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6 23:49:2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應用心理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薄弱的成因
1.1教學方法課程設置不合理
盡管我國素質教育提出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老師需要將學生作為整個課堂的核心,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保障學生在自由且寬松的氛圍之下進行自主學習,但是老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以及課程設置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老師需要在保障學生主體作用的基礎之上,明確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課程設置要求,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不難發現,許多老師忽略了教學方法和課程設置的分析及研究,目前所采取的教學策略過于落后及傳統,實際的教學內容與應用心理學的應用要求相偏離。在專業課程設置的過程中學校和老師也沒有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相結合,大部分的課程設置不符合學生的發展規律,嚴重制約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升及培養,導致大量的教學資源被浪費,其中不科學不合理的課程安排及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在學習實踐時對老師過于依賴,直接將個人的學習重點放在理論學習上,難以意識到理論知識學習與生活實踐之間的相關性。在課堂教學實踐時,老師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引導。
1.2師資力量不足
與其他學科相比,應用心理學的發展歷史比較短,屬于一門新興學科,在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對應用心理學領域的研究偏少。對于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實踐教學來說,理論和實踐上的缺乏嚴重束縛了該專業的穩定發展,老師的綜合實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相對較差。另外有一部分學校在開設應用心理學專業時沒有對老師進行系統性的培訓,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最終導致實際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持續下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也較低。
2如何提高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
2.1改善專業培養方案和教學模式
要想擺脫傳統應試教育的桎梏,充分體現教學的實踐作用和價值,在開設應用心理學專業的過程之中學校和老師需要加強聯系和互動,結合社會對該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質需求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和人才培養方案,明確教學模式的改革情況,保障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進行主動實踐。教學方案及培養方案的制定必須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基礎和核心,了解學生在實踐動手過程之中的實質水平和要求,對于應用心理學專業來說,大部分的實踐必須以專業技能實踐、課程實踐、社會實踐、畢業實踐和創新實踐為主題,嚴格按照這5大板塊進行相應的調節。其次專業培養方案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老師必須以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主體,保障專業技能訓練課程的合理比重,加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和互動,教學設計師老師和學校還需要注重教學模式的轉變,積極的將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融入其中。作為應用心理學專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環節,實驗心理學尤為關鍵,老師需要積極落實實驗教學環節,突破傳統實驗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保障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掌握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習的技巧。
2.2提升師資力量
二、運用目標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目標管理,是一種有名的管理技術,實質上是一種管理上的激勵技術,也是職工參與管理的形式之一。目標管理是1954年美國著名管理學者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首先提出的。他論述“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張時認為,一個總目標的實現,必須有計劃周密、方向一致的分目標來指導每個人的工作。他提出,讓每個職工根據總目標的要求,自己制定個人目標,并努力達到個人目標,就能使總目標的實現更有把握,每個職工因此就為組織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為達到這個目的,他還主張,在目標管理的實施階段和成果評價階段,應做到充分信任職工,實行權力下放和民主協商,使職工進行自我管理,獨立自主地完成各自的任務;此外,成果的考核、評價和獎勵也必須嚴格按照每個職工目標任務完成的情況和實際成果大小來進行,以進一步激勵每個職工的工作熱情,發揮每個職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目標管理如果能很好地運用在高校管理中,就能提高行政效率。其具體措施包括:第一,實行目標管理。讓每個職工既了解組織的總目標,又掌握團體和個人的分目標,形成目標的一致性。第二,實行參與制。使每個職工都感到自己是組織的一員。有與職位相應的權利,明確責任。實行民主式的管理,在組織和制度上保證職工有參與管理的機會。使每個人都明確在實現總目標中自己應負的責任,讓他們在工作中實行自我管理,獨立自主地實現個人目標。第三,加強領導和管理,主要是指加強與下級的意見交流以及進行必要的指導,領導者布置工作時,只對下級交代任務,明確要求;具體的實施計劃和方法,由下級考慮擬定,這樣就能極大地發揮各級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證目標的全面實現。第四,目標的實施者必須嚴格按照“目標實施計劃表”上的要求來進行工作。目的是為了在整個目標實施階段,使得每一個工作崗位都能有條不紊地、忙而不亂地開展工作,從而保證完成預期的各項目標值。實踐證明,“目標實施計劃表”編制得越細,保證措施越具體、明確,工作的主動性就越強,實施的過程就越順利,取得的目標效果也就越好。第五,在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使個人獲得“合理程度”的滿足,包括物質的、精神的、使職工具有組織優越感和個人成就感。第六,信息及時反饋。讓每個職工及時了解組織目標實現的程度,個人的工作成果。建立良好的意見溝通渠道。
