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1 03:37:5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人教版四年級語文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語文課程實踐性很強,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感受到生活處處有語文,語文處處為生活。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語文綜合性自主學習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活動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1)了解家鄉景物特點和鄉村生活的各方面情況。(2)學會說、寫有關家鄉景物和生活情況及對田園風光的感受或活動過程的見聞。
2、過程、方法目標:(1) 學會在活動中提出問題,有目的地收集資料,共同討論。(2)學會觀察大自然,發現田園景物特點。(3)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培養創新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老師帶領孩子們用審美的眼光審視自己的生活環境,為自己是一個鄉下孩子而感到無比慶幸,無比自豪,去搜尋鄉村的美,激發學生對鄉村生活的熱愛與贊美。
活動重點:1、學會說、寫有關農村景物和生活情況,對田園風光的感受或活動過程的見聞。2、學會在活動中提出問題,有目的地收集資料,共同討論
活動難點 :激發學生對家鄉生活的熱愛與贊美。
課時安排:1、第一課時指導學生如何開展圍繞主題的綜合性學習。2、安排一周時間讓學生根據自己制定的計劃進行綜合性學習。3、第二課時綜合性學習成果展示課
教學準備:1、教師了解學生對田園的認知情況,設計建議學生活動范圍和形式;并在活動過程中給予指導。2、學生在學習本組課文中了解各方面田園資料,發掘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并收集資料。3、準備表演匯報時的各種用品。
活動過程:
奏響一曲動人的田園交響樂──綜合性學習成果匯報會
一、導入
(師):同學們,眼下正是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之際,到處充滿了勃勃生機,當我們看到大地綻放的第一抹新綠,聞到春日里的第一縷花香的時候,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與喜悅,紛紛走出家門,走進田園,開展了一次《走進田園 熱愛鄉村》綜合性學習活動。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和分享美麗田園帶給我們的樂趣吧!首先有請我們的主持人閃亮登場!
小主持人:
1、我喜愛“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2、我向往“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1、我佩服“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2、我渴望“待到重陽日,還來就”
1老師們,2同學們,
合:下面我宣布 “奏響一曲動人的田園交響樂”語文綜合性學習展示會現在開始!
這次活動我們分成了四個樂章,它們是:
第一樂章 田園風光無限美
第二樂章 誰不說咱家鄉好
第三樂章 鄉村生活趣事多
第四樂章 田園詩歌齊分享
第五樂章 你寫我畫贊家鄉
二、展示活動:
1、田園風光組:(田園風光無限美)
這是我們小組收集整理的家鄉美景圖片,請大家欣賞。
小主持人:觀看了圖片,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咱們農村美如畫,做一個農村人,天天都生活在大花@里!
2、農家作物組:(誰不說咱家鄉好)
我們小組收集了許多農家產品,請同學們一睹為快吧!
小主持人:家鄉美,家鄉好,家鄉的水果蔬菜真不少!田園里果蔬飄香,酸甜苦辣應有盡有!感謝這個小組的同學向我們介紹了這么多知識,豐富了我們的積累!
3、趣味生活組:(鄉村生活趣事多)
我們小組給大家帶來的是地地道道的農家小玩具!
小組成員(齊):大家覺得我們小組的玩具好玩嗎?請把你的農家玩具和我們分享吧!
小主持人:在鄉村生活的孩子,可以隨時隨地和大自然親密接觸,信手取材于大自然,總能帶給我們無限的創造和驚喜,這樣的童年才是最有意義的!
4、詩情畫意組:(田園詩歌齊分享)
小主持人:我知道詩情畫意組的同學特別喜歡學習古詩,還收集了很多關于田園的詩和我們分享呢! 下面掌聲歡迎他們為我們表演“美麗的田園我的家園”詩文朗誦。
背誦《24節氣歌》和農諺。
小主持人:詩情畫意組的表演真精彩!
5、手抄報小組:(你寫我畫贊家鄉)
小組成員展示自己的手抄報,并作簡單的介紹。
小主持人:我們的匯報活動即將接近尾聲,下面請謝老師對我們的展示活動做一小結吧!
三、總結活動,回歸文本
同學們,我們的家鄉,美麗可愛,人杰地靈,物產豐富,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勤勞的人民。她是孕育和哺育我們的母親,她是我們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的搖籃。家鄉的一草一木,無處不飄逸著可愛的情絲。家鄉的藍圖更是絢爛多彩,我們誰不為此驕傲自豪!讓我們勤奮學習,練好本領,立志為家鄉的騰飛貢獻力量吧!
(板書: 熱愛鄉村)
四、在演唱《我們的田野》歌聲中結束活動
本次“走進田園,熱愛鄉村”綜合實踐活動雖然結束,但我們親近自然、探索科學的腳步從未停止,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本次活動!
