非常有效途徑之一。因為結合游戲比賽的形式,更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參與和競爭心理。比如,在“認識音的長短”這一課時,我先是在黑板上貼上各種小動物圖片,然后讓學生一起來看黑板,再請大家按照他們發出的聲音長短來分類。通過用做游戲的形式,讓學生根據我編的兒歌,分別用打擊樂器和動作來練習和演唱。利用這種游戲的方式,請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中來,同學們不但熱情高漲,并且在愉快的過程中解決教學的難點。
(四)制作樂器
音樂實際上是富有創造性的一門學科。小學生總是對新鮮事物帶有濃厚的興趣。在學習打擊樂器演奏的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對對節奏的感知和樂譜的認識,又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從而激發期對音樂課的興趣。在音樂課上讓同學們用打擊樂器演奏出其喜愛的節奏來,根據興趣創制自己的節奏類型并自由組合。在農村,由于條件限制,各種打擊樂器往往不能做到學生人人都有,這就大大影響了學生的情緒。在此情況下,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可以發動學生在家長幫助下制作簡易打擊樂器,例如用廢舊的易拉罐或瓶子裝入沙子作沙捶、鋸一節竹筒來當雙響筒、用紙糊小盒當鼓等等。想象一下,學生們用自制的樂器邊唱邊演奏,是多么的美妙。
總之,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就能在有限的條件下開創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新局面,切實推動課程改革。
參考文獻:
[1]應敏雅.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實施快樂教學[J].小學時代(教師版),2009(09)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23-223-01
教育應該是快樂的,當一個學生處于不快樂的情緒中時,他的智力和潛能就會大大降低。但學習是一個漫長而辛苦的過程,是一件枯燥的事,同時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事。作為老師,我們該如何把這枯燥而辛苦的學習過程變成一種快樂,讓學生能夠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呢?
一、體驗實驗本身的快樂
開辟 "廚房中的化學"實驗課題,讓學生利用家庭廚房里現有的物品進行實驗、觀察。例如,“灼燒白砂糖和面粉”、“蔗糖溶液配制”、“酒精的溶解”、“蛋殼與食醋反應的測試”、“食用油和洗潔精在水中的情況”、“用碘酒檢驗馬鈴薯、芋頭、面包等食物中淀粉的實驗”、“燉魚為什么用料酒和食醋”、“向雞蛋清的水溶液中加入食鹽顆粒”、“鐵釘銹蝕實驗”、“吸入與呼出氣體的比較”、“純堿、白醋、食鹽水、肥皂水、蔗糖水的酸堿性測試”等。這些活動在尊重每一個學生獨特的興趣、愛好的基礎上,適應每一個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特殊需要,為學生自主性的充分發揮開辟了廣闊的空間。選取生活常見化學物質作為實驗藥品,選取生活常見的化學現象作為實驗內容,進行啟蒙,激發興趣。通過這些實驗,學生了解到化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生活中的很多化學現象都可以作為化學實驗的內容,對化學就不再陌生了,化學藥品也就不再是獨立于生活世界的神秘物質了。通過長期的觀察,實驗的快樂經歷,有利于知識的獲得,更有利于體驗成功,獲得良好的自我評價,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二、師生關系和諧的快樂
“微笑是教師職業的需要。”教師推門走向講臺,就像演員從幕后走向舞臺一樣,應立即進入角色。無論在生活中遇到多么煩心的事情,決不能將情緒帶進課堂。若將不愉快的情緒傳染給學生。注定這節課失敗無疑。教師微笑的面容、親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師生間的鴻溝,拉近師生間情感的距離,可以給課堂定下一個愉快而安詳的基調,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
二、要建立平等、民主、親密的師生關系,使學生_快樂學習
平等、民主、親密的師生關系是刨設愉快課堂氣氛的基礎。作為教師,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必須首先愛其生,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這就要求教師要尊重、信任學生,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課堂充滿快樂的心理氛圍,使學生產生安全感、寬松感和愉悅感,只有在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生才能煥發出求知的積極情感,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三、讓課堂教學成為快樂的主陣地
1 要精心設計好導入課。例如:在講“分數的大小”時,我借用了時下熱門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故事:灰太狼抓住了喜羊羊,在跟紅太狼商量著每個人吃多少,紅太狼想多吃一點,就搶著說她要吃喜羊羊的2/3,留給灰太狼1/3:可灰太狼非要吃喜羊羊的1/2,留給紅太狼1/2。現在問題出來了:到底按誰的說法紅太狼才能吃得多呢?就這樣慢慢引入,讓學生帶著好奇,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入到探索學習階段。
