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5 17:10:1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氣象生活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段妍智 云南玉溪師范學院
摘要:當前,人們已經越來越覺察到環境污染問題的嚴重性。人類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影響著人類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環境。環境問
題也已經影響到了人類的生活。如果人類還不采取行動來保護環境,任由環境問題日益惡化下去,那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將失去生存
的最基本的條件,將無法生存。所以,在自然環境還可以為人類提供生存條件的時候,人類應該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馬克思恩格斯
生態文明思想蘊含著深刻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其思想對于現代人類選擇正確的生活方式有著很大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生活方式;合理消費;生態文明
現代生活中,社會的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
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有錢人便有了大手大腳消費的壞習慣,很
多人將物質需求得到滿足視為其發展的唯一目標。而現代生活,
每個人也正在感受到日益惡略的空氣環境,很多人出門戴起了防
霧霾口罩,很多人選擇在霧霾天不出門,但這僅僅是非常自私的
應對方式,要想起到“治本”的功效,確立新的符合生態文明的
生活方式非常重要。而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文明思想給了我們現代
人很大的啟示。
一、改變人們的消費觀念,提倡合理的、適度的消費
適度消費是一種抑制人們的貪欲,從而避免物質資源浪費的
消費方式。傳統的經濟增長需要不斷地刺激人們進行消費,甚至
有時通過制造“虛假需求”來帶動消費。現代社會隨著我國生產
力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類認識、利用自然的能力不
斷提高,各種各樣的物質產品源源不斷地涌現。隨著人們物質生
活水平的提高,在人們錯誤的價值觀念的引導下,人們對生活的
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這樣就刺激著人們不斷地購買滿足人們進行
物質享受的產品,形成了人們進行大量消費的生活方式。尤其是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營者利用廣告來進行宣傳,刺激人們進行
消費;利用買贈、打折等促銷方式來促使人們為了眼前的便宜來
進行不必要的消費,使消費量不斷地擴大,這就造成了人們對自
然資源的占有不斷擴大,這種不必要的擴大最終必將破壞自然系
統的良性循環。
我們提倡合理、適度的消費也絕不是抑制消費,而是要使消
費更加的科學,更有益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適度消費的目
的就是使物質和能量的循環保持在能夠維持人類基本生存的水
平上。如果人們的消費在滿足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后,還一味
的、無休止地追求過多的物質享受,這就是不合理的消費。這種
貪欲將造成物質能量的大量浪費,而且也不利于人們的身體健
康。所以,人類要認識到“消費必然帶來幸福”這種說法的錯誤
性,認清自然界對人的重要作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轉變消費
無限、貪欲無度等理念,確立適度的消費觀念。
合理消費是一種健康、理性、有節制、有利于生態系統平衡
的消費。合理的消費反對人們對物質消費的過度追求,反對奢侈、
浪費。它認為人們的消費活動應該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它在強
調合理的物質消費的同時更多地提倡以知識等智力資源為主要
依托的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要的精神消費。
合理的消費也是一種綠色消費。綠色消費是一種熱愛自然、
降低消耗、杜絕浪費的全新的消費方式。它不僅指對符合環保要
求、有利于資源的再生、回收的綠色產品的消費,也包括一切對
資源環境的無害的消費。綠色消費既可以滿足人的消費需求,有
益于人類自身和社會的發展;又有益于資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
護,是一種追求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雙贏”的消費方式。所以,
我們應該大力提倡這種消費方式,努力將綠色消費成為社會消費
的新時尚。
二、確立新的符合生態文明的生活方式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
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效仿資本主義社會的
生活方式,認為人生活的全部意在于獲得多大限度的物質享受,
也就是人對物占有多少。因此,人們為了占有更多的物質資源而
不惜花費自己勞動所賺取的報酬來換取物質上的無盡的滿足。人
們對物的占有也就是對自然資源的占有,自然資源是有限的,而
人們的這種對物的占有欲是無限的,這種無限度的占有欲勢必會
導致有限的自然資源的缺乏。如果人們任由這種占有欲無限的增
長下去,必將有一天自然資源會枯竭,人類將無法生存下去。
生態文明提倡的是一種合理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摒棄
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這種把占有更多的物質資源看成是更好的生
活這一庸俗,不利于環境保護的觀念,而是提倡“更好”與“更
少”相結合,意思是指生產出更多的耐用品、更多的不破壞環境
的好產品。即使是人們占有的更少,但也是可以實現更好的生活
的。“更少的生產、更好的生活”這一提法是生態學
者高茲提出來的。他認為:“當人們認識到并不是所有的價值都
可以量化,認識到金錢并不能購買到一切東西,認識到不能用金
錢購買到的東西恰恰正是最重要的東西,或者甚至可以說是最必
不可少的東西之時,‘以市場為根基的秩序’也就從根本上動搖
了。”
1在這里,高茲實際上是表達了勞動不再是生活的全部,人
的滿足感也不應該全部來自于對物的占有,而是供人們自由支配
的時間這一尋求滿足人類精神生活需要的東西在一定意義上的
重要性遠遠超過滿足人們物質生活需要的物質。相反,如果人類
無限地向自然界索取,無度地占有自然資源,當人類的索取、破
壞的程度超出自然的承受力時,自然界就將向人類進行報復。嚴
重到一定程度,人類將失去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界,到那時,人類
與自然都將不再存在,就更談不上人類的勞動換來的物質滿足和
人類的自由時間追求的精神滿足了。
面對我國當前嚴重的生態危機,確立新的符合生態文明的生
活方式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如果我國的每一位公民都從我
做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認清自己生存的意義,放棄對物的無
限占有欲望,關心和關愛他人和物種的生命以及子孫后代的生活
環境,相信,我國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將會協調發展,我們每
個人將會在輕松、舒適的環境中生活的更加美好!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05-058-1
由于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和人們對環境問題認識的加深,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環境教育的重要性。而地理作為一門專門研究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必然在學校環境教育中承擔著主要的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在地理教學中,在給學生各種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要履行環境教育這一新的職能,寓環境教育于地理教育之中,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筆者在地理教學實踐中,為了加強學生的環境教育作了以下嘗試。
一、挖掘教材內容,實施環境教育
現行中學地理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環境教育內容。如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河流、湖泊、森林、氣候、沙漠、礦產、人口等教學內容中都蘊含著進行環境教育的豐富內容。在教學時要始終注意深入研究教材,基本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環境問題結合,讓學生感受到環境問題就是時刻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教材告訴我們,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環境對廢棄物的容納能力是有限的,對資源的無節制掠奪開采,對環境的任意污染與破壞,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懲罰,通過破壞環境來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孫后代的生存,必將受到社會的譴責,從而明確人對自然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例如,講授黃河時,要說明黃河及流域概況的知識,同時指出,黃河所流經的黃土高原地貌在歷史上是一片“草豐林茂,沃野千里的綠洲”,但由于常年的開墾,毀草棄牧,毀林種糧,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和生態失調、導致泥沙淤積下游,生態環境惡化,由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變成了中國的憂患。同時介紹,黨和國家對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采取了一系列的綜合治理措施,并取得了可喜成績。這樣既體現了愛國主義教育,又進行了具體生動的環境教育,寓環境保護教育于地理課的教學之中。
二、聯系學生實際,實施環境教育
進行環境教育,要聯系學生的實際,把教材內容和當前國內外以及當地周圍的環境所發生的變化聯系起來。在講述土地荒漠化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內蒙古大草原正在遭受著人為的劫難:內蒙古8800萬公頃草原已有3900萬公頃沙化退化,并且沙化面積正以每年800萬公頃的速度繼續擴大。迄今,400萬公頃已完全荒漠化。
在談到環境污染這個問題時,教師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歷史上曾發生過的典型案例。例如,18世紀末英國產業革命后,由于蒸汽機的發明和普遍使用而造成的環境污染,使1873、1880、1892年曾在倫敦發生3次由于燃煤造成的煙霧事件,主要是由于燃煤產生的大氣煙塵及二氧化硫,死亡約2800余人;1905年在英國格拉斯哥又發生過一次煙霧事件,死亡1063人。這種情況屢有出現。在一次次血的教訓下,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社會經濟行為和走過的歷程,認識到通過高消耗追求經濟數量增長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今和未來發展的需求,而必須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三、采用多媒體手段,實施環境教育
我們知道,在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地理現象和地理問題單憑口頭講述或學生討論達不到形象、直觀的效果,很難引起學生的關注或在他們心中產生震撼。因此,我們可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如把有關教學內容制成多媒體課件,并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插播一些錄像,加深學生的印象。
多媒體能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能力,大大增強了人們對抽象事物和過程的理解和感受,從而將課堂引入全新的境界,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能積極參與討論、探究解決環境問題、保護環境的方法。例如,在講解自然災害時,可播放“長江特大洪澇災害”、“北京沙塵暴”等一些錄像,觀看了形象生動的視頻材料,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深刻地體會到了人類破壞環境所導致的惡果。然后組織學生參與討論,分析形成災害的根本原因,明白人類濫伐森林,會導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環境問題,當災害發生時,它給人類所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給我們的教訓也是深刻的、慘痛的。然后引發學生思考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辦法?呼吁大家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在班級里倡導節約用紙,積極回收廢紙,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植樹造林”。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我們就可以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感性認識有機的結合起來,再結合實際,達到增強學生環境意識,培養良好的環境行為習慣的教學效果。
一、西安鼓樂研究專題
本屆年會之召開地,無疑是西安鼓樂得以列為專題開展研討的便利條件。事實上,學界圍繞西安鼓樂的研究既往多集中于鼓樂樂史、樂譜、樂器、音樂形態、曲詞學等方面的考證上。在本屆年會上,以西安音樂學院教師為主體發表的論文顯示出了東道主對本地傳統樂種的一致關注與細致研究。他們各自從不同角度突破,既有新的學術成果表述,還不乏新的研究理路展現。