板書設計: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接任新班,為有計劃有目的地完成四年級的教育教學任務,以提高教育質量和學生的素質為中心,以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為主線,從日常行為到學習習慣;從學習成績到身體素質等方面,力求每一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定的發展和提高。
二、學情分析:
本班共計學生75名,其中男同學41人,女同學34人。大多數同學學習積極、主動、思想素質良好,還有一部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閱讀能力較差,個別學生良好習慣還有待形成。在今后教學上要側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勤看書、多動腦,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四年級上冊教材與一、二、三年級教材是一脈相承的。
(一)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教材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四年級上冊教材,既注意落實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又注意落實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為了落實一以貫之的目標,首先在選文上下功夫,認真選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文,又能陶冶情趣,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啟迪和教育。還在“語文園地”中系統地編進了古詩詞、名言警句、對聯、成語故事等,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同時,在教材編排上也注意情感、態度與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與語文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融為一體。對于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就作為本冊的訓練重點,在教材中加以具體安排。既注意體現階段性,又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使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目標得到全面、準確的落實。
(二)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每組的課文都圍繞專題編選,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
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后有聯系,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于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于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里有多種呈現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三是在每組課文后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臺”“寬帶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四年級上冊的“我的發現”,在“發現”的范圍上有所擴展,安排了4個關于讀寫方法和習慣方面的發現,分別是:讀文章時要想象畫面,邊讀邊想提出問題,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認真、細致地觀察才能表達清楚。“我的發現”欄目的呈現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吐泡泡形式改為小林、小東兩個孩子的對話。這兩個孩子,可以理解為學生自己和他的一個學習伙伴。教材中,他們的對話一般只是提起某個話題,開了個頭,為同學們交流某一方面的發現留有較大的余地。
(四)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局限于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著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主要表現在: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系,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四、教學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于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工作目標:
建設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推動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六、教學措施:
1、多讀多記,多積累語言。
2、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3、搞好各項班級競賽。從各方面嚴格要求學生,特別是優秀生,增加班級優秀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競爭意識,努力在這學期的各項競賽都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4、加強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由于后進生本身的一些特點,比如比較懶散,行動比較緩慢,理解力上相對而言弱一些等,同時后進生經常在無形中受到老師同學的歧視,后進生缺乏自信心。因此后進生轉化的工作,一定持之以恒。這樣才能意識到希望,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與學習的信心,進而提高學習成績。
5、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學校的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要想得到家長的支持,首先應該掌握學生的各方面的情況,在細節方面下功夫,發現學生有什么異常的情況及時跟家長取得聯系,繼而解決問題。取得家長的信任,那么有助于班主任開展各項工作。6、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進行。培養習作興趣,提供和創造更多的習作機會,多組織展示和交流。
【范文二: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是貫穿我縣教育工作的一條主線,如何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確保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是這條主線的關鍵突破點。為了促使每一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定的發展和提高,我將在新的學期里繼續探究富有活力、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富有成效地完成本班的語文教學工作。開學伊始我認真學習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并細致地研究了第七冊語文教材的特點,領會了《教師教學用書》的相關要求,現結合教材特點和教學要求及本班學生實際情況,特擬定了如下計劃。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是我從三年級一手帶上來的,現共有20名,男生14名,女生6名。他們大多是農村偏遠山區的孩子,因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打工,所以都成為住校生。這些孩子基本都能吃苦耐勞,樂于助人,但因長期缺乏家長管教,目前還沒有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不完成家庭作業,合作探究意識淡薄,課外閱讀不夠堅持,習作興趣不濃,背誦積累走馬觀花,作業字跡不端正,鋼筆書寫不按規范等,這就導致全班成績穩定的尖子生不多,學習基礎薄弱,有個別學生特別貪玩,懶記知識、怕背書,如薛云龍、薛瑞環等,總是拖欠作業,成績有待提高。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它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除了扎實的語言文字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因此,引導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成長的現實需求和必然要求。
三、教材理解
1、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共分八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按專題編組。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并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3—5篇課文組成。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后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在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后課文連接起來,并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在部分課文后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幫助了解相關資料或豐富學生的閱讀。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
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本冊要求認識200字,會寫200字。本冊教材將每篇課文的詞語列在每組課文后為“詞語盤點”,分“讀讀寫寫”與“讀讀記記”兩欄。
2、教材重難點。
①重點學習18篇精讀課文,掌握其中的生字詞語。重視練習朗讀和默讀;理解內容;體會情感;領悟表達的方法;積累語言;向課外擴展延伸。
②學會寫書信。
③積累語文園地和精讀課文中的好詞好句。
四、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于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落實目標的基本措施
