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8 18:11:4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大學生就業問題分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40-0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4038(2014)06-0030-05
為了解決新農村建設和基層民主建設中的人才短缺問題,同時也是為了應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需要,“大學生村官”成為了大學生就業扎根基層的典型代表,受到各級政府乃至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同時,越來越多的調查發現,大學生村官政策執行中潛藏著各種問題和矛盾。大學生村官,尤其是異地大學生村官與農村民情存在現實差異。
在我國的廣大農村,由于自身完善的內部結構秩序和“熟人社會”的排外性,使得大學生村官開展工作屢遭困難,難以順利進入和引領農村政治、文化生活。此時,該如何引導實踐大學生村官鄉土化的路徑,使之在入鄉隨俗的前提下盡快融入鄉村政治、經濟生活。為村民辦實事?我們認為,唯有推行大學生村官的鄉土化轉型,才能“使其身份從農村的‘外來者’轉變為‘村民”’。而正是“大學生村官與村民雙方之間的了解、認可與接納的過程”,…以及這種基于“熟悉”的身份,大學生村官在農村“熟人社會”環境中才可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村民。 一、大學生就業環境
“熟人社會”是《鄉土中國》一書中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概念。中國傳統農村是一個“熟人社會”,它建立在親緣、地緣、業緣的基礎上,具有明確的地域界限。農村熟人社會具有維持私人道德、禮治而非法治秩序、長老統治、無訟、重視血緣和地緣的關系等特點。胡擁軍和周戎楨從社會資本的角度來檢驗作為“熟人社會”的農村社區,認為農村具有豐富的結構性社會資本與認知性社會資本。前者包括共同信念、傳統倫理、價值觀、歸屬感等因素:后者包括自發的信用、規范、慣例、習俗等。二者都存在于各種私人關系構建的社會關系網絡中。“而這種信任和認同是處理日常村務工作不可缺少的。”
國內一部分學者對于大學生村官困境及解決方案的研究也是基于農村熟人社會的視角展開的。例如,彭飛武認為熟人社會內部結構完整,大學生村官不易打破并融入;王勇和陳家剛認為熟人社會的人情關系網絡對于大學生村官具有不平等性,將大學生村官的瓶頸歸咎為“宗族勢力及其編織的人情關系網絡”。
二、大學生村官的現狀
大學生村官計劃是“為優化村級領導班子和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這一目標而推行的。大學生村官組織的主管部門和形式基本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由教育部發起的,一村招收一名具有中專文化水平的青年,到高校進行學習培訓,成績合格者授予國家承認的大專文憑,然后回村擔任村干部;另一種是由當地政府部門面向社會通過一系列的選派程序,公開招聘具有大專文憑以上的大學生到農村擔任村官。
(一)大學生村官發展概況
大學生村官計劃可以追溯到1995年江蘇省豐縣的“雛鷹工程”,為了解決“三農”問題.江蘇省率先開始招聘大學生擔任農村基層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了大學生村官計劃。定安、臨高等市縣先后組織招聘大學生村官。同年。浙江省寧波市采用公開招考的方法,成為全國第一個推行“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的地區。
此后十余年,大學生村官計劃在國內得到蓬勃發展。到2004年,全國啟動大學生村官計劃的省市區發展到10個,主要分布在東、中部地區。2005年7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北京、上海、福建、江西、遼寧、青海、陜西、貴州等省市區也先后啟動大學生村官計劃。2006年2月,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發通知,聯合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執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大學生村官工作進入大范圍的試驗階段。截至2008年2月底,全國共有28個省市區啟動大學生村官計劃,其中17個省市啟動了村村有大學生村官計劃。
(二)大學生村官發展階段
李妮將2005年以前大學生村官的發展時期稱作“自發探索階段”,而將之后的時間概括為“全面試驗階段”。而呂書良將1995年起至2001年間稱作萌芽階段、2002年至2005年為發展階段、2006年至今則為普及階段。盡管劃分方法不同,但從表1中的數字可以清晰地看出大學生村官的發展態勢:
大學生村官計劃得到迅速推廣和普及主要基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國家為了建設新農村的需要,在當前農村中普遍存在村干部學歷淺、年齡老化等問題嚴重制約農村發展的情況下,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基層就業,填補長期以來形成的農村人才洼地;另一方面,大學生到農村當村官,也是解決基數龐大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出口。
二、大學生村官難以發揮作用的現狀及原因
(一)制約大學生村官發揮作用的因素
1.“截留任用”大學生村官現象普遍
調研數據顯示,鄉鎮截留任用大學生現象在各地都極為普遍,盡管政策上不允許鎮政府長時期使用大學生村官,但是等大學生下了鄉,他們真正的領導不再是學校里樹他們為典型的校領導,不是國家鼓勵他們下基層的政府官員,而正是當地鄉鎮干部。在這個嚴密的熟人社會里,不僅大學生村官無從進入,甚至任何個體都無法打破,大學生村官唯一能選擇的只能是順應固有的內部秩序,才能不被排斥。
2.大學生村官在當地任職并無實權
盡管大學生村官的身份不斷被制度化,既有國家政策的扶持,又由法律文件的保障,但在熟人社會里與當地村支書、村主任等村官相比還存在很大的不同。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學生村官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村官,也就更沒有實權。在中國鄉村內部結構完整、自身秩序有加的“熟人社會”里,大學生村官、尤其是異地任用的大學生村官成了名副其實的外來人員。他們不僅不能真正解決農民的問題.不能替他們做主,甚至引發村民懷疑“大學生村官的到來會改變村莊的關系結構和權力平衡,從而會有損自己的利益”。因此,村民在某種程度上排斥大學生村官也就更為正常了。
3.缺乏信任導致大學生村官工作無力
大學生村官與當地村干部在管理理念上存在沖突,村干部多指責大學生村官“工作想法存在不切實際之處”。同時,村民也表現出對大學生村官的不信任。事實上,當地的農村干部盼星星盼月亮,本來希望盼來的是一個財主。寄希望于大學生為他們招商引資、發展經濟,“對有知識、有能力的‘大學生村官’給村里帶來立竿見影的變化抱有過高期望”。相反,大學生村官們來到農村之前規劃的是一套校園里社團文化建設的組織理念,試圖加強村莊的凝聚力,這一方面被當地村干部認為“很多想法不切實際”;另一方面,習慣了現狀的村民也實在缺乏參加的興趣。
(二)大學生村官工作無力的原因分析
1.部分村鎮干部不支持大學生村官的工作
當地的村干部往往不能完全接受政策的安排和變化,心理上排斥大學生村官的更是大有人在――年輕的、稚氣未脫的孩子反而管到了自己頭上。村干部們早已形成慣例的權威受到了撼動,這在一個沒有法律保障,全然依靠“熟悉”認知的鄉土社會里是不能被允許的。
事實上,正像彭飛武認為的那樣,村民組才是真正的熟人社會,而熟人社會的治理有著其內在的邏輯。賀雪峰認為,全國農村都有著以自然村、生產隊或村民組為基礎單位的人情往來,有著在生產和生活上的相互合作的傳統。這種人情上的往來、生產生活上的互助合作。就形成了結構性的力量。面對熟人社會的這種內在特有的結構性力量,只有對本組村民極為了解的村干部能夠與村民建立長期信任和“一種對自己人的認同”。這就是為什么在平日工作中大家都愿意聽村干部的話。
其次,村務日常工作具有季節性、臨時性、應急性等特點,這也決定了處理村務工作需要的不是抽象的知識和法律,而是地方性的道理――即村情、民性、耐心細致的工作方法和適應當地的恰到好處的軟硬兼施。這些都是建立在對村情極為熟悉的基礎之上的,這并不是一個大學生村官在幾年的書本中能夠學到的。
2.大學生村官與當地村情的現實差距
王勇和陳家剛認為,正是“熟人社會”的排外性特征造成了大學生村官的融入困難。面對外來的陌生人,“熟人社會”內部的平等性即開始推演為對陌生人的不平等性,要么對其排斥,要么對其壓制。不幸的是,大學生村官正是上級政府下派的“陌生人”。
事實上,大學生村官盡管在到任前接受過一些培訓和思想教育,但這些知識遠遠不能夠適應與解決農村的真實情況。因此,對農村村情認識的不夠全面和缺乏工作經驗共同導致了大學生村官在面對農村復雜工作環境時,顯得舉手無措,成為與現實極不相容的“外來者”。當然,從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學生村官則更難以適應農村的生活環境。大學生思想的現代化和對于農村實際情況認識的不足,往往讓他們不理解、也不接受老百姓的觀念,更不要說融入老百姓,成為當地“熟人社會”的一份子了。
此外,從當地人的視角來看,村民短時間里對新事物抱著一種懷疑的態度并不足為奇,更何況是對待他們眼中這些“沒有成熟的毛頭孩子”。不難想象。面對這些沒有經歷過磨練,沒有實踐經驗,沒有了解農村社會的環境和狀況的大學生村官,老百姓的確難以把自家的出路都交給他們。因此,熟人社會環境下的村民對這些年輕的外來客通常并不買賬。
3.大學生村官所學不切合農村實際需要
據中國農業大學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到農村工作的大學生具有農學背景知識的僅占4%:理學、文學、教育學三者占45%;經濟學相關專業比例也相當小(見表2)。
大學生村官的專業技能偏離了農村發展的需要,在農村工作實踐中很難有效應用.有54.96%的大學生村官認為自己所學知識在農村發揮的作用很低。正是出于這種“專業不對口”和對農村實際情況的陌生,大學生村官們在校所學派不上用場,也就偏離了大學生村官下鄉改造農村的美好愿景。在已經發現大學生所學無法應對農村實際工作需要的情況下,政府在制度上的培訓也沒有及時跟進,導致部分大學生村官遭遇無事可做或者遇到生產實際問題無力解決的困境。
(三)大學生村官鄉土化轉型的建議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學生村官的尷尬處境主要來源于其在農村身份的不明確。更深層次說,是他們在依靠“規矩”而非“法律”的“熟人社會”里不具有遵循規矩的“合法”身份。因此,大學生村官要想在農村發揮作用.首先應實現自己的鄉土化轉型,畢竟農村法制建設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立竿見影。而大學生村官以法律賦予而非熟人社會人情關系賦予的身份介入農村事務管理,往往導致不能夠成為真的鄉村代表,更不具有村民真正信任和賴以托付的發言權。從矛盾及原因出發,大學生村官的鄉土化轉型,以下的幾個方法或許可以提一些益的借鑒:
1.大學生理想定位的鄉土化轉型
當前,一部分大學生村官把三年的服務期當作一個跳板,三年后或者根本做不滿三年就當了“逃兵”,沒有把自己的工作當作一番事業與自己未來人生規劃的一部分。既然大學生村官自身不具備扎根農村的決心,就更無法讓村民發自內心地接受。要想真正融入村民,大學生村官在思想上、理想定位上應首先實現鄉土化轉型――即樹立扎根農村的職業理想,將自己的位置放在村民之中,才能與村民們在一個平面內結成一張人際關系網絡。
2.大學生村官身份的鄉土化轉型
鄭明懷認為,大學生村官身份的轉變是大學生村官鄉土化的關鍵所在,并把身份的轉變視作鄉土化轉型中的“農化”過程。而“農化”就是“政府部門通過政策的制定或對相關法律法規的適當修改,促使大學生村官在戶籍意義上由‘城里人’向‘農民身份’的轉變。具體而言,一是在大學生自愿的前提下,大學生村官的戶口可以遷到農村,而具體權利與村民可以有所差別;二是戶口不遷到農村,也可以享受到村民的部分權利,如選舉權。”這里的身份“農化”轉型,是從制度上對大學生村官身份提出的保障方法,雖然在依靠“熟悉”認知的鄉土社會里,制度轉型并不如大學生村官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鄉土化轉型更徹底,但多少能夠削減大學生村官與農民之間的“城市一農村”身份差異,督促大學生村官在思想認識上放正心態。
