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8 05:35:0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煤炭行業,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從基本面來看,2010年以來煤炭行業一直保持著高增長的態勢。根據中信建投的統計,2010年煤炭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與營業利潤大幅上漲至5192億元與1124.1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4.4%與30.4%;公司平均毛利率為32.7%,凈利率為15.2%,ROE(凈資產收益率)為21.9%,表現均好于2009年水平。而2011年一季度,該趨勢得到延續,行業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上升40.7%,凈利潤上升18.2%。
基本面向好
對于未來煤炭行業基本面的趨勢,中信證券的研報指出,雖然宏觀面有一些利空因素,但一方面,無論國內煤價的決定因素還是國內供需的基本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變化對國內煤價影響不大;另一方面,國內緊縮性貨幣政策在預期之內,而且在存款準備金率再度上調后,階段性緊縮預期有所釋放,因此宏觀因素對板塊的影響偏中性。
而高華證券也表示,支撐今年煤市的主要因素―――運輸瓶頸、行業整合、高國際煤價沒有發生改變,而且,近期煤炭行業整合的力度和資源稅改革方面也要好于預期。高華證券預計,煤價在5月份將相對平穩,而6月份之后有望繼續走強。
除了基本面向好之外,“電荒”也是近期煤炭板塊走勢重要的催化劑。申銀萬國煤炭行業分析師詹凌燕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幾年局部地區電力裝機不足、電網配套欠缺,以及國內煤炭供應不足、部分地區電廠發電意愿不強是導致今年電力供應緊張的原因。
根據利用小時數測算,江蘇、浙江、重慶為“硬缺電”,這些區域年化利用小時數已超過6000小時,發電機組短缺嚴重,未來兩年解決“電荒”矛盾,只能向安徽、湖北、貴州增加調人、機組小時數進一步走高;江西、湖南為“軟缺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均低于6000小時,缺煤是缺電的主要原因,進一步疏通運煤“中通道”是解決該區域煤電矛盾的根本辦法,疏通前區域內上市公司將充分受益于煤價提高。
而近期電價上調預期的兌現,則進一步加強了煤價上行的預期。恒泰證券認為,此輪上網電價上調將改善五大電力集團,尤其是贛湘黔等地火電廠的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火電廠有望積極購煤發電,促進煤炭需求,對動力煤企業帶來正面影響。從全年來看,隨著煤炭下游行業需求企穩,用電量增速回升,全年煤炭需求增速將維持在8%左右,其中動力煤和焦煤需求增速預計將達到8%~10%,并有望超預期。
此外,從估值的角度看,在經歷了前期的調整之后,煤炭股估值已經處于偏低水平。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行業主流公司的平均估值2011年PE在16~17倍左右,而在預期煤價上漲情況下,煤炭股估值至少應為20倍PE。
行業表現
淡季缺電,不免讓人對下半年用電形勢有了更深的擔憂。詹凌燕指出,下半年隨著需求進一步增長,京津冀從山西、內蒙調用電力資源不可避免。屆時若電價可以覆蓋發電現金成本,山西、內蒙兩地煤炭消費量必然增加,從而帶動坑口煤價上行,坑口價上漲依然對沿海動力煤現貨價格形成推升;若電價不能覆蓋現金成本,則兩地外送電意愿不強,河北等工業大省或也將面臨缺電,經濟增長蒙受損失。
相比華北,華東形勢更加嚴峻。只要該區域下半年用電水平環比提升10%,山東、江浙滬將很有可能陷入“無電可調”的窘境――安徽省利用小時水平目前已達到5500小時以上。為此應對危機,山東省政府要求當地電廠北備煤天數不得少于30天,淡季找煤也使得港口淡季不淡。因此,隨著用電、用煤需求進一步增長,煤價上行趨勢還將持續。
未來幾個因素將制約煤炭的有效供給,行業仍將保持偏緊的供給格局,煤價繼續上漲:一,國土部暫停探礦權審批,行業投資增速顯著下滑,預計到2013年以后煤炭新增產能回落;二,煤炭重心加速西移,而規劃產能增長最快的三西地區運力瓶頸長期存在;三,經過持續的資源整合以及上大關小,行業集中度迅速提高,煤企對供給端控制力空前增強;四,受印度等因素影響,國際煤價長期看漲,進口明顯受抑。成本方面資源稅改革好于預期,個別省份嚴厲的價格調節基金也不會大范圍推廣,盡管未來各行業人工成本上漲不可避免,但煤炭行業銷售凈利率高,受影響小,因此未來煤炭行業業績增長穩定。
歷年來看,煤炭板塊業績增長穩定,但估值波動遠大于A股整體水平。統計過去5年煤炭股PE顯著波動的13個階段,分析煤炭股PE和相對PE變動與煤價及與下游的鋼鐵產量及價格、火電產量、國內外宏觀因素等的關系,可以看出影響煤炭股絕對收益的主要是宏觀流動性和信貸等貨幣因素,而相對收益則與行業及下游景氣度密切相關,且煤炭股的相對PE 變動一般提前煤價1-2個月左右。
煤價上漲背景下,看好行業2012年投資收益。從當前煤炭股的估值來看,PE和相對PE無論從歷史的縱向來看還是與其他行業的橫向比較來看均處于低位。
未來歐債危機逐步緩解、國內通脹下行趨勢確立、流動性改善以及煤價上行的背景下我們看好煤炭股的投資機會。
篩選公司可以從以下方面:一,集團資產注入較為確定的公司:潞安環能、安源股份、開灤股份等;二,產能高增長的公司:遠興能源、山煤國際、神火股份、盤江股份、蘭花科創等;三,漲價背景下,業績彈性大的公司:安源股份、平煤股份、恒源煤電等;四,資源優勢明顯的公司:國投新集、盤江股份等。
Tips:
值得關注的個股:
山煤國際:霍爾辛赫逐步達產,未來整合煤礦釋放
安源股份:江西煤業注入,估值優勢明顯,后續注入可期
預計國內優質煉焦煤50年內將會枯竭
焦精、肥精煤儲量稀少。根據2005年國家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全部煉焦煤查明儲量2804億噸,其中氣煤(包括1/3焦)儲量為1282億噸,占45.7%;瘦煤445億噸,占15.89%。而煉焦的主要煤種肥煤、焦煤儲量分別為359.15億噸和661.95億噸,分別占12.8%和23.6%。冶煉一噸生鐵需要消耗0.37噸焦炭、0.145噸噴吹煤;而一噸焦炭需要1.37噸洗精煤,其中消耗主焦煤約0.46噸、肥精煤約0.26噸,分別占到34%和19%;其他煤種為0.65噸,占47%。但主焦煤和肥精煤儲量稀少,僅占焦煤儲量的21%和13%,其他煤種儲量占66%。
鋼鐵行業產業升級,國家正在推行大型焦爐化進程。在國家提升高爐容積淘汰落后產能的背景下,未來對資源緊缺的優質肥煤和焦煤需求量將顯著增加。目前我國鞍本鋼、首鋼等大中型鋼鐵企業已基本實現高爐大型化,其焦、肥煤煉焦配比與傳統配比相比.至少提高了5個百分點。我們預測在2020年前國內生產產量保持增長態勢,在此之后將步入下降通道。而隨著大型高爐比例的提升,對焦精煤、肥精煤的單耗將持續增加,預計在2020年將消耗焦精煤1.87億噸、肥精煤1.09億噸,保持年均3%的增速。
經過小煤礦的亂采亂挖,山西現有焦煤儲量大大下降。中國焦煤看山西,山西省擁有全國55%的焦煤資源,查明儲量達1551億噸,但該數據為2005年國家統計數據。從2000年以后,山西對煤炭實施“有水快流”的政策,默許甚至是鼓勵民間資本對煤炭開采。但在開發的過程中,多數小煤礦“吃肥丟瘦”.“采厚棄薄”,全國煤炭資源綜合采出率僅30%左右。其中鄉鎮煤礦更低為10-15%。我們近期對山西調研了解到,目前山西省內優質焦煤資源已經被較大規模破壞,實際可用資源量遠低于2005年政府統計數據。山西陽泉市委書記白云表示,陽泉的煤炭優勢在衰減,已經沒有再增長的可能,陽煤集團可能還能開采40年到50年,絕大多數地方煤礦也就10到15年就徹底枯竭了。
后續的高硫焦并不適合煉焦。我國煉焦煤不僅保有儲量比例與需求比例失調.焦、肥煤僅占煉焦煤總儲量的16.89%和14.46%,二者相加僅占煤炭總儲量的31.35%。并且更為嚴重的其中50%的強粘焦、肥煤為高硫煤,顯然與強粘煤需求比例50-60%相差甚遠,致使一般左右的焦、肥煤不能用于煉焦。從大多數煉焦煤礦區生產看.都面臨低硫低灰的上組煤資源瀕臨枯竭,而與中灰高硫的中下組煤采掘比例嚴重失衡的難題,大量高硫的強粘煤因無低硫煤配銷而轉銷電煤或就地民用,進一步加劇了煉焦煤有效供給趨緊。
