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9 02:34: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村專業合作社,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好產品還要賣出好價格、好銷路,否則增產不增收,嚴重挫傷農民積極性。針對這一情況,武夷山市供銷社深入每一個專業合作社,把分散的農戶聯系在一起,與全國各大中城市的超市對接,把好產品放到超市銷售,發展訂單農業和農產品超市直銷,不僅打開了農產品銷售市場,實現了從“單打獨斗”到“抱團闖市場”的“華麗嬗變”。還實現了農產品優質優價,增加了農民收入。據悉,像桔柚專業合作社一樣,實現農超對接的專業合作社還有五夫白蓮專業合作社、嵐谷錦繡園專業合作社、吳屯鯉魚干專業合作社、山里芭蕉芋專業合作社等。
1 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的意義
農村專業合作社是將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進行組織,形成一個有組織、有規劃的集體,能夠以更好的競爭力進行農業市場競爭,對于建設新型農村經濟發展方案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農村專業合作社的設立,能夠以農民利益為基本的建設目標,將每家每戶的力量集合起來,以更強的實力去面對多變的高風險市場。另一方面,農村專業合作社建立后,為了更好的進行農業生產,必須組織相關的培訓活動,聘請專家對農民進行培訓,這一過程中必然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農民素質的提高,有助于農民對整個農業市場的把握,在面對多變的市場環境的時候能夠更好的集思廣益,利用最有效的市場條件進行自我能力的培養,更好的進行市場競爭。當然,有組織的集體環境能夠便于制定更為符合實際發展環境的規章制度,將合作社更為規范化,也能夠更好的落實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條例。更為重要的是,專業合作社的存在,便于國家機關與農民的交流,能夠更好的將國家的資源通過農村專業合作社這一途徑,將國家對農村扶持的資金、政策的資源更好的下達到農村,能夠提高政府部門的政策執行力,也能夠提高農村事務處理效率,更好的發展農村經濟。
2 溫宿縣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的農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整體發展水平不足,農民的集體組織意識,在運行發展過程中缺乏規范性,對相關政策的執行能力略有不足等等。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在溫宿縣也有所體現。
目前溫宿縣農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相關財務人員在財務問題上的處理存在問題,缺乏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我縣目前對合作社財務會計的審核與管理有待加強。例外,目前還存在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合作社內部成員缺乏足夠的納稅意識,不能夠從根本上領悟相關的財務政策制度的內涵,也導致部分很大一部分農村專業合作社不能夠利用政策以及資源進行科學的經營,不能夠提高農民收益。2010年至2014年,我縣新辦農業企業286戶,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有174戶新成立,占新成立農業戶數61%。然而由于合作社內部農民的經營意識淡薄且缺少足夠的財務知識,導致我縣的經濟收入一直未能達到預期水平。
3 全面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對策
全面發展、規范、健全的農村專業合作社對于提高我國農村的經濟水平,全面促進國民經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面對目前我縣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必須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更好、更快、更穩定的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
3.1 堅持各項原則
任何工作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的過程也不例外。在全面發展建設我縣專業合作社的過程中首選需要堅持的一項原則是必須以農民的利益為根本目標,要時刻以農民的實際利益為根本點開展工作。相關部門以及領導階層在進行政策的下放以及實施的過程中必須要提高農民群體的參與性,要提高農民的話語權。其次,要確立最合適的發展方式,要符合我縣的實際情況,過于激進或者過于保守不前都是不可取的發展思維,對于外國或是其他縣市的優秀案例,必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夠不按實際情況就生搬硬套。第三,必須發展多樣化的生產模式,在發展生產技術的前提下以農民的利益為目標進行符合我縣實際生產發展的生產模式。
3.2 講究遞進發展
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注重層次性發展,首先,需要加強相關部門對合作社正確、科學的引導,需要走完善的法律途徑,進行注冊登記,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進行合作社發展的規范,加強對相關的專家學者對農民以及相關領導層的培訓,提高其農業生產的技術把握,當然,樹立科學、有條理的內部經濟管理制度是建立科學的農村合作社的重要條件。其次,對于已經完成注冊登記的合作社,我縣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其的政策扶持,投入更多的資源更好的發展已初具雛形的合作社,使我縣合作社的整體水平趨于成熟。最后,針對我縣龍頭企業或是生產經營大戶,鼓勵其與農民進行合作,更好的利用國家提供的政策優惠和已經擁有的資金、能源等各項資源,將專業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
3.3 協調各項工作,穩步發展
任何工作的進行都不是一個獨立的存在,在發展壯大農村專業合作社的過程中需要協調各項工作才能夠更好的進行。首先,農村專業合作社離不開農產品協會的支持,此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都是向農業市場流動商品,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因此發展過程中必須相互協調,以內部農民的自身意愿為原則,進行最有利的組合,農產品協會在對農村專業合作社的相關農產品的流動過程中進行科學、準確的審核,對于規劃一個有著良好秩序的農業市場有著重要意義,也是農村專業合作社進行良好發展的必要前提。其次,需要協調當前的管理機制,在農產品協會的有效配合下建立獨立、自主的發展模式。再者,農產品協會內部的管理對于更好的發揮協會的管理、協調作用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農產品協會必須協調內部管理,在擴大協會管理權利的同時,將這些權利更好的應用與合作社的發展壯大中。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農村專業合作社這一組織形勢的存在是全面建設新農村,發展農村經濟的有效手段,對于全面提升我國農村經濟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本縣在建設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的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為了更好的發展我縣的經濟,必須堅持各項原則,講究有層次的遞進發展,在各項工作的協調中穩步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
中圖分類號:F306.4;F30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2)21-4966-03
Study on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ZHANG Jian-ning
(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Weinan 714000,Shaanxi,China)
Abstract: As an organization carrier of new rural economic order, the rural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could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ic, but could als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standardization of rural social management.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were analyzed;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accordingly, which could help improv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Key words: rural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restricting factors; suggestion