2 要充分利用風趣和幽默。比如,我在教學“帶有小括號的兩步計算”一課時,新課前我先出示一則謎語:“一個圓分兩半,左一半又一半,計算時常出現,只要看見它,必須把它先來算。”謎底是打一符號。然后讓學生猜,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們迫切要知道謎底,這時老師把話題一轉,告訴大家謎底就在本節課學的知識中,只要大家課上認真聽,積極動腦思考,就能找到答案。一個簡單的謎語,加之老師有趣的引導,學生的學習情趣頓時倍增,迫不及待盼望新課的開始。
3 在活動中轉變學習方式,使學生快樂學習。例如:在學習“商不變的規律”一課時,點明了學習內容后,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讓學生分組觀察一討論一概括等一系列過程。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從被動地吸收知識變成主動地獲取知識。
4 讓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如學習了“長方體的表面積”后,學生計算粉刷自己所在教室的總面積:學習“百分數的意義”后,引導學生收集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百分數材料,并通過數據對比、分析了解社會的變化和進步……這些活動都讓學生獲得了快樂體驗,更加喜愛數學。
四、讓興趣成為快樂的源泉
1 用生動活潑的故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是一門藝術。有些概念較深奧,學生覺得難學,就會厭學,教師要因勢利導、深入淺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適當地給學生營造一個故事情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
2 開展競賽,激趣樂學。例如,常有的口算競賽,在每幾分鐘的口算訓練中,我常以“開火車”、“搶答”、“奪紅旗”、“接龍比賽”、“找朋友”、“爭冠軍”、“做醫生”等形式的比賽練習,對做得好的同學及時給予表揚,對問題回答對的或做對的,采用鼓掌的方式來鼓勵他。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消除了學習的疲勞,又在快樂中掌握了知識。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在教學中,教師除了教授學生知識以外,更應激勵他們,幫助他們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行賞識性教育,讓學生在激勵中看到希望,開發潛能。因為每個學生都有值得夸耀之處,都有潛在的閃光點。教師與其花時間和精力苛求學生,不如多用一點心思發現學生的優點,并以此鼓勵他們,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滋味。那么,采用什么方法,怎樣挖掘他們的潛能呢?現代教育結果表明: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學生學習成績的差異,并不取決于他們的智力水平,而取決于許多非智力因素,比如進取心、自信心、意志、性格等。如果一個學生的意志不堅定,品行不端,消極悲觀,那么即使智力超常,也不會有好的學習成績。相反,如果一個學生具備良好的品質、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就能把這些抽象因素轉化為智力的推動力,思維深刻敏捷,想象力豐富活躍,記憶力增強。甚至還能開發心理潛能。贊賞、認可可以喚起學生的自信,教師的親和力,激發學生的興趣,開發學生的潛能。要注意在日常交往的細節與具體行為上表揚、鼓勵他們。常用的方法如下:①物質激勵法。直接把學生的實際表現與物質獎勵掛鉤,如:給予小卡片,筆記本,獎學金等,這幾乎能對所有學生起到鞭策作用。②情感激勵法。以飽滿的熱情、誠摯的真情與學生交往,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③競爭激勵法。對于好奇心強的學生,可以組織一些比賽吸引他們參與,如英語演講比賽,書寫比賽等。在競賽后,教師有針對性地說些激勵的話,更能增強學生的參與、競爭意識。④榜樣激勵法。尋找鄰近的“參照物”,給他們一個“夠得著”的榜樣去追趕和超越。教師一句看似簡單的話語,都有可能在學生心湖中激起漣漪,拍起浪花,何況振奮人心的激勵呢?適時采用賞識性教育,可以增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降低教育難度,提升教育高度,效果顯著。
二、游戲式教學
如果說賞識性賦予了學生健康的心理土壤的話,那么,接下來我們就應辛勤地耕耘和播種。我介紹兩種方法:游戲式和情景式教學法。游戲式教學法,簡言之就是將“游戲”與“教學”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把特定的教學內容融入游戲中,讓死板、單調的知識變得活潑、生動,就能得到學生的青睞,令學生愉快地接受。它的基本原則是嚴格界定“教”與“樂”,讓學生在“樂”時能夠學到知識,尤其是課程的重點和難點。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最好的學習動力莫過于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內在興趣,而最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莫過于游戲。