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6 20:17:4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西醫護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呼吸內科接受治療的重癥患者72例,采取隨機分組的形式將其分成兩組。觀察組、對照組中分別有41例患者、31例患者;其中患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為13例,患有肺癌的重癥患者為6例,患有支氣管炎的患者為39例,患有支氣管擴張的患者為14例。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分別為48例、24例;年齡為27.2~81.3歲,平均年齡為(51.39±5.0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臨床癥狀等方面對比,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基礎的常規護理模式,給予患者對癥治療后,嚴密檢測病癥變化情況。觀察組患者采取縝密的臨床護理模式,分別針對患者的住院環境、治療等多方面進行護理干預,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1.2.1環境心理干預
呼吸內科患者對空氣質量要求較高,因此要保證病房內良好的空氣流通,可在病房內安裝空氣凈化器。并每天對病房進行清掃,尤其對灰塵,盡量運用吸塵器進行打掃,保持病房內整潔。禁止擺放花草,探望患者人員帶來的花束,說明緣由后給予帶回,避免患者因花粉過敏加重病情。由于病情較長,患者極易出現煩躁不安等情緒,尤其重癥患者,感覺治療無望,極易產生絕望、消極心理。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出現的不同情緒,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讓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勇氣。
1.2.2治療干預
對不同病癥患者給予對癥治療后,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等進行嚴密觀察,要特別留意患者的呼吸頻率、節奏。一旦出現咳血、咳痰等癥狀,及時報告給醫生進行搶救。同時針對每位患者的病情狀況和短期治療結果,制定相應的搶救預案并做好基本準備工作,可為搶救節省出時間。對患者講解藥物名稱、療效等基本情況,準確掌握患者的用藥劑量、濃度等。建立兩條靜脈通路,分別為一般藥物的輸入、特效藥物的輸入。另一種給藥方式為霧化吸入,可確保藥物治療的安全性。
1.2.3通氣干預
及時對患者進行通氣治療,可改善患者的呼吸障礙癥狀。在治療時,需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程度,對呼吸道、口腔內的分泌物及時進行清除,可減少感染的發生率。病情相當危重的患者,無法進行自主呼吸,可運用呼吸機給予輔助呼吸。在進行輔助呼吸時,要嚴密細致的貫徹呼吸機上各項參數的變化,若出現異常及時處理糾正。
1.3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41例觀察組患者經護理后,病情得到好轉生命體征恢復正常的患者為38例,無效的患者為3例,好轉率為92.68%;3例患者進行及時搶救后,已基本恢復生命體征;無死亡患者。31例對照組患者病情得到好轉的患者為23例,無效的患者為8例,好轉率為74.19%;8例患者進行及時的搶救后,6例患者搶救成功,2例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搶救無效死亡,病死率為6.45%。觀察組的整體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一、從一個典型案例說起
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2004]皖行終字第51號行政判決書:2001年8月,被告歙縣人民政府與第三人黃山徽蘭房地產開發公司簽定了《小北街改造項目協議書》。2002年8月,第三人以(歙)房預售證第005號預售許可證向社會公開預售上述協議書項目開發范圍內新建房屋。2003年3月31日,位于該改造項目范圍內原告張鐸所有的小北街15號的房屋(原告持有該地歙國用[2000]字第813號國有土地使用證)被拆除,原告張鐸提起要求撤銷被告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訴訟。一審法院判決:確認被告歙縣人民政府以《小北街改造項目協議書》形式規劃、管理和利用小北街15號地的行為違法,責令被告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其判決理由是:雖然被告沒有按照法律的規定和法庭的要求提供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全部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應視為該具體行政行為沒有證據、依據,依法應予撤銷。但由于小北街15號地塊事實上已被納入小北街地段整體改造,且整體改造已全部完成,如判決撤銷可能造成重大損失,故應適用《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8條(以下簡稱第58條)之規定確認其違法。原告不服,認為小北街地段是商業開發,而非整體改造,撤銷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會給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失,故不應適用第58條之規定,即以一審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為由提起上訴。2004年7月13日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基于同樣理由作出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本案(以下簡稱為開發案)屬于情況判決適用的典型案例,法院依據司法解釋第58條,基于對涉案公共利益的保護,對本應撤銷的被訴行政行為只確認其違法以保留其法律效力,從而使該公共利益得到保全。但案件的審結并不意味著糾紛最后的塵埃落定,違法的行政行為因為保護公益而逃脫了法律的應有制裁,個人合法利益因為公益的考量而失去了應有的司法救濟,司法的公正,法律的威嚴在個案當中被模糊化。這些也正是情況判決制度自設立以來一直飽受爭議的重要原因。本文擬就案中原告個人合法利益保護在實質意義上缺失的現實對情況判決制度中個人利益保護問題予以探討,以圖對個人利益保障這一法律目標在情況判決適用中得以更好實現并有所裨益。
