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7 11:17:4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語文教學建設研究3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引言
2017年,我國教育部門頒布有關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文件,以課程教學為橋梁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發展。各大高職院校也積極投入到此項目中,積極探討語文課程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滲透,在語文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提高學生對文化的認知,積極打造高職語文優秀教學團隊,開展課題研究、論文研究、課程競賽等項目,提高語文教學團隊建設效果。
一、高職語文教學團隊建設理念
從認知角度探討高職語文教學團隊建設理念,將理念作為團隊建設核心,引導團隊建設科學性。團隊建設理念的主要作用是發揮旗幟的引領作用,包含團隊建設中所有成員以及建設人員的理想與價值觀念,是對團隊內部人員行為規范的重要集合。秉持良好的教學團隊建設理念,可以使得教學團隊建設得以長效發展,是開展以文化傳承為目標的教學活動的基石。因此,教學團隊建設應秉持以下理念:由于語文課程教學的特殊性,作為我國的基本語言類課程,需要以創造性轉化理念作為指導,實現語文教學團隊的科學建設。語文課程是教學團隊建設的基礎核心,應積極發揮課程內容育人功能,實現對傳統優秀文化的滲透以及傳承。育人功能是指“以德育人、以文教人”的核心。在此,需要堅持一個核心、兩條道路、三大平臺、四位一體的團隊建設理念。
1.一個中心是指高職語文教學團隊建設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載體,實現文化內容的創造性轉化,推動文化傳承形式的創新性發展,將其作為團隊建設的基本內容。
2.兩條道路是指結合課程以及實際教學環境實現團隊建設,將環境與課程作為文化滲透以及文化傳承的主要基點,實現文化走進校園、文化走進課堂的兩條道路,將其作為團隊建設的核心路徑。
3.三大平臺是將高職院校作為教學團隊建設的主體,實現對基本團隊框架的構建,為教學文化滲透以及文化傳承提供良好的路徑。三大平臺分別為教研活動開展、教學競賽活動舉辦、綜合活動平臺搭建三大部分,為團隊建設以及團隊成長提供基本的框架。
4.四方一體是指團隊建設過程中將校園教學環境、校園網絡搭建、第一課堂構建、第二課堂構建作為綜合整體,從外部、內部、網絡、現實四個部分實現團隊的科學構建,完善團隊建設體系。將上述理念作為文化傳承語文教學團隊建設的基礎理念同時,派遣專門的教師人員趕赴其他地區、高校學習先進的團隊建設理念,積極開展文化建設活動、社團建設活動、師資力量加強方法,完成傳統文化團隊建設目標。
二、高職語文教學團隊建設目標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類目極其豐富,形式多樣,精神、人文、情懷、生活等均與文化內容相契合。為了貫徹落實創造性轉化以及創新性發展的教學團隊建設基本理念,需要以建設目標為導向,以實施建設計劃為方案,落實具體教學崗位以招納教學團隊人員,樹立整體發展意識以及局部優化意識,從而構建科學的團隊建設目標,具體建設目標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內容:
(一)以課堂教學為導向,傳承傳統文化語文教學團隊建設應以課堂為導向,推動優秀文化走進課堂,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文本教學中均可以滲透傳統文化內涵,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內涵的理解。團隊建設以課堂為導向,建立示范課堂模式,以點帶面地實現團隊建設,提升教學團隊的課堂影響力,打造優秀的教學團隊。
(二)以活動開展為導向,構建文化環境活動開展以教學活動、實踐活動為基礎,實現多樣化、多元化的文化傳承活動開展,構建完善、豐富的課堂教學活動以及課外教學活動,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實現團隊的建設目標。在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下,實現傳統文化傳承團隊建設的創造性轉化,推動教學團隊建設的創新性發展。
(三)以課題研究為基礎,加強團隊專業性課題研究是教學團隊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日常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指標之一。課題研究以新型課堂教學為主體,以創新性教學模式為藍本,促進文化傳承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激發教學改革的積極性與靈活性,將研究能力作為發展的指標,實現團隊文化傳承的良性發展。
