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6 09:21:3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基層醫生事跡材料,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伴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尤其是在財務管理上,要合理的運用資金,建立健全相應的會計體制。推進醫療改革以及深化醫療改革的重要環節就是有效的利用醫改資金,同時合理的利用醫改資金也是維護基層醫療機構公益性的形象、進行精細化的管理以及落實“保基層,強基層,建機制”等的重要措施。
一、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會計制度的內涵
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會計制度主要包括:1.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預算管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一切收支應該全都納入其預算管理,采用核定收支、核定任務、績效考核、結余可以按照規定使用但是超支不補等一個管理預算的辦法;2.對其進行明確的功能定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肩負著基本的公共衛生以及醫療服務這兩個任務。明確政府對其的補償范圍,同時,弱化藥品加成給業務收支帶來的相應影響;3.簡化其核算辦法,對于項目采用定額的控制方法;4.規范其資產管理,禁止對外投資以及長期借債,從而防范財務中的風險;5.建立健全的激勵式的約束機制,可以按照業務的收支結余比例來設立相應的獎勵基金,結合績效工資制度進而對其員工實施考核獎勵,從而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二、當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會計制度存在的現狀
1、核算藥品成本時的問題。
在國家實施了對于498種藥品的零差率銷售后,以往的按照藥品的綜合加成率以及藥品的進銷差價來計算藥品成本的方法,已經不能夠滿足零差率的核算要求。
2、財務報告不能夠完整的反映財務內容的問題。
財務報告一般是指,依據日常的會計核算資料,進行匯總、加工以及歸集而形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報告系統,它是 用來反映基層醫療機構的資產和凈資產情況以及一定期間的財務結果和財務狀況變動信息的書面文件,是向管理者跟債權人和社會監督方面提供意愿會計信息的主要資料。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的收入并沒有記入相應的會計科目,使得“收支總表”等無法按權責發生制中的相應原則進行配比分析。這種現象的出現,導致財務報表不能夠完整的反映會計信息,進而財務報告就沒有真實性可言,這樣就不能夠很好的服務于管理者。
3、專用基金“摻分”。
這里指得是基層醫療機構用來購置或者維修固定資產的資金。由于設備的使用中,設備會不不斷的磨損,需要維護和更新重置,所以會需要動用專用資金,這實際是變相的計提折舊的方法。因為設備雖然受到磨損,但是固定資產卻沒有變化,反而加大了日常的支出,虛增了凈資產,使得專用資金摻水,專用資金科目余額值也是個虛數。
三、針對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會計制度的問題所采取的措施 針對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會計制度的問題,我們應該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財務管理的觀念,建立一個健全的財務管理體制,以便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創新理財觀念,建立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確立明確的財務管理目標,真正實現信息化的財務管理,全面有效地搜集,分析,利用信息,進行正確的財務決策和資金運籌,努力提高自身社會效益能力。健全財務管理體制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工作。
1、設置規范的會計科目。對于一些規定好了的會計科目不能夠進行擅自的變更,但是對于一些項目資金以及往來款項等等,應該依據不同的情況,按照個人、單位或者是項目名稱等等,設置相應的明細科目以便進行相應的會計核算。若在預算過程中出現了虧損現象,應該進行全面的分析,并且查清其原因。對于一些自身的管理原因而出現的虧損,應該采取堵塞漏洞的方法,增加收入、節省開支,以及從內部進行挖掘的辦法。如果是因為財政的補償不能夠及時到位而產生的,那么就應該在下一年度進行預算時,采取財政部門增加財政補助的方法給以彌補。
2、財政補助中的基本補助,在執行時不能出現負數,也就是說不能夠出現赤字,對于所出現的結余,沒有經過財政部門的批準就不能夠轉入到事業基金。為了能夠準確地反映出財政補助中的資金收支節余狀況,應該按照核算體系的相關要求,通過相應的設備查簿方法給以如實的反映。
3、加強對于財務的監督,推行一系列相應的財務管理方式,從而建立一個較為詳細的關于資金的使用績效分析評價系統。同時,建立相應的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把各項財務的管理制度、財務的收支范圍以及審批程序等都對員工公開,從而更好的實現經費支出以及財務執行的透明化以及公開化,嚴禁所有的違法操作行為,進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需要建立科學的預算管理機制,并且逐步地完善這種預算管理機制,從而正確的編制出資金使用計劃、分配預算、收支預算以及效益預算等等。在編制支出預算以及收入預算的時候,需要參照上年度的實際支出以及收入狀況,并且同本年度中醫院的發展以及工作計劃相結合,并以醫療的收費標準同藥品價格的變動、物價變動以及人員編制等多種因素作為編制本年度預算表的依據。■
