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0 01:15:5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水泥實訓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目前國內外材料市場發展越來越大,從事材料檢測的機構越來越多,而且材料檢測的項目也變得更加全面化、更加專業化、更加科學化,相關規范也在不斷更新中。隨著新材料的不斷涌現,相關檢測手段也在不斷更新。經過大量的調研工作,現將學生就業后可能接觸的相關檢測工作做以下總結。
1)常規建筑材料的檢測。
水泥物理力學性能檢驗;砂、石常規檢驗;混凝土強度、抗滲、配合比檢驗;砂漿強度、配合比檢驗;干粉砂漿檢驗;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檢驗;水泥基結晶防水涂料檢驗;混凝土外加劑、粉煤灰、礦渣粉、硅粉檢驗;墻體材料檢驗,包括燒結普通磚、燒結多孔磚、燒結空心磚和空心砌塊、混凝土多孔磚、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
2)土工檢測。
密度、無側限抗壓試驗、液塑性試驗、擊實試驗、瀝青路面壓實度(鉆芯法)、路面回彈彎沉。
3)節能材料檢測。
保溫板(EPS板、XPS板、聚氨醋泡沫塑料、泡沫玻璃制品、建筑用巖棉礦渣棉絕熱制品、建筑絕熱用玻璃棉制品等)檢驗;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加氣混凝土砌塊的檢驗;保溫用粘貼劑、抹面膠漿、抗裂砂漿、面磚粘結砂漿等的檢驗;增強抗裂膩子、柔性耐水膩子等的檢驗;耐堿網格布的檢驗;電線電纜截面面積和單位長度電阻值檢驗;節能錨栓抗拉拔強度(現場拉拔)檢驗。
4)主體結構檢測。
混凝土強度(回彈法、超聲回彈綜合法、鉆芯法);鋼筋保護層厚度;鋼筋保護層厚度及鋼筋間距;拉拔抗剪性能試驗。
5)防水材料檢測。
不透水性、耐熱度、可溶物含量、拉力、最大拉力時延伸率、撕裂強度、低溫柔度、拉伸強度、拉力斷裂伸長率、熱處理尺寸變化率、低溫彎折性、不透水性、尺寸偏差等。
2.建筑材料檢測實訓教學的策劃與設計
結合“建筑材料中、髙級試驗工”職業資格標準和工程施工中質量控制的要求,參照國家現行的相關標準、規范、規程,我們制定了一個實訓教學計劃,通過實訓內容的訓練,力爭使學生畢業后,能夠順利地從學生轉變為技術工人,實現校企無縫對接。實訓教學的關鍵是實訓項目的確定,教學過程和內容都要通過實訓項目來貫徹實施。為了使學生在實訓課程中能夠掌握專業的檢測工作過程,在做實訓策劃時,我們力爭做全,但是到不同的專業做教學計劃時,可以根據專業的不同需要,課時量,有選擇性的進行,要求盡可能選擇有教學價值的實用項目。在制定具體的實訓項目安排時,以基本涵蓋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常遇到的檢測項目為前提,制定了上述的計劃安排,共分為9個節點,其中每個節點任務分解為方便教學實施的若干個子任務。
3.實訓教學的實施
實訓教學的實施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知識點講解和任務布置。教師根據實訓項目的需要,講解必要的理論知識點與操作規程,集中布置實訓項目的任務與要求,進行短時間的討論與答疑。
第二階段是學生分組操作,具體模擬檢測工作全過程進行實際操作。
第三階段是評價總結階段,根據實施過程與檢測結果,檢驗報告等進行互評,自評,總評等環節,對學生的實訓成績進行評定。在此過程中同學們能夠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方案。
從項目實施情況來看,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通過組員的通力合作鍛煉了團隊協作能力,通過檢測實踐提升了工作能力,在實訓報告的編寫過程中鍛煉了規范性與專業性。
對于上述的檢測項目,很少有學校同時具備檢測全面的檢測設備。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可以積極開拓校企合作單位,多種渠道與形式開展實訓項目的教學工作與考核工作。
4.結語
建筑材料是社會上使用最廣泛的材料,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建筑材料的使用,仍然以傳統的水泥和混凝土為主,不過建筑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也不斷涌現,比如發泡混凝土、相變混凝土、干混砂漿以及輕質混凝土、增強鋼筋、高性能混凝土、新型防水材料、新型裝飾材料等都在各工程中不斷被使用。為了減少環境污染,一些新型水泥材料如粉煤灰、礦渣等也不斷被使用以替代原有水泥組分,這些新型材料的使用,對建筑材料實驗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并且,隨著技術的進步,原有的一些實驗方法、國家標準也不斷的變革更新,這些都對建筑材料實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對現有的建筑材料實驗課程進行改革,不但要對重要材料實驗項目的實驗方法不斷更新以適應當前的社會需求,同時要及時補充新型材料的實驗方法和測試技術的學習,并且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不斷順應科學進步和技術發展的要求。
(二)學生動手能力差,無法達到課程預期效果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老師講解,學生做一些驗證實驗,課后交一份實驗報告。由于實驗條件限制,多名學生一組,并且實驗項目固定,以傳統的水泥、混凝土各項實驗為主,學生只需要按照實驗教材的操作步驟進行實驗即可,不需要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也無法在實驗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實驗過程中由于幾名學生一組,部分學生動手能力得不到鍛煉,實驗報告抄襲現象嚴重。此外,通過對我校畢業生調查了解到,學生畢業后往往不知道如何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工作中,而當面對新材料、新工藝出現的新問題時更是不知所措,由此可以判斷傳統實驗課程達不到預期效果。
(三)綜合性實驗比重偏小
綜合性實驗是指運用多方面的技能、知識,多種實驗方法,涉及多學科的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實驗技能和掌握分析方法的實驗教學過程。而設計性實驗是指指導教師選定實驗內容,由學生自主制訂實驗方案、實驗方法,選定實驗設備并書寫實驗報告。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實驗能力、組織能力和綜合素質,對于培養應用型、綜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建筑材料實驗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學生通過閱讀實驗指導書就能知道實驗的全部過程,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也完全處于被動的模仿學習狀態,不需要學生進行思考,當然就不利于學生的主動學習,也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學習熱情。
二、建筑材料實驗改革的內容
(一)改革教學內容
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以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實驗為主,對于新型材料的實驗內容很少,為了適應社會的進步,在以水泥、混凝土為主的建筑材料實驗基礎上,增設了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實驗、相變混凝土性能實驗和發泡混凝土性能實驗,并且還增設了新型裝飾材料性能實驗。為了保證在有限的教學課時內充分開展實驗教學任務,采取必修和選修實驗內容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對基礎的、主要的建筑材料以必修形式進行,而對新的一些建筑材料以選修的方式進行,不選學的學生不必書寫實驗報告,但是在進行實驗操作的時候,分組進行,也允許他們進行旁聽,如有疑問還可以由指導老師加以講解,使學生能夠對當前社會上新出現的、新發展的建筑材料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并且在實驗指導書中全部的實驗內容都加以介紹,以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如果遇到相關的知識可自行學習。
(二)增加綜合性實驗比重
傳統的實驗任務簡單分散,不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完善,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實驗能力,把原來水泥、骨料、混凝土、砂漿、外加劑、摻合料6項相對獨立的實驗內容,整合為某個工程需要的混凝土、砂漿配合比2個模塊。由原來的分散實訓活動改為集中教學活動,增加了實訓周,避免了試驗的間斷性。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3~5人,要求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和確定實驗方法,并且對每名學生在小組的分工加以明確,從而確保在實訓過程中每名學生都得到一定程度的鍛煉。另外,為了適應施工現場復雜的環境,在實訓中鼓勵學生在建筑材料性能測試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用一些簡單的實驗方法測定材料的性能,或者提出一些簡便的實驗方法模擬國家標準中要求的材料檢測方法,如果有學生提出了合理的實驗改進方法,則給予一定的成績評定獎勵。通過這樣的手段,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比如有的同學就對抗壓強度這個實驗提出了簡單可行的實驗操作方法,在施工現場使用砂子和漏斗模擬勻加力過程,可以對水泥試塊進行粗略的強度測定,雖然這樣實驗的精度還有待提高,不過對于學生創新性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三)提高動手能力,參加工程實踐
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學有余力,因此可讓這部分學生參與到教師的課題研究中。雖然由于學生的知識儲備還不足,在課題研究中僅能起到很小的作用,但是通過課題研究,讓學生了解到工程實踐,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在實驗過程中由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一些實驗設備,對一些實驗數據進行整理、歸納、總結。由于是一個實際研究課題,參與到課題研究中的學生普遍有一種自豪感,學習熱情也普遍較高,從而激發了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在實驗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也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文獻查閱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改革成效
