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0 20:47:0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教育心理學課程,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通過闡述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研宄在教育情境下人類學習、教育干預效果、教學心理以及學校組織的社會心理學,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目的。“教育心理學”可應用于設計課程、改良教學方法、推動學習動機以及幫助學生面對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各項困難和挑戰,作為師范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合格乃至優秀中小學師資、服務基礎教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過去很長時間,“教育心理學”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與師生的期望、課程自身的作用、信息時代教育的發展以及未來教師職業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沒能充分地體現課程設置的價值,影響了師范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及質量。將慕課應用于“教育心理學”教學,實現教育心理和信息技術的廣泛融合,對培養高質量的教育人材、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一 “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的現狀與慕課優勢
目前的“教育心理學”課程在各高校普遍采用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運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輔以案例教學、小組討論和情景教學等多種方式,最后采用考試的方式進行評價。這種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是巨大的進步,但與信息時代的要求相比仍然具有局限性。
慕課帶來了世界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1 慕課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解決了受眾人數少的問題
教育心理學研宄如何運用學生的學習及其規律,去設計教育、改革教育體制、優化教育系統,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養的心理學原則。師范類在校學生不但要學習這門課程,廣大的中小學教師、有志于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員以及教育管理者都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地深入學習和理解。目前的課堂教學模式僅限于選修這門課程的學生,受眾人數過少。慕課是集互聯網、云服務、移動技術、數字教育資源于一體的云教育信息化平臺,開放性的傳播優勢打破了以往小范圍的教育模式,實現了不同國家、不同區域、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學員不受個人身份限制,只要在網絡注冊,就可以通過在線學習的方式獲取教育資源。
2 慕課匯集了眾多學者的智慧,解決了信息載量少的問題
目前,“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內容以教材為主,輔以教師收集的各種案例,信息量少,形式單一,知識缺乏廣度和深度。教育心理學具有廣泛的應用人群,是廣大教育工作都在關心和探討的問題,每個人的研宄成果和心得都可以作為資源為他人提供參考和借鑒。慕課突破了一位教師的界限,可以是一所大學、多所大學、其他社會機構,甚至是更多個人直接上傳視頻、文本、音頻來參與教育內容的提供并在全球分享;不局限于傳統的教育心理學知識,更注重知識的綜合性、普適性、生成性,實現在線開放課程教育內容的多元化和海量化。用戶只需使用PC、IPAD、移動設備等各類終端接入網絡,就可隨時隨地從教育云平臺中的海量教育資源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學習資源和服務[2]。
3 慕課體現了教育人性化,解決了被動學習的問題
葉圣陶強調,教育的根本價值和目的是“育人”,是培養“自覺的、自動的、發展的、創造的、社會的”人。教育心理學作為研宄教育的心理學,更要重視教育的人性化功能,確立人性化的教育理念,體現教育對發展完整人的價值。信息時代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大學生個性鮮明、自主意識強烈,以灌輸或強制等傳統教育方法己經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慕課的自主選擇性充分體現了人性化的特點,以學習者為中心,解除外來的強迫與控制,體現人本主義思想,為學習者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學習內容提供了可能。慕課在學習內容呈現方式上靈活多樣、富有吸引力,在學習方式上適應數字化時代碎片化學習的特點,不受學習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學習者根據個人情況自主選擇學習,對難于理解的知識點還可多次重復學習。
4 慕課加強了互動交流,解決了偏離教書育人本質的問題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溝通交流是學習對方長處、完善自己個性、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過程。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者要注意在自己與學生之間建立細膩的情感聯系。”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課下忙于備課和收集案例材料,課上大部分時間用于講授,溝通交流的時間、精力較少。教育的本質是“教書育人”,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通過交流建立起師生間親密的關系,教育思想才能引起學生共鳴,講授知識才容易被接受,才更容易塑造學生完美的人格。慕課減少了教師講課、備課和準備材料的時間,有更多精力與學生面對面或網上交流,實現講授為輔、交流討論互動為主的方式,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優化“技藝傳授”的過程。慕課還暢通了學員之間的交流渠道,滿足了學員互相學習、情感交流的需要。
二 “教育心理學”課程慕課教學模式變革
教學模式是在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的教學行為規范。慕課實現了教學的全程參與,核心在于強調“學”。從根本上挑戰以往強調“授”的課堂教學模式,反映以“學”為本的教學價值取向,實現由“授”到“學”之權利關系的轉變。慕課應用于“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必須實現教學模式的變革,使之與慕課相適應。
1 教學目標由單一目標向多層次目標轉變
在教學模式的結構中教學目標處于核心地位,教學模式與教學目標之間具有極強的內在統一性,教學模式必須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設計。慕課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學目標要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慕課的學習者除了部分為了獲得證書和學分之外,更多的是出于較強的個人意愿,因此,要設計分層的教學目標,以適應“教育心理學”課程的廣泛性。同時,借助于教育心理學的思想和方法,深入發現并掌握學生生理、心理的變化和發展規律。
2 課堂教學由傳統課堂向翻轉課堂轉變
“慕課”與傳統“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明顯特征是“翻轉課堂”,學生在課外完成大部分知識學習,課堂成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互動的場所,側重深入的分享、探討和解決問題。“翻轉課堂”結合了直接講解與建構主義學習,實現了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研究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多樣化的資源,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5]。
3 教學活動由單一化向混合化轉變
混合學習是將多種教學手段、教學資源、教學環境、教學策略等進行混合,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將傳統學習與網絡化學習結合起來,使二者優勢互補,能夠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程明鳳[6]針對“教育心理學”課程采用問卷方式對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高達55.2%的學生對灌輸式教學方法不滿意,44.8%的學生認為只有一點收獲。以慕課為契機,學生更渴望教學活動混合化。
4 教師角色由傳播者向引導者轉變
在慕課視域下,教師的角色不再以知識的傳播者為主,而是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情境創設者、信息導航者。結合“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師的主要職責是目標任務引導、自主學習過程引導、拓展學習指導、集中面授輔導和個別指導等,真正實現以慕課資源為載體、以學習者自主學習為中心、以教育者引導學習為前提的自主學習模式。
5 考核方式由最后考核為主向平時考核為主轉變
課程考核是評價教學效果的尺度,能夠檢驗學生理解與掌握的程度。“教育心理學”課程不像理工學科,沒有嚴格的推理,前后章節沒有非常緊密的邏輯關系。因此,為了與慕課相適應,必須形成過程考核的評價體系,讓教育評價標準回歸到學習本身[7]。學習成績由平時考核與最后考核兩大部分構成,并以平時考核為主。平時考核采用線上線下聯動的形式,實現自動評價、教師評價、學員互評等多種方式相結合,改變過去“平時不學習,考前猛用功”的學習方式。
6 選擇適合于教學的xMOOC類型
慕課按照教學服務理念分為兩類:cMOOC為知識建構型,基于聯通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創造、自治與社會網絡學習;xMOOC為知識傳播型,基于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側重于知識的傳播與復制。本文研宄的“教育心理學”慕課課程,主要服務對象是在校學生,因此,適合xMOOC類型,結合傳統課堂的教學組織形式,使成熟的教學模式在網絡空間拓延,滿足學生的需要。
三“教育心理學”課程慕課教學資源開發
慕課教學資源是實施慕課教學模式的物質基礎。慕課教學資源開發涉及諸多問題,本文針對以下五個方面展開研宄,為慕課資源開發提供指導。
1 構建與慕課相適應的知識體系
知識體系是多層次結構,一個上層由多個下層構成,上下層之間可能存在著交叉知識。知識體系構建不能僅局限于一本教材,而應充分吸收其他教材和各種資源的優點。慕課對課程內容、知識結構、知識點、學習安排等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必須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知識體系。同時,要遵循建構主義理論,將學生學習的新知識與己有知識相聯系,形成新的知識體系。為了使“教育心理學”慕課資源便于推廣,要考慮各種受眾人群的需求,因此知識體系構建必須涵蓋宏觀教育、微觀教育、家庭教育和歷史教育等各個方面。
2 通過建設規范為資源開發提供保障
規范意指明文規定或約定俗成的標準。在建設初期要組織專家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技術規范,使整個開發過程規劃合理、脈絡清晰,按既定的標準進行操作,避免重復建設或無序開發。“教育心理學”慕課資源建設規范既要遵循通用的慕課建設技術規范,又要與自身的課程特點和規律相結合。通用的建設技術規范包括媒體格式要求、基本信息編碼規則、制作過程及要求、資源存取及信息安全等方面。
3 通過內容的多元化完成不同過程的學習
