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7 16:07:5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知識創新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科技創新能力與知識配置力的關系
推導目前我國正處于粗放型向集約型的經濟轉型中,企業的競爭優勢與績效體現在高技術的含量,通過轉向信息、知識、智力等知識性資源的投入提高資本的增值性。組織通過構建各種網絡設施或信息平臺,通過知識信息的傳播,引導員工充分利用企業知識及合理使用,在一定時間的培育與發酵,員工在生產過程、技術改造及在組織管理中新知識的應用,內隱的知識價值及技術特性就會凸顯出來。知識配置力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關系是緊密的,知識資源的儲存與增長,企業的價值和創新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創新的理論研究表明科技創新不是一個由科學推動的線性過程,它受頗多因素的影響,如企業家的創新意識、組織的管理能力、與創新匹配的制度體系及其實施的環境等,通過促進知識流動、轉移、應用以導向引發技術創新,科技創新過程的實質是組織知識配置力的創造性過程。從資源視角和能力視角對知識配置力與新創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構成要素進行分類,橫向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企業家通過學習領導、組織、計劃、溝通等知識將管理能力向戰略、組織整合與創新、統籌與授權的能力轉化;技術管理及研發人員是通過學習信息監測、學習生產知識、新產品設計等知識將技術優勢向市場優勢轉化;營銷管理及銷售人員通過學習市場預測、營銷策略、產品售后信息反饋等知識將市場運作的技能向營銷科學策劃及執行、優化銷售渠道和駕馭的能力轉化;人力資源管理人員通過學習人力資源規劃、招聘培訓、績效考核等知識向人力資本優質配置能力轉化;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管理相關知識、財務預算能力、資產管理與資本運作能力等知識向優化管理財務資源能力轉化[3]。
3模型與假設
3.1模型的建立
根據上述兩者的轉化過程得出知識配置路徑對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產生影響,圖1概括了本文的理論模型。
3.2研究假設
3.2.1組織學習意識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組織知識的本質是無形的,其規則體系由關于組織管理、組合、運營、優化規則等形成,企業領導者以確保組織各項職能的正常運作,一方面協調、管理、分配組織各類資源;另一方面又要匹配組織內部的數據信息及相關情境,保證組織各部門及其各成員的協調工作。因此,企業家及其領導者是創新的主體。變革推動者如價值觀水平、創新意識、促進組織系統思考、激勵員工創造性思維、自我超越等方面的特性,是影響創新的重要個體變量。熊彼特認為企業家的重要職能就是能否實現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并不是單純的搞經營或者搞管理。組織的創新成功與否,領導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業家的學習創新意識越強,越有利于提升其創新績效。組織學習意識越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越強。
3.2.2組織學習能力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組織學習能力是指組織成員從企業內外部獲取組織知識和應用的行為,實際上就是企業增加社會資本、提高生產效率和技術能力的學習過程,如顧客調查、研發活動、績效評價和競爭對手分析等活動。組織內部除了“干中學”、經驗學習、研發溝通等活動充分吸收組織成員的直接和間接經驗;從互訪學習、創建聯盟企業、戰略聯合、搭建合作網絡平臺等利用企業外部資源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加強組織學習能力必然可以更好地發揮企業資源的效用,從而促進企業績效的提升。H2:組織學習能力越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越強。
3.2.3支持學習和創新的設施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組織知識以數據、文字等形式記載的工作制度、操作說明書、檔案、會議紀要、公告等載體進行傳播,信息若能在更廣的空間和深度被組織成員所捉獲,使用該信息或由此信息提出質疑、思考和擴展思維甚至提出新的問題和對策,信息的傳播價值大大提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創新績效的提升。支持學習的措施與設施的建設可以使信息在企業內部得到充分的流動和滲透,能夠使企業獲得更多的市場信息,從而在環境的動態變化中迅速抓住環境賦予的創新機會及提升創新的空間提供支撐力量[4]。H3:支持學習和創新的措施越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越強。
3.2.4組織學習氣氛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從知識進化的角度來分析,企業中的內隱與外顯知識發生化學反應的結果就是創新。如何有效地將員工的專業知識、經驗、技能等元素與知識整合在一起,促進員工創意思維的碰觸和迸發創新思維與行為的產生,構建有效創造、轉換和使用知識的催生容器變得尤其重要。因此組織學習氣氛的營造是信息、知識的溝通系統、支持和激勵員工創新的催化劑,更是企業創新行為的重要影響變量[3]。H4:組織學習氣氛越濃厚,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越強。
4研究數據方法
4.1問卷設計與說明本文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作為研究工具,以企業為對象進行知識配置效果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為調查分析,問題的設計采用李克特5點量表法,共發出問卷共約75份,共收回54份問卷,剔出不合格問卷,最終獲得有效問卷52份,作為本次研究的樣本。
4.2數據分析
4.2.1效度與信度分析首先對各個變量測度量表進行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測試,以判定是否適合主成分分析,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效度和信度分析。從檢驗結果來看,KMO值有的在0.8以上,有點介于0.7~0.8之間,表示變量之間相關程度差別不大,Sig.<0.05表示變量之間獨立檢驗是顯著的,也說明數據具有相關性,適合做因子分析。此外,還運用克朗巴哈α系數(Cronbach’sα)進行了問卷的信度分析,以檢驗問卷或量表測量的一致性。本文中的知識配置力和企業科技創新兩組變量樣本的信度Cronbach’sα系數分別為:(1)知識配置力變量組測度0.788、0.775、0.731、0.750和0.764,均在0.700以上,屬于高信度;(2)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測度0.822、0.769、0.703、0.787、0.792,均在0.700以上,也屬于高信度。
4.2.2結果根據需要分別采用方差最大化和平均正交旋轉法考察所用量表是否真正地測量出各變量結構。主成分個數提取原則為主成分對應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m個主成分。主成分結果顯示學習的過程、學習激勵措施等主要指標的累計方差解釋率達78%以上,企業家能力、人力資源管理能力、技術能力等主要指標累計方差解釋率均在82%以上。結果與原構思吻合。
4.2.3相關分析為探討知識配置力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之間的關系,本部分對這兩者之間進行相關分析,研究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相關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中可以出,知識配置力與企業科技創新各種能力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說明知識配置力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之間有正向聯系。除組織學習環境與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提升間的相關性不顯著外,知識配置力與企業其他科技創新能力都顯著正相關。總體分析說明了知識配置力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之間具有正向相關性。
