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0 13:56:1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業可持續發展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自上世紀30年代初,化肥、農藥的相繼出現并應用于農業生產,標志著現代農業時代的到來。在現代農業時代,化肥、農藥及除草劑等農業化學品的大量投入、灌溉面積的不斷擴大、土壤機械化作業強度的不斷提高、作物耐肥品種的推陳出新以及栽培技術的不斷創新,共同推動了農產品產量的快速增加(主要是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與此同時,現代農業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等嚴重的生態問題,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威脅。
1現代農業的負面影響
1.1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長期以來,化肥、農藥、除草劑等農業化學品的大量施用導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一直是農業及環境科學家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化學肥料,尤其是水溶性極強的氮素化肥,不僅可以通過地表徑流沖刷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而且可以通過降雨及灌水等淋溶到泉水及深井水中。農業生產活動被認為是硝酸鹽污染水環境的最重要原因。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氮素化肥的超量施用,提升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硝酸鹽的含量,從而導致了水環境的富營養化。
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在糧田面積減少的同時,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的面積迅速擴大。農民在經濟作物上的投入遠大于糧食作物,由此帶來的農業化學污染也更為嚴重。
1.2作物的抗逆性下降,農產品的品質降低
化肥、農藥等農業化學品的大量施用,可以顯著提高植物組織中硝酸鹽和氨基酸的含量,并使植物的細胞壁機械強度減弱,從而誘發植物病蟲害的發生。不僅如此,農業化學品的超量施用還可以導致植物收獲物中維生素C、有機酸及可溶性糖等營養成分的降低,從而導致農產品品質的下降。更為嚴重的是,植物吸收了殺蟲劑、除草劑等農業化學品后,會對人類的健康構成威脅。
現代農業對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等農業化學品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由此帶來的直接后果是病、蟲、草害的抗藥性越來越強。為了盡量減少病、蟲、草害帶來的損失,不斷增加用藥量和不斷使用農藥新品種成為農民的普遍選擇。殺蟲劑的大量施用給害蟲的天敵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使依靠化學藥劑防治植物病蟲害的努力陷入了一個“農藥施用量不斷增加,害蟲的抗藥性越來越強”的惡性循環。
1.3土壤肥力下降及土壤酸化
現代農業的另一特點是土壤的機械化作業強度不斷加大,由此導致的土壤水蝕和風蝕及環境污染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生態問題。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農田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而導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則是頻繁的土壤作業造成的表土疏松及徑流加劇等。
化學肥料的大量施用除了容易引起土壤養分失調外,更為重要的是導致土壤酸化、板結、土壤的滲透能力降低等,致使土壤的生產能力下降。
2推廣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
2.1積極推廣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
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的核心是少耕、免耕技術及作物殘茬覆蓋技術。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水穩性團粒結構的數量,提高土壤的滲水性,減少雨季的地表徑流,提高土壤抗水蝕及風蝕的能力,增加土壤的蓄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全方位培肥地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土壤的生產能力。免耕技術是一項高效低耗的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它不僅適合于水澆地,更適合于旱地。該技術的推廣有利于農業的節本增效和可持續發展。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不僅有效地解決了長期以來的水土流失問題,而且使土壤不斷培肥,土地的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2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至少包含施肥量及施肥時期兩方面的內容。按照作物的需肥規律合理進行肥料運籌,不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且可以減少因施肥不當而造成的環境污染。許多農民群眾為方便起見,將全部或大部分氮肥在播種前或播種時做基肥一次施入,造成肥料的浪費和地下水的污染。這種傳統的施肥方式既不利于提高肥效,降低生產成本,也不利于環境保護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3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2.3.1革新地面灌水技術,改大水漫灌為溝內滲灌傳統的大田作物灌溉技術多為大水漫灌。這種灌溉方式不僅浪費水資源,破壞土壤結構,而且也是造成農業化學污染的重要原因。而改大水漫灌為小水溝內滲灌不僅可節水30%以上,而且可以降低田間濕度,提高作物的抗倒伏及抗病能力,從而減少殺菌劑及殺蟲劑的使用量,有利于環境保護。此外,改大水漫灌為小水溝內滲灌,不僅便于澆水管理,而且使灌溉水與土壤的接觸面積減少了60%,從而減少了水蝕,保護了土壤。
2.3.2推廣非充分灌溉技術
植物的根系在受到水分脅迫時會產生化學信號并輸送到葉片,葉片在感知根系受到水分脅迫的信號后會降低氣孔開度或關閉氣孔,從而減少水分消耗。根據這一原理建立起來的非充分灌溉技術是農業節水領域的一項新興技術。
于振文等專家(2001)對高產小麥高效灌溉技術及其生理基礎進行研究后認為,在底墑充足的情況下,小麥生育前、中期適度灌溉,在保證適宜畝穗數和幼穗正常發育的前提下,適當抑制營養生長;后期補充灌溉,延緩根系及功能葉片的衰老,保證穗粒數和粒重。這樣,就可以將傳統的3~5水減少為1~2水,從而使灌水效益顯著提高。
2發展有機農業的可行性分析
正如上面提到的有機農業是“將植物病蟲害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保持農業生態的動態平衡”,這就要求有機農業在現實的操作上更具可操作性,建立一個相對平衡的動態農業生產體系,并通過一定的農事措施來維持該體系。
2.1有機農業的病蟲害防治問題
對于有機農業的生產,農業工作者最擔心的是在生產過程中如果缺少化學藥品對農作物的保護,農業生產是否能夠順利進行。從三個方面分析,即使不施用化學藥品的有機農業生產也是可行的,①在有機農業生產過程中,允許使用植物源殺蟲劑、殺菌劑、趨避劑和增效劑;允許使用礦物源乳劑和植物油乳劑;允許使用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動物;允許有限度的使用活體微生物農藥;②當一些病害,特別是土傳病害(比如茄科植物枯萎病)發生時,即使采用化學方法也很難進行有效的防治。此時采用綜合的生態防治方法似乎更有效,比如:輪作、陽光曬土、施用有機菌肥、嫁接苗等措施的單獨使用或者結合使用;③當有機農業生產體系建立后,這個體系自身具有一定的調節功能。該體系能更好的發揮作物自身調節作用,特別是作物與環境的作用,提高作物自身的抗性。
2.2有機農業生產成本高問題
