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6 07:02:2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藝術欣賞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189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每個人一生下來就有一種高級的潛在的需要,即自我實現的需要,而審美需要即是其中的一種。而且當人的其他非審美需要得到相當的滿足之后,那種整合的審美需要才能逐漸被主體意識到,從而化為人們追求美的積極動力,藝術創作與藝術欣賞活動便隨之產生。但是由于藝術趣味的差異性,又使藝術創作或藝術欣賞活動因個體的差異而不同。一個人的藝術趣味決定了其藝術創作或欣賞活動的方向,同時藝術趣味的健康或病態、進步或落后亦決定了其藝術創作或欣賞活動的優劣,因而,藝術趣味是藝術領域中的一個重要范疇。
《當代世界美學藝術辭典》中對于藝術趣味的定義如下:“藝術趣味使之人以相應的方式欣賞和評價藝術作品的能力”。藝術趣味是個人(社會)藝術經驗的概括,主要是在藝術的直接影響下形成的,但是不能認為藝術趣味只是派生與藝術客體的品質和與藝術客體接近的強度。在藝術趣味的形成和確立上,許多東西取決于一個人本身的生物心理特點:藝術感知能力,對于這一方面的過分強調唯心主義美學得出藝術趣味的本性以個人的天賦特性為基礎的結論。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美學的觀點,藝術趣味的感性基礎是受客觀因素制約的。按伏爾泰的說法,藝術趣味是一種特殊的“對藝術中的美和丑的敏感”。藝術趣味的形成取決于許多因素,除了藝術經驗外,還有個人的年齡、生理心理特點以及個人一定的社會群體屬性和階級屬性、專業知識和生活經驗、興趣和需要的不同等。藝術史上常有某些藝術家由于思想和藝術立場的不同而不能接受其他藝術家創作的情況,列夫托爾斯泰曾否定莎士比亞的創作,斯塔索夫對布留洛夫的回話持批判態度,柴科夫斯基否定勃拉姆斯的音樂。這并不等于說列夫托爾斯泰等人的藝術趣味不高,而是在他們高度發展的趣味中存有某些片面的成分。趣味的多樣性對藝術趣味中的個人判斷與集體判斷之間的相互關系也有影響,千百年來,唯心主義美學在這個問題上形成了“從少數人出發”的觀點,這種觀點把貴族“藝術行家”的個人主見同“大眾”的意見加以對立。但也有與此完全不同的觀點,即以“多數”表決的方式機械地解決藝術作品價值的問題。但是,無論哪一種觀點都不能真正決定趣味判斷的高低,真正的高低只能取決于對趣味水平客觀的判斷,但是要為真正客觀的藝術趣味而斗爭,必須始終注重講求論爭的文化修養,必須以尊重的態度對待論爭者的趣味人格。
通過以上對藝術趣味的分析,可以看出,藝術趣味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藝術趣味具有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即表現為主體個性的差異和時代、民族、階級的差異。
主體的個性特征,由先天與后天,生理與社會等多種因素的復雜影響所造成,因而是千差萬別的,而這種差異性又給藝術趣味打上了深刻的印記,使藝術趣味也呈現出個性的差異,這主要體現在形象感知的差異和內容領悟的差異兩方面。主體各感覺器官敏感程度的不同以及感官功能發展的不平衡是引起形象感知差異的主要生理原因,此外還有復雜的心理原因,如知覺不同,分析型和綜合型以及介于二者之間的分析綜合型對于事物的感知會有不同的結果,即由于生理心理上感知的差異,造成了個體形象感知的差異。再者,由于不同的主體對具體美感對象的態度、關系不同,感受時主體的選擇方向、敏感程度、注意程度以及記憶聯想的具體內容亦會有很大差別,因而其感受時的領悟和情感反應也就各不相同。同時主體對于某一藝術門類的形成、技巧和手法的熟悉程度,也直接影響到對藝術作品的體驗和領悟的深度。
藝術趣味除了其存在主體個性特征的差異,不同時代,民族和階級的藝術趣味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特定時代的人們,由于受到時代特定的實踐內容和社會思想的影響和制約,會形成特定時代的審美思想,并在這種審美理想的指導和規范下,形成具有時代特征的藝術趣味。不同的民族由于其生活習慣、思想文化傳統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差異,使不同民族間的文化心理各相歧異,其藝術趣味也就隨之不同。由于階級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不同的階級,以其經濟利益為基礎,再結合不同的民族和時代特色,便形成自成一體的政治、思想、倫理和道德觀念,同時亦形成了不同的審美理想和藝術趣味。
其次,藝術趣味除了其存在差異性外,亦存在著共同普遍性。藝術趣味欣賞的主體是人,人是不能脫離社會關系而獨立存在的,做為一定生產關系、階級關系、家庭關系及宗教關系等諸多社會關系的承擔者,其藝術趣味就不能不包含和體現著其特定時代、民族和階級的共同審美要求和趨向。正如黑格爾所說;“真正不朽的藝術作品當然是一切時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賞的”,也就是說藝術趣味的共同性不僅存在于特定的時代、民族和階級中,不同的時代、民族和階級亦存在著共同的藝術趣味。當然藝術趣味的差異性和共同性并非截然分開,二者相互滲透,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既然藝術趣味存在著差異性和共同性,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和優化藝術趣味時要看到二者的區別和聯系,既要注意其差異性,又不能忽視其共同性。在優化藝術趣味的具體措施方面,有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要優化藝術趣味首先要培養和提高欣賞者的藝術感知能力。人們在欣賞藝術作品時,必須以直接感知的方法去感知對象的色彩、線條、形狀、聲音等。現代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人們感知所得信息總和的85%以上來自視聽感官,正如馬克思所講的“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樂美的耳朵”。知覺則是在感官的基礎上對事物整體和綜合的把握,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活動,人們只有具有敏銳的藝術感知能力,才能對藝術作品具有較強的感受能力,才能真正領略到藝術美感,從而進一步激發人們的審美需要和審美期待,并形成健康濃厚的藝術趣味。同時藝術感知能力的提高和審美欣賞水平的提高,使人們避免停留在庸俗或低級趣味的作品之上,而是轉向典雅藝術,從而使藝術趣味得以優化。超級秘書網