預計焦精、肥精資源最多50年內將會枯竭。全國目前查明焦煤儲量為1578億噸,如果以每年約10億噸焦原煤計算,國內焦煤可滿足150年的需要,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由于小煤礦的亂拆亂挖、煤質的下降,我們假設:原煤的灰份15-29之間,焦煤的洗出率為60%。 各地根據硫份的不同,可用低硫煤比例在28-80%之間。根據目前小煤礦開采的狀態,實際儲量可能不到2005年勘探的7成。焦精煤占焦煤比重為34%,焦肥煤占18%,考慮到部分地區沒有焦精煤或焦肥煤,因此我們調整了部分地區精煤、肥煤比例。通過計算,全國可用焦精煤儲量為106億噸,肥精煤儲量為54億噸。我們以2010-2020年年均焦精煤、焦肥煤需求量1.78億噸和1.02億噸計算,焦精煤和焦肥煤的資源枯竭時間為60年和53年。考慮到埋藏深度、賦存條件、之前過度開采等因素,預計在50年內焦精煤和肥精煤將會被耗盡。
焦煤的稀缺性正在為大眾所認可
國家對焦煤的開發正逐漸收緊,從2006年之后,煤炭出口關稅由之前的退稅改為收取關稅,從2008年開始對煤炭特別是煉焦煤出口征收10%的關稅,對焦炭類產品征收40%的關稅。2009年國土資源部曾首次關于實施《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年)》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強重要優勢礦產保護和開采管理: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特殊煤種和稀缺煤種實行保護性開采,合理控制開采規模,加強焦煤、肥煤、氣煤等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推進建立包括特殊煤種和稀缺煤種在內的礦產資源儲備。《煤炭法》修訂稿中將礦區依據價值分為3類――煤炭資源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礦區、特殊和稀缺煤種礦區,并將特殊和稀缺煤種礦區列入保護性開采范圍。
近日,國家能源局再次表示正在研究制定特殊和稀缺煤種管理辦法,對煉焦煤等特殊和稀缺煤種實施保護性開發。國家能源局正在組織開展全國煉焦煤資源調研,將結合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確定“十二五”期間國家煉焦煤資源開局。制止無序開發和過度開采,規范煤炭資源開發秩序。同時,科學調控開發利用總量,選擇條件好的煉焦煤礦區,適度建設煉焦煤接續礦井,保障煉焦煤穩定供應。“十二五”期間將加大煉焦煤企業的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逐步淘汰落后的煉焦煤開采工藝,改革采煤方法,提高資源回采率。
從2008年至今的3年時間內,煤炭行業共發生了38項較大規模的并購重組事件,其中有煉焦煤資源的有24起,占63%。其中不僅包括集團的資產注入,在企業整合小煤礦、外部收購中也優先收購焦煤資源。就近期了解,收購的優質焦煤礦噸儲量收購價基本在20元/噸以上,而優質動力煤在10元/噸之下。
我們可以看到,作為第一線的企業,早在2008年之前就開始有意識的搶奪焦煤資源,而在近期政府也開始重視保護焦煤資源避免過度開發,當中央政府真正了解到優質焦煤資源將在50年內枯竭后預計后期將采取更加嚴厲的保護政策,政府2010年對稀土的政策。屆時焦煤資源的稀缺性將為市場所認可,焦煤股將必將從煤炭股中脫穎而出,與動力煤同樣享受低估值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
日本地震對煉焦煤價并非利空
受地震的影響,新日本制鐵等三家鋼鐵制造商位于東京灣的五個煉鋼廠都遭到了結構性的破壞,停產時間時間有可能持續6 個月,同時這些煉鋼廠的碼頭設施也都無法運營。預計這些煉鋼廠將停產六個月,那么海運鐵礦石市場可能喪失2,220萬噸鐵礦石、750萬噸煉焦煤需求。
雖然部分鋼廠停產,但考慮到震后建設對鋼材的需求將大幅增長,已有日本鋼廠表示,會加大其它未受損的鋼廠的生產力度滿足需求;既然有部分企業會加大生產,而港口地區存煤也會受到海嘯、輻射的影響而不能使用,因此未來日本對原料的需求可能不是減少而是增加。受到地震的影響,日本部分鋼鐵企業停產,同時災后重建也將大量使用螺紋鋼,對國內鋼材需求將出現增長,地震也對全球及中國鋼鐵供需關系構成一定正面影響。
由于日本鋼廠停產導致對鐵礦石需求下降約2220萬噸,使之前大漲的鐵礦石價格降溫,鋼鐵企業成本壓力有所放緩,使國內焦煤價格上漲具備可能性。因此,雖然日本地震降低日澳長協焦煤定價預期。但我們認為日本災后重建需要大量鋼材,對煉焦煤的需求可能不降反升,因此月末的價格談判可能將出乎市場的預期。而確定的是國內的鋼鐵企業將從中受益,使國內焦煤價格的上漲成為可能。因此,日本地震對于國內焦煤企業并非利空。
投資建議
宏觀判斷短期國際、國內形勢并不樂觀
在世界經濟逐漸走弱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面臨著方向性選擇的問題。我們的判斷是在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脫離世界經濟運行周期中國繼續保持高增長難度較大,雖然近期政府出臺了多項刺激經濟的政策,但是美國“次級債危機”還未完全解決,信用卡危機卻呼之欲現;歐洲經濟已經步入衰退邊緣;日本經濟再現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下使得對世界經濟何時回暖難以下定論。
國內政策導向已由反通脹轉向反通縮。中國在經歷了08上半年的“通脹”陰影后,頻繁的降息、四萬億投資刺激等政策反映出決策者政策意圖已轉換為考慮如何面對有可能出現的“通縮”問題。從經濟數據可以看出國內形式并不樂觀:08年第三季度我國GDP增速已降至9.9%,這是自2003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CPI、PPI分別回落至4.0%和6.69%,以前眾多研究人員熱議的“剪刀差”拉動問題已經發生方向性的轉換。這一系列的數據表明中國正在走向通縮,各項政策“猛藥”雖已涉及根本,但政策效應必然有一個滯后期,在其發揮作用之前我們可能要面對的是更加嚴峻的現實。
行業見底為時過早,最樂觀估計應在09年二季度
從煤炭行業自身情況來看,低迷逐漸成為一種常態,價格繼續在下降通道中運行,而其區域性特征越發明顯:南方動力煤需求疲軟依舊,東北、西北地區由于進入冬季采暖階段需求較為穩定;冶金用煤生產企業雖已開始大規模限產,但市場價格仍然一路下跌,如果這些企業的既有庫存不能在較短時間內在市場中得以有效“消化”,那么近兩年曾風光無限的焦炭生產企業特別是小型焦化企業的大面積破產是可以預期的;化肥企業的限產也對較穩定的無煙煤需求造成壓力。
而在眾多數據中最令我們擔憂的是煤炭出礦價格的回落,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10月份煤炭價格出現小幅下降,主產區平均出礦價格824元/噸,較9月下降1.27%。其中,動力煤價格為560元/噸(-0.70%),冶焦用煤價格為1176元/噸(-1.63%)。我們認為價格由供需決定,而價格的傳導需要一定時間,當價格回調回逼至上游終端時,真正的調整可能會在時間和空間上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由于中國的快速發展期長期以來依靠的是投資而非消費,如果投資下降而消費卻難以短期內跟上再加上出口的下滑,那么經濟放緩將成為必然,日前出臺的四萬億投資刺激政策正是基于這個考慮。
在目前經濟結構下,國內企業的產業利潤被明顯放大,直接刺激了企業的投資、生產欲望,所以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加強了(這必須以外國需求至少穩定作為前提)。而這種情況又會促使要素分配更加迅速地向資本、企業、政府靠攏,從而造成政府與企業很有錢但普通居民沒有錢,因為政府是大多素要素資源的最終控制者,由政府直接或間接主導引起的投資過度以及隨之而生的出口過度、消費不足、本幣升值壓力加大等問題將接踵而來。而正是因為投資在中國經濟的主導地位決定了“出手快、下手狠”的投資刺激會較為迅速的得到體現,這個周期影響就有可能較預期持續的時間更短,產生的負面影響更小,但等這次危機消退時,“過熱”也許會重新回歸,中國產業升級仍然遙遙無期。
基于上述判斷,我們認為中國經濟見底時間應會提前,但不大可能出現在09年一季度之前,如果參考GDP平減指數以及國內工業產值增速的運行規律來判斷,有可能國內經濟在09年二季度出現回暖,煤炭行業作為能源供應上游存在傳導時滯,預計在這一時間才能判斷其見底。同時要對行業未來有清晰的判斷還需解決以下三個問題:中國煤炭供給是否過剩;煤炭價格何時得到支撐;煤炭上市公司是否已具備投資價值。