1、熟悉本冊教材的學期教學目標,把握單元教學和課文教學目標,認真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并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好課時教學目標。
2、識字寫字方面:完成認字的任務主要靠學生自學自查,教師可在學生自學自查的基礎上作適當檢查,并對少數不容易讀準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適當指導。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隨堂練習,按照規范要求學生認真寫好漢字,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進而促使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的養成,增強練字意識。教師要對不容易寫好的筆畫、結構以及容易寫錯的筆順作具體指導,使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對于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已經會寫的字構成的新詞,也可讓學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斷豐富詞語的積累,還可采用聽寫詞語等方式,檢查學生對字詞掌握的情況。另外,要憑借毛筆字和鋼筆字教材,加強對學生寫鋼筆字和毛筆字的指導。
3、閱讀教學方面: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注重以下五個方面的引導:練習朗讀和默讀;理解內容,體會感情;領悟表達的方法;積累語言;向課外擴展延伸。總之,要因文而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和安排教學過程,使每課的教學既把握住重點,又教出特色。另外,還要適時給孩子們推薦課外閱讀書目,鼓勵他們把看到的佳詞妙句積累到“采蜜本”上,拓展他們的學習視野。
4、口語教學上:要充分體現聽和說的雙向互動這一特點,還要根據每次口語交際的實際采用不同的互動方式,設法在雙向互動中使交流逐步深入,盡量捕捉學校或班上發生的具體的相關實例引入教學,上出特色,有效地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
5、習作教學上:強調如實表達,就是要寫真實的人、真實的事,反映真實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編。這樣,既能切實提高學生把握事物特點的能力和記實的表達能力,又能培養學生誠實的品質和良好的文風。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并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寫下來,能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加強書信等應用文的寫作指導,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修改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同時起步,修改的習慣在習作開始之日起就加以培養。
6、綜合性學習上:考慮到孩子還小,獨立活動的能力有個培養鍛煉的過程,因此教學中要體現既放手,又適當輔導的思想,著重抓好三個環節:一是通過布置,使學生明確任務,知道要做些什么,該怎么做;二是在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時時關心,了解活動開展的情況,及時表揚好的做法,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三是采用多種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本學期我接任新班,為有計劃有目的地完成四年級的教育教學任務,以提高教育質量和學生的素質為中心,以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為主線,從日常行為到學習習慣;從學習成績到身體素質等方面,力求每一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定的發展和提高。
二、學情分析:
本班共計學生75名,其中男同學41人,女同學34人。大多數同學學習積極、主動、思想素質良好,還有一部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閱讀能力較差,個別學生良好習慣還有待形成。在今后教學上要側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勤看書、多動腦,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四年級上冊教材與一、二、三年級教材是一脈相承的。
(一)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教材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四年級上冊教材,既注意落實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又注意落實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為了落實一以貫之的目標,首先在選文上下功夫,認真選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文,又能陶冶情趣,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啟迪和教育。還在“語文園地”中系統地編進了古詩詞、名言警句、對聯、成語故事等,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同時,在教材編排上也注意情感、態度與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與語文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融為一體。對于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就作為本冊的訓練重點,在教材中加以具體安排。既注意體現階段性,又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使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目標得到全面、準確的落實。
(二)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每組的課文都圍繞專題編選,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
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后有聯系,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于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于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里有多種呈現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三是在每組課文后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臺”“寬帶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四年級上冊的“我的發現”,在“發現”的范圍上有所擴展,安排了4個關于讀寫方法和習慣方面的發現,分別是:讀文章時要想象畫面,邊讀邊想提出問題,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認真、細致地觀察才能表達清楚。“我的發現”欄目的呈現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吐泡泡形式改為小林、小東兩個孩子的對話。這兩個孩子,可以理解為學生自己和他的一個學習伙伴。教材中,他們的對話一般只是提起某個話題,開了個頭,為同學們交流某一方面的發現留有較大的余地。
(四)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局限于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著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主要表現在: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系,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四、教學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于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工作目標:
建設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推動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六、教學措施:
1、多讀多記,多積累語言。
2、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3、搞好各項班級競賽。從各方面嚴格要求學生,特別是優秀生,增加班級優秀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競爭意識,努力在這學期的各項競賽都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4、加強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由于后進生本身的一些特點,比如比較懶散,行動比較緩慢,理解力上相對而言弱一些等,同時后進生經常在無形中受到老師同學的歧視,后進生缺乏自信心。因此后進生轉化的工作,一定持之以恒。這樣才能意識到希望,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與學習的信心,進而提高學習成績。
5、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學校的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要想得到家長的支持,首先應該掌握學生的各方面的情況,在細節方面下功夫,發現學生有什么異常的情況及時跟家長取得聯系,繼而解決問題。取得家長的信任,那么有助于班主任開展各項工作。6、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進行。培養習作興趣,提供和創造更多的習作機會,多組織展示和交流。
