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9 01:25:0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采風考察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對傳統民族服飾藝術的認識,普遍的方式是,在現有的圖書資料、畫冊圖片、網絡視頻等閱讀媒體認識、分析與研究; 在以往的采風過程中,也只是到一些少數民族的村寨拍些照片、畫畫速寫,記錄些少數民族的民間傳說故事等等; 但僅是這些采風活動,對傳統民族服飾的研究,探索其民族藝術深層次的精髓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作為課題研究的采風活動,不是一般性的采訪,更不是只到民族地區的旅游觀光,而是有針對性的選擇采風內容、地點,深入到具有較強的民族特色的民族居住地,有方法、有步驟地,較為完整的服飾藝術考察,從而較全面地收集民族服飾的第一手資料。
1、采風路線、地點的選擇與確定
在準備下鄉采風前,要帶著目的與任務地選擇和確定采風地點和行進路線,也就是要收集什么素材,要到什么地方去,該地點有什么民族居住,服飾有什么特點等等,都要預先查找有關資料進行了解,否則,沒有目的的隨便走走,就有可能無法收集到所需的資料。因此,在接受到帶采風課的老師,應當根據該班的專業方向及研究課題,選擇和確定采風地點,如: 服裝藝術設計的班級,進行苗、瑤、侗族的服飾考察研究課題,就應選擇這些少數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聚居地的廣西融水、三江、龍勝、金秀,貴州的凱里、雷山、施洞、黎平等地; 與此同時,也要選擇好行進路線,在該路線上,根據時間安排,確定幾個考察點,預定每個點的考察時間和考察內容,盡可能的做到時間緊湊、經濟實惠; 并準備該考察地區地圖,標定行走路線,從而確定考察目的地及考察路線。
2、考察前的準備工作
考察出發前,首先要組織學生查閱所考察地區少數民族的有關資料,對其歷史概況、生活習俗、風土人情、、裝飾藝術形態等作初步了解,這些了解,對考察具有指導性的意義,讓學生知道所考察的內容中有哪些資料是要重點收集的,哪些是需要補充收集的; 其次是經費準備,根據考察的地點、路線、車船交通情況、吃住情況等作經費預算。另外,對該班級學生作以小組為單位的考察分組( 以 3—5 人為一組) ,指定組長負責; 同時,組織一個由 2—3 人組成的先遣組,負責車( 船) 交通及住宿的聯系與安排,指定班生活委員負責經費的收支與管理,領取或采購必備的藥品和生活用品。再者,對全班進行下鄉采風的安全及紀律教育,強調各項規定與注意事項,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這是完成采風任務的重要保障。
3、采風考察的實施方法
采風考察的具體實施,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是對民族地區的州、縣的民族、民俗博物館館藏民族服飾資料的參觀考察; 二是深入民族村寨對民族服飾資料的收集與考察,這些考察要確實做到具體、細致,對收集的資料,要力求完整和準確;由于民族服飾的類型較多,因此,應以每件( 套) 的服飾的分類進行小組負責制,同時每小組的同學,每人負責一項具體任務; 如對某一苗族女裝服飾的考察為例:第一組( 5 人) : 負責頭、項、胸飾的考察: 組員一,負責拍照( 一般是用數碼相機) ; 組員二,負責擺放銀飾,協助拍照; 組員三,負責用軟尺測量服飾的各部位的數據; 組員四,協助測量服飾; 組員五,負責記錄數據和有關調查、采訪的資料。第二組 5 人: 負責衣服類的考察: 組員一,負責拍照( 一般是用數碼相機) ; 組員二,負責擺放衣物( 上衣、裙、褲等) ,協助拍照; 組員三,負責用軟尺測量服飾的各部位的數據; 組員四,協助測量服飾,記錄數據; 組員五,負責畫出個衣物的款式樣式圖并標記各部位數據,記錄有關調查、采訪資料。第三組( 5 人) : 負責服飾材料的織造、蠟染、刺繡工藝的考察: 組員一,負責拍照( 一般是用數碼相機) ; 組員二,負責擺放物品,協助拍照; 組員三,負責用軟尺測量所考察的物品各部位的數據; 組員四,協助測量; 組員五,負責記錄數據和有關調查、采訪的資料。第四組( 4 人) : 負責銀飾鑄造、打造、雕花、鑲嵌等制作工藝: 組員一,負責拍照( 一般是用數碼相機) ; 組員二,負責擺放銀飾,協助拍照; 組員三,負責用測量銀飾的各部位的數據; 組員四,負責記錄數據、制作步驟和有關調查、采訪的資料。第五組( 4 人) : 負責服飾的裝飾圖形( 圖案) 的考察: 組員一,負責拍照( 一般是用數碼相機) ; 組員二,負責擺放圖形物品,協助拍照; 組員三,負責用軟尺測量圖案的各部位的數據;組員四,負責記錄數據和有關圖形的調查、采訪的資料。在考察的過程中,可根據具體情況各組員進行機動輪換。各組在考察時,如時間較緊迫的情況下,應注重抓主要部分的先行完成,余下的細節可作粗略記錄,在后期整理資料時憑記憶和參考照片補充完善; 同時,也要注意記錄各服飾的穿戴方法。
