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5 09:02:4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民族問題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高克恭是元代著名的少數民族畫家,《故太中大夫刑部尚書高公行狀》中“其先西域人”的表述,使得后人對其族屬的表述紛紜。近代的論證主要集中在兩種說法上。一說維吾爾人,一說回回人。“其先西域人”的“先”是何人?鄧文原在《行狀》中提到高克恭的曾祖父時用了“曾祖某”與“譜碟散佚,莫跡其所始”。可見,其曾祖父輩以上不是功業顯赫的名門,所以無事跡可述;所謂的“先”,也就表明其曾祖父以上是生活在西域的,高家是從祖父輩移居大同的。從相貌特征上來看,潤云:“高侯回紇長髯客,唾灑冰紈作秋色。”張雨云:“我識房山紫髯叟,雅好山澤嗜杯酒。”可見高克恭具有西域人的血統應該是無誤的。除了鄧文原的記載之外,相關的證據還有:“西域高侯自愛山,此君冰雪故相看”;“西域才人畫似詩,云山高下墨淋漓”以及“房山居士高使君,系出西域才超群”;這些與高克恭同時或稍晚元人的詩句也表明,高克恭是西域人在當時具有廣泛共識的。
1.名稱的由來與變遷
從字面上來看回鶻、回紇、畏兀兒、畏兀、輝和爾、瑰古、偉吾爾,均為回鶻語Uighur的不同音譯,他們雖然是同一個詞,但是他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指代的對象還是有區別的。回紇是唐代對袁紇與仆固、同羅、拔野古等的總稱。貞元四年(788年)自請改稱回鶻,取“回旋輕捷如鶻”之意。畏吾兒,亦作畏吾而、畏兀、畏吾、委吾等,是元明兩代對回鶻一詞的異譯。回回,為宋遼之際“回鶻”、“回紇”之音的誤傳誤讀。
元代的色目人主要包括回回人、畏吾兒人、唐兀人與欽察人。唐兀人是西夏的遺民,欽察人是欽察汗國的國民。畏吾兒人是高昌回鶻的后裔,“《元史》有時將畏吾兒人稱為回鶻人,或是稱他們為高昌人。”[1]回回人的概念比較復雜,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概念又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一,是指來自花剌子摸的舊地,或來自更遠的中亞細亞的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其二,是公元7世紀末,來華定居的穆斯林僑民,他們到中國經商,留居廣州、泉州等地,與漢族通婚及其后代;此時還未形成民族,也未出現“回回”這個名詞。從廣義的概念來看,元代“回回”這個詞經常被混淆,蒙古統治者將不少有伊斯蘭文化背景的人稱為“回回”。在漢族人眼里,“回回”的概念似乎還要廣泛,這也許是由于元朝的幅員過于遼闊,對于相對封閉的漢族來說,短期內如此多的外族的涌入,他們無法一一理清頭緒,于是采用了一種最簡單的排除法,非漢族、蒙古族都冠以“回回”的稱呼,用法上有點象今天的“外國人”。
2.學術界的兩種觀點
2.1回族觀點的簡單梳理
陳垣據泰定時平章政事烏伯都刺為高克恭之婿,又據程拒夫《雪樓集》卷2烏伯都刺三代封制,其父為益福的哈魯丁,系至元時回回國子學教授亦思替非文字之人,知為回回人。益福的哈魯丁為高克恭之親家,以此斷高克恭為回回人。潤又云:“高侯回紇長髯客,唾灑冰紈作秋色。”陳垣認為:“五代時回鶻既衰,漸有改奉伊斯蘭教者。元初諸人對此等外教多不能辨別,故統目之為回紇。長春西游記、劉郁西使記之所謂回紇,皆指伊斯蘭教國。其后漸覺有不同,于是以畏吾、偉兀等代表昔日之回鶻,以回回代表奉伊斯蘭教之回紇,凡元史所謂畏吾兒者回鶻也,其稱回紇者回回也。王惲玉堂嘉話卷三云,回鶻今外五,回紇今回回也。元史太祖紀,汪罕走河西、回鶻、回回三國,是元人目中回鶻與回回二也。世祖紀卷十言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而奸臣傳則稱阿合馬為回紇人,是元人目中回紇與回回一也”。陳高華先生的《元代畫家史料》認為“高克恭按其族源,屬于色目人”。又說:“有的記載說他是‘回紇長髯客’,可知其祖先應是伊斯蘭教徒。”[2]此后亦多以此為據。
潤確實在十幾歲時見過高克恭,潤曾學畫于姚子敬,姚子敬與高克恭的關系非常好,“嘗舉江南文學之士敖君善、姚子敬、陳無逸、倪仲深于朝,皆官郡博士。”子敬言:“一日,公問:‘人生至貴者何?’子敬方隱度以對,公曰:‘無求’。”同時潤在大都任職過四五年的時間。元中期以后“回回”、“畏吾兒”兩詞使用廣泛,潤對于有伊斯蘭教背景的人稱“回回”應該是清楚的。雖然有人認為“回紇”其實是“回回”一種比較高雅的寫法,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回紇”也是“回鶻”的古稱。
2.2維吾兒族觀點的簡單梳理
明初曹昭在《格古要論》卷上“古畫論”中載云:“高士安,字彥敬,回鶻人。居官之暇,登山賞覽,喜湖山秀麗,云煙變滅,蘊于胸中,發于毫端,自然高絕。其峰巒皴法董源,云樹學米元章,品格渾厚,元朝第一名畫也。”曹昭認為此高士安就是高克恭。曹昭以后,明代另一位鑒賞家張丑(青夫)也沿襲曹昭的說法。從“回鶻”推斷高克恭是畏吾兒,高士安就是高克恭,《辭海》沿襲此說認為他是畏吾兒人,后來的書籍也亦多以此為據。當然,也有人認為高士安不一定就是高克恭,但馬明達先生在《元代回回畫家高克恭叢考》中通過對高克恭在《眠食安好帖》中自言有兄名高子安,根據昆仲間名字不以字排,不合情理,推斷高克恭原名為高士安。此論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然而,我們僅根據“回紇”、“回鶻”二字,來推斷高克恭是“回族”還是“維吾兒族”顯然是武斷的,因為一個民族的形成要考慮到地理位置、文化傳統、語言文字、等多個因素,而且高克恭出生在民族形成之前,所以要探究其身份最好從大的社會背景來考慮,而不要拘泥于個別的字句。
2.3民族問題的分析與推斷
上文在提及“其先西域人”時談到,其祖父高樂道或曾祖父在金朝時就可能已經來到了中原,所以才在元朝的“占籍”中將自己稱為“其先西域人”,否則直接用“西域人”或“畏吾兒”豈不更好。同時“其先”是西域人,我們不僅要問其后是什么人呢?只能是金朝人。其實在元代只有完全漢化的金人才被列入“漢人”,大多數仍被看成色目人,高氏雖已高度漢化但是他的相貌特征,顯然還是色目人。所以《四庫總目》中的稱其為金人也有一定合理性。此外還有一些旁證:其一,從高克恭的姓氏來看,高克恭祖孫三代的姓名,已完全仿照漢族習慣,而不象同期到中原的西域人及其后裔那樣以西域人名(通常是阿拉伯語常用人名)通行,如:高克恭的女婿烏巴都刺,可見高氏家族漢化更深。其二,高嘉甫的歸隱是否可以解讀為一臣不侍二主,否則與關心“經世要務”又要“歸老房山”的行為相矛盾。但這顯然不是高克恭族屬的終結,而是其華化過程的演繹。要回答高克恭是喀喇回鶻,還是高昌回鶻。首先要解開“凡元史所謂畏吾兒者回鶻也,其稱回紇者回回也”。元初地理上的再次斷裂源于高昌回鶻的歸順,統治者出于統治的需要將西域分割為察合臺汗國與高昌回鶻國(畏吾兒)。從《長春真人西游記》與《北使記》來看,在當地伊斯蘭教徒與佛教徒是混存的。高昌回鶻的統治者奉行比較寬容的宗教政策,中亞原有的許多宗教,如薩滿教、摩尼教、基督教之別派景教、襖教,甚至伊斯蘭教,還有中國傳統的道教都曾在此流行,形成了以佛為尊,各教并行的局面,所以高昌回鶻地區的擁有大量的伊斯蘭教背景的人。而原喀喇汗國范圍內,西遼的皇帝是佛教徒,蒙古的統治者信奉喇嘛教,所以也非伊斯蘭教一統。在元初“回鶻”、“回紇”只是對原西遼地區兩種不同信仰人群的稱呼,而非地理區域的劃分,更非民族的概念。至元之后,由于政權的割裂,改“回鶻”為“畏吾兒”,改“回紇”為“回回”,而“畏吾兒”、“回回”在很大層面上轉化為地理區域的劃分,因此在不同時期這兩種區分是不一樣的。同時,改“回紇”為“回回”又使得他們與真正的“回回”混淆起來,這是元代統治者的另一種誤解。
從當時的角度來看,高克恭的祖先應該是西遼國人,其后入金入元;西遼的民族有回鶻、吐蕃、契丹、漢、蒙古等民族,不過回鶻占多數。高克恭是廣義回鶻人的后代,至于是“回紇”還是“回鶻”,即有沒有伊斯蘭教背景,無從考證;潤的“回紇長髯客”只是孤證,而且“回紇”一詞語意模糊;至于女婿有伊斯蘭教背景,與高克恭的伊斯蘭教身份亦無關系。曹昭的“回鶻人”的考證也應該被看成是民族的統稱,并不完全等同于元代的高昌回鶻(畏吾兒)人。高克恭的祖先離開西域的時間早于元初,在西遼的統治下并無“回紇”與“回鶻”概念的區分,所以這樣的研究是徒勞的。因此,在元代,高克恭的祖先屬于廣義的回鶻人,但由于至元以后回鶻專指“畏吾兒”,而高克恭并不能確定自己是畏吾兒人,為了避免誤解,所以干脆用了“西域”的概念。
按通行的民族劃分來看,回族與回紇、回鶻均無關系。回族雖然是回回族的簡稱,但“宋人的《夢溪筆談》和《黑韃事略》中,指的是回鶻。《元史》和《元典章》,指的是伊斯蘭教和信奉伊斯蘭教的人。明清的文獻中,主要指回族即回回族。”[3]可見回族是形成于明朝的,而高克恭出生在回族、維吾爾族產生之前,元代的回回人可能是后世的回族人,也可能是維吾爾族人,所以我們的研究只能是推斷。
維吾爾族形成的地域主線是:漠北回鶻喀喇回鶻、高昌回鶻等西遼察合臺汗國、高昌回鶻(畏吾兒)察合臺汗國維吾爾族。宗教的傳播,伊斯蘭教從察合臺汗國傳向畏吾兒(高昌回鶻)地區。雖然在維吾爾族的形成上史學界還有爭論,但是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它應該包括喀喇回鶻汗國、高昌回鶻汗國;從人員構成上來看,它應該包括廣義的回鶻人;在上信奉伊斯蘭教;在名稱上源于畏吾兒,即明代對元代高昌回鶻的稱謂的進一步演化。
綜上所述,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回族是由信仰伊斯蘭教的民眾而逐漸形成的民族。維吾爾族是由居住在西域的回鶻人皈依伊斯蘭教而形成的民族。因此,將高克恭看成今天的維吾爾族人,較為貼切。
參考文獻:
[1]黎東方.細說元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15.