3.大學生村官選拔方式的鄉土化傾向
即便是本身在農村長大的大學生村官,因為接受城市化的轉型以及大學的教育,在行為、觀念與管理方法上都與鄉村村民形成了一定的差異,如果是城里大學生下鄉這種差異就更明顯了。因此,在大學生村官人選的選拔聘用上,應有意識地向本土大學生傾斜。對于農村的建設,本土大學生有其自身的很多優點:一是對農村有一定的了解,熟悉當地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這是做好一個村官的前提條件。更重要的是作為農村社區的一員,在長期相互交往的過程中,也會與村民形成“類親屬”的關系,社會學家楊懋春指出這種關系“對社區團結感的形成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二是本土大學生村官因從小在村民的關注下長大,村民對其了解更多,心理上不排斥回鄉的大學生村官,換句話說,村民對于本地回鄉大學生村官基于“熟悉”而產生的信任要明顯多于異地大學生村官。
4.大學生村官技能的鄉土化轉型
如上所述,很多大學生村官的學習背景與之后在村內承擔的職務并不相關,難以在第一時間上手村務工作。大學生村官在技能方面的鄉土化轉型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通過加強培訓就可以掌握的農業方面的技能。只有足夠掌握有關農民生存和致富的方法及需求、生產生活習慣,才能真正理解農民的所需所求,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第二個層次是從鄉村熟人社會的人際交往方法著手,熟知村情民情,最重要的是內化與村民打交道的方式,以一個內部秩序中的“局內人”的身份介入村民糾紛或利益糾葛,以更貼近人情的方式處理農民問的事務。
大學生村官在國家政策的號召下,或權衡就業形勢,抑或無奈地、抑或滿懷憧憬地下了鄉,準備在這里大干一場,或者期待3年后更好的出路。但是首先擺在他們面前的是頑固的農村熟人社會秩序,在這種堅實的人情網絡面前,發揮作用的是大學生村官們根本不知道、也無從適應的村里習慣了的“規矩”。但不管現實如何艱巨.大學生村官在理想定位、身份認同、選拔任用、專業技能四個方面的鄉土化是大學生村官融入現實環境、獲得村民信任,并順利開展工作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1][61[13]鄭明懷.大學生村官鄉土化的路徑分析[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4):22-25.
[2]胡擁軍,周戎楨.鄉村精英與農村社區公共產品自主供給[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8):13-18.
[3][踟彭飛武.大學生村官之角色重構――對村民自治背景下大學生村官計劃的再思考[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56-61.
1 江西省高校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2014年江西高校大學畢業生達到247472人,創歷史新高,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被冠以"更難就業季"稱號。我省積極組織了各類招聘會,并鼓勵和引導我省高校畢業生面向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以及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開展"五個一"工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特設崗位計劃,應屆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選聘高校畢業生參與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對家庭困難和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積極建立"雙困"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機制,補貼其求職費用,開展了大學生就業創業典型宣傳,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支持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和技能培訓等。
2 江西高校大學生就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缺乏辦學特色,專業設置不合理
江西高等教育近幾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部分高校辦學沒有特色,辦學追求大而全,高校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不夠重視,全省高校之間專業設置多有重復,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師資參差不齊,部分院校的專業設置未能很好的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水平不高、缺乏特點,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不到位,高校大學畢業生沒有就業競爭力。
(2)大學生在就業觀方面存在誤區
很多大學畢業生只選擇大城市、大公司、沿海發達地區去就業,而不愿到鄉鎮企業、欠發達地區就業。沒有好的工作就在家待業,或者繼續考研、考公務員等。同時部分大學畢業生自身綜合素質偏低、就業準備不足,價值判斷盲目、就業理念滯后、獨立能力欠缺,團隊意識差、就業技能低、動手能力差、缺乏實戰經驗,只追求好工作好單位,而沒有正確審視自己。
(3)生源結構與就業區域存在矛盾
江西高校大學畢業生大部分為省內生源,很多人都一窩蜂往北上廣就業,全國很多畢業生都往這幾個城市跑,造成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留在省會城市南昌就業的只有很小一部分,但是競爭也激烈,去其它地級市、縣、鄉就業的甚少。
(4)高校培養模式與市場脫軌
當前高校擴招,畢業生不斷創歷史新高,部分高校培養的人才與市場脫軌,高校太注重理論教育,沒有以就業為導向,沒有提高學生的技能,導致無法就業。
(5)企業追求高學歷、有經驗者
招聘企業過分注重高學歷,盲目追求工作經驗,甚至進行性別歧視,導致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
(6)畢業生自身原因
很多畢業生求職技巧較差,自身綜合素質較差。畢業生就業期望過高,與自身能力不符合,不愿意從基層干起,不腳踏實地,這山看著那山高,不注重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企業招聘來的大學生都缺乏經驗,企業培養一段時間后,稍有經驗他們就開始跳槽了,導致很多企業不愿意招收應屆大學畢業生。
(7)有效供給不足,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調整升級
我省要加快社會經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使得社會有更多的工作崗位提供給高校畢業生。
3 高校大學生就業解決對策
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解決,不能僅僅依靠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還需要黨委、政府、高校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全方位促進大學生就業。
(一)政府方面
(1)加快教育改革
深化我省教育體制改革,加快高校轉型發展,重點本科高校注重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高職高專培養以就業為導向的技術技能人才。高校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要讓教學模式、教材、課堂、教師觀念要緊緊圍繞市場,加快校企合作,更好的為本地區產業經濟發展服務,培養生產服務一線的高層次技術人才,實現就業需求與人才培養的對接。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很多考生為了有大學讀而同意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只是為了一張大學文憑。高校可以在大學前2年不分專業,后2年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來選擇合適自己的專業進行學習和實踐,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2)進一步完善就業政策
進一步完善并落實高校大學畢業生就業促進機制,加大經費扶持力度,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和援助,特別是對高校大型招聘會及困難畢業生求職給予經費支持,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到城鄉基層就業,到中西部地區及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消除各種就業歧視,進一步完善勞動力就業市場,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市場信息服務和公共就業服務等。
(3)多組織各類招聘會、創業培訓等
政府要多組織各類招聘會,多邀請企業參加,多組織大學生進行創業培訓,多建立大學生創業園。
(4)加強就業質量評估
政府要每年對全省各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進行統計研究分析,對就業質量高的高校要重點宣傳并重獎,對就業質量差的高校予以通報并限期整改,并適當減少其招生指標。
(二)社會方面
(1)全社會共同參與
高校大學畢業生就業需要政府、高校、企業和社會全員參與、協調合作、共同努力,使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政府要改善就業環境,完善培養機制,進一步調整和升級我國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支持和發展民營企業,實現企業人才需求與大學生就業的對接。高校要加大力度做好就業指導和服務,對大學畢業生切實提供引導和幫助。
(2)進一步完善就業市場,解決地區就業發展不平衡
政府要制定相關保障政策,促進大學畢業生合理流動,對去西部和基層農村就業的大學生,在經費上給予相應的補償和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大學畢業生到欠發達地區、民企、基層單位就業,從而調整不同地區就業的結構性矛盾。
(3)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
企業招聘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對待男女要平等,不論出生,憑能力錄取,給每個人平等工作機會。
(4)對高校辦學進行指導
政府應該加強對高校人才培養和專業設置進行指導改革,對師資力量差的、畢業生就業率低的專業或院校進行整治,調整專業結構或者減少招生人數等相應措施,促使高校培養出高質量人才。
(三)高校方面
(1)改革教育教學方式,加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高校應該加強師資、軟硬件建設,堅持理論夠用,增強實踐性、操作性內容,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根據學生特點不斷改革教學方式,培養適應社會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高校要建立起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體系,加大力度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讓教學、教材、課堂及教師觀念僅僅圍繞市場,以便畢業生更好就業。