慕課包括線上和線下兩個部分,需要提供與這兩個部分相適應的學習內容[1'線上內容包括教師負責制作的部分和學生參與構建的部分,前者包括授課視頻、課堂聯系、課后測驗、課后作業、教材講義、考試題、知識擴展、虛擬實驗室等,后者包括課程維基、問題討論、交流互動等;線下內容包括線下答疑、學習社區、翻轉課堂等。實現這些內容,需要使用“教育心理學”教材或相關研宄者提供的文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動畫、課件等素材。
4 “微課”可作為慕課內容的有效補充
“微課程是伴隨教育信息化發展到Web2.0時代而出現的一種全新的資源類型和課程表現形式,具有時間短、內容選擇靈活、課程之間相對獨立及主題性強等特征,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和多元智力發展的需要,提高了學習者的興趣及主動性。”可見微課程是一種基于信息技術、以視頻多媒體為載體的新型課程教學模式。從時間來說,微課程呈現的時間較短,一般在10分鐘以內;從學習內容來說,微課程是為微課而開發的課程,內容短小精悍;從知識結構來說,它往往抓住某一問題點、知識點,結構清晰地展示所要表現的知識。
2.微課程在教育心理學應用意義。
首先,微課程在教育心理學上的應用,將有助于教師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微課程是指在較短的時間內,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的一種微型教學視頻,是微型學習的一種形式。”教育心理學教學內容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微課程由于抓住某一個問題點進行結構化呈現,這就為教師突出教育心理學知識重點、突破難點創造了條件。其次,微課程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參與愿望。微課程由于其精要,加之豐富的呈現形式符合學生的接受方式,因而能夠有效促進教育心理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激發學生參與教育心理學學習的愿望。再次,有助于構建更為開放的教育心理學教學模式。微課背景下,教育心理學教學模式受到了挑戰,傳統教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微課程與傳統課程教學模式能夠形成有益的互補,發揮各自優勢,微課程在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上的應用,將使教育心理學教學更為開放,更富有活力。
二、微課程在教育心理學中的應用
1.利用微課程創設情境。
目前學生普遍認為教育心理學學習比較枯燥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心理學教學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例如“心理發展”這部分教學內容,如要使學生了解心理發展連續性與階段性、定向性與順序性、不平衡性、差別性等內容,教師單純地采用講解法是難以取得較好的效果的。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微課程來創設教學情境,援引生活中“心理發展”的案例,通過微課程呈現出來,構建起教育心理學與生活之間的橋梁,創設出生動的學習情境,使教學回歸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教育心理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等。
2.開展形式多樣的課程學習。
(1)互動學習。
互動學習主要包括師生、生生學習等模式。微課背景下,師生互動學習主要有課堂討論學習與課外學習等兩種形式。課堂討論學習主要是教師抓住一個教育心理學話題,可以是一個知識點,一個易錯點等,例如職校學生心理發展的一般特點,抓住這個焦點,開發微課程,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強化學生對職校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的了解;課外學習是教育心理學課堂學習的前置、補充與延伸,教師通過微課程,或對課堂學習內容高度概括,或對教學內容拓展延伸,或引導學生對學習的重點進行前置性學習等。生生互動是指將學生納入微課主體,學生通過微課展示教育心理學學習成果、學習心得、學習困惑等,在班級空間進行互動,調動學生學習教育心理學主動性。
(2)片段學習。
微課最大的特點是短小精悍,教育心理學教學可以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將教育心理學知識點進行分解,構成微課程片段,這些片段既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又互相關聯,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例如在學習職業學校學生心理發展矛盾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通過微課程逐點剖析:生理成熟和心智不成熟的矛盾;理想我與現實我的矛盾;自立與依賴的沖突;心理閉鎖與交往需求的矛盾。這種微課程教學方式,不僅突出教學重點,又有助于突破教學難點。
3.微課程創建自主學習資源庫。
信息化時代,學生的學習不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程,構建微課程學習平臺,將教育心理學學習向課前與課外延伸,豐富教育心理學資源庫。“它通常由簡短的微課視頻及配套資源所組成,教師可在課堂上利用微課作為授課的素材,而學生可通過微課進行預習、復習等,實現自主學習。”課前,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程引導學生進行課前自主性學習,教師將學習方法與自主學習內容濃縮在微課程中,學生通過觀看微課程進行課前預習,提升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目的性;課外,教師可以將課堂學習的知識點、重難點、拓展點等濃縮在微課程中,形成教育心理學系列資源庫,及時上傳至班級學習平臺,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等開展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4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046-02
教育心理學是我國高校師范專業的重要課程,是師范類學生學習的基礎課程,作為教師的基本素質的考核內容之一。教育心理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可以培養學生心理學的基本技能與實踐能力,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以平和的心理狀態進行處理與解決,對高校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與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然而在諸多高校的教育心理學課堂中,體現出注重實踐、淡化理論的教學特點,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時代的發展,因此在新課改的視角下,各位教育工作者應注重教育心理學基礎理論與實踐的共同發展,有效的對教育心理學進行教學改革,進而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效學生,以下為筆者對此給予的相關分析與建議。
1.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現狀
1.1教材與學科課程的問題。目前我國使用的教育心理學教材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注重社會實踐。第二,注重理論基礎[1]。在以往的教育心理學課堂中,往往是以教育實踐為核心,覺得教育期間出現的各種心理特征與現象皆可以作為教育心理學分析的對象,因此教育心理學的教材一般是以理論知識、基本技能、思想素質、審美技能與個性差異等角度加以組織與實行,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教育心理學會容易失去涉及到其他學科的研究價值。
在西方教育心理學走進我國學術領域的過程中,我國專業教育心理學者以挖掘本學科的心理特征為目標,走進學術領域中的極端,也就是注重實驗探究,淡化教學實踐的理論需求,促使我國的教育心理學與西方的教育心理學教材相接近。
1.2教學手段與評價存在的問題。目前我國諸多高校教育心理學科教師主要采用演講的方式組織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教育心理學涉及的教學內容通常會與構建注意理論、人本主義理論以及合作探究等教學手段相關聯,然而在實際的教育心理學課堂中,往往是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對心理學的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階段,無法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心理學的中心內容,導致學生實踐活動的效果并不明顯,長時間下來會影響我國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腳步[2]。
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學的教學評價常常以筆試的形式進行,但是考試卷上涉及的內容大多數是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與相關概念。這樣,大多數的學生會在考試之前努力學習,在考試之后全部忘記,并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與教育心理學學科的素養,甚至使教育心理學的教學失去意義與價值,以致于學生缺少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思維的靈活轉變能力。所以,這種教學手段與評價方式會在某一個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影響高校教育心理學課堂的長久發展。總之,高校教育心理學教學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2.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路徑構建策略
2.1整合教育心理學結構框架。所謂的教育心理學,主要是結合學生身心發展趨勢與學生學習特點,對學生主體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其教學的內容涉及到心理特點與發展、一般心理教育、分類學習心理、心理理論教育、教學心理與教師心理等多個方面。
心理特點與發展教育是指關于皮亞杰、維國斯基等人士的心理發展特征;一般心理教育是指學習動機、學習生理變化機制與學習遷移等內容;分類學習心理是指與創建知識體系、解決問題的手段與學習方式有關的學習內容;心理理論教育是指注重基礎知識,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創新新知識,產生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教學心理與教師心理是指教學環節的設計、學生個體的差異、現代先進技術等使用教育。總體而言,教與學兩者在教育心理學課堂中相互促進、相互作用,共同為教學的有效發展服提供服務[3]。
2.2注重實踐訓練。教育心理學開設的最終目標是引導學生科學的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進而保證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因此,教育心理學的中心應被理解為解決問題、情感態度、學習品質與培養學習動機的綜合學科。比如在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系統的組織學生參與具有直觀性與綜合性的活動,觸動學生的心靈,使學生掌握教育心理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同時關注知識點的產生與形成,包括高層次的知識學習與學生心理的自我調節;在培養學習動機時,教師可以對真實存在的教學案例進行動機培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4]。