對我校土木工程專業2011-2012級共約200名學生進行教學改革效果評測,證明收效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新的建筑材料實驗課程充分考慮了土木工程專業對材料知識及技能的需要,補充了必要的實驗項目,新增了選修項目體系,滿足社會需求;二是豐富了教學內容,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認真的學習態度,學生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三是滿足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工程意識;四是突出了重點材料、新材料的學習和實驗技能,使學生能夠密切關注建筑材料發展的動向,為今后的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水泥工業得到迅猛發展,產量已占世界總量的1/4,水泥化學分析水平也不斷得到提高。這要求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既要有一定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又要有過硬的實驗操作技能,才能服務于社會。就當前情況來看,高職院校的實驗實訓教學基本沿用普通高校的模式,實驗室從屬于教研室,實驗課從屬于理論課,實驗指導書將實驗原理、方法、步驟都作了詳細說明,做實驗時照方抓藥、填寫實驗報告時走走形式的學生不少,不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規范的操作技能、創新的能力。
我院建筑與材料工程系硅酸鹽材料工程技術專業自開辦以來,非常重視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開設了硅酸鹽水泥化學分析實訓中心,通過實驗實訓要求學生在畢業前必須取得高級或中級建材化學分析檢驗工的職業資格證書。總結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 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實驗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查顯示,雖然高職學生的學習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學習風氣不夠濃、學習主動性不夠強、學習方法比較簡單、邏輯思維推理能力較弱等,這些因素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但高職學生也有自身的優勢,如:喜歡實際動手操作、樂于助人等。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的特殊性,如趣味性、直觀性、實用性等,培養學生的實驗興趣,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 規范實驗基本操作,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在高職院校實驗實訓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在深刻理解實驗原理的基礎上,牢牢掌握正確規范的操作要領,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實際操作技能和科研素養,是實驗實訓教學改革的一個方向。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既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要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
2.1 對學生進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嚴格訓練。一方面教師應要求學生記住儀器的名稱、用途以及正確的操作方法;另一方面教師可利用錯誤的裝置或演示錯誤的操作來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辯證思維能力。而對一些重要的基本操作如分析天平的使用、滴定管的使用(如半滴操作)等,則須反復訓練,直至達到要求。
2.2 開展基本操作、基本實驗的競賽。如把一個班分成幾個小組,開展小型實驗競賽,這樣既能充分調動學生實驗的積極性,也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集體主義精神。
2.3 簡單易行的實驗,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上臺演示,如滴定終點的判斷等。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以上在教學中采取的各種方法,其目的是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他們積極參與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
3 培養學生對實驗現象分析與實驗結果的處理能力
通過硅酸鹽化學分析的學習,要求學生不但能掌握石灰石、粘土、鐵粉等原材料、燃料及成品的化學分析方法,而且能夠獨立完成分析、填寫實驗報告,明確水泥行業的國家標準,明確各種原燃材料的質量控制指標,為工藝配料提供真實可靠數據。因此,教師每演示一個實驗,學生每做一個實驗,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做,而且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讓他們知道為什么應該這樣做,因而對其現象分析及實驗結果的處理就顯得非常重要。例如,在硅酸鹽水泥分析中測定三氧化二鐵的含量時,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EDTA滴定Fe3+,以磺基水楊酸鈉做指示劑。該操作的關鍵是正確控制溶液的pH值和掌握適宜的溫度。在無其他干擾離子存在時,用EDTA滴定Fe3+的酸度范圍較寬,pH值為1.7―2.2,滴定終點顏色變色最明顯;而在實際樣品分析中,Fe3+往往與其他陽離子共同存在,考慮其他陽離子對Fe3+產生的干擾,其pH值應控制為1.6―1.8,溫度為60―70℃,終點明顯,結果正確。實驗時準確地控制pH值在適宜的范圍對實驗結果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為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3.1 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如實記錄實驗中的一切現象。不得把實驗結果隨意修改成標準答案,使學生養成良好實驗習慣和科學嚴謹的實驗作風。
3.2 當出現異常情況或實驗現象與理論值不吻合時,學生會產生疑問。“學貴乎疑”,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或要求學生課后查閱相關資料,或用相關的實驗進行驗證,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逐步培養學生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和處理能力。
3.3 學生對實驗操作以及現象、結論等表述時,常常有詞不達意或不完整的情況,隨意性比較強,要加強學生語言表述能力,要求學生認真完成實驗報告。
4 培養學生實驗創新的能力
現代教學論認為:“創造性培養的最好場合和手段應該而且可以是日常教學活動。”教師在日常的實驗實訓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和使學生學會操作,更重要的是向學生傳授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思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學品質,使學生具有潛在的發展能力。
4.1爭論互補法:結合知識的傳授,教師在備課時,挖掘實驗中有智力價值的開放性的問題,課堂上引導學生在較短時間內自由地、盡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注意在學生提出自己想法的過程中不加以評論,以想法的數量而不是質量作為評判優劣的標準,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實質是創造思維相互撞擊,借集體力量達到產生“共振效應”的情景,從而誘發發散思維,拓展思維的疆域。讓學生經過“發散―集中―再發散―再集中……”的思維過程,得出各種結論(或比較、優選出最佳結論)。
4.2 實驗訓練法:應讓學生圍繞確定的實驗目標,教師起指導作用,學生有主動學習、思考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2.1 進行實驗設計。實驗設計的內容包括改進實驗裝置和方法,探索實驗的最佳方案,設計反差實驗(學生認為“是”的問題,設計出“非”的實驗結果)、對比實驗、“矛盾”實驗(兩種物質之間的作用因某些客觀條件不同而反應現象不同的情況)。采取的形式可以是由教師設計實驗、師生共同設計實驗、學生獨立設計實驗。
4.2.2 改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再結合實驗創設部分思考題。一般按下述程序進行:問題―實驗事實―科學抽象―結論―應用。利用化學實驗,設置問題情景,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求知欲和探索與創造的熱情,讓他們在思維活化的狀態下進行學習。
4.2.3 更新實驗內容,與現行國家、行業標準接軌,開放實驗室。采用近年來新頒布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如:水泥用硅質材料化學分析法,水泥用鐵質材料化學分析法等。
參考文獻: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實踐教學 高職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是以服務建筑行業為主,以建筑工程一線施工員崗位(群)為就業目標,具備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測量、質檢等核心職業能力,能夠勝任建設行業施工員崗位,或造價員、質量員、材料員、安全員、資料員、測量員等相關職業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為達到上述目標,必需制定完善的教學體系,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體系中,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對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提高素質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為加強實踐性教學,根據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和要求,研究本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如下。
一、實踐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實踐教學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活動過程的關鍵性環節。通過實踐性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技術能力,并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科學研究能力及嚴謹的科學態度,為今后更好地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1]。所以在實踐教學的環節中,要求學生和教師能從思想上予以重視,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教學,充分發揮其積極性與創造性。
二、實踐性教學體系的主要內容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由專業基礎課基本技能訓練、專業課專業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等環節組成。本實訓體系是根據專業培養計劃的總體要求來確定的。
(一)專業基礎課基本技能訓練:
1、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目的
通過課程基本技能的訓練使學生能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更好地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任務。