這種新型教學方法,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深層挖掘學生的潛力,強化課堂教學效果。那么,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怎樣實施呢?一是操練游戲法。主要用于學習英語單詞,要求學生反應能力迅速、準確,培養手腦并用的能力,在快速呈現和反復操練的過程中鞏固單詞。比如在課堂上出示單詞圖片,學生挨個快速拼讀單詞,說出漢語,或快速在本子上寫出英文單詞。二是興趣性游戲。多為引新知,如“猜猜看”,手握東西說“Guess what’s in my hand?”,讓學生練習動口、動腦。三是合作性游戲。它是小組游戲的一種,把學生分成小組,在規定時間內練習,如單詞接龍,應對反義詞等,目的是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四是拓展性游戲。一般用于教授新知后,幫助學生貫穿新舊知識,系統化。教一個單詞,讓學生說出與之相關的內容。如:super,學生可說superman,superstar,supermarket等。學生對游戲很感興趣,課堂上,適時地玩各種類型的游戲,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強化教學效果。
一、問題的提出
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而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就必須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新課程教改實施以來,呼喚教師和學生必須走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小學作文長期以來是廣大學生的“老大難”問題。一方面由于地域環境局限,學生閱讀面狹窄,內心認知的世界并不豐富,特別是文字的表達是目前寫作中的一種缺失。寫不出,寫不好,漸漸退化成不愿寫,不寫。另一方面,大部分老師的作文題材和框架,如同眾多的填空題等待學生來補白,摘要的教學模式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寫作的主觀能動性,制約了創造性,扼殺了個性,學生寫作的真實性、積極性、生動性和獨特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壓抑和摧殘。久而久之,學生對作文失去了興趣,教師也對作文教學失去了信心,直接造成了“作文難,作文難,提起作文心就煩”的雙向尷尬
局面。
本人提出“快樂作文教學”,力求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怕作文”“抄作文”“背作文”的陋習,從教學實際出發,創設良好的作文情境,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讓作文課成為學生最受歡迎的課。
二、課題的界定
小學快樂作文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通過對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培養,使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引發學生對生活的快樂感悟。二是學生心理的需要,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充分表達自己快樂的內心世界,把自己的快樂體驗用語言文字傾注于紙上,這就是快樂作文。引導學生在觀察生活的同時深入生活,在感悟生活中熱愛生活,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用文字表達出來,讓學生有話可說可寫,為其創設輕松愉悅的氛圍,使其樂寫樂說。
對于小學生來說,快樂作文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培養學生自覺寫作的習慣、實現新課程標準對小學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徑。
通過引導和激發,使學生深入認知生活,把課堂擴大到生活中,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通過寫作訓練,不僅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作文鑒賞能力,而且還要帶動語文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積極性,綜合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各方面健康發展,逐步健全人格。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評述
縱觀國外作文教學,著重于學生個性的培養,著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著重于對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鍛煉和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使寫作教學形成全新的格局。我國教育界對作文教學的研究投入了極大的熱情,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探索,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關于寫作教學的理論和經驗。影響比較大的如王壽山的“主體性作文教學”實驗,主張作文以學生為主體;楊初春提出的“快速作文”觀,大膽地打破了傳統作文教學的束縛,改變了傳統的封閉式作文教學的做法。就目前來說,“快樂作文”在各小學作文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很普遍。