對于研究方法的分析來實現對經濟心理學進行研究發展,應當注意到經濟心理學是注重于實際操作與實用性的學科,因此對于參加人員的背景應當進行明確,其明確內容包括了:對經濟學的背景、心理學的背景以及相關領域的分析等,這樣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經濟心理學難以滿足社會不斷發展的需求,使得社會人員難以很好地接受,無法實現經濟心理學的全面發展。同時,經濟學家在對經濟心理學的發展過程中片面地強調于對實驗研究的發展而忽略了采用客觀公正的方式來解釋與處理相關的經濟現象,進而使得經濟心理學難以走向大眾,使得大眾對其的了解較少,認為其空洞且缺乏實際價值,無法在社會實踐中的到肯定與發展,也就無法進一步地實現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因此,在現階段對于經濟心理學的發展應當加強對方法的合理性提高、對社會對象的發展進行通俗化地研究,這是需要經濟學家與心理學家共同努力的。
1.2研究目的過于模糊、研究思路缺乏創新
經濟心理學是注重于對經濟現象的研究、闡釋、解決的學科,其研究目的與其自身的實用性都決定了它不僅僅是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領域,它是為了實現經濟更好發展而提出的,因此它的發展環境不能局限于在實驗室中,而應是從社會生活出發,切實對社會生活中產生的經濟現象與問題進行分析,與經濟學相結合。但在目前我國對于經濟心理學的發展來看其發展方向與發展的宗旨有著一定的差異,即注重于對學術研究的發展而失去了實效性。在高校教育中,堆砌教育模式局限于對經濟理論的講解,同時其研究探討的開展往往局限于西方的理論數據,而不是從我國的實際狀況出發,其研究的方法與模式是對西方的模仿學習,缺乏中國自身的體現,尚未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的研究方法與模式,因此中國發展的實際需求難以實現與滿足,缺乏自主創新精神與對本國實際狀況的清晰認識是導致我國經濟心理學難以實現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阻礙因素。具體分析其阻礙因素的產生原因,不難發現,在對經濟心理學發展研究的隊伍中,老一輩學者難以突破對固有西方模式的突破,年輕一代的學者缺乏創新的精神,難以挑起對經濟心理學發展的大梁。但在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于經濟心理學的依賴正在不斷增強,倘若不能實現這一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將會導致我國的經濟發展受到阻礙,無論是對該理論還是對經濟發展都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打擊。
2.經濟心理學的出路
2.1步入社會生活、融入經濟領域、走現代經濟心理學的之路
我國的經濟心理學發展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響進而使得其開展模式打大抵都是通過實驗室的研究來開展的,進而其發展過程中缺乏對社會實際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喪失了學科理論應當具備的實用性,造成這樣狀況的原因,既有可能是心理學自身固有的不足限制,也是由于長期以來傳統經濟學發展的限制所導致,比如在2007年,對于中國證券市場上漲過快的言論產生是經濟研究人員的錯誤播報;再者2007年5月出現的對印花稅的調整,使得指數下跌幅度較大,進而產生瘋狂的市場動蕩。這本依靠于經濟心理學的研究來實現解決,但實際情況是相關經濟心理學家表現的無所事事,而單純研究經濟學的學者又提出了嘩眾取寵的言論導致了經濟市場的進一步動蕩。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經濟心理學的發展困難重重,能夠維持現狀就已經是十分不易,更難以實現進一步的發展。對經濟心理學的產生進行分析,想要實現其發展,需要注重于對現有發展模式的突破,著重于對社會生活的研究,加強對經濟問題的分析與解決,進而將經濟領域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地規避與處理。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加強與經濟學家、心理學家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學科的完善性與適用性,進而共同解決經濟問題與經濟發展難關。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社會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對于經濟學的重視程度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可以看作是社會的一門大眾學科。這也就導致了人們對于經濟學的認識與信任也是前所未有的拔高與發展的,想要更好地發展經濟心理學,也就需要在結合對現有經濟學的發展狀況進行充分意識的前提下,對人們的心理活動進行分析,進而更好地解決單純靠經濟學難以解決的問題,如證券市場的不規范發展、官員的、先富人群的為富不仁等問題。對于經濟心理學的發展還應意識到其發展的階段還處于初級階段,經濟學的發展對其的影響十分深遠,經濟心理學是基于其開展的,同時,想要取代經濟學的地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想要使得經濟心理學發展應當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發展,一方面,需要積極地對經濟學進行學習與合作,來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需要積極主動地融入到經濟學的研究發展領域中去,對于經濟學所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分析處理,進而取得“成果”實現社會對其的關注度與認可度的提高。
2.2積極開拓新的研究領域,走出一條適宜于中國的經濟心理學之路
就目前而言,經濟心理學家開展對于經濟學理論對于證券市場投資者的行為研究是其發展的新型模式與創新所在,是一種具有重大意義的嘗試。可是,在這里也應當意識到這項研究的開展也是經濟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如若一味地強調經濟學的理論是難以改變經濟心理學的發展地位的。在這個過程中也就開始強調于對心理學理論的運用,同時也應當結合多方面的理論研究來彌補經濟心理學自身的不足,揚長避短,根據我國的文化分析,著重于對儒家思想以及傳統文化的研究進而對投資者經濟活動進行全面分析以來得到更為科學合理的解釋,以此來實現經濟心理學在中國的特色發展之路。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0845(2012)07-0053-02
作者簡介:李莉莉(1975-),女,黑龍江五常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從事英語教學與英美文學研究。一、新批評理論的主要觀點
