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9 20:16:4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普通話教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普通話口語課是近幾年來在高校中新開設的課程。它不像其他專業課,從教學目的到教學方法的選擇 以及教材的使用等方面,已形成了一整套較為成熟的教學模式。對于普通話 口語課的教學 目的究竟是什么,人們的認識還不一致。教學目的不同,遵循的教學原則、選擇的教學方法、使用教學手段等, 自然也會 大相徑庭 。
一、把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作為主要教學目的
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是我國通用的語言。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的國家。當前,語言文字的應用現狀與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還存在某些滯后現象,有些地區方言盛行,還沒有真正形成在公共場合說普通話的風氣。語言文字工作關系到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社會的進步。實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是促進民族間的交流、普及文化教育、發展科學技術、適應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項基礎工程,對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普通話口語課是不是普通話知識介紹課,或者說是不是 教學生說普通 話的課程,我們 的回答是否 定的 。就其本質而言,口語課屬于語言學的一個學科,其 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會說普通話,還在于讓學生在掌握普通話知識的基礎上,語言能力有一定的提高。那么, “語言能力”到底是知識還是運用,是狀態還是過程,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是絕對的還是相對 的 ,是天賦 的還 是習得 的,這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審視。社會語言學家和人類學家Hymes認為,語言能力包括從語法能力到社會語言能力的一切聽和說的能力,語法能力純粹是個體的,是形式和狀態,社會語言能力主要是社會的,是功能和過程。
“解放嘴巴,使學生能談 ”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創造力“六解放 ”之一 。一個人如 果沒有在 公開場合發表意見的膽量,勢必會影響其思想內容的表達。學生在學習了這門課程以后,應該讓他們感到最大的收獲不在于已了解和掌握了普通話基礎知識,而在于讓他們感覺到通過學習,獲得了一把進行有效交際的鑰匙,學會了如何跟人很好地進行言語溝通。為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始終把學習普通話基礎知識、提高語言能力當作主要的教學目的。
二、針對口語語體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
隨著人們交際范圍、目的、對象的不同,人們使用的語言材料在功能上出現了分化。人們在交際中,根據對象、內容、目的和環境的不同,在運用民族語言材料時形成了一些不同的體式即言語的功能變體——語體。不同的語體運用不同功能的語言材料。語體是以語言交際功能為依據而建立起來的語言風格類型。各種語體都有自己專用或常用的一些詞語。沒有人只用單一的語體,說話的環境和題 目改變時 ,說話人視 其對 自己言語注意 程度的不 同,會隨之轉 換使用 的語體 。這些語體 有特定的語言特征 。語言使用者的職業身份對他們所使用的口語以及書面語會形成某些制約,但也會為他們提供一套 自由運用的語言形式。使用范圍以及語言使用者的地位和情態 (情態在語體研究中并沒有加以系統地區別開來。)一起成為語言變體的語體基礎。我們通常把這些變體稱為某某語言,如廣告語言、計算機語言、法律語言等。
目前,一般將語體分為口語語體和書面語體兩大類。口語語體與書面語體的關系密切。一般說來,口語語體是書面語體的基礎,書面語體又可以推動口語語體的發展,使 之更為 豐富 。口語語體和 書面語體 的典型表現 形式是口語 和書面 語,但是 它們并不 等于 口語和 書面語 。 口語和書面語是人們運用語言的表現形式。許多書面語體中存在著口語 的表現形式 ,而有 些 口語語 體中也有書面語形式 。 口語和書面語是兩種不同的,但又有所重疊的語言和非語言特征,無論從語體的角度,還是從方法論的角度,都值得加以研究。
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首先是非語言的,這與交際所采取的方式和材料有關——是在空氣中傳遞的符號,也是寫在表層的符號。這一區別對文體學家和普通語言學家都是 同等重要的:口語需要在語音 (音素 )層面上 進行,書面語則需要在字符 (字素)層面上進行。二者牽涉到不同的描寫框架 。從情景角度看,二者不 但有重要的功能上的差別,而且兩種變體在形式上缺乏完全的對應。書面語詞帶有莊 重、文雅 的色彩,口語語 詞 比較活 潑通俗 、自然、平易,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比如 ,恐嚇 (書)—— 嚇唬(口),吝嗇 (書 )——小氣 (口),散步 (書)——溜達 (口)等。我們很難用傳統的書寫方法去寫口語,反映口語的各種差異,有些書面語說出來,也會破壞語篇的連貫性。
從提高學生語言能力這一目的出發,我們應認真研究口語語體的特點,把握教學的重點。與書面語相比,口語有著自身鮮明的特點。
(一)口語具有隨機性
隨機性主要指交談的時間、地點、場合、對象和說話內容的不確定性。在口語表達中,隨機性最突出的表現是在日常交談和日常會話中,從言語環境到言語內容都帶有很大的任意性。因此,我們在訓練的時候應事先設定好語境,結合普通話水平測試中的三十個話題,設置一些交際語境 ,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 。比如設置初 次會面 的場景 ,這一語境就要用到稱呼語、寒暄語、告別語等。此外,課堂 訓練中還要結合社 會生活 實際,設置 一些學生 比較 關心或感興趣的話語場景,比如,在答記者問的語境中,會用到提問語、暗示語、應變語等。課下布置會話題目,第二次上課時用3~5分鐘的時間進行抽查。這樣訓練可以突出重 點,既能增加課堂 教學 的趣味性 ,也能取得 良好 的教學效果 。
(二)口語具有靈活性
口語表達一般不受時間、地點、場合及其他特殊背景的限制,它 與人們的社會 生活相互 依存 。口語這 種靈活的交談環境,是書面語無法比擬的。為此,在課堂上我們可以設置與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相對應的富有時代氣息的話題,讓學生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比如 “當代大學生應具備的語言素質” “如何看待大學生書寫能力下降問題” “我的金錢觀”等話題,要求學生用比較標準的普通話來表達。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發揮其專長,或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或用莊重典雅的語言來表達。當然,訓練前還可用多種言語風格加以演示、對比,以激發學生發言的積極性。
(三)口語具有直接性
由于口語表達是面對面地在口頭上進行的信息交流活動 (打電話除外),所以說交際雙方的情感表露、信息傳遞最為直接,最為快捷。其直接性一方面可以通過體態語來表示,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借助語言的高低抑揚、節奏的快慢變化來表達。授課過程中必須注意的是,由于口語表達,是隨想隨說,如果言語不得體,就可能使口語交際陷入尷尬的境地,最終導致交際失敗。課堂上可以設置一些辯論話題,比如 “智商與情商孰更重要” “名師就一定出高徒嗎” “語言是否需要規范”等進行訓練。在訓練時要求學生注意兩點:一是正確使用語言,即做到發音正確、用詞恰當,句子合乎語法規范等。二是表達時充分地運用語境。
(四)口語具有綜合性
