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1 08:35:1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小班美術教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教學目標:
1.大膽嘗試用手指印畫,通過欣賞、觀察范畫作品,引導學生用手指印作畫,并能夠在指印上做出各種創意的聯想。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手指印畫的樂趣。
3.嘗試進行手指印畫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體驗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利用手指印畫大膽地創造出各種形象,并添畫組合成有趣的圖形。
教學難點:
感受手指變化后印畫所帶來的趣味性指印的聯想和畫面內容的組合等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教學準備:
課件、范畫、顏料、調色盤、水彩筆、圖畫紙、指紋紙、濕紙巾等。
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
以《手指歌》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師:(出示課件)小小手,真能干,十個指頭本領大。蘸蘸顏料印一印,添添畫畫真有趣。
同學們從兒歌中你知道了什么?
十個手指頭也有秘密,大家看一看,發現了什么?
那么手指蘸上顏色印出指紋,我們可以讓它變成什么呢?
二、出示范例,引導學生欣賞
出示課題《小小手》,課件展示范例,了解指紋添畫的奇妙之處。
三、結合兒歌,示范指紋添畫的畫法,學生體驗。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我是怎么讓指紋大變身的。
2.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示范指紋畫的畫法。
兒歌:小小手,真能干,十個指頭本領大。蘸蘸顏料印一印,擦干手指換顏色,然后拿筆畫一畫,馬上變成桃子,,色彩干凈又美麗。
3.(出示課件)你能把這個指紋變成什么?讓學生試一試,說一說自己是怎么做的。
四、操作實踐,體驗創作的樂趣
師:同學們你們剛才的表現真棒,你們的手指印會怎么變呢,老師很期待看到你們的成果,用添加的方法,把你印出來的手指印也來變一變吧。
1.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開始創作(配樂)
2.學生們自由創作,教師巡回指導,疏通難點。
五、展評添作、體驗成功
1.展示作品,貼在板上展示給大家,看一看、評一評,選一選誰的作品畫面最漂亮、誰的想法最有趣、誰的顏色最鮮艷……
1、運用多種材料制作新穎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來的方法。
2、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大膽創新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動手制作的細心品質。
教學重點:材料的的創新與小相框的多種造型的設計。
教學難點: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設計。
課前準備:圖畫紙、黑白筆、生活中的小相框實物;各種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廢舊物品。課件、示范作品。
教學過程:
一、播放相冊,激情導入。
1.師生問好。
2.師談話:今天,我為咱們四(2)班的同學準備了一件禮物,想知道是什么嗎?(想)同學們仔細看好了。
3.播放電子相冊。
4.師:同學們,喜歡這個電子相冊嗎?(喜歡)那你們看了之后,有什么想對老師說的嗎?剛才我們光顧著欣賞了,有誰發現這些照片在老師的手中發生了什么變化嗎?
5.學生自由回答。
6.教師相機導入課題:對,加了精美的相框,照片變得更美了。今天,就讓我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給照片做個富有個性的相框吧!
7.板書課題:自制小相框。
二、自主探究,總結方法。
(一)小組研究:
1.(課件出示一組圖片)師:首先請同學們欣賞一組圖片(各種材質和造型的相框圖片),請把你們看到的記下來。
2.
師:(出示相框實物和示范作品)今天老師還準備了一些實物相框和我自己制作的相框,請同學們欣賞。同學們也可以把課本打開,對照書上的參考圖片,邊看邊想。然后各小組選擇一個問題,對照樣品進行研究。
3.課件出示研討的問題,小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質來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樣的相框造型與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3)怎樣將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各小組匯報研討的情況。
師:經過熱烈的研討,各小組一定有了結果。請小組長把研討的結果整理一下,然后向全班同學匯報。
(二)暢談構想:
1.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準備的材料,談談自己的設計構想。
師:下面,請各位同學拿出準備好的材料,談談自己的設計構想。
(指名兩三個同學回答)同學們的想法很好,老師很贊賞。可是老師在做示范作品的時候,發現相框的支架不太好做。誰有什么好辦法幫幫老師呢?(生想)
2.學生參考收集到的資料,研究如何更好的為相框設立支架。
師:這樣吧,拿出手中的材料試著做個支架。待會兒,我要看誰的相框立得更穩。做的時候,你們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提出來讓大家幫助解決。
(課件出示)(1)你在制作時都會遇到哪些問題?(2)你在制作過程中用哪些手法,需要哪些工具,應該注意什么?
3.學生制作支架,解決問題。
(三)教師示范:
師:(小結)課前,我做了幾個相框(出示示范作品)。像這個整塊紙板對折,做成的臺歷式的;像這個用舊掛歷制作,可以掛到墻上的掛式的;還有像這個用硬紙板做成的支架式的。制作這個支架的時候,我可傷腦筋呢。我先用一個橫著的支架,想讓相框立在桌子上,結果,由于相框太大,立不起來。然后,我想啊想啊,就加了一個豎著的支架,你們看,現在就能穩穩當當的站在桌子上了。
1.結合示范作品和課件中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講解與示范。
師:想知道老師是怎么制作這個相框的嗎?(想)那好,我就講講。……
另外,看大屏幕,這里也有兩種簡單的方法,大家一起學一學吧。
2.老師簡略講,學生認真聽。然后總結出基本步驟。
師:看了老師的示范,你們能總結出幾個基本步驟嗎?(根據老師的提示,總結出四個基本步驟)
三、自由創作,適時點撥。
20′
師:掌握了方法,我們的制作就會變得簡單。現在請看作業提示,同學們要仔細閱讀喲。
1.出示作業要求:
作業提示:自選材料,設計制作小相框,裝點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誰的相框
更新穎、更漂亮。
(1)大膽創新,合理巧妙地運用各種材料、方法設計制作。
(2)造型美觀,色彩搭配和諧。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3.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給選材不當的和不會裝飾的進行指導。給速度太慢的給予幫助。鼓勵同組同學互相幫助,可以共同完成一個相框。
四、作品展覽,進行評優
5′
(一)展示作品,互相觀摩。
簡介:出示自己的作品,向大家做簡要介紹。
師:看了這么多的相框,聽了他們精彩的介紹。同學們一定想說點什么。現在我們進行互評:你覺得教室里同學們的作品哪個最吸引你呢?說出吸引你的理由。還可以為你的好朋友提點建議或者幫他修改一下作品。甚至看看別人的,比照自己的,找找存在的優缺點。
五、總結課堂,拓展延伸。
(略)
1.課后,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為自己制作一個成長相冊。
2.
