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1 13:19:1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藝術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九十年代中期以來,藝術研究領域出現一些新的趨向,改革開放之初非常之盛行的、在“方法熱”和“文化熱”時期都曾經頗受關注的宏觀研究,漸漸失去了至高無上的學術地位,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方法則日益受到學界重視。其重要標志之一,就是一批針對個案的田野考察成果問世并且得到學界廣泛認同,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可以視為藝術學研究的社會學和人類學轉向。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方法介入藝術學研究領域,使得相當一部分學者開始嘗試著運用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領域極受重視的田野研究方法考察藝術現象,這一方法層面的變化對于中國目前的藝術學研究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二戰以來,文化批評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是令人矚目的學術熱點,文化人類學和社會學諸多重要的跨文化研究成果的出版,更令此前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視角受到普遍質疑。人類學和社會學方法對中國藝術學研究的影響,也必然導致藝術學研究出現學術與文化視角的轉換。這個可能出現的最有理論價值的變化,我將在下一部分論述,這里首先想討論的是,現代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方法的介入,其意義不止于文化層面上研究視角的轉換,它還可能給中國藝術學研究領域帶來另外兩個方面可能形成的變化乃至沖擊。
其一,是有可能導致目前的中國藝術學研究領域研究重點和研究成果價值評價體系的根本改變。
學術研究的價值取向受到教育制度和由教育體系決定的研究者知識譜系的影響。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現代形態的藝術研究一直比較重視理論層面的探討。經由蘇俄引入的、從德國古典哲學這一思想路徑衍生發展產生的,以及作為其知識和思維方法背景的德國古典哲學本身,長期在包括藝術研究在內的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占據特殊的主導位置,因而,和這一理論背景相吻合的藝術本體論研究,以概念和范疇為核心的抽象的理論探討與分析,長期以來都是藝術學研究領域最受關注的研究方法。英美經驗主義傳統一直受到排斥甚至批判,對具體對象的個案的、經驗的研究被置于次要的地位。這樣的研究取向,不僅僅是出于對西方學術發展不同趨勢的選擇,同時也蘊含了中國傳統思維方法對當代藝術研究的影響,在中國學術傳統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整體性的、玄學研究路向,恰與德國古典哲學形成有趣的呼應——所謂“小學”在中國的學術傳統中,顯然一直受遏制,清代成就卓著的“樸學”也被后世的學術史家解讀成是由明入清的漢代知識分子對嚴酷現實的逃避,以及對清代統治者的消極抵抗。
改革開放以來,蘇俄引進的僵化理論教條漸漸喪失了獨斷地位。但是整個教育體系以及學術研究群體的知識體系的轉變并不能同時完成,因而學術研究基本趨勢的轉變,會表現出明顯的滯后現象;更重要的是,正由于改革開放之初理論界需要新的思想資源用以突破舊的蘇俄教條的禁錮,觀念和理論層面的創新顯得特別重要,因之出現一大批偏重于觀念與理論探討的研究文獻,也是時代的要求。可惜新的藝術觀念與理論缺乏實證研究的支撐,也就不能真正完成觀念與理論拓展的歷史任務,整個國家的藝術科學研究水平,并不會僅僅因為觀念與理論的更新而有明顯的提高。
以1999至今這三年里的戲劇學研究為例,按照我的不完全統計,最近三年戲劇學研究文獻里,基礎理論與范疇、規律的研究不可思議地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量,它在所有公開發表的研究性論文里占到1/3左右。對戲劇基本特征、基礎理論和普遍規律的探討并不是不重要,但是學術界將如此大的精力用于這類純粹理論性的探討,卻不能算是正常現象;其中更耐人尋味的現象是,從事這類基礎研究的學者,多數身處并不擁有掌握研究資料與信息方面優勢的中小城市或非專門研究單位。誠然,戲劇研究領域史的研究以及具體的作家作品研究并不缺少,但是,撇開史的考證,這類研究也主要是對戲劇整體時代特征或藝術特征的討論,當然也包括一些群體研究或類型研究,其中“論”的部分比“述”的部分受到更多的關注。在戲劇史研究領域,元雜劇尤其是關漢卿研究較受重視,中國現代戲劇和外國戲劇研究領域,最主要的個案研究是對和莎士比亞的研究,對這兩位劇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幾乎是其它同一領域劇作家及其作品研究的總和,然而對這些重要劇作家的研究,包括關漢卿研究在內,有關劇作主題、作品性質、人物形象和作品風格的辨析與討論占有最大的份量。有關這些重要劇作家的研究,并不排除包含一定程度上的個人獨特見解的優秀論文論著,然而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其中至少80%以上的論文和論著并不能提供任何新的材料,尤其是不能提供現有文獻以外的材料,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樣的研究從“知識的增長”這一學術發展角度上看,貢獻幾乎等于零。通過提交給國際性學術會議的論文的分析,也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國內學者的論文選題與境外學者之間的巨大差異,清晰可見。
我不敢斷定戲劇學研究領域存在的這種現象可以毫無保留地推之于整個藝術學研究領域,但是我相信從整體上看,要說中國目前的藝術學研究仍然流行重視抽象、宏觀的理論研究,輕視經驗的、個案的實證研究的學風,恐怕并非妄言。如果事實確實如此,那么社會學與人類學研究方法在近代的興起,就給我們一個重要啟示,那就是個案的、經驗性的實證研究,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應該成為藝術學研究的主體。只有戲劇學乃至整個藝術學研究的重心轉向實證的、個案的研究,理論與觀念上的突破才有真正的意義。在這個意義上說,現代社會學和人類學方法對田野方法的重視,完全可能使國內藝術學研究轉向更注重個案研究和經驗性研究,同時給予這一類研究成果更公允的評價。這樣的轉變無疑將逐漸引導整個研究風氣的轉換。
其次,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方法的引入,對于強化國內藝術學研究的學術規范,將有可能產生直接影響。
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強調個案研究與研究者直接經驗的價值,但同時更強調研究過程的規范、成果表述的規范,其中也包括經驗描述的規范。這種規范不僅僅是學術積累的需要,也是使學術成果更可信,因而更具科學價值的需要。換言之,在某種意義上說,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是在通過規范自身而使自己更接近于自然科學。這樣的研究取向對于中國目前的藝術學研究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
中國的藝術學研究分為兩個重要群體,除了一批身居高等院校的學者以外,還有更大的一個群體身居文化部門所屬的藝術研究機構。以戲劇學研究為例,后一個群體的規模顯然要超過前一個群體,而且由于與戲劇創作演出的實際接觸較多,在經驗性的實證研究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然而無可諱言,這個被習稱為“前海學派”的學術群體長期以來偏重于戲劇藝術實踐,雖然相對而言具有比較注重經驗研究的優勢,也擁有許多第一手的珍貴的學術資源,重視藝術的當下性,但是由于不夠注重學術規范,因此很難得到學術界應有的承認。多年來,境外數以百計的人類學和社會學領域知名的或尚未知名的學者相繼來到國內,他們在與這個群體的接觸交流過程中獲益匪淺,文化部門所屬的許多學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反而要通過境外學者的轉述,才為外部世界和主流學術界所知,究其原因,正緣于“前海學派”在研究的以及成果表述的規范化方面存在明顯的缺陷。換言之,經驗性的研究以及對經驗的感性描述本身,只有通過規范化的、理性的方法呈現出來,才擁有足夠的學術意義,才會得到主流學術界的認可,才可能充分顯現其學術價值。
因此,借鑒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的田野方法,尤其是借鑒和汲取人類學和社會學家從事田野研究時遵循的學術規范,將會有效地彌補“前海學派”學者們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弱項,使這個學術研究群體掌握的大量感性資料與經驗性材料,通過更多途徑進入當代主流學術界的視域,藉此改變藝術學的研究重心。因此,對于中國藝術學研究而言,進一步注重學術規范,使被稱之為“前海學派”的這個研究群體迅速提高研究成果水平,將給中國的藝術學研究帶來深遠影響。
二研究視角的轉變
當然,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對中國當代藝術研究最具學術意義的影響,還是要首推它可能帶來的文化層面上的研究視角的改變。
