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4 04:03:2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品德評定自我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是首要任務
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是一項重要的基本素質。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班主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作為一個永恒的主題你,已成為我校德育教育的主旋律。為此,我校組織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愛國志士的事跡展覽,還舉辦“熱愛祖國,創建和諧校園”的征文活動,學生都踴躍參加,。我班還借助活動課舉行了“愛祖國、愛家鄉”的演講活動,讓學生從活動中加深對祖國的認識,增強愛國愛家鄉的意識,讓學生立志為建設祖國而努力學習。
2、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對學生以后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結合學校工作,教育學生努力做到勤儉節約,不怕挫折,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助人為樂,講究衛生,遵守公共秩序等。我是這樣進行教育的,如我班劉繼明同學,今年十月初,在宿舍組織“整蠱幫”,以保護舍友為由,收取每人2元錢。有時還欺凌底段學生,針對他的不良品行,我采用以心換心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找他談心,了解其內心活動,進行心理疏導,慢慢地他愿意和我主動交流,開始關心幫助同學,學習上也積極主動,逐漸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改掉了壞毛病,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第一步。由此可見,學生的可塑性很強,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逐漸形成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
二、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是重要任務
班主任和其他任課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文化知識,更要教給學生小學方法。學生掌握了科學的學習規律和必要的學習技能,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因此,我從教育、指導、總結、激勵這四個環節著重抓起。
1、教育。一般來說,學生對于學習方法的掌握并沒有明確的認識和迫切的要求,因此,必須通過指導來提高他們的認識。這個指導要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我認為應該從學習方法指導和養成良好的學風兩方面入手。如定期與數學、英語任課教師開展學習方法交流會,英語教師針對優異學生懶惰特點,對其每天背單詞,背句子進行了嚴格要求,而數學教師對差下生利用課件、午休對學生進行輔導,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而我在班會課上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指導后進生樹立學習目標,還針對本班的實際情況,在學期初班級就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學生的學習勁頭比較足,在各課教師的指導下,不斷進步。
2、指導。指導學生學習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除了指導學生如何學習外,我還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學習經驗,彼此間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如學期初,如何樣制定學習計劃;每次測試后發表自己的感想等交流活動,班內為此還組織“一幫一”互助小組,共同找出小組成員中的不足之處,共同進步,這樣以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總結。學生進行自我總結,是會學習一條重要途徑。學會學習不僅要靠老師的指導更好靠學生自己的積累,因此,我經常組織學生自我總結反省自己的學習方法。
4、激勵。由于我班學生惰性強,自主能力差,于是我制定了班級操行評分制度,獎、罰分明,一周一評定,一周一匯總,對前三名同學發獎勵鼓勵。這樣以來,學生能及時受到表揚、鼓勵,使他們體驗進步的快樂。
三、提高學生的身體心理健康素質是關鍵任務
由于我班是六年級,處于升初中階段,學生的身體、心理發生了較大變化,這時候班主任一定要重視這個時期的學生心理教育,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
1、傳授青春期知識和心理衛生知識。讓學生對青春期有必要的認識和了解,有利于他們適應青春期所特有的生理、心理變化。因此,我查閱相關資料,利用班會分別給男生女生教授,一些同學在青春期知識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課下找我談心,這樣以來,接近了學生的生活體驗,也幫學生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2、培養學生自主自立的心理品質。一個人的心理依賴性程度越高,承受力就越低。因此我把培養學生的自主自立品質作為心理健康教育重要內容來抓。如輪到值周時,我把主動權交給班委,由他們組織安排并管理。在一次值周中,我把阿合交力和張雪同學在校門口值周時,發現腿腳不方便的一位老大爺過馬路,他們兩不由分說的去幫助老大爺過馬路,并送回家,讓他們學會尊老愛幼,養成文明禮儀的行為習慣,從而鼓勵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教育。
3、增強學生承受挫折能力。一方面讓學生形成豁達開朗,而不是狹隘的生活態度,培養學生能夠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質。一方面分析學生心理受挫的原因,主動找學生談心,引導學生正視挫折,使學生的行為向健康方向發展。
四、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素質是必要任務
勞動技能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把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結合起來,為此我做了以下工作。
1、提高學生對勞動意義的認識。要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全面發展不僅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知識,而且要愛勞動,會勞動。班級的勞動實踐區,學生栽樹,按時澆水、除草,精心照料,小樹郁郁蔥蔥,學生們嘗試到勞動的快樂。
2、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通過班會、語文活動課,學生調查周圍環境,爭當環保小衛士這樣強化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學生能夠做到保護環境,綠化校園。
總之,在21世紀,作為一名班主任要在新課改教育理念下不斷豐富自己的頭腦,并在實踐中積極探究創新,真正能把素質教育貫穿于班主任工作中。
參考文獻:
要搞好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就必須建立一個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而建立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關鍵是需要一個根據評價目標建立起來的評價指標體系和一個評價標準體系。我校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從六個方面展開。
1.認真落實思想品德評價工作。思想品德評價對指標體系的建立相對比較容易,因為國家頒布的有關德育大綱或德育綱要中不僅有德育目標的總體目標,而且有分階段的德育目標體系。上級部門下發的思想品德評價表就是根據德育大綱提出的目標和內容的要求來建立的,每學年進行一次評價,初中階段共進行三次評價,我校嚴格按程序落實這項評價工作。開學初利用班會對思品評價表進行學習,使學生明確努力方向,評價時,開展評價學習,嚴格按要求評價。對“五無”評價,即無班主任簽字、無班主任評語及等級、無折合分(折合分=自評分×10%+互評分×20%+師評分×70%)、無校長簽字、無評價日期。學校政教處不予以審批,學校對學生德評不達優秀的不予評優,不合格的限期改正。由于我校對學生思想品德評價嚴格操作,班主任和全體學生都很重視,評價效果良好。我們把思想品德評價作為我校評價體系中的第一項重要內容。
2.開展家長評定學生思品活動。評價內容分為“理想前途”、“心理健康”、“自尊自愛注重儀表”、“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勤勞儉樸孝敬父母”、“嚴于律已遵守公德”五大塊,共25條標準,表現分為“優良”、“中”、“差”三個等級,分別按4、3、2分計分。評價表下設有家長寄語欄。每學期開展一次評價活動。家長對這項評價活動非常贊賞,同學們也因為家長要對自己進行思品評價,平時在家、在學校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步養成,同時我們班主任的教育效果也能夠通過家長對學生思品的評價得到一定體現,學校也通過這項評價作為衡量班主任工作的一項指標。(見附件一)
3.建立學生成長卡。評價對象是個別自制力差的學生,評價以每周一張表格的形式,每節課由學生持成長卡找任課教師評價,評價分為三個等級即優(A)、良(B)、待改進(C)。每周自己和班主任進行小結評價,并把信息反饋給家長,家長簽好意見,反饋給班主任。這樣通過成長卡的評價,這些平時自制力差的學生不斷改進缺點進步十分明顯。像我們初一年級一些行為習慣差的同學,如C一5班廖勇吉、蔣金洲,C一7班趙梓君,C一9班郝昱進步大,現已取消了成長卡評價。家長們對這項活動熱情很高,如C一5班蔣金洲自列入成長卡評價對象以來,家長來校共教達十次以上,產生了明顯的社會效應。(見附件二)
4.建立學生成長袋。成長袋依次分為“A學生1-10周表現”其中學生表現(從思想品德、學習態度、體育鍛煉、勞動觀念、班級貢獻、時事學習、課堂表現、情緒狀態等方面每周自評如實填寫),班級考核(由班干部逐周填寫)B“期中總結”其中包括學生成績表、學生期中反思表、班主任期中寄語;C“學生11-20周表現”(內容同A);D“期末總結”包括“學習成績表”、“學生自我評價”、“班主任評價”、“家長評價”。每學期初把成長袋發放到各班主任手上,對每一位學生按要求評價,每一位學生的進步與成長通過成長袋反映出來。成長袋已成為我校學生成長進步的搖籃。(見附件三)
