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4 17:35:2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馬克思主義理論,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 主體和客體的辯證關系
在現實世界里,人類處于主體地位并進行著實踐活動,活動的對象就是客體,因而一切活動都是由主體和客體組成的。所謂主體,是指:“有意識地從事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以滿足其需要的現實的社會的人”①。那么客體便是指除主體之外的一切對象。
眾所周知,在認識論中,承認物質的第一性和意識的第二性是討論主體和客體關系的前提條件,主體和客體是相互規定互為前提的;沒有主體就沒有客體;沒有客體也就不存在主體。雙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獨立,達到了對立統一的狀態。在一定條件下,主客體雙方的相互轉換體現了其之間的辯證關系。馬克思說:“在生產中,人客體化,在消費中,物主體化”②。認識論深刻揭示了主客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并從四個方面進行論證:
第一,實踐關系,即主體和客體之間的改造和被改造、掌握與被掌握的關系。主體是改造者,客體是被改造者。這是主客體之間最根本的關系。主體改造客體的過程,不僅能使其成為滿足主體的需要的對象,而且又能將客體的本質規律轉化為主體的認知,使主體自身也得到升華。主客體之間的實踐關系是人的一切現實關系的基礎。
第二,認識關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關系。主客體在相互作用時,客體在人腦中的反映被主體認識和把握,這樣客體就以觀念的形式反映在主體意識中,而主體通過這樣的觀念形式把握住客體的客觀內容。
第三,價值關系,即客體對主體的利益關系,是指客體本身的屬性能夠滿足主體的需要。主體不會從事沒有價值的實踐和認識活動,主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總是在實踐關系和認識關系中產生的。
第四,審美關系,即主體在認識和改造客體的過程中呈現的感知與創造美的關系。美是主體對客體的創造性實踐活動的產物。客體經過主體的改造,不僅具有了價值,而且體現了主體的精神力量與創造能力。因而,美是主客體達成統一的最高形態。
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實踐、認識、價值和審美關系是相互聯系,互相滲透的。實踐關系是基礎,決定了認識關系,認識關系反過來又指導實踐關系,在這兩者的基礎上又產生了價值關系和審美關系,四種關系互相交織,促成一體。
二、 馬克思人的主體性理論
(一)人的主體性概念
自西方人本主義思潮的興起,在人的主體性問題上一直存在著分歧,一些唯心主義學派在討論主體性問題時往往脫離人的實踐,把人的活動抽象化,認為活動的主體是脫離社會的孤立的個人,認為人的活動是“想象的主體的想象的活動。”③
馬克思在吸收了黑格爾關于主體能動性的論述和費爾巴哈關于主體是現實的人的合理思想后,從實踐的角度出發分析了主客體之間的辯證關系。他認為,主體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在一定社會關系中從事實踐和認識活動的“現實的人”;客體也并非指整個物質世界,而是作為主體實踐和認識的對象、與主體進行相互作用的現實世界,人的主體性是指主體對客體的主導地位以及對客體能動地認識和改造的特性,根本上是指人的實踐能力和改造能力。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體現了馬克思的人的主體性思想的主要觀點,他說“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④即人的主體性生成的主要根源在于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勞動實踐是統一人與自然的紐帶,若要真正地認識客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我們必須從人的實踐活動的角度出發來探尋人的主體性的根源,這也是馬克思主體論思想的特色所在。
馬克思還曾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明確批判了舊唯物主義的直觀性缺點:“他周圍的感性世界絕不是開天辟地以來就已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⑤也就是,現實世界是在世世代代的人類活動下形成的。
(二)人在活動中表現出的主體性特征
人的主體性特征是在與客體的相互作用中表現出來的,主要包含有:
1、主體的自覺能動性。主體的自覺能動性是“現實的人”作為活動的主體所具有的自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能動性是人能夠作為活動主體的本質特征,是主體活動的特有屬性。人類通過認識世界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因而,人類的一切活動都需要借助對客體的規律性認識從而進行有效變革,使客體的存在滿足主體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這種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便體現了主體的自覺能動性。
2、 主體的自主支配性。人在實踐活動中的自主性,是指人在實踐活動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自由得掌握和支配活動。人的自主性是對人作為活動主體的地位的確證。前蘇聯心理學家科恩曾表明:“‘為自己’勞動和‘為主人’勞動一向態度不同,……人只要被迫做事,就必然會以不服從或不好好干來肯定自己的尊嚴”⑥。人只有感受到自己在勞動中的主要地位,才能產生對勞動的熱情,主動參與勞動并創造出更多成果。因此,尊重人的主體性是發揮其自覺能動性的前提。