課后為家里的長輩制作有個性的相框,要求突出平安、幸福和長壽。
附:板書設計
6.自制小相框
基本步驟:
一、挑選材料。
情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表現力和追憶能力。
認知:認識自然界特別是周圍事物中存在的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
操作:學習用簡潔的線條來表現出物體的近大遠小的變化。
教學重點:
認識物體近大遠小變化的規律,并用彩筆把變化了的物體畫出來。
教學難點:
在繪畫實踐中應用所掌握的透視原理和規律,使描繪的物象更真實。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各種圖片等。
學生準備:自己喜歡的制作工具及各種材料等。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
1、我首先設計了“雙胞胎”朋友這一環節,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讓學生欣賞有明顯的近大遠小效果的“自行車賽”圖片,讓學生感受畫面透視的效果,打開學生思維。
2、挖掘出生活的經驗
五年級學生都知道“近大遠小”現象,卻不知道“近大遠小”的原因。
3、面對疑惑和不解。
讓學生帶著任務走進“近大遠小”,探究其中蘊藏的奧秘。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近大遠小
二、引導啟發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要重要。因此,我把質疑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抓住教學中的疑點和難點,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魔術”,通過線條大小變化帶給我們的不真實感,拋出“請同學們討論為什么出現這一現象?”總結:原來呀!咱們人的眼睛和照相機是一樣的,都有一定拍攝的角度。靠的近的遮擋的視覺角度就大,反之就小。因此,就會出現“近大遠小”的現象。逐步強化近大遠小的規律,啟發鼓勵學生思考探索,各抒己見,總結出觀察、思考,可以得出結論,解決教學難點,增強學習信心,使學生體驗喜獲知識,邁向成功的歡樂。
三、感知與體驗
環節一:動手小游戲
伸出左手遮住左眼,右手伸直慢慢的往右眼上靠近,是不是感受出來了?這就是視角被遮住了,在我們今天看來……在古代……(引入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故事)強化概念吸收。
環節二:找一找視線中的近大遠小
近大遠小的現象是我們眼睛帶給我們的錯覺,那么只要是我們視線里的事物就應該都存在這樣的規律,跟老師來找找。
圖①
向日葵
(花盤的近大遠小規律,遠處山坡上樹木和向日葵大小比較)
總結:近大遠小
適用于所有景物
圖②
樹林
(樹與樹間的間距、樹木的高低,梳理出近寬遠窄、近高遠低、近處清晰,遠處模糊
等同原理透視規律。
環節三:學習透視分析圖
通過剛才的觀察,我們確定近大遠小的現象無處不在,那么怎樣準確地表現出來呢?咱們一起來學習透視分析圖!
①
了解視平線的由來
②通過透視線找出消失點
重點交代
垂直于地面的“樹”
學生進行一次作業(畫出名作《林蔭道》透視示意圖)
環節四:作品欣賞
圖①
中國畫《沙漠之舟》
圖②
西方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圖③、④
學生作品
著重點撥學生作品中樹木“不垂直”地面的錯誤。
環節五:課堂練習與課后拓展
練習要求:
在小作業上進行二次修改
運用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畫畫你生活中的景物,畫出縱深感。
用你擅長的畫法作畫,提倡用色彩直接表現,可以選擇水粉、水彩筆、油畫棒。
四、反思與評價
作業布置成展,師生共同點評,側重畫面的縱深感、景物的正確透視。。
1.
知識與技能
掌握泥條成型的方法和裝飾手法,并制作出新穎美觀的小花瓶。
2.
過程與方法
學生在觀察、欣賞、體會、探究的過程中,運用比較、交流、討論等學習方法,用泥條成型的方法制作出造型別致的小花瓶。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創作中感悟陶藝作品的美感,體驗泥塑制作的樂趣,形成良好的審美取向,能將所學用于美化生活,表達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學習泥成型的方法,創作一個造型新穎美觀的小花瓶。
教學難點:
花瓶造型別致,裝飾美觀。
教學準備:
別致的小花瓶的教學課件、陶泥、裝飾花瓶的物品、舊報紙等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同學們,老師給你們帶來兩份小禮物,想知道是什么嗎?讓學生摸一摸,猜一猜,在打開看一看,讓學生揭曉答案。(是兩個不同的花瓶)
2.說說這兩個花瓶的不同之處?(一個是橡皮泥做的顏色很好看,另一個是一件陶器,是陶泥做的花瓶。)知道最早的陶器是怎么來的么?觀看視頻,一起找答案(學生通過觀看,知道了我國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文化傳統的國家、在無數的傳統文化的瑰寶中,陶藝就是其中之一。)
小結:早在約一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和世界上其他的先民就發現,被水浸濕后的泥土具有一定的粘性和可塑性,曬干后就會變得堅硬起來,被火燒烤之后,就會變得更加堅硬結實,可以盛水,盛物,于是陶器就隨之產生了。唐宋以來,中國瓷器遠銷世界各地,被稱為“瓷器之國”。英文“china”的原意就是“瓷器”。
3.你們想不想親手試一試陶泥的感覺,拿起陶泥摸一摸、在來捏一捏,你有什么感覺?(感受陶泥的特點,比較柔軟,可塑性很強)在來玩一玩好不好
,看看誰一分鐘之內讓陶泥大變身?(通過游戲復習玩陶泥的基本方法:壓
搓
捏
揉等)看來你們已經掌握了玩泥巴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用陶泥做個別致的小花瓶。板書課題—別致的小花瓶
二.新授:
1.從剛才欣賞到的視頻中,我們了解到,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陶藝文化也源遠留長,在這近萬年的歷史中,留下了很多舉世聞名的藝術作品。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組作品。
學生欣賞:
新石器時代
大汶口文化
《陶鬶》
新石器時代
馬家窯文化
《旋渦文瓶》
新石器時代
仰韶文化
《繪鶴石斧文彩陶缸》
新石器時代
龍山文化
《蛋殼陶杯》
(通過欣賞遠古時期的陶藝作品,感受祖國悠久的陶藝文明,提高審美修養。)
小結:這些作品現如今都成為珍貴的藝術品了,主要是讓我們感悟下它們的獨
特造型和古樸的美。
2
.讓我們從遠古走進現代,想一想,生活中在我們身邊,你都見過哪些造型有趣的花瓶?
(通過回憶說出平日所見,為下一步花瓶造型設計做鋪墊。)
3.