[2]陳高華.元代畫家史料匯編[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0.1.
[3]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縮印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764.
注釋:
北京圖書館古籍出版編緝組:《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元別集類》,(92集姚文公牧庵集·燕石集·中庵先生劉文簡公文集·鄱陽仲公李先生文集·傳輿礪文集·巴西鄧先生文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本文中簡稱為《行狀》。
[元]潤:題高彥敬《房山圖》,載《存復齋集》卷10。
[元]張雨:高尚書山水,仲川弟請題橫幅上,載《貞居先生詩集》卷3。
在元代也不是所有的信奉伊斯蘭教的人都被稱為“回回”,如:欽察人也信奉伊斯蘭教,但并不被看作“回回人”。
有時亦將非穆斯林冠以回回之稱,如稱猶太教徒為“術忽回回”,稱來自敘利亞的基督教徒為“愛薛回回”,稱信仰東正教的阿速人為“綠眼回回”。
陳垣:《元西域人華化考》,(卷5《美術篇·西域之中國畫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潤曾學畫于姚子敬,姚告訴他,“藝成而下,足以掩德”。戒以勿勤畫事,適值高克恭至,觀其畫轉而告訴姚曰:“是子畫亦有成,先生勿止之。”(轉引自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88年版,第261頁。)
后,尤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族學界在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方面,逐漸擺脫了前蘇聯有關民族心理學研究的影響,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作為民族心理學的一個層次進行研究,同時構建中國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則、內容,逐漸將中國民族心理學納入心理學的范疇。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關注。建國以來,民族學界受前蘇聯民族學研究的影響,把主要目標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問題》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在這個定義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作為民族四個特征之一,受到了異乎尋常的關注,許多學者著書立學,(注:參見熊錫元:《略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吳團英:《試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及其發展變化的特點》,《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吳團英:《民族心理素質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學刊》1982年第2期;顧學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在民族識別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談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質》,《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賀國安:《劉克甫談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自我意識》,《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華:《關于“共同心理素質”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內涵、外延進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錫元和吳團英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進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錫元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一個民族的社會經濟、歷史傳統、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環境的特點在該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為通過本民族的語言、文學藝術、社會風尚、生活風俗、以及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鄉土的眷戀,表現出自己的愛好、興趣、能力、氣質、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吳團英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點,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氣質及民族自我意識等諸種要素構成。”(注:吳團英:《試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及其發展變化的特點》,《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在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特點理解方面,學者們大多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具有穩定性、持久性和漸變性;但在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名稱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識以及民族自我意識均成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代名詞。甚至《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在對民族性格、民族意識、民族感情等詞條的解釋中,均寫著參見民族共同心理素質。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興未艾。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發展,一些學者逐漸注意到對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關于民族定義四個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限制,于是開始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納入心理學分支民族心理學的研究范疇。20世紀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從不同角度對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參見周星:《民族心理論》,《寧夏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國民族心理形成的四個歷史時期》,《理論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凱:《民族心理研究概論》,《新疆社會科學研究》1990年第3期;熊錫元:《民族心理與民族意識理論問題補遺》,《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3年第6期;戴慶渲:《民族心理及其結構層次芻議》,《學術論壇》1990年第2期。)戴桂斌認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質(包括民族的性格與能力)和民族心態(如民族樸素的社會信念、價值觀念及民族情趣等)兩個部分組成。(注:參見戴桂斌:《略論民族心理》,《青海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秦殿才認為民族心理分為民族的心理素質、價值體系、思維方式三個要素。(注:參見秦殿才:《改革開放與民族心理結構的調整》,《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榮·蘇赫認為,民族心理劃分為四個層次八個要素:(1)民族群體價值觀念及其指導下的民族群體規范,包括價值觀念和規范意識以及同時產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個因素;(2)民族個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氣質、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練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維方式;(4)民族自我意識。(注:參見榮·蘇赫:《簡論民族心理和階級心理的辯證關系》,《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戴慶渲認為民族心理結構應該由四個層次八個要素組成:第一層次,民族自識性及同時產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層次,民族思維方式;第三層次,民族個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氣質三個要素;第四層次,在價值觀念指導下包括價值觀在內的民族群體規范意識,如民族樸素的社會信念、道德觀念、民族審美情趣等。(注:參見戴慶渲:《民族心理及其結構層次芻議》,《學術論壇》1990年第2期。)李尚凱認為: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歷史條件影響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愛好、習俗、成見、信念、心理狀態等等精神素質的總和。民族心理的內部結構是多側面、多層次的。可將民族心理分為民族心理素質、民族心理狀態和民族自我意識三大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質是該民族在人類種系發展過程中所達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較為穩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認知特點、民族思維方式、民族氣質、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狀態是該民族對社會面貌、社會變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較為不穩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樸素的社會信念、價值觀念、民族情緒和情感、民族興趣和愛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識是對本民族所處社會地位、所具身心特點的自我認識和評價以及對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維護,表現著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的統一,包括民族認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氣節、民族中心主義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質、民族心理狀態和民族自我意識的統一整體,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質為基礎。(注:參見李尚凱:《論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韓忠太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心理是兩個本質不同的概念。在內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內涵是一個民族的成員以先天的神經系統為基礎,在后天的環境作用、教育影響、文化熏陶下,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逐步形成并發展起來的各種心理現象的總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內涵的一般屬性外,還具有“共同”和“素質”兩個根本屬性。從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個民族成員發生的各種心理現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外延只能包含一個民族全體成員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在學科歸屬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歸屬于民族理論學,民族心理則歸屬于心理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學的范疇。在研究課題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民族學研究工作者的理論問題之一,他們的研究具有宏觀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則通常以心理現象為單位,具有微觀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作為民族理論研究的一部分,沒有專門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則是運用心理學方法,如觀察法、訪談法、問卷法、測驗法、實驗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論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為了解釋斯大林有關民族定義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開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與整個心理學的研究目的聯系起來,即研究民族心理的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和民族心理是分屬兩個不同學科的概念。(注:參見韓忠太:《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心理的區別》,《云南社會科學》1999年第5期。)從以上作者對民族心理的理解來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歸納為民族心理的一個層面,有的作者則認為兩個概念在含義上大相徑庭。另外,作者們對民族心理包含的內容持不同意見。
