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7 23:15:1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經濟工作會議要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個總基調
堅持穩中求進,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一條主線
扭住新發展理念,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持續用力
一個超大市場
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發揮消費基礎作用和投資關鍵作用
兩大宏觀政策
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
雙輪驅動
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提高經濟競爭力
三大攻堅戰
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污染防治攻堅戰,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2020年中國經濟要干這45件大事
1、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適應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必然要求,把注意力集中到解決各種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上。
2、要樹立全面、整體的觀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重大政策出臺和調整要進行綜合影響評估,切實抓好政策落實。
3、要把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作為檢驗各級領導干部的一個重要尺度。
4、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政策、資金重點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落實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等措施,嚴把貧困人口退出關,鞏固脫貧成果。
5、要建立機制,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和幫扶。
6、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7、要重點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完善相關治理機制,抓好源頭防控。
8、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壓實各方責任。
9、要發揮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做好關鍵時點、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
10、要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11、要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有效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上學難問題。
12、要兜住基本生活底線,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13、要發揮市場供給靈活性優勢,深化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市場化改革和對內對外開放,增強多層次多樣化供給能力,更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14、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
15、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6、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做好重點領域保障,支持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
17、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18、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19、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同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20、要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
21、要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22、要狠抓農業生產保障供給,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
23、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做到保供穩價。
24、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積極作用,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完善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
25、要支持戰略性產業發展,支持加大設備更新和技改投入,推進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
26、要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等成本,有序推進“僵尸企業”處置。
27、要健全體制機制,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28、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29、要更多依靠市場機制和現代科技創新推動服務業發展,推動生產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
30、要重視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加快建設養老服務體系,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體育健身產業市場化發展。
31、要著眼國家長遠發展,加強戰略性、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川藏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通信網絡建設,加快自然災害防治重大工程實施,加強市政管網、城市停車場、冷鏈物流等建設,加快農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設施建設。
32、要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完善區域政策和空間布局,發揮各地比較優勢,構建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世界級創新平臺和增長極。
33、要扎實推進雄安新區建設,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措施,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承載能力。
