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9 17:02:3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分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應用型人才與創新型人才在概念及人才特征方面既具有相同點,又具有差異性。在人才發展的使命、人才的時代要求、基本素養的定位、人才培養創新屬性、培養路徑等方面具有相同點,但在思維和能力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以相同點為基礎,整合差異性,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在知識、能力、素質三個方面具有獨特的要求。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措施要突出新價值意蘊的樹立、教與學邏輯體系的翻轉、協同育人機制的打造、多元化評價機制的建立、能力本位育人生態的構建等。目前,全球經濟局勢復雜多變,根據國家統計局2021年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01—2020年國民總收入及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速度均為8.7%。我國經濟發展態勢平穩良好,而人才是經濟發展的支撐。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9月首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5年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提出“要努力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三大轉變,推動中國邁入制造強國行列”。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中提出“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筑牢創新根基”。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人才是建設“制造強國”與“智造強國”的根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技能過硬、結構合理的制造業人才隊伍。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時期人才供給側改革的有效路徑,對于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經濟提質增效的升級具有迫切的含義。
一、概念解析
(一)應用型人才概念及特征對于應用型人才的概念目前尚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吳中江學者認為應用型人才的內涵為既有足夠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素養,又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將知識應用于實際的人才。吳國璽學者認為應用型人才是指在生產領域,從事產品開發、工藝流程中應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技術,推進技術革新和應用的人才。應用型人才的本質是能夠將扎實的、寬范圍的理論知識嫻熟地應用于社會實踐領域。因此,筆者認為應用型人才是指能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社會實踐的人才類型,是熟練掌握社會實踐需求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主要從事社會實踐的專業技術人才。
(二)創新型人才概念及特征習近平總書記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更加重視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如何界定創新型人才,相關學者定義頗多。何克抗教授指出創新人才是指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三方面素質的人才,三方面素質中,最核心的是創新思維。李冬梅學者認為創新型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超凡的創新能力,能夠順利從事一系列創新型相關活動,同時能夠為社會創造相應價值和作出貢獻的綜合型人才。創新型人才的本質是能夠在社會實踐中對現狀持批判性的態度,能夠獨立思考判斷并對現狀進行創新實踐。因此,筆者認為創新型人才是指理論基礎扎實深厚,具有創新意識、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的,且具有能在行業中將創新設計轉化成精神產品或物質產品能力的人才。
二、異同辨析
(一)相同點辨析人才發展的使命取向相同。應用型人才和創新型人才皆服務于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的發展,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人才和智力保證。人才的時代要求相同。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皆適用于應用型人才和創新型人才。既要有愛國情懷,又要有國際視野;既要有青春夢想,又要有實干精神;既要有健康體魄,又要有學習熱情。人才培養創新屬性相同。不論是創新型人才還是應用型人才,皆需具有創造性、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路徑趨同。政產學研相容,校企合作育人是應用型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有效路徑,需要深化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
(二)差異點辨析知識結構差異:創新型人才的知識結構涉及面寬、知識運用能力和知識創新能力強,知識遷移性強,且在某一領域具有精深的研究,能夠洞悉專業領域的前沿動態,屬于一專多能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的知識面相對較窄,專業領域內的基礎知識扎實,實踐操作技能較強,是專業技能精深的人才,是專業單一性技能人才。創新型人才更注重知識結構的復合、全面,應用型人才更注重知識結構的專一、精深。思維差異: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更注重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是創新的基礎和前提,是解決如何形成新的思想、理論、方法、設計等的基石,偏重理性思維多一些;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注重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本質是學以致用,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應用于社會實踐,偏重感性思維多一些。
三、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規格
關于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規格,學者們也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彭玲學者認為應用型創新人才從類型上是應用型,在人才素質和能力傾向上注重創新要求。張金萍學者認為應用型創新人才是應用型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兩個維度的復合體。張曉明學者認為“知識、能力、品格”協調發展是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基于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概念、特征及異同點,以相同點為基礎,整合差異性,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在知識、能力、素質三個基本要素及專業特性方面具有其特殊的要求。
