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8 03:04:1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學科歷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04-0121-02
在高等教育中,歷史學科是基礎之一,必須堅持把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作為教學活動的根本目標,同時,要緊密結合改革的步伐和社會的需求來培養人才。歷史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21世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基礎扎實、知識豐富、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小學師資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和相關專門人才。根據這一目標,改革和創新史學論文寫作的理論教學和寫作實踐,必將對我們實現目標、培養人才起到突出的作用。
史學論文寫作課程教學和學年論文、畢業論文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寫好論文是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生通過論文的寫作,將所學的專業基本知識運用于實踐,掌握論文撰寫的步驟、方法和技能,并且在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為畢業后從事科研、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整體優化構建
(一)改革理論教學
改革以往史學論文寫作課程的傳統理論教學方式,增加研讀、探求兩個環節,來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時,有必要逐步改革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這兩門歷史專業核心課的內容和體例,使之更好地反映時代變化和學術的最新發展。三年級將較多地開設專業選修課(包括必選課和任選課),地方高校尤其要注重開設部分區域歷史文化課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增加有關生態、拓殖、人口、社會思潮、大眾心態、社會生活等國際學術界普遍關注的內容,將歷史學習與現代社會問題諸如區域穩定、邊疆經濟、生態變遷等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更多地了解新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趨勢,凸顯歷史學的社會功能。要增開反映本學科前沿成果,有助于提高學生基本功訓練和理論思維能力的選修課,特別是文化史、社會史、宗教史、外交史等領域的專門課程以及斷代史研究的專題,拓寬學生的認知面。
(二)創新實踐方式
要結合理論教學的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歷史文化的豐富內涵,發揮歷史學教化與教養的功能,凸顯歷史學科功能和價值,培育經典名師,講傳經典文獻,開設精品課程,打造精彩講堂;培養學術人才,加強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提高校園文化品位和學生人文素質,建設文化名校;培養社會人才,滿足社會對具有一定史學功底的應用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同時,結合高校教學團學一體化建設的實踐,創辦校園歷史文化節、“歷史與文化”學生論文大賽、學生學術論壇等學術實踐活動,以演講、辯論、沙龍、歷史劇、考古調查等形式,豐富校園文化、提高學生能力,在學校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體現歷史專業獨特的魅力。
(三)增強教師指導
教育目標的實現,歸根結底是通過教師的具體教學活動來完成的。建立結構合理的學科梯隊,進一步完善師資隊伍的知識儲備,是保證改革順利進行的不可忽視的前提。必須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中青年教師隊伍的穩定及其知識結構的完善,采取相應措施保證絕大多數教授、副教授都承擔本科教學第一線教學任務,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教學科研積極性。不僅對學生在知識結構、思辨能力、認知水平、學科體系、考研素質等方面著力進行培養,還要對學生在創新思維、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打造。四年級學生除了繼續進行少量課程的學習外,在教師的指導下,要積極參與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和項目活動開展。尤其是結合論文寫作課程、畢業論文(設計)、歷史文化研究競賽等活動,提高能力。
二、積極開展課題研究
(一)具體分工與集體攻關相結合
課題的研究和實踐,需要課題組全體成員積極配合、協調統一來展開。在總項目之下,設置若干子項目,充分了解歷史學專業本科學生學術研究傾向;調查歷史學專業學生讀書情況;理清教學、團學工作一體化與創新改革的關系等等。對每一個子項目進行具體分工,展開工作,不定期進行集中討論。最終在子項目完成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檢驗和集體修訂,形成最終方案。
(二)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要在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教育教學新理念的指導之下,緊緊把握教育教學理論研究的前沿成果。結合國家、地方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法規、政策,認真學習,融會貫通,將核心內容滲透在課題的研究和實踐中。同時,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形成,必須通過實踐活動展開,如對相關現狀的調查,就必須通過大量的調查問卷來進行,而初步研究形成的方案,也必然通過教學實踐活動來進行檢驗和不斷完善。只有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
(三)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相結合
課題的研究要立足于具體高校,但又不能僅局限在一所院校,必須與歷史學專業改革發展的趨勢目標相統一,與地方高等教育發展的目標和趨勢相統一,與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相統一。課題的研究主要針對史學論文寫作,但又不能僅局限在寫作上,要充分考慮應用型人才對各學科知識的需求,對各種能力的需求,以及教學團學一體化建設的思路。
(四)專業課程與知識拓展相結合
課題的研究還包括在歷史學專業傳統的課程設置以外,有效地對教師資源進行整合,以師資特色開設專門史、斷代史專題選修課來培養“學術型”人才;同時,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結合歷史過去性的特點,以多媒體輔助教學,集聲像、音響、圖片于一體,增強歷史教學的生動性,激發學生學史興趣。開展專業考察、地方遺址遺跡參觀了解等方式,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主要特色和創新