3、 主體的創造超越性。人作為主體產生出的創造性活動,能夠創造出更適合人的需求的對象。創造性是人的主體性的最高表現。創造是從不存在到存在的變化發展,具有超越性,是主體在認識客觀存在的基礎上又改變客觀存在的實踐活動中通過人的主體性勞動所創造出來的前所未有的事物。創造性是基于主體對現實存在的不滿和更高層次的需求中產生的。主體在勞動活動中創造出新的生產力,從而形成新的生產關系,進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三、人的主體性問題的研究意義與時代價值
(一) 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
當今時代,資本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新技術革命的成果,社會制度的競爭已不僅是政治經濟的競爭,更多地體現在科技的競爭,科技競爭的實質便是人才的競爭。技術革新離不開人才的創造性實踐活動。人才對于生產力革新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生產力,才能有效推動生產關系的變革,最終促進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生產力,歸根到底是要強化人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發揮人的主體能動性。
我們國家現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根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關系。因而,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首先要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要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主體的需求是推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始動力,當主體需求被滿足,就能在更大程度上刺激主體進行創造性勞動,從而產生更豐富的社會財富。
(二)抓住社會發展機遇
主體地位的肯定和主體需求的滿足能促使主體能動性的更大發揮,對抓住社會發展機會具有重要作用。馬克思曾指出,如果落后國家能夠利用“歷史所能提供給一個民族的最好的機會”,就能先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進入社會主義,并“取得資本主義制度的全部成果,而又可以不經受資本主義制度的苦難,”否則,就會“遭受資本主義制度所帶來的一切災難性的波折”⑦。
面對國際風云的日新月異,我們必須精準地分析世界變化形勢,以寬廣的眼光看世界,以奮發飽滿的精神狀態緊跟時代主題,抓住科技變革的機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共同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作者單位:江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注解
①董耀鵬.人的主體性初探[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6,128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第26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31頁
④《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7頁
中圖分類號:A81文獻標識碼: A
自1825年英國爆發世界上第一次經濟危機以來,經濟便在繁榮與蕭條中交替運行,由此而產生了各種解釋經濟危機成因的理論。很多經濟學家也對積極危機的成因做了很多的探索,并分別提出了自己的理論。其中,凱恩斯主義經濟危機理論對西方各國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的影響更為深遠。其突出貢獻是運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論解釋了自由市場調節下的均衡為什么在通常情況下是小于充分就業的均衡。凱恩斯主意經濟理論對西方國家影響深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也對經濟危機的成因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分析。下面就二者的理論進行比較、分析。
凱恩斯旨在通過消費解決生產問題,他一反傳統經濟學認為生產很重要的觀點,把消費提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在他看來,一切生產之最后目的,都在于消費。他詳細考慮了影響消費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凱恩斯用三個基本心理規律來說明經濟危機:第一是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第二個心理規律是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 ,第三個基本心理規律是所謂的靈活偏好。他認為,一個經濟社會的總收入與總就業量決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決定于“消費傾向”、“對資本未來收益的預期”以及對貨幣的“靈活偏好”這三個基本心理因素的綜合作用。在通常情況下,三個基本心理因素的綜合作用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因為,在他兩部門理論假設下,社會總需求是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之和所組成,心理上的消費傾向使得消費的增長趕不上收入的增長,因而引起消費需求不足;心理上的靈活偏好及對資本未來收益的預期使預期的利潤率有偏低的趨勢,從而與利息率不相適應,這就導致了投資需求的不足。在這三個產生有效需求不足的心理因素中,凱恩斯特別強調資本邊際效率的作用。他認為在經濟繁榮后期一般人對資本品未來收益作樂觀預期,同時成本和利率也隨著上升,這時投資必然導致資本邊際效率下降,從而投資吸引力減弱和人們對貨幣流動偏好加強,結果使得投資大幅度下降,經濟危機爆發。
