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8 10:50:5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企業文化分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會計專業由于其行業特殊性和保密性,一直很難打破引入真實業務這一痛點,本文旨在會計行業特殊性和會計專業發展困境,研究為什么會計專業必須走雙元育人之路,該專業如何進行雙元育人,雙元育人過程中如何滲透文化育人,如何通過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人才,從頂層設計、課程設計、教師培養、教材編寫、考核評價五個維度來研究如何更好地培育符合區域經濟發展、“懂業務、懂核算、懂技術”的財務人員,同步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技能水平和就業質量,并形成可借鑒成果進行推廣應用。國家政策多措并舉提供保障2019年1月,國務院頒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在職業教育改革中,涉及產教融合方面共10次,可見在改革過程中,要想讓職業教育高質量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那么在建設過程中必須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雙方合作育人。2020年7月,為貫徹落實校企雙元育人,教育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頒布《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就如何落實雙元育人、如何引入產業優勢、如何建產業學院給予指南性指導。2021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發布《產教融合型企業和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這是《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的進一步落實,通過政策支持、資金支持,開展試點,孵化產教融合成果,并形成可借鑒經驗進行推廣應用,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水平。2021年12月,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了《關于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名單的公示》,現代產業學院將推進“引企入教”,為產教融合孕育發展土壤,通過產業學院建設,將在課程內容與技術發展銜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融合方面向縱深發展,在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孵化、社會服務、產品研發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成果。2022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出臺《內蒙古自治區本科高校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實施方案》,分批建設20個左右自治區級現代產業學院,進一步落實產業學院在內蒙古自治區的發展,職業教育參照高等教育產業學院建設過程,與產業集群深度切合,實現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校企“雙向奔赴”必由之路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由于其專業特殊性,真實的企業數據是會計專業學習的基礎,但是由于商業數據是企業商業秘密,無法對社會公開,所以多年來,這一直成為困擾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發展的痛點,學生只能通過虛擬仿真數據進行賬務處理和智能核算,真賬處理能力有待提高。從企業需求方面分析,企業對于會計專業學生聘用成本較高,應屆畢業生無法直接上手企業賬務處理,需要老師傅進行1―3個月的帶教,才能完成基礎業務處理,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這也是企業用人痛點。本文從學校需求入手,通過構建產業學院,引入企業文化和企業真實業務,徹底擊破會計專業教學和就業痛點,解決企業用人痛點,創新財經專業校企合作雙元育人新路徑。
校企雙元育人文化育人路徑研究
一、將企業文化流入學院,共建產業學院
校企雙方共建大數據與會計產業學院,需要選擇行業龍頭企業進行合作,借助企業龐大的生態資源和行業優勢,依托學校理論教學優勢和企業真實業務特色,以現階段行業變革典型的“企業財務云共享中心”為中心,引入集核算、報稅、咨詢、管理、協同于一體的企業真實業務進行教學,把財務云共享中心搬進課堂,讓學生在校就可以實現走進企業,實現真賬入校,以真實工作需要為出發點,處理真實動態業務。實現產業學院的“生產”功能,讓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接觸企業真實業務并與客戶對接完成職業素養塑造,通過設計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雙軌并行,培養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將企業能力培養融入學生職業生涯全鏈條。
二、“雙元”文化共建產業學院運行機制
