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8 09:09:5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促進農村減貧機制研究,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城市高架快速路關鍵節點交通 組織分析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因此,2020 年后我國扶貧工作的重點從消除絕對貧困轉移到相對貧困治理工作上,建立長期有效的減貧機制對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減少相對貧困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根據已有的調查研究,充分考慮經濟結構、農業分化、城鎮化水平和氣候變化等影響減貧機制發揮的因素,從多維度著手,探索促進減貧戰略的長期有效機制。
一、減貧機制構建的影響因素分析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區域,貧困的治理措施各不相同,具體而言,各項措施具有各自的應用情景,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決定治理措施應用是否有效的因素也會隨之變化。基于此,為構建一個全面且有效的減貧機制,提出影響減貧機制發揮的重要因素:經濟結構、農業分化、城鎮化水平、氣候變化以及其他因素。
(一)經濟結構
隨著經濟的增長,經濟結構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其中農業在整個經濟的比重是構建減貧機制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衡量農業比重有兩個最基本的指標:農業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份額和農業勞動力在總勞動力中所占份額,已有數據表明隨著 GDP 的增加,這兩個指標都有著下降趨勢。在我國,農業在 GDP 所占份額下降速度比勞動力所占份額下降速度快,兩個指標下降幅度之間的差額被稱為“農業生產率差距”。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有可能是農業生產力低,也有可能是農業行業的高失業率,或兩者兼而有之,最后都會造成農業工作機會的短缺,進而導致大規模貧困。減貧機制的有效性取決于經濟結構以及經濟結構中的不同部門的勞動力差異。
(二)農業分化
隨著城鎮化率的不斷提高和人口的不斷遷移,農業逐漸在兩個方面呈現出分化趨勢:農村的分化和農戶的分化。農村分化主要有三種類型:已經逐步實現工業化的農村、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的農村、以鄉村旅游等新業態為主的農村,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地區的差異會越來越大。另外農戶分化主要存在三種差異:一是全家轉移到城市的農戶,二是中青壯年勞動力進入城市,老年人留守農村,三是全家都留在農村的農戶。在城鎮化進程中,還會出現更多的兼職農民,特別是在小農戶中,他們的農業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大,并且正在減少;對于中老年農民,地理位置優越的農村地區與偏遠的農村地區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因此要想建立長期有效的減貧機制,必須要結合現實情況,加深對農業分化的理解。
(三)城鎮化水平
目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進程中,根據 2020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 2020 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 60%,其中包括 2 億多進城的農村人口。根據《中國農村發展報告 2020》,到 2025 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 65.5%;新增農村轉移人口 8000 萬人以上;農業就業人員比重將下降到 20% 左右。城市擴張一方面將會使農田面積流失,進而導致農作物產量的下降。另一方面,城鎮化還會帶來其他兩方面的改變:一是飲食模式的轉變,二是與糧食和農業有關的非農業經濟活動的轉變。飲食模式轉變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是淀粉類主糧的減少以及伴隨家庭收入和食品支出的乳制品增加,牲畜和海鮮產品,食用油以及水果和蔬菜的消費增加,這就是貝內特定律。除此之外,城市化會促進與糧食和農業有關的非農業經濟活動的轉變,例如使食物消費轉向更方便的來源,包括超市購物和外出就餐,并且往往傾向于加工食品,城市化最終會加快運輸行業、加工制造業、批發零售業、農業旅游等行業的發展。因此,要想構建完善的減貧機制,既要關注農業層面的生產,也要關注農業生產之后的價值鏈和與農業有關非農經濟。
