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6:23:1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影子銀行業務風險與治理研究,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近年來,隨著資管、同業以及理財相關業務法規的陸續出臺,金融市場亂象得到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影子銀行業務規模持續下降,影子銀行風險程度持續壓降。但由于影子銀行業務具有結構復雜、杠桿高、鏈條長、關聯強和期限錯配等風險特征,增大了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在規范化和轉型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風險和問題。本文以某地為例,分析影子銀行的業務特點和風險概況,并提出治理的思路和對策,以期對影子銀行風險管理提供借鑒。
一、影子銀行業務主要特點
影子銀行業務橫跨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內外以及不同金融市場,以銀行業金融機構為業務主體。影子銀行業務統計口徑包括投資(剔除購買債券、股票以及長期股權投資)、買入返售(剔除以債券、票據為質押物的情況)、非保本理財(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前)、委托貸款(剔除現金管理項下委托貸款和公積金委托貸款)、委托投資、資金信托共六類業務。按照影子銀行業務統計口徑和范圍,截至2022年6月末,該地銀行業金融機構影子銀行業務余額1601億元,分別為投資419億元、買入返售20億元、非保本理財195億元、委托貸款672億元、委托投資290億元和資金信托5億元。主要呈現四個特點:一是總體規模呈持續下降態勢。從2019年6月至今,該地影子銀行業務規模從最高額累計下降453億元,2022年6月末分別同比、比年初下降155.1億元和9.6億元。如,某法人銀行投資余額下降較多,從2019年6月至今下降74.3億元,占全部投資額下降比例32%,與2022年1季度末相比,下降13億元。二是業務主要集中于資產管理和同業業務兩大領域。截至2022年6月末,該地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管產品余額992億元,其中投向標準化債權資產445億元,投向非標準化債權資產544.5億元;同業投資891.4億元,其中投向標準化債權資產561.1億元,投向非標準化債權資產330.3億元。三是穿透后資產類別主要集中于委托貸款和信托貸款。所屬資管產品中,穿透后按基礎資產類別看,主要為委托貸款85.6億元、資產收(受)益權72.7億元、信貸資產56.2億元、帶回購的股權性融資39.2億元及其他189.8億元等。所屬同業產品中,穿透后按基礎資產類別看,主要為信托貸款144.8億元、帶回購的股權性融資72.3億元、委托貸款62.7億元及其他28.6億元等。四是部分機構余額和比例較高。該地城商行業務余額占比較高,投向資管、同業產品余額分別為494.8億元和424.6億元,分別占全部銀行業金融機構比例49.9%和47.6%。其中某城商行尤其突出,兩項余額分別為232.96億元和267.4億元,占全部機構比例分別為23.5%和29.9%。此外,某分行資管余額118.2億元,占全部機構比例11.9%。
二、主要風險表現和問題
業務操作規程不健全。該地部分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未設立理財、同業或金融市場專營部門,未制定影子銀行相關業務操作規程情況下開展業務,缺乏制度遵循和風險管理措施,釀成風險。一些城商行雖相應制定了部分業務操作規程,但相關專營部門設置和機制建立、業務制度滯后現象依然突出。風險管理體系不完善。一般而言,銀行分支機構根據總行相關業務規程和風控制度運營影子銀行業務,基本能將交易業務和對象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但地方法人機構風險管理相對薄弱,在影子銀行統一授信、準入,授權、限額和集中度管理,投前調查、投中審查和投后檢查,穿透管理,風險分類,撥備政策等風險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不足,致使在開展交叉性影子銀行業務時,難以有效識別底層資產,無法對最終融資人進行統一授信,造成超額授信和多頭授信,放大資金杠桿和增加機構自身信用風險。流動性管理覆蓋不全面。大部分法人機構流動性風險管理限于信貸等傳統業務,對資管、同業及交叉性影子銀行業務未能有效覆蓋,流動性管理未完全囊括跨機構、跨市場和跨行業等影子銀行產品,流動性風險隱患較大。如該地資管產品余額992億元,投向非標比例高達55%,非標產品金融市場流動性差,若不能到期兌付,流動性壓力較大。從期限看,投向的非標資管產品中,1年內到期占比僅38%,中長期產品占比高達60%以上,與相應資金來源(多為理財產品)期限錯配程度較大。非標資產信用風險高。交叉性影子銀行業務風險主要集中于非標準化債權資產領域,經穿透后,底層資產存在不透明、鏈條長、嵌套多、資產質量低、風險緩釋措施不足等風險點。該地投向資管產品的非標基礎資產中,信托貸款、委托貸款、受(收)益權和帶回購性質股權融資共計占比45%;已進行風險分類資產中,不良資產率18%;有抵質押物的資產占比僅16%。投向同業產品的非標基礎資產中,信托貸款、委托貸款、受(收)益權和帶回購性質股權融資共計占比87%;不良資產率27%;有抵質押物的資產占比42%。
三、治理對策和建議
健全完善組織架構和制度體系。加強制度與流程建設,搭建影子銀行及交叉性業務運營管理框架體系。設立資管、同業或金融市場業務等專營部門,開辦各類業務必須做到制度先行,及時制定各類交叉性影子銀行相關業務操作規程。修改和完善相關風險管理制度,將影子銀行、交叉性金融業務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明確交叉性業務前、中及后臺各部門職責與分工,加強流程管理及各環節的溝通與聯動,完善交叉性金融業務風險治理體系。大力壓縮影子銀行業務規模。對金融市場亂象治理開展后評估,深入開展影子銀行風險合規管理,引導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規范化和轉型發展。有效實施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確保各法人機構保本型理財全面完成市場退出和向“凈值化”轉型。制定非標債權資產壓降計劃,壓縮非標規模,業務到期后不再敘做,逐步增大標準化債權資產比例。壓縮和整改各類通道型業務,降低杠桿程度,簡化業務流程,縮短環節鏈條,提升影子銀行風險治理規范性和成效。全面穿透和納入風險管理體系。按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向上穿透至業務最終出款人、向下穿透至底層資產最終用款人,梳理通道環節,有效把控業務各環節風險。加強貸前或投前目標客戶篩查、調查,真實評估業務風險狀況,強化統一授信管理,嚴把準入關。將影子銀行業務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進行前、中、后臺全流程管理,開展資產質量分類,進入表內外風險加權資產統一計量,計提撥備和資本,加強全流程控制和風險排查,開展影子銀行業務內部審計等。健全完善流動性風險管理。加強表內外資管、同業和理財產品流動性風險管理,與其他資產、負債業務統一納入流動性監控范圍。強化資產負債前瞻性管理,增加高流動性資產比例,加強久期分析,將影子銀行相關業務流動性風險納入銀行整體流動性預案管理。增加標準化債權資產份額,提升影子銀行業務市場流動性。增強影子銀行業務負債來源、資產運用期限匹配性,降低期限錯配程度。加大凈值型和開放型理財產品研發設計和市場推廣力度。
參考文獻:
[1]馬勇,呂琳.影子銀行、金融監管與宏觀穩定[J].管理科學學報,2022,25(06):1-21.
[2]張瓊斯.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持續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警惕影子銀行新變種[N].上海證券報,2022-08-01(002).
[3]張文堯,陳姝興,王微.中國影子銀行發展及風險控制—基于監管機制改革的視角[J].財經科學,2022,(10):31-44.
作者:李永軍 單位:內蒙古銀保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