或者結合成敗的原因引導學生進行歸因學習,依照學生自我管理的理論提升學生自身價值;在情感態度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教師深入了解品德的內在特征,并且組織學生依據現有的知識經驗對社會行為與個體品質進行分析與說明。除此之外,上述的所有內容皆需要依托教育心理學中案例的支持,制定相應的思考問題與探究問題,促使學生從多個方面進行學習,真正的將理論知識的社會實踐相融合,便于學生了解教育心理學的本質內涵,掌握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知識與技能。
2.3創新教學內容。因現今各所高校的教育心理學教材重要研究的是人本主義與構建主義,從學生自身出發,注重學生心理知識的構建,以教材內容為基礎,使學生發展為學材。針對學習心理、心理特點與發展以及品德心理而言,需要體現這三向內容的實效性。以學生為中心需要以掌握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為前提,全面了解學生心理發展過程與發展趨勢,依據皮亞杰的心理學說對學生的身心進行深入研究[5]。
與此同時,教師要面向所有學生,研究學生學習過程與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在教育心理學課程中,教師應給予教學環節設計、教學手段與教學評價高度重視,善于使用先進技術開展教育活動。對于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教師需要基于多元智能化教學思想與其實際的價值,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學習與發展的最佳學習方式。由此,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自身與學習的關系,進而在多個學習領域中加強自身的社會認知,提高學生自身學習水平。2.4改革教學手段與評價思想。高校教育心理學的教學手段與評價思想需要進行改革,教師應及時更新自己的思想,時刻保持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關注學生主體參與式的發展與教師與學生之間友好關系的建立。對于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問題,可以在課堂中引導學生直接學習,或者為學生創設問題學習情境,鼓勵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質疑,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心理學課堂中。同時,教師可以針對某一個問題,與學生共同探究,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與意見,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活躍課堂氣氛,有效的開展教育心理學教學活動。
此外,在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背景下,教師需要善于利用先進教育技術,比如多媒體技術、實時投影技術、電腦教學一體機技術等,將教學內容與相關案例制成課件,以微課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對教育心理學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賦予課堂生動性與趣味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領會與掌握,進而掌握相應的學習技能。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課堂上應加強精細講述力度,涉及到與教學主題與思想內涵的內容重點強調,促使教育心理學的課堂活動順利進行。
2.5小組學習與研究。高校教育心理學教師需要結合現有的知識與學習經驗,激發學生實踐熱情,促使學生主動的走進教育心理學知識的世界,感受到知識世界奧秘。比如在引導學生對知識技能的學習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依據社會行為形成特點,引導學生主動的學習并思考知識,幫助學生構建教育心理學學習體系,擴展學生知識觀,全方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
由于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的師范教育性質,國內大多數的對外漢語教學專業都將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開設。雖然對外漢語教學專業具有師范教育的性質,但是在其課程設置中,和師范大學的師范專業相比,其開設的教師教育類課程較少。在這種情況下,像其他師范類專業那樣學習教育心理學就會存在諸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不能將這門課程的內容和其他語言類的專業課程結合起來,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的教育心理學必須學科化,即從教育心理學轉向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本文試圖從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兩個方面探討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的課程建設,以期拋磚引玉。
一、學科取向———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課程體系探索
(一)教育心理學的學科目標與發展趨勢
每一本教育心理學教材都會給教育心理下一個定義,無疑教育心理學的定義反映了教育心理學的學科目標。筆者對教育心理學給予的定義是:研究學校教育情境中的學與教相互作用的心理學規律的科學。這里對這一定義中的核心詞“學與教的相互作用”做一說明。首先,這一核心詞包含了教學中涉及的兩大因素,即學習的因素和教學的因素。其中,學習的因素包括學生、學習內容等方面,教學的因素即教師教學這一方面。在教學中,教學效果或學習效果的達成并不是由學習因素或教學因素單一方面決定的,而是由這兩者共同決定的。其次,這一核心詞中的“相互作用”說明了這兩個因素起作用的方式不是簡單相加的方式,而是相互匹配的方式。當學習因素和教學因素相互匹配時,學習效果或教學效果最好;當學習因素和教學因素不匹配時,學習效果或教學效果較差。換句話說,當學習因素改變時,教學因素必須隨之改變,以達到學習因素與教學因素的最佳匹配。也可以說,教育心理學就是探討因材施教的問題,但它又不局限于此,因為學習因素包括學生特點,也包括學習內容等方面。
就教育心理學的上述定義來看,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的教育心理學必須探討如何根據教學對象(不同國別、不同年齡、不同特點的學生)和學習內容(詞匯教學、語法教學等)展開教學的心理學規律。由此,在對外漢語教學專業中開設教育心理學課,單純講授一般的教育心理學內容是不夠的,必須從教育心理學走向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上面從教育心理學的學科目標的角度探討了對外漢語教學專業教育心理學課應轉向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下面從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趨勢為這一觀點提供支持。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梅耶(RichardMayer)關于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趨勢在其所撰寫的著作名稱中得以鮮明體現。梅耶1999年出版的一本非常有影響的教育心理學著作的名稱是Thepromiseofeducationalpsychology:learninginthecontentareas,國內版本的中文譯名為《教育心理學的生機———學科學習與教學心理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在這本書中,梅耶指明了教育心理學從一般教育心理學走向學科教育心理學的趨勢,整本書涵蓋了閱讀、寫作、數學、科學等學科領域的教育心理學規律。這本書雖然沒有涵蓋外語學習的教育心理學規律,但它的意涵卻是清晰明了的。由此可見,教育心理學的學科目標和發展趨勢是完全一致的,對外漢語專業開設的教育心理學必須是學科取向的。
(二)從教育心理學到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
綜上分析,教育心理學要發揮其作用,必然要從一般教育心理學走向學科教育心理學。對于對外漢語專業的教育心理學課來說,就是要建構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的內容體系。一般來說,教育心理學應該涵蓋學生發展、學生差異、學習心理、教學心理和學業評估這五個相互聯系的部分。那么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就要在此基礎上將與專業有關的內容納入其中。在學生發展部分,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應著重探討二語獲得的心理學規律,探索不同年齡階段的國外學習者學習漢語的教學策略。在學生差異部分,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除探索一般的學生差異對教學策略的影響外,還要探索不同母語學習者的漢語教學策略,如我們教授韓國、日本等國的漢語學習者時,教學策略、教材編寫都應有針對性的變化。在學習心理方面,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應該著重探討的是外國學習者學習漢語詞匯、漢語語法,掌握聽、說、讀、寫技能等方面的心理學規律,這些心理學規律和學習數學、學習科學的心理學規律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學心理方面,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應著重探討的是外國學生的課堂管理問題以及漢語作為外語進行教學的教學設計問題。在學業評估方面,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應著重探討的是如何通過考核促進外國學習者掌握相應的漢語知識和技能。如果脫離了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的這些獨特的內容講授一般的教育心理學知識,可能會使學生產生教育心理學無用的認知,導致學生在將來的教學中不重視教育心理學對教育教學的指導作用。
二、整合取向———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教學模式探索
(一)教學內容的整合———專業學習與教育心理學的結合
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的課程體系決定了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的教學內容要將其他專業課的內容與教育心理學的內容進行整合,在講授其他專業課(主要是教學類專業課)的時候要探尋其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基礎,在講授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的時候要探尋其中的心理學理論可為哪些專業課中強調的教學策略提供理論支撐。當學生能夠將其他專業課的知識與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整合起來時,學生便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了深層加工,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才能靈活運用所學習的知識。培根倡導知識就是力量,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只有整合起來的知識才能運用,才是力量。對外漢語教學的專業課包括語言類的專業課,也包括教學類的專業課,上面所提到的專業學習主要是指教學類的專業課,如對外漢語詞匯教學、對外漢語語法教學、對外漢語聽力教學、對外漢語口語教學、對外漢語閱讀與寫作教學等,這些課程中羅列了諸多對應的教學策略,而這些教學策略所依據的理論基礎往往來自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因此,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的教師應從這些課程中汲取所需要的教學材料、教學案例,分析這些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具體的教育心理學理論依據,在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的授課中使用它們,并逐漸積累,形成專業學習和心理學理論基礎的雙向表格。對外漢語教育心理學的教師應該在空白處確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教育心理學還可為其他教學類專業課程提供什么教學策略。