參考文獻
我縣是一個集山區、貧困、多民族為一體的國家級貧困縣,位于大理州中部點蒼山之西,總面積1957平方公里,山區面積占98.4,轄3鎮6鄉,有彝、漢、白、回等17個民族,20__年末人口100663人,縣財政收入5651萬元。縣公安局有職工92人,其中民警89人,內設13個科隊所室。
20__年以前,我局的公安基層基礎工作十分薄弱,11個派出所中,9個派出所的警力不足5人,其中5個是2人派出所,7個派出所的辦公用房急需修繕。5個派出所無交通工具,3個派出所的車輛急待更新。9個派出所無計算機,8個派出所經費赤字,最多的累計達7萬余元,人、財、物嚴重匱乏。基礎設施差,裝備落后,民警隊伍思想不穩定,作風稀、拉,素質不高,戰斗力不強,多數派出所處于有人接警、無人處警,有心出警、無力處警。群眾不滿意,黨委、政府不滿意,公安工作十分被動。基層基礎工作是整個公安工作的根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20__年10月,上級對公安局黨委班子作了調整加強,新一屆黨委班子面對存在的問題毫不退縮,迎難而上,大膽改革。__公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改革創新,才有出路。黨委一班子人在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后敲定了“軟硬件”兩手抓的工作思路,一手抓隊伍建設,一手抓基礎設施裝備建設。三年來,公安局黨委始終圍繞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工作思路,狠抓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
一、主要做法
(一)、在“軟件”建設上,以抓班子、帶隊伍為突破口,以抓制度、抓管理為手段,以抓紀律、抓學習為重點,以貫徹“五條禁令”、開展“大練兵”、“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和“大接防”活動為契機,狠抓隊伍建設。
一是精簡機構,合署辦公,警力下沉,重心前移。一方面對派出所進行改革,將原來按一鄉一鎮設置的11個派出所進行合理撤并,組建1個分局、4個中心派出所。另一方面對局機關各部門按工作性質、工作量大小進行合署辦公。內設機構從20個減少到13個,把精簡出來的警力全部充實到基層。全局89名民警中,一線民警67人,占民警總數的75.28,其中派出所民警45人,占民警總數的50.56;二是配齊配強科隊所長,建設好領導班子。在縣委的領導下,緊密結合實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斷完善隊伍管理長效機制。把一批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業務熟悉的民警選拔到基層科隊領導崗位上來,平均年齡不到30歲,配強、配齊了基層科隊所的領導班子,使各科、隊、所領導充滿了活力;三是堅持從優待警,落實民警待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二十公”、全省“二十一公”精神,根據我局實際情況,積極向縣委、政府匯報,以求得黨委、政府加強對公安工作的領導,對公安工作給予最大的支持和傾斜。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制定并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工作的意見》,進一步規范、理順了我局內設機構、職級待遇和內部關系,確定了我局設置副科級機構13個,設置正科級職位4個、副科級職位27個;四是重視民警的教育培訓。采取請進來教、送出去學的方法,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要求。通過集中訓練,以會代訓,請行家里手傳經送寶,選派部分骨干到州公安局、昆明市公安局頂崗鍛煉和組織民警外出考察學習等形式,增長民警見識,提高民警素質;五是加強內務管理,制定和完善《財務管理》、《車輛管理》、《節假日值班備勤》等一系列管錢、管車、管物、管人的規章制度,用制度管人;六是加強刑偵工作改革。根據我縣的實際情況,對刑事偵查工作進行改革,以貫徹落實刑事技術“兩為主”作為刑事偵查工作“科技強警、信息強警”的工作重點和切入點,對故意殺人等八類案件、系列案件、團伙案件、跨區域犯罪案件由刑事偵查大隊負責偵破,其余一般刑事案件由派出所負責偵破;七是加大基礎工作力度,進一步夯實公安基層基礎。我局以開展創建“平安漾濞”、創建“無毒縣”活動為契機,采取“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創建工作方法,構筑起點線面互動、巡卡查并舉、打防控一體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夯實公安基層基礎工作。
(二)在“硬件”建設上,緊緊抓住中央政法項目實施的契機,不等不靠,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和裝備建設。
一是通過嚴格管理、增收節支,開展節約一張紙、一度電,倡導艱苦奮斗、厲行節約,把有限而又來之不易的經費用在刀刃上、用于工作中。三年來,投資400萬元新建了公安刑事技術綜合大樓;投資35萬元新建了脈地中心派出所綜合樓;投資26萬元改、擴建了龍潭中心派出所;投資45萬元修建了富恒中心派出所;投資30萬元維修改造了上街分局辦公樓;投資14萬元購買了土地2.4畝,為平坡中心派出所的遷建做好了前期準備;二是多方籌資,為派出所購置了警用車輛、計算機、 檔案柜等裝備。派出所、刑偵、看守所等一線實戰部門現有業務車輛19輛,平均2.8人1輛,計算機34臺,平均1.97人1臺,全部計算機聯入了公安網,實現了辦公自動化和人口信息化管理;三是積極爭取,確保公安機關公用經費的落實。20__年按年人均2.27萬元的90核撥,20__年按100核撥,看守經費在20__年的基礎上增加3萬元。
二、取得的成效。
