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5 10:54:3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傳統文學探討,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網絡文學的發展和網絡文學評論
網絡文學,是以網絡為載體而發表的文學作品,網絡文學是以互聯網為展示平臺和傳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連接和多媒體演繹等手段來表現的文學作品、類文學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學成分的網絡藝術品。截止到目前為止,網絡文學并沒有形成明確的界限。網絡構建了一個開放性的交互平臺,將越來越多的人和物通過網絡聯系起來,實現了高效的信息傳輸和交互效果。在這樣的網絡環境中,網絡文學能夠自由發展,并形成了紛繁復雜的網絡文化體系,作為網絡文學評論者,他們需要把握網絡文化的特質和文學本質,需要確保評論和創作吻合,并通過評論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就我國的網絡文學來看,其發展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在這期間,互聯網技術與文學藝術比翼雙飛。隨之而來的海量文學作品不斷涌現,但是對于網絡文學的研究和評論工作相對滯后,這與現階段的網絡文學發展水平是不相匹配的,需要進一步強化。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國內的專業期刊發表的網絡文學研究以及評論的文章數量只有千篇有余,可以肯定的是,文學在發展中,并不會因為缺乏評論就逐漸湮滅。不過,不容置疑的是文學評論的價值是巨大的,文學評論能夠激發創作動力,具有一定的引導性和建設性特點,這對于文學的創作發展而言意義重大。如一部思想自由、主題自由的文學作品,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方式,但是也會存在一定的錯誤認知,而文學評論能夠正確引導輿論,讓廣大讀者能夠在文學評論中形成對于該文學作品的不同認識,從文學評論中總結出有益的哲理和思想,這一點對于引導大眾思想是有積極作用的,能夠避免一些讀者走向極端。在文學評論中,對于文學創造的內容好壞評論者都會有一個比較客觀的分析,這樣作者以及讀者在進行文學創作和解讀中,就能夠揚長避短,在后續的創作中,能夠總結先前的經驗,讓創作不斷完美化、成熟化。
二、傳統文學評論
(一)文學評論內涵文學評論是以文學理論為指導,對各種文學現象進行分析、評價的文章。文學評論是一種科研,是學術論文中的一種專業論文,是一個融合了藝術思維的抽象思維過程。它的中心任務是對具體作品進行分析、判斷和評價。就文學評論的對象來看,有傳統文學,也有現代文學,而傳統文學包含的文學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小說、詩歌、戲劇、繪畫、散文等,進行傳統文學的評論,旨在通過對于作品的思想內涵、藝術風格、作品特點等評論和分析,不斷促進閱讀水平提升,提高鑒賞質量。
(二)傳統文學評論對評論者的要求在傳統文學評論中,評論者需要旁征博引,善于引用各種材料來論證,而這些材料更多的應該是來源于作品本身的。所以,作為傳統文學作品的評論者,他們需要具備很高的藝術素養,他們應該有一定的文學基礎,在藝術創作和欣賞方面有獨到的見解,能夠有比較廣闊的視野,并且有很多的作品閱讀積累。能夠成為文學作品評論者,他們一定是學識淵博的,這樣他們在評論一部作品的時候,才不至于被局限,能夠用不同的視角和綜合的眼光來評論,確保藝術作品評論是有價值的。而事實上,對于評論者來說,傳統文學的評論結果,本身也是一種創作,常常是獨具匠心的。在一些文學作品評論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被稱為評論人的,例如,對于著名作家、詩人的經典作品評論,需要具備與之對位同等或者是有著更高藝術修養的人,他們要通過語言的運用將評論的理、情、文三者完美地結合起來,給出的評論才是能夠被大眾所接受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進行傳統文學評論的,因為沒有相關藝術修養和文學素養的人,他們有時候是不能真正讀出作品的深層內涵和思想價值的,所以他們的評論是表面的,膚淺的,有時候甚至是貽笑大方的。