請同學們觀看,這一組是現陶藝花瓶和玻璃花瓶,看看這些作品給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呢?(通過對比感受陶器質樸、隨意的美。)
小結:用陶泥制作的花瓶雖然不象玻璃和陶瓷花瓶那樣晶瑩漂亮,但它那樸素的材質和隨意的造型,卻散發出一種獨特的藝術氣質。
4.
制作演示
A.出示投影
我們來看看這一組陶瓶,請同學們注意觀察,他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分別出示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泥條成型法,這節課我們以泥條成型的方法制作一個別致的小花瓶。,
B.那么怎么制作呢?(演示并板書)首先我們先來做個準備工作,先把整塊陶泥平均分成幾小塊,分別用手柔軟。(師生同時練習)
5.(1)根據我們設計好的花瓶造型,要先做個瓶底,選一塊陶泥,把它接近圓形,或者適合瓶身的外形,根據瓶子的大小,確定瓶底的大小。
板書:
做瓶底
(2)搓泥條。保持泥條粗細均勻,注意雙手配合,力度適當,以防泥條斷裂;搓泥條時是從中間向兩邊均勻用力,而且是用雙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捻。盤泥條。將泥條提起向上盤,每盤一圈,用手指輕輕按壓,讓泥條粘接牢固。盤條時要認真仔細,下面的泥條不能太細,否則會立不穩;根據花瓶造型的不同,適當調整盤筑泥條的外形變化。搓泥條
+盤泥條==盤筑瓶身(板書)(通過觀看、動手練習,體會創作過程。)
6.
裝飾:
怎樣才能讓它更加別致呢?在什么地方添加更合適呢
?(演示添加法,制作裝飾小物,添加到花瓶瓶身。)
7.
觀看投影:老師的花瓶漂亮么?回想一下老師的第一步是怎么做的。(強化制作方法步驟)
8.
投影出示學生作品,說說你最喜歡哪個作品,用了什么裝飾方法?(通過欣賞
學生作品,發現泥塑方法及裝飾手法。了解泥條排列變化形成的花紋裝飾效果,
添加法,刪減法以及組合法。)
9.
下面請同學們分小組小聲討論下你想做一個什么樣的別致的花瓶:(小組討論,匯報,引導學生打開設計思路,形成小組整體的的藝術構思。)
10.
除了同學們剛剛說的,其實泥條還可以做出各種有意思的造型呢。(課件出示欣賞圖片古樸質感的陶藝作品)
三.藝術實踐
1.
下面老師來說一下今天的創作要求;動手去做只屬于自己的藝術品。(在設計與制作過程中,打開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領悟溝通、協商、策劃、與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感受團隊合作的力量。)
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四.展示講評
自評,互評。找到每件作品的閃光點。
小結:
瓶高插長花,藏徑而露香色。
圓瓶低小
插矮花,更顯其柔。
圓柱瓶形,不加修飾,更顯其古樸,別出心裁。
透著陶泥清新的味道的一件件小藝術品,從我們自己的手中誕生啦,開心么?(生:
非常開心)今天我們用自己的小手制作了特別精美,別致的小花瓶,大家都樂在陶中啊,你們都表現的非常棒,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課中能創作出更加精致、古樸、獨一無二的作品來裝扮我們的生活。
《別致的小花瓶》教學設計
丹東市五緯小學
吳
1.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活動以折紙,添畫,展示等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折紙,添畫部分我采用欣賞,觀察等方法,引導學生回憶,想象熱帶魚的形態,花紋,色彩,然后通過學生自己識圖制作教師指導的方法完成折疊添畫部分的學習,展示部分可組織學生將制作好的熱帶魚按大小,前后,疏密關系粘貼好畫面后,請學生用貼魚泡泡的形式評價作品。
2.學生分析
一年級小學生愛玩好動,有很強的好奇心,自制自己喜愛的小制作能讓學生體驗無限快樂。本課是集折、剪、貼、畫為一體的綜合制作課。本課在教學上應充分利用孩子好奇、愛玩的特點,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并通過思考、討論、交流等活動,激發學生無限的創造。
二、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掌物拉折的方法,折出漂亮的熱帶魚熱帶魚。
2、能力目標
能運用前畫或撕貼的方法進行裝飾。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熱帶魚的折紙方法步驟,裝飾美化。
2、教學難點:
拉折成雙三角。
四、教具學具
1、教具
課件彩色筆白紙油畫棒
2、學具:
教材彩色筆白紙油畫棒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步驟
1.創設情景。
播放課件:熱帶魚(同時配以故事幫助學生欣賞)
今天,在美麗的深海里,要舉行一個別開生面的服裝展示會。熱帶魚們都開始準備起來。看!小胖魚買來了漂亮的花衣服,小瘦魚訂了一條美麗的紅裙子……大家都積極的準備著。可是小扁魚一直遲遲沒有來,小魚們誰都不知道為什么。
2.質疑激趣。
提問:影片上誰在干什么呢?
生:熱帶魚們在準備服裝展示會。
師:借機板書:“熱帶魚”。哪誰遲遲沒有來呢?
生:只有小扁魚沒有來
師:誰能說說為什么沒有來呢?
生:是小扁魚沒有花衣服吧!所以不能來參加服裝展示會。
師:那我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生:給小魚穿上花衣服呀!(真聰明!你想的辦法真好!)
師:出示課題《穿花衣》,我們這節課來學習《穿花衣的熱帶魚》那現在我們一起請小扁魚出來好嗎?
3.探究折法。
3.1.看教科書折紙示意圖。(投影出示)
師:誰能告訴大家圖上的虛線和箭頭表示什么意思呀?
生:圖上的虛線表示折痕,箭頭表示折的方向。
師:出示課件“折紙步驟演示”。
師:漂亮的熱帶魚怎樣折呢?現在讓我們四人一組,相互幫助,相互研究,比比看,那組最聰明,最先折好熱帶魚好嗎?
師:巡回指導。
生:折熱帶魚。
師:同學們都會折嗎?有什么困難嗎?
生:會。
師:那么誰會當小老師告訴老師應該怎么折嗎?
A.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對角對折,折成三角形。
B.把這個角向上折,反過來,另一個角也向上折,折成正方形。
C.拉開變成三角形。
D.將三角形三等份,折出魚尾。
師:請同學們看看老師折的好嗎?謝謝小老師!
3.2.出示折好的魚。
師:想一想誰能說說用什么辦法給小扁魚穿上花衣服呢?
生:可以用彩筆畫,也可以用彩色紙進行撕貼。
3.3.探究裝飾方法。
師:老師也帶來了一些熱帶魚大家想見見他們嗎?
