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2 12:39:1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資產評估實訓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F234文獻標識碼:A
目前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已經打破了原來封閉式的模式,森林資源資產作為一種特殊的資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自1996年林業部(1998年改為國家林業局)和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聯合頒布《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技術規范》(試行)起,我國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工作在全國范圍內才逐步展開,直至目前還有不少地區相關的評估體系、評估標準還未建立起來。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直接服務于生產的高職教育,如何使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課程更好地服務于林業生產及怎樣在高職院校教學中開展該課程的教學與實踐值得深入研究。
一、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課程基本要求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課程,學習前必須學習過一些相關的課程,具備一定的知識背景,具體講這些課程包括:森林調查、森林經理、森林經營、森林生態學、林業政策法規等相關課程,因此一般是在在校學習的最后一個學期開設為宜。
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模式多樣,我校實行的是“2+1”模式,即學生在校學習2年,到生產單位實習1年,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有限,因此“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課程所占課時也有限,教學工作者必須對課程的核心、重點內容十分清楚,才能熟練、準確、高效地講述該課程。筆者在該課程教學總學時數為86節(包括1個星期的實習),周學時數為6,實訓課的比重占總課時的50%以上。
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課程內容安排
(一)教材的選擇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課程目前沒有專門的高職高專教材,在其他林業專業教材中略有相關知識的講述,但不夠詳細,市場上也很難找到相關書籍。筆者在教學中曾采用中國林業出版設2002年4月出版的,由陳平留、劉健主編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運作技巧》和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的,由羅江濱、陳平留主編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兩本書。
(二)理論知識內容的安排
以羅江濱、陳平留主編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為教材,結合高職教育特點,內容的安排見表1:
課程內容的安排以生產應用為出發點,著重講述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相關財務知識、林木資產評估和林地資產評估三大部分,其中相關財務知識是難點,學生比較難掌握,需要一些練習題加以鞏固,而在林木和林地評估的理論教學中,評估方法的推倒是重點也是難點,應適當調整講解速度進行講解,如講述收獲現值法時,可以畫一時間線段軸,分清各時間點的成本與收入,然后轉為現值再做加減推倒得出公式,這樣比較容易理解。
(三)實訓教學內容的安排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涉及的學科較多,評估的項目也多種多樣,目前在林業生產活動中主要分為林木評估和林地評估兩大類,其他評估如森林景觀資產評估學生離校工作以后應用較少,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本課程開設了以下實訓項目,見表2。在課程實習的一周則按照《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技術規范》(試行)中規定的要求進行綜合實訓,要求學生提供完整的圖、表及報告。
三、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
(一)教學方式、教學方法
高職教育的教學要與生產密切結合,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課程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課程,因此結合生產是必需的。在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教學中結合生產實際的途徑有多種,筆者總結如下幾點:一是以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生產實際。學習改課程的學生中有不少學生是來自農村,可以采用他們遇到的實際問題作為上課講解的例子,如果需要還可以在課后幫助他解決實際的問題,從而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是在實習周帶領學生到附近的木材交易市場、資產評估事務所調查收集所需的數據、了解行業特點及了解木材交易情況。三是利用校(下轉第52頁)(上接第23頁)附屬林場的獨特優勢,如在采用市場價倒算法評估成熟林林木價值這個實訓項目時事先聯系了解林場哪里的林木要砍伐,待做完實訓后,將評估的結果與實際價值比較;在采用重置成本法評估幼齡林林木價值時,讓學生親自參加林場的實際造林,然后再用收集的數據進行評估,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評估的準確性都可以有很大提高。
同時為讓學生更注重實踐環節的質量,在期末成績中實訓項目的成績與期考的卷面分所占比重為4:6,還可向學校申請采用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實際操作考核代替筆試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操作水平。
(二)生產實例在教學中的應用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工作的實例在采用的教材中有,為了讓學生更加對改課程感興趣,可以用本地區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報告和相片作為例子(需注意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內容一般是保密的,例子應用時要對數據進行修改),學生也可以用例子作為模板在實習和以后的工作中都可用于參考。在實訓過程中也可按照學生的興趣要求對目前流行的樹種如速生桉樹進行評估,收到不錯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課程綜合性強,技術性高、發展快并與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有密切的聯系,對教學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教學工作者來說除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外,參加實際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實踐中總結豐富的經驗,教學中才能夠抓住重點,解決難點,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門課。
【參考文獻】
Abstract: Vocational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course system build, be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occupation, job analysis and job task analysis, then consider the credentials of the course requirements, which satisfy the post demand and adapt to the occupation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for science, real combination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 occupation post; task description; practice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E232.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課程設置要與會計職業崗位相適應,滿足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目前一些學院的課程體系中存在著課程設置目的不強、課程內容重復和實踐教學課時不足等現象。因此,在課程體系建設上要把握好總體方向,突出實踐課的份量。
一、課程體系建立的思路
設置課程首先要進行職業崗位調查與分析,再進行工作任務描述,確定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學習領域。
(一)職業崗位分析
經過調查,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可從事的相關職業崗位主要集中在企業、事業單位的出納、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崗位,也有部分在企業的內部審計崗位,中介機構的記賬和審計助理崗位及部分從事金融企業的銀行柜員工作。
不同類型的企業對會計崗位的需求不同,從整個會計崗位上分析,主要分四個層次,初級會計崗位、中級會計崗位、高級會計崗位和會計相關崗位。
高級會計崗位承擔大、中企業事業單位、銀行及非銀行的金融企業的高級會計師、會計主管、審計和財務分析工作,對專業知識水平要求較高,高職生難以勝任。中級會計崗位的承擔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崗位(包括材料核算、固定資產核算、成本核算綜合及編制報表等具體核算崗位。)及銀行及非銀行的金融企業有會計崗位、審計崗位和相關管理崗位(信貸、計劃等)。小企業、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崗位、會計主管和審計主管。這些具有高職畢業生的職業技能便可勝任。初級崗位主要是從事大中型企業的出納和數據錄入工作及企業的核算工作,中職及以上的畢業生便可勝任。
通過上面分析,中級會計崗位群及以下,對學歷要求標準不高,一般具備專科學歷即可;相對需要人數最多,應是高職高專會計人才市場定位的首選。主要崗位有:出納崗位、會計核算、財務管理、企業審計及會計管理崗等。
(二)工作任務描述
各職業崗位是通過一定的工作過程完成的,確定崗位后,再分析的各崗位的工作過程、主要任務和具體要求。
如會計核算崗位的工作過程為:開設會計賬戶;錄入余額;試算平衡;業務處理(投入資本業務、物資采購業務、進行生產業務、產品銷售業務、經營成果業務、利潤分配業務);登記賬戶(明細賬、總分類賬);結賬;編制報表。
在這些工作過程中,具體包括如下工作任務:
(1)相關環節認知。主要對會計信息產品生產環境認知;生產崗位認知;生產流程認知;生產工藝認知;生產方法認知。具體要求是能正確理解會計信息產品生產活動;能正確認識產品生產工藝、生產流程、生產規程、加工方法;能正確總結會計信息產品的特點。
(2)各要素的核算。資產核算;負債核算;所有者權益核算;收入核算;成本費用核算;利潤核算。具體要求是能明辨各種經濟業務原始單據的正確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能正確判斷各種原始單據所反映的經濟業務內容、性質和類型;能按照會計規范正確計量各種經濟業務;能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確認計量企業發生的各種經濟業務。