綜合考慮09年供略大于求,10年回到緊平衡
供給面整體判斷:結合前期分析,截止08年9月我國原煤產量為19.34億噸,同比增長14%左右,預計全年的煤炭產量在27.5億噸左右較07年增長約8.44%,考慮到09、10年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較快,修正其增速為7.15%和6.20%。
需求面整體判斷:雖然有投資刺激因素作用,但是其政策效果還需時間檢驗,落實到煤炭行業的需求增長09年是得不到充分體現的(較大需求改觀在10年后),根據前述分析由于4大行業在09年對煤炭消費高增長不構成強支撐,在考慮其他需求的基礎上我們調整了前期預測分析結果。
結合供需的總體判斷:經我們測算在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條件下,2009年我國煤炭供需將會變得較為寬松,整體表現為供給略大于需求的狀況,如果考慮進出口及社會必要庫存的影響其仍然表現為供略大于求,區別在于空間收窄;2010年在宏觀政策刺激下情況會有改變,同上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則可能存在1500萬噸的供給過剩,考慮其他因素則市場將重新回到“緊平衡”的狀態下。
趨“利”避“害”、抓住龍頭
煤炭類企業價值分析思路
股票價格更多反映的是對未來的預期,所以僅憑靜態的估值指標做出判斷是缺乏支撐的,而我們認為衡量煤炭上市公司是否具備投資價值必須得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首先,長期要看能源模式。中國是一個多煤,少油氣的國家,所以我國的工業發展模式也是圍繞著這個展開布局的。而一家好的煤炭上市公司一定是煤炭資源的“壟斷者”(或者其母公司擁有豐富的資源),沒有資源或者缺少資源意味著企業的穩定發展得不到“保障”。那么在這個大判斷成立的條件下,我們有什么理由不長期看好煤炭行業,特別是其中具有明顯壟斷特征的龍頭企業。
其次,中期要看市場供需狀況。當對煤炭行業有一個基本的大趨勢判斷后,必須得對煤炭市場目前的供需狀況有一個基本認識,而我們對此的判斷如前文分析---09年“供”略大于“需”,10年回到緊平衡,特別是09上半年的“冬天”也許真的會很“冷”。
最后,短期要看煤炭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及有無“突發性”事件。一家好的煤炭公司應該具備產量與銷售價格穩步提高、經營業績增長波動不大且具有可持續性等特點。當一家真正的龍頭企業出現“突發性”事件(如產品價格波動頻繁、業績增長明顯放緩等),則意味著其價格下跌的可能加大,如果投資者具有基于以上幾點的價值判斷底線,那么其價格跌破這個底線時就成為了一個較為合理的買點。
行業投資策略及重點公司推薦
從當前煤炭行業的整體結構來看,中小煤企數目仍然較多,這與我國要建立煤炭基地的初衷相違背。中小煤企的存在不僅會造成安全隱患、資源浪費、效率低下等諸多問題,還會影響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而為了順應我國煤炭行業兼并重組的浪潮,大規模淘汰中小煤企的做法值得肯定,“煤老板”必須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中小煤礦遍地開花的局面必須“一去不復返”。唯有如此,煤炭行業或有“明天”可言。
煤企如何生存?有資質、有實力、有條件的煤企應該生存下去,而且必須很好的生存下去。我國長期以煤炭為主要能源消費方式的格局不會有實質性改變,煤企的整體實力很大程度上是衡量我國能源安全、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但是,大型煤炭集團的生存環境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積極兼并重組中小煤礦的工作必須開展下去,規模化的經濟效益將隨之顯現出來。
同時,大中型煤企應該努力完善自身產業鏈條,將勘探、開采、運輸、銷售、再加工、煤化工等諸多環節有效結合,提升煤炭產品的附加值,并將增強企業把控成本、優化效率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煤化工重啟的序幕已經拉開,煤炭集團不妨適時地涉足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項目,將煤化工培育成全新的營收增長點,進而達到核心競爭力提升、改善經營狀況的目的。
煤炭行業未來發展的道路:煤炭行業黃金十年已經過去,GDP高速增長是煤炭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而如今煤炭行業的轉型之路愈發艱難。一方面,煤企自身營收狀況不甚理想,煤價暴跌使煤企多年積累的盈利“付之一炬”,企業能否順利挨過“煤炭寒冬”尚未可知;另一方面,水電企業、風電企業、光伏企業、天然氣公司都將對煤企造成直接或間接的負面影響,能源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勢必會進一步冷落“煤企”,即便是這一過程會來的相對緩慢。
*縣境內有十家煤炭采掘企業,共有職工15712人,資產總額為330960萬元。按照投資主體、生產經營特點和享受稅收政策的不同分為三種類型。一為縣屬煤礦企業兩家,*礦業集團和*崔莊煤礦有限責任公司,縣屬國有企業改制公司,年設計生產能力分別為90萬噸和60萬噸;第二種類型為監獄勞教企業,*省岱莊生建煤礦、*省七五生建煤礦、*省三河口生建煤礦為省司法局管轄,濟寧菜園生建煤礦為市司法局管轄。4家監獄勞教企業均享受監獄勞教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年設計生產能力均為60萬噸;第三類為棗莊礦務局所屬煤炭企業,付村煤礦、高莊煤礦、新安煤礦、袁堂煤礦計4家,除付村礦年設計生產能力為120萬噸外,其余3家年設計生產能力均為60萬噸,按照省政府的有關規定,其企業所得稅繳納地點不在*縣,在棗莊市。
二、煤炭企業地方稅收的特點
(一)實現稅收連年高幅增長,占總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
近年來,煤炭行業實現地稅收入呈直線上升趨勢。*年達到8823萬元,比1999年增長321.95%,年均增長速度為43.32%,高出總體地方稅收增幅26.04個百分點。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在煤炭價格快速長升的帶動下,煤炭行業提供地方稅收的增幅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全縣煤炭行業入庫各項稅收742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46%。煤炭行業入庫稅收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從1999年的25.15%,提高到*年的56.09%,今年上半年達到61.11%(如下表所示),全縣地稅收入對煤炭行業的依存度逐年提高。
(二)分稅種增長幅度不平衡
因與煤炭價格和銷售量相關程度的不同,各稅種增長幅度各不相同。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與上述兩大因素的相關度較高,因此增幅最高。*年比1999年年均增長43.55%,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年均增長35.82%;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和車船使用稅等地方小稅與兩大因素相關度較低,因此,收入增幅較低,剔除2002年土地使用稅單位稅額調整的政策性不可比增長因素,四稅種收入年均增長29.1%。
(三)煤炭行業提供的市縣級收入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
2002年營業稅、所得稅分享制度實施以來,因煤炭行業毛利率較高,造成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較大,煤炭企業實現市縣級收入的比重低于其他行業,同時,隨著煤炭價格的提高,市縣級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2002年煤炭行業入庫縣級收入5659萬元,其中市縣級收入的比重為73.88%,比行業平均數低3.43個百分點。*年煤炭行業入庫縣級收入6658萬元,縣級收入比重為63.75%,比行業平均數低2.56個百分點。從實現稅收來看,煤炭行業實現縣級收入比重從2002年的68.43%下降到*年的65.49%,今年上半年下降到58.73%(如下表所示)。