(2)加強就業指導教育
將就業指導教育貫穿在大學的整個過程中,將社交知識、禮儀、人際溝通、心理健康、團隊合作、組織管理等融入相關課程中,將就業指導教育與實踐實習結合起來。建立好高校就業指導體系,有明確的指導內容和目標,形成很好的就業指導方式。
(3)轉變指導方式,打造良好的就業平臺
高校應建立培養一支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就業指導教師隊伍,通過職業指導課、就業咨詢、專題講座等形式,加強畢業生求職擇業能力。同時,學校要積極做好見習單位和實習基地建設,使畢業生能夠盡快進入社會角色,適應社會環境,提高各方面素質,積累寶貴經驗,為他們今后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4)舉辦各類創業大賽、模擬招聘會,優秀創業項目入駐創業園區
各高校要多舉辦各類創業大賽、模擬招聘會,讓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入駐創業園區,讓大學生得到鍛煉和提高。
(四)大學生自身方面
(1)積極轉變就業觀念
擁有良好的心態,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客觀評價自我,轉變"精英"意識,拓寬就業領域,腳踏實地,愿意從基層做起,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我,加大自主創業。畢業生適當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拓寬就業領域。就業者不一定要去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也可以去民營企業或中小企業,不一定要去經濟發達地區,也可以去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也可以去農村去基層就業,也可以自主創業。畢業生要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就業態度,先獲得工作,在工作中不斷迅速提高自我,鍛煉自我,積累工作經驗,以便能夠尋找到下一個更好的工作。
(2)培養和提升就業技能
大學畢業生擁有了好的就業技能,以便更容易就業,提高就業競爭力。在學校學習期間,要做好職業規劃,在學習實踐中不斷了解自我,對自己進行詳細分析,挖掘出自己的長處,少走彎路,確定自己的就業目標及發展規劃。同時大學生要提高社交能力、表達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決策能力等。
(3)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大學生要樹立自信,多參加社會實踐,不斷學會適應社會,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4)避免從眾心理
大學畢業生要拋棄虛榮心,堅持走自己的路,不要受到其它畢業生影響而改變自己的就業目標,不要刻意追求高薪工作、有面子工作而錯失其它良好就業機會。
(5)加大自主創業
大學畢業生可以選擇好的項目進行創業,變被動就業為自主創業,緩解畢業生就業壓力。
參考文獻:
一、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形勢及分析
1.高職大學生就業形勢
近些年來總體上畢業生就業形勢是比較艱難的,2004年有250多萬名大學生畢業,到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727萬。十年間,高校畢業生人數幾乎翻了近三番,在高校畢業生中,專科生的增幅最大。受到我們宏觀就業形勢所面臨的經濟放緩、就業總量不斷增加以及結構性矛盾突出的制約,使得針對我國高校畢業生的有效用人需求正在不斷降低。在高校畢業生數量日益增加的今天,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亟待解決。
2.高職大學生本身存在巨大的就業思想壓力
通過走訪畢業生發現,大多數高職畢業生認為他們所面臨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因而存在巨大的思想壓力,有的畢業生甚至產生焦慮情緒。部分畢業生認為自己所學專業很難適應崗位對人才的需求,對專業前景持消極態度,這就導致他們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有一些畢業生認為當今的就業單位對學歷的要求會比較高,對大學生是否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很看重,也有的畢業生認為人脈關系在就業過程的作用很達,于是認為社會不公,就業機會不均等,這些都導致了高職畢業生存在非常巨大的心理壓力。
3.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學歷提升通道還未完全形成
高等職業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教育重點在于為社會培養實踐能力高、技能應用型專才。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逐漸誕生出各種新型行業,各個行業對專業人才惡要求越來越高。當前職業教育體系中由中職向高職進行提升的通道已經趨向完善,但是又高職向本科教育進行提升的通道還處在一個發展的階段,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提升通道。當前各個高職院校應屆畢業生專升本的入學比率非常低,還達不到總體人數的5%。再就是進入本科院校之后不能很好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二、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現狀及問題分析
1.教學與實踐脫節導致學生專業技術能力薄弱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部分的高職院校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分為兩類:注重技能的技能型專業和非技能型專業。技能型專業主要是指具體到某一個行業的某一特定技術,比如為專門負責鐵道通信信號的信號工人開設的鐵道通信信號專業、專門為鐵路、地鐵車輛培養的司機專業,這些專業的特點就在于具有極強得針對性和專業性,具有高度的行業特點。相對技能型專業來說,非技能型妝業則屬于技術性要求較低、具有大眾化特點的專業課程,比如市場營銷、工商管理等專業課程。雖然這類課程不需要培養高度專業化的技能人才,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當前眾多高職院校中,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容易存在教學課程和實踐不能很好地聯系在一起,教學硬件設施落后。學生不能夠及時的學習到先進的技術,影響學生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
2.教學與第二課堂活動脫節導致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不成體系
綜合素質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其主要表現方面有身體素質、個人修養、人際交往能力、協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管理能力等。在高職院校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主要利用公共課的課程設置來進行,但是沒有形成一個比較明確的培養體系來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當前的高職院校中,主要通過開設大學語文、馬列主義概論等課程來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有些高職院校還會開設一些影視藝術文學鑒賞課程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其他的可能都會通過第二課堂來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但是第二課堂的選擇往往具有隨機的特性,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體系,不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在實際的教學課程中,不能很好地結合第二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活動,沒有將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提高。這樣就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上不去,不能將教學目標的任務有效的完成。因此應該做好第二課堂的教學優化工作,用過理論聯系實際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就業指導課程地位薄弱導致學生就業觀念不能及時更新
當前許多的高職院校都陸續開設了相關的就業指導課程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就業選擇。但是在進行就業指導時存在較多的問題影響了課程的教學目的,許多的高職院校關于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課程內容偏向大眾化,不能夠帶給學生較好的就業指導,專業化程度較低;還有就是針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課程偏少、課時偏短,對于職業生涯的規劃、職業道德素養、就業指導等重要課程學時較短,使學生很難在規定的課程教學內對就業方向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再有就是就業指導師資力量薄弱,通常都是輔導員兼任就業指導老師,影響了學生對就業的規劃。很少有專業人員對學生的就業進行指導,許多高校并沒有設立專門的教學機構來主抓這門課程,就業指導課雖屬于公共課,但沒有享受其他公共課一樣的待遇。原因在于高職院對于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不重視,造成就業指導課程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改善當前高職大學生就業狀況的思考
1.促進學生就業觀念轉變,提高學生自身能力素質
教書育人、密切聯系學生,是高職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報告會、分享會等講解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及大學生就業形勢,幫助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引導大學生把目光轉向中小企業及基層;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正確就業觀念等。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切實提高就業素質,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經驗和技能,幫助學生科學地制定職業生涯規劃。
2.加強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建設,把就業指導納入到日常教學環節