(二)教學方法的整合———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結合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247-01
高職院校中的心理學課程作為一門輔的課程使學生學習專業課程之余能夠得到一定的緩沖余地,為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成長提供一定的保障,是一門很有意義而且必不可少的課程。但高職院校現階段的心理學課程卻存在著很多問題,亟待相關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正確的教育改革方案。
一、高職院校心理學課程存在的問題
充分發現高職院校現階段的心理學課程存在的問題,是解決其問題的前提條件。高職院校心理學課程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方法陳舊。在全國范圍內,不少高職院校對于心理學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單純依靠一本材料來開展整堂課甚至整個學期的教學活動。整個心理學教學的局面呈現出教師死講教材,學生死學教材,考試死考教材的惡性循環。較好一些的教師會在講課的過程中添加一些例子以促進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但卻沒有教導學生如何將心理學知識應用在現實生活中,導致學生雖然理解了心理學知識,但在碰到現實問題時卻無從應用心理學的知識。教師對于課程的重視程度不高,教學方法過于死板,缺乏系統的教學體系,對于學生思維的啟發性不夠,沒有強調創造性的學習氛圍,更無從談及學生能力的提高。
2.理論性過強。高職院校的心理學教師大多將心理學課程與其他課程相同對待,專注將理論性的知識點灌輸給學生,導致學生錯誤地認為心理學課程僅僅是一門知識性的課程。但實際上高職院校開展心理學課程的最初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們的健康心理素質,并保障學生在遇到生活難題時能夠運用心理學知識進行自我心理調節以化解壓力。而現階段的心理學課程卻成為了學生們的考試負擔,不但沒有達到降低學生心理負擔的目標,反而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
二、高職院校心理學課程改革建議
結合高職院校設立心理學課程的最初目標,各大高職院校應該充分認識到心理學課程對于學生和學校的重要性,積極制定和采取相關的改革措施,筆者提供了以下幾個可供參考的教學改革建議。
1.改革課程教學模式。教師不再將理論講述當做最重要的教學內容,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來靈活變更或者添加教學內容。高職院校的心理學課程不同于其他院校,其更加強調的是心理學教學成果能夠為現實所用,學生們在了解和掌握心理學基本知識之后能夠靈活應用心理學知識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自己的技能。高職院校的學生正處在蓬勃發展的年紀,這也是容易被心理問題所困擾的年紀,例如很多高職學生被自信心問題所困擾,還有的學生被以后的就業和生活問題困擾。教師要積極捕捉學生群體中出現較多的問題,有意識地從這些心理問題出發,先將學生們從心理問題中釋放出來,再教授學生們心理學知識。這樣在他們日后遇到心理問題時就可以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因此,教師要將教學重點放在如何教導學生運用分析心理學知識分析并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加民主,讓學生們暢所欲言,這樣才能更好地發現問題,更好地解決問題。
2.注重教導學生使用應用心理學。心理學理論知識雖然十分重要,是學生們學習心理學課程的開端,但如果課程一直綁定在理論教學方面則喪失了心理學的實踐意義。所以,在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中,教師應該在保證理論知識教授完整,學生學習掌握良好的情況下,開展豐富的理論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借用豐富的實踐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例如案例分析和人物訪談等等,將學生們的課堂參與程度提高,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漸掌握運用心理學知識應對現實問題的技巧和能力。
3.改革考試制度。過去的心理學課程考試以單一的試卷考試方式為考核唯一標準,這樣的考試方式簡便易行,但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例如對于學生的評價標準過于單一,沒有顧及學生的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核。因此,在心理學教學改革中,教師應該實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多種評價標準為一體。例如將學生們的課堂表現情況、試卷考試成績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按一定的比例來組成最終的成績,這樣更加能夠體現公平。在課堂表現中,教師應該完整記錄下學生們的回答問題和課堂參與程度的情況,給予一定的分數評價。在試卷考試方面,多設置開放性和創新性題型,不設置唯一規定的標準答案。對于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教師可以采取面試的方式,給予學生心理醫生的身份,自己則充當有心理問題的病人來向學生提問,考查學生對于解決各類心理問題的能力。
高職院校心理學課程改革已經勢在必行,隨著現代社會越來越關注人們心理健康問題,教育界也必然將改革的目光聚焦在問題重重的高職院校心理學課程上。我相信,在經過科學合理的改革之后,學生們的心理素質將會有更好的發展,在未來的人才市場更具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寶峰,王翠萍.教育心理學內容體系發展演變及構建探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01)
一、學生自主性學習內涵及對教育心理學的影響
有研究者給出了這樣學生自主性概念,即“在教育活動中根據自身的偏好綜合運用自身心智去自動處理與自身相關的各類事務的品性”。該概念指出自主性是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與特性去處理外界相關信息,包括主動去學習并獲得相關知識的一種品格。自主性學習有如下特性:
一是正確自我認識:認識自我不僅僅是要確定出自己的優缺點,更為重要的是認識自我的偏好與特點。很多人否定自己的偏好,這其實是在否認自我,對于自主性學習需要首先肯定自我,確定出我自己的偏好,再根據偏好結合自己的心智,獨立思考、理性判定,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斷甚至批判。教育心理學講述的是在教育過程中心理的各項基本知識與理論。這些知識與理論除了純粹的理論之外有大部分是從各項實驗與測試中獲得的,這也就要求在學習的過程中重視這些理論與實驗的獲得過程。正確認識自我就要在學習過程中根據自身的特點,結合學習的內容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相關知識點,結合自身認識去感受教育心理學的內涵。正確自我認識就要突破各類教育模式定式,努力實現學習者的自由表達與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去理解教育心理學的內涵。
二是相對自我獨立性:獨立性與自主性意味著與外界存在差異,自我獨立性是指能夠使用自身的心智要素獨立的做出決斷,擺脫他人的干預和干涉,趨利避害,保全自我。但是相對的自我獨立性是指在通過他人與自己的聯系體現出自身的獨立性,因為人本身是在外部世界的聯系。中體現獨立自主的,沒有外部也就無從談及內部,獨立性是在與外界聯系的過程中的保持自己的思想與品格。自我獨立性就要學生在教育心理學的學習過程中要保持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對講述的理論持懷疑的態度去思考,去分析得到自己的結論。因此,教師在教授知識的時候需要符合學生的認識過程,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思考,也只有這樣才能符合學生的興趣和價值,才能使得學生真正去獨立思考與交流獲得自己的知識。
三是自我認同感:自我認同是在對自身認識清晰的基礎上肯定自己的行為。自我認同不是盲目的自我崇拜或自大,而是通過認真的學習與分析預測可能存在的結果,這樣的過程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性,讓其能夠認識到自身價值。對于教育心理學課程來說,自我認同感是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前期理論的學習后使其能夠將其運用到生活中去,讓這些理論方法在實踐活動中獲得認同與肯定,能夠成功預測部分結果或者能夠根據現象獲得相關理論,使得學生對自己的判斷更加充滿信心。此外,自我認同還體現“在適應性方面,自我認同是自我對社會環境的適應性反映;在主觀方面,自我認同使人具有一種自主的內在一致性;在存在方面,自我認同給自我提供方面和意義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額生活經歷和個性,對于同一件事物的認識和認知都存在差異性,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去獲得與之相應的結果是每個學生的基本愿望,也是讓學生肯定自己的最好方法,只有讓學生感到行進在正確的方向上,才能讓他們更為大膽的往前走。自我認同給了學生更為強大的前進動力。
二、學生自主性學習在教育心理學課程的優勢
首先自主性學習是一種人的權利的體現。每個人都有權利去獲得知識與能力,只有自主的人才能根據自身的需求去追選自己的理想與目標,才能自主的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生活。人擁有了自主的權利后不僅能夠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更為重要的是能夠結合自身心智去創造自己所喜歡的東西。對于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教授過程中需要賦予學生更多的權限,使他們能夠自主的去安排課程,無論是課堂論述或課后的討論都要充分給予學生的自主性,保證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這樣的賦權過程也能夠降低教師的工作負擔,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以引導為主,避免了滿堂灌輸。
其次,自主性學習能夠給學生贏得足夠的幸福感。幸福感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精神上充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對于自主性學習能夠給學生的精神帶來極大的滿足感。有學者通過回歸分析指出自主性與幸福存在正相關,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如果其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主性就會感受不到幸福,甚至是壓抑的話其學習動力就會被澆滅。對于教育心理學本來就是教授人如何快樂的生活與學習的一門心理課程,如果缺失了自主性,戴上壓迫與填鴨式的腳鐐,這樣的學習幸福感就會完全消失,這樣的學習也會激發學生的厭學情緒,在課程的教學中適得其反。
第三,自主性使人獲得尊嚴。尊嚴是外界對于本體行為給予肯定后本體獲得一種幸福感。具有自主性的人對于尊嚴的獲得更多的是通過自己對外界的思考、批判獲得自己的結論,這些結論且為他人所認可。因此,自主性能夠使得這些人能夠剝離外界紛繁矛盾,使得自己保持清醒,這些都是獲得他人尊重的先決條件。教育心理學是讓人獲得自豪感的一門學科,通過教育心理的把握,使得教與學的過程充滿歡笑和尊重,自主性的開展使得每個人在學習中都有主人翁的感受,這樣每個個體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彼此的尊重。
三、教育心理學教學中學生自主性學習行為培養
學生自主性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根據學生的特性將有不同的方面內容需要在教育心理學課程進程中加以實踐。學生自主性培養主要包含情感自主性培育、行為自主性培養以及道德自主性培養。
