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1 01:27:5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讀書論壇交流材料,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數據顯示,首屆讀書月的參與人次為170萬,此后逐年呈百萬人次遞增,到2011年,參與人次突破1000萬,15年直接和間接參與總人次達到1.06億。正因為收獲了如此多的關注,深圳讀書月活動被市民和專家比喻為“精神文化的盛宴”和“城市文化的狂歡節”,更被媒體評價為“高貴的堅持”。
探尋:旺盛生命力源于創新
觀念創新是深圳讀書月活動成功的根本前提。作為深圳讀書月活動的主要創辦者和推動者,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京生在談到創辦讀書月活動的初衷時講到兩點:一是城市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市民。深圳提出建設自主創新城市,這要靠豐富的知識和創意來支撐,所以必須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質,閱讀就是重要手段之一。二是為了滿足新的市民社會里每個市民的文化權利。
王京生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轉型,城市競爭已經從拼經濟、拼管理進入到拼文化的新階段,文化、文明、精神正在逐漸成為城市未來發展的決定性力量,而閱讀正與文化、文明、精神密切相關。他同時表示,以文化論輸贏、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敗,這既是深圳面向未來參與城市競爭作出的戰略姿態,也正是深圳十余年如一日不遺余力推動全民閱讀蓬勃開展的前瞻抉擇。
王京生這種對“閱讀”全新的認識和理解讓“閱讀”在深圳不僅是個人行為,更成為這座城市的發展戰略。因為閱讀是決定城市文化形態和方向的基石,可以凝聚城市精神,可以滿足每個市民的文化追求。正因為如此,深圳在全民閱讀的路上還將繼續探索前進,如探索建立全民閱讀指數、成立全民閱讀研究與推廣中心、舉行全民閱讀國際研討會等,以進一步提升全民閱讀水平。
相比國內很多活動辦著辦著就成了雞肋,深圳讀書月活動卻越來越吸引關注,歷久彌新、門庭若市,王京生認為之所以這樣關鍵在于讀書月活動的運作創新。深圳讀書月的運作模式概括起來就是“政府倡導、專家指導、媒體推動、企業承辦、社會支持、群眾參與”。這打破了以往單純按系統或行政劃分的局限,將活動交由深圳發行集團總承辦,新聞單位等其他部門聯合承辦,同時還吸引了萬科、康佳、富士康等知名品牌企業共同參與。
政府每年確定讀書月的活動主題,具體活動策劃及運作全部交由企業完成,企業又與眾多社會團體和機構進行合作,為讀書月帶來更專業的服務、更有效率的運作、更充足的資源,使讀書月的各項活動更加精彩紛呈、引人入勝。
官方:高貴的堅持
深圳讀書月已成為深圳響當當的文化品牌與城市名片,不僅如此,讀書月現象還輻射到全國各地,有力促進了全國性讀書熱潮的形成,創造出讀書文化節慶的“深圳模式”。
回顧15年來讀書月走過的路程可以發現,閱讀的力量正在給這座城市帶來變化、思考與啟示。讀書月期間,紀念圖書《高貴的堅持――深圳讀書月15年回眸》出版,該書對深圳讀書月的發展歷程、品牌活動、社會效應、重要文獻等圖文資料進行系統梳理,全面展示讀書月的風貌,回顧閱讀給這座城市帶來的溫暖與變化,總結了讀書月的理念、宗旨、運作機制,闡釋讀書月的文化價值和深遠影響,揭示閱讀與城市發展的內在聯系,為推動深圳全民閱讀全面、深入、可持續發展提供指導。
該書由王京生主編,在出版過程中,他親自策劃、部署、安排,并為該書作序。本屆深圳讀書月還舉辦了一場特別的讀書論壇,王京生與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白巖松就深圳讀書月15年來“高貴的堅持”展開對談。
在這場“高貴的堅持――深圳讀書月十五周年之際的回顧與展望”讀書論壇上,兩位嘉賓就讀書月的“高貴”與“堅持”進行討論,“從高貴的堅持到高貴的樂趣,中間一定有一個堅持的階段。”白巖松表示,深圳讀書月走過15年,現在講的是高貴的堅持,但從更長遠的時間來看,可能就變成這座城市高貴的樂趣,要到達高貴的樂趣,就需要堅持。“我思考深圳特區的‘特’包含了先走一步的意思,別人還在想的,深圳已經在做,別人還沒想的,深圳已經開始想。閱讀是對生命、心靈的關照,這些難以用經濟數字來衡量,雖然不能衡量,卻是深圳可以給全國做出貢獻的地方。”
王京生則表示,辦讀書月活動不是為了賺錢,“最初辦讀書月沒有想過追求經濟效益的事,深圳人要賺錢有的是辦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位官員曾談到讀書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投資,讀書投資的是城市的未來,塑造的是城市的精神和氣質,給予城市未來更多的可能性。只有一座城市以知識為追求,只有一座城市的市民普遍將閱讀作為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這個城市的文化才是真正有生命力、有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的文化。”
在深圳讀書月15周年的節點上,《高貴的堅持》一書不僅對深圳讀書月的前景和未來方向展開了理論探索――將繼續以推崇閱讀的方式提升市民氣質和城市尊嚴,而且還將閱讀意識嵌入深圳的文化根系。
15年來的“高貴堅持”不但讓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成為“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贏得了國際榮譽,獲得了世界尊重,而且讓閱讀成為城市的新民俗,提升了市民文化歸屬感和城市認同感。
有人說,深圳讀書月由一株稚嫩的幼苗長成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而這棵大樹成長的營養汲取于持續創新和全民參與。
市民:幸福享受