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選擇的關鍵建設一支具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只有具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能力。通過傳授給學生適應社會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同時,高職院校的就業心理指導教師要有比較扎實、全面的就業心理指導基礎知識,有較好地指導學生就業的技能,有為畢業生服務的理念,還要對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就業市場情況,及時了解就業政策,才能真正解決好學生的就業心理問題。
3.開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明確職業發展目標
要根據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的指導,就業心理指導老師可以通過開展一些心理測試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輔導工作,對學生的就業能力進行分析和判斷,給予準確的指導。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客觀公正地對自己的就業期望和相關的職業以及發展前景進行分析評估,同時做出初步的決策。要準確地進行職業定位,合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學校還可以通過開展學生職業規劃大賽,來找準自己的定位,為畢業生將來的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4.積極開展創業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
最近幾年,國家大力倡導高校畢業生進行自主創業,不斷地扶持大學生進行創業活動,通過出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進行鼓勵,通過創業增加就業,拓寬大學生的就業渠道。高職院校要大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通過校園的優勢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活動,培養學生的獨立性、主體性、創造性,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高職院校可以讓學生積極參加寒暑假社會實踐、就業實習、專業技能大賽等活動,使其在校期間積累豐富的就業實踐經驗,做到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培養創業能力。
四、結論
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是一項長遠的、復雜的工作,就業問題作為影響個人、家庭、社會的重要因素,需要高職院校解決好學生的就業問題,促進大學生的擇業觀、就業觀,更好地進行職業選擇和規劃。只有全社會都重視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全社會都參與和行動起來,才會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參考文獻:
[1]漆軍.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
隨著我國的工業化加速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與教育體制改革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這種矛盾在大學生的就業上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近年來,社會越來越關注大學生的就業問題,社會各界從不同的角度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給出不少建設性意見,做出不少努力,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卻呈現出越來越嚴峻的形勢。
一、我國目前的大學生就業狀況
據統計:2001年,我國研究生的初次就業率為95%,與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的99%相比,下降了4個百分點;本科生的初次就業率為80%,與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的90%相比,下降了10個百分點;專科生的初次就業率為50%,與20世紀90 年代中后期的80%相比,下降了30個百分點;2002年6月大學本、專科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為64%;2003年截止到6月的初步統計為47%……這還只是2003年以前就業形勢相對不是很嚴峻的時候統計的數據。2003年以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社會就業崗位的增加已遠遠落后于大學生數量的增加;伴隨著就業率的降低,大學生的就業成本也不斷提高,大學生背離就業意愿的情況越來越多,中國大學生就業比以前難成為社會存在的普遍心態。
二、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一)大學畢業生自身的因素。首先是大學生自身素質的不足。很多大學生上了大學就不再認真學習,對市場變化、社會變化關心度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沒有集中在學習上。甚至有的學生荒度大學,在大學里沒有學到自己該學的東西,面對就業沒具備應有的素質,或者就業準備不夠充分,定位不夠準確。其次是大學生就業觀念和就業方向存在一定的誤區。多數學生對職業目標相對模糊,沒有把興趣、愛好與自己所學專業很好結合;而且,大學生的職業價值取向對大學生的就業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第三是大學生“期望偏高”。由于畢業生對收入預期水平普遍偏高,導致預期收入與用人單位實際所能提供的工資之間不匹配,加大了就業難度;大多數畢業生期望能到條件好的單位就業,而條件好的單位往往都已人滿為患。
(二)高等院校的因素。一是高校本身的專業設置不符合社會需求。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求高校面向社會和市場來辦學,而高校在專業設置、招生錄取、學生畢業等方面又缺乏辦學的自;人才培養需要一個過程,當前社會所需要的專業人才,一個培養周期后是否需要只能是一種預測,并不能與市場完全吻合。二是高等院校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跟不上社會經濟發展。當前高校培養人才仍是以理論知識學習為主,大多數東西都只在課堂上交給學生,缺乏實踐鍛煉,導致高校培養的畢業生綜合能力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三是高校提供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薄弱。高校給畢業生提供的就業信息不對稱,會導致學生失去大量的就業信息與機會;高校提供的就業指導工作隊伍不夠專業,指導工作形式和內容比較單一,不能給畢業生提供良好的指導。
(三)社會及用人單位的因素。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遠遠滿足不了就業需求。近年來,高校連年擴招,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加;社會經濟發展處于戰略性結構調整時期,不少企業注重提高效率,減少人員使用,向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總數相對減少,需求與供給的矛盾突出,增加了就業困難。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由于大學生就業的“買方市場”,造成了大學生就業競爭激烈,很多用人單位提高了大學生的就業門檻,不僅要求大學生有優秀的專業成績,還要求大學生從技術技能到人際技能和解決問題技能等綜合技能的提高。而剛畢業的大學生,實際的鍛煉還比較少,用人單位很少愿意花一段時間去培養招聘的新人,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大學生的就業困難。用人單位存在一些短視行為。隨著2009年以來大學生就業難度的加大,性別因素也成為影響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原因之一,男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明顯大于了女生。
三、解決大學生就業困難的措施
(一)學校方面的措施。首先,要改進教育培訓體系,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在加強學生專業技能培訓的基礎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注重實踐教學,加強學生實習實訓工作,注意學生從技術技能到人際技能和解決問題技能的培訓,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其次,面向市場和社會辦學。學校可以和企業聯合辦學,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與合作,根據企業的需要去培養人才;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開設,增強學校教育的社會適應性,主動適應市場需要。第三,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學校要與用人單位和政府在這個領域結合起來,完善“職業服務體系”,開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方面的專業化輔導課程,加強大學生的專業化培訓,鼓勵大學畢業生加強與用人單位的溝通和聯系,建立大學生就業信息服務中心。
(二)政府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政府應加強人才市場規范化建設,完善就業市場機制。要建立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就業機制,減少靠關系找工作的現象;要協助學校和用人單位,積極提供大學生及時、全面的就業信息;要關注大學生職業指導體系的完善,積極搭建大學生就業能力開發平臺,延長就業服務時間。另一方面,政府要提供市場刺激,鼓勵大學生從事特定的職業。我國目前的就業市場上,一些特定地區,如落后地區、危險地區;特定企業,如中小企業、微型企業;特定職業,如中小學教師、護理等仍然需要大量的人才加入。政府應出臺相應政策,對大學生的收益差進行制度化的合理補償,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到特定地區或企業,從事特定職業。
(三)用人單位的措施。首先,要積極地參與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過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與高校結合,培養適應企業發展的人才,解決一部分大學生的就業。其次,要適度調整對人才的考核制度。在招聘人才的時候,不同的職位應設立不同的門檻;面對初次就業的大學生,理解他們初次就業對工作經驗的缺乏,給他們一定的適應期或培訓期。
(四)大學生自身的措施。面對就業挑戰,大學身要努力學習,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綜合能力素質,讓自身有足夠的實力面對就業競爭,有實力勝任企業的工作;確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積極迎接挑戰;要正確地定位自己,在適合自己的崗位就業;要堅定信心,把握提升就業能力的機會,增強提升就業能力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孫澤厚.高等教育大眾化國家避免畢業生就業難題的成功模式[J].教育科學, 2002(6).