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是馬克思立足于唯物史觀,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從生產(供給)、交換(市場)、消費(需求)到社會經濟制度對經濟危機的成因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分析。
在交換上,馬克思認為在社會生產力低下條件下的直接產品交換,是不具有供給和需求嚴重脫節的可能性,但隨著產品交換發展到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此時,(1)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外化為商品和貨幣的矛盾;(2)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使商品的買賣在時空上發生了分離與對立;(3)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形成了蘊含貨幣危機的債務鏈條。
由此,一方面使商品“內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態變化的對立中取得了發展的運動形式”,另一方面又使“這些形式包含著危機的可能性”。當然,“這種可能性要發展為現實,必須有整整一系列的關系”。這里的關系,筆者認為,既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經濟制度關系,又有在此經濟制度下得以充分發展的大工業和商品經濟條件下的供求關系或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在供給(生產)上,馬克思認為,大工業生產方式具有一種跳躍式地擴張能力,他說:“一旦與大工業相適應的一般生產條件形成起來,這種生產方式就獲得一種彈力,一種突然地跳躍式地擴張的能力”,從而激化了市場供需矛盾,致使危機從可能轉化為現實,所以,馬克思指出:在現代工業周期中,生產規模突然的跳躍式的膨脹是它突然收縮的前提和首要原因,大工業的這種巨大的迅速擴張的能力,是形成經濟周期波動的物質前提。
從消費(需求)上說,根據馬克思的分析,一方面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會提高資本有機構成,造成相對人口過剩,失業人數增加,另一方面對抗性的分配關系“使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消費縮小到只能在相當狹小的界限以內變動的最低限度”,由此,必然要造成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相對縮小,形成狹隘的消費和市場,進而產生商品生產與實現的矛盾,導致生產相對過剩和危機的出現,所以馬克思說:“一切真正的危機的最根本的原因,總不外乎群眾的貧困和他們的有限的消費,資本主義生產卻不顧這種情況而力圖發展生產力,好象只有社會的絕對的消費能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
然而,馬克思經濟學分析的中心是資本主義經濟關系或經濟制度,所以,他對生產過剩危機的分析,并沒有停留于經濟現象分析,而是深入到資本主義經濟關系或經濟制度中探尋根源。根據馬克思的分析,市場交換領域所蘊含的危機,在簡單商品經濟下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勞動和私人勞動之間的矛盾所決定,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下,則是由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所決定。
從影響消費或需求的制度來看,既有由資本主義私有制和技術關系共同決定的資本有機構成制度,也有社會產品的分配制度。其中,社會產品的分配制度對勞動者的收入來源進而對其消費、需求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馬克思認為,正是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私有制和雇傭勞動制度決定資本主義生產條件的分配以及由之決定的社會產品的分配是一種對抗性的分配,由于這種對抗性分配制度的存在,決定了勞動者的消費、需求只能局限于狹小的界限之內。概言之,交換、生產和消費領域的矛盾運動以及它們之間的矛盾、沖突是由資本主義的一系列具體的社會經濟制度的矛盾運動所決定,而這些具體的社會經濟制度及其矛盾運動又是源于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私有制這一社會根本經濟制度以及由之決定的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運動。因此,馬克思得出結論,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由此決定的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運動是爆發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
對比馬克思關于經濟危機成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凱恩斯對經濟過剩成因的分析有如下不足:
(1)其分析的經濟哲學基礎是主觀唯心主義。他們把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理解為一種自然永恒的制度,以資本主義私有制不可侵犯為前提。他們盡管承認市場缺陷,自由市場機制不能實現充分就業均衡與資源帕累托配置,但排除經濟緊縮、危機與資本主義所有制之間的內在聯系,忽視對資本主義基本制度的研究,只從主觀心理因素出發,構建主觀色彩濃厚的有效需求這一理論分析的邏輯基點,以此為基礎去分析經濟緊縮、危機與周期運行的形成機理和治理政策。
中圖分類號:F0-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7-0001-03