中國現代形態的藝術學研究大致始于20世紀初,就像其它人文科學研究一樣,它之受到西方學術的刺激與影響是無可諱言的。在這一影響過程中,西方學術思想不可避免地在中國藝術學研究領域打下了鮮明的烙印,其中西方人的研究視角,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簡言之,由于西方人文科學主要是在歐洲的文化傳統和解決歐洲社會遇到的問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且隨著西方在世界各地的迅速擴展,自覺不自覺地呈現出歐洲中心的世界觀,這種具有鮮明西方色彩的歐洲中心的人文科學思想,也就不能不在中國藝術學研究領域留下它的痕跡。在研究與品評中國本土藝術時,人們往往只是照搬西方人習慣運用的藝術標準,比如說以西方音樂體系評價中國本土音樂,以西方戲劇理論解釋中國戲劇并且試圖以之改造“落后”的中國本土戲劇,把油畫的教學體系搬用到中國畫的教學中,等等。這樣的現象存在于藝術學的多個領域,換言之,西方比較成熟的人文社會科學體系的整體植入,確實在中國藝術學研究的現代轉型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這種整體植入的結果與中國本土藝術以及中國人的情感經驗之間的距離,始終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癥結。
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引進,卻給我們一條走出這一癥結的路徑。
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單純的田野方法,而且還包含了至關重要的文化多元觀念。雖然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起源都帶有強烈的歐洲中心主義色彩,但是二戰以后,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以后,文化多元觀逐漸成為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的主導思想,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兩個原來受到歐洲中心主義文化觀影響最深的研究領域,現在則相反成了對歐洲中心文化觀形成最猛烈沖擊的領域,成為最堅決地推動文化多元觀和消解歐洲中心論的學術領域。這一思想方法的變化對田野研究的影響非常之深遠,而這種非常之符合當代世界潮流的學術方法的引進,對于后發達國家尤其重要,因為越是后發達國家越是需要通過文化多元觀念以消除文化自卑感,正視本土文化傳統的價值。因此,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領域,田野研究工作者不再像摩爾根時代的學者那樣,抱著了解人類童年的文化優越感,把非西方社會視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早期階段,因而能夠更客觀地認識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傳統與現實的差異,在解釋它們的歷史與現實時,也能有更多的互相理解以及在此基礎上的互相尊重。而這樣的研究方法,在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除了西方中心視角以外,多年來中國藝術學研究領域還存在一個尚未得到學術界重視的研究視角,那就是一種過于貴族化的藝術觀仍然占據著核心位置。
文化多元觀念不僅僅意味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藝術活動不能以同一種標準來衡量和評價,同時也暗含了另一種更平民化的文化思想,即不能以研究者們的個人興趣,以及他們所接受的教育作為衡量所有文化行為的唯一標準。
當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們將他們的考察對象,從長期以來擁有文化特權的上流社會轉向更廣闊的草根階層時,還伴隨著思維模式的改變。事實使人們更清晰地意識到,不同地域的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價值觀念體系雖然會有很大的差異,卻各有其合理性;他們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只有通過其自身的價值系統,才有可能獲得真正有意義的解釋。在藝術領域更是如此,藝術在本質上意味著人們用以情感交流與表達的特殊方式,不同民族和不同階層的人們各自的情感交流與表達方式,在這一生活與文化圈內部往往是最有效的。所以,對民間草根階層的藝術、趣味與審美活動的歧視和改造,強行推行一小部分精神貴族自以為是的藝術觀與審美趣味,正是現代人類學與社會學研究的禁忌。
在中國藝術學領域,這種文化貴族心態隨處可見,比如我們完全有理由對人們長期以來習焉不察的“采風”這樣的辭匯產生強烈的質疑。確實,如果說最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的藝術學創作與研究對于那些地域色彩鮮明的民間藝術活動并不是毫不關心,那么很難否認,創作與研究者們經常是以“采風”的態度去關注和研究民間藝術活動的。人們慣于使用“采風”這樣的辭匯而,它本身就清晰地透露出兩個方面的信息。從歷史上看,“采風”的制度早在秦漢時代就已經基本形成,它隱含了官方與民間二元且以官方為主導的文化價值觀;從現實的情況看,“采風”意味著藝術家和藝術研究只關注民間藝術活動作為創作素材的價值。因此,“采風”的實質,正是站在官方或文化貴族的立場上對民間藝術活動非常功利化的利用,事實也正是如此,尤其是近幾十年里,地域色彩鮮明的和非主流的藝術樣式和優秀藝術作品,經常被主流藝術用以為創作的材料,回顧近幾十年的藝術史,我們會發現許多有世界影響的優秀作品都是用西化和文人化的手法處理本土民間藝術元素的產品。然而,在民間藝術活動被大量地用以為創作材料而遭到掠奪性開采的同時,它們本身卻仍然被視為落后的、原始的、粗糙的,被視為必須以精英文化的模式加以改造才能擁有藝術價值的對象。
以“采風”的心態從事本土與民間藝術研究的學者,自覺不自覺地忽視了對象自身的獨立存在以及內在文化價值。因此,研究者變成了專事獵奇的旅游者,對于民間藝術對象的關注只限于與“我們的”藝術活動的差異,而并不真正關心這樣的藝術對于生活于其中的創造了它們的人們究竟具有何種價值和意義。從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角度看,我們應該更多地致力于探究多種藝術樣式、多種生活方式以及各地各具差異的倫理道德和習俗對于它們的主體自身的價值與意義,致力于在這些獨特的藝術與生活的原生環境中,還原它們的內涵。這樣的研究才能超越“采風”式的官方和貴族文化心態,才能獲得對民間藝術真正具有文化價值的研究成果。
因此,中國目前的藝術學研究亟需借鑒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的田野方法,摒棄西方中心與貴族趣味對民間話語空間的擠壓。
三一個實例:路頭戲
如果我們的藝術學研究能夠更多地注重對現代人類學與社會學方法的借鑒與引進,尤其是徹底改變歐洲中心主義與貴族主義文化觀,那么對諸多藝術現象的研究與評價,都有可能出現根本性的改變。在我的研究領域,有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完全可以用以說明研究視角的改變所產生的影響,那就是對臺州戲班大量演出的路頭戲(或曰提綱戲、幕表戲)的研究與評價。
近幾十年戲劇研究領域幾乎完全沒有對路頭戲的研究,然而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路頭戲卻可以說是中國戲劇最主要的演出形式,它的歷史,也許可以追溯到戲劇起源的年代。路頭戲之所以長期被戲劇研究人員們忽視,是由于它在20世紀50年代初就遭到批判,成為從上而下的“戲改”的主要對象之一。而對路頭戲的批判,其理論背景很值得今人深思。
對路頭戲的批判與其說出自藝術的原因,還不如說出自趣味的原因。它一直被看成是粗糙、原始和簡單的演劇方法,然而它并沒有像同時代其它那些更為粗糙、原始與簡單的民間藝術那樣獲得尊重,它從一開始就被看成是創作的素材以及改造對象,直到現在,在多數當代戲劇史家們的眼里,路頭戲之受到批判乃至遺棄,仍然被看成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然而,當我們通過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研究思路重新探討路頭戲的存在以及它的意義,就會清楚地看到,像路頭戲這樣一種有著千百年悠久傳統的演劇方法,它之所以會受到眾口一辭的批判以及遭致普遍遺棄,正由于長期以來西化的和貴族的文化視角在藝術學領域占據著統治地位。
路頭戲之所以在1950年代初受到大范圍的批判,首先是由于主持“戲改”工作的政府官員,主要是一批西化程度比較高的、經常接觸甚至直接參與話劇創作與研究的知識分子,排除意識形態的因素,在某種意義上,“戲改”簡直可以說就是在用西方的、話劇的戲劇觀,居高臨下地改造中國本土戲劇。像路頭戲這種本土色彩濃厚的傳統演劇方法,與這些知識分子所接受的戲劇學模式完全不相吻合,它之受到排斥也就是可想而知的。其次,路頭戲的演劇方法被后來的國辦或準國辦的戲劇表演團體遺棄,還有另一層因素,那就是長期以來衡量藝術的標準是由傳統詩學基礎上培養的文人決定的,雖然傳統文人最終接受了元雜劇和明清傳奇,卻始終未能充分受容昆曲以外的各種“花部”戲劇劇種,同時也難于充分認同民間極富創造性的口傳文學的價值。文人趣味在中國戲劇領域占據統治地位的現象,并沒有因為1950年代的社會急劇變動而真正有所變化,反而因為劇團國家化而在制度層面得到普遍肯定,因此,在文學性和音樂性方面很難以完全符合文人趣味的路頭戲,也就不能不受到排斥。
由此我們看到,如果說晚近一個世紀的藝術學研究受到歐化的和貴族的這兩種文化偏見的左右,那么路頭戲的遭遇具有作為樣本的罕見的深刻性,路頭戲之所以遭受自上而下的批判與遺棄,正是由于同時受到這兩個方面的夾擊。更值得思考的是,如同我在《草根的力量》書中所敘述的那樣,路頭戲至今仍然是臺州戲班最主要的演劇方式,但這種承繼了本土文化傳統的演劇方式它之所以能延續至今,并不是因為路頭戲演出過程中大量的即興創造在戲劇學層面上所可能提供的非凡活力,給定情境與表演者個人創造之間巧妙和平衡,以及潛藏在它的即興表演模式之中的演員之間、演員與樂隊之間的互動與內在張力,而竟然是因為在本土的戲劇市場里,戲班最適合以這樣的演劇方式營業;并且,由于在晚近幾十年里路頭戲一直受到抑制,在那些受主流意識形態影響較為明顯的民間戲班,路頭戲的演劇方式也正在被棄用。
有關路頭戲的藝術魅力,我已經在書中做了初步的探討,將來還會做進一步的研究。這里我只想通過它的遭遇說明,擺脫歐洲中心的和文化貴族的偏見對于中國當前的藝術發展以及藝術學研究有多么重要。只有徹底轉變研究視角,路頭戲的藝術價值才能得到公正的評價;進而,也許還有更多的藝術現象,需要以多元文化的視角加以重新審視,給予重新評價。
四需要注意的問題
田野研究只是一種方法,雖然在田野研究的背后,包含了現代人類學與社會學特有的研究路徑,但是方法并不能完全替代研究。按照我個人的研究體會,即使接受了田野研究方法,藝術學領域的田野研究,也仍然存在諸多需要注意的問題。