5.建立家校聯系本。聯系本是一種很實用的評價工具,是溝通家校聯系的紐帶,是將教師、家長評價及學生自我評價結果相互反饋的一個載體,它形成三方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使評價三方對學生建立客觀全面的認識,促進進一步發展,發揮評價最大效應。我們學校的具體做法是:每個學生備一個聯系筆記本,學生在校的表現通過聯系本適時反映給家長,學生在家的表現通過聯系本適時反饋給班主任。學生是家校聯系的中介和受教育、受評價者,學生在評價中全面認識自己、約束自己。家長教育責任心增大,諸多家長紛紛通過家校聯系本與班主任教師溝通,經常來訪的家長也大量增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學生上學、放學路上的“真空”時間也得到有效控制,學生上網玩電游沒有機會。
6.制訂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評價內容16條,評價按照自評、家長評、小組評、總評(師評)每學月開展一次。本方案附表上對評價方法有詳細說明,這里不作過多講述。(見附件四)
二、講求教育實效,實踐全新評價方法
過去評價方法基本上是定性評語。這種方法由于沒有明確具體的評價標準,過多地從教師印象出發,使評價往帶有明顯的主觀性、隨意性。我們學校對評價方法進行了探索,對評價方法進行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以下是我們運用的幾種評價方法:
1.操行評語法
評語法是評價者根據自己對測評對象的觀察和了解,參照有關標準用陳述句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分析,肯定優點,并指出主要缺點和努力方向的一種方法。
我們班主任的期末評語,按以下兩種方法操作:
(1)班主任直接寫評語。直接寫評語較為省時間,但主觀性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把班主任寫的評語交給學生本人看,以征求他們的意見,然后教師再定稿。其中評語要求少否定,少批評,更多地應該針對學生各個方面的進步。
(2)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寫評語。這種做法是由學生本人根據評價目標的要求,自己進行評價,寫出評價的意見。或者在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后,再讓學生在小組里相互評價,然后再由班主任根據學生自我評價意見和平時的觀察寫出綜合評語。這種做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反思型評語法
學生是評價的主體,參與評價通常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壓力,有助于調動其內在動機,成為自覺的內省與反思的開始,促使其認真總結前期行為,并思考下一步計劃。隨著評價的日常化,建立不斷的良好的反思習慣,形成源源不斷的動力。我校學生的成長袋的每周表現及期中反思表就是采用這種評價法。
3.等級法
等級法是根據評價目標的要求,把學生評價內容劃分為若干等級的一種方法。具體等級可分為五級、四級、三級。等級的表示法一般用描述等級的語言或“”來標記。例如五級分為“優、良、中、合格、不合格”;四級分為“優、良、合格、不合格”;三級分為“優、合格、不合格”。不合格的學生畢竟是個別,為了不給學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可以用“待努力或待達標”代替“不合格”,用“”表示方法類同。
用等級法評價學生素質能說明每個學生思想發展的程度及其在班集體中所處的地位,而缺乏具體內容,學生對自己的優、缺點和努力方向都不明確。所以等級法要與自我總結和小組或他人評議結合,使學生對自己的優缺點的認識比較清楚。
我校的“學生成長卡”、“學生綜合素質評估”就是采用等級法評價。
4.評語定量法
此法是把評價分為若干因素或項目,每個因素分若干等級并用評語表示,如:很好、好、一般、較差,每個評語給定一個分值。如“很好”給5分,“好”給4分……。把各項分數相加所得分數為測評總分,再從總分數中折算成優、良、合格等幾個等級,把計量轉化為評語。我們的“學生思想品德評價”、“家長評定學生思品方案”主要采用這種方法。
5.評分法
這種方法是以《德育大綱》、《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依據,結合學校具體情況和學生年齡特點,提出一些學生品行中應予提倡的良好行為項目為加分項目,列出一些學生品行應予以否定的不良行為項目為減分項目,視為考核量標。對每個學生學期開始,確定一個基礎分(60分或100分),然后根據平時操行予以加減分,加分與減分可以相互抵銷。實行這種方法,著重對平時學生行為作出記載,每月評定總分一次,期末總算。
用這種方法考評學生,有事實依據,比較客觀,便于及時獲得學生思想狀況反饋的信息,便于教育者施教,同時有利提高學生思想道德認識。我們各班級采用了這種學生日常操行評分辦法,進行班級學生日常管理。
學校就如一個花園,有蒼翠的松樹,也有低矮的藤蔓。學校應本著“全面發展”的宗旨,既關注每一個學生,又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方面,堅持以人為本,重視人文精神的回歸。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踐中,我校將評價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將評價作為學生主動學習的一部分,通過合作改進評價活動,根據不同評價目標,應用多種評價方法,設計富有創意的評價工具,開展豐富多彩的評價活動,時時事事有評價,以此優化了教學效果,促進了學生發展。
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教師已漸漸將這些理論、思想、深入滲透并貫徹到一切教學行為當中,使教師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新的評價觀念,產生新的評價行為,讓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揚起了科學理性的風帆。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我們決心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扎實工作,開拓創新,不斷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徑,努力營造和諧的氛圍塑學生高尚的人有特色的重點學校,為培養更多、更好的新時代建設人才,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評價方法:
功能偏移,忽視了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教師的教育與學生
的綜合素質評價相脫節等等,使其已成為束縛素質教育獲得突破的一個瓶頸。實施
新課程以來,評價發展迅速,德育工作者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問題進行了大量有價
值的探索,從傳統的、主觀的評價轉向客觀的科學的評價,從單一的定性評價,轉
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多樣性評價。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為了培養未來社會需要的多樣化的人才,我校堅持以“做人”教育為突破口,其
他各項工作協調發展,不斷強化“大德育”觀念,堅持以德立校,堅持學校、家庭
、社會教育相結合,嘗試構建了一套完善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逐步形成機制
,并實踐了一套全新的評價方法,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研究。
一、結合學校實際,建立科學評價體系
要搞好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就必須建立一個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而建立綜合素
質評價體系的關鍵是需要一個根據評價目標建立起來的評價指標體系和一個評價標
準體系。我校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從六個方面展開。
1.認真落實思想品德評價工作。思想品德評價對指標體系的建立相對比較容
易,因為國家頒布的有關德育大綱或德育綱要中不僅有德育目標的總體目標,而且
有分階段的德育目標體系。上級部門下發的思想品德評價表就是根據德育大綱提出
的目標和內容的要求來建立的,每學年進行一次評價,初中階段共進行三次評價,
我校嚴格按程序落實這項評價工作。開學初利用班會對思品評價表進行學習,使學
生明確努力方向,評價時,開展評價學習,嚴格按要求評價。對“五無”評價,即
無班主任簽字、無班主任評語及等級、無折合分(折合分=自評分×10%+互評分×
20%+師評分×70%)、無校長簽字、無評價日期。學校政教處不予以審批,學校對學
生德評不達優秀的不予評優,不合格的限期改正。由于我校對學生思想品德評價嚴
格操作,班主任和全體學生都很重視,評價效果良好。我們把思想品德評價作為我
校評價體系中的第一項重要內容。
2.開展家長評定學生思品活動。評價內容分為“理想前途”、“心理健康”
、“自尊自愛注重儀表”、“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勤勞儉樸孝敬父母”、“嚴
于律已遵守公德”五大塊,共25條標準,表現分為“優良”、“中”、“差”三個
等級,分別按4、3、2分計分。評價表下設有家長寄語欄。每學期開展一次評價活
動。家長對這項評價活動非常贊賞,同學們也因為家長要對自己進行思品評價,平
時在家、在學校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步養成,同時我們班主任的
教育效果也能夠通過家長對學生思品的評價得到一定體現,學校也通過這項評價作
為衡量班主任工作的一項指標。(見附件一)
3.建立學生成長卡。評價對象是個別自制力差的學生,評價以每周一張表格
的形式,每節課由學生持成長卡找任課教師評價,評價分為三個等級即優(A)、良
(B)、待改進(C)。每周自己和班主任進行小結評價,并把信息反饋給家長,家長簽
好意見,反饋給班主任。這樣通過成長卡的評價,這些平時自制力差的學生不斷改
進缺點進步十分明顯。像我們初一年級一些行為習慣差的同學,如C一5班廖勇吉、
蔣金洲,C一7班趙梓君,C一9班郝昱進步大,現已取消了成長卡評價。家長們對這
項活動熱情很高,如C一5班蔣金洲自列入成長卡評價對象以來,家長來校共教達十
次以上,產生了明顯的社會效應。(見附件二)
4.建立學生成長袋。成長袋依次分為“A學生1-10周表現”其中學生表現(從
思想品德、學習態度、體育鍛煉、勞動觀念、班級貢獻、時事學習、課堂表現、情
緒狀態等方面每周自評如實填寫),班級考核(由班干部逐周填寫)B“期中總結”其
中包括學生成績表、學生期中反思表、班主任期中寄語;C“學生11-20周表現”(
內容同A);D“期末總結”包括“學習成績表”、“學生自我評價”、“班主任評
價”、“家長評價”。每學期初把成長袋發放到各班主任手上,對每一位學生按要
求評價,每一位學生的進步與成長通過成長袋反映出來。成長袋已成為我校學生成
長進步的搖籃。(見附件三)
5.建立家校聯系本。聯系本是一種很實用的評價工具,是溝通家校聯系的紐
帶,是將教師、家長評價及學生自我評價結果相互反饋的一個載體,它形成三方共
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使評價三方對學生建立客觀全面的認識,促進進一步發展