(四)噸煤稅收負擔呈階梯式上升趨勢。2000年以來,在煤炭價格穩步上升的情況下,噸煤稅負從1999年的4.55元,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11.1元,增長了143.96%,噸煤稅負有了較大提高。1999年、2000年分別為4.55元和4.78元,平均稅負是4.67元;2001年至*年分別為7.32元、6.98元、7.21元,平均稅負7.16元;今年上半年噸煤稅負躍升到11.1元,5年來連跳了三級臺階(如下圖所示)。
(五)三種類型煤炭企業噸煤稅負相差較大
因三種類型煤炭企業享受稅收政策的不同,綜合稅負和噸煤實現稅款相差較大。1999年—*年上半年,縣屬煤炭企業實現地稅收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為10.08%,分別比勞改企業、棗莊礦業集團高8.59個百分點、8.39個百分點。噸煤實現稅款縣屬企業為18.24元,分別比勞改企業、棗礦集團企業高14.98元、15.08元。*年上半年三種類型企業之間的差距更大,縣屬企業噸煤實現稅款為36.25元,分別比勞改企業、棗礦集團高31.57元、32.49元,也就是說兩家縣屬企業每銷售一噸煤炭,其實現的地方稅款分別比勞改企業、棗礦集團高31.57元和32.49元。(具體情況見下表)
三、煤炭行業主要相關指標分析
(一)煤炭價格的高低是決定煤炭行業實現地方稅收增減的主導因素
煤炭行業主要交納資源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使用稅等9種地方稅費。資源稅的計稅依據為銷售數量,其相關指標為銷售數量;城建稅、教育費附加根據交納的增值稅計算,增值稅的相關指標為銷售收入,即單價和銷售數量的乘積,所以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的相關指標為單價和銷售數量;企業所得稅的相關指標為利潤總額,因煤炭企業變動成本在礦井正式投產后主要是工資費用,其他費用比較穩定,在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情況下,企業所得稅的相關指標從深層次的講也是煤炭單價和銷售數量;我縣煤炭企業實行工效掛鉤政策,煤炭單價和銷售量直接決定利稅總額和工資總額,因此也影響代扣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使用稅與煤炭單價和銷售量無直接關聯關系,但其數額較小且變動幅度不大。綜上所述,對煤炭行業稅收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煤炭銷售數量和煤炭價格。煤炭銷售數量主要受煤礦設計生產能力的制約,同時受國家宏觀調控的煤炭存儲條件的限制,煤炭企業往往根據煤炭價格以銷定產,所以對地方稅收起主導作用的主要是煤炭價格。
2000年煤炭價格扭轉了90年代以來下跌的趨勢,止跌回升,從143.28元/噸,上漲到*年的212.4元/噸。特別是進入今年二月底后,市場價格出現暴漲,其價格之高,上漲幅度之快均為近幾年的罕見,煤礦企業平均價格上漲到283.86元/噸,至五月底市場價格為540元/噸(含稅),較年初上漲210元/噸,漲幅為63.6%,較同期上漲156元/噸,漲幅為40.6%。受煤炭價格上漲的影響,各家煤炭企業突破設計生產能力加大煤炭生產量,*年生產銷售煤炭1305.14萬噸,超過設計生產能力615.14萬噸,比1999年的599.35萬噸,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21.48%。今年上半年已實現662.77萬噸,全年預計將實現1300萬噸,接近設計生產能力的2倍。煤炭行業實現地方稅收也由1999年的2728萬元提高到*年的9409萬元,四年增長了244.90%。產量提高了一倍多,而實現地方稅收增長了近兩倍半,價格提高因素從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明顯。1999年以來煤炭銷售數量、銷售收入、平均價格和實現地稅收入變動情況如下表:
(二)煤炭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1、國際煤炭市場的影響。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和原油國際價格的上漲,特別是我國煤炭主要出口地日本經濟的繼續回暖,韓國、臺灣地區也保持相應的增長態勢,全球煤炭需求旺盛,國際煤炭市場求大于供,導致煤價持續上漲。國際煤炭價格*年預計上漲40%左右,從近期的國際煤炭市場價格趨勢來看,這已經是很保守的估計。全年國際市場焦炭價格將仍然在300美元/噸以上的價位運行,遠遠高于前幾年的60美元/每噸的水平。
2、國民經濟快速增長拉動了對煤炭的需求。近幾年來,隨著中下游產業,特別是電力、冶金、建材和石化等高耗能產業的迅猛擴張,對煤炭的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一是市場需求拉動投資迅猛擴張。今年以來,煤炭市場產銷兩旺,但由于需求增長高于供應增長,市場缺口較大,拉動煤炭價格一路走高。二是經營狀況良好驅使煤炭企業競相提高煤價,增加利潤。
3、運輸方面的原因,造成煤炭供應緊張。*年11月初國內糧食和棉花價格突然上漲,為控制糧價、棉價的上漲,國家加大了鐵路運糧運棉的力度,相應占用了部分煤炭鐵路運輸的運量。同時,國家對公路水路運輸車輛、船只施行限載規定,執法力度加強,運輸成本增加,客觀上也影響了煤炭運輸,造成煤炭供應緊張。
4、國家加大煤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部分煤礦限制生產,小煤窯的產量繼續萎縮,造成現有煤炭產量相對不足。
(三)煤炭銷售數量、平均價格與地稅收入回歸分析。
1、利用Excel繪制的銷售數量與地稅收入之間的回歸方程如下圖:
測定系數為0.9543,說明銷售數量與地稅收入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可以用銷售數量的變化來充分解釋地稅收入的變化情況。通過回歸方程可以解釋為,如果煤炭銷量增加1噸,地稅收入可增加9.2817元。
2、利用Excel繪制的煤炭平均價格與地稅收入之間的回歸方程如下圖:
測定系數為0.9592,說明煤炭平均價格與地稅收入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可以用煤炭平均價格的變化來充分解釋地稅收入的變化情況。通過回歸方程可以解釋為,煤炭噸煤平均價格提高1元,地稅收入則增加85.786萬元。
四、*年煤炭行業實現地稅收入預測
從今年上半年煤炭價格走勢可以看出今后一段時間,煤炭價格仍將保持在高價位運行,但會出現明顯回落,主要是: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顯露成效,目前部分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總水平回落,特別是高耗能的鋼鐵、水泥、焦炭業投資大幅回落,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停止審批,在建部分項目紛紛停建,減少了煤炭需求;二是由于我縣煤炭價格屬于煤炭企業自行定價,雖然企業定價較高,但用戶預期價格下調,持幣待購,同時由于市場銷售價格受南方用煤企業的制約,煤炭上漲的價格屬于有價無市。某煤炭企業6月份塊煤價格定為598元/噸(含稅價),后不得降到560元/噸。預計今年下半年,隨著市場對價格的逐步消化,全年平均價格將會緩慢下降,結合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預計*年平均價格會比上年增長30%以上,達到276.12元。根據各家煤炭企業*年生產計劃,預計今年我縣煤炭生產銷售量將達到1300噸。*年我縣煤炭銷售收入將達到276.12*1300=358956萬元。
利用Excel繪制的銷售收入與地稅收入之間的回歸方程為;
根據回歸方程,預計*年我縣煤炭行業實現地稅收入為:0.0332*358956+259.23=12176.57(萬元)。