34、要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35、要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要制定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提升國資國企改革綜合成效,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36、要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提升制造業水平,發展新興產業,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37、要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健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完善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
38、要改革土地計劃管理方式,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39、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健全退出機制,穩步推進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引導大銀行服務重心下沉,推動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引導保險公司回歸保障功能。
40、對外開放要繼續往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方向走,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繼續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
41、推動對外貿易穩中提質,引導企業開拓多元化出口市場。
42、要降低關稅總水平。
省委書記張寶順,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李斌分別主持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四個著力
會議提出圍繞科學發展主題和全面轉型、加速崛起、興皖富民主線,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著力穩定經濟增長,著力調整經濟結構,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努力在打造“三個強省”、建設美好安徽上邁出堅實步伐。
五大要點
又好又快發展,千方百計擴大有效投入,更加突出投資的先導性、效益性和基礎性,把工作重點更多放在優化投資結構上來:
壯大實體經濟,下大力氣改善企業經營環境,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努力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
增強競爭能力,堅定不移推進自主創新,充分激發全社會特別是企業的創新活力,加快把科技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增強發展動力,抓住時機深化改革開放,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突破,全面提升對外開放層次和水平,以大開放實現新跨越:
提升幸福指數,傾心盡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斷提高發展的包容性,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六個關鍵
【民生】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繼續實施33項民生工程,不斷拓寬居民增收渠道,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堅決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全面實施教育改革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文化體制改革。
【消費】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擴大有效投入,促進消費需求穩定增長,加強經濟運行調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農業】貫徹“三化”同步戰略部署,大興農田水利建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整合涉農資金,激活縣域金融,鞏固農業農村發展好勢頭。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06年要“穩定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平穩較快增長,意味著2006年經濟速度,既不過低,但也不宜過高,要防止經濟大的起落。經濟保持適宜增長速度,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有利于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到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效益上來,有利于切實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發展速度。而“雙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取向不變,繼續把好土地、信貸兩個閘門,防止投資膨脹反彈,則是“穩定宏觀經濟政策”的集中體現,也是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制度保障。
產能過剩成宏觀調控“劍鋒所指”
盡管“結構調整”的字眼已屢次出現在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但這次會議對這一問題表述呈現出“不同尋常”的味道。會議提出:2006年經濟工作一個重要任務是推動部分產能過剩行業調整。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一天,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鋼鐵、水泥、有色等部分行業過度投資導致產能過剩的嚴峻問題及種種不良后果,指出“這個問題如果不抓緊解決,會進一步加劇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矛盾,影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數據表明,鋼鐵產能目前大干市場需求1.2億噸;電解鋁閑置能力260萬噸;電石行業產能一半放空……而產能過剩的同時,更有新項目不斷上馬。受產能過剩集中釋放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雙重擠壓,目前我國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上升57.6%。在這嚴峻背景下,國家近來一系列動作表明,鋼鐵、水泥、有色等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無疑將成宏觀調控的劍鋒所指。國家發改委已明確指出,今后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市場準入條件,國家明令淘汰的項目和企業,不得提供貸款和土地,環保和安監部門不得辦理相關手續。
拓寬消費領域和改善消費環境