四、課題理論依據
作文時學生的情感、思想、精神集中通過文字敘述表現出來。所以作文教學要盡可能挖掘一個人內在的“真、善、美”,克服心理障礙,尋求心靈溝通,培養學生把寫作當作一種精神世界的需要、內心交流的需要、學習生活的需要。
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教師應該使課堂回歸生活,通過一定的誘因把形成的動機由潛伏狀態轉入激活狀態,充分調動學生的內部因素――積極性和趣味性,從而達到快樂的境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這點出發,“快樂作文教學”力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使寫作成為一種內心表白的需要、一種心理的滿足。生活即課堂,課堂即生活。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科學的系列訓練方法,以作文為契機,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全人格,提高教學質量。
五、研究目標
(1)全面提高寫作興趣,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以及人文修養各方面得到良好的發展,讓作文課生動活潑,深受學生歡迎,逐步健全人格。(2)激發學生作文的主觀能動性,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變“寫好”為“好寫”,達到“樂寫”的境界。(3)建立快樂教學體系,探研出一條持之有效的快樂作文教學途徑,編寫《小學生快樂作文作品集》和《小學快樂作文教學教案》。(4)以作文教學改革為契機,改變作文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思想修養等綜合
素質。
六、研究內容
1.建立小學階段快樂作文訓練系統
(1)“趣寫”階段:興趣入門階段(三年級)。鼓勵寫作:“沒有寫不出的,只有想不到的。”①游戲系列訓練;②寫事系列訓練。
(2)“好寫”階段:鞏固練習階段(四年級)。倡導寫作:“允許個性存在,不許任性胡來。”①描寫系列訓練;②說寫人系列訓練。
(3)“樂寫”階段:創作提高階段(五六年級)。激發寫作:“給我一片天空,我就要飛翔。”①想象系列訓練;②話題系列訓練;③創作系列訓練。
2.優化課堂結構,向40分鐘要質量
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優化課堂結構,向40分鐘要質量。課堂上教師少指導,多引導;少抱怨,多激勵;輕模式,重實踐;從學生實際出發,推出系列“快樂作文教學”教改課。
3.群策群力編寫《小學作文教學教案》
建立一套快樂作文教學的訓練模式――《小學作文教學教案》。既可以全套運作,也可以單獨套用某一階段;既能循序漸進,又能取長補短。
七、研究思路、方法、技術路線與實施步驟
快樂作文教學研究,最大的創新之處在于讓學生的作文影響學生,讓老師的教法去教會其他的老師。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教學相長。
1.研究思路
一切從實際出發,以普通小學作為實驗區域,設置對照組,在不影響其他學科的前提下,以作文教學為契機,有意識地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學會自主閱讀,有創意地寫作,進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他們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增強社會責任感。
2.研究方法――實驗法
積累訓練法:建立“書本―生活―作文”互動模式。
導寫訓練法:教師的導寫與學生的訓練相結合綜合訓練。
活動訓練法:通過系列生活中的活動經驗來為寫作提供素材的訓練。
平臺展示法;建立一個展示作品的平臺,加強交流和溝通。
3.技術路線
(1)創改“作文”成為“作品”,誘發學生人文個性的追求,體會歡愉的成就感;
(2)采取課堂快樂教學,促使學生樂于動筆,達到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感可發。①觀演示,豐富生活認知。②利用情境,激發寫作欲望。③嘉賓作秀,挖掘寫作潛能。
(3)展開精彩點評,提高學生的協作效率和鑒賞能力。①兩項評估:寫作快、推薦小作家;②精心組織“責任編輯”參加作文的評改。
(4)廣泛關注社會實踐,組織課外閱讀,積累語言,探求寫作方法,提高文學素養。
①每個學生置備《快樂采集》,每周布置,讓學生走進生活,尋找素材,積累語言,培養良好的讀書寫作習慣,而且在班會時間進行交流,相互交流。②創辦文學社團和作品期刊。做到一所學校一份文學期刊,一個廣播室,班班設有創作園地,邀請名師或作家來校,定期開展文學講座。③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報刊投稿、征文活動,讓他們更深刻地體會到寫作的快樂和成就感。④一學期一總結。三、四、五、六年級四年中不斷探索,不斷改進。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教學過程,而教與學的過程又是情感交流過程,情感具有動力和催化作用。在愉快情緒的作用下,人的心智活動會更敏捷,更卓有成效。老師要善于用自己的言行、熱情傳遞給學生以親切、鼓勵和尊重的信息。當智能與美好情感經驗相融時,可爆發出驅動力。因此,師生關系和諧是以情感為紐帶的。真情交融,能使雙方同時感受到教與學的無窮趣味。師生情感及時溝通,營造一種師生間平等、親切融洽的教學氛圍,在師生對話中、交流中、溝通中,達到了從真情交融進入心智交融,形成教與學相互推進。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伴隨著科學知識獲得,學生對學科的態度是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消極。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使學生在關懷中得到知識,受到教育。