(3)稅款計算與申報。包含各項稅款和各項費用的計算與申報。具體要求是能順利地辦理企業稅務登記、發票申購等涉稅業務;能按照國家稅收法規及其他相關政策正確計算應繳納的各種稅費;能熟練運用稅收網絡申報系統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應繳納的各種稅費。
(4)成本計算。包括成本計算對象確定、成本項目確定、成本計算方法選擇、要素費用的歸集與分配、成本分析。具體要求是能結合各種產品、勞務和企業經營管理的特點和要求,采用靈活合理的方法正確計算產品和勞務的成本;能正確編制成本報表;能根據成本報表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
(5)會計報告的編制。會計報表編報、會計報表附注披露、其他相關信息披露。具體要求是能正確編制會計報表;會選擇和披露相關報表附注信息;能及時按照規定采用書面和網絡系統向相關信息使用者報送財務報告。
在上面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出學習領域最后確定出各門課程。
(三)專業資格證書對課程的要求。
設置的課程還要滿足取得資格證書的要求,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取得的資格證書和需要的相關課程如下表
職業證書 課程
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會計基礎、會計法規、會計電算化。
初級會計證書 會計基礎、企業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經濟法、會計分崗實訓。
會計電算化證書 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實訓。
計算技術證書 會計基本技能、會計基本技能實訓。
銀行從業資格證書 金融與信貸、銀行會計。
英語A、B級及四級 大學英語、專業英語。
計算機等級證書 計算機文化知識。
經過分析,按照“校企合作、實境育人、一書多證”的人才培養模式及學習領域組成,依據會計崗位與職業證書的要求制定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習領域教學計劃,
二、 整合相關課程的內容
對形成的課程體系還要進行細致整合,合并相關課程,去掉重復內容,在一些學校的課程體系中有如下專業課程,如下表:
課程 財務會計 成本會計 管理會計 財務管理 資產評估 報表分析
課時 124 72 60 72 60 40
具
體
內
容
會計概述 總論 概述 概論 總論 概論
金融資產 產品成本核算概述 性態分析與變動成本法 資金時間價值 資產評估的基本方法 資產負債表解讀
存貨 產品成本構成要素核算 本量利分析原理 籌資管理 資產評估的程序 利潤表解讀
長期股權投資 品種法 預測分析 項目管理 機器設備評估 現金流量表解讀
固定資產 分批法 短期投資決策 證券投資管理 房地產評估 償債能力分析
無形資產 分步法 長期投資決策 流動資產管理 無形資產評估 營運能力分析
資產減值 產品成本計算輔助方法 全面預算 利潤分配管理 長期投資評估 盈利能力分析
負債 成本報表 標準成本控制系統 財務預算 流動資產評估 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所有者權益 成本分析 存貨決策 財務控制 企業價值評估 綜合分析
收入、費用和利潤 成本預測、決策與計劃 責任會計 財務分析 資產評估報告
財務報表 成本控制與考核 業績考核與評價
這六門課程共426學時,占了專業課的主體,這些課程有許多內容是重復的。主要重復的內容有貨幣時間價值; 成本分類及量本利分析; 報表分析; 全面預算;財務控制;預測與決策等。
可把《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整合成一門課程,為《成本與管理會計》。并把貨幣價值、全面預算等內容只在《財務管理》課程中講,只需80學時;把《報表分析》課程改為《報表編制與分析》課程需50學時;《財務會計》課程去掉報表編制內容,學時為100學時;《資產評估》課程去掉貨幣時間價值內容,學時為56學時;《財務管理》課程去掉報表分析內容,課時為62學時。這樣,六門課程要比以前減少用近80學時。
三、科學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要增加了實踐教學的比重,使學生在校期間,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實際操作。具體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單項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
單項實訓是根據培養目標所需崗位基本技能在不同課程教學過程中進行某一方面或某項基本技能訓練。如“計算技術”課程進行珠算等級水平訓練;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參加全國等級考試水平訓練;“基礎會計”課程進行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等會計賬務處理流程訓練;“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重點進行單證處理的訓練;“成本會計”課程進行各種成本費用的歸集、分配等等。
綜合實訓,是在學習幾門相關課程后組織的集中實訓教學,它要求綜合運用相關知識、技能,完成崗位基本技能訓練,以提高職業崗位綜合運用能力。本專業開設了“會計模擬實習”、“會計電算化綜合實訓”等課程。
(二)手算和電算相結合。
在實踐課中,重點抓好“會計模擬實習”(手工綜合實驗課)、“會計電算化綜合實訓”兩門實踐課的教學。這兩門課程相互承接,構成了一個使學生既能手工操作,又能運用計算機完成從填制憑證到編制報表一整套會計核算、賬務處理操作的系統。
(三)課內實踐與課外實踐相結合
課內實踐是指隨堂進行的實訓活動。一般在教師講授、演示和指導下進行,它教給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課外實踐則主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既可由教師出題目,也可由學生自選課題獨立進行實訓,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已在大部分專業課程中分別安排了課內實踐與課外實踐項目。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4-0081-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校企合作辦學法規,促進校企合作制度化”。而實習基地的建設在校企合作中占據重要地位,研究如何建設一批穩定的、高質量、規范化的實習基地是每個高職院校的每個專業都必須面臨和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行業·企業·專業”三方共建實習基地模式的提出
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建設是實現學校辦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精神的主要場所,是促進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同時有助于提升教師專業水平。
(一)現行共建實習基地的主要模式
1.“協作型”校外實習基地模式。該模式是通過專業教師與企業的聯系建立起來的。專業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對口企業主動聯系學生實習事宜,在長期的合作中雙方產生了信任,進一步學校或院系就以此為基礎,正式與企業進行溝通與協商,擬定“共建校外實習基地協議書”,通過一定的形式掛牌后正式成立校外實習基地。該模式主要用于學生在一定階段在一些專業知識學習過程中,短期到企業實習實訓,完成特定的訓練任務。
2.“合作制”校外實習基地模式。該模式的合作范圍不僅包括了實習安排、科技轉化和職工培訓等方面的內容,而且還包括了專業設置的調整、專業教學計劃的安排等內容。目前構建“合作制”校外實習基地的最有效途徑有:第一,成立專業委員會,積極吸收企業家和企業技術人員進入專業委員會。第二,與企業合資辦學,成立股份制學校。第三,通過訂單式培養模式,使學生在企業接受實習。
3.服務社會、企業搭建實習平臺模式。高職院校利用學校師生群體的知識、技術優勢與開發能力為社會、企業服務,學校不僅可以給社會、企業等提供智力上的支持,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服務給學生創造了實習機會,學生們通過服務加強了自身的能力。通過社會服務工作,既密切了企業與學校的關系,鍛煉了師生的實際工作能力,也為社會、為企業貢獻了智慧和力量,體現了學校的優勢。
以上實習基地模式都是學校系部、教師與相關企業合作,其主要問題有:一是政府缺乏必要的引導,二是企業建設實訓基地積極性不高,三是學校對實訓基地實踐作用定位偏高,導致實訓基地效果欠佳。
(二)“行業·企業·專業”三方共建實習基地模式的內涵
“行業·企業·專業”三方共建實習基地模式的核心是“行業指導,企業參與,專業引導”,具體內容包括:
1.三方共建實訓教學合作教育委員會。作為合作教育的管理機構,負責雙方校內實訓基地的運行管理和校外實訓基地的跟蹤協調。由行業領導、專業教師和合作企業管理人員組成的合作機構共同負責學生教學計劃的制訂、課程的安排、日常教學和實習管理、考核及就業安排等事項,從而保證實訓項目的完成。
2.三方共同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聘請行業領導、企業專家為專業指導委員參與專業建設,引進適合企業實際的最新教學內容,完善課程設置和培養方案,注重教學與實際項目相結合,同時,在實訓項目的開展以及體驗式真實項目實訓的方法等方面得到加強,使教學計劃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培養的學生也更具競爭力。在與企業的不斷交流中,可實現教學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的不斷完善。
3.三方嚴格考核和效果評價。三方共同制定考核標準,組成交叉考核機制,行業考核專業和企業,企業考核行業和專業,專業考核行業和企業。實訓教學合作教育機構建立了一整套實訓教學過程評估體系。學生平時的學習考察,通過實習日志和實訓總結進行,對學生的成績考核在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并應特別重視學生頂崗實習企業指導老師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
4.三方共建高水平實訓教師隊伍。引進校外專家和企業中具有豐富經驗的高級技術和管理人員授課,對參與合作教育的校內教師,注重選拔既有豐富教學經驗又有企業或工程實踐經驗的教師參加。專兼職教師不僅組織教學、傳授知識,同時,還身體力行,將職業人的行為和作風帶給學生。
二、“行業·企業·專業”三方共建實習基地模式的實踐——以湖北財稅職業學院資產評估專業為例
(一)三方共建實習基地的現實效果
在湖北省資產評估協會搭建的產學結合的平臺下,學校和企業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課外鍛煉平臺等機會,學校為企業輸送人才。這種“三足支撐”的構建方法,使得校企進行深度合作:其一,對于省資評協會而言,可以更好地發揮出行政管理職能,對評估機構及學院進行指導、監督與協調,并將校企合作作為評價評估機構的指標,避免合作流于形式,以此培養大量優秀人才使資產評估隊伍的力量得到充實,使資產評估行業得以迅速發展;其二,對評估機構而言,新鮮血液的注入能使企業充滿活力,緩解工作強度,也能解決資產評估企業人手不足窘境,并能優先選用優秀學生作為企業的后備力量;其三,對于學院而言,校企合作不僅能使學生能在評估機構積累實踐經驗,使學生能將理論靈活運用于實踐,而且也能使學生增強就業競爭力,為培養行業優秀人才提供保證。
(二)三方共建實習基地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問題分析
1.行業方存在的問題分析。資產評估行業對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給予支持不夠,沒有積極組織協調企業、社會和學校之間的關系,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協會的平臺作用甚微,學校很難通過協會的平臺與企業建立聯系,這與協會自身的影響力以及協會服務的主要方向有關。