第三,個體民族心理研究逐漸興起。如熊錫元對回族、傣族、漢族的共同心理素質進行研究,(注:參見熊錫元:《試論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思想戰線》1986年第6期;熊錫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質探微》,《思想戰線》1990年第4期;熊錫元:《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特征論集》,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質時,他認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個民族特征并不明顯,故共同心理素質在其形成過程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并從強烈的民族意識、開拓與進取精神、心理狀態和與風俗習慣的交織、保族與衛國——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個方面來分析回族的優秀心理素質,同時也指出回族應該防止和克服民族狹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質。”(注:徐黎麗:《試論我國民族心理研究》,《蘭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榮麗貞則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為例,認為祭祀風俗屬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風俗與民族心理的關系也是民族文化與民族心理的關系。(注:參見榮麗貞:《蒙古族祭祀風俗與民族心理淺述》,《內蒙古社會科學》1987年第6期。)蘇世同認為苗族主體心理深受以農耕為基礎的苗族文化的影響,表現出許多優良的心理素質,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質,這在文化風俗上有所反映。(注:參見蘇世同:《論苗文化與苗族主體心理結構》,《吉首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則認為敢于冒險、敢于出家門、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觀念和堅韌不拔的性格、不輕商等是維吾爾人經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這種特征的歷史根源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環境及宗教。(注:參見伊力合木·克力木:《維吾爾族的經商心理及其歷史根源》,《社會學研究》1989年第4期。)還有其他一些學者也對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質進行了研究。如周興茂論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質,(注:參見周興茂:《論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質》,《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那順呼吁重視對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參見那順:《重視對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2000年第1期。)閆麗娟、鐘福國論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質,(注:參見閆麗娟、鐘福國:《裕固族心理素質透視》,《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淵則綜述了幾個世紀以來對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況,(注:參見南文淵:《幾個世紀以來對回族民族心理的評說綜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國義論述了水族傳統文化心理,(注:參見石國義:《水族傳統文化心理思辨》,《貴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錦論證了朝鮮族文化心理特點,(注:參見崔英錦:《略論朝鮮族文化心理特點》,《黑龍江民族叢刊》1996年第4期。)馬麗華論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發展的心理素質,(注:參見馬麗華:《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發展的心理素質》,《云南民族學院學報》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討了歐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參見云公保太:《歐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銀軍和楊順清論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質,(注:參見銀軍:《試論侗族共同心理素質》,《貴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楊順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質初探》,《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施建業論述了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注:參見施建業:《論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北京社會科學》1994年第4期。)戴小明則對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質進行了對策性研究。(注:參見戴小明:《關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質的思考》,《新疆社會科學》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從民族發展和繁榮的角度探討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對民族本身發展的影響,旨在幫助少數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點,消除與民族發展有害的心理特點。但由于受民族學界有關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討論的影響,許多作者對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個體民族心理時總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其實,從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內容來看,均屬于民族心理特點的范疇。
第四,與民族心理相關的問題也成為一些學者的研究課題。如鐘元俊對民族傳統文化心理與民族教育的關系進行了論證;(注:參見鐘元俊:《試論民族傳統文化心理與民族教育》,《社會科學戰線》1989年第2期。)郭建榮、郭廣瑛探討了我國民族的心理和傳統對科技文化發展的影響;(注:參見郭建榮、郭廣瑛:《論我國民族的心理和傳統對科技文化發展影響》,《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7年第4期。)張踐認為改造經濟心理是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重要環節;(注:參見張踐:《改造經濟心理是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重要環節》,《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論述了社會化的商品經濟與民族心理的社會化的關系;(注:參見郭大烈:《社會化的商品經濟與民族心理的社會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認為民族地區要改革開放,必須對民族心理結構方面的不良因素進行調整;(注:參見秦殿才:《改革開放與民族心理結構的調整》,《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榮·蘇赫則認為民族關系和階級關系的相互作用,經過民族和階級交織在一起的微觀環境中介,經過民族心理構成因素和階級心理構成因素疊加滲透在一起的個人心理素質和自我觀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階級心理對民族心理的決定性制約和民族心理對階級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現在既屬于民族又屬于階級的主體行為中;(注:參見榮·蘇赫:《簡論民族心理和階級心理的辯證關系》,《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李景春討論了民族心理素質與國民素質教育的關系;(注:參見李景春:《論民族心理素質與國民素質教育》,《沈陽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李尚武則比較了中西兩大民族精神心理結構的異同點;(注:參見李尚武:《中西兩大民族精神心理結構比較》,《中國國情國力》2000年第4期。)卜鼎煥論述了民族心理素質與現代化的關系。(注:參見卜鼎煥:《民族心理素質與現代化》,《哲學動態》1994年第12期。)另外,還有學者對“拓展中華民族精神的中介環節,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質,適應現代化的需要”進行了探討。(注:參見施國光:《拓展中華民族精神的中介環節,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質,適應現代化的需要》,《浙江社會科學》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雖然重點不同,但討論的均是與民族心理有關的問題,其最終目標還是希望通過學術探討,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質對社會發展的不利影響。
心理學界也從改革開放以來開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發展變化規律,但從20世紀80-90年表的有關論文來看,以研究個體民族心理和個體民族成員的心理為主。如漢族和裕固族兒童心理發展比較研究、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諾族德育心理調查、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調查研究、北方少數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凱將其總結為六類:各民族兒童認知發展的比較研究,各民族個性和品德形成發展的比較研究,民族社會心理行為的比較研究,民族心理衛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論研究,跨國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較研究。(注:李尚凱:《論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凱對20世紀以來的民族心理學研究已經進行了詳細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復。
二、民族心理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民族心理學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這并不是說我國在民族心理學研究方面無懈可擊。筆者認為,民族心理學研究在定位、概念、內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著缺陷。
第一,在學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學的定位不正確,即民族心理學應該屬于哪個學科沒有解決。多少年來,心理學研究者總認為民族心理學雖然是以民族為研究對象,但它在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便決定了它屬于心理學科范疇;民族學研究者則一直認為民族心理學雖然偏重心理學研究內容,但其研究對象又是以民族為基礎,因此民族心理學應該屬于民族學研究范疇。其實,這兩種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從心理學方面來說,心理學是一門獨特的學科,但心理學的基礎是個體心理學或普通心理學,在此基礎上產生的許多心理學分支均屬交叉性的學科,如政治心理學、倫理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均涉及到政治學、倫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的內容。民族心理學雖然偏重對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為研究對象,因此民族心理學應該是一門集民族學和心理學為一身的交叉性的學科。再從民族學角度來說,民族學雖然是以民族作為研究對象,但它研究內容涉及民族歷史、文化、政治、經濟、風俗習慣、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的學科。如果民族學研究民族心理,必須具備心理學和民族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學基礎上產生的民族心理學無疑屬于綜合性和交叉性的學科,即民族心理學與民族學和心理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它同時又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的任務就是研究民族心理發展的軌跡,總結民族心理發展規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學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關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認識分歧很大。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關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辯論來看,有關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概念多達數十種。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說服力,但無論從外延和內涵來看,均缺乏普遍意義上的規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學者將民族心理概括為四個層次和八個要素。這樣雖然能夠全面表達作者對民族心理這一概念的理解,但內涵過于膨脹,外延勢必縮小,而且作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煉性。