二.用愛搭建師生的感情橋梁,使學生快樂學習
教師對學生的愛表現在對學生有濃厚的感情和嚴格的管理。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特長的充分發展。教師的愛對于學生心靈的塑造、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體魄的健康都有深遠意義。教師關心、愛護學生,以高尚的師德和淵博的知識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情激情,以行導行。師生感情融洽,教育效果才會好。
三.教師樂教、善教與學生愛學、會學相結合,實施快樂教學
要實施“快樂教學”教師必須樂教。如果一位教師不熱愛教育事業,那么他的工作肯定不會是全身心投入的。同理,如果學生缺乏學習動力,一上課則無精打彩,昏昏欲睡,老師講得再好,也是一場空。教育最根本的力量源泉來自教育對被教育者的直接影響,教師講課要生動形象,要善于激發學生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快樂教學”能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使課堂教學有聲有色。同時,喚起學生自覺性是“快樂教學”核心,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喜歡自學,學會自學,做學習的主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應教給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中要善于調控自己的情緒,開展快樂教學
蘇聯教育家別利欽科說過:“跨進教室門就要記住,您是一堂課的締造者,要是心理狀態不佳,不相信自己的創造能力,就會使一堂課黯然失色,沒有生氣。”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人們的情緒情感伴隨著人的全部活動。良好的情緒、情感和心境給人以活力,有利于提高活動效能。情緒和情感對于腦力活動的人們來說,尤為重要。如果情緒悶悶不樂,感到壓抑,大腦的高級神經活動就會發生抑制,大腦的活動效率就會大大降低。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面:上課鈴響了,許多學生氣喘吁吁跨進教室,課前準備很不理想。一位教師目睹這一切,抑制不住心中怒火,對學生進行訓斥,而學生則有些不以為然。一節課下來,教學任務也沒有完成。而另一位教師面對這種情況有分寸地做一次講評,用簡短而又有力的語言使全班學生很快穩定下來。顯然后一位教師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教師要善于用樂觀、向上、積極的態度去感染學生,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認真。
五.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利用促進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搖 ?搖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6-0252-02
從學生的角度來分析,“作文難”的原因大抵有四點:畏難情緒、底子薄弱、技巧不足、感悟不深。要想提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效果,必須對癥下藥,調整教學策略,方能實現學生樂于寫作、善于寫作。下面筆者談談作文教學的一些經驗。
一、巧設題目,正面激趣
(一)抓住特點,有的放矢很多學生經常抱怨“作文難,難于上青天”,其實不然,只要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就邁出了寫好作文的第一步。首先要從作文題目下手,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特點,有的放矢地設計不同的題目。在初一,學生正處于童年向青少年過渡的階段,題目要飽含情趣,可以設計“我上初中了”、“童年那些事”、“親情伴我成長”一類的題目;在初二,學生個性最為張揚,對外界事物有獨立的觀點,題目要充分滿足“小大人”的心理,可以設計“我入團了”、“我吃到了苦頭”、“奇遇”等題目;在初三,學生思想更加成熟,考慮問題更加深入,題目要彰顯一定的思想性和深刻性,可以設計“成功還會遠嗎”、“感動相隨”、“心的距離”等題目。教師要注重靈活性和多樣化,避免機械地設計題目,比如常見的“我的媽媽”,就不如改為“和媽媽說句心里話”、“媽媽,我多想對你說”更能使學生躍躍欲試。題目設計得好,學生就會眼前一亮,感覺有話想說,產生寫作的沖動。
(二)放寬話題,張揚個性
初中生對事物往往有自己的思維和感受,即便是對同一個問題,他們的觀點和態度也不盡相同。這樣,教師在布置作文時,就可以放寬話題,讓學生張揚個性,暢所欲言,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舉例來說,互聯網是人盡皆知的事物,幾乎每個學生都接觸過,而每個學生利用互聯網的程度和用途又不完全相同,由此展開對上網的討論必定能打開學生的“話匣子”。教師不妨設計一道“上網之我見”的題目,學生從各自體會出發,有的認為上網對學習無益,反而使成績下降;有的認為上網大有裨益,開闊眼界之余還能交朋結友;有的認為上網很輕松自在,不知不覺就打發了時間;有的則認為上網其實是雙刃劍,是利是弊取決于自己如何把握等等。學生對某個問題各執己見是很正常的,這說明他們的思維正在慢慢成長,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個人感受的表達,讓他們各抒己見,這樣學生就會感覺到作文其實不難。