,發揮評價最大效應。我們學校的具體做法是:每個學生備一個聯系筆記本,學生
在校的表現通過聯系本適時反映給家長,學生在家的表現通過聯系本適時反饋給班
主任。學生是家校聯系的中介和受教育、受評價者,學生在評價中全面認識自己、
約束自己。家長教育責任心增大,諸多家長紛紛通過家校聯系本與班主任教師溝通
,經常來訪的家長也大量增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學生上學、放學路上的“真空
”時間也得到有效控制,學生上網玩電游沒有機會。
6.制訂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評價內容16條,評價按照自評、家長評、小
組評、總評(師評)每學月開展一次。本方案附表上對評價方法有詳細說明,這里不
作過多講述。(見附件四)
二、講求教育實效,實踐全新評價方法
過去評價方法基本上是定性評語。這種方法由于沒有明確具體的評價標準,過
多地從教師印象出發,使評價往帶有明顯的主觀性、隨意性。我們學校對評價方法
進行了探索,對評價方法進行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以下是我們運用的幾
種評價方法:
1.操行評語法
評語法是評價者根據自己對測評對象的觀察和了解,參照有關標準用陳述句的
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分析,肯定優點,并指出主要缺點和努力方向的一種方法。
我們班主任的期末評語,按以下兩種方法操作:
(1)班主任直接寫評語。直接寫評語較為省時間,但主觀性強。為了解決這一
問題可以把班主任寫的評語交給學生本人看,以征求他們的意見,然后教師再定稿
。其中評語要求少否定,少批評,更多地應該針對學生各個方面的進步。
(2)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寫評語。這種做法是由學生本人根據評價目標的
要求,自己進行評價,寫出評價的意見。或者在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后,再讓學生在
小組里相互評價,然后再由班主任根據學生自我評價意見和平時的觀察寫出綜合評
語。這種做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反思型評語法
學生是評價的主體,參與評價通常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壓力,有助于調動
其內在動機,成為自覺的內省與反思的開始,促使其認真總結前期行為,并思考下
一步計劃。隨著評價的日常化,建立不斷的良好的反思習慣,形成源源不斷的動力
。我校學生的成長袋的每周表現及期中反思表就是采用這種評價法。
3.等級法
等級法是根據評價目標的要求,把學生評價內容劃分為若干等級的一種方法。
具體等級可分為五級、四級、三級。等級的表示法一般用描述等級的語言或“”
來標記。例如五級分為“優、良、中、合格、不合格”;四級分為“優、良、合格
、不合格”;三級分為“優、合格、不合格”。不合格的學生畢竟是個別,為了不
給學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可以用“待努力或待達標”代替“不合格”,用“
”表示方法類同。
用等級法評價學生素質能說明每個學生思想發展的程度及其在班集體中所處的
地位,而缺乏具體內容,學生對自己的優、缺點和努力方向都不明確。所以等級法
要與自我總結和小組或他人評議結合,使學生對自己的優缺點的認識比較清楚。
我校的“學生成長卡”、“學生綜合素質評估”就是采用等級法評價。
4.評語定量法
此法是把評價分為若干因素或項目,每個因素分若干等級并用評語表示,如:
很好、好、一般、較差,每個評語給定一個分值。如“很好”給5分,“好”給4分
……。把各項分數相加所得分數為測評總分,再從總分數中折算成優、良、合格等
幾個等級,把計量轉化為評語。我們的“學生思想品德評價”、“家長評定學生思
品方案”主要采用這種方法。
5.評分法
這種方法是以《德育大綱》、《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依據,
結合學校具體情況和學生年齡特點,提出一些學生品行中應予提倡的良好行為項目
為加分項目,列出一些學生品行應予以否定的不良行為項目為減分項目,視為考核
量標。對每個學生學期開始,確定一個基礎分(60分或100分),然后根據平時操行
予以加減分,加分與減分可以相互抵銷。實行這種方法,著重對平時學生行為作出
記載,每月評定總分一次,期末總算。
用這種方法考評學生,有事實依據,比較客觀,便于及時獲得學生思想狀況反
饋的信息,便于教育者施教,同時有利提高學生思想道德認識。我們各班級采用了
這種學生日常操行評分辦法,進行班級學生日常管理。
學校就如一個花園,有蒼翠的松樹,也有低矮的藤蔓。學校應本著“全面發展
”的宗旨,既關注每一個學生,又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方面,堅持以人為本,
重視人文精神的回歸。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踐中,我校將評價與教學緊密結合起
來,將評價作為學生主動學習的一部分,通過合作改進評價活動,根據不同評價目
標,應用多種評價方法,設計富有創意的評價工具,開展豐富多彩的評價活動,時
時事事有評價,以此優化了教學效果,促進了學生發展。
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教師已漸漸將這些理論、思想、深入滲透并貫徹
到一切教學行為當中,使教師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新的評價觀念,產生新的評價行
為,讓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揚起了科學理性的風帆。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我們決心
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扎實工作,開拓創新,不斷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徑,努力營造
和諧的氛圍塑學生高尚的人有特色的重點學校,為培養更多、更好的新時代建設人
才,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評價方法:
1.在每一條評價內容中,“優秀”記,“良好”記,“合格”記
,“不合格”記為〇,每一條評價內容獲7個“”以上,“總評”記錄為“優
”。
2.總評“優”達到12個以上的可以評為班級“星級少年”,并可以參加“校
班主任是塑造真善美的靈魂,培養高素質高品格的人才。是教學生怎樣做人,做學生生活的導師和道路的引路人,故有“人師”美稱。眾所周知,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領軍人,而“班級”是青少年成長的“小社會”,是學生群體生活的“大家庭”,班主任就是大家庭的“家長”,肩負著一批批人前途的重任。因此,理應將豐富真情和愛心傾注于班級,為青少年成長營造健康向上,公平公正、民主“法治”的良好環境。本文從教育理論出發,結合我二十年中學班主任生涯的實踐,談談本人對班級管理的方法和重點。
1.注意第一印象,創造良好的開端
從小學過渡到中學的學生對新環境有特別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對新老師尤其是對新班主任更是關注。我從“人總有先人為主的思維定勢”這點出發,我在新生入學之初或分班之后,很注重給學生留下儀表端莊大方、舉止從容利落、情緒飽滿高昂,談吐幽默機智的良好形象,力爭讓學生對我“一見鐘情”。為此我盡量盡快熟記班級學生個人檔案:相貌特征、姓名愛好、家庭情況……,讓學生驚訝于班主任對自己的了解和特別的關心,從而很快贏得學生的好感和喜愛。作為班主任,開學后的兩個月,常融入學生之中,做學生朋友式的知心老師,這樣,既能了解學生的不良習慣,錯誤思想并及時給予糾正,更能使師生情感融洽,增強班主任的凝聚力。
2.分清班干職責、強化民主意識
班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同學們的榜樣模范。組建班委會,管理好班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環節。為此我先制訂好各類班干分管的工作職責及評價的細則,采用“全體投票、競爭上任、不行則退、民主罷免”的方法。在期中的評定中不合格的班干,由全體同學罷免并推選新班干。這一決策,是學生的需要,更是將來社會的需要。這樣做的結果,讓學生懂得“干部”沒有“終期制”,更不是由班主任指派任免,讓同學們有真正的民主,更強化了學生的民主意識。
民主是學生心理需要。中學生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張。不再是小學生那種“你講我行,你訓我服”制約式,更不會有“一致通過”,“堅決擁護”的一呼百應的從眾現象。為此,我在制訂紀律班規時先由全班同學每人寫幾條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規定及處罰辦法,班干集中整理后交全班討論表決、修改通過。這樣的班規學生自覺遵守、樂意遵守、容易執行。在獎勵學生等“重大”問題上原則上由班長主持,同學投票表決,增強透明度,班主任我不去干涉。在班費收支、活動開展等事情上由班委員決定實施,真正讓學生“當家作主”,履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領略民主的實質內涵。
民主也是學生學習的需要。當然只有那些自學能力強的學生才會積極主動、自覺刻苦、效率顯著,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的關鍵是民主和方法,只有民主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適應中學的學習環境。由于我極力主張實施民主,故而所帶學生均能很自覺學習,發奮拼搏。
3.加強思想教育,注重個性心理
韓愈在《師說》中寫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傳道即思想教育是老師的首要任務。人的思想決定支配著人的行為,國民素質最基本最關鍵的是全民族的品德素質。只有正直、善良、真誠的人才能享受到做人的幸福感,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受到了鄰里社會的贊譽,那些只顧自己、損人利己、損害國家民族利益的人,即使是學習尖子也同樣被鄙視,成為社會的危險品,所以加強品德教育是學生本人的需要,更是國家民族的需要。為此我提出要“育人教書”。對學生反復進行國情教育,要求多看報刊新聞,每周寫出生活小事的周記,利用班會課指導暢談評述國內外及身邊的熱點問題,定期要學生寫思想品德總結,利用一切辦法讓學生解剖自己的思想。我還要求學生從身邊、從眼前、從小事、從自己做起,注重平時生活中的“小節”,培養高尚的情操。
隨著社會的發展要求,獨生子女已已是定局。這些獨生子女個性強,心理較復雜,具有自尊心強、思維敏捷,接受能力強等優勢,但較任性、情感脆弱、孤獨自傲、自理自立能力差,承受壓力挫折的能力弱等特點,更應引起班主任的注重。我總是創造機會讓學生發展特長,表現自我。經常在班級開展書法、演講、朗讀辯論等比賽,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平時對他們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作為班主任,切忌動輒發火、遷怒于學生。既使是批評,我總采用含蓄間接法,做到目光中飽含深情,態度中蘊藏期望,表情中充滿關懷,講究心理制裁以產生精神的震動而內疚自責,以柔克“剛”。批評過后更應關注其“閃光點”,并予以及時贊譽。
