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4 11:07: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語文課程研究3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少數民族預科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國家為了保障少數民族“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專門針對少數民族地區設置的特殊類型高等人才培養形式。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在綜合參考了各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教育發展的實際狀況基礎上,對少數民族預科教育的教育目標、培養方案、教材編撰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一、民族預科大學語文課程現狀
按照教育部的統一要求,各開展民族預科教育的高校均開設了大學語文、英語、高等數學、民族理論等核心課程。其中大學語文課程作為基礎性核心課程,在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高預科生綜合素養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在縱向上貫通學生終身,是終身學習的‘元能力’;在橫向上聯通所有學科,是各科學習的‘加速器’。”但現實情況是:據來自教學一線的老師反映,絕大部分預科生漢語文基礎較為薄弱,“書寫水平參差不齊,閱讀面窄、閱讀量單薄,語言表達能力欠缺。”此外,學習態度不夠認真,重視程度不夠,存在“上課抄筆記、考前背筆記、考完全忘記”情況,導致大學語文課程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究其根源,除部分同學自身存在認識問題外,針對預科生開設的大學語文課程建設也存在問題,亟待改革。筆者認為:引入大語文教育觀,在民族預科大學語文專用教材編撰、教學組織方式、教學目標確立等方面推進改革,或為解決之道。
二、大語文教育觀的內涵與價值
大語文教育觀原為河北省邢臺地區語文特級教師張孝純先生經歷了幾十年的教學實踐探索,積累沉淀后提出的一種全新的語文教育教學思想。其核心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在以課堂教學為軸心的同時,跳出原有各層次各版本語文教材的窠臼,突破課堂教學限定,拓寬教育視野,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把語文的學習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緊密聯系在一起,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踐融合在一起,即“語文就是生活”。大語文教育觀構建了從學校課堂到社會課堂,從書本教材到生活教材,從語文學科到其他學科,形成一個包含學校課堂語文教育、校外社會生活語文教育等在內的綜合性教育體系。大語文教育觀重要價值在于打破傳統填鴨灌輸式的語文教育模式,在學習內容方面拓展豐富了學習的內容,在學習方式方面采用了互動性強、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在育人功能方面提升了語文教育功能和人文價值,從而使語文以“有意思”的形式、“有收獲”的內容、“有價值”的內涵來實現“有影響”的目標,能夠真正走進學生生活,促進學生整體、全面地發展。大語文教育觀一經提出,引起教育界廣泛關注討論,語文教育工作者給予了積極評價。知名教育研究專家、原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成尚榮撰文指出:“語文應當走向生活,融入生活,把生活的資源開發成語文學習的資源;觀察生活,投入生活,發現生活,讓生活滋養語文,讓語文引領生活。”
三、以大語文教育觀指導民族預科大學語文教學改革
以大語文教育觀指導民族預科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有助于提高民族預科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促進預科學生包括語文素養在內的綜合素質提升,也為他們順利進入本科階段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必要性與可行性首先,從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總目標來看,運用大語文教育觀指導教學有助于實現這一目標。2016年9月,教育部委托北京師范大學牽頭組織的課題組在北京正式發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發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語文教育密不可分。大語文教育觀的核心理念也正是適應語文核心素養這一要求,突出了“大”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課文文本的教學在文學基礎上滲透了語言學、歷史學、哲學、美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知識,分析視角更為新穎,涵蓋視野更為寬廣,知識容量更為博深,一定程度上實現跨學科的開放、交融與整合;此外在教學內容方面,由將傳統的字詞句篇、語修邏文、聽說讀寫等較為單一的專門語文能力習得,轉向直面于廣闊的社會生活真實問題情境下的集語言與思維能力、邏輯與表達能力、人格與審美價值等核心素養要素的綜合性學習上來;教學組織方面也“由原來的教材教學、課堂教學,延伸拓展到課程教學、實踐教學上來”。其次,從民族預科教育的總體培養目標和修讀同學的學情來看,“大語文教育觀”能夠滿足教學的需要,能夠促進預科生全面發展。國家舉辦民族預科教育的宗旨就是“為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地區服務”。其培養目標就是為高等學校培養和輸送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和建設需要的文化基礎扎實、能力全面、綜合素質較好的高層次人才。在民族預科教育開設大學語文課程,意義十分重大。從“人的全面發展”維度來說,能夠提高少數民族同學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審美鑒賞能力和人文素養;從“課程思政”角度來說,大學語文對于完成高校新時代立德樹人的中心任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民族團結“五個認同”等方面作用巨大。