(四)以知識完善為核心,弘揚文化理念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團隊建設目標,加強教師團隊培訓,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傳統文化內涵,將教學活動與文化傳承內容完美結合,將經驗與理論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豐富團隊建設的內涵。
三、高職語文教學團隊建設內容及現實照觀
(一)高職語文教學團隊建設內容
1.推動文化走進校園校園文化建設是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重要內容,良好的文化環境、文化氛圍可以為團隊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也是加強校園文化傳承以及優秀團隊建設的重要保障。語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融合建設,以現有的文化建設成果為基礎,以校園物化環境為載體,實現教學團隊的科學建設。目前,各大高職院校已經具備文化傳承語文教學團隊建設的條件,部分高職院校的實踐開展也頗為豐富,實踐經驗也比較完善,可以為文化走進校園奠定十分良好的基礎,并推動團隊建設期間活動開展以及氛圍營造。團隊建設以此為基礎需要進一步發揮現有的優勢,結合語文教學課程內容以及科目特點,將職業發展與團隊建設結合,團隊教師輔助團委部門、學工辦等落實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在校園內開設相應的比賽活動。例如,端午節“走進端午,龍舟文化”的活動開展,將節日風俗與校園活動結合,以小組為對象進行龍舟刻畫活動,教師作為主導者,學生作為主體,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中秋節的“佳節思月”征文活動,教學團隊作為主導者,高職院校管理人員作為開發者,開展以“中秋”為題的征文活動,征集學生文章,學生在搜索資料、查閱典故過程中學習、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將團隊建設作為基礎內容,將傳統文化作為載體,將學生文化感悟以及能力提升作為目標,實現教學團隊優化。
2.推動文化走進課堂教學團隊建設推動文化走進課堂,我國《十三五規劃》中提出,我國教學應堅持弘揚傳統文化立場,推動文化的創新性發展。推動文化走進課堂也是高職語文團隊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高職語文教學應以核心素養為教學目標,重點培養學生的文化感知能力、價值觀、思維方式,樹立學生良好的文化習慣以及文化意蘊,語文課堂教學不外乎就是“讀、寫、背、演、研”幾種方式,將其與課堂相融合,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之間的有效連接,進而開展相應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例如,“生活百味,戲劇人生”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在品讀我國傳統文學著作的基礎上,在課堂以小組的形式完成相應劇本的創作以及表演,加深對作品理解的同時,實現對文學作品中傳統文化理念的理解。從研的方面上看,教師課堂教學活動可以開展以“我的未來”為主題的辯論會,辯論會的內容為學生的未來職業規劃,未來職業理念以及現代的職業價值觀念,在辯論會中滲透傳統文化內容。語文教學團隊建設在滲透傳統文化傳承理念中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方式促進文化走進課堂,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情景表演教學等內容均可以滲透傳統文化內容,將其與競賽理念相融合,可以實現傳統文化在教學團隊建設中的創造性轉化。高職院校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競賽活動,演講比賽、征文比賽,并將傳統文化傳承作為主體,設置相應的獎項,實現文化內容的外向輻射,為團隊建設提供保障。
3.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教師作為教學團隊建設的主要成員,也是高職院校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要主體,應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學團隊的專業性以及成員之間的成長性。高職院校師資力量建設是基礎,團隊建設以教師培養為核心,按照教學能力、專業化水平等將教師分為若干個階段,分別為新秀教師、骨干教師、專業教師三類,以梯隊的方式發揮團隊中成員之間的帶動作用,在互助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團隊建設氛圍,確保團隊中的每個教師均可以有專業支持、發展目標以及上升空間。