許多地區的實踐證明農村專業合作社作為一種新型合作經濟組織,是發展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有效途徑。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加快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農業經營組織化程度”。由此可見,農村專業合作社作為現階段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的嶄新形式,對于解決“三農”問題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要廣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還存在諸多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完全釋放農村專業合作社對農村發展的助推能量。
1 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地位與作用
農村專業合作社作為一種合作經濟組織,直接作用是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經濟發展。但是其作為農村經濟新秩序中的一個組織載體,在農村社會的地位和作用已遠遠超出自我服務的范疇,已成為農村社會的重要管理載體,承擔著相應的社會責任。
1.1 農村專業合作社的自我服務功能
1.1.1 促進了農業生產,提高農民收入 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是破解當前農民增收困難這一突出問題的重要途徑。農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不僅有力地解決了農民購買農業生產資料難和銷售農產品難的問題,而且通過產業鏈的延伸,使農民不局限于農產品生產,產業領域涉及農產品加工、運輸、服務業等,使農民能夠參與多個生產經營環節的利益分配,增加了農民收入。
1.1.2 提升了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 農村專業合作社實現了規模化經營,規模效益明顯;并且相比單個農民生產模式,規模化增強了市場的話語權[1]。農村專業合作社實現了專業化分工,在組織內部通過生產、物流、銷售的環節分工,提升了各個環節的效率,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1.1.3 推動行業自律與規范 農業產業的大起大落一直是困擾農業持續發展的頑疾,原因在于農民整體素質不高,生產、銷售會有很大的自發性、趨同性和盲目性。通過組建農村專業合作社,避免了農戶之間、農戶與加工企業之間的無序競爭,維護了農民的利益,發揮了行業優勢,聯合互補,促進了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
1.2 農村專業合作社的社會管理功能
1.2.1 農村社會管理的重要載體 在中國農村社會保障不健全和不完善的現狀下,農村專業合作社給職工提供了就業機會,并承擔部分對職工的福利、教育、安全、社會保險等方面的社會義務,對于農村社會保障體制補充具有推動作用;農村專業合作社與農民的利益關系比村集體與農民的利益關系更直接,農民行使自己的民利的意愿更高,有利于提高農民的民主意識,促進農村社會民主;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和發展,能夠使政府在制定農業政策的過程中更加科學、合理,從根本上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和農村社會的穩定。
1.2.2 政府管理的關鍵紐帶 隨著政府職能的改變,地方政府對農村和農業生產由過去的直接管理轉變為間接管理,間接管理必然需要中間載體,農村專業合作社正是合適的承接載體。農村專業合作社作為政府管理的橋梁紐帶,主要作用體現在:一是基層政府管理人員通過直接參與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與發展,帶領周圍群眾共同致富,實現了自身角色轉換,由一般的“動嘴”干部變為身體力行的“動手”干部;二是在農村專業合作社這一平臺,政府人員與群眾經常交流思想,這種交流有利于密切干群關系,維護社會穩定。
2 農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制約因素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外部環境的成熟,中國各地的農村專業合作社的數量迅速增加,在一些農業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尤其是有特色產業和已經實現規模化經營的農村,農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社會中的作用已舉足輕重。但與此同時,許多農村地區的合作社發展存在著諸多障礙,制約了合作經濟的發展,甚至有些地區出現了已成立的合作社解體的現象。分析這一現狀出現的根源,探尋制約農村專業合作社發展是現實的迫切要求。
2.1 政策扶持不足
目前的農村專業合作社普遍存在著地方政府扶持政策不足的問題。尤其在稅收、信貸、土地、用電、用水等方面的扶持優惠政策不到位,制約了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雖已頒布實施,但是合作社法上規定的相關部門的配套政策尚未出臺,導致農村專業合作社幾乎沒有享受到政策實際的扶持優惠。地方政府對農村專業合作社扶持政策遠不能與當地龍頭企業相比,扶持力度不大,僅僅停留在一般性鼓勵上,沒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支持。
2.2 信任缺失
從農村專業合作社的運行來看,在發展過程中產生很多問題,問題的根源在于運行中的相關主體存在信任缺失[2]。由于長期以來的小農經濟模式,形成了中國民眾濃厚的小農意識。這種缺乏合作的農村經濟模式使農民對于合作經濟組織缺乏信任。具體表現在農民和政府之間、農民和合作社之間、農民和農民之間都缺乏相互信任,造成農村專業合作社運行低效,發展緩慢。
2.3 資金缺乏保障
農村專業合作社的資金主要來自社員自籌和自身的資本積累。由于社員資金實力有限,且大多數農村專業合作社僅僅是服務型組織,自身沒有資金積累。即使有少數經營性的農村專業合作社但因發展時間短,資金積累不足,總體表現為農村專業合作社的籌資渠道較少,籌資數額有限,難以快速發展。再加上政府的扶持資金缺乏,更加劇了合作社的市場風險,影響了合作社的穩定發展。
2.4 專業人才匱乏
在中國二元社會結構的環境下,農村教育資源不足,農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農村發展所需的專業人才自身供給不足。同樣由于城鄉環境的巨大差異,農村很難從外部吸引人才,即使在農業類高等院校學習農業知識的專業人才也不愿回到農村去從事農業。另外,由于農村專業合作社大多數是服務型組織,沒有盈利,即使是營利性組織,其主要目的也是把農民組織起來,帶領農民致富。即使盈利也是微利,從而合作社難以以優厚的薪酬去吸引專業人才。諸多客觀因素的綜合作用,形成農村專業合作社專業人才匱乏的現狀。
3 對于農村專業合作社發展建議
3.1 落實針對農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政策
農村專業合作社尚處于發展初期,自身對抗市場風險能力弱,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國外實踐證明,合作社發展較好的國家都對合作社進行了多項政策扶持,主要采取的政策有:一是稅收優惠,如日本農協所得稅是一般企業的58%;美國合作社納稅只有工商企業的1/3;加拿大新成立合作社3年內不納稅[3]。二是進行行業補貼,如德國對合作社管理費用進行補貼;日本農協獲得政府同意的農產品加工項目所需投資的50%由政府提供。三是生產資料低價優惠措施。借鑒國外經驗,地方政府應從法律法規、政府補貼、稅收優惠及生產資料的提供等方面制定適宜合作社發展的系列寬松政策。另外結合我國國情可以在土地使用、工商注冊、行業準入等方面提供支持,為合作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發展空間。
3.2 提高基層鄉鎮政府干部的思想意識
基層鄉鎮政府是與農民直接打交道,接觸農村最頻繁的國家政權機構,因此鄉鎮基層干部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認知程度將左右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要加強農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解決合作社發展面臨的信任缺失等諸多問題,就應加強對基層干部的培訓。一是進行講座、座談等多種形式的培訓,灌輸農村專業合作社的有關知識;二是組織干部到農村專業合作社發展良好的地區體驗學習,認識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優勢,改變干部的認識;三是運用典型示范的方法,通過樹立合作社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典型事例,大力宣傳教育,使他們擺脫傳統行政管理思想的局限性,認識到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是繁榮農村經濟、參與農村管理、維護農村穩定的重要工具[4]。
3.3 拓寬資金籌集渠道