二、情況判決中的利益衡量問題
情況判決制度由日本首創,經由我國臺灣承繼完善,之后在祖國大陸《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8條中得以確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將會給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確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判決,并責令被訴行政機關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造成損害的,依法判決承擔賠償責任。”該條規定即是我國大陸適用情況判決的法律依據。情況判決是指依據一般行政法治規則,被訴行政行為被確認違法就應當予以撤銷,但基于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的考慮而只判決確認該行政行為違法而不予以撤銷,同時責令被訴行政主體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賠償原告因該違法行政行為受到的損害的一種判決方式。其本質即在于對一個本應撤銷的違法行政行為,由于考慮到公共利益只確認其違法,而繼續保持該行政行為效力的判決方式。根據司法解釋第58條之規定,我國情況判決的適用條件主要包括:第一,涉案行政行為違法,依法應予撤銷。第二,如果撤銷該行政行為,將會給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失。
利益是人們一切行為的動力,決定著法律的產生、發展和運作,而法律的基本功能之一也在于對各種利益進行平衡和協調。利益主體多元化的時代里,利益沖突已經構成了社會常態。當利益沖突所引發的糾紛推列到法官的案前時,依法對所有涉案利益進行衡量、取舍和協調就成為糾紛解決不可缺少的司法歷程。在情況判決當中存在著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現實沖突:一方面是如撤銷被訴行政行為,涉案公共利益可能會遭受重大的損失;另一方面如不撤銷被訴行政行為,涉案的個人合法利益則不能得到本應有的保障。由此,作為法解釋方法的利益衡量原則在情況判決的適用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需要衡量撤銷或不撤銷被訴行政行為,給公共利益帶來不同的影響;另一方面則需要在涉案的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進行衡量,而后者對個人利益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
保護各種合法利益的是法律追求的目標。由于情況判決“承認‘違法卻合乎公益’的情況的存在,而使得公益判斷脫離法治主義的束縛,極端情況下有可能淪為行政機關乃至司法機關的獨占與恣意”1.從而也為涉案個人的合法利益造成更大顯性或隱性的威脅和損害。同時由于公共利益自身固然的抽象性,以及法律對其“重大”程度判斷標準規定的模糊性,決定了情況判決在把法院推到了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裁判者”的位置,留給法官頗大的自由裁量空間的同時,也給留下了諸多的技術難題,造成法律實務中個人利益的在實際意義上的淪喪的現象屢見不鮮。故此,情況判決適用條件得到法律和法理學家的眾多關注。而在這當中對個人利益的衡量與保護則成為關注的焦點。
三、個人利益是利益衡量中的獨立因素
情況判決中當事人利益保護不僅僅在于獲得事后賠償,還包括是否適用情況判決的選擇判斷過程中,也就是選擇適用情況判決的利益衡量過程中不單單考慮公共利益,而要考慮一切應考慮因素,把個人利益加入對利益衡量的序列當中。
公共利益不應該是情況判決中利益衡量的唯一因素。現代社會,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和沖突兩個方面,個人利益至上或公共利益至上的絕對主義都是非理性的。公共利益也并非是個人利益的簡單相加,就某種層面上講,公共利益只不過是每個具體的個人利益中具有共性的那部分的總和,其源于個人利益而又獨立于個人利益。因此在現實生活中的某一具體時空之下,兩者不可避免地會存在著沖突與矛盾。
無可置疑,“大公無私”、“以大局為重”的精神理念,仍是我們傳統文化和現代精神文明建設所倡導的主旋律。公共利益至上的觀念在我國有更多的社會基礎和文化積淀,對我們的法官影響也更深。以保護既存的公共利益為立法初衷的情況判決制度的設置,不能不說在某種程度上是受到了這種觀念的影響。然而誠如有學者所說的那樣,“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只能是體現一種道德上積極的觀念,從法律公平和正義的角度看,卻未必可行。”1
國家的存在、法律的設置,從根本目的上來講是在對個人權益的實現,從而個人權利以及其后所隱含的個人利益應被作為公共權力的起點和終點,這是邏輯上的必然。如此一來,如果我們單純以公共利益為理由來否定個人利益,不僅會損害個人追求利益的積極性,進而導致社會利益總量的下降,也會在某種程度上造成國家和法律的異化。
情況判決即是以利益衡量之法解釋方法來解決行政爭議的判決。利益衡量在行政個案中的最大意義在于當涉案的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盡量地在二者之間尋找到妥協的方案,在確保優位利益的同時把讓位利益的犧牲程度降低到最小限度。也就是說,“利益衡量的結果應使各種利益盡可能的最大化”。2而就筆者的理解,利益的最大化應指的是社會整體利益的最大化。把它放在情況判決中利益衡量的領域上來講,也就是要求利益衡量的結果選擇,應以衡量對象對促進社會整體利益增進的增進量或減少社會整體利益損害的減少量的大小為依據,而不能簡單僅因為是涉及到公共利益或國家利益,就忽略對個人利益的關注。
基于此,筆者認為公共利益至上的絕對主義是極不適當的,在公共利益并不存在恒定的優位位階,它并不能夠獨立成為否定個人利益正當的、充分的理由。因此,“在特定條件下,當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國家利益應當優先得到保護,但在一般情況下,法院應當通過利益衡量來確定優先保護國家利益還是個人利益。在個人利益可能遭受重大損失的時候,也應當予以保護”。3這也就意味著,情況判決之所以對公共利益予以傾向性保護,并非在于或僅在于公共利益的性質,而是基于某種衡量之后的一個選擇。