采風過程中的教、學互動
采風的教學實踐,是教師教授方法與技能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學習、認識和掌握這一方式、方法的過程,兩者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達成良好的教學效果。#p#分頁標題#e#
1、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
采風教學,是課堂式教學的野外延伸。教室中的理論學習與研究,是學習前人的實踐經驗與理論總結,只是在理論層面的理解與認識; 通過采風實踐教學,深入到具有濃郁民族風情和生活氣息的環境中,使得師生以較高的積極性、聚集較大的激情投入該教學實踐中,感受新的服飾文化氛圍和獲取新的服飾知識,以愉快的心情置身于采風實踐里,教學氣氛輕松、活躍,真可謂寓教于樂。這一方式,也是眾多師生樂于接受的教學形式。
2、靈活的教學方法
課堂的教學,通常是學習理論和研究理論,以理論指導實踐; 而采風實踐,是在對新的藝術形式的接觸性研究,從而獲取研究的第一手資料,也是豐富和提升理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教,則注重方法的傳授、在把握好課程目標的基礎上,機動地安排實踐和靈活實施每一個步驟,充分發揮教學的靈活機動性,不斷的豐富和完善教學內容; 學,則以確實了解和掌握采風所獲取的新知識和研究方法為目的,在教師的統籌安排下,靈活地實施考察環節。采風實施中,方法的靈活多樣,師生相互配合、組與組的分工合作,組員與組員間的互相協調,共同完成采風任務,是集體主義和集體智慧的集中體現。
3、教、學的相互促進
采風教實踐學,一方面是學生在民族生活中,感受到民族服飾藝術的特殊魅力,并從中學習優秀的傳統民族服飾藝術文化,更重要的是從中掌握學習和研究民族服飾藝術的方式方法; 這一方法,也將會影響和啟發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對其他領域知識的學習和研究。另一方面,也將促進教師在同樣感受民族藝術瑰寶的同時,從中學習到傳統民族服飾的更深層次的服飾藝術和文化內涵,對促進教師對民族文化研究與運用的科研創作起到積極作用; 與此同時,也將為今后傳統民族服飾藝術的考察、研究與運用,探索新的采風方法而提供實踐基礎。
采風資料的后期整理
資料的收集,是為了更好地運用于今后的藝術設計實踐和理論研究。當面對采風收集回來的一大批資料時,有必要進行整理和保存的一系列工作,以便今后的查閱和調用。
1、資料的分類整理
按民族名稱或支系名稱的不同服飾分類: 采風收集的有多個少數民族服飾資料的,應按有主次的排序,同時,男裝、女裝、童裝也要實行分類,盛裝與日常裝也要進行分類; 同一民族有不同支系的不同服飾,也要作分類整理。按每套服飾的衣服、配飾分類: ( 1) 衣服類: 有上衣、裙( 褲) 、綁腿等。將圖片、款式圖及測繪數據、采訪資料均按秩序排列。( 2) 銀飾類: 有頭飾、項飾、胸飾、腰飾、手鐲等。( 3)服飾材料染、繡工藝類: 有蠟染、刺繡、織造等。( 4) 裝飾圖案類: 有崇拜圖騰紋樣、植物紋樣、動物紋樣等。同時,傳統民族服飾的圖案裝飾十分豐富,如帽飾圖案、衣領圖案、胸襟圖案,背部圖案、袖飾圖案、裙擺圖案、腰帶圖案、綁腿圖案、鞋飾圖案等。對這些圖案,運用 PS 軟件進行摳圖,將單純的圖案從服裝中分離出來,形成獨立的圖形單元,以方便今后的設計運用。
2、文獻材料整理
文獻材料,是理論研究的重要參考依據; 在采風后期的文獻資料的整理中也應從如下幾方面進行。民族史料: 有關該民族的起源、遷徙、、生活習俗及發展簡況。( 1) 服飾的發展變化。( 2) 服飾現狀。( 3) 民族的神話傳說與故事等。
一、民間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生態與民藝的生存、發展的密切關系
這些年來,對民藝各方面的思考從未間斷過,民間的剪紙、年畫、刺繡、皮影、印染、民間玩具等具有較強審美價值的藝術品,多是注重造型藝術的民間美術。而同時,隱藏在民藝作品背后的深沉的文化背景和民間文化底蘊,不僅有著比藝術作品本身更深的內涵,而且更全面的反映了民間社會的文化、生活狀態,也能夠更好地解釋民藝作品的諸多意義,使我們真正了解到民藝、民間文化的物化形式。這些生動的民藝、民俗、民風、民情恰似一幅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畫卷,向我們展示了民間社會多姿多彩、深沉豐厚的文化和生活情景。當然對民間藝術的研究也就不只是藝術學的課題,還包括民俗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以及哲學、美學、歷史學、民族學等,都是研究民藝學的重要參照和支持,與民藝學水融、不可分割。