馮亞蘭《關于記譯西安鼓樂俗字譜的研究――準確合理科學地記譯西安鼓樂俗字譜》,指出近年來西安鼓樂譜記譯中,如何確保記譯的樂譜要與藝師們韻曲或演奏的音響效果相符,如何確保記譯的樂譜既要與傳統樂學、律學理論相符,更要結合實際充分考慮如民間樂社在演奏方面的實際問題,以將譯譜工作做得更準確、合理。焦杰《長安古樂七音十簧笙及其四調的由來》認為西安鼓樂所用十簧笙雖然缺簧少律只能吹奏骨干音,但是因為簡單易學便于在民間鼓樂社推廣,所以在歷史的選擇中成為了鼓樂社的主要樂器。牛玉冰《西安地區民間鼓樂社與銅器社的念詞音樂研究》分析了鼓樂社、銅器社念詞的音樂形態和受眾形成的原因。
不同于上述基于音樂本體的研究,葉明春《論西安鼓樂的審美功能與實用功能》圍繞鼓樂的表演形式、樂社民俗與宗教活動、鼓樂傳承與保護等方面,嘗試從文化人類學角度對西安鼓樂的實用功能、審美功能或兼顧審美與實用功能進行了分析研究。而程天健、王曉平合撰《生命為鼓樂燃燒》,從李石根出版的《西安鼓樂全書》價值意義出發,肯定了這位畢生致力于西安鼓樂研究的學者奠定的“西安鼓樂學”基礎及倡導創立長安樂派等貢獻和意義。
二、黃河流域傳統音樂生存狀況及傳承研究
黃河流域傳統音樂生存狀況及傳承研究是本屆年會的重要預設主題。近年來,各地域、各民族的傳統音樂文化在歷史的車輪下境地堪憂,對現有傳統音樂文化現象生存狀況做田野調查、研究其保護與傳承是頗受關注的論題。在本屆年會上有十余位學者圍繞這一專題,無論是音樂文化現象本身或研究視野,還是對文化現象背后音樂本體、歷史文化、社會生活等問題所做多元分析的方法都有新的突破。
河北大學齊易等通過對端村音樂會樣本從不同觀察點上展開,討論傳統音樂克服阻力適應新環境的可能性。針對至今仍然活動的10家端村音樂會樣本,看到由村中年輕人積極推動、老藝人全力配合而恢復起來的傳統音樂文化的保護傳承經驗。包頭師院李紅梅《“族群語境”中的儀式音聲展演與文化認同――以成吉思汗陵2012年“春節”祭祀儀式音聲為例》,記錄其對成吉思汗衣冠冢的祭祀活動現象學考察結果,系統展示“守陵人”達爾霍特族群圖特的祭祀傳統,探究音聲在祭祀儀式的各個環節中發揮的符號意義和象征功能。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文慧《科爾沁蒙古族薩滿儀式音聲的個案調查》則通過記錄一名薩滿幫助其弟子舉行“供奉希圖根”儀式的過程,看音樂在薩滿祭祀活動中的作用。包頭師院姜曉芳《內蒙古包頭市梅力更召廟嘛尼會儀式音聲調查》,以唯一的蒙語藏傳佛教寺廟梅力更召廟舉行的誦經儀式作為研究對象,對儀式活動中的音聲進行分析。
吳燕村《藍田晉化現存水會樂社音樂形態考察》,集中于流行在陜西藍田民間的水會音樂發展現狀進行考察,指出商業化時代舞臺表演對即將消亡的民間音樂發展帶來新的生機及不利影響。蘭州大學燕仲飛《甘肅隴南仇池山歌現狀調查》從甘肅隴南仇池山歌的流傳形式、藝術特征、仇池山歌與洮岷花兒的異同性、仇池山歌的傳承與保護角度,展示了獨具魅力的古老氐族文化遺產。洛陽師范學院馬春蓮《口頭傳統藝術中的“規則”:河洛大鼓的程式化特征探析》對洛陽大鼓的祭祀、演出程序,音樂、描述的范式進行總結。中國藝術研究院于華的《魚河堡府城隍廟廟會的調查與研究》,記述榆林市魚河堡府城隍廟正月社火祭祀,對祭祀的儀式流程和所用音樂進行研究。樊家城《黃土高原地區民歌的生存與傳承》對黃土高原民歌的保存、傳承與發展提出思考與建議。王雪《20世紀傳統音樂資源進入高校的啟示與反思――以二人臺藝術家丁喜才傳承個案研究為例》介紹了丁喜才從民間舞臺到高校講臺的過程,研究分析如何建立常態化的渠道吸收民間藝人進入學院的教學。
三、樂律及樂種綜合研究
在樂律研究方面,揚州大學劉永福《端正學術心態,解悟“同均三宮”》對學界爭論已久的“同均三宮”提出自己的看法。這一由黃翔鵬創造性地提出的概念,在作者的研究中,被認為是中國傳統音樂中本來就有的歷史原理。河南大學王亞麗《以音階問題為核心的豫劇宮調探究》在對豫東調、豫西調中fa的音位進行考證后,基于兩種調的音級性質的分析,得出豫劇音階是自然七聲,屬于清樂音階的結論。
從樂種綜合研究來看,河南大學楊善武《從陜北民歌同源變體關系看苦音宮調的構成》,通過列舉幾首民歌,指出陜北民歌許多曲目都是同一種曲調通過調性的變換而來的,即同源變體關系。中國音樂學院徐天祥《“風攪雪”音樂現象研究》一文,攝取傳統音樂中廣泛存在的“風攪雪”音樂現象進行綜合分析,并以山西陵川縣鼓書《王祥臥冰》為例分析當下“風攪雪”的特點。沈陽音樂學院關意寧通過其所記錄的1000對平調上下句以局外人客觀的視角考察陜北說書。成文《調――陜北說書音樂基本形態研究》研究了陜北說書的板式、典型調、變化等。
四、音樂區域分布及文化關系研究
黃河流域作為華夏民族文化發源地,其實質融合了諸如戎、氐、羌、匈奴、夷、鮮卑、黨項、突厥、烏孫、回紇等多民族文化因子,最終形成了今天所見復雜多元的文化結構。對這一文化結構的厘清抑或民族間文化的傳播與交流素來是學界趨之若鶩的焦點和熱點。本屆年會中有多位學者從民族源流、地理動因、基音等角度對這一問題開展研究,其中既有理論上對區域音樂分布進行整體研究的,又有基于某一具體音樂文化事象的微觀觀察。
福建師范大學王耀華《旋律音調結構與民族源流》指出旋律音調結構是在特定的音階調式基礎上形成的旋律音調結構原則,反映了一些民族地區音樂語言的特點,其民族文化的關系體現為一種“共同文化”的象征,即無論歷史發展與變化,同源民族在各自的民歌中都會盡可能保存共同的典型性腔音列。西安音樂學院陳慧雯《區域文化生態中的陜西戲曲》從文化生態學角度對陜北、關中、陜南的戲曲文化進行考證,認為陜西戲曲的同源演化使陜西地方戲曲聲腔形態具有共性。中國石油大學劉清《黃河三角洲民間音樂形成的地理動因初探》從黃河地理特點入手,分析了山東濱州、東營兩地民間音樂的分布特征和特點。武漢音樂學院毛璐《黃河中、下游地區出土史前樂器考》從聲學原理著手對黃河中下游地區出土的笛、響器等九種樂器按照類別對出土地點、出土數量、樂器結構進行研究。信陽師范學院李敬民《區域音樂研究的邏輯起點――以淮河流域民間音樂的文化區劃為例》以淮河地區戲曲、曲藝的分布為例,講述了區域音樂傳播特點和研究方法。
西安音樂學院李寶杰《陜西民俗音樂文化的區域性比較與分析――以鬧秧歌、鬧社火為例》以秧歌社火為切入點對陜北、關中、陜南三地的文化特征進行比較,得出環境因素和民俗因素是影響民間音樂文化品種發生風格變異的決定性因素。曾金壽《“木卡姆”文化現象的觀察與思考》從大的文化現象去看“木卡姆”的分布,指出“木卡姆”文化傳播因阿拉伯地緣文化與伊斯蘭教宗教文化的混合而完善,絲綢之路帶動了伊斯蘭教的傳播,最終成為遍布北非、中亞、西亞、新疆等地的文化現象。山西長治學院董鄭峰《傳統音樂異地傳播與流變研究――以上黨梆子為例》以音樂傳播學的視角研究上黨梆子,并對其傳播地域局限性的原因進行分析。包頭師范學院賀宇《跑圈子秧歌與當地二人臺之比較》對二人臺藝術舞蹈的來源及曲調、唱腔、器樂伴奏等特點進行了研究。
為期三天的論文每天皆精彩紛呈。筆端難以敘盡,只能略記如上。回望本屆年會,代表們圍繞黃河流域傳統音樂文化研究現狀發表的討論,是近年來學界的思索方向的縮影,從內容上開拓了與會學者的視野,從方法上深挖文化現象,彰顯了跨學科、重深度的良好趨勢。特別是年會期間組織舉行的秦腔《楊門女將》演出,以及由西安長安區何家營鼓樂社和西安音樂學院鼓樂藝術團聯袂獻演的“鼓樂專場音樂會”,既讓代表們領略了來自民間的淳樸樂韻,又感受了學院派在挖掘整理傳統音樂文化上的獨特理解。
新經濟是指在全球化資源配置和市場開發基礎上,以信息和網絡技術為支撐,以高新科技產業為驅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且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其主要特征是:知識化、創新化、全球化、網絡化、科技化及持續化。2l世紀,在經濟發達國家,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已高達60—80%,“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即新經濟時代已經來臨,當今世界各國在經濟領域的競爭實質上已演變為一場科技的競爭。
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使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對以科技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現代社會生活進行更廣闊和更深層面的交流合作及信息共享。科技翻譯是把國內外科技知識和研究成果經過查閱、收集、翻譯、整理后準確及時提供給需求者的信息轉換和傳遞工作。科技翻譯作為各國科技工作者之間學習探討包容吸收他人先進技術的一座橋梁,在促進國際信息交流乃至提高全民科技素質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高科技迅猛發展、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普遍應用的今天,我國面臨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科技翻譯也將融入國際市場。科技翻譯應如何適應新經濟時代的要求,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是科技翻譯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本文將從新經濟時代下對科技翻譯工作者新挑戰的角度出發,對目前科技情報翻譯的大環境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探討,并就如何提高科技翻譯工作者的素質提出幾點建議。
一、新經濟時代對科技翻譯工作的挑戰
科技翻譯就是把國內外高新科技知識和研究成果經過查閱、收集、翻譯、整理后準確、及時地提供給需求者的信息轉換和傳遞工作。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伴隨知識經濟發展和經濟科技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國家的創新能力對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將發揮關鍵性的作用,創新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也是新經濟時代的重要特征。在新經濟時代,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際合作與交流更加廣泛,科技翻譯工作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其在科技進步和創新中的價值和作用越來越大。科技翻譯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基礎上的再創新水平。科技創新需要高水平的科技翻譯,機械工業部《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工作暫行管理辦法》中將圖紙技術資料的翻譯、轉換作為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關鍵環節,將翻譯工作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提到了一定的高度。日本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們充分利用后發優勢,二戰后通過對引進技術的大量翻譯轉換、消化吸收,提高了本國自主創新能力,從而大大增強了綜合國力。所以認真研究科技翻譯工作,提升科技翻譯工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新經濟時代的需要。
因此,科技翻譯要向信息嘏務業延伸,科技翻譯人員必須樹立為科技服務的意識,將有應用前景的科技資料翻譯整理出來,供科技人員參考和領導決策。這就要求加強科技翻譯隊伍的組織領導,打破效率低、分散和個體操作的小作坊翻譯方式。加強橫向聯系,逐步形成翻譯網絡和群體優勢。與此同時,要加快提高科技翻譯人員的素質,利用網絡、計算機技術提高翻譯效率。科技翻譯作為科技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播全球科技信息、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徑,對科技發展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要適應新經濟時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須有一支熟悉翻譯資料的背景知識和專門術語、具備廣博的科技知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科技翻譯隊伍,才能提高科技翻譯的質量。在新經濟時代,人們對翻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雖然目前在我國翻譯隊伍中,人數最多的是科技翻譯工作者,與目前市場經濟聯系最直接、最緊密的也是科技翻譯工作者。然而,當前科技譯文的質量仍然不令人滿意。特別是以科技創新為主體的新經濟時代,對科技翻譯工作者的科技專業知識更是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二.新經濟時代科技翻譯工作者應具有的素質
1.科學素養
新經濟時代,科技翻譯人員應有科學意識,知識淵博,涉獵多門學科,了解所譯學科的專業知識。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的知識、概念、術語不斷涌現,同一單詞在不同領域里表達不同的意思,專業不同,意思迥異。如:leader,(機械)導桿,(電力)引線,(電影)片頭。因此,如果沒有廣泛的科技知識,不掌握較多的科技詞匯和專業知識,從事科技翻譯的難度是不言而喻的。這是由科技翻譯的多學科性質決定的。如果不熟悉某一學科的專業知識,就不可能翻譯好有關該學科的資料。要譯好有關學科的文獻(如論文、技術資料、招投標文件、技術規范、產品說明書等)將是困難的。如commonlaw應譯為普通法,而不懂法律的譯者會譯為共同法。把“胃舒沖劑”譯成“stomachcomfortablelotion”,則大錯特錯,貽笑大方。造成這種誤譯的原因就是譯者對專業術語不熟悉,對專門術語信手亂譯、亂造詞,使譯文與原文相去甚遠。再如水利水電行業涉及水文學、氣象學、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測量學、水力學、巖土力學、電工學和土木建筑等基礎科學,及與水法、水利規劃、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水資源保護、水工建筑物、金屬結構、水利機械、機電與電氣設備、自動化控制、高壓輸電、電信、計算機、大壩監測等幾十門專業。要做好水利水電方面的科技翻譯,譯員應熟知上述專業知識,譯文讀起來才有專業味道;否則,不能充分體現技術文獻中的“科技語言”,影響譯文的表達和質量。
2.專業能力
(1)表達和理解能力
表達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理解的深淺正確與否影響譯文的質量。對原文的理解越透徹,對原文所體現的專業知識了解得越深入,譯文的表達就越確切。只有通過透徹的理解和準確的表達才能產生好的譯文。如:electricityisaveryusefulservantwhenitiskeptundercontro1.如把該句譯為“電受控時是一個非常有用的仆人。”說明譯者沒有準確地理解原文、選擇詞義,表達也就欠妥。根據上下文,該句應譯為“電在受控時才能很好地為人類服務”。準確無誤地理解原文是科技翻譯的首要條件。理解并不是翻譯,只是翻譯的第一階段,也是基礎階段。辨義為翻譯之本,理解是表達的前提和開端,表達是理解的目的和結果。對原出謬誤的理解,結果必然是謬誤的表達。只有在正確、全面、準確地理解這一前提下才能談表達。表達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科技翻譯應重理解、次表達。法國釋義派翻譯理論研究人員提出對原文“理解一一脫離原文的語言形式一一表達”這一翻譯程序。就語言本身而言,理解其表層意義不難,難的是理解其深層意義、聯想意義,難在“言外之意”。
