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0:28:0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公路建設管理論文3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0前言
農村公路是農村生產生活、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所在,在脫貧攻堅、“四號農村路”建設及鄉村振興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戰略帶動下,我國農村公路建設快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我國99%的鄉鎮和98%的建制村通上了硬化路,基本解決了農村“出行難”的問題。雖然農村公路建設經過改造、提檔升級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面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下擋墻缺失、路基懸空、失穩,影響路基穩定;路面破損、下陷,影響行車舒適性;上邊坡垮塌,擁堵路面、斷道,降低通行效率;邊溝擁堵、路面漫流、沖毀路基;垮塌引起路面塌陷、護欄損壞,行車安全存在較大隱患等。尤其在西南山區,每年汛期,問題更為突出。筆者通過對西南山區某縣農村公路災后情況調研,結合多年經驗,經過總結梳理,對農村公路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對以后農村公路提升改造提出了部分措施建議,在資金來源及保障方面進行了探索,為更好地進行“四號農村路”建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發展、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一定的參考。
1當前山區農村公路存在的問題
1)農村公路建設標準低,通行能力差,服務水平低。由于農村公路普遍建設時期早、標準低,大部分道路雖說是四級標準,但普遍存在坡陡彎急、視距不良等問題,除路面寬度勉強能達到四級單車道標準外,道路平面、縱面基本為等外級標準;路面寬度窄、錯車困難、路面損壞嚴重、路況差,交安設施設置不完善,大大降低了行車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農村公路運輸服務能力差,附屬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是通往高、半山村落道路的通病。2)農村公路路網結構不完善,成網成環程度比較低,局部村與村之間不能有效地連通,成為斷頭路;部分道路僅為維持群眾生產資料的需要、為暫無人群居住的村落修建,導致道路兩旁雜草叢生、路面破損,道路使用率低,路網結構、通達性有待進一步優化,對使用率低的部分道路,路面是否有必要硬化有待進一步論證。3)山區農村公路配套設施不全,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弱。大部分農村公路位于高、半山,地理位置復雜,地質結構條件差,加之已建成的通村公路建設時間早、限于地質條件和造價等因素影響,未設置必要的橋涵構造物、防護和排水設施,尤其是上擋設施,基本沒有,在汛期等惡劣的自然天氣中,邊坡垮塌、泥石流災害頻繁,公路路基路面損毀嚴重,道路堵塞、斷道時有發生。
2山區農村公路建、管、養存在的不足
農村公路災害頻繁、抗災能力弱,固然與地形地質條件差、自然災害頻發存在一定的關系,但更重要的還是在于項目“建、管、養”方面存在較大的薄弱環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思想觀念陳舊,缺乏科學的指導規劃
對于農村公路的建設,多停留在國家政策的需要,而不是群眾是否需要、有無必要,僅滿足“能通”的要求,或者保通的需要,還或多或少存在片面追求數量的現象,缺乏總體規劃,比如對部分道路盲目改線,在當前環保大環境下,忽略對前期要件、開工要件的辦理,對各種要件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在建設中處處掣肘,甚至在項目開工后,因為環保督察而停工、整改、恢復等,嚴重影響項目建設有序推進。2.2農村公路建設管理不規范按照國家農村公路管理相關規定“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但在實際中很難落實相關責任制,管理缺乏必要的規范和合理性。農村公路建設完成后,除非發生較大災害,造成路基塌陷、斷道等影響通行或安全時才會得到養護處理。災害后由于病害得不到及時治理,最終影響了公路功能的發揮。
2.3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偏低