民藝作為一種生活形態的存在,使我們更深切的意識到它在民間生活中的意義。作為民間文化的物化形式,民藝的生存發展,或者演變傳承,更深刻地受到了民間社會形態發展演變的影響。民藝的消失、發展、衰落、嚴峻現狀等都源于民間文化與民間生活傳統形態背景的改變。社會形態,社會組織結構的發展演變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對民藝的研究、保護、整理和拯救很值得我們探討和研究,現今對傳統文化狀態下、傳統生活狀態下民藝的記錄也顯得尤為重要。
二、保護文化生態的重要意義
人類不僅是生物意義上的人,同時又是文化的產物,人類生理功能的發展進化,同時又是在文化進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文化不僅是人類文明進化的產物,也是人類與外部環境相協調和適應的手段和途徑,因而文化的性質和特征與人類的生態環境密切相關。不同種族、地域的文化現象、文化差異、文化模式,是人類為了適應自然條件、生產力發展水平等所作出的選擇。我們所理解的文化生態的觀念是在社會經濟、文化現代化的背景下而產生的。
人類追求自身盡善盡美的生活空間,是建立在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基礎之上的,同時更不能丟掉幾千年的文明成果,破壞我們的文化生態環境。在民間,那些錯落有致的村落布局,那些與身體相依的服裝飾品,是一種幾千年沿襲下來的文明傳統,我們不能要科學就忽視人文,要現代化就丟棄傳統的愚昧做法,社會的發展也絕不允許以人類創造的科學技術來殘害傳統的文化生態和人文精神為代價。優秀文化在當代是一種無形的資源,那些傳統手工技藝、審美情懷、營造法式、風水學說等,無不暗含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并始終關懷著人與物,人與自然的和諧。如果不保護具有傳統風格的建筑物,也許再有半個世紀我們的國人將無法了解中國傳統的民居或市井風情,如果我們依然沒有意識到文化會塑造一個民族的精神,那么盡管傳統手工藝已走過了幾千年,它將不再有生存空間,成為一種遺失的文化。其實文化恰恰需要的是民族化,需要個性化,也許這就是我們這個課題的主要出發點。所以,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傳統文化的價值,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保護文化生態的重要意義。
三、傳統手工文化生態保護的方法探討
文化生態的遺存是豐富的,許多是我們缺乏和無知的。那些一字不識的民間藝人能講訴動聽的民間故事,那些不懂藝術的老太太能用一把剪刀剪出絕妙的水滸戲曲人物,無論是鐵匠的打造,木匠的木作還是婦女的紡花織布、穿針引線,無不透露出才藝和智慧,這就是我們民族的財富和文化精神所在。民藝資料的遺存在逐日減少,而且搜集的難度也越來越大了,一些優秀的民藝品類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漸趨消亡。特別是隨著人類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們身邊的民間手工藝品、民間交通工具、紡織工具、生活用器用具等每年有多少消失甚至受到人為的丟棄和破壞,我們沒有理由不像保護生態平衡、保護珍惜動植物那樣保護我們祖先為我們留下的手工文化,保護正在遺失的傳統。
感悟現代城市環境設計,了解行業的方向、特點及發展趨勢,認識環境設計的現實意義是環境設計專業考察實踐課程的又一重要內容。由于現代環境藝術較為集中體現在發達城市和省會中心城市。因此,該專業學生通常會在大三的第一個學期針對大中型城市的環境設計現狀進行考察,例如從懷化出發,向東組織懷化-杭州-蘇州-上海的路線,向北組織懷化-北京-天津的線路,向西組織懷化-成都-重慶-西安的線路,向南組織懷化-廣州-深圳-香港地區。考察內容涵蓋城市建筑,如公共空間、居住空間、主題空間、會展空間、流行商業空間,城市景觀、園林景觀,城市雕塑及公共藝術,公共設施,導視系統等典型現代環境設計實例。通過觀察、測量、繪制、采集設計元素等學習過程,加深學生對于實體設計的印象和理解。
1.2藝術形式認知與設計素質提升
現代社會是一個物質、經濟高度發展的社會,更是一個多元整合的強信息時代。就環境設計專業而言,不但要從本專業中獲取信息,還要從其他各門類藝術中吸收營養,如從現代美術、時尚藝術、流行色、新潮設計等藝術形式里吸收信息。在大中發達城市有各種藝術類展覽,組織學生參觀這些設計作品的展覽,可從中感受當代設計潮流、分析當今設計趨勢、學習經典設計案例。例如中國設計大展、北京國際設計雙年展、廣州國際設計周等,這些展覽專業性強,可供學習的資料全面,對畢業設計的創意能起到激發靈感的作用。再如中國美術館、故宮博物院、蘇州博物館、上海美術館、北京的798藝術區和上海的1933創意生活中心等等,既能從中感受繽紛多彩的現代藝術魅力,又能認識傳統和現代的設計文化,提高綜合鑒賞能力。
2專業考察教學指導