4.“特護”后進學生,“優差”組合幫帶
高職學校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對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人格,以適應現代社會對公民良好素質的要求。醫學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將來作為所從事的工作是服務病人,所以更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素質,以對職業生涯的發展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
一、與學校對學生德育教育培養目標相一致,制定班級的管理措施,加強常規管理。
良好的日常生活學習習慣對于一個人的健康成長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但不得不承認,高職院校的學生基本素質相對較差,自我約束能力比本科院校的學生差一些,所以更要求班主任的工作做得細一些,耐心要多一些。班主任與學校的學生管理部門密切配合,工作效果會更好。例如學生宿舍衛生,一般而言,如果能夠把自己的宿舍收拾得干凈整齊,那么在自我管理方面也會不差;而那些每天被子都不能疊好,書桌上凌亂的學生,往往也有上課遲到甚至缺課等不良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及活動方面都表現欠佳。學校的管理部門有專人進行學生宿舍衛生的檢查,對于反饋回來的結果,班主任一定要予以重視,尤其是給予表現不良的學生關注與教育,這一點對于剛剛獨立生活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更為重要。早期給予關注,就能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從長遠的角度看,改變學生的不良生活習慣,就可能因此改變他的人生,教育的育人作用也正是體現在微細處。
二、把德育教育與學生考核密切結合起來。
學校每學期都會有獎學金評定,而德育教育占有一定的比例,班主任要把全體同學都置于同一級別,具體落實到每周的班級德育考核表格中,設立扣分和加分的制度,每周對學生實施日常行為評比,將學生的扣分和加分情況記錄下來,在每周班級值周情況公布欄張貼公布,并作為學生思想品德評分或年終評選優秀生的依據。而這些過程評價資料也是學生鑒定的必備資料,有了這些資料,到了獎學金評定時,德育評分就會有所依據。而除了獎學金這種綜合獎之外,班級也要設立月度獎懲制度,對于德育設立單項獎,用班級的活動基金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獎勵。這一制度可以把那些由于成績偏差,無法得到獎學金這類綜合獎的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獲得獎勵,激勵他們對自己進行約束與管理,效果非常好。
三、充分利用班會,及時進行班級德育教育。
我所帶班級的班會一般是每月一次,開學初和學期末各一次,在開學初的第一次班會上,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學期要求和學期目標,并要求學生把自我要求寫成文字,自律自查,學期末進行對比總結。另外,要求班干部每周組織一次微型班會,要求學生自我總結,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在每月的正式班會上,對本月的思想、紀律、學習、衛生等方面進行評比、教育,并提出下個月的奮斗目標,正確引導學生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實現一個又一個月目標。我利用班會,結合本月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從一點一滴的日常小事為出發點,教育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為”,通過做好小事來激勵學生,激發學生內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自覺完成班級的各項目標,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堅信自己是最棒的,并向著更好的方面努力,促使其形成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培養他們良好的做事習慣和人格品質。這無疑對他們成人成才是非常有利的。
四、抓好班干部隊伍建設,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起到示范作用。
班干部是班級的骨干和帶頭人,是同學中相對比較優秀的分子,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善于運用班干部的榜樣力量在學生的成才過程中是非常有用的。處于成長階段的年輕人,需要高于他們生活環境的榜樣,更需要身邊可以學習的榜樣,而班干部可以充當這一角色。班干部一般都是學生中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強的,要培養他們的管理能力,能夠自己管理自己,培養他們獨立的工作能力和創造能力,而他們能力的提升對于班級其他同學可以起到帶頭的作用,讓先進帶動后進,共同進步,班級的風氣好了,大家就可以共同成長,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德育是我們時代的當務之急,但德育又是一個千古難題。德育是一個需要智慧也呼喚智慧的教育領域。道德教育是一種非注重發揮德育對象主體性而不能具有實質性效果的教育形態。同時,德育過程具有計劃性與正面性、復雜性與多端性、引導性與整合性的特點,決定了德育教學要在注重學生主體性發揮的基礎上,實行多種德育方法的綜合運用。
一、說理法
說理法是通過語言說理傳道,使學生明理曉道,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認識的方法。這是一種堅持正面理論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導,增強辨別是非能力,促進道德發展的重要方法。
說理的形式多種多樣,說理法屬于正面講授法,注重對學生的啟發。《論語.述而》中記載:“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朱熹注解說:“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教育學意義上的啟發實際上是指通過調動對方的積極思維而有所領悟的教育方法。作為一種教育理念的“啟發”在道德教育上意味著它承認人性的善良或道德教育在人性上是可能的。教師不能給學生以道德良心,而只能將其固有的道德良心喚醒。道德教育只有在具備一定的主體接受條件的情況下才能進行。道德教育必須考慮學生的道德發展水平與個性實際,真正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同時在運用說理法的時候要具有一定的“時代性”。說理法多是在講授課程的時候運用,可以是一個道德原則,也可以是具體形象、具有啟發性說服力的講解和報告。說理法廣泛運用于德育中,因為德育要求有其正面的引導,教師合乎邏輯的分析與論證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和價值觀念、信念的養成。
二、示范法
示范法是用榜樣人物的優秀品德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總是努力給少年們描繪出活生生的人的鮮明形象,這樣的形象成了人類的永久體現,我要讓這個形象照亮少年的心,深入他的思想深處,使少年的心更快地跳動……” 示范法中引用的榜樣人物可以是全國學習的榜樣,例如在教學中,帶領學生觀看《2010年感動中國十大新聞人物》的視頻,讓學生在被其中的先進和感人的事跡打動的基礎上,對道德有了更直觀的理解。也可以引用是學生身邊的榜樣,每年學校都在表彰品行表現優秀的學生,評為學校的“文明守紀先進個人”,這些先進的個人就在學生的身邊,例舉他們的好人好事,先進行為,讓學生們有了具體學習的對象,有了實現道德行為的參照、可能和信心。由于榜樣能把社會真實的思想、政治、法紀、道德關系表現得更直接、更親切、更典型,因而能給人一極大的影響、感染和激勵,教育、帶動和鼓舞人們前進;運用榜樣示范法符合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進。也符合人的認識由生動直觀到抽象的發展規律。
三、陶冶法
陶冶法是教師利用環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如果說說理法和示范法一種明示的德育教學方法,陶冶法則是一種暗示的德育方法。陶冶法的基本理論基礎是環境與人的發展的相互作用。一般說來陶冶法有“陶情”和“冶性”兩方面的作用機制。陶情是一種與認知活動相互聯系的情感和情趣的化育過程;冶性則指與情感聯系的認知上的進步乃至人格的提升。在德育教學過程中陶冶的方法主要側重于情感的陶冶,但其作用當然不止情感的培育。“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與款押,熏清陶染,言談舉動,無心于學,潛易暗化,自然似之。”教師的身教對陶冶法的運用很重要,教師是學生模擬的重要對象,用教師自身良好的品行和道德修養影響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認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教師也要注重促進學生們在陶冶法中的主動參與,使得道德教育的意向和內容寓于生動形象的環境和氛圍中,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
四、鍛煉法
讓學生參加各種實際活動,在活動中鍛煉思想,增長才干,培養優良思想和行為習慣。
德性的本質是德行。亞里士多德說:“我們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為公正的人;進行節制,才能成為節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現,才能成為勇敢的人。”鍛煉的方式主要是學習活動、社會活動、生產活動、課外文體科技活動。在運用學習活動的方式時,可以采取模擬活動的形式,在課堂上開展針對社會生活而自編自演的“道德短劇”,讓學生們在創編短劇的過程中觀察生活,了解的社會道德的現狀和要求,讓學生在扮演的角色的過程中體會角色的感受,進而提高學生對道德的認知。運用社會活動的方式時,可以將道德教學擴展到校外,帶領學生到敬老院,去為老年人服務,體會幫助他人的快樂。參觀烈士陵園,感受革命前輩的奉獻精神。運用生產活動的方式時,側重進行日常道德規范的訓練。要避免道德教育上的形式主義,日常道德規范訓練是很重要的。讓學生民主制定道德規范,實行有效的監督機制。鍛煉法將道德教育過程寓于學生的主體學習或探索之中,不僅有利于鞏固道德知識教學的效果,更有利于道德技能訓練和價值觀的培養。
五、指導法
指導法指的是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品德反省,以實現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品德修養是在建立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能力發展基礎上的,是人的自覺能動性的表現。