2.企業方存在的問題分析。 (1)企業缺乏積極性。在實習基地建設的過程中,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缺乏,不愿意承擔過多的社會責任,學校主動、企業被動的局面得不到扭轉。(2)學生權益很難保障。首先,很多實習單位在實習過程中提供很少甚至沒有的實習補貼,學生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其次,學生安全問題。再次,出現勞資糾紛時,學生不是企業員工,得不到勞動法的保護,相關利益得不到保障。(3)校外實習基地數量不足。不僅數量有限,而且類型分布不合理,實習的內容比較單一,難以有效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
3.專業方存在的問題分析。(1)實習信息交流不足。一是系部與實習單位雙向交流不夠;二是指導老師與實習生交流不夠;三是實習生之間交流不夠;四是公司與實習生之間交流不暢。(2)教學安排不夠合理。首先,課時安排明顯不足,其次,很多實訓項目沒有一套系統完整的實訓計劃,設置比較零散,不成體系,達不到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要求。最后,校外實習時間安排不合理,分配到評估機構的學生較少參與到項目中。(3)實習考核不夠完善。現有的考核只限于評價報告、實結,沒有突出多樣性、針對性。(4)管理機制不夠健全。基地沒有詳細劃分彼此之間的責任與義務,對實習基地沒有提出有利于學校、企業、學生三方的可行的配合管理方案。
三、完善“行業·企業·專業”三方共建實習基地模式的思路與措施
(一)行業加強指導力
行業作為校企合作的監督管理部門,要在法律上加強對校企合作的強制機制,在政策上建立激勵機制,在經費上給予支持,鼓勵企業參與高職教育,行業協會作為校企合作的中堅力量,需要制定更為細化的職業資格標準,并參與到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中。行業不僅要鼓勵與支持實習基地的建設,還需要更多地關注實習基地后期的實際運行狀況,包括實習基地的利用率、效果、管理等方面,真正落實行業的監督與管理功能,制定獎懲措施,落實獎懲方案,加強對企業、專業合作力度的監控,為實習基地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資源,真正讓實習基地的作用發揮最大功效。
(二)企業提高參與力
企業要轉變觀念,將三方合作共建實習基地真正當成一項正事來辦,而不能僅僅是應付任務。要將企業方的利益真正與實習基地的利益相連,使得實習基地建設的好壞直接會影響到企業自身利益,可考慮根據企業自身人才需要出發,讓學校量身打造他們所急需的人才。要完善實習基地的評選辦法,拓展實習基地數量。企業方要就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專業課程改革等方面進行分析討論,并加強行業實務界與科研院校理論界的人才流動和溝通。
(三)專業發揮引導力
1.完善實習基地管理辦法。實習基地管理方法需要做到“權責明確、專人負責”,并在管理方法上可適當靈活處理,不同學期、不同年級采取的管理方法也應該有所區別。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實習基地的管理組織機構。以學院系部為主成立實習專班,以地域為劃分,每位指導教師承擔一個區域的實習實踐管理任務,每個實習機構成立一個實習小組,方便指導教師掌握學生的實習動態,同時確定標準對每位實習學生進行考核,以確保學生實習效果。
2.完善實習實訓教學安排。一方面要將理論與實訓教學更好地對接,尤其是實訓課時與實習時間安排方面,可考慮“見縫插針”,加大與企業、行業方面的聯系,做到“事到人到、針對實習”;另一方面將校內實訓內容與校外實習內容進一步分析、細化,使兩者形成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發揮出最大功效。
3.加強實習信息交流力度。可以嘗試在實習前、中、后開展師生實習交流會,一起坐下來交流工作心得和疑難問題。在實習工作開展之前,校企雙方共同商討制定實習工作計劃與內容,在實習結束后開展總結表彰大會或學院邀請實習單位共同召開實習研討會,促進實習信息交流,提高實習質量。
參考文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75
[中圖分類號]F2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5)18-0-02
1 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中會計學科建設概況
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是指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新組建的一批本科院校,截至2013年11月,我國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數量為345所(不含獨立學院),承擔全國50%以上的本科生教育任務,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要依靠力量,但由于建設時間較短,學科積淀不足,大部分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學科基礎、建設理念、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條件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不足。以山東省為例,1999年以來新型應用型本科的數量為17所(含民辦高校,不含獨立學院及改名的老本科院校),這些院校均設置了會計學科,覆蓋率為100%(見表1),但會計學科是相對成熟的學科,學科高地已經被一些老牌高校占據,學科的設置也許不難,但要形成核心力并挑戰既有學科力量均衡往往有心無力,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科如何定位發展目標和路徑,如何找準自己的突破點,國內不少學者曾有過論述,潘念萍認為會計學科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特、獨、需”的原則。李春友關于地方高校會計學科建設的論述也與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相契合,他認為地方高校會計學科建設即應著眼于“服務地方經濟、發揮比較優勢、突出應用特色”。徐群、童汝根認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科建設應當以創業教育為導向,在整合社會資源基礎上,走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相結合的路,以ERP實訓模式替代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來推進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科的發展。肖成民認為應有機整合“以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和財務管理為主線,包含國際會計、資產評估、內部控制和稅務會計等分支”的大會計學科體系,將大會計學科所涵蓋的專業和課程都界定為“旨在降低與企業經營活動相關的交易費用而產生的特定制度安排”。總之,目前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中會計學科的弱勢現狀與其應承擔的高等教育任務嚴重不相匹配,學科建設任務任重而道遠。
信息來源:各高校官網,專業涵蓋會計、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審計、會計與統計等
2 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學科建設戰略失當,發展理念模糊
不少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將“研究型”大學作為自己學科發展的終極目標,僅僅將“應用型”作為跳板,還有部分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繼續沿用原高職高專的學科建設模式,因循守舊,不思進取。
2.2 師資短缺,學科建設工作邊緣化
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會計專業一般規模較大,在大多數高校中充當生源主力軍角色,但經常受累于繁重的教學任務,學科建設積累欠賬嚴重,以山東省招生規模最大的某新型應用型高校為例,該校會計專業3 000多在校生,專任教師的數量不足40人,教師的時間基本全部用在教學任務上,無暇顧及學科建設、團隊建設以及教研活動,導致或延續了學科建設的先天性不足。
2.3 激勵制度缺失,學科發展理念異化
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多處于基于擴招的快速發展階段,學校工作缺乏正規化、制度化氛圍,學科資源配置過于隨意,學科建設思想和制度準備不足,這必然導致教師在學科建設問題上的極大困惑,教師自我學習不足、成長目標缺失,學科團隊建設流于形式,與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學科基礎薄弱,無法進行正面競爭,又不屑與高職高專院校進行比較,學科定位高不成低不就。
2.4 學科實踐特色體現不明顯
會計學科產生并發展于人類的社會經濟實踐活動,是人類具體經濟及社會實踐規律的總結,會計學科的科學性也需要由社會實踐來檢驗,實踐性是會計學科的本質特征。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會計學科實踐特色認識上較多出現兩種偏差。
其一是未能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有些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片面強調理論的指導作用,忽視了社會實踐對理論的檢驗,教師偏重會計理論研究,忽視會計實務,也有很多院校會計實務課呈現明顯的理論化特征,教師對實踐中出現的一些新的、生動的、不規范的會計業務視而不見,最終導致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也有部分院校片面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忽視了理論對實踐的規范性,其結果是在任課教師理論素養尚未達標的情況下,盲目追隨實踐的腳步,結果在實踐中迷失了理論方向。
其二是實踐師資準備不足,專職教師基本不具備全職會計工作經歷,以山東某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為例,擁有一年以上全職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比例不足20%,大量缺乏實踐經驗的教師充斥會計實踐課產生三個后果:第一,對實踐情境的創設缺乏針對性,講授中容易忽略實踐中的重要環節,導致學生到工作崗位后感到無所適從;第二,產生“擠出效應”,不能以實踐為導向及時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并對其進行合理配置,忽視了教師學緣結構的搭配,也未能充分體現雙師型師資結構的要求;第三,兼職教師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部分高校存在“只聘不用”等形式主義問題,也有部分高校教學計劃過于教條,無法解決兼職教師上班時間與教學計劃之間的沖突,使得兼職教師制度徒有其名。
3 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科體系建設建議
3.1 打造雙師型教師團隊
首先,提升教師理論素養。目前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科的任課教師大多是會計學或相關專業博碩士畢業生,學科背景單一,通識教育經歷欠缺,部分教師經濟學、管理學學科知識較少,導致部分教師本身對會計學科的屬性不甚了解,甚至有不少教師割裂會計學與經濟管理學科的紐帶關系,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在引進教師時對師資的學科背景或學緣結構進行充分考慮。此外,還要做好高職院校到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過渡工作,加強基礎能力建設,轉變原來的高職辦學思路,拓展教師的專業視野。
其次,重視教師實踐能力培養。實踐性是會計學科的本質特征,但目前教師隊伍中,三年以上全職企業會計工作經歷的教師比例偏低,不少教師的企業鍛煉也只是走馬觀花。因此,學校應在制度上有所傾斜。第一,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并將其排進課程表中;第二,引進有三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的全職教師,連續計算其工齡,提升實踐教學能力;第三,聘請企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會計人員擔任學校的兼職教師。