4.2.4回歸分析在分析了知識配置力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之間的相關性之后,通過回歸分析,可以進一步分析各要素對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程度。為進一步研究各要素對各種能力成長的貢獻度,本文采用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二級指標體系,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方法進行回歸分析。(1)知識配置力與企業科技創新各項能力貢獻度模型總體效果從回歸效果看,六個模型均達到了非常顯著的水平,證明回歸效果良好。從總體參數效果來看,DW統計值分別為1.982、1.371、1.818、1.951、1.932、1.897,說明各模型均不存在序列相關問題,其他各項指標也符合要求。(2)知識配置力與企業科技創新各項能力的回歸分析(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知識配置力相關要素的回歸系數對應的顯著性概率均小于0.05,說明知識配置力相關要素都會影響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成長。表2知識配置力的回歸系數的顯著性水平為0.059,略大于0.05,說明知識配置力對財務管理能力的提升影響不顯著。這可能是由于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要求專門的業務知識和技能,專門性的知識和技能學習可能對組織創新能力影響不大。
1.軟件開發團隊在社會化知識活動中的知識創新
軟件開發團隊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隱性知識,而這些知識需要在與他人的交流中觀察、感覺才能進行分享。由此,社會化模式通常是從設立一個互動的“范圍”開始,在這個范圍內促進成員經驗和心智模式的分享。在軟件開發團隊中,社會化主要通過團隊領導者積極的示范和指導、合理調整團隊的結構,以及交叉培訓等方式進行,以促進知識共享與創新。
2.軟件開發團隊在外化知識活動中的知識創新
外化(Externalization)過程是從個體的隱性知識到群體的顯性知識的過程。由于外化從隱性知識創造出新的顯性知識,所以它對知識創新至關重要。在軟件開發團隊中,外化過程一般由“對話或集體思考”開始,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將團隊成員個人的隱性知識顯性化,并融入到團隊顯性知識庫中,以供整個團隊利用。
3.軟件開發團隊在聯結化知識活動中的知識創新
聯結化(Combination)是從分離的顯性知識到系統的顯性知識的過程。軟件開發團隊中的管理者經常會收集不同來源的顯性知識,并使用這些經過編輯的顯性知識來創造新概念,另外,在開發工作中,也貫穿著知識的聯結化活動。這個過程要求對團隊內部的顯性知識進行整合,在團隊內部建立獨特的知識系統,以便更好地整理團隊內部的顯性知識。
4.軟件開發團隊在內化知識活動中的知識創新
內化(Internalization)過程是從顯性知識到成員個人的隱性知識的過程。在軟件開發團隊中,項目計劃,以及開發過程中的錯誤、經驗,都記錄在各種各樣的文檔中,這些構成了團隊的顯性知識,但要想讓團隊成員合理地利用這些知識,只有成員們真正地消化、吸收,使其轉化為自身的隱性知識。這一過程可以通過組織培訓,使團隊成員通過學習各種手冊、文件,以及他人的經驗,擴充自己的隱性知識,促進知識創新。
2、促進軟件開發團隊知識創新的措施
軟件開發團隊可采取以下措施促進知識創新:
1.構建學習型的軟件開發團隊
其中首先是要建設有利于知識分享與創新的團隊文化,其次是通過各種信息技術手段為團隊成員學習提供便利。文化從意識形態層面對知識型員工的行為產生影響,在組織中營造濃厚的尊重知識和共享知識的氛圍,為知識創新提供了無形的拉力。一方面,要保證團隊內部暢通的溝通渠道,另一方面,通過建立各種激勵機制,促使作為知識發送方的團隊成員在已形成的“Ba”中自愿地貢獻出自己的知識。這樣就達到全體成員都樂于參與知識共享,最終發展成知識共享型組織文化(即學習型團隊)的目的,從而促進了團隊知識社會化及外化活動。
2.建立團隊知識庫系統
這涉及到知識的外化和聯結化活動,并且為內化提供了有利條件,主要可以借助以下信息技術:①文檔管理技術。利用文檔管理技術,堅強團隊知識分享,促進團隊知識創新。②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技術。這一技術通過將團隊成員個人的隱性知識顯性化,并融入到團隊顯性知識庫中,為團隊內部成員提供更多顯性知識。
3.構建實踐社區
在團隊中構建實踐社區,使團隊成員在日常實踐活動中相互影響,交流經驗,就共同關注的問題進行探討,共同解決問題,以便更好地挖掘隱性知識的價值。可借助信息技術,如知識協作技術,進行協同管理,通過建立內部網絡,提供知識積累、交流的基本平臺,其中對軟件開發團隊影響最大的是基于因特網這樣的協作技術,包括電子郵件、短信服務、即時通信等網絡交流工具,使各層級的成員都可以及時、方便地交流。
參考文獻:
[1]IkujiroNonaka,RyokoToyama,NoboruKonno.SECI,BaandLeadership:AUnifiedModelofDynamicKnowledgeCreation.LongRangePlanning,2000(33):5-34
[2]魏國華:企業知識創新管理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4:1-55
1.1科技創新平臺成立初期資源知識共享、協助以及互信問題
科技創新平臺作為一個政產學研集成創新資源,共同建設的組織或機構,參與者來自不同的利益集團,政產學研代表不同的利益群體,因此,在各方合作共建的初期難免會出現信任問題。例如,在科技創新平臺成立初期,由于互相不信任,導致科研院所、大學不會將自身的先進技術以及創新經驗等交給科技創新型企業進行產業化;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轉移機構、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科技創新服務機構不會為企業或者科研機構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以此來縮短產業化進程。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它們將有保留地進行資源交換,這樣將嚴重影響科技創新平臺運行的效率,進而會影響到科技產品的產業化進程,不利于整體以及各方實力的快速提升。科技創新平臺成立初期,并未建立平臺的知識信息庫,而且各方也只是進行試探性知識交流,保留自身大量的核心知識,這樣讓知識無法在平臺之間以及各方之間形成良性創新循環,同時會導致顯性知識無法存儲和隱性知識的外顯化過程受到影響。
1.2科技創新平臺發展期的知識流失、知識健忘問題
科技創新平臺就是匯集資源,進行科技研發,然后將科技成果迅速產業化的一種組織或機構。但是研發項目存在獨特性,而且每個項目的研發都有一定的時間期限,很多時候由于時間限制,組織會忽略對知識的積累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學習,這樣會嚴重影響到科技創新平臺的知識化管理。其次,在很多情況下,平臺各方的管理者認為項目的不可重復性,或某個研發項目對其沒有借鑒意義,從而忽視了知識管理,因此,在下一次面臨類似項目時會導致時間和資源的再次浪費,進而導致新的研究思路在時間以及價值上的延遲。不論是人還是一個組織,在發展的過程中會或多或少的出現知識健忘,科技創新平臺也是有各個機構和個人組成,因此出現知識健忘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處于科技創新平臺的發展時期,不論是平臺內部還是外部知識都會呈現暴漲趨勢,大量信息會在創新平臺內外部傳遞和分享,難以避免的是創新平臺內部組織以及個人的知識健忘問題,如果沒有一個良好地知識管理系統或機制,會導致大量的資源以及人員的浪費。
1.3科技創新平臺發展成熟期知識創新以及發展思路問題
隨著科技創新平臺的發展以及創新平臺內部知識的不斷積累,基礎知識的集成趨于飽和,大量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被應用到不同產品研發、制造以及推廣的產業化當中,經驗型知識得到多次重復使用,節約了大量的資源,在不斷的知識循環使用的情況下,往往對科技創新平臺內部知識管理的發展產生慣性影響,慣性發展成為惰性成為平臺健康發展的一大障礙。在科技創新平臺的成熟時期,也是其發展的瓶頸時期,進行相應的轉型或知識創新會遇到很大的障礙,如何突破科技創新平臺發展的瓶頸,讓知識進行創新成為困擾科技創性平臺發展的一大桎梏。若想驅動平臺繼續向前發展,必須要進行相應的知識創新。
2科技創新平臺動態演化階段性建議
2.1培養共享合作意識,搭建知識管理平臺
通過研究了解到,科技創新平臺發展初期會存在知識共享、協助以及互信問題。創新平臺的成員來自官產學研不同方面,因此首先在意識層面就有很多差異,在合作上可能就存在不同的意見,要想進行順利地合作必須先從不同成員的意識著手,讓不同的成員意識集中到知識、資源共享,合力創造更大社會價值,做好各個方面的協同工作;其中,在開展合作之前,來自不同方面的成員領導必須要樹立知識管理的合作意識,高層協商共同傳達進行知識管理的決心;通過宣傳會、理論學習內部討論會等方式將知識管理的意識傳播到官產學研各個成員以及各個層面,定期舉行知識管理的類似活動,將知識管理的思想融入到每一個成員的腦海里,充分營造知識管理的文化氛圍,初步建立起進行知識、資源交流的平臺和制度體系。
2.2完善知識管理體系,促進資源充分流通共享