以大語文教育觀理論指導民族預科大學語文的教學改革,將語文基礎知識、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神與現代的教育理念相結合,在課堂形式、教學內容、實踐活動、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實現了突破,能夠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有機統一,對于促進少數民族預科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改革建議針對預科學情,應用大語文教育觀理論,預科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以“大教材”來彌補基礎缺憾,拓展閱讀學習視野目前廣泛使用的《大學語文》(人民出版社出版)教材雖幾經修訂,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編選思路陳舊,不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學發展脈絡,屬于“本科壓縮和專科提升的疊加型”。課文編選主要依據作品體裁,兼顧古今中外的區隔,分成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單元,兩冊共16個單元,90余篇課文,并配套有《大學語文同步練習》等輔助性教材。這種編選思路忽視了某一時代文學風貌的整體性,導致學生對文學作品與時代的橫向聯系認識不足。這種編選思路其優點是便于學生對文學體裁(例如古代詩歌單元)有較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知曉其縱向演變的脈絡,但不得不說的是,忽視了某一時代文學風貌的整體性,導致學生對文學作品與時代的橫向聯系認識不足。個人認為,這種編選思路弊大于利。其次,現有教材與高中語文的有效銜接問題沒有得到完全解決。隨著基礎教育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中學學段的語文課程目標、內容、方法、評價等均發生了重大變化,作為承擔“過渡性教學任務”的預科教材,也應適時根據變化做出調整,遺憾的是,經過修訂的現有教材對此沒有及時作出反應。作為針對特定群體專門編撰的現有教材,其編選篇目的范圍、數量和難易程度均有待商榷。在上冊和下冊中國文學部分的12個單元中,雖都以“附錄簡史”的形式列出了少數民族該文學體裁發展情況,但均泛泛而談,語焉不詳,一帶而過。由少數民族作家創作的文學作品明顯偏少,這不利于激發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熱情,建議考慮增加回族女作家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藏族作家阿來的《塵埃落定》等名篇的選段,這兩部作品視角獨特,內蘊深厚,都曾榮獲“茅盾文學獎”,如選入教材后,這兩位作家的少數民族身份將更受少數民族同學的關注。還有,教材中缺失了當代臺港澳地區文學和影視文學的介紹,沒有體現出當代文學的全貌;現行教材基本上為通用版本,沒有考慮到全國各民族地區教育水平的差異性,導致普適性不夠,有的同學覺得“吃不飽”,但有的同學覺得難度大。教材編撰事關重大,且非一朝一夕之功。事實上,在語文課程中,任何一本教材都難稱完美,都未必能夠完全滿足教學需要。針對預科學生文學作品閱讀總量偏少、范圍狹窄的學情,同時現有教材結構、選篇、內容等不盡如人意的現實問題,預科語文教師要樹立“大教材觀”,放眼世界,廣泛吸納生活中一切有益學習的材料作為廣義的語文“教材”:可以是《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等古代文學經典,也可以是《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戰爭與和平》等現代文學名著;可以是《長津湖》《你好,李煥英》《人世間》等熱門影視劇作,也可以是微信、微博“心靈雞湯”段子;既可以選擇魯迅、錢鐘書的作品,也可以選擇巴爾扎克和東野圭吾的名篇。總之,如中國人民大學附中語文特級教師于樹泉所說“把世界當課本,而非把課本當世界”。
2.以“大課堂”來突破教室限制,延展學習應用空間伴隨信息化社會的到來,“語文教育空間從校內延伸到校外,從課內發展到課外,從學校延伸到社會,這是一種勢不可擋的趨勢。”民族預科大學語文課程內涵豐富,但課時總量有限,教室空間不足,為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廣泛參與,改善優化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嘗試走出封閉的教室空間,采用“第二課堂”的形式來開展輔助性教學、在此基礎上推進研究性教學。“第二課堂是相對于‘第一課堂’而產生的概念,是與課堂教學相配合,以育人為宗旨,以培訓學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重點,以豐富的資源和空間為載體來開展的系列開放性活動。”教師要“走出教室教語文”,主動開發教室課堂之外的多種教學資源,要敏銳發現、靈活運用身邊的‘大課堂’,把語文的學習和實踐場所拓展至學校圖書館、宣傳欄、教學樓和宿舍樓的展示墻、黑板報,甚至是影劇院、社區文化站等社會文化場所等,教師可以組織同學成立戲劇、攝影、書法等文學相關類興趣小組或社團,舉辦主題征文大賽、朗誦演講比賽、排演舞臺劇、讀書推介會等活動,使學生在更廣闊的生活空間里對教室第一課堂里學習的語文知識能夠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具體的社會場景能夠更準確生動地運用。讓預科同學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世界有多大,語文就有多大;人生有多長,語文就有多長”。事實證明,以“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學”“用”結合為原則,開展語文“第二課堂”教學活動是彌補課堂教學不足、改善教學效果、提高語文綜合素養不可缺少的重要策略。
3.以“大目標”來提升教學標準,助推素質全面躍遷2016年版預科大學語文《教學大綱》闡述教學目標,“通過補預結合的方式,繼續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言應用能力,傳承文學經典,增強文化修養,培養人文精神,達到本科各專業對語文能力及素質的要求”。在其指引下,教師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基礎知識、作品分析等方面,對語文課的“立德樹人”等功能開掘不深,教學目標偏“小”。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民族預科大學語文課程也要緊跟時代步伐,調整教學目標,挖掘“思政元素”,滲透德育思想。個人認為,在新形勢下,民族預科大學語文的教學目標應設定為:夯實語文基礎,提高應用能力,拓展知識視野,涵化人文素養,厚植家國情懷,提升綜合素質。調整后的教學目標有所“放大”,在繼續注重“補”和“預”基本要求的同時,明確提出融入“思政元素”,在知識視野、人文素養、家國情懷等方面要求加強引導提升,突出時代特征,發揮文學作品“潤物細無聲”的特點,達到“立德樹人,以德潤身,以文化人”的目的,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利于促進少數民族同學實現“五個認同”,也有利于提升少數民族同學綜合素質。
作者:鄭樹柏 單位:吉林大學南湖校區預科教育學院
語文課程研究2
《課標》是規定教育目標、內容、基本要求的國家課程綱領性文件,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沿用的課程標準,集中體現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理念。課程的本質是一種教育性經驗,也指學校教育中有助于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教育性因素以及學生獲得的經驗。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編排契合《課標》要求,發揮出了相關課程的應有作用,值得廣大語文教師關注和深入研究。