選擇行業龍頭企業共建大數據與會計產業學院的目的,就是解決學生就業對口率低、企業文化適應性差和教師實踐能力有待提高的問題的。所以產業學院運行機制為校企循環、人才輸送,定位為服務區域經濟的全領域、全產業鏈的智能財務升級化改造。產業學院包含的功能有以下六大方向:產:校企結合專業特色共建當地財務云共享中心,依托財務云共享中心開展教學、培訓和未來進行社會服務。學:校企合作開發企業實踐課,將企業真實業務通過產業學院引入學校,不再是獨立脫節項目,而是經過設計的三年連續培養的企業實踐能力提升和企業實踐能力鍛煉以及企業文化熏陶。用:校企共建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除了完成學校的常規教學外,在實訓基地還可以完成生產功能,通過學生以學徒的身份從事財務云共享中心工作,服務區域經濟,產生產值。社:產業學院通過專業建設、實踐能力培養、教師培養、企業員工培養,為社會提供技術服務,為鄉村提供數字化升級。與此同時,提升自治區高職、中職院校教師數字化解決方案、企業實踐能力。培:建立培訓中心,輸送大量產業學院成果給自治區同類高職院校、中職院校的財經專業教師,開展財務云共享中心企業培訓、技能大賽培訓、數字化技術升級培訓等項目。研:基于產業學院企業教師和學校教師優勢資源,建立大智移云數字化研發基地,解決內蒙古自治區產業升級財務數字化改造基礎工作研究、鄉村數字化改造框架搭建、資產評估數字化評估等技術難題。學校輸送優質生源到產業學院進行學習,企業輸送真業務、真師傅到產業學院完成帶教,相較于以前的校企合作是質的飛躍,因為產業學院頂層設計和規章制度以及成果孵化第一次將校企合作進行規范化升級管理。
三、依托產業學院,開設企業文化實踐類課程
通過“1+2+3”企業實踐課模式,即第一學年利用第二課堂,開設企業認知類課程,讓學生樹立職業理想、職業信念和職業目標。第二學年開設企業實踐課程,引入企業真實業務和真實流程,實現實訓與實習聯動,以“學生+學徒”雙重身份的教學管理和教學組織方式,將專業技能與職業素質賦能院校學生,由企業師傅完成教學,完全按照企業文化和企業流程開展實訓,每天早晨開設晨會環節,由各小組匯報今日工作任務,接下來基于財務云共享中心完成企業真實工作任務,每日課程結束后進行工作總結,將企業文化植入教學過程,讓學生提前體驗學徒身份和學徒工作任務。第三學年開設頂崗實習,學生通過在產業學院兩年的培養,基于學科認知學習、企業文化感知、企業真實業務實操三維培養,讓學生在頂崗期間就具備職業競爭力,成為會核算、懂管理、善經營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四、依托產業學院,共建“雙師型”培養培訓基地
由于企業財務信息的高度保密性,下企業實踐的教師短時間內無法接觸到企業財會核心業務,依托產業學院企業真實業務和企業員工帶教的特色教學,積極探索新型“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式,采取“學院+企業”雙主題,將企業文化和企業業務輸入基地,在基地雙向流動過程中提升企業師傅的帶教能力,雙方依托基地發揮各自優勢,緊密合作,分工協作,共同完成教師提升教育教學理論,提高專業技術素質,提高實踐操作技能,構建職教師資多元培養培訓格局。
五、依托產業學院,搭建技術技能服務平臺
依托大數據與會計產業學院,搭建技術技能服務平臺,平臺包括中高職教師能力培養、企業技術技能升級培訓、“四新”培訓和“1+X”培訓四個模塊。中高職教師能力培養包括行業變革和產業升級帶來專業升級、課程升級培訓、教學理念培訓、企業文化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培訓、技能大賽培訓等專題培訓。企業技術技能升級培訓最主要針對西部地區記賬還停留在電算化時代,而現在財務領域已進入大數據時代,財務云共享中心將替代小額代理記賬公司記賬業務,針對以上變革對企業員工進行數字化升級培訓。“四新”培訓主要包括新專業、新技術、新理念和新要求,完成大數據與會計融合培訓、大數據基礎、PYTHON在財務中的應用、大數據財務分析等系列課程培訓。“1+X”培訓主要針對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和行業變革的財經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包括財務共享服務、大數據財務分析、企業財務與會計機器人應用和政府財務與會計機器人應用等一系列證書培訓,就證書內容、培訓經驗與兄弟院校進行分享交流。
六、依托產業學院,提升院校社會服務能力
依托大數據與會計產業學院資源優勢和“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的人員優勢,校企教師雙方聯動,依托學校所在區域經濟特色,分析鄉村產業升級、技術改造、鄉村治理數字化等具體問題,推動鄉村數字化管理、提升數據附加價值,實現數據賦能鄉村產業振興。與此同時,產業學院也為企業開辟鄉村市場搭建了橋梁,為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拓寬了實踐渠道,為培養數字化人才夯實了基礎,為引領農村數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石。
文化育人賦能專業競爭力
一、頂層設計滲透文化育人
依托產業學院,搭建校企合作橋梁,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同制定培養目標、共同制訂培養方案、共同制定培養條件、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同保障培養效果,采取“五同”措施保障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雙軌并行滲透人才培養全過程。校園文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的,通過思政課程+第二課堂三維課堂,開展強團隊、強課程、強實踐、強感悟的“四強”行動,構建三維“四強”校園文化行動指南,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使命,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讓學生有信仰,將個人職業理想和國家理想融為一體。企業文化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在企業實踐課中滲透經世濟民、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德法兼修的職業素養,通過晨會、工作總結、工作匯報等內容讓學生提前感知企業工作和企業文化,在實踐過程中滲透“學習筑夢強國有我”育人目標。最終通過雙軌培養,讓學生成為素質好、留得住、上手快的具有職業競爭力的財經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二、典型課程設計文化育人