讀書月活動已經使閱讀成為深圳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11月1日~10日,以“15年,我的讀書月”為主題的深圳讀書月15周年回顧展在中心書城北區中央通道展出,展示了讀書月舉辦15年來對深圳市民的影響。展覽以全新的概念策劃和新穎的展覽形式,從市民的角度回顧15年來深圳讀書月的方方面面。
該展覽是開放式的,以期強化正在進行時的狀態,觀眾在展覽現場可通過提交材料、拍攝視頻、錄音、留言等多種方式生成新的內容,成為展覽內容,提高了觀眾的體驗性和參與感。
(1)課堂、課余興趣啟發。初步了解學生讀過什么書,讀了多少書,有什么收獲。在課堂、課余相機介紹中外典故,名人傳記,格言警句,賞析美文片斷,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明白閱讀的重要意義。
(2)抓住媒體契機,進行興趣轉移。利用學生喜歡電視的特點,關注電視節目,由此引導他們讀一些高雅的、健康的文學性書籍。如《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中華成語故事》等等已經拍攝成為電視劇,可以利用此契機,渲染電視情節引導學生暢快的閱讀原著,享受閱讀原著的盡興,促進學生閱讀名著。
(3)制造懸念激發閱讀興趣。教師利用多種方式制造懸念,談論某文章的精彩情節、精彩片斷,講述某一個故事的梗概,介紹某一個作家的奇聞趣事等等。激發學生渴望閱讀相關作品,了解作品的全貌。
(4)樹立閱讀榜樣,建立班級“圖書角”。抓班級課外讀書典型,帶動讀書風氣,建立激勵機制(如評選讀書積極分子)鼓勵讀書風氣。在班級開展“自讀、自薦”的良好讀書網絡,構建班級“圖書館”。
二、關注閱讀內涵,注重方法指導
(1)配合教材,推薦讀物,遷移閱讀。①推薦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書籍,了解作品原貌,時代背景,作者生平,拓寬視野,促進對課文的理解。②推薦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遷移閱讀。課堂相機介紹作者的其他文章,增加閱讀量,加深對這位作者的認識。③推薦與文本相同題材和相同寫作方法的文章,遷移閱讀。做到課內得法,受益課外。
(2)授之于漁,指導讀書方法。①精讀。名著的名篇、名段,自己喜歡的讀物,要細讀,反復讀,甚至熟讀成誦。引導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②速讀。為培養快速學生抓捕信息,逐漸訓練學生使用“提綱契領的標題讀法”瀏覽篇幅較長的文章,把握文章大意;采用于詞句為單位的整體閱讀的“掃讀法”,了解段落大意;也可以直入主題的“提問法”,討論交流式的把握文章重點。③不同文體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閱讀童話故事,重在抓住情節;閱讀人物傳記,關鍵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閱讀詩詞,緊扣關鍵詞領悟意境;閱讀說明文,明確事物特點等等。教師結合教材特點,不僅引導方法,也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培養自主閱讀的習慣。
(3)展示美文片段,加強積累鞏固。利用早讀課、午休課時機,展示學生課外的美文片斷積累,包括文段、文句、詩詞、格言警句、名人軼事等等。一方面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一方面加強課內外閱讀的積累,為習作積累素材,內化習作語言。
三、開展讀書活動,強化閱讀效果
學生的閱讀行為需要老師、家長、同學的認可和贊同,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我們也開展一些有趣的讀書競賽活動,激發閱讀信心和熱情,同時也檢查閱讀效果。
(1)班級讀書會。每周舉行班級讀書交流會,既可確定讀書主題,也可廣泛自由交流。內容分別為:推薦讀物、推薦美文、談讀書收獲、說讀書方法、介紹新書信息等等。
執筆人:張愛敏
回首語文教研組工作,感觸頗深,收獲頗豐。
我校語文教研組在貫徹執行縣級教研活動的同時,結合我校具體情況制定了詳細具體的工作計劃,并督促落實。其教研工作特色及工作業績總結如下: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養。"學無止境",通過學習才有提高。學習形式多樣化,有討論學習材料,觀看專家講座,觀看教學錄像,開展"讀書論壇"活動,參加校內外各種教學活動等。學習,讓我們教研組每一位成員幸福地走在成長的路上。
2、研修活動扎實,富有成效。我校語文組研修活動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憑借承辦"語文論壇"這一契機,積極推動我校校本研修活動,激發教研組成員參與研修的熱情和責任感。
第二步:重視校內教研課的進行,提高校本研修的實效性:同年級教師共備一節課,同課異構,同上展示課,人人聽我,我聽人人,相互競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做到課前有說課,精心施教,課后評課、及時上傳教案、反思。活動實效好,鍛煉了青年老師的成長,促進了老教師的提高,在校本研修活動中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三步:通過校外研修推動校內研修,實現"內外兼修":參加校外研修的老師介紹所得所思,大家進行討論交流,借鑒學習,這樣也很好的提高了研修的質量。
3、精心籌辦"星河"廣播站,初見成效。我校"星河廣播站"的成立是語文教研組工作的另一大特色。從籌備成立,組織活動,開始廣播等一系列工作凝聚了王雪萍老師的心血和辛勞。
4、隆重舉行"樊相鎮中心學校首屆漢字聽寫大賽",通過書寫選拔、模擬賽場等激烈的角逐,王雨琪、王晨煥、王亞如三位同學摘取桂冠,并在我縣第二屆漢字聽寫大賽中榮獲"二等獎".
5、推動校園文化建設,開展"校園因我而精彩"活動,語文教研組的老師各個真情演繹,以自己的生花妙筆,創新設計,在展示中脫穎而出,張愛敏、崔瑞玲、劉衛東、孫歡歡、于巧言等老師被評為"風采教師".
