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4 10:53: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職高語文教學范文3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為適應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的需要,多元化高素質精準專業人才的需求加大,國家教育部也一直加大重視的力度,不斷推出更適應新形勢新時代新需求教育模式的改革。創設情景的教學方式也漸漸搬進入了教學的講臺,開始在各個科目的課堂教學上開始運用!有創設情景的課堂,學生學習記憶深刻,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語境語感,激發學生去表達或者抒發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愿望,所以創設情景在語文教學在是非常重要的!
1職高語文教學中需要情景創設
以往的語文教學主要是以記和背誦為主,老師講授的知識面窄,學生學習過程只能通過想象去理解和記憶知識。新的教育改革后,語文教學逐漸以學生為主體,增加了更多的教學互動,通過語文的學習能夠培養一種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通過語境培養語感,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和體驗美好生活的能力。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通過課堂內有限的時間,給學生創造更多更大的學習空間和機會,合理有效的運用創設生動的現場場景,讓學生能夠有如身臨其境,從心底深處激發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的表達的即興形成和升華。有情景創設的課堂有活力,學生學習有激情和動力,學生的精神集中,學生在這種狀態下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并且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靈感和體悟,讓學生更好的體驗語言的美好和文學的魅力。創設情景教學法可以活靈活現的再現教材內容,將其中的各種情感通過課堂內角色化的展現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更重要的通過學生和老師的互動和分享一方面可以加深記憶,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寬思路,品味經典教材內容的同時陶冶情操積累更深厚的文化修養。
2情景教學法運用在職高語文教學中
2.1分角色朗讀,再現人物和情景職高語文教材中有很多選自經典名著或者比較有意義的故事內容,故事中的人物關系、情感線索和感情基調都比較耐人尋味。在教學中,特別適合我們分角色去表演或者再現當時當事的情景,學生才能在其中體會出人物的語言和人物性格,人物情感之間的聯系,要通過作品的學習,把握作品主題,理解作品的情感,學到作品的語言風格,得到審美提升和價值觀的培養,只是像過去老師自己讀自己講的東西,學生的體會是遠遠不夠深刻的,這需要我們為學生創設一個現實的情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去發揮感悟,激發這種語言能力的創造和創新。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分小組,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去參與角色,參與到主動學習的課堂活動中來,根據學習的讀本的內容學習學生們輪回扮各演種角色,朗讀讀本,老師引導大家各小組的表演分別再現情景,學生通過情景再現表演切身體會各種人物形象,所有同學都通過表演和觀看得到各種不同的體驗經歷。例如,戲劇家曹禺的作品《雷雨》,文本集中描寫了周、魯兩個家庭成員之間三十年前后復雜的矛盾和感情糾葛,深刻暴露舊中國上流社會的歷史罪惡,它是一部經典的話劇作品。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扮演周樸園,魯寺萍,魯四鳳,和周萍和繁姨等主要角色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們用自己的方式將人物的情感和性格表達和再現,并能夠深刻體會作者對人物用語言的精致刻畫,以及人物之間情感的跌宕起伏。
2.2與教于樂,教深意遠語文是語言和文學以及文化的簡稱,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學好語文才能更好地和人們交流,才能更和諧地融入社會適應社會,好好學習語言也才能更加親近自然,人與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給了文人墨客無數的創造靈感,‘一葉知秋,花開花落,草木枯榮’同時,人也將自己的喜悲之情轉移投射于那些無情感知覺的自然景物上,要想學好語文,我們就要熱愛自然,明白人類與自然是一種生命共感體。語文教學課堂內將有更寬廣的大自然和社會背景。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學生視野更加寬闊,綠色親切的大自然和積極健康的社會人文理念也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生動的場景,給學生增加很多興趣和樂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成長,例如,就像我們學習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這是一篇經典借景抒情性散文作品,蘊含了作者對父親極其濃厚而深沉的感情,景物描寫優美雅致,如果只是單純的讀是體會不到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的,我們借助于多媒體影像設備,可以呈現那個優美的景色,再結合作者優美的語言:‘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明珠寫近處荷花的玲瓏剔透,碧天里的星星是滿塘荷葉和月光映襯下遠處荷花的迷離。
如何用景觀的再現和散文文本的誦讀去體會作者淡淡的憂傷淡淡的喜悅。田園詩人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勃的滕王閣序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些經典詩不僅語言凝練,內容深刻雋永。而且描繪的畫面優美極致,現在通過各種多媒體的展現,學生會更加深刻的體會古詩詞文化的博大精深,這種語言的美感不僅提升學生文學素養,而且是沉淀文化底蘊最好的精髓。職高語文的教學不僅要引領學生走進詩文,去認真研讀,體味詩人陶淵明---心遠地自偏的心境的心聲,去感悟王維雄偉瑰麗的塞外景象——大漠孤煙,也要讓學生從中體會作者的意境,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總之,情景教學法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語文的知識和意境進行感受和體驗,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作者:張艷杰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職高語文教學范文2