首先,情感是能夠影響人的一種態度,情感對于教育來說具有主體性力量,因為情感是基礎性的心理現象,是真正屬于個性的東西,情感的獨特性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根本特征。自主性認同是對情感的認同,而在教育進程中情感因素是其主導型作用。人在發展過程中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獲得幸福,而學生的自主性是其幸福與否的重要指標。情感的自主性需要從以下方面激勵發展:第一,重視學生的情感需求。情感需求是每個學生都需要的,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滿足這些情感需要就能夠使之獲得自我認可,其自尊心也得到滿足。教師在教育心理學課堂上需要通過真誠溝通使得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拉近,使得學生從內心認同該課程,強化學生的自信心,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自主性。第二,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激勵。教學過程是學生了解新知識掌握新理論的重要途徑,也是自主性學習的前提。沒有適合的學習氛圍就無法進入學習狀態。對于教學過程需要學生更多的參與教學的環節,如學生可以針對試題的樣式提出自己的意見,也可以對于一些知識點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通過學生的參與教學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性獲得提升,也就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的情感更為愉悅。第三,學習方式改變學習情緒。教學的模式多種多樣,因人而異。不管采用何種教學方式方法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情感滲透進學習過程中。這就要教學過程真正打動學生的內心,使得整個教學進程的能夠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使得被動受教變為主動發掘,這樣就能使得整個教學進程充滿激情。
其次,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行為的自主性根本是形成教學內容與學習動機的契合,使得所教授的知識與學生的學習動機相一致。為了促進學習動機形成,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將學生的合理需求融入教學進程。教師對于學生的心理需求要認真分析與思考,對于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學生的需求需要區別對待,不斷觀察學生在學習進程中的各類現象與問題,與學生多交流與溝通,真切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及需求。但是滿足心理需求不是滿足學生的所有需要,而是根據教育心理學的教學需求,通過鼓勵學生自主理解課程中的知識點與實驗方式方法,甚至直接就讓學生參與某些實驗測試,讓學生直接融入教學進程,使得學生對該門課程知識的理解更為透徹和深刻,也能夠使得學生獲得更大的自信心。第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所謂針對性不僅是針對學生做出分類區別對待,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不同的知識點和問題也要有差異性的教學。學生的差異性表現在多方面,如基本功、學習能力等諸多方面,教師可以采用分類指導,小范圍指導等方式方法去引導學生,最主要的是指導學生去思考和分析并獲得相關結論,可能這個結論不是完全符合現實中的,但是也要幫助其分析其原因,使得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獲得提升。教學設計也要有針對性。先易后難,先簡后繁,讓學生從外圍知識或實驗逐步過度到核心的知識點,不同的授課策略對于學生的理解與掌握有著直接影響,也對其學習興趣有直接關系。好的教學設計能夠使得學生易懂、好學、愛學,最終的結果是學生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教育心理學課程在教學設計上需要把握好理論與實驗之間的關系,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的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1.1新課程的要求
中職語文教學不再是以前所遵循的灌輸講解與課文有關的知識要點、理解文章內容,而是“立足于學習語文和培養相應的職業意識,職業能力結合起來,提高語文應用能力”。教育家章熊先生在《中學生言語技能訓練》中指出:“能力”是個體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個性心理特征,它影響到一個人在某一領域中多種活動的效率。語文應用能力不僅是一種綜合性的聽說讀寫記憶理解感悟能力在社會實踐中的應用更是一種學識修養在職場中的外在顯現。這種能力,必須是在長期的大量的言語實踐活動中有意識的習得知識、訓練技能、開發思維中獲得的。語文能力的形成不僅需要大量的知識與技能做底蘊,還需要個體的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配合與參與。
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把握文本的向度與深度,更要關注學習主體的需要與學習情境,努力形成一種學習的氣場,幫助學生有意識的學習,有意識的習得技能,并把語文學習當成一種自覺,默化為語文能力。
1.2目前中職語文教學現狀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化的發展,技能熱也滾滾而來,家長學生對掌握一門技能有著很高的期盼,學校也隨之對專業課高度重視,文化課受到空前的冷遇,作為重要學科的語文學科也走向邊緣。中職語文教師教學激情也隨之減弱,課上課下不僅漠視著語文教學的培養目標,也把學生的個性特征與心理需求擱置一邊,執教者機械的按照自己的教學特征和意愿,把教學參考搬來搬去,因為沒有教育理論支撐,課堂教學漫無目的,教學目標的設定很隨意,更談不上教學目標的達成,語文課堂依然如一潭死水,少有師生的交流與溝通,更沒有師生思想的碰撞。新課程背景下的中職語文課程依然是換湯不換藥。
2.中職語文學科的有效教學需要教育心理學的支撐
任何一個教育者都知曉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它的研究范圍不僅包括各科教學中學生的各種知識、技能及能力的獲得問題,同時包括學生的思想、行為規范及品德的形成與發展問題。
目前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是提高新時期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學文化素養和職業能力。如何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學文化素養和職業能力,是每個中職語文教師必須研究的問題,因為中職學校的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中考競爭中的失敗者。失敗的背后都有著諸多失敗原因。或家庭重視不夠,或智力因素欠缺,或學習能力不足,或學習興趣寡淡,或學習意志缺失,或學習品質不優。他們來到中職學校也有著諸多不同的想法和心理。他們帶著美好的就業愿望步入中職學校,想學得一技之長,在社會立足。因此他們漠視文化課的學習,更意識不到文化課的學習對他們的綜合素質的提高,職業能力的形成以及未來的人生起著怎樣的作用。
由此中職語文教師肩負著重大的教學使命,必須要用高度的責任感來對待本學科的教學,致力于中職語文教學研究,研究中職語文教學的教學規律,學科特點,研究如何提高中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研究與分析學生認知現象,研究學生學習過程。
3.中職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需要有教育心理學理論來提升
教育理論對于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意義都十分重大,掌握教育理論有助于樹立科學的教育觀,有助于解釋教育實踐,指導教育實踐,推動教育發展,也有助于提高教學水平,總結教學經驗,探索教育規律[1]。
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歸結于教師隊伍的積極努力。培養高素質的勞動人才,更需要一批高素質的,積極進取,勇于探索的教師隊伍。中職語文教學有別于普通高中,不僅僅是知識面的寬廣問題,也不僅僅是知識點的難易問題,而是應該緊緊圍繞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依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學習品質,能力尋找到屬于中職學校的自己特質的教學。中職語文教師自身專業化發展也成為新課程的必要。從教師本人來說自身專業化發展最重要的就是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理論水平。教師的知識不僅是學科的專業知識,還包含著學科的教學知識,和課堂上的實踐性知識[2]。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其實質就是教師本人對本學科的專業知識,教學知識的理解感悟,選擇重構和實際應用。遺憾的是很多中職語文教師常常忽略了自己實踐性的知識,也不能明晰的傳達出自己的信念。這就需要我們運用多種理論把它提升出來。
中職語文教學究竟怎樣做才能很好完成他的教學使命應該是每一位語文教師不斷探索的課題。這個永恒的課題,只有在教育理論指導下才能確保它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在教學實踐中完成符合職業學校學生接受能力的智育的各項任務“向學生傳授陳述性的知識,幫助學生將陳述性的知識轉化為程序性的知識,使之成為順利完成各種智慧任務的技能,教會學生習得與應用策略性知識,使之學會高效學習,記憶和思維的技能,成為自覺的自我學習者和自我調控的人”。
4.在教育心理學視點下實施有效教學
4.1研究學生的認知,反思教學行為
當今教育心理學的發展重視學習者在學習中的參與力量,并主張在真實的課堂情境中注重學生是怎樣學習的。作為中職語文課的執教者更有必要在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基礎上,研究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規律,加強教學反思,提高課程實施的水平和效率。我們不妨經常思考:當下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在怎樣的一個社會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個群體?他們處在一個怎樣的認知水平?他們對學習有哪些需求?當下職業崗位對用人的要求是什么?當前中職生所具有的職業素質能否能立足于職業崗位?目前中職語文在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促進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方面應該怎么做?
4.2 關注學生心理,合理利用、科學開發教學內容
職業學校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專業設置很多,且專業之間關聯性很小。但作為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的語文教材卻是相同的。學生之所以選擇不同的專業就是有著不同的心理需求。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應該理性分析我所任專業學生學習水平與心理特點,合理利用教材,要由教科書的忠實執行者而成為自己的課程創設者[3]。在兼顧語文課程共性的前提下能自主設計、選擇、開發、實施和評價屬于自己的個性化課程。語文教師要根據所任專業的學生特點,從他們的需求、愛好和個性化選擇出發,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或剪裁或補白。努力把教學內容與職業生活與專業課程聯系起來,更要與多學科進行滲透溝通,拓深、拓寬語文課的內涵和外延,擴大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
一、高等教育課程教學中運用教育心理的意義及作用
1.意義
一是有助于提高師資水平。我國的高等教育學校有研究型大學、教學研究型大學、教學型本科院校等,無論哪種類型,其對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要求都比較高。在高等學校的教育課程中教學中,教師運用教育心理學進行課堂教學,可以有效的將教師的專業技術理論和實際教學相結合,使教師教育教學的水平不斷提升,從而提升整體水平或綜合素養。[1]
