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0 21:56:1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國內博士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高新科技的飛速發展,世界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達,促使現代化大生產的水平和能力大幅度提高。傳統的營銷理論和實踐受到嚴重的挑戰,市場不再是以生產者而是以消費者為主導的市場。營銷領域需要新理論來指導這便是整合營銷傳播理論。
一、整合營銷傳播理論的含義及主要特點
整合營銷傳播理論是20世紀90年代初首先在美國提出的。90年代中期開始引入我國。我國許多學者和實務界人士對此做了有益的探討。歸納一下,整合營銷傳播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以消費者為中心,重在與傳播對象的溝通
4Cs理論要求現代企業制定戰略策略,必須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為目的,一切活動都圍繞消費者展開。整合營銷傳播就是建立在這樣的觀念之上,強調以消費者為中心,以適應消費者的需求為出發點。為了達到與消費者交流溝通的目的,整合營銷傳播強調建立消費者資料庫,奠定與消費者交流的基礎。資料庫應是動態的,要不斷更新消費者信息資料,使傳播者能夠及時地分析消費的走向及消費者的關注點。整合營銷傳播的目的,就是影響特定受眾的行為,建立起與目標消費者之間的穩固和雙向的聯系。企業可能獲得對品牌忠誠度較高的消費群體,目標消費者也可能在消費過程中獲取更多的便利。
(二)注重各種傳播方式的整合,使受眾獲得更多的信息接觸機會
整合營銷傳播強調各種傳播手段和方法的一體化運用。廣告、公關、促銷、CI、包裝、新媒體等,都是傳播信息的工具。但要注意進行最佳的組合,發揮整體效應,使消費者在不同的場合、以不同的方式接觸到同一主題內容的信息。
(三)突出信息傳播以“一個聲音”為主(Speakwithonevoice)
整合營銷傳播的最大優勢在于“以一種聲音說話”。由于消費者“聽得見的是一種聲音”,他們能更有效地接受企業所傳播的信息,準確辨認企業及其產品和服務。對于企業來說,這也有助于實現傳播資源的合理配置,使其相對低成本的投入產出高效益。
(四)強調傳播活動的系統性
整合營銷傳播是更為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加強營銷信息傳播的系統化,更強調傳播過程中各要素協同行動,發揮聯合作用和統一作用。
由此,我們可以把整合營銷傳播定義為:統籌運用各種傳播方式并加以最佳組合,以特定的目標群體為傳播對象,傳送基本一致的營銷信息,促進聯系和溝通的系統傳播活動。從操作層面看,將廣告、公共關系、大型活動、促銷、包裝設計、CI和直效營銷等營銷手段整合運用,即形成整合營銷傳播。
二、整合營銷傳播在我國發展的現狀
綜合來看,整合營銷傳播在我國企業的發展現狀有如下三個特征。
(一)許多企業還沒有樹立整合營銷傳播觀念
作為營銷新觀念的整合營銷傳播的實施,基本條件是要與企業的經營指導思想一致。但目前,在我國的許多企業中奉行的仍然是推銷至上、以企業為中心的舊營銷觀念,這與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整合營銷傳播觀念和策略是相互矛盾的。在這些持傳統觀念的企業視野中,消費者是企業不得不考慮的賺取利潤的對象,一旦脫離了這個位置,消費者就不再是注視的中心了。因此,企業的促進銷售,無非是企業以各種方式勸說購買對象的行為,一旦消費者作為主動者的購買過程結束,企業便大功告成。
(二)諸侯割據,各自為政
這尤其在一些大型企業中表現得更為典型。每一位分管不同方面工作的溝通專家都在強調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為自己力爭更多的促銷預算。銷售部門經理可能會打算以重金聘用幾名額外的能干的銷售員;廣告部門經理可能會計劃將同樣數額的經費用于黃金時間的電視廣告;公共關系部門經理則真誠地相信,自己打算推出的公關活動方案會產生奇妙的效果;而從事電子銷售和郵購方案設計的專家們則認為,只有他們的工作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因此,許多企業的營銷決策,往往形成了各部門各執一端、爭論不休的局面,最后只能由企業的最高領導“拍板”解決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的最高決策人常常是“一個蛋糕,各切一塊”,將企業有限的經費“公平”地分給各個部門。而從被分配到銷售部門的促銷經費來看,各位銷售分支機構的負責人也都可能以本單位的特殊性為由,爭取得到高于平均數的分攤數額。因此,各自為政條件下形成的平均主義的資金分配使得有限的促銷費用根本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
(三)互不了解,缺乏協調
企業中負責某一功能性溝通的人員往往不知道其他種類的溝通工具。由于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對本部門以外的知識知之甚少,當需要與企業外部的營銷傳播的媒體打交道的時候,往往是習慣于與自己最熟悉的企業外部專業交往,并可能與之結成某種堅定的同盟,強烈反對將企業營銷傳播的任務交給有整合傳播設計與實施能力的大型廣告公司。這些人往往把企業的目標分離得支離破碎,然后再為每一部分去分別尋找單獨的商。
三、我國企業應如何運用整合營銷傳播
鑒于以上現狀,那么我國企業在今后把整合營銷傳播理論運用于具體的實踐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一)樹立系統化、現代化的營銷傳播新觀念
第一,要樹立大市場營銷的觀念,要協調企業與所有利害關系者之間的關系,在國內國際的大市場上進行整合運作,走規模化道路。
第二,要樹立系統化、整合化營銷觀念。一體化的整合營銷模式取代了以往依靠單一手段的營銷模式,多環節、多部門的企業需要協調運作,進行系統優化,才能取得優勢。
第三,要樹立科學化、現代化營銷觀念。整合營銷傳播理論是建立在先進科學技術基礎之上,廣泛地采用各種先進的管理手段,如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先進的通訊技術等。
(二)優化組織結構
企業的組織是一個動態的設計過程,要考慮組織的戰略變化、規模、技術、外部環境等因素。在動態、異質、低容量的市場環境中,企業要獲得競爭優勢需要通過內部的有效協調和高度合作來保證對外部變化做出正確、快速、靈活的反應,因此必須建立有機式的組織結構。整合營銷傳播要求在內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使企業的營銷傳播活動、定位、員工的行為與企業的戰略相一致,而傳統的組織結構對各部門的職責權限的明確規定,以及不同部門人員的工作動機、工作背景、工作時間和利益的不同,使得實施整合營銷傳播過程中,產生了組織內各部門、人員間在認知上的沖突,這與整合營銷傳播的初衷是相悖的。因此,實施整合營銷傳播的企業應該優化組織內部結構,在戰略的指引下,整合組織內部不同利益,使其既保持靈活性,又具有一定的組織性。為此,整合營銷傳播的實施需要建立混合型組織,將水平的業務流程與垂直的專家職能結合起來,并設立精通傳播業務的管理。
(三)實行營銷過程整合,實現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雙向溝通