在運用指導法的時候,要注重培養學生道德修養的自覺性。要讓學生有提高自己道德修養的需求,同時幫助學生制定修養的標準與計劃,避免學生的盲目性,還要鼓勵學生在道德實踐中不斷反思自己、自我監控、自我評價、自我激勵。在修養指導的過程中,讓學生閱讀好的書籍,是提高學生自我道德修養的重要途徑。這種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其自我意識及其自我修養能力的提高,調動他們自覺主動地接受教育,增強他們抵制不良思想道德影響的免疫能力,推動學校德育工作的發展以及學校德育目標、內容的實現。 六、評價法
評價法是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展。它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操行評定。
獎勵作為一種積極強化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活動中被廣泛接受和采用。適當的獎勵可使學生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增強其學習的動機,改善教育活動的氛圍。特別是對于后進生來說,獎勵往往能夠更大的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在運用的獎勵法的時候,要注意即重結果也重過程,注意頻率和程度的適當,注意獎勵的針對性,注意獎勵的本質應是精神上的鼓勵,注意獎勵的范圍要盡可能的面向全體學生。
懲罰法能起到“當頭棒喝”的驚醒教育作用。“合理的懲罰制度不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這種合理的懲罰制度有助于學生的堅強性格,能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和人的尊嚴感,能培養學生抵制引誘和戰勝引誘的能力。”——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在運用懲罰的時候,要注意懲罰的目的是教育,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在懲罰中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愛心、善意和尊重。懲罰時要注意運用多種方式,同時要獲得多數學生的道德支持。
評比和操行評定要注意周期性和公平性,評比要發揚民主,條件要明確具體,人人皆知,評比過程中要讓大家發表意見,使學生受到教育,要定期檢查和總結,及時宣傳、表彰好人好事。要真正的起到對學生的激勵作用。
運用評價法要注意做到目的明確;公正合理;符合實際;得到大多數學生的公認;表揚、獎勵為主,批評、懲罰為輔。
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經歷一個反復的培養教育或矯正訓練的過程,這就要求從事德育課教學的教師在長期堅持的前提下,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的道德修養的培養。馬卡連柯說“沒有任何十全十美的方法,也沒有一定有害的方法。使用這種或那種方法的范圍,可以擴大到十分普遍的程度,或者可以縮小到完全否定的狀態——這要看環境、時間、個人和集體的特點,要看執行者的才能和修養,要看最近期間要達到的目的,要看全部的情勢如何而定。”因此,德育的方法要靈活而綜合的運用。
參考文獻
[1]歐陽教.德育原理[M].文景出版社.
[2]魯潔,王逢賢.德育新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
[3]黃向陽.德育原理[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192-01
作為一名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班主任,我面對著這樣一群學生:學習成績不好;自律性差;任性、散漫;做事懶惰、不吃苦;自暴自棄;社會不良習氣感染嚴重;不健全、貧困家庭較多……
幾乎每一名學生都占據了以上我所見到的大部分情況,他們就是很多人眼里的差生!
那么,這樣的學生,他們的出路在哪里?放任自流、自生自滅?我想,所有人都會給出否定的回答:“不行!”特別是對于我們職業技術學校的老師來說,絕對不行!由于大環境的客觀原因,使得很多問題孩子來到職業技術學校念書,既然來了,既然是學校,我們就不能讓他們放任自流。
他們還都是孩子,還是屬于成長中的孩子,很多的過錯不能全歸罪于他們身上。他們也是堂堂正正的人,他們將來還要進入社會成為社會中的一員。如果不在學校多加以教育,他們的將來會如何?之于社會又如何?
我認為,我們應該從他們身上看到希望。他們較其他成績好的學生更早面對職業教育,他們的動手能力得以長時間的鍛煉,這是他們的優勢,等他們參加工作后,他們就是動手實踐的好手,是從實踐中走出來的工程師,對我們社會的發展、進步會有相當大的貢獻!
所以我想,對他們的教育,對于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值得深思、責任重大、意義深遠。
我作為職業教育學校的班主任,我有著這樣的經歷、經驗,正是這些經驗,讓我相信,他們可以更好!
一、充滿愛心的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我任教的這些學生,基本上從小在批評和否定聲中長大,從做事不符合家長、學校要求的那天起,他們就沒有被表揚過、沒有被信任過,更沒有所謂的成功過。于是,我抱著尊敬他們、抬高他們、讓他們感覺自己有地位的心理去走近他們。每一次和學生談話,我都會說:“誰說你不行,別人比你強在哪里,你的智商比別人低么,你完全有理由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在我的尊重和鼓勵下,孩子們放棄了自卑的心理,也會誠懇的跟我說一些他們的內心想法。之后,我也充滿關愛的對他們噓寒問暖,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使他們得到了來自師長的誠懇關愛,使他們忘掉了曾經鄙夷、冷漠的目光,讓他們覺得自己也是值得關愛、值得注意的人。就這樣,我走進了他們的內心世界,和他們的距離近了,對他們的教育基礎也就打下了。
二、與學生暢談理想、介紹現實
每一個孩子的心中都有理想,社會的大環境讓他們也了解很多成功人士,有的令他們羨慕,有的他們也想超越,只不過他們在之前的努力上做的不夠,沒有堅持,沒有把握住自己,于是才覺得自己離夢想越來越遠。我告訴他們:“還來得及,因為你們還是個孩子,你們還是個學生,時間夠用!”其實他們也知道,成功不是空想,可他們不知道如何去做、不能堅持。于是我就多給他們講一些社會現實:“有理想當然好,但要務實,你們走出校門面對的不一定是‘光鮮’的工作,但每一份‘光鮮’的工作都是一點一滴的積累、努力的結果,而你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先做好這一點一滴的積累。認真學習文化、認真動手操作、認真培養良好品德。沒有眼前的成功,何談將來的成就?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是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而不是充滿幻想、侃侃而談、紙上談兵的水貨。你吃飯了,你就有力氣;你學會技術了,你就會工作。這就是現實。”
三、總結學生存在的問題,對號入座、反思進取
孩子們不可恨,雖然他們曾經或正在經歷著某些過錯。
針對我班學生的情況,我總結出學生存在的問題有:學習基礎差進而不愛學習;學習惰性強、不堅持;無組織、無紀律,太過自我;易沖動、做事不多加考慮無顧忌;社會不良習氣感染太重,如抽煙、喝酒、早戀等;攀比、過度消費;小團體情況嚴重、成邦結派、匪氣嚴重……
面對這些問題,我找了班級的每一位學生談話,共同分析他們到底都有哪些不良習慣、不良習氣,在我的引導下讓他們自己總結出不足之處,之后師生二人共同探討成因、分析好壞,得出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因為學生的過錯而貶低、瞧不起學生,要讓他們感受到我是在誠懇地把他們帶上光明的人生之路,讓他們放下戒心,真誠的與我交流。這樣,我對他們的引導就輕松了許多。
四、耐心跟蹤、時刻輔導
耐心是對我們班主任的要求與考驗,并不是我們做到了各種指點方法就完事大吉。培養人才是長期艱苦的工程,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必須做到耐心的跟蹤每一個學生的行為。他們之前已經習慣了不良行為,一下子改過來是不現實的,在他們有偏差的時候及時指點、及時教育,這樣不僅體現我對他們的真重視,更能幫助他們少走彎路、甚至避免半途而廢。
五、長期鼓勵、不定期評定
孩子畢竟是孩子,學生畢竟是學生,甚至包括我們成年人,也需要鼓勵、激發。對于做出的積極轉變,我在工作中及時發現,并及時讓他們自知,肯定了他們的成就,樹立了他們的信心。我讓他們知道“我行”!只要有機會,我就給他們以評定,是否進步、是否改觀等等。這樣,學生就會更積極的努力,微笑的面對生活。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工作中的淺薄總結,但就像在講話中所說:“鞋子合不合腳,穿了才知道。”我們的方法管不管用,用了才知道。我們每一位班主任面對的學生情況不同,管理方法自然不同,但我們的宗旨肯定相同:培養出合格的新型技術型人才。我想,通過我們所有職業學校教師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成為合格的社會人才。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足,敬請指點。
參考文獻:
[1]潘懋元,陳厚豐.高等教育分類的方法論問題[J].高等教育研究,2006,(3):18―21
[2]林冬桂,班級教育管理通論,廣東教育出版社,2008-6
(一) 小學德育課程社會實踐活動教學的定義
何謂實踐?各學科因研究領域不同,視界有別,對“實踐”的解讀也有所不同。從哲學層面看,實踐是“人類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會和人本身的一切實際活動”。基于教學論的視點,可把“實踐”理解為:由學生親歷的旨在作用、影響于人或物的包括實驗、展示、表演、調查、訪談、角色扮演等在內的種種操作活動以及學生改善、優化自身(含道德行為踐履)的種種外顯形體活動。所謂社會實踐活動,是指課堂實踐活動之外的實踐活動。學生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諸如社會調查,參觀烈士陵園、博物館、科技館、工廠、農村,訪問社區和各種社會人士等活動。
小學德育課程社會實踐活動教學是指“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學時空”,將課程、教材中設置的活動教學主題,轉變到社會大課堂中去實施。
(二) 小學德育課程注重社會實踐活動教學的依據
1. 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是兒童成長的內在要求。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以及有創意、有個性的生活方式的關鍵階段,亦是對其實施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關鍵階段。兒童向往成人的社會生活,具有參與社會生活的愿望。拓展德育課程教學空間和活動內容,引導兒童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習,主動地參與社會生活,是兒童身心發展的內在要求。