一、《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課程的主題指向
《課標》從主題與載體形式角度,介紹了語文課程的內容主題,分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下面,筆者結合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從三個角度介紹《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課程的主題指向。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圍繞《課標》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要求,統編教材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統美德。主要載體為漢字、古詩詞、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古典小說、傳統節日等[1]。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選編的古詩三首《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契合《課標》關于課程主題的要求;五年級上冊選編的民間故事《獵人海力布》,彰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口耳相傳的經典,更是人民群眾的智慧結晶。諸如此類課文,能為教師的課程教學提供經典內容,有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革命文化圍繞《課標》提倡的偉大建黨精神,統編教材以革命文化為主題,謳歌理想、信念、愛國、奉獻、頑強斗爭等革命傳統。主要以革命人士相關代表作品、革命事件、偉大歷程為課程內容,闡發革命精神。統編教材四年級上冊選編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能讓學生感受周恩來總理的博大胸懷與遠大志向,樹立為國爭光和民族振興的遠大理想。六年級上冊選編的《七律·長征》《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可以使學生重溫革命歲月,同時體會革命人士的英勇氣概,產生對革命人物的敬仰之情,進而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質。
(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圍繞核心價值觀,統編教材積極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主題,突出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教育,主要以社會主義事業重大成就、先進模范、光榮事跡作品為主,同時也包括反映世界文明優秀成果的外國優秀文化作品。統編教材二年級下冊選編的《鄧小平爺爺植樹》,三年級上冊選編的《美麗的小興安嶺》《手術臺就是陣地》,四年級下冊選編的《千年夢圓在今朝》,六年級下冊選編的《為人民服務》《金色的魚鉤》,根據不同學段特點,體現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主題,能讓學生獲得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良好教育。
二、《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的課程內容形式
(一)基礎型學習任務《課標》提倡按照課程內容整合度,設置學習任務群。第一層設計以生活為基礎的“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群,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使之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在感受文化內涵的同時,掌握規范的語言文字應用技巧,奠定穩固的語文學習基礎[2]。
(二)發展型學習任務第二層設計以實踐為線索的“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發展型任務群,意在利用朗讀、觀察活動,整合課程中有價值的信息,讓學生在交流中發展自我閱讀理解能力、語言應用能力,滿足其日常學習和生活需要。
(三)拓展型學習任務第三層在原有任務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拓展型任務群,以期培養學生的批判、質疑、審美素養,使之通過閱讀、比較、討論、梳理、判斷,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
三、《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課程的實施路徑
(一)精選優質課程,育人為本《課標》要求教師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精選優質課程內容,以育人為本,引領語文育人方式的變革,促進學生學習進步。如,在教學《獵人海力布》一文時,教師應提煉教材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選優質課程內容,引導學生把握故事內容以及人物品質。首先,教師可以聯系《精衛填海》《夸父逐日》等中國古典神話故事,引出新課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將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整合成不同的復述活動,要求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總結,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與此同時,教師要讓學生將故事中的人物對話改成一般敘述形式,思考海力布執意講真話的原因,由此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讓學生理解故事中“海力布舍己救人”的中心事件,進而獲得強烈的情感熏陶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最后,教師應利用層層鋪墊的方式,寓理寓情于知識總結活動,讓學生根據通俗易懂的課文語言,感悟海力布的形象和品質,加深對課文故事的理解,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二)豐富課程類型,立德樹人語文課程內容應體現價值取向,對學生的思想情感進行熏陶。教師應豐富課程類型,以立德樹人為指導,構建綜合型課程目標體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3]。