在新批評理論興起之前,批評家們往往忽視了文學作品本身,認為外在環境對創作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他們有時也會側重于分析作家情感和個性因素等內在環境的作用。新批評理論將批評的重點從作家轉向作品,強調作品本身具有的審美效應。該理論認為作品是不受其他因素控制或支配而獨立存在的,其本身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展示了一種特別的意義。閱讀的目的就是為了探究這一意義,而這一意義是蘊涵在作品之中的客觀內容,是讀者都能夠通過閱讀作品獲取的。
1.“文學本體論”
“文學本體論”是新批評理論中最重要的觀點之一。“本體論”原本是個哲學概念,研究的是事物的“存在”和“本質”。“文學本體論”探討的是文學存在中的“本源”與“本質”,研究的是作品的結構與意義之間的關系。“文學是一個獨立的和獨特的世界,文學作品一經產生便成為獨立于作者和讀者之外的一個客觀實在,它不依賴于客觀世界而存在。因此,研究者把文學作品稱為‘本體’,并提出了‘文學本體論’的概念”[1]。在他們的觀點中,文學作品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獨立自足的體系,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它們共同作用的產物就是作品的意義,而這一意義的產生依賴于作品本體。艾略特提出的“非個人化理論”為這一觀點的創建奠定了基礎。在《傳統與個人才能》一文中,艾略特論證了作家個人和傳統之間的關系,他指出,“優秀的作家就得不斷地放棄當前的自己,歸附更有價值的東西。一個藝術家的前進是不斷地犧牲自己,并不斷地消滅自己的個性”[2]31。他還認為,作家只有把自己的“個人情感”轉變為“人類的普遍情感”,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所以文學批評不應該關注作家,而應把重點放在對作品本身的研究上。蘭色姆也指出,文學作品由構架和肌質兩方面的內容構成,“詩歌是一種松散的邏輯構架,伴有局部不甚相干的肌質”[3]。他清楚而準確地闡釋了文學本體論的觀點,其中構架是作品的內容和邏輯結構,是能夠用散文語言轉述的部分,而個別細節是無法用散文語言復述的,這部分就是肌質,是作品的精華所在。“文學本體論”強調作品是獨立的,是一個封閉的、自給自足的存在物,文學批評要以作品為出發點,應把關注點放在作品的內容和結構上。
2. “意圖謬誤”與“感受謬誤”
閱讀文學作品時會涉及到“作家—作品—讀者”這三個環節,新批評理論強調的是作品這一中間環節,以便將該環節從這一關系模式中剝離出來。新批評理論家維姆薩特認為,在對文學作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存在著“意圖謬誤”與“感受謬誤”兩種誤區。前者是指“將詩和詩的產生過程相混淆,這是被哲學家稱之為‘起源謬誤’的一種特例,其始是從寫詩的心理原因中推衍批評標準,其終則是傳記式批評和相對主義”[4],即以作家的經驗或創作意圖為標準來闡釋或評判作品,這既不是“適用的標準”,也不是“理想的標準”。作家一旦完成了作品,就不能再控制和支配它了,他與作品之間便脫離了關系。如果作家在作品中展示了創作意圖,那么就沒有必要脫離作品對其進行討論了。維姆薩特還指出,“將詩和詩的結果相混淆,也就是將詩是什么和它所產生的效果混為一談……其始是從詩的心理效果推衍出批評標準,其終則是印象主義和相對主義”[2]257。也就是說,在對作品的解讀中不能加入讀者的“感受謬誤”,不能將讀者的個人情感等同于作品的情感內容。讀者的心理感受由其文化程度、其對作品的理解程度等因素來決定,具有不穩定性和不可靠性,而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則是不變的,而且只有內在因素才能決定其內容。
3. “細讀”模式
新批評理論認為,作品的內涵體現在語言和結構之中,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詳細而準確的分析。“細讀”模式要求閱讀者要細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并對每一個詞的含義進行注解,以便從中發現詞句之間的精微聯系,包括詞語的選擇和搭配、程度不等的意象等。只有經過這樣的細致分析, 才能看出一部作品的總體狀況, 從而確定其藝術價值[4]。讀者要仔細推敲詞語、句子、意象和形式結構,探求其中所暗含的意思、相關聯想和言外之意等,在互相限定和制約的語境中明確其真正的含義。“細讀”模式強調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要對作品進行精細入微的分析,特別要關注典故、意象和擬聲效果等文學要素之間的密切關系[5]。對作品意義的挖掘應該以客觀的論據為基礎,因而需要充分地解讀作品中所暗含的創作技巧,這樣才能反映出作品中所包含的有機結構和意義。
接著教師提出:我們已學過了長(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請同學們思考,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個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為主動參與探求新知識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環境。
師生共同參與探究。激發了學生求知欲望后,教師就應及時地將新課的內容有計劃、有層次,由淺入深地展示給學生,并讓學生參與新知識建立的過程,促使學生對新知識加以理解和掌握。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顯示“怎樣思考”的信息,提高思維能力。在引導學生觀察用數格子的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讓學生說出是怎樣數的,并思考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有什么關系,這些問題是新、舊知識的結合點,教師應幫助學生理解新知,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提出最近發展區之間的問題,以實現知識遷移。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打開思路去想問題。本階段,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加以分析解答,調動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學習過程,參與探索知識的過程。
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在師生共同參與探究,初步完成新知“內化”過程后,教師就應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方法、規律,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時也檢驗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本質規律,從而將對新知識的感性的認識真正提高到理性認識。教師可結合新授的例題,引導學生根據割補后長方形與原平行四邊形間的關系,判斷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于長方形的寬。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學生很快會說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這樣學習新知識中的難點迎刃而解,實現了新知的遷移和內化。
質疑問難,答疑解惑。學貴知疑,要使學生多思善思,必須先會多問善問。