影響農村公路質量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設、設計、監理、施工等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工程建設質量產生重大的影響。農村公路的建設單位多為縣交通局、縣農建辦等縣級交通主管部門,鑒于農村公路“點多面廣”的特點,加之縣級交通主管部門人員少、技術力量薄弱、經費欠缺等原因,很難形成統一的建設管理機構。設計單位技術水平的高低、對項目設計管理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設計文件質量的好壞,而設計文件的優良直接影響著項目工程質量[1]。交通設計行業魚目混珠,技術水平也是良莠不齊,設計文件達不到設計深度要求,最終導致出現各種質量問題。一個信譽良好、管理水平高的監理能對項目的質量起到良好的監督管理作用,是對項目質量的有力保障,而在農村公路建設中,很少有一些經驗豐富、管理水平高的監理單位能夠投入到農村公路建設的監理工作中來,甚至部分項目建設為“后補”監理或“名義”監理,監理和監督單位不夠重視,有嚴格按照規范質量標準和設計要求進行監督、檢驗,也是農村公路產生質量問題的一大因素。公路建設市場魚龍混雜,施工單位水平也是參差不齊,而施工質量直接決定著項目工程質量[2]。限于農村公路數量多、技術標準、且通常多位于偏遠山區等特點,農村公路的建設通常會被一些專業技術能力不足、組織能力較為匱乏的施工單位競標成功,在施工過程中選材不嚴謹,施工機械設備配置不合理,施工技術人員質量意識低下、施工技術水平不高,施工管理人員綜合管理水平低下等,致使項目施工質量難以保證,在運營過程中暴露出一系列質量問題。
2.4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難以為繼
一條公路能不能達到預期的使用壽命,除了建設階段需嚴格把關,養護管理階段更要加大投入,給予更多的關注,所謂“三分建、七分養”,養護管理跟不上,建好的精品工程也會很快損壞。而在實際操作中,限于各種條件,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存在諸多待完善之處[3]。1)養護人員不足,加之工資低又很難到位,其工作積極性不高,長期下來,致使農村公路各種災害不斷,而且愈來愈嚴重,嚴重影響了農村公路的服務水平。2)養護管理人員技術水平不高。由于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環境較差、工資水平較低,很難吸引專業優秀的年輕人加入其中,更難以留住相關專業技術人才。3)養護資金不足。近年來公路建設和養護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扶貧、省、州和縣財政,2020年脫貧后,資金申請更加困難。由于地方財力有限,實際投入到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中的資金更加有限;加之災害頻繁,有限的資金僅能對路面進行一定的表層清掃,不足以維持日常繁重的養護工作。
3確保農村公路有“由通到暢”的措施建議
建好管好農村公路,在發展規劃、技術標準、前期工作、施工管理、養護等方面,切實做到與當地實際相結合,從當地公路交通發展實際出發,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穩步推進,最終修出一條條群眾的放心路。
3.1提高思想認識,重視項目規劃
合理的規劃是農村公路健康發展的前提,在開展農村公路建設工作之前,科學編制建設管理計劃,減少農村公路建設的不合理性[4]。農村公路在制定發展規劃時要將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相統一,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做到縱橫結合、計劃清晰、實施有序。在規劃過程中需要立足當地的實際情況,結合產業發展以及地理條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進行農村公路建設,注重公路和周邊環境的協調性。在當前環保要求的大環境下,要摒棄傳統思維,重視項目前期立項和開工前各個要件的辦理,確保項目合法合理;要立足農村公路建設是“服務于民、用之于民、利于群眾出行和交通運輸”的理念,農村公路不一定要有很高的技術標準,要因地制宜,結合項目實際,對于通往重要鄉鎮的縣、鄉道路,有條件時可以按照三級公路標準修建,滿足對向雙車道的標準;對于一般的村道建設,除非有特別的需要,建議滿足單車道四級公路標準即可,但要在合適位置設置必要的錯車道,確保來往車輛順利錯車。
3.2明確責任分工,完善管理制度
農村公路建、管、養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要改變“重建輕養”的錯誤觀念,嚴格落實“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責任機制,各縣鄉、鎮、村要加大養護管理力度,力爭做到“有路必養、實時監測、及時管養”,養護工作要“定人、定時、定責”,理順縣鄉村道養護管理體制,明確責任分工;同時,要加大養護工作機械投入,改進公路養護機械化水平,推進預防性養護,實現公路養護的“機械化、標準化”。
3.3落實各方責任,確保項目質量