6."星河文學社"各項活動開展得有條不紊,成果迭出。圓滿完成本年度"星河"四期的出版發行,成為"意林漂流"活動中的一員,并舉行了"意林杯·迎國慶"征文比賽,還輔導學生作文10多篇在"礦山杯"作文競賽中獲獎,其中,高天宇、李雙獲一等獎。這都源于文學社老師們的不計報酬,無私奉獻。
7.臨近期末,初三語文組的教師外出參加"中考備考會",學習歸來,在語文組又召開了新一輪的學習研修,即把握中考動態,依托中考考點,在日常教學中如何立足課堂,實施點、線、面的全程訓練,在培養學生素養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14―0096―01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學習語文,“三分靠課內,七分靠課外”,著名語文教育家呂叔湘先生曾講過:“課外閱讀對語文課來說,決不是可有可無的。”課外閱讀能力是語文素養的根本,更是人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引導課外閱讀,培養閱讀興趣
學生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教學的延伸,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是提高其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在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過程中,筆者采取了以下幾點做法:1.組織故事會,比一比誰課外故事講得好。2.看誰課外書讀得多。初步了解學生讀過什么書,讀了多少書。3.推薦一本好書。先讓每個學生推薦最喜歡的一本書,并說說理由,然后全班進行交流。4.摘抄最喜歡的詞語、最感動的句子。引導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或者是感動的句子摘抄下來,并在班上進行朗讀展示。鼓勵學生用讀書積累的詞語來說話,或模仿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句式練習等等,同時,利用學生喜歡看電視的特點,引導他們讀一些高雅健康的原著作品。如,《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
二、關注閱讀內涵,注重方法指導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單元訓練點、學生的學習動態等引進補充閱讀內容,讓優美的文章滋潤學生的心靈,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精神和人格。
1. 配合教材,推薦讀物,遷移閱讀。推薦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書籍,讓學生了解作品原貌、時代背景、作者生平,拓寬視野,促進對課文的理解。推薦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遷移閱讀。課堂上相機介紹作者的其他文章,增加閱讀量,加深對這位作者的認識。推薦與文本相同題材和相同寫作方法的文章,遷移閱讀。做到課內得法,課外受益。
2. 制定課內外“讀書卡”,訓練學生信息捕捉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提高閱讀綜合素養。
3. 授之以漁,指導讀書方法。①精讀。名著的名篇、名段,自己喜歡的讀物,要細讀,反復讀,甚至熟讀成誦。引導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②速讀。為培養學生快速捕捉信息,可以訓練學生使用“提綱挈領的標題讀法”瀏覽篇幅較長的文章,把握文章大意;采用以詞句為單位的整體閱讀的“掃讀法”,了解段落大意;也可以用直入主題的“提問法”,討論交流,把握文章重點。③不同文體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閱讀童話故事,重在抓住情節;閱讀人物傳記,關鍵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閱讀詩詞,緊扣關鍵詞領悟意境;閱讀說明文,明確事物特點等等。教師結合教材特點,傳之方法,能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培養自主閱讀的習慣。
4. 每個學期,每個階段確定學生課外讀物,教師定期批閱,給予評價。教師給學生推薦讀物,并且給予精心的批閱,一方面能監控閱讀效果,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并在正面評價中激發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5. 展示美文片段,加強積累鞏固。利用早讀課時機,展示學生課外的美文片斷積累,包括文段、文句、詩詞、格言警句、名人軼事等,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一方面能加強課內外閱讀的積累,為習作積累素材,內化習作語言。
三、開展讀書活動,強化閱讀效果
學生的閱讀行為需要得到教師、家長、同學的認可和贊同,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筆者開展了一些有趣的讀書競賽活動,以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同時也檢查其閱讀效果。
1、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分析。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的試驗和探索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也總結和積累了很多豐富的經驗,然而卻忽視了學生課后的學習能力的指導,特別是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筆者對二百名高年級學生的閱讀態度、閱讀習慣、閱讀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得出如下結果:每天完成老師的作業后,主動習慣閱讀課外書籍的只有19.7%,有時閱讀、有時不閱讀的占52.1%,11%的學生課后從不閱讀。喜歡課外閱讀的學生多達63%,一般的學生44%,不喜歡的只有2.6%。讀書方法單一。基本不動筆墨,除老師的布置外,自主寫讀書筆記的僅4%。喜歡和老師交流讀書樂趣的12.6%。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小學生對課外閱讀有熱情、有基礎,但是課外閱讀的方法單一、閱讀面窄、閱讀量少、閱讀效果差,是其中重要的缺陷。
2、實踐探索。語文素養的提高和語文能力的提升與增加課外閱讀量是息息相關的,與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是分不開的。為此,我們不斷地實踐和探索課外閱讀的指導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捕捉閱讀信息、加工閱讀信息的能力,從而提高語文素養。
2.1激發閱讀興趣,引導課外閱讀。
2.1.1課堂、課余興趣啟發。初步了解學生讀過什么書,讀了多少書,有什么收獲。在課堂、課余相機介紹中外典故、名人傳記、格言警句,賞析美文片斷,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明白閱讀的重要意義。
2.1.2抓住媒體契機,進行興趣轉移。利用學生喜歡電視的特點,關注電視節目,由此引導他們讀一些高雅的、健康的文學性書籍。如《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中華成語故事》等等已經拍攝成為電視劇,可以利用此契機,渲染電視情節引導學生暢快的閱讀原著,享受閱讀原著的盡興,促進學生閱讀名著。
2.1.3制造懸念激發閱讀興趣。教師利用多種方式制造懸念,談論某文章的精彩情節、精彩片斷,講述某一個故事的梗概,介紹某一個作家的奇聞趣事等等。激發學生渴望閱讀相關作品,了解作品全貌的欲望。