(三)傳統文學評論步驟傳統文學評論的寫作是形成評論成果的必要步驟之一,就評論結果產生的過程來看,大致有四個步驟:閱讀——定題——評論——寫作。其中,閱讀是對于傳統文學作品進行閱讀,要讀得細、讀得透,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評論者如果閱讀不到位的話是很難真正把握創作者的意圖和思想,只有細細地品讀,才能夠全方位地理解作品,分析作品,形成對于作品有獨特的見解。其次,定題。即確定評論的主題,評論不能是漫無目的地對于文學作品進行泛泛而談,而是有組織、有計劃、有主題地對其開展分析,通過對于作品的深刻品讀,確定評論的基本方向和重點,進而確定評論的主題。接下來是評論,評論有其基本模式,一般來說,傳統文學評論是基于以下五個問題開展的:(1)這部作品具體內容是什么?(2)這部作品的主題是什么?(3)這部作品采用了哪些表達方式?(4)這部作品的表達效果如何?(5)這部作品的創新之處是什么?最后,進行寫作,完成這些分析之后,評論作品的雛形基本上在評論者腦海中了,評論者再進行寫作,就會簡單很多,也更加得心應手。
三、傳統文學評論和網絡文學評論對比
傳統文學評論和網絡文學評論之間是存在明顯差異的,這些差異和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的特征以及創作水平也是相關的,對比兩者之間的不同,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第一,評論者素養差異。對比來看,傳統文學評論者的文化素養要比網絡文學評論者的文化素養更高。傳統文學評論者大多數本身也是思想家、文學家等,如:我國第一部討論五言詩的古代詩歌美學著作《詩品》是文學批評家鐘嶸所著;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文學批評著作《文心雕龍》是文學理論集大成者劉勰所著;中國文學研究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中西文學比較研究論文《紅樓夢評論》是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著。他們本身的文化造詣和藝術修養都是極高的。而網絡文學評論者可能是網絡中的任何一員,所以整體評論者的文化素養是參差不齊的,甚至有些網絡文學評論者的文化素養較低。第二,評論形式不同。傳統文學評論是通過文本形式在作品后或者是通過專門的書籍來出版的,而網絡文學評論是在網絡中進行的,可以在作品網頁后直接顯示出來。
第三,評論深度不同。傳統文學評論深度較深,傳統文學評論要有正確而鮮明的觀點(論點);要有準確、充分而有說服力的論據;要運用科學的符合邏輯推理的論證方法;要具有文學批評的當代意識,能按照文學規律和特性結合作品實際進行寫作;要注意文學評論的理論和術語的創新性。所以,相關評論者會通過篇幅較長的文字來評論。而網絡文學評論可能是短短幾句話,甚至是幾個詞,有的評論一帶而過,深度相對不足。例如:對《網絡張愛玲》的網絡評價中,有一篇關于“也說說張愛玲”的帖子,發表了對于網絡文學作品的批評,但是全文缺乏對于張愛玲其人其事的客觀理性分析,更多的表達是“我”對于張愛玲的主觀感受,過度側重自我的感受,忽視客觀分析,很難引起讀者的共鳴。第四,評價方向的差異。傳統文學評論中,評價多是積極的、肯定的,對于作者大多的觀點,讀者是贊許的。而網絡文學評論五花八門,意見也可能完全不一樣,一些水平不高的創作可能被批評得一無是處。這些也要求相關創作者要提高文化修養和創作水平。相比之下,網絡文學評論的價值引導和正能量傳播作用更為突出,這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的需要,要求相關評論者能夠多多弘揚正能量,在社會范圍內形成良好風尚。例如:安徽大學文學院網絡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周志雄認為,《黑客訣》的特點可以用“大時代、好故事、正能量”三個詞來概括。相較于傳統文學,在我們的網絡小說中,它有明朗、清晰、接地氣的現實解決方案,這和主流的核心價值觀是一致的。