【二: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是貫穿我縣教育工作的一條主線,如何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確保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是這條主線的關鍵突破點。為了促使每一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定的發展和提高,我將在新的學期里繼續探究富有活力、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富有成效地完成本班的語文教學工作。開學伊始我認真學習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并細致地研究了第七冊語文教材的特點,領會了《教師教學用書》的相關要求,現結合教材特點和教學要求及本班學生實際情況,特擬定了如下計劃。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是我從三年級一手帶上來的,現共有20名,男生14名,女生6名。他們大多是農村偏遠山區的孩子,因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打工,所以都成為住校生。這些孩子基本都能吃苦耐勞,樂于助人,但因長期缺乏家長管教,目前還沒有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不完成家庭作業,合作探究意識淡薄,課外閱讀不夠堅持,習作興趣不濃,背誦積累走馬觀花,作業字跡不端正,鋼筆書寫不按規范等,這就導致全班成績穩定的尖子生不多,學習基礎薄弱,有個別學生特別貪玩,懶記知識、怕背書,如薛云龍、薛瑞環等,總是拖欠作業,成績有待提高。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它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除了扎實的語言文字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因此,引導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成長的現實需求和必然要求。
三、教材理解
1、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共分八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按專題編組。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并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3—5篇課文組成。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后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在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后課文連接起來,并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在部分課文后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幫助了解相關資料或豐富學生的閱讀。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
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本冊要求認識200字,會寫200字。本冊教材將每篇課文的詞語列在每組課文后為“詞語盤點”,分“讀讀寫寫”與“讀讀記記”兩欄。
2、教材重難點。
①重點學習18篇精讀課文,掌握其中的生字詞語。重視練習朗讀和默讀;理解內容;體會情感;領悟表達的方法;積累語言;向課外擴展延伸。
②學會寫書信。
③積累語文園地和精讀課文中的好詞好句。
四、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于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落實目標的基本措施
1、熟悉本冊教材的學期教學目標,把握單元教學和課文教學目標,認真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并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好課時教學目標。
2、識字寫字方面:完成認字的任務主要靠學生自學自查,教師可在學生自學自查的基礎上作適當檢查,并對少數不容易讀準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適當指導。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隨堂練習,按照規范要求學生認真寫好漢字,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進而促使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的養成,增強練字意識。教師要對不容易寫好的筆畫、結構以及容易寫錯的筆順作具體指導,使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對于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已經會寫的字構成的新詞,也可讓學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斷豐富詞語的積累,還可采用聽寫詞語等方式,檢查學生對字詞掌握的情況。另外,要憑借毛筆字和鋼筆字教材,加強對學生寫鋼筆字和毛筆字的指導。
3、閱讀教學方面: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注重以下五個方面的引導:練習朗讀和默讀;理解內容,體會感情;領悟表達的方法;積累語言;向課外擴展延伸。總之,要因文而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和安排教學過程,使每課的教學既把握住重點,又教出特色。另外,還要適時給孩子們推薦課外閱讀書目,鼓勵他們把看到的佳詞妙句積累到“采蜜本”上,拓展他們的學習視野。
4、口語教學上:要充分體現聽和說的雙向互動這一特點,還要根據每次口語交際的實際采用不同的互動方式,設法在雙向互動中使交流逐步深入,盡量捕捉學校或班上發生的具體的相關實例引入教學,上出特色,有效地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
5、習作教學上:強調如實表達,就是要寫真實的人、真實的事,反映真實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編。這樣,既能切實提高學生把握事物特點的能力和記實的表達能力,又能培養學生誠實的品質和良好的文風。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并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寫下來,能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加強書信等應用文的寫作指導,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修改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同時起步,修改的習慣在習作開始之日起就加以培養。
6、綜合性學習上:考慮到孩子還小,獨立活動的能力有個培養鍛煉的過程,因此教學中要體現既放手,又適當輔導的思想,著重抓好三個環節:
一是通過布置,使學生明確任務,知道要做些什么,該怎么做;
二是在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時時關心,了解活動開展的情況,及時表揚好的做法,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
三是采用多種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根據我與前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廣泛交流,還有以前的觀察,了解到本班學生思維相當活躍,個性張揚,但學習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每次考試成績都不夠理想,反映出孩子們基礎知識的不牢固,學習習慣不夠好,心浮氣躁。據前任老師給我講:本班孩子打上課鈴以后遲遲不回教室,上課時忙著各說各的,不善于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對最基礎的知識點不放在眼里,協作精神差,集體觀念不夠強,缺乏最基本的紀律觀念……看來,教學的著眼點不應僅僅停留在語文教學上,更不能僅僅看孩子們的成績,而應該從他們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閱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等)。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四、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詞語。
2.讀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再試著把問題分類,選出值得思考的
問題并解決。
3.歸納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弱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歸納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弱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難點
落實提出問題,并帶著問題思考的閱讀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個幸福的家,那你能說說家是什么嗎?學生自由
發言。(家是溫馨的港灣,讓我們的心暖和,家是遮風擋雨的港灣,
讓我們休息停靠……)
教師引入:(出示課件)同學們看,花叢中、陽光下,小動物們在自由
自在地翩翩起舞。突然,天空中電閃雷鳴下起了大雨,青鳥、麻雀都
回家躲避起來了,小蝴蝶躲到哪里呢?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
起去探尋蝴蝶的家。
二、自讀課文,認讀生詞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把生字詞勾畫出來多
讀幾遍。
2.剛才同學們讀課文都很認真,我們先來檢查一下生詞。
出示第一組詞語:吼叫、震撼、喧嚷、雨幕、黑壓壓、水淋淋。
指名讀。齊讀。
這些詞中你有不理解的嗎?
3.出示第二組詞語:輕盈、素潔、沾污、柔弱。
誰想讀讀這幾個詞?
這幾個詞語都是描寫誰的?(蝴蝶)
你有不理解的詞嗎?
讀了這幾個描寫蝴蝶的詞語,你有什么感受?
4.同學們還有不理解的詞語嗎?
學生自由提出解答。(也未可知、翻轉不定、家雀兒)
5.指名讀課文。
三、再讀文章,提出問題
1.交流所提出的問題是什么。
2.梳理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下節課學習。
3.整理問題,每小組保留三個問題。
四、帶著問題,初讀課文
1.理解了詞語,我們對課文的理解會有所提高,下面讓我們帶著自
己的問題,來讀一讀1、2
自然段。
2.請同學們談談你剛才提的問題解決了沒有。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課文中所描述的內容有強烈的對比效
果:雨很大,而蝴蝶卻很弱。這讓作者為蝴蝶捏了一把汗,產生了著
急的情緒。就讓我們下節課接著去探索蝴蝶的家。
板書設計:
蝴蝶的家
我的問題: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作者為什么特別在意這個問題?