高職院校可以推動優秀的團隊教師參加省級以及國家級的文化培訓工作,開展跨院校、跨省份的學術交流以及學術研究活動,以座談會、沙龍等方式,引進其他院校以及其他地區的科研成果,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發展目標,將其內化成為語文教學團隊建設的動力。在教研活動開展過程中實現教師之間的思想交流、文化交流,解答教學中的疑惑,推動文化傳承在教學領域中的作用。我國高職院校近些年積極地推動各大高校之間的思想交流以及文化交流,形成了開放式的教學教研活動,定期開展以校級、市級為對象的講座活動以及公開課活動,參與主辦方舉辦的各項教研活動大賽,應用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技術,發揮先進教學團隊的引領作用。高職院校課程課本中的很多內容均可以滲透傳統文化內容,教研活動中實現文化傳承創新發展以及實踐應用。除此之外,高職院校建立了網絡課程平臺,建立網絡教學教師團隊,將文化課程與線上教學模式相融合,各大教師發揮自身在課程研發以及教學研發中的主體作用,逐漸成為學生語文素養以及文化素養提升的重要載體。
(二)高職語文教學團隊建設現實照觀
1.多領域、多角度跨界發展基于傳統文化傳承的高職院校語文教學團隊建設的現實照觀首要條件就是跨界。很多高職院校也在積極地探索團隊建設的跨界需求,實現對創新團隊的積極構建。從高職院校的教育性質上看,高校的教學活動開展離不開現有的經濟發展以及市場變化,教學實踐探索也以信息技術作為主要的支撐點。跨界是高職院校團隊建設的重要內容,不同專業、不同職稱、不同學校之間的跨界交流以及跨界學習是團隊建設的現實照觀。教育部門組織各大院校參與省級以及國家級的科研以及教研活動,實現藝術性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深度交叉,聚焦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學生發展,將其作為教學團隊建設的基本要求。這對高職院校團隊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化、技術性、服務能力、教學能力等均需要有所提升,不僅僅要對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有深入的了解,對文化傳承理念以及文化傳承模式也要深入探究,對社會未來發展的人才需求有著高度認知。團隊建設基于教學目標實現不同高職院校以及其他等級院校之間的深度跨界合作,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濃厚的文化素養,實現不同階段能力的教師之間的交叉混編,完成跨界教學團隊建設。國家頒布相關文件提出國家高職院校教育改革方案,提出2020年至2023年教育計劃,明確了我國高職院校教學團隊建設的發展方向。教育之間的深度融合也是教育團隊建設的重要內容,除此之外,校企融合的發展模式也要求教師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以及文化理念,這為團隊教學滲透傳統文化內涵提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2.多樣化、多形式融合提升融合發展是高職院校教學團隊建設的現實訴求,高職院校的教學與其他性質學院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的差別。語文課程教學也存在差異,融合是指將多個學科、多個領域的教學內容與實際的教學活動相融合,語文不僅僅是理論性、思維性的教學活動,也可以滲透更多的實踐性教學內容,滲透傳統文化。圍繞現有的教學模式加強團隊建設,實現專業、思維、能力、市場之間的對接,培養具有高素質、高文化內涵的復合型人才是市場的需求。國家頒布的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中對建設任務以及建設目標進行了明確,為如何提高教學團隊建設的凝聚力以及穩定性提出了要求,明確了方向。優秀的文化傳承是學生思維能力、價值觀念、思想內容內化的具體方法,也是指導學生未來參與實際工作,參與社會交流的主要方向,高職院校面臨此問題,嚴格落實國家頒布的政策,推動文化傳承與教學團隊建設之間的深入融合,為社會上輸送更多具備高文化素養的復合型人才,實現教育團隊建設與人才培養的市場對接。目前,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已經完成團隊建設的初步目標,嚴格落實團隊建設理念,為人才培養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3.多元化、多技術創新發展語文課程教學中蘊含著大量的優秀傳統文化,并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很多高職院校團隊建設將創新性發展作為基礎理念,在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滲透創造性發展理念。尤其是當下的高職院校競爭不僅僅考量人才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更多的是人才的文化素質。高職院校團隊建設的基礎目標是傳承文化,高級目標是為社會輸送人才,創新是高職院校必勝砝碼。