第二,要優化藝術趣味,要求欣賞者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要加強自身的藝術修養和思想修養,如此才能更好地深入藝術作品深層,體驗藝術的巨大魅力,獲取更高級的審美愉悅。只有以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做為指導,才能使人不致滿足沉溺于低級庸俗時的津津自得,同時得益于深厚的文化修養和對藝術規律的獨特把握,使欣賞主體能夠充分自由地想象、回味、輕咂、細品作品的深邃,在藝術欣賞的過程中獲得一種“高峰體驗”,達到一種至高境界。好的作品能引起人們心靈上的共鳴,可以凈化人的靈魂,而正是由于藝術作品如此強大的魅力,才吸引著無數的藝術創作者和藝術欣賞者為開拓和體驗一個又一個藝術巔峰而努力和超越。
第三,由于藝術趣味的差異性,要求藝術家們根據不同的藝術趣味創作出符合不同審美需要的作品,以適應趣味多樣化的要求;同時人們求新立異的心理也影響藝術趣味的多樣性。猶如達爾文的進化論中物種的變異產生了物種的多樣性,進而才有了自然選擇和優勝劣汰,藝術作品也需要有多樣性來人的視覺和感官。因為,如果藝術作品單一,長此以往,欣賞者對此類藝術作品的趣味就會減弱甚至消失,因此藝術需要變異。一些美學家曾認為美在新奇,主張藝術家要善于發現,選擇新的角度、途徑和方法形式去創造新的藝術風格,“一部藝術史實際便是風格史,所謂風格史,也即是自我感受的變遷史”。如在文學中,新詞麗句,怪字僻語、獨特比喻等易于產生陌生感和新鮮感,從而引起人們的關注,所以某些形式主義文學理論主張寫作要選擇異于日常語法規范的詞匯和句子。但是若單獨為追求關注而在藝術創作上孤投一擲,又會使藝術陷入畸形和扭曲的病態。真正的藝術來源于真實的生活,只有藝術家善于從平凡的生活中發掘出不平凡的內涵,才能真正引起欣賞者的共鳴。看米勒的《拾穗者》,恍惚之中,自己已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在金色的夕陽下,正置身于歸家的途中
一是,教師教學主導性被弱化。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總是在教師備課的基礎上根據教學預設將課程相關信息組合而成的。也就是說,在上課前就已經形成了一個關于教學內容和授課過程的框架,上課時教師基本上按照這個框架的邏輯關系進行教學的,這很容易使教師受到束縛,影響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把控,削弱教師教學主導性的發揮。對于藝術欣賞課來說,如果按課件設計依次呈現教學內容,本來應有的教師現場的即興表演、示范、演講、討論等就會被一些已經安排好的音像以及現成的結論展示所取代,表面上看似乎熱熱鬧鬧,實際上把教師講課變成了課件演示,教師成為教學中的配角,失去了引領整個教學過程的地位,與學生失去了互動和交流,拉開了與學生間的距離,使整個課堂毫無生氣,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量繁雜引發審美疲勞。的確,多媒體技術巨大的信息容納功能極大地拓展了藝術學習的空間,改善了學習環境,但是過多地采用音樂、圖片、視頻、動畫等信息材料來充實和補充教學內容,必定會造成教學內容的繁雜,重點內容無法突顯。有時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內容展示更多信息,只能加快速度,從而忽視學生接受和理解知識的節奏,使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體會、感悟藝術作品,也沒有時間去思考藝術相關問題,藝術學習只能是走馬觀花,不僅無法抓住重點,反而會喪失興趣,引起審美疲勞。
三是,忽視課程內容關注外在形式。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有些教師將更多精力放在課件本身的形式上,比如模板的選擇、圖片的運用、音樂的穿插以及它們之間的配合與變化,力求課件形式的完美,甚至為了吸引學生的眼球無意中犧牲一些相當重要的內容,為課件而課件,逐漸模糊了教學目標,遠離了教學內容,只能給學生留下課件精美的印象,對于應該了解的藝術作品及其深層含義仍然一無所知。
四是,課后設計缺失。目前多數多媒體教學只注重課前的備課及教學設計,只要將教學內容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整理出來,并結合多種信息組合在課程中呈現出來就算結束了,至于課后學生如何進行復習,如何進行課后的拓展學習,如何完成作業,如何進行平時的考核,教師很少關注,因而也很少在進行課件制作時去考慮這些問題,藝術欣賞課程的教學也不例外。對于非藝術專業學生來講,課堂學習藝術的時間畢竟很有限,留下的課后時間和空間的空白,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這些問題的出現,筆者認為可以歸結為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對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角色和地位認識不足。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優越性使一些教師忽視了它真正的地位和作用,沒有更明確的認識到多媒體技術的作用是結合教學內容對各類信息進行整合,以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是為教學本身服務的。無論其設計多么新穎、功能多么強大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學手段,也不能取代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另一方面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力不足。雖然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整體運用水平不高,多數教師只是做到將圖片、音像及文字材料按照事先準備的提綱整合在一起,缺乏對多媒體技術的進一步挖掘、應用和創新的能力。對信息的分析選擇、信息的再次加工、信息的合理利用仍然處于初級狀態,不能真正達到教學的要求。另外,多媒體技術與教
二、目前,普通高校中多媒體技術與各類課程
有機結合,以它特有的形象性、生動性和豐富性,改善了教學環境,提升了教學效果,為教學質量的提升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其中,多媒體技術與藝術欣賞課程的有機結合,更為高校非專業藝術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其作用主要表現為:
一是,多媒體技術將課程中的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多種信息聚集起來,通過整合構成一種聲畫并茂、視聽全面、動靜變化的豐富有趣的教學形式,營造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學習環境。它以生動活潑的畫面、富于趣味以及聲情并茂的展示,徹底改變了過去欣賞課中音樂欣賞只靠錄音機,美術作品只有少數范圖,教師只憑一張嘴介紹分析作品的尷尬局面,使課堂變得更富吸引力。
二是,多媒體技術可以容納更多的與課程內容相關的信息,除了各類藝術作品之外,還有大量的涉及藝術學科前沿和新藝術潮流等信息,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超越時空的新的藝術世界,拓展了認識藝術、感悟藝術、理解藝術和研究藝術的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視聽等感覺器官,強化了藝術學習的效果。
三是,多媒體技術為藝術作品的欣賞提供了多樣的呈現方式,無論是音樂作品還是美術作品都可以以更多的形式引入課堂,比如對于繪畫作品欣賞,既可以直接用多媒體展示作品進行介紹,也可以用有關于作品的故事等視頻播放展開,還可以借助一些有關的音樂材料加以展示等,這些多樣化的引入手段可以使學生更快進入課程情境,從多個側面和角度去感受和體會,從而獲得對作品的感悟,更好把握作品真正的內涵。
四是,多媒體技術所具有操作的快捷性,既使某些教學環節得以精簡,教師有更充裕的時間對藝術作品進行深入的講解和分析,又可以將經典藝術作品反復呈現,為學生接觸藝術作品提供充足的機會,利于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強化教學效果。盡管多媒體技術在藝術欣賞教學中優化了學習環境,拓展了學習空間,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教學效率,但在不斷地實踐中也逐漸暴露出其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教師教學主導性被弱化。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總是在教師備課的基礎上根據教學預設將課程相關信息組合而成的。也就是說,在上課前就已經形成了一個關于教學內容和授課過程的框架,上課時教師基本上按照這個框架的邏輯關系進行教學的,這很容易使教師受到束縛,影響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把控,削弱教師教學主導性的發揮。對于藝術欣賞課來說,如果按課件設計依次呈現教學內容,本來應有的教師現場的即興表演、示范、演講、討論等就會被一些已經安排好的音像以及現成的結論展示所取代,表面上看似乎熱熱鬧鬧,實際上把教師講課變成了課件演示,教師成為教學中的配角,失去了引領整個教學過程的地位,與學生失去了互動和交流,拉開了與學生間的距離,使整個課堂毫無生氣,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量繁雜引發審美疲勞。的確,多媒體技術巨大的信息容納功能極大地拓展了藝術學習的空間,改善了學習環境,但是過多地采用音樂、圖片、視頻、動畫等信息材料來充實和補充教學內容,必定會造成教學內容的繁雜,重點內容無法突顯。有時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內容展示更多信息,只能加快速度,從而忽視學生接受和理解知識的節奏,使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體會、感悟藝術作品,也沒有時間去思考藝術相關問題,藝術學習只能是走馬觀花,不僅無法抓住重點,反而會喪失興趣,引起審美疲勞。
三是,忽視課程內容關注外在形式。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有些教師將更多精力放在課件本身的形式上,比如模板的選擇、圖片的運用、音樂的穿插以及它們之間的配合與變化,力求課件形式的完美,甚至為了吸引學生的眼球無意中犧牲一些相當重要的內容,為課件而課件,逐漸模糊了教學目標,遠離了教學內容,只能給學生留下課件精美的印象,對于應該了解的藝術作品及其深層含義仍然一無所知。
四是,課后設計缺失。目前多數多媒體教學只注重課前的備課及教學設計,只要將教學內容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整理出來,并結合多種信息組合在課程中呈現出來就算結束了,至于課后學生如何進行復習,如何進行課后的拓展學習,如何完成作業,如何進行平時的考核,教師很少關注,因而也很少在進行課件制作時去考慮這些問題,藝術欣賞課程的教學也不例外。對于非藝術專業學生來講,課堂學習藝術的時間畢竟很有限,留下的課后時間和空間的空白,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三、這些問題的出現,筆者認為可以歸結為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對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角色和地位認識不足。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優越性使一些教師忽視了它真正的地位和作用,沒有更明確的認識到多媒體技術的作用是結合教學內容對各類信息進行整合,以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是為教學本身服務的。無論其設計多么新穎、功能多么強大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學手段,也不能取代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另一方面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力不足。雖然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整體運用水平不高,多數教師只是做到將圖片、音像及文字材料按照事先準備的提綱整合在一起,缺乏對多媒體技術的進一步挖掘、應用和創新的能力。對信息的分析選擇、信息的再次加工、信息的合理利用仍然處于初級狀態,不能真正達到教學的要求。