個人利益應納入到利益衡量的序列當中,關注個人利益是選擇適用情況判決的重要因素。我國情況判決制度法律規定中對公共利益的損失程序判斷標準未作明確規定,不能不說是立法的一個缺憾。之所以對公共利益損失程序的判斷標準給予關注,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其一,司法解釋第58條對情況判決限制以“將會給國家利益或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失”這另一前提條件,這當中有個不言自明的暗示:如果該損失未達到“重大”之程度,則不得適用情況判決。同時《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9條規定,“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規定判決撤銷違法的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將會給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人民法院在判決撤銷的同時,可以分別采取以下方式處理……”比較這兩條司法解釋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對公共利益所造成的損失是否達到“重大”之程度,是否撤銷被訴行政行為,是否適用情況判決的關鍵因素之一;其二,情況判決實則是對憲法共同所保護的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進行衡量之后的結果。而從邏輯上講,“衡量”應該是雙方或多方之間相比較的過程。如果缺乏相應的參照標準或衡量對象,所謂“衡量”也只能淪為單方面的意志判斷。或許我們可以從抽象的層面,用比例原則對以“公共利益”或“公共福祉”為理由限制個人合法權益的情況判決予以拘束,但如果缺失具體、客觀層面上的規制,情況判決的適用則可能因全系于法官的主觀價值判斷,缺少一般的根據而難免會落入脫離法治的窠臼;其三,公共利益的抽象性決定了在公共利益界定方面存在著必然的自由裁量空間。這即意味著我們只能在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衡量過程中進行客觀規制,才能真正在防止情況判決的被濫用方面有所作為,以保護個人利益不受看似合法卻實則違背立法意旨和立法精神的傷害;其四,公共利益與人個利益是行政權力運行的并行目標,任何偏廢與立法意旨都是相違背的。由此情況判決在同受法律保護的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所采取的妥協方案應是對二者進行“衡量”而非“取舍”的結果。但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是性質不同,二者難以進行直接的比較,所以確立一客觀標準具有了重要的意義。由此看來,對情況判決中涉案公共利益的損失程度這一客觀適用條件的判斷標準予以明確的規定,是嚴格情況判決適用條件,更好實現情況判決制度立法意旨的關鍵步驟之一。
對公共利益損失程度的判斷,日本和我國臺灣均以“考慮原告所蒙受的損害的程度,其損害的賠償或者防止的程度及方法以及其他一切情況”(日本《行政案件訴訟法》第31條)、“經斟酌原告所受損害、賠償程度、防止方法及其他一切事情”(臺灣地區《行政訴訟法》第198條)作為利益衡量參照的標準,這一點值得我們借鑒。即在我國情況判決的適用條件或法律適用過程當中,應把原告方的個人利益納入到利益衡量的過程當中,考慮原告方所受的損害程度、其損害賠償或防止的程度及方法等一切因素。一方面是為規制情況判決制度的濫用,另一方面則是對情況判決中的個人利益予以應有的關注和保護。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衡量比較的過程當中,應該杜絕單純以經濟效益為取向,去追求利益衡量所謂的“利益最大化”。首先,公共利益包含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等多方面的內容,法律的尊重、法治的維護也是公共利益內容之一。其次,單純以經濟利益為衡量標準會造成法律價值的扭曲,在一個以經濟效益為取向的分析方法中,由于政府“實行程序所花費的成本,比私人因此所得到的利益更為明顯可見,而且政府的負擔是較不可避免的……從而(使)不可避免的行政成本重于個別程序保障所導出價值,而使程序的保障相形之下被犧牲”1,而最終導致“原本應該受到正當程序條款保障的私人,反而失去踐行程序的權利”。2即如果單純以經濟效益為取向,去追求利益衡量所謂的“利益最大化”,很容易會造成近乎所有的衡量結果都對政府有利,而使得個人合法的利益在實質意義上被架空,從而使情況判決淪為法院對剝奪個人合法利益行為正當化的手段,最終落入司法恣意的窠臼。故此,我們在進行利益衡量時,應對其適用的范圍、必須考慮的要素作更為嚴格和周全的設置。這當中有學者認為“如果個人利益因為涉案行政行為的撤銷,也可能造成重大損失時……也應該適用情況判決”3的觀點,就是單純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來理解“利益最大化”,從而擴大情況判決適用范圍的典型表現,筆者認為該觀點值得商榷。至于涉案第三人的利益損害應如何處理,因屬于另一層面的問題,在這里不作深述。
四、結語
回歸到“開發案”中,可以認為本案之所以適用情況判決,并非僅因為“小北街改造”這一開發項目是屬于“公共利益”,而是經過衡量該公共利益“如判決(被告行政行為)撤銷可能造成重大損失”之后所作的法律適用。我們姑且不論本案中對該“公共利益”的界定是否合適,純粹從法律適用的邏輯這一點上來看,根據我國現有法律的規定,該案的判決結果無疑是正確的,由于法律規定缺失,法院在處理過程、判決理由中沒有交代個人利益在利益衡量過程中的作用。
對公共利益損失是否“重大”的標準的界定是“開發案”審判應考量的焦點所在。然而一審過程中法院的判決理由只列舉了“小北街改造”這一開發項目是屬于“公共利益”、“如判決(被告行政行為)撤銷可能造成(該公共利益的)重大損失”,但對該可能損失程度之所以能夠界定為“重大”的參照標準和論證過程并未作以說明。二審中二審法院認同該理由成立但同樣也未對此兩個方面進行說明。在目前,對這個標準的把握和過程的論證,我們只能冀求在法官“心證”過程中能夠存在并得以良好的運用和運行。這固然是我國行政審判書本身的沉疴所在。而筆者認為,由于公共利益本身固有的抽象性,出于對個人利益保護之目的,應該更多地在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衡量標準中注入更多的客觀因素,把個人利益納入到利益衡量的序列當中,明確利益衡量應考量的因素,以圖縮小法官在情況判決中可以自由裁量的空間,為情況判決立法初衷的正當實現提供更多更為務實的保障,而把它在法律中予以明確規定,則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最好途徑。