根據以往的研究,進行知識管理的企業大多都建立起本企業的知識庫和知識地圖,以便更加順利地進行不同時期的知識提取和交流。科技創新平臺作為一個集官產學研為一體進行共建創新優勢的長期性組織,因此,建立起平臺的知識地圖和知識庫顯得更加重要。通過構建知識庫和知識地圖來借鑒以往不同成員的研發經驗和知識,將整個研發團隊的內部知識進行共享;集合不同成員的專家,將專家的隱性知識在本平臺上顯性轉化,通過不同成員的知識共享,從而為知識的創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2.3協同知識創造,發展知識管理體系
通過以上兩個階段的知識獲取與知識共享,已經建立起相應的知識管理體系,在不斷的長期發展中,知識管理體系逐漸趨于成熟,要想讓知識管理體系獲得長足的發展,必須進行知識的創新,達到發展知識體系的成效。首先,初期的知識創新主要是讓來自不同方向的成員進行沖突碰撞和溝通,使得問題的解決形成創新性知識。通過長期的知識積累,使得來自官產學研不同方向的成員獲得長足收益,但是僅僅局限于此總會產生知識管理發展的桎梏,因此,在此階段有必要進行國內外知識管理經驗學習,進行取長補短,通過不同平臺之間的交流和碰撞,進而產生平臺層面的知識創造,從而促進本平臺知識管理水平的提升,創造更高的價值,實現科技創新平臺的跨越式發展。
一、制度創新——中國證券市場成長的動力
當前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外部環境正發生著極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經濟金融全球化趨勢日強,證券市場的國際化蔚然成風,中國加入WTO使得經濟金融全球化與證券市場國際化的影響更加真切。
外部環境因素的變化無疑會給中國證券市場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更多的是挑戰。因為,中國證券市場有明顯的缺陷:股價運行的極端不平穩性,投資者行為缺乏理性,極具計劃經濟色彩的中國式“分業模式”阻隔貨幣市場資金與證券市場之外,嚴重威脅到證券市場資金配置功能的正常發揮。
這就要求我們分析阻礙市場發展的因素,尋求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途徑。證券市場作為社會經濟復雜大系統的一部分,與外部環境之間總存在信息和動能等的互換,由此獲得推動市場發展的外部動力;證券市場系統的各組成部分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協調的,這是其內部動力,而且是市場發展的根本動力(李啟亞,2001)。中國證券市場要在國際化與市場化的趨勢下獲得發展,應加快對外部市場開放的步伐,以便從外部獲取發展的力量;但最根本的應該是證券市場的創新,促使中國證券市場適應世界經濟和國際資本市場發展趨勢的過程。證券市場創新的內容很多,但是我們認為,對于中國證券市場來說,最迫切最根本的是制度的創新。因為,大量的研究表明,體制、結構、機制和法律等制度性缺陷已經成為我國證券市場發展的根本,解決市場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也應該從制度創新入手。證券市場制度創新的內容主要包括:市場準入制度的創新;交易制度創新,即發展多層次的市場,并引入證券信用交易制度;監管制度創新等。就中國證券市場當前的形勢來看,進行證券信用交易試點,并逐步引入證券信用交易,發揮買空賣空機制對于活躍市場,增強市場穩定性等方面的作用應該首先提上制度創新的日程。
二、證券信用交易及其效應分析
證券信用交易是有關機構對交易者在二級市場上的融資——保證金交易,包括融資和融券兩種形式。證券信用交易在成熟證券市場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直接作用是投資人可以以較少的資金做較大規模的投資組合,進而刺激證券市場交易的活躍,提高證券市場流動性;政府可以通過調整保證金比例,達到調節信用供求和穩定股價的目的。但是我國現行的法規卻將信用交易劃為,這不僅使證券市場喪失了一種極為重要的穩定工具,不利于市場的健康發展,而且,也使得無法獲得滿足的對信用交易的客觀需求,各種形式的違規“透支”屢禁不止,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實際上,信用交易作為連接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通道,對克服“分業經營”情況下,銀行資金不得直接進入證券市場,甚至被隔絕于證券市場之外,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效應不高的情況有直接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引入信用交易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制度創新和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1.對證券市場發展的影響。證券信用交易機制的引入,將對證券市場的運行機制產生規范化的影響,有利于其不斷成熟;而且證券信用交易將導致社會資金、銀行資金流入證券市場,直接擴大證券市場上的資金供給,對提高證券市場的活躍性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1)可以完善股價形成機制,發揮市場緩沖器的作用。在實行審批制,各種證券的供給數量確定,本身缺少替代品的情況下,如果僅存在現貨交易,證券市場將呈單方向運行,在供求失衡時,股價必然會脹跌不定,或者暴漲暴跌。信用交易與現貨交易相互配合,可以增加股票供求的彈性。當股價過度上漲時,“賣空者”預期股價將下跌,便提前融券賣出,增加了股票的供應,現貨持有者也不致繼續抬價,或乘高出手,從而使行情不致過熱;當股價真的下跌之后,“賣空者”需要補進,增加了購買需求,從而又將股價拉了回來。買空機制也同樣可以發揮類似的緩沖器作用(屠光紹,2000)。
(2)可以提高市場連續性,增強證券市場的流動性和效率。如果投資者出于某種原因長期持有股票,而不輕易賣出,那么二級市場上的證券交易必然陷于停滯,從而影響到證券市場的價格信號功能(這正是我國證券市場目前的情況)。此時如果有投機者參與買進,并以信用交易方式增加買進或賣出的力量,將會促進市場交易。更重要的是,股票賣空交易本身存在一種使股價連續的內在機制。如果硬性的規定賣空價格必須高于前面最近一次股票的成交價,這種機制可以有效地緩解股價下跌的速度,維持股票市場的連續性。
2.對投資者的影響。利用信用交易,投資者可以小搏大,發揮乘數作用,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創造獲利機會,在股價上升時獲得數倍于全額交易的收益,當然一旦預測失誤,在股價下跌時其損失也將數倍于全額交易。這種對收益和損失的放大機制,使得投資者在追求更高收益的同時面臨很高的風險,由此可以培育更加理性的投資者,增強市場發展的潛力。
3.對管理部門的影響。證券信用交易制度的內在運行機制可以起到平穩市場的作用,為證券市場監管機構提供了一種靈活、透明和制度化的市場調控手段,即保證金比率。西方成熟證券市場的經驗已經證明,保證金比率的高低是調節證券信用交易的有效工具,提高保證金比率可以緊縮信用,而降低保證金則可以放寬信用。監管部門可以根據金融形勢、股票市場交易狀況等條件,通過信用比例的放寬和收縮來調節股市的供給和需求。這樣可以使我國證券監管部門獲得更加市場化的監控手段,擺脫過多依賴政策和行政手段的困境,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
三、我國證券信用交易制度的模式選擇
進行信用交易試點,首要的是選擇合適的運作模式,主要應該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信用來源問題;二是信用交易的監管問題。
1.信用來源。
證券信用交易制度的核心問題是信用的來源,即提供信用的資金和證券的來源。根據是否有外部信用的介入,可以分為內部信用模式和外部信用模式。前者即遠期交易,其特點是交易中的信用由買賣雙方互相授予,無須從外部第三方引入。而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是外部信用模式,在貨幣資本儲蓄豐富和股票所有權分散的國家,證券信用交易一般采用外部信用模式。
我們所建議引入的也就是這種模式。在外部信用模式下,買賣雙方可以從外部第三者處借入所需的資金和證券,根據是否存在專門的信用融通機構,外部信用模式又可以分為分散授信和集中授信兩種。
在集中授信制度下,存在一個制度化、集中統一的證券融資公司專門提供信用交易所需的資金和證券;有關部門通過證券融資公司調控證券融資業務,以此控制流入流出證券市場的資金量。與集中授信不同,分散授信模式下,證券融資機構就是原有的證券商,不再另設專門化的證券融資公司。美國是分散授信的代表,而日本、韓國等則是實行集中授信。導致上述不同選擇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其信用經濟成熟度的差異:美國是信用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完善的信用制度本身足以勝任調控信用規模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風險的要求。而日本、韓國等的信用經濟并不發達,非市場因素、黑幕交易經常造成過度的投機,甚至由此引發金融危機,損害實質經濟的運行。考慮到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以及信用經濟不發達的現實,建議我國信用交易中采用單軌制的集中授信制度,即設立一家或幾家證券融資公司,由其通過眾多的券商向投資者提供信用融通。