在校企合作、雙元協同育人過程中,設計企業實踐課,不僅能增強學生職業技能,與此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通過“1+2+3”企業實踐課模式,第一學年、第二學年、第三學年由淺入深的教育教學方式,將職業精神、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以及職場環境、商務禮儀等項目嵌入課程設計,通過學科認知學習、企業文化感知、企業真實業務實操三維立體培養,實現“就業與升學并重”的現代職業教育理念,通過課程設計和文化塑造,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
三、教材建設融入文化育人
依托大數據與會計產業學院典型課程設計,針對企業實踐課行業變革和企業典型工作任務共同編寫工作手冊式教材,將企業特色內容植入教材設計中,設計典型工作手冊式教材,將成果不斷推廣應用。四、人才培養考核文化育人在企業課程設計過程中,考核分為學生考勤、知識點考核、企業工作任務考核、企業態度考核、工作日志考核和工作總結考核六維考核,旨在培養學生企業員工適應性和學生職業技能提升。綜上,本文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雙元育人,設計共建大數據與會計產業學院,解決會計專業痛點和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實現中小微企業、財稅服務機構、職業院校三方創新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新路徑
作者:張巖瑾 單位:供職于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與管理工程系
企業文化分析2
誠信思想是我國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誠信道德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美德,也是現代企業的道德基礎。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誠”是企業聚心之魂,“信”是企業立足之本。當前,我國企業必須堅持誠信思想。誠信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人際交往的重要原則,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原則和經濟活動的基礎,企業必須恪守誠信原則,可以說,誠信是企業生存和發展之基。儒家的誠信思想對當今企業的經營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借鑒價值,因此,企業必須建設誠信的信用文化。古代晉商、徽商,當代中國的華為、德國的寶馬,因誠信而譽滿全球。誠信在使這些企業獲得了長遠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誠信文化現象和社會聲譽。從這一意義上說,市場經濟實質上是“誠信經濟”。
一、儒家誠信思想的基本內涵
(一)做人要真實——做老實人儒家誠信思想的基本內蘊是為人要誠信,即誠實守信,做人一定要真實,做一個老實人,說話算話,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個人不講誠信,就不能安身立命,就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和信任。誠信體現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故民無信不立[1]。誠信的本意即真與實,儒家認為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質,“人無信不立”,因此,誠信思想就是要求誠信無欺,反對欺詐和虛偽。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體現的正是儒家所強調的為人必須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道德思想。《論語》中“誠”字均作“真正”“真實”講。“誠”是萬物的根源,是不欺心,即真實無妄、真心實意;“信”就是要求不欺騙人,即誠實不欺、遵守諾言、恪守信用、言行一致。誠信作為做人的基本文化道德素養,對古人和今人的思想和行為,均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簡言之,就是做人要真實,做一個老實人[2]。
(二)做人要和善——為人善良儒家強調和為貴,儒家的誠信思想強調信與義、信與善的有機結合,誠信思想中體現了人性中最為自然的善德。我國古代思想家朱熹說:“實于為善,實于不為惡,便是誠”,強調誠信不能離開“善”和“義”。善良是一粒火種,能點燃信任之燈;善良是一盞明燈,能驅趕人們心中邪念。要想他人善待你,你就得先善待他人。與人為善,就是與己為善。那么,對于今天的企業,要想把企業做大做強,就必須堅持誠信善念,做人要和善,經營管理要和善,就是堅持以人為本。
(三)做事要誠信——老實做事孔子認為國家統治者要“主忠信”,治理國家必須信而無欺,具有公信力。在全社會提倡“忠”和“信”。誠實守信是為人處世第一原則。做人最基本的一條準則就是誠信正直。誠信正直,就是有責任感,說真話,做實事;對于人和事,要求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說到做到;對于企業管理者,要求做到誠信管理企業,員工才會誠信,貿易伙伴才會持續交易,否則,難長久矣。