三年來,在縣委、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領導下,通過“抓班子、帶隊伍,抓基層、打基礎”,不斷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民警素質,加大基礎設施、裝備的投入。我局的基礎設施和隊伍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安工作和基層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一是公安基層基礎工作得到明顯加強。通過改革,派出所和基層一線警力得到了加強,裝備得到了改善,實現了農村派出所“三隊一組、兩隊一組”的要求,派出所功能得以有效發揮,派出所的戰斗力明顯增強,行政成本明顯降低;二是刑偵、禁毒等專業隊伍戰斗力明顯加強。改變了改革前專業隊伍像“救火隊”,哪里有事趕到哪里。公安基礎扎實了,社會治安穩定,專業隊伍也突出在“專業”上,重點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的能力也突出了,20__年、20__年連續實現了“命案全破”的工作目標。禁毒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實現了“無毒縣”的創建目標,我縣被省政府授予“無毒縣”和“平安漾濞”稱號,我局被省公安廳授予“全省公安機關開展禁毒人民戰爭先進單位”稱號;三是隊伍的工作作風、紀律作風有了明顯轉變。改變了隊伍“稀、拉、松”的作風,建立起一支召之既來,來之能戰的隊伍;四是各項公安基礎設施有了大的發展。目前,局機關、脈地中心派出、上街分局、富恒中心派出、龍潭中心派出的辦公用房等基本已得到解決,平坡中心派出也正在籌建之中,為今后的公安工作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五是部分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在全州公安工作考核中,從20__年全州排名末位、20__年全州排名第九位上升到20__年的第三位。在20__年企業評議行政經濟管理和公共服務部門的工作中,共有124名代表進行評議,獲得滿意116票,測評滿意率達到了94.31,在全縣29家被評議部門當中排名第五位,比20__年度排名向前移了4位。20__、20__連續兩年實現命案全破。20__年5月,縣人大常委會對改革后的中心派出所工作進行了調研,認為組建公安中心派出所思路正確,措施得當,集中了警力,整合了資源,戰斗力有了提高,接處警有了保障,加強了公安基層基礎工作,加大了社會治安防范力度,為漾濞縣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三、幾點體會
我局通過抓基層、打基礎,取得了一定成效,成績來之不易,回顧過去,我們認為主要離不開以下五個方面:一是離不開縣委、人大、政府和政協和上級公安機關對公安工作的關心、支持、愛護;二是離不開有一個堅強,團結,想干事、能干事的黨委領導班子;三是離不開有一支能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敬業奉獻的民警隊伍;四是離不開各鄉鎮黨委、政府和各部門對公安工作的大力支持;五是離不開廣大群眾對公安工作的關心支持。
人才是興業之本、發展之基。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基層衛生人才隊伍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健康發展的持久動力,是優化衛生資源配置、建立完善分級診療體系的必然要求。河南省是發展中的人口大省、農業大省,解決好全省人民特別是基層廣大群眾看病就醫問題尤為關鍵。本文針對河南省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狀況進行調研分析,查找存在問題和薄弱環節,實事求是地提出改進意見,為穩定當前基層衛生人才隊伍,改善衛生技術人才的分布結構,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思路,積極探索新模式。
一、基本情況
截至2012年底,全省農村地區共有衛生人員43907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53828人,執業(助理)醫師106624人,注冊護士76415人。每千農村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1.2人,擁有注冊護士0.86人。縣級醫療衛生機構326所,衛生人員10557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5382人,執業(助理)醫師27094人。鄉鎮衛生院共2069所,衛生人員96964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5164人,執業(助理)醫師27933人。
近年來,針對基層衛生人才匱乏、服務能力不足的突出問題,我省采取多種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出臺優惠政策,從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三個關鍵環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立體式、全方位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培養力度。通過實施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51111”工程、城市醫師支持農村工程、縣醫院骨干醫師培養“515”行動計劃、縣婦幼保健院骨干醫師培養“512”行動計劃、鄉鎮衛生院實用人才培養“522”行動計劃、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等措施,共為全省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引進培養研究生1220人、本科生18012人、專科生18182人,5萬余名無學歷衛生技術人員經過培訓獲得了中專學歷,培訓縣級專業技術骨干3600人,培訓鄉鎮衛生院管理人員、技術骨干和專業技術人員16萬余人次。