這部小說深得網絡小說爽文的精髓,又很自覺地承擔了文學的社會責任感,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現實題材作品。可見,網絡文學評價中,更關注文學作品的當代價值,評論也越來越注重從多方面進行深化。四、網絡文學評論的反思對于網絡文學的價值是否存在,讀者們是存在不同觀點和看法的,期間的爭論延續至今。在對于網絡文學的不斷深入研究中,最初的概念之爭、特征之爭、傳播探析等理論問題都已經有一定的成果。但是有很多研究還是比較淺顯的,局限于對現象的描述上,還有一些研究者并沒有線上作品的閱讀經驗,對于業態的分析也不夠準確,但是卻選擇使用傳統理論來進行評論。例如,對于網絡文學作品,粉絲們對其褒貶不一,他們的評論很多,但是大多數是沒有系統性地分析的。相關評論關注作品點擊量、排行榜等數據行的評價,評價中還有很多商業性的目的,這樣網絡文學的思想性與美學性就容易被忽視。
現階段,網絡文學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文學發展不可避免的趨勢之一,未來還將有更多的創作者通過網絡來進行文學創作與傳播。在這一背景下,網絡文學理論批評需要深入化發展,探索網絡文學表達機制以及文體特征等,在學理方面解讀網絡文學,達到學術的研究和分析高度。作為網絡文學評論者,應該要明確一點,那就是網絡文學雖然發展繁榮,作品量也是數不勝數的,但是很多網絡文學作品實際上并沒有達到文學成熟的高度。其次,網絡文學評論不應該單一的以商業發展目標為導向,只片面關注網絡文學的商業價值,而輕視網絡文學本體層面的專業評論。此外,網絡文學的研究者應該對創作起到一定的批評和引導作用。例如,針對現階段的網絡文學創作中比較熱門的玄幻穿越題材文學作品,相關作品的趣味格調都是不夠理想的,作品中可能還存在一定的道德倫理問題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最后,階段性總結網絡文學創作規律、積極建構網絡文學評價體系、引導網絡文學價值追求,也是網絡文學理論評論者肩負的責任。網絡文學環境是多樣化的,充滿很多不確定因素,從文學本體到網絡文學產業,從少年閱讀風尚到媒介融合的影響,這些需要要求網絡文學研究者能不斷擴大研究范圍和深度,把握熱點問題,做好對網絡文學發展中實踐問題的及時回應。但是可以預見的是,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網絡文學也有其光榮使命,作為新時代的網絡評論者,他們需要引導創作者,讓他們深入生活,觀察體會,借助文學這一獨特的傳播優勢,弘揚正能量,傳播正確的價值觀,發揮積極的社會影響力。同時,也要正視網絡文學本身,探究文化發展中的現實問題,真正深入解讀網絡文學作品,對于產業發展現象進行觀察和分析,明確產業發展趨勢,并積極和廣大網絡文學愛好者一起,共建網絡文學發展的大好前景。
五、結語
總體來看,將傳統文化評論和網絡文學評論進行對比,網絡文化評論更具有挑戰性,因為網絡文學評論的對象具有多樣性,相對而言,網絡文學缺乏傳統文學的純粹,網絡文學更加的復雜多樣,其中包含的文化元素、價值觀等都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在不同年齡段人群中,網絡文學的心聲也是不一樣的。好的文藝作品必然是真善美的統一,是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它既能反映歷史真實,又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所以,網絡文學評論需要在傳統文學理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謂的“爽感”。網絡文學評論者也需要有包容的眼光,能夠比較有遠見,能夠切實調動相關學科的理論資源,且需要構建對應的評價標準,讓評論更具有科學性、規范性。這些對于網絡文學的創作者以及評論者而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待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能給人類帶來更多的福音!
作者:謝亞鴻 單位:泉州華光職業學院
傳統文學探討2