(四)交往要誠信——待人以誠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說過:“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孟子也把信作為朋友之交的重要規范,認為“信”是平等主體之間相互幫助和協作的基本原則。朋友之間言出必踐,信守諾言,不可背信棄義。人與人交往要誠信,企業與企業之間交往也必須誠信。只有這樣,才能合作共贏。基金項目:廣東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引進專項,中國傳統商業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融合創新研究(200131)作者簡介:段維龍(1964—),男,浙江大學訪問學者,教授,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文化。段敬毅(1989—),男,教師,國際商務碩士,研究方向:國際商務與電子商務。
(五)經商要誠信——誠信從商《孔子家語·柏魯》說:“賈羊豚者不加飾”。認為要取信于顧客,就必須做到“價實”“量足”。梁啟超說:“晉商篤守信用”,徽商亦“賈而好儒”,能夠“以誠待人,以信接物”。古代商人在進行商業活動中,不貪暴利,不為眼前小利所惑。這些優秀品質就是當今企業經商的誠信商業典范[3]。
二、當代企業誠信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企業誠信文化,是以誠信的道德觀念和經營理念支配并調節企業與消費者、企業與合作商、企業與社會乃至國家之間信用關系和信用行為的價值標準和法律規范。從企業文化的角度來看,誠信文化在企業文化中處于核心地位,要求企業在追求自身效益的同時,還要尊重民族、國家、政府、社會和人民的切實利益[4]。
(一)誠信文化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誠信是企業的生命底線,誠信文化則是企業優秀的精神文化的內核,更是優秀企業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DNA基因片段。企業誠信經營,有利于企業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提升企業社會信譽,提高企業知名度,建立良好的口碑,形成企業品牌,才能形成企業無形資產優勢。有了誠信文化,有了良好信用,企業就可以吸納社會資金,為企業發展提供發展資金,吸引優秀人才,推進科技創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最終給企業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
(二)誠信文化是社會主義經濟的本質要求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建立了滿足WTO基本要求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一種誠信經濟,市場只有在誠信運行時,才會保障經濟效益。對于市場經濟而言,市場經濟需要企業誠信作為經濟運行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守信、互利、平等、競爭等市場運行規則。否則,非誠信運營,最終會背離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就會退出市場。市場經濟要求企業承擔其管理運營誠信、產品功能誠信、質量標準誠信、安全服務誠信以及愛國愛民等社會責任誠信。
(三)誠信文化有利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信用也是企業健康發展的生產力。主要體現在:降低企業間的交易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率、減少或免除訴訟成本;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成為企業重要無形資產;維護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企業建立的誠信優秀文化,始終誠信為客戶提供貨真價實、服務周到的商品,盡可能地滿足客戶需求。誠信經營可以贏得消費者的認可,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同時,企業誠信經營,可以獲得供應鏈穩定的合作伙伴,實現互利共贏。企業間以誠信合作,避免詐騙、減少糾紛,可以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企業誠信文化,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有利于調動企業內部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造性,進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四)誠信文化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內在要求“信”作為儒家思想中治國平天下的基本原則,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美國GE公司的總裁杰克韋爾奇就曾說:“如果我在通用電氣極力宣講過什么的話,那就是誠信,這是我們最高的價值,具有至高無上的重要性。”日本的松下公司將“贏得人們的信任”作為企業的價值觀。英國的管理學家羅杰·福爾杰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容易損害一個經理威信的,莫過于被人發現他在進行欺騙。”日本著名企業家士光敏夫提出“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作為建立威信、使員工信賴的兩條原則。由此可見,誠信原則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地位的重要性,因此,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要始終堅持誠信企業文化。