有的學者則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對民族心理的本質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筆者認為,民族心理屬于民族心理學的研究范疇,因此必須采用普通心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普通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它包括兩個互相聯系的方面,即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過程是一個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它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等三種過程。人們通過感覺、知覺、記憶、注意、想像和思維實現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并在認識客觀事物的同時,會對客觀事物表示自己的態度,如滿意、喜歡、愛慕、厭惡、憎恨、妒忌、懼怕、憤怒、悲傷等,這就是情感過程。由于人們在進行心理活動時經常會遇到環境的影響,而人不肯屈服于環境,就要立志,擬定計劃和步驟,堅持不懈地執行,這就是意志過程。個性心理特征又稱個性差異,它表現在能力、氣質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識和技能等;氣質則是高級神經活動在人的行動上的表現,是人的相當穩定的個性特點之一,如直爽、活潑、沉靜、浮躁等;性格是人對別人和事物的態度和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如剛直不阿與弄虛作假等。也就是說,人們的心理現象就是能力、氣質、性格之間的差異性和認識、情感、意志之間統一性的結合。民族心理學作為普通心理學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現象的科學,它也包括民族心理過程和民族個性心理特征兩個互相聯系的方面。民族心理過程則是指特定民族認識、情感和意志過程,民族個性心理特征則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氣質和性格上的差異。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齡、性別、經歷的人結合起來的共同體,因此民族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上存在著差異。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認識、情感、意志等心理過程和能力、氣質、性格等個性心理特征的結合體。(注:參見徐黎麗:《論“民族心理”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廣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將其與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則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就是民族自我意識或民族意識,還有一些作者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筆者認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這一概念中,素質特指民族心理素質,即與民族心理有關的素質,而素質這一詞匯在心理學上則指人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上的先天的特點,(注:參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1096頁。)由此可見,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則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點。所謂神經系統,是由中樞神經系統、外周神經系統和自動神經系統組成。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兩部分,腦有頭蓋骨保護,避免外界的損害;脊髓是腦的延長,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內。神經由中樞系統分支遍布全身,對行為具有整體統一的效能。感覺神經趨向脊髓,而運動神經則遠離脊髓,兩者構成外周神經系統。外周神經系統則包括周身、軀干、內臟等器官的神經系統。(注:參見陳孝禪:《普通心理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頁。)自動神經系統則專管營養生長過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環、肺的呼吸之類,它的機能自動進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稱自動神經系統,又稱植物性神經系統。以上所說的神經系統,則是心理產生的條件,一般來說,神經系統越簡單,則心理活動越簡單;神經系統越復雜,心理活動則越復雜。另外,除了這些神經系統以外,感覺器官也是心理產生的條件,如身體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膚,身體內部的動覺、靜覺、觸摸覺及機體覺(如消化器官的飽、餓、渴,呼吸器官的順暢、喘逆等)。(注:參見陳孝禪:《普通心理學》,第115頁。)有了以上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心理現象也能夠表現出來。因此可以說,民族心理素質實際上是指民族心理產生的生理條件,即民族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上的先天的特點;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則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擁有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上的先天的特點。(注:參見徐黎麗:《論“民族心理”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廣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見,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民族心理產生的物質性條件,兩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內容方面,民族學界重視民族心理的宏觀研究,心理學界則重視民族心理的微觀研究。多年來民族學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研究,近年許多學者開始將其納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疇內,并且構建中國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論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仍是許多研究者熱衷探討的問題,即使在研究個體民族心理時,也要貫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名稱。關于此點,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詳細論述,這里不再重復。但由此可見,斯大林關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在民族學界仍有巨大的影響。心理學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絕大多數成果仍屬于個體民族心理或個體民族成員的心理領域,如民族兒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衛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國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較研究。(注:參見李尚凱:《論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有關民族心理基本理論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可以說,民族學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視對民族心理理論的研究,而對一些個體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論的指導;心理學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視對個體民族心理現象和個體民族成員心理現象的探討。這種狀況的存在,雖然表明我國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觀和微觀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時也說明民族學和心理學在民族心理研究內容方面存在著差異。如果雙方不及時溝通,差異會逐漸擴大,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得不到有機地結合,民族心理學的發展將受到極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學界和心理學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鑒。我國民族學經過一個世紀以來的發展,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論體系和具體的研究方法,這就是實地調查法,它是民族學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謂實地調查,是經過專門訓練的民族學工作者親自進入民族地區,通過直接觀察、具體訪問、居住體驗等方式獲取第一手研究資料的過程。(注:參見林耀華主編:《民族學通論》,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頁。)它包括許多具體的調查方法,如觀察與參與觀察、個別訪問、調查會、問卷法、譜系調查法、自傳調查法、定點跟蹤調查法、文物文獻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較研究法、歷史文獻研究法、跨學科綜合研究法、數理統計方法也成為民族學研究的方法。(注:參見宋蜀華、白振聲主編:《民族學理論與方法》,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頁。)但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學進行的心理研究問題來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這一概念一直束縛著研究者們的頭腦,因此有關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論探討階段。一些研究個體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學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學的實地調查法(親自到民族地區體驗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個體民族心理的研究者為本民族成員,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發展中的共同規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間去,也很難得出客觀和公正的結論,因為民族個體的心理現象千差萬別。一般的學者在研究個體民族心理時,總是依靠文字資料,因此熊錫元先生倡導的使用實地調查法進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參見熊錫元:《要加強民族心理的調查與研究——〈民族心理調查與研究:基諾族〉序》,《民族理論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學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學研究方法相同,即從選題開始,經過文獻綜述,形成假設;選擇研究類型,對變量進行分類;選擇被試,制訂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資料,得出結論;最后撰寫科研報告。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一般采用非實驗法,而非實驗法又有五種具體方法,它們分別是調查法、測驗法、實地考查法、歷史研究法、地域比較法。(注:參見李尚凱:《論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心理學者使用這些比較規范的研究方法,在個體民族成員心理和個體民族心理的研究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且對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進行了對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學在民族心理理論方面內容很分散,很難從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總結某一民族或整個中華民族的心理發展規律。另外,民族學和心理學在具體研究方法上有許多雷同之處,但由于雙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許多重復的研究項目出現,改變這種狀況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學研究的發展前景