四、另外,多媒體技術與教學設計結合不到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目前多媒體技術與教學設計的結合僅限于課堂內容,既缺少對技術運用前的充分準備和認真思考,又缺乏課后多媒體技術如何發揮更大作用的探索,即在欣賞課教學設計時對如何全面發揮媒體技術的作用還缺乏更深層次的研究和探索,無法展示其更多優勢。基于以上原因,筆者認為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進一步改善藝術欣賞課教學,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效果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一是,充分關注教師的教學主導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應該體現于整個的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備課時教師應將學生實際狀況、教學內容和多媒體技術通盤考慮進行教學設計,要特別注重講授知識的結構性和系統性,同時要對教學中不同知識如何展開以及音像圖片等信息的穿插運用有一定的預見性,在媒體制作時必須進行認真考慮。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要隨時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媒體播放和展示的進度,同時可以改變策略,或者采取現場示范演唱的方式,或者邀請同學演唱的方式,或者以提問研討的方式等調整教學節奏,為學生營造一個深入體驗藝術作品的空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同時,要利用多媒體所包含的各類信息引導學生加入到對藝術問題的探究和討論中來,比如,在討論戲曲面具創作的基本規律時,通過媒體展示各種具有代表性的面具,引導學生對面具及人物特征之間關系進行思考和討論,得出面具創作的基本特征,并結合這一認識讓同學們自己設計面具,在整個過程中增強師生間的互動性,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二是,開發多媒體藝術實踐功能。要改變欣賞課教學中單一地展示音像圖片資料、邊看邊講解的程式化授課方式,應該在課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多設計一些藝術實踐的環節。因為對藝術的理解和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親自實踐,動手畫一畫才能感受到筆墨的魅力,才能了解色彩的和諧,才能明白構圖的獨特;拍過照片才能了解光線與色彩變化的微妙關系,等等。也就是說,藝術實踐是欣賞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應被忽視,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教學生一些簡單的自拍視頻制作、卡通動漫的制作以及微電影的拍攝等,還可以指導學生借助媒體進行新的繪畫、歌曲等作品的創作。這些實踐活動巧妙地把學生的實踐體驗和鑒賞體驗結合在一起,使學生獲得更豐富的對美的體驗,激發其想象力,提升其創造力。
初中生由于其年齡特點,對人體雖有一定認識,但尚處于朦朧狀態。加之受當前電視、電影、書刊、雜志等各種媒介的影響,他們對人體內容的接觸較以前的學生要多。但由于缺乏抵抗力而易受不良影響。一些學生就是受黃色書刊的影響而走上犯罪歧途的。現代社會中雖然人們思想解放,但作為成年人的家長也極少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造成了他們在性別、人體知識方面的神秘和空白,這就更需要在教學中加以正確的引導和填充。
在教學生學習人體結構時,除了講解骨骼、肌肉的名稱、位置、作用及男女形體的差異外,還要告訴他們,這個世界由男女兩性組成,學習人體結構就是要正確認識自己,了解內在結構及外部形體。男性由于骨骼大、肩寬、肌肉發達,因此男人體形給人以強健的力量感。而女性由于骨骼較孝肩窄、皮下脂肪較多,給人以豐腴的曲線美之感。我在教學時準備了許多體育動態圖片和服裝動態效果圖,引導他們回憶看過的體育比賽,思考體育健兒強健的體魄所體現出的美感;再引導他們回憶看過的服裝表演,或看一些體操表演的圖片,使他們對女性的豐腴秀美有一定的認識。
5、意蘊解釋是繪畫鑒賞的最深層次
6、藝術是非常復雜的現象,所以教師可以有自己的傾向性意見,但不宜以一己之見,或封閉的、獨斷的評判來概括和指導學生
7、審美接受不單是視覺接受,也不只是大腦接受,而是整個身心的接受
關鍵詞:形式分析意蘊解釋價值判斷
在常人眼里,畫畫遠比看畫難,其實不然。著名藝術社會家豪澤指出:“人可以生來就是藝術家,但要成為鑒賞家卻必須經過教育。”所以有許多兒童畫家,農民畫民間藝術家也是文盲;但絕無兒童鑒賞家和文盲藝術家。可見,繪畫藝術鑒賞是一種由后天專門訓練所獲得的一種特殊能力。
繪畫藝術鑒賞教育是將受教育者帶入繪畫這一特殊視覺領域,使他們在大量接受古今中外繪畫作品的基礎上,特別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訓練對視覺藝術語言的領悟能力、豐富的情感體驗能力,進而育成健康的審美趣味,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和高尚的審美理想。
在我們的繪畫藝術教育中,我認為應將繪畫鑒賞作為其基本內容,單純靠學校每周一、二節課的課堂教學來訓練來練就繪畫賦形表現能力,無疑是不自量力的。而培養繪畫鑒賞能力無疑是美育的主旨,也是學校教育可以實施見效的。這在西方許多國家都曾達到驗證。
那么,如何培養我們的學生這種特殊努力呢?
“觀千劍而識其器”,最重要的是大量接觸藝術作品。教師是引導者,引導學生去“讀畫”,進而接受。這種接受非觀賞接受。象在展覽館看畫展,隨意遛一遛,大體看一看,有賞心悅目之感即可。我們追求的是鑒賞性接受。在以往的美術鑒賞中,有被戲稱為“三段論”的欣賞模式,即時代背景、主題內容、藝術特色的評析。實際上重點放在前兩項,后一項是總結、尾聲。如欣賞董希文《開國大典》這樣的革命歷史畫,往往把重點放在德育性接受上,就是把繪畫當作一種德育媒介和手段來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而對藝術特點只略作評判,甚至忽略不計。對繪畫這種視覺藝術來說,這樣的模式恰恰本末倒置。
現將在教學中總結的培養繪畫獎賞能力的“鑒賞四步法”略作論述:
第一步:簡單描述
在欣賞的開始,先是拋開含義、價值判斷、背景等因素,只讓學生指明畫面上存在哪些物象,用語言表達直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對變形較大的作品,指出原型;對抽象作品,可指出畫面存在哪些形狀、色彩、結構等,使學生注意到應該注意的所有方方面面,這很重要。因為人們在看畫時,常看主要形象而忽略其他,或只看自己感興趣的而忽略其他細節。以法國表現主義畫家夏加爾的《散步》為例,開始學生只注意到畫面里突出的人物及夸張的動作,房屋,地面較特殊的綠色。經提示,學生會注意到畫面里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畫面中只有綠、紅、紫三色,紅色襯布上的花,酒瓶,酒杯等等。在學生敘述的同時,引導學生進入鑒賞情操:面對作品,它給了你什么直觀感受,教師引導、啟發、點撥學生盡可能地用語言表達出來,以實現審美共享。這階段不可批評學生所講的見解,鼓勵學生直率地描述直觀感受。