二是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高等教育教學中的課程教學與課堂教學一樣,在教學的整個環節都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的配合。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中,適當、適時的運用教育心理學,有助于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及氛圍、主動的調節教學的方式方法,在教與學中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此外,還可以豐富教師自身的教學藝術,從而全面的提高教學的質量。
三是有助于推進教學改革。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始終是向著科學、全面、合理等方向發展。教育心理的發展作為高等教育教學中的助力部分,對高等教育的發展甚至于我國教育教學的改革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國教育教學也要進行新的變革,傳統的教育教學大部分只注重應試方面,對教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心理研究較少。進入新時期,教育心理學在高等教育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極大地推進了我國新課程教育教學的改革。
2.作用
在我國高等教育課程教學中運用教育心理學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理論上,是對教育心理的學習。聯系高等教育課程體系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課程體系越來越適應學生的發展,也越來越完善。課程體系的完善同時又促進了教學心理學的發展,也是對教育心理學的再學習。另一方面是實踐上,在高等教育課程教學中運用教于心理有助于教師隨時指導和評價自己的教學,改變課程教學中的不合理部分;有助于指導教師解決實際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并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提高整個教育教學的質量。[2]
二、提升措施
1.創設心理疏導機制
學校創新心理疏導方法。高等教育中的課程是一個相對開放的課程,自制能力較弱的學生在開放的教育課程中容易迷失。因此,學校在高等教育課程教學方面應創設一種新的疏導方法或心理機制。而且這種疏導方法或心理機制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大體的范本,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可以自我解答,而且這種疏導方法或心理機制要使得教師與學生都適用,以使高等教育課程教學中教與學的兩個方面都獲得長足、優質的發展。
教師從實際出發進行的心理輔導。從教師方面來說,教師在高等教育課程教學中是教的主體,在課程教學中占據主動地位,對學生課程學習的提升以及心理健康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高等教育課程教學中要結合課程實際,要隨時關注學生在學習、生活及情感方面的變化,隨時改變教育教學策略,要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心理方面的輔導。
2.教師將教育心理學應用于課堂教學中
第一,明確教師自身角色,發揮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的作用。進入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教師角色不再單一,新時期的教師不僅是教書匠,還是學生的朋友;不僅是知識的集大成者,還是實踐的先行者。在新時期高等教育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將教育心理融會貫通與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就要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隨時把握好角色的轉換,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促進課程教學的發展,存進教育心理的發展。[3]
第二,科學有效的組織教學。能動性、有效教學模式研究是教育心理研究的一大方面。教師是課程教學的組織者,要優化高等教育課程教學中教育心理的作用,教師要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做到科學、合理、有效的進行教學組織,促進課程教學的發展。在課程設計階段,要全面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對課程教學效果進行預評估。在課程教學階段,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手段,最大程度的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在課程的總結階段,要做好教學反思,以使課程教學更加科學化。
第三,用好激勵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育心理研究中主動性、情境性研究占很大部分。因此,在高等教育課程教學中,教師適時、有效的激勵策略,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用好激勵策略要求教師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主動性,比如,提問法、獎勵法、激勵法等。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在新時期課程教學中數不勝數,例如,多媒體教學法、情景創設法、懸念法等。[4]
第四,有針對性的采取教育心理學方面的課堂教學方法。進入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我國高校教育課程教學中采用的比較普遍的一種方法是有針對性的采取教育心理學方面的課堂教學方法。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的采取或灌輸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識,不僅提高了課程教學的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心理的發展。
結語
我國高等教育的定義是指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礎上進行的專業教育,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社會活動。綜上所述,在進行高等教育的課程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駐中國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心理學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進行高校教育課程教學的提升方面,學校要創設科學合理的心理疏導機制;教師要實事求是的進行教育心理方式方法的調整、改進,以使教育心理在高校課程教學中發揮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麗琦,劉偉偉.建構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7:64-65
一、教育心理類課程的教學現狀
教育心理類課程是師范類專業的基礎理論課,承擔著培養未來教師教育心理素養的任務。課程還涉及培養學生基本教學應用能力的重要任務,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育心理學類課程卻面臨著諸多問題。作為一名從事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工作十五年的教師,筆者總結了當前高校教育學、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現狀如下。
(一)教學內容偏理論化,教學方法單一,到課率靠點名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以及“兩課”這樣的公共課,都是大班上課,很多老師采用的是傳統的講授法,一講到底,教學內容空洞,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導致課堂枯燥乏味。事實上,上述問題一直存在于高校的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上忽視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對學生專業特點的重視,教學內容上偏重于條文式的知識點陳述與講解,造成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教學效果欠佳。課堂教學中,教師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思考問題方法的引導。一旦出現了學生不愿意學習這門課程有逃課行為的時候,任課教師就采取點名的辦法,把出勤的情況和期末成績掛鉤,迫使學生坐在教室聽課。很多老師經常抱怨學生難管,卻很少從自身的教學上找原因,更有一些老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不聽課行為持放任的態度,聽之任之。
(二)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不高
一些研究教育學、心理學的老師自身的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技能水平不高、教學責任意識不強,這些都是導致其不能合理有效地運用教學方法的重要原因。教育學、心理學作為研究教育心理現象和教育心理問題、揭示教育心理規律的學科,而講授此門課程的老師卻不怎么研究如何上好這門課,出現了教教育學、心理學的老師,教不好教育學、心理學的現象。不少高師院校的教育心理學類課程的課堂上普遍存在著空談理論、“以違背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形式來傳授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現象。
(三)教學實效性較差
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由于上述現象的存在,使得普遍缺乏實踐經驗的在校學生對教育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都存在很大的問題,直接造成了不少師范類學生對教育學類課程興趣不高,學習效果較差,并且在其走上工作崗位后自覺運用教育心理教學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普遍欠缺。
上述問題多年來一直存在于高師院校的教育心理學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在教學中經常出現教育心理學課的教師在課堂上大談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卻對自己課堂上學生的主體性視而不見。教學方法上說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自己在課堂上卻忽視對學生興趣的激發。那么,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能強調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呢?筆者認為參與式教學法應該是一種很適合教育心理學課程的好方法。
二、參與式教學概述
(一)參與式教學法的內涵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學術界開始重視對參與式教學問題的研究。單穎認為:參與式教學法是指在民主、寬容的課堂環境中,學生作為教學中平等的一員,積極、主動、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學的每一環節,與教師共同推進教學的一種方法[2]。高廣勝通過研究表明:參與式教學是以教師引導為主,學生參與教學整個過程,通過教學參與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它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3]。這些觀點都認為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強調學生以教學主體身份投入到“學”與“教”的活動中來,在民主、平等的對話關系下,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完成知識學習及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