民族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多學科的、交叉性的學科,盡管在定位、概念、內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隨著各民族物質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將受到普遍關注,民族心理學研究前景光明。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民族學和心理學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進行交流與合作已勢在必行。屬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疇的內容很多,我們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論和民族問題無一不與民族心理有關。例如,在處理兩個民族關系問題時,如果不了解這兩個特定民族的心理現象和心理特點,從而對他們的行為做出預測,就無法制定出解決民族關系問題的對策。筆者在甘寧青地區研究民族關系問題時經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數民族群眾的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時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員之間的糾紛上升為民族關系問題。(注:參見徐黎麗:《甘寧青地區民族關系發展趨勢》,蘭州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頁。)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時,如果不考慮各個民族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個性心理特征,即使這些政策能夠幫助各個民族發展經濟和文化,他們也不會接受。在西北許多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盡管從長遠角度來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長期以來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們無法在短時間內接受這一政策,因此執行難度較大。(注:參見郭正禮主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疆民族關系的對策研究》,新疆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頁。)另外,諸如民族風俗習慣、語言文字、等均與民族的心理活動有關。因此民族學界要深入地進行民族研究,必須與心理學界建立廣泛和長期的聯系。從心理學界來說,盡管心理學在理論和方法上日趨成熟,但民族心理學作為它的一個分支,還是一個新鮮事物。民族學界長期以來積累的各種實地調查材料和理論研究成果,均可以成為心理學工作者進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學和心理學攜手研究民族心理問題勢在必行。如果合作得當,中國民族心理學研究將結出累累碩果。
2.民族體育文化的未來發展態勢
文化隨著社會整體的發展必然會出現變遷與發展,加之于世界體育文化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現代體育文化給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帶來了沖擊,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已經改變了原來單一的民族性,而是實現了與其他文化之間的相互交融,這種變化直接造成了民族體育文化本體在一定程度上的變化。伴隨著我國競技體育的不斷成熟與發展,當前民族傳統體育所受到的影響與未來發展趨勢已經得到了體育界的廣泛關注,加之世界經濟文化一體化發展態勢的推動,我們所肩負的民族體育文化未來發展與走向責任與使命也更加艱巨,在這種局勢下的民族體育文化發展面臨著與現代化體育接軌的重要任務,并逐漸將其推廣為新時代人們健身娛樂中不能忽視的一部分,通過合理有效的方式增強民族認同感,與此同時,讓我們的民族體育項目走向世界范圍內更廣闊的空間,并成為構建多元一體的世界體育文化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我國體育運動發展的歷史來看,西方體育文明的輸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但是并未將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所取代,我國傳統體育的諸多項目依舊在傳承與發展,如武術不僅實現了強身健體的體育運動作用,同時還具有深厚的內在文化價值,當前,受到世界范圍內廣泛關注的體育競技項目僅有幾十種,這并不能代表整個體育的發展,我們應當將體育運動變成多數人的活動,讓更多掌握著不同體育技能的人展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區域范圍內開展廣泛參與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真正實現傳統體育與國際發展趨勢相接軌,將民族傳統體育在世界范圍內推廣與傳承,使其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又不失其民族獨特性。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在現代體育文化發展中,西方體育文化的主導地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我國未來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應以一種積極的態度面向未來發展,以的現代體育文化在世界體育文化發展中并不是惟一模式,所以,面向未來就成為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現代化發展的價值取向。我們應當積極努力的是汲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中的精華,并總結與吸收現代體育文化優秀成果,從時展的宏觀角度出發,準確的把握兩者各自的不足與優勢,從而掌握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未來發展的方向,構建新型體育文化體系,具體來講,還需要做到以下四點:
2.1深刻認識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理論基礎
擺脫體育視角及民族獨特性的狹窄視野的束縛,將研究領域擴充到世界范圍內民族傳統體育理論的動態發展。
2.2使其適應現代化體育文化變遷要求
在不改變其原有獨特性的基礎上,對現代體育文化成果吸收與滲透。
2.3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國全民健身意識逐漸增強,當前民族體育文化發展的重點在于開發傳統體育項目向群眾領域的發展,并結合全球化背景下所提供的廣闊空間與機遇,充分利用現代競技體育的組織制度,弘揚民族體育文化的核心精神價值。
1.1“應試教育”的影響作為學校教學工作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教學,理應是使學生綜合素質得以提高、發展的重要保證,但教學資源分布不均勻,農村與城市間的巨大差距,學校拼命為升學率的攀升而強化“應試教育”的種種措施,加之體育課被冠以“副科”的稱呼等,從根本上削弱了體育課教學在學校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也打擊了體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1.2體育教育基礎較差“我國農村中學人均場地面積僅為2.6m2,多數學校器材達標率低于50%,體育教學設施簡陋,不能滿足教學需求”。調查發現,在中西部不發達地區少數民族聚集區農村中學中普遍存在著體育教學設施、設備極為簡陋的現象,對于在城市學校中幾乎100%的合格、達標、規格完整的塑膠場地,及設施、設備極為完善的多功能體育館等教學設施、設備,只能說是一種奢望。用磚石砌成的乒乓球臺、殘破不堪的籃球架、寸草不生的操場、殘缺不全的體育器材,勉強支撐著體育課的課堂教學。
1.3體育教師方面“我國農村體育教師的達標率只有74%,且流失嚴重”。調查表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對體育教師的體育課重視程度僅限于不管你上什么、怎么上,只要不出事的境地,加之受教學條件差、工作得不到領導與同事的認可、福利待遇同工不同酬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致使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高,進而導致教學效果低下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2對策與建議
2.1觀念中西部不發達地區少數民族聚集區農村中學決策者應高度認識中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從政策給予引導,制度上給予保障,加強監管力度,促使體育教育上新的臺階。學校要轉變觀念,加強活動場地與體育器材建設,提高體育課開課率,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體育教學不僅是學習理念知識,掌握鍛煉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把體育鍛煉養成為終身生活習慣”。不以應試教育的標尺來衡量師生間教與學的優劣,而要正確認識學校體育教育對促進與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教育作用,摒棄體育課為“應試教育”讓路而“可上可不上”的思想,嚴格禁止其他課占用體育課,切實為開展正常有序的體育教學創造條件。以學校與學生的共同進步和全面發展為中西部不發達地區少數民族聚集區農村中學體育教學情況調查報告——以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中學為例關雅蘭(蘭州城市學院體育學院甘肅蘭州731000)摘要:中西部不發達地區少數民族聚集區農村學校體育教學是學校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的高低關乎少數民族聚集區農村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以及繼承與發展弘揚本民族傳統體育的重任。同時,基于人文、地理、環境等諸多綜合因素的影響,聚集在中西部不發達地區少數民族聚集區農村學校學生身上的那種特別吃苦耐勞的精神與體育運動潛質,使得他們在國家體育戰略的實施過程中,成為國家高水平體育運動人才儲備庫中的必然選項之一。基于這樣的認識,本文以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中學為調查樣本,旨在以此探討中西部不發達地區少數民族聚集區農村中學體育教學發展情況,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與對策。并認為中西部不發達地區少數民族聚集區中學農村體育教學必須在傳承與保護本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前提下,更新觀念,不斷創新,與時俱進。關鍵詞:新課標農村中學中學體育體育教學中圖分類號:G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813(2014)10(b)-0045-02出發點,必須在加大學校教學設施、設備的同時,逐步加大對體育教學設施、設備上投入力度,進而逐步改善學校體育教學設施、設備落后和不達標的現狀。同時,逐步修訂與完善農村學校教學工作的規章制度,并使農村學校體育教學逐步形成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格局。
2.2加強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養中西部不發達地區少數民族聚集區農村中學體育教師要改變自身觀念,明確責任,要利用體育教學來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和知識,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機能,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轉變思想,促進農村中學體育教育發展。同時,要加大師德教育、理論學習和技能培訓的力度,創造條件讓體育教師通過進修、考察等走出去的方式開拓視野,集聚熱情,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與教學能力,在教育實踐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認識能力,總結經驗,按照教學規律教學,從而提高體育課課堂教學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2.3教材建設應支持與鼓勵體育教師在體育課課堂教學過程中大膽探索,結合農村學生現有運動技能的水平以興趣特點,“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任務,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創新教學模式,發掘、整理并采用本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及體育游戲教學為主等多種教學方式,豐富體育課教學內容,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借以傳承、保護和發揚光大本民族的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從而真正把終身體育的教育理念溶入到體育知識和掌握體育技能中,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
2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研究與傳播過程優化
2.1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研究與傳播過程的優化是通過系統結構的漲落有序體現的在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研究與傳播系統優化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整體優化,盡可能發揮該系統的最大功能,取得最佳效果。系統優化的實現,是通過系統組織、結構和功能的改進來實現的。在民族民間體育文化傳播過程中,由于沒有有效的建立國內各地的傳播環境,政府主導與民間開發不能有效結合等多種原因,致使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研究與傳播系統不能發揮整體功能。
2.1.1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研究與傳播系統要保持自身的穩定性,就必須保障傳播途徑的通暢性必須保證大眾反饋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達到該文化傳播與傳承的效果。在現有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的傳播中,如武術的傳播,包括學校、電視等都只重視動作本身的華麗,忽視了文化本身,這樣就破壞了武術傳播與傳承的整體性,致使武術文化缺失,必然導致其穩定性被破壞。
2.1.2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研究與傳播過程各影響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協同關系
2.1.2.1研究目的與大眾的需求之間的協同在民族民間體育文化傳播中受傳播的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若是研究的內容不能滿足大眾的好奇心與需求度,便會相對會抑制這一系統的有序發展,便會否定該系統的穩定性。若是所研究的內容超出大眾的現有水平,則循序漸進地向人們灌輸這一文化。從現階段的研究來看,這一文化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大眾的接受效果,阻礙了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在此方面發展較好的是濰坊風箏,在該活動中人們充分認識到了風箏的文化價值、審美價值、健身與娛樂功能,喚醒了人們的文化自覺,增強了人們的文化自信,這些就反應出了研究目的與大眾需求完美協同的效果。
2.1.2.2政府、研究者、大眾三者心理層次的協同這里指三者精神層面的高度一致性。在傳播與研究過程中,政府與研究者只有抓住了大眾的心理、了解了大眾的現有精神層次,才能更好地進行研究與制定相應的措施。三者之間要形成良好的循環關系,這樣可以更好地挖掘該文化所擁有的多方面內容,更利于其傳播與傳承。
