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3 12:46:0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建筑基礎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1使用的施工材料質量低劣
在房屋建筑基礎工程建設中,有的企業追求低造價,多處偷工減料或者使用低劣材料,使房屋建筑基礎工程建設存在質量安全隱患。施工材料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基礎和前提,施工材料質量低劣嚴重影響著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基礎施工,這種惡意行為是人為造成的,并非技術達不到,所以提高房屋建筑施工材料質量的問題,在當今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的時代,顯得尤為迫切。
1.2混凝土構件施工出現裂縫
混凝土構件是房屋承重部分,而往往在施工時出現裂縫,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可以說,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結構是占主導地位的,而基礎工程混凝土構件施工抗拉能力差、開裂等現象卻很多。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在施工現場堆放混凝土構件時,沒有將枕木擺放在同垂直直線上,造成二次加壓,加大承重力度形成斷裂;二是為了趕工期,混凝土沒有充分干燥,水分蒸發速度過快,沒有很好的粘性。三是現代混凝土制造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廣泛使用外加劑、摻和料,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
1.3房屋建筑工程的結構漏水
房屋的滲漏是常見的質量問題,滲漏影響房屋外觀美感,對業主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威脅。滲漏部位一般在檐口、山墻和變形縫處,房屋建筑工程結構漏水自然原因主要是發生在北方,冬夏溫差大,容易產生斷裂、拉伸,房屋保溫和防水層極易產生破損;人為原因是施工人員的個人因素,在施工過程細部處理上沒有嚴格按照設計規范執行。
1.4房屋建筑的通風孔道堵塞
通風孔道是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堵塞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施工建設中沒有按設計圖進行操作,為了施工便利隨意更改,而有的施工人員把雜物落到通風孔道內,沒有及時清理造成大量堆積形成孔道堵塞。所以說,房屋建筑的通風孔道堵塞,很容易使房屋基礎工程施工陷入困境。
2房屋建筑施工中基礎工程的施工要點
在充分了解房屋建筑施工中基礎工程常見問題基礎上,為進一步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施工水平,及時掌握房屋建筑施工中基礎工程施工要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施工中使用優質材料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如何確保施工所使用材料的質量?這是房屋建筑施工中基礎工程施工的關鍵所在,施工所使用材料的質量要把好三個關口。一是嚴把材料采購和選擇關。施工單位要從源頭上采購保證質量的材料,對不合格的原材料不購、不用,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保證建筑質量;二是嚴把材料檢測檢驗關。從內外部入手,建立完善各種規章制度,特別是材料送檢制度一定要進行精細制定,堅決不購進不合格材料;三是嚴把材料使用關。在施工建設中,要有專門組織和人員對材料使用進行監督管理,各個施工環節都要合理使用施工材料,通過開源節流、加強管理等有效措施,在企業承擔范圍內控制施工成本。
2.2優化混凝土構件的施工工藝
房屋建筑施工中解決混凝土構件裂縫的問題,要把握好三個關鍵點。一是在堆放混凝土構件的時候應將枕木擺在同一混凝土垂直直線上,以防二次加壓造成應力構件產生裂縫,這就在運輸、裝卸等環節上加強管理和監督,比如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強化流程管理;二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新拌混凝土的基礎溫度,防止水分蒸發過快,加大彈性和強度。比如加強工藝流程細節、覆蓋地膜或毛氈,這些有效措施都能較好避免混凝土裂縫的發生;三是對購進混凝土要認真檢測,對大量使用外加劑、摻和料的混凝土堅決抵制。
2.3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結構防水綜合分析
導致房屋建筑工程結構漏水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側重做好檐口、山墻和變形縫處的防水處理。針對北方溫差變化大,溫度變化快的特性導致的防水層破損現象,施工單位的施工要點就是盡量選擇抗拉強度高、延伸率大、耐老化好的防水材料,這樣的材料造價較高,就需要施工單位提高認識,此種方法是為了減少過后維護維修成本,雖然造價高,但可以保證建筑質量,維護企業信譽。規范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流程,力求施工人員在細部處理上嚴格按照規范執行,降低人為原因導致的漏水。
2.4及時疏通房屋建筑工程通風孔道
及時疏通房屋建筑工程通風孔道,施工單位和人員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工程施工,及時檢查現場和預留孔洞位置、尺寸,力求符合圖紙要求,爭取做到每邊比實際截面大100mm。在進行房屋建筑通風管道施工環節時,應在障礙物已清理,地面無雜物的條件下進行,避免雜物對通風孔道二次堵塞。風管加工不允許有變形、扭曲、開裂等,風管穿出屋面外應有防雨保護,比如設置防雨罩等,對金屬風管與結構風道縫隙處應封堵嚴密,對安裝完成的風管,要保證表面光滑和潔凈。
Abstract:Againstthebackgroundoftheunifyofbuildingandcity,asabinderofthebuildingandcity,highbuilding''''spublicsquarenotonlyundertakesthematerialandspiritualcommunicationsofthem,butalsomakesthecitymoreshining.Ithasacrucialrole.Therefore,thisissueisaboutthedesignmethodofthehighbuilding''''spublicsquarebytheinfluenceofcityandbuilding.
Keywords:publicsquare;diversify;complex;humanity
1前言——從城市設計中看待樓前廣場的本質
現今城市中心區的發展,標志性的高層或超高層建筑仿佛成為一個城市和眾多業主的首選,在享受其高容積率、高功率等優越性的同時,人們也在努力尋找最佳途徑來解決其所帶來的各種弊端,主要表現為造成交通壓力陡增、給周邊道路帶來壓迫感、使人們產生不安定情緒,從而破壞了原有城市的和諧秩序。此時,廣場憑借其開放性、包容性和多樣性等特點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出現在高層建筑與城市之間,使得三者達成共存互利的協議。這種特殊的廣場形式多建于高層建筑周邊,并與城市道路接壤,稱之為高層建筑樓前廣場。
然而,現狀卻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區,樓前廣場的價值得不到體現,變成開發商追求最大商業利益的犧牲品,因此在有效行政干預的基礎上,找出現有矛盾的根源,優化樓前廣場設計,建造符合各方需求的廣場空間,具有必要和迫切的現實意義。
2承載——樓前廣場的設計方法
高層建筑樓前廣場作為特定環境下的廣場空間,不單涵括普通廣場的基本功能,而且還應作為一把鉸鏈將高層建筑與城市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使高層建筑的存在不再脫離城市生活的運行軌道。因此,根據樓前廣場的尺度、多樣化、復合化、社會化等特性,設計方法的研究應該注意相關學科的融會貫通。
2.1尺度界定
樓前廣場的規模有大有小,它的空間尺度界定是設計成敗的關鍵之一,通常包括人與建筑、空間的關系,建筑與建筑的關系,建筑與空間的關系等等。最為直觀的標準是廣場空間內間距和高差對人的心理和生理所產生的影響。由于在平日生活當中,人們總是需要一種內聚的、安定而親切的環境,所以歷史上很多城市廣場空間的D(建筑高度)和H(建筑間距)的比值大約為1~3之間。卡米洛·希泰(CamiSitte)在總結歐洲廣場設計的手法中提出廣場寬度的最小尺寸等于建筑高度,最大尺寸不超過建筑高度的兩倍,可以把這一論斷運用到樓前廣場與高層裙樓之間的關系處理。
2.2空間多樣化
樓前廣場空間多樣化體現在協調高層建筑與城市肌理之間的關系,減小其巨大體量對臨街面帶來的沖擊,為人們創造出高效、實用且宜人的公共空間。日本學者蘆原義信在《外部空間設計》一書中提出20~25m的模數,他認為“建筑外部空間,實際走走看就很清楚,每20~25m,或是有重復的節奏感,或是材質有變化,或是地面高差有變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間里也可以打破其單調,若單調的墻面延續很長,街道就容易形成十分非人性的”。[1]
在水平方向上,樓前廣場由于受高層建筑的限制較大,因此包容性和親和性是重點考慮對象,表現為對建筑與城市交流功能的滿足和對人性需求的滿足。羅布·克萊爾(RobKrier)研究了眾多歐洲廣場的形狀,歸納總結出廣場空間形狀的許多形態,并指出“人”才是檢驗設計成敗的唯一標準。所以在相對受限的場地條件下,樓前廣場的設計者應該以建筑與道路的平面關系為基礎,利用建筑出入口的位置、道路和場地的高差變化、簡潔而有效的景觀設施等元素來創造出具有獨特性的平面型態,并且把人的活動作為主體進行有效引導,使之成為平面構圖中最具活力的元素。