專業考察過程是輕松愉快的,考察課程的實際教學難度也是較高的。帶隊教師應根據課程要求和不同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指導。
2.1發現式考察指導
一方面根據考察目標,教師預先設定一些題目供學生參考,例如“公共空間園林小品表現形式調查”、“有特點地面鋪裝調查”“、金屬裝飾材料運用調查”等等,然后指導學生進行專項收集和設計分析;另一方面,在考察過程中啟發學生主動發現和挖掘新的設計要素和表現形式,通過現場觀測、空間體驗,完成資料收集。例如在考察中,同學們發現湘西侗族建筑“三寶”壁飾藝術很有特色,柱頭掛滿金匾、對聯,重檐下的彩繪,有龍、鳳、魚、鳥、葫蘆、花草等圖案,或正梁頂上塑有雙龍搶寶、丹鳳朝陽等浮雕。經過采訪、拍攝、測量、寫生,加深了對少數民族建筑的理解。
2.2研究式考察指導
在考察過程中,不是只停留在以寫生或攝影記錄對象的純視覺認知形式上,而是引導學生對設計理念、設計組成、設計表現方法作深層次的探究,采用解讀性、記錄與分析并重的教學形式。例如:蘇州博物館,可采用一點多面的方法對建筑形式、空間組合,景觀構成,材料,表皮,色彩,文化內涵等多個方面進行觀察指導;還可以采用多點一面的方法,結合拙政園的案例,找到兩者統一性的一面;最后通過發散式思維,做出新的設計演變、設計改造等。通過對典型案例的解構、重組及重新認識,可以加深學生對建筑實體的理解,提高在后續設計課程中的審美意識及創造能力。
2.3取經式考察指導
即以參觀談訪、學科交流的形式探討學習,獲取設計經驗。在考察的行程中可以組織學生到專業的設計與美術院校參觀訪問,與師生進行座談、交流,學習不同院校的教學設計思路,為設計創作取得有益經驗,當然還可以到校友工作的設計企業進行互動、交流。因此在專業考察出發之前,要聯系好走訪的院校、設計企業,安排邀請好本專業教師進行學術講座、與學生座談,參觀設計作品、企業工作室,與相關設計人員探討切磋。教師可以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教學形式與方法,學生可以為設計創作取得新的信息和寶貴經驗。
3專業考察課程作業
環境設計專業的考察課程作業形式易多樣化。除了提交一份圖文并茂的考察報告外,還應結合專業要求,加入一定的實踐環節,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表達。在這方面,懷化學院藝術設計系做了一些實踐探索,課程作業由“觀測”、“表達”、“設計實踐”三個步驟完成。
3.1“觀測”
即觀察測量對于考察對象,首先對其外觀形態、色彩、材質、周邊環境等方面進行觀察,形成感性認識。然后使用隨身攜帶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驗證,掌握觀察對象的準確尺度,獲取第一手資料。如筆者指導的2012級環境設計專業考察課程,教師帶領學生前往貴州鎮遠古城采風考察。在感受了古城的整體風貌后,輔導學生對當地典型的山地建筑進行重點觀察和測量。例如,將中原四合院形式搬到山上改造成的山屋、吊腳樓、回廊等多種形式的山莊式院落。學生經過觀測實踐,不僅鍛煉了自身在真實環境中的尺度感,還鞏固了測量學知識,為后續工作奠定了基礎。
3.2“表達”
即運用繪畫技法、制圖知識表現及還原觀測對象的過程,如在鎮遠的考察中,學生完成“觀測”任務后,便開始了寫生及繪圖工作。依據觀測對象的實際形態、尺度、色彩繪制透視圖,以采集的測量數據為基礎繪制平面、立面、剖面圖樣,在二維圖紙上較為完整的表達觀測對象。同時借助攝影、文字記錄進行了資料補充。這一階段主要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細致的觀察力。
3.3“設計實踐”
即在完整理解考察對象的基礎上,對其設計實質、傳統設計元素、文化背景及設計局限性等方面作深入思考,并進行新的設計應用。例如,筆者帶領學生結束考察后,分項對收集的資料進行了整理、分析,指導學生展開實驗性設計。有的學生對原有建筑環境做出了設計改造;有的學生則將某些傳統設計元素進行了演變并應用于新的環境中;還有的學生對鎮遠民居特色作了較深入的研究,并制作出大量設計圖樣進行說明。通過設計實踐環節,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造能力,達到了專業考察課程的教學要求和高度。
課程改革的大潮中,不斷涌現出新穎的體系架構和靈活的課程實施形式。我們學校經過調研,決定在“齊魯文化課程”上另辟蹊徑。既然突出地方文化,為什么不可以走出書本,走進富有文化氣息的山水名勝呢?古人尚且重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何不也讓學生去親近故鄉的山水田園、名勝古跡、文化場館,去身臨其境地感受、體驗呢?據調查,學生甚至家長,對家鄉的政治經濟了解不全,對于歷史文化更是一知半解,只有不到50%的家長到過全市所轄的五區三縣。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才做出了走出校園,走遍淄博的社會實踐課程的設想,并在實施中逐步完善。