結構一詞來源于拉丁文“structure”,指構成整體的各個部分及之間的關系。結構思想是指以事物結構為認識對象并以結構分析為手段的一種主張。人類很早就產生了結構思想,并以之作為認識事物的基本原則,極大地促進了科學進步及各學科的發展。心理現象是人類最復雜的認識對象之一,心理學最早就是從探索意識結構開始展開對心理現象的科學研究,其受結構思想的影響持續至今。因此探討并反省結構思想及其在心理學中的應用,無疑有助于促進心理科學研究方法的完善。
一、結構思想的興起與發展
(一)樸素結構思想
結構思想最早出現在古代樸素唯物論中。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結構,不同因素構成某一事物,某一事物也可以分解為不同因素。依據這種思想,產生了古代原子論,即認為所有事物都是由微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質粒子(即原子)所構成。古代結構思想總的來說是猜想和論說性的,但其有關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結構的主張為結構思想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科學結構思想
近現代物理化學研究把結構思想大大向前推進了。在化學研究中,英國化學家波義耳提出化學元素論,認為元素是直接合成完全化合物的成分,也是完全化合物最終分解的要素。其后法國化學家普羅斯確立了定比定律,認為每一物質具有一定不變的組成,組成相同,則性質相同,組成不同,則性質不同。后來一些化學家發現了同分異構的化學現象,即化學成分相同但由于結構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化學性質。在物理學中,對原子結構的深入研究先后導致了質子、中子、介子等基本粒子的發現,極大地推動了對微觀世界的認識。物理化學的相關研究顯示,任何物體都有其內在結構,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結構,結構的不同制約著事物的性質。由此可見,物理化學的研究進一步推動了結構思想的發展,并為結構思想提供了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
(三)哲學結構主義
結構思想在自然科學研究中的成功導致其影響日益深入到社會和人文科學,并最終推動哲學流派結構主義的產生。結構主義出現于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開始流行。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支派:語言結構主義、人類學結構主義、歷史結構主義和認知結構主義。最早出現的是語言結構主義。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認為,必須重視語言系統、語言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把語言結構分為“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表層結構是語法結構,深層結構是句法結構,同時他把語言結構看成是天賦觀念。法國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建立了人類學結構主義,并使結構主義向哲學升華。他認為,一切社會活動和社會生活中都隱藏著一種內在的、支配表面現象的結構,而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任務在于尋找這種內在結構。法國歷史學家福柯認為,人類社會文化及其歷史,不管其現象如何凌亂復雜,它們都深受其內在深層結構所制約。他把人類文化發展分為三個時期,分別對應著三個結構:綜合的結構、分析的結構、立體的結構。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創立了認知結構主義,提出結構的三個特征:整體性、轉換性和自調性。整體性指結構是按一定組合規則形成的整體;轉換性指結構的各個部分可按一定的規則相互替換,并不改變結構本身;自調性指組成結構的各個成分相互制約,不受外部因素影響。
結構思想發展到今天,作為一種哲學思潮的結構主義已日趨沉寂,但作為一種認識方法的結構思想,卻日益深入到越來越多的學科中,成為一種重要的研究范型,這顯示結構思想具有持續不斷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二、結構思想的基本內容
結構思想經歷三個發展階段后,其內容日益豐富,觀點也開始趨同。其基本內容或主張可以歸納為兩部分:一是作為認識論的結構思想;二是作為方法論的結構思想。作為一種認識論,結構思想的主張可概括為四點:一是認為一切事物都包含一定的結構,結構蘊含于事物的內部。二是認為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結構,結構制約著事物的性質,對事物起支配作用。三是認為結構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各個成分形成的整體,具有整體性、關聯性和共時性等基本特點。四是認為結構是認識事物的重要對象,要深入現象的本質和達到有次序的認識就要掌握現象的結構。作為一種方法論,結構思想有兩個基本主張:一是強調整體性,即把對象當作一個有機整體來看待,十分注意對象內在的多樣聯系,注重研究對象各個成分的組成,以及它們被組成的方式,力圖在整體中把握事物,在關系網中揭示規律。二是注意揭示現象背后的結構根源,并把結構作為事物發展變化的重要內因。
由基本內容或主張可發現,結構思想堅持以事物的結構為認識對象,力圖在事物內部的各種聯系中把握事物,以對事物的解剖分析來揭示其本質,這是符合科學認識規律的。但是結構思想是一個復雜的觀念體,其部分觀點特別是結構主義的一些主張存在明顯的局限:一是“天賦結構”觀,即把結構看作先于事物而存在,并且是靜止不變的,這就把結構變成一種先驗和機械的東西;二是“結構決定”論,即認為事物的性質及發展變化由結構決定,但根據辯證唯物論,事物的性質及變化是由內部矛盾決定的,內部矛盾也決定結構的發展變化,所以內部矛盾才是第一決定因素;三是認為認識現象的結構不能通過經驗概括達到,只能通過理論模式去認識,這極大狹隘了結構的認識手段;四是企圖把人文社會科學改造成一門精確科學,同時還排斥其他思想方法。這些局限是結構主義雖然曾經盛極一時、但又很快歸于沉寂的重要原因,因此應加以摒棄或克服。
三、結構思想在心理學中的應用
結構思想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滲透到各個學科中,心理學也包括在內。心理史學家就認為,西方現代心理學的發展并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圍繞著心理學究竟研究什么(對象),應該怎樣進行研究這樣兩大基本理論問題,反映著結構主義(或構造主義)與機能主義(或功能主義)的對立與爭論展開的,由此可見結構思想對心理學研究的巨大影響。
(一)心理學中的結構思想
結構思想與心理學研究的結合形成了心理學的結構思想,心理學的結構思想發端于馮特,主要以鐵欽納和皮亞杰學派為代表。
1.馮特的結構思想
馮特(WilhelmWundt,1832-1920)是科學心理學的奠基人,他采取實驗內省的方式研究意識的基本元素。馮特認為,意識本身及在意識內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一些已經復雜化了的現象,但是這些復雜現象卻源于簡單元素。在心理學中,簡單元素構成心理生活的開端,這些簡單元素只有通過解剖復合現象才能得到,而簡單元素又轉過來提供幫助以便探討這些復合現象,這個過程就像解剖學從顯微解剖及胚胎研究開始告訴人們關于形態的起端,并由此了解細胞組織結構的規律以及有機體的規律。馮特主張復合現象由簡單元素構成,但卻不關注簡單元素怎樣形成復合現象,而且拒絕功能研究,因此人們一般稱馮特的心理學為內容心理學。
2.鐵欽納的結構思想