口語表達是一種綜合性的精神勞動,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集中反映。從口語表達的過程分析來看,口語表達的實質是對 自身多方面的素養、知識和能力儲備的調動。 它與美學、倫理學、邏輯學、傳播學以及言語發生學等都有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不能把口語課單純地上成普通話語音課。如果那樣的話,學生的語言能力就很難提高。因為在言語交際的很多場合中,有時單憑 “言辭”往往不能聽出說話人的真實意圖,必須聯系手勢、身勢、表情等伴隨語言的體態語,才能揣測到說話人的心理。體態語和有聲語言一樣,受到各種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在言語交際活動中,體態語與有聲語言一起共同構成一個完美的交際工具。所以說,語言課承載了豐富的信息。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語言素質,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在訓練原則和教學手段上采取 “兩個”相結合的方法
(一)以練為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課堂教學要精講多練,以練為主,可以采取 “理論講授——典型示范——系統訓練——總結評議”的課堂結構。語音上,通過播放標準讀音,把普通話語音與七大方言語音在聲母、韻母、聲調上一一作對比,然后讓來自不同方言區的學生示范,找出其方言在聲母、韻母、聲調上存在的問題,最后加以講評總結。詞匯訓練上,事先設置好對話內容,然后讓兩個學生用方言進行對話,其他學生聽后找出哪些是典型的土詞土語并加以辨正。語法方面,主要針對南方方言與普通話在語法上的差異性加以辨正。比如構詞法、造句法上的差異性,通過列舉典型的例子,加強學生對此的認識。
(二)聽說結合、課內課外相結合
聽與說兩者關系極為密切,聽是說的基礎,只有聽好才能說好。把聽與說結合起來,既能培養聽話的能力,又能促進說話 能力的增強 。聽說兼顧 ,以聽促說 ,可 以說是提高 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課堂訓練中,我們可以設置一些簡短的傳話訓練,比如讓學生傳 “我記得媽有一次叫他教我騎 自行車”這句話,分組同時進行,然后對傳話內容的準確度加以對比、點評,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樣的訓練,既可 以增添課堂的趣味性,又可以加深學生對 “聽說兼顧 ,以聽促說”的認識 。
(三)教學手段上,采用傳統教學形式與現代教學技術相結合的方法
事實證明,在認知過程中,人們對那些“視覺化 ”了的事物往往能增強表象、記憶與思維等方面的反應強度。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充分利用現代技術,善于營造視覺化的教學環境,通過視覺為學生傳遞積極愉悅的信息,增強學生的無意識注意,進而提高他們的記憶力。學習材料的呈現也可以視覺化,通過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針對口語課的特點,利用朗誦、演講、論辯等音像資料,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和效率。
總之 ,口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為此,在課堂上教師應事先設置好針對性強的訓練題 目,結合學生的方言情況和語言能力加以訓練 。教師還應抽出一定的時間,將授課過程中的疑點、難點加以歸納總結,學生做完練習后,教師應及時予以點評,或糾正他們的錯誤發音,或指出他們在語流節律、語境運用等方面的錯誤,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另外,在授課時數有限的情況下,教師要善于抓住課外時間,讓學生所學的知識在生活實踐中得到鞏固。在科學的理論方法指導下,只要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我們相信一定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語言能力一定能夠有所提高。
1.研究目的
太極拳這種運動特點不同于常規體育運動,可以將人體從深層次、高效益、最全面地得到調理,改善學生由于學習緊張和其他原因造成的亞健康狀態;是終身體育鍛煉的好項目。但是,太極拳的這種運動特點也極容易給活潑好動、追求快節湊運動的大學生留下沒有健身、沒有實用技擊價值和復雜難學的感覺;這就為在高校推廣普及太極拳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國務院關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實施意見指出“認真貫徹教育方針,深入進行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要進一步轉變思想,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對學校教學改革中的教學方法提出了高要求。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太極拳以其獨特的健身功能成為高校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校太極拳教學效果雖然在廣大武術教師的辛勤努力下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純套路式的教學模式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如,學生對太極拳的偏見,對太極拳健身和技擊價值認識不足;缺乏學習興趣和練習積極性,經常是課堂學課下忘;教學方式的單調、枯燥和復雜難學,課堂氣氛沉悶等。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筆者根據多年的習武心得和教學經驗,根據太極拳的特點,針對學生反映強烈的問題,他們的心理特點;經過參考文獻,專家論證,對簡化二十四式太極拳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了分析和研究。認為注重太極拳的獨特技擊方法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注重基本動作和基本功練習是提高動作規格的基礎;注重內養與外練是提高演練水平的有效手段;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是提高學生對太極拳的認識水平的途徑。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010級男生300名;2010-2011年度選修太極拳課的本科生男生共120名。年齡為18-22歲。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閱讀了體育教學和太極拳方面的專著9部,查閱了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的相關文獻12篇。
2.2.2 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1)。為反映出大學生對太極拳感興趣的真實性,在調查內容中把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大二體育教學項目同時列出,同等條件學生自愿選擇,來了解大學生對太極拳的認識及態度等問題。本研究于2012年10月向2010級男生發放調查表共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對問卷內容與效果采用專家訪談的方法進行了檢驗,最終選用了80%以上的專家認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表1)。
問卷調查(2)。為了解學生對傳統教學方法評議。于2013年1月份向2010-2011年度第二學期,2010-2011年度第一學期選修太極拳的學生120名發放問卷共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具體調查結果為大多數學生約占75%,對傳統教學模式持否定態度。
表1 學生對教學內容興趣調查統計
籃球 排球 足球 太極拳 散打
選課人數 50 30 40 30 50
比例 25% 15% 20% 15% 25%
2.2.3 集體訪談法
利用課余時間,訪談學生。讓學生各抒己見,談論對太極拳的總體認識,對教師的要求,是否喜歡學習太極拳的技擊方法?課堂學習和練習方法存在哪些不足?對運動量和運動強度是否滿意?是否體會到了太極拳的健身性?課下練習情況?是否喜歡上太極拳課及原因?