生:想。
師:請同學們觀賞老師為大家帶來的熱帶魚好嗎?(課件出示:各種魚圖片和范魚)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能說說嗎?
生:看到了黃色的熱帶魚,身上還有橢圓形的藍花紋。
生:看到五彩的熱帶魚,身上有不同的曲線顏色很美。。。。。。
師:現在,同學們想好了嗎?想為小扁魚設計什么樣的花衣服呢?誰想說說呢?
生:我想……
生:我想設計……(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
師:現在,請同學們把你們想好的漂亮花衣設計出來,看看誰設計的花衣花紋最漂亮,色彩最艷麗,誰是最棒的設計師好嗎?(學生自主表現,老師巡回指導對有新奇想法的同學及時的鼓勵表揚,對有困難的同學及時幫助。配上音樂)
4.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的手真巧,設計的花衣服真漂亮,小扁魚非常高興。他很想對同學們說些心里話。請同學們想一想,小扁魚會對同學們說些什么呢?
生:……
生;謝謝你們我的朋友……
生:我也要向你們學習去幫助有困難的朋友。
西安學大教育-免費咨詢電話:400-0066-911轉分機10843
【高新區】紫薇校區、高新校區、渭南高新校區
【其他機構也不錯哦,可以多咨詢幾家】
西安聚智堂名師教育-免費咨詢電話:400-0066-911轉分機14972
【高新區】高新校區
西安京翰教育-免費咨詢電話:400-0066-911轉分機77685
【高新區】 科技路校區、高新一中校區
西安智康教育-免費咨詢電話:400-0066-911轉分機84595
【高新區】科技路校區、糜家橋校區
【招生對象】小學一年級—高三學員
【熱門課程】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奧數作文閱讀
以上的是各個學校的免費咨詢電話,課程費用因年級不同、科目不同收費不同,家長如需給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可直接撥打上面400免費電話咨詢。
免費預約試聽電話:400-0066-911轉分機10843
溫馨提示:400免費咨詢電話使用方法--先撥打前十位,聽到語音提示“請輸入分機號碼”后按“轉分機”后的幾位分機號即可。您可以咨詢最近校區、價格、師資等情況!
瀏覽十個廣告,不如一個400免費咨詢電話了解快!
********************************************
如何才能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并且長久地保持學數學的興趣呢?
一、情景引入、誘發興趣
要想把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來,就要采用各種教學方式來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在每堂課的開始,便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這時要緊緊抓住孩子們的心,進行情景式導入,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還處在喜歡聽故事的年齡階段。所以我在每節新課的前面先編個小故事來吸引學生。使學生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如我在教學“5的乘法口決”時,編了這樣一個故事:小羊、小豬、小狗、小鹿要過河去找它們的媽媽,條件是必須按各自的號碼找到自己的路線,否則就過不了河。誰能幫它們算一算,找一找呢?這時,學生興高采烈地爭著說:“我來幫、我來幫。”我就趁機指幾個心情比較迫切的學生讓他們計算,其余的學生也在不知不覺中口算了起來,幾道學過的題他們很快就算出來了,可是有一道是有關5的乘法,是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他們不會做。我立刻說,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新內容,那么你們想不想學呢?他們高高興興地說“想”,于是好的開端就此展開了。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31-01
小班剛入園的孩子又哭又鬧,他們對美術活動感興趣嗎?怎樣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讓他們在游戲時進行美術活動,還要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呢?……我接過以前的美術教案后,一直在思考。游戲是兒童的生活,兒童的美術活動也是一種游戲。我面對的是一批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該怎樣入手呢?選擇哪些內容比較合適呢?在我教小班美術的這幾學年里,我一邊實踐,一邊不斷反思,究竟怎樣才算“面向全體幼兒,以幼兒發展為本”?
一、充分的準備是美術教學的有效保障
1、進行有關知識準備,提高美術方面的能力
為了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讓小班幼兒在我滿滿的一桶水里取到一杯水,我利用節假日學習了《兒童繪畫成功施教策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早期教育》(美術版)等有關書籍,特別仔細閱讀了小班美術教學的有關內容,從中汲取營養,提高認識。通過學習,我在小班的這一年美術教學中底氣十足。如:在小班開展第一次繪畫活動《顏色妙妙妙》時,孩子剛入園不久,哭鬧聲還此起彼伏。我利用幼兒好奇心、求知欲比較強的特點,像變戲法一樣變出一盒油畫棒,我問幼兒:“你知道這是什么嗎?”通過提問引出這是“奇妙的小畫筆”,并告訴幼兒:老師用它想畫什么就能畫出什么。我邊講邊順手用不同顏色的筆在黑板上的畫紙上畫著,我一連畫了幾樣物品,活動室里不知什么時候沒有了哭聲,一個個寶寶睜大眼睛目不轉睛地看著我畫……通過這次繪畫活動,我發現幼兒很喜歡畫畫,有的喜歡邊畫邊講,有的則相反。
2、慎重選擇教學內容
閱讀完以前的小班美術教案,我發現這些教案確實是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活動,但我覺得內容的選擇上有點偏,很多活動都是圍繞“色”開展的,有的涂色,有的用色,有的玩色……這些活動對于處在涂鴉期、象征期的孩子來說能激發和保持興趣嗎?能很好地發展他們的創造力嗎?我又該換掉哪些內容呢?從閱讀過的書籍中,我很快找到了了答案:愛涂畫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喜歡的活動,孩子們常常會在美術活動中表達內心的心情和對美術的感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活動。”“單調的涂色練習和臨摹活動都不是孩子所喜歡的”……有了理論支持,在選擇教學內容上,我顯得理直氣壯了許多,我決定選擇各種類型的美術形式穿插安排:繪畫、涂色、手工、泥工、拓印、手指點畫、噴刷畫等,其中繪畫的次數比其他形式安排得略多。通過這一學年的實踐,我發現我沒有錯,我班的孩子美術興趣越來越高,動手能力越來越強,做到了“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活動”。
3、反復推敲教學目標
教育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是指引教學活動的方向,也是最后要達到的要求,是檢驗活動是否有效的依據,它制約著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因此,活動目標必須制定得明晰合理,并具有整體性和可操作性。這樣才能使幼兒得到充分的發展。我選擇小班美術教學內容前,學習了有關書籍,并考慮到自己的教育對象是一群小班孩子,我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制定出符合我班現狀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過程的精心開展是美術教學成功的關鍵