在拉動2005年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高速增長的是貿易順差和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增長相對滯后。數字顯示,自2001年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率高達22.5%,與此同時,消費僅增長了10.7%,投資與消費對GDP增長貢獻率極不和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此給予足夠重視,明確提出: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要努力調整投資消費關系,把增加居民消費特別是農民消費作為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不斷拓寬消費領域和改善消費環境。我國目前處于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階段,國民儲蓄率高,市場潛力巨大,決定了我國需要、也有條件依靠國內需求促進經濟發展。在當前投資高增長、貿易增長方式亟待轉變的情況下,擴大內需是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嚴格執行企業最低工資制度、開拓農村市場、拓寬消費領域、改善消費環境,是2006年擴大消費的政策取向。諸如減輕普通居民住房及汽車消費的稅費負擔、停止對小排量汽車使用限制等措施,也有望出臺,將使人們敢于消費,形成充沛的內需動力,“燒旺”消費市場。
投資向農村基礎設施傾斜拉開“大幕”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難點在農村。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性任務和要求,這是關系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決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將在2006年邁出有力一步,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走出一步“有效啟動農村市場、擴大內需、轉變投資投向”的事關全局之棋。按照會議部署,要通過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積極促進農民增收,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建設,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等措施,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良好開局。其中,“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個有力舉措,使多年來以城市建設為主的投資方向將更多地向重視農村建設方面轉變,將直接拉動農村消費,促進現代化農業發展,擴大國內需求。按照部署,用于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和農村戶用沼氣建設的中央投資,將比2005年有大幅增加。對鄉村道路建設、通信、電網等各項建設,國家也將在資金和政策上予以傾斜。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將成為全黨全國的共同行動。
重要領域改革要有新突破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當前改革主要任務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消除影響科學發展的體制障礙,2006年要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新的突破。國企改革、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和股權分置改革等,目前已步入“深水區”,將是2006年繞不過去的“重頭戲”。加快推進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也將提上日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必須抓好的重點任務。寶鋼、神華、中國誠通、中國鐵通等大型央企已實施董事會試點,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表示,國資委監管的一百多家企業將在2008年之前完成這項改革,而2006年是關鍵之年。股權分置改革已進入關鍵時期。作為中國股市最重大制度變革,這一改革旨在根治股市先天缺陷。改革將攻堅克難,而改革的方向不能變、信心不能變、基本政策不能變。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將于2006年底結束,金融體制改革也時不我待。抓緊推進商業銀行改革,從根本上增強金融機構的國際競爭力,是2006年一大任務。
實際上,中國政府對此也憂心忡忡。在剛剛結束的201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國政府指出: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增速回落,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各類風險明顯增多。展望明年,世界經濟形勢總體上仍將十分嚴峻復雜,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我們要更加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充分認識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發展帶來的機遇和風險,從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高度,加強戰略謀劃,增強應對能力,揚長避短,趨利避害,不斷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2011年12月14日,中國商務部公告稱,對原產于美國的排氣量在2.5升以上的進口小轎車和越野車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實施期限2年,自2011年12月15日起到2013年12月14日止。此措施一出,就有人撰文指出在充分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的前提下,中方對外方企業主動采取“雙反”措施合情合理合法,應該為中方在頻遭“雙反”調查的情況下主動出擊而擊節叫好。
2011年12月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以6:0的投票結果,通過了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產品實施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調查。此次調查引起了中國業界的廣泛關注,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14家中國主要光伏生產企業在投票前聯合召開新聞會,堅決否認美國國內產業日前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雙反)調查中的指控,并希望美國政府能秉公執法,但結果依然沒有改變。投票后,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常務理事馬學祿表示,此次“雙反”調查給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帶來很大沖擊。
事實上,中國企業、行業在近些年遭遇“雙反”調查一直處于直線上升趨勢。據中國商務部統計,全球70%以上的反補貼調查針對中國,地方政府的政策則成為調查要點。而當前,對中國發起“雙反”調查事件開始呈現出兩大新特點:首先,對中國企業發起雙反調查的國家范圍正在擴大。原來以美歐國家為主,現在巴西、埃及、阿根廷、印度等國也開始對中國企業發起“雙反”調查;其次,被調查產品范圍在擴大。美歐由對中國低端產品發起“雙反”調查發展到今天的高科技產品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由對輪胎、硬木地板、皮鞋擴展到了太陽能電池板、光伏產品等。
“中國在這一時期采取對美國部分進口汽車產品采取‘雙反’措施頗有深意,這倒不是說此措施會對美系進口車造成多么嚴重的打擊。由于汽車產品的特殊性,它最重要的意義應該在于中國政府表明了對于外國‘雙反’調查的強硬態度,這與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是分不開的。”這位經濟學家這樣分析道。