整合營銷傳播重視的是真正的消費者導向,是一個與傳統“由內而外”相反的“由外而內”的營銷傳播過程。要贏得消費者心理,必須使用整合營銷傳播,圍繞目標消費者群體以及他們對產品的既定感覺,形成縱深的立體促銷計劃,持續推出一組能夠影響其感覺,引導其感覺的信息,提高對產品品牌價值的認識。要從建立消費者資料庫開始,進行多方信息傳播活動,并對消費者的反應加以搜集和分析,引發消費者的再次反應,然后再將整個流程循環下去,建立長久的一對一的營銷關系,從而提高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在市場上樹立企業品牌競爭優勢,提高企業的市場份額。
參考文獻:
1、吳健安.市場營銷學(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摘 要]通過對國內有關旅游研究博士論文(包括博士后研究報告)與北美旅游研究博士論文的對比分析發現,國內和北關參與高層次旅
>> 旅游學學科樹構建及旅游學研究的時空特征分析 以學術研究引領旅游學科發展 從體驗視角看旅游的本質及旅游學科體系的構建 從2000~2009年《旅游學刊》載文統計探究旅游學術研究的發展 解構與重構:旅游學學科發展的新思維 試論旅游學的學科基礎 淺議高等旅游教育發展與旅游學科體系構建 旅游學科發展與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基于旅游業發展變遷的旅游學科知識體系建設 社會學框架下的旅游學學科屬性定位分析 評《旅游學學科體系框架與前沿領域》 旅游學科視角下的旅游文化概念研究 從混沌理論哲學觀對旅游學混沌態及學科體系探討 我國旅游學研究現狀與學科體系建構研究 旅游學科研究進展及當前研究熱點領域 中國旅游發展筆談――旅游學術研究的前沿關注(二) 旅游學的邏輯:在有關旅游學科問題的紛紜爭論背后 關于旅游學科發展與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 旅游學研究方法論體系研究 近五年國外旅游學研究趨勢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藝術 > 從旅游研究博士論文看旅游學學科發展 從旅游研究博士論文看旅游學學科發展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請告知我們")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 要]通過對國內有關旅游研究博士論文(包括博士后研究報告)與北美旅游研究博士論文的對比分析發現,國內和北關參與高層次旅游研究的學科類別、學科參與度及選題背景等方面都有較大差異,同時學科參與總體上分散但又相對集中的趨勢都比較明顯。文章最后就中國旅游學學科發展問題提出了建議。[關鍵詞]旅游研究;博士論文;旅游學學科;中國國內;北美[中圖分類號]P59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5006(2004)06―0009―06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4-0209-04
一、博士生創新能力現狀分析
1.基本概況。①博士論文“六多六少”現象。筆者在十幾年的博士生指導工作中,每年都要組織或參與若干個博士論文的答辯,逐漸認識到,目前國內博士生論文具有“六多六少”特點,即:證實國外學者觀點多,自己獨創觀點少;重復前人工作者多,獨辟蹊徑者少;包裝成果多,原創成果少;基礎工作數量多,巧思奇想創意少;名詞和概念創新多,系統的實用創新少;論文成果結論多,科學論證證據少。一句話,創新成果不多。②博士論文普遍鮮有公認的創新成果。在不同單位博士論文評審或答辯時很少見到突出的創新認識或創新成果,要么是難以找到創新點,要么是成果最多達到有新意的程度,同行們實際上很少見到真心認可的創新論文。博士論文創新程度總體偏低。③博士論文的研究工作以量取勝,創新成份較少。大部分博士論文的基礎工作量還是比較充分的,相當數量的博士生在論文期間要完成大量的資料收集、整理、處理分析和實驗測試以及圖件編制等工作,大部分博士生也是比較敬業的,主要精力投入在博士論文工作中。但是可以看到,許多工作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成果,博士論文的創新成果十分稀少。④大部分博士生在碩士階段并未打開思路。大部分博士生在碩士階段只是學會了如何開展研究工作,極少具備創新素養。到了博士生階段才開始學習如何創新,博士論文創新度不可能很高。加上只有三年博士培養時間,相當一部分博士生無法取得創新性成果。
2.本學科概況。“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學科目前各培養單位的博士論文一般需要填寫不止一個創新點,最多大概要填寫四個創新點。大部分博士生通常也能填出四項創新點來。但論文評閱和答辯時評委往往會對已填的創新點提出較大異議或刪減,真正得到認可的創新成果較少。①大量論文創新點比較膚淺,缺乏深度。在博士論文評議中最常見的情況是許多博士論文并非毫無新意,而是只發現了一些問題或有意義的線索,或僅僅做出了概念上的改進,并沒有深入追索形成系統的創新成果,就草草結束了論文工作,留下許多遺憾,造成大量浪費。②本學科許多博士論文成果科學依據不足,可信度較差。突出現象就是博士論文中經常出現“從結論到結論”的長篇論述,翔實的科學數據或資料分析不夠,證據可信度差,讓后人難以定論。③公認的創新性成果不多。較多的博士論文雖然被評議出若干創新點,但通常明顯缺乏與世界最高成果水平的對比。因此得不到同行特別是國際同行的認可,結果必然是論文質量遠遠落后于世界領先水平。
二、博士論文創新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
1.我國博士論文創新水平較低的主要原因綜述。前人關于國內博士生培養質量普遍較低的原因有廣泛的總結和討論。馬陸亭在2007年指出,造成我國博士生創造力不足,并影響其整體聲譽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博士培養制度中存在一些違背博士生培養本質特征的因素,包括僵化的學習期限、寬松的論文評審制度、較多的項目任務、越來越多的博士生數量。張德祥等(2008)總結了教學研究型大學博士生創新能力不高的四個主要原因,即學科點和學位授予點數量和規模限制了高質量的博士生源、學科建設和發展的水平不高與此同時特色不顯著、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團隊缺乏、博士生的創新機制和監管機制存在不足。董澤芳(2009)認為我國當前博士生創新力不強主要受到現行博士生培養模式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六個方面,即:①培養觀念相對滯后;②培養目標存在偏頗;③培養主體規范不夠;④培養對象選淘不嚴;⑤培養方式缺陷甚多;⑥培養評價忽視創新。周萍等(2010)指出五個因素影響了博士生創新能力培養,依次為受博士招生制度制約,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博士生導師指導不力、教學管理過程控制不足、學位論文質量把關不嚴、博士研究生培養的學術氛圍欠缺。這五個方面影響我國當前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