對于有機農業的生產,農業工作者擔心的第二個問題是有機農業生產勞動力投入多,生產成本高如何對待?有機農業投入成本的確較高,但往往有機農產品的價格也比普通的農產品貴很多,比如在大型超市中1kg有機大米100元左右并不是稀奇的事(特別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當然現在有機農產品主要還是用于出口)。隨著集約化農場和公司加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的發展,以及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消費者已經不再單單滿足于吃飽的社會背景下,大量的資金投向農業,特別是有機農業生產中,這也促進了有機農業的發展。較高的有機農產品價格能抵消較高的有機農產品生產投入,并能獲取可觀的經濟效益。此外有機農業生產過程中會大量的使用農業有機廢棄物(秸稈、廄肥、人畜糞便等等),這些都大大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和治理這些污染所需的費用。因此,有機農業的生產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其發展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3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的維持與發展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當前非化學制品的農藥和肥料生產已相當豐富,基本可以滿足當今有機農業生產的需要。有機農業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相關農事操作措施,能夠有效保證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的維持與發展。①常用的一些生態防治措施一般包括:輪作,特別是水旱輪作與綠肥輪作;施用生石灰或者硫磺對栽培土壤的pH值進行調節;注意田園衛生的整理;抗病品種的使用以及使用嫁接苗來對土傳病害進行有效的防治;有機堆肥與有機菌肥的施用;天敵的使用;昆蟲性外激素誘捕器、色彩誘器、滅蟲燈、防蟲網等的使用;②有機農業適用的藥劑包括:植物源殺蟲劑,如:除蟲菊素、印楝素、魚藤酮、苦參堿,等等;微生物源殺蟲劑,如: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等等;植物源殺菌劑,如:兒茶素、乙蒜素、等等;微生物源殺菌劑,如:井崗霉于未涂膜組,同時涂膜液中所含的不同體積分數的乙醇對番茄的硬度變化沒有顯著影響。
3多糖類可食性包裝紙的應用
多糖類可食性包裝紙富含大量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其中膳食纖維在加工生產中含量穩定,加工后的成品營養損失較小。現代生產加工還將豆腐渣、水果渣、酒糟等纖維素含量高的食品加工下角料高壓壓制成型,既節約生產資源、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具備一定營養價值。
3.1可食性紙型食品
可食性紙型食品原料取自綠色食物,外觀薄又輕,營養成分配比科學。其中“糯米紙”以番薯、小麥或玉米淀粉等原料打漿成型后制得,在食品外層包裹后有效防止食品碎屑飛揚、黏手或黏嘴等,而且入口即化,增添了不少趣味性。生物膠涂層包裝紙選用特制的淀粉膠及骨膠,配以一定量的添加劑,用于香腸、煙熏肉制品及要求耐一定溫度和水分的食品包裝。另外,以蔬菜、野菜、食用菌、水果等制得包裝紙,可直接包在點心或者飯團外,也可切碎后加入中西餐或湯內食用,部分蔬菜紙還兼有降糖、降血脂作用。
3.2可食性降解抗菌保鮮膜
可食性降解抗菌保鮮膜是在可食性包裝基材的基礎上添加一定濃度的抗菌劑。通過抗菌劑的緩釋作用和光催化作用等達到抗菌、保鮮目的的一種薄膜。作為阻隔層抗菌保鮮膜可有效控制水分遷移、脂肪氧化及營養物質損失,同時保持食品性狀,隔離有害微生物,從而延長貨架期。在可食性降解抗菌保鮮膜中常用抗菌劑主要包括有天然類抗菌劑和無機抗菌劑兩種。天然抗菌劑,如:溶菌酶、精油類(牛至油、大蒜素油等)、多酚類(茶多酚、石榴多酚、香芹酚等);無機抗菌劑包括有納米氧化鋅、TiO2、AgNO3等。2011年杜會云等報道在大豆分離蛋白中添加殼聚糖、溶菌酶和牛至油制得復合膜,該產品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釀酒酵母和黑曲霉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添加牛至油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大于殼聚糖和溶菌酶;殼聚糖對釀酒酵母的抑制作用大于牛至油和溶菌酶。
3.3可直接食用的多功能食品薄膜
多功能可食性膜主要是利用天然高分子膜材料,添加適量成型劑、防腐劑,甚至配加酶制劑等生物活性物,浸涂于大田產品或采摘后食品表面,干燥后形成一層幾乎看不見有阻氧、阻水、防蟲、防腐、抗氧化、抗褐變等不同性質的薄膜,該膜可直接食用。例如,薄皮水果及大葉蔬菜的保鮮膜常常可隨果蔬一起被送入口中;糕點、糖果的內包裝及一些畜產品的內包裝中也以入口即化、美味透明等功能而更為實用。同時制藥領域可降解人造腸衣,如尼龍腸衣、聚氯亞乙烯腸衣等也己經得到廣泛應用。其中目前已通過食品、藥品安全認證的人造腸衣為膠原纖維蛋白腸衣,該產品為膠原纖維蛋白質變性成漿,然后加壓擠壓制成,目前尚不可直接食用,但其為天然植物材料制得,生物可降解性、食用安全性及產品韌性、伸展性等優點,將使其進一步為市場認可。進一步還可根據原料成分及功能,研制具有各種保健功能的果蔬纖維素包裝紙,為肥胖癥者提供減肥紙,為糖尿病人提供無糖果蔬紙,為預防各種文明病提供高膳食纖維紙等。
海南省的近海領水面積約占全國海域面積的三分之二。海南島地處熱帶,屬季風熱帶氣候區域,氣候資源優越,是我國農業生產與研究的“天然大溫室”,年均氣溫23.8℃,月最高氣溫25℃-28℃,月最低氣溫在10℃以上,年降雨量在1600mm以上,年輻射量大部分地區在5.0-5.7*109KJ/m2[1];所以針對海南這些適宜種植各種熱帶作物的豐富氣候資源,海南省制定了海南農業現代化的目標:增加農民收入,改善鄉村居民生活狀況;保障糧食安全,消除貧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城鄉協調發展,消除二元結構。
然而海南迄今為止,海南農業的改革與發展政策一直是追求農業增長,忽略了資源保育和生態環境建設,甚至實行過掠奪經營,導致資源危機和生態惡化。海南省在實施農業現代化中,切忌急功近利和種種形式主義行為;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大量使用石油產品、化肥、農藥等造成了不少負面影響。雖然海南農業為全省國民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但總的來說,目前全省不僅農村人口總量過大,而且無論是農民物質生活、文化生活,還是生產條件水平都比較低,農村經濟發展滯后。因此,海南農業有必要結合現在的實際,走一條發展與保護兩手抓的開放型可持續農業發展之路,以促進海南熱帶農業的發展。
1.海南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
當今世界最公認的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是:在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要能力的基礎上來滿足當代人需要的發展[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7]。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在處理自身和環境關系的過程中提出的一種新戰略,其最本質的問題是可再生的及不可再生的資源循環性永續利用問題。[2]因此,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是強調吸收本地區傳統農業或較為現代農業的精華的基礎上,采用現代先進實用的生產技術、管理技術和組織形式所建立的一種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保護高效益相結合的發展道路。目前,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也就是說海南農業應該謀求生態資源存量的非減和永續利用。要揚棄所謂“人定勝天”。“征服自然”的哲學觀念,學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經濟社會與生態資源和諧發展,處理好當代人與后代人的永續關系,兼顧效率和公平,實現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十六大新當選的我國國務院總理的政策正以很大代價撥出補助資金和糧食,支持各地區退耕還草、還林、還湖,治理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試圖恢復良性循環。這些都對海南今后政府工作做出了明確的方向--海南農業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page]
2.海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現狀
海南農業發展的自然環境條件較好,但從農業可持續發展角度來看還存在許多制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2.1海南人口數量增長較快,人均占有農業資源量逐年減少。
雖然海南省人口規模較小,但近年來海南省人口增長速度較快,與建省前相比,到98年年底人口總數增加了118.23萬人,90年代以來,雖然人口自然增長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但1998年仍高達1.29%,超過臺灣及較低中等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如此下去,海南將在今后10年內失去其地大物博的優勢,而且在發展農業當中土地這個特殊的生產資料一旦喪失了其原有的優勢,那么農業就無從談及其可持續發展。
2.2海南農業資源尤其是土地資源利用率較低。
海南省農村人均占有土地面積是臺灣的3倍以上,但海南省農民人均收入水平僅是臺灣省的2.59%。耕地“廣種薄收,重種輕養”的粗放利用,經營規模小等都是土地低效率利用的主要原因。因不合理開發利用,基礎設施薄弱和環境破壞等因素造成的影響,目前海南平均的土地利用率僅為55.2%,宜熱作地利用率只有54.6%,宜牧地利用率僅為33.7%,[3]海南土地資源潛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2.3自然環境總體良好,但局部地區水土流失和農業環境污染狀況較為嚴重。
到1997年年底,全省仍有138.21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積,1998年全省平均農藥用量為24.3kg/hm2,遠高于荷蘭1995年的水平(18.2kg/hm2),加之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更加速了土壤板結、耕地退化。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山地沒有開發,同時水稻的種植缺乏有效管理,一般把稻種播下便等收割,沒有太多的過程管理,這也是產量不增,而土地逐年惡化的原因。