要實現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快速發展必然要解決目前資金來源少、規模小的現實問題。雖然農村專業合作組織處于發展初期,尚不成熟,但鑒于其對農村經濟和社會管理的巨大效應,政府應實行資金扶持,加大財政資金的直接投入及信貸資金的支持,直接補貼、低息或免息貸款、生產資料投入都是可選擇的途徑。農村專業合作社亦可以通過積極吸引農民入社,擴大社員數量,以社員數量增加帶動資金規模擴大。農村專業合作社還應拓寬合作領域,尋求跨區域、跨行業合作,加入有資金實力的區域或企業的產業鏈條,以獲得發展資金。
3.4 建立靈活的吸引專業人才機制
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農村專業合作社難以直接吸引農業人才到合作社工作,應采取“軟引進”的方式來引進農業專門人才。可以通過提供農業試驗基地的方式,吸引農業方面的專家、教授去進行科研和農業推廣。一方面可以從專家、教授那里獲得直接的技術指導,提升合作社內技術人員的科研能力和技術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第一時間獲得農業新技術[5]。另外,農村專業合作社可以與農業學校尋求合作,作為農業大中專院校學生的實習基地,吸引部分大學生來合作社進行短期實習,借助農業院校專業平臺及學生的理論知識,解決農業生產技術難題。
3.5 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培訓
合作社的教育是國際合作社聯盟提出的合作社七條原則之一,引導農民走上合作道路,對他們進行合作理論和教育的培訓是十分必要的。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培訓,一方面可以解決農民對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思想認識問題,增強相關利益主體互信,提升農民加入合作社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農民作為合作經濟組織主體,其依靠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獲得利益的關鍵在于他們的自身素質,加強對農民的市場營銷、組織管理、農業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可以解決農村專業合作社人才不足的困境,增強合作社的市場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張艷春.信任缺失制約農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分析[J].農業經濟,2010(12):38-39.
[2] 齊 力,任 春.制約廣東省農村專業合作社運營效率的內部制約因素與對策[J].廣東農業科學,2010(10):217-219.
[3] 徐志剛.公共管理視角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狀況與改進對策研究[D].青島:青島大學,2009.
[4] 趙 凱.中國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5] 譚智心,孔祥智.不完全契約、非對稱信息與合作社經營者激勵[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1(5):35-42.
[中圖分類號] F3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9-0004-01
茶業一直是歙縣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全縣茶園總面積近26.7萬畝,居安徽省首位。2008年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縣”。2011年,全縣茶葉產量8600噸,初級品總產值5.1億元,列安徽省第一,也是中國最大的生態綠茶生產加工基地。其中名優茶產量2800噸,產值3.8億元;出口茶加工量8500噸,創產值1.5億元,自營出口茶1600噸,創外匯近500萬美元。歙縣云谷茶葉專業合作社注冊生產的“云谷”牌袋泡茶是省名牌產品;產品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歐美、日本、中東、非洲等國家和地區。
茶業之惑
一個原本單打獨斗的茶葉加工企業,四年前的一次變革,由“獨走江湖”改為“抱團發展”,產品遠銷國內外,成為黃山市茶業生產加工與銷售的佼佼者,帶領大批茶農走上致富道路。其實數年前,歙縣唐里村的鄭紹東一直很困惑,他家從事茶葉加工與銷售已幾十年,卻越來越感到生意難做。茶園基礎設施薄弱,茶樹老化,茶園稀疏,管理粗放,采摘期短,無性系良種普及率低,基地建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企業與農戶之間缺乏有效的運作機制。一些經營者受利益的驅動,仍在銷售和使用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給茶葉質量安全和出口帶來嚴重的隱患,給黃山茶葉聲譽帶來潛在的威脅,茶葉品牌競爭力不強。這些問題象山一樣壓在他心頭,怎么解決?這個年青人苦苦思考,卻不知路在何方。
帶著這些問題他不停地尋找答案。2007年,在一次茶葉加工技術培訓班上,縣農機局的同志帶領學習了《農機專業合作社法》,他似乎看到了方向,但仍然很迷惑。好在迷茫是暫時的,縣農機局的同志很快上門了,送服務,送技術,送信息來了,并大膽的建議他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解決上述問題,并保證全力做好后續服務,這讓小鄭吃了顆定心丸。
一、破冰之舉
2007年10月23日,歙縣星星茶廠負責人鄭紹東說服村民鄭仁海、江春蓮、方耕利、汪紅霞等5人投資2萬元,在黃山市歙縣杞梓里鎮唐里村成立了黃山市云谷茶葉專業合作社。該社以黃山茶業集團有限公司為龍頭,以“公司+合作社”的模式組建而成。合作社設理事會成員2名,理事長1名和監事會成員2名,成員 302名,理事長和執行監事由成員選舉產生。辦公地點在唐里村,辦公面積有120平方米,電腦2臺,信息機3臺,打印傳真機3臺,辦公室管理人員10人,應用網絡信息平臺了解市場信息和本社產品信息,合作社工作常態化。
合作社擁有中小型初制茶廠十座,加工機械91臺(套)。合作社的星星茶廠有初制機械37臺(套)名優茶機械12臺,6條蒸青茶和2條烏龍茶生產線,其中4條為日本原裝進口,每天可加工鮮葉15-20萬斤,還有加工綠茶的生產線10條,年加工能力總共可達10000多噸。合作社成員的鮮葉由合作社高于市場1-2毛統一收購后賣給合作社的初制廠和星星茶廠進行初加工,最后由星星茶廠統一精加工后對外銷售。
二、成長之路
2008年,歙縣云谷茶葉專業合作社組織人員對5620畝茶園進行徹底的翻新改造。原來茶農茶園管理粗放,產量低,每畝收入僅800多元,將茶園改造成有機茶園后,每畝收入可達3000~4000元,比原來老式茶園增加4倍左右。云谷茶葉專業合作社通過近四年的發展,茶園面積擴展到6615畝,已全部轉化為有機茶園,合作社成立后,通過對無公害茶生產引進新茶苗,提供茶苗種植、產品包裝、儲存、運輸、銷售等相關服務。除此之外,合作社還為社員提供技術輔導,各項事務咨詢,幫助社員提供優質的生產資料,想方設法提高茶葉銷售價格,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
合作社實行“五統一”制度,即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責任同當,成果共享,形成了公司+合作社新型模式。
合作社成立基地部,負責基地日常管理工作,并制定基地管理辦法和一系列規章制度,配備基地管理員和植保員,落實茶園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制度、安全用藥制度等,從源頭上保證茶葉產品的品質要求達到國家規定的生產標準。合作社無償發放無性系茶苗給合作社成員,統一茶園改造。還聘請技術專家,指導社員按標準化種植茶苗,為發展無公害茶園提供技術保障。統一種植綠肥及有機農家肥的施用,維護茶園的生態環境,嚴格禁止在茶園內使用任何化學合成農用物資,對實施責任書農戶,公司按每畝獎勵200斤有機復合肥給農戶。杜絕任何污染源,從源頭上保證了產品的衛生質量。當發現病蟲危害輕微時,主要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機械防治等措施,如發現茶園確遭病蟲危害嚴重時,則由基地統一購藥組織防治。合作社統一按各地塊建檔管理,有系統的記錄管理追溯制度,對各地塊的茶園改造到人工鋤草及鮮葉采摘各生產環節都有詳細記錄備案,做到隨時可了解基地的生產、生長情況,涉及產品加工,銷售等全過程。基地配有相應的茶葉質量檢測監督體系,強化質量管理,對不同地塊各批生產的產品除本公司進行感化檢測外,還抽樣報送相關部門檢測檢驗,百分之百做到產品不含任何農殘超標成分。基地還配備了修剪機、機動噴霧器、采茶機4臺套等。由基地管理員和植保員統一對茶園進行有計劃機剪和病蟲害防治。
三、騰飛之始
云谷茶葉專業合作社主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通過社員的合作與聯合,以技術交流,優勢互補,互相幫助,技術引進等方式提高茶葉初制水平,制作衛生質量符合標準的產品,適應市場準入的需要,促進社員增產增收,推進產業化分工和規模化生產。
2009年,歙縣云谷茶葉專業合作社榮獲安徽省農業綜合開發局和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頒發的《安徽省利用世界銀行貸款農業科技項目、農業信息服務技術體系建設與示范》示范點榮譽稱號。云谷茶葉專業合作社經過幾年的發展, 農機專業合作社參加社員574戶,服務農戶574戶,入社經營土地面積6615畝,從業人員60 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名,機手及修理工 2 人,年收入達50萬元。
