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46:1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傳統音樂文化在學校音樂教育的模式,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加強了中國同世界各國的雙邊及多邊交流與合作。“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包含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硬聯通”,還有旨在促進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交流的“心聯通”,為文化交流插上翅膀,共同促進了全球文化的繁榮。“一帶一路”倡議為各國提供了重要的契機,推動了我國同世界的接軌。“一帶一路”音樂教育聯盟大會的召開,使我國與世界美育深度交流,為我國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臺。筆者認為,有必要更好地弘揚我國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加強學校對民族音樂的重視和投入,優化教學模式,這也是當今學校音樂教育所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一帶一路”視域下弘揚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性
(一)打造“中國樂派”品牌,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地區以及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一帶一路”倡議使多個國家緊密聯合,為中華文化走出國門提供了新的契機,“中國樂派”根植于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基礎之上,由全民創作、全民分享,音樂審美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賈湖骨笛使中國音樂可考的歷史追溯到距今7800-9000年前;從六代樂舞、《詩經》、曾侯乙編鐘、隋唐俗樂、宋代曲子、元代戲曲,到明清時期的民歌、說唱、戲曲等,這些優秀的音樂構成了璀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古人留下的寶貴財富。在“一帶一路”視域下,國人應扎根中國大地,不斷深入挖掘中國音樂、中國故事、中國文化,將“中國樂派”變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使其話語體系在社會生活中得到實踐的檢驗。
(二)培養承載中國音樂未來的人才美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中國音樂要發揮作用,貫穿于美育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1]。美育要扎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讓學生能深入感受中國民族音樂的魅力,使各個年齡段的學生能夠熱愛并積極學習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并能在接受相關教育的基礎上不斷加以創新,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且能不斷傳承、推廣的新民族音樂,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努力做好文化接班人,用實際行動接續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用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成為承載中國音樂未來的新一代。
二、學校音樂教育弘揚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新一代的愛國主義情懷一個民族的音樂會體現這個民族的思想和靈魂,是民族的智慧和藝術的結晶[2]。如柯達伊教學法以匈牙利民歌為主來進行教學,培養學生對本民族的熱愛。由此可見,對民族音樂的教學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的音樂課本中,都包含了民族特色的音樂課程,民族音樂為愛國主義教育營造了鮮活的“母語”音樂環境,學生在聆聽、演唱、演奏民族歌曲的同時,能從歌詞、旋律中深化民族情感,引發強烈共鳴。中國傳統民族音樂不僅向學生展示了祖國的壯麗山河、人文風情,更是包含了眾多的中國故事、中國精神,傳遞出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人們所共有的家國情懷,不斷加深學生對小家大國的熱愛之情。
(二)有利于樹立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當代中國,文化自信是具有科學性的時代命題,民族音樂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播中國文化與人類文明的有效途徑。中國民族音樂記載著中華民族的故事,每個音符都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中國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為學校音樂教育架起一座文化橋梁,其中所特有的民族調式、民族器樂、民族唱腔以及民族音樂風格,都將我國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內涵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通過學習寶貴的中國民族音樂作品,可以深入了解到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名著典籍、古文詩詞、發展歷程等,在學習中理解、熱愛本民族的燦爛文化,樹立民族文化自信。