中圖分類號:F2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8-087-02
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龐大的求職大軍導致就業形勢日益嚴峻,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也日漸突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原因非常復雜,而且還隱含著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在當前新形勢下,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需要政府、學校與整個社會的努力,創新觀念,完善制度和改進工作方式,不斷深化改革來完成。
一、大學生的就業特點
1.專業的選擇具有盲目性。就業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大學生畢業之前的求學生涯,而生涯的起始就是專業的選擇。學生出于將來就業市場和招考分數的考慮,往往選擇當時和預測的所謂熱門就業專業,因為這些專業招收人數多和就業方向的特征,盲目地報考,導致了單方面就業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況。飽和的人才數導致了熱門專業反而不如冷門專業就業率高的尷尬局面。
2.就業崗位與畢業生的人數差距。從1998年的108萬到如今的611萬畢業生,盡管從2002至2007年超過20%,甚至一度達到50%的擴招降到現在限制的10%。但在如此大的比例之下,就業崗位增加根本跟不上學生的需求,每年都在產生大量的待業人群,就業崗位與待業人數的沖突是大學生就業困難的直接原因。
3.企業與大學生的相互不滿。就業難不僅是供給大于需求,更是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的一種階段性現象。大學生的就業是一個選擇與被選擇的過程,學生在選擇的過程中往往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其自身優越性的錯誤引導下,過分追求崗位的待遇、規模、環境、地理位置等,對薪酬的期望值達不到其預期目標的情況,有“高山流水難覓知音”的病態思想,容易產生消極怠工的現象,使企業在選擇中帶有顧慮性。
二、大學生就業存在的問題
1.高校擴招的影響。在前文我們就談及了擴招帶來的影響,而在2008年10月9號,教育部首次表示,1999年決定的全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太急促,并承諾將減少擴招的規模。雖然目前國家已經停止了擴招,但是這些年擴招的影響依然存在。
2.用人單位的不合理。用人單位在招聘和安排大學生工作中,其認識常有以下不合理處;第一,過分看重工作經驗,追求實用低成本,不愿承擔大學生的社會培養成本。大學實踐環節的缺失是個硬傷,經驗不足也是大學畢業生最大的劣勢,很多企業出于短期效益性的考慮,忽視了大學生的發展潛力和可逆性的考慮,忽視了大學生的發展潛力和可塑性,由于慢熱性而不愿招聘大學生為企業前進的發動機。第二,學歷高即精英人才。用人單位認識上存在片面追求高學歷的誤區,使得能力高卻受限于學歷的人才流失、浪費,受聘人員水平和能力與崗位不相適應等問題。第三,存在歧視現象。招聘中,常存有兩股弱勢群體――女大學生和非用人單位地域學生。弱勢的原因并非是能力資歷上的缺陷,而是由于用人單位的單位方面認識。
3.學校自身的原因。作為學校的畢業生,學校對學生就業的照顧是顯而易見的,但與此同時,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出現也有學校自身因素的干擾。從學生進入學校伊始,學校就開始灌輸一個比較片面的觀點:這個系是大系,那個專業是熱門就業專業,這對學生的取舍上起決定的作用,學生在沒有自己長遠的大局觀下,為防止將來就業的難題,一般都選擇此類專業來進行進修,冷門專業往往只是調劑后的無奈取值。而在學校的教育體系上,日漸增多的學生也給學校帶來很大的壓力,硬軟件設施都需在建設中滿足要求,教學質量有所下降。
4.學生自身的原因。高校擴招以來,學生數量不斷的增加,使得我們之前的精英教育轉向普及教育,學生的整體質量有所下滑。在進入就業市場時,就業難度加大。
在就業過程中大學生碰到的就業問題,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學生在選擇的過程中忽略了每個人都是社會主義螺絲釘的思想覺悟,觀念沒有從90年代的大學精英教育中擺脫出來,沒有與時俱進,思想的滯結是就業的一個隱疾,關缺乏理性的定位。
三、深化就業教育,全面提升大學生職業素質
1.更新教育觀念。改變過去就業只抓畢業班的現狀,將就業教育的對象拓展為全體在校生。就業教育不單單是針對畢業生的就業政策、就業形勢的宣傳和擇業技巧等方面,而應是全過程、全方位、分層次、分階段,多形式地貫穿于大學四年的全部生活,對于一年級新生的入學教育中,要引入就業方面的內容,做到“三講”,即教授講專業,企業人員講布場,校友講經歷。同時在學生中系統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幫助他們發現和了解自己,建立正確的職業意識,了解職業需求,制定自身職業發展規劃,對于二、三年級學生,指導他們評估實施情況,反饋、修訂自己的職業目標,并同步開展職業素質拓展訓練活動,培養職業素質,使其達到職業目標所需的基本要求;對于畢業年級學生,主要幫助他們了解就業形勢、就業政策、就業程序,提高他們的擇業技能和確立正確的擇業觀念。
2.強化創業教育。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創業可以說是更深層次的就業,創業對就業有著強有力的拉動力。但我們應看到,目前各高校畢業生缺乏創業意識,缺乏創業知識,缺乏創業能力,創業概念模糊。高校教師缺乏創業經驗和教育理念,高校內部創業氛圍不濃。因此,高校應將創業教育確定為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健全創業教育體系,完善教育課程,開展創業設計大賽和創業經驗交流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業思維與創業才能,使學生掌握創業政策、創業程序和創業知識,并定期與企業開展合作,增加創業教育在課外實踐的機會,聘請成功創業校友做顧問,同時不斷完善創業服務體系,讓大學生真正感受到創業有支持、創業有幫扶、創業有指導,真正解決畢業生創業難的問題。
3.擴展教育內容與形式。在教育的內容上,要以幫助大學生樹立回報祖國、社會、母校,回報父母的價值觀為核心的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及投身基層的就業觀念為保證。以成人成才、增強擇業競爭力、正確規劃職業生涯的學業指導為基礎,以通過開展就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就業政策,掌握求職的技能的就業指導為關鍵,系統開展職業設計咨詢、心理咨詢、政策咨詢等工作。在教育的形式上,做到“三結合”,即: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與學科教學工作相結合。將就業教育滲透到整個教育教學環節。
4.高校興利除弊,大膽改革,拓進發展。就業率的高低是學校辦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也是社會對該校認可度的體現。但高校更應該以教育者的心態約束自己,不僅要求形式上的數據。更應以向社會提供有用人才為已任的培養和發展大學生。
5.學校應定期召開模擬招聘會。模擬招聘會的召開可以讓學生盡早地了解到用人單位招聘時的形式和程序,如果一個學校每學期召開一次模擬招聘會,那么一個學生從學到畢業至少會經歷6~8次模擬招聘,試想一個經歷過面試如此之多的大學生在面對任何一家企業面試時還會出現說話沒有邏輯的情況嗎?
6.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包括素質與能力。當代大學生必須要把自己事業與國家進步、社會的發展聯系起來。要爭取知識廣博,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創新精神,隨機性、靈活性的思維方式,做到因人、因時、因事而異。除素質外,還需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能力是一個人素質的外在表現,是在社會中直接產生作用的那部分內容。當前社會大學生必須盡可能培養自己處理信息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系統看待事物的能力、處理好人與資源的能力、運用技術的能力等。
加強社會實踐。大學生可利用假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所學的理念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積累工作經驗。
正確就業定位。當前大學生求職擇業應當面對現實,根據市場實際狀況更新觀念,置換思想,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工作,而不應過分關注工資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實現人生價值。
7.充分利用互聯網和主動出擊尋找企業崗位。在信息發達的今天,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共享的巨大優勢來尋找更多的就業崗位,可以登陸各種人才網來篩選出適合本校大學生的工作崗位,也可以登陸資質、信譽良好的企業主頁,隨時隨地了解該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公布的就業信息。
參考文獻:
1.楊玉華,大學生就業難的結構性矛盾分析[J].商業時代,2005(15)
2.田棟棟,社會資源極度傾斜讓大學“考碗族”迅速膨脹[N].中國青年報,2008.7.8
3.高山,王靜梅.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問題的研究[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8(5)
4.姚書志.積極探索劃轉院校“三位一體”的大學生就業新機制[J].中國高等教育,2009(3~4)
隨著我國高等院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加大,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也隨之加劇。當前我國又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使本已嚴峻的就業形勢雪上加霜。大學生就業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其中貧困女大學生群體因經濟貧困和女性歧視雙重影響,其就業處境顯得更加引人矚目。本文通過對某重點高校50名貧困女大學生的就業現狀進行深度訪談,發現其在就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緩解貧困女大學生在就業問題中所面臨的困境。
1.高校貧困女大學生就業現狀
1.1就業意向與現實選擇存在沖突
當被問及“如果可以選擇,大學畢業后規劃做什么?”選擇“考研深造”的有32人,占到64%,選擇直接工作的有18人,占36%,選擇“出國”和“創業”的為零。其中文科專業學生中第一意愿選擇考研深造的有8人,占到文科專業人數的47%,理科專業中第一意愿選擇考研深造的有13人,占到理科專業人數的81.2%。由此可以看出,考研深造成為貧困女大學生的首選,理科專業的女生選擇考研比例更大。一方面這與貧困女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有關。一般來講,在貧困家庭成長的女大學,由于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非常看重學習成績,在本專業排名中名列前茅,在獲取各類獎學金、保研考研等方面比男生有更大的優勢。另一方面,這與貧困女大學生較高就業期望值有關,她們希望通過高質量的就業解決家庭窘境。“工作環境好”“工資高”“職業穩定”的工作成為她們追求的對象。由于研究生學歷的畢業生相對于本科學歷的大學生在就業層次上有更大的優勢,考研深造成為貧困女大學生心中首選。然而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最終多數無奈的放棄深造而先工作。當被問及“您現在是在準備考研還是準備找工作”選擇找工作的有91%。訪談對象TL說:“本來打算考研的,現在就業形勢不好,如果能先找到一份還可以的工作,以后再說讀研的事,這樣家里的壓力會小一點。”“如果能讀研當然是公費的,自費的不考慮。”
1.2陳舊的擇業觀念與市場化的就業環境不相匹配