1、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繪畫
席勒在《美育書簡》中,通過對游戲和審美自由之間的關系的比較研究,首先提出了藝術起源于游戲的觀點,認為藝術是一種以創造形式外觀為目的的審美自由的游戲,揭示了精神上的自由是藝術創造的核心。游戲是兒童的生活,兒童通過游戲來展現其潛在的精神。
2、多媒體的合理運用
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是創造性思維和發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為了開闊他們的眼界,增長見識,我常制作課件,運用多媒體讓幼兒欣賞中外名家和兒童優秀美術作品。欣賞過程中,引導幼兒產生感受、理解和發現作品表現手法和含義,使他們在獲得藝術“營養”的同時,激發他們大膽地表現與創新。
3、技能的傳授有必要
小班孩子雖然有繪畫興趣和熱情,可是他們受其認知發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經驗少,他們如果再缺少繪畫技能的話,就會無從下手。事實就是這樣的,在我沒有傳授繪畫技能前,給幼兒發繪畫紙和筆,多數幼兒只會亂涂亂畫,也有幼兒坐著一動不動,還有幼兒就是喊:“老師,寶寶不會畫!”……因此,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傳授簡單的繪畫技能必不可少。一旦幼兒掌握了繪畫技能,他們就會忙得不亦樂乎。
在生活中,小年齡幼兒有著強烈的模仿成人行為的欲望,他們會情不自禁的想參與各種各樣的勞動,比如切菜、洗碗、掃地等。為此,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做中學”的理念,選擇了幼兒最熟悉的一些食物,引導幼兒應用目測區分物體的大小,并嘗試使用常見的工具改變物體的大小,發展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滿足幼兒參與勞動的愿望。我還幫助幼兒將自己的操作過程表達出來,以培養幼兒的記憶力、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工具,培養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通過目測區分物體間明顯的大小差異,嘗試使用一些工具改變各種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達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1、各種食物:黃瓜、茄子、蘑菇、白菜、豆腐干、西瓜、蘋果、梨。
2、各種工具:勺子、剪刀、小刀。
活動過程:
1、認識各種食物。
師:老師的百寶箱里藏著許多東西,你們相知道他們是什么嗎?老師請小朋友把他們找出來告訴大家,好嗎?
2、預測“大變小”的可能性
(1)、我們能把這些食物裝進瓶子里去嗎?
引導說出“瓶子太小,食物太大。”
(2)、怎樣才能把這些食物放進去呢?
根據幼兒的反應適當的運用一些動作提示,以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工具。
3、進行“大變小”的實驗
幼兒嘗試運用各種工具使食物變小,并把食物放進瓶里。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表達實驗過程。
有意識的提問“你用什么把什么變小了?”
有的幼兒在工具選擇上存在問題,引導幼兒嘗試使用其他工具,看看用什么比較容易“變”
有的幼兒一直使用一種工具,有意識的引導他們大膽試用其他工具。
強調行為習慣的養成,用完的工具放回原處,用抹布擦手,并進行安全教育。
4、師幼共同探討
(1)、討論問題一:你是怎么把食物放進瓶里的?
引導幼兒說出“我把它變小了。”進一步提問“你是怎么把它變小的呢?”引導幼兒回憶操作過程,幫助幼兒說出工具名稱,并用標記圖表示。
(2)、討論問題二:刀是什么樣子的?
回憶“刀”是什么樣子的,強調刀有“很鋒利的一面”,提醒幼兒要用刀的這一面來切東西,但不能去碰。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里的刀和家里的刀有什么不同,并告訴幼兒老師提供的刀是安全的,而家里切菜的刀有危險,不能玩。
二則、說課稿:會說話的標志
活動來源:
此次活動選材于人教版學前班社會領域《各種各樣的標志》。標志廣泛地運用于人們的生活。綱要中提到:“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志和文字符號的興趣”。我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能為幼兒理解的標志符號,通過學習,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
目標分析:
為了既能圍繞教育總目標,又能突出教學內容自身的教育價值,此次活動,我制定了下面幾個目標:
認知目標:
對幾種常見安全標志的圖案意義有初步的認知,并能對其進行分類。了解禁止標志、警告標志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目標:
培養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規則意識。
過程分析:
總述:
基本流程:
以游戲《開汽車》導題――自由探索,認識標志――看情景圖片選擇標志,區別認識標志――標志歸類――幼兒自主貼標志,讓學習內容生活化。
教學方法有:討論法、知識遷移法、游戲法、觀察法等。
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幼兒能根據標志上的圖案分析與辨別,基本了解安全標志的符號、名稱和意義。
教學難點:一類標志的規范性名稱及其教育意義。
分述:
一、通過游戲《開汽車》,引發幼兒的思考,激發幼兒的探索探索興趣。
1、游戲《開汽車》幼兒隨著音樂開汽車進入進入活動室,教師出示紅綠燈提示牌,指揮交通:紅燈停,綠燈行。
2、教師提問:老師沒說話,你們為什么一會兒停車,一會兒開車?你在什么地方見過紅綠燈?紅綠燈告訴我們什么?(歡快的游戲音樂,活潑有趣的游戲內容,使幼兒情緒愉快地投入活動,啟發性的問題可以引發幼兒教育思考,能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望,自然地導入活動主題。)
二、自由探索,認識標志
1、幼兒自由選擇標志圖,觀察并相互交流討論標志上的內容與所表示的意思。老師巡回傾聽,引導幼兒觀察。
2、利用幻燈片展示所有的標志圖。讓幼兒集體觀察,并請個別幼兒找出剛才自己手里的標志,說說自己對圖片意思的理解。(在這個環節里,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給孩子創設了自由探索的空間,讓他們在觀察、交流、討論中,初步理解認識標志,對孩子對標志的理解,我不及時評價對錯,而是把這個機會讓給幼兒自己去發現。使幼兒帶著疑問,饒有興趣地進入到下一環節。)
三、看情景圖片選擇標志,區別認識標志。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并根據內容選擇相應的標志。
第一幅圖是:一位小朋友正在爬欄桿,然后提出問題:我們該告訴圖上的小孩什么?你手里有適合貼在這兒的的標志嗎?
第二幅圖是:小朋友取開水喝的場景。針對此圖,我設計的的問題是: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我們需要怎樣提醒她呢?用個什么標志貼在這兒合適呢?