3.教學實驗
3.1 實驗方法
2011年2月份開始進行了兩個學期的簡化太極拳教學實驗。在同一水平教師任教、相同學時(32學時,每周1次課,兩個課時)的情況下,分別于2010-2011學年第二學期和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把選修簡化太極拳的120名學生分成實驗1組和對照1組、實驗2組和對照2組,分開授課互不影響。另外從課前考察得知所有學生均無太極拳方面的基礎,學生原有的掌握程度無顯著差異,可以作為正常樣本進行試驗。實驗組采用新教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法。
在實驗授課內容安排上,新教法把傳統的教學內容調整為關節放松活動操、武術基本功(正壓腿、正踢腿和控腿)、太極拳基本動作練習、簡化太極拳操、套路學習和練習、身體素質練習、推手、站樁、采氣或抓氣、理論等。對照組的教學內容仍為傳統教學內容,分為套路學習和練習、理論兩部分(表2)。
表2 實驗組和對照組授課內容及學時分配表
套路 功力 推手 理論
實驗組 16 4 6 6
對照組 28 4
3.2 跟蹤觀察
從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掌握動作的速度以及掌握動作的準確度方面,在教學中觀察并作好記錄。
3.3 統計與測量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期末測試成績進行統計、處理,取其平均值與標準差,再進行方差齊性檢驗,最后進行差異的顯著性假設檢驗為。
3.4 簡化太極拳的評分標準
為了評判的簡化性和客觀性,本次教學實驗對簡化太極拳評分標準參照1991年的《武術套路競賽規則》,在滿分10份的基礎上按100分計算。
動作規格的分值為60分;功力水平(勁力、協調)的分值為20分;演練技巧(精神、速度、風格)的分值為20分。
4.實驗結果
4.1 課的密度差異性比較
p
4.2 技評差異性檢驗
通過32學時的教學,按照簡化太極拳的評分標準,對兩個學期的120名學生的期末考試評定,最后經過專家評審,對兩種教學效果進行了統計分析和差異性t檢驗。檢驗結果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從動作規格、功力水平、演練技巧三個方面均呈現P
4.3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技能和知識再現水平的比較
為了檢驗學生掌握簡化太極拳的牢固程度,根據體育心理學記憶與遺忘曲線,在技術課結束后四個月,對學生進行了技能與太極拳相關知識再現水平的測試。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組的學生技術和知識再現水平、記憶保持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實驗組學生知識遺忘率也低于對照組。這表明新教學方法在對所掌握知識的牢固性方面大大優于傳統教學法。
5.結果分析
5.1 調查結果分析
從學生的評教情況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為:教師的講解和動作的規范性對學習技能的影響很大;希望教學過程中突出太極拳的技擊特色,觀看有關太極拳比賽實況,了解太極拳的有關知識,提高對太極拳的認識,消除太極神秘感;希望老師能改進教學方法把太極拳的復雜動作簡單化,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動作規格,從而演練時表現出太極拳的神韻。
根據學生選課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在學生中喜歡太極拳的人數不多。首先他們主觀認為太極拳運動負荷小、動作慢,不適合青年人健身防身;其次對太極拳的相關知識不了解。根據這一情況,要提高太極拳教學效果,培養興趣是關鍵環節。
5.2 實驗結果分析
從實驗組和對照組技評成績對比中可見實驗組在動作規格、功力水平、演練技巧三個方面的技評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性檢驗達到非常顯著水平,說明在簡化太極拳教學中,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能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與傳統教法相比,新教學法的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動作變化新奇、刺激并富有競爭性。還能使學生在松、柔、緩慢中感受太極拳的優美感、節湊感、和舒適感。針對學生的喜好,融健身、技擊、享受為一體,利用太極拳特有的特點和魅力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樂于參加太極拳這項活動,寓教學于興趣之中,使他們在高昂的情緒中進行學習和練習。
增加理論課時,傳授太極拳的有關知識,從理論上提高學生對太極拳的認識水平,使學生在學習和練習太極拳時有一定的理論依據;突出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練習,可以強化動作規格,提高演練水平。結合太極推手和相應的輔助練習將實戰防身納入總體教學中,形成了競爭與合作化教學模式是本次教學改革的一大特色加入了關節放松活動操,提高學生周身關節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武術基本功練習提高了學生的柔韌性。起到了全面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同時也提高了課的密度。運用站樁、采氣、轉丹田增強腿部靜止性力量,體會和掌握太極拳對人體各部位的要求,培根固源,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功力水平。
6.結論
通過研究常規太極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改革教學內容與方法,以便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經過兩個學期對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教學實驗,證明了太極拳教學改革的良好教學效果。
太極拳教學改革后,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體現出太極拳神形兼備的養生特征與技擊效果,同時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在體育教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著力普及普通話,實施用字規范化,掀起普及推廣普通話活動的,促進我校推普工作達標。
二、主題:“提升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
三、領導組織機構:
(一)領導小組
組 長:
成 員:
(二)工作小組:
四、具體工作安排:
(一)提高語言文字規范化意識
定期組織廣大師生要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認識到用普通話交流、規范文字書寫,有利于民族間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利于教育的普及、科技的騰飛。因此,學校要把普及普通話納入日常工作,納入專業技能訓練,納入學校常規管理,納入學校文化建設。使普通話成為校園語言。
(二)建立領導機構,健全規章制度
制定計劃,健全制度。每學期召開1—2次推普工作會議,制定計劃,建立健全與推普有關的制度,研究推廣辦法,做到措施得力,責任到人。
(三)加強校園文化硬件建設
1、設置推廣普通話標牌和條幅,要隨處可見。
2、加大宣傳力度,發揮班級學生干部的推普作用 。
學校廣播室要不定期進行“推廣普通話專題節目”的宣傳,做好普通話的示范工作。
3、開展推普專項活動