貧困女大學生大多來自社會較低階層的家庭,上大學的費用一般通過國家助學貸款、親戚朋友資助或以其他兄弟姐妹的上學機會換取。因此迫切需要通過較高工資待遇的工作改變家庭經濟狀況,這使得他們對工作單位的地理位置、性質、工資待遇比較關注。在回答“什么性質的工作對您的吸引力最大?”選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有66%,而這些單位的共同特征是“工作環境好”“工資待遇高”“職業穩定”。這樣的工作既能提高未來的經濟地位也能獲得社會尊重。選擇外資企業的占21.0%,選擇私營企業的僅占14%。在就業的區域選擇上,多數人比較青睞經濟條件發達的沿海城市和大城市,對邊遠城市、小城市、基層、農村關注較少。然而隨著我國經體制改革的持續深入,行政部門精簡機構,國有企業“減員增效”,“鐵飯碗”工作崗位越來越緊缺,社會能夠提供的就業崗位極其有限,導致相當一部分貧困女大學生不能順利就業。“據調查顯示,有近78%的貧困女大學生傾向于到經濟發展水平高、發展前途好的地區工作,傳統的擇業觀使她們不愿意下基層、服務基層,成為都市白領是不少貧困女大學生的思維定勢。”
1.3貧困女大學生缺乏良好的支持系統
從個人角度看,一方面,由于家庭經濟負擔比較重,在經濟投入成本較高的職業資格證考試面前顯得尤為無奈,而這類職業資格證書對應聘能否成功起著關鍵的作用。訪談對象ZH講到:“其實大學里空閑時間挺多的,我也很羨慕身邊的同學考駕照、報關員證這些,但每類考試都要交上千以上的報名費、培訓費、資料費,這些對于我來講,實在是負擔不了的。”另一方面,貧困生社會活動范圍相對狹窄,缺乏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因此失去較多的鍛煉機會,不利于組織領導能力、團結協作意識和與人交往能力的提高,限制了綜合素質的提升,這使得她們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從家庭角度看,在還不健全的“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就業機制下,各種社會關系在現實社會中具有著較大的影響力。有較強社會關系的畢業生,在就業信息的獲得、就業機會獲取方面,無疑占據更加有利的地位。而貧困女大學生多來自農村或城鎮低保、低收入家庭,由于條件限制,生活圈子小,接觸面狹窄,家庭的社會關系網絡資源匱乏,缺少來自家庭和社會關系方面源資。這些都不利于她們就業信息和就業資源的獲取與利用,整體上處于劣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就業。
從社會角度看,由于傳統社會的性別歧視意識在當代社會依然存在,一些用人單位認為,在中國社會,女性承擔著照顧家庭、撫育孩子的重擔,家庭事務要耗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往往使得女性無法像男性那樣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女大學生剛剛走出大學校園經驗不足,而且要面臨結婚生子的問題,而不愿招收女大學生。我國勞動法規定,在生育期間雇傭單位必須照常支付勞動者的工資,這就會增加用人單位運營成本,影響用人單位的經濟效益。因此,在招聘單位的招聘條件中經常會看到,“只招男生”或“男生優先”,嚴重影響貧困女大學生的平等就業權利。
2.做好貧困女大學生就業工作的建議與思考
貧困女大學生經過幾年的大學生活,在畢業時由于貧困和女性雙重壓力下,在供大于求的就業環境中處境艱難,成為社會的弱勢群體。這不僅僅涉及貧困女大學生的個人就業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家庭、高校、社會給予高度關注,并積極采取相應措施,以減少女性社會人力資源浪費現象的發生。
2.1建立健全貧困女大學生資助機制
首先,應當改進貧困生的認定工作。目前多數高校貧困生的認定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賴其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門出具的家庭經濟困難證明。而部分貧困女大學生自尊心強,不愿別人知道自己家庭經濟困難情況,由于好“面子”而不能獲得資助。因此,高校在貧困生的認定方面,應當更加注重考察學生平時生活中吃、穿、用等實際情況,并以此作為貧困生認定的依據,這樣會更加科學、合理地對貧困生進行公平的認定。其次,高校應當加大對女貧困生的資助力度,在多方面給予貧困女大學生幫助。當前,高校一般設有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助學金、勤工助學、學費減免、困難補助等資助政策,但由于獎學金、助學金、貸款發放比例范圍有限,相當一部分貧困女生無法獲得資助或獲得的資助有限,對她們的生活來講只是杯水車薪。因此,應當針對貧困女大學生的實施幫扶措施,進一步加大資助力度,使她們走出經濟上的困擾,自由的選擇就業方式,如“考研深造”。使我國法律規定男女平等的受教育權利得到有效執行。
2.2指導貧困女大學生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個人職業規劃是指個人根據自身主觀因素和客觀條件,通過分析、總結研究并權衡自身實力,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立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并為實現自己目標職業進行詳細規劃的過程。”良好的職業規劃不僅有助于正確認識自己,分析自身優勢,而且有利于求職者客觀對待就業過程中的困難和挑戰,提高應聘成功率。許多貧困女大學生因為上大學,使本不富裕的家庭入不敷出,迫切希望畢業后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改變自己的命運和提高家庭的生活質量。這就不可避免的出現盲目的追求收入高、環境好的工作,而忽略嚴峻的就業形勢。因此,應當給予貧困女大學生切實可行的個性職業規劃指導,提升其職業規劃科學性、可行性。使貧困女大學生及早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幫助他們進行準確定位,摒棄只到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作,只選擇經濟條件發達的沿海城市和大城市的傳統就業觀念,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選擇靈活多樣的就業方式,擴大就業區域選擇,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為自身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此外,貧困女大學生要立足現實,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大學期間不能僅限于本專業素養的發展,應當注重專業素養與心理素養的面發展。應該積極參加如演講比賽、辯論賽等各種文化活動和競賽活動,積極參與各級學生組織的班級干部的選拔,培養語言表達能力、交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以及動手等其他綜合能力,在活動中不斷增強就業競爭力,以自身實力去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
2.3完善貧困女大學生就業保障制度,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
①政府部門應當進一步完善貧困女大學生平等就業的相關法律法規。目前,我國關于貧困女大學生平等就業的法律有《婦女權益保障法》、《勞動法》。但其中缺乏對性別歧視行為的明確界定及具體處罰措施的規定,使得這些法律在實際生活中因缺乏可操作性而淪為“口號性”的法律。為此,政府應當推進就業立法,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女性平等就業權益給予詳細的規定,對性別歧視行為及處罰進行科學規定,使其具有現實的可執行性,以發揮法律對權利主體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保護作用,使她們在權利遭受侵害時,可以獲得法律上的救濟。
自1999年開始,普通高校本專科院校擴大招生人數,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大學生就業帶來巨大的壓力。這種擴招政策造成大學生就業市場失衡,形成供過于求的局面。各高校畢業生就業都面臨著激烈地競爭,其中,高等農業院校的就業問題尤為突出。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基礎性的地位。因此,無論從高等農業院校自身的角度,還是從國家的角度,解決好高等農業院校大學生就業問題,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1]。
1現狀及特點
1.1就業方式多樣化
隨著各種媒體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就業的方向越來越廣闊,對于真正有實力的農業院校畢業生來說,其就業環境將會越來越寬松,就業方式也將日趨多樣化。考研、考公務員、選調生、大學生村官、應聘、出國等成為大學生主要的就業方式。對于高等農業院校來說,以湖南農業大學為例,基層就業、西部計劃、應征入伍在近幾年也成為特色的就業方式。
1.2就業觀念發生轉變
大學生就業觀念由傳統的等待分配轉變為自發的尋求就業機會[2]。大學生的就業競爭意識增強,開始通過多種渠道推銷自己,實現自主擇業、自主就業。轉變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觀念,使其能夠在就業空間和就業領域上實現一定的飛躍。
1.3就業形勢嚴峻
近幾年全國高等院校的畢業生持續上升,加之傳統的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吸納能力低,從橫向來說,畢業生擠占崗位的現象將是一個較強的趨勢;從縱向來說,名牌高校農業院校的畢業生與普通高校農業院校的畢業生之間的競爭將格外激烈[3]。這種供過于求的就業市場將使畢業生實現就業的成本和時間將擴大和延長。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就業體制不完善
大學生要真正實現就業,手續十分繁瑣。目前,過度的審批程序和部分人事管理制度也造成了就業難的問題,一些單位用人指標不足甚至存在“暗箱操作”現象,這些都威脅著就業環境的穩定,與就業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相悖。
2.2就業觀念存在偏差
當前部分大學生缺乏主見和理性的思考,致使其就業觀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主要表現在兩方面:(1)一些學生在考入大學之后,滿足于當前的安逸生活,缺乏危機意識,對將來的就業采取不積極的態度,就業意識不強,對未來的就業沒有規劃、毫無準備,這加劇了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2)一些學生經過幾年的高等教育之后,自視甚高,自信心膨脹,對自己未來的就業盲目樂觀,追求收入高、工作輕松的工作,比如現在的“公務員熱”“選調生熱”等,但是當真正步入社會的那一刻,往往事與愿違。這些錯誤的就業觀念往往使大學生畢業后陷入就業難的局面,對整個大學生就業風氣產生不良的影響[4]。
2.3就業渠道不夠暢通
當前就業市場存在就業信息不全面的現象。(1)用人單位傳達不真實的信息誤導大學生,另外有些地方還存在“地方保護”政策,對非本地區的畢業生采取不予招聘的行為,造成不正當的競爭現象。(2)社會上的畢業生供需信息交換相對不足,供需信息渠道不通暢,致使部分畢業生沒能及時地了解就業信息,錯過就業機會。
2.4就業結構不平衡
不同地區發展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畢業生的就業方向。比如中國東部地區發展較快、西部發展緩慢,這使得很多高校畢業生人才流入東部。對于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如果在城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本可以回農村實現基層就業。但如今城鄉發展差異大,將來回城市的成本高、可能性小,所以,很多畢業生即使在城市里沒有找到工作,也不愿意回農村。這些就業結構不平衡的情況是造成就業難的潛在因素。
3高等農業院校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
3.1傳統觀念的制約
在傳統觀念里,大多數人認為農業院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都是簡單的農業技術人員,與理想中的工作、職業完全不同。因此,多數人對學校和專業缺乏正確的認識,從而導致信心不足。此外,由于對農業院校的“歧視”,高考生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農業院校,同時這部分學生基礎往往不是很好,這就加劇了農業院校就業困難的狀況。
3.2畢業生自身條件的制約
相對于非農業院校來說,大多數農業院校的教育管理制度比較松,加之大學生在學習期間沒有很好的自制能力,導致培養出來的部分大學生要么“高分低能”,要么“不學無術”,真正的專業能力沒有提高,沒有符合社會的就業要求,無法實現就業。
3.3社會環境的制約