3.2 堅持學科教育與學生管理協同
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學科與專業建設的共同目標,是檢驗學科建設成效的基本標準,基于學科建設、以學生就業為終極導向的學生管理工作本身也是學科建設的一個重要維度,學生管理工作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根據協同理論,創設以學科建設為基調進行學生管理的基礎氛圍,通過大量的學科建設講座,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上突出學科特色,摒棄商業化、低俗化校園文化宣傳,弘揚學科建設主旋律。
其次,構建教研機構與學生管理機構共管機制,比如在輔導員制度設計上除了任用專職輔導員外還可聘請教研人員擔任專業輔導員或專業導師,幫助每個學生理清自己的坐標及進一步發展的方向,幫助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長遠規劃。
最后,引導學生以就業為導向對學科建設進行自適應,在學生管理過程中進行職業精神與職業忠誠度培養,各學生管理相關部門要認真研討各自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共同研究教育教學管理的各種策略,防范發生“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的現象。
3.3 大會計學科的課程體系重置
當今的會計學科體系已經發展成為“一體兩翼”的大學科體系,一體即“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等會計主體學科,兩翼即企業財務信息提供公正性鑒證的審計學科及為企業資產與負債進行價值評定的資產評估學科,此外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對財務信息提出了分流的要求,即財務會計側重于向企業的所有者、債權人或其他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財務信息,管理會計側重于向企業的經營者提供財務信息,因此大會計學科體系應由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資產評估四個學科組成。
3.3.1 財務會計學科
財務會計的核心是記錄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并將企業經營結果以財務報表的形式披露給各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以使其做出有效決策,從新制度經濟學的角度看,財務會計的這一制度安排旨在引導有限的社會資源在不同的企業之間進行合理配置,通過提供財務信息幫助社會資金選擇正確的投向,降低投資者的搜尋成本、協議成本及契約成本,并通過第三方(審計和資產評估)的鑒證行為,降低資源配置的監督及違約成本,大會計學科體系中一切以降低社會資源配置成本為目的的課程均可歸屬于財務會計學科,如基礎會計實務、財務會計實務、高級財務會計、稅務會計、國際會計、電算化會計及其他各行業會計、各課程所對應的實訓課程等
3.3.2 管理會計學科
管理會計所關注的問題是社會資源進入企業后,管理層應對其進行合理配置以降低企業內部的交易成本,促進內部有序競爭,保證經營過程順利進行,從制度經濟學角度看,一切以降低企業內部資源配置成本為目的的課程均可歸屬于管理會計學科,如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及各課程所對應的實踐課等。
3.3.3 審計學科
企業兼具法律性和經濟性,投資者一般通過財務報表判斷企業財務狀況,在會計準則執行過程中,一般都賦予企業一定的自主空間,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社會資源也有動機去粉飾財務報表,會計信息失真增加了資源配置的交易成本。審計(主要指外部審計)通過第三方的獨立審計行為,進一步完善了財務會計在社會資源優化配置中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獨立審計產生兩個影響:一是糾錯,即找出財務報表中的錯誤并勒令糾正;二是防錯,外部審計制度的存在將在一定程度上打消會計舞弊動機,間接降低社會資源配置成本。總之,大會計學科體系中一切信息公正性相關制度安排所涉及課程都可以歸屬于審計學科,如審計學原理、審計實務、審計法規、社會審計及各學科所對應的實踐課等。
3.3.4 資產評估學科
2006年新會計準則頒布實施以來,會計的計量屬性由以往的單一歷史成本原則改為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價值、現值和可變現凈值多種計量屬性并存,但歷史成本還處在首要位置,受目前會計核算程序的限制,其余的計量屬性的應用并不充分。此外,會計準則賦予企業的自主空間,以及由于謹慎性原則所導致在資產界定問題上的過于保守等問題的存在,都會導致會計報表中所列示的資產價值與公允價值有較大差異,這必然會導致信息不對稱及交易成本增加。
資產評估作為一種獨立的價值發現行為,堅持嚴格的第三方立場,獨立地對資產在某一時點的公允價值發表專業意見,可以有效規避財務報表中固有的弊端,有助于減少資源優化配置中的交易成本。總之,大會計學科體系中一切涉及到價值發現的課程都應歸屬于資產評估學科,如資產評估、各單項資產評估課程及其所對應的實踐課。
4 結 語
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是教育大眾化的主要載體,會計學科是其中最普遍設立的學科之一,對其學科屬性及發展路徑進行探討無疑將有助于我國會計教育的發展,本文從新型應用本科院校大會計學科發展定位、師資、學生管理、課程體系等角度對這一問題作了探討,尤其新制度經濟學視角的引入有助于從整體上把握會計學科體系的構成,并對學科體系的后續優化提供了一個合理的框架,但對于學科建設相關的科研、教材建設、教學內容和方式革新等問題則均未涉及,可作為后續研究的方向。
主要參考文獻
[1]潘念萍.會計教育改革與會計學科發展[J].教改研究,2009(11):14-15.
1.1實驗內容相對簡單
我們的會計實驗相對比較簡單,對會計分析、預測、決策等涉及較少,缺乏鍛煉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創造性地分析復雜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的內容,缺乏深度,無法培養學生在實踐中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學生也只把實踐教學看成是完成一次大作業,感覺在實驗室中進行的教學實踐和在普通教室進行的教學基本沒有區別,學習主動性不強,參與積極性不高。還存在遲到、早退、缺勤、抄襲的現象,尤其是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一般都是由學生自己找實習單位,而學生把實習時間大多花在聯系工作單位、參加面試上,根本無心實習,所要求的實習報告也是想辦法編出來的。而畢業論文也大多是照抄網上的論文,或東拼西湊,這就使得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這兩種重要的實踐課程流于形式。
1.2實踐教學與實際有脫節
現有的實踐教學模式往往被設計成“個人全能項目”,發給學生一套練習題,以及憑證、賬簿,讓學生一個人包攬全部業務,自己操作整個過程,學生自己既是出納、又是會計;既管記賬、又管復核;既是會計員、又是會計主管。這樣一來,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對各自崗位的工作流程、任務職能等并不十分清楚,無法形成鮮明的崗位意識。另外,一些在實際工作中發生較多的業務,比如說銀行結算和納稅申報,在實踐教學中往往都是在實訓教材中以文字性材料來說明經濟業務發生的過程、內容和結果,實驗也只是要求學生根據事先填好的結算憑證進行賬務處理和填制某些稅種的納稅申報表,學生根本不知道銀行結算和納稅申報業務的實際發生過程,這使得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不知道怎樣與銀行和稅務部門打交道,缺乏進行銀行結算和稅務處理的能力。
1.3部分教師實踐經驗不足
有些教師自己未從事過實際財務工作,也少有機會到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崗位進行實踐鍛煉,造成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有時僅按自己的理解或想象來指導實習,造成與會計制度、會計規范或實際會計工作的沖突,從而使實踐教學的質量沒有根本保證。
2構建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
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應該增強實踐,強化應用,體現特色,突出創新,搭建多維度、多層次的實踐教學環節,如下圖所示:
2.1構建實踐教學體系三大平臺
2.1.1實驗教學平臺實驗地點主要是校內的會計模擬實驗室,包括基礎實驗、專業實驗、創新創業實驗,基礎實驗是學生在學習完會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后開設的,包括計算技術、點鈔技術、會計書法、基礎會計模擬實訓、財務會計模擬實訓、成本會計模擬實訓等,一般安排在大一、大二,使學生掌握會計專業的基本業務內容、會計處理和操作過程,培養學生專業基本技能和應用能力;專業及崗位實驗是在學生學習完專業課程后開設的,包括稅收實務模擬實訓、財務管理崗位實訓、會計核算崗位實訓、企業管理模擬實訓、審計實務模擬實訓、ERP實訓等,一般安排在大三,使學生掌握會計專業的系統的、綜合的技能,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和會計職業判斷能力。創新創業實驗,一般是開展創新創業大賽或創建模擬公司,安排在大四上學期,使學生熟悉創業真實過程,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增強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在實驗教學平臺中,在現有的高職高專實驗的基礎上,要注意盡量創造真實的經濟環境,培養學生辦理銀行結算、進行納稅申報的能力,可以考慮將學生分成若干大組,每個大組包括企業小組、銀行小組、稅務小組,每個小組中,“一人一崗,各司其職”,培養學生的崗位意識。不同小組之間有業務往來,不同大組之間也發生業務往來,比如說不同大組的企業之間有采購、銷售等日常業務,同時與其他小組之間還會發生銀行結算和稅務處理業務等。
2.1.2實習教學平臺大學四年每年安排一次會計實習,第一次是認知實習,讓學生去校外實訓基地參觀、了解,對企事業單位所處的環境和實際工作情況有一個感性認識,一般安排在大一;第二次、第三次是崗位實習,在部分專業課程結束后,到校外實訓基地或其它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熟悉各崗位的職責分工和具體工作內容,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會計業務處理流程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解,大二、大三各安排一次。第四次是畢業實習,安排學生到企事業單位的實際會計工作崗位上去,一般時間安排在大四下學期。要加強實習平臺的建設,首先要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但長期以來,由于會計工作的特殊性,企事業單位對與高校建立會計實習基地的意愿很淡薄,會計專業的學生實習一直以來就是一個難題。作為高校來說,一方面要與各類企事業單位多多溝通聯系,實行校企共建,互惠互利,實現實踐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以投資、擔保、管理、財務咨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師事務所等一大批中介機構為突破點,加強會計中介機構實訓基地的建設。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這樣一大批會計中介機構已經開始壯大起來,他們把會計工作當做是一種對外提供的技術服務,不再排斥實習學生的參與,而且在業務旺季對于實習生助理有很大的需求。