2.4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生產工具水平低,對農業資源保護意識不強。
由于長期農業投入不足,海南省的農村電力、農田水利、村莊交通和農業機械設備等總體而言仍不夠完善,如全省可灌溉面積占耕地面積比重僅為臺灣的1/2左右,農業機械設備水平不及臺灣省的2%等。很多農田水利實施早就老化,而沒有更新。許多鄉村根本沒有什么的基礎實施,都是靠自然力的制約,如果某年干旱,那就只有等政府的補給了。
2.5海南海洋污染嚴重,對藍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極大影響。
海南省是由眾多島嶼及其臨近的海域所組成的海島省份,每個島嶼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生態經濟系統。這些海島的陸地生態系統處于熱帶,生態環境價值較高,陸地面積較小,環境容量不大,生態系統較為脆弱,良性循環容易遭受破壞。雖然海南管轄海域面積200多萬平方公里,但是“生在海邊不識海”的現象相當突出。對大多數海南人來說,除了沙灘,海浪,海天一體的景色以及好吃的海鮮之外,確實就沒有什么了解。
海洋污染主要是近海海域在逐漸加劇污染,其污染主要來源于工業企業,農業的種養殖業和交通船運業三個方面。隨著海南工業的日益發展,目前海南沿海和許多江河小溪已遭到嚴重污染,遭到嚴重污染的主要河流有昌化江、南渡江。萬泉河等,如昌化江(石碌河)遭受沿岸的海南鐵礦、海南鋼鐵廠等近二十余家工廠,每天將未經過處理或處理不徹底的廢水(含有許多重金屬元素和有毒物質)排入昌化江,并直流河口、海區,嚴重污染海域,破壞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長,致使昌化漁汛生產受到影響。其它江河對海域的污染其情況亦十分類似。由于交通船運業的發展,特別是建省以來船運業得到了飛速發展,沿海港灣的油船和各類機動船的廢油大量傾倒人海內、特別是各類機動漁船,傾瀉的廢機油、柴油的情況是普遍的,所以海洋受石油污染的情況在加劇。魚類受石油污染后,皮膚粘液腺和皮膚表層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還損害魚類眼睛,視力減退影響其生活習性、產孵和成熟;石油及其產物對魚仔的影響更大,如體形病變扭曲等;石油污染還會造成魚類餌料生物的大量死亡,從面可以導致某些魚種的減少或絕跡。由于近海養殖業的發展,特別是高位池養蝦也給近海海域造成嚴重污染,對魚類資源造成極大威脅。
2.6農村城鎮化建設不盡人意,忽略了生態環境建設
南省農村城鎮化建設雖然取得了較為可喜的成績,但與全國較發達地區相比仍然落后很多,主要表現為數量多、土地占用面積大、人口規模小和質量低、土地利用強度低、企業結構不合理和規模不足、就業能力有限、非農鄉鎮企業集中度小、城鎮產業不發達、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等特點。
2.7農民居住環境極為落后。對農業資源缺乏可持續利用
海南除了各別村莊外,絕大多數的村莊沒有下水溝、垃圾場和村里硬路,甚至有的村莊缺少廁所等,嚴重影響農民身體健康和村莊生態景觀。
[page]
3.海南農業可持續發展現狀分析
3.1農業科技水平低下,農村勞動力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海南農業科技水平還比較低,突出表現為: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低,農業機械化水平低,農產品單產低、優質率低、加工轉化率低等方面。海南省農業科技貢獻率只有37.6%,而發達國家已高達60-80%,海南平均每1000名農業勞動力中只有農民科技人員11人,還不足臺灣的1/4。海南農村勞動力,文盲和半文盲占1/3,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山區,一些農業推廣結構名存實亡,知識的缺乏直接影響著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和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更談不上增強環境生態意識,至今不少山區仍然沿襲“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導致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而當地居民生活仍處于貧困狀態。
3.2產業結構不合理。忽略了資源保育。
受多種因素影響,海南長期以來農業產業結構單一,盡管近幾年的農業結構調整取得了明顯成效,漁業的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例由1995年16%,上升為1999年的19%;瓜菜、水果在種植業中的產值比重分別由1995年的27.5%和9.9%上升到1999年的38.0%和12.6%但必須看到,[4]目前海南省廣大農村地區仍存在社會農業結構不合理,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較缺乏、“三農”服務系統極不完善等突出問題。鄉鎮企業的不發達以及產品質量的不如意,參與競爭就沒有先天的優勢,尤其是廣東,廣西兩省農產品的規模生產占劇了國內絕大市場。所以必須根據海南的氣候和地理優勢發展自己的優勢產業,形成自己的特色產品,以實行“農業立省,農營強省,商貿活省,科技興省”戰略。
3.3海南農業環境保護立法存在許多問題
主要問題有:(1)農業環境保護法體系不健全,缺乏一部綜合性的環境保護法,許多實踐中急需的農業環境保護單性法律和法規尚未制定和頒布,比如農用地土地污染防治法到今天連立法計劃都沒有列上。(2)農業環境保護的法律原則不明確;其實海南的農業保護法目的就是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5](3)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許多制度和措施很零散,很難發揮其整體的效能。(4)法律責任不明確,處罰的規定過于籠統。(5)缺乏海南地方特色。(6)農業保護法規范過于分散,零亂,不便執行。
4.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針對以上海南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和制約因素,提出了如下一些對海南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看法和對策。
海南省農業發展與保護兩手抓的開放型可持續農業發展面臨著嚴峻的形式,為此,大力提倡和發展綠色產業作為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屏棄先污染后治理的舊觀念,加強宣傳和提倡綠色農業,在全省造成以綠色為榮污染為恥的風氣,推進“三綠工程”的實施,即綠色企業和產業工程,綠色資源工程,綠色市場工程。
4.1提高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使農業發展與保護兩手硬
熱帶農業的發展必須面向農村,農民是主要的參加者,農民的素質直接關系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效果和深入程度及成敗。目前海南農民文化和科技素質還較低,因而提高廣大農民的文化科技和思想政治素質,是實現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
根據各地區農業資源特點,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村職業培訓班,學習適于當地生產的種、養管理技術,同時,盡可能利用各種媒體的宣傳作用,提高農民思想政治素質和生態文化意識。有條件的地區,逐步開始在學校基礎教育中加入適宜的當地農業生產知識和生態環境教育內容。同時鼓勵當地掌握技術知識的農民更好地傳播科技知識,真正發揮出帶動其他農民學科學、用科學的作用。在我們學校成教學院每年都舉辦少數民族干部培訓班,這些對海南的農業都在起到了輸入新鮮血液的作用。
根據海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的情況,可以實施“3+1”戰略,也即是讀三年初中加一年技術培訓班,這樣便能夠解決海南農業技術人員短缺的現象。扶持和引導農民加大科技投入,推動農業生產向特色化、專業化、區域化方向發展,促進農產品商品率的高。尤其針對海南少數民族教育水平相對落后的特點,大力實施文化下鄉,科技下鄉,思想下鄉“三下鄉”戰略。提倡解放思想,以市場的調節來帶動生產。
4.2提高和改善農村社會生態環境質量
以建設海南生態文明村來實行海南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村的標準是:科學規劃,逐步達到民舍整齊,道路硬化,村村通廣播電視,飲用清潔衛生水,人有廁,畜有欄,綠樹環抱,果園飄香,社會風氣良好。
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政府通過加大對落后地區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和爭取社會多方面資金支持等途徑,改善和提高農村基礎和服務設施的服務質量,加快落后地區與外界的信息交流和商品流通,從而改變落后地區農民普遍存在的思想相對封閉狀態,建立合理的生活消費觀念,并逐步實現以液化氣和電力取代柴薪,作為農村生活能源的主要來源方式。
4.3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讓農業資源在保育的前提下得到充分利用。
通過優惠政策吸引和鼓勵社會力量,尤其是農業企業家采取本地區或跨地區聯合方式,結合本地主導產業,充分利用農業資源和生產條件,投資興辦規模化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農產品運銷等產業,帶動當地農業由分散的小戶經營向區域化布局、基地化生產、企業化經營方向發展,從而促進農業產業帶各環節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建立科學完善的鄉鎮企業審批和管理制度,根據本地區產業現狀、資源優勢和生態環境特征,有選擇地發展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和自我滾動發展能力,且污染較小的大規模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