它們的家為什么是美麗香甜的嗎?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品讀課文,依據問題,抓住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弱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歸納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弱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難點
落實提出問題,并帶著問題思考的閱讀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蝴蝶的家》。緊扣上節我們提出的問題讀中解決問題。
二、品讀感悟,理解課文
1.剛才我們初讀了課文,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嗎?是什么心情?(作者為蝴蝶著急、擔心)
你們呢?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作者為蝴蝶著急、擔心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心
體會,用筆畫出有關的語句,并寫出自己的感受。
2.學生匯報。
(1)天氣是怎么難為蝴蝶的?誰來讀一讀。找學生讀第二句,(出示第二句)此時作者心里在
想什么呢?誰能讀出作者的這種心情。
是啊!此時,天低、云黑、電閃、雷鳴、風狂、雨驟,讓人聽著心驚,看著害怕。這真是難
為蝴蝶呀?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指名讀,然后再齊讀。
(2)還從哪兒可以看出作者為蝴蝶著急、擔心?
預設:
想到這里,我簡直沒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樣著急。
從“怎么禁得起這猛烈的風雨呢”看出作者為蝴蝶著急、擔心。
教師引導學生:為什么從這看出為蝴蝶著急、擔心?作者當時在想什么?
作者剛才想到了什么?(它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由作者想到的你想到了什么?讓我們
讀出蝴蝶的美麗與柔弱。
是啊!這樣輕盈、素潔、柔弱的蝴蝶怎么能不惹人喜愛?怎么禁得起這猛烈的風雨呢?
如果再想下去,作者會想到什么?這樣美麗柔弱的蝴蝶要經受這樣的打擊,想到這里,這
簡直沒法再想下去了。
此時作者是什么樣的心情?誰能通過你的讀讓我們感受到作者此時的心情。
(3)“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為蝴蝶著急了”。這句話在文中兩次出現,“我”因為什么為
蝴蝶著急了?(作者找了多次都沒有找到蝴蝶,所以更著急了。)
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作者為蝴蝶找家時的著急心情,勾一勾、讀一讀。
通過對讀的方式來理解課文。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作者真為蝴蝶著急了。
一次次猜想,又一次次否定,作者一次次為蝴蝶找家,希望的是什么?
(4)還從哪可以看出作者為蝴蝶著急、擔心?
(5)讓我們來讀一讀小女孩的話。
(出示第五自然段)
小女孩是怎樣看待蝴蝶有沒有家這個問題的?(三個“一定”)
小女孩連續說了三個“一定”,你們想一想,小女孩在說這些話時心里在想什么?
在這篇文章里,這僅僅是小女孩的心聲嗎?你能從小女孩的話中體會出作者哪種美好的愿
小結:讓我們再讀小女孩的話,通過小女孩的話把作者的美好愿望表達出來。
三、課外拓展
學習與思考是人們在獲取知識過程中,兩個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維活動。只學習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學習也不行。只有將二者正確地結合起來,才算真正懂得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
這里所說的學習,主要指從書本上汲取間接經驗。古今中外,凡成大學問者,無一不是博覽群書,讀破萬卷的。人非生而知之,只有不斷學習前人的經驗、成果,充實自己的頭腦,才能進一步有所發現,有所創造。革命導師馬克思為了完成資本論這一巨著,曾在大英博物館潛心研究,留下了深深的足跡。可見認真讀書是成才所不可缺少的。要勤于學習,必須博覽熟記,持之以恒。魯迅先生說:讀書“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另外,學習還要持之以恒,要“戒怠荒,戒無恒,戒躁急,戒泛雜”,只有這樣,才能學有所成。
然而,學習本身并非目的,學會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知識才是真正的目的。為此,就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積極、認真的思考,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以及知識的有機聯系。如果學到的東西不經頭腦加工,就好比吃下的食物未經口腔咀嚼、腸胃消化,即便是美味佳肴,也不會被身體吸取一樣,非但無益,反而有害。法國作家伏爾泰對此有著十分精辟的論述,他說:“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可見善于思考是多么重要!