如,在教學《開國大典》一文時,教師應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圖文、視頻資料,豐富課程類型,將革命文化滲透到語文課程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首先,教師可以用視頻導入新課,讓學生感受偉人風采和人民的熱情。然后,教師需依據《課標》課程內容主題指向要求,以看圖、朗讀、批注等方式,引導學生在教材插圖、真實照片的幫助下,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對新中國成立的自豪、驕傲之情,形成熱愛領袖、熱愛國家的思想品質。本篇課文由點及面地寫了新中國成立的盛況,教師可以讓學生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作用,根據場面描寫,掌握抓住課文細節進行閱讀的技巧,體會人民喜悅的心情,進而形成良好的愛國情懷。最后,教師應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導學生慷慨激昂地朗誦毛主席在天安門致辭時的部分手稿,不斷豐富課程類型,使學生對語文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目標。
(三)共享課程資源,以文化人語言文字是人類社會的重要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課標》將文化自信置于核心素養首位,所以,語文課程要堅持以文化人。教師可以利用中華民族優秀成果推進課程資源共享,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豐富其文化底蘊,踐行《課標》要求。如,在教學《千年夢圓在今朝》一文時,教師可利用中華民族幾千年來飛離地球、遨游太空的探索歷程,展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史以及偉大成就,讓學生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奉獻、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首先,教師要列舉“夢天和問天”兩個太空實驗艙,讓學生了解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裝完成,激發其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然后,教師應介紹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等航天員的先進事跡,在引入新課的同時,滲透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探月工程、神舟十四號”等課外資料,推進課程資源共享,讓學生在閱讀、思考的同時,借助不同資源來理解中華飛天夢的實現歷程。最后,教師要讓學生找出課文中體現中國航天人精神品質的句子,帶領學生結合課內外資料,分析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高度,合理延展語文課程內容,滲透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教育,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質。
(四)優化語文課程,夯實基礎小學語文課程致力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所以,優化教學活動,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夯實基礎。小學語文教師要以《課標》為指導,培養學生的正確學習習慣,讓學生在建構基礎知識的同時,提升關鍵學習能力,為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夯實基礎[4]。如,在教學《魯濱遜漂流記(節選)》一文時,教師要利用讀寫活動優化語文課程,體現小學語文課程的基礎性、階段性特征。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梗概,用小標題梳理魯濱遜流落荒島前后的故事。然后,教師應根據學生整理的小標題,引導學生默讀節選片段,從人物內心活動、環境、精神品質等角度,總結魯濱遜經歷一系列事情后的態度。此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課文插圖、整本書等學習資料,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整本書,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使其感受人類文明成果中蘊含的優秀思想。在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開展縮寫、擴寫、改寫等實踐活動,充分利用讀寫活動優化語文課程,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提升閱讀理解能力與語言應用能力。最后,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作者簡介與作品的寫作背景資料,引導學生反復閱讀課文重點部分,學習編寫“荒島生存”故事,由此優化語文課程,在夯實學生語文學習基礎的同時,培養其樂觀積極的態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及外國優秀文化,是《課標》倡導教師傳遞的文化內容。堅持以生活為基礎,以實踐為線索,以任務為載體,開展高質量語文教學活動,能發揮出課程的育人價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真正做到以文化人、夯實基礎。教師依據《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正確習慣,傳授基礎語文知識,能促進其關鍵能力提升,使其具備良好的品質。因此,教師應根據不同學段特點,立足學生實際,合理安排課程,努力構建高質量課程內容運行體系,增進語文課程的豐富性和時代性。
作者:鐘美滿 單位:龍川縣老隆鎮第二小學
語文課程研究3
最終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高職語文課程作為高職院校最基本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承擔著傳播優秀文化、提高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熱愛的職責,同時還提供了日常生活、職業崗位與終身發展所需要的語文能力。在高職語文課程中實踐課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
一、高職語文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的現狀
因高職語文課程蘊含豐富的德育元素,就在其中融入課程思政,語文課程教師做出了很多有效的嘗試,但在實際操作中,高職語文課程融入課程思政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一)學時偏少影響了高職語文思政教育優勢作用的發揮為培養適應社會和企業發展需要的技能型和實用性人才,高職院校往往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操作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素養的培養相對不夠重視。在課程設置上,最直觀的體現是課時安排上,專業技能課程學時占比高,語文、數學、英語等公共基礎課程學時占比低。學時偏少帶來了不少的弊端,一方面由于基礎知識相對掌握不牢,學生的技能知識因為缺少相關知識支撐而掌握不牢固;另一方面限制了基礎課尤其是語文課思政教育作用的發揮。