2. 注重社會實踐活動是社會發展對德育課程提出的新要求。當今世界,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要求德育課程必須深化素質教育,引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發展學生主動適應社會、積極參與社會的能力”。
3. 注重社會實踐活動教學是彰顯小學德育課程性質的需要。新版《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在闡述課程性質時指出:讓學生“在參與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注重社會實踐活動教學,無疑是彰顯小學德育課程性質的應有之義。
二、小學德育課程社會實踐活動教學的基本模式
小學德育課程社會實踐活動教學如何實施?一般可采用“四環式”教學模式,如下圖所示:
第一步,聚焦問題制訂計劃。針對學生或教材文本中提出的問題,經梳理、歸納后聚焦成中心問題,然后引領學生到社會實踐中去解決問題,并制訂出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教學計劃,讓學生明確活動的目的、意義與要求,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步,在社會實踐中探究問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投身到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聽一聽、做一做、想一想等方式,去探究問題的奧秘與意義。
第三步,解決問題達成目標。學生親歷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探究、體驗和反思,明確問題的本質,達成既定的目標。
第四步,總結與交流。一般在學生回校后進行。主要是通過說一說、演一演、畫一畫、寫一寫等形式,讓學生總結、交流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所見所聞所獲,相互分享彼此的體驗與感受。
【案例】“愛惜每一滴水”教學寫真
第一步:聚焦問題,制訂計劃。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聚焦的問題是:自來水管里流的水是從哪里來的?它是“自來”的嗎?自來水來得容易還是不容易?師生針對這個主題,制訂了實施社會實踐活動教學的計劃。
第二步:在參與社會實踐中探究問題。
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去參觀自來水廠。學生察看自來水的源頭,原來水是用動力機從江河提取,再通過管道輸入廠中。在廠內的沉淀池,學生留意觀察江河水中的泥沙經過沉淀后已經沉到池底。依次到了過濾池,學生摸一摸水體,比較過濾前后的水,后者更透明。在看消毒裝置時,學生請教:“這些東西有什么用?”工人叔叔說:“用于清除水中的有害病菌,讓水變得更純凈。”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教師用攝像機記錄了豐富的影像資料。
第三步:解決問題、達成目標。
學生親歷水廠,通過觀察、訪問、探究、體驗和反思,認識到自來水來得十分不容易,要尊重工人的勞動,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第四步:總結與交流。
參觀完后,教師和學生集中到工廠的休息室對活動進行了總結。學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傾述了自己的感受和體驗。有人說:“過去以為自來水就是自來的,我好無知。”“媽媽教我用完水要擰緊水龍頭,我總是聽不進去,還反駁說,‘不就是一滴水嘛?’現在我明白了,一滴水要經過這么多的工序,真是來得不容易啊!”“我看到了水廠工人忙碌的身影,我們每時每刻能喝到干凈衛生的水,與他們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有的還激動地說:“水龍頭流出的一滴一滴的水,需要花費一滴一滴的油,需要工人付出一滴一滴的汗,今后我一定要節約用水。”有同學趁機補充說:“是呀,節約用水,也是節約能源,是尊重工人們的勞動。”同學們既言說,又傾聽,充分地分享彼此的收獲。
教學的辯證法證明,德育教學講求深度,有賴于德育教學寬度的拓展。借助社會實踐活動教學,有利于孕育兒童豐富的、真切的、深刻的體驗。
三、小學德育課程社會實踐活動教學的基本路徑
小學德育課程社會實踐活動教學,一般可采用三條路徑實施。
(一) 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實施
所謂“走出去”,就是帶著既定的學習主題,走出學校大門,直接進入事先所選定的社會情境中,包括社區、農村、工廠、企業、軍營和各種專設場館去進行教學。采用“走出去”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所到之處教育資源的獨特優勢,以豐富、拓展和提升教育主題的教學品質。如教學“日益富強的祖國”,教師一方面讓學生感受教材中“從農村到大都市”、“西部大開發”等教學內容,認識我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另一方面又帶領學生走出學校,去參觀總部設在湖北宜都的著名高新企業――湖北三峽鱘業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門從事鱘魚馴養繁殖、飼料加工、鱘魚制品加工與銷售的私營企業。經過16年的艱苦創業,這家公司開發創新了循環水工業化養鱘模式,生產出了品質最優的魚子醬和品種繁多的鱘魚深、精加工產品,遠銷到歐美和中東國家。這家公司不僅注重自身高速發展,同時還帶動公司周邊的2900個農戶養殖鱘魚,年產鱘魚6700噸,實現產值3億多元,年戶均增收3萬元。同學們邊聽管理人員介紹,邊在公司創辦的“世界鱘魚博覽園”參觀,親眼目睹循環水工業化養鱘的壯觀景象,欣賞流線型的碩大鱘魚游弋水中的優美姿態,對“博覽園”中琳瑯滿目用鱘魚的肉、骨和各種器官制作的各式各樣的罐頭食品、保健品、化妝品以及用鱘魚皮制作的精美皮鞋、皮帶、皮包等產品,同學們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比一比、問一問、評一評、夸一夸,既滿足了感官需要,又激活了思維,還有了深切體驗。有的同學感動地說:“三峽鱘業公司真了不起!他們的產品既能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要,還能幫助農民致富。”同學們收獲一次感動,就會有情感的升華,迸發出思想的火花。這種在社會課堂里經受的心靈洗禮及其所帶來的社會經驗的積累和認知上的收獲,一定會終身銘記在心。
(二) 依托社會實踐基地實施
德育基地包括各種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人故居、青少年教育野外訓練基地以及由學校自行與有關鄉鎮、社區、街道、企業、單位共建的實踐基地等等。
小學德育課程依托實踐基地教學,大致有兩種類型:
第一種,學了某課后,立馬到相應的實踐基地去親察、親歷、親為。如學了《影響世界的四大發明》,就帶領學生到清江彩印公司的印刷車間,先聽公司負責人介紹印刷歷史及現代印刷技術變革的最新信息,然后在師傅的指導下,當一當彩印工人。學生通過親自操作,看到新書一頁頁從機器中印刷出來,成就感油然而生。這種與課程內容相結合的實踐活動,既讓學生了解到中華印刷文化的源遠流長,感受到印刷行業的變革和創新,同時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豐富了他們的生活經驗。
第二種,組織學生到德育基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將品德教育主題寓于其中。實施策略可以概括為四句話:即“學校統一安排,主題教育滲透,學生經受磨礪,催升生命體驗。”
1. 學校統一安排。如湖北宜都市各級小學主要是依托宋山青少年野外訓練基地實施的。那里除了有較好的營地、比較多的活動設施和完善的安保措施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該基地已經開發出了諸如“讓紅旗高高升起”、“徒步登山不畏難”、“走訪宋山腳下農戶”、“野炊進行時”、“篝火晚會展才藝”、“徜徉在花木蟲鳥的世界”等頗有特色的野外訓練“18課”。學校在一個學期內安排一兩次赴校外“基地”活動,時間兩天。主要是讓學生離開父母,主動去接受生活的挑戰,以此鍛煉學生不畏困難、敢于拼爭的精神,磨礪其自立自強的意志品質。
2. 主題教育滲透。小學德育學科主要是讓學生把學習《別把花草弄疼了》、《我和春天一起玩》、《夏天的小蟲》、《秋游回味》、《我不膽小》、《我會安排一天的生活》、《讓危險從我身邊走開》、《我們的合作》、《我要攀登》、《我是獨生女(子)》 (以上均為蘇教版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材中的課題)等課的所知所得,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去加以確證,并實現進一步地提升。
3. 學生自我磨礪。這種在大自然中上的“18”課,同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中的很多教育主題彼此呼應、相互溝通。依托社會實踐基地進行野外訓練,有利于學生自我磨礪,促進他們知與行的統一。
4. 催升生命體驗。課外實踐基地的訓練科目是開放的、鮮活的、多彩的,富有“野味”。學生滿懷激情地參與其中,會不知不覺地頓生心靈的感悟,迸發出富有個性的生命感言。
【案例】
宋山笑面巖下,我們架起了爐灶,野炊活動開始了!對于我們這些獨生子女來說,這是最具挑戰性,又是最富情趣性、最有吸引力的一課,被同學們戲稱為“自己動手,豐富餐桌”。
這次野炊活動,暴露了我這個獨生女的弱點,在家能說會道,而離開父母,自己切菜做菜時,卻成了一個“弱智”。在生活適應和提高生存能力方面我真得加緊學呀!我的心頭重又浮現出《我是獨生女(子)》這課中“我們的宣言”――“獨生子女將會越來越多,創造中國未來的重任就落在我們的肩膀上,我們決不能成為一代‘中國小皇帝’,我們一定是最有希望的一代。”通過這次在基地鍛煉,深感這不應是紙上的東西,它應成為我生命的宣言。
由于“基地”營造的是與都市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區生活等多種生活情境完全不同的“田野”風格,學生在實踐中親歷親為,有利于激發他們的情思,引發其生命的感悟,提升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種在“基地”孕育的生命性體驗,即使通過千百節品德課堂教學都是難于獲取的。學生在課堂上孕育的精神種子,可以借助在“基地”的實踐鍛煉,綻放出耀眼的花朵。
(三) 結合校本課程的開發加以實施