在這種教學方法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協作者等,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參與式教學法具有以下作用:第一,參與式教學強調要通過同學間的相互幫助和教師指導,完成一定的課題和學習任務,這樣能融洽師生關系,使教學更貼近學生,具有針對性和新鮮感,又豐富了學生的實踐經驗,對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新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第二,能整合各種教學組織形式,發揮整體功效。參與式教學的教學組織形式是在班級授課制的前提下,輔之以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研究性教學等形式。這是傳統和現代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整合,也是對班級授課制的一種完善和創新。
(二)參與式教學法的具體的組織形式
參與式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在班級教學的前提下,輔之以靈活多樣的其他方法。具體來說有如下幾種:合作學習、案例分析、探究式教學、小組討論、自主學習等。
1.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理論以全員互動合作為基本理念,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以達到互教互學的教學效果。在學習任務的分配中,強調依據學生的個人興趣和小組特點來選擇,既發揮個人特長,又體現合作效果。
2.案例分析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好教學案例,案例可以通過電影、錄像和其他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討論案例中的人物在特定的情景中應如何做,以及與此相應的行為,也可以是對情景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案例分析可以幫助學生在分析別人行為的同時,反思自己的行為和后果,從而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3.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的本質在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這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老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參與探究的條件。參與式教學中學生通過學習活動自主探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全體參與、師生互動,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小組討論
先由教師向學生介紹討論的主題,然后讓大家針對問題發表各自的看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為確保討論的有效進行,小組要安排好組織者,最后要向全體同學匯報,與大家共同分享討論結果。
5.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動而自覺的學習行為,本質上是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的積極主動參與精神,而參與式教學既包括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活動,也包括學生與教師、同學、群體之間的交往活動。
參與式教學能幫助大學師生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和學生觀,參與式教學法與其說是一種方法,不如說是一種教育思想理念,一種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培養學生敢于發現問題、善于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意識。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應注重對學生的獨立性與自主性的培養,引導學生去“質疑、探究、合作”,使每一個人都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都有表達和交流的機會,進而提高學生改變現狀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三、參與式教學法在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運用
在教育學、心理學課程的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如何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既做好知識的傳播者和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又出色地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協作者,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結合當前教育學、心理學教學中的問題,在參與式教學方法和理念的指導下,筆者對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的教學進行了新的嘗試,下面是部分章節的教學設想。
(一)“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主要因素”教學設計(教育心理學課程)
在“教育與人的身心發展”這章的“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主要因素”這一節,設計的導學案例是世界十大獸孩。然后對該案例進行分析得出:她們具有人的遺傳素質,但由于自幼脫離人類社會,沒受過人類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因此當她們被發現時,幾乎沒有任何人的心理,不會語言和思維,也沒有人的情感和興趣。以此引導學生思考影響人的發展的因素,以及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在導學的基礎上進行分組討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主學習和小組研討的結果。分組如下:第一組從遺傳的角度分析;第二組從環境的角度分析;第三組從教育的角度分析;第四組從其他的角度分析。最后總結: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遺傳、環境、教育、個人主觀等四種因素,這四種因素的影響各不相同,教育在其中起主導作用。
(二)“學習動機”教學設計(教育心理學課程)
本章以“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為導入。聯系當前社會上中小學生的各種培訓熱、特長熱,探討我們為什么要讀書?在此基礎上討論個人學習的動機是為了獲得職位還是實現夢想,然后精講本章的基本內容“動機的基本概念、分類”。
最后分組辯論:孩子需要的是“夢想教育VS飯碗教育”。此環節按辯論的形式展開,以班為單位分為正、反兩方,由班長、學習委員安排辯論選手,并選派相應的主持人和工作人員,最后安排評委點評。
(三)“教學方法實踐” 教學設計(教育學課程)
本節設計的導入是“美國老師和中國老師講灰姑娘的故事。引導學生探討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的問題以及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關系。
本節安排了學生自學和研討內容: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結合自身學習實際,學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分小組搜集和整理資料。小組一: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主要考慮什么因素。小組二:以教為主的教學方法。小組三:以學為主的教學方法。小組四:我們如何自主高效地學習。這一節比較實用,要讓學生掌握使用這些方法的技巧,最后安排學生進行微型課的講課練習。
(四)“德育實踐”教學設計(教育學課程)
本節設計的導入案例是:南京彭宇案和天津許云鶴案。在分析案例的基礎上,引出話題:老人跌倒了扶還是不扶?為什么有人說 “13億人扶不起一個跌倒的老人”?引導學生思考道德和德育的問題。
關鍵詞: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課程 教學效果 評價
隨著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根據教育部于2001年頒發的《教育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很多高校紛紛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1],并以此作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不能僅停留在讓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論,而是要落實到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上,所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是一門體驗性、實踐性、互動性很強的課程,這也造成了該課程的教法、學法及教學組織存在諸多爭議。故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教學進行探索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增進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特點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具有綜合性、應用性特點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社會心理學、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變態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及思想道德修養、職業生涯規劃等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同時,它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和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依據心理學、教育學和團體動力學的有關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識和生動活潑的操作實踐結合起來,強調學生將課堂體驗所得向生活情境遷移,進而提高心理素質、增進心理健康,具有應用性特點。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具有實施活動化的特點。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具有活動課程的互動性與開放性,強調以活動課程的形式組織實施課程內容。通過各種各樣親身參與的活動,學生能夠獲得豐富而真實的感悟、體驗和反思,進而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認知、情感與行動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經驗和重新解釋,提升自我感和價值感,不斷內化那些經過活動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觀點,最終達成人格和諧發展之目標[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具有教學組織預設生成化的特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學科領域,要服從學科課程的目標,具有學科課程的計劃性、系統性。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教學計劃,依據教材內容進行備課,形成預設式的教學安排。與其他傳統學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以傳遞心理健康的理論知識為宗旨,而是強調學生在活動情境中體驗、分享,所以教學安排并不嚴格地按照預設的程序進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利用學生互動分享的生成性資源組織教學,豐富教學內容,實現學生自我覺察、自我教育,促進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增進心理健康、開發心理潛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計是一個預設生成式的教學安排,是教師與學生在教學大綱的框架下借助于現實活動而協作的過程。