2.1.4樹立閱讀榜樣,建立班級“圖書館”。抓班級課外讀書典型,帶動讀書風氣,建立激勵機制(如積極讀書分子)鼓勵讀書風氣。在班級開展“自讀、自薦”的良好讀書網絡,構建班級“圖書館”。
2.1.5師生同讀一本書,共同交流讀書心得,激發課外閱讀熱情。與教材同步,師生共同閱讀一本書籍,如教《獄中聯歡》共讀《紅巖》,教《草船借劍》同讀《三國演義》等等。師生讀后交流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收獲,其樂融融,享受閱讀快樂。
2.2關注閱讀內涵,注重方法指導。
2.2.1配合教材,推薦讀物,遷移閱讀。
①推薦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書籍,了解作品原貌、時代背景、作者生平,拓寬視野,促進對課文的理解。
②推薦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遷移閱讀。課堂相機介紹作者的其他文章,增加閱讀量,加深對這位作者的認識。
③推薦與文本相同題材和相同寫作方法的文章,遷移閱讀。做到課內得法,受益課外。
2.2.2制定課內外“讀書卡”,訓練信息捕捉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提高閱讀綜合素養。“讀書卡”的設計:
書名(篇名): 讀書時間:
作者: 作者簡介:
書籍內容梗概(文章大意):
美文摘錄(文段摘錄):
讀書疑難(問題):
讀書心得(收獲):
2.2.3授之以漁,指導讀書方法。
①精讀。名著的名篇、名段,自己喜歡的讀物,要細讀,反復讀,甚至熟讀成誦。引導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②速讀。課程標準中指出:五六年級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為培養學生快速抓捕信息的能力,逐漸訓練學生使用“提綱契領的標題讀法”瀏覽篇幅較長的文章,把握文章大意:采用以詞句為單位的整體閱讀的“掃讀法”,了解段落大意:也可以以直入主題的“提問法”。討論交流式地把握文章重點。
③不同文體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閱讀童話故事,重在抓住情節;閱讀人物傳記,關鍵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閱讀詩詞,緊扣關鍵詞領悟意境:閱讀說明文,明確事物特點等等。教師結合教材特點,不僅引導方法,也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培養自主閱讀的習慣。
2.2.4每個學期、每個階段確定學生課外讀物,教師定期批閱,給予評價。老師給學生推薦讀物,并且給予精心的批閱,一方面監督促進閱讀效果,一方面促使學生形成良好閱讀方法,養成自主閱讀習慣,并在正面評價中激發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2.2.5展示美文片段,加強積累鞏固。利用早讀課、午休課時機,展示學生課外的美文片斷積累,包括文段、文句、詩詞、格言警句、名人軼事等等。一方面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一方面加強課內外閱讀的積累,為習作積累素材,內化習作語言。
2.3開展讀書活動,強化閱讀效果。學生的閱讀行為需要老師、家長、同學的認可和贊同,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我們也開展一些有趣的讀書競賽活動,激發閱讀信心和熱情,同時也檢查閱讀效果。
2.3.1班級讀書會。每周舉行班級讀書交流會,既可確定讀書主題,也可廣泛自由交流。內容分別為:推薦讀物、推薦美文、談讀書收獲、說讀書方法、介紹新書信息等等。
二、閱讀英文報刊對英語學習的作用
閱讀英文報刊能擴充新詞匯和鞏固已學過的詞匯,起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作用。閱讀英文報刊能使詞匯在一個大的語言環境中結合句意來記憶單詞,能匯集單詞的用法,詞義,詞性,搭配和本身的拼寫為一身,較容易的記住單詞。閱讀英語報刊還有助于我們養成在閱讀時猜測詞義的習慣。在閱讀中我們不可能不遇到生詞。我們可以利用上下文的所給信息去猜測,也可以根據我們平常生活中所遇到或聽到的漢語信息去猜測。閱讀英文報刊能提高聽的能力。聽是英語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而聽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不僅僅依靠大量的聽力練習,在很大程度上,它還依靠大量的閱讀。英語學習者通過閱讀可以熟悉各種語篇類型、掌握句型結構和固定搭配以及了解相關英語背景知識。通過閱讀英文報刊,能讀到一些不同體裁的段落和句子,可以學到很多地道的英語。閱讀英語報刊可以積累有用的專業術語,能從各個方面全方位提高整體素質。可以通過英語閱讀了解當今國內及世界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方面的新聞時事;及當前世界的現狀、世界形勢的發展等。通過閱讀學到相關詞匯,擴大知識量。
三、如何將報刊閱讀引入英語教學中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以下教學活動:1.對部分文章進行精講。以學生需求、興趣和語言程度為依據,教師進行精講文章的挑選。首先,規定一定的時間,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閱讀完材料,然后對文章的體裁、中心思想、背景知識、寫作意圖等進行適當講解,從而使學生對文章的意思能夠更深刻地進行理解。2.在組織學生閱讀報刊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及時地對相關單詞和詞組進行擴展。3.組織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交流,觀點和看法的發表。
四、引導大學生閱讀英語報刊的途徑
為了充分激發大學生閱讀英語報刊的興趣,達到最佳的讀報效果,并持之以恒開展下去,高校教師必須積極引導和指導學生。
1.加強對英語報刊的宣傳
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求知欲強、興趣廣泛、但在閱讀過程中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在促進大學生對英語報刊的閱讀中,英語教師的宣傳引導工作十分重要。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上課及課余時間,對好的英語報刊給予重點介紹,通過揭示英語報刊內容和主題引發學生興趣從而促進閱讀。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影響力,通過自身的?x報實踐,讓學生了解讀報的好處,激發他們的讀報興趣和熱情。
2.引導學生訂閱英語報刊
高校教師應根據大學生的實際和需求,指導學生以班、宿舍或學習小組為單位訂閱英文報紙,比如China Daily,21st Century等。這樣不僅可以節約費用,還可以實現資源共享。考慮到學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學習英語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參加一些考試等,可以推薦訂閱《英語輔導報》等。目前,網上閱讀已逐漸成為大學生閱讀的一個重要方式,教師可以通過介紹好的讀書網站,設立讀書論壇,指導學生網上閱讀,引導和解答讀書中碰到的各種問題。
3.營造良好的讀報氣氛
優美、和諧的閱讀環境,對閱讀者的閱讀質量和優良素質的形成都會起到較好的作用。因此,高校教師可以利用第二課堂的時間,開設專門的英語報刊閱覽室,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舒