4.4加大力度支持產品的深加工,讓農業發展走上“三高”之路。
對產品的深加工不但擴大了市場,增加了經濟和社會的效益,而且具有利用資源,減少浪費的作用。像我校進行的咖啡酒,腰果酒等產品研制工作就清楚地表明了這么一點;咖啡,腰果肉原先是當作廢物處理的,通過加工,不但具有了經濟效益,而且由于其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倍受群眾歡迎,目前這些產品市場前景良好。
4.5利用海南管轄海域面積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優勢,大力發展海南的“藍色產業”
根據海南海洋資源的優勢和開發現狀以及發展的趨勢,海南海洋產業發展戰略的總體構思是:以科技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目標,大力開發海洋資源,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形成以海洋漁業,濱海旅游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為先行性產業;以海洋油氣綜合開發業為主導性產業,以海洋旅游夜,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藥物開發業,海水綜合利用業,濱海砂礦夜和海洋服務業為支柱性產業;以及其它海洋產業協調發展,既有較高的近期開發效益又有可持續發展的遠期效益的南海資源綜合開發基地。實施“以海興瓊,建設海洋強省”戰略,以港城為依托建設沿海經濟帶,以油氣為主導建設南海資源開發基地,保護環境建成熱帶海島型“生態省”。建議從這么幾個方面突破:(1)戰略性調整海洋產業結構,在構建新的海洋產業體系上求突破;(2)創新海洋經濟體制,在海洋管轄權與開發權一致上求突破;(3)抓住假如WTO機遇,加大海洋產業開發力度;(4)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在科教興海上求突破;(5)加強產業帶和市場體系的建設,在產業經營上求突破;熱帶無污染漁業,熱帶島嶼休閑度假村旅游等都是實現海南海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特色產業。
[page]
4.6調整海南農業產業結構,使資源得到循環性永續利用
合理利用土地、山地資源,努力提高耕地單次產出值。可采用低產田承包戶聯合入股或以土地入股、聯合投資者資金、技術入股和出賣勞力等方式,以高投入、高科技含量的集約規模化經營,因地制宜地發展如商品林、水產養殖、花卉、藥物、野菜、牧草或食用菌栽培等多種生產方式和經營品種,從而有效提高低產田的生態經濟效益。
在如何利用山地資源上,應該山腰與山腰以下和房屋周圍種水果這些比較不易破壞土地的農作物,而山溝則種效益較好的橡膠。緊緊圍繞“山上發展橡膠,水果,竹子;山下、平地和水旱地種植香蕉和瓜菜”的做法,以保證土地的可持續利用。
要采取多渠道籌集資金的辦法,抓好一批水利工程建設,包括建設一大批田頭井和小山塘,增加工程存水量。注重抓好節水工程建設,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益,滿足農業用水需要。廣泛開展群眾性的以排澇系統建設為重點的農田綜合治理工作,適應農業結構的需要。繼續落實防汛工作責任制,大力抓好病危水庫和水毀工程的防險加固。農業生態建設主要加強造林綠化和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爭取森林覆蓋率達到50%,要優化林業結構,重點發展木質水果和經濟林,提高林業經濟效益;抓好公路兩旁綠化林,海防林區,“五邊地”和椰子的種植;落實好紙漿林用地,千方百計完成紙漿林任務;要抓好風景區周圍綠化的規劃,種植和保護,堅持依法護林,堅決打擊亂砍濫伐違法行為,切實保護森林資源。
4.7加大地區對外開放程度,提高生態經濟效益,增強農村系統的生態合協
利用開放政策的優勢,積極培育農村市場,建立和完善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通過完備的市場信息體系及時準確向農民傳遞市場信息,使廣大農民和農業生產與現代化市場接軌,以便進一步提高農產品商品率,擴大農業生態系統的開放程度。
擴大人才市場的開放度。2001年出現過這么一個現象,深圳人才交流市場上有4萬外地高校畢業生跟企事業單位進行洽談,而海南居然僅有700外地高校畢業生進入海南人才交流市場。在人才的吸引方面海南是比較差的,從90年代大批人才下海,到現如今的大批人才下崗,以及政府以“東部帶動西部,大力發展西部”的政策,這些都對海南起到了很大的不利影響。工作待遇,居住環境,自身價值的能否充分利用這些都是在人才市場上必須完善的。合理的人力輸出可以形成人才和技術的再次輸入,對全省經濟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因此,對于海南省農村勞動力較豐富的落后地區,今后可以從真正意義上的開放人才市場的角度,鼓勵和引導一部分農民從傳統種植業中解放出來,以勞務輸出等方式尋找新的就業門路。
參考文獻:
[1]農牧漁業部熱帶作物區辦公室編.中國熱帶作物種植區劃.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89年
[2]谷樹忠《農業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一)新型城鎮化建設
1.科學規劃生態立城
按照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管理”的要求,堅持“生態城鎮、綠色家園”的規劃建設理念,確立了“東興園、西拓城、南強工、北商貿、中興文化”的小城鎮發展思路,精心打造場部中心城和第二、十一、十二管理區衛星城,將農場的建筑風格與北大荒文化有機融合,探索出一條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小城鎮化道路。2008年以來,農場共搬遷居民點27個,搬遷居民3672戶,轉移安置8078人,城鎮化率達到87%。
2.城鎮功能完善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
農場加強社區管理,注重公共服務,不斷完善城鎮功能,設置了街道辦和居委會,配備了衛生管理員和專用衛生清掃車,加強道路、環境衛生、垃圾、草坪、公園、城鎮6個方面管理,做到場區網格化管理全方位覆蓋。逐年配套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將鄉村住宅的功用性與都市住宅區服務的完善性相結合,力求體現鄉村住宅的舒適和都市住宅區服務的完善。關注城鎮建設發展中的弱勢群體,新建廉租房小區戶均面積44平方米。
3.產業興城吸納農業富余勞動力就業
近年來,農場在城鎮基礎設施、工業園區、物流倉儲等規劃建設中預留發展空間,注重工業園區的建設。先后投資4525萬元用于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現已完成172萬平方米的園區建設,逐步構建了以稻米加工、生物肥生產、生物質能源開發、糧深加工為主的工業園區,現已入駐企業達19家,糧食安全儲存能力達到15.2萬噸,解決就業1200人。通過與中鐵集裝箱、中海集團、信風海運集團、錦州港務局、營口港務局合作,實施陸港多式聯運項目建設,2013年新建的第三條鐵路專用線即將投入使用,為農場獲得國家級糧食物流示范單位、省級稻米加工園區榮譽稱號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境外農業開發
1.政策與資金扶持職工境外開發
對境外農業開發的職工,農場給予相應政策和資金扶持,并幫助種植戶解決在國外的糧食倉儲和銷售難題。2013年,選派了2戶優秀種植戶赴朝鮮羅先市耕種水田980畝,投入農業機械及生產資料近百萬元,建造了標準化育秧大棚和高標準農田,取得了較好的收益。2014年,農場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租種水田24300畝,遴選10戶共45名種植經驗豐富的科技示范戶,委派4個管理團隊負責服務協調和技術指導。
2.項目合作加大境外農業開發力度
2011年,農場與北大荒豐緣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在澳洲建立示范農牧場及控股港口建設項目,建立示范農牧場52萬畝,控股港口年貨物進出量300萬噸,已完成產權交割,當年完成播種面積22.6萬畝;2013年,農場與北大荒豐緣麥業集團合作,在澳大利亞西澳洲購買耕地52萬畝,并租種耕地70萬畝,種植的油菜、小麥、大麥等作物均取得了較好的收益。
(三)產業發展
1.牢牢抓住農業立場根本
10年來農場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累計完成投資達10761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資6375萬元,農場自籌資金4386萬元,開發改造中低產田10.4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2萬畝,投資近400萬元實施了農業信息化項目,完成建設標準化奶牛小區2座和蔬菜大棚基地1處,建設了云山南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目前,全場實現統一標準化統供芽種率100%,建立了標準化集中育秧基地39處,標準大棚5942棟,航化作業面積約43萬畝,旱田綜合防病健身促早熟10萬畝;水利設施、農機更新投資達9624萬元;落實完善規模展示田及新優特品種展示田20處。
2.穩步調優結構推進產業升級
近年來,農場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注重以產業拉動的方式促進農場經濟健康發展,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了近6年的最高水平(如圖1、2所示),呈現出第一產業比重逐年下降,第二產業比重逐年增高,第三產業相對保持穩定的發展趨勢。2013年,農場實現生產總值170081.6萬元,第一產業增加值81211.7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53873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4996.9萬元,人均純收入2.6萬元,全年實現糧食總產29.46萬噸。