高職院校主要開展類型教育模式,高職語文團隊建設應堅持成果性導向原則,團隊教研活動開展應積極應用大數據技術、云平臺技術、智能技術以及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團隊建設創新性發展。上述多種數字化信息技術在傳承文化上也起著一定的推動作用,供給了大量的文化資源,為智慧化教學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研究高職語文團隊建設,挖掘創新技術的實踐應用潛力,在校園活動開展以及課堂教學中發揮團隊的資源優勢,實現課程文化資源的共享,挖掘文化教學的潛在力量。我國提出的“三教”任務、“雙師戰略”“雙高戰略”均為高職院校教學團隊建設指明了方向,高職院校可以基于國家頒布的相關政策,逐步落實發展計劃以及發展戰略,完成優秀文化傳承視域下的團隊建設。
結論
以文化傳承為目標的教學團隊建設應從課堂、環境、方法、模型等多個角度進行,開展教學教研交流活動,開展課程文化傳承實踐。教學團隊建設包括師資力量提升、課程內容完善、教學模式改革、教學專業建設,以上內容均屬于教學團隊建設內容,由于語文課程在文化傳承中的天然優勢,高職院校將語文教學團隊作為基點,成為不斷推動優秀文化與教學融合的有效步驟。
作者:莫艷萍 單位: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語文教學建設研究2
語文課程性質問題是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領域的斯芬克斯之謎,每一陣教學實踐上的誤入歧途都會引發學術界對這一謎題的激烈討論。在我國語文課程理論研究中,性質之爭往往產生于教學實踐中的價值偏差問題,比如工具性主張是“對語文課程中一度以‘政治性’‘思想性’取代語言文字運用教學的狀況的撥亂反正”,而人文性主張則為了糾正“語文教育領域里過度的‘技術主義’‘功利主義’危機”。同時,性質之爭會對教學實踐產生頗為顯著的影響,是勾連語文課程價值域與事實域的樞紐問題。在當下重新梳理并廓清語文課程性質問題將有助于反思語文課程理論與實踐發展的歷史經驗,針對目前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進。語文課程性質問題屬于形而上的本體論問題,本文試圖運用塞爾的社會實在論分析語文課程性質之爭的主要觀點,進而提出建構主義的本質觀。
一、從本質主義到反本質主義:語文課程性質之爭的主要觀點概述
(一)本質主義:工具論與人文論21世紀之前關于語文課程性質的主流觀點是本質主義傾向的,認為語文課程具有客觀、明確而永恒的本質屬性。其中,工具性本質觀占主導地位,以葉圣陶、張志公等學者為代表。其完整表述為“語文課程是一門旨在培養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語文工具的文化基礎課程”。工具論者的主要觀點包括:工具性是語文課程區別于其他課程的關鍵。語文課程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使用語言工具的能力。在具體實踐中,除了特殊時期語文課程受到政治運動的影響偏重意識形態教育之外,絕大多數時期的課程標準都把工具性放在第一位。但若細究其起源,工具性最初的提倡者似乎是在一種泛政治化的歷史背景下借此來反抗語文課程的政治化傾向。工具論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語文課程對基礎語言知識技能的重視,但也導致了語文教學人文性匱乏、訓練機械化的弊端。20世紀末語文教育界關于“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論爭就起源于對這一弊端的反思,比如韓軍指出“幾十年語文教學的失誤就在于科學主義的泛濫,人文精神的消遁”。人文論者認為語文學科是一門人文學科,而非工具學科。依據如下:第一,語言不是一種客觀純粹的交際工具,而是人文性的思想、觀念、情感的外化。第二,語文課程以培養人文素質為根本。
(二)反本質主義:替換論與消解論與本質主義者各執一詞的激烈對抗相比,反本質主義者認為語文課程沒有唯一的本質屬性。王榮生(2014)指出課程性質之爭的實質是學者們以一種激烈的姿態表達自己對語文課程價值取向的見解,建議用平和包容的“課程取向”代替帶有排他性的“課程性質”。榮維東(2009)認為可以將性質問題的不同觀點看作對語文課程的多元理解,進而把研究焦點推進到課程內容研制和開發上。后現代主義的開放性、生成性、非線性觀點已經對語文課程性質論爭中的本質主義思維方式構成了有力批駁,語文課程并沒有單純的本質屬性。而且,對已然的語文課程進行認知與對“應然而未然”的語文課程進行籌劃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范疇。
二、本體論主觀性和認識論客觀性:塞爾社會