2、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主要內容有計算機基礎應用、建筑材料實驗、電工電子實驗、建筑CAD制圖、測量實驗、建筑制圖大作業等。
1)建筑材料實驗:了解材料的力學性能,掌握試驗方法。其內容有水泥樣品的鑒賞和水泥試驗(包括水泥細度的測定、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的測定、水泥漿凝結時間的測定、安定性試驗及水泥膠凝強度的檢驗)、混凝土骨料試驗、普通混凝土試驗(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測定、混凝土抗壓強度的試驗)、砌墻磚試驗(抗折、抗壓強度試驗)、鋼筋樣品辨別和鋼筋試驗(拉伸及冷彎試驗)。
2)建筑CAD制圖:掌握Auto CAD計算機繪圖軟件的基本繪圖操作環境,掌握Auto CAD軟件系統的繪圖命令、編輯命令、尺寸標注、文字標注、圖層使用、圖塊使用及三維命令的一般操作,掌握建筑工程圖的基本繪制方法,培養建筑工程圖的計算機繪制能力。其內容包括:建筑CAD設計概論、Auto CAD繪圖命令、Auto CAD編輯命令、Auto CAD標注命令、圖層與圖塊、三維圖形的繪制及實際應用部分。
3)建筑制圖大作業:了解、掌握畫法幾何的基本理論;熟練閱讀建筑施工圖,掌握較扎實的繪圖技能。
2、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組織
由任課教師編制計劃書,記錄在每學期教學進度表中,其實訓方式可采用現場參觀與觀摩、實際操作等方式來進行。
3、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考核
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內容和效果可通過現場實際操作情況、提交的實驗報告(實驗數據)或設計電子圖紙等綜合打分,并按一定比例(20%)記入該課程的期末考核成績。
(二)專業課專業技能訓練:主要有工程測量實訓、施工組織設計、概預算大作業、建筑素描、房屋建筑學設計、鋼結構及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實訓。具體安排如下:
1、工程測量實訓:(時間2周)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兩周測量實習,對學生知識的鞏固和深化,基本能力和職業道德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其具體任務是:
1)通過測量實習,使學生對測繪和測設的任務、內容、方法和要求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認真負責、實事求是、艱苦奮斗、遵守紀律、團結互助、愛護公物的優秀品德和作風。
具體實習內容和計劃如下:
實習動員、領儀器、儀器檢校1天;水平角測量1天;水平距測量1天;水準測量1天;水準測量和導線測量計算1天;地形圖測繪1天;地形圖測繪1天;建筑物的放樣1天;圓曲線測設1天;寫實習報告、上交資料1天。
2、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1周,施工設計1周)
1)施工組織設計的目的
施工組織總設計的內容及編制依據;施工布置及施工方案;施工任務的組織分工及程序安排;重點工程的施工方案、主要工種的施工方法、臨時設施的規劃;施工總進度計劃編制原則、要求、內容及步驟;各項資源需要量計劃;施工總平面圖編制原則、內容、編制依據及編制方法;建設項目風險預測和安全目標。
2)施工組織設計的課時安排
模塊1施工準備 1)編制施工準備工作計劃 針對北京某實際工程項目,編制施工準備工作計劃;2)圖紙會審實訓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分組模擬進行圖紙會審仿真實訓
模塊2 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編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編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4 )編制分部工程施工進度計劃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編制分部工程施工進度計劃 5)施工平面圖設計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設計施工平面布置圖
模塊3 施工組織總設計 6)編制網絡計劃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編制分部工程網絡計劃7)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編制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3、建筑工程預算大作業:(時間1.5周)
1)建筑工程概預算大作業的目的
建筑工程概預算大作業是學生在學習《建筑施工技術》、《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后所進行的專業實訓,通過該實訓,使學生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并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實際操作技能。
2)建筑工程概預算大作業的主要內容有:
根據詳細圖紙,進行工程量的計算;利用定額計算各項費用如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臺班使用費、間接費、規費、利潤、稅金等;進行工、料、機分析、編制工、料、機用量匯總表;編制工程造價匯總表并計算綜合單價造價。
4、建筑素描:(時間2周)
本課程是建筑學專業本科生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繪畫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素描課內容要求:構圖完整,造型準確和素描關系表現合理,質感強烈,空間感強,并能應用它輔助學習水彩、速寫、表現技法和專業設計課程。
5、房屋建筑學設計(時間1周)
房屋建筑學設計的主要內容:
⑴平面設計
①根據建筑功能要求和家具布置及人的活動空間要求確定使用房間的平面尺寸
②根據使用人數確定輔助房間平面尺寸
③根據消防要求確定垂直交通的數量及位置
內容包括:使用房間平面布置圖、衛生間布置圖、底層建筑平面圖、標準層建筑平面圖、頂層建筑平面圖、屋頂排水平面圖
④據建筑性質進行功能分析進面進行平面組合
⑵剖面設計
根據建筑功能及使用性質確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凈高,進而確定建筑層高和空間組合。根據圖紙的表達情況繪制1~2個剖面圖
⑶立面設計
根據建筑物的性質,運用建筑美學的原理及處理手法確定建筑立面造型,根據建筑所處位置及城市規劃部門的要求繪制主立面、側立面、背立面圖。
⑷總平面設計
根據城市設計和場地設計的知識,進行總平面布置,繪制施工總平面圖
①確定場地的主次入口的位置
②場地道路布置及綠化布置
③確定建筑物的位置及消防間距、日照間距等其它安全距離的確定
④人流、車流的組織
⑤建筑構造詳圖
根據建筑方案的特點、準確表達設計構思,將相關構造繪制建筑詳圖
6、鋼結構及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實訓(鋼結構48學時,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48學時)
鋼結構實訓的主要內容有:
(l)屋蓋支撐布置一一說明布置原則和根據。
(2)設計一個普通鋼屋架:節點荷載計算,桿件內力計算,桿件內力組合,桿件截面選擇,設計四個典型節點,全部計算書。
(3)按給定比例繪制一張2號圖,內容包括支撐單線圖;屋架單線圖,圖中要求注明桿件計算內力和選定的截面;畫四個典型節點大樣圖:支座節點、上弦一般節點、下弦拼接節點、屋脊節點。
(4)要求輔導教師講解桁架內力圖解法。
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實訓的教學要求有:
1)掌握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結構的選型與布置,結構設計方法,構造要求及施工圖的繪制;
2)掌握砌體結構各種基本構件的受力特征與截面設計方法,及磚混結構房屋的設計方法和構造要求。
專業技能訓練的組織與管理
專業技能訓練由系部統一組織,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實施,各實訓過程均配備專業指導教師1-2名,進行日常管理和專業指導。
專業技能訓練的考核
考核內容分日常考核和訓練成績考核兩部分,以全面衡量學生的專業訓練能力。
(1)日常考核
實訓期間,學生必須遵照學校正常作息時間到指定地點進行實訓;
學生必須按實訓計劃,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階段實訓任務;
考察其動手協作能力和團結能力。
(2)訓練成績考核
訓練成績的考核工作由系部,安排指導教師負責進行。根據學生的實訓成果,分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四等,單獨計入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綜合技能實訓
1、畢業綜合實訓(時間18周)
1)畢業綜合實訓的目的
畢業綜合實訓是實踐性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畢業綜合實訓,可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及實際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踏實、認真、嚴謹的科學作風以及建筑工程技術人員必備的建筑結構、建筑施工的全局觀點和經濟觀點。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工程建設項目設計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2)畢業綜合實訓的要求和主要內容
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測量實習,時間5周;第二階段為結構設計與結構計算,時間為6周;最后一階段為制圖,時間為6周;最后一周讓學生總結并準備工作面試。
具體要求有:熟悉制圖規范和相應的建筑規范;了解和掌握建筑方案設計和建筑施工圖的設計;正確進行多(高)層房屋的結構選型、結構布置;正確進行結構計算及結構施工圖的設計;掌握用工程圖紙全面而準確地表達設計意圖的技能。
3)畢業綜合實訓的組織與管理
畢業設計由系部各專業組織和管理,并指派專業指導教師進行輔導。(專業指導教師可提出具體意見及建議)
4)畢業綜合實訓的考核
分日常考核和成果考核,其中日常考核是指畢業綜合實訓期間要求學生遵照學校正常作息時間到指定地點進行畢業綜合實訓;必須嚴格遵照時間安排,分階段保質保量地完成設計。成果考核是指應按畢業綜合實訓中的規定完成工作量,所繪制的工程圖紙應符合制圖標準及相應的規范要求;應有完整的設計說明及完整的計算書;考核由專業指導教師根據綜合實訓期間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成果情況綜合評定,成績分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
2、畢業(頂崗)實習(實驗階段)
1、畢業(頂崗)實習
1)、畢業(頂崗)實習的內容與要求
要求學生實習過程中,能閱讀施工圖和內業資料;了解和掌握施工的全過程;了解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過程和內容;了解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了解施工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了解安全生產質量管理措施并參與各工種的施工,完成實習報告。
2)畢業(頂崗)實習的組織
實習單位的落實由系統一安排和學生自己解決相結合;由實習單位安排具有一定資質的人員擔任現場指導,并由系指派專業實習指導教師進行具體檢查、指導和協調工作。
畢業(頂崗)實習時間在第六學期進行。前幾周進行綜合性的實踐活動,最后一周進行實習過程的總結,撰寫實習報告。