(一)應用型創新人才對知識的要求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影響著知識的結構形式。應用型創新人才知識橫向面廣、縱向精深、高度觸及前沿動態。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基礎通識知識。包含思政知識、工具性知識(數學、英語、計算機、信息檢索等)、體育訓練、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心理、社會、中華傳統文化等)、自然學科知識(生命科學等通識性知識最新發展趨勢)。2.專業知識。包含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方向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即為學科基礎知識,保證專業性知識的扎實和寬泛。專業方向知識面向職業崗位走向,保證專業性知識的精深和最新行業趨勢。3.創新創業創造知識。創新創業創造教育是一項融合創新精神教育、創業實踐教育、創造價值教育的綜合教育活動。創新創業創造知識使人才具備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創新個性等創新創業素養。
(二)應用型創新人才對能力的要求能力是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水平是人才價值的體現,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關鍵能力。包含社會適應能力(21世紀的學生|人社天地?人事人才|社會適應能力主要包括個人生活管理、基本勞動能力、選擇職業并能夠勝任崗位能力、基本社交能力和道德自律等能力)、學以致用的能力、人際溝通技能、團隊協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執行能力等。2.專業能力。對應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方向知識,其專業技能包含專業基本技能和專業核心技能,基本技能是職業基礎,核心技能是發展的籌碼。3.創新創業創造能力。創新能力為批判性思考判斷、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創業能力是一種創業實踐的能力。創造能力是產生新的思想、新的產品的能力。
四、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是新時代迫切需求
2015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與財政部共同頒布《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拉開了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序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健全高等教育學術人才和應用人才分類培養體系,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比重。《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提出要“提升一流人才培養和創新能力,加強創新人才特別是拔尖人才的創新能力,加強高等學校創新體系建設”。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是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高校應積極探索人才培養供給與區域經濟產業發展需求之間的有效連接,應將應用型創新人才作為地方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探索應用型創新人才融合培養的措施至關重要。培養面向未來的應用型創新人才,是從教育強、人才強、科技強向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發展的關鍵。
五、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現狀
目前,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存在系列問題,例如:部分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的定位與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仍然存在溝壑;傳統教學模式改革速度緩慢,新的人才培養理念落實不充分;學校單一的育人體系不能適應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傳統評教、評學的評價方式過于敷衍;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傳統,理論知識的傳授仍然是授課體系的重點;應用型高校教師隊伍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及科研創新意識薄弱;學生創新實踐平臺的運營受限于資金的支持;學生創新創業學分的獲得不能體現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內容與人才需求不相匹配,缺乏實踐創新思維等。針對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高校應根據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點,立足新時代人才的需求,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六、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措施
(一)高校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要樹立新的價值意蘊高校人才培養的價值在于服務國家區域建設發展、服務人類和諧福祉。高校的頂層設計方面,應用型創新人才育人的價值應立足時代和國家對人才的需求。從供給側的角度出發,從時代需求、社會需求、行業需求、企業需求出發,從行業企業對專業要求的精準匹配度、技術時效性、社會和行業在橫向縱向全方位對創新的迫切需求度出發,進行人才培養價值意蘊的定位。
(二)進行教與學邏輯體系的翻轉翻轉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教授為中心的教學邏輯體系,用“OBE”理念指導人才的培養,即以學生為中心,強調能力本位和個性化,以學生最終的學習成果為導向,形成基于OBE理念的教學體系,構建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重塑學習成果為目標的課程目標,建立過程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形成以賽促教和以賽促學的技能競賽氛圍,運行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三)打造協同育人體系與機制在產教融合頂層思維的引領下,與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利益相關者形成共生、共存、共管、共享的利益共同體,形成教育鏈、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有機聯動的協同機制,建設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
七、結語
創新是發展的原動力,人才是發展的基礎,應用型創新人才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高校需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以新的人才培養價值意蘊、新的人才培養理念、全方位協同創新平臺、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平臺,創新培養模式,提升學生實踐技能、創新素養,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育產業匹配度高、社會適應性好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作者:趙麗初 薛梅 那翠翠 單位:青島恒星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