實在論對語文課程性質問題的啟示美國哲學家塞爾的社會實在理論可以為反思語文課程性質問題上的諸多爭論帶來哲學本體論上的啟發。該理論最顯著的貢獻是將社會實在與自然實在區分開來,前者指依賴觀察者存在的貨幣、語言、政府等制度性社會性事實,后者指不依賴觀察者的山川、樹木、質量等原始事實。關于社會實在是主觀還是客觀的問題,塞爾先區分了兩種層次的主客觀,在認識論意義上,主觀是指那些依賴陳述者感覺和態度的陳述。比如“倫勃朗是比魯賓斯更好的畫家”。客觀是指那些不依賴于觀察者態度就能判定真假的陳述。比如“塞爾曾經說過倫勃朗是比魯賓斯更好的畫家”。在本體論意義上,主觀實在是指依賴于認知主體的體驗才能存在的事件。比如疼痛、饑餓、貨幣。客觀實在則不依賴于是否被主體經驗到,比如山峰、冰川。社會實在本體論層面上是主觀的,但是卻具有認識論上的客觀性。語文課程需要以語言為基礎,產生于人類的社會生活實踐,因此是一種社會實在。塞爾強調理解社會實在需要采取不同于自然實在的認知視野,因為與原始事實自然、自在的客觀本體性相比,制度事實的產生與存在需要以觀察者自身的意向性活動為基礎,在本體論意義上具有主觀性。本質主義論者忽略了社會實在與自然實在本體論上的區別,依然以樸素科學本質觀來分析作為制度性事實的語文課程,導致這一復雜性質問題的簡單化。塞爾同時指出,社會實在本體論上的主觀性并不排斥其在認識論上具有主體間客觀性,因為制度事實以集體意向性為基礎,這種集體意向性是指人們共同約定認可的觀念、規則等,具有“我們相信”“我們意圖”等形式,是制度性事實客觀性的保證。
三、語文課程是為了滿足人類語言學習需求的人工建構借助塞爾的社會實在論對語文課程進行本體論分析,語文課程是基于集體意向性以及集體實踐活動的人工建構,具有實踐建構性。社會實在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實施一定的功能,必須遵循最基本的客觀規律。理想的語文課程也必然是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因此還具有文道統一性、宏觀發展性。以下將對語文課程的這些特點進行分析。
(一)實踐建構性在自然科學領域,一種建構主義的科學知識觀逐漸超越傳統的靜態知識觀,并在哲學、教育等研究領域產生深遠影響。人們認識到了人類的理性認知能力的有限性,任何科學知識都只是基于特定認知視角對自然實在觀念層面的模仿性建構,科學知識只能無限逼近真理。與自然實在相比,人類對社會實在的認知活動則更為復雜。如果說原始實在是一座外在于人類的有待探索的迷宮,那么社會實在就是一座在人類手上不斷被建設、翻新甚至推翻重建的大廈。人類對于原始實在認知的有限性源于人類理性的有限性,而對于社會實在認知的有限性則源于社會實在本體的建構性和發展性。從本體論的角度來看,語文課程建構是理論規范與實踐推進相結合的過程。對于自然實在而言,理論是對客觀事實的描述,其優劣取決于它是否符合事實。對于社會實在而言,理論不僅描述事實,而且參與建構事實,其優劣在于它能否促進實踐,實現目標。世界上并沒有外在于人類行動本身的語文課程等待我們去認知,任何語文課程都是基于人類有目的的創造性活動的人工品。但以課程標準、通行教材為代表的課程理念頂層設計并不一定能在具體實踐中實現預期目標,因此語文課程的形成和演化是集體意向性建構與現實課程實踐不斷調適、磨合的雙向過程,既包含價值要素,也包含事實要素,常常表現出權變性特點。在語文課程建構的過程中,課程知識和教學法是溝通理論與實踐的橋梁。語文課程發展的歷史也證明了上層的理論構想需要以具體的課程知識開發、教法建設為根據,否則就是空中樓閣。五四時期劉半農、胡適都曾強調實用讀寫技能教學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當時白話文讀寫知識及教學方法建設尚處于一片空白,語文教師自然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白話文讀寫知識的匱乏以及人文思想的繁盛共同造就了五四初期語文課程的泛人文化傾向。而當下的語文教學之所以在實踐層面偏向“工具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經過課程建設史上各學者、教師的共同建構,白話文的文法、修辭、閱讀理解和賞析技巧等工具性知識已經相對完善。而人文性內容依然停留在零散、隨機的水平,缺乏系統化建構。只有推動實踐的理論才有生命力,因此語文課程性質研究不僅要回答“應該是”怎樣的問題,還要回答“如何是”的問題,將抽象的課程性質理念落實到具體知識內容和操作性強的教學法。比如,語文課程人文性價值的實現需要以相對完善的核心人文主題體系為基礎,這些主題既要具有普世價值,又要符合學生精神成長需要,并且其承載的文本載體還應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二)文道統一性作為人工建構之物的語文課程具有一定復雜性,不能將其工具性與人文性人為地割裂開來。本質主義論者認為事物有且只有唯一本質屬性的立論基礎源自傳統科學本質觀中的線性思維方式。然而,20世紀70年代以來興起的復雜科學卻揭示了這一簡單化世界圖景的虛幻。“經典科學思維方式的三個支柱‘有序’‘分割’和‘絕對理性的邏輯’已被動搖,科學的發展迫使我們走向復雜性思維方式。”工具論者與人文論者以要素分割的思維方式為語文課程指定唯一本質屬性,然而,語文學習活動中掌握基本語言技能與獲取語言中所承載的人文思想這兩個過程本來就是相互交織的。語言天然具有形式與內容雙重結構,維果茨基指出“一個詞的意義代表了一種思維和語言的混合,以至于很難說清它是一種言語現象還是一種思維現象。”“思維不僅僅用言語來表達,思維是通過言語才開始產生并存在的。”只有語言形式和思維內容“混合”在一起,一個詞才真正有了意義。如果沒有語言內容,一個詞只是一個空洞的聲音;如果沒有語言工具的承載和組織,所謂的人文性的“思維”不過是片段的、混沌的感覺印象。