二、主要經驗
(一)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雙層經營體制機制
農場重點扶持中型家庭農場、種植聯合體和合作社,穩步推動土地流轉,控制土地流轉規模,避免土地過度集中,以多占有資源者多承擔地租的方式,平衡職工利益,并進一步規范旱田種植聯合體、種植合作社的運作,鼓勵以多戶聯合方式經營土地,避免和減少少數人種多數田所帶來的利益分配不均等問題,實現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鞏固和完善了“大農場套小農場”的雙層經營體制,形成了“以國有農場為核心、以家庭農場為主體、以種植聯合體和合作社為輔助”的新型雙層經營體制機制,為墾區全面深化農業經營體制機制改革提供了范例。
(二)“產業城鎮化”助推農場“四化融合”發展
農場適度穩步推進城鎮化建設,注重把握好資金保障與建設速度、城鎮發展與產業升級、城鎮規模與人口就業、城鎮建設與城鎮經營管理等4個方面的“平衡點”,依托管理局省級經濟開發區建設區域性工業園區和倉儲物流中心,大力招商引資和引導入駐企業開展糧深加工項目建設,培育了多個綠色食品標識產品,積極開展多式聯運商務推介活動,增強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集聚,提升了二、三產業比重,推動了小城鎮的產業轉型升級和農業富余勞動人員就業,2008年以來農場實現年平均凈利潤4353萬元,年平均凈資產增長率251.88%,整體資產負債率呈下降趨勢,逐步形成“以城養城”和“以業興城”的良性循環,探索出一條墾區“產業城鎮化”助推“四化融合”的發展路徑。
(三)境外農業開發“兩翼多元”發展
農場按照總局和管理局戰略部署,以國際視野謀劃對俄、對朝、對澳開發。特別是提出“一路一帶”戰略以來,農場進一步搶抓歷史發展機遇,超前搶占國外農業資源,與北大荒豐緣麥業集團在澳大利亞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基地,與新友誼農場聯手進行俄羅斯農業開發,在擴大境外農場耕種規模、完善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拓展農場經濟發展空間,實現了“兩翼多元”發展,為墾區各農場積極推進境外農業開發,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發揮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問題挑戰
(一)土地承包企業所得稅征收亟待規范
2013年,雞西國稅局按照省局的統一布置,對農場的非職工土地承包費收入自2009年起要征繳25%企業所得稅,農場及時與當地國稅局進行溝通協調,截止到目前僅開展了摸底調查工作,并未征繳企業所得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一是2009年和2010年的非職工土地承包費收入免稅沒有政策支撐,不繳納企業所得稅存在一定的困難;二是國家稅務總局和省國稅局口頭上認可農場從2011年1月1日開始可享受國家稅務總局第48號公告第八十六條委托經營方式的稅收優惠政策,但農場的承包經營方式實際上并不屬于委托經營方式,如不規范處理,將會為日后的企業所得稅繳納問題留下極大的隱患。
(二)境外農業開發急需國家扶持政策
目前,農場在俄羅斯租種的土地,都是從二包、三包等渠道獲得,租金高、土地條件差,相關服務沒有保障,一定程度上缺乏總局和管理局層面的統一協調和溝通機制,在生產資料籌備、技術服務、產品處理、加工、銷售以及信息、法律等方面與境外合作方的合作存在一定困難;域外開發的農戶資金能力有限,仍需農場墊付資金維系生產和購置機械,存在資金運行風險。因此,亟需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對墾區境外農業開發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特別是在土地、農機購置等方面亟需相關政策和項目支持。
(三)資金流動性問題制約農場經濟發展
近年來,農場在危房改造及整體搬遷上投入大量的資金,城鎮后續管理維護成本上升、物業管理、城鎮環境和基礎設施配套資金缺口較大,加上職工工資、“五險一金”和辦社會支出的疊加效應,農場資金周轉較為困難,目前農場資金的流動性及償債能力達到了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如圖3所示)。而農場收入來源中40%來自于土地承包費收入,由于土地地租不能上調,作為農場重要經濟來源的農業承包收入長期保持同一水平,難以滿足逐年遞增的“五險一金”、城鎮維護費用、工資正常增長等方面支出,資金緊張的局面難以緩解。如何實現保證農場經濟發展與職工減負的利益平衡是當前農場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四、對策建議
(一)以深化農業經營體制改革為突破口
建立與農場先進生產力相適應的農業生產關系。進一步規范土地承包制度,繼續推行土地適度規模、集約化經營,合理確定承包條件、年限、金額等事項,禁止變相增加職工負擔;繼續鞏固和完善家庭農場這一農場基本經營主體,著力培育專業種(養)大戶、種植聯合體、農工合作社等新型市場經營主體,積極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構建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發展模式,鼓勵和扶持各類金融性合作組織參與產業分工和產業升級,最大化激發職工參與市場競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農業經營體制改革帶動產業化、市場化,帶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產加工物流,努力創建農場自有農產品品牌,努力提高電子營銷水平,切實提升市場競爭力,為農場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涵養后勁。
(二)以區域性倉儲、加工、物流中心為載體
著力構建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農場以“國家級糧食物流中心”為平臺,整合產業發展要素,積極引導現有稻米加工企業,通過組建稻米加工協會或聯合體,實現產前、產中、產后的資源、信息、市場共享,不斷完善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積極建設農產品從種植到銷售的全程質量追溯,持續推進糧食倉儲、烘干和物流體系建設,積極做好內陸港業務的拓展開發,提高貨場和港口發運量,有效降低產品運輸成本,增加產品附加值。同時,加大域外開發力度,繼續擴大在澳合作種植面積,積極組織落實種植戶赴俄開發種植耕地,為農場可持續發展涵養后勁,努力打造以全產業鏈為核心的農業物聯網。
(三)以處理好各方利益鏈接為切入點
掌握好境外農業開發速度與質量的平衡點。在符合國家域外開發大政策的前提下,結合農場實際情況,應積極與國家農業部、農墾局等相關部門溝通協商,爭取給予墾區農場在對俄、對澳等國家農業項目開發方面的政策扶持,建立總局、管理局、農場三級統一協調機制,暢通政策落實渠道,把握好境外農業開發的速度和質量的平衡點,注意保護境外農業開發家庭農場利益,處理好國有農場、境外合作伙伴和境外家庭農場三者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
五、結論
(一)探索出一條以農業現代化帶動新型城鎮化
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發展路徑,對于墾區各農(牧)場推進“四化同步”具有引領作用。多年來,八五〇農場科學準確把握總局統籌發展方針,在農業經營體制、創新城鎮經營管理、農業產業化發展和域外農業開發等方面秉持了“穩中求進、開拓創新、富民強場”的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區域性加工物流中心帶動農牧業發展”的產加銷一條龍產業化發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條以農業現代化帶動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的“四化同步”發展路徑,初步實現了“四化同步”融合發展。
二、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途徑分析
1.保證農業生態系統具有較高的生產力
在我國,現階段發展生態農業是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在開展生態農業工作過程中需要對生態學規律,自然規律保持充分的認識,保證生態農業系統具有較高的生產力,保證作物的產量和品質,促進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因此,在發展生態農業過程中,我們需要采取一定的原則,因地制宜的開展生態農業的各項工作。對農業生態系統以及機構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優化管理,促進資源和能力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的循環和流動,并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保證農業生產和環境承載能力之間始終處于一個良好的關系之中,以科學的態度和原理組織安排各項農業經濟活動,保證生態農業的發展處于較高的位置之上。
2.大力發展和優化農村地區的環保產業
在農村地區建設和發展環保產業具有很大的優勢。通過發展環保產業,可以有效的帶動農村地區其他產業的發展和進步,并且在發展環保產業過程中,還能夠與外部的生態系統建立起友好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將資源節約同農村的環境保護優惠政策結合起來,只有得到了政策的支持,才能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政策和經濟方面的支持。