2.中西方博士生培養模式對比的啟示。同時,國內不少學者對比和探討了我國與西方主要國家博士生培養模式的差別,提出了重要的啟示:①美國博士生培養啟示。孫希在2007年指出,美國博士生培養模式一直在不斷改革和演變,有七個環節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即重視綜合素質和研究能力,改革“應試型”選拔方式、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促進學位類型多樣化、優化課程設置、改進課程質量、建立導師組,實現指導方式的多樣化、引進“淘汰制”,保障學生質量、加強科研能力鍛煉,培養創新型人才、加大博士生教育投資,發展多種投資的渠道。張凌云等(2009)總結了美國高校博士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深層經驗,認為以下四個方面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包括:博士生教育根植的土壤,即理念、精神和文化、只招收最有能力的本意學習者有助于培養目標的順利達成、“問題為本”的課程學習,繁重的課程任務,確保博士生真正掌握本學科堅實寬廣的理論基礎與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開放的培養形式能夠保證博士生的培養質量。李云鵬在2010年對比了我國和美國博士生課程的特點,明確指出我國博士生課程存在兩個嚴重的不足,其一是對博士生課程不夠重視,總學分很低,課程總量很少、其二是博士生課程不系統,課程結構非常單一,缺乏系統性和創新性,專業選修課開設數量不足,沒有跨學科課程,沒有專門的方法課程,沒有跨院選課、跨校選課。②日本博士生培養特點。姜星海等(2008)專門對比了中日博士生學位論文的指導差別,發現:日本博士生論文選題的自由度高于中國博士生,文科生半數以上能夠確定博士論文的題目、超過半數的日本文理科博士生的研究題目只是導師課題的一部分、日本博士生與導師交流很頻繁,與導師探討頻率高于中國博士生與導師的情況、日本博士生對導師指導的認可程度更高。③法國博士生培養啟示。王冕等(2009)探討了始于中世紀的法國博士學位培養特點,指出了法國在培養博士生創新性方面的獨到之處,即:嚴格的招生制度、階段式教育和淘汰制度、團隊式培養模式、形式豐富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新型的博士教學研究團體――“博士學校”。
3.我國博士生創新能力較低的最根本原因分析。作者經過較長時間的分析,認為我國博士生創新能力較低的最根本原因是社會發展的階段問題,而不是教育本身的問題,國家博士培養的初級階段決定了博士質量總體偏低。①博士生培養只有30年的時間,不可能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我國在1980年建立新的學位制度以來,博士生教育發展迅速。我國自1978年第一批18名博士生入學,而美國在19世紀初至19世紀60年代,就已是博士生教育的萌芽時期,至今美國的博士生教育已積累了近兩百年的歷史。法國的博士學位出現于中世紀,至今已歷經了8個世紀之久,在漫長的歲月中,法國不斷地對其博士生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進行改革與完善,現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養體系和方法。②中國博士生培養與發達國家存在全方位的差距。中國博士生培養質量較低可以在各個培養環節找到缺陷:在指導思想方面,美國博士強調“需要做出公認的原創性知識貢獻和創造性思維”,而中國博士還停留在“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和“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這種相對低層次的要求水平;在招生方面,招生制度落后,以應試招生為主,復試把關又不夠嚴格,存在走形式的現象,部分被錄取生實為“高分低能”者,而一些具有較強科研能力的考生卻可能由于一定原因(如英語成績達不到規定分數線等)無法通過考試選拔的關口;在培養時間方面,中國只有三年時間,美國是四年以上,德國則需要8年時間;在培養方案方面,培養方案本身缺乏創新,與碩士生沒什么差別,同時培養方案單一,無法實現個性化培養;在課程體系方面,課程總量太少,選修課極少,跨專業課程基本沒有,方法課極少,課堂教學本科化,實踐環節欠缺;在培養環節(模式)方面,淘汰率極低,無資格考試等;在論文評價體系方面,原創新成果查新不夠翔實,不同學科共用一套評價標準,論文評價寬松,有時論文答辯講關系講面子,而鮮講原則。③中國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決定了博士生培養的特色。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學術風氣。由于目前社會上誠信的價值觀淡薄,會讓許多人誤以為什么東西都可以“運作”出來,博士生入學成績可以運作,創新點可以運作,甚至博士論文都可以運作。如果這樣的話,怎么能讓所有的研究生去潛心鉆研學問呢?經濟(物質)高速發展首先要求的是人才數量而非質量。現階段國家經濟和社會均要求高速度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首先需要大量的專業型研究和技術人才,首先要突出數量和規模,而且培養時間要短一些。現有的博導水平有限,部分博導自身創新能力不高。更重要的是,現有的博導水平不高,無法在短期內改變目前的現狀,與之有關的博士生評價體系中各項指標的要求也難以達到很高的水平。強調團隊多于提倡個人創業,個性化培養基本不存在。博士生在三年時間里無法學到更多的選修課,短時間內提出創新認識也比較困難。顯然,三十年的博士培養經歷無法與幾百年的培養積累來相提并論。那種夢想短時間內趕上發達國家水平的做法是不現實的。所謂超越式發展也只是努力去縮短這個時間罷了。
三、靈感思維培養實踐過程簡述
1.在實際工作中體會到形式化靈感思維的重要性。從2001年指導博士研究生以來,作者逐漸認識到博士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艱巨性。絕大多數博士研究生學習很刻苦,工作很投入,完成的實物工作量也比較繁重。但是從他們提交的論文初稿中往往看不出創新點來。作為博士生導師,有責任幫助研究生運用創造性思維開展研究工作,用創造性思維來總結成果。筆者認為有必要總結形成一套易于傳授的形式化靈感思維方法,便于博士生學習和掌握,從而加快創新成果的獲取。
2.編寫《地質思維科學與實踐》專著。2005年作者向石油工業出版社申請出版《地質思維科學與實踐》專著。很快得到了石油工業出版社的批準,專著初稿于2006年底提交到出版社。2007年專著出版,在油氣勘探領域第一次見到關于創新思維方式的系統性論述和大量創新思維的實踐范例。
3.為博士研究生開設地質思維專題課。自2006年以來,每年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主講專題報告《第三種思維――靈感思維科學的應用》,獲得師生的廣泛好評。同時,也應邀去中海石油、中石油華北油田公司等企業做學術報告,宣傳地質靈感思維的應用方法。2006年春,本校安排作者為博士研究生主講了《靈感思維與石油地質》專題課,共用6個學時,系統講解了靈感思維的方法與特點,并展示了典型的石油地質應用實例。
4.實踐效果分析。通過向博士生講授“靈感思維與石油地質”后,不斷反饋匯總各方面的意見,得到兩個方面的重要啟示。其一,《靈感思維與石油地質》專題課讓博士生感到創新思維一點也不遙遠,增強了自己具有創新思維潛質和能力的信心,認識到只要堅持學習和模仿,就一定能取得創新成果和認識。更重要的是,幾乎所有的聽課博士生都豁然開朗,信心倍增,普遍表現出高昂的興趣。其二,《靈感思維與石油地質》專題課為博士生提供了可以模仿學習的形式化創新思維方法。長期以來,不少博士生認為創新思維需要長年積累后才能具備。很少有人相信培養創新思維存在具體的方法,特別是存在形式化顯著的不同創新思維方式,可供大家學習和運用。有了形式化的工具,博士生們找到可靠的方法,不再擔心做不出創新成果。