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的目的,是通過管理工作,使建設項目科學決策、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產品合格,保證項目目標的實現。最基本的原則是健全質量責任體系,明確各方主體責任。對于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和施工單位,要嚴格執行工程項目建設基本程序,按照PDCA循環管理法進行項目管理,確保按質、按量、按時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在農村公路施工過程中,除了要落實主體部門相關質量監督和管理責任外,還要充分發揮出當地農民群眾的監督管理作用[5],讓鄉鎮及村民代表參與到農村公路建設中來,對施工質量、安全控制體系等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并督促貫徹執行“三同時”制度,排水、防護、交安等附屬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確保農村公路建設質量。
3.4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重視養護與管理
農村公路只有做到建養并重,才能實現農村交通運輸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日常養護管理中,應加強宣傳執法力度,提高沿線群眾養路護路的意識,對故意破壞公路的行為進行嚴格的監管和懲治;對于日常養護人員不足和技術水平不高的問題,可以在增加正式崗位編制、提高工資水平和相關福利待遇等方面進行探索,以吸引更多的、具有專業技能的年輕人參與到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中來;同時,可以定期的邀請具有專業工作經驗或者技術職稱的人才,結合現場養護實際,開展養護技能培訓,對養護工作提出專業性的指導意見,從規劃管理到實施操作等各個方面進行講解,從而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只有加大資金投入、提高福利待遇,農村公路養護才能引得進技術、留得住人才,請得起專家、做得起培訓,買得起設備,才能有條件實現養護現代化、機械化、標準化,才能使農村公路達到甚至延長使用服務壽命,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的發展。
4思考與建議
無論農村公路,還是城市公路,在建設和養護中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撐,城市公路有專門的建設和維修資金。農村公路則不然,建設和養護資金渠道相對單一,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中央車購稅補助資金和省(州)級補助資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配置;集體籌資或者受益的企業出資。無論哪種途徑,籌集到的資金有限,難以滿足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的需求,資金短缺和投入不足是制約農村公路發展的主要問題。1)積極爭取財政資金補助。這是目前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資金的主要來源,也是未來一定時期內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能夠持續的必然選擇。加強與上級主管部門的溝通,積極爭取省、州各級政府的公路建設和養護資金,爭取政策上的傾斜,因地制宜根據當地實際在補助比例上爭取更大的力度;同時,探索建立以公共財政分級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的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籌措機制,將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列入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預算。2)放寬社會資本投資領域,建立多元化投資體制和規范高效的融資運營機制,積極探索和嘗試PPP模式、發行債券等新型投融資模式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創新投融資思維,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籌集資金,實現社會投資與政府投資相輔相成、互利共贏。3)突出重點,在特色領域建設特色項目,發展特色旅游,以營收促發展。探索農村公路建設不再遍地開花、維修加固工程要有的放矢,在確保能保通的前提下,根據各鄉鎮不同特色,建設或打造幾條特色路、特色項目、發展區域特色產業,吸引外地游客、發展旅游經濟、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在為地方創收的同時,提升地方基礎設施建設。4)資金保障既要開源也要節流,要完善交通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制定交通建設資金管理辦法,將交通建設項目資金作為專項資金,嚴格審核、監管、把控,做到交通項目資金專款專用,確保有限建設資金發揮最大效用。5)對于在一定時期、養護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養護人員缺乏、技術能力不足的問題,各地方可根據每年的養護資金數量,根據自身實際探索將養護工作外包給專業的養護公司,由各鄉鎮負責組織實施,主管部門可采取定期檢查評比,年終考評、獎優罰劣等措施,保證養護效果、減少養護成本、增加社會效益。西南山區交通建設地質條件差、底子薄、發展動力不足,只有充分挖掘自身潛力、發揮地方特色,方能走出一條符合區域特色的農村建設之路。山區農村公路建設任重而道遠。