“有機、綠色、環保”這三把金鑰匙打開了歐洲大門。云谷谷茶葉專業合作社良好的質量和信譽引來了金鳳凰,德國KK公司對她情有獨衷,成了長期合作的伙伴。公司下屬的云谷茶場6615畝和唐里茶場地3220.5茶園基地已獲得瑞士生態市場研究所頒發的歐盟EU認證,下屬加工企業歙縣星星茶廠生產的蒸青茶、綠茶、烏龍茶、獲得了瑞士生態市場研究所(IMO)頒發的歐盟EU和美國的NOP認證、日本JAS認證,唐里茶場3220.5茶園基地獲得歐盟EU和美國的NOP認證日本JAS認證、公司的茶葉生產基地1500畝獲得萬泰認證有限公司頒發的GAP認證證書。2011年合作社共實現銷售收入731萬元,實現利潤68萬元,分配給農戶的利潤為46萬元,占合作社可分配盈余68%。
合作社進入快速發展期。近年來,合作社所在的黃山茶葉集團先后獲得“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安徽省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省級首批扶貧龍頭企業”、“銀行信貸誠信企業”、“安徽省民營企業500強”、“安徽省民營企業出口創匯100強”、“全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等稱號;合作社負責人鄭紹東被評為“縣優秀人大代表”、“黃山市農民創業帶頭人”、“黃山市十佳青年創業之星”、“歙縣雙帶標兵”等光榮稱號。
參考文獻
二、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很快,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發展規模小,不能充分發揮作用。二是發展環境不夠寬松,制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因素還比較多,相關部門對合作社的指導、資金扶持和信息、技術、管理的服務相對較弱。三是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管理人員,規章制度不健全,導致利益分配不明確。四是成員素質不高、缺乏技術人才。合作經濟組織缺少帶頭人,缺少懂技術、善管理、有文化、能夠腳踏實地的帶頭發展農村事業的帶頭人。農民專業合作社需要一批有膽識有市場路子和開拓精神的人來為合作社成員提供新品種的引進與推廣,新技術的示范運用,農產品的深加工、銷售、運輸等一系列服務。
2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現狀
自我國關于農民合作社的法律頒布后,我國就開始了在農村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進程。在我國,農村地區發展經濟也成為了各個地區發展的重點,并在農村的經濟體制改革中發揮了積極地作用,對于傳統農村經濟發展形式加入了新鮮的血液。盡管農民專業合作社已在很多地區得到了良好的應用,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也逐漸向著更多的地區發展,但由于剛剛起步等方面的原因,在整個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也就制約了其在農業中發揮更大作用的可能。
2.1技術含量較低
目前的經營狀況來看,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是以農民為主的結構組成,由于目前我國農民在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建設還需要繼續加強,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中就必然會存在一定的水平問題,限制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1]。在當代社會中,由于人們對于生活水平和物質需求不斷提高,對于農業產品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也就要求在農業生產中需要更高技術水平的生產作為經濟發展的支撐部分來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此外,市場的風向本就是多變的,農業參與到市場的運作中時,本身就屬于弱勢的一方,而此時在經營方面如果不能夠利用科學的經濟管理,那么勢必會形成更加弱勢的經濟結構的出現,而現在正是由于在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缺少能夠進行專業經濟管理的人才,也就導致了這類問題存在的隱患。
2.2農村產品的市場地位
在經營農村產品時,由于傳統農業生產和經營意識的根深蒂固,在很多時候農業產品不會形成品牌,即便能夠形成了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但在經營方面仍會受到一定限制,難以在市場中形成獨特的品牌影響力。大多數農業無法集中參與到市場經營中,就不能夠在市場中形成一種特殊的影響力,沒有品牌作為經營的保障,很多市場也就因為這樣的原因在不斷丟失,使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市場經營中的影響力還達不到預期的水平。
3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起到的作用
3.1改善農村土地和生產工具問題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組織聯合上具有獨立性和民主性,而且是以農民為主要成員,這也就意味著每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都能夠支配和使用相當一部分的土地使用權,那么在經營方面就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調整農村用地結構,根據不同的市場需要,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當中的土地進行作物選擇。分析歷史也可以看到,在過去施行的家庭聯產承包制對于特殊時期的生產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目前社會的發展速度之快已經使得過去的無法完全適應當代農業的發展任務,因此在農業土地的管理上就需要一種新的方式來實現現代農業生產的改革[2]。而農民專業合作社正是能夠利用結合來自農村的優勢整合優化土地資源,并根據一定的市場規律對農村的土地使用、農具使用以及生產資源實現分配的合理優化,這種優化方式在一些土地較為分散地區的優化更加明顯,利用農民專業合作社還能夠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大型的生產設備參與到農村的生產工作中,通過集體使用的方式使更多的農村生產設備投入到農業的生產和使用中。
3.2加強農民與政府之間的聯系
我國農民的分布是以村莊為主要形式聚居,農民基數大、受理人員的不足導致了基層農民在與政府溝通交流時,很難具體的表達出意見。這樣一來,上級的政策在傳遞和宣傳中就會缺少具體的渠道,農民的問題上傳時也會缺少足夠的渠道而顯得缺少重量。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這些問題,通過在農民專業合作社與上級政府中建立的聯系,有效增加農民與政府之間的交流,并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經濟市場影響力的加深擴大自己的影響,以此來確定農民在政府表達自身意見的話語權。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解決農村事務,會使政府機構在潛意識上認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執行權力,尊重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在某種程度上尊重了農民的利益和訴求,在個體農民和政府之間產生了一個有效的溝通渠道,保障了上下信息的溝通交流。
3.3解決農村生產勞動力問題
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彌補家庭承包責任制的缺陷,它主要通過農戶之間的結合,完成農村經濟的改革。此外,農村人口的就業問題一直阻礙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而利用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緩解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壓力。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來說,不僅僅是進行農業生產,還可以發展養殖、產品再加工等方面,多樣化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完全能夠解決富余勞動力等問題。
3.4解決農村生產資金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的經濟發展前期發展速度迅猛,后期較緩慢,究其原因主要是農村的發展資金不足,一家一戶的資金數量嚴重缺乏。通過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由社員入股出資,為農村的發展節約了資金成本,不用貸款,通過閑散資金的集合便壯大了資金的規模,農民原先想辦而辦不成的事,現在都可以迎刃而解。3.5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1)把薄弱的家庭農戶組織起來,促進農業規模化發展,提高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提高農業的標準化水平,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有效提高農民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克服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讓農民“抱團”闖市場,獲取規模效益。(2)為農民的農業生產提供系列技術服務,有利于先進農業技術的實踐推廣,提高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經營風險和自然風險的能力[3]。(3)加強社員自律,協調專業合作社的內外部關系。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利用組織方式規范農戶行為,維護農村社會和諧,增加農業產量,提高農產品質量。