四、推廣的必要性
1.創新思維的科學方法可以傳授。①在博士生課程教學中應該打破三個認識誤區。誤區之一:長期以來,師生普遍認為創新思維需要長年科研的艱苦積累后才能形成,而通過課堂教學不可能培養創新能力。這也是目前國內博士生培養不重視課程學習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反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在博士生課程學習階段不僅學習補充了專業知識,同時也學到了創新思考的方法和經驗。誤區之二:許多人認為創新能力與智商有關,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出創新成就。有的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挫折后,自信心受到打擊,誤以為自己太笨,不適合做創新研究,誤認為只有極少數天才才有可能完成創新研究。誤區之三:大多數人認為靈感是來去無蹤的,產生靈感是隨機的,是毫無規律可尋的。因此認為在課程學習階段是學不到靈感的。②形式化的靈感思維便于在課堂中傳授。在課堂上講解思路一直是研究生教學的基本要求。但極少有課程教學可以做得很好,通常研究生會認為自己在課程中學到的主要是知識性的內容,而關于思路之類的東西很少或沒有。既然在課程中主要是學習知識,那還有什么必要去上課呢,自己在網上就可以學到類似的知識。顯然,關于專業思維的教學光講創新結果即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講如何發現問題,如何靈巧地解決難題,如何重新認識舊的觀點。進一步的問題是,如果在課堂上只是講解創新體會和經驗,而不總結創新思考的方式的話,所講解的內容會很單調,會很不系統,達不到理想的效果。作為教學內容,如果把創新思維方式進行形象化或形式化,教學時就會很容易講解,而且可以對不同形式化的創新思維進行區分和深入分析,達到系統性的教學。③形式化的靈感思維便于博士生學習。研究生作為初始接觸創新思維科學的客體,零星的、不系統的、經驗性的創新方式不足以引起高度的興趣和注意,而且非形式化的創新思維方式不容易去模仿和學習。相反,高度形式化的靈感思維把創新過程形象化和簡單化,便于研究生快速掌握和體驗。
2.建議在各個學科的博士生課程體系中加強靈感思維的教學。作者在“地質資源和地質工程”一級學科博士生培養中探索了“地質靈感思維科學”的教學,取得了良好的初步效果。實際上,各個學科在創新思維科學方面是相通的,是可以借鑒的。因此,作者建議在各個不同的學科中,把形式化的創新思維科學內容加入博士生專業課程的教學體系中,增加博士生創新思考能力,加快創新成果的獲取速度。
參考文獻:
[1]馬陸亭.以提高博士生創新能力為宗旨的機制建設[J].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教育學刊),2007,22(1):1-3.
[2]張德祥,劉凱峰.教學研究型大學博士生創新能力培養機制的建立[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7(5):88-110.
[3]董澤芳.博士生創新能力的提高與培養模式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5):51-56.
[4]周萍,盛亞.論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0,100(1):93-96.
[5]孫希.美國高校博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探析及啟示[J].高校教育管理,2007,1(2):48-52.
[6]張凌云,賈永堂,張曉明.美國高校博士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深層經驗[J].外國教育研究,2009,36(9):67-86.
[7]李云鵬.由美國博士生課程看創新人才培養[J].中國高等教育,2010,(11):38-41.
[8]姜星海,葛軍娜.中日博士生學位論文指導的比較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8,222(7):61-65.
[9]王冕,趙映年.淺談法國博士生創新性培養及啟示[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9,(1-2):58-60.
[10]劉震,李濰蓮,梁全勝.地質思維科學與實踐[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7.
復旦公布的調查結果認定,朱學勤博士論文《道德理想國的覆滅——從盧梭到羅伯斯庇爾》的相關章節,的確存在一些注釋不規范(如漏注、誤注、將間接引文注為直接引文等)之處,還存在外文翻譯上的一些錯誤或不確切之處。但朱文在《序》中已對國內外相關的學術史作了概述,對前人的貢獻與已有論著基本都已說明。
葛劍雄強調,學術規范委員會的調查,僅針對舉報涉及的內容部分。由于本案中并無舉報人,調查意見已先送達朱學勤本人并征求其意見。由于朱學勤不是該校員工,調查結論又否定了剽竊嫌疑,因此也不涉及處理建議。復旦大學校方表示,尊重校學術規范委員會獨立調查的權力。
“雖然論文寫作于10多年前,有些失注、譯文不確切處可以理解,但對于學術論文的嚴謹性要求,無論何時都應該一樣。”葛劍雄最后強調。
事件回放
2010年7月8日,有網友發帖指出,學者朱學勤2003年再版博士論文有抄襲、剽竊。7月11日,某媒體率先刊登報道《朱學勤博士論文被指涉嫌抄襲》,報道引述網友的6篇文章,認為朱學勤的論文存在學術不規范現象。眾多媒體隨后報道。
7月13日,朱學勤致函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會,要求“啟動調查機制,辨明是非,還我清白”,獲得受理。
調查啟動一個月后,朱學勤向復旦學術規范委員會提交了一份9000字的陳詞,對匿名網帖指出涉嫌抄襲、不規范的地方分門別類作辯解性陳述,并提供相關知情人。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
> 相關報道:
教授朱學勤涉嫌抄襲事件舉報人已向復旦交材料
朱學勤申請調查涉嫌抄襲案 稱平靜等結果
傳統的理論和企業經營實踐中的誤區,使得我們對企業盈利模式認識不到位。難以有效地指導企業的發展戰略,尤其是難以培育出有高盈利能力的企業。而這正與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宗旨是相違背的。企業的盈利模式是在與競爭對手的角逐中,設計和實施的可為企業帶來顯著、持續利潤的經營方式,是其特有的賴以盈利的商務結構及其對應的業務結構1。成功的盈利模式必須能夠突出一個企業不同于其他企業的獨特性2。