同時, 為引導和鼓勵醫務人員扎根基層,穩定基層衛生人才隊伍,促進基層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在編制管理、工資待遇、職稱晉升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努力營造穩定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的政策環境。通過努力,為基層引進和培養了大批實用衛生人才,提高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改善了群眾就醫條件。據統計,全省鄉鎮衛生院專科以上學歷所占比例由2010年的27.87%提高到2012年的35.79%,提高了近8個百分點;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專科以上學歷所占比例由2010年的60%提高到70%,提高了10個百分點。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學歷層次逐步提升,學歷結構有所改善。
二、存在問題
雖然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學歷結構得到改善,技術水平有所提升,但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基層特別是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在數量、質量等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衛生技術人員總量不足。2012年底,我省每千農村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1.2人,擁有注冊護士0.86人,均低于全國農村地區和中部農村地區。我省農村地區床、護比為1:0.34,床、醫比為1:0.45,基本達到國家平均水平,低于中部地區平均水平。
2.衛生技術人員結構不合理。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偏少,學歷層次相對較低;中高級職稱比例偏低,初級職稱比例偏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所占比例偏低。
3.鄉鎮衛生院骨干人才流失。近年來執業環境惡化、執業風險加大,個別鄉鎮衛生院為規避醫療風險,把工作重點和主要精力放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上,不注重臨床骨干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同時,隨著能力倍增計劃的實施,縣級醫院對人才的剛性需求增加,也加劇了鄉鎮衛生院基本醫療功能的弱化和骨干人才的流失。
4.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缺乏。按照《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國發〔2011〕23號)有關規定,“到2020年,在我國初步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全科醫生制度……基本實現城鄉每萬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我省2014年參加新農合人數為8262萬人,照此計算,到2020年農村地區約需全科醫生24000名。我省農村地區目前具有全科醫生資格人員8695人,缺口約為15300人。
5.醫學教育與衛生事業發展不相適應。全省衛生人才需求調查顯示,在2013年的本科生招生中,醫學類占36.7%,而全省的相應需求為75.1%,供需反差明顯。根據中國醫學發展研究中心報告,2011年我省在“全國醫藥衛生類招生萬人口擁有醫學生數”排名中倒數第二位。由于我省本科醫學院校少、招生層次低、專業結構不合理,使全省衛生技術人員80%為專科以下學歷,本科學歷低于全國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農村地區急需的本科以上臨床、影像、超聲、麻醉、兒科等專業人才十分匱乏,無法滿足衛生事業發展需要。
三、對策建議
1.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繼續做好“51111工程”后續工作,持續實施“三個行動計劃”,結合實際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優秀醫學院校畢業生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并采取訂單定向培養、醫學院校畢業生特招和全科醫生特設崗位等方式,培養和引進急需專業人才。加強在職人員進修培訓,加大縣(市)醫院骨干醫師、鄉鎮衛生院實用人才、縣(市)婦幼保健機構骨干醫師、中醫藥實用人才和技術骨干醫師培養力度。
2.制訂具有吸引力的激勵政策。落實專項經費,保障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工作順利開展。在職稱晉升方面按實際人數核定總額,調高中、高級職稱比例,降低標準,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人才的吸引力。建立表彰制度,鼓勵農村衛生人員安心留在農村工作,積極為廣大基層群眾健康服務。
3.完善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制度。認真落實國家衛生計生委、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的意見》(國衛醫發〔2014〕7號),強化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對基層醫療機構能力建設、人才培養責任,建立城市醫師下基層新機制,嚴格執行“城市三級醫院醫師在晉升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前,分別要到縣醫院連續服務滿半年;縣級醫院青年醫師在晉升中級職稱前,要到鄉鎮衛生院累計服務滿一年”的規定。