(五)誠信文化是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門票我國入世后,加入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環境,企業在WTO組織中實施跨國發展,說到底,國際競爭是品牌的競爭,是企業信譽的競爭,否則,無法進入國際市場。若想進入國際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企業誠信文化就是企業實現國際化發展的門票。
三、儒家誠信思想對現代企業信用文化建設的啟示及借鑒意義
(一)確立誠信價值觀念古人言:“誠信者,遍行天下;失信者,寸步難行。”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沙因指出“誠信作為核心價值觀是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石。”因此,誠信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是企業的最基本素養,企業必須確立誠信價值觀。一個企業,只有建立良好的信譽,樹立其他人對企業的信賴,才能不斷發展壯大,在業界根深蒂固、屹立不倒,否則,將導致企業破產。建設誠信文化,全體員工,特別是企業管理者,必須把誠信作為基本道德準則。因此,確立以誠信為核心的企業價值觀是企業基業長青的根本保證[5]。
(二)對員工誠信企業誠信文化建設,首先是企業對員工誠信,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員工才能認同并支持企業的發展。企業對員工要講誠信,主要包括:簽訂勞動合同,安排工作崗位;根據資歷,按時發放工資;根據員工貢獻,發放獎金;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發放福利待遇;員工合同期內,不隨意開除員工等。這樣,才有助于增強員工的責任心和歸屬感,把敬業愛崗的自發意識轉化為員工的自覺行動,從而增強企業的生命力和活力。尊重員工,首先是尊重員工人格,把員工當人看,作為第一資源看待和開發;關心員工,就是孟子說的:“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關愛員工是企業內部建立誠信機制的重要條件。企業實施人本主義的誠信思想,管理者對員工獻出愛心,尊敬員工,員工必然報之以“愛”和“敬”[6]。與此同時,員工對公司而言,員工也要對等地對企業誠信。員工對企業的誠信主要體現在: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與能力,發揮自己最大能力和水平,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節省工作成本,創造最大經濟效益;合同期內,不無故離職等。
(三)對市場消費者誠信常言說:“誠招天下客。”信譽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對一家企業來說,企業誠信是一種“社會形象”,一種“品牌”,更是一種信譽;對消費者而言,是對消費者的最基本尊重,也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因此,企業必須對消費者誠信。然而,當前中國企業誠信危機令人擔憂,假煙、假酒、假藥、假農藥、假種子、假幣、毒大米、黑心棉等不一而足。市場上,一些對消費者缺乏誠信的企業,出現的制假、售假、缺斤短兩等不誠信行為,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輕則影響消費者的生活,損害消費者經濟利益,重則威脅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同時,還損害了誠信的經營環境,損害了企業形象,損壞了國家形象。一個優秀的、有道德的、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一定會注重產品質量,完善售后服務,絕不蒙、坑、假、騙。只有“誠”才能有“信”,也只有“誠信”,才能獲得消費者信賴。對市場消費者誠信的基本要求,是向顧客提供優質安全的產品和服務。企業要想與顧客建立長期而穩定的關系,必須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保持和提高客戶市場占有率,就必須為顧客提供滿意的、質優價廉的產品和服務,從而給企業帶來理想的經濟效益。
(四)建立誠信管理制度企業建立起誠信管理制度。對內建立科學而有效的約束機制。在企業重大決策時,做到信息公開,實行民主決策,形成監督制衡機制;同時,建立誠信管理制度,建立誠信經營獎懲機制[7]。對出現非誠信問題,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誠信文化。
(五)構建企業社會信用體系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商業活動無不體現信用。企業信用是一種重要的無形資產。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需要,也是維護消費者權益,建立和諧社會的需要,是加強企業監管并促進規范運行的必然要求。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之間的聯系應該是以契約和信用為基礎的。因此,企業必須樹立起誠信至上的理念,建立起誠信文化,只有這樣,企業才能贏得良好的社會信譽和商譽。建立企業信用公開制度。建立信用信息資源庫,實現誠信信用信息開放,明確界定信用資料的公開類型、失信程度、合同履行、違法違規等內容。建立企業信用評估制度。對企業的信用狀況做出客觀的、科學地評價和判斷,并向社會公開,成為企業信用信息資源與形象。讓企業信用信息資源在商務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8]。建立企業信用懲罰制度。對于存在非誠信問題的企業,建立誠信黑名單制度,建立公示制度,把企業信用的不良行為記錄并公布出來。對失信企業,特別是企業高層管理者,列入誠信黑名單,禁止失信人員進入管理者人才市場,取消其乘坐高鐵、飛機、郵輪等交通工具的資格,喪失銀行貸款、企業融資的資格。與此相對,給那些信用好的企業予以正面宣傳和獎勵。四、結語綜上所述,古代儒家誠信文化具有偉大的歷史貢獻,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企業經營發展中,必須構建信用文化,堅持誠實守信,依法經營管理,創建社會信用體系,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實現企業基業長青。