社會環境的制約體現在兩個方面:(1)雖然國家一直重視“三農”問題,但是國家的財政支出用于農業的比例相對較小,農業發展的速度遠遠落后于其他行業,農業經濟的發展現狀嚴重制約著對農業科技人才的需求,這也是造成高等農業院校就業率低于其他院校的重要原因。(2)國家高校管理政策中有“211”院校、“985”院校等多種層次,加上社會對農業院校的歧視,高等農業院校在行業競爭中處于劣勢不言而喻。
3.4高等農業院校自身條件的制約
現在國家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但由于農業院校基礎相對薄弱,所以在院校競爭之間并沒有優勢,而且大部分農業院校專業設置上大同小異,沒有明顯的特色,這使得農業院校只擁有很小的生存發展空間。
3.5用人單位的制約
由于國家政策傾向于二、三產業的發展,絕大多數用人單位也是與二、三產業相關的,使得農業院校的畢業生的就業面比較窄。在市縣以下的基層單位,他們是需要農業方面的人才,但因為機構精簡,招人指標有限,而且要通過各種公務員、選調生等考試,特別是財政上的困難,不允許他們招收更多的大學畢業生。
4高等農業院校就業的解決對策
4.1開展就業方面的教育與指導
高等農業院校可以提供與就業有關的課程,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指導,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例如,湖南農業大學在大一時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引導大家開始思考如何發展自己的職業生涯,初步認識到制定人生規劃的重要性,為以后的創業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大三時開展就業指導課,講述一些大學生就業方式、面試技巧、就業渠道等方面的內容,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就業,這對緩解嚴峻的就業形勢具有積極的作用。
4.2加強創業方面的宣傳與引導
在如今就業難的大背景下,部分人已通過創業很好地實現就業,但是由于關于創業方面相關的教育并沒有普及,導致“想創業不敢創業”“不知什么是創業”“如何創業”等問題的出現。因此,高等農業院校可以定期舉辦創業方面的講座,加強創業方面的宣傳,根據自身的特點鼓勵并引導畢業生在農村創業,科教興農、服務“三農”,同時很好地實現就業。例如,湖南農業大學的創業孵化基地提供給大學生免費見習基地,為大學生創業和就業提供了一個經驗積累的過渡平臺,提升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同時,還通過現場和網絡同步招聘的形式,為擇業大學生提供就業崗位,為有創業意向大學生提供初創企業人事政策咨詢、小額貸款、工商注冊、稅務登記、金牌導師指導和創業富民專項資金扶持等服務項目。
4.3拓寬就業空間,提供就業機會
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是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這是由農業院校的專業性質、農業院校生源特點及農村需要的人才特點等多種因素決定的[5]。要引導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走向基層,參加西部計劃等,大力暢通西部、基層的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單位到學校招聘的渠道,拓寬就業空間,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4.4規范大學生校園就業市場
高校或校際間的招聘會使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在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和場所集中招聘和應聘,從人數到時間都顯得非常集中,這就是畢業生就業市場與一般的人才市場的不同之處[6]。所以,高校在選擇或者聯系招聘單位的時候,要審核招聘單位的資格、信息等方面,為畢業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就業市場。例如,湖南農業大學的“招聘活動月”活動,每次有100余家企業進行預約,每天有3~5場招聘會,學校經過篩選之后,給大學生提供規范、可靠的就業市場[7]。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張和畢業生就業體制的改革,特別是受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日益突出。而高校女大學生作為特殊群體,其就業困難的問題尤為突出。由于歷史、性別、年齡、身體條件等方面原因,女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往往遭遇重重障礙,她們的就業之難已日益凸顯,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一、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就業現狀
高校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是指女大學生在就業競爭上相對于男大學生而言處于弱勢地位,葉文振教授認為這是一種“同民不同工”或是“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就業機會不平等
就業機會不平等主要表現在,一方面是應招機會不平等。在招聘中有用人單位存在只聘用男生的情況,甚至一些類似會計、人事、文秘等比較適合女性的工作,也因男生為稀缺資源而擁有優先錄用的優勢。另一方面是招聘錄用標準不平等。據調查,現在許多用人單位在招聘女職員時往往帶有許多附加條件,如身高、戶籍、形象、婚姻、生育情況等,其中最“性別分明”的一點就是女職員在一定期間內不得懷孕,理由是生育子女要離崗撫養孩子,影響企業工作的連續性,增加了單位的成本支出。有些單位雖未做硬性規定,但一旦生育離崗,升職加薪都將受到極大影響。在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后,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更加在意女性的生育問題。
2、就業待遇不平等
就業待遇的不平等主要表現在同工不同酬,有些用人單位夸大了女性就業的負面效應,造成給女大學生擬付工資明顯低于男生,形成女大學生不合理的就低上崗。由于就業難度大、獲得報酬少或工作與自身能力不符等原因,使得女大學生所獲得的職業質量遠遠低于其職業預期,對職業滿意度較低。
二、高職院校女大學生自身特點及就業心理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教育時代,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部分高職院校女大學生面臨社會、家庭以及自身各方面的壓力,表現出一系列就業心理問題,致使她們在就業問題上出現嚴重障礙。
1、自卑和自大
部分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對自己的能力、學歷和性別沒有信心,不敢積極參與競爭,同時在求職過程中也會因為屢次遭拒而加劇自己的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出現一些消極沮喪的心理障礙;另一方面,部分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對于就業形勢的認識過于理想化,對工作待遇期望值很高,缺乏腳踏實地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2、迷茫和等待
部分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由于對職場沒有做充分的了解,對自身也缺乏足夠認識,面對招聘信息和簽約時顯得無所適從,比較迷茫,也有部分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前怕狼后怕虎,不去積極爭取,等待學校的安排和理想的單位相中自己,表現出聽天由命的消極被動心理。
3、攀比和從眾
部分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看到其他同學選擇了條件較好的單位,認為自己不能比別人差,盲目的攀比心理致使高不成低不就,工作遲遲不能落實。此外,部分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相對缺乏獨立性,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凡事喜歡從眾湊熱鬧。由于盲目應聘者本身態度不夠端正,缺少準備,往往屢試不中,影響求職信心。
三、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就業困境原因
1、用人單位期望值越來越高
高職院校的擴招使得就業出現僧多粥少的現象,當一些用人單位明確提出“全日制本科學歷”和“男性優先”的基線時,很多學生對自己的前途充滿憂慮恐慌。“而就業市場機制尚未健全,配套的政策法規和措施有待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公平競爭的就業新機制沒有真正形成,這都給學歷和性別處于劣勢的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1]
2、高職院校專業設置不合理
目前高職院校部分專業設置不能有效地按市場需求來調適。往往是根據老師的條件開設專業,這就從源頭上成為了制約大學生順利就業的一個重要因素,從而“進一步擴大了專業和課程設置的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嚴重,造成供給結構嚴重失衡”。[2]
3、忽視職業生涯規劃,自我定位不準
高職院校雖然設有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但大班化的教學使得學生中很少有人把職業生涯規劃作為重點課程,自身重視程度不夠。相反,把主要精力都花在技能訓練和實踐能力上,甚至出現只聽專業課的情況,導致自身職業目標不明確,自我定位不夠準確。
四、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就業困境的解決對策。
1、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明確就業方向
高職院校應通過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系統化,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加深對該門課程的認識及重視程度。并通過開展各類競賽、活動、講座、交流會等形式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適當調整期望值,明確自己今后的職業發展方向。
2、開展就業心理教育,加強就業指導
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心理咨詢中心及心理輔導員,緩解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的心理壓力。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治療工作,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促進她們人格健康發展,幫助她們克服不良的心理因素影響。
3、建立校企合作平臺,創造就業機會
高職院校應積極開放辦學、注重校企合作和長期合作關系,一方面,深化教學改革,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校企合作使學生較好地適應企業環境,感受企業文化;另一方面,通過長期合作關系,進一步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保證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和用人單位的對接,從根本上解決一批有實力的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參考文獻:
1.基于搜尋理論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提出