二、厚積薄發,下筆有神
(二)博覽群書,增加底蘊
常言道“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廣泛閱讀能讓視野變得開闊,讓底子變得厚實,這樣寫起作文來才能得心應手。一直以來,由于考試的緣故,學生閱讀的范圍囿于課本、教輔,鮮有涉獵課外書籍,這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和知識積累,不利于寫作。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興趣出發多讀書、讀好書,除了課本推薦的幾本課外書籍之外,但凡于身心有益的報刊、雜志、小說皆可閱讀。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博覽群書能夠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增加底蘊,使學生作文如同有源活水。
(三)隨手筆記,積累素材
從小學到初中,學生必定會碰到一些觸動眼球或引起共鳴的佳詞妙句、名人軼事,隨手將其筆錄、摘抄,并持之以恒,無疑會構成原始素材積累,對寫作產生很大幫助。這些精彩的素材,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從中發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跟著興趣走,比如妙語連珠、讀書筆記、成長腳印、剪報等,定期組織學生通過比賽或活動的形式展示“成果”,以保持學生對素材積累的濃厚興趣。通過長時間、有規律的習慣培養,學生寫作信手拈來就不難了。
(三)扎根生活,汲取養分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思想感情比較活躍,對自己、對生活、對人生都有了最初的思考,而且敢于向外界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大多數時間在學校學習,少有機會走出校門,使得他們閱歷淺、經驗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寫作的空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歸生活、觀察生活,留心身邊的點點滴滴,逐漸培養起他們對生活的感悟,讓他們感覺到有東西可寫,不用再絞盡腦汁憑空臆造故事。哪怕是老師的一句叮囑、父母的一個眼神、一次普通的實驗……都可以成為思考生活的切入點。這樣,讓學生慢慢體會生活的滋味,作文的感覺就出來了。
三、開放訓練,拓展思路
任何技巧都要經過反復訓練才能練就,寫作亦屬同理。訓練的“火候”不夠,學生掌握的寫作技巧就不足,作文自然無從下手。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把握好“火候”,通過開放式的訓練,鞏固學生的寫作技巧。事實上,訓練不一定要動輒下筆千言,適當的片段練習不僅針對性強,而且能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其效果更佳。比如,教學《天凈沙·秋思》后,可讓學生根據“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的畫面插上想象的翅膀,擴寫一段約兩百字的描述性文字;教學《春》一課后,可讓學生從“春草圖”、“春花圖”遷移到秋景圖,仿寫“秋是‘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秋是‘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秋是‘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之類的排比句;教學《羚羊木雕》后,可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續寫“當萬芳把刀塞到‘我’手里時,她想了些什么”。通過這些擴寫、仿寫、續寫的開放式練習,學生得以開動腦筋、開闊思路,久而久之,就掌握了寫作的技巧。
四、多元評價,側面激趣
傳統作文評價比較機械,評價標準大多針對作文思想內容、寫作特點,由教師批改作文,評價的好壞均表現在分數上。這就忽視了對學生思維發展、情感變化、情感體驗方面的評價,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應靈活調整策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多方面、多角度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比如采取學生互批互改、集體批改等形式,使學生從批改別人作文中受到啟發,取長補短,從而提高作文水平;采取作文比賽、活動報道、手抄報制作等形式,以賽代練,讓學生成為“評委”,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增加寫作興趣,并予以適當的肯定、表揚和獎勵,使學生從中獲得成功感,長此以往,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多元的評價就會產生成效,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也就隨之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