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評比頒獎,將活動內容留底入檔。如:“講故事、演講、書法、經典誦讀比賽”等。
(四)重視校園普通話軟件建設
課堂是推普的主陣地,培養師生掌握規范的語言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方面。為培養師生良好的語言素質,保證師生學好、說好普通話,學校要把推普工作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之中,使其成為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提高學校領導的認識,增強責任感;
二是強化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
三是發揮課堂教學,尤其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將普通話貫穿在語言教學各個環節;
四是規范學生的言行;
五是開展各種推普活動。
1、推廣普通話從教師抓起。堅持“推普”與教師基本功訓練相結合。教師應充分發揮示范作用,上課時必須使用普通話,改正方言音;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語文教師兼有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的責任。
(1)使用普通話上課、輔導、評講等,做到一使用,二堅持,三加強,四小結。
(2)學校各種會議、評課、發言、集會、通知等均用普通話。
(3)教師之間的日常工作交流強調要用普通話。
(4)組織好每期普通話演講、經典美文朗誦比賽等活動。
(5)各班的黑板報要做到拼音、字體要規范,不寫錯音節和字體。
2、在學生中確立“說好普通話,寫規范字 誦經典美文”的語言意識。學校要求每位學生用普通話交流,用規范字寫作業,提高語言表達水平。
(1)課堂上使用普通話提出問題、回答問題、討論問題。
(2)日常生活交流,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問好、對話等要用普通話。
(3)大隊、中隊等集體進行活動時強調使用普通話。
(4)養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結合各科學習,要求學生不寫錯別字、音節、結合語文實踐活動開展尋找誤音、錯字活動。
(5)每生都要配備一本《新華字典》之類的學習工具書。
3、堅持“國旗下講話”制度。抓住升旗儀式契機對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的語言,講好普通話的情感。
4、大隊部要把推普工作納入文明班建設評比中,制定出量化考核標準,語言面貌差的班級、個人不能評為先進班集體和文明學生。
5、規范教案書寫,規范板書,規范作業批語。
6、營造普通話校園氛圍。要求師生進學校開口講普通話,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是學校的校園語言。同時要營造校園說普通話的環境,使師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與警示。
(1)“校園網”開辦普及普通話專欄。為更好地營造推廣“普通話”氛圍,加強普及普通話宣傳,便于廣大師生的溝通與學習,教務處要將學校“推普”計劃、方案、基礎知識和宣傳材料等輸入校園網,拓展宣傳空間,使信息溝通,資源共享。
(2)認真組織“推普周”活動,制定好計劃,確定好內容,使其達到更高效果。
二、主要工作:
(一)學校工作
在學校工作中,繼續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宣傳教育活動,以爭創示范校為契機,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全校師生進一步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創設良好的輿論氛圍,形成和鞏固多方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校語言文字工作取得長久效果。
1、定期召開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學校語言文字工作計劃。
2、在學科教學和學校一切集體活動中,師生都必須使用普通話,使普通話真正成為校園語言。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談必須使用普通話。
3、學校校牌及其它標牌、宣傳欄、黑板報等要嚴格遵循文字的規范,不使用不規范漢字。
4、加強校園網語言文字工作宣傳力度。開辟校園語言文字工作專欄,加強內容的建設和創新,實現語言文字工作管理、指導和應用研究的網絡化,使其成為向師生提供咨詢和信息服務的平臺。
5、加強教師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方面的培訓,特別是落實二級乙等教師的強化訓練措施,耐心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幫助他們提高普通話水平,爭取在規定期限內達標,從而為爭創語言文字示范校奠定基礎.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師生語言文字活動,有針對性地提高師生語言文字規范性和運用能力,打造語言文字規范工作的教育氛圍,準備開展以下活動。
教師活動:
1、要求每位教師只要進到校園,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無論是跟學生交談還是教師之間的談話,必須使用普通話,并把是否使用普通話做為評優課和年終考核的標準之一。
2、在教師隊伍中開展“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為主題的演講、抽讀課文、普通話測試等多種形式的普通話實踐活動,以提高每位教師的普通話水平。
3、利用校會時間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提高全體教師的推普意識、寫規范字意識。
4、每位教師在備課寫教案時,必須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不得寫簡化字,學校每學期開學初、中、末檢查教案時,其中一條看是否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對在此方面做得好的老師的教案給大家觀摩。
5、定期對教師進行語言文字測試,以檢測教師使用規范語言文字的情況。
6、邀請有關語言文字的專家到校對教師進行語言文字培訓,以切實提高教師的語言文字水平。
7、加強全體教師推普意識,積極投入推普活動,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普通話素質。教師結合備課練鋼筆字,結合板書練粉筆字,結合寫字課自練毛筆字。
普通話和規范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對于培養師生的愛國主義情操,提高民族自豪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其他各科知識,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按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有關文件要求,學校必須確立“端正思想,擺正位置,使語言文字工作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將普及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要求納入培養目標、常規管理、基本功訓練中,滲透到教育教學和精神文明建設等各個環節,逐步形成日常化、制度化、規范化,才能使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制度完備,保障有力