2、利用幼兒選擇的這兩種標志,引導他們觀察比較兩種標志的不同之處。
(在這一環節里,我沒有先教幼兒認識標志再解釋標志,而是引導幼兒通過逆向思維來認識區別標志,即讓幼兒先看情景圖片,然后根據圖片內容選擇標志,從觀察形象直觀的情景圖片到找出抽象的相應標志,使幼兒從具體到抽象,深刻地理解認識標志。在引導幼兒觀察兩種標志的不同時,我會用一些啟發性的語言,暗示性的動作,引導幼兒自己去細致觀察,最終發現,發展幼兒細致觀察的能力。)
四、標志歸類
學前班的幼兒,邏輯思維已初步發展,具備了一定的分析、歸納能力,此環節的設計,會適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滿足孩子發展的需要。
1、標志分類,集體感知每一類標志的特點:這些標志是什么形狀的?有些什么顏色呢?初步建立類概念。
2、引出禁止標志和警告標志的概念。
3、介紹禁止標志。觀察并思考:圖上畫了些什么?它會是禁止我們做些什么呢?你們在哪兒見過這種標志呢?(這些開放式的提問有利于幼兒進一步探索與思考,有利擴展,整理幼兒的經驗。在幼兒結論的基礎上,教師整理并與幼兒一起得出每一種標志的規范名稱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4、警示標志的方法同上。
5、遷移學習經驗,引導幼兒討論:我們的教室,我們的幼兒園哪些東西,哪些地方會有危險,什么樣的標志適合貼在哪兒?
五、結束活動
以游戲活動《爭當小衛士》作為本次活動的結束部分。最后由教師帶著這些小衛士,把適合的安全標志貼到教室和幼兒園的一些危險物體或地方,來保護我們其它小朋友的安全。主要引導幼兒能能過“玩中學,玩中記”,復習鞏固本次活動所學的安全標志的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鏈。
六、預設效果
此次活動,希望能充分發揮孩子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讓幼兒在探索中自主發現并掌握各種標志符號,滿足孩子發展的需要。詣在通過兩項目標的達成,促使孩子生活質量的提高,即安全與教育。
三則、小班科學活動教案:輕和響
一、活動目標
1、知道聲音有輕有響,并能加以簡單區分。識字:“輕”、“響”。
2、在看看、聽聽、玩玩的過程中,探索不同事物在易拉罐里搖晃的不同聲音。
3、樂意參加常識探索活動,并學會在生活中主動探索。
二、活動準備
1、易拉罐若干(多于班級人數),半數裝有釘子或者豆類,半數裝有紙或者小木棍。
2、“響”“輕”立式字卡各兩份。
3、錄有伴奏音樂的磁帶,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引題。教師直接出示四只易拉罐。并對其進行一定的解釋。
2、通過聽聽、看看來進行觀察。
①教師搖一搖裝釘子的易拉罐,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么聲音?(響)請幼兒(幼兒食品)對聲音進行模仿。
②教師搖一搖裝紙的易拉罐,提問這是什么樣的聲音?(輕)
③教師展示“響”,“輕”字卡,并將兩只易拉罐分別放在相對應的位置。
④教師將另外兩只易拉罐分別搖一搖,結合幼兒的意見對其進行區分擺放。
⑤開易拉罐。教師引導:“這些易拉罐里面到底裝的是什么呢?我們來看一看吧!”教師分別打開四個易拉罐,并把里面裝的東西倒出來,分別在幼兒面前進行進距離的觀察。
⑥小結:這些東西都是不一樣的,他們放在易拉罐里面搖一搖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
3、通過親身操作進一步感知輕和響。
①教師引導:老師這里有這么多的易拉罐,我一個人玩不了那么多,我請小朋友跟我一起來玩,好嗎?
②教師提要求:在拿到易拉罐的時候不要隨便的搖,要先把易拉罐抱住,等到老師請小朋友們操作的時候才可以搖。小朋友搖一搖以后,聽聽這個聲音是輕的還是響的,是響的,就站在響字寶寶旁邊,是輕的,就站在輕字寶寶(寶寶食品)一邊。
③幼兒操作,找到相應的字寶寶并站在旁邊。
④教師檢查,糾正。
4、用易拉罐來給音樂配伴奏。
①聽音樂一遍,區分響的一段和輕的一段。
②幼兒和教師一起根據音樂輕響來給音樂伴奏。響的一段由拿響罐的小朋友搖,輕的一段由拿輕罐子的小朋友搖。
四則、美術活動:《泡泡畫》說課稿
小一班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美術活動《泡泡畫》。
一、說教材
吹泡泡是幼兒熟悉又喜愛的游戲,吹泡泡不僅有趣,而且新奇。特別是在太陽底下吹泡泡,吹出來的泡泡顏色豐富多彩。我選擇并設計適合小班幼兒學習特點,貼近小班幼兒生活的“泡泡畫”活動,旨在讓幼兒在蘸蘸、吹吹、按按的過程中,學會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畫的技能,充分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根據《綱要》藝術領域“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的要求,結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于:
1、知識目標:鞏固對紅、橙、綠三種常見顏色的認識,感受色彩的美。2、技能目標:大膽選色,學習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畫。3、情感目標:體驗與同伴合作活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活動重點:學習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畫,注意衛生,體驗活動的快樂。活動的難點:學會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畫的技巧。活動的準備:(詳見活動設計的準備)。充分有效的活動準備是美術活動成功的前提。本活動準備既關注幼兒已有經驗的積累與參與,如在活動前讓幼兒玩玩吹泡泡的游戲,也注重教具的實用性與作畫工具的合理性。如選用的吹泡泡的工具,是特別長的吸管──這是因為我認為這樣可使幼兒避免吸入泡泡水,使用更安全。畫紙是每組一張,這樣可以避免幼兒間的畫紙被擋住,而且更能讓幼兒在活動操作中大膽地操作,不用擔心會吹出紙外。