根據課程方案的設置要求,校本課程一般都是每周安排一節課,一學年為36~40課時,我們創造性地打破了這一限制,集中一周時間參與課程實踐活動,既保證了課程課時總量,同時又能極好地協調各種教育教學資源,保證課程效果。這種集中的活動,便于組織,教師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家長也因為學生能四處走走看看,增長見識而十分滿意。在確定了以“走遍淄博,探尋齊魯文化”為內容,以“實踐活動周”為形式的活動模式之后,我們著手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
一、初步感知階段
我們以班級為單位,提前一周布置自主探究學習任務,作為實踐活動的開端,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對家鄉各區縣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名勝古跡、民風民俗等內容進行收集整理。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民間采風、傾聽家長或村居長者的講述等形式,以小組為單位,對各自收集的資料進行整合,制作成諸如粘貼報、報告集等文字書面材料,更鼓勵制作成PPT等形式進行直觀地展示。與此同時,任課教師也要進行積極準備,每人詳細地梳理一個區縣的資料,制作成圖文并茂的PPT課件。周一的課程表按照區縣名稱命名,分別安排張店區、臨淄區、淄川區、博山區、周村區、沂源縣和高青縣、文昌湖度假區和高新區等七個板塊,教師這時儼然成為各區縣的“代言人”。課堂分三步完成,首先集中學習學校整理印發的材料;其次是由教師集中展示自己負責的某一區縣的相關資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學生展示自己搜集并制作的相關素材,并進行開放式的交流。在我們的實踐中,教師都對學生收集的相關資料感到吃驚,因為很多甚至連教師也未曾聽說,同時也為學生那種探究的熱情、資料整理的細致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二、實踐體察階段
在接下來的四天時間,是學生真正的體驗活動時間。根據周邊區縣的地理方位分布,我們設計了三條不同的路線:A線向南以淄川、博山、沂源為一線,分別選定蒲松齡紀念館、淄川博物館,博山的趙執信紀念館、文姜祠廣場、沂源博物館、江北第一溶洞、齊長城遺址等景點,并在沂源縣進行采摘活動;B線向東北歷經臨淄的中國足球博物館、齊國歷史博物館、齊都古國遺址、桓臺的王漁洋紀念館、高青的引黃工程、黃河浮橋等景點;C線向西經過文昌湖度假區,到周村的古商城大街、淄博體育中心、高新區、山東理工大學、中國陶瓷館、淄博博物館等主要站點。在參觀學習的過程中,沿途經過的大型企業、重點國道省道、重要的地理地標性建筑、以及相關的地理歷史背景等都由隨車教師及時講解。周五上午集中安排學生參觀代表了齊魯文化精髓的山東省博物館。
整個活動過程,從中國最古老的頭蓋骨化石,到淄博現代的繁榮發展,從悠久的陶瓷文化到享譽世界的足球文化,從王漁洋到蒲松齡,從黃河岸邊到齊魯國界,走遍淄博,歷經古今。這樣的活動,對學生是全新的課程,豐富了閱歷,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感受了家鄉的秀美,領略了地域文化的魅力,那種以故鄉為榮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總結提升評價階段
外出探究活動于周五上午結束,周五下午返校后,學生進行總結交流,填寫實踐活動記錄表。利用周末把活動中的感悟整理成考察報告的形式,在自己的空間、博客上。接下來的一兩周時間,學生在網絡上交流心得,把自己拍攝的照片起上一個靚麗的標題,在班級宣傳欄辦起了小小的攝影展。總結中,學生有太多的感慨:終于見到“母親河”了;我們家鄉原來有這么多的歷史名人;這么多的中國第一、世界第一原來就在我們身邊……有的家長這樣說:我們四十多歲了,都沒有機會走遍淄博各地,感謝學校和老師們給了孩子這次機會,孩子們歸來的講述讓我們都知道了很多,學會了很多……在學校層面,組織了“探尋齊魯文化”的圖片展,優秀實踐活動報告展等活動。同時,我們對每個學生在活動過程的表現進行評價,對表現出色的學生進行表彰。有效的評價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成就感,讓他們認識到這項活動作為“課程”的重要意義,同時也提高了課程實施的力度和效度,落實了課程的育人效果。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這樣的實踐類課程是課程體系建設中的有益探索,豐富了課程內涵、創新了課程實施模式。適合的就是最好的,善于創新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這種“另類”校本課程,是符合教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的,在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上做出有益的嘗試。
