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1 14:57:3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大四德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樹立德育優先思想觀念十分必要。教師要提高對德育教育內涵的認識,將德育教育與生活結合到一起,提高德育教育的社會實踐性,促使德育教育能夠服務于學生生活。另外,高校要高度重視德育教育工作,將德育工作提到首要位置上,加強對德育教育的監督和管理,督促輔導員認真落實學生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除此之外,高校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大學生,主要工作任務就是將學生作為德育主體,關心、理解學生,促使學生能夠積極發揮創造性、能動性,最終實現培養學生主體素質的目標。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待遇、政策等方面向德育教育隊伍傾斜,吸引更多人才參與到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
2.構建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環境與學生息息相關
構建良好的德育環境是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因此,高校要結合實際情況,優化大學生德育環境,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氛圍,促使環境發揮優勢,為學生接受德育教育提供保障,提高高校德育教育整體質量。另外,為了能夠有效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實效性,高校應積極推廣全面德育教育,將德育教育從課內發展到課外,從校內發展到校外,通過構建網絡,覆蓋整個校園。
3.建立高素質德育教育隊伍
教師是高校開展思想教育的重心和基礎,其綜合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德育教育的效果和質量。然而,目前,我國大學德育教育隊伍綜合素質并不高。因此,在“大思政”視野下,高校要加強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德育教育師資隊伍,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提高教師整治、思想等綜合素質,使其堅持與時俱進原則,增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和疑惑,提高德育教育質量,從而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實效性。
4.進行全過程德育教育全過
程德育主要是指在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都需要滲透德育教育,它是提高德育教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和關鍵手段。由于學生不同時期的特點是具有差異的。因此,高校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將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學生學習和生活中。例如:大四階段的學生即將參與社會工作,德育內容應轉向社會化,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實現自我價值。根據上文所述,德育教育作為我國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即將畢業離校的我,對于大學四年有種無法言表的感受。離別總是傷感的,但回首過去的四年,其中包含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只有經歷過才能感受至深。
9月,我懷揣著對大學的遐想帶著河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來到保定,沒有父母的陪伴,獨身一人拿著行李報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個陌生的大學,這一切在我眼里是那么陌生……來到宿舍,七個陌生又充滿激情的面孔,大家來自河北省的各個城市,每個人都帶著各自家鄉口音的普通話七嘴八舌的聊了起來。很快大家熟悉起來,就這樣,我們的大學生活拉開了序幕。
大一
大一的生活是激情快樂的。
大一是對以后沒有過多的想法和壓力的。上了大學才發現每周的課程相對于中學時簡直太少了。充足閑暇的時間讓我們有了更多娛樂玩耍的機會。我們盡情享受著高考以前從未有過的充裕的時間,寬松的環境。當時還在河大本部,宿舍內都有電視,那時候最愜意的事情就是躺在各自的床上看電視。有時候因為看中央三還是河北四爭得熱火朝天。現在說起來,成了我們室友相互間的樂趣。本部粗壯的樹木、茂密的植被也成了大一時永恒的記憶。有時到上課的地方要走很遠的路,一群同學嬉鬧著一起走過校園綠蔭下的小路,這種情景以后怕是畢業以后在也不會有了。還記得曾經有一天上午要上西方美術史的課,結果那天整個宿舍的人似乎都中了瞌睡蟲,早上竟然沒有一個人醒。結果接到了老師的電話,頓時我們睡意全無。慌忙起床向九教奔去……
大一最激情是事情就算是看世界杯了,夏天正是德國世界杯,男生宿舍樓那陣子真是瘋狂無比,我們一同見證了澳大利亞隊在零比二落后的情況下最后連扳三球淘汰日本隊的爽快,領略了黃健翔狂風怒吼般的解說門事件。大一火熱的夏天隨著世界杯的熱情熱血澎湃。
本部的大學生活只有一年,在大一暑假前夕,我們搬到了河大新區,大二的生活隨著新的環境繼續上演……
大二
大二的生活是穩步向前的。
基本熟悉適應了大學的生活節奏以后,我們迎來了大學期間唯一的一次外出寫生。地點:邢臺市路洛鎮賀家坪村。這是一段大學獨特的記憶,一起吃一個鍋里熬出來的土豆燉粉條,一起爬山、摘柿子、挖紅薯。雖然有一些不太道德的行為,但是我們一同擁有了快樂而美妙的時光。
下學期的時候由于學習專業課程的需要,每人都陸續買了電腦,這樣除了平時上課,電腦成了大家主要的娛樂工具。從那時開始,音樂、電影、電腦游戲開始充斥在大學的課余時光中。電腦漸漸成了大學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件。
大三
大三是彷徨徘徊的。
已經是學校的“老生”了。學習生活依然按部就班的進行,開始憑著自己所學的專業技能嘗試做一些相關的活兒。但思想和行動上相對于以前貌似漸漸懶惰起來,經常很久不出門,經常每天是從中午開始。經常哥們幾個舉杯小酌,在混沌的狀態中也會想偶然思考一些關于人生的問題。到了大三下學期,經過一段時間后開始莫名的郁悶,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未來,開始試著計劃自己的人生。上課開始比以前更專注的聽,作業開始更認真的做。
有些東西你是無論如何也留不住地,它總在你不經意的時候,從你指縫中悄悄滑過,譬如時間,譬如青春,你只能斜靠著墻壁,呆呆地看著它一分一分地流逝過去。四季的雨還是在飄,雪還是在飛,花開花謝,依舊在輪回。
當我又一次走過通往教室那條熟悉的路的時候,看著大一大二的同學上體育課學習我們早已學過的太極拳,似乎也看到以前曾經的影子。看著道路兩旁的樹木又一次變得枝繁葉茂,突然發現樹木比以前高大茂密了許多,突然間覺得時間過的如此迅速,都還沒有來得及細細享受大學生活,時間卻早已把我們帶到了大四……
大四
大四是忙亂復雜的。
北京奧運會結束后,大四的生活開始了,我們去了北京考察,除了參觀名聲古跡和博物館讓我對古代藝術的輝煌成就感到無比贊嘆的同時,潛移默化中也感受到了現實中北京上班族的壓力、緊張和焦慮。從北京回來后,開始更多的關注關于工作就業之類的信息。內心的壓力開始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對以前專業技能不足的地方進行了惡補式的復習鞏固。時間依然飛速的流逝,感覺一下子就到了。在大學的最后一學期里,課程雖然很少,但每個人的忙碌程度卻感覺是四年中最繁忙的。每個人都開始四處奔波,每個人開始找公司單位實習,很多同學都去了別的城市上班實習,宿舍里也失去了以往的熱鬧,我們都知道這是我們在一起最后的日子,每個人的心里有種難以言表的感受。當我們又一次返校相聚在一起的時候,開始回望過去,說一說大學中每個人身上曾經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每個人還是那么開心,那么快樂。我們還幻想著如果時間可以倒流,如果能從新上一遍大學的話,我們又會是什么樣。但我們都知道,時間不會倒流,大學只有一次,這些終究會成為過去,但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這段記憶是不能忘記的,也不會忘記的。當我們把畢業論文畢業 設計最后完成的時候,大學生活進入了最后的倒計時……