(2)詞義選擇能力
一詞多義在英語中很普遍。譯者要根據內容和所屬專業從諸多義項中正確選擇詞義。由于所屬專業不同,同一科技詞匯可能具有不同的詞義。即使屬于同一專業,同一科技詞匯在不同的句子中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詞義。如:eachinstrumentisconnectedviatwoplastictubestoareservoirlocatedatahighereleva-tionofthehil1.這句中的reservoir為“蓄水池”,而非“水庫”。再如joint(建筑)接縫;(醫學)關節。在新經濟時代,出現大量科技新術語。由于科技翻譯要譯出前沿的新科技成果,新信息密集,往往沒有現成的詳細資料可參考。有些詞在辭典里也無法查到,如memetics這一語用學新術語,原指生物學上因模仿而擴散,轉指在媒體的擴散作用下語言的傳播,這就要求譯者根據上下文、查閱資料、請教專家創造性地翻譯,音義結合創造性地譯為“模因論”。有些詞即使能查到,卻在專業上賦予了新的含義。這時,譯者應運用有關學科的知識,根據資料的上下文進行辨析、判斷,正確地選擇詞義,準確地翻譯科技術語。
(3)駕馭譯出語和譯人語能力
新經濟時代要求科技翻譯人員精通譯出語語法包括詞法、句法和慣用法,并掌握豐富的詞匯和各種翻譯技巧。科技資料譯文的讀者多是本領域的專業人員,因此,譯文要符合專業說法,才能不隔,不致霧里看花,拉近與讀者的距離。翻譯技巧很多,但歸納起來大致為以下三種:推敲詞義、組織句子和正確表達。如:將transferswitching譯成“轉移開閉”,會使讀者不解其意,按專業說法應譯成“倒閘操作”。再如:
relayingofsinglebusisrelativelysimplesincetheonlyrequirementsarerelaysoneachofthecircuitplusasinlgebusrelay譯成“單母線的繼電保護相對簡單,故僅需要每條線路上的繼電保護和單母線的繼電器。雖然專業人員能從譯文中猜出其意,但譯文不符合專業說法。因此,這句可改譯為“因僅需對每條線路和母線進行繼電保護,所以單母線的繼電保護相對簡單。”意思顯豁,易為專業人員理解。由于譯出語和譯入語表達方式不同,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為了使譯文流暢,需按照譯入語的習慣適當增詞或減詞。例如inpumpedstoragepowerstationelectircityisgeneratedduirngepakhour.“抽水蓄能電站在高峰用電時間發電。”“用電”這個詞不能少(指用電高峰時間而不是其它時間),雖然原文并無該詞。那么為什么原文不寫成power—consumingpeakhour呢?這是因為原文作者認為在特定的上下文,讀者能意會高峰時間指的是什么,但翻譯后譯文讀者不一定能意會。為了清楚,還是增詞為好。
翻譯是一種語言實踐,總有一些規律可循。翻譯技巧就是譯者在翻譯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規律。科技翻譯人員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發現這些規律。譯人語是要和讀者見面的翻譯終極產品,所以,譯者的譯入語造詣對譯文質量起關鍵作用。科技翻譯人員應能確切地表達原文的技術內容和語言風格。在深刻準確地理解原文的基礎上,還應熟練掌握譯人語的詞匯、語法和修辭手段,才能得心應手地選詞、造句、組織譯文,使其“準確、通順、得體”。如:furtherdevelopmentininstrumentationtechniquesiscertaintobeveryrapidbecauseoftheincreasingmeasurementandcontrolofphysicalvariablesinawidev arietyofapplica-tions.“由于對測量和控制各種用途的物理變量的需求與日俱增,儀表制造技術一定會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腳。此譯文恰當地應用漢語成語,使譯文通順得體,形象生動。
3.科學態度
翻譯是一次再創作。科技翻譯要求采用專業術語,譯文應概念準確,完整地再現原文的信息。如:anumberoftheselfatpacksarepositionedatthecorrectacoustic centerson atemplatewhich formshtesubma—rineinterface.mountingnadbacking.這句話包含很多科技概念,專業性很強。要傳達它的信息,須有嚴謹的治學精神,請教專業人員,查閱大量資料,刨根問底,弄懂概念,掃除技術障礙,才能得出正確的譯文:“若干個水聽器扁平組件裝在模板的聲學中心,模板充當(模塊的)支架和背襯,與潛艇舷面交接”。魯迅在談到翻譯的甘苦時曾經說過:“我向來總以為翻譯比創作容易,因為至少無須構思。但到真的一譯,就會遇到難關,譬如一個名詞或動詞寫不出來,創作時候可以回避,翻譯上卻不成,也還得想,一直弄到頭昏眼花,好像在腦子里面摸一個急要開箱子的鑰匙。這段話不僅說出了翻譯的艱難,更反映了魯迅對待翻譯的認真態度。
4.創新精神
一方面,文化全球化和數字信息時代的到來,使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對以科技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現代社會生活進行更廣闊和更深層面的交流合作及信息共享。在新經濟時代,信息的傳播和獲取已滲入社會的各個方面。信息化已成為當今社會的特征。在信息時代,科技人員對信息的需求是新穎、快捷、實用。科技信息是科技創新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科技信息工作要針對性地及時收集、分析、整理出國內外的先進科技信息。這就要求科技翻譯人員善于捕捉信息,具有創新精神,具有判斷、分析、發現和傳播信息的能力,應對信息敏感,有洞察力。
大自然給人類提供了生存的空間和活動場所,也給人類衣食住行,發展工業、農業、交通、文化等各項事業提供了土地、陽光、空氣、森林、礦產等種種能源和資源,滿足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但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人類利用自然的范圍不斷的擴大和加深,常常是為了眼前的、短期的利益,嚴重污染損害環境,從城市蔓延到農村,從陸地污染到海洋、大氣、南北兩極,甚至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因此,探討環境問題意義重大,對學生乃至全民進行環境教育,更顯緊迫。基于這一點,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深入挖掘地理教材,滲透環境教育
九年義務教育的初中地理教材,全書四冊,不但在各章節中突出人地關系,進行環境教育,培養環境觀,而且有的章節把環境保護單列,特別強調“地球是人類之家,大自然是同我們生死相依的朋友。我們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以滿足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又要很好地愛惜它、保護它、使它不受損害,永遠生機勃勃,同人類和諧發展”。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和鉆研教材中的環保教育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地滲透環境科學知識以及環境道德教育。
二、結合地理學科進行環境教育的主要途徑
1.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滲透環境教育
在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地理現象和地理問題單憑口頭講述或學生討論達不到形象、直觀的效果,很難引起學生的關注或在他們心中產生震撼,那么我們可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具,如把有關教學內容制成多媒體課件,并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插播一些錄像,加深學生的印象。多媒體能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能力,大大增強了人們對抽象事物和過程的理解和感受,從而將課堂引入全新的境界,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能積極參與討論、探究解決環境問題、保護環境的方法。如在講解自然災害時,可播放“南方的冰雪災害”、“北京沙塵暴”等一些錄像,觀看了形象生動的視頻材料,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深刻地體會到了人類破壞環境所導致的惡果。然后組織學生參與討論,分析形成災害的根本原因,明白人類濫伐森林,會導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環境問題,當災害發生時,它給人類所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給我們的教訓也是深刻的、慘痛的。然后引發學生思考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辦法?呼吁大家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在班級里倡導節約用紙,積極回收廢紙,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植樹造林”。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我們就可以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感性認識有機的結合起來,再結合實際,達到增強學生環境意識,培養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的教學效果。
2.直觀教學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地理課堂中,當分析有關地理問題時,可通過閱讀、繪制地理圖表來解決,這樣能為我們發現環境問題或解決環境問題帶來許多方便之處。如在講解“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水從其覆蓋面積、儲量、水循環方面上看,可以說水是取之不僅,用之不竭的,但當我們把地球上的各種水體按所占的比例用扇形統計圖繪制后,再進行比較分析,就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其實可供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是微乎其微的,又加上人類肆意污染水、浪費水,導致全球水危機,可再生的水資源最終也會變成不可再生資源,從而導致地球水枯竭。地球上的水資源除了儲量有限外,在地球上的分布也是極不平衡的,通過計算各地人均占有的水資源,再結合當地的工農業發展概況,就可以發現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很不樂觀,華北地區缺水相當嚴重,可以這樣比喻:如果全世界平均每人擁有一桶水,那么中國平均每人只有一盆水,而中國的華北地區平均每人只有一杯水。這樣自然而然地引發了學生的思考,我們應該關注我們的水資源問題,討論缺水的原因,探討解決的方法,呼吁大家要節約用水,不污染水,采用跨流域調水等方法來解決缺水問題。學生思維活躍,再聯系我們的實際生活,應該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好行為。通過相互交流討論,學生的環保意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并發動他們把這樣的好方法加以推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滲透環境教育
在地理中滲透環境教育,課堂的理論教育必不可少,但更需要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得到親身的體驗,從而加強環保意識。如:組織學生對當地地理環境進行實地調查,并撰寫環保調查報告。例如:在講:“我國的水資源”這一內容時,我在課堂上強調水資源對環境、經濟的影響,課后我帶領學生到縣造紙廠所排放污水的小河去考察,然后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組,大家分工合作,收集資料,采集樣品,分析資料。在研究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導致這條小河水質污染嚴重的原因是什么?環境問題是否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如何正確對待環境與發展問題?這樣結合當地的環境問題進行教學,切合學生生活實際,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自覺形成環境意識。
4.結合某些環保專題,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植樹節、氣象日、水日等,都是世界組織或國,家指定或聯合國確認的,其目的是為了保護我們良好的生存條件而呼吁人們愛護我們的生存環境,當我們把《地球上的水》、《天氣與氣候》、《自然資源》等一些單元或課題結束后,可結合某些紀念日的主題、,組織學生積極撰寫小論文或繪制漫畫、拍攝身邊環境的有關照片等,在課上進行交流、探討。如“天氣、氣候、水和可持續發展”、“人人參與,創建綠色家園”、“生命之水”、“營造綠色城市,呵護綠色家園”等,通過大家的討論、交流、評比,能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增強學生進行環保行為的自覺性。
三、結語
環境問題是困擾人類的重大問題,環境教育迫在眉睫,我們地理教育在教育中應擔當重要的責任。因為地理教育有其學科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在中學環境教育中擔負著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豐富的環境知識內容是中學地理教育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培養學生環境意識、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的重要渠道。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優越性,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培養他們對環境的認識能力,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環境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他們在未來的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振強,孫銘明.環境意識教育.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2]馮燦明,張文軍.江西教育科研,2001,(12).
[3]齊淑艷.山東教育科研,2001,(5).