上市公司是企業形態中的特殊群體。上市公司群體不僅對于促進建立并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優化資源配置、深化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提升企業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積極和重要的作用。這使得我們對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有關盈利模式的研究開始不斷涌現。這些研究成果對企業的經營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本文通過對企業盈利模式以及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相關研究進行匯總、梳理和分析,指出盈利模式研究現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一、我國有關盈利模式研究概述
通過對“CNKI博碩士論文及期刊全文” 數據庫進行檢索。以“盈利模式”為檢索關鍵字,在
文獻標題中進行檢索,檢索出文獻共計733篇上市公司,其中期刊論文622篇,博士論文0篇,碩士論文95篇,會議論文16篇。在檢索結果里,搜尋有關上市公司的相關研究,只有3篇期刊論文,針對性研究文獻非常少論文開題報告范例。(見表1)。
表1 “盈利模式”相關文獻檢索情況
期刊 論文
博士論文
碩士論文
會議論文
合計
盈利模式
622
95
16
733
他是享譽國內外的知名教授。作為一名科研尖兵,他在國內外率先開展了多變量模糊-神經自適應控制方法研究并引領此方向開展了近20 年的研究。已經指導畢業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畢業碩士生近百人,其中1人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2人獲得省優秀博士論文獎,3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張化光作為國內外智能控制的領軍人物之一,2010年入選“遼寧省院士人選培養工程”,目前是遼寧省控制學科為數不多的幾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之一。
從1991年開始,張化光在國內外率先開展了多變量模糊-神經自適應控制方法研究,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特別是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經辨識的廣義預測自適應控制方法,并于1993年出版了國內外第一本結合神經網絡技術實現模糊自適應控制的學術專著《復雜系統的模糊辨識與模糊自適應控制》。經過近20年的研究,發表了一系列關于模糊-神經辨識、建模、動態特性分析、狀態或網絡傳輸時滯分析、模糊-神經優化、自適應控制器設計等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引起了許多后續研究。著名國外學者R. Belohlavek、E. N. Sanchez、S. Arik等都對張化光在多變量模糊-神經自適應控制領域的開創性工作給予好評。同時,張化光也被推舉擔任IEEE 計算智能學會的自適應優化技術局主席。他的學術研究成果先后獲得2008年遼寧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1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近20年來,他一直堅持扎扎實實地做本科教學和研究生教學工作。張化光不只在戰略方面給學生指導,在細節方面也從不放過。每個學生發表的論文都要經過他的審查,從文字的推敲,表達式的演算到結構的安排組合,他都給予充分的重視。目前張化光已經指導博士后10名(6名已經出站),畢業博士生20人(其中留學生2人),畢業碩士生60多人,很多人都已成長為各單位的杰出人才。
張化光不僅在教學中注重培養方法,在生活上也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2010年5月,他把當選沈陽市特等勞動模范所獲得的一萬元獎金全部捐贈給優秀的貧困學生,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在眾多科研成果中,張化光負責開發的流體輸送管網的實時數據采集分析方法、高精度泄漏檢測定位技術和面向節能的復雜配電網監測控制與實時故障診斷系統已規模化生產,廣泛應用于中石油和中石化公司的56個輸油子站和11個省份的86家集控子站和電廠,每年創造直接經濟效益過億元,對企業自動化水平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及相關技術的科技進步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提升了我國在故障診斷、容錯和監測控制領域的技術水平和國際地位。
經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周刊等多家媒體報道的沈陽在國內反剽竊領域已是名人,每天收到的電話、郵件不斷。
“去年以來,不斷有人告訴我,被檢測者們正在研究反剽竊系統的運行規律,找出弱點,并把心得上傳網絡供人分享。”沈陽說,他們首先發現系統只能檢測文本文件,數學公式等非文本格式可大膽抄襲。利用這—弱點,他們把文字拍成圖片貼到論文電子版里,系統也拿它沒辦法。
由于擁有容量更為強大的備查論文數據庫,去年底以來,由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志社與清華同方知網共同研發的學術不端檢測軟件被國內更多高校和期刊采用。但他們的軟件,同樣也面臨被檢測者各種反反剽竊行為。
目前軟件檢測出的全文或大段抄襲等簡單抄襲少了,并不意味著抄襲行為減少了。
沈陽介紹,網絡上出現了應對反剽竊檢測的商業服務:被檢測者提供論文和學校名稱,提供商業服務者即能查出這所學校所用反剽軟件的類型,是沈陽的還是清華同方的,即可提前檢測出結果,并提示被檢測者如何修改;被檢測者再將修改過的論文提交學校,這樣就檢測不出問題。
“還有更絕的。—名博士生手眼通天,當被告知他的博士論文經檢測為抄襲后,他托關系從國內各大期刊庫撤掉電子版論文。”沈陽說,“這名‘干掉正版’的博士生確有其人,只是我不便透露更具體的身份特征。”
本報訊(記者萬建輝)“現在看來,反剽竊遠不只是—個技術問題。今年暴露出來的多起學術不端事件,有關部門曾來函征求我的意見。”
沈陽昨日介紹,他也做反剽竊方面的理論研究,包括民意分析和輿論分析研究;主管部門來函—般會向他了解反剽竊軟件的檢測效果,剽竊事件的性質狀況、發展走勢。
武漢多所高校請他去做反剽竊專題報告。甚至,被揭發者找他咨詢采取何種應對措施、會產生何種結果。
沈陽說,今年,—名年輕官員的上任引起全國網友廣泛關注,網友人肉搜索出他的畢業論文,并用反剽竊軟件檢測出抄襲部分。這名官員請人找到他,請他幫助分析事件可能的進展和結局、是否需要辭職等。
廣州—所大學的—名女教師舉報學校負責人博士論文抄襲。沈陽說,女教師曾打電話給他,希望他以自己開發的反剽竊軟件檢測出的客觀結果聲援她。
本報訊(記者萬建輝)在沈陽工作的武漢大學,校研究生院用的是清華同方的反剽竊軟件;該校計算機學院、信息管理學院的研究生辦公室和—個校辦期刊社,仍在使用他的反剽竊軟件。
列扎年科自謂“半路出家,自學成材”。他早年畢業于列寧格勒工程學院,曾是一名很不錯的電氣工程師。后因對外國語興趣濃厚,而最終轉向語言學研究的學術道路。1978年他在莫斯科獲得語文學副博士學位,自1980年在國立基輔大學擔任副教授。他通曉多種語言,日語、西班牙語尤精,熟識漢字,著作頗豐(1976年即有大部頭的語言學著作問世)。論象形文字領域的造詣,可以說全烏克蘭罕有其配。他悉心撰寫的博士論文《現代象形文字偏旁之形義組合關系》顯然有著深厚的學養基礎。