藝術學研究的田野方法的研究目標之一,就是考察藝術活動在特定文化環境中自然生成、發展的性狀。當然,對象的性狀總是會在與外界的不斷互動過程中經常變化,然而這樣的變化,仍然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的演化,它與受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外力影響而發生的變化,有質的區別。仍然以戲劇在晚近五十年的變化為例,雖然歷史上中國的本土戲劇始終在民眾審美趣味變化的背景下持續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但是正由于這樣的變化是在戲劇創作表演的主體與觀眾的互動之中緩慢而自然地發生的,因此無論如何變化都不足以出現背離它所生成的文化土壤的結果;然而1950年代戲改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在令本土戲劇經歷了劇烈變化的這一改造過程中,觀眾甚至是劇團內部的創作和表演者本身,都沒有話語的權力。因此,中國戲劇的自然狀態之必然受到破壞,就是可想而知的。在這里我們看到一種外來的文化價值觀是如何被強行植入的,以及它最終會產生臬的結果。它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值得好好記取的教訓,同時還給從事藝術學田野研究工作者留下了特殊的困難。
這就是我們今天從事藝術學的田野研究時面臨的特定境遇,就像一個多世紀以來在幾乎所有藝術領域那樣,本土藝術在外來的文化價值觀面前出可怕的自卑。而這一文化現實,使得從事藝術學田野研究的研究者必須非常小心翼翼。藝術學的田野研究面對的研究對象不是無感覺的作品而是具體的人的行為,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在社會身份、知識背景與生活環境等多方面的差異、尤其是趣味的差異,很容易被處于弱勢地位的民間藝人理解為知識與藝術見解的優劣,研究者在從事田野工作時,很容易被研究對象視為強勢文化的代表,因此,研究者的言行和趣味,很容易對被研究者產生不可預計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足以改變研究對象的原生態。
需要指出的是,在藝術學的田野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個入侵者,極易對脆弱的、缺乏自信的民間藝術本體造成損害。現代人類學家喜歡說“我們的身體就是人類學研究的工具”,強調田野考察過程中研究者應該融入研究對象,在與對象的互動中體察對象及其可能發生的變化,但是在中國藝術學研究這個特殊的領域,我認為研究者應該盡可能做一個客觀和外在的觀察者,盡可能克制影響對象的沖動,因為保持本土藝術的原生態的意義,可能比改變它要重要一百倍。當然,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是無可避免的,只不過清醒地意識到這種影響可能導致的負面效果,自覺地將自己的影響盡可能減少到最低限度,無疑是從事藝術學的田野研究時必須遵守的職業操守。
其次,我希望強調藝術學的田野研究作為一項藝術學研究的價值,盡管我們可以借鑒人類學與社會學的田野研究方法,但是這樣的研究指向應該是藝術學的而不能僅僅是人類學或社會學的。更直接地說,用人類學和社會學方法從事藝術學研究,應該是研究的重點。
每門學科都有特定的研究范圍和研究目標,不同學科的關注重點并不相同,因此,當人類學與社會學的田野方法被引進到藝術學研究領域時,人類學與社會學所關注的那些問題,也很容易同時被帶入藝術研究過程中;或者說,研究者的關注重點可能會發生偏移,也許那些從藝術學角度看非常之重要的問題反而被忽視了,這樣一來,研究很容易演變成對于藝術、藝術活動的人類學或社會學研究,而不再是藝術學研究。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當然仍有其價值與意義,然而它的價值與意義是人類學與社會學的,坦率地說,這類研究即使再有價值和意義,也不是藝術學研究。它不能代替藝術學研究,也不能幫助我們解決藝術領域最值得關心的問題。
一、中國藝術文化成長的再次自覺
“中國藝術文化成長再次自覺”,是基于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而言的。比如在中國美術界,當時開展了對“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理性解析,從而為中國美術文化的新創造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持。如果說中國藝術文化在過去的三十年里有了全新的變遷成長,主要是得力于l978年中國首次自覺地尋求變革而至。那么,從2oo9年開始應該有再一次促進新成長的自覺意識和實在行為。這是人類歷史和現實環境給予中國藝術文化的良機與使命。從中國當下在全球的態勢來看,是具有新的持續飛翔的語境和條件。…中國及中國藝術文化學人當下是需要時刻明白自己已經具有了獨立、健康、跨越發展的空間與條件,關鍵是需要在促進中國本土藝術文化成長的認識論與方法論上,要不斷自覺、不斷提升、不斷拓進。
首先,中國藝術文化本來就有自我之根脈。中國藝術文化的根脈是當下中國藝術文化成長再次自覺的重要認識論基礎。這一點是不可忽視和缺失的。今天中國藝術文化新的自覺和新的發展之緣由與自信底氣,就來源干中國藝術自己本來的根脈。不論講中國藝術文化的偉大復興也好,還是說訴求創建中國藝術學派也好,都是由于中國有自己獨特的藝術文化之根。
從原理上看,思想是有歷史屬性的。當下我們審視、形成和確立探尋中國本土藝術理論是當務之急的思想,也是有厚重的歷史內涵與緣由的。中國藝術文化同中國其他文化一樣具有悠久而厚重的歷史與傳統。不僅中國美術文化傳統、中國的音樂藝術文化傳統、舞蹈藝術文化傳統、戲曲藝術文化傳統等藝術形態是悠久而博大精深的,就是在20世紀才興起的中國電影藝術、中國電視藝術,也有了自己民族特性的傳統內涵。為什么有學者在反思回顧論及中國畫在2o世紀8o年代后出現的一些歷史事項后講:“有趣的是,‘末13論’提出之后,中國畫卻進入歷史最好發展期。‘筆墨等于零’說提出之后,當代中國畫家們反而空前的看重了‘筆墨’,黃賓虹和他的筆墨論大行其道,使許多畫家更深入的思考中國畫的本質精神和文化特性等問題,有利于中國畫的發展。這是要感謝‘末日論’和‘等于零’提出者的”。l2正是因為中國畫有它自身深厚的傳統內容,所以國畫家們才不會盲從于一人之論而失去自我。總之,在者力探尋中國本土藝術理論之時,要守候中國藝術文化的本來之根脈。
其次,“西來東失”的走出。如果從中國近現代的藝術觀念、藝術術語、藝術創造方法、藝術評價標準等視點看,中國藝術在非常長的時間里呈現出了“西來東失”局面。但是,當下是到了走出這種非常態局面的歷史時期了。因此,走出“西來東失”的時刻也是促進中國藝術文化成長再次自覺的重要語境因素。換句話說:走出“西來東失”的標志,就是中國本土藝術理論的赫然建構與矗立。
所謂“西來東失”,是指中國本土文化隨著西方等外來文化侵蝕而衰微的社會現象。由于西學東來的聲勢強大,致使中國本土藝術文化遭到了時在的哲學人士、政治人物、藝術從業人員等多類人物的抨擊或改良,故而整個20世紀的中國藝術文化都處于“向左走”、“向右走”的非主體性定位之行為的局面。但是,在當下,隨著中國社會整體進步和認識水平與實力的增強,那種唯他者是從的社會語境已經過去了。中國到了要向他者推銷自己的價值觀念、藝術思想、藝術文明的時期。因此,中國藝術文化成長的再次自覺是必要的、是必須的,構建中國本土藝術理論成為了當務之急。只有構建好了中國本土藝術理論,有了厚實的中國藝術文化寶藏,才有向他者推薦自己的資格、自信和實貨。
再則,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30年之改革開放的積淀基礎。當下中國藝術文化成長再次自覺的不可忽視的認識論基礎之一的是l978年至2008年這3O年問中國社會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縱觀中國藝術文化在改革開放三十年里,無論是藝術觀念、藝術價值取向、藝術體制、藝術學術、藝術學科、藝術形態、藝術創作、藝術批評、藝術市場、藝術教育、藝術組織、藝術審查、藝術傳播、藝術交流、藝術消費、藝術生態、藝術變遷,還是在藝術人才、藝術從業隊伍、藝術文化產業、藝術受眾、藝術語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遷提升、積淀起了豐厚的財富。沒有這些已有的藝術文化基礎,是很難去規劃和設定與促進中國藝術文化的再次自覺提升與騰飛的。所以,對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里中國藝術的歷程與得失,應該有全面、深入而系統的研究,在此基礎上才能望在高妙地構建中國本土藝術理論及其系統學說。
為什么需要中國藝術文化的再次自覺?為什么探尋中國本土藝術理論是當務之急?這都是因為中國藝術文化在當下新生長的迫切需要。中國藝術當下的中國處境是:中國整體的發展要求中國藝術文化應該有經典性的反映與成就。所以,中國藝術當下的變遷成長,應該有與昔日之不同的取向與面貌。只有這樣,一方面才能讓非傳統的中國藝術匹配不斷崛起和強大起來的中國整體社會。另一方面,才能讓非傳統中國藝術文化成為強大中國構成的重要內容元素。那么,當下與未來的中國藝術與昔之藝術如何的不同?如何的變遷成長?如何的成就滿足?這些都需要中國本土藝術理論做出回答。可見,中國藝術文化生長新起點的需求,是中國藝術文化再次自覺的促成因素之一。總之,中國藝術的未來是應該在中國自主的藝術價值立場、藝術價值訴求、藝術價值取向、藝術觀念支持下的卓越變迂成長成就。
二、促進中國本土藝術理論的累積