第二步:形式分析
形式分析是將感性立即轉化為理性分析。我們要解決的不再是作品給你什么感受,而是畫家是如何使你產生這樣感受的。這就是需要從藝術語言和作品的形式感來分析,來探討色彩、形狀、線條,肌理、人物描繪的特點,分析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圖和底的關系等。這是鑒賞中的重點,也是難點。
>如夏加爾的《散步》,學生通常能感受到畫面中的快樂氣氛,通過教師誘導和提示,學生會發現原來這種氛圍是畫家刻意營造的,夏加爾所追求的單純的形、色、人物動態都體現了天真和童趣,歡樂和喜悅的氣氛來自人物的表情和動作,紅色襯布上的花、酒瓶、酒杯也起了很強的烘托作用。
>形式分析是幫助學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規律,體驗和品鑒形式美的意味,可以由淺到深,由點到面,由形象到風格。分析時切忌繁瑣和硬性解剖,破壞作品的整體生命。
第三步:意蘊解釋
>意蘊是作品中的一切有形事物的無限延伸因素。意蘊解釋是繪畫鑒賞的最深層次,從外在層面到內在層面的探討。對超越畫面形象即“象外之象”的刨根問底,當然,我們不能只中循跡而求。
>意蘊解釋的成敗關系到能否使學生對作品產生共鳴。由于有一些作品是缺少意蘊的,有一些作品其意蘊在可喻不可喻之間,有時教師很難將超越作品的意蘊揭示出來。加之學生缺乏精神上和生活上的深度體驗,如明代沈顥所言:“看畫以林泉之心則高,以驕侈之目臨之則卑”,要很好地領悟和體會作品意蘊,這就需要教育來長時間循序漸進的浸潤和彌散。
美術欣賞課教學
>仍以《散步》為例,通過對作品背景的介紹,讓學生知道,這幅畫表現的是夏加爾自己和他的妻子。他把自己畫在中間,舉手托起婚后剛剛生了第一個兒子的妻子,讓她在空中自由回旋,以慶祝他們生活的幸福和快樂。再通過對個性、思想、藝術觀的介紹,學生就能夠理解畫家為什么會畫出這樣的人物動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達方式,進而領會畫家的意圖,分享畫家的喜悅之情,欣賞他富有兒童般幻想的藝術魅力。
第四步: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是從內容與形式、風格與風味、革新與繼承等方面對作品的優劣作出判斷,可以參考專家對此的批評與評判。而藝術是非常復雜的現象,所以教師可以有自己的傾向性意見,但不宜以一己之見,或封閉的、獨斷的評判來概括和指導學生,而應當采取開放式的、多元的評判、引導,啟發學生自己學會對作品進行評價。對夏加爾的作品,我們著重于他的獨特性、開創性和豐富的想象力。
2審美觀念方面早在時期,我國著名教育家先生就曾多次提出“美育代替宗教”的教育主張,其本質內涵就是重塑學生的審美觀念,提高其審美水平。中職院校開設音樂欣賞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對音樂藝術的感知能力,在美與丑,善與惡之間形成明確的觀念屏障。比如:學生在欣賞法國國歌《馬賽曲》的過程當中,激昂的旋律,高亢的情感會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客觀上實現了精神境界的升華,與“以樂怡情”的中職公共藝術教育精神不謀而合。
3道德教化方面除了“以樂怡情”之外,中職公共藝術教育還存在著“以樂輔德”的教育精神,在引導中職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堅定其人生信念,宣揚美好的品德與精神。中職院校的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方法主要可分為兩種,分別是意境聯想與講解賞析,調動學生的全部身體感官,擴展音樂欣賞課的道德教化的廣度與深度。比如:學生在欣賞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的時候,其中優美動聽的旋律與飽含著赤子之心的歌詞會在學生的內心形成激蕩的情感浪潮,深化其對國家、社會、親情的理解,起到良好的道德教化效果。
二.音樂欣賞課在中職公共藝術教育中優化發展的策略
1落實隱性課程的激勵機制我國中職院校的音樂欣賞隱性課程主要指的是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開設藝術協會等,是對公共藝術教育的補充。但是,目前我國的中職院校的音樂欣賞隱性課程未能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規范,導致教師不愿教,學生不想學,難以實現音樂欣賞課的教學目標。因此,中職院校必須要將隱性課程置于與顯性課堂同等重要的位置之上,完善相關的管理機制與激勵機制,提高學生與教師的積極性。
2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現代社會已經步入信息化時代,提高中職藝術教育教師的專業水平已經是必然的趨勢了,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展現出來自身的教學特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在正常的音樂欣賞課堂當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進行藝術欣賞,而非“填鴨式”的教學方法。
3改革課堂教學模式藝術是無國境的,同時也不應該有主要與次要之分,改革中職院校音樂欣賞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是課堂趨向多元化,引進流行音樂與外文音樂,實現“古為今用,中西結合”的教學模式。同時注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想象力,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音樂作品的賞析,還可以布置學生撰寫心得體會,開展多樣化的音樂欣賞活動,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二、辛夷的觀賞價值
舞蹈藝術欣賞
—— 一門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課程
學生姓名:
系 別:
音 樂 系
專 業:
音 樂 學
指導教師:
一、綜述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經濟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呈現了諸多發展趨勢,包括:經濟全球化、以信息技術為導向的新技術革命、全球經濟的市場化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等。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發展,人類生存方式、文化價值觀念 、文學活動以及藝術文化等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 。
我之所以會選擇《舞蹈藝術欣賞》課程作為我關注的問題,是因為我覺得,在這個變化多彩的社會中,我們這些正處于畢業階段的高師音樂系學生應多學習專業以外的多面知識,以不變應這萬變的復雜社會。
雖然《舞蹈藝術欣賞》這門課程并不成為我們系的一門必修課程,但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并不亞于專業課程。“舞蹈藝術欣賞”與其他藝術的關系是如此的緊密,對舞蹈中各種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對音樂系不同專業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從我自身的體會來說,舞蹈藝術欣賞對學習舞蹈專業很有幫助,對舞蹈藝術作品的反復領悟、探究、剖析形式美以及構成美的技法,不僅直接培養了舞蹈藝術欣賞能力,為自己的表演和創作尋找到坐標,而且對舞蹈專業工作者來說,也是一種受教育的過程,是開闊眼界,學習并借鑒他人舞蹈藝術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變化萬千的舞蹈世界中不僅要通過自身的實踐,還要多看、多聽、多鑒賞,因此,《舞蹈藝術欣賞》課程的必要性是不容忽視的,更要成為我們音樂系的一門核心課程。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基本內容:
一、開頭
⒈由學習者在《舞蹈藝術欣賞》這門課程中的課堂表現引發我對學習者的調查;
⒉學習者的態度是由于《舞蹈藝術欣賞》課程本身的幾大特殊性所導致,分別是:
① 學習者——本系各個專業學生;
② 課程時間的安排——大四的第一個學期;
③ 課程的性質——非必修(選修)的專業課程;
二、⒈ 舞蹈藝術欣賞的概念;
⒉ 分析舞蹈藝術欣賞與其他藝術的關系;
⒊ 特別提出《舞蹈藝術欣賞》課程對舞蹈專業學生的重要性;
⒋ 從感知方面來談欣賞舞蹈的三個層面 :
①形象感覺 ②體驗想像 ③探究領悟
⒌舞蹈藝術欣賞的審美價值;
三、結尾
呼吁全系學生要用更為認真的態度來對待《舞蹈藝術欣賞》這門課程。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 為什么《舞蹈藝術欣賞》課程不能得到重視?
2. 什么是舞蹈欣賞?
3. 舞蹈藝術欣賞與其他藝術有沒有關系?
4. 舞蹈藝術欣賞課程對專業學習者有沒有作用?
三、研究的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1、網上、圖書館搜集相關資料;
2、請教指導老師黃平副教授,確定選題方向;
3、與同學共同討論本課題,互相交流意見;
4、寫好開題報告;
5、根據已選題目進一步搜集資料,并擬好論文提綱;
6、論文寫作;
7、論文修改并定稿。
進度安排:
1、9月10日——10月30日 依據論文參考選題,作好論文先期搜集工作;
2、11月1日——11月20日 選題,寫開題報告;
3、11月24日——05年3月6日 開題報告定稿,接受畢業論文任務書;
4、3月6日——3月20日 論文寫作階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論文中期檢查;
5、3月20日——5月10日 修改論文階段;
6、5月10日——5月15日 論文答辯。
四、主要參考文獻:
[1] 田靜主編 《中國舞蹈名作賞析》 人民音樂出版社 19490-1999
[2] 汪流 《藝術特征論》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1986
[3] 科林伍德 《藝術原理》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5
[4] 選自《全國舞蹈教育研討會文集》中黃小明著《試論高校素質教育中〈舞蹈藝術欣賞〉課程的特殊性 》
[5] 宗白華 《美學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6] 賈作光《賈作光舞蹈藝術文集》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版
[7] 于平著 《中外舞蹈思想教程》 中國戲劇出版社 1994
[8] 王宏建主編 《藝術概論》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2
五、指導教師意見:
簽名:
六、教研室意見:
簽名:
1 概念
1.1 藝術欣賞
藝術欣賞就是通過欣賞主體(觀眾,讀者)對欣賞對象(藝術形象、藝術意境)的感受、體驗、領悟、理解,由淺入深,情理結合,得到審美愉悅和陶冶。
1.2 情感體驗
1)情感。情感是指對情緒的主觀感受或主觀體驗,是個體對自身精神需求和人生價值體現的一種心理過程。
2)體驗。體驗是個體親身的體會、精微的體察,又帶有經歷的反省、察驗和深刻的感受,它是主體獨特的覺知,是心理活動中的一種主觀成分。
2 理論
2.1 藝術欣賞中的心理過程
藝術欣賞的審美認知過程,是按照“欲望――感知――想象――移情――滿足”的心理模式來建構的。從這一心理結構可以看出,人的欲望是藝術欣賞的心理動因,人的感知、想象、移情、理解藝術欣賞的心理要素,人的滿足是藝術欣賞的終結。在這一心理運動的感知、想象等心理要素在欲望的支配下,從欣賞對象中選擇和捕捉與欲望需求相對應的審美信息進行交流和認同,使自我在心理上獲得平衡和滿足。作為藝術欣賞心理動因的欲望,主要包括求美欲望、認知欲望、情感欲望和道德欲望幾種。
感知是藝術欣賞的基礎。色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說的是聽覺藝術和視覺藝術是通過視覺、聽覺等不同器官的作用而發生心靈感應的。感受能力就是個體心靈對感性存在形式的外在意蘊的敏感程度,感受能力強的個體對藝術作品有著優越的敏感性,能夠感受到藝術作品的深層意境。例如,對音樂作品的欣賞要求對音響、藝術組合、音樂形式的總體感覺良好;對視覺藝術的欣賞要求對審美感覺的整體把握,這往往構成直覺感悟的前導。這里的感受能力只是基于對象表層的心理活動,屬于第一信號系統的刺激,在它的基礎上對藝術作品的進一步探知,從而發生第二信號系統連鎖性的反應。這就是從感覺越入知覺的過程,個體通過自己的認知圖式對藝術作品的各部分和屬性進行整體的反映,在求索作品呈現的物態化意象的同時,通過理性的參與,獲得藝術作品的內層意蘊的領悟。