4.合理調整醫學高等院校專業設置。醫學生培養堅持以行業需求為導向,根據實際需要對農村地區急需專業進行招生。招生時設置專項計劃,專門用于招收農村地區急需專業的學生和本科及以上學歷層次的學生。
5.強化醫療風險防控。由于基層醫療機構對醫療風險的抗擊力差,發現、自糾、自救和管控能力薄弱,在當前社會矛盾突出、醫患關系緊張的情況下,加強基層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管理尤為重要。一方面,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將風險防控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對執業資格、執業范圍、執業行為,儀器設備狀況、急診急救設施等進行監督檢查,將醫療安全隱患和執業風險控制在最低限度;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建立基層醫療機構醫療風險基金,分散基層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的執業風險,為穩定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參考文獻
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交通量的增長,加速了道路的各種病害,冷再生施工工藝應用于基層施工中,充分利用原有材料并對環境無污染,施工簡單且質量可靠,越來越在道路維修中得到應用,因此,加強對舊路面材料冷拌再生基層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的探討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冷再生工作原理
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層技術是指把舊瀝青路面面層、基層加入一定規格、數量的新集料、穩定劑、水,按照一定的厚度,用冷再生機設備進行破碎處理后,就地進行拌和、整形、碾壓,并經后期養生,使其達到新建路面基層或底基層技術要求的施工工藝。
三、冷再生基層施工工藝
1、材料摻和與攪拌
冷再生段采用等厚法施工,按全路寬12m計算,考慮到半幅施工的搭接問題,所以在第一次半幅施工時,加寬50cm進行施工,利于另半幅冷再生的搭接施工,每次再生的長度以保證后讀作業能正常進行為宜,應認真組織施工,使再生長度盡可能長些以減少橫向接縫。一次再生的長度一般為100~200m。冷再生機推動水車在原路面上行走,一般為6~12m/min使得銑刨料的級配波動范圍不大,網裂嚴重地段應降低再生機組速度,提高銑刨轉子轉速。再生機組應用專人跟隨,隨時檢查再生深度,含水量并配合再生機操作人員調整、深度的檢查以相鄰再生或原路面為標準,用鋼釬刺入其中,測量其刺入深度,看其深度是否合格。考慮到水泥的初凝時間,以及各道工序的銜接問題,以100m施工長度為限,當冷再生機單幅破碎100m后,返回進行第二幅施工,對剛完成的100m進行穩壓,然后平地機進行刮平,30t振動壓路面進行振動壓實,直至達到規定的壓實度,平整度按規范要求控制。在銑刨過的混合料中,局部粒料偏多、粉料偏少,容易出現碾壓不成型或表面松散、離析、粗糙等現象,只有通過耕耙拌和的作用,才能消除粗、細料不均等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然后再將混合料含水量充分拌和均勻,消除表層水份多、下層水份少的現象。
2、再生層碾壓整形
根據路寬壓路機的輪寬和輪距不同制定碾壓方案,應使各部分碾壓的次數盡量相同,再生機后應緊跟一臺壓路機采用高幅低頻進行壓實,壓實遍數應足以保證再生底部2/3厚度范圍內壓實。壓實后表面應平整無輪跡或隆起,且斷面高程正確,路拱符合設計要求。在碾壓過程中因天氣高溫,混合料表面水分蒸發較快,出現松散,應及時補灑少量的水,使表面在始終保持潮濕的狀態下被碾壓。當混合料的含水量為最佳含水量時立即進行終壓,一般需碾壓6~8遍,壓路機碾壓速度為1.5~2.5km/h,嚴禁壓路機在完成或正在碾壓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碾壓過程中再生層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水分蒸發過快應及時補撒少量的水,但嚴禁大量灑水碾壓。碾壓同時還需要人工配合,將局部表面出現松散、粒料較多的地方及時清除,重新換上混合料進行碾壓。
3、處理接縫
施工過程中雖然避免不了停機的現象,但在施工中應盡量減少停機,因為只要再生機停止不論停止時間長短均形成橫向接縫,然而一旦出現橫向接縫應對其認真的處理,處理辦法是,壓實成型之后對施工縫處用平地機縱向正反各先刮一遍,再橫向刮一遍,消除錯臺,使其縱向順適。再生機再次施工時,應讓操作員開足馬力,快速到達正常的施工速度,禁止再生機的進行速度小于2m/min。橫向接縫處應多次檢測再生機的拌合深度,發現漏拌記好位置,進行補拌。
4、工程的養護
養生質量與冷再生結構層強度有著密切的因果關系,所以碾壓檢測合格后及時灑水養生,養生期內中斷所有交通,杜絕灑水車以外的任何車輛進入,養生期不少于7t,也可以加以土工布覆蓋養護,而且灑水車養護時應均速行駛,不準急停、調頭要確保灑水到冷再生基層表面的每個部位,使得冷再生基層表面始終保持濕潤,做到每天及時灑水,專人看管,確保再生層不因灑水養生不當產生損壞。
四、基層冷再生施工工藝的質量控制
1、冷再生配比的計算
舊道路材料當中有部分的原瀝青料成分、大量的二灰,做成的樣品的強度會有很大程度的波動,差異性會隨之很大,為了保障工程的質量,必須要選擇水泥的劑量大的那一組來進行施工。所以,對于冷再生配比的計算當中,怎么選擇有代表性的樣品以及怎么樣降低強度的波動性成為了研究的重中之重。
2、含水量的控制以及水泥的劑量測定