伴隨著國家編制、審定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實施,學校一般都編制、開發了德育學科校本課程。校本德育課程的內容大多以引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為主。如配合《我的家鄉》的教學,湖北宜都陸城一小開發了《家鄉探寶》校本課程,內容主要包括《走進中國謎語第一村》、《到蜜桔之鄉走走看看》、《參訪守敬故居》 (楊守敬,湖北宜都陸城人,中國近代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書法家、金石學家、古籍收藏家)、《遨游奇特的潘灣石林》等。這本校本教材,以家鄉探寶為主線,以引領學生走出校園,直接到美麗的大自然和社會課堂中去親歷、親為、親驗為特征。學生以品德學科校本課程為載體,到“故居”,與家鄉名人“對話”;到桔鄉,感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富饒以及“金果果”給農民帶來的“小康”家境和幸福;到民俗村,體驗流傳上千年的謎語、謎詩、謎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奇妙和精彩;到石林,品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家鄉江山的壯美。通過校本課程的實施,學生接觸了家鄉的父老鄉親,走進了農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陶冶了情感,真可謂收獲多多。總之,品德學科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無疑為實踐活動擴寬了渠道,增添了新的魅力。
四、小學德育課程社會實踐活動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1. 活動前要做好準備,包括分析學情,熟悉社會實踐活動的環境,收集相關資料,聯系調查訪談的單位(人),以及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等。
2. 制訂好社會實踐活動教學方案。要針對社會實踐活動場域的特點,并結合教材中相關主題教育的要求,制定好社會實踐活動教學的目標、實踐內容和活動步驟。
3. 教師要動態地把握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情況和變化,對活動隨時進行指導。在社會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要利用錄音、攝像、照相等不同方式作好活動過程的記錄。
4. 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后,師生應圍繞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收獲,進行總結、交流與分享。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03.007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Inspirational
Award and Grants Review Mode
ZHANG Ailin[1][2], SI Yimin[1][2], SHAN Xiumin[1][2], MA Mingqi[1][2]
([1]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2] Tianj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ep Process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enter, Tianjin 300384)
Abstract To protect the poor college students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ir education, encourage students to work hard, uplifting, inspirational award, evalu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grant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measures taken by the university, and the assessment of the project has become a student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nagement a difficul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motivational scholarships review in the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new solutions to explore ways and means of assessment, evaluation and follow-up studies were discussed, inspirational scholarships to play the role of a guide to improve the class of higher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 students have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som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motivational scholarships; award; assessment information; agricultural college
貧困家庭大學生一直是國家和社會各界人士關注的一個群體,為保證他們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國家及政府在高校設立了國家獎學金、人民政府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助學金專項資金,而且資助力度也比較大,用于獎勵和資助高校全日制在學本專科品學兼優且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但是由于這些類別獎學金設立時間較短,與其相關的管理制度、貧困等級認定、運行發放機制等方面尚不夠成熟、完善,加之包括我校在內的農業院校,貧困學生所占的比例大,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助學金的評審成為高等農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難點。本文著重從勵志獎學金、助學金的評審方式入手,分析當前獎助學金評審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問題,探討解決的方法和途徑,為我校勵志獎助學金的評定工作打基礎。
1勵志獎、助學金評審過程中凸顯的問題及矛盾
近幾年,國家勵志獎學金、助學金的設立及發放確實緩解了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的生活問題,使他們安心讀書,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具有重大意義,但在實際評審、發放過程中也出現了多種矛盾和問題。
1.1 評審方式教條死板,以綜合測評為依據欠合理
勵志獎學金和助學金如何評定,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國家勵志獎學金、貧困助學金的申請指定給經濟困難且有民政部門出具的“貧困證明”的學生,而成績優秀、表現突出的學生,如果沒有“貧困證明”就沒有機會獲這項高額獎學金。參評學生既要品學兼優,即綜合考評要名列前茅,又要家庭經濟十分困難。
評定獎助學金的指標體系比較簡單,主要參考是否有“貧困證明”,專業綜合測評班級排名情況。而且綜合測評體系單一,主要考核學習成績、參加學校團體活動附加分、品德修養幾個因素,而沒有把學習態度、集體觀念、勞動觀念、身體素質、心里素質、意志品質、科技活動、創新能力和社會貢獻等因素及客觀的量化方法結合起來。
“經濟困難”的度量是最明顯的突出問題,現實情況是有的學生家庭經濟不夠困難而學習成績優秀但沒有參評資格,有的學生家庭經濟特別困難但因為綜合考評成績不高也不能參加評定。所以評審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價值觀,直接影響到學校老師在他們心目中的威信。
1.2 學生家庭經濟的真實狀況難以準確把握,是否屬于“貧困” 沒有標準
家庭的經濟狀況目前由于缺乏專業的調查機構和科學的評判手段,很難把握其真實狀況。在考察審核中,主要是通過學生自述、申請結合民政部門和當地街道辦等單位開具的證明材料,加之,結合該同學在學校的生活消費情況,綜合班級民主評議及任課老師、班主任老師的認知,打分排名,確定困難認定。對于學生自述,有的學生家庭確實經濟困難,但是出于愛面子,維護自己的隱私,特別是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學生,不愿將自己家的真實經濟狀況說出來;有的學生對于評定工作不是很認真,抱有可有可無的態度;有的學生為了得到經濟上的額外支持,故意渲染自己的困難程度,夸大其詞。對于縣級民政部門蓋章的證明,其證明力也有失真的一面,因為除了本村或街道干部大概了解申請學生家庭經濟情況外,其余鄉鎮、縣區級民政部門干部基本不了解學生家庭經濟情況,而在該項證明書上蓋章亦不用承擔法律后果,做個順水推舟的人情,學生只要去縣區及民政部門蓋章,一般都能實現。
1.3 “僧多粥少”,難以均衡分配
勵志獎學金的獎勵額度較大,每年5000元/人,助學金的額度也不小,分別設為每年特困3500元/人、較困難的2800元/人,一般貧困2200元/人。而且家庭經濟困難是個相對的概念,不少學生利益驅使,不惜放下顏面,爭當“貧困生”,加重了“僧多粥少”的局面。這給實際生活特別困難,最需要得到資助的學生造成減少了獲得獎勵和資助的機會。學生之間互相監督,評議其家庭經濟狀況也難以發現其真實情況,因此在評審過程中,難以回答“誰比誰更需要資助”,評審結果往往是“幾家歡喜幾家憂”的感覺。
2解決評審獎助學金評可采取的有效途徑和方式
2.1 思想教育要貫穿勵志獎、助學金評選的全過程
在思想教育中積極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勵志獎學金、助學金評定過程中公正性的相對性,作為班主任老師及學生工作組老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重點關注貧困生的實際學習生活狀況和水平,與同學們交心相處,用實際行動關愛他們。教育學生在評定中要講風格,講理解,講大局,正確對待個人得失,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同時也要加強獲得獎學金、助學金的學生的感恩回報教育工作。國家政策也是要讓每一位貧困學生都能上得起學,這就要確實教育學生,有困難就說出來,不論是獎學金還是助學金都是國家、社會對學生們關懷,而且也要正確對待利益觀,要誠信,以身作則,把學校政府的關愛化作動力,用感恩的心去服務社會。
2.2 經常召開學生座談會,交流心得
以學生社團聯活動為紐帶,增強與同學的交流,鼓勵貧困學生積極參與到社團聯活動中去,給他們自由施展才華的機會和平臺,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實踐磨練中塑造自我。用充分調動團學聯骨干學生的榜樣作用,發揮優秀學生干部在班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加強黨課學習,鼓勵學生們適時遞交入黨申請書,定期交流學習匯報思想,完善自己的“個人夢、個人規劃”,經常開展座談會、交流會,請優秀貧困生學生干部代表與貧困生進行交流,用實際行動證明“貧困生”雖然沒有能力選擇家庭和出身,但有能力選擇自己的明天和未來。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沒有志向和骨氣,樹立戰勝暫時經濟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2.3 進一步改進評審方法,完善評審程序