經過長期的摸索和實踐,我們提出,創新史學論文寫作教學和實踐活動,具有特色的“123模式”是有效的途徑。
“123模式”具體來說包括兩個“123”,即教學中的“一堂課、兩論文、三環節”;實踐中的“一結合、兩展示、三監控”。
馮•蓋爾德針對80年代以后符號主義、聯結主義范式所產生的困難,提出他的動力學假說(DynamicistHypothesis)。對于認知科學中的時間、構架、計算和表征等概念都提出了不同的解釋。馮•蓋爾德把紐厄爾(Newell)西蒙(Simon)的計算主義假說或說物理符號系統假說:
“的認知系統在物理符號系統的意義上是智能的。”
相關的,期望用動態眼光理解認知的還有丘奇蘭德(Churchland)和謝諾沃斯基(Sejnowski),他們(1992)把所擁護的聯結主義假說表述為“突現性是以系統的某種方式依賴于低層現象的高層結果”。他們承諾“通過構架的低層神經的作用能達到復雜的認知效果”
“直覺過程是一種亞概念的(subconceptual)聯結主義動力系統,它不接受完全的、形式化的、精確的概念層次的描述”。
“用亞概念網絡把自然認知系統看作是動力神經系統是最好的理解。”
有一種假設認為,人意向性意識涌現于集群系統動力學,并由環境激發。
動力系統類包括任何隨時間變化的系統,廣泛用于對自然界的描述。動力論者期望勾畫一類特殊的能恰當描述認知的動力系統。于是1995年馮•蓋爾德給出他的動力學假說(DynamicistHypothesis):
“自然的認知系統是某種動力系統,而且從動力學眼光理解認知系統是最好的理解。”
動力學假說是以數學的動力系統理論為基礎描述認知的,用數學中的狀態空間(statespace)、吸引子(attractor)、軌跡(trajectory)、確定性混沌(deterministicchaos)等概念來解釋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認知主體(智能體)的內在認知過程。用微分方程組來表達處在狀態空間的認知主體(智能體)的認知軌跡。換句話說,認知是作為認知主體所有可能的思想和行為構成的多維空間被描述的,特別是通過在一定環境下和一定的內部壓力下的認知主體的思想軌跡來詳盡考察認知的。認知主體(智能體)的思想和行為都受微分方程的支配。系統中的變量是不斷進化的,系統服從于非線性微分方程,一般來講是復雜的,是確定的。
二.認知科學的幾個動力系統模型
這些模型雖然不僅僅是動力學假設的實例,但被動力論的倡導者看作他們的范式的擔當者。
1.循環原動力行為模型(CyclicalMotorBehaviorModel)
羅伯特森(1990)曾用動力學進路對CM(新生嬰兒的自發的原動力行為中的循環)做了大致勾畫。羅伯特森采集了大量的關于新生嬰兒呈現的自發的原動力行為的數據。由于這些經驗數據的有效性,這個動力系統模型CM是少有的幾個能夠充當動力系統模型的。而且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可定量化的生行為的一種非隱喻的動力描述,恐怕較臨床心理學的研究結果更能讓人欣然接受。
羅伯特森后來過濾了觀察狀態空間,獲得了帶有少數自由度的一個理想的動力模型,似乎能夠模擬CM的隨機過程。但基于后來的研究,羅伯特森只能得出結論說是“我對CM的生物學基質清楚地知道的很少”。結果,至今還沒有完美的動力系統模型。
因此羅伯特森說:“我們距離建立一種使狀態變量和參數與生理學和環境因素有清楚對應的關于CM的動力系統模型的目標,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2.嗅覺球狀模型(OlfactoryBulbModel)
斯卡德(Skarde)和弗里曼(Freeman)1987年的論文“為了了解世界大腦是如何制造混沌的”大致勾勒了這個模型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實驗,這是一個基于嗅的神經過程的考察,借助復雜動力系統理論描述感受器官的神經系統的各種復雜狀態、包括描述混沌神經元活動及其有的軌跡而提出的精致模型。蓋爾德和格羅布斯、巴頓(Bardon)紐曼(Newman)等都承認它可以作為動力系統模型。
3.動力振動理論模型(MotivationalOscillatoryTheory)
動力振動理論(MOT)是一個關于循環的動力系統的模型。是馮•蓋爾德(1995)推薦作為動力論假說范例的一個簡化的動力系統模型,它是由……提出的。
但是這個系統最大的就是如何正確選擇系統的參數。因為對于動力系統而言,是對初值敏感的,“改變動力系統的一個參數就改變了它的整個動力學”(vanGelder,1995,p.357)。
4.語言認知的動力學模型
5.關于意識的動力學模型
……
三.動力學認知范式對表征的理解
表征是認知科學最核心的概念之一。表征包括對象表征、問題表征和知識表征等,還有內隱表征和外顯表征,人的表征和機器表征,總之,表征被認為是人類對自身和對外部世界表達式的媒介,特別是,知識表征是推理的前提。在計算主義框架下,知識表征是有效計算的媒介,是使計算機世界的信息溝通以及與人的世界的信息溝通成為可能的媒介。在我們今天普遍流行的認知科學范式中最重要的就是表征與計算問題,無論是作為“一種替代物”,“一組本體論承諾”,還是“一種媒介”(韋格曼(M.Wageman,1996)),抑或一種“被構造出來的作為另一對象的替代物而存在的符號”(劉西瑞,2004),大家都默認著一個假定,“沒有表征就沒有人類認知”。
動力論的認知范式與其他范式的一個重要區別是對表征的不同理解。符號主義模型是以符號表征為基礎的。聯結主義的表征是以網絡中的并行式表征或局部符號表征(Globus1992,ThelenandSmith1994;vanGelder1993,1995)為基礎的。但動力論的認知范式則宣稱,一個動力模型應當是“無表征的”。
在對聯結主義范式的批判中,格洛布斯指出,“表征的過程實際上是在簡化網絡中的(符號的)計算過程。”在真實的網絡中是無表征的,它們是變化的;是借助化學變化的自組織過程,因此談論表征是沒有意義的(Globus1992,p.302),類似的,vanGelder認為“表征概念對于理解認知是不充分的一種詭辯式的東西(sophisticated)(vanGelder,1993,p.6).ThelenandSmith宣稱“我們根本不去建立什么表征”(ThelenandSmith1994,p.338)!動力主義者認為,對于恰當解釋認知,表征是完全不必要的。
實際上,布魯克斯(R.Brooks)就宣稱,將建造一種完全自動的、能動的行為者(創造物),它們與人類共存于世界上,并被人類認可是有自己權利的智能存在。創造物在它的動力環境中必須以隨機應變的方式恰當處理問題。它們應有多種目標,能適應環境,也能利用偶發環境。布魯克斯的方案是把復雜系統分解為部分來建造,再連接到復雜系統中。他所設計的機器人,是靠控制不同的層次直接與環境作用,因此他宣稱“根本不需要表征”(1991)。
因此,也有人攻擊動力論范式,拒斥表征無非是對行為主義規劃的不成功表達的一種強烈暗示。說它是“無表征的”,不如說它是“在某種類型的非計算的動力系統中存在狀態空間演化的”。
四.對認知科學的動力學范式的批判性考察
動力系統理論對認知行為的連續性提供了隨時間變化的自然主義的說明。這是其他范式不能說明的,其他范式一般來講是忽略時間概念的。但人類大腦與環境之間是隨時有信息交流的,而且是處在不斷變化的,暫態的連續的認知是隨時間變化的。
動力系統理論的優勢是對認知的描述是多元的,是一種經驗可檢驗的理論,可以對描述認知系統的微分方程進行修正,也可以用已知的技術去解這些方程,比起其他理論,它是一種定量的分析,是理解認知的一種確定性的觀點。另一優勢是動力系統的描述可以展示人類行為復雜的,混沌的特性。動力論者認為,如此對認知的分析描述,應當是已經找到了替代認知科學中的符號主義、聯結主義的新范式。果真如此嗎
但是前面討論的一些模型外,至今有多少是成功的模型?