(二)內容偏離弱化了高職語文課程思政教育的人文內涵在高職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不少教師更注重語文課程工具性的發揮,注重講授語文知識和培養知識運用能力,忽視了語文課程所具有的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功能。由于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開展時間短,部分高職院校教師對課程思政認識不夠深入,還未能把握課程思政的本質和規律,認為課程思政是游離于傳統教學之外的附加行為。在實際操作中,沒有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知識,更沒有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課后訓練等一體化設計,只是生搬硬套,將與語文課程完全不相干的思政教育內容生硬地穿插進語文課程,呈現出碎片化、膚淺化、牽強化的特征,使得課程思政的目標不具體、不明確。
(三)教學模式固化降低了高職語文課程思政教育的質量經歷了教育教學改革,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上,過多強調合作探究和討論釋疑,追求師生大量的互動和熱熱鬧鬧的課堂,立足語文教材進行文意兼美的思政教育情景創設較少,也很少啟發學生進行深入的品味感悟和獨立思考,沒有通過深化改革課程目標、內容、結構、模式等,將政治認同、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與高職語文課程知識融合,實現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有機融合,也就談不上高職語文課程與課程思政相融共通,實現學生思想政高職語文課程實踐課程思政的路徑探索王玲治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高職語文實踐課程思政的優勢分析
高職語文課程作為高職教育的公共基礎課,在培養家國情懷、擔負育人使命上具有獨特優勢,從古至今海量的優秀文學作品,能夠弘揚正能量,傳播真善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一)高職語文課程擁有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目前江蘇五年高職選用的是楊九俊主編的江蘇省職業學校文化課教材《語文》,該教材共分三個部分:第一、二冊側重基本的語文素養;第三冊分為財經、商貿及服務類和工科類兩種,側重專業學習;第四冊著眼終身發展。教材中蘊含大量的人文主題。例如對自然的熱愛、對人生的感悟、對職業的理想、對美好的追求等。通過高職語文課程學習,高職學生不僅能夠透過書本認識豐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獲得美妙的審美體驗,更能培養對自然和社會,以及對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時,高職語文課程也在潛移默化中發揮文以化人、文以載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高職語文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程具有共通性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通過系統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高職語文課程則是通過講授優秀文學作品,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涉及社會、歷史、哲學等各個方面,回應時代關切,關注社會現實,解答思想之惑,文學作品中飽含深刻的思想與感悟,優秀的文化傳統蘊含為人處世的哲理。高職語文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程共通之處就在于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思想觀念、道德規范。
(三)高職語文課程是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語文課程的教學形式相對比較多樣,往往將思想寄寓在社會生活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通俗易懂,倡導以情動之、以德感化的教育方法,課堂教學具有親和力與吸引力,易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能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面。語文課程飽含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是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指導,在語文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做好知識傳授的同時,加強價值引領,從而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三、高職語文實踐課程思政的有效路徑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要將高職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要求和課程思政目標細化分解到具體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思政目標、素質目標中,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
(一)明確高職語文課程思政的四項教育目標高職語文的教學目標是發揮語文學科核心的基礎性和人文性特征,通過教育,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鑒賞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在高職語文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充分發揮高職語文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家國情懷學習歷來的終極目標是治世報國,帶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愛國主義教育是高職語文課程一項重要的德育內容。深挖教材的家國文化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國家、對民族的深厚情感,有利于塑造學生愛國榮家的高尚情操。高職語文教學應著眼于經典名篇,特別是精講飽含仁人志士愛國情懷和具有鮮明民族特征的篇目,讓學生深入理解家國大道理,并踐行在日常生活中。