獲得副博士伊始,列扎年科就瞄準了下一個目標――博士,開始收集整理以漢字為主體的現代象形文字資料。他的研究方法是很特別的,他曾自己謔稱為“把漢字掰開來看的人”,因為對漢字的形、音、義三素,他只探究形和義的關系,對其音則置之不顧。這篇博士論文的寫作竟經歷了漫長的歲月,直至前年方成篇定稿。其間曾至少對論文動過四次大手術,細枝末節的修改則難記其數。他不斷把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其中,也不斷吸納國內外學術界的新營養。但當時列扎年科并未提出學位答辯申請,想來可能是慮及極為嚴格、幾近苛刻的學位審查程序,因為論文稍有閃失,就可能“胎死腹中”――一旦在答辯前的送審階段受到或此或彼的指摘,就將前功盡棄,切莫說答辯告吹,連再申請的機會也渺茫了。這種遺恨終生的事,在前蘇聯是屢見不鮮的。故而必須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以千慮一得,求萬無一失。
他終至去年4月初提出了博士答辯申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列扎年科在那段時間里寡言少語,但看上去倒是躊躇滿志,成竹在胸。他對我說,自己從未泯滅追求這一崇高榮譽的熱情,也從未放棄過為獲得這一學位應須承擔的努力。現今擺在我們面前的博士論文,乃是一部由密密麻麻的鉛印字母、數以萬計的手書古文字(以篆書為主)、現代漢字和各式各樣的圖表以及廣征博引的數百篇文獻的目錄集成的皇皇431頁的宏篇大論。
按照程序,須先由東方學系專業委員會初審。該系語種較多,教授們術業各有專工,盡管絕大多數人對漢字“目不識丁”,然而因為該論文論及歐洲人對象形字的審美心態和由象形字生發的想象與聯想,并且運用了歐洲語言學界熟悉的歷史比較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的分析方法,所以引得教授們談興不淡。列扎年科更是高談闊論,從漢字談到日本的“國字”,又談到美索布達米亞楔形字、中美洲馬亞文乃至古埃及圣書字,一個人就洋洋灑灑“論“了一個鐘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937(2012)03-0051-06
英國學者菲利普斯(Estelle M,Phillios)將博士學位定義為:教學許可證。意即獲得博士學位可以在大學里作為教師從事教學工作。該定義雖然起源于大學教師應該成為學術領域某一方面的權威,精通某一學科及其前沿理論。并有可能為學科的發展作出貢獻的概念;但是。博士學位還應體現學位擁有者應精通某一研究領域。并能在該領域中作出一定貢獻。博士研究生(以下簡稱“博士生”)培養就是在研究領域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訓練有素的專業研究者哪,而不只是培養大學教師。杰?D?懷特(Jav D.White)教授將博士學位水平定位在根據科學的標準進行研究,展示出他們具有廣泛的研究能力,而不僅僅為本專業領域發展作貢獻。
國內通常把博士學位定義為:標志學位擁有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達到本專業規定標準的最高學識水準的學術稱號。學者們的定義雖然存在一定差別。但是博士生教育代表一個國家最高水平的教育確是毫無異議的。
一、培養模式
中國全日制博士生修業年限通常為3年,在職培養的為4年。博士生課程學習時間通常為1年,一般在第一學年末進行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有些學校會設置中期檢查,主要通過開題報告和學位考試的形式進行。后兩年或三年的時間通常用來進行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在畢業前兩個月進行學位論文答辯。學生可以通過必修課和選修課進行課程學習,課程學習與研究同步進行,同時以科研為重,更加關注學生的科研及學術能力,學位授予與科研成果掛鉤。
美國博士生修業年限通常為4年,由于個人能力、學習和科研條件的差異。有人可以通過3年的學習獲得學位,有人則需7年,甚至更長。第一年通常用來進行課程學習,定期檢查課程內容與研究需要之間的相關性,并可根據學生學習興趣組織課程。美國博士生課程以多樣化、龐大化、競爭性、非中心化為特色;第二年進行資格考試,淘汰率也很高,未通過資格考試和平時學習課程困難是學生輟學的最普遍原因;第三年進行研究和論文設計,人文科學的研究具有很太的綜合性,如果段有導師適當的指導。僅僅進行文獻綜述。學生就可能花費幾個月的時間;第四年完成論文并進行答辯。美國的博士生必須進行實習培訓,注重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能力,只有通過培訓才能進入正規的學習和研究階段。美國很早就開始了專業博士生的培養,注重人才培養的社會需求,提高專業博士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美國博士生教育重視綜合和交叉課程以及基礎理論學習,學生除了學習本專業的知識,還要輔修其他專業課程,為其今后研究和設計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堅持學習與科研相結合的原則,二者同步進行,彼此促進。
英國博士生修業年限通常為3年。但對于已獲碩士學位的博士生可縮短為2年。學生可以半工半讀。也可以中途去工作。之后再回來完成學業。博士生課程分兩類:一類是高度專業化的課程:一類是基礎綜合課程。英國的博士生培養主要以科研為主,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以小組形式展開,而人文科學領域的研究則以個人的形式為主。博士生一入學就要選擇其感興趣的領域展開研究,并且制訂研究計劃。根據計劃進行實驗、調研和數據采集等,通過分析和歸納,寫成研究論文。-博士生培養不但強調學術研究。而且日益強調適應勞動力市場需求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資格的獲得,重視培養適應知識經濟發展需要的專業人員,教育博士、工程博士、工商管理博士等專業博士生教育得到了長足發展。
法國自從2005年起實行全國統一的“LMD”學制(“358”學制),此學制涵蓋整個高等教育階段,即獲得學士學位學制3年,獲得碩士學位學制5年(包括學士階段的3年),獲得博士學位8年(包括學士和碩士階段的5年)。法國在實行“LIVID”新學制后,也實現了研究型文憑與職業型文憑的同步發展。法國博士生的培養分為兩個階段,即研究、學習階段和學位論文撰寫階段。博士生只有在研究學習階段合格后方可申請撰寫博士學位論文。第一階段期限通常為1年,在職和個別專業博士生經校長批準后可延長至2年。此階段要經過公共基礎課程。研究課程、實驗課程的學習和考核。同時,課程難度很大,淘汰率也相當高,平均約為40%,某些專業的淘汰率甚至高達80%。第一階段合格后即可進入撰寫學位論文階段。撰寫學位論文是博士生培養的核心部分,通常在實驗室進行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期限一般為2~3年,也可延長至4~5年。
二、指導方式
中國的博士生由單一導師負責,也有個別接受導師組聯合培養。中國的博士生培養以導師負責制為主,導師從全方位對學生負責,包括課程教授與輔導、科研、培養方案、研究及學習計劃、論文、實習等,導師均會提出建議和指導。導師對學位論文嚴格把關,認真指導和嚴格審查所指導的學位論文。同時,導師具有提出不授予學位或暫緩授予學位的建議權。導師可以參與畢業論文答辯,但不能參與表決。學院(系)學位評定分委會成員基本上由院系內導師組成,他們具有是否授予學位的表決權。