作者:程軍勇單位: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路建設管理論文2
近年來,隨著國家構建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步伐的加快,同時為減少地方債務風險和財政壓力,在借鑒國外PPP投資模式的發展經驗后,國家于2013年密集出臺多項針對PPP投資模式的政策法規,并在全國范圍內積極推動PPP項目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建設步伐。本文基于對眉山PPP項目(環天府通道項目)總承包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汲取的教訓進行總結和分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總承包管理的管理路徑和管理經驗,為今后類似項目提供借鑒。1工程概況環天府新區快速通道項目(以下簡稱“環天府通道項目”)作為眉山PPP項目包中的一個公路子項,項目體量大、施工復雜、施工線路長、參建單位多、道路性質多樣。環天府新區快速通道位于成都天府新區南部邊緣,起于彭山縣青龍鎮工業大道、東連觀寺鎮三岔湖旅游環線,路線全長約48.6km。作為眉山市北部地區的一條重要的橫向快速通道,將極大地改善眉山市北部缺乏東西向大通道的現狀,促進眉山市與環天府新區的互聯互通(圖1)。
2總承包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近幾年國內經濟不斷增長,PPP項目亦快速發展。但由于PPP作為一個較新的政企合作模式,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健全,政企之間還沿用老舊政企管理模式,加之相關從業人員對PPP模式不夠了解,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給項目的推進、質量管控和成本管理帶來諸多挑戰。而環天府通道項目作為上海建工集團和地方政府第一個PPP模式合作項目,在整個建設項目管理過程中也存在很多管理問題和經驗教訓[1-4],值得認真探討和總結。
2.1PPP項目企業頂層設計缺乏
在國內,作為一種全新的投融資模式,PPP融資模式激發了市場活力,充分調動了民營資本積極性,同時也化解了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推動地方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但作為一個全新的投融資模式,地方政府和民營資本也是處在一個慢慢摸索的階段,很多地方體系建設和項目管理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項目組織管理的構建、PPP項目管理人才隊伍的培養、管理制度的建立(溝通管理、績效管理、組織管理、財務管理、變更管理)。針對環天府通道項目,作為上海建工集團第一個PPP投資模式的公路項目,有別于以往市政工程和建筑工程的BT項目(如昆山中環)。該項目強調了政府的參與度,政府與社會資本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分擔的長期合作關系。由于政府的參與,無形之中給投資方帶來很多不確定資金風險和政策風險,同時對PPP模式項目的認識不足,熟悉PPP模式的人才隊伍也極為缺乏。造成施工進度的滯后、投資回報未達預期等問題。以下是對環天府通道項目的頂層設計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及對具體問題做如下分析及總結。
2.1.1加強組織體系建設
鑒于PPP投資模式建設項目的特殊性和差異性,公司管理部門應建立與項目相對應的管理機構和管理組織,以適應和促成項目總體目標的實現。根據以往項目的特點和規模,PPP模式項目一般采用3種建設管理方式:第1種是項目公司和施工總承包單位合并設置,由主導投資的責任主體協調全盤管理,由總承包部主要負責施工期間的施工管理;第2種是項目公司+施工總承包單位獨立設置,集團組建總承包部,委托二級公司管理;第3種是項目公司+施工總承包單位獨立設置,由集團總承包部負責協調施工過程中各工區或分部的統一管理。環天府通道項目總體管理思路采用第3種管理方式,在整個項目建設、運營過程中存在很多管理重疊,責、權、利不清的問題。從而導致項目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效果弱化,給整個項目的推進造成很大的困難。因此在項目管理過程中,投資方應聚合各方資源,形成標準化的管理體系,作為PPP項目實施的指導方針。在管理模式上建議采用項目公司(SPV公司)+總承包部合并設置,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即做到人才結構的優化,降低了管理成本。項目公司主導投資和項目總體協調,總承包部主要負責施工期間的施工管理,充分發揮各方專長,形成合力,避免相互之間推諉扯皮,提高整體管理效率,使項目實現管理目標最大化的同時,也能為企業在地方打造品牌形象樹立典范。
2.1.2人才隊伍建設