就業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黨的十報告提出,“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這一表述備受社會各界密切關注。那么,大學生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呢?總理也說過,他最擔心憂慮的一件事就是大學生就業。然而,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近幾年來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現象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新統計顯示,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680萬人,創歷史新高。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顯得更為突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任務相當緊迫。對此,依據搜尋理論,本人對一些文獻進行了閱讀與歸納,總結出大學畢業生工作搜尋所具的有幾個特點,分別是:工作搜尋的時間較長,搜尋效率偏低,搜尋成本過高,并且大量借助非正式的工作搜尋方式。[1]同時,由于二級勞動力市場的存在,以及大學就業指導部門工作的不完善,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更加劇了大學生就業的困難程度。
2.基于搜尋理論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分析
搜尋理論最早是由斯蒂格勒于 1961 年提出, 但他研究的是一般商品的信息搜尋,但是沒有涉及勞動力市場上的工作搜尋。而后麥考克在 1965 年提出了序列尋訪模型,用于分析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工作搜尋行為。在綜合前人分析的基礎上,費爾普斯在 1970 年提出了職業搜尋理論。該理論假設在一個信息不完全的勞動力市場中,求職者所能夠了解的只是一個在市場上與所有空缺的職位聯系的工資出價分布,但他們并不了解某個企業提供的工資水平和雇傭標準。而求職者所面臨的是一種兩難境地:在得到一份工作后,如不加考慮接受,就失去了尋找有更高工資出價的工作機會;但若放棄此機會繼續搜尋新的工作,則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因此,求職者在開始職業搜尋前一般會為自己設立預定的工資標準,如果得到的工資出價低于此標準,就拒絕這份工作,繼續搜尋;一旦得到的工資出價超過此標準,就接受這份工作。
首先, 按照職業搜尋理論,大學畢業生失業的原因之一便在于其預期的保留工資偏高于實際的市場平均工資。大學生就業的保留工資偏高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學生的就業期望主要建立在過去精英化高等教育的標準上,還沒有調整到大眾化高等教育現況上來;二是隨著高等教育成本補償制的推行,大學學習成本越來越高,提高了大學生對收入回報的期望,導致其在工作找尋過程中傾向偏高的 保留工資。[2]偏高的保留工資會使大學畢業生拒絕許多的工作機會,增加尋找工作的時間,導致當年就業率降低。這雖然會給大學畢業生帶來更長的預期 失業時間成本,但同時會帶來一些收益,因為他們一旦找到工作,就會獲得較高的預期工資。因此,只要保留工資所帶來的失業時間成本小于失業后較高的工資所帶來的收益,大學畢業生就會處于繼續搜尋過程中,此時大學畢業生在總量上的失衡現象便自然產生。
第二,大學生只在一級勞動力市場搜尋就業機會,而不愿意到二級市場搜尋就業機會。這是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進入哪一級勞動力市場往往被雇主視為重要的能力信號,因此,大學畢業生在初次就業時,會不斷收集信息,反復比較,最終才做出簽訂就業協議的行為[3]。這也是很多大學畢業生遲遲不能就業原因所在。
第三,缺乏職業認知及就業指導。職業認知是指大學畢業生自己的職業個性、 職業偏好以及面臨的就業信息等方面的認識。該理論認為良好的職業認知有助于激發求職者的工作搜尋動機,提高工作搜尋的努力程度,從而使求職者取得良好的求職結果。職業認知能力和工作搜尋程度是影響大學畢業生求職結果的重要因素。 第一、大學生的職業認知能力越強,就越能準確客觀的評價自己,確定恰當 的就業期望,并最終找到滿意的工作。反之,大學畢業生的職業認知能力越低,就越不能客觀評價自己,以至于要么自卑、沮喪,對找到滿意工作失去信心,要么自高自大,確定的就業期望偏高,也不利于實現就業。第二、不同的工作搜尋努力程度對應著不同的求職結果,工作搜尋努力程度越高,求職結果越理想,工作搜尋更努力的大學生在畢業前將更有可能獲得工作。雖然大學畢業生對就業難的現狀都有較清楚的認知,但大部分大學畢業生由于不太了解就業渠道和就業信 息,所以他們一般持一種消極等待的態度,不愿付出時間和金錢的努力去到就業市場搜尋。在這種狀態下,大學畢業生的求職信心就受到影響,而求職信心不足又進一步影響到大學畢業生的工作搜尋動機和求職結果。[4]但是一些學者調查發現,在我國大學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的職業認知和工作搜尋努力程度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問題。同時,學校的相關就業中心通常只針對畢業班學生的學生進行就業輔導,并且輔導的力度通常并不大,這也是造成大學畢業生職業認知不當的原因之一,從而加重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
3.基于搜尋理論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建議
從搜尋理論出發,本人認為目前的大學生就業難可以簡單從工作搜尋的成本和收益的角度來探討。從成本角度出發,其具體構成因素根據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例如學歷的不同,家庭收支情況的不同等等。大學生的工作搜尋通常是從成本最低的工作開始,隨著時間的延續,直接成本逐漸增大,同時機會成本也隨時間的延續而增大。而從收益的角度來看,工作搜尋是從最有希望的工作開始,同時由于搜尋中獲得的工資越來越高,進一步搜尋獲得更高工資的難度也越大。即工作搜尋具有成本遞增和收益遞減的特點,對于成本和收益的適當把握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途徑之一。從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分析影響其就業的主要原因,提出建議:
(1)加大就業引導力度,積極轉變用人單位的用人觀念;
(2)拓寬就業渠道,改善信息的不完全;
(3)提高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
(4)改變傳統就業觀念,樹立大眾化的就業觀。以此促進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解決。
參考文獻:
[1]蘇治、張景賀、黃向前.從搜尋理論到失業釋解與政府經濟對策.財貿經濟,2011年07期
[2]章亞斌.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大學生就業問題.中國教育學刊,2009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06-01
一、大學生就業面臨問題分析
從經濟視角進行分析,大學生是人力資源生產和再生產的共同品,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新生希望,大學生就業,代表著其將進入消費過程。在經濟環境下,產品能否進入消費階段必須要滿足兩大方面的條件:人力資源對產品的需求;二是人力資源必須給產品主體提供有效供給。只有滿足這兩個條件,通過大學生和事業用人單位之間的雙向選擇,達到雙方的統一,才能實現大學生的就業。
(一)供給方面
大學生作為市場經濟體系人力資源共計的一大來源,而隨著高校擴招,中國當代大學生在數量、結構、質量上與市場企業用人單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供求關系的不協調是大學生就業失衡的直接原因。首先從大學生總量方面進行分析。一方面是因為高校擴招,每年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日益增長。另一方面是社會生產崗位持平或略有增長,無法滿足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需求,形成了我國大學生就業難局面,應屆大學生每年都持續上漲,大學生就業與生產崗位的矛盾日益突出。其次是從大學生結構方面進行分析。社會經濟體系架構發生變化,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與知識技能等跟不上經濟發展變化步伐,無法滿足市場發展需求,造成勞動力供給不平衡,很多崗位缺少知識過硬的專業人才,職位空缺與失業局面緊張。再次是從大學生質量方面進行分析。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他們的就業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作用,很多大學生的就業難并不是因為缺少相關的就業機遇而是因為他們自身的綜合素質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本身綜合素質的缺乏和對市場經濟發展適應能力弱化,是降低大學生就業機會的一大影響因素。
(二)需求方面
經濟市場對大學生的需求取決于產業架構的發展狀況,以及企業未來的經濟發展規劃,如果企業對勞動力有一定的需求是不會出現就業難現象的。人力資源對勞動力的需求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的間接原因。一是經濟增長為大學生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不多。在第一、二、三產業架構中,第三產業是提供就業崗位的主要來源。據1月20日,國家統計局2013年國民經濟數據顯示,第三產業增加值262204億元,增長8.3%。第三產業的比重雖然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但是上升幅度不大,為大學生提供的就業崗位有限。二是私營企業對大學生的需求積極性低落。私營企業業主認為大學生是天之驕子,缺乏技術技能和工作經驗,對工資待遇要求嚴苛,因此他們寧愿把眼光放在一些有技術經驗的低學歷下崗員工身上,以降低企業的發展風險和支出成本。三是經濟落后地區對大學生的需求量少。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城鎮地區等經濟落后區域,由于地方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地方財政緊缺,很多企業都會招聘一些低學歷的廉價勞動力,沒有吸納大學生的傾向。而大學生方面也會對地區經濟落后產生排斥,不愿意到這些地區就業,造成地區發展滯后與大學生就業難的雙難局面。
二、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可行性建議
根據大學生就業方面存在的問題,下面從大學生自身、學生與社會三個角度出發,提出相應的可行性建議。
(一)大學生方面
在經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企業對大學生的發展要求也在不斷更新著。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首先要轉變自身的就業觀念,以客觀的態度對自身進行分析,掌握社會的發展動態。從職業觀進行轉變,放低就業門檻,把握好就業機會。其次要充實自身,不斷提供自身技能技術水平。再次是踴躍參加各項社會實踐活動,從活動中積累經驗,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并在交流中學習其他人的優點,做到取長補短,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學校方面
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生的數量不斷上升,大學生畢業也就意味著失業的壓力不斷地打壓著學生。因此學校首先應該設立就業指導服務咨詢部,對就業迷茫的大學生進行指導,引導他們轉變觀念,走出壓力誤區,培養先就業再擇業意識。其次是通過多途徑去拓展頂崗實習崗位。一是引企入校:在社會迅猛發展的今天,學校不能處于被動地位,要化被動為主動,主動聯系相關企業,把企業引入學生,拓展學生的頂崗實習崗位,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二是建立和發展與學校所設立專業相關的這些公眾的良好關系,為他日學生實習崗位的需要打下良好的營銷關系。三重視互聯網等新的渠道推動學生就業:隨著信息科學與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中去了,互聯網上招聘信息的多樣性和廣泛性,對于大學生的就業選擇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綜上所述,從目前各大高校擴招的趨勢,大學生就業問題在短期之內是難以解決的,這將是經濟時代的一場持久戰。從根本上看,保證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斷提供就業崗位,才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