首先要建立機構,從組織上保證語言文字工作得以正常開展:學校必須設立語言文字工作管理機構:由教學校長任組長、教務主任任副組長、專職工作人員若干組成的語言文字工作領導組。帶動全體師生,各司其職,形成語言文字工作管理網絡。其次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從制度上保障語言文字工作的規范化:要制定語言文字工作條例、規范化工作計劃等制度,為語言文字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在教學各項制度中明確教學用語用字的規范要求。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必須使用普通話,板書必須采用規范字。在課堂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中,將“板書規范、普通話標準”作為一項重要的指標。把應用普通話、使用規范字的能力作為教師年終業務考核、評優評先的條件,把通過國家級普通話水平等級測試標準作為教師職務聘任、職稱晉升的必備條件。
二、加強宣傳,積極引導,逐步推進,創良好氛圍
為更卓有成效地開展語言文字工作,加大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力度,開展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師生語言文字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意識。
1、以校園環境為載體,營造推廣普通話、使用規范字的濃厚氛圍
校園里的宣傳牌、標語、板報等均要使用普通話和規范字,與優雅的校園環境相襯相映,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時時處處追求語言文字應用品位。校園內要張貼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宣傳廣告和以不同形式宣傳語言文字規范化知識,使每一位進入校園的人士都耳濡目染;教室內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人人動口說普通話,讓學生自我引導,為師生營造一個普通話不得不說、規范字不得不寫的教學環境。
2、以普通話宣傳周為契機,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每年的9月中旬是全國推廣普通話、使用規范字宣傳周,以此為契機,通過懸掛橫幅、標語,辦專欄櫥窗、出板報、教師基本功訓練、張貼、散發宣傳單等,在校園內外大力開展推廣普通話、使用規范字宣傳活動。校園內對使用不標準的語言和不規范的文字應采取各種措施及時糾正,凈化校園語言文字環境。
3、采取專題講座形式,提高師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不定期開展語言文字知識講座活動,經常利用業余時間為廣大師生開展拼音知識、朗讀知識、,漢字筆順、正確使用工具書等專題講座,培養師生使用標準語言和規范文字的能力,
三、立足課堂教學,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和輻射功能
課堂教學是學校推廣普通話、使用規范字的主渠道,是培養和提高學生使用標準語言和規范文字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學校要把推廣普通話、使用規范字工作不僅納入每個學科的教學計劃中,而且根據專業特點,把《標準語言和規范文字》課程列入課堂教學中。
眾所周知,學校推廣普通話、規范字是通過教師來完成的,這就對每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立足于本職教學業務,學用結合。每位教師的學期教學計劃都要把語言文字工作當作一項具體工作來抓,把語言文字工作貫穿在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不僅注重自身的學習和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發揮師資培訓的輻射作用,不僅自己要使用規范字,說普通話,而且更重要的是能給基層教師提出要求做出表率。說普通話,寫規范字,也并不單單是語文教師的職責,它是所有學科教師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只有在自身的工作中加強語言文字工作,形成良好習慣,才能進一步發揮其促進作用,為推廣普通話,應用規范字做出應有的貢獻。為此,在教學流程管理的各個環節中,都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自覺運用普通話和使用規范字。教師的教案、板書、作業批改等,學校的名稱牌、指示牌、標語、校刊、多媒體課件、試卷等一律要求使用規范字,并不定期檢查。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培養教師嚴謹的教風,而且又能養成學生一絲不茍的學風。
四、開展系列活動,注重日常滲透
語言文字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它不可能脫離現實孤立存在,而總是與教育教學工作相互滲透,相互關聯,又相互融合的。為此,學校要充分利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將語言文字工作滲透到德、智、體、美和社會實踐等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從實際出發 ,注重實效,積極創造有利于推廣普通話、應用規范字的教學活動環境,引導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美,同時增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1、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演講、征文、詩朗誦、講故事、相聲、小品表演、書法、找錯別字等系列競賽活動,增強學生學習普通話、使用規范字的興趣,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實際應用能力。
我校是一所鎮中心小學,現有16個教學班,555名學生。教師29名,適齡教師27名,普通話測試水平一級乙等9名,二級甲等13名,二級乙等5名;語文教師18名,普通話測試水平一級乙等6名,占33.3,二級甲等12名,占66.7;非語文教師9名,普通話測試水平一級乙等3名,占33.3,二級甲等1名,占11.1,二級乙等5名,占55.6。所屬幼兒園教師5名,適齡教師4名,其中一級乙等1名,占25,二級甲等3名,占75。到現在,我校落實了教師持普通話合格證上崗制度。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提高認識。
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是每一位教師所應必備的素質,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更是每位教師應盡的職責。為了更好地開展推普工作,我校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各教研組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建立了詳細的推普工作網絡,做到了計劃詳細、職責分明,為創建普及普通話達標學校提供了可靠的保證。同時,領導小組積極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推普工作的有關文件和相關知識,提高了大家的認識,明確了自己的職責,調動了全體教師推普的積極性。
(二)營造宣傳氛圍,落實制度措施。