我們又一次舉杯小酌,說了很多肝膽相照的話。在醉生夢死之間我們才發現我們浪費掉了太多的青春,那是一段如此自以為是,又如此狼狽不堪的青春歲月。有歡笑也有淚水,有朝氣也有頹廢,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我們敏感,我們沖動,我們偏執,我們頑固到底地故作堅強。我們輕易的傷害別人,也輕易的被別人所傷。
我們追逐于頹廢的快樂,陶醉于寂寞的美麗。我們堅信自己與眾不同,堅信世界會因我而改變。曾經在某一瞬間,我們都以為自己長大了,
但是有一天我們終于發現,長大的含義除了信念、理想、欲望,還有勇氣、責任、堅強以及某種必須的犧牲!在生活面前我們還都是孩子,其實我們從未長大,還不懂愛和被愛……
二、新聞頻道專業化
在“現在的新聞現在報道”的大形勢下,在電視新聞節目類型多樣化的背景下,電視新聞需要在整個電視節目中占有更大的比重和較為靈活的播出時間。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新聞的傳播速度要求極快,電視新聞報道需要及時、滾動地進行播出,這就使得電視新聞頻道呼之欲出。專門的新聞頻道可以為新聞的播出提供更多的時段,可以整合更專業的制作團隊制作新聞節目,可以在突發事件發生時保證新聞的及時播出不受其他節目的影響等等。電視新聞頻道的典范當屬2003年5月1日成立的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CCTV-新聞),成為電視媒體實力和權威性的重要標志,是中國電視新聞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除此之外,根據原國家廣電總局2011年3月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2月,全國共有省級以上新聞頻道26個,其中專業新聞頻道6個,新聞綜合頻道20個;漢語新聞頻道23個,少數民族語言新聞頻道3個;高清新聞頻道4個。當然,電視新聞頻道的成立只是電視新聞更加專業的表現形式之一。除了上述很多電視臺成立了專門的新聞頻道,針對落地地區的人口特點成立了少數民族語言新聞頻道,針對人們對信號質量要求的不同推出了高清信號新聞頻道,還有很多電視新聞在播出中注重利用電視不同于其他傳播媒介的手段,在主持人播報的同時加入啞語手勢為聾啞人這些特殊人群服務,在畫面上添加滾動新聞條等內容使觀眾同時接受更大的信息量等。
三、新聞報道時代化
當今的電視新聞報道已經進入了全媒體時代。所謂全媒體,主要是指通過圖片、聲音、文字、活動影像等各種表現手段,利用報紙、廣播、電影、電視、網絡等傳播手段,借助廣播電視、電信通信和互聯網網絡系統,繼而實現在電視或電腦或手機等終端設備上接收新聞信息。全媒體時代給受眾帶來的不是媒體分離式的新聞報道,它帶來的是將各種技術手段整合為一體的新聞報道新形式,這樣的技術運用于電視新聞報道中,形成了新的電視新聞報道節目類型。在全媒體時代,可以采用不同的傳播載體對新聞進行多視域解讀和討論,使電視新聞成為互動性的節目類型。例如,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的《消防車輛出警遭社會車輛加塞》中,筆者通過電視媒體獲知有關新聞內容,并對其進行解讀然后再通過互聯網引發更近一步的討論。2012年2月19日,北京簋街一家店鋪著火,恰值交通晚高峰時段,加之簋街街道較窄,給消防車及時趕到現場救援造成困難。然而更糟糕的是,在執勤消防車行進過程中,有些社會車輛不僅沒有主動避讓,還有部分車主瞅空插入消防車隊。當消防車隊好不容易趕到現場并實施救援后,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店鋪被燒得面目全非,損失慘重。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在2012年2月20日的新聞報道中,主持人通過新聞導語簡要為觀眾介紹了新聞事件的背景;之后插入監控錄像拍攝到的畫面,并在畫面播放同時插入主持人解說。在這則新聞報道中,在主持人在播報中插入監控錄像畫面,可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為新聞線索提供強有力的證明。主持人在對畫面進行解說時主要提到消防隊員:經常在出警時遇到社會車輛不主動避讓導致延誤最佳救援時機的問題;還引用一些群眾的話:大家應該有公德、有社會責任感主動避讓等。在新聞播出中,引用這兩類人的話體現了新聞報道進行輿論引導的社會責任。
筆者看完新聞后在新浪微博中做出如下描述:“剛看CCTV新聞頻道報道社會車輛不避讓執勤消防車輛,很是氣憤這種沒有公德更甚觸犯相關法律的行為。但也請有關部門在非執勤時段,不要亂用警笛干擾社會秩序,詆毀自我形象。”之后收到網民的有效評論6條回復如下:“(1)呵呵,報應是吧;(2)我家在馬路邊上,常常半夜三更被警笛吵醒;(3)執法車違規的多,逆向行駛,闖紅燈……見太多了;(4)狼來了的故事聽多了,因為每天都有拉著警報招搖過市的特權車,老百姓怎么讓;(5)不要發無厘頭的氣憤,先把那些特權車管管吧,公民的正義感不要浪費在偏聽偏信上;(6)對待這樣的事情要平常心。”其中第(1)條在“冷嘲熱諷”加塞事件;第(2)條是通過此事陳述新的事實;第(3)(4)(5)條是在控訴特權車濫用問題;第(6)條看似比較“平和”卻“暗潮洶涌”。筆者認為,在新聞報道中如果主持人在陳述完上述新聞事實后,還能引用其他例證對事件做出辯證的評述,應該會讓新聞更易于被觀眾接受。
二、網絡信息時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對策
由于網絡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沖擊,因此,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須采取主動的、積極的態度來對待網絡。在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應該與社會精神文化生活的發展緊密結合,以大學生的現實狀況及思想實際為根據,有針對性地解決網絡思想道德問題,并且致力于思想道德教育的不斷創新,探索網絡信息時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法,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1.樹立新的理念
現代社會不管是從物質方面還是從精神方面,都受到了網絡發展的極大影響。因此,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須與網絡時代的新要求相適應,更新以往的教育觀念,著力于培養新時代的創新人才。在教學過程中,要打破封閉式的、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新的、開放式的教學理念。在校園環境下,通過課內課外,將政治思想、道德規范傳授給學生,這是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具有比較固定的信息,而且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時候也具有比較封閉的空間,有時教育效果不太理想。在網絡時代,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對現實的狀況有所了解,采取積極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思想認識問題,使用開放性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與引導。同時,思想道德教育絕不僅僅是知識的講授,而應該對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進行培養。在網絡時代,信息具有十分復雜的特點,良莠混雜,所以,思想道德教育者必須要將如何處理和過濾信息的能力教給學生,對學生的辨析選擇能力進行有效培養,讓學生提升綜合素質,增強自身能力。
2.不斷充實新的內容