以學校教學工作目標為指導,以貫徹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為契機,以學生為本,以質量為魂,以課堂教改為中心,結合五年級語文教研組全體教師的教研實際,為教師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為學生提供廣闊有趣的語文學習空間,讓教師們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超越,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及業務能力,讓學生感到語文學習的樂趣,積極參與、主動實踐、大膽創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扎扎實實地提高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要點: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改革是教學永恒的主題,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主攻方向。本學期我們必須以改革教學方法為突破口,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創設多種教研途徑,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師的上課、評課能力,提高每一堂課的效益。
1、加強集體備課,實現資源共享,互助共贏。組織本組教師共同鉆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時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才智,互相取長補短,落實主備課制,有書面的材料,從而保證課堂40分鐘的有效性。
2、引導全體老師共同學習《小學語文教師》,每月有一個主題,結合教學實踐,落實課堂。
3、精神勤反思、勤撰寫,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人人爭做"研究型教師".
3、大力推進班級讀書會計劃。
4、繼續加強朗讀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5、積極探索寫作教學的模式與實踐,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水平。
6、重視鋼筆字的書寫質量和規范,舉行鋼筆字考級活動。
三、具體工作措施
一、認真學習,大膽實踐,不斷嘗試新舉措。
1、深化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大膽實踐探索。以課程改革為契機,努力實踐"主動學習、自主體驗、同伴互助、全程指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實現三個"轉變":由重視教學效果向重視教學過程轉變;由重視知識傳授向重視方法設計轉變;由封閉性課堂價值取向向開放性價值取向轉變。要確立以教研促發展的意識,通過舉辦不同層面的課堂教學展示研討活動,多評議切磋,多交流碰撞,在活動中發現、研究、解決所遇問題。要切實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將充分的自主學習、有效的合作學習、適度的探究學習緊密結合起來,重視興趣的激發、獨特體驗的激活和朗讀作用的發揮。上課既要有課前的預設,又要開放地納入彈性靈活的成分。對于師生互動中出現的創造火花,教師應敏銳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體驗發散共享,從而超越預設的目標。
2、改革評價制度。課堂教學評價要從重教師轉向重學生,關注學生的發展,學生評價要突出整體性和綜合性評價,注意從多角度考慮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努力讓家長積極參與評價;做到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單一評價和多種評價相結合,基礎性評價和創造性評價相結合。提倡學生采用成長記錄袋的方式,收集能夠反映學生自己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如關于學生平時表現和興趣潛能的記錄、學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結、教師和同學的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等,在評價中獲得體驗和發展。
3、繼續嘗試班級圖書會的研究。每個年級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給學生重點推薦幾本課外書作為學生的語文補充教材,逐步引導學生讀懂讀透,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和興趣,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積極推進班級讀書會工作。
4、不定期開展讀書論壇活動,調動老師閱讀的積極性。
四、教研活動安排
2月份:
1、制定教研組計劃,學習學校工作計劃精神。
2、學習教研組工作計劃,號召青年語文教師制定個人學習、成長計劃。
3 、討論每月主題。
3月份:
主題教研:同課異構
教師讀書故事演講
籌備藝術節活動
4月份:
閱讀指導課觀摩
寫作教學專題研討
5月份:
古詩過關活動
班級讀書會的專題研討
“積累”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基本義項是:重新聚集。事實上,學習就是一個不斷積累,形成技能的過程。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可見一點一滴的重要,其實語文教學也是這樣。如果不注重積累,學生的語言倉庫就會永遠貧瘠,學生的語言泉流就會永遠干涸。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應將積累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之中。
《語文課程標準》在提倡多讀善思的同時,強調重視語文材料的積累,引人注目地在閱讀方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量化要求,其意義非同一般。應該說,這為改革語文教學選擇了一個很好的切入口。因此,對語文積累的重新認識與研究成了語文教學的新課題。
一、語文積累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語文教學界重視積累的人越來越多,但認識中的模糊、偏頗也很多。歸結起來主要有兩方面。
(一)視野狹隘
人們都在強調積累的重要性,但究竟該進行哪些方面的積累,看法卻往往大相徑庭。不少人談積累都只局限在語言層面上,文化積累、生活積累都不在視野之內,這就是個“大語文”“小語文”的認識轉變問題。僅僅把“語文”理解為“語言文字”,視野當然就很難拓展開來,“語文”豐富的文化內涵就不會受到重視,“語文”本應有的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熱切關注就會被忽略,這樣的語文教育能造就出“孔乙己”式的酸秀才,卻很難培養出心胸開闊、涵養豐厚、有歷史責任感的現代英才。語言積累方面,則要么只強調語言材料的積累,似乎只要記住一些文字符號,記住一些詞語, 語文積累就大功告成;要么只強調語言典范的積累,似乎只要多記誦一些精彩語段、篇章就萬事大吉。
(二) 理解機械
積累是什么,不是機械地抄抄寫寫,不是死背詞語解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不是不動腦筋地記誦他人語段、篇章。當前指導學生科學高效地積累,需注意糾正以下傾向:
1.切斷記憶儲存與理解、感悟、鑒賞的聯系,把積累變成孤立、機械的記憶活動。積累是經驗結構的積極重建,不是機械的累加、堆積。積累的對象必須是有意義的內容,不能是無意義的符號群。弄清內容的具體意義,識別內容的具體特征,了解內容之間、內容與原經驗結構之間的具體聯系,是有效積累的前提。把一切理解、感悟、品評、揣摩逐出積累的領域,一味強調記誦,學生的興趣難以持久,“悟性”也會逐漸萎縮。古人重“多讀”更重“自悟”就是這個原因,沒有“悟”的“多讀多背”與死記硬背何異?