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就是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要聯系學生的生活世界,源于學生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生活。把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過程當作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需要關注個體的日常生活,又需要去建構個體的可能生活。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他們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二、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思想品德課特別是新課程標準下的新課程是涵蓋了社會生活在內的綜合學科,很多內容都來自于學生生活實際,只有聯系生活,構建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學生才會興趣盎然而不枯燥的進行學習。
(一)聯系生活立體化。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是學生學習思想品德,進行品德修養的基礎。我們不能知性地將其分割成碎片,在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時要注意其立體性、系統性。
1、聯系學生學校生活。學校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舞臺,學生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這座舞臺上發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來。其間的喜、怒、哀、樂,同學之間的故事都可以讓學生們去說、去講,用自己的身邊事來引導自己有所獲、有所悟。
2.聯系學生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個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場所,父母是第一任啟蒙老師,也是思想品德的最好教育者。在這里,他們獲得了很多知識。教師可以抓住每個家庭的特點巧妙設計思想品德教學。家庭的職業、家長的職業道德、以及家長的所見所聞都是現成的資源,采用請家長來校、走訪家庭或是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讓家長現身說法,言傳身教,因是出自家長之口,比教師的講解來得更有說服力。
(二)、教學環節生活化。
思想品德課的主要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按照生活德育理念,應以真實生活為基礎,并與他們的現實生活融會貫通,無論是課首引入,課中展開和課尾處理,都應體現生活特點。
1、課首引入生活
思想品德課不是簡單的道德知識與技能的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德性的過程,按照生活德育理念,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是基礎性資源,是師生在課堂交互作用的起點。據此,在課首一環,就應走進學生生活,呈現相關的生活事實,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他們從中孕育相應的課題意識。具體可采用如下四種方法。
(1)、呈現法。即在課首呈現具有普遍性和思考價值的生活事件,例如《做情緒的主人》的課首,直接引入生活事件――期中考試后,今晚要開家長會了,而自已的考試成績又不理想。在吃晚飯時,你的心情怎樣?帶著這種心情,你做事情的效果怎樣?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又會怎樣?像這樣一開始就讓學生直面自已生活中的矛盾和問題,思考情緒問題,無疑有助于課題意義的展開。
(2)、游戲法。即在課首以游戲為中介,以搭起教學內容通向學生生活的橋梁。如《獨特的你》的課首,先讓學生玩“猜猜他是誰”游戲――每個同學各寫出本班一位同學最具代表性的特征,然后讓同學們猜猜他或她是誰?這一活動的開展,使每個同學都感受到自已的獨特,也認識到每個生命體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應珍愛生命,并根據自身的獨特性去選擇適合自已的人生之路,從而讓學生帶著對自己學習生活的思考進入到新課題的學習中。
(3)、喚起法。即在課首引發學生回憶,反芻已有的生活經驗。例如《新學校新生活》的課首,我們嘗試著讓學生重現已往小學生活的畫面,回憶自已小學老師、同學之間的一言一行,再閉起眼睛體驗走進新學校的第一天生活。使學生在回憶、體驗和比較中發現初中生活中吸引他們的人、事、物,激發他們對新學校生活的熱愛,從而激活學生已有表象,調動他們的生活積累,開啟新課。
(4)、傾述法。即開放地納入學生的直接經驗,讓他們傾述個人生活中的親歷親為和感受體驗,借助學生富有童真、童趣的真情表達,很自然地營造主題所要求的情感氛圍。與課題有關的講敘、講演、朗誦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式。
2、課中展開生活。
堅持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以自主活動為載體,注重在活動中引發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感情,促進其德性的自我建構,就象打開了一面生活的畫卷,讓學生走進去,開始活生生的生活。課中展開一方面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活動,使其在活動中發生感悟,另一方面要注重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師生的共進共長。
(1)、活動一感悟。關注學生的生活,就要關注學生的活動。因為生活是通過活動展現的。只有源于學生實際生活的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學生在課中的“學”,主要是主體性參與,在各種活動中,學生既用腦想,也用眼睛看,耳朵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用心靈感受。總之,學生通過全身心的參與,從中獲得真切的體驗和感悟。
(2)、互動與生成。課中應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包括雙向和多向的對話、溝通和交流)。借助互動,師生、生生之間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和觀念。學生在課堂中的活動狀態、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合作能力、發表的意見(建議、觀點)、提出的問題與爭論、乃至錯誤的回答等等,都是教學過程的生成性資源,只要教師加以引發、利用和整合,就能促進學生良好德性的養成。
3、課尾延伸生活
學生品德的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通過連續性、系統性的教學行為,通過學生德性漸進發展和積累,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基于這種思考,一節課的課尾不能戛然而止,而應富有創意地向生活實踐中延伸。總的說來就是注重與生活實踐接通,回歸到生活中,為學生行為踐履提供生機勃勃、氣象萬千的表現平臺。
(三)體驗生活多樣化
1.訪一訪,觀察生活。
課本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學生的時空距離有差距,所以學生認識得不全面,甚至出現一定的偏差。有的課本內容是學生常見和比較熟悉的生活現象,但往往又是他們熟視無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再留心去走訪、調查、觀察,認識生活,擴大視野,提高觀察和理解能力。
2、演一演,再現生活。
教材都是以語言文字載體記錄著一定的生活信息,學生學習就是在頭腦中把它還原成客觀現實的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學習,“充分提供情節背景下的學習是最有效的”。有的教材內容距學生的生活較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時應借助于情境的創設再現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激起學習興趣,引起高度注意,較好地理解教材內容。
3.學一學,體驗生活。
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應該去親自嘗一嘗。”同樣,對教材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教育情境,把所學內容描繪的客觀情景和現象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再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體驗,去感悟,加深感受。
4、寫一寫,感悟生活。
學生獲得的知識,不管是從書本得來還是從教師得來,是從社會實踐中得來還是同學、家長處得來,很多都是零碎的、不系統的,或者說只能是感性的認識,這就有必要讓他們整理歸納,概括總結,以小論文或有感的形式寫出來,既可以留作資料,也可以推薦到班級、學校以及其他刊物上發表。一來使他們的認識達到理性的升華,感悟生活;二來可以體會成功喜悅,提高積極性。
(四)、教學細節生活化
1、師生關系生活化
構建生活化的政治課堂其首要前提是教師的正確定位,即按照現代生活教育理論建立“傾聽與共舞”式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珍視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還給學生說“不”的權利;同時,“蹲下身”用虛心的態度以學生為師,使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讓政治課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舞”。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只有用生活化的語言才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學生才有親切感,才會有心靈的碰撞。
2、目標定位生活化: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新經濟是指在全球化資源配置和市場開發基礎上,以信息和網絡技術為支撐,以高新科技產業為驅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且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其主要特征是:知識化、創新化、全球化、網絡化、科技化及持續化。2l世紀,在經濟發達國家,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已高達60—80%,“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即新經濟時代已經來臨,當今世界各國在經濟領域的競爭實質上已演變為一場科技的競爭。
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使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對以科技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現代社會生活進行更廣闊和更深層面的交流合作及信息共享。科技翻譯是把國內外科技知識和研究成果經過查閱、收集、翻譯、整理后準確及時提供給需求者的信息轉換和傳遞工作。科技翻譯作為各國科技工作者之間學習探討包容吸收他人先進技術的一座橋梁,在促進國際信息交流乃至提高全民科技素質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高科技迅猛發展、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普遍應用的今天,我國面臨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科技翻譯也將融入國際市場。科技翻譯應如何適應新經濟時代的要求,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是科技翻譯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本文將從新經濟時代下對科技翻譯工作者新挑戰的角度出發,對目前科技情報翻譯的大環境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探討,并就如何提高科技翻譯工作者的素質提出幾點建議。
一、新經濟時代對科技翻譯工作的挑戰
科技翻譯就是把國內外高新科技知識和研究成果經過查閱、收集、翻譯、整理后準確、及時地提供給需求者的信息轉換和傳遞工作。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伴隨知識經濟發展和經濟科技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國家的創新能力對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將發揮關鍵性的作用,創新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也是新經濟時代的重要特征。在新經濟時代,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際合作與交流更加廣泛,科技翻譯工作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其在科技進步和創新中的價值和作用越來越大。科技翻譯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基礎上的再創新水平。科技創新需要高水平的科技翻譯,機械工業部《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工作暫行管理辦法》中將圖紙技術資料的翻譯、轉換作為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關鍵環節,將翻譯工作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提到了一定的高度。日本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們充分利用后發優勢,二戰后通過對引進技術的大量翻譯轉換、消化吸收,提高了本國自主創新能力,從而大大增強了綜合國力。所以認真研究科技翻譯工作,提升科技翻譯工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新經濟時代的需要。
因此,科技翻譯要向信息嘏務業延伸,科技翻譯人員必須樹立為科技服務的意識,將有應用前景的科技資料翻譯整理出來,供科技人員參考和領導決策。這就要求加強科技翻譯隊伍的組織領導,打破效率低、分散和個體操作的小作坊翻譯方式。加強橫向聯系,逐步形成翻譯網絡和群體優勢。與此同時,要加快提高科技翻譯人員的素質,利用網絡、計算機技術提高翻譯效率。科技翻譯作為科技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播全球科技信息、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徑,對科技發展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要適應新經濟時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須有一支熟悉翻譯資料的背景知識和專門術語、具備廣博的科技知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科技翻譯隊伍,才能提高科技翻譯的質量。在新經濟時代,人們對翻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雖然目前在我國翻譯隊伍中,人數最多的是科技翻譯工作者,與目前市場經濟聯系最直接、最緊密的也是科技翻譯工作者。然而,當前科技譯文的質量仍然不令人滿意。特別是以科技創新為主體的新經濟時代,對科技翻譯工作者的科技專業知識更是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二.新經濟時代科技翻譯工作者應具有的素質
1.科學素養
新經濟時代,科技翻譯人員應有科學意識,知識淵博,涉獵多門學科,了解所譯學科的專業知識。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的知識、概念、術語不斷涌現,同一單詞在不同領域里表達不同的意思,專業不同,意思迥異。如:leader,(機械)導桿,(電力)引線,(電影)片頭。因此,如果沒有廣泛的科技知識,不掌握較多的科技詞匯和專業知識,從事科技翻譯的難度是不言而喻的。這是由科技翻譯的多學科性質決定的。如果不熟悉某一學科的專業知識,就不可能翻譯好有關該學科的資料。要譯好有關學科的文獻(如論文、技術資料、招投標文件、技術規范、產品說明書等)將是困難的。如commonlaw應譯為普通法,而不懂法律的譯者會譯為共同法。把“胃舒沖劑”譯成“StomachComfortableLotion”,則大錯特錯,貽笑大方。造成這種誤譯的原因就是譯者對專業術語不熟悉,對專門術語信手亂譯、亂造詞,使譯文與原文相去甚遠。再如水利水電行業涉及水文學、氣象學、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測量學、水力學、巖土力學、電工學和土木建筑等基礎科學,及與水法、水利規劃、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水資源保護、水工建筑物、金屬結構、水利機械、機電與電氣設備、自動化控制、高壓輸電、電信、計算機、大壩監測等幾十門專業。要做好水利水電方面的科技翻譯,譯員應熟知上述專業知識,譯文讀起來才有專業味道;否則,不能充分體現技術文獻中的“科技語言”,影響譯文的表達和質量。
2.專業能力
(1)表達和理解能力
表達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理解的深淺正確與否影響譯文的質量。對原文的理解越透徹,對原文所體現的專業知識了解得越深入,譯文的表達就越確切。只有通過透徹的理解和準確的表達才能產生好的譯文。如:
Electricityisaveryusefulservantwhenitiskeptundercontro1.如把該句譯為“電受控時是一個非常有用的仆人。”說明譯者沒有準確地理解原文、選擇詞義,表達也就欠妥。根據上下文,該句應譯為“電在受控時才能很好地為人類服務”。準確無誤地理解原文是科技翻譯的首要條件。理解并不是翻譯,只是翻譯的第一階段,也是基礎階段。辨義為翻譯之本,理解是表達的前提和開端,表達是理解的目的和結果。對原出謬誤的理解,結果必然是謬誤的表達。只有在正確、全面、準確地理解這一前提下才能談表達。表達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科技翻譯應重理解、次表達。法國釋義派翻譯理論研究人員提出對原文“理解一一脫離原文的語言形式一一表達”這一翻譯程序。就語言本身而言,理解其表層意義不難,難的是理解其深層意義、聯想意義,難在“言外之意”。
(2)詞義選擇能力
一詞多義在英語中很普遍。譯者要根據內容和所屬專業從諸多義項中正確選擇詞義。由于所屬專業不同,同一科技詞匯可能具有不同的詞義。即使屬于同一專業,同一科技詞匯在不同的句子中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詞義。如:Eachinstrumentiscon科技翻譯“蓄水池”,而非“水庫”。再如joint(建筑)接縫;(醫學)關節。在新經濟時代,出現大量科技新術語。由于科技翻譯要譯出前沿的新科技成果,新信息密集,往往沒有現成的詳細資料可參考。有些詞在辭典里也無法查到,如memetics這一語用學新術語,原指生物學上因模仿而擴散,轉指在媒體的擴散作用下語言的傳播,這就要求譯者根據上下文、查閱資料、請教專家創造性地翻譯,音義結合創造性地譯為“模因論”。有些詞即使能查到,卻在專業上賦予了新的含義。這時,譯者應運用有關學科的知識,根據資料的上下文進行辨析、判斷,正確地選擇詞義,準確地翻譯科技術語。
(3)駕馭譯出語和譯人語能力
新經濟時代要求科技翻譯人員精通譯出語語法包括詞法、句法和慣用法,并掌握豐富的詞匯和各種翻譯技巧。科技資料譯文的讀者多是本領域的專業人員,因此,譯文要符合專業說法,才能不隔,不致霧里看花,拉近與讀者的距離。翻譯技巧很多,但歸納起來大致為以下三種:推敲詞義、組織句子和正確表達。如:將transferswitching譯成“轉移開閉”,會使讀者不解其意,按專業說法應譯成“倒閘操作”。再如:
譯成“單母線的繼電保護相對簡單,故僅需要每條線路上的繼電保護和單母線的繼電器。雖然專業人員能從譯文中猜出其意,但譯文不符合專業說法。因此,這句可改譯為“因僅需對每條線路和母線進行繼電保護,所以單母線的繼電保護相對簡單。”意思顯豁,易為專業人員理解。由于譯出語和譯入語表達方式不同,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為了使譯文流暢,需按照譯入語的習慣適當增詞或減詞。例如.“抽水蓄能電站在高峰用電時間發電。”“用電”這個詞不能少(指用電高峰時間而不是其它時間),雖然原文并無該詞。那么為什么原文不寫成power—consumingpeakhour呢?這是因為原文作者認為在特定的上下文,讀者能意會高峰時間指的是什么,但翻譯后譯文讀者不一定能意會。為了清楚,還是增詞為好。
翻譯是一種語言實踐,總有一些規律可循。翻譯技巧就是譯者在翻譯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規律。科技翻譯人員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發現這些規律。譯人語是要和讀者見面的翻譯終極產品,所以,譯者的譯入語造詣對譯文質量起關鍵作用。科技翻譯人員應能確切地表達原文的技術內容和語言風格。在深刻準確地理解原文的基礎上,還應熟練掌握譯人語的詞匯、語法和修辭手段,才能得心應手地選詞、造句、組織譯文,使其“準確、通順、得體”。如:由于對測量和控制各種用途的物理變量的需求與日俱增,儀表制造技術一定會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腳。此譯文恰當地應用漢語成語,使譯文通順得體,形象生動。
二、減少層次,降低難度。過去的教科書往往從本學科的系統性、完整性出發。因此,篇幅長,分量多,內容偏深偏難,脫離學生實際,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新教材注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深入淺出地介紹新的地理學科理論、觀點、方法和問題的同時,刪繁就簡,適當降低難度,對于一些難點。或者舍去,或者改為選講。例如,世界地理內容結構由原來的四個層次減化為三個層次,講授國家由40多個改為10余個,地名、數據也大大減少。這樣,學生不必在有限的時間內花費過多的精力去記憶地理材料,而有較充足的時間學習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加強基本技能的訓練。
三、注重能力培養,加強技能訓練。以前的大綱中雖然提出了能力、技能方面的要求,但不具體,由于教材的關系,很難達到目的。義務教育大綱對各部分內容都提出了知識要求(分為識記、理解、應用三個層次)基本技能訓練要求(分為初步學會和學會兩個層次)和思想教育要求。為了達到把技能訓練要求落實到各部分教學內容中去的目的,新教材設立三個小欄目,分別為“想一想”、“做一做”、“讀一讀”。“想一想”重在思考、啟迪。
其中的問題,有的是加深對基本概念的理解,有的是為聯系實際而設立的。通過“想一想”,學生能較好地掌握知識。“做一做”重在實踐、運用,其中的內容,主要是動手操作的小實驗、小制作,以及一些讀圖、計算練習。“讀一讀”重在拓寬知識、激發興趣,選擇的文章多為與課文密切配合、短小精悍的短文。
四、圖象的改進和創新。地理教材中的圖象能夠直觀形象地顯示地理景觀和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在幫助學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原理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舊教材中的各類圖象(彩色、黑色照片、素描畫等)有的配置重復,有的選圖不當。有的描述文字與圖象搭配欠佳。例如,世界地理講述日本時,配置了一幅日本富士山素描圖,并配有文字描述,而課本封面也有一幅富士山的彩色圖片,并且與課文中的素描圖一樣。圖象的重復出現,影響了文字與圖象配合的效果。新教材注意了圖象的改進和創新。首先,新教材體現了圖象應有的地位。圖象在舊教材中被稱為插圖、附圖,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新教材不僅用圖象來說明文字,而且把它們作為課文的有機組成部分,有許多教學內容就是通過讀圖、提問讓學生掌握。其次,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圖象量大大增加,僅第一冊就有圖300余幅,彩色圖50余幅;同時圖的質量也有提高,圖畫簡潔清晰,信息量多,重點突出。其三,圖象形式多樣。為了說明地理事物的分布,配以地圖;為了反映地理事物的面目,配以素描圖;為了增強直觀感受,每冊課文前配有大量彩色照片;為了拓寬學生視野,封面配以衛星照片圖;一些形象幽默的漫畫,使課文更加生動活潑。
舊教材八股式的結構體系和呆板的文字,于教于學都不利。上課念課文、作業抄課文、考試背課文的現象時有所見,嚴重影響學生能力的發展和技能的培養。教材更新后,必然要求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隨之更新。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新教材的教育功能。使用新教材,筆者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培養學生興趣。舊教材地理事實材料偏多,有些內容又較深,超過初中一、二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因而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根據新大綱的要求,義務教材針對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內容上加以選擇,講求實效,既考慮到科學性,又注意到趣味性。例如,小明和小強關于“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還是天上”的爭論,麥哲倫環球旅行的故事,漫畫“苦難母親”等等,生動有趣。具有培養學生情感、激發學習興趣的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教師在利用新教材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應注意收集地理趣聞、圖畫、小故事等資料,適時適當滲透于課堂教學,以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
2、教給學習方法。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和區域性都很強的學科,地理空間廣大,地理知識浩繁。對于初中學生來講,重要的不是記憶大量的地理材料,而是掌握學習地理的方法,懂得地圖的運用和簡易圖表的繪制,培養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新教材在開篇中就提出了“怎樣學好地理”的問題。首先要多動腦筋,養成勤思好問的習慣。對于所學的對象、地名、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以及地理事物同人類的關系等問題,都要認真“想一想”,問一問“為什么”。二是學會閱讀地圖、繪制地理圖表,以及初步形成觀察自然和社會環境的能力。地圖不僅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學習地理的工具。學習地理必須“左圖右書”,把知識落實在地圖上。三是參加課外活動,注意從課外讀物、影視、廣播中增加地理知識,拓寬知識面。
《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程資源不限于傳統意義上的教材。”要使學生廣泛地接觸生活和了解社會,充分開發和利用文本資源、人本資源、環境資源、社會資源和生活資源等,以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
1.開發和利用校內生活資源
學校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舞臺,學生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這座舞臺上發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來。其間的喜、怒、哀、樂,同學之間的故事都可以讓學生去說、去講,用自己的身邊事來引導自己有所獲、有所悟。
如,教學一年級上冊《我們的校園》這一課時,我就帶領學生有順序地參觀了學校的各個地方,激發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熱愛之情。我還帶學生到樓梯上去練習“上下樓梯靠右走”,通過練習,學生理解了什么叫“靠右走”;通過練習,學生明白了靠右走是為了不和別的同學相撞,從而保護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2.開發和利用家庭生活資源
家庭是每一個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場所,父母是第一任啟蒙老師,也是思想品德的最好教育者。在這里,他們獲得了很多知識。教師可以抓住每個家庭的特點巧妙設計品德教學。家庭的職業、家長的職業道德以及家長的所見所聞都是現成的資源,采用請家長來校、走訪家庭或是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讓家長現身說法,言傳身教,因是出自家長之口,比教師的講解來得更有說服力。比如,教學二年級下冊《我隨爸爸去做客》《我跟媽媽看演出》這兩課時,就可以使用這種方法。
同時,本課程所需要的有關資料,僅靠自己在學校的學習是完全不夠的,還需要家長朋友一起幫著去查找和整理一些資料。如,教學一年級下冊《我的一家》這課時,學生紛紛拿來了全家福、家人的生活照片,也精心地準備了自己難忘的家庭故事,愉快地分享了故事中體現的濃濃親情和家庭生活的溫馨。
3.開發和利用社會生活資源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生活實踐的機會。”社會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更是品德教育的一片天地。要打破傳統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界限,不但將時間延長至45~60分鐘,而且還要將學生帶進社會,領入生活。通過將學生帶到野外親自看一看、聞一聞、找一找等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周圍社會大環境的認識,通過這樣的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研究的興致以及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懷。還可以針對當今社會上一些時髦的廣告詞和虛假的宣傳廣告,還有坑、蒙、拐、騙,假冒偽劣等現象來引發學生思考等等。只要留心,就會發現校外的思想教育資源是十分豐富的,如當地的革命舊址、烈士陵園以及名優集團的創業精神等,都可以作為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資源。
二、關注生活化的教學細節
1.師生關系生活化
構建生活化的品德課堂,其首要前提是教師的正確定位,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珍視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還給學生說“不”的權利。同時,“蹲下身”用虛心的態度以學生為師,使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讓品德課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舞”。在與學生的互動中,用生活化的語言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產生親切感,才會有心靈的碰撞。
2.目標定位生活化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被點燃的火把。”現代生活教育觀則認為,教材只是憑借的材料和工具。在教學中,我們究竟是教教科書還是用教科書教?是教學科知識還是以知識為切入點,回歸生活,感悟人生?在新課程改革中,這似乎不應該是個問題,卻大有反思的必要,畢竟我們早已駕輕就熟的東西中恰恰少了些類似目標的考慮。
3.教材處理生活化
新課程標準下的品德課教材給教師和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思維和活動空間,供教師和學生自由地發揮。如果只是簡單地照本宣科,課本上根本就沒有多少個字,只要幾分鐘就結束了。故在課堂教學中對教材要進行適當地處理、增刪甚至變更,選取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不再是純粹的教條,不再遠離學生的生活,還可以結合現有教材和本地實際,開發“生活中的教材”,自編教學內容。
4.問題設計生活化
課堂提問是司空見慣的,可問題的內容往往是課本教條的翻版,答案就在教材上,既遠離學生生活實際,也沒有學生思考的余地,學生興趣不大。問題的創設,其內容必須是學生生活的內容,既結合教材,也圍繞學生本身生活。
三、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品德課的主要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按照生活德育理念,應以真實生活為基礎,并與他們的現實生活融會貫通,無論是課首引入、課中展開和課尾處理,都應體現生活特點。
1.引入生活
品德課不是簡單的道德知識與技能的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德性的過程,按照生活德育理念,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是基礎性資源,是師生在課堂交互作用的起點。精彩的導入不僅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課堂一下子“熱”起來,而且還能使學生在瞬間就呈現出生命活力。
【案例1】《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集體的力量大》。這一課要求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集體力量的無比強大。一個人辦不到的事情,很多人在一起,齊心協力、互相合作就有可能辦到。要在課堂上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可以通過課本中的《運水果》的故事來突破,但是總覺得學生的認識不夠深刻。所以在課堂導入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能說明問題的“折筷子”的游戲來做好相應的鋪墊。請學生上來體驗折筷子的游戲,給一根,輕而易舉折斷了,再給兩根,有點費力,但還是折斷,然后給一把筷子,結果怎么也折不斷。整把筷子請其他的同學也來折,可……游戲結束后,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通過游戲,你明白了什么?學生討論后,揭示課題。
這個游戲中蘊涵著團結,力往一處使,力氣就大的道理。在討論中,學生認識到筷子多了就折不斷了。這是對道理的最為樸素的認識。在課堂中,《運水果》的故事學完后,再讓學生說一說對“折筷子”的游戲有什么新的認識。這時學生對道理的認識就深刻得多了。
2.課中展開生活
堅持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以自主活動為載體,注重在活動中引發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感情,促進其德性的自我建構,就像打開了一面生活的畫卷,讓學生走進去,開始活生生的生活。課中展開,一方面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活動,使其在活動中發生感悟,另一方面要注重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師生的共進共長。
【案例2】《品德與社會》中《做事不拖拉》一課。我先播放了動畫片《等明天》,學生立即被片中的故事情節所吸引,聚精會神地觀看屏幕上的每一個畫面,專注的神情告訴教師,他們已經被那個因做事拖拉而被雨淋得無家可歸的小猴子所吸引。等動畫片播放結束后,學生開始若有所思,然后我請他們思考:“假如小猴子由于貪玩,造房子的事就一直等到明天,會等到怎樣的結果呢?”學生興致勃勃地展開討論,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小猴子會被凍病的。”“小猴子會越來越可憐。”……抓住小猴子這根主線,使學生真切地體驗到做事拖拉所產生的嚴重后果,延伸到學生實際學習生活中,使學生“懂得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的道理,在自我體驗中加深情感,感悟道理。
3.課尾延伸生活
學生品德的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通過連續性、系統性的教學行為,通過學生德性漸進發展和積累,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基于這種思考,一節課的課尾不能戛然而止,而應富有創意地向生活實踐中延伸。總的說來,就是注重與生活實踐接通,回歸到生活中,為學生行為實踐提供生機勃勃、氣象萬千的表現平臺。
【案例3】學習了《我們的社區》,讓學生帶上照相機、采訪筆走進社區,拍下社區的圖片,了解社區的設施、功能,了解居民對社區的需求,提出對社區的建議。
四、開展生活化的體驗活動
1.訪一訪,觀察生活
課本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學生的時空距離有差距,所以學生認識得不全面,甚至出現一定的偏差。有的課本內容是學生常見和比較熟悉的生活現象,但往往又是他們熟視無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再留心去走訪、調查、觀察,認識生活,擴大視野,提高觀察和理解能力。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調查訪問,加深對教材的理解,然后把調查訪問取得的成果在課堂上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案例4】《農產品的家園》的教學。在認識農產品的樂園――現代化的農村時,教師通過認識大棚蔬菜來達成這一目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大棚種植已推廣,這也是現代化農村的一個重要特點。本班學生中就有一個學生的家長就是進行大棚種植的。筆者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通過讓學生采訪該家長,初步了解了有關大棚的知識,接著通過觀看采訪視頻,縮短了學生與大棚的距離,加深了對大棚的認識,感受到農村的現代化氣息,看到了真正的農產品的樂園。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教學環節中設計的各項活動,都是為落實教學目標服務的。教學時,活動緊緊地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各個分目標層層遞進,達到了不錯的效果。
2.演一演,再現生活
教材都是以語言文字載體記錄著一定的生活信息,學生的學習就是在頭腦中把它還原成客觀現實的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學習,“充分提供情節背景下的學習是最有效的”。有的教材內容距學生的生活較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時應借助于情境的創設再現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激起學習興趣,引起高度注意,較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如,編排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則可以把語言文字直接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使學生加深對教材的感悟。
【案例5】在教學《主動認錯》這一課時,在學生明白“認識并改正錯誤,還是好孩子”時,還設計了“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這一環節,設計犯錯誤情境。
生活實際:課間,小芬玩耍時,不小心碰翻了講臺上的墨水瓶,墨水流出來,弄臟了放在旁邊的作業本,當時沒有人看見。上課時,老師問到這件事,小芬會怎么做呢?