對于表征的理解受到質疑.
如何保證動力系統的各變量和參數的恰當選擇?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問題。
認知的動力系統雖然不是一種隱喻性的,而是一種定量的分析,但對于定量性描述的因素的選擇基于什么原則?
動力學理論是否構成同符合主義、聯結主義具有同樣競爭力的第三種范式?
它是對于認知的最有潛力和生命力的新范式?
……
一.第三種競爭范式的提出
自80年代聯結主義范式興起以后,符號主義和聯結主義成為認知的兩大基本范式,由于兩大范式建立在功能主義假設和聯結主義假設之上,受到一系列質疑。隨著最近十年一些有關動力系統的問世,一種新的關于認知科學的基礎理論似乎在逐步形成,例如,格羅布斯(Globus1992),羅伯特森(Robertson1993),西倫(len)和斯密斯(Smith1994)的文章和著作希望一種對認知更好的動態的理解進路。特別是馮•蓋爾德(vanGelder)和波特(R.Port)(1995)年出版了一本關于認知科學的動力理論的書:提出認知科學的動力學進路(It’sabouttime:Anoverviewofthedynamicalapproachtocognition,Mindasmotion:Explorationsinthedynamicsofcognition,Cambridge,MA,MIT),被作為認知科學第三種競爭范式的宣言。此書引起了較大凡響,如華盛頓大學伊萊斯密斯(C.Eliasmith)1996年發表了《第三種競爭范式:對認知的動力理論的批判性考察》,其后也有其他人的熱烈討論。
馮•蓋爾德針對80年代以后符號主義、聯結主義范式所產生的困難,提出他的動力學假說(DynamicistHypothesis)。對于認知科學中的時間、構架、計算和表征等概念都提出了不同的解釋。馮•蓋爾德把紐厄爾(Newell)西蒙(Simon)的計算主義假說或說物理符號系統假說:
“的認知系統在物理符號系統的意義上是智能的。”
相關的,期望用動態眼光理解認知的還有丘奇蘭德(Churchland)和謝諾沃斯基(Sejnowski),他們(1992)把所擁護的聯結主義假說表述為“突現性是以系統的某種方式依賴于低層現象的高層結果”。他們承諾“通過構架的低層神經的作用能達到復雜的認知效果”
“直覺過程是一種亞概念的(subconceptual)聯結主義動力系統,它不接受完全的、形式化的、精確的概念層次的描述”。
“用亞概念網絡把自然認知系統看作是動力神經系統是最好的理解。”
有一種假設認為,人意向性意識涌現于集群系統動力學,并由環境激發。
動力系統類包括任何隨時間變化的系統,廣泛用于對自然界的描述。動力論者期望勾畫一類特殊的能恰當描述認知的動力系統。于是1995年馮•蓋爾德給出他的動力學假說(DynamicistHypothesis):
“自然的認知系統是某種動力系統,而且從動力學眼光理解認知系統是最好的理解。”
動力學假說是以數學的動力系統理論為基礎描述認知的,用數學中的狀態空間(statespace)、吸引子(attractor)、軌跡(trajectory)、確定性混沌(deterministicchaos)等概念來解釋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認知主體(智能體)的內在認知過程。用微分方程組來表達處在狀態空間的認知主體(智能體)的認知軌跡。換句話說,認知是作為認知主體所有可能的思想和行為構成的多維空間被描述的,特別是通過在一定環境下和一定的內部壓力下的認知主體的思想軌跡來詳盡考察認知的。認知主體(智能體)的思想和行為都受微分方程的支配。系統中的變量是不斷進化的,系統服從于非線性微分方程,一般來講是復雜的,是確定的。
二.認知科學的幾個動力系統模型
這些模型雖然不僅僅是動力學假設的實例,但被動力論的倡導者看作他們的范式的擔當者。
1.循環原動力行為模型(CyclicalMotorBehaviorModel)
羅伯特森(1990)曾用動力學進路對CM(新生嬰兒的自發的原動力行為中的循環)做了大致勾畫。羅伯特森采集了大量的關于新生嬰兒呈現的自發的原動力行為的數據。由于這些經驗數據的有效性,這個動力系統模型CM是少有的幾個能夠充當動力系統模型的。而且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可定量化的生行為的一種非隱喻的動力描述,恐怕較臨床心理學的研究結果更能讓人欣然接受。
羅伯特森后來過濾了觀察狀態空間,獲得了帶有少數自由度的一個理想的動力模型,似乎能夠模擬CM的隨機過程。但基于后來的研究,羅伯特森只能得出結論說是“我對CM的生物學基質清楚地知道的很少”。結果,至今還沒有完美的動力系統模型。
因此羅伯特森說:“我們距離建立一種使狀態變量和參數與生理學和環境因素有清楚對應的關于CM的動力系統模型的目標,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2.嗅覺球狀模型(OlfactoryBulbModel)
斯卡德(Skarde)和弗里曼(Freeman)1987年的論文“為了了解世界大腦是如何制造混沌的”大致勾勒了這個模型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實驗,這是一個基于嗅的神經過程的考察,借助復雜動力系統理論描述感受器官的神經系統的各種復雜狀態、包括描述混沌神經元活動及其有的軌跡而提出的精致模型。蓋爾德和格羅布斯、巴頓(Bardon)紐曼(Newman)等都承認它可以作為動力系統模型。
3.動力振動理論模型(MotivationalOscillatoryTheory)
動力振動理論(MOT)是一個關于循環的動力系統的模型。是馮•蓋爾德(1995)推薦作為動力論假說范例的一個簡化的動力系統模型,它是由……提出的。
但是這個系統最大的就是如何正確選擇系統的參數。因為對于動力系統而言,是對初值敏感的,“改變動力系統的一個參數就改變了它的整個動力學”(vanGelder,1995,p.357)。
4.語言認知的動力學模型
5.關于意識的動力學模型
……
三.動力學認知范式對表征的理解
表征是認知科學最核心的概念之一。表征包括對象表征、問題表征和知識表征等,還有內隱表征和外顯表征,人的表征和機器表征,總之,表征被認為是人類對自身和對外部世界表達式的媒介,特別是,知識表征是推理的前提。在計算主義框架下,知識表征是有效計算的媒介,是使計算機世界的信息溝通以及與人的世界的信息溝通成為可能的媒介。在我們今天普遍流行的認知科學范式中最重要的就是表征與計算問題,無論是作為“一種替代物”,“一組本體論承諾”,還是“一種媒介”(韋格曼(M.Wageman,1996)),抑或一種“被構造出來的作為另一對象的替代物而存在的符號”(劉西瑞,2004),大家都默認著一個假定,“沒有表征就沒有人類認知”。
動力論的認知范式與其他范式的一個重要區別是對表征的不同理解。符號主義模型是以符號表征為基礎的。聯結主義的表征是以網絡中的并行式表征或局部符號表征(Globus1992,ThelenandSmith1994;vanGelder1993,1995)為基礎的。但動力論的認知范式則宣稱,一個動力模型應當是“無表征的”。
在對聯結主義范式的批判中,格洛布斯指出,“表征的過程實際上是在簡化網絡中的(符號的)計算過程。”在真實的網絡中是無表征的,它們是變化的;是借助化學變化的自組織過程,因此談論表征是沒有意義的(Globus1992,p.302),類似的,vanGelder認為“表征概念對于理解認知是不充分的一種詭辯式的東西(sophisticated)(vanGelder,1993,p.6).ThelenandSmith宣稱“我們根本不去建立什么表征”(ThelenandSmith1994,p.338)!動力主義者認為,對于恰當解釋認知,表征是完全不必要的。
實際上,布魯克斯(R.Brooks)就宣稱,將建造一種完全自動的、能動的行為者(創造物),它們與人類共存于世界上,并被人類認可是有自己權利的智能存在。創造物在它的動力環境中必須以隨機應變的方式恰當處理問題。它們應有多種目標,能適應環境,也能利用偶發環境。布魯克斯的方案是把復雜系統分解為部分來建造,再連接到復雜系統中。他所設計的機器人,是靠控制不同的層次直接與環境作用,因此他宣稱“根本不需要表征”(1991)。
因此,也有人攻擊動力論范式,拒斥表征無非是對行為主義規劃的不成功表達的一種強烈暗示。說它是“無表征的”,不如說它是“在某種類型的非計算的動力系統中存在狀態空間演化的”。
四.對認知科學的動力學范式的批判性考察
動力系統理論對認知行為的連續性提供了隨時間變化的自然主義的說明。這是其他范式不能說明的,其他范式一般來講是忽略時間概念的。但人類大腦與環境之間是隨時有信息交流的,而且是處在不斷變化的,暫態的連續的認知是隨時間變化的。
動力系統理論的優勢是對認知的描述是多元的,是一種經驗可檢驗的理論,可以對描述認知系統的微分方程進行修正,也可以用已知的技術去解這些方程,比起其他理論,它是一種定量的分析,是理解認知的一種確定性的觀點。另一優勢是動力系統的描述可以展示人類行為復雜的,混沌的特性。動力論者認為,如此對認知的分析描述,應當是已經找到了替代認知科學中的符號主義、聯結主義的新范式。果真如此嗎
但是前面討論的一些模型外,至今有多少是成功的模型?
對于表征的理解受到質疑.
如何保證動力系統的各變量和參數的恰當選擇?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問題。
認知的動力系統雖然不是一種隱喻性的,而是一種定量的分析,但對于定量性描述的因素的選擇基于什么原則?