中華民族的確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偉大的民族。不僅歷史久遠而豐厚,而且是綿延成長從未間斷過。歷史除了有些巧合以外,應該還有些自身發展的規律。中華民族在公元前2l世紀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二第一個國家夏。從此,中國進人了燦爛的文明時期。而當下的中國是在公元21世紀開初便創獲了新的偉大復興的生存語境。這個歷史的巧合或歷史的必然,內在邏輯地注定r中國是到了應該充分自覺認知本土文化、提升本土文化、再創本土文化新輝煌的最佳時刻。在中國本土藝術文化的視野里,我們ti土看到,在悠k的中華藝術歷史長河中,在原始時期,我仃】先人的藝術思維認知能力就得到_『很好地形成、生長和發展。比如在“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等神話中,是已經充分揭示出了中華民族的藝術想象思維、形象思維和藝術創造外化能力。隨著中華民族先民智慧的累積,即便是在先秦時期,我國在藝術認識論、藝術創造方法論、藝術作品集成、藝術理論定格、藝術歷史累積、藝術功能社會化、藝術核心價值確立等方面都有了卓爾不群的偉業建樹。從“畫論”視點看,在戰國時期就已露中國繪畫理論的端倪。著名美術學者俞劍華曾講:“中國畫論自戰國時代,((韓非子》鬼魅易、犬馬難之言,已開畫論之端。”l3從造物設計視點看,無論是實踐上的創造、作品集成,還是理論著述,都是成就斐然。商代的青銅器、甲骨文、銘文字造型、篆書形態,戰國時考工記著述等等都是中華藝術文明的經典、自豪與再創中國本土藝術文明的重要學理邏輯和基礎。事實上,中國本土藝術文明不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中華文明的證明。僅從美術與設計藝術兩個視點來看,仰韶文化中的舞蹈紋盆、河姆渡文化中的雙鳳朝陽牙雕、商代殷墟玉鳳》、巖畫、紅山文化中的玉豬龍)和陶塑女神像))、良渚文化中的((玉璧與獸面紋玉琮等實在創造物,就是中國整體文明不可缺失的鐵證。因此,在當下我們應該大力促進中國本土藝術理論的創建與累積。
在20世紀中國藝術界至少有兩個自卑,一個是對中國民間藝術的自卑,另一個是對中華本土藝術的自卑。對中國民間藝術的自卑表現在:認為民間藝術是粗俗之物故不能登大雅之堂。將民間藝術的價值看低而瞧不起。殊不知民間藝術卻是藝術之根。瞧不起民間藝術的不良心理反應和認識,揭示了一些人對中國草根藝術文明的可貴價值認識不足。就在當下,那種對中國草根藝術形式認識不到位的觀念仍然存在而被人批評。“至少在央視春晚上,流行歌手歸為音樂舞蹈類,而二人轉,小品歸為語言類。二人轉其實就是一種說唱藝術,與美國的Rap、Hip—hop都屬于一種根源性、底層的音樂。但是,美國人可以把這一貧窮黑人社區的音樂文化發展成為全球文化潮流,中國人卻始終只把二人轉看成為一種舞臺表演或北方曲藝。”l4實踐證明,對中國民間藝術文化的自卑將導致對中華文化整體認識的自卑心理與認識的產生。一些人對中國本土藝術的自卑反應在:認為中國的藝術不如西方的藝術科學和高級,故而,一味地要用外來藝術改造中國本土藝術。比如:被著名國畫家潘天壽(18971971)在l957年稱之為“無祖宗的世界主義者”的江豐(19l0一l982),在195O年秋天,于杭州的一次國畫改革會議上說:“中國畫,不能反映現實,不能作大畫,必然淘汰。將來定有世界性的繪畫出來。油畫能反映現實,能作大畫,是有世界性的。I】在此認識基礎上,他將時名為“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的“中國畫系取消”。不過,“這種排斥其他畫種的說法和做法引起一些國畫家的不滿。”l6I對中國自身藝術文化的自卑的結果,是導致中國本土藝術走向虛弱化。這種不良的民族藝術認識論和具體的誤導性藝術民族創造實踐方法論,無疑是不利于中國本土藝術文化的創造和成長。在當下的語境促進和構建中國本土藝術的重要認識與行為,就是要讓中國本土已有的經典藝術文化繼續發揮光芒與應有作用。
中國本土藝術文化是豐厚的。僅從中國本土藝術理論看,藝術認識論的“行己之道”、吐故納新、生生不息、寫意、情理、形神、哲理、意象、立象盡意等觀念、藝術價值論的“文以載道”、藝術辯證法的虛實論、“不似之似乃為似之”、藝術變遷論的“筆墨當隨時代”、藝術方法論的“無法而法,乃為至法”、“大人達士,不拘于一家”、“搜盡奇峰打草稿”、藝術評價論的“氣韻生動”和“意境”學說、“品級論”,以及繪畫藝術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造物在我”、“大象無形”、音樂藝術的“大音希聲”、舞蹈藝術的“舞,動其容也”、園林藝術的“納千頃之,收四時之爛漫”等眾多藝術學理,都是應該不斷閃亮的重要的中國本土藝術思想。只有在不斷深入研究梳理和經典編碼中國已有本土藝術思想之集大成的基礎上,才能更加充分和完善構建當下與未來的中國本土藝術理論。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拋棄中國已有的經典藝術思想。
中國本土藝術理論從先秦至今,應該說是在不斷創生增厚的。當下的歷史任務是更需要中國藝術學人認真對待和重視運用自己民族的藝術學術、藝術思想的時候了。著名美術理論家水天中對著名畫家吳冠中的藝術思想與創造行為的評價結論是值得重視的。他說“如果以教科書的標準去衡量吳冠中的文章,會找出許多論證欠充分、推理不嚴密的地方,許多批評吳冠中文章的人就是這樣做的。但如果看文章對突破美術習規的定勢,拓展美術家思路的作用,在20世紀后期的中國美術理論領域中,吳冠中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在世紀之交的中國美術界,吳冠中的藝術作品與藝術觀點仍然是頻頻引發爭論的話題。因為他繼續向秩序挑戰,因而這正是一種價值,一種分量。因為它越過人們難以擺脫的二元對立定勢,讓我們看到中國繪畫和其他事物一樣,也有著多樣發展的可能性。”"其實,中國許多藝術學人在突破藝術習規、拓展藝術邊界、豐厚中國本土藝術思想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當下與未來的中國人應該認識和明白這一點。及時認識到和肯定中國藝術人自有獨到的藝術智慧和藝術創造力與藝術成就,是促進中國本土藝術理論累積的當務之急。
三、明確探尋中國本土藝術理論的策略
探尋構建中國本土藝術理論及其體系,不是一蹴而就和隨意就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精心設計和制定確實可行的戰略。因此,能夠明確認識到研究制定建設中國本土藝術理論策略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是當務之急。
一、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學位論文應用中文撰寫,理論專業論文字數一般2—5萬字左右,摘要為1000字左右,技能專業論文8000字以上,摘要600字左右。
二、學位論文的格式要求
碩士學位論文一般應由以下幾部分組成,依次為:1、論文封面;2、扉頁;3、原創性聲明及學位論文使用授權書;4、論文目錄;5、中文摘要;6、英文摘要;7、符號說明;8、論文正文;9、附錄、附圖表;10、參考文獻;11、致謝;12、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目錄。各部分的具體要求如下:
1、論文封面:采用研究生處統一印制的封面,并用小二號黑體字打印封面論文題目,四號黑體字打印脊背處論文題目和作者姓名、專業、指導教師姓名和職稱、論文完成時間、密級等內容。論文題目不得超過30個漢字。
2、扉頁:論文設扉頁,扉頁內容與封面相同,并在扉頁右上角標出“單位代碼”和“學號XX”。(單位代碼:10458)
3、原創性聲明及學位論文使用授權書:論文作者和指導教師在提交論文時必須在要求簽名處簽字。
4、論文目錄:論文目錄應將文內的章節標題依次排列,標題應簡明扼要。
5、中文摘要:中文摘要應以最簡潔的語言介紹論文的內容要點,其中包括目的、研究方法、成果、結論及意義等,并注意突出論文的新論點、新見解或創造性的成果,并在摘要后列出3—5個關鍵詞。
6、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內容應與中文摘要基本相一致,要語句通順,語法正確,準確地反映論文的內容,并在其后列出與中文相對應的英文關鍵詞。
7、符號說明:介紹論文中所用符號表示的意義。
8、論文正文:正文是學位論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論文中的計量單位、制圖、制表、公式、縮略詞和符號必須遵循國家規定的標準。其行文方式和文體的格局,研究生可根據自己研究課題的表達需要的不同而變化,靈活掌握。
9、附錄、附圖表說明:介紹論文中所用的附錄、附圖表的意義。
10、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引用的順序列出,一般不少于20個篇目,格式應規范。
11、致謝:系對給予各類資助、指導和協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類對論文工作有利條件的單位和個人表示的感謝。致謝應實事求是,切忌浮夸之詞。
12、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目錄:按學術的時間順序,列出本人在攻讀學位期間發表或已錄用的主要學術論文清單,包括刊物名稱、卷冊號、頁號、年月及論文署名位次。
三、學位論文的打印與裝訂
任何事情要辦好,都有它的規律,有它的基本要素。筆者以為,從創建第一個專業起,就應站在學科發展制高點來把握學科方向、學術梯隊、基地平臺、項目成果四要素。筆者所在院校從1987年開設第一個專業——“工業設計”起,看準了它是“一種創造”,要狠抓創新意識教育,不斷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高度,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實干精神,這關系到學科與專業的生存和發展。
面對市場對人才培養的挑戰,高校設計人才培養的質量應突出表現為人才特質上的“三重”和“三性”,即“重素質、重能力、重實踐”和“適應性、可塑性、創造性”。設計藝術院校需要著重培養出一大批“創新意識強、適應能力強、實干精神強”的“三強”人才,以適應國家和社會的需要,這是設計藝術教育的趨勢。具體而言,教學應該根據社會對各專業人才培養的特殊要求,在主干專業教學內容設置、實驗條件建設、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充分考慮設計行業所需的素質教育,使培養的學生有振興各設計專業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設計藝術學院的發展加強與行業的共建合作、產學研結合,強化實踐教學,堅持把解決行業發展中的共性關鍵技術問題、輸送行業所需要的高級設計專門人才放在辦學的首要位置。
“三強”型人才把創新意識強擺在首位。在競爭中,特別是面對創意產業的迅猛發展,創新意識與原創意識更具優勢,充滿藝術與個性氣息的產品必將成為消費新追求。具有感性形象創造性的設計師和善于推理與分析進行技術結構創新的設計師,都是所需要的。設計教育努力培養具有兩種綜合素質的人才,這需要以搭建扎實的知識結構交叉平臺為基礎,奠定學生將來進行“越界”設計、“越界”溝通的能力。只有具備學科交叉的知識結構和善于“越界”設計的能力,才是成為合格設計人才的基礎。