五、對煤炭行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從*縣的情況看,國民經濟結構單一,煤炭行業左右工業乃至全縣經濟發展趨勢,制造業等工業基礎較為薄弱,地方財政收入對煤炭行業的依存度逐漸增大,只有積極調整產業政策,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培植新的地方稅源,才能保證地稅收入穩定持續增長和地方財政收支的長久平衡。
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是以生態閾值和資源儲量為基礎,涵蓋發展觀念、發展理論、實施主體、政策信息、信息技術、市場機制的動態發展系統。這一發展模式中的各要素獨立存在而又相互依存、協同作用,其整體功能的最大化離不開各要素的共同推動。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理論基礎是清潔生產理論、生態工業園理論、產業生態學理論、循環經濟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煤炭產業的生產循環經濟模式要求煤炭企業不但要在企業內部開展清潔生產,還要將之推廣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其主要表現為:將清潔生產的理念融入到生產戰略、生產目標、生產技術和生產制度中去,堅守開展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規劃,無論是在老礦區改造還是在新礦區開發中,都要以循環經濟為核心。改進煤炭開采技術,改革礦井開拓布置和采煤工藝。其次,在煤炭資源開發中,盡可能采用先進技術裝備和工藝,對煤炭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和伴生礦資源進行綜合開發。依據技術支持,對與煤炭伴生出現的礦產品、煤層氣、礦井水等多種資源及廢棄物進行統籌規劃、綜合開采。發展煤炭洗選加工轉化技術,提高煤炭產品質量和層次,減少污染和浪費。最后,在煤炭資源種類、品質分類生產中依照粗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的工序,將煤炭加工成高附加值產品,將煤炭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如煤矸石、瓦斯、礦井水、煤泥等進行綜合利用,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共同發展進步,實現煤炭生產、煤礦經營與礦區環境的協調發展。對于政府來說,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政策,對煤炭行業的循環生產活動進行積極引導和適當推進,因此,政府在工作上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鼓勵、督促企業積極進行生態復墾、廢棄物處理以及清潔生產、潔凈煤等技術開發、應用和改進。改造和建設選煤廠,發展煤炭一條龍服務體系,鼓勵煤炭行業探索煤炭開發和利用新途徑;結合煤炭企業環境質量和企業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企業監督和監控體系,促使煤炭企業從源頭上狠抓循環經濟增長,為煤炭企業的全方位發展提供積極的政策引導。
1.2煤炭能源化工基地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煤炭能源化工相互依存的循環經濟產業基地園區,是煤炭行業循環經濟的又一存在方式。它可以聚集眾多煤炭產業活動相關園區,實現煤炭產業生產群體的共同發展,并為產業和企業提供了爭取一定優惠政策的可能。在劃定的區域內,利用科學規劃、政策優惠、管理策略,形成適宜煤炭企業成長的經濟大棚,吸引外來企業進行項目、資金、人才、技術投資,進而實現相對集中的企業群體在地理空間上的集中發展。從實踐經歷來看,匯聚了各種煤炭生產和加工企業如石化企業、冶煉企業的大型流程型煤炭工業園區有著較強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其內部的資本流通也更加便利,企業生產、銷售、產品運輸和儲存的風險都大大降低。目前,我國政府煤炭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手法是:在煤炭行業發展和循環經濟產業基地園建設中,重點加大煤電基地園和煤炭焦炭化工基地建設。因為這兩個煤炭和發電是我國能源領域兩個聯系最為密切的行業,結合煤炭資源來發電,可以降低電力行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此外,煤電行業生產中出現的工業廢料,如煤渣、煤矸石等可以在兩個行業內實現轉換和循環利用。在工業領域中,焦炭是污染排放量最嚴重的行業之一,而在煤焦化工基地內,煤炭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大大減少,多種中間產品在其他行業的重復利用還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額外收入。總之,在一個融合了制造企業和服務企業的工業基地中,在彼此合作與社區合作的基礎上,企業生產所需要的水、材料、能源等要素的存在有了更加穩定的保障。有著合作和集體利益需求的產業共同體,為企業產物、廢棄等物質的流動提供了便利,大大減少了生產、物質、能量的處理成本和責任,提高了產品的運作效率和質量,也使得產業共同體可以獲得比單個企業更高的經濟效益。
1.3礦區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礦區產業循環經濟建設的重點是推進礦區產業結構轉型和能源結構的調整。究其原因,我國礦區傳統產業部門多以低技術、低規模、低效益、低循環的傳統生態農業和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傳統工業生產為主,礦區整體產業規模與現代產業規模還有很大的差距。礦區煤炭產業的多元化發展,需要煤炭行業與共生單位如電力共生單位、建材共生單位、煤炭深加工共生單位、伴生礦物綜合利用共生單位搞好關系,實現煤炭生產企業與服務行業及相關單位的協調發展。這就需要煤炭生產企業更新生產觀念,立足于科學規劃和技術創新,加大體制改革,更好地構筑企業共生體和循環經濟產業鏈,提高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中企業的競爭能力,夯實循環經濟網絡的存在基礎,推進礦區生產方式和生態轉型。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政府應在煤炭行業比較集中的區域,進行能源結構的正確調整,鼓勵煤炭企業使用二次能源以及開發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合理配置節約型能源消費結構;發揮社會各市場各部門、群體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區域廢棄物處理體系,督促煤礦企業對廢棄煤渣進行集中收集,對煤炭運輸過程中散落的煤炭進行回收利用,確保能源生產過程中產出的廢棄物排放達標;完善與煤炭行業發展關系密切的經脈產業,衍生煤炭產業鏈,依托煤炭資源優勢,引進外資,發展煤電、煤化、煤—焦、煤建產業,推動資源礦區發展接續產業和替代產業。促使煤炭行業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在市場經濟的洪流中健康發展。
2煤炭企業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應用
2.1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發展策略
(1)加強企業環境戰略管理,提高安全生產意識。煤炭企業首先要將企業環境戰略納入企業發展戰略的整體框架之中,結合企業經濟發展目標,增強企業環境戰略的柔性與韌性。因此,企業要在外部環境分析的基礎上,對宏觀經濟運行規律有一個客觀的認識,深刻認識區域經濟和行業經濟的發展趨勢,充分了解煤炭產業及與之相關的產業的經濟形勢,增強企業管理的前瞻性、針對性和實戰性。其次,加強對企業內部環境的分析和研究,對企業的實力、競爭能力、管理水平、運營能力客觀認識和評價,有效發揮各類資源效能,從戰略層面推動企業進行體制改革、管理變革,增強企業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在企業管理中,普及安全生產的理念,為煤炭企業正常生產運營提供基礎保障。對于煤炭企業來說,所謂安全生產不僅包括堅持以人為本,關注員工身心健康,做好安全生產的基礎工作,加強安全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防護水平。還包括從制度、資金、技術上為安全生產提供保證,完善完全生產系統,通過生產工藝提高、生產布局優化、設備更新提高企業的自然災害預測、預警和抵抗機制。更要通過應急知識講座、安全教育、安全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促進煤炭企業的現代化、標準化和機械化。