(四)氣候變化
自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自 20世紀中期以來全球生態系統發生了巨大且快速的變化,特別是氣候變暖現象。而氣候變暖將會帶來更嚴重、更極端的天氣事件。在極端氣候下,尤其在半干旱地區,農村人口無法獲得充分飲用水和灌溉用水,從而導致生產力下降。盡管氣候變化在農業生產階段的影響最大,并且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對作物產量的影響上,但氣候不穩定同樣也威脅著食品體系的其他步驟,包括食品安全和食品系統基礎設施的破壞,例如道路,橋梁,港口,存儲和加工設施或電網的損壞。極端氣候將會導致糧食系統崩潰,這對貧困人口的影響尤為明顯。因此,建立一個能夠抵御氣候風險變化的機制對于減貧有著重大意義。
(五)其他因素
除上述四個影響因素以外,人口、政治、文化以及技術也應在建立減貧機制時予以考慮。人口老齡化,特別是農村地區的人口老齡化對于農業經濟和農業勞動力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意義。貿易政策是農業糧食系統最重要的社會政治驅動力之一,尤其是自 19 世紀中期以來一直提倡的自由貿易,盡管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在減少貿易壁壘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歷史表明這種進展很容易倒退。此外,伴隨著全球變化的入侵性有害生物和新型疾病日益嚴重的問題也可能給貿易體制帶來壓力,這些都阻礙了食品自由貿易的發展,進而影響我國農業糧食系統的發展。新興的文化轉變對農業系統也會產生影響,其中包括素食主義者動物權利運動等國際影響。當代技術變革速度快,其中包括私人投資作為農業研發的領導者來取代公共部門的作用、生物技術等,這些技術可能使食品工程學快速發展,但也可能破壞原有的食品商業模式。這些因素均會對農業系統產生影響,因而影響減貧機制發揮的效果。
二、減貧機制的構建與路徑分析
在構建減貧機制時,既考慮了增加農業收入的直接方式,也考慮了促進減貧的間接方式,即通過擴大非農業勞動力市場(農村和城市)就業的影響,以及體制和政策上的補充創新。除了在短期內可以增加貧困人口的收入,資產投資(包括自然資本和人力資本)為長期減貧奠定了基礎。此外,對貧困的影響通常取決于農業內部和外部的各種活動和投資。因此,從多維度著手,基于前文已提出的減貧影響因素的視角,探索促進減貧的機制并對其具體影響路徑進行分析。
(一)農業生產機制
農業生產一直以來都是農業發展的基礎。一是通過培育新品種的農作物、家禽、魚類并結合改進的耕作方式來提高農業生產率。研究顯示農業生產率與貧困群體的收入有著密切的關系;二是農業多元化,從單一的淀粉類主食(谷物,塊根和塊莖)到牲畜、家禽和魚類、豆類和油料種子、蔬菜和水果、牲畜飼料和飼料、生物燃料和其他產品(通常來自農林業和林木)等作物多樣化,并從商品擴展到生態旅游等服務,可以增加貧困群體的收入。目前已有部分產物多樣化產生盈利,如畜,禽,魚,食用油,水果和蔬菜的多樣化會帶來更多的盈利已得到驗證。在貝內特定律所預測的需求模式下,當一個國家達到“中等收入”地位時,轉向具有正收入彈性的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對包括小規模農戶在內的農民來說都是有利可圖的。
(二)風險管理機制
農業生產和活動面臨眾多挑戰和風險,包括氣候多變性和極端天氣(干旱和洪水)、病蟲害等,這些都將帶來農業收入的損失。一是改善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生產技術除了對農業生產本身有著重要作用外,還會提高農業系統抵御風險的能力,使生產風險達到最小化。例如選育有彈性或抗性的品種、采用彈性或抗性的耕作方式,以降低農民以及生產風險的不確定性,增加抵御風險的能力。二是采取機構干預措施,通過建立一定機制抵御生產風險,可通過農業指數保險和社會保障計劃來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此外,從整個食品供應鏈來看,風險會沿著整個食品供應鏈進行傳播,所有參與者都會面臨損失的不確定性,可以通過農業投資的多樣化來減輕這種沖擊。
(三)就業促進機制
目前,我國農村人口基數大,人口流動頻繁,必須要做到穩就業才能有效減貧并防止返貧。通過價值鏈橫向延長可增加農民就業機會,主要是農業生產之后的價值鏈活動和與農業有關非農經濟活動,從投入到生產再到銷售和加工,最終到消費和食品廢物管理,這一系列步驟中每一個都存在勞動密集型崗位,刺激了貧困人口的勞動力需求,從而提高他們的收入。