這樣,學生可以親身參與到各類企事業單位的擔保、咨詢、審計、評估等項目,在實踐中加深對對專業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1.3實踐教學平臺主要包括社會調查、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等,社會調查一般安排在大三的假期進行,可以針對會計教學或會計改革的熱點問題定出要調查的內容,采取問卷調查、抽樣調查、網上調查和實地調查等多種形式,了解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會計機構設置、會計制度建設等情況,了解會計工作的組織、會計人員素質、會計核算、會計管理等情況,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為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提供寫作素材。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都具有實踐性和理論性的雙重性質,學年論文是學生對一學年所學專業知識在專業實習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的理論總結,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學期;畢業論文學生對大學四年所學專業知識在各類實習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的理論總結,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學期。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寫作,作為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來說,要強調從實踐中選題,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于那些通篇理論論述,缺乏實踐內容支持的論文,可以考慮要求重新選題和定位。
2.2提高教師實踐能力
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實踐教學的質量,現在的高校教師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在企事業單位工作過,缺乏實際會計工作經驗。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建立與校外實習基地、企事業單位、會計中介機構的聯系和交流機制,鼓勵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定期到這些單位掛職,從事具體的財務工作,積累會計實踐經驗,提高實務處理能力,更好地滿足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也可以多組織會計專業教師到兄弟院校參觀學習,交流教學經驗,多參加教育界和會計職業界組織的學術交流、研討活動,提供相互學習的平臺。建立校外注冊會計師、注冊審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等財務專家以及經驗豐富的會計從業人員檔案,保持經常性的交流,促進產學研結合,還可以定期將這些專家學者請進校園作相關內容的專題講座,甚至直接授課。同時支持會計專業教師參加職業資格和專業技術資格的考試,并要求取得資格證書,達到會計教育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
2.3建立實訓技能和質量評價體系
完善和規范實踐教學評價,建立實訓質量和技能評價體系。評價體系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對學生專業技術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另一部分是教師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要制定評價體系的詳細考核指標和考核方式,對學生的考評可以采取閉卷考試、開卷考試、口試、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手工模擬、上機模擬等多樣化的形式;對教學質量可以建立學校、教務處、系部、學生和校外財務專家五級監控和評價體系,采取學校抽查、系部檢查、教師自評、校外專家評學、學生評價等多種方式,尤其對實驗實習過程進行嚴格監控,分階段進行考核,從而對整個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進行科學的評價。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8.097
2014年5月2日,《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指出: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要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
2015年7月29日,《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中再次指出:職業院校要普及推廣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廣泛運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合理確定各階段課程內容的難度、深度、廣度和能力要求,推進課程的綜合化、模塊化和項目化。
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方面,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多次被提及到。項目教學法起源于18世紀歐洲的工讀教育和19世紀美國的合作教育,后不斷發展逐步完善起來。運用于課堂教學中,項目教學法就是將某門R悼緯譚治若干個教學項目,在教學過程中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每個教學項目都要用一個和該項目所應掌握的技術或技能想適應的作業來結束,然后再進行下一個項目的教學。簡而言之,項目教學就是師生為完成某一具體的工作任務而展開的教學行動。項目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為了讓學生參與教學而設計的一種教學方案。
在教學方法上,項目教學法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項目的要求來學習,主動尋求知識,每個項目為學生設計了不同的知識點,在理論知識的引導下進行項目的設計,從而掌握某項技術或技能。這樣不僅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能力。
在教學內容上,項目教學法不再以書本上的知識點為線索,而是可以根據學生、企業、甚至是時代的需求,改用項目為線索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做到所學知識點與時代同步,與時俱進。
品牌管理理論是市場營銷管理理論的重要分支,《品牌管理》是市場營銷及相關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是學生在學習了相關的基礎課后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品牌管理》是為了培養和檢驗學生在市場營銷領域,尤其是品牌管理領域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而設置的一門專業課程。《品牌管理》這門課程可以分為五個不同的項目,每個項目又可以細化為不同的技術和技能,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每個項目的積極的思考和探索,老師的引導、點評和鼓勵,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性、創新性和合作意識。
1.運用項目教學法可對《品牌管理》進行如下的實訓設計
1.1品牌樹立項目
品牌管理的第一步是要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一個品牌。要樹立品牌就需要對品牌進行定位,這樣才容易為消費者所接受,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產品容易識別了,消費者才會產生購買行為。
1.1.1品牌定位
定位是指公司設計出自己的產品和形象,從而使其能在目標顧客心中占有一個獨特位置的行為。在講述有關品牌定位的概念后,要求學生按照品牌定位的流程對某一產品進行定位,并能夠對品牌核心價值進行提煉。
1.1.2牌識別
品牌定位強化了品牌的個性和差異化,而品牌識別則是品牌營銷者通過哪些聯想物能夠將自己的個性和差異化加以表現。這些聯想物要易于消費者回憶和識別。品牌識別主要從品牌名稱、品牌標志、品牌包裝等幾個方面進行。在講授命名的原則之后,要求學生會對某一具體產品進行命名。
1.2品牌推廣項目
品牌樹立了之后,在品牌識別的整體框架下要將特定的品牌信息傳遞給目標消費者,這需要運用多種方式進行品牌的推廣以期獲得消費者的認知與認同,并在其心目中逐步建立起一個獨特的品牌形象。
1.2.1品牌傳播
企業以品牌的核心價值為原則,在品牌識別的整體框架下,選擇多種傳播方式,如廣告、公共關系、人員推銷等將特定的品牌信息傳遞給目標消費者,以期獲得消費者的認知與認同,并在其心目中逐步建立起一個獨特的品牌形象的過程。品牌傳播是品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過程,這部分的實訓要求同學們設計一份完整的品牌傳播推廣的方案。
1.2.2牌聯想
品牌聯想就是消費者看到一個品牌時,所能夠聯想到的和該品牌相關的認識和想法。而這些認識和想法的形成可能是來自于各種不同的渠道,比如消費者自己使用經驗、朋友之間的口口相傳、產品廣告等,定位越準確的品牌就越具有強有力的品牌聯想。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適合進行品牌延伸,這部分要求同學們能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分析某一產品的品牌聯想是否合適。
1.3品牌提升項目
在品牌推廣以后要對品牌進行進一步的提升,而品牌延伸是最常見的品牌提升之道。品牌延伸是指企業利用現有品牌的影響推出新產品或開辟新市場的一種品牌策略。品牌延伸不是簡單地把原有的品牌名稱轉移到其他產品上,延伸的新產品必須與原有品牌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相關性。這部分的實訓內容是借助于案例分析品牌延伸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1.4品牌資產評估項目
品牌是一種超越生產、商品、有形資產以外的價值,品牌之所以可以創造出更高的銷售價格或實現更大規模的銷售量,這一切都歸功于品牌資產的積累。品牌資產主要由品牌知名度、品牌認知度、品牌忠誠度、品牌聯想四個方面構成。這部分的實訓就從這四個方面著手,考慮如何提升品牌的資產。
1.5品牌維護項目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不論是哪個企業,都需要不斷地對自己的品牌進行維護,處理存在的危機,使品牌能夠上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
1.5.1品牌保護
品牌作為企業在市場中最穩定的要素,企業間的競爭逐漸演變為品牌間的競爭,企業在制定和實施品牌戰略時應該強化品牌保護的意識,在品牌創意產生之后,要積極爭取法律保護。而對于本章要求同學們對于各種相關的法律要有個清楚的了解,真正做到對品牌的保護。
1.5.2牌危機管理
競爭的殘酷性、市場的全球化等使任何一個品牌都無法保證自己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不會發生波動乃至危機。而對于危機管理要理解危機為什么會產生,產生了要如何化解。而對于同學們要通過危機的防范和處理來了解品牌危機管理的全過程。
2.《品牌管理》課程項目化教學的實施過程
2.1項目任務的確定
項目主題的選擇是實施項目化教學過程中的關鍵與核心。選擇項目時通常由教師在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一個或幾個項目任務,然后結合各個項目的實際情況,選擇并最終確定項目的目標和任務。在選擇項目時既要能夠把教學內容融入項目中,保證學生通過項目的實施,學到應掌握的理論知識,又要能體現教學內容所要達到的培養目標等綜合技能。當然教師也可以啟發學生去發現身邊的素材,選擇難度適中的項目,這樣的項目既有實際應用價值,又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項目教學的最終目標。
2.2制定項目計劃
在項目任務確定后要根據任務制定相應的計劃,可以分為以下幾步:
(1)根據一定的標準將班級分成若干個項目小組,小組成員以不超過8人為宜,小組成員可以自由組合,但是為了便于后期開展工作,成員間盡量做到優勢互補。
(2)每個項目小組還要推選出一名成員擔任項目經理,項目經理要有比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這樣既可以對小組實施組織和管理,也能夠架起同學和老師間的聯系溝通的橋梁,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
(3)教師要制定好相應的教學計劃,在項目計劃中要詳細說明項目任務,規定項目完成的時間,讓每個項目小組的成員都明白此次項目實施的目的、意義,以及要達到的效果。
(4)各項目小組成員要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操作中,小組成員廣泛討論,制定出可以具體操作執行的項目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
2.3實施項目計劃
本階段是項目教學的核心環節。各項目小組在項目經理的組織和管理下,按照確定的程序,分階段、有步驟地實施項目計劃。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項目小組根據項目計劃,由項目經理進行具體分工,按照確定的工作步驟和程序實施項目計劃。在項目計劃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項目進度情況的了解,既要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也要給予必要的指導,以避免學生因經驗不足或對項目實施過程不清楚而走彎路。同時也要對每A段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不斷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實施項目教學的目的。
2.4評估項目成果
項目評估是項目教學的深化,它包括項目小組自評、小組間互評和教師點評三個環節。
(1)小組自評:各項目小組派成員進行項目成果展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掌握的技能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展示。講述完成項目的過程和體會,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存在的不足,為以后的項目的完成積累經驗。
(2)小組間互評:這要求各小組成員要本著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實現經驗共享,在互相激勵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3)教師點評:這是重要的環節,也是學生非常關心的部分,它將直接影響學生能否積極參與以后的項目活動。教師的點評應以鼓勵為主,對于項目小組成員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付出要給予充分的肯定,當然對于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回避,但要點評的適度,既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也能給予他們改進提高的空間。對于比較優秀的項目作品,可以在點評時加以展示,以起到鼓勵和示范作用。
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加深各組間的溝通,在評估中提高學生的能力,應允許或組織學生自評、互評甚至爭論,真理往往越辯越明,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對自己所設計的成果有更深刻的認識。
高職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要以培養學生過硬的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為主要目標,所以要進行學科體系的解構與行動體系的重構。課程體系的確定,是以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學習領域是行動領域的教學歸納,是按照教學要求對職業行動領域進行歸納后用于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行動領域。每一個學習領域均以職業行動領域為依據,是通過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學習目標、學習與工作內容、學時要求、教學方法與組織形式說明、學業評價方法等內容來確定的教學單元。
同時,課程體系的構建,要兼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和發展遠景,參照會計從業資格證、會計師、統計師等相關職業資格考試課程來設置教學課程,并將設置課程嵌入到課程體系中。并針對職業資格考試大綱,要適時修訂對應課程的課程標準,更新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等,以滿足社會的發展變化對會計專業人才知識結構變化的要求。
二、加強精品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師完成教學和學生學習必備的教學媒介,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方式的轉變,對教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參考行業技能鑒定標準,編寫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的會計類一體化教材是實施“教、學、做”合一的基礎。例如《基礎會計》教材,在體現實用性的基礎上,更要參照會計從業資格的考核進行編寫。教師要明確學生要達到的從業要求,學生應重點掌握哪些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這對教師講授知識的數量和質量就有了一個參考的標準。如果理論與實踐分開,理論勢必達不到指導實踐的目的,從而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專業理論教材和實訓教材也要一體化,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理解和接受,為真正的“教、學、做”合一打下基礎。
三、重構課堂教學內容
要從新構建課堂的教學內容,真正做到“教、學、做”合一。例如,《基礎會計》最常見的授課順序多是基本概念、科目賬戶、復式記賬法、賬戶分類、制造業和商品流通企業經營過程、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表的編制、財產清查、會計工作組織。但也可以在進行授課時,介紹基本概念之后,先讓學生認知會計報表,從會計工作的最后結果入手,先讓學生知道會計工作的結果是什么,為什么做這些工作。這樣會使學生學習目標更明確,也便于后面教學任務的開展。所以變化以后的授課順序可以是基本概念、財務報表的認知、復式記賬法、科目賬戶、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制造業的經營過程、財務報表的編制、財產清查、會計工作組織。
再如《財務會計》課程,為了更好的做到“教、學、做”合一,可以考慮采取按照會計崗位(出納業務、工資核算業務、固定資產業務、存貨核算業務、經營成果核算業務、往來核算業務、總賬會計業務、綜合處理業務)來講授,按崗位設置講授業務內容,最利于采用“教、學、做”合一,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學,也確保學生學習具有針對性,熟悉未來工作崗位的具體業務內容,達到畢業就可以上崗,減少了學生畢業參加工作后適應工作崗位及自己總結提煉的一個過程,縮短了學生與實際工作崗位的距離,真正的體現了高職教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的要求。
四、選用適當教學手段
“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是將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教學過程強調工作的導向性和工作流程,將課程按照實際會計業務的展開劃分不同的模塊,每個模塊再劃分出不同的工作任務,針對每個任務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際操作的訓練緊密結合,使教學時間和教學設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使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教、學、做”合一教學中,要盡可能多地運用情境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模擬實訓、頂崗實習等教學方法,把學生放在相對真實的會計環境中學習,增強教學效果。如利用案例分析時,既可以采取由學生獨立分析,再以書面作業完成的分散形式,又可以采取先分小組討論,后到課堂上全班討論這種集中的形式,教師指導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尋找正確的分析思路和對關鍵點的觀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觀點影響學生,教師對案例分析的總結,不是對結果或爭論下結論,而是對學生們的分析進行歸納,拓展和升華,使他們主動地將學到的課內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五、加強軟件硬件建設
由于種種原因,會計專業的學生到企業到公司去實習一直是老大難的問題,每個實習單位接納學生實習的能力有限,實習實訓的主要任務還是要在校內完成。因此,要加大投入實習、實訓的軟硬件建設,為學生實踐提供充足的實習實訓崗位是非常必要的。要按照在校學生數建設多個會計電算化實訓室,配備各類主要的會計(如金蝶、用友等)教學軟件和教學實習平臺,建立多個手工會計模擬室,滿足會計基礎技能實訓、出納技能實訓、手工記賬模擬實訓、稅務實訓、成本核算實訓、財務管理實訓及會計電算化實訓的需要。要按照企業和公司典型的會計崗位設置建立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室,使學生具體模擬企業公司的會計工作過程,提高學生對會計類課程整體認識水平,為頂崗實習和畢業就業打下基礎。有條件的還可以建立工商業務模擬實訓室、模擬銀行等,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樣化的實習實訓場所,增加學生的感知認識和實踐機會。
時光飛逝,轉眼間新年鐘聲又即將敲響,又一學期的教學工作也接近尾聲,為了更好地做好以后的工作,總結以往經驗、吸取過去教訓,本人以這學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20xx年于國家于百姓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作為一名教師,我在思想政治上,時刻與黨與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將穩定一切緊密貫穿于教育教學中。積極參加系部組織的各種政治學習,收聽收看國家經濟政治新聞,隨時了解國內國際形勢。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在思想政治、業務素質等各方面我都盡力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覺悟和教育教學素養,以使自己更好地適應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改革。
二、教育教學方面
這學年上學期,我承擔xxx工程造價專業的資產評估及其課程設計以及xxx法學本科專業的房地產評估等課程教學任務,并參加了xxx和xxx工程造價專業的畢業答辯。本學期承擔了20XX級工程造價專業的工程財務和20XX級工程管理專業的會計原理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我認真鉆研課程大綱、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積極開拓教學思路,試著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論、科學的教學方法及先進現代教學手段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創新的能力。我認為專業教學離不開當前行業的狀況及其今后的發展態勢,因而我時刻關注相關行業的動態,鼓勵學生積極了解行業實際情況,使學生能將所學與實際相結合,讓其有所思有所想,而不是死讀書,讀死書。平時積極參加教研室進行的各項教研活動,與同行共同探討教育教學中遇到的難題,彼此交流教學經驗,相互彌補工作中的不足。另外還擔任xxx工程造價專業xxx人的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即時了解學生在實習單位的情況。