3)、畢業(頂崗)實習的考核
實習考核由以下幾部分組成:實習報告、實習過程的表現
要求學生每日記載實習情況,包括實習內容、實習體會等,實習結束后應按實綱的要求做實結。根據在實習期間的表現及實際業績,由實習單位的指導教師作出鑒定,并由主管部門簽章。學校的專業指導教師組成實習考核小組,根據上述資料給出學生的畢業實習成績,成績分為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四等,單獨記入學習成績。
三、課時分配:
公共課理論學時424, 實踐學時160,占總學時比例21.69%;基礎課理論學時176,實踐學時176,占總學時比例6.54%;專業基礎課理論學時306, 實踐學時102, 占總學時比例15.16%;專業課實踐學時126,占總學時比例20.95%;專業實訓實踐學時360,占總學時比例13.37%;實習實踐學時600,占總學時比例22.29%。合計理論學時占總學時比例49.93%,實踐學時占總學時比例50.07%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TU20-4[文獻標識碼]A
1引言
《建筑材料》是本學院建筑工程系土建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針對的學生是全日制專科生。旨在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各類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質、分類、組成、生產方法、技術性質、工程應用及技術性能檢測,不僅為后續專業課提供基礎知識,也要為將來的專業實踐打下理論基礎,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實驗技能。因此,本課程在土建類專業培養體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由于專科生畢業去向多為實踐性很強的單位,需要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足夠的自我學習能力,筆者將專科生實踐能力與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作為研究的重點。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結合《建筑材料》課程及專科生的特點,對本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探索。
2教學現狀及現存問題
2.1學生理工科基礎知識的掌握參差不齊,很多學生在高中時是文科生,上大學后開始學習土建類專業知識,大學前也沒有接觸過土建行業,對此行業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學習過程中,常常遇到數學、物理和化學知識,常以文科生自居,直接跳過此類知識,基礎越學越不扎實,后續課程的學習無法開展。2.2教師在講臺上面講,學生坐下面聽,教學方式多采用“灌輸式”或“填鴨式”教學方法,此教學模式主要進行教師授課,忽視學生的主動學習。由于《建筑材料》課程教學內容繁多而課時少,內容多以敘述為主,知識點多又散,難以歸納總結,教師忙于趕進度完成教學任務,無足夠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不重視學生的反饋,師生難以互動,學生自我學習能力難以提高。2.3課內實驗課時少,且多為驗證性實驗,教師先示范,學生后模仿,缺乏實驗探索,只是讓學生按照既定的程序驗證已知的結果,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過后,學生只是幫助教師完成了教學任務,自己并未具有獨立實驗的能力,也并未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最終使課內實驗教學流于形式。2.4課外實訓課時少,實訓任務簡單,通常按照實訓手冊的操作要求即可完成,結果反饋單一,學生積極性不高,應付差事現象嚴重,實訓結束后,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較少,與相應工作崗位的要求相差甚遠。
3教學改革的對策及建議
3.1結合專科生的特點,注重應用型知識,優化教學內容
《建筑材料》課程講述材料種類較多,性質各異,生產方法、檢測及工程應用也各有不同,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知識,但各類材料之間并無關聯,自成章節。專科生課時有限,且理工科基礎薄弱,無法全面吸收所有的理論及實踐知識,因此教學內容必須得到優化,且應注重應用型知識,如天然石材的工程應用,水泥的儲運及使用,泵送混凝土的使用等。在對教學內容優化時,教師可以去除繁雜的化學反應講解,簡述化學反應現象及結果,結合周邊自然現象,引導學生理解材料的化學性質,如教師在講解通用水泥的水化反應時,可不講水化反應的詳細過程,簡要講解各個階段的反應現象及結果;教師可以簡述各種表格的由來,詳述表格的查詢及使用,必要的數學計算需要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如教師在講解如何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按耐久性校核水膠比時,可以僅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水膠比的計算,詳述普通硅酸鹽混凝土的最大水膠比表的查詢及使用,不必過多地講解表格的由來。
3.2重視學生的主動學習,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改良教學模式
專科生畢業后參與工程實踐,面臨各種新問題,需要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而現今教學模式卻難以滿足,急需被加入一些有益的元素對其進行改良。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對各種材料的學習進行總結,按照一定的規律(如分類及特點—生產—基本性質—技術性質—工程應用—檢測)進行,做出樹狀圖,形成一個完整的思路,使學生對每一類材料有個系統的學習;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特點,建立”以學生為主體,項目為載體”的教學方法,通過重新組合教學內容,來提高教學效果,如教師講解砂漿這一章時,可結合一個項目來進行,首先設定工程項目需求的砂漿強度等級及其用量,然后展開講解需要何種原材料、如何選擇原材料、如何進行配合比設計、如何調整配合比,直至滿足項目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啟發式教學,知識點講解時應適當地提問一些與生活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注重學生的反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3增加探索性實驗課課時,建立開放性實驗室,改變實驗教學模式
課內實驗課開設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獨立實驗能力,其中包括:設計能力、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評判能力及總結能力。傳統的課內驗證性實驗是學生在聽了老師的講授及看了老師的演示后努力去模范老師的過程,并不能培養出學生應有的能力,因此,課內實驗應增加探索性實驗課,使學生實驗前不知試驗后結果,只能獨立思考,查詢資料,獨立設計及摸索性操作,針對實驗結果,獨立進行觀察、評判及總結,教師在其中充當被咨詢者、引導者及監控者。課內實驗課單次課時較少,而建筑材料課內實驗單次耗時通常較長,如水泥終凝時間的測定及混凝土標準試件的制作等,憑課上實驗難以被滿足,因此,開放性實驗室應該被建立,課下學生可繼續完成課上未完成實驗,使課內實驗有始有終,使學生有成就感,另外學生若有其他實驗想法,也可利用課外時間去實驗,自我培養實驗能力,加強對專業知識的理解。
4課外實訓應做基于工作過程的應用型實驗和施工現場認識性實習
課外實訓應區別課內實驗,目的是使學生更好更快地熟悉相關工作,熟悉真實實物,更好地理解各種建筑材料的各方面性能。傳統課外實訓過度依賴實訓手冊,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難以滿足現今課外實訓的目的,因此,課外實訓的實訓任務必須改變,必須擺脫實訓手冊的束縛,使學生盡快熟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實驗(施工現場的材料員、質檢員與實驗員所應完成的各項基本工作任務所對應的實驗)和盡快普及建筑材料基本常識,避免出現”只是學,不曾見”的尷尬。學生在學習《建筑材料》這門課程時,如果只是課上看看圖片,腦子里想一想材料的各方面性質及工程應用,時間一長,必然喪失學習興趣,即便是當時學懂了,由于長時間沒見過真實實物,也會逐漸忘卻,學生應該在學習過程中利用課外實訓去施工現場看建筑材料,看其工程實際應用,然后再結合書本理解相關知識,理論結合實際,加深印象。
5小結
目前,筆者已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課內實驗及課外實訓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建筑材料》課程的教學改革也初具成效,但課程及專科生的特點決定了教學改革長期而艱巨。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才培養要求的提高,課程的教學改革任將繼續下去。
[參考文獻]
[1]徐瑩,尹玉,白憲臣.建筑材料試驗教學創新改革探討[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
當前,在中職學校課堂存在一些異常現象,教與學存在較突出的矛盾,如有些教師抱怨上中職學校學生的課很困難,學生學習動力不足;上課不專心,理解能力欠佳,存在較普遍的厭學現象。中職學校課堂互動氣氛很不活躍,或無序,效率低。特別是一些理論性比較強的專業基礎課,學生更是經常開小差,課堂紀律松散,學生主動學習、自覺學習的意識較薄弱。中職學校《建筑材料》是探究各種建筑材料的組成、結構、生產與加工方法和建筑材料的技術性能、產品質量檢驗極其如何合理應用的學科,它是建筑類專業學生重點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教師通過本課程教學,能夠為學生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牢必要的基礎知識,并且培養學生一定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技能,也為今后開展建設工程實踐打下較為堅實的理論基礎。本課程內容廣泛、概念多、專業術語多,而且涉及相關學科也較多,綜合性、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因而,要教好這門課程必須付出大量的辛勞和智慧,要求教師除了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還必須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生產實訓技能。教師要善于研究專業教材特色和學生特點,營造良好課堂學習氛圍,科學有效地組織教學,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其注意力,使其能緊緊跟上教師的上課節奏,認真做筆記,提高教學效果。筆者在長期教學中,就如何做好《建筑材料》課程教學組織、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進行長時間的探索思考,總結形成了一套經過實踐檢驗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以講授與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法