2.不顧學生的興趣愿望,以教師的好惡代替學生的自主選擇,把積累變成硬性灌輸的過程。為什么要讀要背?為什么背這些而不是背那些?只籠統地說對語文學習有好處是不行的。只有巧妙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為積累的對象所吸引,產生讀、背的需要和欲望,積累才會有內驅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把選擇的機會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價值判斷的實踐中逐步提高眼力。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學生把眼界打開,指導學生逐步掌握價值判斷的標準,研究探索積累的方法策略,而不是充當包辦太多的“保姆”,硬讓學生“積累”往往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3.積累指導偏重于內容的擴充,忽視自主積累的意識、能力與習慣的培養。培養自主意識、能力與習慣比增加積累內容更重要。有了自覺積累的意識,學會了積累的方法, 養成了注意積累、善于積累的習慣,學生才能自己“持續發展”。
二、高中語文積累的做法
(一)在閱讀鑒賞中積累
閱讀鑒賞是積累的第一捷徑。閱讀鑒賞可以獲得多方面的積累,首先要是言語知識層面的積累。其次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的積累。再次閱讀鑒賞方法層面的積累。還有就是歷史文化層面的積累。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在閱讀鑒賞中積累?
1.課堂閱讀鑒賞教學設計,要體現積累的思想。要讓學習者明白積累的目標,確定積累的對象,設計評價積累質量的標準。例如古代詩歌鑒賞要貫穿傳統文化的積累,而傳統文化的積累除作品背誦外,還包括積累與古詩文閱讀鑒賞關系密切的古代詩詞格律知識和古代文化常識。這些知識積累在課堂教學中機要可以隨文點撥,相機穿插,也可專題講授,集中訓練,總之知識要“精要、好懂、管用”,使學生在閱讀鑒賞中能自如地借助這些知識的支架作用,發展成為一個有意識有品位的閱讀者和鑒賞者。
2.課外閱讀鑒賞的活動組織中,要調動積累的興趣。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要加強引導,通過語文活動(例如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報告會、最佳閱讀者評選、讀書征文)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閱讀積累的水平。
3.語文積累要建立一個基本限度的定量,有共同要求也有個別對待,以使學習者及時檢查自己的積累狀態。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閱讀積累量的要求。
(二)在表達交流中積累
不管是語言知識的積累,還是生活素材的積累,或是文化背景的積累,對于豐富表達交流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表達中,才可能暴露積累的欠缺;在交流中,才可能發現積累的不足。同樣,在積累中,才可能嫻熟表達的技巧;在積累中,才能促進交流的自由。諸如開設主題讀書論壇、電視新聞時評寫作、課前三分鐘演講等等活動都是增進學生在表達交流中積累的有效辦法。課外練筆是言語積累的重要渠道。課標中規定“課外練筆不少于2萬字”,這是個最低的限度。堅持練筆,利于語文積累的流通、置換與更新。
閱讀滋潤精神,思考孕育智慧。開展全員參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讀書活動,在精神文化的支撐和引領下,必將促進學校的整體建設、教師的專業發展、學生的個人成長,營造出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書香校園文化。
讀書活動將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重點培訓內容。通過讀書構建教師個人的精神家園,是教師自主學習、自主發展、提高專業素養的必經之路。
學校作為最基層的組織和管理單位,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要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卓有實效、形式多樣的交流研討活動。
二、實施“書香校園”讀書工程的目標
1.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水平,推進課程改革進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創設良好的學習研究氛圍,使教師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思考習慣。
3.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使教師朝著“有哲學的頭腦,有學者的風范,有精湛的教藝,有愉悅的心境”這一目標不斷邁進。享受工作的快樂,享受學習的快樂,享受生活的快樂。
4.促進學校人文化發展,提高辦學品位,營造書香校園,創建學習型學校。
三、推薦閱讀內容
讀書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讀書不僅要專,更要博。我們提倡教師讀五種書:
一是名人傳記。名人成長歷程里的動人故事對教師的學習和生活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鑒。
二是教育理論書籍。在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通過閱讀教育理論書籍提高教師對教育的理解和認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不斷調整教育實踐,減少工作中的盲目性。
三是學科專業書籍。任何一門學科都是不斷向前發展的,通過讀書更新專業知識,引進時代的活水,從而保證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
四是現代科技書籍。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改變著我們對生活的認識,讀這些書有助于教師了解現代人的心理、感悟現代生活,開拓教師的視野。
五是美學、文學、史學和哲學書籍。通過閱讀,思考人生,積淀精神文化,尋求心靈家園,提高生命質量。
四、實施“書香校園”讀書工程的具體措施
(一)組織管理
1.教委人事科負責統籌安排,監督整個過程的組織管理。
2.進校師訓部根據讀書計劃,協助督促學校按要求完成任務。
聯系電話:*—*高中負責人:*,幼兒園負責人:*聯系電話:*—*初中負責人:*,小學負責人:*3.學校作為基層管理者,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協助本校繼教負責人幫助教師按要求完成任務。