為快速地獲得施工中的含水量,一般采取的方法是燃燒法來測定水的含量。試驗中發現,在現場測到的水的含量要比實際的水的含量大,經過分析得出,破碎的材料當中,有部分的瀝青已經被燃燒掉了,所以,要施工以前,經過很多回的試驗才能確定用燃燒法和烘干的方法,所得出的水的含量比例的關系,一般采用的烘干方法,需要低溫來烘干,而不是高溫烘干法。水泥的劑量測定試驗:為在施工中檢測發現水泥的劑量要比設定劑量大,超出了所要考慮的損耗指標,經過分析得出破碎的材料料當中有石灰的成分,這樣會影響滴定出來的結果。
3、施工中的質量檢測
除幾何尺寸方面的檢測外,施工過程中還應加強對穩定劑的使用量、再生材料的強度、再生層的壓實度等項目的控制。水泥的使用量采用實驗室EDTA滴定及現場撒布總量校核綜合控制。再生材料的強度檢測應取拌和好的再生混合料立即送到實驗室,進行含水量、劑量、級配、強度等試驗。采用灌砂法檢測現場壓實度,施工現場所取的試樣都要在實驗室對最大干密度和實際含水量進行檢測。再生層應取鉆件檢驗其整體性,通常在施工完成4一6周后,從再生層鉆取直徑150mm的試樣來檢驗。
4、完工后的養生處理
碾壓檢驗合格后及時安排水車撒水養生,保證結構層濕潤無起白現象發生。養生期間除灑水車外其他任何車輛不得在上邊行使。撒水養生7天后,現場取樣進行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實驗,合格后及時進行乳化瀝青封層施工。
五、結束語
冷再生技術與傳統道路維修相比,其節約資源、環保、成本低、便于施工等特點,在公路建設中,我們應大力推廣采用這項先進的施工技術,有效的控制,使用合適的材料并及時進行維護,使得冷再生基層施工工藝能夠更好的應用。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的主要問題,在于過去計劃經濟時期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全額財政撥款,不需承擔市場風險。還沿用舊時制度的財務管理無法有效應對市場經濟挑戰,從而拖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革步伐。同時,崗位、人員安排不合理,觀念上不重視財務管理、制度上存在缺陷等,都導致其財務管理出現問題。
(一)忽視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中,預算管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這么重要的一步,卻經常被衛生機構忽視,要么對資金的預算草率對待,要么干脆忽略對資金的預算。如此不嚴謹的預算管理,使衛生機構在資金實際使用過程中不能合理地分配資金流向,使財務管理變得混亂無章,出現超額支出等狀況。另外預算資金的編制方法過于傳統,無法與時俱進,不夠科學,容易出現資金浪費的情況。比如在對財務的處理上,沒有設置新會計制度中“累計折舊”的科目,而是使用過去的折舊和攤銷方法。
(二)財務管理體制不健全
如上所述,目前很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制度還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制度,缺乏現代財務管理制度的引入。財務管理制度多數比較粗放,只負責維持收支平衡、缺乏資金支配的有效管理。制度僵化也導致財務人員無法真正參與監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流程,忽視成本控制和資金有效利用。同時,缺乏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比如沒有真正落實藥品核算制度,沒有設置明細賬、各部門之間銜接不良,原始憑證沒有經財務人員審核等。
(三)財務人員素質不高
一方面, 長期的國家管控導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人員工作清閑,缺乏主動和憂患意識。領導缺乏管理意識,沒有起到積極的監督、支撐作用。因此導致財務工作只局限在核對賬目,發放工資的表面工作,沒有深入挖掘和肩負起財務管理的職責。另一方面,財務人員選拔制度也存在問題,論資排輩現象十分嚴重。導致真正有能力的人無法進入,不能得到重用,這嚴重制約了財務部門的發展。另外,分工不明確,上崗后缺乏培訓機會和進修機會也是制約基層衛生機構財務人員素質提高的重要因素。
(四)財務投資盲目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國家用于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補助已經日趨減少。醫療市場激烈的競爭要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需要通過藥品差價、醫療服務等環節盈利。藥品差價能夠調控的空間十分有限,而如何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就成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盈利的重要途徑。但多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部門在投資資金問題上沒有明確的預算機制和投資管理,盲目的投資容易導致資金周轉不靈,如何向銀行籌借貸款等問題也沒有明確的制度監督,這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長遠發展帶來很大的隱患。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與控制對策
盡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企業還是有很大差別。但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正常的運轉,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社會福利是大有裨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在這個過程中愈發凸顯了重要地位,下面就如何解決上述提到的問題,提出一些簡單的建議:
(一)加強對預算管理的重視水平