2011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保持外貿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保持出口平穩增長,推動出口結構升級,加強和改進進口工作,積極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要引導外資到中西部地區投資,擴大服務開放,擴大境外投資合作,積極防范境外投資風險。要深化國際合作,加強同周邊國家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妥善處理貿易摩擦,努力改善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這與201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正確把握國內外發展環境,有效發揮我國在國際經濟分工中的比較優勢,堅持出口和進口并重、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并重,努力拓寬國際經濟合作途徑,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確實有所不同。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對這個改變有更深的理解:“外需變化我們難以左右,今后中國經濟的發展,要更加立足國內需求,要更加突出結構調整,要更加依靠改革創新,要更加重視改善民生,這是我們前進的方向。”
根據中央、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縣財政經濟形勢,2009年全縣財政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區黨委七屆九次會議精神,以及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區財政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縣經濟建設的工作實際,為全縣經濟建設工作服務,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繼續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積極培植新的財源增長點;進一步加強稅收的征管,努力增加財政收入;調( )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工資發放、支農、扶貧、實施科技興農戰略以及保持社會穩定等重點支出需要,堅決落實比例適當、集散有度、收支合理、使用得當的十六字方針,構建公共財政框架;強化財政監督,規范財經秩序,確保今年財政各項工作任務的全面完成。
二、財政工作目標總任務。
3、創建文明單位,促進我局兩個文明建設上新臺階。
三、財政工作主要措施。
在新世紀的第一年里,對財政部門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因此做好今年的工作意義十分重大,我們要充分認識國內、國際經濟形勢和完成2009年財政任務的艱巨性,面對困難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干,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以及我國將加入wto的有利契機,以改革為動力,以旺盛的斗志知難而上,確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項財政工作任務。為此,應切實抓好以下各項工作:
1、鞏固壯大支柱財源,積極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
蔗糖業是我縣農民收入和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要鞏固好糖蔗的種植面積,增加對甘蔗良種良法的科技投入,提高甘蔗產量和甘蔗含糖量,確保制糖企業經濟效益的穩步增長,使支柱財源不斷壯大;經濟結構調整是我縣當前經濟工作的重點,作為政府的主要經濟管理部門,財政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把農業基礎財源擺在我縣財源建設的首位,結合本縣實際情況,主動為縣委、縣政府出點子,想辦法,支持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打破單一經濟結構,立足于農民和財政雙增收的目標,進一步加大財政支農投入,努力拓寬資金來源渠道,積極籌措支農資金,加大農業投入力度,并確保支農項目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做好2009年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和規劃管理,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進程;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整頓,切實轉變企業經營機制,做好企業扭虧為盈工作,加強成本管理與經濟核算,挖掘內部增收潛力,努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技創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發展。加強扶貧資金的使用管理,切實做好財政扶貧工作。
2、加強收入征管,確保完成財政收入任務。
一是要繼續貫徹落實國務院加強征管、堵塞漏洞、懲治腐敗、清繳欠稅的工作方針,嚴格執行稅收法規,依法征稅,改進稅收征管手段,把該收的收入及時、足額的收繳入庫,努力做到應收盡收;堅決打擊各種偷稅、漏稅、抗稅行為;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稅收虛假問題。二是要堅決維護稅法的統一性和權威性,切實清理自定的稅收先征后返政策,堅決制止擅自減稅、免稅、緩稅行為;三是進一步完善農業四稅征管辦法,完善和穩固縣、鄉、村征收網絡體系,加強村級協稅員的業務指導和培訓,逐步建立農稅申報納稅制度,加大稅法的宣傳力度;四是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預算外資金管理,完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形成統一收費管理、統一收費票據、統一財政專戶儲存、統一會計核算的預算外資金收支管理辦法,加強預算內外收支統管,提高政府統籌運用預算內外綜合財力和宏觀調控的能力;五是加強防洪保安費的征收管理。
據梳理,最早的一次全國金融會議于1997年11月17日至19日召開。時逢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國內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高企,中國國有銀行體系被市場廣泛認為已陷入技術性破產。數據顯示,截至1996年6月底,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為8400億元,占比達24.75%。第一次會議討論的主要議題是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的商業化步伐。會后,國務院陸續出臺諸多改革措施:中央財政定向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補充四大國有銀行資本金;將13939億元銀行不良資產剝離給新成立的四家資產管理公司;以及取消貸款規模,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等重要改革措施。同時,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也隨之展開,對金融業實行分業監管,成立了證監會、保監會,分別負責證券業和保險業的監管,人民銀行K徑砸行業、信托業的監管;另外對人民銀行自身機構進行了改革,原有的省分行被撤銷,改成9個大區行,貨幣政策獨立性得以加強。
2002年2月5日至7日,第二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時任國務院總理對下階段金融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加強金融監管與國有銀行改革的思路進一步得到深化,最終組建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主導中國銀行業的重組上市。在銀行改革方面,快速推進新一輪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在股份制改革與海外上市項目的實施上得到了一系列關鍵政策支持。在金融監管方面,撤消中央金融工委,成立銀監會,并成立國有銀行改革領導小組,醞釀、統籌、部署國有銀行改革方案,會議還做出了改革農信社的決定,為此后農信社改革的全面鋪開確立了“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指導方針。