(1)學生兩人一組討論,交流。
(2)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出示:
a.怕老師批評,不承認。
b.老師沒問自己就不說,問到自己再承認。
c.主動向老師承認。
(3)教師小結過渡: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難免會遇上一些像小芬這樣的小錯誤,當別人不知道的時候,我們也要主動承認,這樣可以養成誠實的好品德。
你犯了錯誤后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為什么?
3.學一學,體驗生活
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應該去親自嘗一嘗。”同樣,對教材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教育情境,把所學內容描繪的客觀情景和現象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再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體驗、去感悟,加深感受。
【案例6】《謝謝你們,我的父母》教學片段。上完《孝心獻老人》一課后,教師給全班學生布置了一項課后任務:“回家為自己的長輩洗一次腳。”第二周的品德課是《謝謝你們,我的父母》,教師請學生匯報“洗腳”過程,學生紛紛講述了勞動情況以及自己的內心感觸,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正在這時,教室里卻傳出了一陣抽泣聲,教師尋聲一看:原來是品學兼優的陸××。他站起來十分委屈地說:“我爸爸不讓我給他洗腳,我完不成任務。”“為什么呢?”望著老師疑惑的目光,陸××小聲地說:“我爸爸說他的腳臭……爸爸還說……還說……堂堂男子漢不能干這種低三下四的活。”陸××的回答引來了全班學生的哄堂大笑,課堂氣氛十分尷尬。這時,教師略一沉思,對大家說:“陸××的爸爸怕自己的腳臭不讓陸××盡孝心,如果你是陸××會怎么辦呢?”經過一番討論,學生開始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加倍體會到父母的愛心。
中圖分類號:B2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862X(2013)04-0005-010
陰陽觀念是中華民族哲學精神的核心,這一觀念的起源,人們一般只是追溯到《周易》,《周易》成型于商末周初,而據《周易·系辭下傳》說,《易》是遠古圣王包犧氏即伏羲氏創造的。 [1]150包犧氏是中國遠古傳說中的人物,具體不可考。又《周禮》云“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2]。這話的意思是《周易》之前還有兩種《易》——《連山》和《歸藏》。《連山》《歸藏》在什么時代,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連山》在夏代,《歸藏》在商代,然而另一種說法則是《連山》包犧所創,《歸藏》黃帝所創。[3]所有這些說法,均將陰陽觀念的產生追溯到史前,由于史前沒有文字,這些說法均只是傳說,許多學者認為不可靠。然而,如果我們換一種思路,不是非得要找到確切的文字記載,那么,現在出土的史前文物已足以證明史前早已存在陰陽觀念。
一、 從凌家灘文化的玉版看陰陽觀念
尋找史前有沒有陰陽觀念,當然最好的途徑是尋找史前有沒有類似《周易》八卦這樣的符號。雖然目前的史前考古,八卦這樣的符號還沒有發現,然而,某些史前文物中的圖案,是明確地傳達出陰陽的意味來的,這其中最重要的莫過于凌家灘文化玉版。
此玉版出土于安徽凌家灘含山遺址,標本編號為87M4:30,長11,寬8.2,厚0.2~0.4厘米,顏色牙黃。玉版主要由兩個元素構成:方形與圓形。這方與圓可以理解成宇宙創立最初的分,也可以理解為陰陽之分。中國古代神話有天圓地方之說。(1) 如果此玉版具有觀測天地之功能,或具有占筮之功能,也未嘗不可以將這玉版的方形理解為地,而將圓形理解為天。(2)至于這樣理解是否存在天在地中的困惑,那倒是不必擔心的。《周易》中的大畜卦,它的卦象下為乾為天,上為艮為山,整個卦象就是天在山中。方圓設置只是為了明理,并不是寫實。
方框形的玉版內有兩層圓,里層的圓中有八星狀物,八星中有一個方形。圖案所顯現的方圓關系具有多層次性:1.就最外層的方與最外層的圓的關系來看,是方中有圓;2.就最里層的圓與最里層的方來說,是圓中有方。這方中有圓、圓中有方的圖案結構,與陰陽觀念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正相切合。玉版正中部位的方雖然面積很小,但居于核心地位,其作用、意義不可小看,它是影響全局的因素。
外部方框與大圓之間的四角各有一圭狀物,頭部是尖的,后面則是倒梯形,倒梯形邊線延伸必然相交,出現尖狀。由于倒梯形的邊線止于圓的邊線,故沒有出現尖,但是,這尖是可以在人們的心理中完成的,相比于直接呈現于視界的尖——實有的尖,這只是浮現在人們心理中尖是虛的尖。圭壯物所體現的陰陽意味又是很多的:1.尖形與梯形的關系:陰陽相成。2.實尖與虛尖的關系:陰陽相反。
圭狀物不只出現在方框與大圓之間,還出現在兩圓圈之間,形狀完全一樣,只是數目不同,外圈圭狀物為四支,內外圈之間圭狀物為八支。
玉版向外凸起,其上部、左右部自然形成一條直線,這直結與框邊構成一個空間,上邊空間有八個孔(可以看出九個點,然而右角兩個點相疊,疑是鉆錯地方補正造成的,故正確的點數應為八),下部的邊鉆有四個孔,左右邊各鉆五個孔。
這里體現出來的數字關系是耐人尋味的。上八下四,讓人聯想到陰陽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上下數字的關系,體現的是分的觀念,是動,是發展;左右邊孔均為五,它們的數字關系體現出來的是合的觀念,是靜,是穩定。所以,這上下左右的數字關系,總體上體現出來的是平衡中發展,和諧中前進,穩定中前進。這正切合陰陽觀念。
八這個數在此玉版用了三處:八個孔、八個尖頭圭狀物、八只尖角。中華民族對于八這個數情有獨鐘。聯系文明時代出現的《周易》,我們合理地推測,八的最重要含義就是《周易·系辭上傳》中所說的“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1]147。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中凡是制作比較精美的均有八角星的裝飾,其八星的造形與凌家灘文化玉版中八星造形完全一致,星的中部也是四方形,這當然很可能是不同地域的文化存在相互影響所致,但它說明,史前雖然中華民族統一的國家政權還沒有出現,或者只是有準國家的政權,但它并不妨礙有全民族的思想觀念存在,像八角星紋肯定具有特定的含義,而且這一含義為全民族首肯。
玉版四角各有一個圭狀物,這四支圭狀物連著玉版外圈的大圓圈,大圓圈與其內的小圓圈之間有八支圭狀物,說明圈外的四支圭狀物是統領圈內的八支圭狀物的。也可以理解為圈內的八支圭狀物是圈外的四支圭狀物發展出來的。這切合“四象生八卦”的意思。四,在《周易》的陰陽觀念中意義重大。雖然世界萬物是八卦生出來的,但四是生八的關鍵。無四就無八。
五這個數在玉版中出現了兩處,除了上面說的它表示均衡、對稱、穩定、和諧之外,聯系《周易》它還有別的意義。《周易·系辭上傳》說“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1]142。如果這樣,這玉版的左右兩邊的五各代表天與地了。如果是這樣,這玉版其實不應平放的,它應豎著放,上邊五孔,下邊五孔。左邊八孔,右邊四孔。上下各五孔用來標志天地,左右一八孔,一四孔,用來表示天地變化之規律。
二這個數雖然沒有明確顯示,但實際上是顯示了它就是圓與方。二具有最大的概括性,在《周易》中它名為陰陽。宇宙萬物中,只要是具有一定的相對性,不管它是什么,均可以將它們聯系起來,用陰陽來表示。
凌家灘含山遺址出土的玉版上數字關系,讓我們聯想到《河圖》[1]10。《周易·系辭上傳》云“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1]147。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凌家灘的玉版在數字關系上有些像河圖,特別是五這個數字。玉版左右邊各有五個孔,河圖上下邊也各有五個孔。如上所言,玉版不應平放而應豎放,那么,這種數字關系就完全同于河圖了。《周易·系辭上傳》說的“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也就體現在玉版
上。我們是不是可以大膽地猜測:凌家灘的玉版就是遠古的《河圖》呢?