為了確保推普工作的順利開展,我校大力營造宣傳氛圍:一是在校園外墻書寫標語,在校內懸掛永久性推普標語展牌,書寫墻面標語,大力宣傳推普口號;二是在每個教室、功能室張貼“請說普通話、請寫規范字”條幅,懸掛推普宣傳口號,在櫥窗布置長期宣傳內容;三是利用廣播積極宣傳推普知識,培養學生讀、說、寫的能力。為了推普工作切實有效地開展,我們不僅制定了詳細的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獎勵制度,落實在校規、教學管理、教師業務考核、學生評比及學校各項活動中,而且結合我校的實際,制定了“抓寫促說、以說帶寫”的推普思路,即從寫規a范字入手,要求每位教師教案寫規范字,板書寫規范字,評語寫規范字,以身作則,從而帶動和要求學生文章版權歸文秘站網作者所有!寫規范字。經過幾年的努力,我校師生已經養成了用規范字書寫的好習慣。寫好規范字,有力地促進了說好普通話的推廣,現在我們的校園用語已被普通話所占領,人人說普通話已蔚然成風。同時,說好普通話又帶動了寫好規范字。
(三)大力開展活動,鞏固推普成果。
我校切實將提高學生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要求納入培養目標和有關課程標準,納入教育教學和學生技能訓練的基本內容,納入學校工作日程和日常管理,滲透到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社會實踐教育活動中。為此,我校緊緊圍繞“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在師生當中開展了大量的活動。
一是為確保“抓寫促說、以說帶寫”思路的實施,我校在全體教師中開展基本功訓練比賽,并在縣進校組織的教師基本功訓練驗收中被評為優勝單位。我校教師多次代表鎮參加了縣級組織的演講比賽,__、__老師均獲得了優秀獎;__、__老師在縣輔導員風采大賽上獲優秀獎;在市、縣組織的教師優質課評比中,先后有______*等教師在語文、數學、社會、英語、信息技術、音樂、美術等學科中獲市、縣優質課獎勵。
工作目標:
語文教師達到二級甲等以上水平,非語文教師達到二級乙等以上水平,學生達合格水平。
具體措施:
(一)提高語言文字規范化意識
國家首次以法律形式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地位,表明了推普工作已走上了法制軌道。廣大師生要認真學習“國家語言文字法”,認識到用 普通話交流、規范文字書寫,有利于民族間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利于教育的普及、科技的騰飛。因此,學校要把普及普通話納入日常工作,納入 專業技能訓練,納入學校常規管理,納入學校文化建設。使普通話成為校園語言。
(二)建立領導機構,健全規章制度
為使推普工作扎實開展,要建立強有力的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嚴格管理,把推普工作落到實處。
1、成立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成立語言文字工作檢查督導小組,成立以語文教師為骨干的培訓、測試小組。
2、制定計劃,健全制度。每學期召開1—2次推普工作會議,制定計劃,建立健全與推普有關的制度,研究推廣辦法,做到措施得力,責任到人。由教務處負責印制發放推普資料及自測試題,語文教師協助批閱,統計自測情況。
(三)加強校園文化硬件建設
1、設置警示性標牌和條幅
警 示性標牌和條幅隨處可見。(1)校門設置“請講普通話”、“請寫規范漢字”等宣傳警示性標牌。(2)校園醒目位置書寫固定性標語。(3)教師辦公室、教室 醒目處張貼“講普通話,寫規范字”警示語。(4)教學樓、宿舍樓等處設置具有感召力的標語。(5)制作“用普通話交流,溝通世界文明”、“普通話是校園語 言”等條幅,在校園醒目處懸掛。
2、加大宣傳力度,發揮班級推普員作用
(1)第八個推普周各班推普員組織出一期壁報。
(2)紅領巾廣播站定期進行“推廣普通話專題節目”的宣傳,也做好普通話的示范工作。
(3)櫥窗內張貼推普宣傳圖畫資料。
3、開展推普專項活動
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評比頒獎,將活動內容留底入檔。如:(1)“規范漢字,學生抽測比賽”(2)“推普軟筆書法比賽”(3)“請講普通話演講比賽”等。
(四)重視校園普通話軟件建設
1、 推廣普通話從教師抓起。我校堅持教師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制,堅持“推普”與教師基本功訓練相結合。學校要求未達標的教師,要積極培訓,爭取盡快達標。教 師應充分發揮示范作用,上課時必須使用普通話,改正方言音;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語文教師兼有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的責任。
2、在學生中確立“說好普通話走遍全天下”的語言意識。學校要求每位學生用普通話交流,用規范字寫作業;克服方言土語,提高語言表達水平。
3、堅持“國旗下講話”制度。抓住升旗儀式契機對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的語言,講好普通話的情感。
4、德育處要把推普工作納入文明班建設評比中,制定出量化考核標準,語言面貌差德班級、個人不能評為先進班集體和文明學生。
二、主要工作:
(一)學校工作
在學校工作中,繼續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宣傳教育活動,以爭創示范校為契機,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組織全校師生進一步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創設良好的輿論氛圍,形成和鞏固多方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校語言文字工作取得長久效果。
1、定期召開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學校語言文字工作計劃。
2、在學科教學和學校一切集體活動中,師生都必須使用普通話,使普通話真正成為校園語言。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談必須使用普通話。
3、學校校牌及其它標牌、宣傳欄、黑板報等要嚴格遵循文字的規范,不使用不規范漢字。
4、加強校園網語言文字工作宣傳力度。開辟校園語言文字工作專欄,加強內容的建設和創新,實現語言文字工作管理、指導和應用研究的網絡化,使其成為向師生提供咨詢和信息服務的平臺。
5、加強教師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方面的培訓,特別是落實二級乙等教師的強化訓練措施,耐心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幫助他們提高普通話水平,爭取在規定期限內達標,從而為爭創語言文字示范校奠定基礎.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師生語言文字活動,有針對性地提高師生語言文字規范性和運用能力,打造語言文字規范工作的教育氛圍,準備開展以下活動。
教師活動:
1、要求每位教師只要進到校園,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無論是跟學生交談還是教師之間的談話,必須使用普通話,并把是否使用普通話做為評優課和年終考核的標準之一。
2、在教師隊伍中開展“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為主題的演講、抽讀課文、普通話測試等多種形式的普通話實踐活動,以提高每位教師的普通話水平。
3、利用校會時間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提高全體教師的推普意識、寫規范字意識。
4、每位教師在備課寫教案時,必須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不得寫簡化字,學校每學期開學初、中、末檢查教案時,其中一條看是否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對在此方面做得好的老師的教案給大家觀摩。