2.1.2.3政府、研究者、傳播媒介與大眾之間的協同政府與研究者向大眾輸出該文化信息或大眾向二者反饋信息都需要一定的傳播媒介,例如措施、電視,電影、物質設備等。但是并不是哪一項傳播媒介都對該系統有效,應依據大眾需求、文化傳播需求、研究目的、傳播目的等選擇相應的傳播媒介。以傳統武術文化節目為例,有影響的是“武林大會”、“武林風”。這兩個節目都是技擊武術打斗的“真人秀”類型,完全撇開了傳統武術文化“形意相合”的“精、氣、神”內核,缺少對民族民間體育文化資源的針對性傳播。如“武林大會”中就沒有充分體現北少林的剛猛強健、樸實簡練。
2.2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研究與傳播系統有序結構的形式
一、民族節日文化概述
節日文化是以文化活動,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和文化氛圍為主要表象,以民族心理、道德倫理、精神氣質、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為深層底蘊,以特定時間、特定區域為時空布局,以特定主題為活動內容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1]。我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節日,很多節日已經成為各民族共同交流的平臺,如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潑水節、土家族的女兒會等,這些民族節日的主題和內容也是各不相同,有祭祀神靈和祖先的節日、有歌舞戲曲搭臺的社交節日、有歡慶豐收的節日等,各民族的節日由于其異質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族人的關注與參與。如今的民族節日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原則基礎上,原來宣傳迷信封建色彩的一些活動內容已經被淘汰,如今的節日文化不僅在于娛樂大眾更重要的是弘揚本民族文化。
二、 民族節日文化與民族傳統體育的淵源
一個民族之所以區別于其他民族的最本質的在于它有其獨特的文化,即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異質性,這種異質性不僅在本民族內部世代相傳,更是吸引其它民族進行文化交流的基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和民族節日文化到底是誰成全了誰,這恐怕很難界定,因為在民族發展的過程中民族節日一直貫穿其中,民族傳統體育更是本民族人民的一種生活方式,兩者的淵源很難述說清楚,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民族節日和民族傳統體育是在一個相互影響過程中不斷向前邁進的,如在白族的三月街中我們可以看到賽馬、繞三靈等民族傳統體育、在彝族的火把節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形式的彝族跳樂、在土家族的舍巴節中我們可以看到擺手舞、搶紅燈等民族傳統體育,所以民族節日文化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分不開的,兩者是一個交融的過程。
而在新的時期民族節日文化成為展現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窗口,不僅是娛樂人的方式,更發展成為物質交流、文化傳播、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三、恩施土家族女兒會的起源與發展
相傳,土家“女兒會”源于明朝末年,清雍正13年(1735年),實行“改土歸流”,“女兒會”被禁止。后,“女兒會”又盛行起來。20世紀80年代后,恩施州年年都要舉辦展示民族風情的盛大女兒會,使其成為了恩施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令山外人心動目眩的藝術奇葩。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窯、大山頂一帶,如今已發展成全州性的民族節日。土家族的女兒會被譽為“東方情人節”,保存著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遺風,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與封建包辦婚姻相對立的一種戀愛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以集體擇偶為主要目的的節日盛會。傳統的女兒會這天,姑娘們把用背簍背來的土產山貨擺在街道兩旁,自己則穩穩當當地坐在倒放的背簍上,等待意中人來買東西。小伙子則在肩上斜挎一只背簍,形如漫不經心的游子,在姑娘面前搭訕,雙方話語融洽,機緣相投時,就到街外的叢林中去趕“女兒會”,通過女問男答的對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終身[2]。通過喜慶繁華而又樸素典雅的“女兒會”,能讓人感受遠古巴人真、善、美的脈搏與靈魂,看到土家人追求幸福、積極向上的民族精神。
恩施土家族的女兒會發展至今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過程中實現了由鄉村――城市――風景區――城市這樣一個空間轉換的過程,使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土家女兒會,從內容來看,女兒會己由單純的以物資交流為媒尋找意中人發展到文藝表演、體育競技、旅游觀光、招商引資、促進經濟發展的多功能集會。
四、土家女兒會與土家族民族傳統體育的歷史淵源
六十年代,土家族的女兒會主要以文藝匯演和體育比賽為主要項目,到了農歷7月12這天,各鄉村以及邊區鄉村組織的嗩吶隊、花鑼鼓隊、擺手舞隊、板凳龍隊依次上場獻藝,還有老藝人演出的被窩戲、猴把戲,有幾十號人演出的儺戲,真是應有盡有,異彩紛呈[2]。而后的一段時期,由于政治的不穩定使得土家族的女兒會也慢慢凋零,一直到以后,民族政策的實施以來,對民族文化的重視力度加大,鄂西在改名為恩施以后,土家女兒會也慢慢開始了復蘇。1979年,紅土鄉開始恢復“”中斷的石灰窯女兒會,四縣邊區農民組織文娛體育代表隊,開展傳統比賽活動。主要文藝活動是吹鑼鼓、儺戲和自編自演節目,體育比賽加入了扳手勁、抵下巴勁、舉杠鈴、踢毽子,集體項目有拔河、籃球比賽[2]。從以上歷史中我們不難看出,在歷史中的女兒會中,擺手舞、板凳龍這些土家族傳統體育項目也一直伴隨著女兒會的發展來發展。如今為了保護土家女兒會這一文化遺產,在恩施州政府和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女兒會已經正式注冊商標,成為繼恩施大峽谷、恩施玉露之后的又一恩施土家新名片。
五、新時期下恩施土家女兒會與民族傳統體育的共同繁榮之路
2010年農歷七月十二,又一屆的恩施土家女兒會拉開了序幕,吸引了州內外15000人來參與相親,還有武漢、重慶旅游團組成的相親團,規模是歷屆最大。在早上的開幕式表演中,具有濃郁特色的土家文化被拉上舞臺,有原生態唱法撒葉爾荷,恩施曲藝竹琴,大型舞蹈歡樂女兒會,還有土家族極具代表性的民族傳統體育擺手舞,讓本地人感受著歡快濃烈的節日氣氛,讓外地人大飽眼福,過足了一把東方情人節的癮。在這次女兒會上還舉辦了少數民族工藝展,和土家文化論壇,內容多樣,把土家族的優秀文化展現在了人們面前。
(一)傾力打造女兒會名片
在2010年恩施女兒會開幕式上,市長秦斌說到:恩施三張名片之一女兒會的打造有效的提高了恩施知名度,促進了恩施的經濟社會發展。也只有做好女兒會的宣傳工作,把外地游客吸引到女兒會,我們的少數民族體育展演等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才有廣泛的受眾,才有向外推介的窗口。現在恩施每年農歷7月12的女兒會已經初具規模,但在宣傳力度上還應該加大,活動內容上應該繼續豐富,吸引國內外各界人士借女兒會契機來觀光旅游、考察、洽談貿易,為恩施地區的經濟開發和商貿發展打開一條新出路。同時體育旅游是一個新的朝陽產業,民族傳統體育憑借它的趣味性、參與性、娛樂性強等特點越來越被更多的現代人所接受。民族體育多彩的民族特色,神奇的文化魅力,將會吸引國內外更多的游客前來游覽參觀,推進民族文化的向外傳播,推動民族體育旅游業的迅速發展[3]。在女兒會的宣傳工作中民族體育即是為女兒會提供新的看點,而女兒會即為民族體育提高展示的平臺,二者共同發展
(二)加大民族傳統體育的展演
目前恩施土家族地區開展推廣較好的民族傳統體育有擺手舞、高腳馬、肉蓮響、綿竹球等,而在女兒會上有所展示的就只有擺手舞一項,雖然早在六十年代女兒會就與土家民族傳統體育聯姻,但是近年來民族傳統體育的內容并不多,主要以舞蹈文化居多,然而土家族的民族傳統體育作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應該有其相對獨立的展示平臺。如在2009年的春晚上,來自湖北民族學院的20名男生在土家粗狂、靈動的音樂聲中將高腳馬進行了完美的演繹,而高腳馬也同樣也是全國少數民族體育會上湖北代表團的囊金項目,而這些選手也多出自恩施。從這些成績來看恩施值得展示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遠遠不止擺手舞這一項,只是擺手舞是被外界所知最多的土家族體育,但是在全年的女兒會上我們也只是看到了簡單的舞臺式的表演,在土家人的傳統生活中擺手舞不是用來表演的,是要親身參與的一種生活方式,為了更好的傳承擺手舞,我們不應該讓她停留在遠遠的舞臺上,而應該真切的讓人們參與進來。
所以在女兒會上特設一個民族體育展演和參與平臺是十分有必要的。不僅可以吸引讓人們的眼球,特別是外地人,增加女兒會的看點和趣味性,更是對民族體育的弘揚和推廣途徑之一。
(三)與學院聯手加大民族體育人才培養
在歷屆的女兒會上我們看到的民族傳統體育的表演多是有恩施文工團和恩施民族歌舞團的演員們進行表演的,趨向舞蹈化,而體育方面的人才參與進來的寥寥無幾,但是恩施土家族的民族體育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能力承擔得起展演和傳承民族體育的重擔,應該讓更多的體育人才參與進來,特別是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歷來就是一個尚武的民族,擺手舞這些具有健身休閑的民族體育如果只是一味的舞蹈化未免會失去原來的面貌,擺手舞也多是由古代巴人的巴渝舞所演變而來,是一種戰舞,尚武精神的缺失必會帶來民族體育文化的缺失。讓更多的體育人才參與進來的優勢就是相對于舞蹈演員來說可以更好的展現這種尚武的精神。
國家體育總局在《2001-2010年體育改革發展和發展綱要》中提出:“要率先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有力時機,積極扶持中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發展體育。”并規定“對西部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承辦賽事、體育設施建設、體育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現在湖北民族學院有設立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但是這個專業的學生畢業以后還是和其他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一樣,一味的從事中小學的體育教學工作,而往民族相關單位方向發展的學生少之又少,這就給我們恩施在舉行這樣的民族節日時,由于民族體育專業相關人員的缺失必定帶來在節日活動中對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視不夠,就會出現偏舞輕體得現象。因此在人才培養方面我們應該鼓勵更多的土家學子特別是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學生向民族工作方向的其它事業單位發展,不僅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更是進一步的為本民族體育文化傳播服務,真正實現我們作為一個土家人的民族文化認同感。
參考文獻:
我國民族高等院校具有獨特的社會歷史地位,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人,由于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響,致使我國民族高等院校理論宣傳普及工作不能夠滿足日益發展的社會需要。因此,切實有效地提高和改善民族高等院校的理論宣傳普及實效,使之“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理論,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就成為了當務之急,時代之需。
本文將在結合實際,在對我國民族高等院校理論的宣傳普及狀況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對策。
一、我國民族高校理論宣傳普及的現狀、問題
總的說來,我國民族高等院校比較出色地完成了理論研究和宣傳普及、教育的兩大任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總結其進行理論宣傳普及過程中的經驗的時候,我們還是發現了許多問題:
(1)在我國民族高等院校的理論研究中,注重一般理論問題研究,忽視關于民族理論、宗教理論等對我們民族高等院校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理論的研究。民族高等院校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的一個特別的、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黨和國家之所以要在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獨創性地設立“民族高等院校”,其目的就是為了在充分地體現教育公平的基礎上,更好地做到“服務于少數民族,服務于少數民族地區”(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兩個服務于”)。這一獨特的辦學目標和理念,決定了民族高等院校在功能上的雙重性,其除了具有一般高等院校的功能外,還具有對民族地區的“兩個服務于”的功能。這也就決定了民族高等院校必須在加強一般理論的研究的同時,應該結合黨和國家設立民族高等院校的目的和宗旨以及根據民族地區實際狀況和需要,強化、突出對于理論中關于民族、宗教等理論的研究。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和突出民族和宗教等理論對于我們實際處理民族問題,民族宗教問題,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文化發展、政治發展同整個社會的經濟、文化、政治發展關系的指導意義的揭示和研究。但是,在民族高等院校理論宣傳普及過程中存在著的一個普遍現象是,很多理論的宣傳工作者往往忽視了對關于民族理論、宗教理論等具有實踐意義的理論問題的研究(就更不用說對于的這些理論的實踐意義的研究和揭示了),將自己的理論研究局限于一般理論的研究。雖然也不乏有些研究者打著“民族”旗號,但是,實質上仍然是兩張皮,合不到一起。這樣一來就不僅使得民族高等院校的理論宣傳普及教育失去了理論特色,影響了理論宣傳普及教育的實效,而且,將民族高等院校與一般的高等院校混同了,從而失去了我國設立民族院校的目的和初衷。
(2)在我國民族高等院校的理論宣傳普及教育過程中,注重理論研究、輕視對我國民族發展實踐中的民族發展狀況和實際問題的研究,致使我國民族高等院校的理論與民族地區的實際需要嚴重脫離。大力突出對民族問題的研究,這不僅是民族高等院校的辦學目的和要求,也是我國民族高等院校義不容辭的職責和責任,也是民族高等院校區別于一般高等院校的質之所在。更為重要的是,也是促進我國民族高等院校理論研究特別是理論宣傳普及教育的內在要求。如果不這樣的做的話,必然嚴重影響理論宣傳普及教育的實效。因此,在理論宣傳普及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我國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研究,加強在社會主義改革條件下,民族地區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的研究。特別是在當前面臨著世界性經濟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歷史背景之下,對民族地區產生的巨大影響和沖擊,并在此基礎上做出合理、科學的解釋和說明。但是,在事實上卻并非如此,由于多種原因的共同作用和影響,民族高等院校在這方面的研究是很不夠的,近年來出現的多次民族問題就說明了這一點。