凌家灘含山遺址還出土有玉龜甲二片,標本為87M4:35為背甲,長9.4,寬4.6,高7.5,厚0.6~0.7厘米;87M4:29為腹甲,長7.9,寬7.6,厚0.5~0.6厘米。龜甲上有孔,背甲的上方四個孔,左右兩邊各兩孔,一共八孔;腹甲上方一個孔,左右兩邊各兩孔,共五孔。這八、五兩個數目正與玉版上的主要數目相應。出土時玉版置于兩龜甲之間。這說明玉版與龜甲是配合著用的。在中國古代,龜甲均是用來占卜的,因此,玉版與龜甲最大可能是占筮的用具。既然玉版最大的可能是筮具,那么,我們可以猜測,玉版上的尖頭圭狀物,很可能是占筮要用到的蓍草。(3)
無獨有偶,凌家灘含山遺址還出土一件玉鷹,標本為98M26:6,通高3.6,寬6.35,厚0.5厘米,玉色灰白,體扁平,鷹作展翅狀,鷹喙如鉤,兩翼為豬首狀,腹中有一圓圈,圈內有八角星。與玉版不同的是,此八角星中不是由縱橫直線構成,因此,它的中心沒有構成一個四方形,八角星的中部特意畫了一圓圈,圓圈中心有一圓孔。此八角星與玉版上的八角星的含義應是一樣的,但因為此八角星的中部不是方形,而是圓形,整個圖案的含義就應有所不同。雖然此八角星的中部不是方形,而是圓形,但三角與圓的關系仍屬于陰陽關系。因此我們認為,這圖案仍然含有陰陽觀念。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鷹首與豬頭的組合。鷹是飛禽,豬是走獸,已豢養為家畜。這一禽一獸的組合,就其具體的意義來說,它可能寓有漁獵與養殖兩種生產方式的統一,反映了當時的物質生產水平;但如就其抽象意義來說,它仍然含有陰陽的觀念。鷹與豬分別為陰陽象征物。
玉鷹與玉版不出土于同一墓,說明它們是分開用的。玉鷹是不是占筮的用具就難說了,它作為佩飾的可能性更大。即使它不作為筮具用,它的圖案中所包含的陰陽信息仍然具有溝通天地神靈的功能。
含山遺址出土有玉巫師多尊,結合此遺址所出土的玉版、玉龜、玉鷹等物,可以想象此地的筮風是熾烈的,占筮成為部落中的重要事務,也許除了例行的日常生活外,其余的事情均要以占筮來決定。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促使占筮的理論的產生,《易》原本是占筮理論。既然凌家灘出土了成套的筮具,說明在這個時候就應有占筮理論的產生了。從筮具玉版所透露的信息來看,它的占筮理論與后代的《周易》是相通的,理論基礎是陰陽觀念。
陰陽觀念要義:一是相分而相合,因分而合,因合而分,分與合可以都是實在的或只是意義上的,也可以一是實在的,另只是意義上的。玉版圖案充分體現出這分合之道。二是相反而相成。“反”為道之動,“成”為道之功。這點在玉版上也體現出來了,玉版上的對立事物,它們力的方向是相反的,但其合力卻創造了新的事物(意義)。尖頭圭狀物所體現的力外向拓展;圓所體現的力內在收斂,而其合力則體現在圓中的方形上。這種構圖與古陰陽魚太極圖有異曲同工之妙。陰陽魚太極圖的奧秘在兩只魚眼,它們分別為陰中之陽,陽中之陰。它們均是陰陽合力的產物,作為新質,它們是發展,是創造;作為關鍵,它們又是推動事物向著更高層次發展的核心動力。
凌家灘文化距今5000年左右,據《凌家灘——田野考古發掘報告之一》載:“中國文物研究所對墓地的兩件標本進行了14C測年。其中紅燒土層下木炭標本,14C測定為距今4960+-180年。樹輪校正年代為距今5560+-195年。墓地探方地層出土木炭標本,14C測定結果為距今4725+-160年,樹輪校正年代為距今52900+-165年。依據以上兩個碳樣測試數據,凌家灘遺址年代約為距今5600~5300年左右。凌家灘遺址年代與紅山文化年代相當,而早于良渚文化年代。”[4]
從凌家灘的玉版、玉龜、玉鷹,我們有根據說,五千年前,中國人就已經有了陰陽觀念,有了初步的陰陽哲學。當然,那時還沒有陰陽這兩個名詞。
二、 從史前陶器的諸多構圖看陰陽觀念的產生
眾所周知,最準確地概括并表達陰陽觀念的是名之曰陰陽魚太極圖圖案,中國各地的道教寺院均有這樣的圖案,通常有東西太極圖(陰陽魚左右對峙)和南北太極圖(陰陽魚分居上下)兩種模式。雖然模式不同,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下面兩幅太極圖均來自周至縣樓觀臺老子說經臺十二石刻圖,分別為混元太極圖和九宮八卦時空螺旋圖。前為東西模式,后為南北模式。太極圖的關鍵處有四:陰陽二魚相對而相抱,是謂“負陰抱陽”;陰魚的眼為白,陽魚的眼為黑,是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魚頭起于陽魚尾,陽魚頭起于陰魚尾,是謂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魚與陽魚相對抱擁中形成一條S形曲線,是謂陰陽消長,無平不陂,無往不來。
中國史前文化諸多圖案具有這樣的太極圖的意味。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遺址出土一種陶盆,陶盆內除了有一對的人面魚紋外,還有一對魚紋。此相對的兩條魚,方向不同,可以試著在它們之間畫一條S形的曲線,那么,它就是一幅陰陽魚太極圖。
史前陶器的紋飾中,有一種鳥啄魚的圖案,此圖案的意義通常理解為以鳥為圖騰的部落與以魚為圖騰的部落的交戰,這種理解不能說沒有道理,但如果深層次去領會,它似也包含有陰陰的觀念。鳥與魚,一為禽類,一為水族,它們之間的關系隱隱地指向陰與陽的沖突。北首嶺遺址出土一件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蒜頭壺,壺身就有這樣的圖案,從壺的上面俯看此圖案,能看出陰陽魚太極圖的意味(見下圖)。
我們知道,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崇拜為龍崇拜與鳳崇拜。龍鳳均為想象的動物,龍基本上為水族,而鳳則為禽類,龍與鳳的關系就是陽與陰的關系。因此,北首嶺出土的這件鳥啄魚圖案,堪為龍鳳崇拜的原型。
如果說,半坡的陶盆北首嶺的陶瓶,其圖案只是能看出陰陽魚的意味的話,那么,在馬家窯文化中許多陶器紋飾則能看出陰陽魚太極圖的形式。
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有一件陶盆。圖案的核心是兩組曲線,每組曲線均是三條線,這三條線束成一組,頭尾部展開,而在中部則束成一團,成為一條線了。仔細觀賞會發現,這圖案很像是兩只背飛的鳥。從它的抽象意味來說,與陰陽魚太極圖極為相似。兩只鳥眼分別是陰陽魚的眼。從陰陽觀念來看,兩鳥相背具有陰陽反向運動的意味。這反,在陰陽觀念中十分重要,似是反,實是合,或者說正是因為反,它才能合。《周易》坤卦六二爻辭“不習無不利”[1]31,“不習”是“習”之反,就因為有這個反,才能“無不利”。《老子》舉出若干這樣的例子,如“明道若昧,進道若退”[5]227。宇宙就是靠這種反向的力推動才得以運行的。所以,《老子》說“反者道之動”[5]223。馬家窯人既然能做出具有“反者道之動”意味的圖案,就說明他們對于“反者道之動”的哲理有所把握。
再看馬家窯一組關于鳥造型的陶器紋飾:
這些圖案構圖的元素均為鳥,但都抽象化了,抽象的程度不一樣,有些僅為一條曲線,有的則還能看出鳥的頭部和尾翎。這些圖案有一個共同特點,均為二(或二組)鳥構圖,在二鳥關系的處理上,隱約見出陰陽觀念。這里,可以分為幾種情況:(一)陰陽相反。東鄉林家遺址出土的第一型是這樣的,它的構圖為雙C相背,所體現的陰陽意義是“反”。(二)陰陽相交。東鄉林家遺址出土的第二、第三型、第四型都是這樣的。其中二、三型基本上一致,只是第二型相交部位有一個記號,這記號也可以看作是鳥頭。陰陽相交在陰陽哲學中非常重要。泰卦與否卦的區別就在于泰卦的上三爻與下三爻是相交的,而否卦的上三爻與下三爻是不交的,陰陽相交者則吉。(三)陰陽相應。上圖右系列四幅圖均屬于此類。這陰陽相應,即《周易》中說的“鳴鶴在陰,其子和之”[1]129。在陰陽哲學,陰陽是否相應十分重要。陰陽相應,生命才有可能,吉利才有可能。《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5]459。“負陰”,背對著陰;“抱陽”,正對著陽。這“負”與“抱”,生動地說明了陰陽之間的相對、相反、相應、相交的關系,陰陽的這些關系產生的最高效果是“沖氣以為和”。“和”是陰陽哲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表現出陰陽意味的不止是魚紋、鳥紋和魚鳥組合紋,還有旋渦紋。馬家窯文化陶器是以旋渦紋為其代表性紋飾的。旋渦紋多姿多彩,不拘一格,氣象萬千。盡管細節有諸多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構圖格式——橫S形。橫S形一方面是水波的準確抽象,另一方面它又是陰陽觀念的符號式的表述。橫S可以看作兩個反向運動的力。雖然相反,卻又相連相通。因相反而產生張力,從而實現相成。這就讓人聯想到陰陽的互化:陰可以成陽,陽可以成陰。陽極生陰,陰極生陽。
馬家窯文化陶器上的旋渦紋還有這樣一種形式:有一個中心,為圓點或圓圈,由這中心旋轉發出兩條或四條拋物線狀的的水流。這種紋也強調有一個力的中心點。陰陽兩力的運動中,是否存在這樣一個力的中心點呢?應該是存在的,《周易·系辭上傳》說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1]147,這太極就是力的中心點。作為中心,它也是源,源是“一”。《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5]232。“一”是動之源,它本身卻是靜的。動由靜生,因靜而生動。中國哲學不論是儒家哲學還是道家哲學都貴靜,貴的就是這作為動之源的“一”。清代畫家石濤提出“一畫”論,說“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6],這“一畫”也就是《老子》說的道,周易說的“太極”。
馬家窯紋飾中還有一種“卍”字形。這“卍”字形的具體含義是什么,說法很多,有人說它為太陽的符號,有人說它為飛翔的鳥,筆者卻認為,它是一種具有陰陽觀念的符號,符號體現相反相成、多樣統一的意義。
三、 史前陰陽觀念的產生
從理論上來說,陰陽觀念的產生應是農耕文明的產物,這只是一個推論,不能找到文字的依據,因為史前還沒有完整的文字系統。盡管如此,我們可以借助地下考古的器物,結合有關遠古的神話,分析出陰陽觀念與農耕文明的內在關系。
第一,天體與氣象的循環運行讓初民產生相反相成、循環往復的概念。農業生產非常看重天體、氣象的變化。天體中,日月星辰無時無刻不在運行,這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日月的運行。白天是太陽的天下,夜晚是月亮或星星的天下。這日月迢遞晝夜交替,對于初民的印象是極為深刻的。除此之外,還有春夏秋冬的變化。在這些變化中,初民們有以下重要的感悟:(一)事物均是兩兩相對的,日與月,晝與夜、春與秋、夏與冬……(二)兩兩相對的事物是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的關系非常豐富,概而言之則是相反相成。(三)事物的運行是循環往復的。《周易》中的剝卦與復卦恰到好處地表述了一年陰陽變化的過程,如朱熹所說:“剝盡則為純坤,十月之卦,而陽氣已生于下矣。積之逾月,然后一陽之體始成而來復,故十有一月,其卦為復。”[1]69
這樣一種思想在史前又是如何體現出來的呢?這里有必要借助一下神話。《山海經·大荒東經》云:“大荒之中……有谷曰溫源谷。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7]這是說,遙遠的蠻荒之中,有一個叫湯谷的地方有扶木,一個太陽剛回到樹上,另一個太陽就從扶木上出發了。它們都是乘著烏飛行的。這“一日方至一日方出”,體現出循環的意思。類似的神話見之于《玄中記》:“蓬萊之東,岱輿之山,上有扶桑之樹。樹高萬丈。樹巔常有天雞,為巢于上。每夜至子時,則天雞鳴,而日中陽烏應之;陽烏鳴,則天下之雞皆鳴。”這里說到的“陽中烏”在史前陶器的紋飾中有所體現,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這樣的紋飾很多。
上面兩圖,前圖烏在太陽中,可謂“陽中烏”;后圖太陽在烏的背上,這正好說明《山海經·大荒東經》上的 “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
第二,男女交合而生子女讓初民產生最初的陰陽相交方可生物的概念。人是怎么來的,史前初民開始只知道人是女人生的。據《呂氏春秋·卷第二十·恃君覽第八》:“昔太古嘗無君矣,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無親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別,無上下長幼之道,無進退揖讓之禮,無衣服履帶宮室蓄積之便,無器械舟車城廓險阻之備。”[8]所以,很長一段時期奉行的是女性崇拜,具體到什么時候人知道須男女交合才能生子,現在還不能確知。不過,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雙鳥紋,讓人們感覺到此時的人們已經有了“雙”概念。石興邦先生在考察河姆渡文化遺址后說:“這里值得注意的是鳥紋都是雙雙對對出現,且為同一形象,共同守護或圍繞同一事物。究竟意味著什么,值得深思,也許是同一胞族中兩個女兒氏族在共同信念和共同生活條件下的寫照。”[9]石先生這段話的前一半是沒有問題的,后一半結論性的話可能不對。因為這“雙”更大的可能是當時人們對于男女的覺醒。鳥是分雌雄的,正如人分男女。之所以鳥紋要成雙成對地出現,是因為只有成雙成對的鳥才能生育。因此,此紋的寓意不是太陽崇拜,而是生殖,雙鳥所護的圓形物,不是太陽,而是鳥卵。
氏族社會的演化經過母系氏族社會和父系氏族社會兩個階段。母系氏族社會是女性掌權的社會,外族的男子可以與此氏族的女子同居,但是生下的兒女卻屬于女子的氏族。父系氏族社會則反過來,氏族的大權由男子掌領,此氏族的男子與外族的女子同居,生下的兒女應屬于男方的氏族。不過,這種子女所有權的問題與知道男女交然后有子女并不是一回事。所以,不能判定母系氏族社會的人們不知道男女的事。重視男女交歡最有力的表現莫過于史前巖畫,史前巖畫有好些男女交媾的直接描繪。
另外,有關民族始祖或圣人誕生的神話,不少涉及到男女關系。比如,伏羲與女媧的傳說,《獨異志》、《風俗通》等古籍均說他們既是兄妹,又是夫妻。帝堯的產生,“說是其母“感赤龍孕十四月而生” [10],這“感赤龍”就是與赤龍交媾。