“三強”型人才把適應性擺在關鍵的基礎位置,這與設計工作本身的性質緊密相關,設計工作具有靈活、協調和市場的偶然性,設計開發過程就是一個了解市場——調整適應市場——改進適應市場的過程。此過程可以借用設計原理中的“適應性系統”概念,設計藝術適應性系統是處于內在因素與外在環境之間的交界面處、具有一定目標與功能的系統。這個適應性系統需要從內外環境、因素兩個方面去考察,系統的復雜行為主要是其所處外部環境的復雜性表現,同時也受內在因素少量限定性質的制約。它的理論根據是人為創造的第二自然與第一自然協調形成天人合一的系統,這個系統針對環境規定具體的目的或意圖,具有適應環境的根本特征。適應性系統的行為具有復雜多變性,但這種復雜多變的行為主要是其所處外在環境復雜性的反映。它運用規范性、限定性的描述方法,即:從目的、手段適應環境的角度去討論“應當是何種方式”的問題。產品的內部因素、外部因素及目標也是適應性系統的三大組成要素。該系統的目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它對內外環境之間的關系——特定方式的理解程度。因此,設計專業學生必須從入學就逐步建立“適應性系統”意識,無論是適應社會的強化協作意識,還是具體的設計開發和改良工作的開展本身,都要重視“適應力”。
現代社會真正需要的設計藝術人才是能吃苦、肯實干的人,設計工作與市場緊密相連,從市場調研開始就有大量繁重且要求細致嚴格的工作要做,而且在專業和社交技能上對設計人員提出了很實際的要求:現代社會需要的是能與他人合作、能不斷地發現市場中的空缺點并根據市場需求靈活地運用設計程序與方法;利用理性的設計思維分析和引導產品設計、熟練運用現代表現技能進行產品設計的設計人才,這些能力也都建立在實干精神的基礎上才能充分發揮,為企業認可。
二、“三強”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措施
為了多培養出“三強”人才,設計藝術教育和管理可采用以下措施。
1.以學術梯隊建設為關鍵,造就人才培養的高質量教師隊伍
堅持“人才強校”的原則,設立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專項,運行“高層次拔尖人才引進和培養工程”“中青年學術骨干培養工程”“中青年教師博士化工程”,支持杰出人才和創新團隊建設。通過與國際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每年派出教學科研人員出國留學、學術訪問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邀請外國專家、學者短期來校訪問、講學及合作研究,發起和主辦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推動師資培養國際化。實現教師隊伍“四個轉變”,即以科研項目和教學為紐帶的松散組合轉變為以學術帶頭人為核心并具有內生凝聚力的科研和教學團隊為主體;以本科學歷為主體轉變為以博士學歷為主體;以中老年教師為主體轉變為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偏單一血緣教師為主體轉變為血緣結構合理的教師為主體。梯隊的建設要做到:一方面,授課老師要有全面的知識結構、先進的教學程序和方法、實踐的經驗及能力,并能明晰有效地引導學生進入設計的殿堂;另一方面,教師要懂得因材施教,克服傳統中國教育的學生被動學習模式,激發學生智慧、創造能力,挖掘潛力,運用科學的方法活躍教學思想,啟發學生專業學習的熱情,釋放教與學的創造性能量。
2.以條件建設為基礎,實施人才培養的高起點教學質量工程
例如,武漢理工大學加大本科教學條件建設力度,在預算編制上“重點向教學傾斜”,2004至2006年用于教學4項經費總計達1.7億元,2006年4項經費占學費的比例達到31.31%,校園基本建設累計投資達到24億元以上。網絡學堂、網絡教學平臺為重點的數字化校園等基本辦學條件指標均超過國家規定標準。
與此同時,學校制定了一系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強化工程實踐能力訓練等教學質量標準和規范教學環節、規范教學管理的文件和規章制度,實施高起點的教學質量工程,使良好的教學條件充分發揮應有的效益,推行教學名師制度,啟動多級本科品牌專業建設,加強教學研究與改革,實施多級精品課程建設工程,支持精品教材建設。因此,筆者所在院校設計藝術學科的平臺建設有了明顯進展,擁有該學科本、碩、博和博士后層次,工業設計、動畫等專業成為國家特色專業,“設計概論”等課程成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3.建設新的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創新
首先是按社會的需求安排教學內容和培養著重點,建設新的課程體系。以學科建設為核心,構建人才培養的高水平學科專業體系,通過制訂發展規劃、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召開“兩代會”,確立學科建設在學校辦學中的核心地位。優化學科結構與專業布局,整體推動學科、專業建設,著力構建人才培養的高水平學科專業體系。
其次是培養模式創新,積極探索教改試點班,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方式和管理模式上強調因材施教、個性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建立了“2+2”“3+1”等多種培養模式;同時營造創新氛圍,積極引導教師參與教育創新,開展教學研究,積極引導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在全國各類設計大賽中居先進水平,并率先在全國設立500萬元的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基金,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4.積極共建合作,建立校外“三強”人才培養運行模式
二、聲樂教學模式的改革
目前我國中等藝術學校聲樂教學課沿用“一對一”的小課教學模式,教師對每位聲樂專業的學生一周安排兩節小課。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是針對性強、因材施教,但是也有弊端,如費時費力、學生之間缺乏探討、束縛學生的視野等。時代在發展,我們面對的授課對象與過去不同,如果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勢必制約中等藝術學校聲樂教學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為我們應根據授課對象的年齡、學習程度等實際情況,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必要的、適當的調整和改革。
1.對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應采取“一對二”的教學模式。
如今,中等藝術學校聲樂專業學生的入學年齡為14~16歲,比以往學生的入學年齡小很多。學生正處于變聲期,如果一節課之內對他們進行連續的聲樂訓練,他們的嗓子容易疲勞、沙啞,影響其發聲器官的健康發育。因此,我們對他們應采取“一對二”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在訓練當中不僅使學生的發聲器官得到休息,而且能使兩位學生互相觀摩,有利于他們對技巧的掌握。
2.對二年級的學生要采取“一對一”的教學模式。
通過前一年的學習,二年級學生掌握了一些聲樂技術技巧,有了較好的基本功,發聲器官的承受能力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升。我們對他們應該采取“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加大聲樂訓練力度,適當地拓展音域,為三年級的高考沖刺打好基礎。
3.對三年級的學生應采取“一周三節課”的教學模式。
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絕大多數要參加藝術類高考,他們的學習任務非常重,需要加強專業和文化課的學習。因此,對他們的聲樂課應從“一周兩節課”增加到“一周三節課”,使他們的聲樂水平得到提升,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夠脫穎而出。
4.對演唱方面有問題的學生老師們要采取共同“會診”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當中,教師會遇到演唱方面具有不良習慣的、有問題的學生,這類學生教起來非常困難。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像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教授那樣輔導男女各聲部的學生,而且還能夠讓他們在國內外聲樂大賽上屢次獲獎的人,在聲樂界是罕見的。教學當中,有些教師善于解決男生提喉頭的問題,有些則善于解決女生真假聲不合的問題。因此,當聲樂教師遇到難教的學生時,聲樂教研室的老師們就會及時“會診”,各顯其能,彼此交換意見,指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及方法,使學生受益匪淺。
三、聲樂教材的改革
教材是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但當前我國中等藝術學校還沒有統一規范的聲樂教材。我們使用的教材基本照搬高等師范院校或高等音樂學院的聲樂教材。由于中等藝術學校與高等音樂學府在聲樂技能技巧要求、培養目標等多方面有著很大差別,二者在教學內容上有所不同。“聲樂教學內容決定于不同教育層次的培養目標。”聲樂教學內容的選擇是有針對性的。然而在教材的選擇上,有些教師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愿為學生布置練聲曲或聲樂作品,隨意性很大,缺乏明確統一標準和依據;有些聲樂教師甚至列出一張聲樂作品名單給每位學生一份,根本沒有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缺乏針對性;有些教師布置聲樂作品時范圍狹窄,局限在舊作品上,不主動積極地布置新作品,曲目缺乏橫向突破,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此可見,沒有統一規范的聲樂教材就會影響聲樂課的實際運用和操作,進而影響教學質量。教育部門應組織教學經驗豐富的聲樂教師編撰一套適合中等藝術學校的聲樂專業教材。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可以參考高等音樂學府教材,對它進行提煉、簡化并在內容上進行適當的增補。教材要明確體現出中等藝術學校聲樂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要強調教材的針對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寓學于樂”、易于理解和接受,為學生在專業學習道路上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教師在教材的選擇上應考慮到以下方面的問題:
1.教材必須有針對性。
在教學當中,有些教師不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用同一個練聲曲;不論舌根緊的還是提喉結的都用i母音練聲;無論一年級學生還是二年級學生都用同一個聲樂作品進行訓練,缺乏針對性,嚴重影響學生的進步。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不一樣,學習程度也不一樣,因此,教師選擇教材內容時必須有針對性,要考慮到學生的訓練程度、存在的問題以及哪些練習適合,避免盲目性。如對提喉結演唱的學生多用下行的u母音練習;舌根緊的學生多唱a母音的跳音練習;初學者唱《月之故鄉》《大海啊!故鄉》《花非花》等簡短易唱的作品;具備一定演唱能力的學生唱《長城永在我心上》《妮娜》《草原之夜》等難度稍大的作品。針對性的原則就是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教師只有有針對性地選擇教材,才能使每位學生揚長補短,收到教學效果。
2.教材內容要豐富多彩。
在教學當中,我們基本上一直沿用那些舊作品,學生很少接觸新作品。當然有些舊作品是經典曲目、經典教材,諸如《紅豆詞》《叫我如何不想他》《我的太陽》《祖國慈祥的母親》等。然而藝術本身是發展的,人們的審美標準也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展的,新時代涌現出了一批被聲樂專業學生和廣大群眾喜愛的具有藝術性、思想性的新作品,如《往日時光》《跟你走》《呼倫貝爾大草原》等。這些作品不僅在聲樂技巧運用方面有較大的發展和提高,作品風格上也多樣化,深受學生們的喜歡,易于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不僅要選擇舊的經典作品還要敢于開發新作品。把這些新作品充實到教材內容中不僅起到豐富教材內容的作用,還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二級學科藝術學在國家學科目錄上已經存在多年了,目前具有二級學科藝術學碩士、博士授予權的高校也有不少,從數量上看,其增長速度相當快,這也許是“學術成果大發展”的業績證明。在增長數量的背后自然是大量的研究生,有一個真實的情況是愈是接近年底論文“開題”的時段,部分準碩士、準博士們愈是對二級學科藝術學研究什么內容,如何研究很是心焦。今年底筆者收到他們的一封電子郵件,說他們曾為此“商量”,討論,并且在檢索查看了以往歷屆“藝術學”博士學位論文,發現絕大多數都是二級學科的非“藝術學”的內容,最后得出結論是:大家都覺得,藝術學論文很難脫離某一個具體的藝術門類來寫,如果脫離具體門類來寫,純粹形而上的東西那就變成美學、哲學了。
這讓筆者想起2007年《中山大學學報》第2期上就有論者在《藝術學的學科性質與發展前景》論文中提出:“藝術學與美學并無實質性區別,必將消失于美學之中或重新成為美學的一個部門”。再看作者相關的論辨,知道他的意思并非“藝術學科消亡”,而是目前的“性質”“定位”不當:現在的二級學科“藝術學”定位在一級學科“藝術學”之下,成為“文學”門下,而作者認為應當或將來“必將”要歸屬于“哲學”門下。wwW.lw881.com筆者認為,哲學、美學自然有納“藝術學”于其門下的容量,但是這不妨礙“文學”仍保留“藝術學”的空間。理由是從“文學”門下一級學科“藝術學”的角度觀察的“藝術”和哲學、美學角度的觀察是不一樣的,結論也有不同。本文以俄羅斯美學家卡岡對“造型藝術”的分類為例,試釋不同之處。
一、藝術學的分類問題
出現上述研究生疑問的原因中,至少有一個是“藝術學”迄今未有成熟的“分類”。“分類”不明,當然研究對象難免交雜不清,研究方向、目標和方法模糊就是必然的了。學術研究,不進則退。我在《藝術學,莫后退》一文中就“分類”問題略作探討,就是希望證明二級學科“藝術學”還是能“生存”在“文學”門下而已。分類中大概只有“應用藝術學”概念被部分學者采信,其余的都未能引起學人興趣,沒有真正的學術回應。現在則恐怕連“應用藝術學”也不再引起興趣,因為大概“藝術”一經“應用”,就會被看成不是“理論”的低層次了吧。
我想要探討問題,先要站穩在“藝術”的起跑線上,這個起跑線不僅在于對“全部”藝術實踐的理論須有所認知,更需要的是對某些門類的藝術實踐有所“實踐”。正如陸放翁詩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藝術學”不同于其他純理論學科的地方就在于“須躬行”,而不是永遠的“隔岸觀火”。“隔岸觀火”可以觀其大勢,“須躬行”可以避免“隔靴搔癢”的結論。有“切膚之感”,又明其大勢,“藝術學”研究才有實質的“莫后退”。
對藝術的分類,不論是對藝術總體內容、還是對某一門類“品種”的分類方面,美學和藝術學的立場不同,標準也不同,結論當然不同。下引俄羅斯美學家卡岡在《藝術形態學》中的“造型藝術”分類為例,提出疑惑之處:從這些疑惑之處引入到“藝術學”角度的分類的思考。
在上表中,卡岡把“造型藝術樣式”分為5大類:“藝術攝影”和“書畫刻印藝術”、“繪畫”分為一大類;其他4大類是:“雕刻”、“全景藝術”、“玩具藝術”和“化妝藝術”。他提出:藝術攝影與書畫刻印藝術和繪畫的接近在于,它在平面上、通過對世界的假定的黑白色再現或者彩色再現而描繪世界。因此,攝影藝術仿佛重復書畫刻印藝術和繪畫的可能性,不過,它與書畫刻印藝術和繪畫的區別不僅在于技術手段,而且在于這些手段所產生的對被再現現實的反映和改造之間不同的——直接對立的——相互關系:藝術攝影總是紀實藝術的,而在書刊刻印藝術和繪畫中甚至對模特兒的直接再現,也包含著無法排除的使模特兒發生變化的因素,這種變化按照藝術家對模特兒的看法、感覺和理解而產生。從這段引文中可以看到卡網關于“造型藝術”的某些概念和我們已經有了如下歧義。
先看他分出“造型藝術樣式”之一的“書畫刻印藝術”,在此樣式下含三項“品種”:“書刊的書畫刻印藝術”、“版畫”和“插圖”。他也知道這不是20世紀之前的分類,他說:在20世紀以前理論不把書畫刻印藝術劃分為與繪畫和雕刻并列的第三種獨立的藝術樣式……在“三種最著名的藝術”中,與繪畫和雕刻并列的是建筑,而素描僅僅被評價為一切“構造”藝術的基礎或者繪畫的一個品種。他這里說的“素描”,其實和繪畫所說的素描還不是一回事,他說:
素描開始被看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價值,而使它與版畫相接近的特點,歸根到底許可承認在平面上、在素描的所有技術品種(鉛筆、炭筆、鋼筆、色粉的素描,以及木版畫、金屬版畫、漆布畫等)中的黑白造型和單色造型是造型藝術的特殊樣式,稱之為書畫刻印藝術。他說的素描,就是單色畫(黑白依然是單色)。可見,對同一個詞匯,美學家和藝術家的理解距離有多遙遠,雙方如有爭論、探討、研究,也許都在“各說各話”,連基本概念都沒有統一的對象——除了一個詞匯之外。
按照卡岡的“素描”說,如果只要是“黑白造型”和“單色造型”就是“素描”,就是“書畫刻印藝術”,那么,對
如果筆者的記述不錯的話,這種“全景藝術”,似乎類似“藝術學”角度所說的“裝置藝術”、“行為藝術”。“裝置藝術”的“空間”可以在街頭巷尾,可以在市民廣場,可以在廳堂、門廊……總之,有足夠的“空間”就行。“行為藝術”則除了一定的造型外,也可以有“進行中的情節”,而這個“情節”的參與者可能是行人,也可能是來驅散他們的警察。總之它揉合了一點“時間藝術”的條件。卡岡強調:全景藝術與雕刻和繪畫的另一個本質區別在于,如果繪畫預定于從一個視點出發的完整知覺,而全雕刻作品預定于視線圍繞靜止的雕刻的運動,那么,圍繞觀眾的全景造型則定向于從內向外的環形知覺。“從一個視點出發”,包含觀者只可能有的“一個視點”和繪畫本身的“焦點透視”及非焦點透視的構圖,“全雕刻作品”顯然即“圓雕”。至于“全景藝術”又有“環形知覺”,令人想到一種“全息電影”和“環形電影”。但他又提出:全景藝術的邊緣形式是透景畫,透景畫在它的視知覺的結構和性質上接近于自己的形態學鄰居——透視浮雕。卡岡列出“透景畫”品種,不能詳明何所指。聯系他的相關論述,也許指的是博物館陳列中普遍采用的虛擬“場景”藝術設計。這是借用電腦技術,利用光學原理合成的有真實“三維空間”的藝術設計,用來表現某種歷史上曾發生過的諸如族群遷徙過程或某種手工藝工藝操作流程,如“玉作”、“陶瓷作”、“泥人作”等連貫的過程。在特殊的“櫥窗空間”里,完全“紀實”的人物、器物都被按比例縮小,儼然如“小人國”般的“表演”,所以也含有相應的“時間藝術”因素。但是這些在“藝術學”角度看來,統統屬于“展示設計”的范疇,上述所有具體內容的呈現手段,都只是“展示設計”指 定的某種“技術”的運用,和“雕刻藝術”沒有關系。
卡岡把“玩具”列入造型藝術的一個類,下列“靜態玩具”、“活動玩具”兩個品種,不知道他的“靜態”、“活動”是不是指不能“動”的(如泥偶等)和能“動”(如附發條機械或電控的汽車、飛機之類)的兩種玩具的意思?這是出乎“藝術學”研究者的意料之外的。倘若凡有“造型”——不論何種手法、形式——皆可為“造型藝術”,那么“繪畫”、“雕刻”、“建筑”都是“造型藝術”;“戲劇”、“電影”里也有“造型”,理應也是“造型藝術”,但若在藝術學分類中以呈現主要藝術效果的“手段”為標準的話,其主要藝術效果并非單由“造型”解決,更多的是音樂、表演、語言、燈光、色彩及鏡頭特技所起的作用,所以只好說它是“時間藝術”類的“綜合性藝術”品種。
玩具則不然,首先是“玩具”的涵蓋量巨大,既有平面的,也有立面的。既有芭比娃娃、變形金剛一類的“造型”,也有正方幾何體拼圖游戲一類的“造型”。即如卡岡列出的“靜態玩具”而言,它們也不是藝術家個人完成的終端產品,一樣要經過工藝制作過程,并且最重要的是只有“玩”的過程中,“玩具”的藝術功能才彰現出來。從這一點看,分類的標準和前述的“繪畫”就不一致了:設定同一種標準應該是“分類”的“游戲規則”,標準不一必然帶來邏輯混亂,離分類的要求太遠了。