5、定期對教師進行語言文字測試,以檢測教師使用規范語言文字的情況。
6、邀請有關語言文字的專家到校對教師進行語言文字培訓,以切實提高教師的語言文字水平。
7、加強全體教師推普意識,積極投入推普活動,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普通話素質。教師結合備課練鋼筆字,結合板書練粉筆字,結合寫字課自練毛筆字。
8、教師以年級組為單位進行聽課和說課,在說課環節和上課環節上促進教師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9、對教育教學資料語言文字規范化進行檢查:含教學進度、計劃、備課筆記、作業批改、學生評語、成績冊等資料的檢查;
10、開展教師課堂教學用語規范化調查。(推門聽課)
學生活動:
1、繼續培養一支工作能力強,有責任心的學生推普員隊伍,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推普員的培養。要求每班設有推普員,起示范與督促作用。
2、校園、班級均有長期的宣傳和環境布置。
3、將語言文字工作的有關要求納入學生值周活動之中,要求值周學生做語言文字規范化的表率;
4、加強傳統校園活動如藝術節、六.一等活動的語言文字規范化要求。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文字工作相關活動,主要有:
(1)詩朗誦比賽;
(2)書法比賽;
(3) 征文比賽;
(4)演講比賽
(三)發揮語文課堂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素養
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重點是提高學生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為了充分發揮語文課在普及普通話和規范用字中的主渠道作用,學校對語文教師和語文教學提出如下要求:
1、語文教師普通話必須達到二級甲等。其他學科教師普通話均達到二級乙等及以上。
2、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除在語文課中加強語言文字規范的教學和口頭說話訓練外,還要進一步開展一課一練的詞語訓練和書法寫字訓練。
共2頁,當前第1頁1
3、繼續結合教學開展詩歌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科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4、發動各班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為內容,設計一期精美的墻報。
5、在學校內外懸掛多條宣傳標語、牌板營造濃厚的推普氛圍。
三、做好校園文字規范化檢查工作,做規范用字的表率
1、各年級組、教研組、各班級認真做好常規文字規范工作,保證工作文字和校園公示文字的規范純潔;各班文字協查員做好班級板報宣傳文字規范的檢查,并協助校園文字規范的檢查,治理整頓學校校園用字。
2、積極宣傳《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市語委有關文件,及時報道我校有關工作動態、先進事例。校內設置語言文字固定宣傳展板,定期做好布置、維護工作。
二、主要工作:
(一)學校工作
在學校工作中,繼續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宣傳教育活動,以爭創示范校為契機,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組織全校師生進一步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創設良好的輿論氛圍,形成和鞏固多方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校語言文字工作取得長久效果。
1、定期召開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學校語言文字工作計劃。
2、在學科教學和學校一切集體活動中,師生都必須使用普通話,使普通話真正成為校園語言。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談必須使用普通話。
3、學校校牌及其它標牌、宣傳欄、黑板報等要嚴格遵循文字的規范,不使用不規范漢字。
4、加強校園網語言文字工作宣傳力度。開辟校園語言文字工作專欄,加強內容的建設和創新,實現語言文字工作管理、指導和應用研究的網絡化,使其成為向師生提供咨詢和信息服務的平臺。
5、加強教師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方面的培訓,特別是落實二級乙等教師的強化訓練措施,耐心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幫助他們提高普通話水平,爭取在規定期限內達標,從而為爭創語言文字示范校奠定基礎.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師生語言文字活動,有針對性地提高師生語言文字規范性和運用能力,打造語言文字規范工作的教育氛圍,準備開展以下活動。
教師活動:
1、要求每位教師只要進到校園,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無論是跟學生交談還是教師之間的談話,必須使用普通話,并把是否使用普通話做為評優課和年終考核的標準之一。
2、在教師隊伍中開展“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為主題的演講、抽讀課文、普通話測試等多種形式的普通話實踐活動,以提高每位教師的普通話水平。
3、利用校會時間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提高全體教師的推普意識、寫規范字意識。
4、每位教師在備課寫教案時,必須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不得寫簡化字,學校每學期開學初、中、末檢查教案時,其中一條看是否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對在此方面做得好的老師的教案給大家觀摩。
5、定期對教師進行語言文字測試,以檢測教師使用規范語言文字的情況。
6、邀請有關語言文字的專家到校對教師進行語言文字培訓,以切實提高教師的語言文字水平。
7、加強全體教師推普意識,積極投入推普活動,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普通話素質。教師結合備課練鋼筆字,結合板書練粉筆字,結合寫字課自練毛筆字。
8、教師以年級組為單位進行聽課和說課,在說課環節和上課環節上促進教師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9、對教育教學資料語言文字規范化進行檢查:含教學進度、計劃、備課筆記、作業批改、學生評語、成績冊等資料的檢查;
10、開展教師課堂教學用語規范化調查。(推門聽課)
學生活動:
1、繼續培養一支工作能力強,有責任心的學生推普員隊伍,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推普員的培養。要求每班設有推普員,起示范與督促作用。
2、校園、班級均有長期的宣傳和環境布置。
3、將語言文字工作的有關要求納入學生值周活動之中,要求值周學生做語言文字規范化的表率;
4、加強傳統校園活動如藝術節、六.一等活動的語言文字規范化要求。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文字工作相關活動,主要有:
(1)詩朗誦比賽;
(2)書法比賽;
(3)征文比賽;
(4)演講比賽
(三)發揮語文課堂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素養