鐵欽納(EdwardBradfordTltchener,1867-1927)是結構心理學的代表。他認為對機體采取描述心理學的方法不能達到科學定論的結果,因此主張探討機體的結構,即通過分析,確定它的組成部分,再通過綜合,揭示各部分形成結構的方式。這種思想體現在心理學研究中,就是要分析心理的結構,把心理的基本過程從“意識的纏結中清理出來,或者把一定的意識組織的組成部分分離開來”。依據這種研究思想,鐵欽納認為心理過程通過內省可以分析為元素(感覺、意象、情感),這些元素有各種屬性(特性、強度、持續性、明晰性),元素在空間和時間上的結合(聯想)而構成知覺、想象、情緒、思想等復雜心理過程。在結構和機能的關系上,鐵欽納并不否認機能研究的價值,但認為在結構還未被充分說明之前就研究機能,就會陷入目的論的解釋困境中,對科學進步造成傷害。鐵欽納強調分析機體的組成部分及其構成整體的方式,而且關心結構和機能的關系,促進了結構思想的發展。但鐵欽納的結構研究因為嚴重依賴內省方法而受到批判,其結構優先的主張受到機能心理學的嚴重挑戰。
3.皮亞杰的結構思想
皮亞杰(JeanPaulPiaget,1896-1980)是心理學中結構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著有《結構主義》一書闡述其結構思想。其主要內容可概括為三部分:一是認為(認知)結構是人與客體交互建構的結果,既不是預成的,也不是經驗的,而是發生性的,即所謂“主體與客體,人與自然界的‘會合’”。二是認為結構具有三個特性,分別是整體性、轉換性和自調性。整體性指結構雖然是由若干成分組成的,但不是各種成分的簡單相加,而是按照某種程序或規律整合而成;轉換性指結構并不是靜態的,而是要加工新的材料并把它們整合進原有的結構成分中;自調性指結構是自我調節的,并不需要外來的因素,即指“結構具有自身滿足的性質”。三是認為結構和功能是不可分的,并指出“結構的發生和轉換,體現為某種功能的改變”。皮亞杰采取臨床實驗法研究兒童思維結構的發展,認為兒童的思維結構形成于兒童與客體的交互作用中,并揭示結構的三大特點,這些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結構思想。但是皮亞杰的結構思想主要針對認知結構的研究,在運用于其他領域時必須具體分析。
4.狄密特利修的結構思想
新皮亞杰學派狄密特利修等人對皮亞杰的結構思想有所繼承和發展,具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都反對超驗結構,皮亞杰認為結構來自主客體的交互作用,新皮亞杰學派認為結構的源頭是經驗,其面對和作用的途徑也是經驗;二是強調結構及其功能的關系,皮亞杰將結構與功能聯系起來,新皮亞杰學派則進一步認為任何系統所經歷的變化都是受其結構及結構所賦予的功能的限制,主張個體的認知操作或認知作業也就是結構性組織的直接反映,如果人的經驗或觀念以不同內容、不同數量、不同符號和不同形式的結構加以組織,那么這種結構組織的變化也會在個體執行任務、識別目標、加工信息或解決問題時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來。
但狄密特利修等人的結構思想與皮亞杰有所不同的是,皮亞杰強調的結構過度注重一般性和抽象化,最終脫離了經驗世界;而狄密特利修等人強調與現實的聯系與接軌,主張經驗結構。綜合分析,兩者并非對立關系,而是反映了結構的抽象和具體兩個不同層面。
(二)心理學中的結構方法
在運用結構思想于心理現象的研究中,人們采取各種手段去揭示心理現象的結構,并由此發展形成了四種有效方法。
1.理論建構法
結構的理論建構是依據某些理論材料或采取理論方式來建立結構的一種方式。理論材料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有關要研究的心理現象的理論材料,如對其本質內涵的界定,對其特點的分析等;二是與所要研究的心理現象間接有關的理論材料,如鄰近學科理論等。理論方式主要有演繹法和類比法。演繹法是從理論解釋出發,根據理論內涵來建立結構。譬如,臺灣學者楊國樞就根據人們將孝道理解為“子女以父母為主要對象之良好態度”,并從態度包含的知、情、意三個層面出發建立孝道結構為孝知、孝感、孝意。類比法是根據兩種事物其他方面的相似尋求結構上的相似。信息加工的認知心理學在研究人的認知結構時就習慣于采取這種類比方式。理論建構往往形成的是比較宏觀的結構,較多出現在結構研究的初期。
2.反應時法
任何心理現象的存在必定表現為時間和空間上的特性。反應時法就是利用心理現象在時間上的存在特性來揭示這種心理現象的存在。在心理學中,人們常常利用減法反應時來確定某種心理現象的存在。比如Posner用減法反應時清楚地確定,某些短時記憶信息可以有視覺編碼和聽覺編碼兩個連續階段。Greenberg使用自由聯想測驗內隱自尊,以兩類聯想反應時的差異來表明內隱自尊的存在及其高低。反應時法適宜研究某種,ON成分的存在及建立比較微觀的心理結構。
3.資料編碼法
資料編碼是質性結構研究常用的方法,其基本的原理是:通過經歷、訪談、觀察、個案研究等手段收集有關某心理現象的資料,然后對這些資料按照一定要求進行編碼分析,揭示有關這一心理現象的資料所包含的成分。比如Newell和Simon就是運用出聲思考來收集學生問題解決時的資料,通過對這些資料的編碼揭示學生問題解決的心理結構包括初始狀態、中間狀態和目標狀態。馬斯洛通過對名人的訪談與傳記研究收集有關他們需要的資料,在對資料進行編碼分析的基礎上建立需要的層次結構。資料編碼適宜于對初級心理資料結構分析,形成的一般是初級心理結構。
4.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是定量結構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它的目的是簡化一群龐雜的測量,找出可能存在于觀測變量背后的因素結構,其數學原理是共變抽取。因素分析法適用于揭示廣泛共存的心理結構的組成因素及其之間的關系,而且可以利用數據對結構進行驗證分析,具有其他方法所不具備的優點,同時因素分析可以同理論建構、資料編碼等方法結合使用。在心理學中,卡特爾采取因素分析法獲得了16種人格特質,塞斯頓利用因素分析建立了能力的7因素結構,自尊的多因素結構基本上都是通過因素分析的手段獲得的。因此因素分析是對心理結構更完善的統計建構,在心理學中的運用日益普遍。
(三)心理學中結構的實證研究
1.從結構組成出發的結構研究
(1)平面結構研究。平面結構指構成心理現象的各種成分處于同一抽象或功能層次,成分之間只橫向發生聯系。這種結構又有兩種典型形式:一是性質因素結構,指結構成分是按照某種性質分類獲得的。譬如,斯皮爾曼的二因素智力結構,認為能力由兩種因素構成: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一般因素指個人的基本能力,也是一切活動的共同基礎;特殊因素指個人完成特殊活動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可見這兩個因素都不是指代某種特定的能力,而是兩種能力類型或兩種性質的能力。阿爾波特的特質人格結構模型亦是這樣,他認為人格結構中包含兩種特質:共同特質commontraits)和個人特質(individualtraits)。共同特質是屬于同一文化形態下所有人具有的一般特質,人們在共同特質上有多寡和強弱的差異;個人特質是個人獨特的特征。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也不是指某種特定的特質,而是指兩種類型或性質的特質。二是內容因素結構,指結構成分直接指代特定內容。譬如塞斯頓的七因素智力結構模型,該模型認為智力是由七種因素構成,這七種因素就代表七種能力,分別是詞的理解力、語詞運用能力、計算能力、空間知覺能力、記憶能力、知覺速度和推理能力。再如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結構模型,認為智力是由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語言智能、空間智能、人際關系智能和自我認識智能構成,這七種智能指代的就是七種特定的能力。