2007年1月19日至20日的第三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近幾年來的金融工作,分析當前金融形勢,統一思想認識,全面部署今后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中國農業銀行實行整體改制、國家開發銀行全面推行商業化運作、成立中國外匯投資公司運作部分外匯儲備在此次會議上得到明確。時任國務院總理在此次會議上強調,我國金融改革發展面臨新的形勢,金融業處在一個重要轉折期,也處在一個重要發展期。指出,繼續深化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改革,努力鞏固和發展改革成果,關鍵是繼續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轉變經營機制,深化分支機構和基層改革。央行提出,要以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優化金融結構為重點,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繼續推進工、中、建3家銀行完善公司治理,加快經營機制轉變。在此次會議上,國開行被明確定調為全面推行商業化運作,并主要從事中長期業務,不得從事零售業務。權威人士透露,此次會議明確了國開行將堅持的三項原則,即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政策性銀行改革是已經討論了多年的話題。此次會議強調,按照分類指導、“一行一策”的原則,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首先推進國開行改革。此次會議還明確,對政策性銀行的政策性業務要實行公開透明的招標制。這為政策性業務的發展確定了方向。
在外匯儲備領域,會議表示要加強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積極探索和拓展外匯儲備使用渠道和方式;在資本市場領域,強調構建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和比重,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同時大力發展公司債券;在監管體制上,提出要完善金融分業監管體制機制,加強監管協調配合。與預期一致的是,此次會議并沒有決定成立一家“超級監管機構”。
最近一次全國金融會議召開于2012年1月6日至7日,時任國務院總理對今后一個時期金融改革發展作出部署:一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優質金融服務。金融行業要大力提升服務功能,擴大服務覆蓋面,加大對薄弱領域的金融支持。重點支持經濟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自主創新,特別要加快解決農村金融服務不足、小型微型企業融資難問題;二是深化金融機構改革。著力加強公司治理,形成有效的決策、制衡機制,建立規范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推進股權多元化,切實打破壟斷,放寬準入,鼓勵、引導和規范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參與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改制和增資擴股。政策性金融機構要堅持以政策性業務為主體,明確劃分政策性業務和自營性業務,實行分賬管理、分類核算。國家開發銀行要堅持和深化商業化改革;三是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切實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銀行業要建立全面審慎的風險監管體系。證券業要完善市場制度,強化行為監管,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保險業要加強償付能力監管,完善分類監管制度;四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當前我國政府債務總體安全、可控。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妥善處理存量債務,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將地方政府債務收支分類納入預算管理,構建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控制和風險預警機制;五是加強資本市場和保險市場建設,推動金融市場協調發展。促進股票期貨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堅決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建設規范統一的債券市場,積極培育保險市場;六是完善金融宏觀調控體系,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監管政策、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有效促進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七是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和金融安全保障水平。穩妥有序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提高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水平。深化內地與港澳臺金融合作,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積極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八是加強金融基礎建設,改善金融發展環境。加快制定完善金融法律法規,建立金融業統一征信平臺,完善登記、托管、支付、清算等金融基礎設施,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
要求金融部門和金融機構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做好金融工作。一要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提高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保持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二要優化信貸結構,加強對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對企業技術改造的信貸支持。三要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抓緊完善發行、退市和分紅制度,加強股市監管,促進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協調健康發展,提振股市信心。四要敏銳觀察和跟蹤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做好應對預案,切實防范經濟金融風險。
在2009 年“四萬億”刺激政策實施后,政府融資平臺大量成立,地方債務風險逐漸積累。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在2012年提出防范化解地方債風險至今,相應風險已經得到較好控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稱,地方債風險化解采取了兩方面措施:一是加強對地方政府負債的管理,按新《預算法》及43號文規定,融資平臺應剝離融資功能,不再新增政府債務;二是摸清存量債務,通過債務置換將銀行、信托貸款置換為低利率的地方債,大大減輕地方政府債務壓力。“但部分地方政府財政支出面臨壓力,目前地方政府和社會合作模式快速發展,是一個有益的探索,但政府債務和商業化融資間的界限有所模糊,可能還需要進一步關注。”陳道富表示。