在科斯等西方學者創立產權理論之前一百多年,馬克思就創立了科學系統的產權理論,S.佩喬維奇曾指出:“馬克思是第一位有產權理論的社會科學家。”然而,面對當前中國產權制度改革,許多人大力宣揚、盲目崇拜西方產權理論,否定馬克思產權理論及其現實意義。本文就從產權的起源、含義、本質和產權制度變遷等方面對馬克思產權理論和西方產權理論的主要觀點進行比較分析,闡明馬克思的產權理論是真正的科學理論,中國產權理論改革特別是國有企業產權改革應該以馬克思的產權理論為指導,堅持改革的正確方向,堅持公有產權關系為主體的社會基本經濟制度。
一、關于產權的起源
關于產權的起源馬克思產權理論與西方產權理論存在著某些相通之處。例如,他們都不同程度地認為產權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權利關系;都認為各種形式的產權起源均以資源的稀缺性為前提條件;都認為無論是原始公有產權抑或私有產權,其形成都離不開排他性等。但從根本上說,關于產權起源的論述馬克思產權理論與西方產權理論存在著本質差別。
西方產權理論以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和自由主義為哲學基礎,采用個體主義的研究方法,認為個人是離開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孤立的無差別的自然人,產權關系是個人對財產的一種排他性占有關系,個人為了維護對財產的排他性占有給自己帶來的收益的同時必然要引起一定的交易成本。因此,產權的起源就是由交易成本引起的理性經濟人在“成本―收益”的比較中產生的。與此同時,西方產權學派只是在論述私有產權起源時提及作為其產生起點的原始公有產權,將資本主義私有產權的起源說成是產權的起源。可見,西方產權理論把產權制度看做是人類自然本性引起的超越一定歷史條件的自然權利,把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制度當做是人類社會永恒不變的自然規律。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經濟學的基本方法論,廣泛的應用于馬克思的全部理論,其基本內容可以概括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與此相適應,馬克思主要是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闡明產權的起源,認為長期支配人類社會產權的最初形態是原始公有產權,并認為這種公有產權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與此同時,馬克思還分別從生產力、勞動分工、異化勞動、剩余產品、土地關系、交往關系、婚姻形式等多個角度,具體地分析了人類歷史上最初公有產權和私有產權的建立,從而科學的闡明了產權的起源。
二、關于產權的含義和本質
西方產權理論奠基人科斯在《社會成本問題》中主要討論了產權的法律界定問題,把產權關系看做是超越一定經濟基礎的法律權利。由此開始,西方產權理論學家,多把產權看做是法律規定和實施的排他性獨占權利,認為產權是由法律創造的,是一種法權關系,法權關系決定著經濟關系。例如,阿爾欽曾指出,“產權是一個社會所強制實施的選用一種經濟品的使用的權利。私有產權則是將這種權利分配給特定的人,它可以同附著在其他物品上的類似權利相交換”[1]。
與西方產權理論不同,馬克思科學的揭示了財產和財產權的本質區別,闡明了產權是客觀存在的經濟關系,屬于經濟基礎范疇,并且指出當這種客觀存在的經濟權利關系獲得法律的界定和認可時,便獲得了法權的形式。這種法權關系是反映著經濟關系的意志關系,它的內容是由這種經濟關系本身決定的[2],即馬克思產權理論具有二重性[3]。
首先,馬克思從主體和客體兩方面來研究產權關系、界定產權的含義。馬克思認為,財產作為客體指的是“有主之物”,與主體之間存在著特定的占用關系,但財產本身是獨立于主體的客觀存在,不體現任何社會關系。因此,界定和分析產權還必須研究圍繞財產建立起各種關系的產權主體,即與財產相關的責權利的管理者或承受者。所以,產權就是指人與人之間的財產權利關系,包括作為權利主體的人和作為權利客體的財產兩個方面,產權表象是人對物的關系,實質卻是人對人的關系。由此,馬克思關于產權的含義可以界定為:人們(主體)圍繞財產(客體)而建立的經濟權利關系[3]。
其次,馬克思認為,自人類社會產生之日起,人們之間就形成了對財產的權利關系即產權關系,它是經濟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曾指出:政治權力只是經濟權力的產物[4]。但隨著人們之間經濟活動的日益復雜化,形成了不同的所有制主體、產權主體和利益主體,客觀上需要對日益復雜的產權關系進行明晰化、具體化、并獲得法律上的界定、認可和保證,法律上的產權關系即產權的法權形式就產生了。馬克思曾指出,“實際的占有,從一開始就不是發生在對這些條件的想象的關系中,而是發生在對這些條件的能動的、現實的關系中,也就是實際上把這些條件變為自己的主體活動的條件。”[5]由此可見,馬克思把產權關系看做是經濟關系和法權關系的結合,作為經濟關系的產權是來源,屬于經濟基礎;作為法權關系的產權是經濟關系的反映,屬于上層建筑,并受經濟基礎所決定。
三、關于產權的變遷
以個體主義為研究方法,以理性經濟人范式和成本收益為核心的西方產權理論,認為產權是擁有財產權利的個人為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而自發交易并形成一定契約關系的結果,因此,產權關系是一種交易關系。產權安排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不同的產權結構下的交易成本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率結果。因此,交易費用的大小就成了決定和選擇產權結構的主要依據。產權制度的形成和變遷,就是在交易成本大小約束下,個人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結果。