在垂直方向上,樓前廣場更多是與高層建筑相結合分為上升廣場、水平廣場、下沉廣場三種,三種形式可以獨立存在也可以融合在一起。如建于1936年的紐約洛克菲勒中心廣場(RockefellerPlaza)就被認為是美國城市中最有活力的廣場:這個下沉式廣場規模不大,但使用率很高,夏季設有咖啡座和冷飲攤,冬季則成為溜冰場,成為人們娛樂休閑的最佳場所。
2.3功能復合化
功能的復合化是指同一空間中多種功能層次的并置和交替,對于樓前廣場來說,與建筑、道路等元素的相對關系是重點,系統和高效是核心,表現為如何協調好來自城市各個方面車流、人流和物流的集散問題。樓前廣場相對較小的地表容量遠遠不能滿足高層建筑的需求,因此樓前廣場垂直空間的綜合開發是重要手段,這樣能把地表集散人流有效地分散到多個垂直交通面上,既解決了交通問題又能創造更多的公共空間,使建筑與城市的銜接由單一面變為多層面。按照垂直向的區位,樓前廣場可分為:架空層、地表層、地下淺層、地下中層、地下深層等層次,這其中包括城市架空交通、地面交通、綜合管線、商業、停車場、地鐵等功能。以香港中環區高層建筑的樓前廣場為例,可以看出越是接近地面層,其空間性質越是開放和密集,其區位價值越高,越適合發展城市公共空間。
結合我國實際國情,樓前廣場的停車設計將會是功能設計中的主題,樓前廣場的停車模式可分為三種:①地面停車: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方式,與外部交通聯系直接,能解決少量停車。②停車場與其他功能相結合布置的組合方式:例如綠地、架空底層、地下室或屋面上等等,這種形式能有效地減少停車場占用基地的面積,有助于解決大量停車。這種模式也可以有效地實現地面上的人車分離,保障交通安全。③多層的停車樓和立體車庫:將水平的停車面積疊合起來成為多層構筑物,能解決最大程度的停車,但由于采用了立體式的布置,使得車輛進出變成了一種垂直運動,與外部車流銜接較為困難。考慮到城市中心區的樓前廣場受場地限制通常較大,應該首先考慮后兩種模式。車輛的停放方式也需要根據場地的制約而適當地選用,常用停放方式中,垂直停放和45O傾斜停放兩種方式比較適合樓前廣場的特點:前者常選擇后退停發車,所需停車面積最小;后者采用45O交叉停放,車道無須太寬,且停車面積較小。
2.4景觀照明設計
有點、線、面組成的景觀系統是構成樓前廣場生態系統的重要元素,這其中包括涼亭、座椅、雕塑等景觀節點,綠化隔離帶、歐式柱廊等景觀帶和水體、彩色鋪地等景觀面。當他們有序而合理地分布于樓前廣場的時候,起到了處處有景和移步換景的景觀效果。景觀節點設計要考慮自身大小與廣場規模的比例,不宜過大而不能突出其重要性,也不宜過小而顯得擁擠。例如美國得克薩斯州威廉斯廣場上的一群奔騰咆哮的野馬群雕像就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根據廣場比例將馬的雕塑放大半倍,經過多次試放才確定了位置,然后用噴泉模擬馬踩踏水面時水花四濺的景象,使人們仿佛回到了得州早期開拓時的大草原上。景觀帶的運用常見于各種空間的中介面,對空間起到圍合、界定的作用。成功的景觀帶不僅通過向人行道延展,向人們暗示他們已經進入廣場之中,起到過渡作用,還能充分利用有限空間創造更多的休息空間。在景觀面的設計中,噴泉以其動態的視覺和聲音方面的吸引力被大家所喜愛,以長沙五一廣場噴泉為例:每晚的相同時候,當噴泉開啟的時候人流不斷,未開啟時則人煙稀少。而鋪地類型的選擇不僅可以界定空間范圍、改變單調灰暗的地面狀況,還能作為引導行人、車輛的線路標識,使其高效而有律。
樓前廣場中的照明設計是利用藝術的處理手法使景觀元素呈現出特殊的面貌,以達到裝飾和強化環境景觀的作用。在樓前廣場中,對高層建筑物照明設計的整體性、層次感是重點。整體性一般是通過光的亮度變化、色彩變化來展示建筑物的特點。其設計依據是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結構特點、風格、表面裝飾材料等因素,除了單純考慮建筑物本身因素外,還應該考慮周圍其他構筑物、植物、水體等因素,以達到整體效果的完善;而層次感的產生主要是通過光線的虛實、明暗、輕重、大面積給光和輪廓勾畫等手法來表現主景和配景之間的關系,需要針對被照物的造型、結構進行具體地分析。同時,對建筑物以外的元素如水體、植物、雕塑和景觀藝術品的照明設計作為存托主體形象的配景,其貢獻也是不可忽視的。
2.5人性化設計
樓前廣場應該是一個受人們喜愛而使用率較高的公共空間,克萊爾·庫珀等人在《人性場所》一書中提出:“根據對現代廣場用途的調查研究,坐、站、走動以及用餐、讀書、觀看和傾聽等活動的組合,占到所有利用方式的90%以上。”[2]因此人性化的設計是考察樓前廣場設計成敗的關鍵之一,其主要方面包括樓前廣場微氣候、休息設施、公共活動等方面。樓前廣場微氣候的設計應該考慮當地的氣候特性,根據當地太陽和季風的規律確定構筑物、植物、水體等元素的位置、形態等,以便在炎熱的夏天有適度的遮蔭、在寒冷的冬天有足夠的日照;另一方面由于臨近高層建筑,受到其向下反折風的影響,有可能增強的風力對人們的步行或休閑活動造成的影響較大,因此調節容易受影響區域建筑的尺寸和形狀是最有效的措施。樓前廣場中的休息設施也不只是座椅的擺放那么簡單,設計的時候應該考慮各式各樣的座椅形式,并通過對樓前廣場的使用率和使用人群的研究調查來確定座椅的數量、朝向和材質等,為不同的人群提供各種舒適的休閑場地。以使用強度適中的情況建議每30m2的廣場空間至少應該有1m2的座位面積。座位的朝向應該使人們能看到不同的廣場景致、在不同季節接受不同的日照程度、提供不同程度的私密性等;座位的材料以硬度適中、熱容量較大的木質材料較為溫暖和舒適,其他材料例如混凝土、金屬、石材等作為輔助座位也可起到不同的效果,豐富場所的質感。
樓前廣場中的公共活動是為整個空間注入活力的重要手段。設計人員應該考慮藝術表演、攤販零售、商業宣傳等活動場地,因此在前期設計過程中,場所可變性和靈活度的考慮也是必不可少的。
3后續——使用狀況評價
現在對某個項目的建筑設計應該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因此在設計工程完畢之后,設計過程并未完成,設計人員應該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對作品進行系統評價和研究,稱之為使用狀況評價(PostOccupancyEvaluation,POE)。普里瑟曾指出:“使用狀況評價是一種利用系統、嚴格的方法對建成并使用一段時間后的建筑(戶外空間)進行評價的過程。POE的重點在于使用者及其需求,通過深入分析以往設計決策的影響及建筑的運作情況來為將來的建筑設計提供堅實的基礎。”[2]不同于國外的大多數POE研究是由政府資助,國內的這類工作需要設計者親力親為,其意義在于能深刻地了解人與空間的相互作用,豐富設計成果;從各種收集到的信息中提出完善和改進建議;還可以作為項目間歇的提高。常用方法包括觀察、詢問、問卷調研等。例如:在實地觀察過程中,試著集中至少5分鐘的時間來關注每一種主要感受;親自與使用者進行交談,更全面地收集不同類型人的信息;發放調查問卷,題目設計盡可能直接,以方便被調查者。最后對收集到的情況進行歸納總結,成功之處運用到日后設計當中去,不足之處及時給出整改建議,再進行評價,這樣才是建筑師的正確態度。
4結語
隨著高層建筑日益增多及城市需求增大,樓前廣場起初由經常被忽視的附屬物,在設計當中出現了許多不合理的地方,設計者沒有從各方面進行分析,不能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實際上,樓前廣場是建筑設計和城市設計的重要過渡。一個經過設計者全面分析、合理選擇設計手法的樓前廣場,不僅能使周邊建筑更加有效有序地運作,還能協調城市空間關系、增添城市亮點,使建筑和城市融為一體、共同進步、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蘆原義信.外部空間設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克萊爾·庫珀·馬庫斯,卡羅琳·弗朗西斯.人性場所.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克利夫·芒福汀.街道與廣場.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王柯,夏健等.城市廣場設計.東南大學出版社.
[5]戴志中,劉晉川等.城市中介空間.東南大學出版社.
[6]韓冬青,馮金龍.城市·建筑一體化設計.東南大學出版社.
有點、線、面組成的景觀系統是構成樓前廣場生態系統的重要元素,這其中包括涼亭、座椅、雕塑等景觀節點,綠化隔離帶、歐式柱廊等景觀帶和水體、彩色鋪地等景觀面。當他們有序而合理地分布于樓前廣場的時候,起到了處處有景和移步換景的景觀效果。景觀節點設計要考慮自身大小與廣場規模的比例,不宜過大而不能突出其重要性,也不宜過小而顯得擁擠。例如美國得克薩斯州威廉斯廣場上的一群奔騰咆哮的野馬群雕像就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根據廣場比例將馬的雕塑放大半倍,經過多次試放才確定了位置,然后用噴泉模擬馬踩踏水面時水花四濺的景象,使人們仿佛回到了得州早期開拓時的大草原上。景觀帶的運用常見于各種空間的中介面,對空間起到圍合、界定的作用。成功的景觀帶不僅通過向人行道延展,向人們暗示他們已經進入廣場之中,起到過渡作用,還能充分利用有限空間創造更多的休息空間。在景觀面的設計中,噴泉以其動態的視覺和聲音方面的吸引力被大家所喜愛,以長沙五一廣場噴泉為例:每晚的相同時候,當噴泉開啟的時候人流不斷,未開啟時則人煙稀少。而鋪地類型的選擇不僅可以界定空間范圍、改變單調灰暗的地面狀況,還能作為引導行人、車輛的線路標識,使其高效而有律。
樓前廣場中的照明設計是利用藝術的處理手法使景觀元素呈現出特殊的面貌,以達到裝飾和強化環境景觀的作用。在樓前廣場中,對高層建筑物照明設計的整體性、層次感是重點。整體性一般是通過光的亮度變化、色彩變化來展示建筑物的特點。其設計依據是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結構特點、風格、表面裝飾材料等因素,除了單純考慮建筑物本身因素外,還應該考慮周圍其他構筑物、植物、水體等因素,以達到整體效果的完善;而層次感的產生主要是通過光線的虛實、明暗、輕重、大面積給光和輪廓勾畫等手法來表現主景和配景之間的關系,需要針對被照物的造型、結構進行具體地分析。同時,對建筑物以外的元素如水體、植物、雕塑和景觀藝術品的照明設計作為存托主體形象的配景,其貢獻也是不可忽視的。
2.5人性化設計