美國的博士生由導師組聯合培養。每名博士生人學后由一名主要導師聯合其他2-3名不同專長和特色的教授組成特定的導師組負責。通過不同學術專長的相互補充,不斷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多方面的才能,不僅僅局限于固定的領域。
英國的博士生只有單一的導師,通常是學院安排,或者由導師挑選,學生沒有自。導師對博士生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論文選題到培養方案、實習與實驗、學習及科研計劃等,導師均會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方式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導師每天都要和學生見面,甚至在同一工作室或實驗室進行研究,隨時指導學生,并及時了解學生的科研及學習狀況:與此同時,學生每周還要和導師至少進行一次討論,以便學生能夠隨時發現問題,及時更正和找到不足。不斷提高自己。
法國的博士生培養實行培養組負責制。培養組負責人一名,成員若干。負責人應具有教授職稱。由校長根據校學術委員會提議名單進行挑選。培養組采取教學組和研究組聯合培養的方式,目的在于促進培養組內部的交流、合作與共享,保證學科培養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避免將博士生培養變成狹隘的專業培訓,以做到“博士要博”。為了保證博士生培養質量,法國十分重視對學位論文的指導。導師
制訂周密、詳細的指導計劃,指導學生確定研究課題,制訂研究及論文撰寫計劃;學生與導師定期見面,及時接受導師指導和幫助。博士生在導師和培養小組的指導與幫助下,通過開展科學研究完成博士論文。
三、學位論文
(一)開題報告
相比歐美各國,中國的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會是最正規和嚴格的。在中國,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都有專門的開題報告會,學生通常從論文選題的目的、意義,國內外的研究現狀,研究內容和方法,可行性分析,研究進度安排,預期成果和目前的工作進展等方面等進行詳細匯報。雖然美國一些大學也有論文開題審查,但是是由博士學位委員會審查,對學位申請人最終是否獲得學位不起關鍵性作用。學生通常要向教授委員會作一次開題報告,以獲得委員會對博士論文選題的認可。英國也沒有專門的論文開題報告會,學位論文的研究內容往往是學生和導師在長期共同研究中,在導師的指導下,根據研究的課題雙方共同商定。法國博士生只有在學習研究合格后方可進入學位論文撰寫階段,深入研究學習文憑是學生開始學位論文寫作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同時,擁有歐洲碩士或同等學歷文憑也是其申請博士論文的重要條件。
(二)對學位論文的要求
在中國,衡量博士研究生教育成功與否,核心通常是學位論文的質量。由此可見我國對學位論文的重視,博士學位論文注重創新和對社會的價值體現。美國對于研究型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很高,要求對專業領域理論、實踐、技術方面有重大和創造性貢獻,通過研究和論文,培養其全面學術能力和素質。美國政府在這方面也給予大力支持。例如,美國的富布萊特博士論文海外研究獎學金就是專門為在海外做關于現代外國語及外國區域研究的研究生設置的。同時,還有專門為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博士生準備的獎學金,等等。英國博士論文要求必須是學生獨立完成的學術成果,對內容、格式、字數等都有明確的規定,但是核心要求是論文的獨創性和學術價值,鼓勵學生創新。論文正式提交前主要由導師負責把關,多數學生逐章地將論文交給導師。導師會認真審閱每個章節,提出具體指導和修改建議。學生根據導師的建議認真修改,一般要反復修改多次才能通過導師的審查,合格后方可正式提交論文。在法國,審查論文以其質量和價值為主要評估指標。同時要具有鮮明的特色。法國的博士生入學前要和培養單位簽訂論文協議,以確定學生研究的主題和條件,論文以專業培養計劃和個人研究計劃為依托,確立明晰的目標和實現方式,以確保論文的質量。論文至少包括如下3方面內容:一是簡要回顧研究課題,對課題的基本理論及研究現狀進行綜述:二是介紹該課題研究實驗的基本情況,包括實驗方法及其理論依據;三是客觀闡述實驗結果,并從理論上進行概括和分析,從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結論。
(三)評審與答辯
在中國,學位論文評閱過程通常為1個月左右。論文要在答辯前1個月由答辯秘書送達評閱人。評閱人姓名和對論文的評審意見對申請人保密,博士論文實行匿名送審。博士學位論文評閱應聘請校外博士生指導教師和專家。指導教師不可以做自己指導的學位論文的評閱人。評閱人一般為5~7人,其中校外專家至少有2人。評閱人負責對學位論文寫出詳細的學術評語和具體的修改建議,并對是否同意學生進行論文答辯明確表態。學生必須根據評閱人提出的修改建議對論文進行修改,合格后方可進行學位論文的答辯。學位授予單位的學位委員會對學位申請者的資格進行審查后,組織學位申請者進行論文答辯。答辯委員會負責審查學位論文、主持答辯,并對是否建議授予博士學位作出決議。決議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需經答辯委員會全體成員的2/3以上同意方可通過。博士學位的論文答辯委員會通常聘請外單位相關學科的專家參加。
美國的論文評審和答辯由論文委員會負責,每名博士生均由一個論文委員會負責,該委員會通常由3名導師組成,這3名導師對該博士生學位論文進行評審,只有3名導師一致同意,論文方可通過。論文評閱通過后。很多院校要求學生對其論文的價值、創新性、觀點、依據等進行公開答辯,答辯通過后方可授予博士學位。
英國的博士生必須提前3個月提出提交學位論文的申請,同時要提交一份300~500字的論文摘要。提交論文期間,學生可以同時提交反映自己學術水平的發明創造、技術成果、已等,以此進一步證明自己的學術功底。英國學生可以獲知學位論文的評閱人員名單,論文評閱委員會通常由3人構成,除了導師以外,包括1名校內專家和1名校外專家。論文初審通過后,學生方可進行答辯。評委將針對論文的內容和觀點與學生展開辯論。若論文答辯未通過,學生可在2年內重新答辯。
法國博士生需在答辯前3個月以上將學位論文提交給導師聘請的2名以上的教授或專家進行審閱,其中至少1人為校外或國外的教授或專家。校長根據書面的評審報告,批準是否進行答辯。同時還要向教育部提交答辯申請,教育部通常在1個月左右批復。被批準答辯的論文需裝訂成冊,提交答辯委員會各位成員提前審閱。答辯通常公開進行,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由校長指定。論文摘要在答辯前在校內張榜公布。答辯時,首先由學生進行簡要陳述,然后開始正式答辯。答辯結束后,由答辯委員會主席主持進行討論,針對論文提出意見并進行評定。答辯委員會通過論文及學生的陳述與答辯情況,判斷論文是否具有特色和創新的價值。討論后’,答辯委員會主席會撰寫評議報告,并由全體成員簽字。經過評議,當即宣布授予合格者博士學位,并在該文憑上注明評語和等級。評議結果除了通知博士生外,還要在頒發同一專業博士學位的其他院校公布。
四、學位授予及監管體系