二、說教法與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采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1、情景教學法:在活動中,我創設了“小魚吹泡泡”這樣的情景,讓幼兒能夠很快的進入到活動中去。2、觀察法:在活動開始時,請幼兒仔細觀察泡泡水的顏色。通過觀察,使幼兒對顏色進行辨別。3、提問法:對幼兒進行一些啟發式的提問,有助于幼兒對顏色有進一步的認識。活動中孩子們運用了1、多種感官參與法。幼兒在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吹一吹、按一按等多種方法來獲得對泡泡形狀、顏色的知識體驗。2、操作法:幼兒動手操作吹泡泡作畫,在與教材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探索和學習,獲得泡泡畫的技能。操作法對幼兒學習美術具有決定性意義,因而操作是本活動的主要環節。布盧姆提出: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每個幼兒都能達到高水平的學習。因此,在操作中,我想盡量讓幼兒有充足的時間來操作材料,在充足的時間里積累經驗,以獲得技能。活動也證實了這一點,第一個上來示范吹泡泡的女孩在后來的操作中成功了。
三、說活動程序
總的設計思路是:根據小班幼兒學習的特點和本活動目標要求,設計以“向小魚學習吹泡泡”為中心主題,以教師的示范幼兒練習為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流程是:出示范畫導入介紹作畫工具(鞏固對顏色的認識)師幼合作示范(蘸顏料吹泡泡按泡泡)幼兒分組練習活動評價(展示幼兒的泡泡畫,請爸爸媽媽觀賞)。(具體的活動程序見活動教案)
四、說反思
情景創設的導入很能吸引起幼兒的注意,興趣的確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所以在看教師繪畫的時候,幼兒個個全神貫注地聽著。小班幼兒對于吹泡泡很感興趣,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畫能激發他們對繪畫的興趣,由此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積累相關的繪畫經驗,讓幼兒對美術課產生喜愛之情。活動中,以師幼合作的形式來示范泡泡畫的制作,更能激發孩子的操作熱情。可是,活動中我卻犯了一個不該犯的錯誤,居然忘了向孩子們交代操作的要求,比如泡泡水要放在桌子的中間,只能吹,不能吸,還有就是忘了為孩子們準備濕的擦手布了。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五則、健康活動教案:小雞捉蟲
目標:
1、發展幼兒快速跑的能力,且不與他人碰撞。
2、能在游戲中感受到快樂。
準備:母雞、狐貍頭飾各1個、小雞頭飾若干、“蟲子”若干、錄音機、磁帶、“小雞家”“狐貍家”的場景。
過程:
一、開始部分(準備活動)
1、雞媽媽帶幼兒在“老母雞”音樂的伴隨下進入活動場地,音樂停止,雞媽媽說:“雞媽媽我真能干,看看我今天生下了哪個蛋寶寶!”幼兒隨即蹲下做蛋寶寶,老師巡視。
2、雞媽媽邊巡視邊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
幼兒答“我們伸出小腦袋!”(帶幼兒活動頭部)
3、雞媽媽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
幼兒答:“我們伸出小翅膀!”(帶幼兒活動肩、臂部)
4、雞媽媽又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
幼兒答:“我們跳出蛋殼了!”(帶幼兒活動腰、腿部)
5、雞媽媽問:“誰知道我們出去玩時應該怎樣走?”(引導幼兒說出要一個跟著一個走并進行隊列練習)
二、中間部分(跑的動作練習)
1、雞媽媽:“寶寶們越來越棒,現在媽媽要教你們一個新的本領:小雞捉蟲(模仿捉蟲的動作),如果在找蟲時遇見了大狐貍,我們可要趕快跑回家里。”
2、練習快速跑的動作,提示幼兒要快速前后擺臂。
3、帶雞寶寶到樹林里找蟲吃,遇到狐貍后快速跑回家里。
4、在家里巡查有沒有丟失的小雞,并同寶寶一同商量救同伴的方法。
5、帶寶寶一起去救同伴,要求:輕輕跑出去躲到大樹后面,等媽媽把同伴救出后一起快速跑回家,同事注意不要撞到同伴。
6、雞媽媽再次帶寶寶捉小蟲,捉到后把它快速帶回家,可別讓狐貍給抓走。
7、回到家中分享食物。
三、結束部分:
帶雞寶寶做整理活動,帶回活動室休息。
六則、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兩只老虎
目標
1、培養幼兒參加韻律活動興趣。
2、讓幼兒體驗邊唱歌邊做動作的快樂。
準備
1、幼兒已會唱《兩只老虎》的歌曲。
2、多媒體課件、老虎胸飾、錄音機、磁帶。
過程
1、幼兒戴好胸飾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1)你們這些小老虎真可愛,我知道你們還會唱《兩只老虎》的歌呢,你們愿意唱給我聽聽嗎?
(2)師幼一起演唱。
2、引導幼兒逐句創編動作。
小老虎你們喜歡跳舞嗎?那我們今天就來跳《兩只老虎》的舞好嗎?可是我還不會跳呢!怎么辦呀?那我們今天就一起為《兩只老虎》的歌編一些好看的動作,
(1)想一想“兩只老虎,兩只老虎,”可以做什么動作?(鼓勵幼兒與別人做的不一樣)
(2)我知道小老虎有很多本領,現在請你把跑的本領做給我看看。那“跑得快,跑得快,”我們怎么做?除了往前跑還可以怎么跑?(請個別幼兒示范不同的方法,然后集體做)
(3)這兩只老虎長得很奇怪的,你知道哪里很奇怪嗎?(教師可提示:它們一只沒有什么?還有一只沒有什么?)那,沒有眼睛怎么做?沒有尾巴呢?我們一起來學學看。
(4)這兩只老虎長得真的很奇怪,那歌曲里的“真奇怪,真奇怪,”我們可以用什么動作來做?我們一起來學學。
3、完整表演
(1)引導幼兒完整表演
集體表演:我們編了這么多動作,那我們一起連起來跳一遍好嗎?
個別表演:誰還會用不同的動作來跳一遍?我們用他的動作也來跳一遍好不好?
(2)創設情境,用不同的動作完整表演兩遍
小老虎真能干會跳舞了,媽媽現在帶你們去幾個好玩的地方跳好不好?看!現在我們到了什么地方?(草地)請你們用最喜歡的動作來表演一下!