卡岡認為“玩具不僅是獨立的藝術現象,而且是兒童的綜合創作——藝術游戲——的一種成分。”因此他又提出“造型藝術樣式”中還有一項是“化妝藝術”。他說:化妝通過演員的面孔再現完全不同的人——戲劇或者電影的角色——的面孔,從而自己的特殊手段創造類似于造型創作的其他機所創造的藝術形象。因此,對于演員,化妝藝術和木偶藝術原來是二者必擇其一的;實質上,木偶本身仿佛是演員的一種“化妝”,是演員用來遮蓋自己面孔的假面具。從上文可知卡岡的“化妝藝術”僅指戲劇、電影演員的“化妝”而已,但如果就“化妝”,特別是就“化妝”的“假面具”而言,兒童玩具中就有此類“化妝”物。就其形態說,在未使用前是“靜態玩具”,一旦使用又是“動態玩具”,雖然它本身并不動,或只有局部動。此外,戲劇演員會有“假面具”,
二、關于高校學生管理藝術化的幾點思考
1.轉變觀念,變“管理”為“引導”
要搞好學生管理工作,首先就必須轉變觀念,改變過去把學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學生”的錯誤認識,變“管理”為“引導”。一方面,作為學生工作管理干部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觀念,嚴格貫徹執行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努力維護學生的正當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努力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培養科學的學習方法,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樹立遠大志向和培養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特別是注意引導學生把個人的成才目標與國家、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既奉獻社會,又完善自我。
2.通過不同渠道讓學生接觸藝術作品,在理解藝術的過程中得到教育
(1)通過一些比較有意義的電影來啟發、教育學生。例如《阿甘正傳》等具有積極意義的娛樂教育片,可以使學生在娛樂的過程中學到一些為人處世的態度與方法,使學生管理做到輕松又不失效果。
(2)利用網絡來實現管理藝術化。現代社會的網絡化特點越來越突出了,在網絡上就可以足不出戶實現一些操作,對于接受新鮮事物較快的大學生更是如此。他們利用網絡來學習娛樂已成為常事。作為高校的管理者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快捷渠道來進行學生管理。如在學校網站上推薦一些名片名曲來供學生欣賞,同時可以通過人人網、微信、QQ群、飛信群等及時了解學生的觀后感,從而進行相應的思想、心理上的指導教育。
(3)重視平日里組織的藝術活動。目前高校已經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開展了一些相應的藝術活動。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看到在這些活動背后,學生學到了什么,意識到了什么。應該讓學生既得到娛樂又得到教育。讓他們在娛樂中多思考,讓學生的思想能夠再度升華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3.在管理藝術化中,教師應該注意的問題
(1)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因為那些在千軍萬馬中擠過獨木橋的天之驕子們,在學習上的激烈競爭,使他們很少甚至不愿拿出時間去參加娛樂活動。因此作為老師應該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改變過去教學中學生單調乏味被動接受知識和技能的狀況,鼓勵學生在藝術活動中勇于用自己獨到的視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表現出鮮明的個性,開啟學生學習的新思路,帶給學生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
(2)及時聽取反饋信息。現在的學生知識面廣、思想活躍。同一部藝術作品他們可能會給出不同的看法。因此,作為管理者應該及時聽取、了解他們的想法。教師從尊重學生出發,建立新型的現代師生關系,從唯一正確的師長的假想中醒悟過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充分尊重學生,體現“因人制宜,有疏有教”的原則。正確的思想加以鼓勵,偏激的觀點與認識加以撥正、引導,起到一個反作用的效果。讓學生對人生、思想、前途、事業、社會等,都有所思考。
(3)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能夠很快地理解藝術作品內在含義,并給學生做出指導。
任何一種歌唱藝術的原理都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是在發聲、共鳴、吐字方面有些細微的差別。歌曲演唱的好壞在于正確地運用呼吸,良好地運用呼吸,才能達到“字正腔圓”。正確的呼吸方法,可引出口腔應有的發音機能,使發出之“音”自然圓潤。
歌唱中的呼吸應該是越巧越好,演唱的歌聲能使聽眾聽起來好聽、動人。“依字生腔,腔隨字走”,“以氣生字,字隨氣行”。只有這樣才能很有表現力地將富有感情變化的各種歌曲演唱好。
聲樂起源于勞動,是我們的祖先在勞動生產這個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中創造出來的,它是聲音的一種特殊演唱方法和形式,具有一定的藝術魅力。眾所周知,呼吸在歌唱中的地位極為重要。其重要性有人稱之為“動力”,是“關鍵”。把呼吸做到好處了,歌唱、發聲的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很多歌唱家對呼吸有過精辟的見解,如:“吸氣要深”、“氣沉丹田”、“吸氣如聞花香”等,至于在“呼氣”實際演唱時的“用氣”量提的較少,一般人的要求:“氣息要保持”、“要控制”、“要結實有力”、“像半打哈欠”。無疑哪種提法,都有道理,大多都是來自實踐的總結。下面就多年的演唱、教學實踐及多方面的學習,總結一下自己的經驗,分別幾點說明。
1呼吸在歌唱中的運用
呼吸是發聲的源泉。氣息從肺部呼出,振動聲帶發出聲音,這意味著呼吸是歌唱的支柱。清朝時期徐大椿《樂府傳聲》中寫道:“凡物有氣必形,惟聲無形,然聲亦有氣以出之”。就自己多年的演唱經驗也總結出一個道理就是如同“人是鐵,飯是鋼”,即歌唱的呼吸是:“聲音是鐵,氣息是鋼的道理一樣。”這就說明正確的呼吸方法與控制自然的呼吸是一切歌唱方法的核心。失去呼吸的支持,就談不上歌唱的發聲、共鳴、吐字、音色、情感等,歌唱的藝術也就不存在了。
歌唱者悅耳的聲音是建立在良好的氣息運用基礎上,聲帶因受到氣息的振動而發出聲音。動聽的聲音必須依靠正常而適度的氣息作為原動力。一切聲音表現技巧都與呼吸有著不可分離的關系,因為“有氣才有聲,有聲必有氣。”如果把歌唱者的發聲比做工廠的產品生產,則呼吸系統好比是動力車間,喉頭部分好比是成型車間,共鳴器官好比是加工精制車間,也就是說發聲活動開始于歌唱者從肺部里發出氣息沖擊聲帶而發聲,因此,呼吸活動應是歌唱者聲音訓練諸問題中,首先要引起足夠注意的事情。克拉克在《呼吸論》中主張:歌唱者第一件事情就是學習適當地呼吸。必須把足夠的氣息吸進肺里然后或快或慢、或柔或強地把氣吐出來,以適應所唱歌曲的特定需要。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講,“歌唱者必須是位專業的呼吸者。”如:(普利斯曼在他的《喉頭生理學》中認為:“呼吸是聲音的生命”)。
正確的呼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為自由的發聲活動鋪平了道路。而不正確的呼吸往往造成發聲不良,因為呼吸運用失當會引起喉部肌肉的緊張。如:韓德森在《歌唱的藝術》一書里強調說:“歌唱需要一種特殊形式的呼吸。”聲樂教師們都會同意,每個學聲樂的學生要學得正確的呼吸方法是絕對重要的。使吐出的氣息柱處于完整的控制之下,這是一切發聲技巧的基礎。
從文獻上看,許多人都同意藝術的歌唱是一種有意識的活動,但為了取得最好的歌唱效果,這種活動必須做到歌唱起來是一種非常自如、順暢、不費力地自然流露。因此在歌唱中排除有意的做作與任何程度的過分緊張是非常重要的。維克托爾說:“歌唱理論家一般都認為生活中的呼吸是一種自動的本能活動,但是在他們實際運用到聲音技巧訓練時,又往往要求有意識地對呼吸進行控制,搞不好就會干擾到呼吸的自然活動,對歌唱者造成及其不好的影響。”由此可見,歌唱者必須努力把歌唱時的呼吸習慣和生活中的呼吸習慣協調起來。如果能在這方面取得成就,也就為發展每個歌唱者的聲音表現力創造一個最成功的條件。
2歌唱時氣息的運用
歌唱時的呼吸是通過歌唱訓練而形成的呼吸,建立在人們自然呼吸的基礎上,與日常生活的呼吸有所不同。歌唱的呼氣是在平躺吸氣的狀態中加以控制,盡可能持久地保持吸氣狀態,保持橫膈膜和兩肋的支持狀態;吐氣時小腹逐漸收縮,緩緩地吐氣,以適用歌唱的需要。歌唱呼吸的訓練目的在于不斷延長發音持續的時間,獲得演唱呼吸的各種技巧。在此基礎上,歌唱者要全身“放松”,呈“自然狀態”,緩慢地吸氣,并利用一瞬間的輕微沖力,像吸氣一樣的動作唱出每一個音符。
巴爾納德說:“平時呼吸是一種自動的活動,但歌唱時要求特殊的呼吸,所以要有特殊的氣息控制”。愛金說:“歌唱時的呼吸,是與尋常的呼吸有所不同。”它的整個目的是為聲音的發出,支持一種長的、節制的很好的空氣壓力。一口滿滿的氣,常須很快地吸進,并且要在一個控制著壓縮情況下,至少保持20s。這樣1min的呼吸次數才能減到最低限度。再一點是要以一種留心地控制著的力量把它呼出,因為聲音能夠把握的發出全靠這一點。
3歌唱呼吸的訓練
在歌唱時很多教師和演唱者大都采用“鼻口同時吸氣”。在演唱起音時必須用口吸氣,以便較好地擴張咽、喉以及氣管、主支氣管,并使它們的平滑肌作積極的活動。
下面有幾種方法,可用于鍛煉有關器官在歌唱時發揮其機能。它們是哄笑、嘆氣、打哈欠、驚訝、喘氣法等。
(1)“哄笑”可以發展腹部的肌肉群,像在唱歌時所適應的那樣。(韋柯夫:《歌唱者的基礎》)
(2)“在歌唱中自由地呼吸最好的實例是拖長音的嘆息。”(瓦特爾斯:《歌曲聲樂學習的材料》)
(3)“歌唱者的呼吸必須像打哈欠時那樣吸的深。”(馬爾開西《歌唱者的問題解答和綱領》)
(4)“就像在受到驚嚇時那樣迅速的吸氣,可以發展在歌唱時的快速換氣。”(辛德爾:《頭韻法與發音法》)
(5)“喘氣是加強呼吸活動柔韌性的最好練習。”(威爾遜:《獨唱者》)
作為一個聲樂工作者,當掌握了一些歌唱呼吸的基礎和基本原理,并有了一定的實踐經驗之后,還有必要結合歌唱實踐,對氣息運用的技法和理論,作進一步探索,從而使自己對所從事的事業,有著更扎實的聲樂文化素養。
4如何正確運用呼吸達到“字正腔圓”