二、巧用教學資源
為歷史教學拓展平臺歷史是人類過去的記憶,包括人類過去的生產、生活、戰爭、建筑、文學,藝術等,歷史包羅萬象無處不在。我們在歷史教學中不能只拘泥與教材,歷史教科書是開展歷史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是歷史教育資源的核心部分,但絕不是全部。真正鮮活的讓學生喜聞樂見的歷史是蘊含在我們的生活中。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圖書、影視資料、歷史文物、歷史遺址、人文遺跡、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有效資源,為我們的教學服務。
(一)教師用活課內多媒體資源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走進了課堂教學當中。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為我們利用教學資源提供了平臺。而借助多媒體聲、光、色、像的特點吸引、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接受大量的歷史知識,讓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大量增加,成為一種非常重要且容易獲取的資源。特別文獻記錄片能真實地再現某個歷史事件,剖析某些歷史人物,提供某一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全面地理解歷史,不同角度觀察和感受歷史。例如在講解《第二次》時,播放電影《》片斷,那一幕幕生動的畫面、感人的場景,使學生的情感已完全融入在影片中,自然迸發出愛國之情,再結合文本閱讀,使學生樹立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決心,這種教育效果是傳統教育模式難以企及的,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學會利用身邊人文資源不光教師在教學中會利用教學資源,也要引導學生學會利用身邊資源學習歷史。電視、網絡資源是豐富而又便捷的教學資源。不僅老師會利用網絡為教學服務,也要引導學生在預習中利用電腦查閱歷史資料,全面了解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為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歷史教科書從形式到內容都是有限的,圖書也是學生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簡單地用教科書會產生單調乏味的感覺。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如“中華五千年”“中國皇帝傳”等歷史讀物。這類讀物篇幅短小精悍、文筆生動,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自主選擇,輕松學習歷史。身邊人文資源是學生最信服、最易接受的歷史資源。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很感興趣,喜歡探究。作為一個歷史教師,應當隨時隨地帶領學生拜訪那些歷史見證人、歷史事件的親歷者、閱歷豐富的長者等。讓他們現身說法,從不同層面,多種角度為學生再現真實的歷史。每個家庭都經歷了歷史變遷,家庭歷史就是國家歷史的縮影。教師引導學生看家譜、不同時代的照片、圖片、實物,聽長輩講過去的事情。學生充分利用自己身邊的資源學習歷史,感受歷史,不僅能夠豐富其歷史知識,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教學《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時,課文講述的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距甚遠,學生沒有興趣。針對這一狀況,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做小記者訪問自己爺爺奶奶,聽老人講述過去的經歷,并記錄,在課堂上開個故事會,讓小記者講述祖輩的故事。這樣有助于學生對建國初期經濟建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有更為直觀的了解,從而對我國取得的巨大建設成果加深認識。
(一)課堂氣氛“嚴”與“活”的關系良好的課堂氣氛是學好歷史的關鍵,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習和在嚴肅、緊張的氣氛中學習,其效果是不同的。歷史教師要有駕馭課堂氣氛的能力,既能夠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學習,又必須有張有弛,拿捏自如,做到有“嚴”有“活”。具體來講,歷史課堂的“活”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上要和學生建立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把學生當成自己的朋友,在討論歷史問題的時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歷史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嚴”指的是歷史課堂上要有嚴格的紀律,在教師講解問題時,學生要認真聽講;在參與小組討論時,學生不能無拘無束,信口開河,要有組織、有秩序地回答問題。
(二)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系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尤其要注重學生能力、素質的提升。在這一理念下,歷史教學不但要注重教給學生歷史知識,讓學生懂得歷史,更重要的是通過歷史教學讓學生學會運用學過的知識去分析、判斷、比較、歸納一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這就要求歷史教師必須注重課堂教學設計,通過創設情境等多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和啟發學生的歷史思維,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鍛煉思維能力。
(三)準確把握“疑”與“釋”的關系學習過程就是不斷突破疑問的過程,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即要注重“設疑”,更要注重“釋疑”。這是教師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創設一些問題情境,以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時刻處于一種探究問題的渴望中。例如,在講解“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時,教師可先不說出問題的答案,而是通過材料設置一些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通讀材料后去思考,教師只需給予適當點撥即可。當然,在設置問題時,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設置適當的問題情境,保證學生能夠在討論和充分的探究以后找出問題的答案,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這種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教學手段必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以優美的課堂語言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任何課程的教學,對教師語言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正如蘇聯教育家馬卡連珂所說:“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見,教學語言的成功與否對于課堂效果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歷史教師要注意鍛煉語言表達能力,讓歷史課堂的語言充滿趣味性,這樣學生就會對歷史課堂充滿期待,喜歡上歷史課。而要想做到這一點,歷史教師必須加強專業知識的積累,提高知識儲備量,并和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如此便可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三、畫龍點睛的小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和好奇心