預算管理就像是建筑物的基底,是整個財務管理的基礎,在整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預算管理的過程中要科學客觀,對財務預算樹立正確的觀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妨利用“零基預算法”,不僅能改善資金使用效率,還能增強財政資源配置。衛生機構不但要做好事前預算,更要控制好資金的實際使用,事后也應該對資金進行核對,這樣不僅能控制好資金的流動,也能降低由于預算管理不當帶來的財務風險。此外,在資金績效方面,要設立一套完整的指標,比如分別設立共性指標和個性指標,既能保證衛生機構的評價制度適用于所有財政支出,又能針對不同的項目特點作出公正評價。
(二)健全財務管理體制
財務部門畢竟只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下屬的一個分支,要使其有效運轉,首先需要設定具體的運行機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該制定財務規章制度,明確財務部門和其他部門之間的權責關系,形成積極有效有相互制約的良性互動機制。
制度完善之后也不能形同虛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需建立有效地監督審計制度,切實做到各項收支都有章法可循,有記錄可查,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一步的財政改革打下堅實基礎。
(三)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水平
一方面在人才招聘上,要實行憑能力說話,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這樣才能調動其財務人員積極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需要重視財務團隊的建設。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規章制度,定期監督,采取績效考核激勵機制。并積極學習財務管理方法,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定期組織培訓,使財務管理水平跟上時代的發展。在財務部門構建學習型小社會,推動統計人員和會計人員相互學習,統計人員學習會計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會計記賬方法。會計人員學習統計分析知識,提高統計分析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高效、高質完成財務管理工作,為衛生機構決策提供準確的會計信息和統計信息支持,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統計報告與會計報告之間的誤差。
(四)科學穩健開展投資
通過預算的制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提前了解到衛生機構各部門之間如何進行有效地資源分配,如何更好地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同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可以通過歷年的預算對比,分析市場環境、醫療行業發展趨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自身問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財務制度。
另一方面,在一些重要的醫療設備采購、醫學技術培訓、考察學習項目上,必要的投資可以達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這也對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提出了要求。要有專業人員分析醫療行業的發展趨勢、當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經營狀況、資金市場的走向,綜合評估后做出投資決策,有效規避財務風險,實現收益最大化。這也要求財務部門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結束語
從封閉走向開發,從粗放走向系統,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的必經道路,也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環境,提升競爭力的重要一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部門需要充分重視財務管理改革,積極應對挑戰,才能更好服務社會,實現雙贏。
關鍵詞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集中核算分收統支賬戶體系 單一集中賬戶體系
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集中核算發展概況
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定義。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定義始見于國務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指由政府舉辦的向本轄區居民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非營利性鄉鎮衛生院和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實施集中核算的發展概況。建立會計中心(也稱核算中心、管理中心等,以下統稱會計中心)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財務集中核算則更早見于鄉鎮衛生院和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更早或基本上與財政集中核算同步出現。