針對當前PPP項目的特殊性和創新性,有別于傳統的招投標項目,運作方式、管理結構、價款的支付、與政府之間的合作關系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在PPP項目前期,應做好人才的選聘、培訓教育工作(包括熟悉相關法律法規,理清PPP模式與傳統投資模式差異及應對措施)。根據項目的專業、特點、規模選擇專業技術過硬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采用“高校招聘一批,社會引進一批,內部調劑一批”人才結構模式,在充實隊伍規模的同時,也為企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更進一步提升了整個人才隊伍建設。
2.1.3管理制度建設
一個項目的正常運轉離不開好的管理制度,PPP投資項目有別于傳統投資項目,因此在綜合以往項目管理制度基礎上,制定出一套適應并符合PPP模式的管理制度尤其重要。其中涉及項目公司和地方政府、設計單位、施工總承包的溝通管理,各責任單位的績效管理,各責任單位的組織管理,工程計量與價款支付的管理、項目變更管理等。最終讓項目規范、正常地推進。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時,為推進項目又快又好實施,還應做好以下幾點:一是要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將整個項目優勢資源、關聯各方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緊緊圍繞以項目目標實現為宗旨,全局一盤棋,不計較個人得失,最終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二是要做好制度建設,針對公路交通等基礎設施項目,制定并發布有針對性的標準化圖集、作業指導書、臨建標準化指南、安全文明標準化手冊、安全操作規程、施工項目管理手冊、施工方案匯編等交通基礎設施規范性文件,為以后項目標準化建設提供指導;三是做好品牌打造,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一個企業長遠發展的根基,社會資本應依托現有項目建設的契機,大力做好施工總承包管理,通過不斷提高專業化施工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彰顯企業形象。
2.2管理者定位不明確,權責不清
PPP項目模式和以往的BOT+總承包、BT+總承包管理模式很多方面相似,但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結合環天府通道項目在項目管理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項目在推進過程中由于主管部門和地方部門的深度參與,同時項目公司在管理過程中弱化作用,項目推動遇到很多的阻力。涉及征地拆遷的滯后、計量與價款支付的繁雜和低效、變更管理等,最終影響項目的推進速度和投資的回收。綜合分析,就是管理定位不明確、權責不清(項目公司和總承包管理工作重疊多),未理清各方優勢與劣勢,沒有實現全局一盤棋的管理思路(項目公司優勢在融資和統籌、總承包優勢在施工組織管理和協調管理)。針對上述問題應做好以下幾點:一是要理順層級管理,充分發揮項目公司在項目融資方面的優勢,在施工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總承包項目管理及協調管理的作用。避免相互之間管理的重疊和沖突,減少人力資源的浪費;同時避免和多頭管理的低效,責、權、利不清晰,設計管理中的設計差錯等。二是施工管理中要以施工總承包部項目管理為核心,全局一盤棋。強化總承包對各部門、各專業、各工區協同管理,包括與設計單位、主管單位、地方政府的溝通管理,最終實現項目利益最大化。
2.3無法和政府建立高效溝通機制
PPP模式項目的實際情況有別于以往的常規項目,建設管理較為煩瑣,涉及政府機構、授權機構以及相關部門、團隊和企業也多,必須以高效率互動作為根本支撐。但就實際情況來看,各主體在確定自己的職責后,便自顧自地投身到工程項目與管理工作中,彼此之間缺乏充分溝通,造成各個階段工作融合度不夠,并且作業效率較低。以環天府通道項目為例,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實際施工方與政府對接征拆問題、設計問題、協調問題時需要經過項目公司,溝通流程長、成本高,項目公司很多時候不能了解問題的本質,實際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之政府部門只是監管單位,協調部門多、協調難度大、協調動力不足等都使項目滯后,最終造成項目進度和利潤的雙重損失。針對上述問題應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加強總承包單位在項目管理過程中的領導地位,綜合協調與各級政府、業主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溝通協調工作,保證項目持續推進、計量支付的正常開展;二是要成立專門溝通協調部門,“全局一盤棋”。不定期召開各級部門的溝通協調會議,確保項目信息的暢通,工作的落實。
2.4PPP模式商務管理認知不夠,風險預判不足