三、科研方面
在教育教學的同時,對專業領域的相關問題也進行了一些研究與探索,本年度先后在國家級及省級等刊物上。
在即將到來的猴年,將再接再厲,勇攀高峰。
2016年大學個人教學工作總結二
時光飛逝,在錦城的第一年就這樣很快的過去;回首這一年,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獲多多。在一個陌生的工作環境中成長,非常感謝系上各位老師的關心和幫助,使我在各方面都有進步和提高。接下來,我將本年度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學方面
在12年,我先后承擔了xx級xx專業《xxx》和xx級xx、xx管理及xx級與xx級xx《xxx》的教學工作。為了能上好這兩門課程,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1、認真備課。《中級財務會計》是會計專業學生核心課程,針對學生才學習完基會就直接過渡到中財且會計準則新修訂的實際情況,我在課程準備時力求做到深入淺出;同時,在教學安排中,盡量把準則中新的內容傳遞給學生。對于《財務分析與會計信息系統》這門課程,為了給學生財務軟件的使用一個直觀的展示和系統的認識,我參考多所高校相關精品課程教案,自己編制了實訓教程并在課件制作上將軟件演示的屏幕截圖融于課件中,讓課件不僅有理論知識介紹還有案例演示,我希望信息系統不僅要教會學生怎樣使用軟件,更要讓他們以后在實際工作中能設計出符合企業財務環境和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統。為了能上好每一堂課,我在背課上下了不少功夫,力爭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去,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及時調整和補充課件,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
2、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在《財務會計》的教學中,考慮到上課班級人數眾多,每次課下課后,我及時與學生溝通,了解同學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動態并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盡可能照顧到大多數同學的學習進度。介于《財務分析與會計信息系統》這門課程理論比較枯燥的特點,課堂上注意精講精練,讓學生盡量多動手操作;為此,我將每次三節課的上機操作延長了一節;力爭做到每上一次機,學生對用友財務軟件的認識就更進一步。
3、虛心請教其他老師,找到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
4、認真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為了做到習題有針對性、有層次性,我收集各種輔助資料,在財務會計的每章課程學習完后編寫分章節的習題并配以詳細的答案解析,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在會計信息系統的上機課中,我對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解答和演示。
5、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為了能讓學生課后也能練習財務軟件的使用,我不僅幫助學生找軟件安裝光盤,還多次到學生寢室指導學生安裝。
二、工作方面
我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有事主動請假。在工作中,尊敬領導、團結同事,能正確處理好與領導同事之間的關系。此外,對于系上安排下來的其他工作,本人也積極主動地去完成:除了日常的教學工作外,我還承擔了xx級的獨立操作實驗指導任務,在xx年暑期帶領xx級會計專業的學生分2批次完成了獨立操作實驗。另外,在這一學期中,我根據系上的安排擔任xx級會計專業3、4班新生的班主任,為了讓他們對會計專業有更好的認識,我還制作了詳細地專業介紹課件。在新學期中,我將一如既往的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完成自己的各項教學任務。
三、業務進修方面
為了能上好《財務分析與會計信息系統》這門課程;我在教學之余,還擠時間自學計算機數據庫語言方面的知識,讓自己能及時解決學生在軟件使用中所遇到的數據庫方面的問題。在暑假期間,我還積極參加了學院組織的新教師培訓,在培訓中提升自己。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思想政治方面
20xx年于國家于百姓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作為一名教師,我在思想政治上,時刻與黨與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將穩定一切緊密貫穿于教育教學中。積極參加系部組織的各種政治學習,收聽收看國家經濟政治新聞,隨時了解國內國際形勢。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在思想政治、業務素質等各方面我都盡力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覺悟和教育教學素養,以使自己更好地適應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改革。
二、教育教學方面
這學年上學期,我承擔xxx工程造價專業的資產評估及其課程設計以及xxx法學本科專業的房地產評估等課程教學任務,并參加了xxx和xxx工程造價專業的畢業答辯。本學期承擔了20XX級工程造價專業的工程財務和20XX級工程管理專業的會計原理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我認真鉆研課程大綱、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積極開拓教學思路,試著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論、科學的教學方法及先進現代教學手段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創新的能力。我認為專業教學離不開當前行業的狀況及其今后的發展態勢,因而我時刻關注相關行業的動態,鼓勵學生積極了解行業實際情況,使學生能將所學與實際相結合,讓其有所思有所想,而不是死讀書,讀死書。平時積極參加教研室進行的各項教研活動,與同行共同探討教育教學中遇到的難題,彼此交流教學經驗,相互彌補工作中的不足。另外還擔任xxx工程造價專業xxx人的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即時了解學生在實習單位的情況。
三、科研方面
在教育教學的同時,對專業領域的相關問題也進行了一些研究與探索,本年度先后在國家級及省級等刊物上。
在即將到來的猴年,將再接再厲,勇攀高峰。
2016年大學個人教學工作總結二 時光飛逝,在錦城的第一年就這樣很快的過去;回首這一年,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獲多多。在一個陌生的工作環境中成長,非常感謝系上各位老師的關心和幫助,使我在各方面都有進步和提高。接下來,我將本年度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學方面
在12年,我先后承擔了xx級xx專業《xxx》和xx級xx、xx管理及xx級與xx級xx《xxx》的教學工作。為了能上好這兩門課程,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1、認真備課。《中級財務會計》是會計專業學生核心課程,針對學生才學習完基會就直接過渡到中財且會計準則新修訂的實際情況,我在課程準備時力求做到深入淺出;同時,在教學安排中,盡量把準則中新的內容傳遞給學生。對于《財務分析與會計信息系統》這門課程,為了給學生財務軟件的使用一個直觀的展示和系統的認識,我參考多所高校相關精品課程教案,自己編制了實訓教程并在課件制作上將軟件演示的屏幕截圖融于課件中,讓課件不僅有理論知識介紹還有案例演示,我希望信息系統不僅要教會學生怎樣使用軟件,更要讓他們以后在實際工作中能設計出符合企業財務環境和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統。為了能上好每一堂課,我在背課上下了不少功夫,力爭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去,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及時調整和補充課件,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
2、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在《財務會計》的教學中,考慮到上課班級人數眾多,每次課下課后,我及時與學生溝通,了解同學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動態并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盡可能照顧到大多數同學的學習進度。介于《財務分析與會計信息系統》這門課程理論比較枯燥的特點,課堂上注意精講精練,讓學生盡量多動手操作;為此,我將每次三節課的上機操作延長了一節;力爭做到每上一次機,學生對用友財務軟件的認識就更進一步。
3、虛心請教其他老師,找到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
4、認真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為了做到習題有針對性、有層次性,我收集各種輔助資料,在財務會計的每章課程學習完后編寫分章節的習題并配以詳細的答案解析,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在會計信息系統的上機課中,我對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解答和演示。
5、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為了能讓學生課后也能練習財務軟件的使用,我不僅幫助學生找軟件安裝光盤,還多次到學生寢室指導學生安裝。
二、工作方面
我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有事主動請假。在工作中,尊敬領導、團結同事,能正確處理好與領導同事之間的關系。此外,對于系上安排下來的其他工作,本人也積極主動地去完成:除了日常的教學工作外,我還承擔了xx級的獨立操作實驗指導任務,在xx年暑期帶領xx級會計專業的學生分2批次完成了獨立操作實驗。另外,在這一學期中,我根據系上的安排擔任xx級會計專業3、4班新生的班主任,為了讓他們對會計專業有更好的認識,我還制作了詳細地專業介紹課件。在新學期中,我將一如既往的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完成自己的各項教學任務。
三、業務進修方面
為了能上好《財務分析與會計信息系統》這門課程;我在教學之余,還擠時間自學計算機數據庫語言方面的知識,讓自己能及時解決學生在軟件使用中所遇到的數據庫方面的問題。在暑假期間,我還積極參加了學院組織的新教師培訓,在培訓中提升自己。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中,許多高等職業院校都開設了相應的會計專業,相關的經濟類其他專業,也都程度不同地開設了會計學科的課程。因此,會計學科的教學改革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更為廣泛、普遍的意義。
一、高等職業教育及其會計學科的定位
(一)高等職業教育的定位
1.在教育層面上的定位。我國的教育體制就面向社會就業的非義務教育來說,應分為三個層面,即高等普通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其中的高等職業教育既不同于高等普通教育,要突出“職業”的特點,專業定向十分明顯,以就業為導向,又區別于中等職業教育,強調“高等”教育的素質要求,教育層次較高。