(二)具體安排
1、2009年1月18日,召開動員大會。
組織部門:教委人事科、教師進修學校師訓部。
參加人員:各中小學幼兒園及直屬單位教學主任、繼教負責人。
具體內容:布置開展教師讀書活動具體方案;下發文件及材料。
2、2009年1月—3月,教師利用寒假自主閱讀。
a、2009年1月,學校幫助教師利用多種途徑確定所要閱讀書籍,并填寫“門頭溝區‘書
香校園’讀書活動登記表”(見附表一)一式三份。
b、2009年2月,教師利用寒假時間認真閱讀所選定的書籍。
c、2009年3月1日前,各校將本校開展“書香校園”的讀書活動計劃上傳至讀書活動專用郵箱*@*.cn。郵件題目為“*學校‘書香校園’讀書活動計劃”。
d、2009年3月20日前,各校繼教負責人將本校教師填寫的“‘書香校園’讀書活動登記表”(附表一)上交至教師進修學校師訓部各學段負責人處。(“‘書香校園’活動登記表”統一用a4紙打印,內容部分為宋體四號字。)
3、2009年3月—2009年7月,在深入讀書的基礎上完成論文或讀書體會的撰寫工作。
a、要求文章內容真實,通過教育教學實踐進行體驗、感悟、嘗試,將個人的獨特實踐或思考寫成文章。若發現抄襲,取消繼教學分。由繼教負責人協同教研組長檢查確認,確保文章的原創與真實。
b、各校要開展校內評選活動,所選優秀論文或讀書體會不少于總數的三分之一。
c、各校要組織多種形式的交流研討活動,繼教負責人協同教研組長進行檢查指導。師訓部隨時指導學校的讀書活動,積極參與學校的讀書交流展示活動。
4、2009年9月—2009年12月,在組織全區檢查、交流研討的基礎上,評選“書香校園”活動先進校。
a、2009年9月20日前,各校繼教負責人完成“‘書香校園’教師讀書活動情況統計表”(見附表二)的填寫工作,用a4紙打印并上交到教師進修學校師訓部各段負責人處,同時將全校教師論文或讀書體會刻成光盤一并上交。
b、各校將推薦的三分之一優秀稿件按統一格式打印后上交至師訓部,準備參加區級的評選和交流展示活動。優秀稿件格式要求:首頁格式(見附表三);正文字體為小四、宋體;字數2000字以上3000字以內。
c、教師進修學校師訓部將組織專人對論文和讀書
體會進行評選,評選結果將在門頭溝區科研月活動中公布。各校獲獎教師名單及獎勵學分將在科研月中發回學校繼教負責人處,以便學校進行繼續教育學分登統。
d、各校繼教繼教負責人對本校教師參加“書香校園”讀書活動的學分進行登統。填寫完成附表四(教師參加“書香校園”讀書活動學分統計表)。
e、2009年12月20日前各校將本校參加讀書活動的總結和附表四(教師參加書香校園讀書活動學分統計表),上傳到讀書活動專用郵箱*@*.cn。郵件題目為*學校“書香校園”讀書活動總結及附表四。
f、2009年12月師訓部按學段進行繼教分數的登統。
g、2009年1月進行區級優秀“書香校園”的表彰活動。
(三)繼教學分的獲取
1、各校繼教負責人檢查確認教師基本閱讀任務完成情況,并填寫完成附表一、附表二的登記。4學分。
2、各校繼教負責人檢查并確認教師按要求完成了論文或讀書體會的撰寫。2學分。
3、教師進修學校師訓部將對各校推薦的優秀論文或讀書體會,以及參加區級讀書活動大會交流展示或獲獎的文章予以學分獎勵。
(四)給學校的建議
1.挖掘資源,提供書籍。學校充分挖掘圖書館的資源,加大投入,保障讀書。學校圖書室建立科學合理的借閱制度,充分發揮其作用。
2.搭建平臺,觀摩讀書。
可在校園網上開辟“讀書俱樂部”專欄,并開設相應的子欄目:讀書體會、精品書屋、讀書筆記、讀書活動、推薦文章、新書介紹等。為教師閱讀交流提供便利。沒有校園網的學校應開辟相應的讀書專欄展示上述內容。
充分利用教研組活動、學校活動時間組織靈活多樣的研討交流活動。開展校內讀書論壇,為教師在全校范圍的交流展示搭建平臺。
3.開展研究,深入讀書。
學校也可根據校本培訓、校本研究的課題,指導教師要圍繞專題進行重點閱讀,用理論指導自己的實踐。
4.撰寫體會,實踐讀書。
讀書體會可多種多樣,讀書筆記,學習體會、優秀教學設計、案例分析、反思等。學校提供交流的機會和平臺,對在實踐中產生良好效果的范例,要大力表彰宣傳。
5.評價導向,激勵讀書。
學校對教師的學習計劃、讀書筆記、讀書體會、教學設計、案例分析等進行評價考核,作為評優評先中考核工作業績的一項內容。
學校鼓勵教師參加各種論文的評選;鼓勵教師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文章,獎勵辦法依據學校獎勵制度。
1.建立書香班級,創設“語文生態園區”
要廣開渠道,發動學生建立班級流動圖書角,搞好讀書宣傳陣地建設。班主任、語文教師要向學生推薦好書,如:中外經典名著、名家名篇、優秀文學雜志、科普讀物、中外兒童故事、童話、寓言、童謠、成語等,引導學生將家中的優秀圖書帶到班級中,成立班級圖書角,專門配備1―2名學生作為班級圖書管理員,負責班級圖書的借閱、登記、歸還等工作,引導每位學生認真閱讀好書或美文,不斷提升自我閱讀品味,并鼓勵學生準備摘錄本摘抄好詞好句。
還可以在黑板報上開設“格言欄”、“成語苑”、“詩歌園”,并充分利用學校讀書長廊,開展“解讀讀書長廊”活動。引導學生閱讀、理解、背誦名人名言,學習名人的讀書方法,感受讀書名人刻苦讀書的精神。
2.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的認知特點,引導他們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來增加閱讀量。要指導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邊看邊想邊做的好習慣。如把課本上的重點劃一劃圈一圈,用心再思考一遍;或對不理解的地方記錄下來讓大家一起解決;還可以邊看邊寫一些批注,寫一點自己的感想與體會。在指導學生自學時,還要教會學生把不同知識比一比,找出他們的區別與聯系。如在敘述方法上、在類型上、在意義上各有哪些聯系和區別。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還教會學生學習、思考的方法,訓練了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3.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要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教師可以指導并激勵學生快樂讀書,共享讀書的樂趣。可開展如“相約好書,牽手美文”讀書交流活動、“故事會”、“讀書博覽會”、“名人名言”、“書海拾貝”、“換一本書,交一個朋友”、“好書推薦”、“知識競猜”、“報刊剪輯”等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訓練,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空間,使每個學生在活動中提高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讀書看報的習慣。結合高年級學生的課程特點,可以組織高年級學生利用校園局域網,開設讀書論壇,在網上發表自己的看法,與別人交流閱讀的體會等。