現在,世界各地已經開始普遍關注出現在網絡當中的一些道德問題。在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須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視繼承發揚優良的傳統,然后以網絡時代的新要求為根據,不斷地充實新的教育內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培養學生的正確的理想信念、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同時,在針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還要適當增加網絡法規的教育及網絡道德教育的內容。要針對大學生的特點,引導正確的網絡行為,使大學生能夠正視網絡,并且能夠充分利用網絡進行正常學習,而不是在網絡當中沉迷。在開展網絡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將不毀信譽、不侵權、不拋垃圾、不傳有害信息、不看有害信息以及不做黑客等作為重點教育內容。同時,針對網絡給部分大學生帶來的“網絡孤僻癥”“網絡癮癥”等網絡心理疾病,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還應該積極地開展心理教育咨詢,針對網絡心理疾病進行有效防治,讓大學生陽光、快樂地成長。
3.選擇新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
人們原有的交往方式,在網絡時代受到一定程度挑戰,平等化、個性化成為現在人們交往的特點。面對這種情況,在針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改變傳統的單純灌輸式的教育方式,選擇交互式、平等式的教育方式,要對大學生的網絡行為進行積極引導,而不是強制性地進行面對面的信息灌輸。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應該將信息、資料以及知識提供給大學生,對大學生辨析、選擇信息的方式進行正確引導,比如可以通過聊天室、電子郵件等一些現代網絡手段與大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成為大學生的良師益友,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導航。這樣,能夠在師生之間形成思想道德教育信息的有效互動,并且真正地發揮思想道德教育中大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大學生主動地學習新知識,成長為受社會歡迎的優秀人才。
4.對新的思想道德教育載體進行充分利用
網絡信息時代,為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多新的教育途徑。高校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各種優勢,全面實現思想道德教育網絡化。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應該將思想道德教育網絡建立起來,充分利用好網絡這一新的教育載體,以動畫、圖像、圖形、聲音、數據以及文字等各種形式,有效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創新思想道德教育的落腳點就是保證道德教育網絡化的實現,因此,高校應該致力于計算機互聯網的純凈建設,針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新途徑進行有效拓展。要在網絡這一教育陣地上,使教育性、娛樂性、趣味性以及思想性統一起來,有效地開展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5.創設新的思想道德環境
網絡系統具有較大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因此個別不道德的人可能會利用網絡的這一特性制造或者傳播有害信息,從而危害大學生的道德教育環境。要想取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就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凈化網絡環境,創造對思想道德教育有利的網絡空間。高校應該致力于網絡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同時還要積極運用法律和行政手段,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推動健康文明的網絡文化的實現。與此同時,高校應該健全、完善校園文化管理機制,對大學生的網上言行加強規范,采用批評教育的方式對傳播不良文化的個別大學生進行處理。除此之外,還應該積極開發研究網絡技術,對信息防火墻進行充分利用,從而有效地過濾網絡當中的有害信息,避免學生接觸到各類不健康的信息,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純凈的空間。
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作為伯明翰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意識形態理論構成了其文化研究的重要議題。本文從霍爾解構“大眾”,編碼懈碼,媒體、政治與意識形態三方面論述霍爾對文化研究的理論貢獻。
一、霍爾解構“大眾”
在霍爾看來,“大眾”往往成為社會“改革”的對象,要求其符合統治階級的最大利益。霍爾圍繞“大眾”一詞,對“大眾文化”的不同定義進行了三個層次的解構:其一,是大眾文化的市場或商業定義,即成群的人聽它們,買它們,讀它們,消費它們,似乎也盡情地享受它們。霍爾認為,這一定義與對民眾的操縱和貶低聯系在一起,民眾無異于“群氓”是一群生活在“虛假意識”中的文化傻瓜。其二,大眾文化是指大眾在做或者曾經做過的一切事情,這接近于大眾的“人類學”概念――大眾的文化、社會習慣、風俗和民風,即標志特殊生活方式的東西。第三,霍爾指出,建構“大眾”所依據的原則是占中心地位的精英或主導文化與“邊緣”文化之間的張力和對立,這種張力和對立區分“大眾文化”和“非大眾文化”。他在考察大眾文化時,主要關注的是文化間的關系和霸權問題。
霍爾自覺地堅持用的方法來定義大眾文化,強調文化霸權控制和反控制的雙向運作。霍爾認為不存在完整的、真正的、自足的大眾文化,大眾文化必定是存在于文化權力和統治關系網之中,與商業亦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
二、霍爾的編碼/解碼模式
霍爾提出了信息交流的四階段理論: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和再生產。這四個環節是信息傳播的循環過程,各環節均有聯系,但又保持著相對自治。霍爾認為,信息在流通過程中是以符號為載體形式傳播意義,這一過程既有賴于技術和物質工具,也取決于信息發送者和接收者各自的社會關系。事實上,由于信息接收者的社會特征、知識背景不同,他們在接收信息時必定會有各自不同的解讀。霍爾以廣播為例來說明“信息來源”和“接收者”之間符碼的不對稱,廣播員往往關注的是觀眾未能按他們(廣播員)的意愿理解意義。他們真正想說的是電視觀眾沒有在主導的所選的或符碼范圍內活動,他們期待完全清晰的傳播然而,卻不得不面對系統地被扭曲的傳播碼與解碼之間符碼的不對稱,根源于信息發送者和接收者的文化關系、社會背景和地位利益等結構性差異,其中包蘊著意識形態運作和媒體文化霸權。
[中圖分類號]H31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1)07-0038-01
在19世紀20年代早期,本杰明•李•沃爾夫和他的假說是非常著名的。他參加了一些由薩丕爾在美國耶魯大學舉辦的語言學課程,這次經歷是研究一種美國印度語言,幫助他培養他的獨特的理解語言相對論,它被廣泛稱為薩丕爾-沃爾夫假說。這個假說是這樣的:我們建議語言幫助塑造我們的思維方式。因此,不同的語言也許會表達我們獨特的方式來理解這個世界。根據這種假說,我們能得到兩個重要的觀點:一方面,語言可能決定了我們的思維模式;另一方面,語言之間的相似性是相對的。其結構分化越大,越多樣化,他們對于世界的概念化越多樣。兩個版本的薩丕爾-沃爾夫假設已經發展一個強化的版本和一個虛化的版本。強化的版本是指原假設提出要求,強調語言起決定性作用,創造我們的思維模式。虛化的版本,然而卻是一種被修改的語言、文化和思想,但是跨文化差異在思維方式上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一、思想上的不同
英國人愿意直接地表達主題,而中國人更情愿委婉地表達。換句話說,英國的表達是直接的,而中國人則相反,是間接的。英國人深受古希臘和羅馬哲學的影響,而且大部分進行思維基于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于明顯的事實由直思想來解釋這一現象的特點。他們喜歡直截了當地闡述觀點,誘發和演繹這門語言。所有的歸納和演繹邏輯都是非常直白的。