(2)引用先進科技,增強企業競爭力。目前煤炭生產和洗選加工所生產的伴生資源,若沒有高端技術支持,很難實現有效利用。因此,煤炭企業應堅持企業自主創新的發展理念,大力完善創新體系,強化創新機制,提高煤炭生產核心技術和重大項目的研發應用力度;引進先進科學技術如中低濃度瓦斯發電技術、煤焦油處理技術等,引進先進工藝和先進設備,如一次碼燒矸石磚生產線、粗萃精制工藝設備、大功率煤矸石發電機組等,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建立技術研發和推廣機構,加大企業與科研院所、設備廠家、兄弟企業的聯合創新機制,集中多方力量開展新技術研發;強化科技創新體系,以開放式、跨地區、跨學科、跨行業技術創新為目標,加速項目孵化和人才培養;加大科技項目的資金投入,完善科技創新投入保障機制,設立企業科技發展基金,加強搶占性、關鍵性和普遍性問題的技術攻關,大力解決煤炭企業最為關心的安全生產管理實際問題;圍繞企業發展戰略,加大后續項目的儲備研發,推動煤炭企業自動化、信息化、現代化建設能力的不斷提高。
(3)加大企業文化和人力資源建設。企業文化是企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核心,煤炭行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必須結合國際、國內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認識環境建設的重要性,統籌規劃、合理設計,為生態環境建設和煤炭企業形象塑造增添無數活力。對于企業來說,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企業薪資福利與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還包括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穩定的文化隊伍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必須能樹立企業誠信,能吸引人才,能凝聚人心,必須以綠色、人文、和諧煤炭企業建設為指引,可以有效推進循環經濟模式的發展和應用。此外,企業文化建設還具有減少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的作用,煤炭企業一旦出現了人員管理不善問題,不僅會導致煤炭開發和生產的低能、高浪費、高污染,還有可能導致核心員工的流失,進而給企業帶來更加嚴重的損失。鑒于此,煤炭行業應從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技術培養、文化建設、薪酬保障等方面入手,運用技能考核、公開招聘、崗前培訓、工資考核等手段,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和人力資源開發。
2.2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發展步伐
(1)發展和推廣潔凈煤技術是我國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煤炭生產企業應在成熟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基礎上,積極開發與引進大型先進技術,加快推動潔凈煤技術產業化。這就需要煤炭行業加大選煤廠改造和建設力度,采用先進的洗選技術和設備改造現有選煤廠,優化產品結構,實現企業內部以清潔生產為核心的小循環的建立,推行清潔生產,減少產品和服務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使污染物排放實現最小。以堅持清潔生產的山東魯北化工集團為例,該企業將磷銨生產過程中排放出來的磷石膏用來制造硫酸并聯產水泥,制造出來的硫酸又用于磷銨生產,這樣一來,上游生產過程中產出的廢棄物搖身成為下游產品的原料,下游產品產出后又為上游生產提供了原料,整個生產過程中等于沒有廢物排出,資源實現了高效循環利用。
(2)面向共生企業在區域層面上形成中循環。這要求企業結合工業生態學理論,通過企業間的物質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實現企業相關產業的工業代謝和共生關系,建設資金、技術、人才基礎雄厚的工業園區。對于企業來說,其職責為:發展配煤服務體系,完善水煤制備和應用技術。企業應在政府支持下,在煤炭中轉港口和集散中心建設配煤場,為用戶提供價格合理、質量保證、安全環保的動力配煤,形成產、配、送、售后的一條龍體系;完善水煤漿制備和應用技術,研究水煤漿新型添加劑,提高燃燒器效率和水煤漿燃燒過程中的固硫、脫硫改造技術,滿足市場水煤漿需求。降低燃油鍋爐改造費用,建設大型機組改造示范工程,鼓勵煤礦與相關產業合資建設水煤漿制備、配送公司,發展管道輸送、燃燒發電一體化工程。
2.3做好細節問題的處理
(1)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做好產業鏈延伸。煤炭行業產業結構優化要綜合區域、行業、所有制、政策優勢、資源優勢和管理優勢等要素,通過資本紐帶推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經營,在產業延伸上抓住煤資源主體,堅持煤炭在產業結構優化中的核心地位,積極發展煤電、煤運、煤化工、煤建材等相關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煤資源的利用率和轉化率,提高煤產品的附加值,發展使用二次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升非煤產業實力,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中圖分類號:TD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1-00-01
我國能源資源的顯著特點是“富煤、貧油、少氣”。我國能源的稟賦條件決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以來,煤炭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然而從2012年開始,隨著市場對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煤炭市場逐步呈現出供過于求的現象。從宏觀經濟上看,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制約發展的不利因素依然較多。
今年,煤炭行業形勢繼續走低,全國煤炭產能依舊過剩嚴重,競爭形式進一步惡化,行業虧損面不斷擴大。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國已有9個省全行業虧損,36家大型煤企中有20家虧損,9家處于虧損邊緣。煤炭市場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煤炭產銷量持續下降。上半年全國煤炭產量18.16億噸,銷量17.27億噸,同比均有所下降。二是進口煤持續高位。上半年進口煤炭1.6億噸,凈進口1.57億噸,同比增長1.5%。三是庫存居高不下。全社會庫存已經持續31個月在3億噸以上,6月末煤炭企業庫存接近1億噸,居歷史高位。四是價格大幅下跌,秦皇島5500大卡平倉價跌破500元/噸,比年初下降135元/噸,同比下降85元/噸,全國煤炭價格已經降至2007年底水平。五是行業效益持續下滑。目前已有50%以上企業職工工資開始下滑,部分企業已經出現了發不出工資的情況。六是資金壓力加大。企業現金流大幅減少,經營風險上升,有的企業已經出現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究竟是什么讓煤炭行業突入寒冬?