樓前廣場應該是一個受人們喜愛而使用率較高的公共空間,克萊爾·庫珀等人在《人性場所》一書中提出:“根據對現代廣場用途的調查研究,坐、站、走動以及用餐、讀書、觀看和傾聽等活動的組合,占到所有利用方式的90%以上。”[2]因此人性化的設計是考察樓前廣場設計成敗的關鍵之一,其主要方面包括樓前廣場微氣候、休息設施、公共活動等方面。樓前廣場微氣候的設計應該考慮當地的氣候特性,根據當地太陽和季風的規律確定構筑物、植物、水體等元素的位置、形態等,以便在炎熱的夏天有適度的遮蔭、在寒冷的冬天有足夠的日照;另一方面由于臨近高層建筑,受到其向下反折風的影響,有可能增強的風力對人們的步行或休閑活動造成的影響較大,因此調節容易受影響區域建筑的尺寸和形狀是最有效的措施。樓前廣場中的休息設施也不只是座椅的擺放那么簡單,設計的時候應該考慮各式各樣的座椅形式,并通過對樓前廣場的使用率和使用人群的研究調查來確定座椅的數量、朝向和材質等,為不同的人群提供各種舒適的休閑場地。以使用強度適中的情況建議每30m2的廣場空間至少應該有1m2的座位面積。座位的朝向應該使人們能看到不同的廣場景致、在不同季節接受不同的日照程度、提供不同程度的私密性等;座位的材料以硬度適中、熱容量較大的木質材料較為溫暖和舒適,其他材料例如混凝土、金屬、石材等作為輔助座位也可起到不同的效果,豐富場所的質感。
樓前廣場中的公共活動是為整個空間注入活力的重要手段。設計人員應該考慮藝術表演、攤販零售、商業宣傳等活動場地,因此在前期設計過程中,場所可變性和靈活度的考慮也是必不可少的。
3后續——使用狀況評價
現在對某個項目的建筑設計應該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因此在設計工程完畢之后,設計過程并未完成,設計人員應該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對作品進行系統評價和研究,稱之為使用狀況評價(PostOccupancyEvaluation,POE)。普里瑟曾指出:“使用狀況評價是一種利用系統、嚴格的方法對建成并使用一段時間后的建筑(戶外空間)進行評價的過程。POE的重點在于使用者及其需求,通過深入分析以往設計決策的影響及建筑的運作情況來為將來的建筑設計提供堅實的基礎。”[2]不同于國外的大多數POE研究是由政府資助,國內的這類工作需要設計者親力親為,其意義在于能深刻地了解人與空間的相互作用,豐富設計成果;從各種收集到的信息中提出完善和改進建議;還可以作為項目間歇的提高。常用方法包括觀察、詢問、問卷調研等。例如:在實地觀察過程中,試著集中至少5分鐘的時間來關注每一種主要感受;親自與使用者進行交談,更全面地收集不同類型人的信息;發放調查問卷,題目設計盡可能直接,以方便被調查者。最后對收集到的情況進行歸納總結,成功之處運用到日后設計當中去,不足之處及時給出整改建議,再進行評價,這樣才是建筑師的正確態度。
4結語
隨著高層建筑日益增多及城市需求增大,樓前廣場起初由經常被忽視的附屬物,在設計當中出現了許多不合理的地方,設計者沒有從各方面進行分析,不能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實際上,樓前廣場是建筑設計和城市設計的重要過渡。一個經過設計者全面分析、合理選擇設計手法的樓前廣場,不僅能使周邊建筑更加有效有序地運作,還能協調城市空間關系、增添城市亮點,使建筑和城市融為一體、共同進步、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蘆原義信.外部空間設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克萊爾·庫珀·馬庫斯,卡羅琳·弗朗西斯.人性場所.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克利夫·芒福汀.街道與廣場.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工程概況
邵陽市某工程是一座六層的框架結構建筑,基礎采用340mm鍾擊沉管灌注樁,設計單樁承載力250kN,工程施工到封頂后突然發生較大沉降及傾斜,3d時間西北角向西傾斜達41.60cm,停工后制定了處理措施并完成后續工程。
2建筑物基礎加固方法及施工要點
2.1樓房下沉傾斜的原因分析
2.1.1工程樁成樁質量差,承載力不能滿足結構荷載要求。場區土層地質資料不準確也是樁承載力低的原因。
2.1.2工程樁上的第一級承臺混凝土離析嚴重,承臺斷裂破壞,甚至已反轉破壞。
2.2基礎加固的靜力壓樁方法
基礎加固采用靜力壓預制樁方法,預制樁是由反力架和油壓千斤頂所組成的壓樁機壓入的,千斤頂所需反力是通過反力架由樓房自重提供的。預制樁采用30×30cm的方樁,制樁壓入的終止條件為壓入荷載大于或等于600kN。
為避免施工引起新的附加沉降,靜力壓樁施工前先對所有已破壞的承臺采用工字鋼進行支撐。
2.3靜力壓樁的質量檢查
根據現場預制樁時取樣的試件試驗,預制樁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設計要求;預制樁施工完成后對3根樁作靜力載荷試驗,預制樁的極限荷載均大于600kN。
2.4條形基礎承臺的設計及施工
基礎承臺的設計是由現場實際情況而定的。受首層的凈空不能減小的限制,采用薄承臺結構。同時為增加整體作用能力,將西面1#~8#及東面9#~16#柱分別做成條形基礎承臺。承臺的設計荷載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2.4.1柱的設計荷載,東面9#~16#柱荷載1500kN;西面1#~8#柱荷載1900kN。
2.4.2原有承臺、柱的現在荷載按800kN考慮,但由于在現有荷載800kN作用下,沉降并未完全穩定,當基礎加固后原有承臺的荷載將轉移給新加固的樁。從安全考慮,將原有承臺承擔的800kN荷載的30%轉移給新加固的樁平均分配。
2.4.3根據上面1、2兩個條件則可計算出承臺設計計算時新加固樁的荷載為西面1#~8#承臺的樁設計荷載P=335kN,東面9#~16#承臺的樁設計荷載P=313kN。
新設計的條形基礎承臺是在原有承臺的上面,破環反轉的承臺必須將其鑿平至新加固的承臺底標高,由于原有承臺還承擔著樓房的現有荷載,為減小施工對樓房沉降的影響,采取了有效的加強支撐的措施,施工中盡量減少震動,并密切監測大樓沉降的動態。根據施工期間的沉降觀測結果,在靜大壓樁及承臺的施工期間,各柱的沉降速率與施工前增加很小,說明采用的施工方法是切實可行的,對大樓的沉降影響較小。在承臺澆注混凝土3~5d后承臺已停止下沉,說明新的承臺已發揮作用。
3基礎加固后傾斜樓房的頂升糾偏處理措施
3.1頂升糾偏的設備及施工安裝
頂升糾偏的設備主要有,鋼支承梁和混凝土支承墩及頂升用的油壓千斤頂等。施工安裝時每根柱要裝兩條鋼支承梁,支承梁與柱接觸面用水泥砂漿充填,保證緊密接觸,用穿過柱子的高強螺栓的拉力使柱與支承梁緊密連接在一起,鋼支承梁的兩端支承于兩邊的混凝土墩上。然后等待水泥砂漿有足夠的強度后,將柱子鑿斷安裝千斤頂。頂升糾偏前割斷柱的鋼筋,則整個頂升糾偏的設備安裝完成。
3.2頂升糾偏方法
頂升時分級同步進行,在柱的支承梁未離開支承點時,頂升加載采用壓力控制,共分4級進行,每個千斤頂都基本上以同步壓力上升,每級加20t施加。在柱的支承梁離開支承點后即按上升高度控制。每根柱的上升在同一級基本上同步進行,每一級頂升完畢后均作詳細的觀測。為了保證樓房頂升糾偏后東、西方向的傾斜值不超過40mm這一標準,西邊各柱的頂升量的大小是采用實測的二、四、六層樓面相對于同一基點柱(16#柱)沉降差的平均值作為頂升的依據,同時也考慮西邊樁頂升時相鄰柱不應有超過結構容許沉降差這一條件。
3.3現場觀測及觀測結果分析
3.3.11#~8#柱頂升出力和頂升量的測定
1#~8#柱在頂升糾偏時各柱的上升高度與千斤頂頂出力的關系曲線如圖1所示,千斤頂出力隨上升高度變化無一定規律,主要是受相鄰千斤頂在不是完全同步上升情況下,上升得快的千斤頂的出力將增大,反之則出力小,因此出現千斤頂出力變化比較大的情況。為了有利于原有裂縫的閉合,適當調整了個別柱的頂升量。
3.3.29#~16#柱承臺的轉動量觀測
在9#~16#柱每柱靠近承臺面(離承臺面約20cm)柱的內、外側各裝一個百分表觀測承臺在西邊柱頂升時每級的變形值,根據兩個表的差值除以兩個表的距離即可求出承臺的轉角。9#~16#柱的承臺的轉角θ0與相對應的1#~8#柱的頂升高度W關系曲線如圖2所示。從圖2可看出θ0~W基本成線性關系,9、10柱的承臺的轉角θ0要比其它柱的基礎承臺基礎剛度大。
3.3.3梁的裂度觀測及觀察
梁的裂度觀測選擇了2~10、7~15柱的一樓連接大梁。在靠近10#、15#柱的大梁梁底分別安裝千分表,測量頂升過程中的應變變化情況。測量結果如圖3(為拉應變),從圖中可看出,梁底應變與頂升高度的關系,2~10梁應變與頂升高度和變化比較有規律。而7~17梁的梁底的~W變化規律性差。主要原因是由于7#柱頂升時支承梁底打入鐵墊塊時敲擊震動影響。而2~10梁以上的所有隔墻未拆除,可削弱由于2#柱頂升時支承梁底打入鐵墊塊時敲擊震動影響,其觀測結果比較可靠。根據現場觀察7~15梁,并未產生裂紋,所以7~15梁的應變觀測結果受震動影響大,未能真實反映梁底的應變變化情況。同時在頂升過程中派專人觀測梁的動態,觀察結果是所有東西方向的大梁在頂升過程中均未產生裂紋,而且西邊橫梁的原有裂縫在頂升糾偏后都有閉合的跡象。只是在西邊頂升高度達到10~11cm后9#、10#、11#柱的內側開始產生裂紋。頂升糾偏終止后,最大的裂縫寬度發展至約0.5mm。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是頂升產生的附加彎矩作用拉裂的,而9#、10#梯形的加固后的承臺剛度大,因此其相應的附加彎矩也較大。由于裂縫較小并不影響其支承強度,而且在長期荷載作用下通過應力調整裂縫將逐漸閉合。
3.3.4頂升糾偏的回復量觀測及9#~16#柱的沉降觀測
在樓房的四個角觀測頂升后的糾偏量,圖4所示曲線是東北角樓頂在頂升過程中的水平移動量與1#柱的頂升高度的關系。W~u關系近似為線性關系。
從表可以看出已施工加固承臺的9#、10#柱的沉降要比其它未施工加固承臺的柱要小。
3.3.5頂升糾偏的終止和柱的復原
按上述頂升糾偏方法進行頂升至第24級時,東北角用經緯儀觀測基本達到垂直狀態,從其它三個角的樓頂吊垂線至地面的目測結果也是大致垂直狀態。終止頂升糾偏。
頂升糾偏結束后立即施工11#~16#柱加固的基礎承臺,對柱進行基礎加固及糾偏工程已圓滿結束。
4頂升糾偏過程中的結構內力分析及樓房最終沉降計算
4.1頂升糾偏過程的結構的內力分析
一棟已完工的混凝土框架樓房,盡管采用截柱頂升糾偏方法糾正樓房的傾斜,但仍然對框架各節點產生一定的附加彎矩,這種附加彎矩之后會對框架結構造成損害,必須預先考慮,現對其作些分析計算。由于二樓至六樓所有樓板及梁組成了剛度較大的多層單跨梁體系。可以將樓房取圖5的簡圖來分析計算。A點為用千斤頂支承,在垂直方向有水平方向可自由的支點,N為結構自重,L為頂升糾偏時附加上千力。F點為固定端但在偏心荷載作用下仍能作相應轉動(θ0)的。BCDE由梁、板組成剛度遠大于EF的一樓柱的剛度,因此現假定BCDE為近似剛架。則當在A點頂起時產生一附加上升力N,在EF段則受一彎矩M作用(圖6為彎矩圖)。則E點的轉角可用懸臂梁受純彎的公式求得:
θE=ML/EI+θ0
A點頂起高度為Wcm時樓房所產生的轉動θ=W/970,現考慮θ=θE則BCDE部分由于樓房轉動將不受影響,因此可得出頂升高度W與彎矩M及F點承臺的轉動θ0關系:
W/970=ML/EI+θ0
M=EI/L(W/970-θ0)
在已知1#~8#柱每級的頂升W和實測的相應9#~16#柱的承臺轉角θ0的情況下,即可求出相應的9#~16#柱一樓部分柱段所受的彎矩M。考慮到彎矩M在大于鋼筋混凝土柱的抗裂強度后,由于柱產生了裂紋,則EI將減小的影響,求出的彎矩M與頂升高度W的關系曲線。根據柱的尺寸為40×60cm及配筋為8Φ22即可計算出抗彎能力為25.4Mpa;當頂升高度大于100mm后9#、10#柱開始發現有幾條小的裂縫,隨著頂升高度的增加,裂縫寬度也有所發展。這與計算分析是較一致的。梁的裂度觀測及觀察也表明,在西邊術頂升開始至頂升結束,所有大梁及樓板均未產生新的裂縫。這也說明整個樓房的偏轉完全靠西邊各柱頂升后在東邊的柱受彎矩產生了轉動和承臺轉動提供偏轉的,所以對梁及樓板無甚影響。
4.2樓房最終沉降計算
基礎加固后,從建筑物的觀測結果,在目前現有荷載80~1200kn作用下沉降已趨于零。以后樓修復后每個承臺將受設計荷載作用。現取東面9#~16#柱的承臺的設計荷載為1500kn,西面1#~8#柱的承臺的設計荷載為1900kn,現有荷載按800kn計算,并假定承臺新增加的荷載P全部由新的加固樁承擔,則承臺的沉降S為:
S=P/nk
西邊1#~8#柱承臺加樁為每個承臺4根樁P=190-80=110噸,樁的剛度系數K由靜力壓樁時的樁的靜載試驗的P~S曲線可計算出:K=3636/m。則可計算出西邊3#~8#承臺可能產生的沉降約7.6mm。1#、2#承臺以后增加的荷載很小則沉降將較小約5mm。東邊9#~16#柱的承臺每個按加3根樁考慮。P=150-80=70噸,由上述公式可計算出11#~16#承臺可能產生的沉降約6.4mm。同樣9#、10#承臺以后增加荷載很小其沉降將較小。
考慮到樁在長期荷載作用下,其沉降將略有增加,本樓房在基礎加固后至樓房修復竣工后的最終沉降將在10~15mm左右。
5結論及建議
5.1本工程基礎加固采用靜力壓樁方法,共壓入30×30cm預制樁61根,由于靜力壓樁方法最終的壓入荷載大于等于60t,其承載力是很清楚的。同時根據抽查的7根靜載試驗結果,7根試驗樁的容許承載力均可達到40t。因此在基礎加固后完全可以滿足設計荷載要求。
5.2采用了條形基礎承臺增加了整體作用能力,承臺施工質量均滿足設計要求。
5.3在西邊1#~8#柱安裝千斤頂進行頂升糾偏,使大樓東西方向糾偏后達到垂直狀態,頂升糾偏過程中,大樓原有結構完好,只是在9#、10#、11#柱在一樓的柱的內側產生裂縫,裂縫寬度小,已作修補處理。樓房的糾偏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5.4根據沉降分析結果,大樓在加固后至修復竣工后在新的荷載作用下將產生10~15mm左右的沉降。
5.5建議以后大樓的修復采用輕型材料或減小內部隔墻的厚度,減輕大樓的自重,可以增加大樓的安全度。
參考文獻:
[1]趙國藩.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裂縫控制等.海洋出版社,1991.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成為了一個口號,在各種報章媒體中頻頻出現,有時也成為一個時髦的標簽,貼在了某個設計作品上。對于從事住宅室內設計的設計師來說,第一重要的是真正地從生活需求出發,認認真真地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第二重要的是真誠地與業主溝通,了解其職業特點、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用心來做設計。我們可以沒有理論,但是我們不能沒有思考。
花大錢追求豪華奢侈生活的業主畢竟數量有限,廣大百姓對居住環境的要求只是舒適﹑整潔﹑溫情,體現居住者的生活情趣,良好的空間感受﹑完善整齊的居家設施是首要的,對居住者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的關切,將其生活內容體現在設計中遠勝于那些抽象莫名的理論,更無需用高檔的飾材鋪貼去誤導業主,千萬不要讓自己倉促的設計造成人們日常生活的麻煩。
二﹑設計起由認識教授夫婦純屬偶然,他們的睿智和豁達吸引了我,分享他們的快樂與煩惱,所幸我的專業知識似乎能幫上一點忙,便自告奮勇。事情是這樣的:原本79改良式的住房,正好在擴建,增建廚房﹑餐廳和小臥室。增加了面積,也增加了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憧憬,決定借此機會將居室裝飾一番。隨之而來的煩惱是:多年的生活積累了許多舊物品,因而濃縮著往昔歲月的情感回憶而不忍舍棄,新世紀的豐富物質也隨著鋪天蓋地地廣告不斷涌進家門,物品零零碎碎﹑各種各樣,卻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該怎樣來安排呢?
三﹑儲物空間設計原則:為了不被這些愁緒塞滿腦袋,首先將生活中所有的用品一一清理,然后分門別類,根據要求設置儲藏空間,理順關系,讓新生活付諸實施。
儲物空間設計原則就是:第一、精簡物品,家具設置適宜,不讓室內空間因家具過多而給人壓抑的感覺。第二、就近原則,盡量將各個功能房間中所需使用的物品儲存于相應的房間中,便于日常取用,大體積﹑大重量的物品集中放在儲藏室。
第三、儲物空間根據物品尺寸合理分割,常用物品放在中﹑低各層,換季或取用頻率較低物品設于頂層。第四、關于人體尺度:在室內設計的各種教科書中,都有人體尺度這一章,在各種規范﹑標準圖集上也有平均人體尺度的示意圖,而具體進行室內裝飾設計時,以主人的尺度為依據進行設計較為合適,雖然在設計制圖時帶來了一些麻煩,但會為居住者日常生活提供良多便利。
第五、因小外孫的時常來訪,須在兒童用品的儲存設計中考慮到增進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以便減輕家長的負擔;另外,安全因素是不能忽視的,兒童不宜接觸的諸如刀剪藥品洗滌劑工具等物品應隱蔽或就高放置。
四﹑居家新生活:
4.1進門處現代生活帶來的全新觀念在居家中的體現,從進門時就能看到──外面的忙碌與風塵猶如進行曲在進門處寫上了休止符,大門關上了外界的煩雜與喧鬧,堅硬的皮鞋換成了柔軟的拖鞋,筆挺的外套換成了寬松的家居服。
原有住宅入戶處較為狹小,帶灰沾塵的外套﹑皮鞋,皮包﹑手套﹑雨傘都要有藏身之處,在不破壞建筑結構的前提下,對進戶墻面稍加處理,做一個壁柜,下面部分作為鞋柜,中間的小抽屜可放手套鑰匙等零星物品,上面部分則為掛衣服﹑放皮包用。
4.2書房進得門來,原來的客廳作了書房。雖沒有直接采光,白天透自廚房的光線已能滿足采光;看報讀書時,暖黃的白幟燈光卻給人真切的家的溫馨感:緊靠側墻面是一排從下到上的書櫥,總算給積累了半輩子的書籍安了個家;跟了多年──傳自曾祖一代的寫字臺,還得留著,紅色的花梨木質,時光并未抹去昔日的風采──精致的抽屜拉手,透著靈秀之氣的線腳和雕花;在其正面白色乳膠漆墻面上,掛著一幅齊白石的蘭花,盡管不是珍品,但鑲在紅木鏡框中,仍使小小斗室彌漫著花香與書卷氣。
偶有朋友來訪,在此也是探討學術的佳處。
4.3儲藏室原來的儲藏室,還是發揮其作用,稍事整理,便是全家大件物品的集散地了。趁裝修之便,在其內部做柜子,分層分格,尺寸按照所需放置物品的規格。
老式的樟木箱是女主人的嫁妝,隨主人輾轉了幾個城市,仍然完好無損,而且家中的羊毛﹑羊絨制品全靠它的保管,只需改裝一下鉸鏈,將箱體放成側面開門,減少了向上開門的空間浪費。
夏日用的席子,從草席﹑篾席到竹席,因其特殊的規格和不小的重量而較難存放,而且如放在高處則存取不易。席子卷起垂直放置將會減少占地面積,因此在門側的一小塊面積上,做一個300mm高的木盒與其它柜子固定,將席子卷起包扎好直接垂直放在地上就行了。
4.4廚房廚房中"鍋碗瓢盆交響曲",熱鬧有加,煩惱不少,好在不銹鋼的廚具設施越來越多,適當地選擇,合理地設置,會使"馬大嫂"樂在其中。在這里還是采用就近原則,確定好洗﹑切﹑燒﹑備餐的流程后,儲物內容的關聯性也就相應確定了:生菜籃﹑儲米器──水池,廢物箱──切,鍋/調料筐──燒,消毒碗柜/碗──備餐。
如果說廚房中的物品﹑餐具是可以在櫥柜中一關了事的話,食品的存放則太有講究了,冰箱并不能解決所有的食品存放問題,姜﹑蔥﹑蒜﹑香菇﹑木耳﹑紅棗……因此也有必要將食品分類,相應的櫥門也可以選用百葉門,利用通風,不會引起食品霉變。
因經營現代廚房設施的商店陳列了較多的樣品,也因本設計中擴建的廚房面積較為寬松,解決問題也就輕而易舉了,在此不再贅述。
4.5衛生間原來的陽臺被擴建成了小臥室,本來就不是很大的衛生間還得放下一臺必不可少的洗衣機,而且主人的衛生習慣尚未全盤西化,衛生間除了有浴缸﹑抽水馬桶﹑洗臉盆外,還要放一些塑料盆﹑桶之類的物品。洗臉池的臺面下做成了可拆卸式的擱架,平時可放盆桶一類的物品,也可存放洗衣粉﹑多余的牙刷﹑牙膏﹑肥皂﹑衛生紙﹑洗滌劑等。
4.6臥室臥室中的主要儲存空間就是衣櫥了,可能每家都是這樣布置的,但大多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即注重櫥門的外觀造型變化,而疏忽其門內的實用性,內部分格較為隨意,導致衣物存放的混亂。
衣櫥中的衣物可分為床上用品和個人衣裝(男﹑女)兩大類:前者折疊規整存放體積小,較易安置;而后者因其包括大到西裝﹑外套小到領帶﹑襪子﹑絲巾……存放頗為費心。且宜掛在衣架上的衣服與可折疊的衣服要分開;男式的與女式的要分開:褲子﹑裙子﹑上衣要分開;領帶﹑絲巾﹑圍巾要分開;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服裝要分開……這樣所需的分格﹑抽屜就要許多了。
裝修時工匠會嫌麻煩,但設計師不能這樣,耐心細致地設計,會使主人整理衣物時井然有序。五﹑結語"建筑為人所造,供人所用,也作用于人。"[1]簡潔清凈的居住空間,與外界紛繁嘈雜的交往,正好是一種平衡,在此,使人的心情得到調節和修養。
對于尚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的居民來說,所需要的居住空間不是用昂貴的裝飾材料堆砌墻面﹑地面,也不是在各界面上使用嘩眾取寵曲線﹑三角形,而是應符合室內設計基本要求,在滿足日常生活的使用基礎上,講究造型和風格,才會是一個使用方便﹑整潔舒適的溫馨之家。
從事住宅室內設計,應為居住者的一切活動服務,而不是停留在追求視覺效果上。住宅的室內設計也是生活的設計,雖然瑣瑣碎碎,也頗讓人費力費時,但完成一個設計作品,又多了一些熱愛生活的朋友,不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嗎?