(2)層次結構研究。層次結構的基本特點是,構成現象的各成分處于不同的抽象或功能層次,各成分既有橫向的聯系,也有縱向的聯系。層次結構可以依據成分抽象水平層級建立,如弗農的能力層次結構。弗農(P.E.Vernon)提出能力的層次結構理論,他以一般因素為基礎,設想出因素間的層次結構,即由低到高分別是:特殊因素、小因素群、大因素群、一般因素。這些不同層級的因素實際上代表不同的抽象水平。層次結構也可以依據功能層次建立,譬如卡特爾(R.B.Cattell)的人格結構模型,該模型把人格特質區分為表面特質(surfacetraits)和根源特質(sourcetraits),表面特質是指一組看起來似乎聚集在一起的特征或行為,這些特征雖有關聯,但不一定一起變動,也不根源于共同的原因;根源特質指行為之間形成一種關聯,會一起變動形成單一的、獨立的人格維度,根源特質的外部表現就是表面特質,每一種表面特質都來自一種或多種根源特質,而一種根源特質卻能影響多種表面特質。由此可見,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代表不同的制約行為的功能水平。
(3)立體結構研究。立體結構的基本特點是,構成現象的成分不但有抽象和功能層次之別,也有標準或維度的不同,成分之間具有復雜的聯系。其代表是吉爾福特的智力立體結構模型。吉爾福特(J.P.Gmford)根據智力測驗結果的因素分析,提出了智力的三維結構模型,他把智力區分為三個維度:內容、操作和產物,智力活動的內容包括聽覺的、視覺的、符號的、語義的、行為的,是智力活動的對象和材料智力操作指智力的加工活動,包括認知、記憶、發散思維、聚合思維和評價,智力活動產物是智力加工產生的結果,這些結果可以按單位計算(單元),可以分類處理(類別),也可以表現為關系、系統、轉換和蘊涵。
結構組成是從內容出發進行的結構研究,揭示的只是結構是什么,而結構會如何作用及怎么樣變化卻是深入結構研究必須面對的問題。
2.從結構特性出發的結構研究
早期人們對結構特性的涉及是無意識的,即在研究結構組成時附帶涉及一下結構會怎樣變化。馬斯洛等人在研究需要結構組成時,多數人就提到這種結構會出現變化,這種變化是從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結構的內容由簡單到復雜。有意識關注結構特性的是心理學家皮亞杰。他在兒童認知結構研究中深入考察了認知結構的特性,并提出結構具有整體性、轉換性和自調性三大特性。受皮亞杰關注結構特性的影響,后來的研究者在揭示結構組成的同時,有意識地涉及到結構特性的研究。這種研究有兩條主線:一是采取發展研究來考察結構的穩定性。在自尊研究中,研究者就采取發展研究揭示出整體自尊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水平,而具體自尊有很大的起伏。二是采取跨文化研究考察結構的普遍性。西方“大五”人格結構就引發了廣泛的跨文化研究,結果發現“大五”人格并不具有跨文化的完全普遍性。
從已有研究看,雖然結構的特性逐漸受到重視,但對其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還比較少見,這是進一步研究要解決的問題。
二、觀片設疑法
心理學認為,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智力發展也是從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研究微觀粒子的變化。微觀粒子既看不見,又摸不到只憑講述去體會認識,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為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在引入新課時,如善于運用投影片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求知欲,效果將大不一樣。例如,在講“分子”概念這節課時,教師先演示蜜烽從很遠的地方,奔向花叢去采蜜的拉動片。針對投影片教師設疑,蜜蜂為什么從很遠的地方奔向花叢呢?帶著這一向題導入新課,學生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思維異常活躍。
三、觀片類比法
“溫故而知新”,一切知識都有其內在的聯系,有些新知識是由舊知識引出的。運用投影復習舊知識,找到新舊知識聯系點,新知識學習的難點就迎刃而解了。復習內容不一定是上一節學過的,例如在教學完硫酸、鹽酸性質這一內容后,在學習酸的通性這節新課之前,我們首先運用投影片復習鹽酸、稀硫酸化學性質。
復習之后,教師結合投影片指出鹽酸、稀硫酸化學性質極相似,那么所有酸是否也具有這些性質呢?通過觀片類比,引出“酸的通性”這節新課。運用投影,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系,新知識的掌握便水到渠成,既鞏固了舊知識,又獲得新知識。
四、觀片激趣法
0引言
全息技術是物理學中一重要發現,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各個行業。伴隨著CCD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全息技術也得到一次質的飛躍,從傳統光學全息到數字全息。傳統光學全息將物光和參考光干涉得到全息照片來記錄光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而數字全息則用CCD記錄物光和參考光的干涉,形成數字全息圖,再通過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處理全息圖。因此,影響數字全息技術發展有兩個重要方面:CCD技術和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本文將從計算機應用方面闡述圖像處理技術在全息中的應用。
1圖像處理技術
圖像是現代社會人們獲取信息的一個主要手段。人們用各種觀測系統以不同的形式和手段獲得圖像,以拓展其認識的范圍。圖像以各種形式出現,可視的、不可視的,抽象的、實際的,計算機可以處理的和不適合計算機處理的。但究其本質來說,圖像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模擬圖像,包括光學圖像、照相圖像、電視圖像等。它的處理速度快,但精度和靈活性差。另一類是數字圖像。它是將連續的模擬圖像離散化后處理變成為計算機能夠辨識的點陣圖像。從數字上看,數字圖像就是被量化的二維采樣數組。它是計算機技術發展的產物,具有精度高、處理方便和重復性好等特點。
圖像處理就是將圖像轉化為一個數字矩陣存放在計算機中,并采用一定的算法對其進行處理。圖像處理的基礎是數學,最主要任務就是各種算法的設計和實現。目前,圖像處理技術已經在很多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如通訊技術、遙感技術、生物醫學、工業生產、計算機科學等等。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要求,可以將圖像處理技術劃分為許多分支,其中比較重要的分支有:①圖像數字化:通過采樣和量化將模擬圖像變成便于計算機處理的數字形式。③圖像的增強和復原:主要目的是增強圖像中的有用信息,削弱干擾和噪聲,使圖像清晰或將轉化為更適合分析的形式。③圖像編碼:在滿足一定的保真條件下,對圖像進行編碼處理,達到壓縮圖像信息量,簡化圖像的目的。以便于存儲和傳輸。④圖像重建:主要是利用采集的數據來重建出圖像。圖像重建的主要算法有代數法、傅立葉反投影法和使用廣泛的卷積反投影法等。⑤模式識別:識別是圖像處理的主要目的。如:指紋鑒別、人臉識別等是模式識別的內容。當今的模式識別方法通常有三種:統計識別法、句法結構模式識別法和模糊識別法。⑥計算機圖形學:用計算機將實際上不存在的,只是概念上所表示的物體進行圖像處理和顯現出來。
2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在全息學中的應用