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文學傳播方式經歷了從無形的口頭述說到有形的書寫再到虛擬的網絡傳播的過程,每一次的變革都成為文學發展與革新的強大動力,也不斷拓展著人類對文學的認知邊界。依托新媒介環境而產生的網絡原創文學,強烈沖擊著人類對傳統文學的定義。網絡的開放性和自由性,造就了網絡原創文學世界的復雜多樣,加速了網絡原創文學的產生與傳播,模糊了作者與受眾的身份界限,從而豐富了網絡原創文學內容與文學作者構成。由于用戶群體的增多、網絡原創文學數量增加等原因,用戶的需求逐漸成為影響作者進行網絡原創文學創作的因素之一。因此,準確抓住用戶需求與愿望,是實現網絡原創文學健康發展的有效方法。
一、網絡原創文學的特征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21世紀的應用與普及,新媒介成為21世紀最突出的傳播載體與語境表達渠道,也成為重塑我們對現實世界認知的強大力量。傳統的文學形式在這一強大力量的沖擊下產生了巨大變化,網絡原創文學的出現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不同于傳統文學,網絡原創文學借助新媒體技術,使得受眾可以輕易地參與到其生產、傳播和消費中。
1.文本主題的多元化文本主題是創作者個人審美意識的體現。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使得網絡原創文學創作和消費的入門門檻降低,參與網絡原創文學創作的不僅僅是傳統文學名家大師,也有很多普通人。網絡文學創作成為普通市民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與之相對應的,網絡原創文學的文本主題不再刻意打造經典、追求深刻的審美,相反更加凸顯“俗文學”氣息,以“碎片式體驗”追求泛審美化,為個人情緒宣泄和主體意識外化提供場所,顯露世俗世界個體的個性。
2.文本語言的通俗化網絡原創文學興起與發展在一個信息高速更新與傳遞的互聯網時代,閱讀時間碎片化,生活節奏加快,傳統文學對字詞句精推細敲、慢慢雕琢的做法無法適應當下的快節奏生活,人們更青睞通俗易懂、簡單淺白的網絡文學。碎片化時代下,受眾快速瀏覽、一目十行網絡文學成為習慣,因此可以說,語言文字不再是吸引人點擊的關鍵因素。相反,創作者為了留住受眾更要保持文字的簡單易讀,用平實樸素的語言創造跌宕起伏的情節和看點。大眾化、娛樂化、通俗化成為網絡原創文學中文本語言的基本特點。
3.文本創作的互動性互聯網技術賦予網絡原創文學的特征之一就是作者和受眾的雙向互動關系。作品創作的過程伴隨著受眾對作品的消費和閱讀,互聯網提供了作者和受眾相互交流的開放平臺。借助新媒體工具,受眾可以對作品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評價,作者則可以在接收到受眾的建議之后選擇是否進行修改。事實上,一部作品的完成不僅僅靠創作主筆,它所“覆蓋”的受眾都可以成為創作者的一員。
4.文本“傳受”的模糊性互聯網環境下,每個人都能夠作為文學創作者而存在。新媒介技術的普及降低了網絡原創文學的準入門檻。文學創作,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更多的是作為普通人宣泄情緒的場所和工具而存在。在網絡世界中,人們可以隨意裝扮自己;網絡的虛擬性和隱匿性帶給了用戶創作的安全感,使得他們能夠自由發泄情緒和表達自我,這大大刺激了用戶的創作激情。
二、網絡原創文學的傳播效用
“使用與滿足”理論最早于1959年出現在傳播學家伊萊休·卡茨(ElihuKatz)的《大眾傳播調查和通俗文化研究》一文中。隨后卡茨(Katz)在其著作《個人對大眾傳播的使用》中將媒介接觸行為概括為一個“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觸—需求滿足”的因果連鎖過程,提出了“使用與滿足”過程的基本模式。傳播學家將“使用與滿足”理論的出現看作是傳者導向向受者導向轉折的標志。“使用與滿足”理論認為,受眾大多是基于個人的需求使用媒介,而這一行為制約了媒介傳播的過程;其中,被滿足的期望是這一理論的基本要點。英國傳播學家丹尼斯·麥奎爾(DenisMcQuail)把受眾需求總結為四種效用類型:心緒轉換效用、自我確認效用、人際關系效用和環境監測效用。新媒介環境下,受眾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深層次了解受眾需求與愿望是促進網絡原創文學發展的途徑之一。從“使用與滿足”理論來分析,網絡原創文學同樣具有四大傳播效用。