注:
目前,我國資源消耗高、浪費大、環境污染等問題非常嚴重,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口的不斷增加,淡水、土地、能源、礦產等資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環境壓力日益增大。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和循環、高效利用成為發展的必然而現代辦公樓的建設由于用地緊張,所需面積又較大,多以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為主。而這些建筑又往往成為消耗能源和建設經費的超級大戶,上海金茂大廈,北京soho,中央電視臺等項目在成為城市地標的同時往往都是以天價的投資為基礎的。如何在這些超高層辦公建筑項目中從設計理念階段就明確方向,盡量節約造價是今后新建超高層辦公樓的一大重點。
1新建項目應實現的基本目標
1.1提高經濟性:保證標準層面積,提高高層實用率,避免低效建設
通過對深圳現有相應品質高檔辦公樓的調查,為保障高層建筑的實用率,辦公樓標準層面積不宜過小。我們建議辦公標準層面積應在1600~1800m2之間,且不宜超過2000m2,從而提升項目建設效率和城市對土地的利用,提高項目經濟性。
1.2正確定位項目標志性:綠色經典為原則
新建項目不應盲目追求華而不實的建筑風格,而應將項目定位成綠色高效經典的新型現代辦公樓。應該充分重視“人”在建筑中的感受,打造節能,環保,綠色的現代化高檔辦公樓,這既能充分發揮為數不多的剩余土地的價值,又能成為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積極舉措,同時為內部辦公人員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自然辦公環境。
2項目經濟性分析
我們以某一面積近10萬m2的超高層雙子樓辦公項目為例,通過對塔樓高度,標準層面積,避難層層數,結構型式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力求得出不同高度的雙塔方案其造價的變化情況。
2.1方案可能性分析
①數據
②面積組成
③層高分析
通過對深圳高檔甲級寫字樓項目的調研可得出,按照深圳中高檔寫字樓標準,單位面積造價隨建筑高度變化而不同,常規情況下,建筑造價和建筑高度的關系大體
3結論
對三種方案的綜合評價采用打分方式,其基本規則如下:
評分指標分為經濟性和標志性兩大類。在每一大類中包含有多項相關的要素,根據四個方案對每個要素的相應情況進行評分。最高分為3分,最低分為1分,獲得3分表示該方案在本要素方面表現最佳,獲得1分為表現最差。三個方案在每個要素的總得分最多為6分,如果在某個要素上有兩個或三個方案難分高下,則平分分數。
根據綜合評價打分的結果,一高一矮方案作為得分最高的方案,在各主要要素上都有較好的表現,綜合來講,可以認為是最為可行方案。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盲目追求塔樓高度的做法是極其浪費的。同樣的項目和建筑面積,盲目追求一棟塔樓的高度做法和拆成兩棟塔樓建設的做法,造價最高可相差近40%。這不論對國家建設節約型社會還是建設方本身的經濟利益來說,都是不合時宜的。我們應該本著適度的原則,從理性的角度分析,選用合理的建筑形式,將建筑造價控制在一個適宜的范圍內。
4超高層辦公樓標準層進深分析
使用空間的進深指從外窗到房間最內側墻邊的距離,房間進深的確定需綜合考慮以下的因素:
①進深越大,分隔組合的可能性越多,靈活性越大。反之,進深較小,空間劃分的可能方也越少,靈活性降低。②進深越大,每層的辦公面積越大,建筑的使用效率越高;進深越小,建筑交通面積和公共空間面積所占的比例會相對增大,使得建筑實用效率降低。③進深越大,房間內區的面積越大。辦公室內區距離外窗較遠,空氣流動性差、品質得不到保障,無法利用用自然采光。內區的辦公環境是較差。反之,小進深能夠提高辦公空間的整體品質。④進深越大,外柱到內筒的跨度越大,框架梁的高度越大,在同樣層高條件下的室內凈高越小。⑤選擇建筑進深必須要綜合考慮上述各方面因素后進行綜合判斷。
5其他影響工程造價因素分析
①平面形狀。一般來說,建筑平面形狀越簡單,它的單位面造就越低。一般情況下建筑周長與建筑面積比越低,設計越經濟。因些建筑物平面形狀的設計應在滿足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建筑物周長與建筑面積比。
②流通空間。建筑物的經濟平面布置。在滿足建筑物使用要求前提下,將流通空間減少到最少。因為如門廳、過道、走廊、樓梯以及電梯井的流通空間,他們都不能為了獲利目的的加以使用,但是需要相當多的采光、清掃和裝飾的費用。但是不能為了降低工程造價,忽慮了美觀和功能質量的要求。
③層高。在建筑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建筑層高增加會引起各項費用的增加:墻與隔墻及其有關粉刷、裝飾費用的提高;制冷空間體積增加;衛生設備、上下水管道長度增加;樓梯間造價和電梯設備費用的增加;另外,由于施工垂直運輸量的增加,可能增加屋面造價;如果屋高度增加而導致建筑物總高度增加很多,還可能增加基礎造價。
④建筑物層數。建筑物總造價是隨著建筑手的層數增加而提高的。
⑤柱網布置。常規建筑柱網為8.4m×8.4m,若柱網過大,則梁高增加,配筋加大,造價增高,且影響室內凈高。建議塔樓結構柱跨(進深)控制在12米以內,結構體系比較合理。柱外側可考慮懸挑,以保證立面的完整性,同時可以形成豐富的空間感。
⑥建筑物的體積與面積。一般來說隨著建筑物體積和面積的增加,工程造價會提高。盡量減少結構面積比例,增加有效面積,就是結構面積與建筑面積比越小,設計越經濟。
⑦建筑結構。建筑結構就是建筑工程中構件所組成的起骨架作用的。建筑結構材料如,砌體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建筑材料和建筑結構選擇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使用壽命、耐火抗震性能,而且對施工費用、工程造價有很大的影響。
6結構專業相關介紹
6.1高層和超高層項目可能采用的建筑結構體系的介紹
我國已建造高度在150m以上的建筑150余棟。可供選擇的結構形式很多。較為常見的結構形式包括:鋼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鋼框架-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結構、鋼框架-支撐結構、混合結構、巨型結構等。近年來,新興的斜網格結構在辦公大廈中也有不少成功應用的案例。
可供選擇的樓蓋體系包括:鋼—混凝土組合樓蓋、鋼筋混凝土梁板樓蓋、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樓蓋等。
從概念上講,處于地震設防地區的超高層建筑應該遵循體型簡單、規整的原則,在建筑平面和立面上盡量規則。不過,體型規則并不等同于方盒子。優秀的超高層建筑都能夠將良好的使用功能、完美的體型和立面與合理的結構布置很好的統一起來。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對結構形式的選擇提出以下目標:
①充分保障建筑設計的要求,滿足建筑外部形象和內部空間的設計要求,滿足功能對結構形式提出的要求,尤其是金融機構對內部空間的要求。
②要充分考慮結構成本,這其中不僅僅要考慮結構建造的成本,還要考慮結構空間占用帶來的面積損失成本,上部結構自重帶來的地基和基礎成本,以及建造周期縮短或增長帶來的成本。同時,還應當考慮建成后使用期內的結構維護成本。③要考慮施工建造的可行性,要考慮材料采購和招標的便利性,施工工藝的成熟性、建造工期的可控性、現場施工的安全性等。
6.2基礎及地下室設計
6.2.1基坑開挖
超高層項目用地面積一般較小,為保證足夠的地下室面積,應盡量擴大開挖范圍。除預留必要的管線通道外,基坑開挖應盡量貼近用地紅線。從經濟性考慮,基坑支護可采用土釘墻+預應力錨桿的形式,為方便基礎和地下室施工,建議將止水圍幕一直做至不透水層。
6.2.2基礎選型
參考現有建筑的地基條件和基礎選型,建議基礎采用大直徑人工挖孔樁。這種基礎形式具有以下優點:
①單樁承載力大,能夠實現一柱一樁,結構傳力簡明。
②對施工技術要求低,施工工藝成熟,質量較為可靠。
③樁身成孔和樁底吃力層檢驗直觀可靠。
④施工速度快、成本低。
⑤沒有噪音擾民,環境污染小。
有以下缺點:
①該施工方法屬限制工藝,需要特殊審批。
②需要進行大面積降水,降水成本高。大面積降水有可能對周邊建筑和道路產生影響。
如果由于特殊原因不宜采用人工挖孔樁,建議可采用沖鉆孔灌注樁作為備選。但沖鉆孔灌注樁在結構傳力、質量控制、建造成本、施工工期和環境污染方面與人工挖孔樁相比劣勢較為明顯。
6.3地下室設計
為保證充足的停車位和必要的設備用房要求,超高層辦公樓至少將建造三層地下室。地下室各層的層高按照建筑室內凈高要求進行控制,結構根據柱網選擇合理的梁板截面。
6.4抗浮設計
若工程用地地下水位較高,對于塔樓覆蓋范圍以外的部分,需要考慮結構抗浮設計。目前可供選擇的常用抗浮方式包括結構樁抗浮、結構樁+抗拔樁抗浮、錨桿抗浮、自重抗浮等。
根據常規項目的設計經驗,建議采用抗拔樁與自重抗浮相結合的方式。要充分利用樁基側面的摩擦力,通過增加樁身配筋,提高樁身抗拔承載力。若仍然不能滿足抗浮要求,可考慮采取兩種方法。一是適當增大樁身直徑,提供更大的抗拔能力。二是可以采取增厚樓板或增加配重等方式,適當增加地下室重量,減少抗浮水頭。
6.5其他事項
如果大廈結構高度超過150m,則可能屬超限結構,均需要進行結構超限審查。在結構設計中需要進行大震作用下的補充計算,如靜力彈塑性分析計算或動力彈塑性計算。這將增加設計時間和初步設計審批時間,須在工程建設進度安排中予以考慮。
Abstrac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y appear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problem in the prevention, construction control, only goo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can overcome the quality problem,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proje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comm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words: electrical building; Installation; Problem; Processing method