1.在教學觀點上,偏重“授人以魚”而非“授人以漁”。
2.教學模式深受前蘇聯經驗的影響,并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時代的特征。過分強調專業對口,缺乏跨學科相關課程的設置,導致學生知識結構單一,視野狹窄,思維單一化、定向化,難以從事跨學科綜合研究,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弱,職業適應性差。
3.教學方法呆板,“填鴨式”教學仍占主導地位,教學手段陳舊,基本上還是“一張嘴、一本書、一根粉筆”的格局,不能激發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4.在考核方法上,側重考查認知性、記憶性知識,忽視工具性知識(自我獲取知識的知識)、創新和創新能力的考查,以概念性知識的多寡作為衡量學生的主要標準。因此傾向于死記硬背,而不是主動求知和創新。
5.在教學活動中片面追求形式,而不注意實效。在教學實踐中出現了擯棄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新的教學方式又沒有很好把握的尷尬局面,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成了一種形式,簡單地認為這種方式就是學生圍坐在一起,“合作”就是小組討論,至于學生是否運用這種方式解決了問題,學生合作的程度如何,是否每節課都需要這種形式,卻關心得較少。
二、如何優化高校歷史課堂教學
高校歷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重視知識傳授,忽視能力培養,教學內容脫離社會發展和時代的需要,死記硬背的考試方式制約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高校歷史教師應該針對目前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富有成效的措施,優化高校歷史課堂教學。
1.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高校的歷史課堂教學必須摒棄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將著力點放在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上。歷史課堂教學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主要包括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訓練,而且更多地表現在發散思維的訓練上。作為高校歷史教師,首先必須弄清本課學生應掌握的基本理論、基本歷史知識和基本技能,哪些內容需精講,哪些可讓學生自學,哪些可組織提問,哪些可組織課堂討論等,在此基礎上,經過精心構思和設計,將發散思維的訓練巧妙地安排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如針對某個歷史問題,讓學生急驟聯想,并要求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毫不遲疑地拋出自己對這一問題的觀點,不去考慮質量的好壞或數量的多少,結束后教師再進行評價。這種讓學生自由聯想和快速反應的訓練,對提高學生思維的質量和培養思維的流暢性有很大作用;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從同一歷史問題出發,讓學生尋找多種手段和途徑去解答問題,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的培養不僅表現在發散思維的訓練上,而且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還要訓練學生的集中思維。教師可針對教材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史料,引導學生去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歷史概念;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一些思維的規則和方法,逐漸形成集中思維能力。
2.改進教法,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在歷史教學中,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最根本的就是在教學中實現學生的“主體參與”。要實現學生的主體參與,教師和學生必須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作為歷史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以“導師”“服務者”的身份有效地組織歷史課堂教學活動,并隨學生和課堂教學的變化而及時調整。從根本上講,教師不是“導演”,他不能完全按照設計好的一切進行程序化教學,而抹煞歷史課堂教學的豐富性,壓制學生的創造性。教師也不是“演員”,而讓學生成為被動的觀眾。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在于讓學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使學生具有求知的自信心和學習方法,養成獨立思考和與他人合作的習慣,并具有善于獲取信息并加工創造的能力。作為學生,必須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學習”。學生在學習中應積極與教師配合,多開動腦筋想問題,把學習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歷史知識的學習中充分發揮出來。這樣才能真正地完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3.加強建設,提高教學手段現代化水平
首先,要加強軟件建設,提高歷史教師的素質。
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對高校教師(軟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師備課的內容增加了。除深入鉆研歷史教材外,還必須認真準備和熟悉有關各種電化教學軟件的內容。二是教師的技能要求更多了。除能繪制各種歷史圖表外,還要學會制作歷史幻燈軟件、學會操作幻燈機、錄音機、電影機、錄像機、電子計算機等教學設備。另外,隨著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歷史課堂教學的結構、組織形式也要作相應的改變。為此,學校必須提高教師的能力素質,加強對歷史教師的技能培訓。如怎樣使用幻燈機,如何使用多功能教室和微格教室,如何將傳統教育媒體與現代教學設備恰當地結合并有效地傳遞教學信息,提高教學質量等。這些能力訓練是歷史教師熟練使用現代教學設備的先決條件。同時要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雖然,許多教師都知道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可提高教學效率,但有的教師就不愿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手段的改革中去。為此,要大力加強對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大力提倡奉獻精神,同時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使他們樂于投身教學手段的改革。
其次,要加強硬件建設,更新教學設備(硬件),實現教學設備的現代化。學校本身對現代教學設備的投入不夠,也是制約高校歷史課堂教學手段現代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學校應積極挖掘潛力,創造條件,加大資金投入,除廣泛添置一般性的電教設備,還應該建立高規格的電教室、語音室、實驗室以及多功能教室、微格教室等,加速教學設備更新,為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提供基礎條件。同時,學校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鼓勵廣大教師使用現代教學手段。這樣,才能使現代教學手段真正走進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總之,我們只有以全新的教學理念進行高校歷史課教學,善于根據學生實際靈活的采取富有成效的的教法,才能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高校歷史課教學日趨完善。
參考文獻:
[1]王富春.《談高校歷史學科的教學改革》[J].《歷史教學》,1998,9.