1.心緒轉換效用與傳統文學不同,網絡原創文學的創作者可以是使用互聯網的每個普通人,表達的可以是每個普通人的情感態度。新媒介環境提供的開放式、虛擬化場所讓每位創作者和受眾可以肆意宣泄情緒、張揚自我。而其閱讀方式的方便快捷,更是準確抓住了新媒介環境下受眾閱讀的特點和要求。互聯網賦予文學創作的基本特性是“虛”和“俗”。新媒介環境下創造出來的文學作品,不再刻意追求經典、強調審美,而是致力于打造歡樂的娛樂場,創造一個追求開放的凡俗世界。虛擬的故事情節、簡潔的語言文字、奇異的幻想世界,讓人把現實世界的軀殼拋開,投入到熱血刺激的虛擬世界中,受眾通過文學作品中的描述將自己沉浸于感性世界之中。眾多知名文學網站提供的個性化定制文學作品,在滿足受眾個性化需求的同時提供趣味化的閱讀體驗,幫助受眾在轉換情緒的同時獲得輕松舒適的閱讀體驗。
2.自我確認效用①自我認同的表達。互聯網賦予了網絡原創文學受眾身份的雙面性,即每個人都可以作為創作者和消費者而同時存在。網絡的開放性放大了受眾的聲音和需求,也刺激著他們作為創作者來表達自我,使他們可以在網絡世界宣泄情緒,展現自己的主觀世界,表達自我認同感。同時,受眾閱讀網絡原創文學時往往將自我意識代入主體意識,沉浸體驗作品。在體會作品的同時,受眾會不自覺地為虛擬人物設定評價模型,判斷自身或周圍人的言行舉止。這種做法能夠幫助受眾進行自我調整,實現自我認同。對創作者而言,一方面,進行創作是為了表達自我;另一方面,通過表達自我,他們對外展示著其主觀世界,也尋求著外界對他們的認同。②自我實現的需求。互聯網提供了個人確認自我價值、實現自我期望的空間和平臺。在進行網絡原創文學創作的過程中,作者可以通過文學創作積累經濟資本。在皮埃爾·布迪厄(PierreBourdieu)提出的場域理論中,經濟資本又可以轉化為社會資本,為創作者積累社會聲譽和影響力。同時,創作者會進入一個有利于實現自我的循環過程:作者創作的作品在獲得多人欣賞的同時,也必然會激發這些人對他的認同感,從吸引受眾成為他作品的粉絲到成為他本人的粉絲,從而形成自己的集合圈,又會吸引更多人來欣賞其作品。創作者輸出自己的觀點和情感,收獲大眾對自己的認可。
3.人際關系效用麥奎爾等學者認為,人際關系效用可以從“擬態”人際關系和現實人際關系兩方面來理解。身處網絡原創文學圈的受眾和粉絲與外界有著一定的社交邊界。而在這些圈層內部,成員們因為共同愛好聚集在一起,通過持續的交流加強彼此之間的認同感以及對圈子本身的歸屬感,從而構造屬于網絡空間里的“熟人世界”。“熟人世界”中的成員彼此之間互動性強、交際多,相互之間的心理距離隨著日益豐富的交流而逐漸拉近,發展成為網絡世界中的人際網,即“擬態”人際關系。現實人際關系,顧名思義,指的即是現實世界的人際網。共同話題是與周圍建立聯系的基礎和起點,而朋友、家庭成員在討論共同欣賞過的某網絡文學作品時,擁有了加強彼此聯絡的一個樞紐。通過這一樞紐,彼此可以進行情感與思想的交流,從而使關系融洽。在網絡原創文學作品全產業鏈化的時代下,文學作品可以通過新媒介技術影視化與游戲化,隨后誕生的衍生品仍可以作為其子部分存在。利用網絡原創文學作品增強人際關系效用,在新媒介環境下,有了多樣選擇。當彼此之間的樞紐是衍生品時,我們依然可以利用其滿足社交互動心理需求。
4.環境監測效用網絡原創文學作品因其被賦予的新媒介技術特點,有著明顯區別于傳統文學作品的即時性。這也就意味著網絡文學創作者能夠在第一時間接收社會信息,然后以網絡原創文學作品創作的形式向大眾進行反饋并表達自己的情感態度,讓大眾能以更快的速度接收到相關信息。一方面,簡潔生動的語言使得大眾的接受度更高;另一方面,利用網絡文學作品的形式擴大了監測范圍,引發更多“小圈子成員”關注,滿足其對公眾輿論監測的需求。網絡原創文學同樣接受著公眾輿論的監督。由于網絡創作門檻的準入標準較低,在網絡原創作品中存在著一些低俗暴力產物,當網絡作品下限被無底線降低時,大眾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監督權合理合法地進行清理。每個網絡原創文學網站都設立了舉報功能,這表明大眾對網絡原創作品有著合法監督權。
三、基于“使用與滿足”理論的網絡原創文學發展策略