無論課標還是教材,都強調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和復雜互動。因此,可以將工具論與人文論的觀點加以整合:“語文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圍繞核心人文主題進行讀寫、交流及思考的綜合性語言能力。”在語文課程中,要以工具性實現人文性,以人文性統率工具性。從語言形式和語言內容的產生時間和因果邏輯上來看,內容在先形式在后,內容是因形式是果。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特定信息、思想、情感表達需求的推動下,語言才得以產生。新事物、新思想的涌現也不斷催生新的詞匯。2017年統編版教材在顯性層面以人文主題組織單元課文,在隱性層面每個單元融入一定的語文知識,這一雙線組織設計就體現了人文性對工具性的統帥作用。
(三)宏觀發展性從歷時角度來看,語文課程是受到社會歷史背景制約的人工建構,隨社會發展而演化。語文課程不是超歷史的存在,它同所有制度性事實一樣是一種功能事實,產生于特定社會的需要。社會通行語言文字、信息傳播媒介、主流意識形態以及社會生活需要等因素都會影響其性質。比如清末民初的語文課程延續科舉教育傳統,在工具性層面以培養文言讀寫能力為目標,五四白話文運動以來,語文課程的重心逐步向白話文教學轉移。同樣,在五四新思潮的沖擊下,民主與科學等現代精神逐步取代帝制意識形態,成為語文課程新的人文思想內核。但需要指出的是,語文課程的演化是一個相對緩慢、宏觀的過程,在特定歷史時期內,它具有一定穩定性。作為一種發展演化中的人工建構,語文課程的性質問題不能簡單化約為“是什么”的問題,而是應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總結語文課程在歷史中“曾經是”怎樣,另一方面探討其在特定背景下的可預期未來“應該是”以及“可以是”怎樣。前者是對不同歷史語境、不同理論立場下語文課程事實的描述,是一種從具體到抽象的概括性思維活動。后者是針對未來語文課程的規范,是帶有一定導向性、引領性的設計思維活動,必須基于既有的社會歷史發展背景,設計出一種對當下課程弊病有糾偏性的、在可行范圍內最優化的應然。
人工建構的社會實在是必然性與權變性、自覺能動性與有限理性的矛盾統一體,這也就必然意味著人工性與復雜性不可解脫地交織在一起。因此,在認知語文課程性質、建構語文課程本體的過程中,既不能沿用自然科學的機械本體論觀念,也不能墜入不可知論的解構化思維。而是應該明確新時期語文課程的價值追求,在充分考慮現實情境的復雜性,以及主客觀條件上的可能性基礎上,明確指出可預測未來的語文課程的發展方向和實施路徑。
作者:劉云云 單位: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語文教學建設研究3
2016年,虛擬教研室概念進入國內高校,其后,伴隨“互聯網+”和“智能+”的發展,以及新冠疫情影響,虛擬教研室作為基層教學組織在高校教學教研中逐漸發揮作用。2021年7月,教育部高教司下發《關于開展虛擬教研室試點建設工作的通知》,高校虛擬教研室理論建設與實踐取得進一步發展。當前,以曾建潮(2020)、①桑新民(2021)、②戰德臣(2022)、③劉雨(2022)④等為代表的學者展開了對虛擬教研室整體建設的方法論探討,認為高校虛擬教研室以信息技術為依托,開展跨專業、跨學科、跨學校、跨地域的線上線下教研活動;以創新教師教研模式,加強教學學術研究,共建共享優質資源,促進教師教學發展,建立長效發展機制為建設的主要內容,著力開展團隊建設、平臺建設、機制建設和內容建設。也有論者分享了如WebGIS等課程(群)建設類,⑤車輛工程、⑥大數據行業應用等專業建設類的虛擬教研室建設實踐案例。⑦上述研究多宏觀概述及傳統高校虛擬教研室建設案例分享,對微觀層面的內容建設探討和應用型高校案例分享尚顯不足。滇西應用技術大學是教育部批準建設的全國首批應用技術大學,采取總部加若干特色學院、應用技術研究院(1+N+M)的開放式辦學構架,總部設在大理,若干特色學院根據地域優勢產業選址,現已創辦傣醫藥學院(西雙版納)、普洱茶學院(普洱)、珠寶學院(騰沖)、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大理)等特色學院。這種以地域優勢產業為聚合的形式對于突顯地域特色的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虛擬教研室依托信息技術線上交流能解決跨地域教研的問題,打破學科、專業、地域限制,將語文類通識文化素質課程和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對技術技能的要求結合起來,構建“通識課程+專業模塊”的特色語文范式。以下從大學語文與專業特色結合的角度出發,列舉三種特色語文教學范式實踐案例。
一、“語文+珠寶”范式:珠寶語文雙向互動,服務藝術人才培養
依托虛擬教研室,從繼承和發揚優秀中華文化傳統的角度,發掘大學語文中與珠寶相關的元素融入教學,服務于珠寶學院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工藝美術、產品設計等藝術專業人才培養需求。探討“語文”與“珠寶”之間的關系,實現珠寶與語文的雙向互動。