2.監管模式。
證券信用交易的監管主要包括對保證金比率、信用限額、外界信用進入市場的監管以及自律管理等內容。
(1)規定并適時調整信用保證金比率是證券監管部門調控證券市場的有效手段,保證金比率的調高可以抑制市場過熱,反之則可以活躍市場交易。信用交易最發達的美國,由聯邦儲備委員會決定和調整保證金比率,目前其初始保證金比率為50%,維持保證金比率為25%。韓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定的初始保證金交易要求為40%或者以上,該比例可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考慮到我國的信用狀況,宜實行較高的比率,以降低信用風險。因此筆者建議初始保證金應高于50%,維持保證金應在30%以上。
(2)信用限額。過度的信用交易往往引發證券市場的過度投機,而我國證券市場上因為投資收益率較低,一直存在通過過度投機獲利的普遍傾向。因此建議對信用貸款或融資規定較低的限額,根據市場的發展和完善程度適當提高。證券融資公司提供的墊頭信用總額宜以不超過其資本金為限。
(3)監管外界信用進入市場。如果對外界信用不加控制,我國巨額的銀行儲蓄資金可能大量涌入證券市場,經由信用交易的放大效應而對市場形成破壞性影響。故此,必須嚴格禁止外界信用進入市場;在法律上應該明確只有統一設立的證券融資公司有資格辦理信用提供業務,其提供給顧客的融資額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其他形式的資金只能通過參股證券融資公司或者購買其發行的融資債券等形式間接參與。
此外還應加強信用交易的自律管理。專營信用交易融資的證券融資公司一開始就應該采取商業化運作的公司制,通過規范化的內部公司治理機制建立良好的信譽,維護市場的穩定發展。現有證券商也應繼續加強內部治理結構完善,更好地發揮其在市場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屠光紹.交易體制:原理與變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系統呈現出區域創新主體要素集聚的特征。通過自主創新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而提升區域創新能力成為支撐地區經濟增長的關鍵性要素。首先,知識管理有利于提高區域內部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技術創新過程是隱性知識再現的過程,技術創新過程中知識管理體現在知識的有序化、反饋的監控和保持競爭優勢等3個主要方面。加強企業知識管理,并通過創新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保持競爭優勢。其次,知識管理強化區域創新體系中知識鏈接。通過對知識在流動過程中有效引導、反饋,可以提高知識吸收和應用能力來優化創新過程,有利于創新主體增強知識創造能力,提高“知識溢出”效應。政府通過及時獲得最新科技資源,強化區域創新體系知識鏈接。第三,知識管理有利于區域創新能力和競爭優勢的提高。大量研究表明,創新過程中知識的存量與分布、知識流動的規模和效率、知識收集與處理能力都直接影響著區域創新體系的結構和運行效率。區域創新體系的運行效率還取決于知識配置力(KnowledgeDistributionPower),即一個系統向創新者及時提供渠道,使其獲得相關知識配置的能力。系統的知識配置力比知識生產更為重要,區域創新體系的知識配置力影響創新者獲得知識的速度以及社會資源浪費的程度,進而影響到系統的創新績效和創新能力,影響到知識在各創新組織之間的配置,從而最終提高區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優勢。
(二)基于知識管理的區域創新體系運行機制分析
大學、企業、科研機構是區域創新體系的3個基本要素,它們以知識流動和配置作為紐帶而組成一個整體。一般來說,知識管理包括知識創造、知識共享和知識應用3個基本階段。科研機構和大學是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知識源,企業同樣是科研機構和大學知識創新的信息源。政府是區域創新的宏觀管理者,為創新主體的知識創新提供良好的創新環境和基礎設施。區域創新體系中知識管理是以知識的創造為起點,以知識共享為傳播方式,同時以知識應用為目的。知識創造是知識管理的起點,通過技術知識市場向創新組織提供原材料;知識共享是促進區域創新的重要過程,也是知識應用的必經階段;技術知識市場是知識應用的交易平臺,是運用區域創新體系創新要素進行創新的必要手段。
二、基于知識管理三階段的區域創新體系的運行機制
(一)知識創造階段的運行機制
區域創新體系的知識包括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其中隱性知識是知識創新的前提。在區域創新體系中,創新主體在知識創新以及使知識的載體————科研成果進行轉讓或產品進行銷售過程中,會發生知識外溢現象,從而創造出新知識。組織知識創造過程涉及組織內部員工與企業團隊層次的互動,最終形成區域層次的知識互動與反饋。對于區域創新體系而言,知識在個體層次組織層次和區域層次被創造出來,在各個層次都存在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相互轉化,存在知識創造的螺旋。區域創新體系的知識包括個體、組織與區域3個層次。個體層次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個人知識的增加、個人新思想的出現以及個人發明或技術改造,創新個體是知識創造的來源。組織層次的知識包括已經形成文字的顯性知識,也包括存在個體之中的隱性知識。隨著組織個體知識不斷積累,知識增加到組織知識庫當中。創新組織的知識創造行為一旦導致知識溢出效應,組織的知識就會擴充到其他創新主體之中。知識創造以區域形式表現出來,形成以多個創新組織知識庫為基礎的區域知識庫。區域知識庫是一種整合性、結構優化的知識庫,使得區域內任何創新組織都可以共享區域層次的知識庫資源。因此,區域創新體系知識創造機制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它不僅增加了社會知識量,同時也是區域持續創新的根本。
(二)知識共享階段的運行機制
區域創新系統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與互動是知識共享的基本途徑,創新主體能夠通過這種共享機制來獲得創新所需知識。區域創新體系的知識共享機制包括開放的信息交流機制、互動的學習機制以及基于效益的激勵機制3個方面。其中,組織之間通過區域知識庫、網絡等技術來交流,使區域創新體系中創新組織之間的知識交流機制化,它是實現知識共享的前提和基礎;組織間的互動學習是區域層面的學習,可以通過組織之間的知識合作,或者是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向企業的轉移等等;區域知識共享的效益來自于各創新組織最大程度利用知識所獲得的價值,企業通過知識共享獲得重要創新資源,科研院所通過知識與信息共享了解企業技術創新需求,政府通過知識共享有針對性地協調區域創新的發展。組織之間的知識共享既包括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知識交流和分享,也包括組織與組織之間的知識傳播與應用。區域創新體系的主要功能是推動區域內知識傳播與知識共享,在此,本課題構建區域創新體系的知識共享機制。
(三)知識應用階段的運行機制
知識作為生產要素意味著以一種價值的載體進行交易和擴散,也就意味著創新知識可以作為一種商品來參與市場交易,從而發揮知識在創新中的最大價值。區域知識應用機制保證創新知識在區域創新主體之間自由轉移。其中,政府制定有利于區域知識應用、技術轉讓的相關政策;企業是區域創新體系知識的使用者,也是知識的主要“購買者”,從相關知識的“供應者”處購買知識。下面分析知識市場的構成要素。
1.“知識購買者”、“知識出售者”與“中介組織”“知識購買者”通常是對知識存在需求的企業、組織或個人,它們從其他創新主體那里購買知識尋求能夠解決問題的辦法;“知識出售者”是區域創新體系中所有創新主體,它們需要通過知識資本的共享與交易來獲得收益,這主要包括大學和科研機構、企業等等“;中介組織”是連接“知識購買者”和“知識出售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例如專利事務所、審計事務所、法律咨詢機構、知識產權咨詢機構等,可以擴大知識的流通范圍,促進創新知識的流動速度。
在制度經濟學看來各國政府頒布的管制法規都屬于公共產品,政府管制本身也是公共產品。政府對自然壟斷行業實行管制的必要性在于:
抑制企業壟斷價格,維護社會分配效率。市場活動中普通商品的定價,是通過多個買方和賣方的競爭自動形成的,一般不需要政府進行干預。由于自然壟斷行業往往只有一家企業,壟斷企業本能地會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如果任由壟斷企業自行定價,就會出現遠遠高于實際成本的壟斷高價。這種情況既損害了整體經濟效率,也損害了社會公平。
防止破壞性競爭,保證經濟效率和供應穩定。自然壟斷行業需要巨額投資,投資回報周期長,資產專用性強,由一家或少數幾家壟斷經營能使社會效率最大化。自然壟斷行業的充分競爭屬于浪費性和破壞性競爭,它將導致企業不能取得正常利潤甚至虧損。如果不進行政府管制,許多企業就會盲目進入自然壟斷行業,導致重復投資和過度競爭。