1「中國臺灣翁岳生主編:《行政訴訟法逐條釋義》,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562-563頁。
1甘文:《利益衡量與司法審查》,《行政執法與行政審判》,2003年第2期,第144頁。
2甘文:《利益衡量與司法審查》,《行政執法與行政審判》,2003年第2期,第156頁。
3甘文:《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之評論——理由、觀點與問題》,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頁。
1.2系統架構在該移動護理系統中,護士可以查看患者的護理病歷、醫囑流程、護理文書、腕帶掃描、護士站應用和系統設置幾個部分(如圖6所示)。
1.2.1護理病歷護理及醫囑處理是護士每天的工作。通過護理病歷模塊,護士可以實時確認患者的基本信息,并結構化地記錄患者每天的生命體征和其他各項指標,同時反映在患者的結構化病歷模板中[4]。護士在測量患者某一時刻的體溫、脈搏等后,通過使用PDA,點選記錄字段,就可方便地將數據錄入系統。
1.2.2醫囑的執行和護理文書的處理對患者使用藥品、護理醫囑的執行是護士執行醫囑的主要操作內容。區別于傳統的護士先打印執行單,再依次執行的手動方式,移動護理的優勢在于無需護士打印醫囑執行單。護士可以通過系統直接查看醫囑執行項目,并根據不同醫囑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下面以輸液類醫囑為例來說明整個移動護理系統的業務流程:系統自動將醫囑項目生成相應的一組條碼,并將姓名、床號等患者的基本信息打印在標簽上,同時打印出配液相應的醫囑項目。這樣一張集合患者身份、醫囑信息的條碼標簽會粘貼在已配好的輸液器上,再將這份液體交予執行護士執行,配液護士根據打印出的醫生醫囑信息進行配液。這樣的操作流程不但方便護士執行醫囑操作,也減少了護士使用計算機的次數。同時系統采用條碼掃描的方式,使得整個護理工作顯得有條不紊。在護士進行醫囑執行時,先掃描患者腕帶上的身份識別條碼,核對患者身份,再掃描輸液器上的條碼,當進行掃描確認時,系統就完成了患者與醫囑執行項目的核對,也只有在患者信息與醫囑的執行對象完全匹配的時候,系統才會給出相應的確認信息。最后護士只要點擊確認,即可完成此次醫囑的執行[5](如圖8所示)。
1.3應用優勢
1.3.1患者信息的床邊輸入與查詢確認該系統的大范圍應用不但改變了傳統的醫護人員在患者床邊手工記錄患者體征信息和紙質查詢診療信息的工作方式,也使醫護人員可以及時獲得和處理電子化的患者信息。
1.3.2醫療管理中的實時審批在醫院管理和醫療管理中涉及到諸多審批流程,移動護理信息系統的應用使得審批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如抗生素、品的管理)。這樣既降低了臨床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又使患者得到及時的護理,最終使醫院的審批制度既嚴格又切實可行。
1.3.3藥物條碼化管理在系統設計中,還利用了條碼和條碼打印機,通過打印條碼,提高了系統的準確性、易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時也將信息化技術直接應用至患者床邊。條碼技術的普及也使醫院實現了實時計費的收費模式。在患者診療過程中,任何診療服務的提供和藥品的服用都實時傳遞至醫院的HIS數據中心,做到患者確認、消費明晰、收費清晰,使診療消費有據可循[5](如圖10所示)。
2技術創新點
2.1移動計算技術移動計算技術是各類智能設備在無線網絡環境下,通過實時計算和移動數據傳輸等功能,及時地將信息準確提供給網絡內的其他用戶和系統的一種技術。同時移動設備還支持一維、二維條碼以及RFID標簽信息的采集和數據通信。
2.2“軍衛一號”接口及中間件技術為了保證移動護理信息系統的模塊化、兼容性和擴展性,系統采用中間件平臺實現與各個系統的數據交換。在移動護士站系統中,通過接口技術讀取患者在“軍衛一號”HIS中的基本信息以及醫生所開具的醫囑,并在移動護士站和PDA上予以體現。在醫囑執行之后,自動(PDA)或手動(移動護士站或PDA)填寫醫囑處理時間,并將醫囑處理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通過接口反饋給HIS進行記錄,從而完整地記錄整個醫囑的生命周期管理。應用服務器中的中間件負責移動護士站和HIS之間的權限校驗、負載均衡、同步處理和系統自動升級服務。
2.3條碼和RFID技術條碼和RFID技術主要體現在患者診療信息、身份信息、藥品信息及標本信息等標簽的搜索、錄入和識別。通過使用條碼和RFID技術來提高信息的傳遞效率,保證信息的準確程度,也杜絕了人工判斷所造成的差錯。
一般資料:我院自2001年一月至三月共收治腎移植術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最小年齡21歲,最大年齡45歲。入院時平均體溫39.5℃----42℃。X線胸片檢查均出現雙下肺斑片狀模糊陰影,肺紋理增粗;10例患者均行血尿常規、痰涂片查霉菌或痰細菌培養及藥敏協助診斷。高效、廣譜抗生素平均應用5---7天,輔以喘定霧化吸入及嚴格系統化整體護理。10例病人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為7天。
護理措施:1、物理降溫:對于體溫持續在39℃以上的患者,用溫開水持續在大血管處擦浴,或用30%酒精擦浴,使患者體溫控制在38℃--38.5℃之間。另外,考慮發熱病人代謝較快,消耗大,我們常規給予吸氧3升/分,以增加機體之氧供量。同時密切觀察患者體溫(每四小時一次)、血壓、脈搏、呼吸之變化,做好紀錄并作對比,發現異常及時向值班醫生報告,以盡快取得相應治療。2、飲食護理:給與清淡、易消化、高熱量、高維生素、優質蛋白、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并囑患者少量多餐,鼓勵多飲水,保證日尿量在2500----3000ml,通過液體排出帶出體內過多熱量,達到降低患者體溫之目的。3、口腔、皮膚護理:高熱病人體液喪失過多,影響唾液腺分泌,病人口腔粘膜常常干燥,抵抗力往往下降,極易引起口腔炎或粘膜潰瘍。為此,我們采取相應措施,如協助患者每日刷牙四次,并用1%呋喃西林含漱液漱口,盡可能減少口腔致病菌。口腔潰瘍患者,根據其致病菌,做對應口腔護理,使其盡快痊愈,防止其成為感染源。高熱患者體溫下降時出汗較多,皮膚往往干燥,容易汗腺途徑誘發皮膚或其他部位感染,護士則協助患者每日用溫水擦澡一次,并囑其勤換內衣,同時保證患者病床整齊、清潔、柔軟。盡可能減少皮膚感染。4、心理護理:隨著醫學模式由生物向生物----社會----心理的轉變,我院護理小組也做出相應的舉措,實施了系統化整體護理,這一措施使我院醫、護、患關系較前有明顯改觀,良好的醫、護、患關系已經在我院形成。對于腎移植術后并發上呼道感染病人,尤其應注重心理護理,因為他們由于社會、經濟、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心理問題較普通病人多得多。我們常常站在病人的立場上,來對自身醫療行為進行評價,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努力洞察病人之內心世界,用巧妙的辦法與病人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關系,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并使其能積極主動配合治療。5、房間管理:對高熱患者與高熱患者及其他病種進行隔離,限制探視人數及次數,防止交叉感染及其他病人感染上類似疾病,并且24小時紫外線消毒機循環消毒,盡可能使病人遠離致病菌。