幾天前,爸爸買了幾條小金魚,不知要干什么,我覺得它們很好玩,就叫爸爸留下兩條給我養,爸爸答應了。我決定把它們養在水桶里。
我第一次到池塘里裝了半桶水,撒了點米,把金魚放進去,它們在里面游來游去,高興極了。看著它們津津有味的吃著食物,我心里樂開了花。
過了幾天,我去給金魚換水,為了方便,,我就從井缸里舀了半桶水。可是自從換了井水,小金魚有些反常,難道它們生病了,我急壞了。我想來想去,忽然想到小金魚是生活在池塘里的,我急忙又給小金魚換上了池塘里的水,啊,剛才不活潑的小金魚大概覺得舒服了,它們又擺動著尾巴和往日一樣快樂地游動著。
哦,我發現了,原來這兩個小家伙喜歡生活在池塘的水中。
[關鍵詞]單元 整合 備課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1-064
語文教學要真正還學生“輕負高效”的學習面貌,教師就要整體把握內容,獲得閱讀感受,遷移學習方法,拓展課外閱讀,從而尋覓出一條省時高效,深受學生喜歡的學習路徑,培植學生語文學習的動機與能力。
一、聚焦核心內容
人教版語文二下第六單元的課文,故事內容生動有趣、感人肺腑,既有繪聲繪色的人物語言、動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細膩刻畫。確定這單元的核心教學內容需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學段目標
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突出強調了以識字、寫字、朗讀為教學要義,側重考查學生能否通過朗讀和想象等手段,大體感受作品的情境、節奏和韻味。低年級課文教學無須太多理解,教師要把力氣花在指導學生識字、寫字、朗讀以及適當的積累運用上,要創設各種機會,設計有趣、有效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自主識字、有效朗讀、規范書寫、積累詞句,并能在課內有效運用。
因此,有了課程階段性目標的指引,就可以將語文課程的“是什么”轉化成語文教材的“教什么”,從而確立起以識字、寫字、朗讀、積累為核心內容的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價值體系。
2.單元導語
核心教學內容的選擇不僅要有學段意識,更要有指向這一組課文的教學共性。而“單元導語”就好似一個瞄準器,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它體現了編者意圖,是教與學的出發點、著力點。第六單元是一組關于寫人敘事的文章,通過具體的事例來展現人物的品質。單元導語在主題上立意鮮明:“從古到今,有許多品質優秀的人。有的人十分謙虛,有的人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有的人孝敬父母、關愛他人……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做品質優秀的好少年。”導語提供的信息與課文內容前后呼應,導語的指向也奠定了學習的基調:抓住“人物的優秀品質”,推敲人物的言行與內心活動。其實質就是讓教材心理化,讓教材更具可教性。因而,單元導語是不可忽略的備課要素。
3.文本特質
核心內容的確定要考慮學段目標、單元主題的統領,實施頂層設計,但同時要兼顧每一個文本的特質。這就好比木工制作家具時,雖“胸有成型”,但用料、美工、做法,仍需細細考究、獨具匠心。一個文本有其獨特的價值內涵,它的意義是在某個領域中被確定的,關鍵就要看教者能否從紛繁復雜的語言現象中抽絲剝繭,攝取精魂。如《畫家和牧童》一課,故事在塑造戴嵩這個人物時用了這樣的語言進行生動的刻畫:“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足見戴嵩聲名遠揚。再看:“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表現了戴嵩輕車熟路、深諳繪畫之道,畫技不凡;還有:“圍觀的人看了,紛紛夸贊。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畫活了,畫活了……”這樣形象直觀、立體化的語言,凸顯了戴嵩畫技的高超,是開啟兒童理解與想象最好的媒介。好的故事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折,赫赫有名的畫家居然也會有出錯的地方,當牧童公開指出戴嵩的錯誤時,大畫家虛心接受的態度為故事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就是基于文本特質的個性化的言語結構,其對比、沖突的情節鋪展深入文本內核,也使得戴嵩的形象躍然紙上、深入人心。
仔細研讀本單元其他幾篇課文,都有這樣意想不到的情節變化和精彩的語言描寫。如《我為你驕傲》,圍繞事情發展的順序組織文脈,兩張便條的構思還原了故事蘊涵的人性之美,“像兔子一樣飛快地逃走”“很不自在”等“言語秘妙”的發現強化了兒童的內心體驗,實現了現實中的我與文中的“我”的精神相遇,自然形成了對言語所蘊涵的語用意義的理解。故事,正因為有了有趣的情節才有了耐人尋味的意義。故事的核心價值在于情節和語言。
二、整合教材資源
從資源入手,領悟編者情感,是準確把握教材重難點,設計有效教學的依據。本單元圍繞“人物品質”,分別在導語、插圖、泡泡語、課后練習以及小資料中體現了編者的價值取向。如每篇課文的“泡泡語”就是很好的對話素材。像“大畫家戴嵩多虛心哪!牧童敢向大畫家提出意見,也很了不起。”這樣的對話指向人物的客觀評價,體現了文本的精神主旨。“老奶奶為什么要寫‘我為你驕傲’呢?”“老爺爺為什么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這些學習提示提綱挈領,叩擊著文本的關鍵點,直面文本的核心內容,完全可以拎出一條統整全文主線的關鍵問題,從而引發認知沖突,展開言語交際。而每篇課文的課后練習均圍繞“朗讀”或“默讀”這一訓練目標展開,從內容和形式上凸顯了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整合教材,成為互相聯系的整體。因而,這個單元的設計落腳點為:利用“泡泡語”設置問題情境,展開對話過程,確立讀、悟、習的課堂教學基本結構,聯動學生個體、語言實踐與人文思想的相互融合,讓學生在識字、朗讀與表達中有所啟迪,有所收獲。
三、優化教學設計
1.情境解詞:言語積累結構化
情境解詞即根據詞語構造規律或者幾個詞語間的內在聯系,融合文本具體語境,借助情境化的教學手段刺激學生記憶,由此建立起新舊知識間的聯結,擴展記憶容量,促進學生的詞匯積累,構建形象靈動的詞語教學。
第一組詞:紛紛夸贊 稱贊 贊揚(選自《畫家和牧童》
(1)同樣是夸贊的意思,課文連續用了幾個近義詞,你能找出來嗎?
(2)三個詞語意思相近,但有一點不同,誰知道?
(3)“紛紛夸贊”表示很多人夸戴嵩,“紛紛”表示多的意思。那如果表示不停地夸獎別人,可以用AABC的詞語形式說嗎?