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勢在必行
2012年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以來,金融業混業發展加速,但監管體制仍主要是分業監管。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認為,“目前新的金融工具如銀證合作、銀行與基金合作、投Y連接保險產品、互聯網金融等在中國不斷涌現,混業經營大勢所趨,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的不斷發展,這對現行分業金融監管的有效性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首先,在分業監管的實施中,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協調機制。其次,分業監管易產生監管真空和監管套利。再次,分業監管易導致重復監管,增加監管成本。同時,現行的金融監管模式很難適應金融混業經營和金融控股公司發展的需要,難以對金融創新進行有效監管。2015年發生的股市波動,2016年險資大肆舉牌上市公司事件,都說明目前金融監管的脆弱性和各監管部門協調性很差。”陳道富也指出,“這些年金融交叉、融合已經越來越明顯,機構、業務、交易結構、資金都在融合,雖然實行分業監管,但是通過各種通道業務、平臺合作等不斷繞開監管。”國研中心研究員魏加寧更是直言:“我們目前的金融監管體系存在的最大結構性風險,就是一邊力推混業經營,一邊堅持分業監管不變。”
事實上,在近兩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這一改革要點就已被列入。“抓緊研究提出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方案”,這在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而在2016年,經濟工作會議則再次表示“要深入研究并積極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改革。”曹鳳岐指出,進一步改革與完善金融監管體系“非常必要”。
在此背景下,市場預期如若今年召開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將是重要議題。“現在關注點都在金融監管上,金融監管肯定會涉及,包括宏觀調控的協調。”陳道富表示。
對于如何調整監管框架,曹鳳岐說:“目前基本有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主張恢復由央行‘大一統’監管的格局。即撤銷‘三會’合并到央行中去,由央行進行統一的金融監管;第二種意見是合并‘三會’成立新的金融監管機構,與央行共同監管,即‘雙峰’監管模式。我們認為可以合并‘三會’,在此基礎上建立中國金融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進行綜合金融管理,負責統一制定我國金融業的發展規劃。中國金監會對中國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進行統一監管。為了更好地發揮中國金監會的作用,建議在金監會下設立三個委員會,一是成立金融審慎監管委員會,將原來‘一行三會’的宏觀與微觀審慎性監管職責轉到該委員會,該委員會更多的負責起宏觀審慎性監管職能。二是成立投資者保護委員會,負責業務運作與投資者保護,該委員會對金融衍生產品進行審查,對投資者進行提示與告知,協助投資者投訴的仲裁甚至訴訟。三是成立金融穩定委員會。原來在中國人民銀行下屬有一個金融穩定局,可考慮將其合并到金融穩定委員會中,負責金融體系的整體穩定性,同時制訂金融監管的各項法規和政策。中央銀行仍然承擔部分金融監管職能。即中央銀行除了制訂和執行貨幣政策、進行宏觀經濟與金融調控外,還負責監管貨幣市場和外匯市場。形成金監會為主與中央銀行分工協作,共同進行金融監管的格局。”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雙峰監管”可能比較適合我國未來經濟、金融發展。一方面通過宏觀審慎體系,央行加上銀監會管理的一些系統性重要性銀行,確保貨幣政策供應目標、傳導渠道能夠實現;另外將“一行三會”針對微觀監管部分,強化成一體,共同在這些部門中去協調處理以前出現的監管盲點。
防風險有望成為重要議題
除金融監管外,多位受訪人士認為防風險也將成為重要議題。“宏觀層面,風險肯定是最核心的問題。”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所長助理楊濤稱,“這涉及如銀行體系潛在風險、資本市場潛在風險、地方債風險等諸多方面。”除此之外,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金融去杠桿、貨幣政策有效性及利率傳導機制、金融對外開放均可能成為會議內容。
社保卡基本實現全國一卡通
人社部出臺的《關于加強和改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公共服務的意見》規定:2017年實現社會保障卡跨地區、跨業務直接辦理個人的各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開放向其他公共服務領域的集成應用,基本實現全國社會保障一卡通。
同時提出,要重點加強異地業務系統建設,提升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異地就醫結算、異地領取待遇資格認證等異地業務的經辦效率,方便參保人就近辦事。通過“互聯網+政務”,讓“奇葩證明”和辦事難等問題得到破解。
信用卡滯納金取消
央行《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實施。其要點有三:一是取消現行統一規定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標準,實行透支利率上限、下限區間管理;二是取消透支消費免息還款期最長期限、最低還款額標準及附加條件現行規定;三是取消滯納金,由發卡機構和持卡人約定違約金。
小排量汽車購置稅將提升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的《關于減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明確: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對購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按 7.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自2018年1月1日起,恢復按10%的法定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
也就是說,2017年作為過渡期小排量汽車購置稅仍然有一定的優惠,但對比2016年的“購置稅減半政策”已經從5%提升到了7.5%,相當于補貼金額縮水了一半。
不動產登記16種情形實行減免優惠
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財政部印發 《關于不動產登記收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 》,對16種不動產登記實行收費減免優惠。
(1)減半收取登記費。包括不動產更正登記、異議登記;不動產權利人姓名、名稱、身份證明類型等發生變更申請變更登記;同一權利人因分割、合并不動產申請變更登記等4種情形。
(2)免收登記費。包括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申請不動產登記;申請與房屋配套的車庫、車位、儲藏室等登記,不單獨核發不動產權屬證書等8種情形。
(3)只收取證書工本費,每本10元。包括申請宅基地使用權及地上房屋所有權登記;單獨申請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夫妻間不動產權利人變更,申請登記等4種情形。
實名制火車票出站前可焓Р拱