體會:腎移植患者由于術后長期大量應用免疫抑制劑,機體免疫力極其低下,患者容易發生上呼吸道等其他部位感染,尤其在季節更替之時,要告訴患者做好自我保健,注意保暖,避免到公共場所或與有感染的病人接觸;另外,患者一旦出現咳嗽、咳痰、發熱,應及時就診,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由此導致移植腎功能減退,引起極大的社會經濟損失。住院病人一定做好嚴格的系統化護理,使感染病人在物理降溫、營養支持、口腔及皮膚衛生、心理、房間管理等方面得到較好的護理,盡快使患者痊愈,減少由上呼道感染帶來的一系列社會、醫學問題。
一、影響手術室醫護合作的常見原因
1.1缺乏溝通醫生與護士之間的沖突普遍是缺乏溝通,互相之間不了解,甚至產生誤解所致。手術室的滿意度在醫院中常處于醫技系統的中下水平,主要是病區的醫務人員認為手術室的工作人員態度上有些傲慢,在許多事情的處理上強調客觀原因,與臨床配合不好等問題。
1.2護理人力資源配置不足護理人力資源配置不足已成為影響護理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謝辛爾報道,國內外對職業壓力的研究證明:多數人在面對職業壓力時會出現身心的緊張性反應,如不及時調整身心狀態,可能會出現對工作的厭惡,表現為工作效率低、對服務對象漠不關心、情緒低落、個人無工作成就感。手術室的手術時間長短不一,病情變化復雜,如果護士配備不足,超負荷工作,沒有時間與患者和醫生溝通,則會出現護理服務質量難以保證,護士和醫生難以建立良好的醫護關系。
1.3護理技術與知識的發展滯后手術科室新技術、新項目及大量手術設備的引進與開發,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復雜程度高,技術要求高的內容日益增多,目前國內缺乏正規的手術室護理培訓,造成護理人員技術水平低,經驗不足或協調能力不高。護理的發展已遠遠跟不上新技術的發展。部分護士局限于“傳遞器械”,無進取心,無法與醫生新知識同步,影響雙方的合作。
1.4角色期望醫生對護士的角色期望:(1)術前準備用物齊全,確保手術順利進行;(2)熟練的技術操作,敏捷、主動配合手術,熟悉手術步驟,提前準備好物品;(3)具備綜合科的工作經驗,具備應急能力。護士對醫生的角色期望:(1)手術操作規范;(2)尊重護理職業;(3)關心、支持護士的工作。當彼此的角色不能滿足時,會產生沖突,發生問題互相推卸責任。
二、密切醫護合作的方法
2.1培養良好的團隊工作精神團隊精神是一種合作精神。
團隊精神依靠的不是單個人的強干精明,而是群體的合力。當新的理療事故處理條例頒布之后,在醫療糾紛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使醫務人員有“一腳踏在手術室,一腳踏在法院”的感覺,在積極為患者手術的同時必須密切合作,為可能的醫療糾紛尋找無過錯的證據。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醫療護理工作越來越成為一種協作的過程。醫生和護士的服務對象都是患者,工作目標都是為了解除患者的痛苦。醫護之間應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2.2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為了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手術室巡回護士和洗手護士在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應及時與手術醫生和患者進行有效溝通,根據醫生的需要準備物品,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將手術醫生的習慣記錄入醫生檔案。增進護士之間的交流,定期將手術醫生改變的習慣通過晨會讓所有的手術室護士都熟悉,以免在配合時出現不熟悉的現象。護士應將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后患者的情況與醫生回報,正確查對,以免出現差錯。
2.3術前訪視和術后回訪的必要性開展術前訪問,手術前一天手術室護士帶有術前訪視單及所需手術、麻醉方式的圖片到病房,面對面的直接與患者交流,溝通,要求有豐富的各科手術知識,還要有交流技巧。手術結束后的第三或第四天,再進行術后回訪。通過術前訪視和術后回訪,可以發現許多潛在的護理問題。發現問題后,及時與醫生和病房護士溝通,使手術前的準備更加充分,也促進了手術室護士臨床專科理論和技能的提高,強化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的開展,體現了人文關懷護理理念,對減少或避免醫療糾紛也起到重要作用。
2.4提高手術室護士業務素質手術室護士在業務上要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護理邊緣學科知識的學習,不斷接受新知識、新信息,以提高自身素質為基礎,促進技術和業務水平的提高。鼓勵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參加“自考”、“遠程網絡”等各類考試,鼓勵參加全國的護理會議和手術室學術會議交流。當開展新技術及重大復雜手術時,參加醫生的會診討論,請醫生就新技術進行一次專題講座介紹國內外開展情況,本科開展此項業務對護理的要求,使大家全面了解。必要時送護士進修學習。