中國人是受傳統哲學、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影響很深的,以至他們總是間接表達某種思想,且呈螺旋狀思維模式。他們通常不直接闡述重要的意義,而從幾個方面闡述解釋它。通過大量的實例和螺旋式的表達,我們可以看到,東方的語言是如此溫和適中的。
二、語法上的不同
語言運用的差異引起了具體的理性思維和抽象的民族思想。中國人的思想傾向于具體表述,體現在具體的語言組織通過漢字的意義,包括語音、形態,表述出來的。漢語的一個與眾不同的方面就是它使用一種書寫系統,在單位代表語素或文字而不是聲音。寫作系統的語音書寫,語言差異往往作為語音分流展開,發音差別成為了最快速的語言的變化。例如羅馬語言,文法和形態系統非常相似,由于不同的發音而成為彼此無法相通的語言。然而,英國思想傾向于被稱為抽象概括的理性思維,他們使用精確的規則的言語來表達語法范疇。一個特有的中式語言是不會產生任何時態的系統。很明顯的是,沒有用“ed”來表達一個過往動作,還有多種修飾表達方面。你能區分完成、正在進行的動作、完成了的事件。在英語中這些可以被總結歸納成過去式、將來時、一般現在時,它可能表達相同的時間上的排序的細微差別。
三、文化的不同
一、當前時期下大學生思政教育過程中人文精神培養存在的問題分析
當前時期下,高校思政教育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形勢和挑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伴隨著經濟結構的多元化以及利益關系的繁雜化、價值觀念的多樣化,大學生功利主義的思想日益嚴重,在大學生人群中,談論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少,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能夠順利地通過各種專業等級的考試并且能夠取得合格證書,為今后的工作作打算以及埋下鋪墊,從而對自身的人格卻忽略了。他們最終的期望達到的目標就是能夠找到一份較體面的工作,對于那些不能為個人帶來直接經濟效益的以及具有人文精神內涵的人文學科根本無法引起他們產生興趣。況且,高校思政教育理論教材雖然經歷了幾次改革,但是依然沿襲了傳統的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追隨潮流的不斷發展趨勢。思政教育教學的教師在授課時也僅僅是拘泥于課本,有的甚至是照本宣科,不能很好地聯系到學生的實際生活,這就使得理論嚴重地脫離實際。大部分大學生人文,當前高校思政教育課內容十分寬泛,與自身的知識學習以及將來的就業前途關系不是十分緊密,因此對其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抵觸感甚至是一種厭惡感,失去了學習思政課程的興趣和激情。上述各種因素都嚴重地阻礙了高校思政教育課程的有效開展,那么學生也很難在思政教育中獲得多少收益。
教學內容較為繁冗,學生文化基礎差,教師教學壓力過大。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每一本教材均包含了豐富的以及大量的理論知識和道德規范,而且每門課的課時安排得也非常之少,要在非常少的時間里完成如此多和繁雜的教學任務實屬不易。而且,隨著近年來高校對高中畢業生的大量擴招,這就導致了高校的錄取分數線比往常要低很多甚至已經接近底線,所招來的學生的文化基礎較差,理論素養極為匱乏,對高校思想政治課存在著抵觸的心理和情緒。基于此,這就要求思政教師能夠結合當前的形勢,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同時,高校思政教師的工作任務十分繁重,有的教師不僅要組織教學活動,而且還兼職了學校其他方面的工作,例如行政方面的工作。教師不僅要忙于思政教學工作,而且還要忙于學校行政方面的工作,這就使得其教學的心思分散了,而且由兩方面帶來的巨大壓力,足以使得教師在很多情況下感覺到教學上的力不從心,感覺非常難以勝任。
由此可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著“過重的功利導向”以及“過度的工具作用、”過弱的人文陶冶“和"過強的共性制約的傾向,這一切使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受到了削弱。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在大學生思政教育過程中加強學生的人文精神的培養與教育。
二、大學生思政教育過程中人文精神培養的途徑及方法
針對如上關于當前時期下我國大學生思政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下面提出如下幾點關于如何在思政教育過程中對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與建構。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根本理念,對大學生主體性道德人格的構建加以提升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應該能夠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及理念加強學生思政教育,這也是思政教育過程中教師加強與學生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地關鍵要領及步驟。思政教育作為民主社會的基石,應該成為解放人的一種強有力的后盾及推進力,應該積極地成為喚醒以及弘揚個體內在潛能的重要力量。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尤需要加強對其進行人文精神的積極培養既建構,使得大學生能夠形成寶貴而又高尚的人格,使得人文教育能夠獲得與時展的主旋律保持一致性的特征與意蘊。大學生主體性道德人格教育,作為大學生主體性教育的深化與具體化,表達的是一種價值理想對道德教育所作的價值追求。
(二)教師應該注重思政課程內容能夠貼近生活實際和貼近學生自身實際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 (2011) 14-0217-02
在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豐富,而精神信仰和人文關懷相對缺乏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尤其是當前的青少年,據有關統計表明,目前我國許多大中城市的獨生子女數量都已經達到了95%以上。中國的城市兒童中,獨生子女占到90%以上。這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所從來沒有過的現象。他們嚴重缺乏集體意識和包容精神。缺乏自我約束能力以及感恩之心。這一切都需要我們的大學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孝文化價值并進行正確引導。
一、孝文化教育是解決社會諸多問題的必然選擇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市場經濟一日千里,但也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一些社會問題,大力弘揚中國孝文化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必然需要。要充分認識孝文化之于整個社會的重要意義,才能使大學教育更好的服從和服務于這個主題。
(一)獨生子女社會化需要孝文化教育
我國政府自1979年實行計劃生育以來,獨生子女政策實施已經32年,最早的一批獨生子女經歷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已經近入了社會化階段。80后的獨生子女,他們從小享受著上兩代人的百般呵護與嬌寵,養尊處優,經不起風雨,甚者存在人倫倒懸之勢,似乎父母千方百計滿足子女天經地義,而子女該怎樣關心、孝敬父母則幾乎不在考慮之列。著名教授錢文忠說過:"孝"是對父母的尊敬、感恩、回報、基于血緣的愛,這是最真實的東西。中國的家庭結構、社會形態已經完全改變了,中國出現了人文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獨生子女家庭,在這樣的情況下推進孝文化建設就更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重拾孝道迫在眉睫