0引言中職學校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更要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實現以知識體系為主的教學模式到能力體系為主的教學模式的轉變。中職語文課雖然是文化基礎課,但也應注重學生職業素質的提高。不斷地幫助學生挖掘自身的潛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應該是職業技能學校教學的重要目標。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采用特定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導學議練結”五步教學法,是在中職課堂教學中比較理想的、課堂效率高,能實現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這一目標的教學方法。1“導學議練結”教學方法解讀1.1“導”“導”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習置于現實生活情境之中,讓學生看到學習的材料與自己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從而產生學習新知識的欲望和動力。1.2“學”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學習小組利用各種途徑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對知識初步的感知,形成感性認識,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把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1.3“議”就是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對所發現的問題及老師預設拓展性、提高性的問題,利用自己已有知識對新知識的獲取、生成、升華的過程,是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討論研究、互動學習的過程。通過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達到突破難點,解決重點的目的。教師關注合作小組之間的互助和督導作用,使學生逐步養成合作學習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1.4“練”就是消化、鞏固“學、議”兩個環節的學習過程所學的知識,化“學、議”兩環節中獲取的知識為能力,形成技能、技巧,實現知識遷移的手段;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實踐創新的過程;是拓寬學生知識,發展學生思維,磨練學生意志,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習能力的關鍵環節。
1.5“結”就是對本次學習任務進行小結評價的過程。五步教學法中的“結”是讓學生來總結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對學到的知識進行梳理的過程,給學生創造一個自我反思的機會。通過此環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
2職高語文在“導學議練結”五步教學法中主要把握的要點
2.1創設誘人的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職高學生絕大多是在考取重點高中無望時才不得不選擇了職高。他們經過升學的失敗,普遍失去了學習主動性。教學實踐中,創設誘人的情境,是每個職高語文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因為只有這樣做,才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如在學習基礎模塊上的《詩經二首》時,“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為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于“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僅僅照本宣科,學生就會感到枯燥無味。我在講“賦”和“興”時,巧妙運用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歌曲,達到了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的效果。比如講“賦”時,我引了羅大佑的歌曲《風兒你在輕輕地吹》歌詞中“風兒你在輕輕的吹,吹得那滿園的花兒醉;風兒你要輕輕的吹,莫要吹落了我的紅薔薇……”,告訴學生這就是古代所說的“賦”。講“興”時,我引用了左權民歌開花調中“松樹開花平了頂,看上妹妹好人品。天上下雨地上流,小兩口打架不動手”,明顯用的是“起興”的手法。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又用音樂放松了學生心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2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要貫穿“導學議練結”各個環節,特別是“結”職高生說的能力還普遍較差。他們經常會課堂上毫無顧慮、滔滔不絕地閑聊,但讓其在大型場合發言時卻會膽怯,啞口無言。因此培養職高學生當眾說話的能力是語言表達能力訓練的重要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先從學生敢于當眾說話入手,利用“結”的環節讓學生敘述自己學習過程、學習心得,從而培養學生積極思維的良好習慣,以及隨時應答問題的習慣。
總之,使用“導學議練結”五步教學法,“議”是關鍵的一個環節。教師的任務主要是“導學、點撥”,努力做到學生經過“議”,能自己學會的也不必講,盡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動腦、動口、動手學會知識。在“議”的過程中激勵學生,各抒己見,大膽爭論,勇于展現自我,在合作、探究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從而打造高效的職高語文課堂。
作者:渠秀生 單位:太谷縣職業中學校
職高語文教學范文3