圖像處理技術在全息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一是計算全息,基于計算機圖形學將計算機技術與光全息技術結合起來,通過計算機模擬、計算、處理,制作出全息圖。因此它可以記錄物理上不存在的實物。二是利用圖像的增強和復原,圖像編碼技術等對數字全息圖像質進行提高以及實現的各種算法。它的應用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即空域法和頻域法:①空域法:這種方法是把圖像看作是平面中各個像素組成的集合,然后直接對這一二維函數進行相應的處理。空域處理法主要有下面兩大類:一是領域處理法。其中包括梯度運算(GradientAlgorithm),拉普拉斯算子運算(LaplacianOperator),平滑算子運算(SmoothingOperator)和卷積運算(ConvolutionAlgorithm)。二是點處理法。包括灰度處理(greyprocessing),面積、周長、體積、重心運算等等。②頻域法:數字圖像處理的頻域處理方法是首先對圖像進行正交變換,得到變換頻域系列陣列,然后再施行各種處理,處理后再反變換到空間域,得到處理結果。這類處包括:濾波、數據壓縮、特征提取等處理。
3模擬實驗
本文運用matlab軟件,利用圖像處理技術,編寫了程序,以模擬計算全息和實現全息圖像的濾波。圖1是計算全息實現流程圖。
本文將運用matlab程序設計語言實現計算全息的制作、再現過程。標有“涉”一字,圖像尺寸為1024像素×1024像素;。模擬實驗中用到的參數為:激光模擬了氦氖激光器,波長為638.2nm;再現距離為40cm;因為原始物圖的尺寸用像素為單位表示,所以像素分辨率為1。:
從模擬實驗中可以看出,數字全息的處理過程其實就是計算機圖像處理在全息技術的應用過程。利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對全息圖進行了記錄,將物光和參考光干涉得到了全息圖。并利用圖像的增強和復原對圖像進行了處理,以消除噪聲,得到更好的全息再現象。
本文僅模擬了計算全息的實現和再現過程,其實,計算機圖像處理在全息技術中的應用是全方位的,用實驗方法得到的全息圖中包含了更多的其他無用信息(噪聲),圖像處理技術在這里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全息技術必然會迎來新的一輪發展和飛躍。
參考文獻:
[1]周燦林,亢一瀾.數字全息干涉法用于變形測量.光子學報,2004,13(2):171-173.
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一門理論性很強,教書育人要求很高的重要學科,她肩負著把握輿論導向,把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教育使命,向青年學子灌輸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宣傳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排斥異端思想,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筆者通過學習和實踐,認為在思政課教學中增添“課前新聞播報”環節,可以促使學生不斷養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良好習慣,樹立胸懷天下、報效國家的理想,同時可以更好地把幾門思政課有機的結合起來,彌補“形勢與政策”開課不足的現象,更有效地提高思政課的教學實效。
1“課前新聞播報”的簡述
“課前新聞播報”是指在上思政課前的10分鐘左右時間,讓學生輪換上臺播報最近一周的時事新聞,并由教師和同學作適當補充和點評,把新聞播報的成績納入到學生的思政課的成績考核之中。“新聞播報”主要是要求學生把從網絡、新聞媒體、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報道的新聞或自己撰寫的新聞,聯系本節課的內容,制成PPT或稿件,以小組為單位,在講臺上進行口頭新聞播報。給學生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培養學生掌握搜集、處理、學習、討論時事新聞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課前新聞播報”的步驟
如何順利開展“課前新聞播報”呢?準備工作很重要,先定好規則,使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序進行。
第一,制定“課前新聞播報”評價表,讓學生明白“課前新聞播報”的要求和規則。如表1所示。
第二,制定好輪換報道順序。每學期的開學第一節課,向學生說明課前新聞播報的要求、意義及考核辦法,要求全體同學全員參與,而且每人每學期只有一次播報機會。此項工作可交思政課信息員或學習委員負責提前安排好,可以制定一定的原則,兩個人或三個人分成一個小組,然后按組別安排好輪換次序,在班里公布,學生按課程和播報次序組織編寫新聞播報材料,提前做好新聞播報準備。
第三,新聞播報內容的收集整理。包括新聞播報內容的選定,新聞材料內容的改編和新聞稿件的撰寫,播報內容PPT的制作等等。要求同學必須依據新聞內容的重要性、時新性、顯著性、趣味性、關聯性等原則,從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選擇播報內容,按照新聞發生的時間順序,對所發生的事件,詳細情況等基本要素進行整理,編寫新聞提綱、改編新聞內容和撰寫新聞稿。
第四,上臺播報,點評打分。每次上課前,在班級按班級小組輪換表,由準備好的那個小組的學生上臺進行現場新聞播報,播報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同學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播報方式,可以個人或雙人進行播報,可以站著或坐著直接口頭播報;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PPT進行圖片新聞和圖像新聞播報;在學生進行新聞播報中,要求學生仔細聽,認真記,老師也要對新聞播報的內容同學們的現場表現做好詳細的記錄,等學生播報完畢,可以邀請1~2位同學就新聞播報的情況進行進行現場分析,最后由教師進行現場點評,總結優點和分析不足,填寫好評價表,并將按其表現納入平時成績。
3思政課“課前新聞播報”的作用
3.1對教學的作用
(1)有利于貫徹落實高校思政課的課改要求。“課前新聞播報”還符合思政n課程改革的要求。思政課理論性非常強,學生不是很喜歡,必須加強思政課程改革,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思政課開展課前新聞播報,從學生選擇新聞、整理材料、撰寫新聞,到上臺播報,都體現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思政課中要學的知識、原理,只有與生活中的具體事物聯系起來,才能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借助每節課的“課前新聞播報”,讓學生從中感悟到思政課中的相關知識點,等于不知不覺幫學生學習有關的知識,鍛煉了學習能力。有的時候,學生所讀的新聞剛好是和本課知識相關,那就成了非常好的新課導入或課堂案例,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錦上添花。