中圖分類號:O21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建筑電氣安裝工程質量的好與壞是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質量,要求電氣安裝工程的設計和施工人員具有更高的素質和職業技能,把電氣安裝工程的管理和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做好電氣安裝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保證電氣安裝工程的質量,保證電氣施工工程的安全可靠, 保證建筑整體運行的先進性和穩定性。
一、 建筑電氣安裝工程常見的問題
1 、安裝人員素質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民用建筑電氣安裝工程的施工隊伍中存在著一個普遍的現象--安裝人員的素質不高,與現代電氣工程的要求有一定差距。當前幾乎所有的建筑電氣施工和電氣質檢人員由上世紀老一輩電工擔任,他們雖有較豐富的現場施工經臉,但缺乏專業理論知識。他們的特長是操作工藝, 對專業技術性內容和施工圖紙的理解存在不足。比如在六層住宅的干線供電系統中, 干線從一層到六層要求不能變徑,而很多老的施工人員認為從一層到六層的配線可以根據負荷的變化線徑逐層遞減, 這在規范上是不允許的, 操作的后果是給建筑物的使用帶來了安全隱患。
2、 電線管 (鋼管、 PVC 管)敷設不符合要求:在電線管敷設工序上,施工人員對有關規范不熟悉,工作態度馬虎,貪圖方便,不按規定執行施工管理員管理不到位;經常會出現電纜管多層重疊,管子出現死彎 、痛、折 凹痕現象;電線管進入配電箱,管口在箱內不順填,露出太長;管口不平整 、長短不一;管口不用保護圈;未緊鎖固定;預埋PVC電線管時不是用塞頭堵塞管口,而是用鉗夾扁拗彎管口等等現象,造成多條線管通過同一狹窄的平面 這固然與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有關,也與建筑設計布置和電氣專業配合不夠不無關系。
3、導線的接線、 連接質量和色標不符合要求: (1) 多股導線不采用銅接頭,直接做成"羊眼圈"狀,但又不擴錫; (2)與開關、插座、 配電箱的接線端于連接時, 一個端子上接2根以上導線; (3) 線頭有導體、 導線排列紊亂, 沒有進行捆綁包扎處理; (4)導線的三相、 零線、 接地保護線色標不一致或者混淆。
4、防雷接地存在的問題: (1) 引下線、 均壓環、 避雷帶搭接處存在一些夾渣、 焊瘤、 虛焊、 咬肉、 焊縫等不飽滿的現象; (2) 沒有敲掉焊渣、 避雷帶上的焊接處沒有刷防銹漆; (3) 用質量較差的螺紋鋼代替質量好的圓鋼作搭接鋼筋; (4)直接利用對頭焊接的主鋼筋作防雷引正經一。
5、室外進戶管預埋存在的問題: (1)用質量較差的銅管代替厚壁鋼管; (2) 沒有深度的預埋, 偏離相應的位置; (3) 有電焊焊接轉彎處, 上墻管與水平進戶管網電焊駁接成90°角; (4)進戶管與地下室外墻的防水處理不好。
6、 配電箱安裝及開關、 插座、 面板安裝的問題: (1) 箱體與墻體有縫隙, 箱體不平直。箱體內的沙漿、 雜物未清理干凈; (2) 箱殼的開孔不符合要求,特別是用電焊或氣焊開孔。落地的動力箱接地不很顯著, 重復接地導線截面不夠。箱體內有的 線頭, 布線紊亂, 導線沒有余量; (3) 線盒預埋太深, 標高不一; 開關、 插座的相線、零線、PE 保護線有串接現象;開關、插座的導線線頭, 固定螺栓松動, 盒內導線余量不足。
二 建筑電氣出現問題的處理方法
1、 強化素質,提高認識。 近幾年,隨著電氣安裝技術的進步和學習電氣專業人員的增多,施工、 監理隊伍應引進特別是有過工程設計經驗和理論知識豐富的專業人員,做到知識化、 專業化,應從過去的日測檢查深化到科學檢查,在保留過去操作工藝檢查的同時,還應要求施工人員對圖紙的質量進行檢查,檢查圖紙設計數據有無錯誤和隱患,同時檢查電氣設備的產品質量,并制定設備進場的保管條例,杜絕電氣事故的發生。
2、 加強圖紙審核管理。 首先,舉辦圖紙會審,對照規范進行審核,發現圖紙中常見的問題,盡量把施工圖中出現的差錯、 遺漏問題盡量消滅在圖紙階段 。把不能施工或難以施工的問題提出,要求設計部門修改圖紙 。并要注重與土建 給排水等專業協調 、溝通,把問題發現在前面,便于保證施工質量 。其次,認真審查承包商提交的施工組織設計,重點審查有無可靠的組織與技術措施,有無完整的質保體系,施工程序 、施工方法是否切實可行,重點崗位的技術工人有無上崗證明。 對重要的分項工程 、關鍵工序和關鍵部位,應要求施工單位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 最后,施工前監理人員應根據本工程的監理實施細則向承包商的施工員班組長進行技術交底,介紹監理對質量的要求與工作程序,對質量通病預先提出,要求采取措施加以克服。
3、 加強線管敷設管理。 第一,嚴格按設計和規范下料配管,監理專業工程師嚴格把關,管材不符合要求不準施工。 第二,鍍鋅管和薄壁鋼管內徑小于等于 25mm的可選用不同規格的手動彎管器,內徑大于等于 32mm的鋼管用液壓彎管器, PVC管子根據內徑選用不同規格的彈簧彎管,內徑大于等于 32mm的管子煨彎。 如大量加工時,可用專制彎管的烘箱加熱,做到管子彎曲后管皮不皺不裂 。不變質 PVC對接時,建議采用整料套管對接法,并粘接牢固 。第三,配管加工時要掌握:明配管只有一個90度彎時,彎曲半徑應≥ 管外徑的 4 倍:兩個或三個 90 度彎時,彎曲半徑應≥ 管外徑的 6 倍;暗配管的彎曲半徑≥ 管外徑的 6 倍;埋人地下和混凝土內管子彎曲半徑≥ 管外徑的 10 倍 。第四,直徑大于等于 40mm的厚壁管對接時采用焊接方式,不允許管口直接對焊,直徑小于等于 32mm管子應套絲連接或用套管緊定螺釘連接,不要熔焊連接,連接處和中間放接線盒采用專用接地卡跨接。
4、 防雷接地措施。 加強對焊接的技能培訓,要求做到搭接焊處焊縫飽滿 、平整均勻,特別是對立焊、 仰焊等難度較高的焊接進行培訓。 增強管理人員和焊工的責任心,及時補焊不合格的焊縫,并及時敲掉焊渣,刷防銹漆。 根據相關施及驗收規范規定,避雷引下線的連接為搭接焊接,搭接長度為網鋼直徑的 6 倍。 因此,不允許用螺紋鋼代替網鋼作搭接鋼筋 。另外,作為引下線的主鋼筋土木建設如果是對頭碰焊的,應在碰焊處按規定補一搭接網鋼。
5、 加強施工人員管理要提高工程質量 。首先要提高施工人員的素質,企業應有所針對地配備專業人員,使工程安裝過過程做到知識化專業化 為減少和消滅建筑電氣安裝工程中的事故,設計、 管理和安裝人員都必須加強學習,以提高電氣管理 、安裝人員的技術和業務素質。特別是鄉鎮企業施工隊,更應重視專職電氣安裝人員的配備培訓和持證上崗。
6、 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嚴格工程驗收。業主對電氣安裝工程要有明確要求, 發包單位要選擇確實有承建能力的建筑隊伍承擔電氣安裝工程,承建單位要嚴格按設計施工,嚴格遵守建筑電氣的安裝施下規范,每個建設單位對電氣安裝工程要有一個從上到下的管理網絡,配備專職電氣監督人員、 施工人員參加現場管理 。對所有工程和所使用的材料進行逐一檢查,不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的堅決不予驗收,同時兼顧使用功能,力爭做到質量保證,住戶放心。
提高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首先要從提高施工人員的素質入手, 加強管理人員的責任心, 提高施工技術水平,做好施工前的技術交底工作,堅持施工過程的三檢制度, 把可能在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在施工前預防好, 施工中控制好,只有好的預防措施和控制手段,才能克服質量問題, 保證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 衛軍豪, 彭建磊, 吳志平. 住宅建筑電氣安裝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科技致富向導, 2011,(20)
1.1地質條件的復雜性
由于我國的國土面積較大,跨越的經度和緯度的范圍比較廣,因而各地的地質條件有很大的差別。我國的房屋建筑施工不僅僅要在常規的土地上,也可能要跨越鹽堿地和凍土地等地質條件較為惡劣的地區。從東南到西北,不同的地質條件和氣候條件都給地基基礎的施工增加了挑戰。除此之外,由于我國是一個地質災害頻發的國家,因而在地基基礎的施工過程中也對地基有著更嚴格的要求。這些復雜的地理條件和地質因素使得我國房建地基基礎的施工過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
1.2多發性
根據我國的房屋質量監測的最新數據來看,我國的房屋質量整體水平不高,房屋坍塌的事件發生頻率未減反增。這些質量事故的發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地基基礎的施工不當。除此之外,在地基基礎的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不當也很容易造成事故的頻發。
1.3潛在性
在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礎施工過程中,很多工序都是環環相扣,互為依托的。很多情況下,在施工過程中很多問題都是潛在的,不能被及時發現,只有當下一工序施工之后才可能發現前一工序中的問題。因而,在地基基礎的施工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必須對每一施工工序進行質量驗收,并系統的收集和保存數據。
1.4嚴重性
地基是整幢建筑的支撐基礎,沒有夯實的基礎就不能保證后續的施工質量,就會給整幢建筑帶來不可估量的隱患。在后期的施工過程中,即使發現基礎的施工出現了問題,想要糾正也是十分困難的。由于基礎施工的重要性以及地基基礎施工過程中問題的不易察覺性使得地基基礎施工具有嚴重性的特點,稍有不慎變釀成大錯。
1.5困難性
對于整個工程來說,上部結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是可以通過某些措施來調整的,但是基礎由于處于地下,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加大了施工的難度。地基基礎施工的困難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方面,地基基礎工程的事故處理難度大;第二方面,地基的問題將直接影響上部結構安全,因而一旦出現問題,整幢建筑都將面臨嚴重的事故。
2提高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
提高地基基礎的施工技術要從提高施工技術和選擇地基類型兩方面著手。只有做好這兩部分工作才可以提高地基基礎的施工質量。
2.1選擇合適的基礎類型