參考文獻:
二、理論范式的補充
中國民族民間舞學科選擇文化人類學彌補自己方法論上的不足,不是一時興起之作,而是一種深思熟慮的必然。記得北京舞蹈學院對中國民族民間舞學科有著突出貢獻的許淑媖教授,生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中國民族民間舞要想解決自身的學術問題,必須要借鑒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這是她游學世界后一個最為深刻的體會,據說她生前在香港還做了一臺人類學意義上的舞蹈專場晚會。當然有著類似認識的不僅就她一人,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等諸多研究中國民族舞蹈的老師,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文化人類學的理論方法做研究。“人類學是研究人性(普同性)和文化(多樣性)的一門學科。與其他社會學科強調自我(theself)的研究不同的是,人類學注重對他者的系統研究(theStudyofOtherMan),并相信通過研究他者能夠比僅僅研究自己能更深刻地認識自己。即通過研究時空和結構中的異文化來理解人類共性(humancommonality)、自性(self-identity)和他性(other-ness,orother'sidentity)。‘他者’(other)在人類學的理解中,不僅僅是指與自己不同的人群,更多是指與自己不同的文化(Culturalotherness),而是文化意義上的他者性。”如果將這個概念加以引申,發現中國民族民間舞也是一門研究人性(普同性)和文化(多樣性)的學科,每一位中國民族民間舞人不約而同地也都是一位他者文化的傳承者與研究者。諸如現今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教材中的藏族、蒙古族、朝鮮族、傣族、維吾爾族等民族舞蹈教材,每一個對于學習這些舞蹈的漢族師生來說都是他者。即便是漢族舞蹈教材,諸如山東秧歌(膠州秧歌、鼓子秧歌、海陽秧歌)、安徽花鼓燈、贛南采茶、云南花燈、陜北秧歌等這些在田間巷頭、桑間濮上傳承的民間舞蹈形式,對于來自不同省份在都市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師生來說也都是他者。所以,用文化人類學的理論研究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情。“理論(theory)是通過對已知事實的推理得出用于解釋某事的一整套觀點。理論的主要價值在于促進新的理解。理論體現的模式、聯系和關系可能為新的研究所證實。”理論作為包含了一系列命題的解釋框架,最有價值的是能為幫助我們理解為什么提供一個框架,讓研究產生預盼性以及能夠多視角地深入展開。對此,理論的積累與深入的研討是各個學科建設的重中之重。舞蹈界相對于其它學科,運動的人體(舞蹈動作語匯)是其本體,舞蹈表演是其中心(舞蹈只有跳出來才能呈現),所以“實踐永遠走在理論的前面”是一個被業界默認的“共識”,“重實踐輕理論”也是一個大家都明白也都看到的問題。當技術和學術之間的不平衡達到一個臨界點時,即舞蹈的學理建設沒有跟上舞蹈實踐發展的需要時,舞蹈實踐會陷入原地打轉、止步不前的怪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理論指導實踐,科研促進教學,思想引領創作”的作用,缺少了學理支撐的實踐是不可持續的。對于中國民族民間舞的理論建設也是如此,盡管一些專家、學者花費畢生精力從事相關的研究,也提出“中國民族民間舞的五大文化類型劃分法、語言劃分法、地理劃分法”、“兩類三層說”、“中國民族民間舞原始舞蹈遺存”等一些精辟的理論,也有過《中國民族民間舞的集成》、《中國民間舞蹈文化》、《中國原生態舞蹈文化》等相關優質的著作,但這些相比文化人類學在他者文化、世界民族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無論在理論深度、廣度、厚度以及理論著作的數量上都是不能成正比的。諸如在理論范式上,文化人類學對他者文化研究積淀的理論就有古典進化論學派、傳播論學派、法國社會年鑒學派、歷史特殊論學派、英國功能主義學派、文化與人格學派、新進化論學派、結構主義人類學、象征人類學、解釋人類學、后現代人類學等諸多學派。關于理論闡述的經典名著也是碩果累累,甚至每年都會有不同新的論著產生,借用這些理論范式與研究成果研究中國民族民間舞的問題,無論從哪個方面說都是必要和必須的。