作者:段維龍 段敬毅 單位: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
企業文化分析3
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深度融合要從員工本身出發,一方面,要讓員工熟悉農信事業發展歷程,建立企業認同感、歸屬感。另一方面,要運用企業文化建設成果在為員工進行服務的同時不斷深化成果,用實際行動促進企業凝聚力和競爭力的提高。
1.抓思想促進文化鑄魂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為四川農信事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和省聯社黨委的決策部署上來,齊心推進四川農信事業蓬勃發展。始終堅持把黨組織的主導作用與干部員工的主體作用緊密結合起來,明確黨管一切的領導地位,推動黨建文化統籌、協調、科學發展。二是積極探索黨建工作和群眾工作新模式,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引導廣大干部員工積極參與黨建活動,夯實全省農信系統黨建工作的群眾基礎,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與團委、工會合力,把黨員和干部員工緊緊凝聚在各級黨委周圍,通過組織開展“主題黨日”“三大銀行建設”“四川農信日”等主題活動,通過文化培植和文化滲透,進一步增強全體干部員工的行動自覺和價值追求,推動四川農信黨建文化成為凝聚力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三是堅持“圍繞經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總體思路,固化四川農信“雙基共建”“黨建+”等黨建融合發展成果,以“六共”(組織共建、黨員共管、活動共辦、資源共享、“星級”共創、利益共謀)為載體,加強基層黨組織與地方黨政、企事業單位等黨組織的共建互助,打造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四川農信“黨建共同體”,全面做實黨建引領金融業務發展,不斷增強黨建工作的實效性,引領全省農信系統高質量發展。
2.帶隊伍促進文化“強身”
突出支部書記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的“頭雁領飛”作用,充分發揮黨支部書記、黨務工作者和先進典型黨建工作主要推動者作用,當好支部企業文化建設的“主心骨、領頭雁”。突出“群雁帶飛”能力,建立各支部黨建專責兼職企業文化聯絡員,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和業務人員雙向交流,注重企業文化建設與業務管理的雙向融合。突出“雁陣齊飛”效果,持續加強在企業文化活動組織、企業文化示范點建設等工作中提升鍛煉黨員能力,針對在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中有先進經驗或突出表現的人建立企業文化專家人才庫,做好人才資源儲備,同時堅持以典型帶動整體的思路,實現全員能力共同提升,以隊伍賦能企業文化建設。
3.抓品牌促進文化賦能
全面深入推進四川農信形象品牌建設。加大對品牌形象的投入和宣傳力度,加快推進全省農信系統品牌統一規范,使四川農信整體形象品牌推廣工作“步調一致、形象標準、口徑統一”。加強宣傳陣地建設,建設好、運用好四川農信展示廳,充分展示農信歷史、農信精神和農信力量,增強農信自信。扎實推進四川農信改革發展史編撰,講好四川農信故事,傳播四川農信好聲音。堅持把“四個一”平臺作為“內聚人心”的宣傳主陣地,把握自有宣傳平臺特點開展精準宣傳,同時積極探索網絡新媒體運作管理方式,加強互動活動策劃和H5、微視(音)頻等新媒體的運用。加快推進四川農信改革發展,采取“分步實施、分類指導、區別對待”的方式,探索推進以省聯社為基礎的深化農信社改革模式。
4.抓實踐促進文化融入
一是打造以人為本的職工文化。強化民主監督,暢通維護職工權益和困難職工幫扶的渠道和途徑,進一步保障職工利益。積極打造職工學習園地,適時組織業務技能培訓、綜合勞動競賽、讀書分享會等活動。建立四川農信榮譽體系,對員工實際工作進行考核評估并搭建起獎勵機制,加快推進全系統“職工之家”陣地建設,搭建起廣大員工身心同修的溫馨驛站。二是打造無微不至的服務文化。堅持以客戶的需求為中心,聚焦體驗感、產品、效率和流程等關鍵環節,持續優化服務行為、提升服務質效、優化客戶體驗。三是打造勇立潮頭的營銷文化。緊緊圍繞省聯社“多找客戶、找好客戶”的總體思路和“五大營銷”舉措,始終堅持“服務三農、服務小微和地方經濟發展”的戰略定力和戰略方向,加強黨政、銀擔和銀企合作,進一步搭建營銷平臺,建立完善營銷機制和考核機制,大力倡導“共創共享共贏”的全局觀,充分激發全員營銷活力。四是打造穩健審慎的合規文化。以“做合規員工、辦合規業務、建合規銀行”為行動標尺,聚焦合規制度完善、合規理念教育、合規制度執行等內容,以合規銀行建設為落腳點,持續開展合規文化教育、合規知識競賽等活動,加大對“小毛病、小差錯、小問題”等屢查屢犯問題的整治懲戒力度,營造氛圍濃厚、知行合一的合規發展氛圍。
作者:陽曉川 李貞 單位:內江農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