3.完善農業社會服務體系
為了促進生態農業的健康發展,使農業經濟處于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狀態之下,需要我們加強對生態農業相關制度和法規的建設,要盡快出臺與農業投資和貸款相關的優惠政策,保護生態農業市場。鼓勵生態農產品外銷和出口,加快土地的流轉,必要時還可以開展規模化經濟點,擴大集約型農業的范圍,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大力推廣農業生產技術,加快生態農產品的認證和市場的準入制度,建設生態農業的保險機制,對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補助。
2制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因素
1)體制性約。首先是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的體制性缺陷。其次是經濟體制對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約束。
2)資本約束。首先是推動農業經濟增長的資金短缺。其次人力資源是制約農業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其一人力資源的素質低下大學生畢業后不愿回到農村。其二是人數上的短缺在現實情況下,農民更愿意去打工而不是務農。
3)技術約束。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必須轉變到依靠提高生產效率和技術進步的發展方式上來。
3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三條路徑
3.1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沒有產業化規模化的農業,技術與新農業工具的應用將受到種種限制。只有實現產業化規模化農業才能實現現代化。除此之外產業化經營可以突破市場對農業經濟約束。目前,我國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上應從以下幾點來做:第一,農業結構的調整。重點是將主導產業做大做強、特色做專做精;第二,抓好市場主體建設。培育帶頭企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業產業園區三大市場主體;第三,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統一農產品質量標準。加強農產品質量控制,實現農產品標準化,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第四,健全農業服務體系。
3.2實現農業信息化信息化是當今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農業信息化也應成為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農業技術進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實現農業信息化是德天應人之舉。要實現農業信息化就必須經由以下幾個步驟。首先,充分發揮政府在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的組織與領導作用。農業信息化的服務是一個涉及多部門、多學科的綜合性系統工程。政府必須高度重視并相應的構建起強有力的組織體系并明確職責分工,加強農業信息化服務管理。其次通過制度建設加決農業信息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步伐,要建立“政府花錢買培訓、學校負責實施培訓、農民自主選擇培訓”的機制,大力提高農民的信息素質,使他們具有信息收集、應用和反饋能力,培養起農業科技意識,市場意識和信息意識,使他們成為有技能的人。最后加大財政資金對農業基礎科技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的投入力度。我國農業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處于較低發展階段,以文獻、數值、事實為主,大多屬于單媒體產品,信息化發展所需軟硬件設施都缺乏甚至沒有。這就必須投入大量資金以建設農業科技資源數據庫。
3.3實現創新型農業發展創新型農業主要有以下三點途徑:首先是科技創新,創新型農業可以提高農產品產量質量與附加值。比如北京豐臺的南果北種。就是利用科學技術創新,使北方人們能夠在當地吃到南方水果。現在在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無土栽培、人工繁育、氣候調控等科技農業。除此之外有科技創意也可以提高農產品附。其次是文化創新,文化生產力這一重要引擎.可以極大地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創新型農業完全可以通過運用文化創意,讓文化在產品生產中充分發揮,滿足人們多樣的需求。浙江省天臺通過文化創新,大力發展創意意葫蘆,將葫蘆種成彌勒佛、濟公、圣誕老人等形態的藝術品,并建立“天臺山藝術葫蘆網”實現了葫蘆的升華。最后服務創新,服務創意農業是通過提供創意性的服務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化農業。服務創意農業可以將生產、運輸和銷售結合起來,使農業同時具有一、二、三產業的服務特征,依據市場導向,提供多樣的服務。
2發展生態農業的意義
2.1科技的進步促進了農業資源的充分利用,對環境的污染進行降低,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的發展是現代化科技技術成功和傳統的農業精華進行有效的結合。它可以充分的重視生物的多樣性和生物的共生,將間作套中就似乎惡化立體技術在農業生產中有效的利用,并且將空間進行多次多層的利用,降低系資源的有效投入;同時,還必須要將農業、林業、畜牧業等進行有效的結合,充分的使用原料,并且有效的變廢為寶,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轉化率和農業廢棄的再生循環,有效的對資源的有效性和農業生產發展之間的需求的增加之間的矛盾有效的環節;對于生態農業技術的發展還必須要重視對新技術的改進,通過使用生物肥料和化學、物理等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的技術的使用,減少農藥的使用量,減少降低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促進農業的發展。
2.2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就是對生態農業進行發展國家的發展必然離不開對自然資源條件的依賴性,一個地區的農業資源的量直接決定了當地的農業的發展速度,即使在科技技術較高的過程中也很難以改變這一事實。近年來,隨著工業用地和城市用地的資源不斷的對農業用地的減少,使得我國人均的土地資源越來越少,而且人均的土地面積卻相對于較少,和世界的水平相比起來較少了很多。生態經濟兩者的不協調。矛盾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農業的自然資源相對于較少。同時,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對于農業生產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擴大,對于農產品的要求也是需要綠色安全無公害的產品。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必須要不斷的推動綠色發展和無公害產品的發展,并且不斷的走出一條公害相對于較少、效益較好,并且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3建設和發展和諧的社會就是發展生態農業當前情況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不僅僅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同時也可以使得我國的農業得到一定的發展。城鄉之間的差別的存在和擴大,一方面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度,同時對農村的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制約的影響,如果一些問題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一旦出現矛盾那么就會出現很嚴重的后果,給農村的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業的發展注重的是科學發展觀,并且堅持以人為本和因地制宜的原則,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劃,減少因為廢棄物而導致的環境污染的現象,建設利于生態環境的發展,促進農業的高效利用,實現農業產品的清潔化和無公害化,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