1.滿足釋疑求知需求,拓展現實題材我國網絡原創文學的現實題材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青春情感;第二類是都市生活、家庭職場;第三類是以往作家很少涉及的題材,包括各種邊緣話題等。“現實”對網絡原創文學的召喚,需要創作者將自己的意識從幻想世界中解放出來,創造具有現實意義的文學作品。簡而言之,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應當盡量使自己的作品靠近主流觀念,描繪當代社會生活圖景,展示當代社會價值追求。擁有公共輿論監測權的網絡原創文學,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作為一種外在力量對社會及社會重大事件進行監測。將社會信息與自己的主體表達相結合,以或輕松或沉重的文字向受眾進行反饋,擴大輿論覆蓋范圍。
2.滿足情感需求,提升閱讀體驗網絡原創文學的最大作用是宣泄自我、轉移情緒。與傳統文學創造經典不同,由于網民數量和網絡原創文學受眾數量的不斷增多、新媒介環境下的快節奏生活以及碎片化的時間分割,網絡原創文學成為大眾轉移情緒的工具之一。網絡原創文學創造了開放化的世俗娛樂場,表達的是普通大眾的喜怒哀樂。而受眾在閱讀網絡作品時能夠暫時拋棄現實世界的一切壓力,從而獲得一絲喘息,這也是大部分受眾選擇網絡原創閱讀的原因之一。這意味著作者在進行網絡原創文學創作時,要注意滿足受眾的情感需求,努力貼合普通大眾的情感態度,傳遞積極的情緒。同時,與受眾進行平等的、直接的雙向互動,幫助構建自我與受眾的“熟人世界”,為受眾創造“情感宣泄地”和“安全巢”。
3.拒絕低俗,追求原創隨著網絡文學產業化,許多創作者為迎合市場、獲取財富,開始專門生產低俗、色情、暴力的網絡文學作品,這嚴重擾亂了我國的網絡原創文學市場。由于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我國網絡使用群體日益低齡化,網絡文學的受眾也呈現低齡化趨勢。未成年人閱讀網絡原創文學的人數日益增多,低俗、暴力的網絡文學作品,對尚未形成正確完整的“三觀”的未成年人產生了非常錯誤的引導,也傳遞了非常錯誤的價值觀。此外,網絡原創文學應拒絕雷同與模式化,追求內容原創。創作者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為自己的主觀意識表達創造一個不一樣的幻想世界。
4.擁抱新媒體技術,提高傳播效果新媒介技術為網絡原創文學的發展提供了各種可能,網絡原創文學已經不僅僅以文字的形式存在,借助多媒體技術,文學作品被搬上熒幕成為電影電視動漫,被改造成游戲成為新的文學變體。新媒介技術的使用,極大地拓展了網絡原創文學的傳播范圍,在吸引更多受眾的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創作者。因此,從“使用與滿足”理論出發,我們能夠了解受眾對網絡原創文學的需求,從而為網絡原創“俗文學”的發展提供建議,并由此促進網絡原創文學及其產業的良性發展。四、結語新媒介改變了傳統的文學模式,傳統文學由于融合了新媒體技術而得到新的發展,從而產生了更開放的網絡原創文學。生活在新媒介環境下的受眾成為網絡原創文學的主要用戶群體。同時,網絡賦予文學的開放性又使得用戶可以作為文學的生產者、傳播者和消費者同時存在。從“使用與滿足”理論出發,我們需要把握受眾對網絡原創文學的需求,致力于打造原創精品,促進網絡原創文學行業的良性發展。
作者:燕子昂 單位: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傳統文學探討3
林正碌是“人人都是藝術家”油畫公益教學活動的發起者,他將這項活動引入福建屏南鄉村,成功帶動傳統村落(也稱古村落)復興。一個公益達人為何能靠一己之力,帶動傳統村落復興?作家沉洲的長篇報告文學《鄉村造夢記》為我們做了詳細的記錄。
一、“人人都是藝術家”何以可能
林正碌是“人人都是藝術家”行動的倡導者、踐行者。這種理念與他個人的經歷有關系。《鄉村造夢記》描寫了林正碌的成長軌跡。林正碌高中畢業后沒考上大學,但靠個人努力,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民間藝術家。他經營企業沒有拜師,掌握繪畫藝術也沒有拜師,全靠自學。1971年,林正碌出生于福建省莆田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在農閑之余做點小生意養活全家。作為家里最小的孩子,林正碌幸運地讀到高中,但由于偏科,數學成績較差,高中畢業沒能考上大學。