與此相區別,馬克思認為,產權關系是一種生產關系,產權理論的本質屬性應符合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規律,闡明產權關系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是應在于生產力的發展。從而把人類社會產權主體的各種差異及其演變規律歸結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生產力性質和水平的變化引起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的變化,生產資料所有制的不同和演變具體化為產權主體狀況和產權制度的差異和演變[6]。
深入了解產權制度變化的根本原因,必須明確兩層意思:一是產權制度是所有制的具體化[7]。所有制主要是指生產資料的所有制,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它同生產關系一樣作為一種經濟關系,其中必然涉及人們在勞動中的地位及相互關系,必然涉及產品的分配和交換,所以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決定著社會生產的目的和各種社會經濟利益關系。但生產資料所有制不是抽象的概念,在確定了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的前提下,必須把特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者結合起來,使其得到經營,因為生產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使其在生產過程中增值才是擁有生產資料的目的。因此,為了有效經營,所有制的關系必須落實到具體的物質利益關系即形成具體的產權關系,也就是狹義的所有權關系、占有關系、支配關系和使用關系,這樣才能使不同的主體之間形成清晰明確的權責利關系,做到各行其權、各施其責、各得其利。二是所有制性質決定產權關系的性質和格局[7]。產權關系作為所有制的具體化的獨立程度是有限的,其性質只能依據所有權主體狀況而定。不同產權的權能可以分離屬于不同主體,而產權關系的性質卻是一元的,只能在所有制性質的約束范圍內調整和變動。
通過以上對比分析可以看出,馬克思產權理論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方法論,強調產權的經濟性、生產性、歷史性和整體性,而西方產權理論以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和自由主義為哲學基礎,強調產權的法律性、交易性、自然性和個體性。由此導致了兩者在產權的起源、含義、本質、產權制度變遷等一系列問題上都存在著根本區別,是兩種相互對立的理論體系。另外,由于馬克思的產權理論的提出早于西方產權理論,并且二者都以產權和制度作為研究對象,所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潛在的受到了馬克思產權理論的影響,它們又存在著某些相似之處,例如,都強調制度安排對經濟績效的影響;都認為產權關系的核心問題是利益問題;都認為產權是一組權利束,產權權能可以分離和重組等。但馬克思產權理論和西方產權理論的一致性是相對的,區別是絕對的。馬克思產權理論是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真正科學理論,是必須堅持的中國產權改革的指導理論。
四、馬克思產權理論的現實意義
當前,中國國有企業存在著缺乏活力,不適應市場經濟要求,責權不明,效益低下,監管不力和國有資產嚴重流逝等問題,這些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國有企業產權問題的缺陷。合理的產權制度能夠明確產權主體的責權利關系,從而調動企業全體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企業運行機制合理化,所以要從根本上改變國有企業的困境,在于對國有企業的產權制度進行合理的改革,而改革必須堅持以馬克思的產權理論為指導。
首先,必須堅持馬克思關于生產資料所有制與產權關系的理論。如前所述,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公有財產權利關系是社會主義區別于其他剝削階級社會的根本標志,因此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國有企業的改革是對公有制的實現形式的探索與改革,即產權制度的改革。通過形成主體之間權責利明晰的產權關系,使公有生產資料在運行中增值,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同時堅持產權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10-0000-01
導言
恩格斯在《卡爾?馬克思》一文中指出經濟理論是的主要內容,是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細的證明和運用”。經濟理論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因而會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變化、豐富、發展、創新,以適應新的要求。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經濟的飛速發展,如何將馬克思經濟理論同當前經濟實踐相結合,運用經濟理論觀點指引現代化經濟建設,成為一項亟需解決的課題。成為擺在我們面前亟需解決的現實理論課題和實踐課題。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源動力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認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商品價值與體現在商品上的勞動量成正比,與這一勞動的生產力成反比。因此,企業在市場機制和利益推動下,必然會不斷加強勞動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加強員工素質培訓,創新生產技術,以降低商品個別價值,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即“生產力特別高的勞動起了自乘的勞動作用”。這種機制下必然會激發兩種效應:一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增加了社會的使用價值量;二是科技進步和創新增加了復雜勞動在社會總勞動中的比重,新部門、產業層出不窮,從而增加了社會的勞動總量。