5、創編歌詞及動作
(1)兩只奇怪的老虎,一只沒有眼睛,一只沒有尾巴,那如果還有兩只奇怪的老虎,你猜它們會沒有什么?(幼兒邊說邊做動作)
教師與幼兒一起邊演唱創編的歌詞邊做動作。
眾所周知, 不管是什么領域的活動,要使幼兒產生興趣,選材至關重要。適合幼兒年齡特點, 符合幼兒學習興趣的教學內容,是成功教學的首要條件。小班的美術活動更是如此。
(一)貼近生活、熟悉的題材
由于小班幼兒認知發展水平有限,生活經驗較少,往往只對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熟悉的和感興趣的事物有繪畫創作的興趣。因此, 我們堅持從幼兒熟悉或感興趣的題材入手,選擇美術活動內容。如根據幼兒喜歡小動物的特點,選擇了《胖胖豬》《小魚吹泡泡》《母雞下蛋》等繪畫內容。玩具也是孩子們喜歡的,在主題《玩具總動員》中,我們設計了《開火車》《滑滑梯》等教案,還從他們熟悉的人、物或食物入手,如《幫媽媽繞毛線》《大氣球、小氣球》《好吃的餅干》等等。這些幼兒熟悉的內容題材生動有趣,富有游戲性。因為我們懂得單調的涂色練習和艱澀的臨摹活動都不是小班幼兒所喜歡的,他們更喜歡在輕松、有趣的游戲中進行學習。
(二)日常游戲中挖掘題材
游戲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每天我們都會組織幼兒玩一些游戲, 如音樂游戲、體育游戲、語言游戲等。我們發現在這些游戲活動中有著豐富有趣的美術教學題材可以挖掘。如,在玩過音樂游戲網魚后,可以讓幼兒學畫交叉的斜線漁網 在體育游戲摘果子后,引導幼兒畫圓形的果子及涂色;結合語言游戲狐貍和小雞,畫橫線、豎線,變成柵欄等,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一定會發現一日活動的游戲中蘊藏著許多有趣的教學內容。
二、采用游戲性的教學方法,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
小班年齡階段的幼兒,其繪畫能力的發展處于象征期,這是一個從涂鴉到概念畫的過渡時期。我們常常能夠看到:在造型上,類似的線條、圖形代表著極不相同的事物;對色彩的選擇具有很大的情緒性,畫面色彩單一,涂色無序、不均勻;在構圖上,不注意物體間的大小關系,控制不住所畫物體的范圍;在構思上往往是先動筆,后構思,沒有目的。畫著畫著,發現自己畫的形象與某物相似,就說自己畫的是什么。這一時期,幼兒的繪畫能力較涂鴉期已有了明顯的進步, 他們正處于嘗試探索的階段,開始運用自己掌握的圖形大膽地表現事物,并努力用語言去補充自己的表達, 思路比較靈活,可變性很強。如在成人看來極其簡單的線條、圖形,幼兒可以說出讓你驚訝的內容。針對小班幼兒繪畫能力的發展特點,在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涂鴉游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把打開藝術殿堂大門的鑰匙。小班初期,幼兒喜歡隨意涂鴉,他們往往沒有目的的亂涂、亂畫雜亂的線條、大塊的色團、具有象征意義的物體輪廓,畫著畫著,發現自己畫的形象與某物相似,就說自己畫的是什么,這就是幼兒的涂鴉畫。這個時期的幼兒有初步的視覺形象的感受力,能用簡單的線條畫出象征物體的外部輪廓,但不注意形體的完整,側重意趣的表現,往往按照自己的愿望,任意夸大所畫對象的形象。可是這樣的畫對幼兒來講已經有了很重要的意義,應保護幼兒的這種涂鴉欲望。
了解了這個時期幼兒繪畫能力的發展,我們開展了涂鴉游戲。涂鴉的目的并不在于幼兒要畫出什么形象, 而是為了滿足幼兒隨意作畫、自由表現的需要。如在戶外活動時,幼兒偶然抬頭看見天上飄著一朵朵的白云,發現白云有的像蘑菇, 有的像獅子幼兒興高采烈地想象著白云的形狀。看到幼兒如此的興致, 我說:我們把白云搬到地上來吧!隨即,拿來了粉筆,讓他們自由地在地上涂畫著白云。
(二)情境訓練
在激發幼兒繪畫興趣的同時, 也要對幼兒進行技能的訓練。但純技能的練習顯得枯燥、乏味,幼兒不感興趣。那么,如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既接受技能的訓練,又增強了對繪畫的興趣呢? 我的策略是:情境化教學。如:將小油畫棒作掃帚,紙作房間來進行大掃除,以練習畫直線;以給長頸鹿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為由,來學習方形的畫法;小魚會唱泡泡歌,讓幼兒練習圓形的畫法等。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境性游戲化的教學手段,讓教學過程生動、有趣,更加符合幼兒學習的特點。
(三)表現形式多樣化
活動中,使用簡單的繪畫材料, 如油畫棒、記號筆, 表現形式單一, 時間長了幼兒就會失去興趣。而多種繪畫材料的提供,使繪畫表現形式多樣化, 能夠產生不同的作品效果。
1.玩色。小班年齡階段,幼兒的色彩辨別能力發展較快,對色彩有著較濃厚的興趣,因此在引導幼兒感知與運用色彩方面, 將重點放在激發、維持幼兒對色彩的興趣與增強對色彩的敏感上。玩色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主要運用水粉顏料,讓幼兒進行倒色、刮色、實物拓印、手印、點畫等,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感受色彩。水粉顏料容易出效果,有很好的滲透性,幼兒比較感興趣。如,玩具汽車是幼兒的喜愛之物, 用汽車來作畫幼兒一定倍感興趣, 方法是將車輪上蘸滿幼兒自己喜愛的顏料,隨意在馬路(大紙)上來回開,留下五顏六色的車痕, 在交叉的車痕中用各種形狀的積木拓印和手指點畫, 畫面的色彩效果棒極了。幼兒一定會為自己如此精彩的作品而歡呼雀躍,激動不已。又如,手印畫是小班孩子很感興趣的作畫方式, 在手與顏料的碰觸過程中, 孩子們體驗著玩色的樂趣, 手印變小鳥, 變樹葉有趣的形象更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就這樣,我懷著牛皮筋彈起的夢想,考入浙江幼師。說實在的,就在畢業實習那陣子,我就懷著疑自己選擇了不喜歡的職業。那時在行知幼兒園實習,為了第二天能上好課,帶好一天的活動,前一天晚上要開夜車準備教具、備教案,一直到凌晨兩點多,眼皮打架了,頭也痛了,還要反復檢查教案、教具是否都準備好,天天如此。天天給自己加油鼓勁:我絕不能上一堂失敗的課。當我看到孩子們獲得的微笑時,當我的實習成績得到園主任、指導老師的充分肯定時,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喜悅和自豪:我可以當老師了!
十九歲,我真正跨進了幼兒園的大門,做了一名幼兒教師。迎接我的是一束束純真而帶著探究的目光,孩子們打量著我這個自己也需要老師的老師。 " 別忘了,你是勇敢強健的爸爸、溫柔慈祥的媽媽、善良可親的姐姐,是博學多才的智者,還是和他們一起嬉戲的伙伴…… " 理智在不時地提醒著我。我微笑著走進孩子們的中間和 " 小男了漢 ?quot; 腦門頂著腦門,手腕扳著手腕地比試,跟 " 小公主們 " 一起唱呀、跳呀。從孩子們那友好、信任的目光中,我讀到了孩子們的心底的聲音:老師,我們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