選擇合適的基礎類型是做好地基基礎施工的首要環節。基礎是用來銜接整幢建筑和地基的。基礎的作用就是將建筑物的重量傳遞給地基,因而選擇基礎的類型時要充分考慮地基的性質。常見的基礎類型有獨立基礎、筏板基礎、箱型基礎等,這些不同的基礎形式適用于不同的建筑類型和地質條件。只有掌握各種基礎的特點,并充分利用各種不同基礎的優點,才可以實現最大限度的保證建筑物的安全。在選擇基礎類型時還應充分考慮地質條件和地基的承載力。如果地基的承載力較大,并且具有較大的硬度,就可以采用獨立基礎的基礎形式。如果地基的土質硬度較低,并且較為疏松,就要根據建筑物的類型對地基進行處理或者選擇恰當的基礎類型。比如在土質較為松散的地方建高層建筑就要采用和地基接觸較大的筏型基礎,來更好的傳遞荷載,但是這種基礎類型的造價較高,因而選擇基礎類型時要慎重。
2.2地基基礎的施工技術和方法
地基基礎的施工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土質的情況。如果地基土是淤泥土并且淤泥土的上層僅有較薄的土層時,要做好淤泥的除了工作,避免直接在淤泥上進行施工,否則地基土會變得更加軟弱。如果地基土是人工填士或者垃圾場,則需要對地基進行人工處理,使地基具有良好的均勻性和密實度,進而可以承受地上荷載。在對地基進行處理的過程中,不僅要選擇有效的地基處理形式還應做好細節的建設工作,只有保證地基基礎的每一處結構都有足夠強度和剛度,才可以確保當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時施工人員有足夠的時間來做出應對措施。要選擇合適的地基類型,在進行房屋建筑施工之前就要做好地基基礎方案的選擇。在選擇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地質條件、地下水的形式以及建筑物的功能等因素。并且在施工的過程中,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沉降縫的設置。由于沉降縫可以減少熱脹冷縮對于混凝土的影響,因而施工人員要合理的設置沉降縫,注意對沉降縫的材料的選擇,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基礎的承載力有所保障。
2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技術應用的要點
2.1樁基礎技術應用的分析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樁基礎的選擇對于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樁基礎的選擇面依據建筑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確定樁基礎的類型需要遵循下列的原則:一是依據土層條件因地制宜。在建筑工程樁基礎的施工中,需要考慮土壤的成分、樁端持力層的深度以及地下水的水位等因素,這些因素影響著樁基礎的施工質量,因此具體的施工中依據各種樁基礎的結構和技術指標來選擇合適的樁基礎類型。二是基礎荷載量的有效控制。基礎荷載量是影響單樁的承載力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樁基礎的施工前需要對建筑上層和基礎荷載量進行詳細的計算,并且設計出合適的樁基礎。三是工程進度的控制。建筑工程的進度是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需要采取措施準確的把握工程的施工進度。如果施工的工期比較短,采用施工速度快的靜壓力樁的方法進行施工。如果施工的工期比較長,可以利用應用范圍比較廣泛的人工挖孔樁進行施工。
2.2樁基礎技術施工的質量控制樁基礎工程是建筑工程重要的部分,樁基礎的質量關系到建筑工程整體的質量。樁基礎的施工工序復雜,對施工工藝的要求逐漸的提高。在樁基礎的施工中出現一些質量問題。例如樁基礎的傾斜角比較大、樁位偏差、單樁的承載力低于設計要求值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建筑施工中需要采取一些提高質量的措施:一是補樁法和糾偏法。補樁法可以利用承臺以及地下室的結構承載靜壓力樁的施工的反力,這樣的措施操作簡單,而且能夠確保施工的質量。糾偏法適用于樁體發生傾斜而沒有斷裂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局部開挖之后使用千斤頂進行糾偏復位。二是擴大承臺的方法。在建筑工程樁基礎的施工中如果出現樁基礎承臺平面尺寸不夠的情況,就需要擴大樁基礎承臺的面積。如果設計中單樁的承載力達不到設計的要求,需要考慮樁基礎和地荃共同的分擔荷載。
前言
建筑給排水工程是建筑安裝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建筑質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建筑行業發展迅猛,新材料、新技術不斷涌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給排水系統的可靠性、防噪聲、消防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針對住宅給排水系統安裝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分析原因,建議從問題的諸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建筑給排水工程的施工質量,保證其使用的安全性以及人居環境的舒適性。
1.1管道噪音問題
普通排水鑄鐵管道因造價、施工方法、美觀等原因逐步被淘汰,目前排水管道普遍使用塑料管道,但是普通UPVC 管道的排水噪音要比鑄鐵管高約10dB,若排水立管靠近臥室,住戶能明顯感覺到排水管道的噪音,降低了生活質量。因此衛生器具布置時要盡量考慮使排水立管遠離臥室和客廳,管材可以考慮新型降噪產品。比如芯層發泡UPVC 管道和UPVC 螺旋管則能明顯降低噪音,市場上還新出現了一種超級靜音排水管則加入了特殊吸音材料,噪音低于排水鑄鐵管。各種管材( Ф110mm) 噪聲水平比較:UPVC 管58db ;鑄鐵管46. 5db,超級靜音排水管45db (測試地點位于距離管道1m 處,排水量為2. 7L/ s ,環境噪聲42db) 。
由此可見采用新材料也是解決噪音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
1.2吸氣閥的應用
設計中經常遇到排水立管無法穿越樓層伸出屋面的情況,此時只能加大排水管徑增加排水能力,排水效果不理想,容易形成負壓,破壞水封。若在立管頂部設置吸氣閥即可解決,該閥負壓時開啟吸氣,正壓時關閉,臭氣無法逸進室內。該閥還有如下作用:(1) 替代室外通氣帽,建筑屋面干凈美觀;(2) 替代環型通氣管及通氣立管,節約空間;(3) 替代器具透氣管,保護水封;(4)作為排水檢查口,便于疏通管道。
1.3排水支管戶內檢修
由于衛生間漏水引起上下層鄰居間糾紛的現象越來越多,漏水主要原因在于排水橫管敷設于樓板下,居民裝修時破壞管道及防水層。因此, 若條件允許,衛生間應設計成下沉式,下沉350~400mm,將排水橫管布置在本層內,防水層設在沉降板上,發生堵塞及漏水均在本層解決。為了減少下沉空間,可以選用后排水坐便器及多通道地漏,衛生間吊頂后的高度能保證2.4m 左右。
1.4坐便器排水口位置的留設
目前坐便器的型號規格較多,下排水口的位置要求不同,設計施工中應選擇合理的位置以滿足居民裝修時的要求,否則完工后很難改變。一般住宅項目中,許多居民反應坐便器排水口距墻面距離不夠,選擇便器時頗費周折,有的工程由于設計沒有注明潔具間距,施工人員將排水口偏向中間甩口,導致住戶無法安裝淋浴房。綜合多個廠家的產品樣本,排水口距墻面的距離為305mm ,考慮裝修前的墻面的距離宜為340mm ,效果會較好。另外,施工圖紙應注明衛生潔具的定位尺寸。
1.5空調凝結水的處理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安裝多臺空調比較普遍,無組織排放凝結水既影響建筑美觀又容易引起上下樓層居民矛盾,設計或施工時應預留空調板并設計凝結水排水管。排水管應設專用管道并散流至附近雨水口,不宜直接接入雨水管,曾發生過因雨水井堵塞造成合用管道內雨水沿凝結水管倒灌進入底層住戶的情況。
1.6水表出戶的問題
隨著居民對住宅私密性和安全性的重視,水表出戶勢在必行,遠傳水表、卡式水表的出現也為水表出戶創造了條件。
(1) 可以在一層設置獨立對外開門的水表房,將水表集中設置,每戶設單獨立管,互不影響;
(2) 結合暖氣分戶計量管道井,將分戶給水立管布置井內,室外設置水表池;
(3) 在休息平臺設管道井,將分戶水表及管道集中排列;
(4) 戶內設置水表,采用遠傳或卡式水表;
(5) 南方地區由于不必考慮保溫,地下水位較高的原因,可以采用地上式安裝。為便于抄表,上述方案均可以設置數據采集器,顯示于建筑物外墻或物業中心。當前大多小區特別是高擋小區都設置了自動抄表系統。
1.7給水管道減壓降噪
住宅中雙衛的設置已經比較普遍,廚衛距離較遠,管線加長,有的設計人員仍然將進戶管道設計成DN20 ,末端用水時容易產生噪音。有的城市市政自來水的壓力較高, 約為0.30~0.40MPa ,三層以下的管道壓力較高,水流過快引起管道接近共振產生顫動和噪聲,用水高峰還會影響頂部樓層的供水。建議分戶水管采用DN25 ,設置可曲撓橡膠接頭,低層部分設置減壓裝置(減壓閥、減壓孔板、節流塞等) 。
1.8七層住宅干式消火栓的必要性
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條文說明中的解釋,不超過七層的普通住宅可以不設消火栓系統。北方某城市消防局從安全角度考慮要求設置消火栓,但是自來水公司為了防止消防水回流污染生活用水不給接市政管道,實際上成了干式消火栓系統。發生火災時由消防車通過水泵接合器向室內消火栓供水,或者直接由消防車供水撲滅火災。因此這種情況下的干式消火栓可以取消,因為發生火災的10分鐘內消防車尚未到達,消火栓無水無法由居民展開自救,等消防車到達后,消防隊員可以直接從消防車接水龍帶取水滅火,隨著消防設備的更新,對于七層住宅完全可以從室外滅火。如前所述,干式消火栓系統成了一種投資的浪費,因此可以不設干式消火栓,若考慮設置濕式消火栓,為了防止回流污染可以設置止回閥和防污隔斷閥。
1.9二次供水的水質
二次供水的傳統做法是水池和水箱聯合供水,在水箱出水管前設消毒裝置,生活水池或水箱一般與消防水池或水箱合用。實際運行中,有的物業公司疏于管理,消毒設備的運行并不能達到設計效果。由于消防管道系統的內水為死水,每月消防水泵巡檢時,部分死水流入貯水池,消防管道與生活水箱及水池均連通,水體中細菌會交叉感染。因此設計中宜將生活和消防水池(箱)分開設置,根據市政供水情況區別對待;供水不可靠的工程,底層設置大容量不銹鋼水箱,出水消毒后由變頻供水設備分區減壓供水;雙路供水的工程底層僅設置小容量不銹鋼水箱貯存2h生活用水量,由恒壓變頻供水設備分區減壓水。若建筑物要求穩定的水壓,則在屋頂設置小容量水箱(1~2h用水量) 進行穩壓,由于水滯留時間短,可以不設消毒設備。這樣大大降低了水質污染的幾率,效果良好。