其結果就是社會的使用價值量以及全社會的價值總量的增加,也就是社會財富的增加,從而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二、經濟理論“矛盾說”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在研究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間的基本關系時,經濟理論認為“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因此,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過程中,要根據經濟發展要求,不斷變革、創新現有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構建適應經濟發展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當然,我們對這些問題的認知尚處于初步階段,還不夠成熟和完善,但只要堅持經濟理論,不斷進行探索、創新,就能將經濟理論同社會主義現代經濟建設結合起來,從而科學地應對經濟建設道路上出現的一切問題,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三、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為樹立品牌戰略、加強資本國際流動的提供理論指導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資本家的貪婪本性決定了其不可能滿足于對本國剩余價值的壓榨,隨著國內競爭的日趨激烈、勞資矛盾的激化以及資本原始積累的擴大,壓榨本國剩余價值越發困難,自然而然的資本家就將目標瞄向國際市場。利用廉價勞動力、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市推動資本國際流動,榨取巨額的剩余價值。
中國地大物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技術、資源、資金等呈現瓶頸制約趨勢,只有打開國門“走出去”,充分利用國際間的國別分工和資源市場,創建品牌企業,樹立品牌戰略,利用品牌優勢參與國際競爭,在競爭中不斷完善自己、發展自己。深入研究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參與國際競爭,實現中國對外投資資本收益最大化,增強國際影響力,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面發展。
四、“社會保障學說”是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良藥”
列寧提出,社會主義應“充分保證社會全體成員的福利和使他們獲得自由的全面發展”。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只有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生產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馬克思指出,社會保障同物質資料再生產和勞動力再生產息息相關,物質生產是社會保障的經濟基礎,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基礎,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因此滿足人的需要離不開物質生產,物質生產推動社會進步。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的迅猛發展的同時,一些社會問題隨之而來,如貧富差距增大、拖欠農民工工資、教育體制不完善、拜金主義等等。引發這些社會問題的原因不僅僅是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更深層次上是整個社會意識形態導向問題。近幾十年來,社會上出現一股追捧西方經濟學的熱潮,產生了金錢萬能、資產階級自由化、勞動無用等思想,在意識形態導向上出現了脫離的危險。其實,追根溯源不難看出,這些社會問題的產生癥結在于淡化了經濟理論的指導作用。因而,我們要在意識形態上樹立“勞動光榮”的思想,繼續堅持經濟理論“社會保障學說”的指導地位,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大力扶持社會弱勢群體,縮小貧富差距,真正實現“共同富裕”。
五、小結
綜上所述,經濟理論對于我國現代化經濟建設具有指導意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要堅持不懈的繼承和發展經濟理論,運用并借鑒一切人類文明成果。將經濟理論的研究和探索同我國現代化經濟建設實踐相結合,在經濟理論的指引下,抓住機遇、開拓創新、加快發展,深入探究我國現代化經濟建設的趨勢和對策,得出符合我國國情和經濟發展規律的結論,促使經濟理論不斷發展,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使經濟研究成果更科學、更全面的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促使社會生產力更上一層樓,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競爭力,保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濤.繼承發展經濟理論,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J].政治經濟學評論,2010(01).
[2]程婧.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在國際金融危機中的現實投射[J].中國市場,2011(05).
[3]李朝林,張存剛,田彥平.馬克思的經濟發展思想及其現實指導意義[J].經濟縱橫,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