4結語
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的不斷深化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工作仍然任重道遠,還需要更多農民和其他人員共同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來。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提供更多的意見和發展空間。通過在農業方面不斷的發展,同時也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在農業方面提供的支持。不僅確立了農民利益的不斷擴大,同時也能夠促進我國農民在社會地位的提高和確立。在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綜合建設中提供一個可行的執行方案,并以這種方式促進我國綜合化現代化的社會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的基礎。
作者:海力其古麗·汗木都 單位:新疆鄯善縣農經局
參考文獻
中央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二十字方針:“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一戰略目標涵蓋了農村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等多個方面,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如何將作為新農村建設主體的分散的小農戶組織起來,使他們真正成為建設社會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力量,是現階段農村建設所面臨的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這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一、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新農村建設的促進作用
發展農村生產力是建設新農村的基礎,生產發展了才可以實現生活寬裕,從而對新農村建設起到促進作用。合作社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五促進、一增加”,即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促進龍頭企業的壯大和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進入商場組織化程度的提高和農產品的銷售;促進農業科技的提高和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促進農民合作意識的增強和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增加農民收入。對于新農村建設而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了良好的人、財、物基礎。具體來說合作社對新農村建設的促進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利于實現“生產發展”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立改變了農民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農戶們不再是作為個體購買生產資料、銷售產品。合作社作為農戶之間聯系的紐帶為農戶提供統一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增強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競爭能力,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的“生產發展”。廣西國和禽業養殖專業合作社是由當地4戶養殖大戶和當地的和豐禽業公司共同發起成立的,合作社依托公司在資金、技術和產品銷售等方面的優勢,實現了從產前到產后的“五統一”服務,即:統一雞舍的標準化建設;統一供應優質雞苗及農資;統一技術操作規程;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成雞銷售。通過合作社的統一管理極大提高了成雞的產量與質量,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利于實現“生活寬裕”
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是結合當地的資源稟賦,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從而使農戶在進入市場的時候改變被動地位,擁有一定的價格話語權。因此,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廣西興業洪波兔業養殖專業合作社響應國家“助農增收的號召”,推行“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發展養兔業,為養殖戶提供技術、兔苗、籠具、飼料、疫苗及回收商品兔等社會化一條龍全程服務。截止2010年發展養戶500余戶,出欄種兔5萬只,出欄肉兔30萬只,年產值1000多萬元,年養戶增加純收入350萬元,每個養戶年純收入10-15萬元,實現養戶人均增收3萬元以上,有效的實現了農民“生活寬裕”。
(三)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利于實現“鄉風文明”
培養新型農民,提高社員的科技文化素質是合作社為社員提供服務的主要職能和目標之一。合作社除了向社員講授實用、先進的生產技術之外,還會向農民傳遞國家關于“三農”的方針政策、法律知識和精神文明建設等。合作社的培訓方式靈活多樣,比較容易為農民所接受,成為創新農村科技文化的載體和手段。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和農村新風尚的形成,促使農村形成誠信友愛、和諧互助的社會環境。農民思想和精神面貌的顯著變化,極大地加快了“鄉風文明”的實現步伐。事實證明,合作社已成為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普及先進思想文化、傳播科學文明的有效載體。
(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利于實現“村容整潔”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入的基礎上,為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合作社的帶動下,農民形成團結互助的合作關系,同時帶動農民更好地遵守法律和社會公德,良好的社會風氣自然會帶動農村實現“村容整潔”。
(五)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利于實現“管理民主”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民管”,社員必須遵守合作社的章程,而章程是由作為合作社成員的農民共同討論制定的,這就將合作社的全體成員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合作社不僅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強了農民的自治能力,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也是實現“管理民主”的可行途徑之一,合作社章程明確了各部門職責,對規范社員行為,實行民主管理起到了積極作用。管理民主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新農村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
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組織,它的價值基礎和基本原則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具有天然的相同之處,因而,應進一步提高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認識,把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民發展生車增加收入的載體;教育農民參與合作和提高素質的載體;連接政府與農民進行鄉村建設的載體;繁榮鄉村文化和培養鄉村民主的載體,從而達到又快又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的。
二、廣西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