2.其他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2.1嚴格控制材料的進場和檢驗
為保證工程質量,每批材料進場時須對進場材料的品種、規格、外觀等進行驗收并檢查三證是否齊全。如查驗生產廠商出具的產品合格證、質量驗收報告及政府主管部門頒發的使用許可證等質量證明文件,尤其要注意生產批號。由于生產過程的某些不可預見因素, 同一生產廠家、同一原料、同一配方和工藝,不同生產批次的產品質量會有差異。檢查材料是否符合設計及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對進場材料和配件應按規定的批量及頻率進行見證抽樣、送檢, 在未獲得檢驗合格的證明文件之前,不得用于工程當中。
2.2預防室內排水管道的堵塞
室內排水管道堵塞是建筑安裝工程施工中常見的一種質量通病,在土建與安裝交叉施工中,管道被堵塞的事例很多,特別是衛生間排水管口與地漏更為嚴重。即使管道安裝后,管口用水泥砂漿封閉,還往往被人打開,作為清洗水泥及平整地面的污水排出口,有的甚至從屋面透氣管口、雨水斗落入木條、碎石、垃圾、砂漿等,造成管道的堵塞。處理起來既耗工耗料,又影響工期。為了避免交叉施工中造成管道堵塞現象,在管道安裝前,除應認真檢查管道,按規范正確使用排水配件;安裝管道時,應保證坡度,符合設計要求與規范規定及排水管口采用水泥砂漿封口等措施外,還必須采取如下多種技術措施以防止管道堵塞:
(1)由于建筑結構需要原因,當立管上設有乙字管時,應根據規范要求,在乙字管的上部設檢查口以便于檢修。
(2)當設計無要求時,應按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在連接2個及2個以上大便器或3個及3個以上衛生器具的污水橫管設置清掃口,在轉角小于135度的污水橫管上,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
(3)排水管道安裝時,埋地排出管與立管暫不連接,在立管檢查口管插端用托板或其他方法支牢,并及時補好立管穿二層的樓板洞,待確認立管固定可靠后,拆除臨時支撐物,此管口應盡量避免土建施工時作為臨時污水排出口。在土建裝修基本結束后,給水明敷支管安裝前,對底層及二層以上管道作灌水試驗檢查,證實各管段暢通,然后用直通套(管)筒將檢查口管與底層排出管連接。
(4)排水管道施工中,待分段進行排水管道灌水試驗合格后,在放水過程中如發現排水流速緩慢時,說明該管段內有堵塞,應及時查明管段被堵塞部位,并將垃圾、雜物等清理干凈。
(5)為了保證樓面地漏及屋面管口免受黃砂、石子、垃圾等掉入排水管內,所有地漏及伸出屋面的透氣管、雨水管口應及時用水泥砂漿封閉,并經常檢查封閉的管口是否被土建工人拆開,一旦發現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管道堵塞。
(6)衛生器具就位時,先拆除排水管口的臨時封閉件,檢查管內有無雜物,并把管口清理干凈。應認真檢查衛生器具各排水孔確實無堵塞后,再進行衛生器具的就位。坐式大便器就位固定后,應將便器內排水口周圍雜物擦拭干凈,并用一至二桶水灌入大便器內,防止油灰粘貼甚至堵塞污水管口。便器安裝后,將排水孔封閉,并采取有效措施,以免污染,造成便器堵塞。浴缸就位后,應在灌水試驗確認排水栓無堵塞現象后,采用塑料布塞住排水栓,并用膠紙封死,防止砂漿及垃圾等落入排水栓,堵塞排水管道,并對浴缸采取加蓋保護措施,防止污染,保證浴缸按原來品質交付用戶使用。
(7)在工程竣工驗收前,還必須按規范對室內排水管道作通水能力試驗。《采暖與衛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指出:“室內排水系統,按通水系統的1 /3配水點同時開放,檢查各排水點是否暢通,接口處有無滲漏。”根據規范要求,室內排水管道通水能力試驗應自上而下進行或在浴缸、洗臉盆、水槽等用水設備處充滿水,再行通水試驗,以不漏不堵為合格;在便器內丟入二至三張衛生紙,觀察紙是否很快被抽吸到污水管道內,并暢通排至室外管井處為合格。對于高于6層(含6層)的建筑物在竣工前的通水試驗后,還必須對所有的污水立管、雨水立管等進行通球試驗,試驗皮球直徑約為排水管道立管直徑的3 /4,皮球從排水立管頂端投入,以落到相應的檢查井為合格,否則要查明堵塞位置并予處理。
2.3注意防止存水彎水封破壞
為了防止水封被破壞后污水管道內的有害氣體竄入室內污染室內環境衛生,應采取如下措施:
(1)正壓現象:污水立管的水流流速大,而污水橫支管的水流流速小,在立管底部管道產生的壓力大于大氣壓(正壓值) ,這個正壓區能使靠近立管底部的衛生器具內的水封遭受破壞。為此,污水管安裝時,連接于立管的最低橫支管與立管底部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即當建筑層數為4層以下(含4層)時,其距離為≥450mm;當建筑層數為5層、6層時,其距離為≥750mm。
(2)負壓現象:衛生器具同時排水時,會引起管內壓力波動,在存水彎的出口處產生局部真空,當污水立管排流量較大時,在立管上部短時形成負壓的抽吸作用,造成水封破壞。為此,約束污水立管內產生的負壓,污水立管宜采用粗糙管,對水封保護有利。
(3)自虹吸現象:自虹吸對存水彎水封的破壞是衛生器具排水時產生虹吸作用的結果。實踐證明,增大污水橫支管的坡度,有利于水封的保護。為此,污水橫支管安裝時,對于排水鑄鐵管宜采用國家《采暖與衛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中規定的“通用坡度”,不宜采用“最小坡度”;對于排水塑料管宜采用“標準坡度”,不宜采用“最小坡度”。
(4)毛細管作用:在存水彎的排出口一側因向下掛有毛發類的雜物,由毛細管作用吸出存水彎中的水,使存水彎水封受到破壞。為此,存水彎安裝完畢后,應采取臨時封堵措施,防止存水彎內部被雜物堵塞。
2.4注意防止管道周邊滲漏
硬聚氯乙烯管的管內外壁表面光潔度較高,管道穿過樓層的結合部時常因細石混凝土與管道外壁結合不好,而使上下層之間順管外皮漏水。特別是穿過頂層的塑料管常因樓頂層面封閉不嚴造成漏水,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1)在立管結合部作好記號后,刷上一層塑料粘結劑,待塑料外皮形成一層薄薄的溶結層時,滾上一層中砂,使其凝固后在塑料管外形成粗糙表面,然后再豎管并用細石混凝土吊模。
(2)采用止水環,把止水環粘在立管上,一并打入混凝土中增加結合面和泄漏水的爬行距離,能起到較好的水密作用。
2建筑工程基礎施工過程中常見問題解析
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事實上很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都并沒有按照規章制度進行施工,管理人員不履行自己的職責,導致操作人員違規操作,很多時候影響工程質量的直接原因都是因為建設過程中基礎施工環節做的不到位。
2.1手工作業不合理
操作人員一般是進城務工的農民,缺少理論知識,在建設過程中沒有采用先進的現代化設備,原材料缺少科學化管理導致的極大浪費,原材料儲存放置未按標準進行直接影響原材料的合格率,影響工程進度,對施工進度的控制不明確,造成損失。
2.2安全措施管理混亂
安全負責人、操作人員缺乏安全保護意識。施工過程中違章操作,管理人員不進行安全教育、防護措施不到位等諸多原因都留下安全隱患。
2.3初期材料選用不當
目前,國家對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應用沒有進行強制性政策,但是由于相關人員節能環保意識較差,致使承包商在圖紙設計過程中,為減少成本盡量不采用節能環保的新材料和新工藝,使得在建設過程中嚴重浪費資源,施工措施項目周轉率低且能耗較大。
3建筑工程基礎施工技術分析
基礎施工在保障高層建筑的穩固以及避免傾斜、地基下沉等問題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基礎施工過程中主要的材料是混凝土,下文主要以混凝土施工技術來分析建筑工程基礎施工技術。
3.1基礎施工
建筑工程工期較長,所以要重視廢渣、棄土的處理和污水的排放,嚴謹隨處傾倒廢渣,亂排污水;選擇適合建筑工程的基坑支護可以減少基底回彈,有利于施工的進行。在卡挖土方之前,應做好地形的勘探、地質分析、水文調查等工作,根據各方信息確定最合理的開挖方式和最優的施工方案;為使施工有序進行,選用合適的施工設備,要安排好施工流程。
3.2控制混凝土質量
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對混凝土質量及民用建筑施工工藝有最直接的的影響,對于不同用途的建筑項目需要選擇不同種類的混凝土。比如民用住宅應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選用水泥進場時要有產品合格證及化驗單,進場后的水泥要求進行材料復試,對于不合格的水泥,要堅決杜絕進場。民用住宅所需要的砂應該是優質河砂,對于碎石針片狀顆粒狀必需嚴格控制,不能超過一定比例。混凝土質量的檢查工作要每天進行,重量比和投料量的偏差一定要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而且還要進行抗壓試驗,一檢驗混凝土的強度。檢查方法一般是,制作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試塊,在溫度為20士3℃和相對濕度為90%以上的潮濕環境或水中的標準條件下,經28天養護后試驗確定。試驗結果作為核算結構或構件的混凝土強度是否達到設計要求的依據。
3.3注重澆筑前的準備工作
把混凝土澆灌到模板內并振搗密實是建筑工程基礎施工過程的重中之重,是民用建筑工程的基礎。混凝土工程施工是個艱難而緩慢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建筑工人就應根據建筑結構特點進行分段、分階層進行流水作業施工。開始澆筑混凝土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必須檢查模板和支架、鋼筋和預埋件的規格和質量是否符合要求,只有各方面都符合設計要求后才可以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對于模板,它的尺寸、位置、垂直度的正確性都是檢查的范圍,這關系到支撐系統的牢固性以及模板接縫是否嚴密。在澆筑混凝土前,一定要注意清除模板內的垃圾、泥土,積水更是不能有。
3.4關注混凝土的養護工作
澆筑、搗實混凝土之后應該創造一個具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的環境,使混凝土凝結硬化,從而增強混凝土的強度。一般的混凝土養護方法分自然養護和蒸汽養護兩種。自然養護主要是通過灑水的方法來保持混凝土的濕潤,促進水泥的水化,當氣溫比較高時,也要增加澆水的次數。蒸汽養護主要是是將構祥放在充滿飽和蒸汽或者飽和蒸汽混合物的室內,在較高溫度及較濕環境下進行養護,加快混凝土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