《2008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1095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15989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個百分點。報告說,我國面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趨勢,而且這一趨勢還將越來越嚴重。客觀上,家庭結構小型化,一個或兩個孩子要負擔兩個父母和四個祖父母,甚至會出現一對小兩口負擔八個或更多老人的情況,子女的養老負擔十分沉重。我國社會沒有作好社會老齡化的準備,因此,家庭養老已成為社會難題。如何使年輕人重拾愛老敬老傳統美德,營造行孝盡孝的社會氛圍,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都離不開孝文化教育的重構。
(三)進行孝文化教育是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它也是對包括孝文化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升華。孝文化主張對生命及生命本源的尊重,其最初含意是"善事雙親","敬養父母",對父母在物質上、精神上盡孝心。"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經》),并且將孝由此推開及至社會,形成"博愛"與"廣敬"。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不僅關愛父母、家人,還關愛他人,兼愛大眾。孝文化中的孝,講以人為本,實際上不獨主張以人為本,還有"天人合一",表現在敬畏天地,熱愛自然,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非獨人為至靈。孝文化中的以人為本,從孝敬父母,悌兄睦友到兼愛眾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與其他生命,有利于自身、人類和自然的發展,因而對其闡發、弘揚,是一重要而有意義的事情。
(四)孝文化教育是堅守中華文化個性,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捍衛我國文化主權已經成為時下一個非常嚴峻而現實的問題。全球化時代文化發展的一個突出現象是文化帝國主義和文化霸權的出現。這種文化霸權在所有弱勢文化的國家里都隨處可見,而且在青年一代身上特別突出。如在我國,五顏六色的染發,半土半洋的口語交流,圣誕夜的傾城狂歡,情人節的風靡,麥當勞、肯德基連鎖店的遍地開花,等等,都顯示著以美國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已經不知不覺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與魂,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意味著這個民族的消亡,如何保存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礎,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必然選擇。孝文化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核部分,對于中國國民性發生了根源性、本質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弘揚傳統孝文化,并對其進行必要重構,使其更加現代化而非西方化。
二、大力弘揚中國孝文化對于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養成教育的基礎作用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道德都源于對他人的關懷和愛。子女最先從父母那里得到了愛,這種愛可以培養并生發出對父母、兄弟、姐妹的愛、進而發展成對他人的愛。愛人民、愛祖國的教育要從愛父母、愛家庭、愛學校的教育開始。
(二)對學生愛國主義思想養成的啟迪作用
無論是港澳同胞,還是海外僑胞,只要他們回到祖國大陸,都要尋根問祖,不管宗教信仰如何,政治觀點怎樣,都稱自己是炎黃子孫,很多人還要親自到黃陵虔誠祭掃,這就是一種發源于孝的愛國精神。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的同時,必須大力強調這一點,今后不管走到哪里,境遇如何,最起碼都不能忘記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更不能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進一步就是要為父母爭光,為炎黃子孫爭光。
(三)對學生誠信品格養成的促進作用
事親之孝德,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無絲毫虛偽存乎其間,所以孝之愛、敬必包含著真誠。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軌,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正是說做一個人卻不講信譽,我不知道這怎么可以,就像斗車沒有軌,馬車沒有軏,這車怎么走得了呢?另一方面,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將對父兄孝悌推廣到他人,當然也包括將對父兄愛敬之真誠,推廣到與一般人的交往中,從而達到不偽不欺,實現誠信。現在的市場經濟更是講究誠信,誠信是商業社會中最基本的道德品質之一。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可有效地運用孝道所包含的另一要義:對父母兄弟姐妹的真誠——"信",以促進學生誠信素質的養成。
(四)對培養生生、師生之間的情感,營造和諧人際關系的推動作用
孝是形成古代和諧人際關系的精神力量,也是形成當今和睦社會風尚和安定社會秩序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國的孝文化始于愛父母,推及于兄弟之愛,夫妻之愛,親戚之愛,宗族之愛,鄰里之愛,師友之愛,國家之愛,人類之愛。荀子曾經說過:只要孝的教育功能能夠得以推廣,家庭便可以和睦,人可得以長壽,社會可得以安寧。所以說孝是增強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基礎。必須先讓學生真誠地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愛老師,愛同學,愛所有的人。如果每個人都能像愛自己父母那樣愛同學、愛老師、愛人民、愛國家,多盡責任,多作貢獻,整個社會人際關系和諧的目標也就實現了。
三、中國孝文化的價值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實現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實現途徑。
首先,黨和政府在教育改革過程中需要繼續鼓勵和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并提供相應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在推動中國傳統文化過程中,我們可以先在部分條件較好的師范類高校試點,形成一定模式后再加以推廣。在這個過程中,黨和政府應該給予這些高校以相應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各級各類高校要自覺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落實相關教育政策。進行自身的教育體制改革,給中國孝文化經典課的試行提供相應的課程空間。目前部分高校已經開始將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作為思想道德修養課的一部分,重點通過德育課的學習來提高師范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底蘊。也有部分院校在不同專業課中,穿插了一些相關的古典名著。