2.5保持醫護記錄的一致性手術護理記錄單以前常出現醫護記錄不一致的情況,現手術室護士每次在記錄時先與醫生確定記錄內容再記錄,并建立監督機制,以確定記錄的正確性。醫護記錄的一致性有利于醫護記錄的相互監督,避免漏記、錯記,使不一致性得到及時修正;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書寫水平;有利于醫護溝通,減少矛盾;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2.6強化安全意識及服務意識,確保手術安全由于手術風險大,患者及家屬期望值高,現階段患者自我保護和法律意識增強等因素,特別需要強化安全意識,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同時培養手術室護士無私奉獻、忘我犧牲、救死扶傷、任勞任怨的職業道德,以確保圍手術期患者的安全。
【參考文獻】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期間在我院手術室進行實習的72例護理實習生。在這些實習生中,有男性實習生8例,女性實習生64名;其中有專科實習生38例,有中專實習生34例;其年齡為18~24歲,平均年齡為(21.5±1.0)歲。根據教學方式將這些實習生分為觀察組和參考組,每組各36例實習生。兩組實習生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相比無顯著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選取
12名理論知識過硬、操作技能嫻熟、經驗豐富并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老師進行帶教工作。為參考組實習生進行常規帶教。進行常規帶教的方法是:根據實綱的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實習生無固定的帶教老師,由老師和實習生一起進行護理、交班等工作,每周五對實習生本周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的情況進行總結。為觀察組實習生進行一對一全程帶教。進行一對一全程帶教的方法是:在實習生進入科室后,明確每位實習生的帶教老師,制定實習計劃。帶教老師要積極地與實習生進行溝通,了解其內心的想法,明確其實習的意義和價值,建立信任感,緩解實習生對實習的恐懼。向實習生講解手術室的環境、布局及工作流程及各種規章制度,讓其盡快適應手術室護理工作。由帶教老師對洗手、穿戴無菌手套、擺放和鋪設無菌器械臺、傳遞無菌器械等工作進行示范。在進行示范教學的過程中強調遵守無菌操作原則的重要性。向實習生講解巡回護士、洗手護士等不同崗位護士的任務和職責,并讓實習生做好記錄。讓實習生總結每位上臺護士的表現,由帶教老師對總結內容進行仔細的批閱,以此了解實習生對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并提出修改意見,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帶教老師需根據實綱定期讓實習生參加理論知識培訓,講解手術特殊的擺放方法、醫療器械的使用方法、各種急救知識,并進行實際模擬訓練。
1.3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綜合素質
使用自制的手術室綜合素質考評標準考核實習生的綜合素質,滿分為100分,實習生的分數越高,其綜合素質越好。護理技能:使用自制的護理技能評定量表評定實習生對護理技能的掌握情況,護理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理論知識、安全缺陷及風險預防四個大項,每個大項的滿分為100分,實習生的分數越高,其對護理技能的掌握程度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實習生的綜合素質
經過帶教后,觀察組實習生的綜合素質評分為(92.6±2.3)分,參考組實習生的綜合素質評分為(78.9±3.4)分,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實習生的護理技能
經過帶教后,觀察組實習生的理論知識評分為(88.7±2.5)分,參考組實習生的理論知識評分為(71.2±5.4)分,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實習生的操作技能評分為(89.5±5.6)分,參考組實習生的操作技能評分為(72.3±2.7)分,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實習生的安全缺陷評分為(91.4±3.7)分,參考組實習生的安全缺陷評分為(70.5±4.8)分,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實習生的風險預防評分為(88.2±5.3)分,參考組實習生的風險預防評分為(73.6±5.3)分,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在來到手術室進行實習的第一天,情感狀態、心理狀態各不相同。一對一全程帶教的教學方式縮短了實習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使老師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并根據實習生的個人特點及對護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實習計劃,激發實習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實習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并提高其護理實踐的技能。帶教老師應具備操作技能嫻熟、經驗豐富、樂于承擔責任等素質,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使實習生能夠時刻學習到有效的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擺正工作態度。在進行教學課程安排時,應確保課程安排具有科學性及合理性,能夠保證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突出分段學習的特點,讓實習生循序漸進地學習。
本文作者:丁潔李穎祁子欣楊玉立王媛工作單位:徐州醫學院護理學院
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在被調查的504名護士中,有12名男性,492名女性。年齡最小為20歲,最大為55歲,平均年齡33歲。職稱:護士占28.6%,護師占27.8%,主管護師占37.3%,副主任護師占6.3%。護士所面臨的工作壓力源(見表1)及緩解壓力的主要措施(見表2)。