廣西農民專業合作社雖然起步較晚,但是近年來隨著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民專業合作社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工商局統計,截至2010年6月,廣西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6495個,同比增長88.7%;合作社出資總額50多億元,同比增長了2倍;成員總數71660人,同比增長了61.6%。
從產業分布來看,廣西農民專業合作社涉及種植業、養殖業、手工業等多個行業,且大部分合作社集中在種植業及養殖業。在區域分布上,由于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經濟條件、交通條件以及產業結構各不相同,加上不同地區的政府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視程度也不同,因此,廣西各地區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情況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廣西全區14個市,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分布在玉林、梧州、桂林、欽州等地,從農業生產結構上來看,這些地區主要生產木薯、蔬菜、瓜果等;養殖上以家禽、生豬為主。這些農產品的市場供給價格彈性較小,因此農戶有比較強烈的合作傾向,并有可能進一步向農產品深加工方向發展。
從地理位置上看,北部灣經濟區例如:南寧、防城港、北海等地交通便捷,農產品的中間商或者直接采購者較多,農產品供給價格彈性較大,市場風險以及買房優勢較小,因此農民組建合作組織的愿望較弱;相反,在一些受地理位置限制較大,交通不便,信息不夠靈通的地方,農產品供給價格彈性較小,基本處于買方市場,農民沒有定價的話語權,因此,這些地區的農民加入合作社組織的愿望比較強烈,相對來說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分布也就較多。
三、新農村建設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提出的新要求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以提高農村的自主發展能力,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步伐。這就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提高認識,為合作社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是規范管理,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部管理機制。
三是出臺政策,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力度。
四是加強培訓,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素質。
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對農民社員進行統一培訓、學習技術,提高了農民社員的素質,增強了他們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因此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塑造新型農民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也為政府在市場經濟下調控和支持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杠桿和支點。在今后的發展中,農民專業合作社應加大對社員的培訓力度,除了提高社員的種養水平之外,還應該進一步普及與農業相關的科技文化知識,提高農民社員的綜合素質,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這也使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興起,在繁榮農村經濟及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前農民專業合作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如服務能力較弱、運作缺乏規范性、受小農思想束縛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步伐,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從而為農村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要意義
(一)提升了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在當前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農民專業作社作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將龍頭企業與農戶有效的聯系起來,而且能夠為農戶提供技術、信息及銷售等服務,不僅豐富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內容,而且對提升農業產業化總體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促進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
通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有效果的集中當地優勢及特點,組織合作社社員進行農業專業生產,從而形成產業帶及產業群,為現代農業的合理布局及規模化生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提高了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
當前農產品市場競爭越發激烈,而且農產品質量安全越來越受關注,針對于這種情況下,傳統的農業經營模式已無法與當前市場發展需求相適應,通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效的發揮其組織載體的優勢,組織社員進行標準化生產,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而且農產品的質量得到充分保障,在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的同時,也有效的保護了農民的切身效益。
(四)促進了農民增收
農民專業合作社統一進行種子采購、農作物種值、病蟲害防治、加工、銷售等,不僅有效的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而且產品附加值通過加工也得以提高,進入市場后,農產品普遍實現了增值,使農民能夠分享到農產品增值利益,農民收入普遍增加。
二、加快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途徑分析
(一)加大宣傳,提高對農民合作社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對于提高農民經濟收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確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順利開展,應該對廣大農民進行廣泛的宣傳,使其充分認識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要性,理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涵,從而在思想意識上能夠接受這種農業發展模式,并且能夠積極的參與配合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只有擁有了廣大農民的支持,才為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打下重要的基礎,從而能夠不斷的發展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最終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章程和制度
重點圍繞股金設置、民主管理、盈余分配等內容加以規范,建立健全合作社的崗位職責、生產管理、收購營銷、財務會計等管理制度。規范合作社的工商登記工作。按照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要求,進一步擴大合作社的服務領域,改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
(三)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為合作社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各級財政每年都要安排專項資金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重點扶持有一定規模、服務功能完善、分配機制合理、影響和帶動作用明顯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對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用于農產品倉儲、保鮮等設施建設,以及農產品加工、專業市場建設等方面的貸款,各級財政可給予貼息扶持。條件的允許的地方可擴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貸款規模。