再次,順應時展要求,靈活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尤其是網絡手段。網絡作為最先進的傳播媒體,以其快捷性、方便性、開放性、生動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網絡文化作為現代文明的結晶,正以強大的觸角,伸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網絡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先進性,它打破文化壟斷,實行文化民主;突破社會分工限制,拓展人際交往,發展人的創造性,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我們要努力使當代孝文化在網絡上占有一席之地,通過建設孝文化網站,開發孝文化論壇,發展網絡孝文化,使廣大網民受到孝的熏陶和教育。在與網絡文化攜手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大力抵制和批判腐朽落后的孝文化,努力提供正面、健康的孝文化信息。發展網絡孝文化,還必須注意形式的多姿多彩、生動活潑,增強孝文化的吸引力、親和力、感染力和在網絡中的生存能力、競爭能力。
最后,作為高校教師應該更清醒地認識到孝文化的價值,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真正傳承、弘揚化之。這就是所謂"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對兒童教養院的老師說:"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同兒童談話、教訓他、命令他時才是教育,他們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連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是在教育兒童……"這段強調的就是"行為"和"榜樣"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學生的模范。教育學生不能依靠灌輸、說教,而應當靠教師身教、潛移默化。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健康個性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孟子[m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 (2011) 14-0217-02
在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豐富,而精神信仰和人文關懷相對缺乏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尤其是當前的青少年,據有關統計表明,目前我國許多大中城市的獨生子女數量都已經達到了95%以上。中國的城市兒童中,獨生子女占到90%以上。這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所從來沒有過的現象。他們嚴重缺乏集體意識和包容精神。缺乏自我約束能力以及感恩之心。這一切都需要我們的大學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孝文化價值并進行正確引導。
一、孝文化教育是解決社會諸多問題的必然選擇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市場經濟一日千里,但也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一些社會問題,大力弘揚中國孝文化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必然需要。要充分認識孝文化之于整個社會的重要意義,才能使大學教育更好的服從和服務于這個主題。
(一)獨生子女社會化需要孝文化教育
我國政府自1979年實行計劃生育以來,獨生子女政策實施已經32年,最早的一批獨生子女經歷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已經近入了社會化階段。80后的獨生子女,他們從小享受著上兩代人的百般呵護與嬌寵,養尊處優,經不起風雨,甚者存在人倫倒懸之勢,似乎父母千方百計滿足子女天經地義,而子女該怎樣關心、孝敬父母則幾乎不在考慮之列。著名教授錢文忠說過:"孝"是對父母的尊敬、感恩、回報、基于血緣的愛,這是最真實的東西。中國的家庭結構、社會形態已經完全改變了,中國出現了人文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獨生子女家庭,在這樣的情況下推進孝文化建設就更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重拾孝道迫在眉睫
《2008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1095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15989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個百分點。報告說,我國面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趨勢,而且這一趨勢還將越來越嚴重。客觀上,家庭結構小型化,一個或兩個孩子要負擔兩個父母和四個祖父母,甚至會出現一對小兩口負擔八個或更多老人的情況,子女的養老負擔十分沉重。我國社會沒有作好社會老齡化的準備,因此,家庭養老已成為社會難題。如何使年輕人重拾愛老敬老傳統美德,營造行孝盡孝的社會氛圍,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都離不開孝文化教育的重構。
(三)進行孝文化教育是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它也是對包括孝文化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升華。孝文化主張對生命及生命本源的尊重,其最初含意是"善事雙親","敬養父母",對父母在物質上、精神上盡孝心。"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經》),并且將孝由此推開及至社會,形成"博愛"與"廣敬"。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不僅關愛父母、家人,還關愛他人,兼愛大眾。孝文化中的孝,講以人為本,實際上不獨主張以人為本,還有"天人合一",表現在敬畏天地,熱愛自然,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非獨人為至靈。孝文化中的以人為本,從孝敬父母,悌兄睦友到兼愛眾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與其他生命,有利于自身、人類和自然的發展,因而對其闡發、弘揚,是一重要而有意義的事情。
(四)孝文化教育是堅守中華文化個性,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捍衛我國文化主權已經成為時下一個非常嚴峻而現實的問題。全球化時代文化發展的一個突出現象是文化帝國主義和文化霸權的出現。這種文化霸權在所有弱勢文化的國家里都隨處可見,而且在青年一代身上特別突出。如在我國,五顏六色的染發,半土半洋的口語交流,圣誕夜的傾城狂歡,情人節的風靡,麥當勞、肯德基連鎖店的遍地開花,等等,都顯示著以美國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已經不知不覺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與魂,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意味著這個民族的消亡,如何保存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礎,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必然選擇。孝文化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核部分,對于中國國民性發生了根源性、本質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弘揚傳統孝文化,并對其進行必要重構,使其更加現代化而非西方化。
二、大力弘揚中國孝文化對于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養成教育的基礎作用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道德都源于對他人的關懷和愛。子女最先從父母那里得到了愛,這種愛可以培養并生發出對父母、兄弟、姐妹的愛、進而發展成對他人的愛。愛人民、愛祖國的教育要從愛父母、愛家庭、愛學校的教育開始。