PPP模式項目一般特點:前期資金需求量大、參與部門和企業多、項目體量大,加之融資模式的特殊性,往往在商務管理過程中的合同管理、計量及價款支付管理方面有別于傳統項目,商務管理的困難和問題也更多。以環天府通道項目為例,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由于設計管理和計量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包括終版圖紙長時間未鎖定、施工圖預算超概、最終版財評清單未出(采用臨時清單計量)等造成后期計量周期延長、計量程序復雜,最終導致計量價款和投資利息未能及時回收,給項目造成很大的損失。同時在項目變更管理上未與主管部門做好有效的溝通,導致后續新增工程未計入最終變更而造成投資損失。針對上述問題應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施工總承包單位加強和設計單位及政府部門商務對接工作。督促并指導設計單位鎖定設計圖紙,并盡快完成設計概算和施工圖預算,同時設計概算要多方考慮,與現場緊密結合,確保施工圖預算不超過設計概算,避免給后續工作增加困難。加快與政府部門對接,盡快落實并完善財評清單審核工作,為后續的正式計量創造條件;二是針對變更管理,在前期的合同談判過程中提前考慮具體的管理辦法和工作流程,杜絕一切可能存在的商務風險,使變更工程促成企業的二次經營,而不是成為項目推進的累贅;三是加強項目實施成本管控,如何做到目標最大化,除了開源以外還要做好節流工作。一個大型項目的成功落地,中間的困難數不勝數,因此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我們應做好項目成本控制工作。工期就是效益,一次將資源要素配置到位,“跑步進場”“均衡生產”,減少“前松后緊”“添油戰術”等問題,有效控制成本。同時針對項目實際情況,梳理項目中的主要利潤點,優化施工方案、加強施工現場人材機定額管控。同時做好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合同交底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提高全體管理人員的成本管控意識,真正做到成本管控人人有責。
3結語
PPP模式的運用和實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轉換行政體制,創建政企合作關系的全新思路。施工總承包項目管理如何最大限度為企業創造價值,總結下來就是以下幾點:1)要重視頂層結構設計、項目組織機構設計、項目管理團隊組建、主要分包資源引進、主要領導參與項目前期策劃與組織、管理制度建設。2)要加快管理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各單位大膽引進高端成熟人才,合理制定薪酬體系,強化人文關懷,注重文化融合,使專業的人在專業崗位上做專業的事,讓專業技術人才逐步成為支撐基礎設施發展的頂梁柱。3)要理順管理層級,注重總承包管理組織機構設計,以最精簡的機構發揮最大的管理效能。同時應注重總承包與分包之間管理職責界面的梳理,各司其職,各盡其能。4)總承包要建立健全與政府主管部門、項目公司、設計單位長效溝通機制,保證項目管理過程中各個環節暢通無阻。5)加強并重視商務管理工作,及時與設計單位、主管部門確定終版圖紙、正式財評清單、工程變更的管理辦法和工作流程,為實現項目利益最大化創造條件。6)總承包部的優勢在于能最大化實現集團作戰,快速組織核心管理人員,減少管理環節,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實現持續改進。[1]彭潔.PPP模式下。
作者:徐一鳴 單位: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路建設管理論文3
1概述農村公路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產業,在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中,農村交通必須優先實現現代化。2003年,江蘇省農村公路發展大致經歷了能力短缺、總體緩解、基本適應等3個階段;實現了雙車道四級公路全通達;基本建立了全省76個涉農縣(市、區)“路長制”組織體系;開展了農村公路品牌創建[1],形成了全省82個涉農縣(市、區)農村公路品牌。溧陽1號公路獲評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實現鎮村公交全覆蓋、鄉鎮快遞全覆蓋、“村郵站”全覆蓋。江蘇省農村公路基礎設施和運輸服務能力總體滿足農村居民需求,具備高質量的管養服務水平和創新創優能力[2]。江蘇省有基礎、有條件率先推進農村公路現代化,為全國農村公路現代化建設探索提供經驗。江蘇與其他省農村公路情況對比如表1所示。2農村公路現代化的內涵特征農村公路現代化不是片面強化基礎設施能力或單純提升公眾出行服務和貨運物流服務水平,而是一種全新的發展狀態、發展模式。文章研究認為可以從促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支撐和引領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等三個層面系統展開。
2.1促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
農村公路現代化是將先進理念、制度、政策、智能科技、技術手段融入農村公路全領域、全過程,逐步達到先進水平的發展狀態,使農村運輸需求得到高品質滿足,實現“人悅其行、物優其流”。