3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3.1倡導綠色有機農業經濟綠色的有機農業是建立在循環生態環境系統且保持自身運行規律的基礎上的,據有機農業的生產標準顯示,要選擇生態環境良好的種植基地,且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肥料、生長調節劑、農藥以及畜禽飼料添加劑等物質,也不采用任何基因工程的方法產生的生物,通過實施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技術,經過第三方嚴格的認證的農業生產體系。在農業經濟的發展中,綠色有機農業是其高水平的發展階段。綠色有機農業的發展能夠降低目前你農業中的生產壓力,還能夠促進農業生態環境的恢復;綠色有機農業的發展能夠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減低因農業生產帶來的污染;綠色有機農業是一項勞動性密集的產業,為農村的的勞動力長夜就業帶來了新的希望;綠色有機農業生產的農副產品,更能滿足現在的國際化市場需求,能夠提高農業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3.2用科技引領生態農業建設要發展生態農業必須依賴科學技術,而且生態農業是由一定的系統研究工程的研究方法以及生態原理等方面的元素最終形成了一種比較新型的農業發展模式。因此,必須在生態農業發展的基礎上不斷的對以前的經驗進行總結,從而使得技術之間有了一定的優化、組合,并且從而使得農業技術得到大力推廣,就像對農業技術進行大力的推廣使用,就像更好的開發清潔能源、農業廢水分散治理及循環利用、綠色食品開發、廢棄地生態恢復、生態復合肥料等,生態農業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促進我們現代科技的推動。而且同時,加強生態農業的發展,應加強對勞動者的文化知識水平、生態農業人員的提高和發展,并且同時加強其文化素質。對于那些高水平的、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學科帶頭人能夠更好的對其培養,形成優秀創新團隊和創新人才,為生態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3.3加強政府對于循環經濟的引導性作用在循環經濟過程中,發揮政府的帶頭作用,在發展過程中投入一定的資金,引導農業循環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對于以點帶面形式的利用,從而使得農業經濟發展的質量得到更好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業經濟循環模式的作用。以使得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為出發點,綠色環保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得到更好的促進。應該根據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在發展過程中綠色環保理念的重要性有更好的意識。農業生產環境能夠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來促進農業健康的發展,由此保證農業循環經濟發展質量滿足實際中的需要。
前言
在當前全球化的趨勢下,我們的經濟環境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這使得我們許多行業都面臨一個新的機遇和挑戰。旅游資源在開發和建設中的破壞,旅游區環境質量的下降等等問題日益引起了各地專家學者的熱切關注,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省內有不少旅游專家和學者圍繞旅游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積極進行了探討和分析,有力地促進了我省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和實踐。筆者在自己視野能夠觸及的范圍內,對近幾十年來貴州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檢索、分類、總結,得出以下結論。
一、研究時間起步較晚,近年來有所增加;
從公開發表的形式來看,經濟、歷史和地理、農業科學和宗教等其他相關期刊、雜志上刊登的有關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的論文,這種類型的研究成果最多。我們對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維普數據庫和萬方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進行檢索,通過篩選,共統計有效論文36篇,由于視野范圍有限,統計論文的數目并不能涵蓋所有。針對所能涉及的,對查詢結果進行了分析、歸類,得出從97年才開始有相關公開發表的關于貴州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而一直到近五年之內其研究成果才呈現出明顯的增勢,各種相關論文、著作不斷涌現。貴州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的相關著作,主要是貴州省中華文化研究會和貴州省旅游局編的《貴州旅游的可持續發展2005年“貴州旅游文化論壇”論文選》,該書收錄了40多篇論文,于2006年9月出版。
二、研究內容呈現多元化趨勢,偏向于生態和文化;
總的看來,研究者們主要從生態、文化、開發、管理等角度去揭示旅游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但多從生態和文化的角度出發。近年來,生態旅游是國內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最熱的一個課題。1995 年,云南西雙版納首屆“全國生態旅游研討會”的召開極大地推動了國內生態旅游研究的進展。針對貴州旅游業加快發展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專家們強調應該樹立生態旅游價值觀;構建旅游環境承載力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完善的生態旅游認證體系,遵循生態學原則,合理解決發展與保護、利益分配等矛盾。從文化的角度,指出貴州喀斯特地貌應該與當地的民族傳統文化聯系起來,從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出發,在旅游發展中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應協調發展的原則。從開發的角度,我們應對旅游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有效的保護。在保護的前提下突出天然和本味特色,同時注意區域間的合作和共同發展。從社會方向研究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是近幾年興起的趨勢。葉春等人選擇以貴州省雷山縣上郎德苗寨為例,探討了社區村民參與村寨旅游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構建的程序和可行性。
三、 研究方法多側重于定性研究,偏向于理論分析
縱觀省內已公開發表的相關論文來看,大多集中于定性研究的層面上,對于定量研究則少有探究者。根據對文獻的統計,理論研究占了總數的三分之二多,有個案分析的實證研究不足總數的三分之一。定性和定量,理論和實證研究都只是不同的研究方法,各有優缺點,應互為補充,相互支持,來完善我們的研究。依靠單一的研究方法,無法捕捉研究對象的所有變化隨著社會科學研究的范圍日益延伸,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研究越來越多,為兩個研究范式的相互借鑒與合作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電腦計算和定量分析能力的不斷提升,定性研究范式的日益成熟,都為不同范式的相互結合提供了方法論的可能性。
四、 關于貴州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入
從全國范圍來看,旅游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旅游學科關注的前沿領域之一,其研究已表現出顯著的多學科、跨學科共同參與的特點,而我省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尤其在經濟學方向和社會學方向仍是一個薄弱環節。國內外專家學者先后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對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做過不盡相同的界定。1990 年加拿大Globe’90 對旅游可持續發展概念所做的闡述在國內應用最為廣泛、影響最大,伴隨著以挖掘和弘揚傳統文化內涵為主要內容的旅游文化產業的悄然興起,導致了在實際研究方向的進展中,許多研究者把著眼點主要放在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文化的影響以及變遷上,甚而將旅游可持續發展單純理解為如何實現旅游的生態或者文化可持續發展。從整體觀之,我們的研究還比較缺乏全面,系統的觀念。國內外各地專家學者從環境學、生態學、文化學、旅游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等不同的學科角度,提出了旅游環境容量、旅游容量、旅游增長極限、旅游閾限理論等等新概念,還運用了大量的研究方法,如體驗性評價發,綜合性層次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等。其研究成果有個案研究,也有專題研究。而省內在理論總結上缺乏吸引人的地方,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還比較少。
結語
現有研究成果表明,貴州省的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盡管在近幾年內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仍存在明顯不足,尤其理論分析和方法運用上還比較缺乏創新,這使得整體的研究進展比較慢,成果比較少。作為研究者的我們更應該加強關注,作進一步的努力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文曉晉.貴州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綠色大世界.2007年第9期.