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重點是提高學生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為了充分發揮語文課在普及普通話和規范用字中的主渠道作用,學校對語文教師和語文教學提出如下要求:
1、語文教師普通話必須達到二級甲等。其他學科教師普通話均達到二級乙等及以上。
2、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除在語文課中加強語言文字規范的教學和口頭說話訓練外,還要進一步開展一課一練的詞語訓練和書法寫字訓練。
3、繼續結合教學開展詩歌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科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4、發動各班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為內容,設計一期精美的墻報。
5、在學校內外懸掛多條宣傳標語、牌板營造濃厚的推普氛圍。
三、做好校園文字規范化檢查工作,做規范用字的表率
1、各年級組、教研組、各班級認真
做好常規文字規范工作,保證工作文字和校園公示文字的規范純潔;各班文字協查員做好班級板報宣傳文字規范的檢查,并協助校園文字規范的檢查,治理整頓學校校園用字。
作者:郭文康(西安財經學院,陜西西安,710000)
在當前普通高校大學生培養過程中,完善的文化理念,乃至合理的實踐機制,實際上都是現階段我們做好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活動的關鍵所在。如果我們對傳統高等教育管理活動的實施狀況進行細致化分析,不難看出,其中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缺乏人文管理理念,乃至內涵化元素的集中融入,這實際上都制約了現階段高校學生培養活動的有效實施。
1當前普通高校大學生教育管理活動的不足認知
如果我們對普通高校大學生教育管理活動的時代特征進行成熟分析,不難看出,由于我們所實施的教學思維缺乏持續創新和必要完善,從而影響了高校大學生的教育引導和合理培養。當然,創新具體的教育管理活動,也是整個時代人才需要背景下提出的重要訴求。在傳統的普通高校大學生,教育管理活動實施過程中,其中存在諸多欠缺:
首先,整個管理實踐活動中,缺乏必要的文化內涵,尤其是對于教育管理活動本身來說,其核心就是學生,而在學生具體培養時,我們所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心態的合理引導,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化心態。但是,在傳統的高等教育管理機制中,由于缺乏合理的文化融入思維,從而限制和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不僅如此,對于具體的管理活動而言,文化元素的融入,也使得整個教育管理過程,更具有引導價值和人本特色。因此,在當前整個時展背景下,如果想要培養出滿足時展過程中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須充分注重文化理念的合理融入與詮釋。
其次,在整個高校大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實踐機制,只有讓學生切實參與其中,尤其是融入學生自身的關注點,乃至激發學生自身的參與積極性,從而實現,大學生培養與管理的最佳效果。在傳統的大學生管理時,其首要關注的則是,學生自身的成績,未能構建學生積極參與的管理模式,所以,并沒有形成學生自身積極參與的教學機制。事實上,衡量任何一種教學方案效果的主要標準,在于學生自身的參與狀況,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才能實現大學生教育管理活動創新發展的理想效果。
最后,整個教育管理活動實施過程中,缺乏必要創新與系統化完善,實際上,教育管理實踐活動,在整體推進時,其本身就是一項基于學生特點的活動,所以,無論是具體的教育內容,還是其中所應用的方案,都應該在教學實踐不斷豐富的基礎前提下,予以豐富和完善,所以,只有具體完善,才有可能實現學生培養的理想效果。但是一直以來,我們所實施的教育管理實踐方案中,缺乏必要的文化內涵和價值思維,所以,只有創新教學思維,才能真正有效做好高校大學生的培養。
2茶文化機制的具體內涵分析
茶文化是什么?是一種基于日常生活應用習慣的重要機制。茶文化絕對不是一種普通的文化元素,乃至具體的文化理念,其中所具體融入、包含的精神理念,更多體現為一種大眾普遍認知,所以,更好應用茶文化就極具價值。通過對茶文化與我國文化機制中的本質關聯進行細致化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茶文化所向我們具體傳達的是一種精神,乃至思維機制。因此,應用茶文化,恰恰是當前我們傳承整個文化體系的關鍵所在。
文化是一種引導,更是一種穩定且成熟的狀態,而在我國傳統文化體系中,茶文化元素,不僅是其文化的內涵所在,同時也是一種心態和價值理念,因此,在當前大學生教育管理與創新推進時,必須從文化元素切入視角出發,尤其是茶文化元素的合理融入,從而在豐富學生管理與培養基礎的同時,融入完善的理念思維,進而實現高校大學生管理與培養的最佳效果。
客觀地看,如果想要做好普通高校大學生,教育管理創新與實踐活動的理想實施,就必須立足學生視角,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元素,進而構建整個教育管理,創新實踐的理想效果。在具體制定普通高校大學生,教育管理創新實踐的方案內容時,要充分注重文化內涵的合理詮釋,并且通過融入學生的實踐性理念,從而滿足當前學生培養活動的最佳效果。
當然,對于現在社會大眾的具體訴求來說,文化認知與交流,文化應用與傳遞,正是整個文化體系應用價值的本質呈現。如果我們想要真正做到對傳統茶文化的成熟認知,就必須在立足該文化內涵的重要前提下,優化文化思維,深化文化應用。事實上,傳統茶文化在當前背景下,也應該不斷深化,尤其是要具體結合文化應用的時代環境,創新實踐形式,豐富具體的實踐內容,結合學生主導這一基礎訴求,從而更好滿足高校學生培養的全面要求。
如果我們對茶文化的特性進行成熟界定,不難看到,茶文化在當前仍然極具應用價值。根據茶文化的層次性價值看,文化的多樣性和機制化,甚至是茶文化的時代特點,都是當前我們更好應用該文化的關鍵所在。
事實上,我們在對傳統文化認識與應用時,應該從提升該文化時代應用價值角度出發,特別是嘗試去分析傳統茶文化發揮時代價值的切入點。當然,結合當前學生培養的整體要求,以及具體內涵看,學生所關注的,更多在于學習興趣的合理引導,以及學習內容的具體豐富。在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內涵,從而影響了學生訴求的合理釋放。
3融入茶文化構建普通高校大學生教育管理創新實踐方案的具體思路
客觀地看,如今時代背景下,對學生培養的要求,也有著明顯性變化,特別是,其更需要學生具備足夠創新意識和人文思維,因此,如果我們想要實現大學生教育管理活動的最佳效果,就必須注重通過選擇合適的元素內容,結合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科學化和內涵化構造,從而實現高校大學生教育管理活動的創新發展。當然,以具體的實踐視角切入,更是能夠為我們豐富優化教學機制提供重要支撐和本質化傳遞。
在高校學生管理與培養時,需要注重融入人文理念和科學的思路方式,當然茶文化所融入的內容,不僅是一種文化機制,同時更是價值傳遞的重要詮釋,如果我們想要滿足最佳教學效果,就必須將學生培養納入規范化的機制之中。事實上,我們不能用普通的“管理思維”來具體看待學生的培養活動,尤其是對于學生來說,創造性、創新意識恰恰是當前我們進行學生教育的關鍵與本質。
如今,我們在認知學生培養時,高校所能承擔的責任更多是一種服務、承擔,尤其是服務意識的詮釋與表達,更需要我們從服務視角出發,通過合理融入茶文化的具體內涵,進而實現整個高校學生的最佳培養。凸顯服務意識,詮釋服務理念,才是現階段我們更好實現高校學生教育實踐活動的本質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