該方法要講究語言和表現藝術,要求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條理清楚、通俗易懂,還要準備大量專業相關的圖片、影像等資料以表現材料的震撼,做到知識性與趣味性有機統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筑材料》是一門理論性及實踐性均很強的主干課程,教師倘若只是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和課本章節內容進行照本宣科,其結果肯定是平淡枯燥,難于讓學生上課精力集中,也無法實現引起共鳴,其結果必然是激發不了學生專業學習的興趣。針對課程特點,教師課前一定要花大力氣認真備課,大量搜集整理各種相關資料,認真準備教學文件。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特別是第一節課,巧妙的開講可以讓學生感受學科的魅力,激發他們探究知識的欲望。《建筑材料》第一節課是緒論課,緒論課不僅要講授課程的知識要點,而且要通過介紹建筑材料的發展史及對人類社會的貢獻等專業特色來引導和啟發學生學習興趣。可以把《建筑材料》緒論課變成展示建筑材料在推動人類社會文明與進步中地位、作用與貢獻的窗口,可以舉例說明建筑材料在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認識到我們的起居離不開建筑材料,城鄉建設、交通物流離不開建筑材料……一句話人類離不開建筑材料,從而提高學生對學好這門課程的意愿和熱情。
例如教師在講述建筑材料發展史的時候,很有必要舉些著名建筑工程、材料趣聞軼事、建筑大師成長故事,讓學生增加專業認同感。可以通過圖文并茂給學生展示我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安平橋以及我國現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造像,并告訴這座橋就位于我們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這尊石雕是座落于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舉世文明的建筑工程影像資料,例子從介紹北京故宮談到法國盧浮宮,從介紹上海金茂大廈談到臺北101大廈,從介紹埃菲爾鐵塔談到悉尼歌劇院,從介紹國家體育場鳥巢談到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等等。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的工程實例,向學生展示了宏偉壯觀建筑所采用的結構形式及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類型,讓學生真實感受建筑材料和建筑文化的魅力,使學生從課程學習被動、教材內容乏味的認識誤區中走出來,第一節課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潛心學習本課程的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成效顯著。
二、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教學法
該方法通過巧設課程案例與課堂討論的有機結合,實現教學互動,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引導學生探究發現事物的本質,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和積極的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是根據課程實際內容巧妙地運用實際工程案例,由教師引導介紹、分析和設計,接著讓學生參與,在分析具體工程案例的過程中開展啟發式教學活動。學生針對所給的案例材料主動思考,進行比較、分類、分析、歸納與綜合,特意安排案例讓學生獨立思考,透過工程現象看本質,從而有利于培養他們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成功與否在于課程案例的設計,應以工程實踐所用建筑材料為主線,根據教學目的進行巧妙的構思,編制出具有實用性的工程案例。例如,在講解《建筑材料》中石灰這一章節時,教師但凡設計這樣一個案例:教室里使用石灰砂漿抹面的墻面上一段時間后出現了許多不規則的網狀裂紋,有甚于此,在個別部位還發現凸出的放射狀裂紋。據此教師可以給學生引出以下問題:(1)出現網狀裂紋的原因是什么?(2)出現發射線裂紋的原因又是什么?之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接著組織學生分組交流討論。
組織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一般以5至6人分組討論效果較佳。討論結束后,各小組派代表表達看法,最后由教師一一點評,進行答疑解惑,告訴同學們出現網狀裂紋的原因是石灰在凝固過程中蒸發游離水引起尺寸和體積的收縮,而出現發射線裂紋則的原因則是配制石灰砂漿時所用的石灰中混雜了火石灰。這2個問題學生明白了,又提出新的問題,如石灰砂漿抹面的墻面除上述問題外,還可能出現什么問題及其產生原因,以及工程技術人員應該如何解決上述問題等等。這些問題迎刃而解以后,教師又可刨根問底,進一步提出為什么在使用石灰時通常必須摻入砂、紙筋等填充材料的問題,讓學生再次陷入深思,引導學生從石灰的硬化原理中找答案。采用諸如此類的案例教學,師生互動,不斷地演繹出許許多多專業問題,由淺入深,從易到難,這樣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非常有效地提高學生應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以直接感知與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法
該方法通過實驗、參觀、實習、社會實踐等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性活動,做到理論緊密聯系實際,使學生鞏固、豐富和完善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實踐能力,主要包括實驗教學、參觀教學、實訓教學、直觀演示等方法。《建筑材料》課程牽涉知識面廣,涵蓋了十多個系列上百個材料品種,內容繁雜抽象,概念多,很有必要導入實踐教學,建材實驗和實地參觀能夠形象直觀地將一些難以理解的課程知識點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掌握。一要重視實驗教學。實驗是《建筑材料》課的重要教學環節。通過實驗,把學生通過課堂教學獲得的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進而加深他們對建筑材料性能的理解,有力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試驗技能。譬如,在水泥試驗中,通過試驗測定建筑水泥的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然后檢驗水泥的安定性和強度;通過直觀的混凝土試驗,學生容易掌握普通混凝土拌合物試樣制備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測定方法和步驟;在瀝青試驗中,學生掌握了石油瀝青的針入度、延度和軟化點等三大技術指標及其測定方法。從實際效果來看,科學安排實驗是學生學習建筑材料十分有效的途徑之一,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作風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要重視參觀或實訓教學。百聞不如一見。
學期初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水泥廠、混凝土預制廠、建材市場、建筑工地,使之對建筑材料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對今后的深入學習將大有益處。在學期末可再次組織參觀,使得認識進一步提升,學生往往能產生更為深刻的印象,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建材知識。如果條件許可,應安排學生到實訓工廠或建筑工地跟班學習實踐,這樣能把課堂上理論學習與生產實踐的感性認識有機結合,不斷豐富教學內容,特別是通過專業實訓使學生加深對建筑材料與施工、工程質量之間關系的理解,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從業理念和建筑安全意識。三要重視能工巧匠的經驗教學。可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篩選在某一個門類有特殊專長、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或能工巧匠帶著建筑材料實物來課堂現身講解,結合自身工程經驗,增加學生對建筑材料在實際工程中的實用知識,這樣有利于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四、以現代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教學法
現代信息技術的引入為教學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資源,尤其要用好多媒體教學,增強感性認識,擴大教學信息量,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要完成學校教育教學所安排的教學計劃,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必須有合適而強大的教學媒體。傳統的教學方式習慣于口述模式,教學信息量有限,教學效率不高。與其相比,多媒體教學容易表達一般教學手段難以表達的內容,能夠以生動活潑的畫面取代抽象的概念,有利于學生通過教師展示的直觀動態畫面,非常輕松地掌握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簡單易懂,使得教學過程事半功倍。《建筑材料》課程具有內容多、知識更新快的特點,而且涉及到各式各樣的建筑材料,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機會看到全部實物,比較缺乏清晰的感性認識。
與其相比,多媒體課件可采用大量的圖片信息來彌補這方面不足,例如教師盡可能多地展示各種水泥、混凝土、鋼材、木材、石材、墻體材料、屋面材料、防水材料、裝飾材料實物照片,吸引眼球,可以給學生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認識廬山真面目”,十分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材料性能的認識和掌握,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再比如,講授硅酸鹽水泥與摻混合材硅酸鹽水泥性質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視頻觀看一個實例:在建造某水塔時,原設計應用硅酸鹽水泥進行滑模施工,意外情況發生了,施工過程因硅酸鹽水泥用光,施工負責人不加思索地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代替,更為糊涂的是,沒有及時放慢施工速度,這一嚴重錯誤的施工方法導致施工中水塔倒塌、人員嚴重受傷的事故。從這個多媒體視頻案例表明: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建筑材料選擇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建筑物建設質量與使用功能,也關系到人們健康安全問題。因此學好建筑材料這門課對今后從業相當重要,無知將導致安全隱患或事故。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建筑材料發展迅猛,各種新型建筑材料如雨后春筍。這就要求專業教師加強學習、更新知識、與時俱進,及時了解建筑材料發展趨勢和現代化工程實例,補充更新課堂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要加強教學方法的研究,理論聯系實際,科學合理地組織教學,增強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觀能動性,千方百計營造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全力以赴使《建筑材料》教學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王剛.建筑材料課教學新方法探討[J].成都大學學報,2005,24,(3):227-229.