2.2支撐和引領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農村公路作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基礎,其現代化發展水平應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相適應,使農村公路建管養運與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生態、文明深度融合,適度引領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2.3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
現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3],農村公路現代化應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村居民美好出行的需求。因此,文章從功能、結構、要素等三個方面分析農村公路現代化建設的基本特征。功能方面:應具有安全、便捷、高效、智慧、綠色、美麗、富民等基本特征,是農村公路現代化應遵循的基本價值,是農村居民對公路發展的基本訴求;結構方面:農村公路現代化表現為基礎設施現代化、治理能力現代化、養護水平現代化、運輸服務現代化等方面;要素方面:從支撐農村公路發展的各要素出發。農村公路現代化包括科學技術、行業文化、管理體制、交通設備、隊伍人才等現代化[4]。
3農村公路現代化的指標體系
指標體系是對未來農村公路現代化的具體發展方向和方案的量化表征,具有較強的評價和引導功能。文章研究立足于農村公路現代化內涵特征,通過經驗借鑒、專家調查等方法分析確定了農村公路現代化建設7大類26項指標體系[5]。(1)安全。安全是交通發展的永恒主題,也是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主要包括安全隱患處置率、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公路超限運輸率、應急響應時間等4項指標。(2)便捷。便捷是對農村交通體系供給能力和質量的要求,主要包括鄉村道雙車道公路占比;規劃發展村莊等級公路覆蓋率;到達綜合樞紐時間;城鄉公交半徑500m覆蓋率;規劃發展村莊快遞服務站點覆蓋率等5項指標。(3)高效。高效體現了農村交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主要包括農村公路信用管理體系建設情況;政策法規技術標準完善程度;人民群眾滿意度;制度執行機制建立情況等4項指標。(4)智慧。智慧代表了未來農村交通發展方向,主要包括農村公路數字化管理情況;新技術在農村公路中的應用率;運輸全過程動態監測覆蓋率;出行信息和貨運信息可查詢覆蓋率等4項指標。(5)綠色。綠色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村交通發展全領域、全過程必須遵循的要點,包括廢舊路面材料循環利用率;營運車輛清潔能源及新能源車占比;機械化清掃率;景觀綠化率等4項指標。(6)美麗。美麗是美麗江蘇、美麗鄉村對農村交通建設的具體要求,主要包括美麗農村路建制村覆蓋率;農村公路優、良、中等建設率;農村公路瀝青路面占比等3項指標。(7)富民。富民是農村交通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主要包括農村人均收入年均增加比例;開發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營相關崗位數量等2項指標。
4江蘇農村公路現代化對策建議
農村公路現代化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從國外公路交通發展歷程和趨勢看,先進的公路交通系統普遍具有建成覆蓋廣泛、成熟穩定的公路網絡,有效支撐國土空間開發治理;具有便捷多樣的客運服務系統和集約高效的貨運服務系統,實現“人便于行、貨暢其流”;形成創新引領的發展模式,廣泛運用現代技術,系統運行安全綠色智能;形成現代化的治理體系,制度標準法規體系健全,在全球治理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文章按照“基礎網絡現代化、治理能力現代化、養護水平現代化、運輸服務現代化、信息應用現代化”的思路,提出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4.1城鄉一體的公路網絡,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現代化