護士工作壓力源分析本調查顯示護士心理壓力主要源于以下方面:護理工作超負荷。被調查護士中每天工作長達10~12個小時者占44.6%,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狀態,護理人員體力過度疲勞,精神高度緊張。護理人員嚴重缺編,配置不足。床護比例嚴重失調,護理人員嚴重缺編,配置不足,難以達到分工明確,護士面臨高風險、復雜化的工作,壓力相對增加。護士待遇差、地位低。醫院重醫輕護,醫護薪酬差距較大,護理人員相對較低,不能很好體現其勞動價值,缺乏歸屬感,心理不平衡[3]。缺乏良好的人際關系及社會的理解。三級醫院護理人員之間競爭壓力大,同事之間缺少應有的關愛。同時,醫生及各級管理者對護士缺乏理解、支持和認可,而病人和家屬對護理工作又過分挑剔[4],導致護士在工作中時常被這些復雜的人際關系困擾。更為嚴重的是在家庭關系中,護理人員時常因加班加點遭受家人及朋友的埋怨和指責等,極易導致護士心理失衡。此外,由于近年來醫療事故頻發,加之有些媒體對此類事件大肆渲染,導致社會大眾對醫護人員的評價日益低下,甚至在醫患矛盾中,患者把矛頭直接指向護士,這對原本處于高風險、高緊張狀態的護士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心理壓力。完善激勵機制。被調查對象中,希望通過合理的激勵機制緩解工作壓力,尋求心理健康的護士比例占40.7%。其中,希望提高待遇的占61.5%,希望得到管理者鼓勵的占24.4%。提高護士的工資待遇,是緩解護士壓力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時護理管理者要實施人性化管理,組織業余文化活動,給護士以適當的鼓勵,使護士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充滿信心。
改善工作環境及人際關系。調查結果顯示:有24.2%的護士希望通過改善工作環境及人際關系來緩解自己的心理壓力。面對復雜的護患關系,醫院管理者應盡量為護士提供一個心理上感到安全、寬松的工作環境,保證儀器設備處于完好狀態,杜絕由儀器設備導致的差錯事故。此外,要增加護護、醫護、護患之間的交流溝通,避免不必要的誤解,護理管理者給予護士更多的關懷,緩解護士的心理壓力。社會及家人應給予理解。充分利用大眾媒體向社會宣傳護理專業的重要性,讓社會公眾對護理工作和護士的價值有真實的了解,糾正社會上對護士的錯誤認知,提高護士的社會地位。通過整個社會對護士全新的認識,促進護士家屬給予護士工作更多的理解與支持,從而消除護士的后顧之憂。自我調適。在利用外界資源緩解壓力的同時,自我調適十分重要。本調查顯示:有14.9%的護士在遇到壓力時會選擇自我調適。經常進行自我評估心理健康狀況,充分認識到工作中應保持一定程度的壓力。正確認識自我,明確自己的目標,肯定自己的價值才能不被日常繁瑣的工作所困擾,及時為自己補充新知識,接受更艱巨的挑戰[5]。護理工作的性質及特點決定了護士的心理壓力。面對不同的壓力源,無論是護士自身、護理管理者,甚至是社會大眾都應當給予高度的重視。了解護士的真正需求,才能從根本上幫助護士緩解心理壓力。
2患者對醫院信任程度的減弱
由于相關醫療單位自身行為的不規范以及輿論的過度描述,目前患者對于醫院的信任程度直線下降。患者將去醫院就醫當作一種強迫性的行為進行實施,甚至有些患者不顧自身病情,也不愿前往醫院就醫。在醫護過程中,正常的醫護環節在患者眼里,也是醫療機構在想方設法賺取利益。這都是信任度不良的表現。
3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要點
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是醫療服務體系建立過程中的核心問題。在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過程中,政策制定與實施部門、醫院醫護人員以及患者本身都應做出改變,為醫患關系的改良做出應有的貢獻。本文從醫療護理服務理念的轉變、有效溝通體制的建立以及社會醫療體系的不斷晚上等方面對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要點做出了探討分析。
3.1醫療護理服務理念的轉變在醫療護理服務中,良好的、先進的服務理念是醫患關系能夠得到有效改善的保證。在護理服務中,工作人員應該切實從自身服務力度出發,改善對待患者的態度,真正將護理的過程當作為別人服務的過程,從而用自身的態度化解醫療過程中較為僵化的醫患關系。另外,理念的轉變也在于醫院開設目的的轉變。醫院的目的不僅僅在于盈利,更在于救死扶傷。醫療單位切實改善自身的行為,也是醫患關系得到提升的重要部分。
3.2有效溝通體制的建立醫療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溝通缺乏是造成醫患關系不良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醫療護理服務過程中,有效的醫患溝通體制應該得到建立,工作人員在醫療行為實施過程中,應積極地與患者進行溝通,向患者解釋清楚自身行為的合理性與必要性,讓患者真正感受到自身在服務過程中的用心,從而起到溝通的作用,以改善不良的醫患關系。
3.3社會醫療體系的不斷完善醫患關系長期無法得到實質意義上的改良很大程度上在于社會醫療體系的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對社會醫療體系進行改革,將更多的公益性質引入到醫療體系中來,從而代替其盈利性質。相關管理部門應對醫院的醫療行為做出合理的管束與監控,防止以單純盈利為目的的醫療行為的出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是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最為重要的問題,該問題的解決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政策制定部門應該切實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改善醫療體制,從而使醫患關系緊張問題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關鍵詞]重癥急性胰腺炎;護理;體會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消化酶對胰腺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學性炎癥,是普外科常見的急腹癥,重癥急性胰腺炎病死率高達20%左右。現將我科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以來收治的45例重癥胰腺炎救治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共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齡28歲~70歲。膽源性胰腺炎30例,非膽源性胰腺炎15例。所有病人臨床表現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脹、腹痛、惡心、嘔吐、發熱及腹膜炎體征,血象明顯升高,血尿淀粉酶顯著增高。