‘在中國,國務院設立學位委員會。負責領導和監督全國學位授予工作。學位委員會設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和委員若干人。國務院對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進行任免。博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提出授予學位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及其可授予學位的學科名單,然后由國務院批準公布。學位申請者的資格由學位授予單位的學位委員會進行審查。學位申請者資格審查合格后方可進行論文答辯。學位授予單位的學位委員會負責對報請授予學位的建議進行審議,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學位委員會會議應有全體成員的2/3以上出席,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全體成員過半數同意即通過。決定授予博士學位的名單,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
美國學位授權審核制度和學位質量評估源于20世紀初的高等教育認證制度。高等教育認證以院校自我評估和同行評價為基礎。美國高校擁有很大自治權,博士生教育只有通過本校特有的文化底蘊和辦學宗旨,才能實現質量的不斷提升。最終獲得教育的成功。高校的學位授予權由州政府審核,聯邦政府不予干涉,州立大學等公立院校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利。美國的博士生培養機構由民間組織組成的機構進行認定。美國聯邦教育部批準了6大
區域的認證機構和近百個專業認證機構來監管和保障各高校的辦學質量。聯邦教育部和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負責協調和審核認證機構。保證認證機構的權威性和合法性,確保評估結果客觀、真實、有效。聯邦政府通過認證機構實現對高校學位的間接監督與管理。
英國的大學除了高校自身擁有學位授予權以外,學生還可以向全國學位授予委員會提出申請,這一規定擴大了學生在校外攻讀學位的機會,是英國學位制度的一大特色。英國大學評估機構是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局,它對英國境內所有高等教育機構進行質量評估,并將評估結果公布于眾。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局對英國學位質量監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英國還有區域性質量保障機構及專業質量認證機構,共同保障學生培養及學位授予質量。
法國每所大學都設有行政管理委員會,該委員會既可以頒發教育部的國家文憑,也可以頒發自己大學的文憑。在法國,只有公立高等院校才能頒發國家文憑。為了保證博士生培養質量,法國博士生培養單位除了接受全國科學、文化和專門職業公共高等學校國家評估委員會、總督學和校內評估委員會的評估外,高等教育評估事務所也定期對博士生培養質量進行評估。高等教育評估事務所是民間組織,成員由研究人員、管理人員、教師和企業人員組成。評估周期為每5年一次,經評估的全國大學排名在網上公布。其結果直接影響對各大學的投資經費。通過社會評估,用將評估結果向大眾公布的方式進行質量監控,有力地保證和促進了法國博士生培養質量。
五、討論及啟示
綜上,各國博士生培養及學位授予制度各有特色(見表1)。我國可以借鑒美、英、法3國的做法,在以下幾方面完善博士生培養及學位授予制度。
(一)學位質量保障
我國應該在堅持宏觀調控的基礎上,適度放權,形成中央與省級政府分級管理、責權明晰的學位授權審核管理機制。伴隨博士生培養規模的不斷擴大,可以逐步將部分博士生培養質量高的地區的博士學位授權審核權限有條件地下放到省級政府,由省級政府在國家給定的權限內,根據本省實際情況對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以及學位授權學科點進行自主統籌,從而有效提高資源配置效益,提高各學位授予單位的自我調節和適應能力,有效地促進博士生培養更好地為本地區服務。
同時,應該引導社會行業組織或者第三方中介評估機構介入高等教育評估審核工作,保證博士生培養質量。實現多種評估方式的有效結合,提高學位審核的實效性。實施學位授權點定期評估制度,不斷完善各項評估制度和程序,打破學位授權點的終身制。首先,通過在學位授予單位內部建立有效的自評系統,加強對自身的評估和督導,通過自我約束和提高。促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開展年度自評,并將評估結果通過網絡和媒體對外公布,接受社會的監督。如無任何人對公示結果有任何異議,則可將自評結果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并向社會大眾公布教育年度報告。其次,將定期評估與學位授權審核制度相結合,加強日常的評估和檢查。對評估后不達標的培養單位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達標的則取消其繼續招生的資格。最后。要建立科學有效的評估指標體系。針對不同的專業采取有針對性的評估指標,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采用現代評價方法和模式,提高評價的客觀性。通過完善學位授權和評估機制,實現行政監督、社會評估和培養單位自評的有效結合,從而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鼓勵特色發展
國家應該出臺相關政策,鼓勵高校(尤其是一些專業性很強的高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從而通過實彳亍特色辦學,逐步滿足社會對各類特殊人才的需求,有效遏制各類專業性強的高校跟風向綜合院校發展。對于那些辦出水平、辦出特色的學位授予單位,應在政策、資金、就業、人員分配等方面給與更多的傾斜,以利于其不斷發展提高。
引言:我國在處理制革廢水的技術方面仍處于比較落后的處境,污染速度的增長遠大于治理水平的增長。且工藝來源復雜[1,2],物理法、化學法要利用大量的化學試劑,處理費用較高,不適宜普及應用,并伴有二次污染的問題。博士論文,粉煤灰。生物處理法其也有缺陷[3],微生物的選擇性;對污染物的降解速度慢;對有毒的物質只能降解去除一部分,而且還可能形成有毒的中間產物;對于難降解的物質降解困難。從國內這些方法的運行狀況來看,雖然有些工藝運用已比較成熟,但都有局限性,尤其是不能很好處理低濃度或者生物難降解的有機廢水[4]。
粉煤灰是我國最主要的固體廢棄物污染源之一。博士論文,粉煤灰。我國是一個以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主要以燃煤進行發電,每年從電廠排放的粉煤灰達到1.6億噸。粉煤灰的大量堆放不僅占用土地,而且對環境造成污染。尋求制革廢水的粉煤灰治理技術[5],可以達到以廢治廢的目的。
1. 實驗儀器、材料
1.1實驗儀器
XL-型箱式馬弗爐,102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電子分析天平,TU-1810PC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pH計,高速離心機,85-2型定時恒溫雙向磁力攪拌器,水熱反應釜。
1.2 實驗材料
實驗需要的粉煤灰來自阜新某煤矸石熱電廠,粉煤灰的化學組成及pH值見表1。
表1粉煤灰化學組成(質量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