(一)語文中的珠寶:珠玉交輝,溯本求源厘清“珠寶”之概念。根據國家標準《珠寶玉石名稱》(GB/T16552-2017)珠寶玉石是對天然珠寶玉石和人工珠寶玉石的統稱,簡稱寶石。大學語文教學語境下討論之“珠寶”聚焦于天然珠寶玉石。可從成語、詩詞、小說三層挖掘珠寶玉石元素。其一,成語中的珠寶玉石。成語中涉“玉”者,既反映了玉的自然屬性也反映了其社會屬性。自然屬性,如產地—昆山片玉;顏色—白玉無瑕;品質—又如良玉不琢等。社會屬性,如以玉狀貌—犀顱玉頰;以玉擬才—咳唾成玉;以玉比德—被褐懷玉等;又有玉石聯言、金玉聯言、珠玉聯言者,多寓意美好,茲不贅言。其二,詩詞中的珠寶玉石。如《詩經》中出現了豐富的玉描寫,《召南·野有死麕》中有“白茅純束,有女如玉”毛詩正義“如玉”為“德如玉也”,鄭箋“取其堅而潔白”,⑧以白玉比女子貞潔。又如《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⑨以玉比君子德行。其三,小說中的珠寶玉石。以《紅樓夢》中的玉文化為例,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寶玉銜玉而生,以玉綴名,以玉比容,以玉比德。以上,通過成語、詩詞、小說中的珠寶玉石元素的挖掘,讓學生了解珠寶玉石文化源流與積淀,為創作提供素材。
(二)珠寶中的語文:匠心獨具、知行合一其一,學習經典作品以見賢思齊。采用案例教學法,從天工獎、紅點、中國珠寶首飾設計及制作大賽等珠寶玉石設計比賽中,選取融入了文學元素的經典作品進行分析。如2019年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金獎張慶東析木玉作品《哪吒鬧海》的靈感來源于明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經典少年英雄哪吒形象;同獲金獎的林飛壽山石作品《大觀園》的靈感來源于《紅樓夢》中的理想世界大觀園。通過經典案例,“授之以漁”讓學生能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設計出獨具中華匠心的藝術作品。其二,回到語文本位躬身實踐珠寶行業應用文書寫作。以設計解說詞為例,藝術作品完成后可從六個方面加以介紹說明:作品命名、設計背景、設計靈感來源、基本參數、作品寓意、受眾與養護等。如此,既能將語文所學運用于設計創作,又能在實踐中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以上,虛擬教研室成為聯系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橋梁,跨越學科差異,實現珠寶語文雙向互動,服務藝術人才培養。
二、“語文+醫藥”范式:精煉文本醫藥元素,助力敘事醫學教育
依托虛擬教研室,在大學語文教學中融入醫藥元素,助力敘事醫學教育和涉醫專業人才培養。古今中外諸多文學作品運用包含疾病、醫患形象、醫患關系在內的疾病書寫來塑造形象、敘述事件、表情達意。大學語文能幫助學生通過學習文學作品形成對疾病面貌、醫學理論、醫療方法等專業知識的感性認識,增強對涉醫材料的敏銳度,學會體察醫患情感,增強敘事能力。
(一)細讀文本,捕捉醫藥書寫內容引導學生在閱讀涉醫文本的過程中捕捉疾病書寫的內容,有意識地積累醫藥相關知識。其一,增加對中醫藥名稱、疾病名稱及其癥狀的認識。如《楚辭·少司命》“秋蘭兮蘼蕪,羅生兮堂下”,論者多認為蘼蕪的根莖部分可治療婦人無子。其二,增加對傳統醫學診療手段及醫學理論的認識。如閱讀《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扁鵲救活虢國太子的故事,又可見中醫的系統思維原理、方劑原理和陰陽學說原理的具象化解釋。以此豐富涉醫專業學生對醫藥相關知識的認知途徑,提升其對專業知識的認知興趣。
(二)品讀文本,感悟疾病書寫情感意蘊引導學生全方位理解涉醫文本,關注疾病書寫中呈現的情感意蘊。如理解杜甫的病患身份對其沉郁頓挫詩風的影響。引導學生了解唐朝的
盛衰之變及杜甫的苦難人生。繼而,關注詩歌中對疾病的諸種描寫,如《病后過王倚飲贈歌》:“王生怪我顏色惡,答云伏枕艱難遍。瘧癘三秋孰可忍?寒熱百日相交戰。頭白眼暗坐有胝,肉黃皮皺命如線。”寫瘧疾帶來痛苦。《過南岳入洞庭湖》中的詩句“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無”寫消渴帶來乏力,從中體會杜甫對自身衰弱多病的哀嘆。進而,整體感受杜甫在詩歌中同時灌注的,對時局動蕩苦、百姓生活苦、百病纏身苦的多重悲慨。最終,發現杜甫之詩正是將自身的苦難病痛與國家、人民的苦難聯結在一起,才形成了沉郁頓挫之詩風。從涉醫角度發現,疾病體驗能影響人們的生活狀態及對生活的態度,以此幫助涉醫專業學生理解醫患情感,與病患共情。
(三)精讀文本,提升醫學敘事能力引導學生體會涉醫文本的敘事特色,學會識別文本的敘事策略及其作用,為理解患者敘述并與之共情提供幫助。如《紅樓夢》以林黛玉的命運線索為例,全書漸進式地提及其咳疾變化,至焚稿斷癡、淚盡而亡,不僅串聯起她在賈府與眾人的相處交往諸事,還與絳珠仙子“還淚”說形成完整呼應。同時,亦可從涉醫角度發現,林黛玉的咳疾之所以遷延不愈以致病亡,是因疾病與其數年經歷互相影響,惡性循環,難以標本兼治。又可見病因未必浮于表象,患者不僅需要傾聽,還需分析,才能及時發現病因并用生態調理原理防治。如此,則可提升涉醫專業學生對細節的關注度,培養其學習分析病例、展開涉醫寫作記錄的能力。