(四)出臺優惠政策,為合作社發展營造寬松環境
由于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我國的起步時間較晚,所以其作為一種新的農業經營模式還有待于不斷的完善,為了確保這種農業經營模式的順利發展,各級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應該給予各種優惠政策,為其健康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首先,在登記方面應該發揮便民的優勢,只要是按照規定的流程合法的專業合作社,工商等職能部門應該給予大力的配合,準予登記發照。其次,在稅收方面給予優惠,由于這屬于新興的農業經營模式,所以在各個程序上的所得稅以及增值稅都應該給予相應的優惠。第三,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高效運行,應該在信貸方面給予大力扶持。第四,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用電、用水、用地等方面給予優惠進行扶持。
(五)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的合作與聯合
政府需要做好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工作,使同類合作社之間有效的聯合起來,合作經營,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增強市場競爭力,而且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實現規模化經營。各同類合作社聯合起來建立聯合社,政府對于聯合社給予重點扶持,加快其基礎設施建設,并鼓勵聯合社建設加工企業,加快推動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進程,使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更加規范,能夠為農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從而為其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結束語
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農民專業合作社具備獨立的市場主體地位,并進一步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運行機制進行完善,從而發展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村經濟的更快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實行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里的發展,使農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視“三農”問題,每年的“一號中央”文件劍指“三農”,取消農業稅,科技衛生醫療下鄉也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幾十年城鄉差距越來越大,特別是許多中西部農村生活依然貧困。由于城鄉收入差距的誘惑,許多農民背井離鄉來到城市打工,農村的土地荒蕪,留守兒童老人等社會問題突出,來城打工的農民他們的醫療工資等也得不到保障,并且隨著農二代的崛起,他們不會僅僅滿足于父輩的條件,他們也期望過上美好的生活,這些問題如果不好好解決都將危及社會的穩定。所以“三農”問題依然是現代化過程中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這關系中整個中華民族的復興。那么如何解決“三農”問題呢?這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在農民教育、村民自治、農業科技、社會保障等等各方面進行配套的建設,本文將側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這個角度進行闡述,如何的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來解決“三農”問題,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本身所面臨的挑戰和發展。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基本內容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定義
根據《農村專業專業合作社法》中定義“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經濟組織。”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五個特點
(1)它是一種具有互質的經濟組織。這種互的特點決定了合作社是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并以服務成員為宗旨,是致力于完成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辦了不合算的事。
(2)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之上。農民成立專業合作社,不能夠改變和動搖家庭承包經營這個農村基本生產經營制度。
(3)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以農民為主體的專業性經濟組織。
(4)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自愿聯合和民主管理的經濟組織。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違背農民意愿,強迫他們成立或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
(5)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以盈余返還為特征的經濟組織。合作社的當年收益,在按一定比例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后,主要應按成員與合作社的交易量(額)比例返還,返還總額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這是合作社與一般企業的根本區別。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遵守的五條原則,這五條原則是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與發展的核心。
(1)成員以農民為主體;
(2)以服務成員為宗旨,謀求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
(3)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4)成員地位平等,實現民主管理;
(5)盈余主要按照成員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交易量的比例返還。
(四)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公司比較
(1)公司以營利為目的,是純粹營利性組織,獲得利潤并為股東創造價值是公司的根本目的。而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成員主要是提供服務,是一種互的經濟組織。盡管作為重要的市場主體之一,對外也開展經營,也需要營利,但它主要的目的是為成員提供服務。
(2)公司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農民專業合作社實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模式。公司股東在決定公司重大事務時按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出資越多,表決權越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在合作社的選舉和表決中實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模式,成員無論出資多少,各享有一票的表決權
(3)公司股東按出資比例分配利潤,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盈余主要按成員與其的交易量(額)比例返還
(4)公司股東出資不能抽回,農民專業合作社實行“退社自由”的原則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意義
改革開發以來,有效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隨著市場化的發展,農民小規模的生產與信息的落后很難適應大市場經濟的發展,一個農民在瞬息變化的市場中,是完全處于弱勢地位,信息不流通,技術上落后,價格談判上處于弱勢等等,并且隨著農村農民個人致富能力的差異,也導致農村貧富差距的拉大。如何克服以上的種種問題,使廣大農民在市場經濟能夠掌握主動權,并且實現先富帶后富的農民全面的富裕,農民專業合作社無疑是一個有效地途徑。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是為廣大的個體農民與大市場之間打造一座橋梁,實現信息的有效交流,克服農戶小規模交流的局限性,增強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并且有能力的社員可以更好地帶動弱勢社員的發展。關于這方面我認為農民專業合作社還可以有發揮的潛力,它們可以進一步實現資本土地等的入股,實現向公司化方面的發展,比如因地制宜成立一個綠色食品的公司,引進技術人才,實現生產、加工、銷售等鏈條的整合,打造自己的品牌,實現可持續的高利潤,華西村就是這個方面的模式。以后隨著土地產權的清晰化,現在農場、現在農村企業是我們發展的方向。