(4)齊讀:連連稱贊 嘖嘖稱贊 頻頻稱贊……
第二組詞:走走停停(選自《三個兒子》
(1)你們來讀,老師來演。這桶水到底沉不沉?看你們怎么讀。
(2)沉嗎?你從哪兒看出很沉?(學生自由交流,聚焦“走走停停”)
(3)怎么看出走走停停就是表示水很沉呢?(聯系課文內容)除了關注詞語在文章中的含義,再看詞語的結構,有什么發現嗎?
(4)哦,兩個疊詞相加強調了水很沉很重,媽媽拎得很辛苦。我們再來想幾組AABB形式的詞。
(在學生自由交流的基礎上,出示“園地六”中六組同樣形式的詞語,指導學生讀中積累)
低段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對詞語的理解要設法從字面的抽象解釋轉化成具象的演繹,讓機械孤立的語詞扎根文本、觸及內心。如藝術化、表演式、聯想式的解詞方式,都試圖從詞語本身抽取其特點、本質或者基本的東西,聯結組塊,產生聚合,以此來豐富學生的積累,促進學生言語的發展。
當然,本單元識字模塊也可采用情境化手段,通過課題、圖片、游戲、語境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歸類識字,并通過排列組合等游戲進一步強化形聲字的特點,引導學生依據特點區分形近字、同音字,掌握辨析方法,提高漢字使用的正確率。
2.情境對話:言語理解立體化
案例:《三個兒子》
(1)小朋友讀書真認真!那么,在課文中你看到了幾個兒子?用手勢告訴我!
(2)答案是一個兒子的同學,和課文中的老爺爺想到一塊兒去了。看,老爺爺也是這么說的——
(出示:“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3)這樣說,媽媽可不同意啦,明明是三個兒子,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見一個?再去書中找一找,三個媽媽分別是怎么說的?
(4)根據學生回答,依次板貼關鍵詞:A既聰明又有力氣 B好嗓子 C沒什么特別
(5)孩子聰明又有力氣,嗓子好聽,最高興的當然是媽媽了,想想媽媽會怎么夸自己的孩子呢?(引導學生加上提示語入情入境地讀)可是第三個媽媽卻沒什么可說,想想她此時的心情,也來加個提示語讀一讀。
(6)這不是三個兒子嗎?明明是三個呀,你們怎么說只有一個呢?是和老爺爺一樣眼花啦,糊涂啦?(不是)是被第一個兒子迷住了?(不是)是被第二個兒子的歌聲陶醉了?(不是)難道是他?什么特點都沒有的,是他?(是)為什么?
至此,教師由“泡泡語”延伸開一條清晰的教學主線,在感悟“三個兒子”和“一個兒子”的矛盾與統一后,再以“議兒子”“賞兒子”“悟兒子”的大寫意、疊加式的結構組織教學,順勢把情感體驗引入朗讀實踐中,以期達到語言、表情、心理三位一體的朗讀效果。在最后一個環節的“悟兒子”中,結合第8自然段的表演讀,再鋪設一個情境對話的玄機:“哎喲,好辛苦啊,三位媽媽,此時你心里在想什么?你看,他來了——”出示第三個兒子的做法。“明白了,明白了,你們看到的一個兒子原來就是他!此時,這位媽媽還會像你們所說的是垂頭喪氣地說嗎?是失望地說嗎?那你就在這位媽媽面前,用上提示語夸夸他的兒子吧!”自然而寬松的因勢發展,集中而完整的訓練主線,形成了簡約而豐盈的課堂效果,為學生的言語理解提供了立體化的場景。
同樣,本單元另幾篇課文都可以構建情境對話的言語實踐板塊。如《我為你驕傲》可聚焦兩張便條的內容來引發故事沖突:一張被水打濕了的便條上到底寫了什么?老奶奶為什么要給小男孩寫便條?上面寫著“我為你驕傲”嗎?《畫家和牧童》可圍繞故事結局“一個著名的畫家卻向一個牧童拱手致謝”來設置問題懸念,引發認知沖突,激起話語訴求。《玩具柜臺前的孩子》可創編故事結尾:當售貨員阿姨再次見到小男孩時……話題的建構要不斷策劃“喚醒、滿足與轉化”學生內心需要的語文活動,這樣才會扎實活潑地幫助學生建構他們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語言。
3.語境推衍:言語表達整體化
語文課重在學習語言表達。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要達到規范妥帖,教材就是最好的例子。
案例:《畫家和牧童》
(1)戴嵩的畫技真是高超,你看,商人在稱贊,教書先生在贊揚,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
(2)隨機點撥:這位商人,你為什么要連說兩個“畫得太像啦”?(引導學生關注語言形式)
(3)你覺得怎樣的畫才是“絕妙之作”呀?(板書:絕妙之作)
(4)如果你當時也在場,你會怎樣夸贊他呢?別急,我們先去詞語“加油站”加加油。出示其他詞語——“上乘之作,神來之筆,活靈活現,出神入化,栩栩如生”,請小朋友用上這些詞語夸一夸戴嵩的畫,大家可以自己夸,也可以學學課文里的樣子夸。
(同桌練習——指名夸——全體起立夸)
我家的魚缸里養著10條具有各自特色的錦鯉。它們是我家唯一的寵物。
這些錦鯉長得可真漂亮:有的長著一雙像黑珍珠一樣的眼睛,仿佛正對著我說:“看,我的眼睛多漂亮,誰也比不上我!”;有的魚上唇是黑的,下唇是紅的;有的全身是金紅的,像是灑了一身金粉的公主一樣,全身金光閃耀;有的全身布滿黑白相間的條紋,和動物園里的斑馬身上的條紋一模一樣;有的肚子大大的,游泳的時候非常慢,顯得特別笨重,傻乎乎似的;有的全身是銀色的,在黑暗中像一塊銀子;有的尾巴短小短小的,你可不要小看它哦!它的游泳技術比魚缸里所有的魚都好哩!錦鯉們游泳的動作可優美了,有時候擺動著魚鰭,緩慢地向前游著,有時候睜著大眼睛,微微地擺動著苗條的身子。