在語文教學上,職高學生與普高學生在學習能力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要提升中職學生的語文成績和自學能力,學生自身是關鍵,但教師的引領也很重要。課堂是教師教學的關鍵,課后是教師教學的檢測和補救環節。然而對于課前預習,很多時候,教師的一句“請同學們做好預習工作”就把預習作業布置好了,學生對于預習工作根本無從下手。《現代漢語詞典》很明確地解釋了“預習”是“預先自學將要聽講的功課”的意思。預習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到知識,提升課堂效果,培養自學能力。因此,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預習的積極性,盡量讓學生親力親為地獲取知識。那么教師應該如何調動學生參與預習的積極性?筆者將從以下幾方面簡單介紹。
一、正確認識課前預習
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預習是求知過程中一項必不可缺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開端,更是學生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對一個新知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存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中職學生一定要明確認識預習的重要作用,重視預習,積累預習動力,做到語文課前堅持預習。語文課預習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直接作用——提升課堂效果。語文課預習最為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提升課堂效果。眾所周知,每堂語文課都有生字和生詞。如果沒有經過預習,這些最簡單的東西就會成為學生學習新知的攔路虎。更何況,教師在教授新知識的過程中,會涉及很多以前學過的知識,還會用到書本資料中預先介紹過的背景知識。如果預習了,這些知識都可以翻找資料提前消化;沒有預習的話,這些知識又成了理解新知識的障礙。第二,間接作用——樹立信心,增強自信。很多中職學生都是不重視預習的。如果能讓學生真正重視預習,并把預習落到實處,那么他們在語文課堂上肯定會收獲滿滿,信心倍增。哪怕是基礎再差的學生,只要他們預習時能讀通、讀順文章,課堂上有機會表現,都能提升課堂效果,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第三,根本作用——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預習可以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活到老,學到老。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學生的自學能力都很重要。但是自學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預習的過程中,尤其是在高層次、高質量的預習中,學生的自學能力會慢慢地提升。
二、設計預習步驟
預習作用大,步驟也不少。語文預習最常見的步驟如下:第一,瀏覽課文,注音,突破字詞障礙;第二,讀通、讀順課文,至少三遍;第三,查看課文注釋和補充的材料,了解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第四,瀏覽課文,了解大概內容和知識框架;第五,找出學習本課新知識所需的原有知識,并復習這些知識;第六,找出本課的難點和重點,有不懂的做好記號,課堂上著重注意。中職學生語文基礎差異大,要所有學生都做到上面的六個步驟,那是不現實的。教師可以根據各班各生的情況,酌情安排預習作業。
三、分層設計,助推預習
了解了預習的作用和步驟,還應注意不可盲目行動,不能倉促布置預習作業。筆者認為,教師在布置預習作業之前,要對學生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并根據他們的語文基礎、學習自主性等情況,劃分布置預習作業的層次。劃分好層次后,還可以結合各班情況,結合教師自己的特色,有方法、分層次地布置預習作業。筆者采用的是“以點帶面,先學帶后學,教師檢查、獎懲齊跟進”的分層次預習法。根據學生的語文基礎、學習自主性等情況,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成員都按語文成績平均分配,既有語文基礎好、學習自主性強的類似“領頭羊”的學生(擔任組長),又有基礎不一、學習態度不一的學生組員。各組的預習結果,教師會在課堂上進行檢查,并評出優劣,以此來更好地促進學生預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樹立自信,找到成就感。第一層次的預習作業,提前布置給語文基礎好、學習自主性強、求知欲更強的組長。此類學生相對較少,但仔細尋找,還是能在班中發現那么幾個可以培養的苗子的。教師說明可以開始預習新課了,此類學生就會開始自主尋找預習內容,比如熟悉、熟讀文章,熟悉書本中的解釋,掌握練習中的先備知識,甚至是上網尋找需要的深化性的材料,從而實現對文章較深層次的理解。對于達到此種程度的學生而言,預習的過程是一個享受的過程,遇到困惑后,他們或依靠反復誦讀,或依靠反復推敲,或依靠查找資料,嘗試解決困惑,每次預習對他們而言,都是一次挑戰,都是一次知識的內化。當然,預習可以有教師的參與協助,但教師只是發揮輔助作用。到了最后,第一層次學生的預習是自主進行的,不再需要教師布置作業,當然,六個預習步驟還是基本要遵循的。每一次預習后,要求這些學生仔細、精心地整理自己的預習過程,把相關材料和步驟傳給同組的同學。第二層次的預習作業,布置給想要學好語文但基礎相對薄弱、自主性相對較差的學生。此類學生有心卻缺少行動力,只要有推力,他們就可以做到相對充分地預習。這樣看來,第一層次的學生就是這類學生最好的學習榜樣和推動力。接收第一層次同學的預習方案后,這類學生會重復組長的預習過程,對文本有較為充分的理解,可能內化沒有第一層次的同學那么深刻,但是比起以往所謂的“預習”甚至是不預習來講,課堂效果會好很多。因為他們不僅要面對同伴的期待目光,而且要面對集體的榮譽。這些預習后帶來的榮譽和成就,都是通過稍稍努力和付出后自己就可以得到的。所以,學生預習起來是動力滿滿。如此一來,這些學生的預習力度也會加大,預習習慣就慢慢養成了。
第三層次的預習作業,布置給第二層次中遺留下來的語文基礎差、厭煩學習的學生。此類學生學習沒有自主性,不會去主動預習,連同學提供預習內容后,他們都懶于行動。此類學生,僅靠“先學帶后學”是不夠的,更多的要依靠教師的個人魅力,促成他們的預習。當然,布置給這些學生的預習作業,也不可能跟其他學生一個檔次,他們剛開始能做到把課文讀通、讀順就差不多了,至少能讓他們熟悉文本,上課時候不至于茫然,也算是改變了他們課堂學習的起點。教師也可以給這些學生課后輔導,指導他們認識字詞、理解詞語句子,然后讀通、讀順課文;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適時鼓勵,讓他們在全班同學面前泛讀、領讀,讓其他學生對他們刮目相看,幫助他們樹立形象。如此一來,這些學生可能會對預習充滿信心,人也更加自信,預習的習慣也會慢慢養成。甚至還會在某個時間段后“從量變達到質變”,信心提升,能力提升,自覺地進入第二層次的預習。中職學生在語文課前的預習,作用是大的,但具體實施是艱難的,這需要教師運用手段耐心去引導。一定要堅持養成預習的好習慣,要讓學生堅持,更重要的是教師自己也要堅持。因為只有教師堅持了,學生才能有持之以恒的動力。
作者:陳榮榮 單位:余姚市職成教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