上課班級:湖北省宜都市枝城中學初二(五)班。
教學構想:以《中國石拱橋》為例,滲透學生的課外生活,圍繞如何抓事物的特點寫事物的特征這一訓練重點,切實訓練學生的說明能力。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實地觀察枝城長江大橋、白水橋(石拱橋)以及自己身邊形形的橋。仔細回憶自己見過的各種橋。
2.在觀察回憶的基礎上,歸納橋的特點并用精練的語言表達出來。
課堂實錄
師:前面我們布置大家觀察了橋(教師板書,加點詞為板書內容,下同),下面請同學們說說你見過哪些類型的橋。
生:獨木橋、水泥預制橋、鋼梁橋、石拱橋、鐵索橋等等……
生:江河大橋、立交橋、過街天橋……
[點評:把學生的生活體驗引進課堂, 引導學生深刻地認識說明對象。]
師:大家見過的橋確實不少,那么你們能否用一句最簡潔的話說說橋的特征。
生:架在河面上,用水泥鋼筋作材料的建筑物,如枝城長江大橋。
生:不對,有的橋也用木材作材料,如獨木橋。
生:還有,有的橋不是架在河面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如立交橋。
[點評:引導學生把直覺形式轉換成言語形式,為訓練張本, 對于學習中的分歧不是簡單地肯定或否定,而是讓學生爭論,在爭論中澄清是非。]
師:大家說得很有道理,看來要把握事物的特征,還必須找到同類事物的共同點。下面大家想想,哪些才是形形的橋所共同具有的特點,可以查詞典,看看詞典是怎樣說的。
生:(查詞典)架在河面上連接兩岸的建筑物。
師:根據我們前面的討論,大家想想這樣概括橋的特點是否準確?
生:不夠準確。前面已經說過,立交橋就不是架在河面上的。
師:看來時代在發展,詞的含義也在發展,大家修改修改。
生:架在水面或空中,用來連接兩端的建筑物。
師: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剛才講到的抓事物特征的方法。事實上橋用什么材料做,千差萬別,不是共有的特點;橋的作用——架在水面上或者空中連通兩地供通行才是共同具有的。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類事物的共同點。
[引導學生從直接經驗中總結出一般的規律, 是“課內外銜接教學實驗”的重要特點,能力訓練即從此開始。]
師:下面我們把橋的范圍縮小,局限于石拱橋。按照上述抓特征的方法找找石拱橋的特征,看看石拱橋有什么共同點。
生:橋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橋身全由石料構成。
[點評:引導學生從簡單的訓練開始, 把一般的方法變成學生的經驗。]
師:說得較好,不過同學們所看到的還只是橋的外部特點,事實上我們在分析事物特征時,并不像這樣顯而易見,還需要我們仔細研究。下面我們把橋的范圍再縮小來研究中國石拱橋有什么特征,可能難度就會增大。請同學們翻開課文《中國石拱橋》,先看課文寫到石拱橋的哪些特點。
(學生瀏覽課文,找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貴州亞美裝飾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建四局亞美有限公司,企業注冊資金1500萬元,具有國裝飾裝修工程施工一級總承包資質,現在在冊員工200人,企業年產值超過數千萬元。先后榮獲貴州裝飾裝修部優秀施工企業、貴州省優秀管理企業等稱號。我實習所在的部門是幕墻裝飾裝修施工項目部,其主要職責是進行現場施工及資料籌備等工作,及時了解各單位生產經營、工程進度、施工情況。可以看出,現場裝飾裝修施工項目部在公司中定位于對公司經營管理的整體情況調度與控制。我不僅要把現場各方各面工作的真實情況反饋給公司領導,以便于據此作出決策,還要提出自己的專業性建議,做好領導參謀、助手的角色,能夠在這樣的對企業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的部門參加實習,無疑對我增加工作經驗、驗證所學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
會。
從現代企業的發展看,企業發展取決于經營的質量和效果,只有在外廣開源頭,爭取承攬更多的工程、提高各類產品銷量,在內多方節流,避免不必要的支出,真正做到真金用在刀刃上,才能在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保障企業更好的發展。對于像貴州亞美裝飾有限公司這樣的建筑裝飾裝修類企業來講,要特重視發展工程建設裝飾裝修這一行業,而干好在建工程是承攬后續工程、開辟新市場的必然要求和前提條件。現場幕墻裝飾裝修正是有針對性地去做這方面工作。實習中,我像部門其他同志一樣。注重工作的初次性和真實性,到工程建設的現場去實地了解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在正在施工建設的貴州省體育館附屬體育綜合館外裝飾工程中,我們深入工程現場,通過現場勘查、走訪并解、聽取項目部等多種形式,對施工建設情況和整個工程進度、項目部動作情況都有了明晰、真實的把握,對工程質量、安全、文明工地的加大檢查力度,對發現的問題落實整改,促進施工管理水平,并在此基礎上對照月度計劃和公司的工程總體要求,對工程施工建設提出意見、建議,及時將項目情況報公司領導,以考核促進項目施工開展,保障工程進度按期完成,確保滿足甲方要求。通過這些親身參與的工作實踐我深深感到,之所以貴州亞美裝飾有限公司能夠有今天這樣的發展,從一個項目的成功動作上可略見一斑,正因
為始終把嚴格管理放在首位、加強科學引導和控制,同時在項目建設中采取了靈活多變、適應市場瞬息萬變的組織結構和領導決策機制,才能夠在市場上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美譽度,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實習過程中,我在為不斷接觸到的全新的工作體驗而興奮不已的同時,我也深深地感覺到自己社會經驗的不足和在實際運用中專業知識的匱乏。在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心里支援了自己的工作信心我不禁對自己的產生了懷疑,甚至感到的難過。
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但接觸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從但是在堅持度過了最初的困惑后,在部門領導和同志們的悉心指導下,我在較短時間內進入了工作狀態,在實習過程中不斷增強著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像一個正式員工那樣正式處理好各項工作。如果說這次實習得到了什么,除了增強了社會實踐經驗、豐富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外,增強了自己的信心也是一個很大的收獲。
首先對于我來說,這次的學習,它不僅僅讓我學到專業知識,還將全面地檢驗了我各方面的能力:學習、生活、心里、身體、思想等等。就像一塊試金石,檢驗我能否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關系到我將來能否立足于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也是我建立信心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對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短短三個星期的學習生活結束了,在這些學習的日子里我的收獲還不少。學習結束后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通過三個星期的學習的學習的實踐工作,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行性的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旁站,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房屋的建造過程,學到了很多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的基礎知識。
帶領我們學習的吳健華師兄是我學院02屆的,他現在在廣州廣駿工程監理公司工作。吳師兄在學習中不僅帶領我到施工現場跟我們解說工程過程的相關專業知識,還不斷地找機會給我們實操,還經常問一些基礎知識的問題。要我們每一個學習的人不僅要在鬧里形成相關“相關知識網絡”還要我們逐一口述出來,鍛煉我們的口頭能力、交流能力、表達能力。