三、“語文+地理”范式:挖掘文學作品地理內涵,涵養專業認知興趣
依托虛擬教研室,在大學語文教學中聚焦自然地理因素,為工科-地理類人才培養提供新視角。自然地理因素為文學作家提供寫作材料和資源,影響文學作品的審美意趣及表達方式。
(一)文學作品將地理風物具象化文學作品的誕生是創作主體和客觀事物共同作用的結果,自然地理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作家描摹所見,有了體現山地與平原氣候差異的海拔高差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有了描述華北平原溫帶季風性氣候冬季寒冷,易受寒潮侵襲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有了描寫四川盆地多夜雨特征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故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文學作品中出現的山川、河流、節氣、物產等信息,分析其在文本中出現的合理性,從而春風化雨,涵養專業興趣,實現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
(二)文學作品受地理因素的影響劉勰《文心雕龍·物色》中提出:“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略語則闕,詳說則繁。然屈平所以能洞監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⑩劉勰肯定屈原在文學上的成就,也指出自然地理環境對文學創作的助力作用。我國南北方在自然條件、地理風貌、農業生產、人民生活習俗上有明顯差異,故先秦有《詩經》與《楚辭》的風貌差異,南北朝有民歌《木蘭詩》與《西洲曲》的風格內容區別。地理環境特點會使作家產生不同的感受體驗,如泰山所處的華北平原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泰山海拔1632.7米,登頂泰山則必有俯瞰眾山的視覺效果,故有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的少年壯志體現。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考,讓學生結合專業知識理解文學文本,在涵養專業興趣的同時輔助學生理解作品。
(三)地理信息與文學作品間具備學科交叉研究的可能地理學是一門自然性與人文性統一的學科。文學文本還可以成為地理信息類學生日后進行科學研究的內容和對象。唐宋詩詞編年信息系統能通過地圖展示詩人一生的行走軌跡、活動場所及詩文等信息,為古典文學作家作品研究提供新角度。GIS軟件技術可輔助研究考證古代地理環境,如鼓勵學生利用GIS古代地形地貌復原方法和技術,使用GIS建模分析文本所述內容,嘗試復原古詩詞意境。故在教學中融入最新地理信息與文學交叉研究前沿,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以上,依托虛擬教研室平臺,打破專業、空間、地域限制,構建三種“通識課程+專業模塊”的特色語文范式,“語文+珠寶”:珠寶語文雙向互動,服務藝術人才培養;“語文+醫藥”:精煉文本醫藥元素,助力敘事醫學教育;“語文+地理”:挖掘文學作品地理內涵,涵養專業認知興趣。這種將語文類通識文化素質課程和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對技術技能的要求結合起來的模式依據專業不同具有可復制性,有待另撰文討論。注釋①曾建潮、吳淑琴、張春秀2020《虛擬教研室:高校基層教研組織創新探索》,《中國大學教學》第11期。②桑新民、賈義敏、焦建利等2021《高校虛擬教研室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中國高教研究》第11期。③戰德臣、聶蘭順、唐德凱等2022《虛擬教研室:協同教研新形態》,《現代教育技術》第3期。④劉雨2022《試論高校虛擬教研室的內涵、價值與建設》,《豫章師范學院學報》第2期。⑤秦耀辰、付品德、閆衛陽等2022《國際聯合虛擬教研室的組織模式與實踐探索——以WebGIS教研為例》,《高等理科教育》第2期。⑥黃鼎鍵、鐘勇、查云飛、張慶永、閆曉磊2022《新型區域性車輛工程虛擬教研室建設思路與探索》,《機電技術》第1期。⑦尹波、周書仁、桂彥2022《依托“大數據行業應用”虛擬教研室培養跨學科人才》,《電子質量》第1期。⑧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1999《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⑩范文瀾1958《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李瑞珩 楊筱哲 張晶婷 單位: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公共基礎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