但他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選擇復讀,而去省內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等高校找同學蹭課,旁聽過文科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課程;他住進同學宿舍,參加同學的班級聚會,深入體驗大學生活。半年后他離開大學校園,闖蕩世界,他覺得沒上大學并不是人生值得遺憾的事,因為知識與技能可以通過自學掌握。1993年,林正碌的高中同學畫行畫售賣給香港老板,每個月能有千元收入,這事讓他震驚,因為當時教師與公務員的月工資也只有250元左右。行畫是高仿名畫,但也在名畫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以迎合市場的喜好。林正碌得知那個香港老板每年收入20多萬,他敏銳地發現做行畫外貿生意來錢更快,他的中學英語成績還可以,能湊合與西方人進行口語與書面語交流。在同學與親朋好友的資金支持下,林正碌涉入行畫外貿行業,生意越做越大,在深圳也有自己的工廠。在中國大陸,林正碌是較早涉足行畫生意的商人,也是較早把行畫做成文化產業的商人。他在經營行畫過程中,通過自學掌握了有關文化產業策劃技巧,把數字畫進行包裝、統一生產、集中銷售,快速獲取市場效益。也是從那時起,他對大眾藝術消費水平和審美標準有了較清楚的認識,中國有很多地方、很多人不會審美,不懂藝術。在辦工廠過程中,他也有過大起大落,但每次都克服困難站起來。這種經歷也讓他對人生價值與意義有了深入思考。在經營十多年的行畫生意后,2007年,林正碌對繪畫產生濃厚的興趣,于是自學繪畫,并且取得不錯的藝術成就。林正碌根據客戶需求訂制產品,經常出沒于畫師工作室,對行畫的生產提出指導意見,這讓他不僅掌握了繪畫技巧,對于現代油畫創作也有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畫作應當是創意畫,不追求形似,而是神似。當代繪畫藝術因為照相、復制等技術介入,創意變得越來越不足。人們更欣賞有創意的作品,而不是機械地復制藝術大師的作品,或簡單地模擬現實。如果看過畢加索的畫,就會覺得林正碌的畫是抽象派的,或后現代藝術派的。
基于自身經歷,林正碌提出“人人都是藝術家”的理念。他認為,藝術貴在創新,以及創新過程中的體驗。繪畫藝術固然要追求形似,但藝術來自現實,又高于現實,神似更是藝術的追求。有些人認為林正碌的畫作,還有他教出來的學生的畫作不能稱為藝術,只是“涂鴉”。林正碌并不在乎外界的非議,他在乎的是,他的學生通過這種藝術行為體驗自己的創造力,讓生命更加有意義。林正碌認為,那些批評他的人都把畫畫想象成只有少數有藝術天賦的人才可以從事的“神圣事業”,但當代藝術的發展應當讓更多的人體驗藝術創作,進而懂得欣賞藝術。林正碌教人繪畫,不主張臨摹現成的畫作,而是鼓勵他們根據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鄉村景色和喜歡的實物進行創作,引導大家釋放天性、自由創作。這些由學生完成的繪畫作品的主題往往天馬行空,擁有獨特的生活意境,這往往也是有些學院派出身的畫師達不到的“水平”。林正碌的經商才能、藝術才干和公益情懷,與他青少年時期的成長環境有關。莆田地域人多地少,經商氛圍非常濃厚。林正碌家鄉所在的莆田秀嶼區是中國民營醫院經營者的大本營,也是中國經營鞋業、珠寶、木材商人的主要籍貫地。莆田鄉村廟宇眾多,中國東南著名女神媽祖就誕生于此,每逢農歷春節和神誕日,村廟都有游神巡境和演戲酬神活動。眾多的廟宇建造、維修與祭祀活動,也造就了莆田中國工藝品之鄉、民間藝術之鄉的美譽。村廟的活動資金都來自村民家庭的捐獻,這也使得莆田人都有一種社區公益情懷。這種情懷如果再放大一點,就是與血緣與地緣無關的社會公益情懷。
二、文創興村何以可能
從2008年開始,林正碌在上海開展公益繪畫教學,推廣“人人都是藝術家”的理念。盡管每年有數千人來學畫,但大多數人都是抱著好玩的心態來體驗繪畫藝術,很少人會繼續下去,只當作自己藝術體驗的一部分,因此繪畫公益教學無法形成較好的社會效應。于是,他嘗試到農村推行藝術教育,希望用文創推動鄉村發展。林正碌先后考察了多個省區的鄉村,發現福建屏南縣有許多傳統村落的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美,但因交通不便,日漸荒涼,越發貧窮閉塞。他認為這些傳統村落是守著金飯碗討飯,實不應當,如果在此開展公益繪畫教學,定能帶動傳統村落復興。從2014年開始,林正碌團隊在屏南漈下、龍潭等古村落開展“人人都是藝術家”活動,免費教村民繪畫,旨在為村民賦能,為傳統村落發展賦能,讓外部世界認識中國傳統村落之美。