(3)在我國民族高等院校的理論宣傳普及教育過程中,注重對理論的一般宣傳普及,輕視有針對性的宣傳普及教育,致使民族高等院校的理論宣傳普及教育與學生的實際需要和要求相脫離。民族高等院校的學生大多是來自于少數民族或者少數民族地區,他們之間無論是知識基礎、知識結構,還是生活習慣、宗教信仰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因此,這種局面的存在就必然要求我們在具體地進行理論宣傳普及的過程中必須有針對性的開展宣傳普及工作。但是,事實上卻遠非如此,就以在高等院校理論宣傳普及過程中起主渠道作用的“兩課”來說:第一,我國民族高等院校在教材的采用上,同整個一般高等院校一樣,都是采用同一本教材,同一本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完全忽視了民族高等院校的特性。第二,“兩課”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一般高等院校一模一樣,忽視了民族高等院校的學生與一般高等院校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第三,從教學評估的體系上看也是毫無差別。總之,概括的說,如果我們不注意到學校名稱,僅就單純的兩個教學課堂來說,是看不出任何差異的。加之理論木身的博大精深和抽象性,使得一些大學生一時還是很難理解和把握到理論的精神實質。因此,也就必然地影響大學生學習理論的積極性,也就必然影響理論的宣傳普及教育的效果。
(4)在我國民族高等院校的理論宣傳普及教育過程中,注重一般形式上的制度和平臺的建設,輕視這些制度和平臺的功能和作用的發揮,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從形式上看,民族高等院校對于理論宣傳普及工作的制度和平臺建設,雖然不能說是十分完善,至少可以說還可以。例如:各種管理民族大學生的生活、學習的機構和制度還是比較完善和齊備,各種涉及到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平臺也不少。但是,如果就這些制度和平臺的功能和作用的發揮來說,我們不得不感到遺憾和難堪,由于在這方面較多的是重視制度和平臺的形式建設(當然這個建設還是不夠完善的),而對這些制度和平臺之間的協調等的建設注意得不夠,從而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致使到目前為止,在我國民族高等院校的理論的宣傳普及教育過程中,還缺乏一個有效的、統一的具有權威性作用的工作制度和平臺。
二、改善和提高我國民族高校理論宣傳普及現狀及實效的對策
面對我國民族高等院校理論宣傳普及的現狀,我們該如何有針對性的、及時有效地扭轉這一狀況,并在此基礎上改善和提高民族高等院校的理論宣傳普及的實效,真正實現教育部長周濟同志在《全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訓班上的講話》中所提出的目標呢?筆者認為,要達到或者實現這個目標,真正發揮理論的作用,我們必須作到以下幾點:
(1)要在加強對理論本身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民族高等院校的辦學要求和宗旨,強化對于的民族理論、宗教理論等對民族高等院校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理論的研究,并揭示其實踐意義。如前所述,民族高等院校由于其在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因此,在進行理論宣傳普及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隨時注意到這一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民族高等院校理論宣傳普及教育的實效性。
(2)要加強對實踐問題及其意義的研究,具體地說,就是要加強對世界無產階級解放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特別是我國社會主義實踐中出現的種種的問題及其意義的研究。尤其是現在,面對著全球的金融危機所造成的當代世界歷史新變化,為了更好地開展理論宣傳普及教育工作,我們必須要對新出現的一系列新的問題、新的情況進行深入認真的研究,努力揭示這些新問題、新情況對于世界無產階級的解放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特別是對于當前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意義,并做出符合理論精神實質的解答。我們要時常注意加強對當代民族大學生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的研究,并將這些研究的成果有機地融人到理論宣傳普及教育過程之中,真正實現“三個貼近”的目標。
(3)要在加強對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基礎上,加強民族高等院校的理論課的教材建設,形成有針對性的適用于民族高等院校學生需要的教材,使我們的教材真正做到在“充分反映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基礎上,實現教育部長周濟同志提出的“三個充分體現”和“三個貼近”的要求。并使我們編寫的《理論教材》成為“更加有利于大學生科學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更加有利于大學生科學認識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更加有利于大學生科學認識人才成長規律。”的認識工具和良師益友。
(4)堅持將理論與時代的發展與學生實際的需要結合起來。因此,在高等院校的理論宣傳普及教育過程中堅持一般與個別、普遍與特殊的統一,在一般性地進行理論的宣傳普及教育的同時,要特別結合時代的不同特點,根據民族院校學生的不同情況:不同的知識基礎,不同的知識結構,不同的學科以及不同層次的學生有針對性的開展宣傳普及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不僅讓學生能夠學得懂,弄得明白,同時,要能夠真正解決學生所面臨的問題,遇到的困惑。做到“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大學生”,讓民族院校的大學生真正從理論和實踐上,感受到理論的巨大的理論威力,同時也要讓大學生感到學習理論的實際指導意義及作用。也就是說,真正做到,讓大學生“終身受益”。
目前,我國的學校體育教育在培養學生身體素質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在學校體育教育中,仍是以西方體育為主,與國人身體素質、心理感受、民族情感相吻合的民族傳統體育內容沒有得到很好地普及。因此,在學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不僅可以充實學校體育的教育體系,有效地增強學生體質,還能弘揚民族文化,從小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
一、民族傳統體育的概念
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是指在中華歷史上一個或多個民族內流傳或繼承的體育活動的總稱。主要是指我國各民族傳統的祛病、健身、習武和娛樂活動項目。民族傳統體育顧名思義,它包含三層意思:一是體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傳統的。(1)所謂體育的,是指這類活動項目或運動項目都具有體育的特性,是人類有目的、有計劃地按照一定的規則鍛煉自己的身體,使自己的身體各個部分得到平衡協調的發展。(2)所謂民族的,就是這類體育活動或體育運動具有民族性。這種民族性主要表現在它的民族文化底蘊上。這種民族文化底蘊主要反映在:它的活動或運動項目來自特定的民族,反映了該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民俗習慣,為該民族廣大民眾所喜好,在該民族地域有著深厚的民族群眾基礎。(3)所謂傳統的,就是這類體育項目具有歷史繼承性,是代代相傳的。這類體育項目中,任何一個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一定歷史階段產生的,并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淘汰其糟粕,保留其精華,而逐步發展成熟起來的,并具有該民族的民族氣派和民族風格,它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民族傳統體育的項目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十分豐富,一般來說主要包括了:武術、摔跤、射箭、射弩、秋千、賽馬、賽龍舟、打木球、搶花炮、貴摔跤、珍珠球、放風箏、打磨秋、賽駱駝、跳板、打飛棒、波依闊、推竿、跳竹竿、雪地走、東巴跳、跳竹、拋繡球、踢毽子、斗牛、抖空竹等等。學校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切實可行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三、民族傳統體育的教學特點
1.簡便易教。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絕大部分內容都具備這樣的特點,樸素的品質造就了這些項目的教學應樸實無華,教學過程要講究實效,避免華而不實的的形式,教師要全面準確掌握項目的比賽規則,并運用到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在規則要求范圍內的技術和戰術是教學的靈魂。
2.簡單易學。民族傳統體育絕大部分項目都簡單易學,由于民族傳統體育長期的教學是口傳身教,缺乏經過文字的整理或通過研究得出的技術參數,對教師來說,缺乏教學參考,只有依靠教師自身不斷實踐后歸納出技術要領和動作組合及技巧。對學生來說,不斷摸索通過練習改進動作從而提高技術進而創新和發展。
3.簡捷易賽。民族傳統體育的比賽經過長期的演變,操作起來比較簡捷,很多項目初步掌握了基本技術和戰術就可進行對抗,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練習。
四、民族傳統體育在現代體育教學中的開展
1.樹立民族傳統體育意識。樹立民族傳統體育意識,是學校全面深入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前提。通過民族體育意識的建立,引導人們逐漸將眼光投向全球體育文化,建立宏觀的體育意識。有了正確、積極的體育意識,在學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育就成為一種應盡的義務,成為人們必須履行的職責。
2.深入挖掘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整合民族傳統體育資源。教師應好收集、挖掘、整理工作,民族傳統體育大都源自民間,體育教師在把某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引進課堂之前,應根據當地實際深入民間生活進行調查考證,對項目名稱、發展及技術要求有所了解,真正要引進體育課堂,以繁榮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3.統一完備的民族傳統體育的教材、教學評價體系學校民族傳統體育是在學校這一基地開展的民族文化教育,建立完善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體系是保證中華民族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
首先,要培養一些民族傳統體育教育人才,這是有效傳播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最活躍的力量,他將以輻射的方式傳播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為民族文化的進一步繁榮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還必須建立多元化的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體系,這些課程盡可能地借鑒其他學科成熟的理論與原則,形成有獨立性的有體育文化特色的課程框架。
其次,素質教育與終身體育有機銜接。學校的素質教育與人的終身體育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只要能通過教技術、養習慣、重行為等方式有效的培養素質教育中的三個體育素質,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生活習慣,將體育納入到生活方式之中,就能與終身體育有機地銜接起來。
4.項目的選擇應結合當地實際
體育教師除認真上好教材之外,還要根據各地實際,把自己通過努力收集到的內容,在本校傳授之后,同其他學校教師進行交流,以便使內容更具科學性、實效性、可行性。積極做好器材的改制和活動形式的改進工作,根據學校體育教學的規模及各年級學生理、心理特點的實際需要,對民族體育器材進行就地取材,自己制作,一材多用、靈活搬運的原則進行必要適當改制,對許多呆板、單調劃一的動作在保留實質的基礎上改進為適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靈活多樣、歡快輕松的運動項目。
5.加大對體育教師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培訓力度
民族傳統體育引進學校教學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為了讓民族傳統體育能夠不斷延續下去,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教師不了解民族傳統體育的基本技能、方法,就不能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更談不上是學生的領路人。因此,要通過舉辦各種觀摩課或集中授課培訓方式,使體育教師提高認識,普及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方法,真正作到把我國文化瑰寶——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繼承并發揚下去。
總之,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深入挖掘民族傳統體育資源,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切實有效的運用到現代體育教學中來,從而讓民族傳統體育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遺產,經過提煉與發展為學生所掌握與運用、傳播到社會中去,練就健壯的體魄,讓學生的體育素質不斷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高曉峰.淺談中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M].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4).