(二)對學生愛國主義思想養成的啟迪作用
無論是港澳同胞,還是海外僑胞,只要他們回到祖國大陸,都要尋根問祖,不管宗教信仰如何,政治觀點怎樣,都稱自己是炎黃子孫,很多人還要親自到黃陵虔誠祭掃,這就是一種發源于孝的愛國精神。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的同時,必須大力強調這一點,今后不管走到哪里,境遇如何,最起碼都不能忘記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更不能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進一步就是要為父母爭光,為炎黃子孫爭光。
(三)對學生誠信品格養成的促進作用
事親之孝德,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無絲毫虛偽存乎其間,所以孝之愛、敬必包含著真誠。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軌,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正是說做一個人卻不講信譽,我不知道這怎么可以,就像斗車沒有軌,馬車沒有軏,這車怎么走得了呢?另一方面,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將對父兄孝悌推廣到他人,當然也包括將對父兄愛敬之真誠,推廣到與一般人的交往中,從而達到不偽不欺,實現誠信。現在的市場經濟更是講究誠信,誠信是商業社會中最基本的道德品質之一。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可有效地運用孝道所包含的另一要義:對父母兄弟姐妹的真誠——"信",以促進學生誠信素質的養成。
(四)對培養生生、師生之間的情感,營造和諧人際關系的推動作用
孝是形成古代和諧人際關系的精神力量,也是形成當今和睦社會風尚和安定社會秩序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國的孝文化始于愛父母,推及于兄弟之愛,夫妻之愛,親戚之愛,宗族之愛,鄰里之愛,師友之愛,國家之愛,人類之愛。荀子曾經說過:只要孝的教育功能能夠得以推廣,家庭便可以和睦,人可得以長壽,社會可得以安寧。所以說孝是增強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基礎。必須先讓學生真誠地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愛老師,愛同學,愛所有的人。如果每個人都能像愛自己父母那樣愛同學、愛老師、愛人民、愛國家,多盡責任,多作貢獻,整個社會人際關系和諧的目標也就實現了。 三、中國孝文化的價值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實現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實現途徑。
首先,黨和政府在教育改革過程中需要繼續鼓勵和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并提供相應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在推動中國傳統文化過程中,我們可以先在部分條件較好的師范類高校試點,形成一定模式后再加以推廣。在這個過程中,黨和政府應該給予這些高校以相應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各級各類高校要自覺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落實相關教育政策。進行自身的教育體制改革,給中國孝文化經典課的試行提供相應的課程空間。目前部分高校已經開始將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作為思想道德修養課的一部分,重點通過德育課的學習來提高師范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底蘊。也有部分院校在不同專業課中,穿插了一些相關的古典名著。
再次,順應時展要求,靈活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尤其是網絡手段。網絡作為最先進的傳播媒體,以其快捷性、方便性、開放性、生動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網絡文化作為現代文明的結晶,正以強大的觸角,伸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網絡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先進性,它打破文化壟斷,實行文化民主;突破社會分工限制,拓展人際交往,發展人的創造性,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我們要努力使當代孝文化在網絡上占有一席之地,通過建設孝文化網站,開發孝文化論壇,發展網絡孝文化,使廣大網民受到孝的熏陶和教育。在與網絡文化攜手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大力抵制和批判腐朽落后的孝文化,努力提供正面、健康的孝文化信息。發展網絡孝文化,還必須注意形式的多姿多彩、生動活潑,增強孝文化的吸引力、親和力、感染力和在網絡中的生存能力、競爭能力。
最后,作為高校教師應該更清醒地認識到孝文化的價值,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真正傳承、弘揚化之。這就是所謂"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對兒童教養院的老師說:"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同兒童談話、教訓他、命令他時才是教育,他們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連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是在教育兒童……"這段強調的就是"行為"和"榜樣"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學生的模范。教育學生不能依靠灌輸、說教,而應當靠教師身教、潛移默化。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健康個性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孟子[M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1)014-0069-02
大眾消費型社會是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社會,指現代社會越來越困繞消費來加以組織與運作。本文所講的消費文化是指在消費社會中的所形成的大眾文化。它基于這樣一個假設,即認為大眾消費運動隨著符號生產、日常體驗和時間活動的重新組織。它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商品、產品和體驗可供人們消費、維持、規劃和夢想。消費絕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特定需要的商品使用價值的消費,相反,通過廣告、大眾傳媒和商品展示陳列技巧,消費文化動搖了原來商品的使用或產品意義的觀念,并賦予其新的影像與記號,全面激發了人們廣泛的感覺、聯想和欲望。[1]這里面就有一個從實際需要與激發現來的欲望之間的漂移過程。鮑德里亞早在1968年出版的名著《物體系》一書中指出:“消費的對象并非物質性的物品和產品:它們只是需要和滿足的對象。我們過去只是在購買、擁有、享受、花費……財富的數量和需要的被滿足,皆不是以定義消費的概念:它們只是一種事先的必要條件……如果消費這個字眼要有意義,那么它便是一種記號的系統化的操控活動。”[2]鮑德里亞深刻指出被消費的東西永遠不是物品,而是關系本身(它既被涉及又是缺席的,既被包換又被排除),在物品構成的系列中,自我消費的是關系的理念,這個過程不僅僅是人與物品的關系,也是人與他人、集體、世界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系統性活動和全面性回應,當然應該有文化認同的問題。[3]