(1)強化頂層規劃設計,為加快形成結構合理、層次分明、經濟適用、安全可靠的現代農村公路網絡,開展以農村公路為主的縣域綜合交通規劃研究和體系建設項目。(2)實施農村公路提質增效,強化縣道與國省干線公路、綜合樞紐、機場、港口等的銜接。從暢通農村居民出行角度出發,因地制宜地推進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向規劃發展村莊延伸。加強通往重要產業、旅游、物流等節點的等級公路建設,促進生產資源要素在城鄉間的上下流通。(3)保證工程品質,根據政策要求開展農村公路“品質工程”掛牌創建工作,提升施工單位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4.2深化管養體制機制改革,推進交通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1)全面推進“路長制”實施,在全省范圍內大力推進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路長制”,制定相關政策條例,確保各級路長和路長辦公室責任有效落實。(2)強化農村公路執法能力建設,加快建立“縣有綜合執法員、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產路權保護隊伍,并進行定期培訓。(3)建設信用管理體系及農村居民滿意的交通出行運輸環境,提升農村居民幸福感,加強對農村公路建設養護領域和貨運運輸行業的信用監管。
4.3打造綠色生態文明農村路,推進農村公路養護能力和水平現代化
(1)以農村公路建管養運與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生態、文明深度融合發展為導向,重點打造農村交通服務鄉村振興樣板,深化實施“農村公路+”等融合發展模式。在全省范圍內打造具有江蘇特色的美麗農村路,結合江蘇水鄉澤國、湖濱濕地以及歷史人文特色等,打造集“蘇路產業、蘇路文化、蘇路旅游、蘇路美景、蘇路美食、蘇路民居”于一體的主題旅游精品線路,營造“人在景中走、如在畫中游”的美好出行氛圍。(2)持續深化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積極嘗試將農村公路建設和定期養護進行捆綁招標,探索區域公路一體化養護的新模式,打破國省干線公路養護和農村公路養護之間的界限。(3)充分調動農村居民積極性,依托“四好農村路”設置多種形式的公益性崗位,拓寬農村就業渠道,吸引農村居民特別是低收入人群參與農村公路的建設、養護過程中。
4.4構建高品質的客貨運服務體系,推進公眾出行和貨物物流現代化
(1)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通過構建城鄉公交運營調度“一張圖”、信息服務“一張網”、居民出行“一張卡”、服務質量“一個標準體系”的全域公交新格局,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農村居民共享交通運輸發展帶來的便利。注重強化農村公路與周邊城鎮道路、村內道路的銜接,逐步優化農村公路城鎮段斷面結構。(2)提升農村客運服務品質,使農村居民“行有所乘,乘有所享”。以鄉村交通出行需求為依據,結合實際情況利用城鄉公交、班線客運、區域經營、預約響應、區域約租車等農村客運組織形式,實現運力與客流的精準匹配,不斷增強農村客運的適應性和可持續性,提高客運服務能力、服務效率。(3)打造高效農村物流服務體系,通過統籌農業、商貿、郵政、快遞、交通等資源,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基礎設施末端網絡,暢通農副產品進城、農業生產資料和生活消費品下鄉的物流服務體系,實現農村物流現代化高效發展。
4.5打造數字化智能化農村公路,推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代化
(1)結合現有數據,加快建成具有“精度高、能共享、易維護、可擴展”等特點的全省農村公路電子地圖,實現公路資產數字化轉型和全省農村公路管理“一張網,一盤棋”的目標。(2)以“建、管、養、運”為核心,建立規范、高效、安全、穩定、融合的農村公路服務管理系統,完善建設、養護、管理、安防、運營等功能,提升農村公路的信息化管理水平。(3)堅持將“服務公眾”作為發展智慧農路的基礎導向,促進農村公路電子地圖與導航地圖運營服務商對接合作,推動地圖導航功能逐步向農村地區延伸覆蓋,做到精準導航,為未來農村公交車輛位置、軌跡、站點位置一鍵查詢服務功能建設打下基礎。5結語江蘇農村公路總體發展水平較為靠前,有條件、有基礎率先開展農村公路現代化研究。文章系統分析了農村公路現代化內涵,構建了相應的指標體系,結合內涵與指標提出了“基礎網絡現代化、治理能力現代化、養護水平現代化、運輸服務現代化、信息應用現代化”的建設思路,為江蘇省開展農村公路現代化建設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李萌,葉恒鑫,陳田星.江蘇農村公路品牌的提升[J].中國公路,2021(7):60-63.
[2]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農村公路建設發展研究[R].南京: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9.
[3]陳建新.關于推進蘇州農村公路現代化的思考和研究[C]//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二十三次學術年會論文集,武漢:《交通科技》雜志社,2014.
[4]鄭海濤.江蘇公路交通現代化淺析[J].科技視界,2013(1):152-153.
[5]陳洪濤,常晶,賈元華.西部地區公路交通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公路,2017,62(10):189-192.
作者:管峰 于萍萍 樊穎 單位: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東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