“人人都是藝術家”公益教學所帶動的鄉村文創事業成為古村落復興的突破口。《鄉村造夢記》詳細記敘了林正碌教村民繪畫的用心所在,為村民賦能、為古村落復興賦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培養村民的繪畫技能,增強農民的生活自信。讓種田的農民學會繪畫,掌握在他們看似非常高雅的藝術。這既可以豐富他們的農閑生活,更能增加他們對生活的自信。即使自己所繪的畫不能售賣,放在家里展示,也是一種成就。二是通過繪畫提高了村民收入。林正碌通過微信等新媒體進行營銷,讓“農民畫”得到社會愛心人士的關注,進而掏錢購買,讓他們的勞動成果可以兌現為貨幣,讓村民得到實惠,進而激發他們自覺從事繪畫的熱情,這點非常重要。中國傳統農民,如果只依靠農業產出,收入是非常低的,現在他們可以在農閑時間通過藝術創作不斷增加收入,這無疑讓他們倍感振奮。林正碌教育下的學童,用繪畫獲得的收入支持村小學基礎設施改善,培養公益心。三是讓村民發現家鄉美,增強保護家鄉的自覺性。在長期以來的觀念里,高樓大廈林立的城市才是現代生活的標準,美好生活的象征;鄉村是落后的刻板印象。不僅僅是普通農民,即使知識分子也不例外,都有這種想法。林正碌從繪畫入手,引導村民就地取景入畫,發現并展現家鄉美,從而改變村民們的審美標準,這種審美標準有時很難從學校中學到。鄉土畫得到城市人喜歡,勞動成果可以變換為現金收入,這也是外部世界對農民審美標準的肯定。四是“農民畫”成功吸引外界對傳統村落的關注。漈下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建筑、人文歷史、山水風光都是一流的,只是外界很少知道有這樣的美麗山村。“農民畫”主題多是展示傳統村落風光。自媒體營銷賣畫,帶動外部世界對古村居民與風光的關注,進而入村觀光旅游,這讓古村落得到恢復人氣的機會。通過“人人都是藝術家”賦能村民,提升村民自主性后,林正碌適時推進老宅修復與古村保護。他通過公益繪畫教學與微信營銷的方式,讓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漈下古村,蕭條已久的古村落人氣越來越旺,每天慕名而來學習油畫、體驗鄉村生活的游客也越來越多。林正碌通過與村民協議,將他們破舊的老宅修復,打造成藝術客棧、公益藝術教育中心。村民也將老宅改造成民宿、飯店,接待外地觀光客,取得不錯的收入,漈下村的人氣得到緩慢復歸。
三、激發多元主體參與
屏南文創興村始于漈下村,起初漈下村的文創并不是政府的行為,而是藝術家林正碌的鄉村公益藝術教育。作為民間力量,起初林正碌團隊沒有合法性身份,村民配合程度低,后來在他用心作為之下,漈下村村民也逐漸對他產生了信任。公益油畫教學使漈下村發生了變化,原住民變得更加自信,精神面貌也發生了改變,吸引了外界更多人的關注。林正碌發現教農民繪畫容易,但保護鄉村老宅則難度很大,主要是老宅產權復雜,要花更多的精力協調各方利益關系。這時如果沒有村委會與地方政府出面,則是很難協調相關利益方。林正碌的公益行動得到屏南縣政府支持,被推薦到龍潭村開展文創興村活動,老宅使用權流轉得到妥善解決,引來一批批熱愛鄉村的城里人到此扎根創業,同時也吸引外出的村民返鄉。龍潭村村委會通過建立“認租十五年”老宅流轉平臺,從房東手中流轉荒廢的民居,統一租賃,愿意到村中創業發展,振興鄉村的新村民選中自己滿意的老宅,村委會負責修繕,認租的新村民和村委會簽合同并付修繕費,新村民每年將每平方米三元的租金給房東。村委會負責修繕工程,林正碌團隊負責設計改造,資金由縣級政府先墊付。新村民認租之后,租金再分期支付。在此過程中,本地村民、外來新村民的利益都得到關照。《鄉村造夢記》花了不少篇幅介紹屏南縣政府對林正碌的支持,突出傳統村落復興并不能靠單一力量主導,而應該要采取多元主體共同參與,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支撐等多元主體機制,多方力量協同,有序推動傳統村落復興。隨著城里人入住、村民回流,屏南鄉村復興夢的藍圖徐徐展開,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龍潭村已經成為全國各地爭相來考察、學習、游覽的網紅村,同時也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發生地。
作者:甘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