一、消費文化:顛覆生產范式的意識形態控制
消費社會的誕生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其實質是西方工業化國家解決長期困擾資本主義體系的生產過剩與需求不足的矛盾產物,是生產領域的技術革命所帶來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后商品如何消耗消費的必然結局。西方社會從工業社會進入到消費社會的內在邏輯分析:其一,西方生產技術水平和社會生產率的提高,大批量生產出來的產品必須找到足夠的市場,大生產要求大消費。其二,消費市場的擴張首先采取了地理擴張的方式,隨之而來的是殖民主義、二次世界大戰。其三,隨著市場的地理擴張的結束,西方必須尋找到了新的市場擴張的途徑:社會擴張,即通過調整社會階層結構,增加中低階層的收入水平,不但把勞動者看做是生產力要素,而且把勞動者當作消費者來培養,從而增加國民的總體購買力與消費傾向,促使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從而達到了消費從外向內的一個轉型。消費社會的形成,按筆者理解,應該特別關注以下三個方面因素:一是大眾傳媒的促進作用,二是商品的符號象征性,三是欲望的被開發。消費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生產、分配與交換,顛覆了傳統“生產決定消費”的經典范式。
在消費社會中, 消費執行著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職能, 它是發達資本主義社會最有效的意識形態控制手段。消費不再是一個充滿創造性的經濟活動領域, 而是一個實施社會控制的政治領域。物對人的控制、人的非人化都是在消費過程中實現的。消費使人沉浸在滿足需求的幸福中不能自拔, 從而失去批判和反思的能力, 對現有體制產生認同, 革命性的反抗被消解。物品符號化是消費意識形態得以施展的基礎。一方面,符號成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中介。物品的符號化使得人和作為消費對象的物品之間的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由“消費者―物品”轉向了“消費者―物品―消費者”,消費不再是作為個體的活動由主體直接指向對象,而是通過物品這個中介,指向其他的消費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只有通過物品這個中介也只有在消費過程中才能建立起來,離開了消費人就無所歸依。只有通過消費,人才能尋找自己的社會歸屬與社會意義。另一方面,消費社會出現了新的階級劃分,而劃分的依據就是對符號的消費。消費過程包括兩個層面,一個是交流,另一個是區隔。在通過消費尋找社會歸屬感的過程中,消費者不斷向自己所屬的社會團體靠攏、匯集,也就自動與其他的社會團體劃清了界限。跟需求無關的消費,不斷地制造出消費范例,自上而下地灌輸給消費者。以消費范例為中心,消費者會形成不同的社會團體。這就是消費過程中的社會區分。它成為取代舊的社會區分的新的社會分層。社會區分功能作為消費社會的法定過程,每個人都要通過它歸屬于社會,并確定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這種區分建立起一個有差別次序的社會整體結構,每個個體都通過符號消費在這個社會結構中確立一個位置。[4]通過符號消費實現的區分沒有任何強制性,人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是在自我或他人的身份認同中實現的。人們察覺不到它的意識形態功能,對它非但沒有質疑,而且人們還主動選擇進入這個分層結構,并在其中自覺尋找自己的位置。消費意識形態就是在個體的無意識中實施社會控制,表面上看,消費只是個混亂的領域,實質上“它是一種約束、一種道德、一種制度”。[5]
二、消費主義思潮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判斷消費主義思潮是否進入大學校園。從高校大學生的象征性品牌的消費就可以找到研究問題的切入點。象征性品牌消費從其性質入手可以劃分為兩種符號表現形式:示同性與示異性。示同性就是借助消費來表現自己是從屬于所認同的某個社會階層或組織,示同性的時尚消費讓青少年獲得了一種“群體成員感”, 就如同獲得了邁入“時髦社會圈”的入場券,從而擺脫了“落伍”的詬病。示異性就是借消費顯示自己與別人的差異和不同,以此拉開差距,達到社會地位的上升。時尚消費中的“示同”或“示異”的具體表現,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攀比性消費和炫耀性消費。對于自己達不到的消費水平不惜透支以達到,是謂“攀比”;對于消費品無休止的革新換代,總要站在時尚的潮頭,是謂“炫耀”。
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來分析。首先,大學生是否以符號消費為追求對象;其次,這種符號消費是否能實現并在大學生群體中蔚然成風。消費主義思潮是一種崇尚追求過度占有和消費作為滿足自我和人生目標的價值取向與行為實踐。消費者開始自主思考,于是“新一代消費者”應運而生,這是一種模式的轉變,消費者不再像木偶一樣亦步亦趨了。[6]首先表現為以自我為核心,一味滿足自我需要,不顧及這種需要的外部效應。其次表現為崇物主義至上,過度占有和消費物質財富;享樂主義至上,過分追求奢華;時尚主義至上,對流行文化產品趨之若鶩。最后忽視商品實際效用,追求商品符號資本,以達到區隔的目的。凡事一定有個度,這個度就是是否超過本人、家庭或組織的支付能力;是否屬于理性化消費;是否超標準消費;是否危及到他人正常工作和身心健康。正常理性的消費必須支持,過度消費才是消費思潮,必須予以反對。西方消費主義思潮在當下中國高校大學生群體中的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自我主義至上的消費主義思潮。就大學生來說更注重自我方面的展示。現在的大學生主流群體注重的是個性,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對企業而言,需要有自己獨特的東西,當消費者覺得你的產品有價值符合其審美觀消費者才會愿意花錢購買,倡導 “自我消費” 。[7]
第二,崇物主義至上的消費主義思潮。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社會的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商品成為整個社會經濟的細胞,現在的市場已經由以往的物資缺乏轉入物質豐富的階段。為了消費而消費,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比富斗闊”的行列中,消費的目的已不再是因為需要,而是為了炫耀或證明自己。過度占有和消費物質財富,會導致消費品的浪費。
第三,享樂主義至上的消費思潮。后物欲時代的發展,人們不單純的只對物質資料進行消費,進而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于是出現了享樂主義的消費思潮。享樂主義通常與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掛鉤。物質資源是舒適的基本條件,也是炫耀的最初手段。消費者對于奢侈品的無限追求,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消費者刻意展現自己擁有的奢侈品,從而暗示自己的地位、個性和身份。
第四,時尚主義至上的消費思潮。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形式、服裝、審美判斷、人類表達自我的整體流行風格藉時尚而不斷變異。一旦較低的社會階層開始挪用上層的風格,即越過較高社會階層已經劃定的界限并且毀壞他們在這種時尚中轉移而去采用一種新的時尚,從而形成區隔。時尚主義消費,把人自身品牌化。
[注釋]
[1]英•邁克•費瑟斯通著,劉精明譯:《消費文化與后現代主義》,譯林出版社2000年版。轉引自周憲:《文化研究關鍵詞》,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頁。
[2]法•鮑德里亞著,林志明譯:《物體系》,時報出版社1997年版,第221~222頁。
[3]包亞明:《游蕩者的權力――消費社會與都市文化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4頁。
[4]韓玉霞:《鮑德里亞對消費意識形態的批判》,《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第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