[2]潘慧生.《關于高校歷史教學的思考》[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3.
一、教師印象管理的概念界定
對于印象管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馬基雅維利里在《君主論》里有關如何控制人類行為的見解,但真正對印象管理有較深入研究并對印象管理研究有過較大影響的還要算是美國現代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歐文·戈夫曼。在其享譽世界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一書中,戈夫曼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交往的需要,我們常常希望給對方留下一個好的、恰當的印象,這種有意影響別人對自己形成符合自己期望的某種印象的過程就叫做印象管理。它既是人際交往順利進行的必要策略,也是人類社會互動良性發展的重要保證,更是人類社會化程度較高的一個重要標志。
課堂教學中的教師印象管理是指教師憑借其在學校中承擔的社會角色,在以課堂教學為核心的教育生活中,通過自我形象的塑造向學生投射某些信息,希望在學生心目中形成符合自己期望的某種印象。但它與其它人際互動中的印象管理不同的一點在于,它的最終目的在于試圖以此來有意識地影響學生,從而使學生發生某種期望的確認和轉變,這種行為就是教師的印象管理。
二、實行教師印象管理的意義
1.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有自我印象管理的意識和技巧,一方面能有效地使教師自覺約束與調節自己的言行,不斷地進行自我監控和自我管理,從而保證在教學中呈現出積極、良好的狀態。另一方面,由于判斷是否成功地給對方留下了一個好的印象是由交往的對象來作評判的,因此這也會迫使教師不再只專注于自己的表現,而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學生的需求和反映上,有利于形成師生間真正的交流與互動。
2.毫無疑問,教師的交往對象主要就是學生,在教學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會通過感染、模仿、暗示等途徑接受教師的影響。教師的思想境界、價值取向、行為方式、人格層次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舉止;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藝術影響著學生的智力發展和學習成績;教師的專業修養、對學生的期望,也影響著學生的個人抱負、升學計劃以及今后的專業取向。從教師那里,學生通過對教師的榜樣和示范的觀察和習得,來為自己的個體生命注入知識、思維、能力和人格等精神能量。[1]這就意味著,教師通過對自我印象的管理可以使學生在對教師的觀察和模仿中完成自我社會化形象的建構。
3.當教師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去贏得學生的信任,有利于教師從憑借制度和法定優勢確立起來的“地位偶像”轉型為建立在學識和人格基礎上的“精神偶像”,這種轉型可以內化成教師的個人權威,對于控制學生的不良行為、達到高效的課堂教學及良好的師生關系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對教師印象管理策略的探尋
印象管理是戈夫曼擬劇論的中心,他采用戲劇理論的方法,將人們的社會互動類比成戲劇表演,并劃分了兩個表演區域:前臺與后臺。前臺是個人按一種一般性的固定方式進行表演、為觀眾規定特定的情景的舞臺部分,也即讓觀眾看到、使觀眾從中獲得一定意義的舞臺部分。后臺是不讓觀眾看到的、限制觀眾與局外人進入的舞臺部分。同樣,對于教師來說也存在著相對應的前臺和后臺,因此教師的印象管理就包括對前臺的印象管理和對后臺的印象管理兩部分。課堂無疑是教師展現教學技巧、專業修養的“前臺”,而對于學生相對封閉的教師辦公室則可視為教師的“后臺”區域。
1.完善教師的“前臺”印象。在課堂教學這一舞臺上,教師的儀表和言語、行為等都自覺不自覺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對知識傳授和學生教育產生影響。教師可以運用以下幾種印象管理技巧來塑造自己專業的“前臺”印象。
(1)強化第一印象。在心理學中非常重視“第一印象”,因為在人際交往中,最初留下的印象往往是強烈而深刻的,這在心理學上也叫做“首因效應”。學生對教師的第一印象的好壞,直接影響教育者威信的樹立和教學工作的開展,而且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易改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首因效應”,掌握先入為主的交往主動權。教師要重視初次與學生接觸時的儀表姿態、言行表現和才學發揮,努力創造最佳的第一印象,為進一步的教育打下良好基礎。[2]
同時,在塑造第一印象時要求教師要有清晰的自我概念,因為不同類型的教師對自己所期望扮演的角色都有不同的界定,比如說有些教師想要扮演的是“權威者”的形象,有些教師傾向于“合作者”的形象,也有些傾向于“指導者”的形象或“大朋友”的形象,這些教師的自我定位直接決定了他們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及行為,就要以相應的外表和行為與角色相適應。
(2)理想的自我展示。良好的第一印象只是師生交往中一張精美的名片,要想獲得學生長久的良好印象,還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以及自我展示的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在恰當的時候,以適當的形式在學生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長處,進行積極的自我宣傳,展現自我特色和人格魅力,進一步確立教師豐富多彩的立體形象。比如說在贊揚某個學生取得的優異成績的同時,你不由自主地講起了自己以往學習階段的輝煌成績,這樣就自然地展現了自我,并且讓學生“內隱”地敬佩你,從而提高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但切忌過分表現自己,要及時關注作為觀眾的學生的反映,適可而止,以免引起學生的反感。其次,盡量控制教學程序的嚴密性以避免失誤。比如說在課前對教案進行精心設計、熟練操作各種教學工具、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等。教師應該牢記自己在課堂中的角色,在課堂中不能出現無意動作或失控行為,應學會“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以防感情用事,特別是控制面部表情和說話態度。