一、產能過度釋放,市場供求關系逆轉
過去十年,由于重化工業加速發展以及資源產品漲價等因素,我國煤炭生產增速加快,然而在2012年,在宏觀經濟調控下,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市場對大宗商品需求降低,煤炭市場逐漸出現供過于求的現象,社會庫存首次突破3億噸,達到3.44億噸,煤炭價格開始出現下滑。然而,一方面是煤炭價格在下滑,另一方面煤炭市場產能卻在繼續擴大,部分企業為了挽救市場,增加收益,不斷加大產量,以求“以量補價”。
二、進口煤持續高位,沖擊國內市場
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煤炭需求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我國煤炭進口量卻保持高位。2013年,我國煤炭進口3.27億噸,出口751萬噸,凈進口量達3.2億噸,主要是需求因素造成的,我國南方沿海地區企業較多,對進口煤炭有一定的需求。盡管今年國家已出臺政策提高煤炭進口門檻,限制劣質進口煤的涌入,但進口煤對國內市場的沖擊依舊不可小視。
三、環保壓力不斷加大
近兩年來,各地霧霾天氣頻繁出現,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尤其是今年,京津冀地區霧霾天氣尤為嚴重,環保壓力越發凸顯。2014年7月,北京市質監局了最新的《低硫煤及制品》地方標準,新標準規定:北京市所有用煤企業(無論民用還是工業)都須使用低硫煤(京標煤),硫的含量需要小于等于0.4%;工業用煤灰分指標小于等于12.5%,限制高煙塵污染煙煤的使用。更高的環保標準無形中增加了市場競爭,讓部分“超標煤”更難謀出路,低硫、低灰、高發熱量的煤將成為市場的寵兒。
煤炭企業如何走出困境,深入研判形勢,沉著應對危機,我國能源的稟賦條件決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我國煤炭資源儲量5.9萬億噸,探明儲量2.3億噸,占一次能源資源總量的94%。根據今年英國BP 集團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鑒》顯示,2013 年世界能源需求增長2.3%,略低于歷史平均水平,反映出全球經濟的疲軟。在此全球形勢下,國內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主導地位雖然略有下降,占比為67.5%,仍占據較大比重。
煤炭市場在經歷十年的成長期后,已慢慢步入成熟期,石油天然氣等在一次能源資源占比雖然有所上升,但煤炭依舊是主力資源。如果按同等熱值折算,煤炭價格不足汽油價格的1/9,也不到天然氣價格的1/3。所以,雖然煤炭價格出現迅速下滑,但是想要淘汰煤炭,甚至取代煤炭,還要有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
四、研究煤炭清潔發電,實現煤電一體化
目前,國內有不少煤電企業正在探索燃氣標準的超低排放技術應用,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在杭州的檢測結果,浙能嘉興電廠7號、8號機組在不同工況時,煙囪總排口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項主要煙氣污染物的排放數據分別為不超過3.08毫克/立方米、15.1毫克/立方米、23.67毫克/立方米,優于天然氣燃氣輪機組排放標準。而在環保成本上,平均每度電僅提高2分錢左右。二科學發展煤化工,實現煤炭優質轉化,煤炭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煤可以經化學轉化后生產烯烴、尿素、甲醇等化工產品。“十一五”以來,我國現代化煤化工技術和產業化取得重大進展。多家煤炭龍頭企業早已開始著手布局煤化工項目。由于煤化工屬于高精技術,投資巨大,在大力發展煤化工、實現煤炭清潔有效利用的同時,需注意煤化工發展的科學性和有序性,從技術可靠性和項目經濟型著眼,綜合考慮資源和環境制約特別是水資源的制約問題,切不可盲目跟風,科學布局煤化工項目,推動煤炭的清潔高效轉化,緩解我國煤炭市場的產能過剩問題,提高煤炭的有效利用率。
總之,煤炭行業迎來了一次不可避免的調整期,煤炭企業想要走出困境,還需要政府盡快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減輕賦稅并嚴控煤礦的超能力、超強度生產,鼓勵煤炭企業主動降低產能,同時限制劣質煤進口,提高煤炭的安全準入標準,優化生產布局,推動煤炭行業走向成熟。
煤炭行業的“十面埋伏”
從2002年到2011年十年間,是煤炭行業的黃金十年,秦皇島港5500大卡的煤炭價格(編者注:秦皇島港煤價是煤炭價格指數的一種)每噸煤增長了536元,山東能源集團在同期每噸煤增長了627元。煤炭行業的黃金十年靠的是產量增加、價格上漲。
而從2012年1月到今年7月,秦皇島港5500大卡的煤炭價格由去年1月份的790元/噸,下降到今年7月份的584元/噸。山東能源集團在這期間煤炭價格每噸下降了177元,現在山東能源集團的煤炭產量是1.23億噸,1億噸就是177億,這對企業來說都是純利潤。
但我個人感覺,中國煤炭行業尚處在深秋,真正的冬天還沒有到來。煤價還將持續下滑,形勢將日益嚴峻。這從煤炭行業所面臨的經濟形勢和能源發展趨勢就能分析出來。
首先,世界經濟將因發達國家深度調整而進入低速發展階段,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
1998年、1999年煤炭企業最困難,當時中國的GDP增速低于8%,煤炭消費量增速急劇下滑。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當GDP增速低于8%的時候,中國煤炭的消費量增速將會大幅下滑。2011年以來,中國GDP增速處于下滑狀態,與此同時,煤炭的消費量增速也在下滑。
其次,在6月28日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有專家將新一屆政府的經濟政策解讀為三句話:“無刺激”: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資,空間已不大。“去杠桿”:貨幣政策“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結構改革”: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第三,中國煤炭產能過剩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十一五”及“十二五”頭兩年,煤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2.3萬億,按照800元投資一噸的產能,2.3萬億投資就有了30億噸產能,2012年煤炭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是2001年的52倍。保守估計,我國目前的煤炭產能過剩5億噸,“十二五”后三年將總共增加12億噸產能。去年全世界煤炭產量是78億噸,中國煤炭產量占了世界產能的47%。
第四,國外低價煤炭大量涌入,中國煤炭市場“被國際化”。