(3)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學生是國家與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關心時事,既是國家、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也是他們成長與成才的內在需要,開展“課前新聞播報”活動,可促使學生在學校期間就關心國事、家事、天下事,為將來融入社會擔負起國家建設重任奠定良好的基礎。大學生就是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時刻保持與社會的緊密聯系,增強和提高自己對社會的適應性。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榮辱興衰是與這個國家的每一個公民聯系在一起的,國家的前途命運與個人的前圖命運是息息相關的,因此,關心國家大事,關心天下事,是每個公民愛國主義思想的重要體現,也是每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品質,人的本質是社會性,人是社會的人,就要知社會事。我們就是要從學生時代就開始培養并加以訓練,無論現在還是將來,從時事中選擇正確的觀點和認識,以積極的態度認識當今社會,用發展的觀點對待社會的發展變化,從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適應將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3.2對學生的作用
(1)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對思政課的學習熱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正處青春期的大學生,喜歡新事物,有“趨新”的心理需求,而思政課教材雖然不斷有改革和更新,但也不可能經常改革和更新,所選的材料再好再實用,過不了多久也會變成“舊聞”,自然會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而富有時代特色、貼近生活實際的“課前新聞播報”則能很好地彌補這一缺欠,滿足學生們“趨新”的心理需求,從而激發了學習興趣。
(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傳統的教學觀念強調的是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主導作用,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這樣的教學模式,教師始終處于主動的、權威的地位,學生則永遠處于被動地位,根本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課前新聞播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新聞播報內容,撰寫新聞播報稿紙,通過“做中學、學中做,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課前新聞播報”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新聞播報的準備過程中對所搜集的材料進行整理和分析論證的過程,就是一個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訓練過程。有些同學還把搜集到的新聞制成PPT課件,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鍛煉,就必然使他們自身的綜合能力得到極大提高。
3.3對老師的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7-0259-02
1 新聞應用理論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應用理論研究新聞采訪、新聞寫作、編輯、新聞攝影、廣告業務、新聞事業的企業經營管理,以及現代化傳播手段。在這個基礎上形成新聞采訪學、新聞寫作學、新聞編輯學、新聞評論學、新聞攝影學、新聞廣告學、新聞經營管理學和傳播技術等分支學科。”①所以,新聞應用理論教學必須在精煉理論的基礎上,輔之大量的新聞實踐活動,才能夠讓學生學會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檢驗理論,創造理論的方法和思路。
但是,目前我國高校的新聞應用理論教學大多都是以教材為教學中心,以課堂講授為教學手段,以學生筆試為考核方式。這種傳統的“點對面”課堂模式雖然能夠保證理論知識的充足,但是卻缺乏實踐活動對理論知識的修正和完善,學生也缺乏積極性和創造力。面對這一點,四川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前瞻性地將新聞理論課與實踐課并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所喜所長,選擇理論或者實踐板塊的教學活動,做到了因地制宜,按照學生的個性特長提供更為個性化的教育模式。
但這種模式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在筆者所承擔的“新聞評論學”的應用理論教學中發現,由于人數較多,課時有限,學生學習了關于新聞評論的寫作基礎知識,卻苦于沒能及時進行練習而強化理論知識;而有些選擇新聞實踐板塊的學生出于對理論知識的厭惡而遠離了理論知識的教學課堂。在筆者對學生進行的隨機訪問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對新聞應用理論知識的印象就是“有用但不實用”,他們更喜歡選擇新聞媒體實踐,因為“可以從中得到實際有用的知識”。由此可見,新聞應用理論教學改革的重點就在于:如何讓新聞應用理論知識變成實踐指導方法。這種由“紙上談兵”到“實戰演習”的轉變,主要依靠教師選擇合適并且可操作性強的課堂學習模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筆者“新聞評論學”的教學過程中,純理論知識部分約占到30%左右,應用理論知識約占70%左右。例如,新聞評論的采訪與寫作技巧,報紙、電視、廣播以及網絡等新聞評論的特征及制作要領等都屬于新聞評論學中的應用理論板塊。這些對實踐操作要求極強的新聞應用理論也要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當中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 “交互式教學”模式在新聞應用理論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交互式教學”是指在教學活動中合理地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在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學生之間形成交流互動的合作關系,使學生完成由“樂學”、“好學”到“會學”、“學會”的轉變。②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并且突破了傳統教學實踐中“教師問學生答”的單調性,增加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并使學生在“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雙重交互中拓展問題的維度,加深問題的深度。
在“新聞評論學”的課堂教學中,筆者有步驟、分層次地實行“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比如說,先就新聞評論中某一話題讓學生進行自我思考與分析,然后其他學生予以補充和評價,最后教師對這兩者進行綜合點評。這種“交互式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師問學生答”模式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注重學生的自我思考和創新,從問題的提出到問題答案的得出都是由學生自主進行,每個問題都可得出不同的答案,教師不做過多干涉,只在其中只扮演問題的“引導者”和話題方向的“掌控者”角色;而后者是教師提出問題由學生回答,教師進而進行點評從而使得問題的答案趨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