自2017年1月1日起,實名制車票掛失補辦辦法將進一步完善。若在列車上、出站檢票前丟失實名制火車票,可找列車長或到車站出站口辦理掛失補辦手續:辦理截止時間為該趟列車到達終點站停止售票前;提供相關購票信息和有效身份證件,且原票未被使用的,可在列車上、出站口辦理掛失補辦手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派發“政策紅包”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面部署了2017年經濟工作。2017年,以下七類人群有望收獲“政策紅包”。
一是剛需購房者――會議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抑制房地產泡沫,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二是租房者――會議提出,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立法,加快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發展。
三是三四線城市居民――會議提出,提高三四線城市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
四是實體經濟從業者――會議提出,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更多“百年老店”。
一、按照縣委、縣政府20__年工作思想和主要任務,根據本局工作職能,確定了20__年農業工作發展目標。
常規農業 20__年糧食作物播種20.07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8.15萬噸,單產405.9公斤,增12.3公斤,其中水稻播種面積18.36萬畝(早稻5.20萬畝、中稻7.42萬畝、晚稻5.74萬畝),水稻單產力爭達到420.6公斤。總產達7.7207萬噸,增長4.42%;油料播種面積5.8萬畝,總產0.61萬噸;經濟作物面積19.6萬畝,其中果茶面積12萬畝(白茶種植面積達0.5萬畝)。
綠色、有機農業 著力抓好“雙千雙萬”有機農業基地建設,建立千畝有機農業生態示范園、千畝有機水稻生產基地、萬畝有機白茶生產基地、萬畝有機椪柑為主的果品生產基地,繼續拓展綠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建設。
農民增收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0元,人均增收330元,增長8%以上。
二、為更好地完成本局提出的發展目標,主要采取以下工作舉措。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國務院有關部門勞動保障工作機構:
根據《國務院關于下達199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通知》(國發〔1999〕1號)以及《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總體規劃(1998-2002年)》要求,結合各地區、有關部門報送的1999年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計劃及1999年勞動保障工作要點,經綜合平衡,我們編制了《1999年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計劃》,現下達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貫徹執行。
1999年的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計劃工作,要繼續深入貫徹黨的十五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會議以及全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的部署,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以鞏固兩個確保為中心,以深化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制度改革為重點,全面推進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據此,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按照今年部里的工作重點,在繼續堅持不懈地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以及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工作的同時,要結合《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和《失業保險條例》的貫徹實施,重點抓好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擴大覆蓋面和增加基金收入工作,以實現上半年養老、失業保險基本上全覆蓋和全年基金收繳率保持在90%以上的計劃目標。要加快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步伐,年底前各地區要基本完成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工作。要繼續加強勞動工資管理工作,完善勞動合同制度,積極做好勞動爭議處理工作,年底前城鎮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及其從業人員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80%以上、勞動爭議結案率保持在90%以上。進一步做好企業工資工作,穩步推進工資指導線制度、勞動力市場指導價位和企業人工成本預測預警體系試點,全國國有單位職工工資總額計劃增長5.5%,對部分工資水平偏高和增速偏快的部門、企業繼續從嚴控制,其中國有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的工資水平暫停增長。加強勞動法制建設和監察工作,年底前全國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組建率達到100%,受理查處群眾舉報案件結案率達到90%以上。
為進一步指導各地區做好各項社會保險工作,促進社會保障工作有計劃、分步驟地開展,從今年開始,我部在各地區報送計劃的基礎上,結合社會保障工作重點,編制各項分地區的社會保障事業年度發展計劃。1999年,先試編下達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三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計劃,供各地區指導工作用。請各地區和有關部門結合實際認真做好今年勞動保障計劃的分解落實工作,實施中的有關問題望及時函告我部。
附件:(略)
把握結合點,忌諱“兩張皮”。有了學生的廣泛參與,收集、加工,分享時政材料成了“規定動作”和“必修課”。但要發揮時政材料的“內在功效”,還需要做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工作。教師要教會學生提取時政材料中的“干貨”,把準時政材料和教材原理的結合點,講明時政背后的道理。比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學生分享內容截取)面對如此宏大的話題,輕描淡寫往往會讓學生更加迷茫。僅這“兩個年”中就包含著規劃、供給側改革等關鍵詞,老師就要追問為什么要規劃?規劃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什么手段?為什么要強調供給側改革?通過這些問題引發思考,使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與教材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圍繞主題,抓住主線”以及“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企業的經營”等章節知識有機融合,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生硬”的課本知識的消化,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認同感。潛移默化中,學生學會了分析國家政治經濟生活現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