2.增強文化自信面對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尤其是西方霸權話語的挑戰與沖擊,我們更應該強調文化自信,在傳統文化中尋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智慧和資源,這既是教育規律層面的內涵選擇,也是教育層面的文化選擇。語文課程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智慧和思想遺產,諸如“有教無類”“知行合一”等,這就需要在語文教育理念設計上保持足夠的文化自信,并在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上堅定學生的文化信心,教學過程要根據歷史人物與社會熱點事件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3.提升審美能力審美能力的培養可以使學生的審美情感、態度和鑒賞力得到發展,也促進生成道德理想與審美理想。通過對高職語文教材中美的語言、美的形象的分析,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調動學生豐富的內在情感,引導學生發現美、感知美,激發審美愉悅,引導學生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4.促進思維發展《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明確要求高職教育要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文課程總目標中明確要求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還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高職語文課程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創新教育方法,構建寬廣的“大思政課”貫徹落實《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發揮高職語文課程的育人作用,探究高職語文教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方法與方式。
1.線上線下融通“線上”課程堅持科學的教學原則,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充分依托微課、慕課等平臺,通過多種形式為課程思政創造更多可能。“線下”課程注重師生間的互動,堅持學生是課堂主人的原則,不斷促進學生自主開展學習,提升課堂參與度,實現全方位思政教育。
2.課上課下貫通除了高職語文課堂教學外,還要充分發揮第二課堂作用,實現思政教育的全覆蓋。通過開展國學經典知識競賽、硬軟筆書法大賽、經典詩文誦讀比賽等各類語文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指導社團活動和校園文化藝術節等,結合社會熱點問題開展討論,拓展高職語文課程的深度和廣度,促進學生更好地反思自我、反思人生。3.校內校外聯通與高職院校校外實踐活動結合,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如開展“志愿服務”“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參觀博物館、文化館等,在實踐中體驗社會現實,進行思政教育的滲透,讓思想政治教育既潤物無聲又回味無窮。
(三)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在高職語文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建設,隊伍建設是最為關鍵的。要通過提升能力、把準教育內容、完善評價體系等多項舉措并行,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提高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效。
1.做好素養提升根據課程思政建設的要求,通過進行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等教育,牢固樹立學生的理想信念,培養政治認同、家國情懷、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等。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高職語文課程教師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加強思政教育理念和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拓展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持續了解世情、國情、黨情、民情,讓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交相輝映。
2.把準內容選擇廣大教師要善于挖掘高職語文教材中富含思政教育內涵的名篇佳作,對學生開展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勵志教育,為課程思政教育的開展提供內涵豐富的人文載體,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如《語文》(第二冊)必讀授課內容中,《我的母親》中母親的愛子之慈,教子之嚴;《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曠達胸襟和進取精神;《化裝舞會》揭露當時社會的等級懸殊和貧富差距,詮釋作者內心高貴的悲憫之心;《過去的年》中農歷新年的習俗和樂趣,傳統文化的魅力;《雷雨》中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殘忍的本質以及舊的社會制度必將滅亡的命運。
3.完善評價體系把課程思政要求融入高職語文課程,落實到課程目標設計、教學大綱修訂、教案課件編寫各方面,貫穿于課堂教學、教學研討、作業論文等各個環節。同時,將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建設情況,作為教師職稱評聘、崗位聘用、評先評優等的重要參考。
四、結語
探索高職語文課程實踐課程思政的有效路徑,是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高職語文課程有著思政教育的天然優勢,要通過明確教育目標、創新教育方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高職語文課程教學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知曉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學識豐富、品格優良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王玲 單位: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基礎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