3.設立會計中心進行集中核算的發展狀況。為了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質量,健全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以及完善公共財政制度和政府收支分類管理制度、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衛生經濟管理道路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最早在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會計中心集中核算是江西省德安縣衛生局。隨后,各省部分區縣逐步采取這種模式,但其發展壯大和完善則是緊隨著醫改,與各級政府逐漸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需要加強資金管理而同步演進,其共同點都是普遍依附于各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而開展形勢多樣的集中核算。
4.與財政部門的集中核算的目的性不同。財政部門進行的集中核算出發點是保證資金的合理使用及效益性的體現,目的在于規范管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集中核算不僅有管理的因素,初期更有強化經營核算的需要,只是隨著醫改的深入,突出強調基層醫療機構公益性,經營作用逐步淡化但仍被保留。
5.集中核算發揮的重要作用。集中核算除了較為人們廣為知曉的財務管理、監督、反映、核算作用外,會計中心的創立為各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資金集中平臺與融資渠道。而這方面的作用卻長期不為人們所重視,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比起商業銀行,會計中心由各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設立,更加了解和熟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狀況,從而能更好地服務于內部管理,為各級管理者提供更多、更準確的信息支持。
(2)開辟融資渠道,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經營困難時,不單純以銀行作為融資的單一目標,有多種渠道可供采用。
(3)資金流動的協調和引導職能。具體體現在會計中心能夠按照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既定方針和目標,以引導資金有序流動為導向,盡職盡責地協調解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算中出現的問題,如拒付、延付、規避、集中議價等問題,從而達到維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合法利益的目的。
(4)合理集聚資金,發揮資金池作用。加速內部資金結算速度、減少資金占用量、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資金周轉。會計中心還可以提供內部拆借服務,總體上減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費用。
二、集中核算的賬戶體系設置
人們較為關注會計中心發揮為大家所知的財務管理方面的作用,而賬戶體系的設立往往被忽視,這與行政事業單位向來只關注資金量的大小,不重視資金的使用效益相關,資金的流動更不為所重視,本文恰是需要引起人們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資金流動的重視,資金發揮作用在數量上的聚集不僅只是數量上的絕對增加,也與流動的合理相關,而資金流動是否合理與賬戶體系是否合理建立至關重要。
(一)分收統支的賬戶體系
在實際中,會計中心更多地采用“分收統支”的賬戶模式,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銀行開設賬戶的同時也要在會計中心開設一個內部賬戶,而會計中心也會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立銀行賬戶的銀行開設一個賬戶,這樣方便了會計中心對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資金歸集和資金撥付。也就是說存在兩個賬戶體系—商業銀行賬戶體系和會計中心內部賬戶體系。如圖1所示:
商業銀行賬戶體系 會計中心內部賬戶體系
圖1
具體來說,會計中心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契約設定一定方式(如某一時點、達到一定資金量等)讓資金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會計中心的賬戶體系中流動,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生交易額、有收入進賬并達到設定方式的時候,商業銀行或基層醫療機構會主動把這筆資金歸集到會計中心的銀行賬戶上。同時,在會計中心的內部賬戶上,通過會計中心“存放同業”賬戶,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內部收入賬戶上也會增加這筆收入額;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需要支付款項時,會計中心的內部支出賬戶可以提交申請到會計中心“存放同業”賬戶,會計中心“存放同業”賬戶再通過會計中心的銀行基本賬戶進行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