例如說混凝土的裂縫產生的原因及其處理方法吧!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那就說說我的見解:
1產生裂縫的原因:
混凝土中產生裂縫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溫度變化和濕度變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勻性,以及結構不合理,原料不合格(如堿骨料反
應),模板變形,基礎不均勻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間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熱,內部溫度不斷上升,在表面引起拉應力。后期在降溫過程中,由于受到基底或已硬化混凝土的約束,不能自由收縮,又會在混凝土內部出現拉應力。氣溫的降低也會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即產生裂縫,裂縫從基底向上發展,甚至貫穿整個基礎基礎。許多混凝土的內部溫度變化很小或很慢,但表濕度可能變化較大或發生劇烈變化。如養護不固,時干時濕,表面干縮變形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也往往導致裂縫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差。由于材料不均勻,水灰比不穩定,及運輸和澆筑過程中的離析現象,在同一快混凝土中其抗拉強度又是不均勻的,存在著許多抗拉能力很低,易出現裂縫的薄弱部位。
2防止裂縫的措施:
(1)采用改善骨料級配,用于硬性混凝土,摻加外加料,減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摻和混凝土時加水或用水將碎石冷卻以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
(3)熱天澆筑混凝土是減少澆筑厚度,利用澆筑層面散熱;
(4)在混凝土中埋設水管,通過冷水降溫;
(5)可用一定用量的冰塊摻和在混凝土中;
(6)規定合理的拆模時間,氣溫驟降時進行表面保溫,以免混凝土表面發生急劇的溫度梯度;
(7)施工中長期暴露的混凝土澆筑塊表面或薄壁結構在寒冷季節采取保溫措施;
(8)改善邊界的約束和構造設計,如合理分析澆筑、設置滑動層、避免應力集中、設置緩沖層、合理配筋、設應力緩和溝等;
(9)加強施工監測工作。
每個工程完成后,都難免會出現裂縫現象的,影響因素并不僅僅是客觀因素還有主觀因素。通常澆筑混凝土工的技術水平都是偏低的,他們的工作只是靠經驗所得的,在施工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的。所以,到了施工現場學習過程中,我覺得施工現場的實際與理論知識有很大區別的。
如在澆筑混凝土之前的第一步驟是清理模板的雜物,但實際上,在每一條梁柱模板上都有雜物的,但由于它們的少數存在不會影響混凝土的強度,所以,通常施工單位都不作另外的處理的。又如,有些鋼筋工涂方便踩踏,令部分板筋下榻、變形,造成澆筑拆模后出現露筋現象。這樣外露的鋼筋與空氣長期接觸會出現銹蝕現象,從而影響鋼筋的強度,影響板的力學承載力,對建筑的構造有嚴重的影響。
通過現場實踐,將《建筑施工技術》的理論及方法運用于工程實際中,讓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施工技術中的工藝流程、施工方法、質量控制標準、常見質量通病與防治。
希望學校能給予我們更多到現場學習的機會,讓我們學到的知識更充實。
通過此次建筑材料實訓,讓我學習到了許多東西。同時也使我對建筑材料試驗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體會。此次實訓,我不僅學習到很多關于水泥、砂漿、混凝土的相關知識,而且鍛煉了我認真、細心的品質,增強了團隊合作及動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我對這門課的興趣。
每次試驗前,我都會抽出時間來仔細的閱讀《建筑材料實訓指導》,主要是學習規范、熟悉儀器、了解試驗步驟。不放過每一個細節,重點部位就做上標記。但這都還是“紙上談兵”,當到了真正要試驗的時候,才發現沒那么簡單。幸好,老師在每次試驗前,都要把試驗的步驟、要求以及規范再仔細地講一遍。試驗中老師在旁邊細心觀看,對我們出現的問題及時的予以糾正。
剛開始因為試驗的某些小環節做的不到位,在測混凝土坍落度試驗時,由于腳沒有踩住坍落度筒,導致混凝土溢出。于是第二次我們吸取教訓,調整了方法。最終使得坍落度滿足了要求。因此,我覺得
要想順利完成試驗,就必須認真。
這次實訓涉及了許多專業知識,通過這些專業知識的結合運用,對于我是一個很好的鍛煉,也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我很珍惜這次在學校學習的機會。
實訓是學校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的重要環節,它是所學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的統一,也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過度階段。短暫的實訓已經過去,首先,我想先向所有為我的實訓提供幫助的同學和我的指導老師致謝,感謝你們為我順利的實訓所做的幫助和努力。
在書本上學過很多的理論知識,似乎通俗易懂,但從未付諸實踐過。通過實訓,我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不但鞏固了理論知識還增加了動手能力。當初很多題、案例在老師的指導下似乎輕而易舉,而當自己親自上陣時才知道并非易事,才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才體味到古人所說的一句話“書到用時方恨少”。可是世上沒有后悔藥。我只有不斷學習,吃苦耐勞,塌實工作,拓寬視野,增長見識。積極面對每一天的挑戰,明確今后職業生涯的目標方向,在工作中積累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接下來我要一路披荊斬棘,努力地學習與實踐,不斷地提高自己。
【關鍵詞】:地基處理 差異性沉降 高壓注漿
中圖分類號:TU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工程概況
該實訓車間場地位于某校區西北角,實訓中心由1層車間組成,為鋼結構,獨立基礎,基礎埋深2.50m,基礎尺寸2.8×3.4m。該場地原有一山溝,該溝呈“U”形,上窄下寬(上溝邊位于車間中心部位,下溝最寬約30m),上淺下深(上部自車間室內地面開始,下溝最深處約9m),下溝邊壘有毛石擋土墻,擋墻上寬0.5m,下寬2.4m。溝內填土由粉土、粉質粘土及少量石塊組成,填土未經壓實,部分基礎(車間東側4-10軸,其余作于風化巖)坐于其上。實訓中心建成后,由于雨水下滲,坐于填土上基礎發生下沉,造成車間變形,填土上車間內地面發生下沉,外側擋墻未見發生變形。(最好附圖)
2加固設計方案
根據地層條件及工程現狀條件分析,造成車間基礎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基礎下填土為新近人工填土,自重固結尚未完成,若不處理,沉降還將繼續,完全完成自重固結,需要較長時間。
2.1、設計原理及目的
注漿加固是指利用液壓原理,通過注漿管把漿液均勻的注入地層中,漿液以填充、滲透和擠密的方式,將土顆粒中的水分和空氣排出后占據其位置,經過一定時間后,漿液將原來松散的土粒、巖塊膠結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結構新、強度大、變形小、透水性低的良好的結合體,以滿足各類土木建筑工程的需要。注漿加固技術的成敗與工程問題、地質特征、注漿材料和壓漿技術等直接相關,如果忽視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造成注漿工程的失敗。工程問題、地質特征是灌漿取得成功的前提,注漿材料和壓漿技術是注漿加固技術的關鍵。
根據上述原理,漿液加固法可以達到以下目地: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減小地基變形或不均勻變形;限制地下水的流動;控制基礎沉降;控制土移。