制約壟斷企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自然壟斷企業往往同時經營競爭性業務,這就為自然壟斷企業采取不正當競爭行為提供了條件。例如,自然壟斷企業可能在壟斷性業務領域制定高價,在競爭性業務領域制定低價,通過內部業務交叉補貼行為排斥其他競爭企業。自然壟斷企業也可能將壟斷性業務和非壟斷性業務進行聯合定價,通過捆綁經營和搭載銷售獲取壟斷利潤。為制約自然壟斷企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需要政府實行經濟管制。
目前政府管制方面有一種流行說法是“放松管制”,這種說法來自始于20世紀80年代西方國家的放松管制改革。我國對壟斷行業的政府管制,與西方國家背景完全不同。我國從未有過市場經濟大環境下的政府管制,有的只是計劃經濟下的行政管理。我們說的放松管制,實際上是取消或逐漸取消原來計劃體制的管理體制和管理辦法、管理方式,主要是針對過去的計劃體制說的。在計劃體制下,政府對企業的管理與市場經濟下的政府管制是有根本區別的。政府管制的環境是市場經濟,由于出現壟斷,導致“市場失敗”或“市場失靈”才管制。計劃經濟不存在市場經濟的那種市場環境和市場力量,也就不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管制問題。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英國、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對電信、電力、鐵路運輸、管道燃氣和自來水供應等具有網絡特征的自然壟斷行業,實行政府管制體制改革,允許一部分新企業進入自然壟斷行業,積極培育市場競爭力量,發揮市場競爭機制作用,打破了長期以來由個別企業壟斷經營的格局,提高了企業活力和經濟效率。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政府對自然壟斷行業進行了初步改革,采取了政企分離、放松進入管制、培育市場競爭力量、推行股份制等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國的政府管制改革還處于初始階段,在投資管制、價格管制、進入管制和企業競爭行為管制等方面都面臨著許多實際問題。中國電信業的應對之策
電信服務業是中國最早施行政府管制體制初步改革的基礎設施產業,它為中國政府管制理論的研究提供了許多實證資料。同時,中國電信服務業政府管制體制的改革實踐對其他基礎設施產業的改革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和示范意義。面對“入世”的挑戰,縱觀中國電信服務業的發展現狀,特別是電信市場因政府管制行為不當而存在的嚴重結構性缺陷,令人擔憂。面對來自國內外的挑戰,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政府在新的條件下如何對電信行業進行規制,值得探討。
重構管制體制
政府管制體制的核心內容是政府和企業的關系。因此,重構電信服務業政府管制的首要任務是調整管制部門與企業的關系。以電信、電力、鐵路、民航等為代表的中國基礎設施產業一直施行典型的政企合一管制體制,作為管制者的行業主管部門與企業之間政企不分甚至政企一體化的問題十分嚴重。因此,重構管制體制的目標應是建立一個超越部門利益、與企業無行政隸屬或產權關系的中立性國家管制機構,即政府應當從電信服務業的壟斷經營者轉變為競爭性經營的組織者、維護者,破除管制機構與被管制企業之間的利益紐帶,使管制機構能夠依法超然地行使正當的市場管制職能。近年來,世界各國在電信改革中,普遍建立了獨立的電信管制機構。全球目前已有近百個國家依據《電信法》設立了專門機構,它們的主要任務是執行法律,并擬定法律草案和法律援助范圍的實施辦法。
建立完善的電信法律保障體系
健全法律環境,對于規范市場秩序,改善外商投資環境,保障競爭有效和有序進行,是十分急迫的。縱觀全球電信改革,都是從電信立法或修改電信法開始的。美國1934年制訂第一部電信法,到1996年新電信法頒布,新舊電信法成為美國電信發展史上的兩個里程碑。所以,針對電信業存在的問題,目前首要的是加快電信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的電信法律保障體系。
政府電信行業監管部門應加緊制訂有關法律、法規,特別是針對加入WTO的行業規制方面的研究。由于WTO有其自身的游戲規則,我國電信業的發展也面臨著遵從新規則、掌握新規則、利用新規則的挑戰。應該把進一步修訂和完善過去僅僅針對國內電信業的競爭管理辦法,依據WTO相關條例和國際電信業市場的通用規則,建立一整套既適合中國國情,又能與國際接軌的市場競爭規則擺上工作議程,使地方電信業市場逐步形成“依法監管、開放公平、對我有利”的競爭局面。
預先確定互聯互通規則
在電信業,形成有效競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競爭者進入市場時肯定會面臨著許多困難。在法律條文上規定開放電信市場是一回事,在實際中解決引入競爭后所出現的問題則又是另一回事。由于本地網絡和接入市場具有自然壟斷性,競爭難以展開,因此,新進入者往往需要借助互聯互通政策,或者特殊的市場準入幫助。雖然利用非對稱管制協助市場準入是目前比較常用的方法,但是這種做法也帶來很多問題,最主要的是偏向新進入者的做法顯然有悖于公平競爭的原則,因此這種政策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特別是在國外運營商進入中國市場以后,非對稱的管制政策更不可行,因而有效競爭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公平透明的互聯互通政策。至少在中短期內,公平透明的互聯互通政策寄希望于由運營商自己協商解決的答案是行不通的,最終需要由政府部門出面來確定游戲規則。
參考資料:
二是保證數字檔案質量,隨時進行檔案信息庫的抽查,查看其是否保持了檔案的原貌、字跡是否清楚不失真、亮度是否適當、有無錯掃和漏掃、圖像質量有問題的要確定是否重新掃描等,及時刪除失效數據,增補新的數據,做到定期的數據維護。
三是檔案數據制作必須符合標準化要求,即明確規定著錄上的必要項目和選擇項目、格式上的著錄項目及排列次序、檢索上語言的主題詞和分類表及對著錄標引結果審校的統一,做到著錄數據的準確性、一致性、完整性、穩定性、可靠性和適應性,使之不但揭示檔案的主題內容、科學價值、載體的物質形態,而且還揭示了檔案的保管狀態和檔案信息檢索的線索,指明檔案來源、出處和存放位置,既能幫助保管人員了解館藏情況和保管檔案,又能方便用戶從不同的角度查找利用檔案。
四是保障數字化檔案的安全,管理上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體系,自覺遵守各項檔案數字化安全制度;技術上要以先進、有效、安全的技術作保障,如對加密的檔案通過對用戶分類、數據分類、審計功能和數據加密等方法來進行有效的保護,運用數據加密、數字簽名、數字水印等技術來加強數字化檔案著作權、隱私權的保護,并做好檔案數據的備份工作,做到一式兩份,以確保檔案信息安全。
五是定期對檔案軟硬件平臺進行升級,使用仿真、復制、再生性保存、遷移等技術方法,持續地保存數字檔案。
檔案信息網絡化
在信息化時代,傳統的檔案管理和服務方式與檔案的收藏量增加、載體形式多樣化、需求面擴大、利用系統性和時效性之間存在著矛盾。例如,我校在檔案數字化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與以前傳統的紙質檔案管理和手工操作方法相比已進步不少,能夠自動生成案卷目錄、卷內目錄,但至今使用的是單機版軟件,查找不方便,信息資源還不能共享。現在,社會各行各業對檔案信息資源高效利用和檔案部門提供全面檔案信息服務的要求,都要求檔案信息的網絡化。通過檔案信息網絡化管理體系,檔案信息的采集、核對、歸檔、立卷、保管和利用都可以通過網絡操作實現,滿足信息化社會對檔案信息“廣、快、精、準”的要求,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
我國在2002年提出《全國檔案信息化建設實施綱要》,將檔案信息網絡化服務作為我國檔案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做出戰略規劃。2006年《檔案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其指導思想便是以檔案信息化建設為重點,檔案信息化建設也被列為“十一五”規劃主要任務中的重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關于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見》同樣將檔案信息網絡化服務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將以闡述。
檔案信息網絡化建設主要包含網絡設備、服務器、存儲設備、安全設備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數據庫、網站等檔案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用戶服務管理等檔案信息資源開發系統建設。建立檔案網站,檔案信息,提供檔案信息利用,是檔案信息網絡化建設的重點與核心。首先是需要建立檔案網站,使人們能夠在網上“看”到這個檔案部門,進而利用所提供的各種檔案信息。要認真考慮哪些檔案信息能夠上網,哪些不能上網;哪些信息是無償利用,哪些信息必須進行權限和費用等方面的控制使用,并提前進行相應的數字化處理。將準備好的檔案信息分類,系統有機地組織起來,確定以靜態頁面還是以數據庫形式,歸入相應的欄目。二是對網絡系統運行維護。隨著電子文件管理的逐步發展,對系統還會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地進行修改、升級、擴充。定期檢查已著錄標引的數據質量,不斷補充新的數據。三是要建立健全網絡檔案信息利用服務的管理體系,制定管理法規,并在工作中嚴格執行,有效監督,從制度上保障網絡檔案信息的安全性。要完善安全保障的技術措施,提高在網絡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可將內部網和外部網在物理上加以分隔,內部網還可以隔離成不同網段,以保證網絡檔案信息范圍,減少各部系統之間被正面攻擊的機會。利用防火墻過濾通過的數據包,拒絕那些試圖違反安全約束的包,保證網絡邊際安全。可以通過身份證明、數據加密、數字簽名等技術阻止計算機病毒的侵入。在檔案信息網絡化建設過程中,必須迎接各種挑戰,不斷地研究和解決新的問題,從而最大限度地提供共享的檔案信息資源,實現檔案信息服務便利化。