一、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三)大力發展 農業 ,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整個 社會 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全面建設小康進程中,必須研究農業的可持續問題,以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促進 經濟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堅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一是合理開發和節約使用自然資源。二是把現代科學成果與現代化農業技術結合起來,建立具有生態合理性、功能性循環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使農業經濟的增長與農業生態 環境 的改善結合起來,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三是加強 林業 資源保護,建設綠色文明,大力提高森林率。四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要抓好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要突出區域特色,把培育主導產業與區域經濟開發結合起來,既能形成鮮明的區域經濟格局,也能從總體上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四)放眼國際 市場 ,努力擴大內需
當前, 國際經濟 形勢風云突變,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已成為各國之間經濟關系的重要方面。每個企業都把兼并、重組行為作為增強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同時,經濟全球化也為傳統產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每個企業面對新形勢,必須積極主動調整產業結構及產品結構,上檔次和效益,力爭在國際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開創“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發展”的經濟發展新思路。努力激活民間 投資 需求。明確民間投資方向,政府應運用各種經濟政策等來加以引導,使這些“新鮮血液”源源不斷地注入到 中國經濟 的發展。消費需求作為經濟增長的持久性拉動力量,是經濟啟動后保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我們應分析當前消費需求的結構與特點,理清思路,大力促進消費需求的擴大與升級,以確保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發展道路
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路,通過體制改革、科技進步和加強 管理 ,建立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運行機制和 管理體制 ,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在整個經濟領域中大力推廣先進技術。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開源與節流并重, 預防 與治理結合,減輕資源環境壓力。大力促進和逐步建立節地節水型生態農業體系、節能節才型 工業 生產體系及適度消費勤儉節約的生活消費體系,努力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 人力 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和現代化道路。
(六)合理開發和節約使用各種自然資源
依法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水、土、礦產、森林、草原、濕地、海洋等國土資源,加強綜合治理,實現永續利用。重點推進水、土地、礦產資源的節約使用和合理利用,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實施海洋開發,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同時加強近岸海域水質保護。研究預防、控制和治理赤潮,抓好海洋環境綜合治理和管理。深化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推進國土資源市場體系建設,整頓礦業秩序,使之產權清晰、規則完善、調控有力、運行規范、依法維護資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正確處理利用國外資源與維護中國資源安全的關系,積極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七)要以關停和淘汰、壓縮促進結構調整,以結構調整推動污染防治
鞏固和提高工業排放污染物達標成果,淘汰關停污染嚴重的落后生產能力;嚴重污染環境、達不到經濟規模的水泥、火電、化工、造紙和電解鋁,要堅決按期關停淘汰;要積極引導鄉鎮企業轉向大型工業企業生產低污染配套服務,并向城鎮適度集中,實行污染集中控制。
(八)繼續推進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
農村循環型城鎮,是在農村生態系統承載能力范圍內,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原理以及自然生態規律的循環經濟方法所建立的具有非線性生產模式的產業循環系統、基礎設施系統以及生態保障系統,通過生態規劃、生態工程和生態管理,建立起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生態良性循環體系,形成生態高效的產業、科學協調的管理體制與人文景觀有機融合的現代城鎮。農村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如果以資源耗竭、環境污染的方式進行只能加深其不可持續的程度,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城鎮要取得更大的、更穩定的發展就要改變原有的發展模式,走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通過倡導綠色生產技術、綠色食品、綠色消費等形式引導小城鎮向著環境友好型模式發展,并通過產業之間及內部關聯性的增強,從而推進小城鎮中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產業協作與和諧發展,使小城鎮向著高效性、資源節約型的方向發展。因此發展循環經濟就成為小城鎮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農村循環型城鎮是實現農村城鎮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城鎮化的步伐必然加快。城鎮化對于各類要素和需求的聚集、生產要素的集中、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人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論文格式,農村循環型城鎮。發展小城鎮,是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大戰略。其次,世界上的一些國家進行了生態城市的建設實踐,但多數還是按傳統觀念從過程末端入手,停留在綠化、環境保護、環保產業等措施上,并沒有探及城市系統的內核。論文格式,農村循環型城鎮。論文格式,農村循環型城鎮。在城鎮建設的過程中,如何有效解決城鎮化進程中的環境問題,協調好城鎮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是促進城鎮持續、快速、健康、穩定地發展的關鍵。論文格式,農村循環型城鎮。要走以往城市建設中出現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保護的老路,提高小城鎮的環境質量,保護生態環境,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環境保護工作面臨的一個新的重大課題;第三,農村循環型城鎮的核心是發展循環經濟。論文格式,農村循環型城鎮。循環經濟是按照自然生態物質循環方式的經濟運行模式,它要求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以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廢物排放最小化和經濟活動生態化它把環境作為經濟增長內生變量,兼顧了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是一種可持續的環保型經濟增長模式。
二、建設農村循環型城鎮符合農村居民生活方式革新的方向。
循環經濟型城鎮建設,要以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為核心進行經濟戰略性調整,關閉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企業;充分利用資源和能源,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最大限度的減少污染排放量;防止空氣污染、危險廢物污染;發展有機農業、生態農業、提倡綠色消費,增加農民收入,解決農業污染問題;加強環境規劃,維護生態平衡,建設優美的生態環境等。生活品質是發展農村城鎮的一個重要目標和核心內容,生活品質的高低取決于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生態環境、城市基礎環境的質量,涉及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文化體系等。而生態城市建設作為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它以人與自然的協調和諧為基本出發點,與人民群眾的學習、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直接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我國開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人們都向往能在優美的環境中安居樂業、因此對環境有著更高的要求。
三、發展農村循環型城鎮是優化城鎮產業結構的重要方略。
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貧乏,生態環境脆弱。在資源存量和環境承載兩個方面都經不起傳統經濟下高強度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發展循環經濟必須要根據循環經濟的基本原則促進產業轉型,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清潔生產,實現廢棄物再利用,從而達到減少廢氣物排放、節約利用資源的目的。我國在現階段推行循環經濟城鎮建設,并以此為目標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保護的彎路,以較少的代價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當前正面臨調整產業結構的最佳時機,從發達國家發展的情況來看,人均GDP達到一定程度都將面臨產業結構的巨大調整。在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后,人們的消費需求開始多樣化,對教育、衛生、娛樂、休閑、旅游等方面的需求都大大增加。另外,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強大的勞動力和自然成本地量的競爭優勢。隨著環境資源大量消耗和勞動力工資的提高,這一競爭優勢將在未來10―20年內逐漸喪失。因而必須進行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才能保證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利用消費需求不斷增長來帶動經濟增長不失為一個普遍的做法。發達國家多數是在GDP達到3000美元以上,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無法繼續承受工業化的后果而發展循環經濟、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論文格式,農村循環型城鎮。我們必須摒棄傳統粗放的城市經濟發展方式,堅定不移的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當前利益與長遠發展結合起來,把城市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環境改善結合起來,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轍,是經濟社會發展邁向良性循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