2.2、設計方案
車間填土地基采用注漿加固法進行處理,擴散半徑按1~1.2m計算,孔距2m,以不損壞原有擋土墻及原有基礎、灰土墊層為前提,主要處理基礎以下填土使之承載力提高,壓縮性降低,使之自重固結穩定,控制地基在現有荷載下不繼續沉降。
a、注漿孔布置
本次設計沿基礎周邊布設鉆孔10個,鉆孔間距均小于2.0m,自2.7m以上封孔,同時為減小地面繼續沉降,在地面沉降部位間隔2.0m設注漿孔一個,自地面下2.0m封孔。
b、注漿
封孔約24小時后或強度達到5Mpa后采用42.5R早強水泥漿壓力注漿,擴散半徑按1m計算,每米注漿段的注漿量不小于0.63m3。水灰比采用0.8~1.0,先用水灰比1注漿0.5m3/m,然后用水灰比0.8漿繼續注漿至設計注漿量,注漿壓力不準超過0.5MPa,流量不大于10L/min。當吸漿量小于1~2L/min或注漿量大于設計值1.2倍,注漿壓力達到0.5MPa時,可停止注漿,注漿時每10分鐘記錄一次注漿流量、注漿壓力。
根據場地調查:現地面至擋土墻之間多分布縱向裂縫,裂縫寬1—2cm,為防止地面冒漿影響漿液在底部擴散,施工前,將地面所有裂縫用細注漿管插入裂縫中至地面下1m,用<0.2Mpa壓力1:1的水灰比的漿液注滿封閉。
c、注意事項
注漿時,隨時對地面及擋土墻部位觀察,一經發現有冒漿現象或擋土墻位移、基礎沉降時立即停止注漿,調低水灰比后繼續注漿,以保證地面不冒漿、擋土墻不位移、基礎不產生附加沉降,又保證達到設計注漿量或注漿壓力為原則。
若單孔注漿量小于設計注漿量50%,可在漿液中加適量減水劑繼續注漿。
3注漿加固施工方案
3.1主要注漿設備及材料
注漿泵2臺、XYJ-100液壓鉆機2臺、灰漿攪拌機2臺、電、氣焊機各一臺,壓力表2個,流量表2個、直徑50mm(壁厚4mm)無縫鋼管620m、 42.5 R早強水泥、水、減水劑少量。
3.2施工技術要求
a、施工順序
先按圖紙要求施工編號為“1”的孔,其次施工“2”,依次類推施工到最后編號“9”的注漿孔。第一工序未注漿完不準施工下一工序的孔.其中7-9編號的孔,應隔孔施工。
b、成孔要求
基礎周邊鉆孔為斜孔,孔位誤差不大于5cm,先用91mm直徑鉆至2.7m(地面部位鉆至2.0m),然后換75mm鉆至設計深度,全孔用水灰比為1的水泥漿護壁,到設計深度后換清水洗孔至沒有水泥漿,然后把孔內水抽出,下入注漿管至孔底,底部1.5m為花管,花管孔徑3mm,縱向間距40mm,橫向間距26mm,注漿孔變徑處注漿管加止水盤,用水灰比0.45的水泥漿封孔至地表下0.1m,頂部用絲扣與高壓注漿管連接,20~24小時后按設計要求注漿。
3.3、施工注意事項在本工程注漿施工中,應以嚴格組織管理體系和科學嚴謹的質量體系來保證工程質量。 a、開鉆前,嚴格按照施工布置圖,布好孔位。鉆機定位要準確,開鉆前的鉆頭點位與布孔點之距相差不得大于5cm,鉆桿度不得大于1°。 b、配料:采用準確的計量工具,嚴格按照設計配方配料施工。 c、注漿:注漿一定要按程序施工,每段進漿要準確,注漿壓力 一定要嚴格控制,專人操作。當壓力突然上升或從孔壁溢漿,應立即停止注漿,每段注漿量應嚴格按設計進行,跑漿時,應采取措施確保注漿量滿足設計要求。 d、注漿完成后,應采用措施保證注漿不溢漿跑漿。 e、每道工序均要安排專人,負責每道工序的操作記錄。 f、每次注漿前,要認真檢查安全閥、壓力表的靈敏度,并調整到規定注漿壓力位置。 g、安裝高壓管路和泵頭各部件時,各絲扣的聯接必須擰緊,確保聯接完好。h、注漿時不得隨意停水停電,必要時必須事先通知,待注漿完成并沖洗后方可停水停電。 i、注漿施工期間,必須有專門機電修理工,以便出現機械和電器故障時能及時處理。注漿現場操作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防護眼鏡、口罩和手套等勞保用品,方可進行注漿施工。
j、準確記錄每孔停泵時壓力、總注漿量、吸漿量(l/min)、水灰比。
3.4、檢測要求
施工前在車間不需處理基礎柱下設基準點2個,在處理的基礎上柱內外側各布觀測點一個,注漿前測基準值2次,開始注漿時每半小時一次,注漿完的一天一次,采用精密水準儀觀測,誤差小于0.1mm,并將觀測結果隨時報知項目總工,當天把資料整理完畢。
4加固效果
在施工過程中,沉降量由施工前每天5mm逐漸變為0.1mm。施工結束后連續1個月觀測,沉降穩定。車間上部結構及原沉降地面在經過處理后投入了使用,安裝了天車及多臺車床設備,自2009年12月完成至今經歷了3年考驗,天車及車床設備運行良好,達到了較好的處理效果。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根據縣委、縣政府召開的精準扶貧“四法”暨建檔立卡會議精神,我辦事處立即召開黨政聯席會擴大會議,對該項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安排部署,對我辦事處駐村干部和村干部進行業務培訓,會議要求嚴格按照“5個時節點”和“9個步驟”的程序和方法扎實抓好精準扶貧工作。貫徹落實畢節市委、市政府推進“六個到村到戶”精準扶貧工作會議精神,把“六個到村到戶”作為實施精準扶貧的主要抓手,切實做到“五個結合”、“四個具體”,形成“1+7”工作格局。即: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和深化試驗區“三大主題”有機結合,和工業化、城鎮化主戰略、“三化”興“三農”有機結合,和提升農村人口素質與勞動力轉移就業有機結合,和“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兩個硬化”工程、通村水泥路(油路)建設有機結合;做到目標具體、措施具體、進度具體、責任具體;形成一個總體方案加六個子方案和一個具體任務分解方案的“1+7”工作格局,創新扶貧方式,改進工作方法。
通過全面實施和推進結對幫扶、產業扶持、教育培訓、農村危房改造、扶貧生態移民、基礎設施“六個到村到戶”,確保我辦事處2014年1350人貧困人口,已經脫貧585人。
1、結對幫扶到村到戶。
我辦事處及時組織召開會議,安排辦事處、村干部進村入戶,認真對貧困戶進行摸底排查,通過民主評議并預以公示,審核確定出我辦事處貧困人口1350人,454戶。結合縣扶貧辦分解到我辦事處2014年減貧人口任務。我辦事處結對幫扶的人員有:副縣級干部1名,正科級干部8人,副科級干部9人,一般干部119人,這些人分別是縣人大、城管局、房管局、農發行、紅旗辦事處的干部。這批人分別按“54321”分配到石關村、路塘村、慶云村、蔬菜村對貧困農戶進行結對幫扶。到扶貧對象家中了解情況,并填寫好“六個到村到戶”精準扶貧信息采集表,在幫貧困農戶規劃,在生產上作技術指導。實現我辦事處“一戶一幫扶責任人”,做到“干部到戶、責任到人”。幫扶對子結成后,工作隊和責任人對貧困戶進行精準識別、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貧困原因,逐村逐戶理清思路、制定規劃、細化措施,重點為幫扶對象找準產業發展路子,改善基礎設施。建立精準扶貧幫扶部門和干部考核辦法,落實幫扶責任,明確工作時限,實現結對幫扶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2、產業扶持到戶
針對我辦事處貧困戶實際,著眼市場可持續發展,注重以“特”制勝,路塘村建設250萬的天麻種繁基地、石關村馬鈴薯種植500畝;石關村辣椒育苗種植500畝,都已經落到實處,種植完成,農戶得實惠,曾收入。
3、教育培訓到村到戶
大力實施教育“9+3”計劃,加大對貧困戶子女九年義務教育入學,辦事處、村干部加大對貧困農戶適學兒童排查加力度,確保每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輟學人,推進“雨露計劃.雨露直通車行動”(到深圳學習的3人,各種職業學校補助已上報的7人,上二本線領取補助的1人);目前正在進行“圓夢行動”摸底,資助貧困家庭“兩后生”接受職業教育杜絕貧困家庭因學致貧、因學返貧現象。以適用技術、產業化技能、勞務輸出和就業創業等主要內容,現場操作實訓,大力開展技能培訓,讓有勞動能力的每戶貧困戶至少掌握一門以上實用技能。
4、農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戶
全面完成農村危房改造、美化環境。根據縣生態辦安排,我辦事處按計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7戶,改造資金17.58萬元,已經改造結束。
5、扶貧生態移民到村到戶
主要針對搬遷進來176戶移民進行后期扶持,扶持資金3.4515萬元和生產技術上的指導。
6、基礎設施到村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