文檔信息一體化
在傳統檔案學中,以“歸檔”為界限,將同一事物按兩個時期分為“文件階段”和“檔案階段”,文件與檔案同源一體。長期以來,由于文件與檔案工作實現分塊管理,文件到檔案的轉化和銜接過程不順利,相互之間缺乏統籌規劃、順暢銜接和有效利用,數據要輾轉多次輸入,使得工作人員要進行大量的重復勞動,效率較低。文件和檔案工作之間不能及時地實現交流與反饋,部分割裂了文件與檔案之間本應該存在的聯系,檔案信息與原有的文件信息存在某些失真,典型表現如收集不齊全,標引深度不好掌握,目錄編制不科學,難以反映使用者的需求。信息化時代,由于采用了現代信息技術,電子文件從起草到歸檔管理的全過程可以在同一工具系統上完成,模糊了傳統文檔管理將“歸檔”作為文件與檔案的分界線,因此,檔案界提出了文件工作與檔案管理一體化即“文檔一體化”管理模式。
文檔一體化就是從文件處理和檔案管理全局出發,滿足連續性和整體性規律,通過信息技術將其有機聯系起來,按照統一的規范和標準,組成綜合的管理系統,對文件和檔案信息進行存儲、控制、加工、傳輸,實現從文件生成制發到檔案管理的全過程控制。采取文檔一體化模式,特別是使用文檔一體化信息管理系統,可方便做到一次輸入、多次輸出,并在從文件產生到運轉的每一個環節上體現出檔案管理現代化的要求,實現文檔實體生成一體化,管理一體化,利用一體化,規范一體化,使檔案收集更加完整、系統、便捷、準確、安全,源頭上提高檔案信息的質量,保證檔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在信息化時代,利用多媒體、數據庫、網絡等信息技術可有效實行和實現文檔一體化,滿足檔案數字化、檔案信息網絡化和檔案信息服務的需要。
實現文檔一體化有兩種模式。一為部門內部文檔管理一體化,實現文件處理、登記、分類立卷、著錄標引同步完成。二為部門間結構和職能一體化,設置統一的收集、整理、鑒定、統計、保管、利用各個環節聯系起來的實體性機構,配備專職人員,統一組織管理各機關文書、檔案工作。在實行文檔一體化過程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組織結構,理順管理體制,保證文檔各管理部門能從橫向與縱向之間相互聯系,打下扎實的組織基礎,保證實現文檔工作的整體優化。二是要加強標準化與質量建設,應統一、強化和有效執行標準,確立質量第一的觀念,明確各自負責,制定和實施文檔工作制度和技術操作規范。三是檔案信息管理系統要與辦公自動化網絡化管理系統融合,統籌考慮,統一安排,同步建設,協調發展。四是要切實增加辦公設備的投入,不斷改善、配置和優化基本的辦公設施。總之,各個單位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文檔一體化模式和步驟,實現文檔部門管理工作的平滑結合。
檔案人員現代化
在信息化時代,檔案資源作為社會的基礎性原生信息源需要得到深入廣泛地開發和利用,檔案管理作為社會的基礎性管理工作應該在管理模式和方式上進行變革。需要把先進的技術管理手段應用到檔案工作中,用現代化管理理念駕馭信息技術,用信息技術提升現代管理,努力實現檔案現代化。檔案管理人員要認識到檔案管理的現代化是檔案管理內涵和手段的深刻變革,其內涵不僅是實物對象,其手段不是簡單的手工操作計算機化,其目標也不是單純的檔案知識館藏化,而是要用科學先進的檔案管理信息化方法,更加全面、方便、簡潔地服務社會。
現代管理大師彼特•德魯克指出:知識是今天唯一深遠的資源。傳統的生產要素——土地(即自然資源)、勞動和資本雖沒有消失,但已經變成第二位。假如有知識,就能夠容易地得到傳統的生產要素。正因為知識如此重要,作為知識載體的教師則必須得到高校的足夠重視。高校教師特性自主性高校教師具有自己的專業特長,在某一領域是專家,自主性強,在工作中強調自我引導,不喜歡上級領導的遙控指揮。工作的順利進行完全有賴于高校教師發揮自主性,他們容易將個人目標與學校目標結合起來,注重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成就自己的事業。創新性創新是高校教師工作的最重要特征,高校教師所從事的不是簡單的重復性工作,而是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下依靠自己的知識,經驗和靈感進行的挑戰性工作,他們要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推動知識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流動性高校教師對高校的依賴性低,高校與教師是一種相互需要的關系。高校教師大都清醒的知道他們的專業能力對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程度取決定性的作用,他們對專業的忠誠往往多于對高校的忠誠。他們一旦有了更高的追求而學校又忽視或不能滿足這種需求時,就會跳離原高校。因此只有在共同價值觀的基礎下,將高校的發展規劃同個人職業發展緊密聯合起來,才能有效的提高他們對高校的忠誠度。復雜性首先高校教師的工作過程難以觀察,他們的工作主要是思維性活動,知識創新過程以無形為主,而且可能發生在每時每刻的任何場所,加之工作并沒有確定的流程和步驟,其他人很難知道應該怎樣去做,因此對知識創新過程的監督是沒有意義也不可能。其次,知識創新考核復雜,他們的工作牽涉面廣,多以團隊的形式出現,知識創新成果是集體智慧和努力的結晶,使個人成績難以分割,另外不同部門的工作性質也有很大差別。第三,知識創新成果復雜,成果本身有時也是很難度量的。基于知識創新能力的高校教師分類高校教師的知識創新能力表現為二個因素的共同作用,其模型為:創新能力=知識含量×教育質量。也那就是:一個注重教育質量而沒有知識的教師對于高校的發展不會發揮什么作用,然而,一個有知識但不注重教育質量的教師對高校的發展可能會造成危害,因為他們往往只關注于自身的發展而忽視應該承擔的教師職責,將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科學發展和社會服務的質量。因此,根據高校教師知識含量高低和教育質量高低的不同,可以將高校教師分為不同的種類,并針對不同類型的教師應當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這可以使管理者更加有效地分配自己的精力,集中力量去關注那些高校非常需要但教育質量不高的教師,同時充分激發出知識含量高且教育質量高的核心教師的潛能。關鍵型教師是指知識含量很高,同時教育質量也很高的教師。他們的知識和能力對于高校非常重要,他們是高校發展的重要人力資源,管理者應將他們視為學校發展的核心力量,并依靠他們來壯大學校實力。骨干型教師是指知識含量較低,但教育質量很高的教師。他們的知識和能力對于高校而言重要性一般,他們的離職不會給高校發展帶來重大威脅,當然由于他們教育質量很高,管理者應將他們視為學校發展的重要力量,緊密地團結他們并不斷提供發展各自能力的機會,以逐步將他們培養成高校的關鍵型教師。普通型教師是指知識含量較低,同時教育質量也不高的教師。對于這些教師,由于他們的離職并不會給高校的發展帶來很大危害,學校完全有能力迅速補充這些教師。高校的管理者沒有必要在他們身上花費太大的精力,只要將他們作為學校發展的普通人員對待就可以了。精英型教師是指知識含量很高,但教育質量較低的教師。他們擁有特殊的知識和技能,但他們的自身發展目標和高校的整體發展目標常常是有矛盾的,而且很難協調一致。他們如同學校中的孤島在水面上傲視一切,卻不愿和學校水融,因而管理者應對他們非常關注,從提高教育質量入手,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傾注在精英型教師的身上。
高校教師知識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知識管理是一門新型學科,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研究它的定義和內容。如對知識管理概念的描述:“知識管理是對知識進行管理和運用知識進行管理的學問”;“知識管理,簡單地說,就是對一個項目組織所擁有的和所能接觸到的知識資源,如何進行識別、獲取、評價,從而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的管理過程。”本文認為,要凸顯知識管理是以知識為中心的管理,知識管理是組織創新的基點,借此研究知識管理到底管理什么和怎么管理的問題。本文從知識的特點入手,闡述知識管理的內容和實務。
知識的特點
“知識”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其價值體現在它已變為經濟要素中的首要資源。相對于物質資源、資本資源和人力資源,知識資源的特點如下:
(一)知識是一種無形資源