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審美能力弘揚中國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能有效幫助學生建立正確民族音樂審美觀。一方面,民族音樂呈現出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從地域上看,北方民歌高亢嘹亮,豪放熱情,而南方民歌優美抒情,婉轉動人;從音樂色彩上看,中國傳統音樂多使用民族調式,采用起承轉合、魚咬尾、螺絲結頂的創作手法,加入民族音樂特有的襯詞、腔調;從音樂種類看,有說唱音樂、歌舞音樂、戲曲音樂等不同的表現形式。另一方面,民族音樂蘊含著特有的中國情感,有《梁祝》的至死不渝的愛情,有《思鄉曲》的鄉愁之情,也有《我愛你,中國》的愛國之情等。因此,弘揚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有利于讓新一代在民族音樂的海洋里盡情遨游,深刻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提高對民族音樂的審美能力。
三、學校音樂教育弘揚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教學策略
(一)民族語言與音樂教學緊密結合民族音樂教育應扎根于本民族的母語環境中。學校音樂教育要起到引領作用,積極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活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民族音樂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耳濡目染,愛上民族音樂文化。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母語,其中蘊含著人們豐富的思想和情感,是一個民族特有的文化標志。德國作曲家、杰出的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就十分重視母語教學,他提出從語言朗誦中提取節奏單位,從而進行教學。日本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也強調母語教學的重要性。我國也應從中借鑒,將民族語言納入到音樂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朗誦熟悉的順口溜和民間歌謠,提取短小的節奏單位,用它們作為樂曲旋律或朗誦、歌曲的伴奏,并以此進行多種形式的演唱和即興演奏[3]。這有助于學生通過民族語言學習音樂,也能提升他們對我國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興趣。民族音樂教育也可以將原生態民歌引入到學校音樂教育中來,讓學生和原生態民歌進行零距離互動。例如,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就有大量悅耳動聽的壯族歌曲,壯鄉有“歌海”之稱,壯歌是用壯話演唱的民間歌謠。過去主要在生產勞動和祭祀活動中演唱。學校音樂教育應將壯歌文化融入學生的音樂課堂中,可以聘請當地的“山歌王”來學校為學生教授壯族山歌,使學生能用壯語自然地演唱山歌,將壯族特色的山歌文化不斷傳承下去;還可以成立原生態壯族山歌合唱團,將其作為校園的一大特色,成員在三月三歌圩節這天身著民族盛裝為全校師生表演壯歌,使全體學生能直觀地感受壯鄉的山歌文化,更進一步愛上壯族音樂,愛上壯鄉。
(二)開展紅色民族音樂思政課程紅色民族音樂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紅色基因,蘊含著中國共產黨的崢嶸歷史,承載著黨為后人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有著鮮明的政治品質,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斷走向富強的藝術化呈現。在中國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讓孩子從小就熱愛黨、熱愛國家。紅色民族音樂是進行思政教育的有效載體,有必要讓孩子從小就學會演唱《義勇軍進行曲》《紅星歌》《歌唱祖國》等紅色民族歌曲,在一首首經典中耳濡目染,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中華民族的偉大,了解中華民族的光輝歷程。因此,中小學開展紅色民族音樂思政課程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一種十分有創意、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教學模式。例如,在學生學習勞動歌曲時,教師就可以很好地將思政內容貫穿其中,可以采用勞動號子一領眾和的形式和學生進行互動,引出中國共產黨黨徽圖案是由勞動工具錘頭和鐮刀組成的話題,讓學生明白中國共產黨是為無產階級而奮斗的政黨,強調馬克思提出的“勞動最光榮”。在教授勞動歌曲《南泥灣》時,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歌曲創作背景,引出大生產運動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同時展示南泥灣軍民一起插秧的勞動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秧歌起源于勞動生活的說法。教師帶著學生一起扭著秧歌,演唱勞動之歌《南泥灣》,通過這樣有趣的教學模式,使美育、勞育、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音樂課堂中學習紅色思政內容,感受勞動的樂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讓學生愛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館校結合”舉辦民族特色課外音樂活動博物館教育在倡導素質教育與美育的今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音樂博物館中有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陳列著多樣的民族樂器、出土音樂文物,配有專業的講解人員與演出人員,涵蓋了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音樂文化,擁有完整的音樂系統,是一座活的音樂宮殿(圖1)。