想象和移情是對感知的升華過程,是藝術欣賞的關鍵。想象是人對頭腦中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象以對作品的感知和作品本身內容提示為出發點,以個人經驗為基礎,把欣賞者的再造性想象和創造性想象統一起來,形成新的作品意象。移情是把自己對某事某人的情感轉移到當前事物上來,善于移情的個體能夠產生由聯想到的經驗誘生出的喜怒哀懼的情緒體驗。這正是“一百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以上的心理過程使欣賞者的各種欲望得到了滿足,從而使自我心理上獲得平衡和滿足。
2.2 藝術欣賞中的情感體驗
(1)情感體驗的核心――共鳴
所謂共鳴,就是欣賞者在對欣賞對象的具體感受的基礎上,進而深深地被欣賞對象所感動、所吸引,從而在欣賞主體與欣賞對象之間,從情感、意志到思想達到了契合一致。這時,欣賞者與創造藝術形象的藝術家“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愛其所愛,憎其所憎,同悲歡,共休戚。當我們把感知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某質上時就會喚醒我們的“預備情緒”,將我們引向另一個世界,另一種“瞬息生活”,這標志共鳴情感的到來,達到了與藝術創作者的心境共鳴。欣賞者對欣賞對象進行情感體驗時,必須達到某種程度的共鳴狀態,才能獲得對欣賞對象的深入把握和領悟,真正受它的感染。
(2)情感體驗的主要方法
情感體驗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建立在感知基礎上的情感體驗,即對客體內涵的充分理解,準確把握感知上的體驗;二是建立在想象與聯想基礎上的體驗;三是建立在認知基礎上的體驗,要去尋求情感體驗的依據,這種方法理性多于感性,有助于體驗的深入和內涵的把握。
2.3 在音樂、文學、影視藝術欣賞中的情感體驗
(1)音樂欣賞中的情感體驗
音樂是一種善于表現和激感的藝術,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情感體驗的過程,也是一個產生共鳴的過程。可以說,音樂欣賞是一個主客體相互交融的過程,再音樂欣賞中,作為客體的音樂作品將自身的感性特征呈現給欣賞者,以豐富多變的音響作用于人的聽覺;作為主體的欣賞者不斷的將自身的情感和想象投放到作品中,用幻化的意象去充實音樂的內涵,于是各種情感體驗產生了。當我們聽到阿炳的《二泉映月》時,深沉回環的旋律,徐緩多變的節奏,仿佛是一位流浪藝人講述自己的不幸身世,傾訴自己的痛苦和憤懣,當那種蒼勁悲涼的音調和欣賞者的情感經驗結合時,主客體情感迅速交融,而逐漸形成共鳴,于是,同情之心,反抗之情油然而生。而當我們聽到歌劇《卡門》中的《斗牛士進行曲》時,緊湊的節奏,輝煌的音響,表現斗牛士埃斯卡米羅在熱烈的掌聲中入場那種昂揚的斗志和興奮的神態,使欣賞者不自覺的感到熱血沸騰,精神振奮。
(2)文學欣賞中的情感體驗
劉勰說:“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人具有七情六欲,接觸外界事物必有所感,而有感必有吟,有吟必有情,這是自然的客觀存在。這種存在又因其強弱深淺形成不同的情感力量存在于文學藝術作品中,所以切實抓住和體驗文學的情感,是文學鑒賞的核心所在。文學欣賞中的情感體驗來源于人的需要,人有三大精神需要,求知、審美、交往,文學欣賞活動是人的審美天性的一種體現,它有以下幾種心理起因:自我認同的滿足、現實缺憾的補償、情感交流的合群、歸屬、自我價值的提升等。有了以上幾種心理起因,欣賞者就會在文學欣賞中更易與作者產生某一方面的共鳴,他們的情感交融也使欣賞者的心理需要得到滿足。當我們讀朱自清的《背影》時,通過對父親爬月臺時背影的描寫,我們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體貼、期待以及戀戀不舍之情,從而想到我們的父親,一種感恩、崇敬、甚至是愧疚之情油然而生;當我們讀到諸葛亮的《出師表》時,又被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而深深感動;我們會為寶黛之間的愛情扼腕,也會為岳飛精忠報國而感嘆。正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體驗和經歷:愛情的溫馨、離別的孤獨、不幸時的憂傷憤懣,所以我們在文學作品中很自然的找到了宣泄和共鳴。對文學作品的欣賞不僅使我們領略到作品的佳美,也使我們獲得一種愉悅心神的精神享受。
3 結論
“藝術是人類情感符號的創造”。對藝術的欣賞即是通過欣賞者與藝術家的對話來達到二者之間情感的共鳴,從而使藝術作品的價值得以升華,也使欣賞者得到心靈的享受和慰藉。我們要在生活中積累經驗,豐富知識,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增加自己的思維深度和廣度,以達到更好的藝術享受。
參考文獻:
[1]杜書瀛.談藝術欣賞[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5,35(03)
音樂欣賞課教學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樂欣賞教學給學生以美的感受,是整個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
年輕的大學生不可能都有很好的歌唱水平,很高的演奏技巧,很強的識譜能力,學生不可能人人都成為音樂家,但他們每個人都有欣賞音樂的權力。他們都有藝術欣賞的需要,有參與藝術欣賞活動并獲得審美愉快的權利。
如何使學生從欣賞音樂中得到美的享受,讓學生通過音樂欣賞產生對音樂的喜愛,從中得到樂趣,是音樂教師不遺余力的追求。筆者在近五年的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同時也大膽創新,初步嘗試一些教學改革。
一、教學方法的改革
傳統的音樂欣賞課教學方式,就是教師講述、學生用耳朵聆聽。主要依靠教師講述音樂的相關知識幫助學生理解所欣賞的音樂內涵。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傳承了多年。它的優勢在于教學效率較高,課堂秩序較好。但也存在不足,例如,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注意力不能集中。
針對這一現狀,筆者在教學方法上大膽創新,讓學生不僅用耳朵聆聽音樂,還要學會用心靈感受音樂,用語言來表達音樂的魅力。大學生無論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正處于青春洋溢的活躍時期,他們對音樂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個性的追求。教師在課堂上不應只是單純的講述者,而更應當成為正確的引導者。要積極鼓勵學生,無論多么復雜的音樂,都是心靈的表達。讓他們嘗試著全身心投入地聆聽,細細地品味,大膽地想象,真誠地交流,把音樂轉換成語言,描述音樂帶給自己的心靈體驗。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對音樂藝術的感受能力,同時鍛煉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在交流各自感受的時侯,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個人的藝術修養與品位。