(3)密切觀察學生的暗示,調整自己的行為。在課堂情境中,當教師表現出令學生非期望、不可接受和不滿意的言行時,學生會利用某些行為向教師發出暗示。比如當教師沒有運用較好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時,學生在課堂上的不良行為就會增多。如果教師對這些行為或者加以忽略,或者視為破壞,不是著眼于修正自己的行為,而且將焦點放在了呵責、懲罰這些學生上面,那么最終往往會導致課堂秩序的混亂。
2.維護教師的“后臺”印象。我們通常只停留在對教師“前臺”的控制和管理,而很少關注到教師的“后臺”形象會對其“前臺”形象具有“正效應”和“負效應”。比如說有的教師在課堂上舉止嚴謹,而回到辦公室后卻將腿翹到辦公桌上,如果此時恰有學生闖入這一“后臺”,則學生會更傾向于相信“后臺”的真實性,從而認為該教師在學生面前是虛偽的,這樣的判斷將直接影響到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原有的印象。因此教師印象管理不僅是探討如何完善教師的“前臺”印象,更要注重對“后臺”印象的管理。
(1)保持教師集體的團結一致。教師之間難免會存在內部矛盾與意見,有些教師會在學生面前評論其它的教師或其它教師所任教的科目,其實這就好比是演出過程中演員之間的相互拆臺,最終只能兩敗俱傷。因此,教師間內部的矛盾與意見都不應呈現在學生面前。全體教師的舉止行為應表現出共同承擔了教師這個職業所應具有的道德責任和義務,以及對學生的熱愛、關心和期望。這樣教師就能維持一種和諧的“劇場印象”,這是教師進行前臺表演的基礎和支撐點。
(2)盡量做到后臺與前臺行為的一致。成功的印象管理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可信性。虛假的、前后不一致的自我呈現會使評價者產生對被評價者矛盾的體驗甚至全盤否定的負面情緒。這種情緒有可能導致評價者對被評價者所有行為評價的降低。也就是說,當學生發現教師在后臺的行為與前臺不一致時,學生會傾向于相信后臺的真實性,而這會導致教師在前臺的所有努力都為學生所否定。
因此教師要盡量使自己在后臺的言行舉止與前臺一致。切不可回到后臺就粗話連篇,更不要在后臺與其他教師大肆談論學生的種種不足或對工作諸多報怨。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一貫的道德示范,積極地引導、影響學生,這樣才會得到學生發自內心的尊敬和愛戴。
(3)消極印象的修復。在教育教學中,教師的過錯行為是在所難免的,如果處理不當就會貶損自己已有的良好印象。當教師主觀上認為(或客觀上被認為)給學生留下了非期望的印象時,就需要及時采取積極措施來修復學生對自己的印象。它包括道歉、說明和補償性自我呈現等。當教師的過錯行為傷害了學生時,要真誠向學生道歉,即承認自己的應付的責任,并對自己的行徑表示自責和悔恨,以期獲得學生的諒解,這樣可以避免大面積惡化師生關系;說明是教師對非期望、不可接受和不滿意的行為進行合理的、有效的辯解,使過失言行盡可能合理化或者弱化,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影響;補償性自我呈現是指當教師不慎造成消極印象后,通過展示自己其它方面積極的特征來彌補這種消極的印象。教師對自己消極印象的修復,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和人性的真實,更能贏得學生的好感。
教師的印象管理貫穿在教師的日常教育生活中。恰當地應用有效的印象管理思想和印象管理技術進行印象管理,是樹立和保持現代教師良好印象的有效措施。教師印象管理的重中之重是要以“始終想著你的學生”為基本的教學價值觀,即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體察自己的一言一行。正如英國小說家福特對于其他小說家所說:“你必須永遠想著你的讀者,僅此就構成了——技巧!”同樣,倘若教師不能從作為接受者和觀看者的學生的角度考慮自己的言行舉止,那么所有的技巧和策略都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參考文獻】
[1]李政濤.表演:解讀教育活動的新視角[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5]陳曉康.教師教學印象管理芻議[J].教書育人,2006,(8).
[3]金一波,王大偉,胡叢莉.教師印象管理:內涵與應用[J].當代教育科學,2006,(9).
初中教師面對的是12~16歲的青少年。歷史課堂上,他們愿意聽、樂于記形象性強的人物事跡和故事。教師授課時就應緊緊抓住這一特點,因勢利導。講歷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氣氛,要講得有聲有色,要把簡單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具體的場面;講歷史人物,則應突出人物鮮明而富有特色的個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鮮明、突出。如講《》一節,可這樣敘述:“侵略者焚燒圓明園的大火,延續了三天。黑色的云團長達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飄蕩在整個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滿了大街小巷,到處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發生了日食一樣……圓明園,這座被稱為‘萬園之園’的藝術杰作,這座中國歷史上最宏偉、最精美的皇家園林,就這樣被這群野蠻的侵略者燒毀了。”這里,有對具體情景的描述,有對精美無比的圓明園被燒毀的嘆惜,更有對侵略強盜野蠻行徑的控訴。像這樣有聲有色的敘述,學生怎能不受到強烈的感染呢?