1.前言
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是指在體育學習方面發生偏差、體育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把這一群體的學生教好、教會是體育教師的責任;是體育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們的個體因素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通過研究為普通高校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體育教學提供實踐依據,并且對于民族地區普通高校體育的全面工作水平有積極的推動意義。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以塔里木大學一、二年級少數民族學生占據比例多的班級為研究對象,并隨機抽出4個班,共計200人進行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情況調查統計。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查閱相關文獻,了解相關研究狀況,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2.2調張查分析法;對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其主要特征并初步歸類。
2.2.3訪談法;訪談有關教師和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實際感受。
2.2.4觀察分析法:觀察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表現。
3.結果與分析
3.1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的主要分類和特征
通過廣泛的調查和教學實踐,發現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幾乎存在于每個教學的自然班中,他們有著不同的體育弱勢,表現不同的特征。根據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表現出來的特征,其歸納為;心里與行為弱勢型、型態發育弱勢型、運動能力與技能弱勢型三類,其表現主要特征見表1。
3.2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的分布情況
為了進一步了解少數民族學生體育弱勢學生與實際教學人數比例關系,從塔里木大學大一、二年級少數民族學生占據比例較高的班級中隨機抽取4個班,進行體育弱勢學生分布情況調查.每個班都有一定比例的體育弱勢學生,他們占全班人數的31.47%-40.46%,而且不同的類型所占的比例也不相同,運動能力與技能弱勢型所占比例最多為13%,依次為心里與行為弱勢型是12%,型態發育弱勢型為9.5%。由于少數民族學生本身漢語水平比較差,體育課大部分都是教師用漢語講解鍛煉方法和技能,在加上和漢族學生一起學習生活,本身的自我認同和自信不高,缺乏運動鍛煉的思想,所以長時間就會導致一些少數民族學生運動能力與運動技能較差的現象,也會間接導致其型態發育不良。
4.少數民族學生體育弱勢學生體育教學實踐
體育弱勢學生群體存在特別是少數民族學生,常常困擾著教師,我們進一步了解了體育弱勢學生的心理活動,普遍反映:漢語水平差,和教師其他民族學生交往困難。自卑心理嚴重,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對體育考試非常恐懼甚至排斥體育教學。同時他們也對體育優異的學生非常羨慕和對學好體育課的渴望。學生的反映給我們很大的啟示,而且我們通過研究找到了其主要的表現特征,掌握了其分類,那我們在今后的體育教學實踐中應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4.1使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充分認識到鍛煉的重要性
學校體育擁有其健身、鍵心、啟智、情感發展、美育、娛樂等功能,這正是當代大學生學業之外需要完善的方面。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只有真正了解學校體育的功能,了解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才能自己的重視體育課、自覺的克服體育鍛煉方面的各種困難,堅持鍛煉、增強體質。因此,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多和學生交流,耐心細致的把體育課和鍛煉身體的重要性講清楚、講透徹,使少數民族弱勢學生真正理解體育鍛煉的意義、接受體育課。
4.2培養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的認同感和自信心
體育弱勢學生特別是少數民族,當他們學習和生活在不同民族集體的環境中,他們缺乏自信,缺乏自我和彼此的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幫助他們分析弱勢方面和已有的優勢,幫他們量身定做鍛煉計劃,并給予定期的指導和檢查,使他們循序漸進,自信心使他們努力向上的動力,當他們努力有結果時,他們也看到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也會增強,也會促使他們和不同民族的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交流,提高他們的認同感。
4.3體育教育要有充分的責任心和愛心
教師一般都喜歡教基礎好、有一定水平的學生。的確,基礎弱、水平差的學生都會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任務,而把基礎和水平差的學生教好、教會是教師的責任,也是當前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弱勢學生更多的愛心,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尊重他們意見、正面引導、善于啟發。對每位體育弱勢學生的進步給予肯定和表揚。對于他們的缺點及時發現,正確的引導、改進。教師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必定會影響體育弱勢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一旦他們接受了自己的體育老師,那么他們會逐漸喜歡上體育課。
4.4運用多種靈活的教學組織形式
教學組織形式是保證教學順利開展和教學質量的關鍵,由于不同的班級學生體育能力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靈活運用教學組織形式,對于體育弱勢的學生應讓他們先打好基礎,逐漸提高其運動技能,并不斷的鼓勵他們盡快的掌握技術要領,回歸正常隊伍。
5.結論與建議
5.1通過調查,分析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的主要分類及其主要特征,并統計其主要分布情況,為少數民族體育弱勢教學生學實踐的開展提高科學依據。
5.2通過對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近2年(2013-2014)的教學實踐測試,通過師生共同努力,他們中絕大多改變了對體育課的看法和對體育鍛煉的態度,體育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3高校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群體存在是相對穩定的,同時又呈動態變化的,隨著時代的變化,其類型和特征也隨之變化,教學中應及時掌握其主要表現特征及形成原因,及時歸納總結,不斷提高教學措施,幫助體育弱勢學生克服困難,真正達到體育教學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目的。
5.4應建立多元化、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即:肯定少數民族體育弱勢學生的階段學習成果、培養他們的體育鍛煉熱情、從多方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把相對評價和絕對評價相結合。
作者:楊偉林 單位:塔里木大學
參考文獻:
[1]曲宗湖,楊文軒.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130-158.
[2]武文杰.普通高校體育弱勢群體教學模式探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10).
[3]陳文健.大學生體育弱勢群體類型與對策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1(20).
2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2.1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發展是以經濟效益為出發點
把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與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以市場為先導,以民族經濟發展服務為宗旨,挖掘豐富多彩的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發揮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對經濟發展的功能與價值。在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過程中,要充分理解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的實質,要吸取產業之精華去除糟粕,體現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的獨特風格的一面。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勇于創新與開發,使其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來適應當代經濟發展的需要,充分發揮出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的社會效益與經濟價值,從而達到經濟發展的目的,以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來推動區域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
2.2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是以政策為導向來推動經濟發展
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給當地經濟發展提供絕好的契機,在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起到決定性作用,為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給予了極大的扶持,要抓好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發展機遇,利用政府提供保障措施和法規制度的完善,培養專業高素質人才,來促進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與經濟發展的跨越式發展,通過政府政策大力的支持,我們要有效利用好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來拉動湘西經濟的發展。對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要利用好體育文化產業中的優勢資源,加以拓新與挖掘開發出民族體育文化產業最大經濟效益利益化。
3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發展策略
3.1利用優勢資源,發展特色民族體育文化產業
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資源豐富,(如:體育競賽表演、民族體育舞蹈表演、民族傳統體育健身表演等)。因此,要著重抓好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產業資源,利用國家西部政策來發展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旅游帶的戰略規劃,大力發展體育文化旅游業,把體育文化產業發展為湘西文化產業的引擎,成為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有規模、有吸引力、可持續發展的知名產業。湘西的人文資源豐富,土家族、苗族等各種民俗節日文化活動獨具特色,開發少數民族文化和節日文化,把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與旅游開發結合起來,創造少數民族民俗體育風情游,把人文資源的保護開發引向文化產業之路。通過第三產業開發逐步帶動湘西經濟發展,使湘西經濟由傳統的單一化走向靈活多樣多元化發展,創造可持續的、循環的、原生態的綠色產業,就現展而言,信息掌握時代,科技改變未來、人們追求高質量的工作環境、舒適的度假環境,所以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正處于發展期,對湘西經濟發展是一個絕好契機,無論對于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來說還是對于湘西經濟發展來說這都是雙盈利。
3.2發展旅游業,打造體育文化產業與經濟協同發展共雙贏
把握好湘西民族文化第三產業發展勢頭,在信息高速化時代,通過互聯網來傳播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同時繼續保持好這股良好勢頭,將其發展為支持民族體育文化產業與經濟并肩發展的新興產業。現代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觀光旅游,而是時尚、休閑、健身等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產業鏈。湘西民族體育文化可以將自然風光、人文景點與生態農業、體育休閑、民風民俗、民族體育結合起來,打造出有特色的旅游產業,借湘西少數民族資源豐富平臺來塑造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讓湘西民族體育文化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發揮出獨特民族文化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