它對進行公共教育、傳播民族音樂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起著強有力的推動作用。英國、美國等一些有豐富博物館教育經驗的國家都十分注重館校合作。在加強美育的今天,我國藝術博物館與學校雙方機構也應共同努力,注重音樂博物館與中小學聯合教學。館方和校方應合力將館內資源轉化為對學生有用的教學內容,使博物館真正發揮教育作用,成為學校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例如,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中小學可以與廣西民族音樂博物館合作,定期在博物館舉辦獨具特色的民族課外音樂活動,讓學生真正走進音樂博物館,看到、聽到、體驗到這些民族音樂“活化石”。音樂教師可以與博物館講解員、演出人員一起聯合對館藏的樂器蘆笙、獨弦琴、馬骨胡、銅鼓、壯族會鼓、天琴、七弦琴、羊角鈕鐘、高邊鑼等進行講解、示范演示,并帶領學生們一起來演奏體驗這些當地的民族樂器,讓學生親耳聆聽它們的音色;還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廣西民族音樂數字展廳,讓學生觸摸音樂交互墻背景板,切實感受廣西傳統民族樂器與科技融合的獨特魅力,樂享其中。此外,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下,廣西壯族自治區與東盟國家的音樂也不斷溝通與交融。廣西民族音樂博物館還藏有豐富多彩的東南亞甘美蘭樂器供學生體驗學習,學生有很多機會可以聆聽、了解甘美蘭音樂與文化。演奏人員會帶領學生一起用印尼安格隆等樂器來演奏《壯族酒歌》,讓學生可以通過演奏感受多元音樂文化融合下各國民族音樂碰撞的魅力。
(四)中國優秀民族音樂與多學科融合創新教學藝術門類眾多,但中華文化向來強調調和藝術之間的物理差異,以達到其內核精神的貫通融合,例如唐代吳道子的畫與裴旻的劍舞就曾相互啟發,蘇軾曾提出“詩畫本一律”,這些都說明了姊妹藝術同根同源、相互通感的藝術特性。2022年,虎年春晚的舞蹈節目《只此青綠》被刷屏了,這個節目之所以受到人們的一致好評,正是因為它牢牢抓住了“藝術通感”的特性,將中華民族所特有的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進行融合,精雕細琢,完美生動地將《千里江山圖》“活化”,實現了不同門類藝術氣脈上的貫通,再現了中華文化之大美。2022年,教育部印發了新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的課程標準將原來的“音樂課程標準”改為“藝術課程標準”[4],且課程理念中強調要突出課程綜合。這些都說明了音樂不再是一個單獨的學科,而是藝術大學科中的一員,需要予以足夠重視。在提倡美育的今天,教師要用更廣闊的視野去思考接下來的教學工作,學校的各門類藝術教育也要告別傳統單一發展的模式,注重跨學科發展,不斷探索學科融合的新路子。音樂是聽覺的藝術,也是藝術家族中個性最強的成員。學校音樂教育可以將中國優秀民族音樂與各個學科相融合,創新教學模式,例如將民族音樂、舞蹈與體育融合創新(圖2);在學校推廣民族藝術課間操、民族劍舞、民族太極扇,呼吁全校師生一同參與,這既能增強青少年體質,又能增添樂趣,起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還可以將中國傳統戲曲藝術與美術融合創新,比如在學習京劇時,讓學生通過聆聽不同角色的聲音,感受不同角色的情緒,從而找到對應的情緒色彩,動手進行臉譜面具的繪畫,最后戴上親手畫的面具分角色進行表演,使學生深刻感受到中國戲曲之美。教師也可以將播音主持、朗誦、中國古詩詞音樂、中國民族樂器融合創新成具有中國風格的舞臺劇,讓學生進行表演,提高學生的藝術綜合表演能力。在教授少數民族音樂課時,教師可以將我國不同民族的音樂、舞蹈、服飾與繪畫進行融合創新,讓學生能夠辨別不同民族的服飾、音樂和舞蹈,有能力進行表演,并能將不同少數民族的服飾與舞蹈動作進行綜合展出,以此弘揚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增添學生的藝術學習樂趣。
結語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倡議拓展了絲路沿線各國的“朋友圈”,為我國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播、美育的發展提供了交流學習的新平臺。“千古文化留遺韻,一代文明展新風”,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大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代代炎黃子孫的重要使命,學校音樂教育應肩負起這項重任,不斷改革、創新教學模式,找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最佳方案,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民族音樂學習環境,為美育注入新鮮血液,讓民族音樂之花真正在校園綻放。
參考文獻:
[1]王黎光.文化強國需要“中國樂派”有所擔當[J].中國政協,2021(6):66-67.
[2]李娜.音樂欣賞教學中民族音樂的重要性[J].大眾文藝,2015(21):225.
[3]趙巖.音樂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法概論[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8.
[4]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作者:劉藝琳單位:廣西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