二、 生態語文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
1.鼓勵學生做生活的主人,鍛煉觀察的敏感性。
寫作的材料,無非來源于所歷所見所聞。因此,生態語文要關注擴大學生的生活面,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有益活動的同時,特別注意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素材。如課間休息、節假日活動時,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非常活躍。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或一起活動,或巧妙追問,不能僅做個旁觀者,白白浪費一些有價值的材料。通過豐富的活動,學生的創新意識有了牢固的根基。當然,在日常的 學習生活中還要注意引導學生不僅在當時仔細觀察、冷靜思索,而且在事后細心回味,把一些印象最深的東西整理出來。通過多看、多想、多練筆的訓練,學生觀察的意識性增強了,觀察的敏感性也就一天天強起來了。
2.利用現代網絡媒體,開辟習作專欄。
習作可以記錄成長的履痕,反思自己的行為,傾訴心中的秘密,這是一個人心靈的窗口、靈魂的寓所,是一筆人生的精神財富。開辟學生網絡習作專欄,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在日記寫作中與教師溝通心靈,這樣可以發展學生個性和潛能,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讓教育賦予人以尊嚴,賦予人生以價值,讓生命和諧、健康地成長,為學生終生發展服務和奠基。
3.師生習作互動,促進心靈升華。
教師與學生的成長是一個相互促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新課改教育理念重視師生的心靈交流,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以文字形式出現的書面交流真切而富有實效,其交流效果往往是面對面的口頭交流所達不到的。因此,可以通過開展新教育實驗,師生在寫作中互動交流,共同體驗生活,反思成功和失敗;在密切的心靈對話中,不斷審視自我,校正精神航向,推動師生心靈健康成長,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超越自我,實現學校、教師、學生共同的可持續發展。
三、 生態語文要追求和諧的課堂教學境界
1.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時時是學習之際,處處是教學之地。課間閑暇之余,與學生拉拉家常,聊聊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這些看似可有可無的細節能讓我們及時了解了班級學生的情況,又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促進了情感的溝通與交流,也為創設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奠定了基礎。小學生對教師的喜好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往往也決定著他們對這位老師所教學科的喜好及認真的程度。因此,一位敬業的具有親和力的老師往往能贏得學生的信賴,使學生產生愿意向你傾訴的欲望。記得有位學生曾在日記中寫了這樣一首詩:
盤子碎了,筷子斷了,一切只因為,爸爸媽媽吵架了。
鋼筆壞了,橡皮丟了,我的心被攪亂了,爸爸媽媽又吵架了。
真希望用哈里.波特的魔法,讓家庭充滿溫暖;真希望用天使芭比的魔棒,讓家庭充滿幸福;真希望用孫悟空的七十二變,讓家庭充滿快樂……
我在他的日記本上寫道:孩子,生活中有歡樂也有悲傷,人生的道路既平坦也坎坷。生活的磨練會使你變得更加堅毅而果敢,因為你是聰明的、能干的!事后我悄悄地給這位孩子的父母看了這首詩,他們很受感動,從此也改變了許多。有付出就會有收獲,學生處在這種民主和諧的育人環境中,感受著老師帶給他的真誠與關愛時,怎么會沒有一點感觸呢?
2.設計激趣引思的問題情境。
為了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對課文中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如重點的句子、課文思想內容等做記號,帶著疑問聽課。課堂尾聲時留適當的時間讓學生發問,引導他們討論,教師有針對性地點撥,這樣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倍增。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步養成質疑發問的習慣,思維的火苗不斷閃耀,大大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
如:在教《東方之珠》一文時,可以這樣問學生:“東方之珠”中的“珠”是什么意思?
生:“珠”是珍貴的寶物。
師: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生:為什么說香港是“東方之珠”?
生:為什么要以“東方之珠”為題目?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所以,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學生提問的興趣,使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帶著問題去讀書,引起思維的不斷深入,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
3.傳授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是最重要的學習, 達爾文有一句格言:“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因此,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分析、想象等學習能力,逐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教師在教學中給與足夠的重視,并不斷地進行培養和訓練,久而久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一定會得到發展。一旦掌握了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學生就會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一次生字教學后,一位學生在日記中這樣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