2.在人才素質方面的定位。高等職業教育屬于高層次的職業教育,但又與高等普通教育不同,在人才素質方面應從教師素質要求和學生素質培養兩方面來定位。
在教師素質要求方面,除了一般高等教育所重視的政治思想素質,包括心理健康素質和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基本素質要求外,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還應具備較高的職業技能水平。作為一名合格的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應持有相應專業的中級及以上職業技術資格證書,即我們現在所重視的所謂“雙師型”教師。教師要具有動手操作及實踐指導的能力,學有專長,用有專長,在教學中理論與實踐并重,不但要講得懂,講得實際,還要領著做,做得到位。這就要求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自己首先要成為某一專業的行家里手,朝著“專家”的方向發展自己,使自己首先成為工程師、會計師、統計師、資產評估師、稅務師、技師等。
關于高等職業教育對教師的特殊要求,國家有關部門在對待高等職業教師的相應政策方面也應重新考慮其定位問題。在學歷要求方面,更應重視職業教育的背景和專業實踐的經歷,強調一個“專”字,突出一個“用”字。在評聘相應的高、中級職稱時,應把具備相應專業的“雙師資格”作為“硬件”考慮,而不應僅僅強調“科研成果”、“論文論著”等。在教師的任務完成方面,要將教師指導實驗課、實訓課、實習課與課堂理論課的教學同等對待。在教師培養方面,除了要求教師定期或不定期地參加培訓外,更應強調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從事相應的實際工作。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應在具備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在學生素質培養的定位方面,高等職業教育也要突出“職業”的特色,培養“實用型”、“應用型”人才,重視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開發。在基礎理論知識方面,“面”不宜過寬,適當強調“專”字,結合其專業考慮理論知識的結構框架和“相關專業”,以求學生將來的“多向發展”。在理論教學中,要注意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向應用性理論、方法性理論傾斜,力求理論與實踐更緊密地結合。
在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知識方面,應書本知識和實踐操作知識并重,除了相應的課堂教學外,應加大實驗課、實訓課、實習課的力度,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抓好教室、實驗室及實訓室兩個課堂的教學工作,抓好校內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
高等職業教育學生的培養,要以就業為導向,其學科方向的發展要考慮就業問題,要開展“雙證書”、“多證書”教育,以“零距離上崗”為教學的具體目標,拓寬學生畢業的就業渠道。
3.教材建設方面的定位。在教與學中,教材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高等職業教育,在教材建設方面,除了突出“職業”的特點外,還要強調“高等”的層次,應該在“夠用”的理論框架下,在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方面,要“全”、“新”并重,力求“高等”。國家在教材的規劃管理方面,要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特別是一些“專家”的參與。應該支持和鼓勵高等職業院校多出教材,出好教材,這要有相應的政策環境,如制定教材送審制度,以教材質量而取舍,優勝劣汰。允許和鼓勵有條件的高等職業院校推出和使用自編的具有高等職業特色的教材,鼓勵具有地方經濟特色的高等職業教材在相應的地區使用,包括適應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特色的教材。在學校評估工作中,也應在政策上適當為院校自編自用教材開點口子,以扶持其發展和成長。
(二)高等職業教育中會計學科的定位
1.會計學科在會計專業的定位。會計教育發展的直接動因是會計職業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會計專業,其主攻方向是會計學科的一系列課程,為學生畢業后從事工商企業及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咨詢服務及審計鑒證等社會中介服務工作掌握良好的理論基礎和基本技能。因此,會計學科在高等職業教育的會計專業中,應定位在為會計職業崗位的需要而設置。在教學內容上,應與社會的會計職業職稱考試、執業資格考試掛起鉤來,有目標、高層次地完成會計職業崗位必備的知識結構,高起點地進入社會實際工作崗位,并具備應對中級及以上的職業資格認證考試的基本知識儲備,使學生在畢業時易于解決行業準入資格問題,以利于以后的發展。
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會計專業教學要考慮社會就業對畢業生在會計學科知識方面的要求,把適應會計職業發展放在首位,從思想政治素質、理論知識結構、業務操作技能三個方面培養學生適應會計職業崗位需要的綜合素質。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跨國公司的發展和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會計教育水平和實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有必要在高等職業教育的會計學科教學改革中考慮到“國際性”的拓展。
2.會計學科在非會計專業的財經類專業中的定位。高等職業教育非會計專業的財經類各專業開設的會計學科的部分課程,是作為知識結構的整體框架的組成部分,為使學生畢業走上社會工作崗位時,能夠更好地適應財經類工作的需要而設置的。
二、高等職業教育中會計學科教學改革的思路
(一)突出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圍繞會計職業的發展和要求進行會計學科的教學改革
我國的會計職業,從大的方面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工商企業及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會計人員主要從事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及內部審計等工作;一類是社會中介組織,如會計師事務所、會計服務公司、投資咨詢公司等,主要從事的是審計鑒證、咨詢服務等工作。另外,政府審計機關的審計工作崗位也是高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畢業生選擇的一個工作崗位。會計專業畢業生的這些就業崗位,從整體上勾畫出了會計職業發展的基本框架。我們應該認識到,這些會計職業崗位首先要求我們的畢業生是去操作,而不是去搞研究,要把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及審計工作的適應性作為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學科教學的著眼點,考慮就業這一牽動全局的關鍵環節,才能使會計專業的教育延續和發展。所以,高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畢業生的操作技能培養,首當其沖的要放在首位來考慮,在會計學科教學改革中,要突出這個關鍵,抓住這個“綱”,以明確我們的教改方向,準確把握我們的會計學科教學改革的定位。
(二)課程設置的基本框架
會計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職業,不但有統一的執業標準,而且有嚴格的行業準入規則,我們的會計學科教學改革,要尊重這一現實,從這個現實出發,考慮我們的課程設置及教學實施。要講適用性,面向行業,貼近地方經濟特色,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按需按崗設置專業和課程。要講職業性,針對具體職業崗位所要求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特點選擇課程內容。要講綜合性,打破學科界限,關注相關專業領域最新技術發展,及時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突出本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
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的會計專業,課程設置要靈活、實用,其中專業基礎課應包括專業外語、計算機基礎、經濟法、財經數學、管理學基礎、會計學基礎等。專業必修課應包括企業財務會計、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預算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會計制度設計等。專業選修課應包括資產評估學、稅務、公共關系、禮儀等。在財經類的非會計專業,可適當開設會計基礎、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等相應的會計學科的課程。
(三)會計學科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1.構建新的教學分類管理。高等職業院校的會計學科教學,應分別按課堂講授教學和實訓指導教學兩類進行管理。針對當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現狀,課堂講授教學應以教師的講授為主,輔以適量的作業,強化教學管理,教師要講懂,學生要聽懂,知識點應為必需、夠用,知識體系要有一個基本框架,不必求全求深。
實訓指導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以規范操作為基本要求,教師在指導中,基本操作統一講解,要講到位,有條理性。具體操作要以一對一的個別指導為主,在啟發、引導的前提下,點撥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完成,實訓課程完成時要有講評和總結,以利于學生領悟知識結構的整體性,充分利用實訓課提高學生對知識應用的掌握程度。
2.制定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學計劃,課堂講授教學與實訓講授教學并重。要從一個新的思路來制定、調整會計學科各門課程的教學計劃,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大綱即要突出“高等”,更要強調“職業”,培養學生成為具有較高理論知識和較高基本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在會計學科的教學改革中,一個主要的問題是課時的分配問題,各門課程中的課堂講授教學與實訓指導教學的學時應按1∶1的比例安排,具體到各門課程要有針對性地適當調整。
3.改革會計學科的考試制度。現行的考試制度,給學生過大的壓力,與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現狀不相符,學生在“死記硬背”,教師在“盡量縮小復習范圍”,師生處于兩難境地。針對職業教育重在“操作”的特點,應改革現行的考試制度,可考慮分步驟進行。第一步,先采取“既分又合”的辦法,課堂講授教學與實訓指導教學分別進行考試,各占50%的比例,把課堂講授課與實訓指導課成績合并作為一門課程的考試或考查的最終成績。第二步,在理順了職業教育的基本教改思路,各項措施到位,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礎上,可考慮“一體式”的考試考查辦法,即以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來評定學習成績。這樣,更為符合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一致性,也從根本上使職業教育的考試改革真正改到位。走到這一步,我們尚需樹立一個新的教學改革的理念,付出更多的努力。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
估[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