記得有一次,我做完全部作業,收拾好書包,走出房門,看到錦鯉們再魚缸里快活地游著,頓時我也感到很快活,所以走了過去。錦鯉以為我會把飼料放到魚缸里,它們拼命地游到我面前,拼命地搖尾巴,好像正在對我說:“我和伙伴們已經2天沒有吃東西了,肚子餓啊,請你給我們一些飼料好嗎?”我很同情這群“小家伙”,便趕緊放了一點飼料進魚缸里,它們一看見飼料,就立刻游上去,它們的嘴不停地一張一翕地吃飼料。呵呵,它們吃飽了就向我游過來,擺擺尾巴,好像在說:“謝謝你給我們飼料。”
我愛這10條具有特色的錦鯉,就算以后要搬家了,我也得帶它們走。我會永遠記著它們。
【教學目標】
1.
通過調查交流,了解自己名字里的故事,了解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
2.聽別人講話的時候,能有禮貌地回應。
3.樂于交流,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態度禮貌大方,能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與人展開交談。
【教學重點】
1.抓住講話的主要內容。
2.聽別人講話的時候,要禮貌地回應。
【教學難點】
聽別人講話的時候,要禮貌地回應。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活動主題
1.教師導語:?同學們,每次升旗的時候,我們都會奏響國歌,唱起國歌,你們知道譜寫國歌的作者是誰嗎?
2.教師引導:你們知道音樂家聶耳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嗎?猜猜看?(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預測的運用)
3.教師小結。
音樂家聶耳:原名聶守信。他幼年就能夠把聽到的歌曲很快地唱出來,別人因他耳朵好使,而他的姓又是三個“耳”字組成,便叫他“耳朵”。他后來專業搞作曲,就索性改名“聶耳”。
【設計意圖:運用多媒體課件,介紹著名音樂家名字的來源,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課件出示)名字里的故事
二、介紹自己名字的含義。
,
1.請學生介紹自己名字的故事,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1)談話過渡:你們這些好聽的名字是誰給起的呢?他們為什么給你起這樣的名字呢?誰能說說你的名字小故事?
(2)四人合成一組,小組交流。
(3)周圍的小朋友都知道你名字里的故事了,你愿意說給大家聽聽嗎?(指名說,師隨機點評。)
三、激趣活動,小記者采訪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你有,我有,大家有。想知道身邊更多同學名字的含義嗎?想了解他們名字里的故事嗎?老師來做小記者,來采訪一下他們,去探詢他們名字里的故事?我們大家可以看看老師是怎么問的,同學是怎么回答的可以學一學。其他同學做小老師,認真聽,等會說一說。
(2)我相信下面還有很多小朋友們想知道同學們名字里的故事呢,誰扮演小記者來采訪同學,(師生交流、生生交流。)
(3)通過采訪、交流,你了解了誰的名字?說說看。(生說)
(4)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不是隨便起的,名字里面包含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望和美好祝愿。
(板書:期望?美好祝愿)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采訪活動,互相介紹自己的名字,總結名字背后的美好祝愿,了解名字的獨特性。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了合作探究意識。】
1.引導學生說說男孩、女孩的名字叫起來感覺有什么不同。
(1)談話過渡:男孩的名字和女孩的名字叫起來感覺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2)學生發言。
3)教師小結:一般男孩的名字比較響亮、鏗鏘有力,女孩的名字比較溫馨、文雅、清新。(板書:男孩名字:響亮?有力??女孩名字:文雅?清新)
(4)說說對自己名字的感覺:你覺得自己的名字怎么樣?是比較響亮?還是很獨特?還是聽起來很美?
2.進一步感受自己名字的獨特性。
(1)喊喊名字:你們喜歡自己的名字嗎?讓老師喊喊你們的名字,喊到誰,誰就站起來,響亮回答老師。(按順序喊每個學生名字)
(2)除了大名,有些同學還有小名吧?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乳名。
四、了解名字,拓展練習。
1.真好!我們不但知道了同學們的名字,還了解了名字里的故事。老師再來說兩個人的名字,你們看認不認識。(巴金、冰心)
(課件出示名人名字里的故事)
作家老舍名字的由來
地質學家李四光名字的來歷
五、活動延伸,課堂小結。
1.你還知道哪些名人名字的含義或者來歷呢??引導學生
2.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原來小小的名字里有著大學問呢!
【板書設計】
口語交際:名字里的故事
男生的名字:響亮?有力
女生的名字:文雅?清新
家人的期望、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