學校應該制定嚴格的評選評定程序:先由學生本人提出書面申請,再隨機抽取班級代表對其在校經濟開銷進行打分,匯總班主任及任課老師的意見,院級評定小組進行最后的統計和評審,審核后具體排名進行全校公示。在評審過程中要教育學生們,團結同學,形成班級凝聚力,樹立良好的班風,要互相謙讓,互相理解。畢竟受資助的名額有限,提出貧困申請的學生不可能人人都能得到助學金。對于確實困難的學生也許三百元兩百元就是一個月的生活費,可以嘗試鼓勵得到助學金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去適當地幫助那些沒有得到資助的同學,確保每個貧困學生都有一定的資助,保障學業順利進行,而且這樣也能夠增強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和友誼。
如果在評審過程中,學生能夠親身參與,有理有據,學生們也能夠心服口服,排除雜念和不公平的感覺,有利于教育學生,增進同學友誼,鞏固良好班風。
3 獎助學金評定后繼需展開的工作
3.1 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獎學金
正確引導,建議學生根據家庭情況決定獎學金的用途。 慶祝歡喜一定要適度,重在溝通同學感情,用特殊的方式感謝班級體成員,多為班級考慮,多為班級體的發展做貢獻,積極參加院校組織的各類活動。督促大家進一步努力學習,要杜絕奢侈浪費的之風。把獎助學金用實處,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用于補交學費,添置學習用品資料或報考相關證書或者用于為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添置設備等用途上。
3.2 監督獲資助同學的表率示范作用
勵志獎學金對獲獎者的學生來說,而言不僅是經濟上的獎勵,更重要是一種激勵,是對前一階段在校德、智、體、美、勞綜合表現的肯定。這些學生是全體同學學習的榜樣,尤其是經濟困難的學生們學習的榜樣和目標。而且要鼓勵受獎勵的學生們再接再厲,奮發向上,爭取取得更多的成績和進步。同時,這些榜樣在獲得獎學金之后的學習與生活,也應該受多方監督,獎學金評審委員會也可委派一些學生們監管督促。如有違反校紀校規的行為,可以撤銷或收回資助獎勵款項。
語文教學評價,又稱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它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語文教學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運用,又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
一、中職語文教學評價的意義
(一)現實作用。
當前全國各中等職業學校正處于課程改革之際。課堂教學改革必然引發一場從理念到行為的革命,中職教學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課堂教學的改革。保證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就是評價。而傳統的教學評價已不能滿足現實教學現狀的實際情況。
(二)反饋作用。
通過教學評價,能使教師和學生知道教學過程的結果,及時地提供反饋信息。反饋信息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只有通過反饋信息來調節行為,才有可能達到一定的目標。學生獲得反饋信息,能加深對自己當前學習狀況的了解,確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從而調整自己的學習,可以有效地激發并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課堂學習。
(三)激勵作用。
教學評價盡管不一定排名次等級,但其結果的類比性是客觀存在的。通過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學生之間、班級之間、學科之間的橫向比較,從而了解到學生、本班、本學科的優勢和劣勢,看到差距,認識到自己在總體中的相對地位,客觀上能起到激勵的作用。
二、不同評價主體的評價策略
中職生由于各種原因學習基礎普遍較差,加之長時間處于成績的底層,經常受到批評,大多缺乏自信;另外,他們學習生活沒有目標,生活茫然,并且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缺乏自律。
依據學生的這些特點,我制定了相應的評價方式。
(一)教師的評價。
1.書面交流評價。
書面交流評價是指老師與學生書面交流的機會,如借助學生的作文、隨筆、課后練習等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學習的信心、努力程度,同學間的人際關系,學習方法、習慣等,從而在評語中對學生作出恰如其分的激勵性評價,提出善意的批評,誠懇的建議,殷切的期望,引導和幫助學生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我曾教過一個聰明但學習不踏實的學生。他的成績始終在中游徘徊。我就在他的作業本上多次寫道:“你是一顆暫時散落在地上的珍珠,總有一天你會抖掉身上的灰塵,發出奪目的光芒。”“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加油!”在我的不懈鼓勵下,他的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最終考上了理想的學校。
2.口頭交流評價。
口頭交流評價是指老師利用和學生在一起的機會,如語文課、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團隊活動、自習課、課余時間,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針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生活習慣、思想品德、各種能力,作出合理的表揚,委婉地批評,美好的祝愿!有一些中職學生進校后不久,就會暴露出各種各樣的毛病和不足:學習基礎薄弱,學習思想淡薄,到職業中學的目的就是混混日子,“弄”張文憑。上課不遵守紀律,下課不參加活動,偶爾還制造點事端。面對這些學生,我就會抓住他們每一次表現良好的機會:比如一次流利的課文背誦,一次對問題的獨到回答,一次精彩的演講,一次傳神的課堂表演……當面進行表揚,讓他們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重拾信心,逐步規范自己,走向嚴格要求自己的軌道。
(二)學生評價。
1.自我總結式評價。
自我總結式評價是學生對自己在學習過程的評價方式之一。語文學習到一定的階段后,要組織學生對自己的語文學習狀況和學習水平進行診斷。診斷要以階段測試成績、自己的學習計劃和教師的語文學習要求為依據,認真檢查自己的預習、上課、作業、復習、課外學習等各個學習環節。在學生上完成自我診斷之后,再引導學會進行自我比較反思,將自己現在的學習水平和狀況與前一階段進行比較,看一看自己哪些方面有了進步,哪些方面較差,自己應如何改進,從而達到自我提高。
2.同學間的評價。
職高學生正處于青年初期,性格有些叛劣。教師的評價有些時候,他們不是太認可。同時這個時期的學生又非常看重別人的評價,特別是同學之間的評價。于是我時常設計一些愉快的評價方式,創設寬松的評價氛圍,營造自由的評價空間,讓同學互評。
三、語文教學評價的原則
(一)正式教學評價和非正式教學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正式教學評價是教學評價的主要方式,它包括作業、考察、競賽、辯論、考試等正式活動,是教師通過規范的評價體系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非正式教學評價是指教師在與學生的接觸和互動過程中,通過觀察和交流對學生的思想、能力、習慣等做出評價的一種方式。兩種教學評價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衡量學生的學習,可以全面的衡量學生的能力,兩種評價互相補充,互不沖突,但不能互相替代。
(二)客觀性原則。
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評價要客觀公正、科學合理,不能主觀臆造、摻雜個人的情感。否則,就不能讓學生心悅誠服,就會影響教師的尊嚴,影響教師的威信,更嚴重的是會讓學生對語文教學評價產生懷疑,對教師不再信任。
(三)全面發展的原則。
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評價應著重于學生的進步和各種能力的體現。全面發展的原則不僅關注于學生智力的發展,更注重于學生各種能力的提高、良好品德的培養。智力只是人諸多能力中的一種,片面強調學生的智力發展,而忽視了其他能力的提高,只能培養出一個“書呆子”;片面強調學生的智力發展,而忽視了學生美好道德情操的引導,只能培養出一個“野蠻人”。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要運用全面發展的原則對學生進行評價,給學生一個正確的引導。
(三)指導性原則。
中職學生一般文化知識薄弱,學習興趣低,自律性差,缺乏方向。中職語文教學評價應在指出學生的長處與不足的基礎上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使被評價的學生能夠揚長避短,不斷前進。缺乏指導性的評價會使學生陷入盲目性的泥潭,或驕傲自滿,或喪失信心,裹足不前。
(四)賞識性原則。
正處于青年初期的職高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也發展起來了。他們能依據一定的標準判斷是非,善于獨立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他們對教師講的不再完全相信;他們喜歡懷疑、爭論和評論;與別人討論問題時,希望對方拿出具有說服力的證據。因此,對于學生的一些獨特的看法、觀點要運用賞識性的原則,給予肯定,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探討問題的興趣。
(五)委婉性原則。
職高生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具有一定的成人感。他們渴望的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同時職高生也正處于“疾風怒濤”的時期,他們的情緒帶有很大的沖動性和爆發性。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批評、指責已是家常便飯,大多不會產生作用。因此,當他們犯錯時不宜“以暴制暴”,而應采取委婉性的原則,對他們進行評價。指出問題,提出建議,給予鼓勵。這樣,更有利于解決問題,也會讓學生心悅誠服的接受。
四、存在問題
當然,在實際操作中,我也發現了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形式化評價。
有時,在進行學生評價的時候,存在著敷衍的現象,使評價流于形式化。比如在改作文時,個別學生不能認真批改,只是象征性的挑幾個錯別字;更有甚者,自己連手都不動,只等別人“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