二、教學內容的擴展
經典的音樂曲目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必然有著它獨特的魅力。然而,當我們的腳步跨入新世紀的大門時,禁不住回首遙望,20世紀這一百年的變化讓人目不暇接。在音樂的領域里,人們面對豐富多彩、標新立異、令人眼花繚亂的現代音樂,是那樣的驚訝和迷茫,向往和期待,困惑和不解。
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把音樂的感官表現發展到了極致,音樂語言既有的傳統表現手段幾乎用盡。這時,創立新的藝術觀和新的音樂語言就成為必然了。在古典音樂和浪漫音樂的經典作品的基礎之上,嘗試著把音樂題材和內容不斷拓展,加入更多新鮮的、具有時代特點的音樂形式,比如流行音樂、民族音樂、音樂劇、電影音樂等等。
傳統的音樂欣賞教材,內容比較陳舊,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當今大學生日益更新的欣賞要求。從人的身心發展規律的角度來看,大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他們情感充溢,活潑好動,內心生活趨于復雜,審美心理趨于浪漫,這種心理特征使得他們大為喜愛藝術,藝術欣賞的需要更為強烈。因此,在這些經典音樂的基礎之上推陳出新,讓學生不僅能欣賞到傳統經典音樂曲目,更加能夠滿足他們追求時尚,跟緊潮流的時代要求。尋找最能代表時代特點的流行音樂,并在欣賞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分析音樂作品的魅力所在,激發他們追求欣賞的興趣,提高學生對藝術、對生活的熱愛。
三、考核方式的創新
英國美學家科林伍德曾說,沒有藝術的歷史,只有人的歷史。藝術作品作為一種獨特的精神現象是萬物的尺度、人類智慧之花,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可以說一部藝術史,就是一部人類不斷認識自我的心靈歷程的形象化歷史。高中藝術欣賞課給中學生提供一個了解不同文化藝術的窗口,通過對各種藝術作品的欣賞,激活中學生主體的智慧和情感的創造,使中學生由文化的自發狀態提升到文化的自覺狀態,這一自我追尋的教育旅程,可以說是實現教育人性化的關鍵。相較而言,高中階段的其他學科都是建立在嚴密、統一的范疇基礎之上的,學生的心智長期在封閉、抽象的概念中成長,處于一種文化自覺的狀態。
《普通高中藝術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指出:“高中藝術課程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課程。它以濃厚的人文內涵,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繼承、熱愛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藝術傳統,形成為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作貢獻的強烈愿望;它以豐富的課程內容,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使其認同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形成文明的世界觀和人文素養,獲得健康的心理品質、生活方式和高尚的審美情趣。”筆者在高中藝術欣賞教學實踐中,深刻感知到教材中藝術作品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立意,體現了編者的專業水平和良苦用心,但教材的編寫大都是以學科本位進行的,如果照本宣科或作濃縮截取,則只能是浮光掠影式的走馬觀花,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我嘗試從學生的主體出發,以四個不同的文化藝術的比較視角對藝術作品進行文化解讀,以期學生達到一種文化的自覺。
一、中國藝術對比西方藝術
現行的不同版本的教材中有關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的介紹占了絕大的篇幅,有關這些知識我認為不是不重要,而是不可以過分重視學科本位的系統知識。事實上,沒有一個藝術教師是百科全書式的藝術全才,系統、深刻的專業知識一定是講不了的,同時,中學生也不需要掌握那么廣泛的藝術知識,他們也只關心感興趣的藝術門類和相關的一些藝術知識。所以,在教學中,一方面教師可以有選擇地教,另一方面,一定要讓學生有選擇地學。
在教學中我嘗試著選擇一兩個自己熟悉的中國和西方的藝術領域,特別是能結合當下學生藝術審美感知和發生在每一個人身邊的文化藝術現象,進行個性化的專題教學介紹,并從中篩選、提煉和設計出若干課題,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或自行確定自己的藝術視角,利用網絡自己進行探究學習,撰寫論文或制作PPT。
例如:中國傳統建筑與中國現代城市改造,巴黎傳統建筑與現代城市規劃,蘇州園林與現代中式景觀設計,中國平面裁剪與西方服裝立體設計,四君子畫,中國畫的漁父形象,優美的鋼琴音樂與憂郁的“藍調”,中國古琴與布魯斯吉他,阿寶、民歌與地域文化,趙本山小品與東北二人轉,玫瑰窗、圣母和靈樂,搖滾樂的四大天王與香港音樂四大天王,好萊塢電影類型,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和第六代電影導演,臺灣新電影,等等。
教師通過示范課向學生展示其獨特的藝術和人文視野及個性化的審美,許多中學生就能夠舉一反三,在課后利用各種資源、調動各種感觀、綜合各方信息,撰寫出不少高質量的藝術審美的小文章。制作出精彩的課件,讓人耳目一新。實踐證明,這樣有選擇地探究學習,學生對藝術的興趣提升了,個性化的審美得到了尊重,審美變得多樣化,課堂教學也變得豐富多彩,藝術教育的過程變成了師與生的交流、對話、滲透和融合的過程。
二、大眾藝術對比經典藝術
現行的高中藝術欣賞教材中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就是有一些專家和學者固執地無視大眾藝術的價值,同時也一直無視大眾藝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