關于城鄉差距問題、農民工問題,誠然,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于城市化的發展,但是城市化發展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另一個關鍵點在于農村的生產力還有很大的潛力,只要把農村的生產力完全的發揮出來,許多貧富差距,城鄉差距等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而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更好地將農村的潛力發揮出來,可以預測的是未來中國農村的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定是一個主流方向,對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產生重要的作用。
農村的發展不能僅僅是經濟的發展,必須是全方面的發展,而農民專業合作社 可以一定程度上實現社會功能。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僅僅限于經濟上的聯合,它還可以擴展到社會功能,一個發展強大的合作社,可以在社會養老醫療等方面發揮自己功能,并且可以致力于社員共同生活的環境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可以根據自己歷史的傳統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一個合作社的社員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交流加深集體感。隨著民主政治的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一個集體協調組織,可以鍛煉農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農民的素養,更好實現村民自治。不僅如此,農民專業合作社也是農民和政府之間的一個紐帶,可以實現農民與政府之間信息的有效交流,技術的推廣,國家宏觀調控的實現。從目前中國的國情來說,農村合作社是最適合中國農村現階段發展模式,它可以進一步解放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民的全面發展。
四、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挑戰和發展
人才的缺乏,可以說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初級最為需要解決的問題。人才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好比一個CEO對于企業的重要性甚至更為重要,現階段許多農民的知識水平特別是把握市場經營的水平還是甚為缺乏的,所以一個帶頭人的作用就非常的重要了。關于人才,一可以對一些農民中佼佼者進行培訓,讓他們成為帶頭人,二可以引進人才,像企業聘請經理人一樣,引進了解農村又了解市場經營的人才,這就需要管理機制、激勵機制、產權機制、監督機制等制度上向企業制度學習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實現各方的平衡,。帶頭人只是一個突出作用,基礎還在于廣大農民自身素養提高,只有廣大農民自身素養提高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才能實現長久的發展。
合作社成員的差異性使[文秘站:]合作社社員的目標難以一致這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必須建立平衡的機制解決農村專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農民之間的矛盾。
農業要建設現代化,必然要經歷一個農業現代化和集約化的過程,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了最新的嘗試和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小規模的家庭經營與大市 場的矛盾日益顯現。面對規模較大的工商資本,農民要提高競爭力,獲得平等的市場地位,必須走擴大生產和經營規模的道路。 要提高農民作為市場主體的競爭力,其必然的途徑就是將農民有效地組織起來,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進行有組織、有規模的農業生產,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 從而使農業生產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農民專業合作社把千家萬戶小生產的農民組織起來,抱成一團,使農民真正成為千變萬化大市場的主體,避免了一家一戶生產經營的盲目性。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的主體。
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和主要標志。實施農業標準化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礎條件。合作社是將相同產業的農民組織起來的利益連接整體,通過對入社農戶實行統一生產標準、統一操作規程、統一產品質量、統一農資供應,實行“生產在家,服務在社”,嚴格農業投入品管理,健全農業投入品質量監測體系,普及農業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識,引導農民合理施肥、科學用藥、科學采收,從而實現農業的標準化生產。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實施品牌戰略的重要渠道。
實施品牌戰略是提高特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商品率最有效的途徑。一家一戶由于生產規模小,注冊商標運行成本大、品牌檔次不高,難以做大做強。通過合作社對社員生產的相同農產品統一注冊商標,打造品牌,才能上規模上檔次。
(四)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要載體。
現代農業的發展和農業產業鏈條的擴展,必然導致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革,這種變革只有通過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才能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即是實現生產方式變革的有效途徑。“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是當前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主要模式,由此可見,專業合作社在農業產業化中已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五)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現代農業技術的示范者和傳播者。
現代農業說到底就是科技農業,農業科技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決定性因素。農民專業合作社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和不同季節的技術需求,與科研院所直接對接,通過科技下鄉、“專家大院”,充分發揮農業專家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積極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同時,合作社通過承擔科技項目,利用成員土地進行示范,不僅解決了試驗場地問題,而且能讓成員直接參與,親身體驗試驗的全過程,農民易于接受,發揮農業科技示范點的建設與引導作用,通過典型示范,做給農民看,引著農民干,由點到面,進行推廣,真正將農業科學技術傳授到千家萬戶。
如何進一步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一)要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依法行政,相互配合,齊抓共管,根據各自特點和技術裝備優勢,加強技術、資金、物資等項的扶持力度,共同搭建全社會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服務平臺,積極引導和扶持各種類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穩步健康發展。
(二)制定激勵發展措施
建議政府安排專項資金對那些產業基礎牢、經營規模大、質量安全優、品牌效益高、服務設施全、帶動農戶多、社會效果好、產權關系明、分配機制好的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給予財政獎勵,從而激發更多的農民加入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