我們的產能、價格都比國外高,因為我們加入了WTO,尤其是山東及華東地區,受到了東西夾擊(指西煤東運和大量的進口煤在山東的港口落地,并往西推)和南北夾擊(指北煤南運和東南亞國家的煤進入中國市場)。目前,中國既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進口國。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是被國際化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節能減排力度的加大,對煤炭行業的影響和約束加大。
尤其是今年初的霧霾天氣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其實,煤炭不達標排放才是二氧化碳的罪魁禍首,也是造成霧霾天氣的主要因素之一。環境、節能減排對煤炭行業的約束越來越嚴格,煤炭行業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
各類可再生能源將逐步擠占化石能源空間,對煤炭的影響是漸進的,這是能源消費發展的趨勢。可怕的是頁巖氣、可燃冰等非常規油氣資源成功開發將對化石能源產生顛覆式影響,甚至是致命影響。
美國以頁巖氣革命帶來了美國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導致整個美國對外能源需求的變化,改變了美國政治、經濟、軍事戰略。
現在清潔、高效的能源會成為未來能源消費的發展趨勢。一噸可燃冰可產生163立方米的天然氣,燃燒后無殘渣、無排放。中國具有著豐富的可燃冰儲量,僅南海、東海的可燃冰可采儲量可以供中國能源消費160多年。一旦這種非常規能源開采后,將對煤炭等化石能源產生致命的影響。
“九五”苦、“十五”難、“十一五”熱
“九五”期間,對煤炭行業來說,就是一個字:苦。
“九五”的背景是什么?亞洲金融危機,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煤炭企業管理權下放,體制發生根本性變革。
計劃經濟時期,我們的煤炭企業只要保證安全,煤的銷路不用愁,煤價、銷售都是國家統一計劃調撥。到了市場經濟時期,就要考慮企業的生存、發展。實際上,這個時期就是一個煤炭企業轉型的時期,由一個車間轉變為一個市場主體。
那個時候過礦長,煤炭價格低,市場營銷難,煤炭庫存高,員工生活極為困難,為此采取的措施是全員營銷,減員增效,轉崗分流,精簡機構,減負消腫,進行市場化改革等。
當時的口號是:“不靠天、不靠地,脫貧解困靠自己”,“不是虧損消滅企業,就是企業消滅虧損”,“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十五”期間,就一個字:“難”。
當時社會經濟開始逐漸復蘇,“斷奶絕糧”后的山東煤炭企業普遍遇到老區煤炭資源日益枯竭的局面,大量人員亟待分流,煤炭企業面臨不發展便衰亡的嚴峻形勢,開始“分兵突圍”,走出去“開疆拓土”,采取了關井破產,主輔分離,集資建礦,股份制改造等改革措施。這個時期的基礎奠定了“十一五”時期煤炭企業的輝煌。
“十一五”期間,煤炭企業開始“熱”了。
中國經濟發展快了,為煤炭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這個時候,只要有煤就能賣錢,出現了煤炭市場熱、投資熱、領導頭腦熱,“跑馬圈地”,無序投資,盲目增產等現象,形成行業以增加投資、提高產量為特點的粗放型增長方式,為今天的困難埋下了隱患。
“十二五”必須轉型
“十二五”期間,中國煤炭行業必須轉型,轉型升級才是走出困境的關鍵。如果抓不住當前的機遇、做不好今天的工作,明天將會更困難。我對山東能源集團轉型發展的總體思路是:綠色、高效、清潔、安全、多元。
能源發展必經三個階段,由煤炭為主體轉為煤炭和新能源并重,再轉為以新能源為主體。在這個能源發展過程中,煤炭將起到由傳統能源轉為新時代能源的橋梁和支撐的作用。具體到山東能源,就是要做“能源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能源生產技術服務供應商,常規能源供應服務商,城市清潔能源供應服務商,能源金融服務供應商。
生產技術服務供應商包括了“綠煤戰略”的綠色生產,就是要在煤炭開采中出煤不見煤,不能對大氣造成污染,污水不外排,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把煤炭企業打造成“沒有資源”的資源開采企業,發揮山東能源集團在煤炭開采中的管理、技術、服務、文化、裝備等優勢。“綠煤戰略”的綠色利用,就是實現煤炭從低效燃燒到高效利用,從固體燃料到液體燃料,從燃料到原料,把常規能源變成綠色高效清潔的能源。
常規能源供應服務商就是“從井口到爐口”全方位提供能源供應服務,從煤炭生產、煤質研究、煤炭定制、煤炭物流到煤炭用戶。
二、煤炭企業市場營銷主要對策
建立高素質的營銷隊伍。市場營銷是一項業務性和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優秀營銷隊伍是企業營銷取勝的關鍵因素之一。一是嚴把營銷隊伍進入關。將業務精、社交能力強、熱愛營銷工作的優秀員工納入營銷隊伍。二是加大對營銷人員培訓。重點對企業的營銷人員進行煤炭質量等方面的知識強化,掌握重要煤炭質量指標的概念,熟悉各種產品的優劣,根據客戶需要正確的向客戶推銷不同的產品;及時掌握客戶所需產品和服務要求,指導企業生產、服務部門進行調整。三是加大對營銷人員管理。營銷人員在外的一切活動代表的是企業形象,銷售人員是消費者與企業溝通的主要橋梁。要加大對營銷人員的管理,要求營銷人員及時掌握市場動態以及客戶個性化需求;及時協調處理客戶與企業存在的問題,增加客戶對企業產品的忠實度,最大限度保持市場份額。
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體系。一是實行市場營銷例會制度。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實行市場營銷例會制度,及時調度,及時分析,掌握市場的營銷動態,時刻掌握營銷工作的主動權。二是實行市場跟蹤制度。落實營銷人員到各大、中型企業,尤其是重點的客戶對象,開展調查研究,了解客戶的生產經營狀況及需求,適時調整策略。三是實行信息共享制度,建立一套從生產、銷售、運輸等信息共享制度,打破企業部門之間信息不通暢、信息不能共享的格局,及時、全面的掌握市場信息,及時調整生產、銷售策略。四是建立客戶關系管理系統。開發數據庫管理系統,對煤炭用戶的各種信息進行收集,生成清晰有效的數據信息;加大與客戶的溝通力度,及時改變經營策略。做好產品銷售策略調整。一方面認真做好市場調查與預測。
煤炭市場與其他產品市場一樣,都受國際、國內大環境的影響。因此,市場調查要有目的地收集、分析信息,根據掌握的信息對市場需求以及變化進行正確的預測。另一方面,企業要根據市場的調整變化,調整產品銷售的策略,通過深加工和多元化的服務來滿足客戶的需要。根據不同的不同地區、不同用戶、不同行業的客戶情況,實行靈活機動的價格辦法,留住新老客戶。創新營銷手段和戰略。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煤炭營銷市場手段也應適應市場進行不斷創新。企業應該結合自身企業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研究與規劃,通過制定科學的市場營銷戰略,爭奪新的客戶和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