1.2方法
非手術治療:給予重癥監護、禁食、胃腸減壓、給氧、抗休克、補充血容量、應用大劑量抗生素、使用抗酸藥和抑制胰腺外分泌藥,同時給予營養支持,密切監測各重要臟器功能及動態影像學監測。手術治療:采用胰包膜切開減壓、壞死胰腺組織清除、胰周持續腹腔沖洗和引流術、三造瘺術(膽道造瘺、胃減壓性造瘺、空腸營養型造瘺)。
2結果
45例中非手術治療30例,死亡3例,治愈27例。手術治療15例,死亡2例,治愈13例。共死亡5例,主要死亡原因為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
3護理
3.1密切觀察病情
護理人員必須嚴密檢測病人的生命體征、尿量、意識、腹部體征。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需要持續檢測。在足量應用抗菌素后體溫仍持續在38.5℃以上,應警惕進行性胰腺壞死的可能。心率由120次/min以上逐步轉為40次/min以下、呼吸由急促逐步變為深慢,應警惕心包積水、胸腔積水及呼吸衰竭的可能。當補液及有效循環血容量正常,而尿量<20ml/h應警惕急性腎衰的可能。經積極的保守治療后病人仍腹痛加劇、腹膜炎體征明顯、病人表現煩躁、繼之表情淡漠甚至意識障礙、昏迷等,應警惕胰性腦病的發生。護士必須嚴密觀察病情,提供及時動態的臨床資料,為醫生作出正確的治療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據,同時積極做好術前準備。
3.2管道護理
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術中在腹部放置腹腔沖洗管、低負壓吸引管、引流管、造瘺管、膽道引流管、胃腸減壓管、導尿管等多根引流管,術后護理難度較大。
3.2.1要了解各種引流管的作用,具體放置的位置。
3.2.2分別標上標記,妥善固定,防止折疊、扭曲、阻塞、脫落。
3.2.3有效地沖洗能消除胰腺壞死組織,減少吸收,降低全身炎癥反應,防止胰床膿腫和胰腺假性囊腫產生。腹腔持續沖洗是治療胰腺炎術后的雙套管沖洗,負壓引流是關鍵。
3.2.4做好胃管及膽道引流管的護理
胃管及膽道引流管兩者就起到降低胃腸道、膽道及胰管壓力作用,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嚴防脫落,特別是嚴防病人拔管。
3.2.5做好導尿管的護理
密切觀察24h尿量、顏色、性質、透明度,膀胱沖洗每日兩次。
3.3營養支持護理
重癥胰腺炎患者禁食時間長,大量消化液丟失,加之機體處于高分解代謝狀態,易出現負氮平衡,從周圍靜脈供給脂肪乳、氨基酸、微量元素及蛋白質,靜脈點滴速度宜慢,選擇血管應從遠心端開始,禁止在同一血管連續輸液,待腸功能恢復后盡早試用EN,從空腸造瘺管注入營養液。
3.4呼吸道護理
胰腺炎病人臥床時間長,宜密切觀察呼吸,保持呼吸道通暢,給氧流量4L/min~6L/min,保證血氧飽和度達95%以上。
早期給予超聲霧化吸入,鼓勵病人有效呼吸,教會病人深呼吸。給病人取半臥位,每2h幫助病人作有效咳嗽。若有嚴重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下降,應警惕呼吸衰竭發生,應積極給予人工輔助呼吸、呼吸興奮劑應用等救治措施。
3.5基礎護理
保證病人舒適,做好口腔護理,加強皮膚護理,防止褥瘡發生,協助病人床上四肢活動,嚴防下肢肌肉萎縮及血栓形成。
3.6心理護理
本病病程長、治療費用高、病情反復波動,護理人員與病人密切接觸,能及時發現病人的心理問題,有責任與家屬一起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護士要有嚴謹的工作作風,嫻熟的操作技能,細致周到的服務,以獲得病人的安全感,支持和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使病人能夠身心放松感到安全,積極配合治療護理。
4護理體會
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術前及術后合理、恰當的護理措施對疾病的痊愈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護理人員除了關心體貼病人外,還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術,才能使病人產生良好的情緒,愉快的接受治療,配合治療,減少死亡,早日痊愈。
參考文獻:
[1]王炳煌,張小文.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手術與非手術治療[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1997,12(4):211.
[2]郝艷軍,鄭長青.重癥急性胰腺炎內科綜合治療的護理55例[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5:10.
[3]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胰腺學組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診斷及分級標準(1996年第二次方案)[J].中華外科雜志,1997,35(12):773.
2系統軟件設計
為了使醫療護理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可靠性、易于擴展功能和適合今后變化的需要,軟件編制采用模塊化、層次化的程序設計,軟件結構如圖2所示。系統軟件包括核心邏輯模塊、液晶屏顯示控制模塊、床體運動控制模塊、通訊模塊和外部數字量、模擬量輸入模塊等,核心邏輯模塊實現系統的核心邏輯判斷;液晶屏顯示控制模塊主要控制液晶屏顯示床的狀態、操作模式的切換、病人稱重、床體的一些參數的設置等;床體運動模塊根據核心邏輯模塊的判斷結果實現床體按照用戶的指令進行動作,以及控制相關的指示燈;通訊模塊負責接收單片機系統發出的按鍵信息并進行正確的解析,并能將核心邏輯模塊的判斷結果正確編碼后傳遞給單片機系統;外部數字量、模擬量輸入模塊負責采集角度、重量、電壓的信號和其它一些開關量的輸入。
3抗干擾設計
系統軟件設計了故障判斷及系統保護的功能,當護理床在使用不當或有機械卡制的情況下,系統能自動判斷發生故障的部位并停止該部位的動作,防止對病人和護理床本身造成進一步的損壞。每個控制單元都使用硬件看門狗防止系統程序發生死鎖現象。當程序發生死鎖后,系統會自動重新啟動,保證了用戶的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