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陶器中有一件紋飾特別與眾不同。此紋飾主體由三組兩兩相對的魚狀物組成,圖案中部上下各有一張人面,人面有眼睛和嘴。這幅圖案被專家們看成是男女雙體圖,而在筆者看來,應是男女同體圖。圖案主體下部的兩條魚形物,可以看作是兩條人腿。上下結合部的三個點可以看成是男女交媾的符號。主體圖案外有許多剪刀式的交叉符號,喻示著男女交媾。
男女關系是陰陽觀念的重要來源。《周易·系辭上傳》說“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1]136。眾所周知,乾是純陽之卦,坤是純陰之卦,它們是陽與陰的代表,而且作為《周易》的開頭兩卦,實際上是整個周易六十四卦系統的總綱,也是周易所表述的陰陽哲學的總綱。
關于陰陽觀念的產生,《周易·系辭下傳》有個說法:“昔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1]150按照《系辭下傳》的這個說法,陰陽觀念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天地自然變化,即所謂“遠取諸物”,二是人自己的生活,即所謂“近取諸身”。人自己的生活其中主要是夫妻生活。這兩個方面,在筆者看來也許后一方面更為重要。按《周易》陰陽哲學,陰陽各有其位,須得位才吉。家庭以夫妻為本,夫妻分屬陽與陰,他們應該各在其位,家人卦就很強調家庭人員的正位問題。家人卦的《彖辭》曰:“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庭正,正家而天下定矣。”[1]90除家人卦外,咸卦、恒卦也是專說男女關系問題的卦,咸卦說的是少男少女的關系,恒卦說的是長男長女的關系。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十分重視家庭。事實上,作為中華民族文化主體的儒家文化就立基在家庭關系的正確處理上。對家庭文化的重視,應該不是從孔子所處的東周時代開始的,它可以追溯到史前。興隆洼文化處于新石器早期,距今七千年,考古發現,那個時候的房屋遺址有家庭生活的痕跡。根據對房址的測量,房間面積為13平方米左右。[11]居住在內的人員應該不會超過4~5人,相當于一個家庭的住所。“距今7300~6100年左右的北辛文化遺址中,發現房屋面積比較小,一般只有4~6平方米,超過10平方米的極少”[12]171,這樣的房間只給一人住不太可能,最大的可能是一對男女住。大汶口文化晚期、仰韶文化晚期、馬家窯文化、屈家嶺文化遺址所發現的建筑遺址,供一個家庭住的房間很普遍。“從埋葬習俗來看,這一時期,單人葬開始大量流行,并逐漸取代以往普遍流行的多人合葬與同性合葬,另有一些成年男女的合葬墓出現,據推測應該是夫婦合葬。這表明,以個體核心家庭為主的家庭經濟,已經日益鞏固。”[12]173
從總體傾向來看,周易的陰陽哲學更多地來自處理以男女為基礎的人際關系的經驗和智慧,這一經驗與智慧應該源自史前。
四、 中華民族崇陽戀陰文化的源頭
“關于新石器時代社會組織的性質,學界一般認為是母系氏族社會。”[12]169直到新石器的晚期,才開始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如此長的母系氏族社會給中華民族的文化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
史前的考古發現,人們所奉行的神靈崇拜以女神為多。最著名的當然是距今7000年前紅山文化所出土的女神雕像了。 除紅山文化女神雕塑以外,河北灤平后臺子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孕婦像六件,其中有四件保存完好。陜西扶風案板遺址出土仰韶文化晚期孕婦像殘體,僅存軀干,飽滿,腹部隆起,腰部微曲。另外,內蒙古林西縣白音長汗興隆洼文化遺址一座半地穴式房子中出土有一石雕半身像,孕婦造型。女神像的出現也是母系氏族社會中女性崇高地位的反映。
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屬于母系氏族社會,在這里,考古工作者發現有女孩厚葬的例子。M152墓葬的主人是一年約三四歲的女孩,她的葬具為木棺,而男孩死去葬具為甕棺。至于成人,死去什么葬具也沒有,為土坑。這女孩的木棺葬具內,隨葬品非常豐富,有陶罐、尖底瓶、陶缽、石珠、石球、玉耳墜等,總數多達79件,而成人的陪葬物平均只有2.6件,由此可見女孩在部落中的地位之高。姜寨M7也是一座厚葬墓,墓主人是年約十六七歲的少女。她的隨葬品也相當豐富,有陶罐、尖底瓶、玉墜飾、石球等物22件,還在胸、腰部隨葬骨珠8577顆。
女性崇拜在史前是以多種方式進行的,上面所說的直接表現女人形象只是其中之一,也許更多的是以隱喻的方式進行的,像貝葉紋,許多人類學家、考古學家就認為很可能是女陰崇拜的一種隱喻方式。大地灣文化就有這樣的貝葉紋的陶器,而且制作相當精美。
葫蘆造形在史前有諸多的發現,大地灣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均發現精美的葫蘆瓶,這種造型也許直接來自葫蘆的啟示,干葫蘆有儲水的功能,自古至今一直為人們所利用。因此,史前初民用葫蘆造形應該沒有什么神秘之處。但是,中華民族的民間文化總是將葫蘆看成是多子的象征,不能排除史前的葫蘆造形含有生殖崇拜、女性崇拜的可能。
盡管母系氏族社會在全人類均曾經有過文化現象,但在中國它有著獨特的影響,一是它持續的時間很長,更重要的是,在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后,母系氏族社會的許多重要傳統并沒有完全退出,比如女性崇拜,雖然它漸漸地淡出了初民們的生活,但女性中的母親在生活中的地位仍然很突出,甚至很神秘。
商周民族仍然相信著他們的始祖是其老祖母與某種神靈交接的寧馨兒。《詩經·商頌·玄鳥》云:“天命玄鳥,降而生商。”[13]又《史記·殷本紀》云:“殷契母曰簡狄。”[14]在《拾遺記》、《列女傳》等書中更是繪聲繪色,將它演繹成一個美好的故事:簡狄有女戎 氏長女,一日與姐妹們在玄丘的一面湖中洗澡。忽然天空飛來一只黑色的鳥,那鳥銜著一枚卵,在經過簡狄的頭頂時,鳥卵墜落下來,剛好為簡狄所得,那枚鳥卵上有五彩花紋,簡狄十分喜愛,怕姐妹們來要這枚卵,就將它含在口中,不想將它吞下去了,后來懷孕了,生下了契。這契就是商人的祖先。顯然,這鳥卵不是一般的鳥卵,它是神特意送來的,富有神性。無獨有偶,周人的祖先也是其老祖母姜嫄與神靈交接的而產生的。傳說是姜嫄在野外踩到一個巨大的足印,回來后就懷上了孩子,這孩子就是周人的祖先棄。
雖然契、棄的誕生均是神靈賜予的靈氣,但是,它畢竟是在母親的腹中孕育的。簡狄、姜嫄的重要性不能低估。這讓我們聯想到女媧,女媧摶黃土制作了最初的人,它是人類的創造者,是人類的母親,而簡狄、姜嫄感神跡孕育了商人和周人的祖先,商與周是中華民族進入文明社會后最重要的兩個朝代。這個神話無異于表白:女人才是文明的創造者。
事實上,中華民族在進入文明社會后,雖然主要為男性執掌國家政權,是真正的男權社會,但也不是沒有女人掌權的朝代。更重要的是哲學觀念。中國最古老的哲學著作《周易》以陰陽為基本概念。這陰陽二字,是將“陰”放在前面的。實際上,在《周易》的制作者們看來,陰才是世界的本原,潛臺詞即是:女人才是人類之母。
這種思想也影響了《老子》,老子以“道”為世界本原。《老子》第四章說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5]75“象”是什么,“帝”是什么,王安石有一個理解,他說: “‘象’者,有形之始也;‘帝’者,生物之祖也。故《系辭》曰:‘見乃謂之象。’‘帝出乎震。’其道乃在天地之先。”[5]76作為“天地之先”的道,它又是什么呢?《老子》第一章的說法,既是“無”,又是“有”。無與有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說的,“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5]53。“無”與“有”“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5]53。這“玄之又玄”的門,又是什么呢?
《老子》第六章中有明確的說明:“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5]85說來說去,原來,這為產生天地萬物的門為“玄牝之門”——巨大而又深遂的女陰。玄牝是天地之根,是萬物之本,生命之母。老子在論述道的性質與品德的時候,事實上將女性的性質與品德概括進去了,他撰寫的這部亦名為《老子》的哲學著作實質為陰柔哲學,陰柔的典型形象,在人為女性,在物為水。從文學角度認識《老子》這是一部女性之歌,水之歌。
《老子》的崇陰哲學顯然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產物,盡管老子活在父權制的社會且已經進入了文明時代。老子的崇陰哲學一直受到中華民族的尊崇,當然,由于社會性質的變化,女性崇拜事實上也讓位于男性崇拜了。始于史前的崇陰哲學也就逐漸地發生一些變化。這一點突出表現在《易傳》之中,《易傳》的產生遠較《易經》為晚,它的思想比較復雜,有道家的思想,也有儒家的思想,觀點不很統一。其中關于天地、乾坤尊卑問題,《系辭上傳》說:“天尊地卑,乾坤定位。卑高以陳,貴賤位矣”[1]135。由“天尊地卑”得出乾尊坤卑,由乾尊坤卑又必然得出陽尊陰卑,男尊女卑。這一思想就與《易經》本義相差很遠了,也與《老子》的思想格格不入。
這就給人們的思想帶來了混亂與困惑,到底是陰陽還是陽陰,是陰尊陽卑還是陽尊陰卑?這一問題似乎一直沒有得到透徹的論述。
雖然哲學理論上存在著嚴重的矛盾,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似乎并沒有感到存在有什么困惑。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尊陽還是尊陰的問題取寬容靈和的態度。一是將一般情況與特殊情況既區分又統一起來。一般來說尊陽,但并不排斥在某種特殊情況特別是必要的情況下尊陰。人們一般不會主張女人干政,但武則天做皇帝,反對的人并不很多。二是將理性與情感既區分又統一起來。理性上人們尊陽,情感上人們愛陰。理性與情感雖存在一定的區分,但不將這種區分發展到對立的地步,而在總體思想上將它們統一起來:陰陽和諧、剛柔相濟。
中國人對待陰陽的這樣一種靈和態度幾乎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體現出來:治國,皇上主政,太后聽政;治家,男主外,女主內。審美表現更為豐富。藝術創作既崇志又尚情,既主氣又戀韻,既用剛又兼柔。欣賞山水,孔子有語:“知者樂水,仁者樂山”[15]。水柔也,為陰;山剛也,為陽。所有這些對待陽與陰的思想,概括起來,可用“崇陽戀陰”來概括。崇陽基于陽代表著發展的意志、進取的力量,這就是《周易》中乾卦的《象傳》所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1]26;戀陰則基于陰代表著和美的理想、友愛的情感,這就是坤卦的《象傳》所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1]31。
相當漫長的母系氏族社會給予中華民族帶來巨大的影響,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影響就是它的陰陽觀念,中華民族崇陽戀陰的人生哲學在很大程度上就來自史前的陰陽觀念。
注釋:
(1)《淮南子·兵略訓》云:“天圓而無端,故不可得而觀。”
(2)玉版出土地為新石器時代一處較大的墓葬地,墓葬中心有祭壇。祭壇長方形,面積達600平方米,有積石圈和祭祀坑。玉版出土于墓葬中,出土時,被夾在玉龜的背甲、腹甲之間。參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凌家灘——田野考古發掘報告之一》,文物出版社,2006。這足以證明玉版是祭祀的工具,應具有某種神秘的通天地鬼神的意義。
(3)有學者認為這圭狀物是“太陽閃光的圖案,是東夷人太陽崇拜的反映”,見李修松《試論凌家灘玉龍、玉鷹、玉龜、玉版的文化內涵》,《海峽兩岸古玉學會議論文專輯(1)》,臺北,2001年,第248頁。
參考文獻:
[1]朱熹,注. 李劍雄,標點.周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錢玄,等,注譯.周禮[M].長沙.岳麓書社,2001:223.
[3]李光地,編纂.劉大鈞,整理.周易折中[M].成都:巴蜀書社,2006:3.
[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凌家灘——田野考古發掘報告之一[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78.
[5]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M].北京:中華書局,1984.
[6]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編.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下冊)[G].北京:中華書局,1981:327.
[7]袁柯,校譯.山海經校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47.
[8]諸子集成(第六冊)[G].上海:上海書店,1986:255.
[9] 石興邦.我國東南沿海和東南地區古文化中鳥類圖像與鳥祖崇拜的有關問題[G]//田昌武,石興邦.中國原始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239.
[10]袁柯,周明.中國神話資料萃編[G].成都:四川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168.
[1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工作隊.內蒙古敖漢興隆洼遺址發掘簡報[J].考古,1985,(10).
[12]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