從資源性特點看,知識是一種無形資源,與有形資源有本質區別。首先,物質資源是可以用盡的,知識資源則可以生生不息,取之不盡,這是知識資源最本質的特征;其次,物質資源的擴張是有限的,知識資源卻可以無限擴張。隨著時間的推移,物質資源的有限性限制了人們對物質和財富的量的需求,但人們對它們的質的需求卻是無限的,而這種無限性的需求正體現在知識需求的無限性上,只有無限擴張的知識才能滿足人們對質的無限追求;第三,物質資源只能是物理上的換位,知識資源則可以充分共享。
(二)知識是經濟增長的內生要素
從知識在經濟中的作用原理看,知識已成為經濟增長的內生要素。知識資源的以下特點使知識成為經濟增長的內生要素:
一是共享性。知識資源可以共享,允許眾多使用者同時共用同一知識資源,而且共享者越多價值則越大。二是反復應用性。知識資源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再生應用的能力,可以反復使用。三是累積性。知識資源在其傳遞和使用過程中可以累積,知識在人類系統進化和個體發育過程中都是累增的,且具有不可逆轉的特性。四是滲透性。知識資源具有極大的滲透性,一種知識資源可以滲透到許多領域而產生影響,大量知識資源相互滲透使智能呈指數式迅速膨脹,造成“知識裂變”。五是時空相對性。知識資源的空間可以虛擬,無法用感官去度量知識資源在載體中的空間和形狀。另外,知識資源所占空間可以壓縮,所以,同樣的空間所儲存的資源是不同的。知識資源的時效性特征也是很顯著的。有些信息一旦,就會使另一些同類信息毫無價值,而有些信息遲早都不會影響其價值。知識資源時效的長短也是相對的、不確定的。知識資源經常被創新淘汰,在淘汰中積累,在積累的基礎上再創新,所以,知識資源就是創新資源。
(三)知識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
從知識存在的狀態看,知識可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是可以通過正常的語言方式傳播的知識,是可表達的,有物質存在的,可確知的,已被文本化了的知識。所以,顯性知識是知識管理明示的對象,是知識轉化為企業競爭力的直接動力。隱性知識則是未被文本化或難以被文本化的知識,因而有難以言明和模仿、不易被復制的特點。它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難以表達的技能、技巧、經驗和訣竅等,即它不易用語言表達。另外,也包括個人的直覺、靈感、洞察力、價值觀、心智模式等,這些認識方面的隱性知識會深深影響到個體的行為方式。隱性知識屬更深層次的、由個體擁有并控制的知識,是組織進行知識創新和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和源泉。
知識管理的內容
知識管理簡單地說,就是對知識進行管理和運用知識進行管理的學問。它是以知識為核心的管理。在實施過程中,是根據知識的特點及知識經濟研究領域的認識階段來進行的。知識經濟認識領域分三步進行:一是知識價值論,核心是強調知識的重要性和知識的價值;二是知識創新論,主要探討知識創新的機制和過程;三是知識轉化論,主要著眼于知識的轉化和知識如何參與分配和共享。其中,知識的價值已在人們中達成了共識,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將知識轉化和共享并在轉化與共享中創新。
(一)促使組織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互相轉化
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轉化是多方位的,一般包括:
顯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化。這個轉化的目的是推動內部的顯性知識交流,以減少信息流的摩擦,降低運行成本,是發揮知識外部性的直接方法。顯性知識間的轉化是知識管理明示的對象,是知識轉化為企業競爭力的直接動力。
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化。這步轉化的意義在于:由員工的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后,再通過顯性知識向顯性知識轉化的機制使其創新知識被企業共享,從而建立鼓勵員工的創新行為機制,以激發員工的潛能來達到這步轉化。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化是知識轉化的核心,是知識生產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徑。
顯性知識向隱性知識的轉化。隱性知識是創新的源泉,而隱性知識本身也需要不斷的積累、更新,如果隱性知識停滯不前,顯性知識也將被定格并很快就會落后。顯性知識向隱性知識的轉化與員工的學習能力和素質密切相關,所以企業應加強員工的素質培訓,建立學習機制來鼓勵員工的自發轉化行為。
隱性知識向隱性知識的轉化。這一過程是知識管理中最高層次也是最難以實現的。因為隱性知識具有隱匿性、不易傳播的特點,如何進行隱性知識間的轉化,其根源在于其知識所有人的知識隱性維度、觀點、情緒及所處的環境氛圍。人類掌握隱性知識的動機、多少及使用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是在隱性的維度下潛意識的交互作用中進行的,由此可知:首先,學習是一個主觀的過程,干預的效果有限。其次,個人的所知比所表達的要豐富的多。組織所面臨的重要課題是如何將個人蘊藏的隱性知識向外展現,轉為他人隱性知識的來源,并發揮其乘數作用,去偽存真,創造具有價值的知識。所以,隱性知識間的轉化速率、范圍及深度,取決于一個個體的工作氛圍和激勵機制。
(二)促使知識共享
知識共享是指知識所有者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識,是知識從個體擁有向群體擁有的轉變過程。由于知識從本質上來說是可以相互交流與學習的,而且使用的越多就越能創造出新的知識,因此,知識產品就與具有排他性、有限性的物質產品有著天然的區別,但由于先進知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給擁有者帶來豐厚的收益,所以擁有者會極力維持知識的壟斷性。所以,知識是不能自動實現共享的,必須通過鑒別知識范圍和類型,創造一定的途徑才能達到。
1.從知識共享范圍看,有企業內部知識共享和企業外部知識共享。組織的知識管理應先從內部知識共享開始,然后通過企業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的接口,再向外延伸。對于組織內部知識應在堅持平等性原則和開發性原則的基礎上,暢通知識共享的渠道。如改善與重構組織結構,建立對知識共享的激勵機制,配備必要的計算機網絡硬件設施和必要的規章制度等軟件措施和必要的規章制度等措施來實現。相對組織內部知識共享來說,組織外部知識游離于企業的可控范圍之外,不為組織所左右,但它對組織的經營與運行有很大的影響。組織外部知識共享可根據其外部知識與組織的密切相關程度和外部環境的復雜程度,依次采取經營策略的變化去影響,或是預測知識走勢去主動適應等方式去實現。
2.從知識共享類型分,有顯性知識共享和隱性知識共享。顯性知識共享是伴隨著知識傳播方式的變化而發展的。近年來,磁介質和光電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廣泛使用,不僅使人類知識的存儲和傳播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時也提供了渠道多元化的學習方式,極大地加速了顯性知識的可獲取性和共享性。
隱性知識的共享一般考慮以下因素:一是個體因素。知識獨占能產生壟斷利潤,所以知識擁有者為追求個體價值的實現會阻礙隱性知識的共享。二是組織因素。組織環境與氛圍影響隱性知識的共享。如在傳統的層次機構設置下,員工的思維和工作能力受制度和崗位的約束,員工之間缺乏超制度以外的直接接觸和互動交流,難以推動隱性知識的共享。三是社會文化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識共享的途徑與程度是有區別的。如東方人的謹慎、含蓄、內向的性格使得東方人在與人的初步交流時會產生一些障礙,但東方人卻善于使用非正式的方式傳遞信息,這也許是隱性知識共享的一種“隱性”力量。
3.從共享方向來看,知識共享分順向共享、逆向共享和橫向共享。知識的價值以兩種形態存在,一種是無形形態,即知識的認識價值;另一種是它的物質形態,是知識的認識價值通過實踐實現的,即知識的實踐價值。認識價值主要反映知識生成的主觀意識性,它既可能是客觀世界的直接反映,也可能是人們發揮能動性對已有的經驗知識進行加工和再行思考的結果,所以它是一種隱性的潛在價值,當人們在它的影響和指導下自覺不自覺地利用它來改造外面的主觀和客觀世界時,它將變為物質的或精神的實踐價值,實現了知識的價值目的。:
這種實現有三條途徑:一是順向實現。即由認識價值到實踐價值的共享。先有少數人或企業的新的認識發展為新技術、新工藝,生產出低成本、高價值的產品供大多數人共享。二是逆向共享。在現有技術和產品基礎上,解剖其“生成”方式、“還原”其結構原理,重新認識它的價值,以便再取得新的突破。三是橫向共享。首先是認識價值的形態的共享。一般說,知識的認識價值在人們之間的相互共享是互動的。因為人性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的本能,當他遇到新的知識時,經常并不是一成不變地、死板僵化地全盤接受。事實上,當人們收到新的知識信號時,經常受其啟發,會有意識地加以改造和發展成新的認識價值;再則,由于人們思維的差異性,對同一種原理性的認識價值,可以得出不同的結果。所以知識的認識價值在人們之間的橫向共享,往往表現出由小到大的趨勢;另外是實踐價值之間的共享。由于知識的實踐價值能夠使其物質和精神在實踐中體現它的產出效能,這使得知識實踐價值的橫向共享效果更加便捷和有效。