其次,歷史課堂教學要注重關聯,講清發展,突出結構,理清條理。
討論法是由學生獨立參與探究的學習活動,使課堂教學成為師生多向信息傳遞、獲得創造性認識的過程,而非學生單方面接受教師提供的知識。在實踐中我逐漸感悟到這種方法具有以下明顯的優點:
首先,無論是課前的準備還是課堂中的討論,都以學生活動為主,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課前準備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教科書,查閱參考書,可養成他們從小讀書的習慣和查找、搜集文獻資料的能力,我相信,讓學生學會如何獲得知識遠比教給學生知識重要,而且能使學生從被動地回答問題發展為主動提出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人的思維發展中至為關鍵,“思維從疑問開始”。李政道博士也認為:“學習怎樣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應在學習答案的前面。”總之,學生從學習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而教師由知識的講解員、傳播者轉變為學生探索知識的指導者,這必將使學生學習主動性大大增強,并從中品嘗到學習的樂趣,不斷積極探求進而推動學習進一步深入發展。這種能力不僅在學校教育階段需要,從長遠來看,對人的一生發展作用甚大。
其次,課上師生間群體性的、自由的交談討論,可促進學生智力和能力的發展。尋求交流,既是學生的本能,又是現代生活的必然要求。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與他人思想上交流與合作,相互取長補短,利于激發出思維火花,這樣,個體思維才能合成一個連貫的整體,還可幫助學生擺脫心理的“自我中心狀態”而且從別人那里獲得豐富的信息,要經常改變思維角度,能促進思維的靈活性,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得到全面訓練。此外,在回答討論的問題時,學生必須組織語言,把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完整、精煉、規范地表述出來,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這種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的個性心理特征。探究問題需要學生經過動手搜集整理和動腦冥思苦想,腦力和體力高度緊張,這就要求學生有堅強的自信心、耐心和恒心。這種積極的個性心理(非智力因素)可以通過長期訓練形成。
第四,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能大大提高學習效果。根據學習心理學原則,學生自愿參與的學習過程,會進展迅速且學習內容保持率高。“因為學生將知識組織起來,并能隨時得心應手地檢索知識。”在課前準備和討論過程中,大腦中已有的儲存信息,在定向思維不停地刺激下被激活了,沉睡多時的知識被喚醒了,而且以學生活動為主,方法靈活多變,使其大腦皮層始終處于興奮狀態,不易疲勞,學習效果好。此外,學生在非被動情況下更易于記憶學習內容。如果學生每堂課都能在理解中學習,記憶將不再是問題,也不再成為負擔,反過來又為能力培養提供源泉。
第五,課堂上師生平等對話,在和諧、自由的氛圍下,相互交流甚至相互影響,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真實思想成為可能,教學更具有針對性。發現學生幼稚、可笑甚至錯誤的看法,正是教師幫助學生形成正確認識、價值觀念和人生觀,進行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機,使課堂不但成為能力培養,也是切實進行德育的場所。而有時學生積累的課外知識或突發奇想也會啟發教師,使教學更趨完美。
如有些以灌輸為主授課方式,用“以教材為本”的評價標準看,能夠促進學生形成一定的知識與能力,但以三維目標來評價,沒有突顯學生主體地位,缺乏方法與過程,也忽略了學生學情分析,不能有效達成情感價值目標。所以,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需要遵循課程標準,以三維目標為導向,重新審視課堂教學設計,使歷史課堂核心從重視“教師教向”轉移到“關注學生的學”,讓學生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我會學”。了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民主革命,并為打開了道路。
在教學《》時,這一章節內容較多,怎樣讓學生更積極主動的融入學習,更好的理解與把握的主要過程及其歷史意義,教師合理運用了多媒體,這是教學亮點之一,教學效果明顯,比如可快速提煉豐富多樣的圖片、圖示與圖表等資源,形成生動形象的直觀課件,拓寬教學空間,培養學生搜集史料、整合歷史信息的能力;可通過動畫呈現事物發展過程,比如形勢示意圖等。另外,還活用了歷史情景劇,誘導學生置身情境之中,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使其多角度思考歷史事件,轉變學習方式,增強情感體驗,強化學生學習熱情,達成三維目標。
二、以課程標準為導向,采取多樣化學習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是有效教學、展開教育決策的前提與基礎,其范圍包括教與學兩方面,可優化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發展。但這僅憑教師個體力量是難以達成的,需要多方力量的參與,尤其是學生們的積極參與。正如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讓評價成教師、學生、家長、學校等多主體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讓每位學生都能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而且教學評價也是師生反饋交流的渠道,有助于教師更深入的了解學生,聆聽他們的真實感受,明白學生們的學習需求,便于教學調整與完善。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以課程標準為導向,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合理運用學習檔案、作品展示、調查報告等多樣化、新穎性的評價方法及學生自評、生生互評等評價方式,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強化過程評價,淡化終結性評價,更多的關注學生的發展,讓課堂教學評價成為師生交流、師生反思的重要途徑。如學習“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時,因為本專題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學習時要注意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應通過多種渠道,進一步了解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變遷的歷史軌跡,并注意總結導致變遷的因素。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緊扣單元標題自選分主題,比如家庭生活的變遷、通訊工具的發展、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遷等等。而后通過網絡、圖書館或調查訪問等渠道搜集與整理有關圖文資料,認識中國近現代民生的變遷,完成學習報告單:包括班級、姓名、資料名稱、資料類型與時間、資料來源、主要觀點、有哪些啟示或認識、在活動中表現如何等內容。課堂上,教師可預留時間給學生成果匯報與展示,相互交流與評價。于是學生踴躍參與,有的展示了采訪的錄音磁帶;有的制作了演示文稿,展示了調查與訪問資料等。這樣,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活動中,使其學會自我評價、客觀的評價他人,也讓教師更全面的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二、在學生的智能培養方面,雖已有所側重,但與素質教育的智能培養目標尚有很大的距離。這也是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內容。筆者認為,要想使智能培養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應從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入手,具體說:一是教師應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教材、思考問題,并進行思辯性的討論;二是教師講授的側重點應從歷史過程為中心轉向歷史發展的邏輯聯系為中心;三是歷史教學要聯系實際,要談古論今,發揮歷史的明理、鑒今、育人的作用。
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總體看在歷史課堂上落實不夠是個普遍現象,當然學科的思想教育的陣地作用也就遠未得到充分地發揮。思想教育的內容籠統地講,在中國史教學中要著重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養;在世界史教學中主要是審美觀、世界觀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國史的思想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與應試教育有直接的關系,歷史教師應引以為戒,在今后的教學
活動中予以重視和進一步地落實。
2.從教學方法看還比較單一、陳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得不夠突出
很多教師,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教師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傳統的單一型,即以講解法與講述法結合為主,學生的調動很不夠,突出的是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們提倡的教學指導思想是啟發式教學。據統計,目前教法已有14類72種之多。教師應當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尤其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地去學,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并且要教會學生分析歷史人物、事件的立場、觀點,引導學生去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和駕馭知識。
3.從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底來看,還有待于進一步強化
關于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這里從三點來談一下個人想法:
第一,關于歷史教師的知識結構問題。
&n
bsp;作為一名中學歷史教師,首先應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完善的知識結構,這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這個知識結構應當包括三方面:一是要有貫通古今的通史知識結構;二是要有熟悉中外的全球史知識結構;三是要具有超出史學范圍的多學科的知識結構。
第二、關于歷史教師的語言問題。
歷史教學以其學科的特點,對教師的語言也有相應的要求:一是既要生動、具體,又要準確、無誤;二是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時代性;三是既要有文采,又不失質樸風格;四是既要邏輯嚴謹,又要有節奏感。但要達到上述要求,教師必須重視教學語言的培養和訓練。
第三、關于歷史教師的板書、板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