因為,在當下中國民族民間舞有許多理論問題尚待研討,例如我們今天所說的民族是國族(na-tion)的概念,還是族群(ethnic)或人群(people)的概念?民間和民俗的關系是什么?民族民間這個合成詞前者與后者之間的關系是并列?是從屬?還是偏正?職業化中國民族民間舞的傳統指的是什么?是世代傳承下來具有同一性的東西?還是當代人發明的新傳統?在職業化的過程中如何堅守民族民間舞蹈原有的神圣感、儀式性與多樣化?中國當今的56個民族的“民族識別”是怎么一回事?如何看待已被劃分好的民族下面的不同支系的族群舞蹈?民族民間舞蹈與社會,民族民間舞蹈與宗教,民族民間舞蹈與政治,民族民間舞蹈與生態,民族民間舞蹈與文化變遷等等,相關的問題都需要深入研究,也都需要一一解答。這其中,很多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研究中,還沒有涉及或者鉆研不深的問題,在文化人類學中大多已經有了很深入的研討,將這些研究成果加以借用和積極轉化,能使我們的研究少走彎路事半功倍。人們常說:“名不正言不順,理不直氣不壯”。許多學科的發展問題不能名正言順的回答,甚至連自圓其說都不能滿足時,自然就會遭到多方質疑以及各種責難。我們不能永遠用“你不懂舞蹈這句話”加以搪塞,是將我們的所思所想加以表述的時候了,“思維決定行為,想不清楚也就做不明白”,這是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當我們在某些方面力所不及時,借“它山之石,用以攻玉”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當然會出現文化人類學個別理論因過于高深而無法應用的情況。但類似《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中國民族志》這樣的民族問題研究叢書,以及《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涼山彝家》、《湘西苗族考察報告》、《云南民族調查報告》、《臺灣畬族之原始文化》、《羌在漢藏之間:川西羌族的歷史人類學研究》、《鼓藏節:苗族祭祖大典》、《克木人:中國西南邊疆一個跨境族群》、《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民族志》、《從闡釋到建構:納西族傳統文化轉型的民族志研究》、《圣歌里的芭蕉箐:富民縣東村鄉芭蕉箐苗族村民日記》等類似的民族志作品,能給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研究提供很多翔實的資料,以及理論范式應用上的思考。
三、研究方法的完善
文化人類學作為研究人類社會與文化,即描述、分析、闡釋和說明社會和文化異同的分支學科。“為了研究和闡釋文化多樣性,文化人類學家從事兩類活動:民族志(ethnography)(基于田野工作)和民族學(基于跨文化比較)。民族志提供對特定社區、社會或者文化的描述。在民族志田野工作中,民族志收集他或她組織、描述、分析和闡釋的數據,并以專著、文章或者電影的形式來建立和展示描述。傳統上,民族志者曾居住在小型社區中,并研究當地的行為、信仰、風俗、社會生活、經濟活動、政治和宗教、藝術。……民族學(ethnology)考察、闡釋、分析和比較民族志結果———從不同社會中搜集到的資料。它運用這些材料對社會和文化進行比較、對比和歸納。發現特殊之后更普遍的東西,民族學家試圖辨認和解釋文化異同,檢驗假設并建立理論以提升我們對于社會和文化體系是如何運作這一問題的理解。”從引文中可以看出,田野工作和比較研究是文化人類學最為核心的研究方法,甚至被學者們認定為“看家的本領”。
對于中國民族民間舞學科來說這兩種方法也是貫穿始終。先說比較研究,學習和研究其他民族地域的舞蹈,一進入就開始了比較研究,無論你承不承認,對于你熟悉的本民族或本地區舞蹈文化解釋體系而言,其他民族地域的舞蹈永遠是不折不扣的他者,在學習和研究中不比較都不行,因為它總會與你熟悉擅長的舞蹈類型有區別,整個過程會在不適應———適應,不理解———理解中完成。文化人類學出于學科范式假設的需要,會致力于欣賞和理解“差異”(difference),中國民族民間舞就舞蹈學習研究的深入,也會以他者舞蹈的風格、特色、不同來反觀自己熟悉的舞蹈類型,從而進行更好地自我發現,如同照鏡子一樣,成為他者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自己。田野工作對于中國民族民間舞學科而言,是學科發展的基點,這是每一位中國民族民間舞人都能達成的“共識”,過去只不過叫“民間采風”而已,這與學科發展初期奠定的基礎息息相關。如果說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后引發的“新秧歌運動”,以及1946年由戴愛蓮為首組織編創的“邊疆音樂舞蹈大會”可以被認定為中國民族民間舞學科發展起點的話。那么當時的做法,即文藝工作者積極深入社會生活,了解人民,學習人民,理解人民,向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學習,視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為文藝創作的源泉這一觀念不僅深入人心,更成為學科后期發展建設的方向標,以及學科教材建設、作品創作、學術研究的壓艙石。