(三)促進組織知識創新
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成了組織成功的基礎,具有新的特征和要求:
更加開闊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的差異直接導致創新方式及效果的差異。傳統的“內部獨立研制創新”模式受制于研制力量,致使創新效率低下。經濟全球化趨勢及知識共享范圍的擴大,創新必須建立在“開放性”思維的基礎上,即知識創新與其價值轉化必須通過社會性協作過程中互相溝通交流并加以“研制”來實施。
創新方式互動化。隨著知識共享平臺的進一步建立,知識產品的加速發展及社會對知識產品需求的日益增大,個體和組織只靠獨自的創新能力來完成大型的、關鍵的創新項目日見力不從心。所以,創新已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有關社會知識創新、技術知識發明和應用系統的創造相互作用的產物,已具有了一種整體的、協同的、互動的系統特征。
知識流動因子多元化。過去的創新一般集中于投入和產出分析中,大多表現為靜態性和線向性的特點,而新時代創新系統的運作效應依賴于知識流的流動性和聯系性。所以,新時代創新系統是由諸如企業、學校、研究機構等這些創新因子為了一系列共同的經濟和社會目標,建設成相互聯系的機構網絡,在這些因子之間進行著一系列復雜的相互作用過程的活動。
創新機制的轉移。現在的創新機制大多是重點控制和影響企業內部“知識存量”的內容和處所的累積機制,應主要控制和影響內部知識源和外部知識源之間平衡的界面機制。
現階段知識管理的實務
(一)更新企業經營理念
建立共生的觀念。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企業或個體開發新知識的相對能力越來越小,局限于企業或個體的知識創新的潛力及研發績效將受到極大的限制,不同的社會與經濟行為主體之間為了共同的利益目標進行知識共享、合作開發,才能達到合作方雙贏、社會共贏的目的。
建立文化吸收理念。據統計,在廣東深圳的不到經營期限中途解散的三資企業中,大約有34%的企業是因為文化沖突解散的,這就充分說明了不同經濟主體合作中文化融合的重要性。知識的轉化與創新是在不同的行為主體之間的互動作用下完成,而這種互動完成必須在其行為主體間的文化融合的狀態下才能完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任何組織都需要認真對待文化性質與結構的問題,對內應建立組織的文化,對外應容納與借鑒外部文化。通過組織內外部成員間的文化認同推動知識的發展與更新。
建立壟斷與共享結合的理念。知識的組織壟斷有利于本組織競爭優勢的形成,知識共享有利于行業或社會知識水平的提高,進而使本組織受益,所以,組織并不需要限制所有知識的對外傳播,相反,應以共享為主、壟斷和保密為次。首先要做到在不損害本組織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與他人共享知識;其次,也應認識到,組織在向社會提供優勢成果的同時,應不斷地向社會吸收知識,進一步增加自身的創新能力。
(二)加強組織間的知識合作
組織間進行知識合作可以產生三種效應:
知識的聚合效應。通過組織間的知識合作,使組織原有的知識系統進行聯合與補充,匯合成為組織之間的知識網絡。這將使得各自知識優勢得到疊加與延伸、強化與鞏固。在未對組織進行專門性優勢知識追加投資的情況下,通過這種知識聚合來實現優勢知識的發展與完善,既可加速知識成果的轉化,又可避免專門知識過度投資的傾向。
知識的重組效應。在知識合作過程中,知識超越了組織的邊界,在組織之間不停地傳遞、交流,為知識突破原有使用的限制或者路徑依賴性創造了條件,形成了知識要素之間的重組。
知識的激活效應。知識合作可以通過互動增加知識激活的機會,形成原有組織所不具備的新知識。來自不同組織的知識合作,可以彼此相互交流與分享、彼此溝通與對話,在這種開放的動態的知識互動中,新知識得以產生。
(三)建立企業間的知識動態聯盟
進入工業經濟后期,“競合”的理念已得到廣泛認可。但是,在知識經濟初見端倪的時代,這種“競合”的關系就進一步發展成另一種更為高級的形式,那就是在組織之間建立動態聯盟。動態聯盟的基點在于:一是實行的是動態聯合,而不是剛性聯合,使組織間的“競”與“合”變得更為兼容,既可保持競爭的活力,又可避免兩敗俱傷的過度競爭;二是動態聯盟構筑在集中各方面優勢的基礎上,因此能做出快速響應市場機遇的決策;三是實現的動態聯盟可以解決如何利用社會現有存量知識,實現知識資源的最優配置。
(四)打造知識生成和價值轉化的組織
建立學習型組織。知識生成最基本的途徑就是學習。這是因為:一是知識有積累性的特性,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也只有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上,才能有效地組合、配置并創造知識;二是知識有一個老化的問題。隨著各個領域的知識爆炸,知識的有效期會不斷縮短,因此,組織必須不斷更新、補充、增添和創造更多的知識,才能保持競爭的優勢。
建立知識生產和轉化的機制。包括物質手段基礎與有效的制度機制。完善物質基礎能為組織學習提供一個完好的基礎設施網絡,包括配置因特網設施,建立較完善的知識信息、技術資料等資料庫。利用組織內部以及外部大量可編碼的知識,人們能夠隨時查閱、學習、分析相關資料,在此過程中整合和創造新的知識。
有效的知識管理制度機制指建立有利于組織成員彼此進行合作的創造性方式和激勵組織成員參與知識共享的制度機制。內容包括:一是要建立組織學習的制度,二是要設立知識主管,三是建立激勵機制。
建立完善的精神環境基礎。精神環境基礎是指創造一個借助組織力量來形成一個創造型組織視野的組織文化氛圍。這種組織文化應有利于組織知識創新的作用有:首先,它能展示一個愿景。這個愿景的功能就如雷蒙德•邁而斯所說的那樣:“展示偉大愿景的企業文化,就是力圖準確地定義組織將要探尋的知識流,然后向它們看齊”。同時,這個愿景應是一個共同愿景,力圖把組織的價值觀和個人的價值觀及發展方向統一起來,形成一個共同愿景。其次,它能鼓勵創新。即這種組織文化能鼓勵員工以創新的方式來思考問題,以不同的觀點來處理問題或機會,以便創造出更多的新的機會,得到新的理解或學習。
(五)實施以人為主體的人文管理模式
在知識經濟時代,必須實施以人為主體的人文管理模式。因為知識的載體是人,知識管理實際上就是對知識人的管理。人們掌握多少知識,為了獲取某些知識需要付出多大的投入,他們所掌握的知識有多少能夠轉化等等,都是由掌握知識的人的動機和組織所能提供的動力決定的。人文管理是一種以人為主體的人性化的管理,其基本特征體現為:一是作為個體的人,自尊、自立、自信、自愛、自強;二是作為群體的人,尊重人、理解人、善待人、成熟人、創造人。人文管理的內涵體現了新時代人類的主體性需求,實施人文管理將奠定知識管理的基礎,拓寬知識共享的范圍,為人們的互動學習提供條件,同時,也指明了知識管理的目標趨勢。
參考文獻:
關鍵詞:知識產權戰略;建立
目前,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及韓國、新加坡等發展中國家都紛紛制訂或即將制訂本國或本地區的知識產權戰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合國國際貿易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英國知識產權委員會等機構也對知識產權戰略的制定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面對這種形勢,我們也應積極制定中國的知識產權戰略。
1知識產權戰略的主要內容
我們認為,我國的知識產權戰略主要應包括3方面實際內容:第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第二,取得一批擁有知識產權的成果;第三,使這些成果產業化。這3個方面缺一不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法的基本完備,僅僅是邁出了第一步,如果缺少直接鼓勵人們用智慧去創造成果的法律措施,缺少在智力成果與產業化之間搭橋的法律措施,將很難推動一個國家從肢體經濟向頭腦經濟的發展,要在國際競爭中擊敗對手,就更不容易做到。第一個方面的法律體系很必要,但如果第二與第三個方面的法律不健全不配套,會使我國處在劣勢的競爭地位,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進程會受阻。
2中國知識產權戰略選擇
關于中國知識產權戰略的制定,可包含兩個層面,即國際戰略層面和國內戰略層面。
在國際戰略層面,我們要注意把握后TRIPS時代知識產權制度發展的基本動態,積極推動國際知識產權制度的改革,并且針對TRIPS協議執行中的諸多問題,完善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制度,把發展更公平、更公正、更合理的知識產權制度作為自己的戰略目標。
知識產權立法的一體化,意味著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原則與標準在全球范圍內的普適性。在知識產權法一體化、國際化的潮流中,中國作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理所當然應遵守《知識產權協定》所規定的國際義務。但是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應當考慮本國的經濟、科技與文化的發展水平,現階段立法不必過于攀高,而應最大限度地實現法律的本土化與國際化之間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