4.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具有師生關系平等協作化的特點
師生之間民主、平等、尊重的關系有助于課堂形成安全的氣氛,促進學生產生新的體驗和感受,實現不合理認知和行為的轉化,進而提高心理素質。后現代課程理念也強調教師與學生是學習社區里平等的成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全部運作應貫穿一個基本原則:師生雙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協作。隨著課程的進展,師生關系愈加融洽,雙方的協作也不斷地向縱深發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法的探索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學科教育,它關注的是學科知識的內化和各種心理調控技能的完善。教師教學的重點不是引導學生死記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論,而是把學生引導到心理健康知識的真正應用上[3]。具體的教學方法可歸納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課堂中的效果如何,關鍵在于教師對案例的選擇。因此在選取案例時力求選用的案例具有現實性、代表性、生動性。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最關注、最渴望解決的問題,綜合成典型案例呈現給學生。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所要講授的內容設計出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最后教師做出小結,并將有關的心理學理論知識濃縮進去,傳授給學生。概括起來,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導入——思考討論——總結提高。
2.團體心理輔導法
團體心理輔導的過程是一個借助于成
員之間的互動而獲得自我發展的學習過程。它非常重視學生的主動學習、自我評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學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過團體成員的自我體驗,成員間的相互分享,改變其行為模式,達到使團體成員成長和發展的目標。團體心理輔導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常用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運用這一教學方法時,應遵循以下原則:(1)民主參與性原則。教師作為團體的領導者和團體成員之間是平等、尊重的關系,應使團體保持一種安全、信任的基調。(2)活動性原則。教師應根據團體目標,選擇設計團體活動,誘發學生進行體驗性學習。(3)潛力開發原則。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啟發,激勵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相信學生是有發展潛力的。(4)靈活性原則。教師課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各種理論、技術、團體程序等,取得輔導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測試法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講授內容插入心理自測量表,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教師應注意心理測試的指導語和對測試結果的解釋。例如,在講自我意識這一章時,教師可采用自尊量表評定學生對自我價值和自我接納的總體感受。在施測前教師應給學生科學的指導語,說明測試的結果沒有好壞對錯之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作答。在對結果解釋時,教師應向學生說明自尊在心理學上的界定,以免學生受日常生活觀念的影響而誤解了其科學含義,說明測試只是幫助自己進行自我認識和問題評估的工具,學生應結合自己平時的行為表現去思考,而不能根據結果隨意給自己貼標簽。
4.行為訓練法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應以行為訓練為核心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從知到行的轉換。行為訓練是以行為學習理論為指導,通過特定的程序,學習并強化適應的行為、糾正并消除不適應行為的一種心理輔導方法。[4]教師在運用這一教學方法時,應遵循以下原則:(1)從易到難的原則。教師可將行為訓練的總目標分解為多個簡單的子目標行為,并且從較容易訓練的子目標行為開始,遵循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吸納復雜的目標行為的學習。(2)示范性原則。為了避免學生在行為訓練時獲得負性經驗,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必要的行為示范,供學生模仿。(3)及時強化的原則。教師對學生表現出的適應性行為給予及時地肯定和認可,以增進行為在實際情景中呈現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學生學法的探索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 因此,教學本身要讓學生不但學會,而且會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學生本位的課程,學生如何將課堂習得經驗轉化為日常行為,進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掌握本門課程正確的學法顯得尤為重要。本門課程的具體學法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
1. 體驗
體驗性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基本特征。學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維碰撞中產生深刻情緒、情感體驗,才能促進學生心理品質和心理能力的發展。故體驗是學生學習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的重要學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營造安全、無條件接納的心理環境,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達到教學心理相容。同時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運用語言藝術,促進學生產生內心體驗。
2.團體討論
團體討論是團體心理輔導的一個技術,它是指團體成員圍繞一個共同的話題,發表各自的意見,并聽取他人的意見,及時修正自己原來的看法,互相進行合作、深入的探討。團體討論的目的不在于討論之后的結論,而在于借助討論過程促使成員充分地參與。它可以幫助學生清楚地認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場的差異點和共同點,培養尊重他人的習慣,促進學生從多個角度理性的思考問題并做出有效選擇,這對于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是學生學習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必不可少的學法。教師在團體討論中應注意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對于學生意見不予批評,使學生自始自終保持輕松自由的心態。
3.課外閱讀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施要以教材為基礎。通過課堂專題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對于課堂教學的不足,學生可以通過課外閱讀進行彌補,這是大學生學習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的重要學法。教師可以根據課堂講授內容,為學生提供心理學書籍雜志、心理電影、心理學網站。這些生動活潑的形式,更容易幫助學生體驗、學習、接受課堂學習的知識和理論,進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效果評價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養的最終目的,所以該課程教學效果的評價不僅僅是檢查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更多的是關注學生
所學的知識能否促進其心理認知的發展、心理品質的提升和心理問題的矯治。課程教學效果的評價對課程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的作用。評價的目標體系和評價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響著課程培養目標的實現和課程功能的落實。鑒于此,依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目標及學習內容,我們建立了如下的評價目標:(1)學科基礎知識: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2)能力方面:掌握人際交往、情緒管理、壓力管理、自信心培養等方面的技能,能夠對自身狀況和問題有所了解,有效應對各種突發性事件及負性情緒,維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狀態。(3)心理素質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觀點,并能將其與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緊密聯系,有效地進行自我調節。
該課程的評價方式分為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平時的練習作業進行評定,著重分析學生各章節知識的內化程度。終結性評價指期末測試,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評或開放式問卷的形式進行,旨在鼓勵學生超越教材,強化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認真的總結、反思,并結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要求及具體目標的達成情況,尋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郭名詢.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全書[m].北京:銀聲音像出版社,2004.
[2]程迪.后現代課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構[j].2005,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