在當時,將對社會生活的體驗,對民間藝術的學習,規定為有出息文學藝術家進行創作的先決條件。在今天,“投入生活的激流,吸取民間的養料”,依舊是每一位中國民族民間舞人能出色地“表”、“教”、“編”、“研”的前提,并成為一種“傳統”被歷代中國民族民間舞人所遵循。上山下鄉、走村串寨地“訪舞”、“學舞”、“研舞”,每一位中國民族民間舞人都能說出與自己相關的一兩個故事,歷屆學科帶頭人也都是親歷親為,大江南北也都留有他們的足跡,部分田野經歷或多或少也有所記載。如北京舞蹈學校民間舞第一人教研組組長盛婕老師(1954.9-1954.12),寫過《安徽的花鼓燈》、《江西省“儺舞“調查介紹》這樣的文章;第二任教研組組長彭松老師(1954.12-1956.2)發表過《采舞記———憶1945年川康之行》、《談民間舞蹈的發掘和整理》、《燈舞》、《花鼓燈之歌》這樣的文作;第三任教研組組長羅雄巖老師(1954.12-1958.4)寫過《塔吉克族舞蹈的藝術特色》、《九曲黃河燈初探———燈陣的古文化遺存》等相關的論文;第四任教研組組長許淑媖老師(1958.4-1961)也留有《南北尋舞有感》、《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采集點滴》、《再談深入學習傳統,奮力發展創新》等相關的著述,與他們同時代的老師就更不用提了,不僅以身示范親歷民間,對自己的所感、所思、所見也多有筆墨。1987年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間舞系作為一個單獨的學科成立,去民間做調研,整理教材、創作作品、學術研究更是成為每一位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師的必修課,在全國各地很多重大節日以及相關的儀式慶典中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認識如此深入,所作也如此精彩,令人遺憾的是迄今為止,中國民族民間舞學科沒有一本關于如何進行田野工作的教材或著作,前輩教師做田野的經驗和心得更多停留在資深教師的口述記憶中,他們的精彩故事以及學舞傳奇也沒有人有興趣著書立說,田野工作的經驗和方法,少有歸納,更談不上系統的總結了。
反觀文化人類學,只要敲擊田野工作就會出來《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研究》、《民族學理論與方法》、《文化人類學調查――正確認識社會的方法》、《田野民俗志》、《定性研究:經驗資料收集與分析方法》、《定性研究:解釋、評估與描述的藝術及定性研究的未來》、《如何做質性研究》、《質性研究中的訪談:教育與社會科學研究者指南》、《參與觀察法》等諸多的學術論著,更不用提各種《人類學通論》或《民族學概論》中有關田野工作章節的介紹,以及專門撰寫的有關田野工作的民族志以及相關的研究文章了。對此,學習和借鑒文化人類學的理論研究方法,完善和補充中國民族民間舞在研究方法上面的不足和缺失,是件勢在必行的工作與任務。當然學會別人的目的在于找到自己。學習和借鑒過程中,不能完全依照文化人類學的觀點和方法來研究舞蹈,“首先需要認識舞蹈這種人體文化和藝術所具有的那種高度的敏感性和特殊性,還需要認識到,舞者先天的生理結構、心理素質、運動力學、美學理想等差異,一旦將它從此地文化移植到彼地文化的土壤中去,它便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現象,甚至會出現‘樹挪死’的可能,由此造成原有的文化意義不復存在,甚至遭到嚴重扭曲和誤讀的命運。”就這個問題一些人類學家也談道:“人類學學科立場的藝術研究往往本著人類學學科的立場,從‘藝術的社會性’著手,要求藝術人類學去研究各種藝術形式是如何以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和塑造社會的道德觀、價值觀、審美觀的,探討在藝術形式背后蘊含著什么樣的文化邏輯和理念,以及文化邏輯在場景中得以表征或者轉化于實踐之中的過程。以此來著手進行他們自己的藝術人類學研究,在研究中也可以使其研究更具有人類學學科的規范性。這種努力固然擴大了藝術的范疇,甚至可能使傳統研究有眼界大開的感覺。但是,也或多或少讓藝術研究圈內的學者和更廣大的閱讀者感到困惑:藝術本身的位置何在,人類學的藝術人類學研究是否靠‘藝術’的譜。當著意發現文化價值、社會集體表象之類的東西時,對藝術影像性或聽覺感受存在本身卻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討論,總給人隔靴搔癢之感。”對此,對于文化人類學理論和研究方法的借鑒與學習,學什么,怎么學是一個必須要深思熟慮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