呼吸廣泛地運用于歌唱中,良好的呼吸才能達到“字正腔圓”,正確呼吸方法的運用,可引出口腔應有的各種發音機能,使發出之音,自然“字正腔圓”。
任何一種歌唱藝術的原理都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是在發聲、共鳴、吐字方面有些細微的差別。歌曲演唱的好壞在于正確地運用呼吸,良好地運用呼吸,才能達到“字正腔圓”。正確的呼吸方法,可引出口腔應有的發音機能,使發出之“音”自然圓潤。歌唱中的呼吸應該是越巧越好,演唱的歌聲能使聽眾聽起來好聽、動人。“依字生腔,腔隨字走”,“以氣生字,字隨氣行”。只有這樣才能很有表現力地將富有感情變化的各種歌曲演唱好。
聲樂起源于勞動,是我們的祖先在勞動生產這個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中創造出來的,它是聲音的一種特殊演唱方法和形式,具有一定的藝術魅力。眾所周知,呼吸在歌唱中的地位極為重要。其重要性有人稱之為“動力”,是“關鍵”。把呼吸做到好處了,歌唱、發聲的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很多歌唱家對呼吸有過精辟的見解,如:“吸氣要深”、“氣沉丹田”、“吸氣如聞花香”等,至于在“呼氣”實際演唱時的“用氣”量提的較少,一般人的要求:“氣息要保持”、“要控制”、“要結實有力”、“像半打哈欠”。無疑哪種提法,都有道理,大多都是來自實踐的總結。下面就多年的演唱、教學實踐及多方面的學習,總結一下自己的經驗,分別幾點說明。
1呼吸在歌唱中的運用
呼吸是發聲的源泉。氣息從肺部呼出,振動聲帶發出聲音,這意味著呼吸是歌唱的支柱。清朝時期徐大椿《樂府傳聲》中寫道:“凡物有氣必形,惟聲無形,然聲亦有氣以出之”。就自己多年的演唱經驗也總結出一個道理就是如同“人是鐵,飯是鋼”,即歌唱的呼吸是:“聲音是鐵,氣息是鋼的道理一樣。”這就說明正確的呼吸方法與控制自然的呼吸是一切歌唱方法的核心。失去呼吸的支持,就談不上歌唱的發聲、共鳴、吐字、音色、情感等,歌唱的藝術也就不存在了。
歌唱者悅耳的聲音是建立在良好的氣息運用基礎上,聲帶因受到氣息的振動而發出聲音。動聽的聲音必須依靠正常而適度的氣息作為原動力。一切聲音表現技巧都與呼吸有著不可分離的關系,因為“有氣才有聲,有聲必有氣。”如果把歌唱者的發聲比做工廠的產品生產,則呼吸系統好比是動力車間,喉頭部分好比是成型車間,共鳴器官好比是加工精制車間,也就是說發聲活動開始于歌唱者從肺部里發出氣息沖擊聲帶而發聲,因此,呼吸活動應是歌唱者聲音訓練諸問題中,首先要引起足夠注意的事情。克拉克在《呼吸論》中主張:歌唱者第一件事情就是學習適當地呼吸。必須把足夠的氣息吸進肺里然后或快或慢、或柔或強地把氣吐出來,以適應所唱歌曲的特定需要。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講,“歌唱者必須是位專業的呼吸者。”如:(普利斯曼在他的《喉頭生理學》中認為:“呼吸是聲音的生命”)。
正確的呼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為自由的發聲活動鋪平了道路。而不正確的呼吸往往造成發聲不良,因為呼吸運用失當會引起喉部肌肉的緊張。如:韓德森在《歌唱的藝術》一書里強調說:“歌唱需要一種特殊形式的呼吸。”聲樂教師們都會同意,每個學聲樂的學生要學得正確的呼吸方法是絕對重要的。使吐出的氣息柱處于完整的控制之下,這是一切發聲技巧的基礎。
從文獻上看,許多人都同意藝術的歌唱是一種有意識的活動,但為了取得最好的歌唱效果,這種活動必須做到歌唱起來是一種非常自如、順暢、不費力地自然流露。因此在歌唱中排除有意的做作與任何程度的過分緊張是非常重要的。維克托爾說:“歌唱理論家一般都認為生活中的呼吸是一種自動的本能活動,但是在他們實際運用到聲音技巧訓練時,又往往要求有意識地對呼吸進行控制,搞不好就會干擾到呼吸的自然活動,對歌唱者造成及其不好的影響。”由此可見,歌唱者必須努力把歌唱時的呼吸習慣和生活中的呼吸習慣協調起來。如果能在這方面取得成就,也就為發展每個歌唱者的聲音表現力創造一個最成功的條件。
2歌唱時氣息的運用
歌唱時的呼吸是通過歌唱訓練而形成的呼吸,建立在人們自然呼吸的基礎上,與日常生活的呼吸有所不同。歌唱的呼氣是在平躺吸氣的狀態中加以控制,盡可能持久地保持吸氣狀態,保持橫膈膜和兩肋的支持狀態;吐氣時小腹逐漸收縮,緩緩地吐氣,以適用歌唱的需要。歌唱呼吸的訓練目的在于不斷延長發音持續的時間,獲得演唱呼吸的各種技巧。在此基礎上,歌唱者要全身“放松”,呈“自然狀態”,緩慢地吸氣,并利用一瞬間的輕微沖力,像吸氣一樣的動作唱出每一個音符。
巴爾納德說:“平時呼吸是一種自動的活動,但歌唱時要求特殊的呼吸,所以要有特殊的氣息控制”。愛金說:“歌唱時的呼吸,是與尋常的呼吸有所不同。”它的整個目的是為聲音的發出,支持一種長的、節制的很好的空氣壓力。一口滿滿的氣,常須很快地吸進,并且要在一個控制著壓縮情況下,至少保持20s。這樣1min的呼吸次數才能減到最低限度。再一點是要以一種留心地控制著的力量把它呼出,因為聲音能夠把握的發出全靠這一點。
3歌唱呼吸的訓練
在歌唱時很多教師和演唱者大都采用“鼻口同時吸氣”。在演唱起音時必須用口吸氣,以便較好地擴張咽、喉以及氣管、主支氣管,并使它們的平滑肌作積極的活動。
下面有幾種方法,可用于鍛煉有關器官在歌唱時發揮其機能。它們是哄笑、嘆氣、打哈欠、驚訝、喘氣法等。
(1)“哄笑”可以發展腹部的肌肉群,像在唱歌時所適應的那樣。(韋柯夫:《歌唱者的基礎》)
(2)“在歌唱中自由地呼吸最好的實例是拖長音的嘆息。”(瓦特爾斯:《歌曲聲樂學習的材料》)
(3)“歌唱者的呼吸必須像打哈欠時那樣吸的深。”(馬爾開西《歌唱者的問題解答和綱領》)
(4)“就像在受到驚嚇時那樣迅速的吸氣,可以發展在歌唱時的快速換氣。”(辛德爾:《頭韻法與發音法》)
(5)“喘氣是加強呼吸活動柔韌性的最好練習。”(威爾遜:《獨唱者》)
作為一個聲樂工作者,當掌握了一些歌唱呼吸的基礎和基本原理,并有了一定的實踐經驗之后,還有必要結合歌唱實踐,對氣息運用的技法和理論,作進一步探索,從而使自己對所從事的事業,有著更扎實的聲樂文化素養。
4如何正確運用呼吸達到“字正腔圓”
呼吸廣泛地運用于歌唱中,良好的呼吸才能達到“字正腔圓”,正確呼吸方法的運用,可引出口腔應有的各種發音機能,使發出之音,自然“字正腔圓”。
首先是“字正”,“字正”,聽眾才能聽清楚唱的內容,才能引起往下聽的欲望。而且字音念準,有利于行腔的圓潤,但它是完全建立在正確的呼吸方法基礎之上,才能促成聽覺上的美感。正確呼吸有利于音域的擴張,聲音圓潤、流暢;使歌唱的聲音富于豐富的藝術表現。王晏卯是這樣說的:“在唱腔與道白中,每句都按聲調的體系,把字、意表達清楚,觀眾才能聽清,這叫‘字正’”。這里的字音、字意必須結合起來,不能單純地把每個字像打字機一樣往外打。就是說每字、每句、每個詞組都不是獨立的
二、高校藝術學科產學研人才培養創新模式
(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首先,立足本校現有的辦學基礎,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依據藝術學科各專業的特點和優勢,通過分流培養、校企合作、校際合作、分級教學等方式,增加實踐課程,積極探索“3+1”、“2.5+1.5”、“訂單式培養”、“融入式校企合作”、“產學研一體化”和多證書式教育等多樣化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廣與完善“情境體驗”、“頂崗實習”、“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等多種符合應用型教育特點的教學模式改革。其次,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兼顧學科發展與社會需要,按照課程體系整體優化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突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將設計、創作方案轉化成具體實物的實踐制作能力與表演能力。構建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的“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體現多樣化、模塊化、個性化等特點,實現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科學研究、項目開發、社會服務一體化,突出一主線(應用型藝術人才培養)、兩并行(教學和科研)、三結合(理論、實踐、實戰)、四面向(面向地方、面向行業、面向一線、面向崗位)的1234辦學理念。
(二)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機制
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校研合作,創新藝術學科的人才培養合作模式。開展應用科技合作,有針對性地開展科研攻關,解決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服務平臺是實施產學研相結合人才培養的基礎,建立由專業實訓實驗室、校辦產業和校外實訓基地等共同組成的人才培養服務平臺,形成人才培養、科研開發、產業發展、技術服務、對外合作交流的多層面、多方位的合作。積極從本地區經濟社會建設中尋找課題,以科研課題為基礎,圍繞藝術學科專業人才培養,與同行企業和科研單位進行交叉學科的課題研究,將科研成果向社會推薦、轉化,實現校企雙贏。為社會提供貼身服務,努力實現“培養落地人才、研究立地項目、提供益地服務”的“三地”目標。
(三)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通過產學研結合和校企合作、校地共建,推進教師隊伍向雙師型轉型發展。實現雙師型隊伍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從企業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高水平的專兼職老師,從而達到調整和優化應用型教師隊伍結構的目標。二是選派中青年教師深入企業生產建設的前線進行實習、掛職鍛煉、調研、技術咨詢服務、參與項目研究開發等方式,解決企業難題,提高實踐能力。三是選派一些具有優秀青年教師或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教師到國內外著名應用型高校進行進修和訪學,學習其先進的教學經驗和培養模式,以及學科與學術的前沿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