(四)人文發展機制
貧困的根本原因并非傳統標準的“收入低下”,而是因為這些人缺乏獲得收入以購買基本食物需求的“能力”,貧困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力”被剝奪或“權力失敗”。在減貧工作中,貧困群眾是減少相對貧困的微觀主體,必須探索構建減貧的人文發展機制,以改善貧困地區人文環境貧瘠現狀,有效緩解相對貧困問題。一是保障貧困群體的各項權力,為貧困群體增加收入從而減少農村和貧困農民的貧困程度。改善財富分配,更加公平地分配土地和其他資源,保護和改善貧困群體對資源的獲取,加強地方政府開發和管理的權利,從而賦予其人口權力、改善他們的生活。二是保障貧困群體的健康。一方面加強醫療衛生體系的完善。加大貧困地區的公共醫療資金投入,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逐步減少并最終消除因病致貧、返貧的狀況。另一方面改善飲食質量,從而改善貧困群體的身體素質,已有研究證明達到營養目標對兒童早期生長和發育有著積極作用,從而大大改善了健康、教育和生理狀況。此外,食品安全對人類健康也有著重要影響,不安全的食物是導致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加強食物生產、存儲、加工和分配的安全性,創造有利的政策和體制環境,以減少食源性病原體的污染。最后加大對生態環境的治理,可持續的自然資源管理使貧困群體的生存、生活、生產條件更加穩定。三是加大教育和農業技能的投資,這是減少貧困并且防止返貧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通過教育和技能培訓等方式提高貧困人后的技能和基礎素質,提高勞動生產率,培養貧困人口的企業家精神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要轉變貧困群體的思想觀念,從被動脫貧轉變為積極主動減貧,激勵其向著美好生活的目標奮進。
(五)政策支持機制
構建長期有效的減貧機制離不開政策的保障和支持,要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發揮最大效用。一是強化兜底保障體系,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從源頭上建立起發生絕對貧困的“截流閘”;二是加大農業研發投入,增強相關部門和研究機構的研究能力,研發的投入除了對主糧進行研究,還應投入到奶制品、蔬菜、水果、豆類等研究中;研發范圍不僅僅限制于傳統種養殖,還包括基于最新科學技術的現代農業,通過農業研發提高農業生產率。三是完善農業政策體系,提高對政策問題和挑戰的認識,加強對農業政策分析能力,并建立政策分析機構,以提高政策效力,促進減貧。
三、結論
從我國已有的減貧經驗來看,絕對貧困基本消除后,相對貧困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這給我國今后的減貧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因此構建一個多維度的減貧機制對于減貧具有重要意義。綜合考慮了經濟結構、農業分化、城鎮化水平和氣候變化等影響減貧機制發揮的因素,在研究過程中仍需要考慮環境的變化、相互關聯的機制以及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經濟結構的轉變大大減少了農業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就業方面的主導地位,與此同時伴隨著城鎮化進程,農業逐漸呈現出分化趨勢,具體表現為農村分化、農戶分化,出現了新型農村和類似兼職農民等新型農村人口。考慮到這些變化,研究重點有必要從傳統的農業角度轉移到包含大量非農活動并一直延伸到城市地區的更長的、日益復雜的產業鏈。此外,農業系統面臨氣候風險等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這就要求在構建減貧機制時需要考慮靈活性、適應性和彈性。基于減貧影響因素的視角,探索出促進減貧的五大機制并對其影響路徑進行分析。農業生產機制主要通過培育新品種并結合改進的耕作方式和農業多元化以提高農業生產力,增加貧困群體的收入;風險管理機制通過改善農業生產技術和采取機構干預措施來建立一定機制抵御生產風險;就業促進機制通過向市場價值鏈延長增加農民就業機會、人文發展機制通過保障貧困群體的各項權力、保障貧困群體的健康、加強教育和農業技能培訓力度提升貧困群體本身的技能和綜合素質,使其更好地參加生產活動中去;政策支持機制通過強化兜底保障體系、加大農業研發投入、完善農業政策體系三個層面對減貧的有效性和長期性作出重要貢獻。
作者:劉艷梅1魏怡雪.曹高航單位:中共中央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