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4 09:28:3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牦牛的高效養殖與常見病分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果洛州畜牧養殖業發展現狀
多年來果洛州緊抓中央支持西部發展的政策機遇,全面貫徹和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和第7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和省委十三屆歷次全會精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以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線,依托區域特色資源,大力推進高原畜牧養殖產業的現代化發展。一方面強化組織領導,不斷提高現代畜牧養殖產業的內生動力。果洛州主動作為、科學謀劃、周密部署,研究制定《果洛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意見》《果洛州生態畜牧業圈舍實施意見》等,大力推進以牦牛養殖為主的現代畜牧養殖產業發展。同時堅持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挖掘生態畜牧業發展路徑。新時期為了更好助推像牦牛養殖產業等特色畜牧養殖產業的生態化發展,果洛州按照“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要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算“生態賬”、打“生態牌”、享“生態利”,積極探索果洛生態畜牧業綠色發展之路。培育發展生態家庭牧場,推廣“三增三適”等科學養殖技術,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注重草畜平衡,積極實踐“草—畜—肥—草”循環生產模式,切實緩解草場養殖承載力不足等問題,農牧業發展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持續開展牲畜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加大有機肥加工使用,不斷提高養殖成本效益,完善生態畜牧業產業鏈條,增加牧民群眾收入,實現草原生態保護,著力構建生態、生活、生產“三生共贏”的良好局面,并在此基礎上統籌結合有效增強生態畜牧業的高質量發展合力。一方面堅持生態畜牧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緊抓省委省政府發展牦牛、青稞產業有利機遇,探索合作社、家庭牧場等“多輪驅動”生態畜牧業模式,精準培育綠色、有機特色畜牧業產業,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推動行動,落實和圈舍產業化基地項目,支持社會各界和社會資本投入到高原特色生態農牧業圈舍,推動各項特色產業運營體系成熟化,不斷打造畜牧品牌全新營銷增長新模式。另外一方面堅持生態畜牧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結合。把綠色發展標準和要求融入到特色產業發展,提倡“集中連片、各有重點、你我不同、綜合發展”的發展方式,通過整合牲畜和草場,實施禁牧減畜、劃區輪牧、舍飼圈養,減輕草場壓力,推動生態畜牧業向集約化、工廠化、現代化養殖方向發展。最后一方面堅持生態畜牧業發展與民生改善相結合。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以草場類型為依托,以產業效益為目標,通過對比算賬、典型引導等方式,加快股份制改造和規模化、標準化圈舍,強化龍頭企業與合作社產銷和利益聯結,不斷提升合作社經營效益,讓更多資金用于社員分紅,讓更多發展成果惠及民生。
2.1加強養殖環境調控
高原牦牛養殖產業發展過程中,應該積極引導養殖戶轉變傳統的發展方式,由傳統的放牧養殖向著社會養殖轉變,并在此基礎上重視牧草生產基地,有效圈舍優化牧草品質,研究優良牧草,保障牦牛草料供給的安全性。一方面應該積極地聯合上級政府部門加強農牧地區牦牛暖棚的建設,進入嚴寒的冬季之后,引導養殖戶將牦牛固定下來,放置在暖棚當中,實現集中養殖集中管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妥善有效的補飼處理。通過加快暖棚圈舍能夠為牦牛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杜絕了外界環境突變對牦牛生長發育造成的不良影響[1]。暖棚在修建過程中應該做到地勢較高,坐南朝北,具有良好的防寒保暖特征,能夠做到避風向陽,經濟效益和實用性兼顧。
2.2制定合理的放牧制度
當前在廣大農牧地區大多數農牧民群眾仍然堅持傳統的放牧養殖管理方式,但由于牧草生產存在很大的季節性,進入夏季之后牧草生長較為旺盛,牦牛在天然草場活動過程中能夠采食優質的牧草,增重速度相對較快,有利于牦牛的健康生長,但由于冬季寒冷且漫長,優質牧草數量逐漸下降,牧草逐漸枯萎,營養價值逐漸變差,這個階段牦牛需要消耗體內的大量營養物質,導致身體出現消瘦,同時身體抵抗能力下降,給各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流行提供條件。在這一背景下就需要為養殖戶制定合理的放牧制度,保障廣大農牧民群眾能夠結合季節的變化和牦牛的生長情況,做到科學放牧,合理養殖。根據牦牛的生長習性,牦牛放牧育肥時一般會經歷100d~180d,養殖管理人員一般在夏季進行放牧育肥做到早出晚歸,中午直接在放牧地點進行休息,放牧時間控制在12h/d。放牧地點要地勢相對較高,牧草供給較為充足,確保牦牛能夠吃飽吃足,減少活動時間,確保牦牛能夠飲用天然的飲用水。同時放牧地點不要距離暖棚距離太遠,最好控制在4km以內,有條件的應該將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牦牛分群養殖,并實施分群放牧養殖,在冬前應該盡早出欄。冬春季節在養殖管理過程中應該嚴格控制放牧時間,真正做到晚出早歸,主要在中午溫度較高的時間段進行放牧,午后讓牦牛充足飲水。發布地點主要以山坡為主,同時注意牦牛不能夠在早晨空腹狀態下飲水,并在每次放牧之前讓牦牛采食適量的粗飼料。另外,在牦牛放牧養殖管理過程中的話應該做到經常性地更換放牧地點,避免連續多年在同一個地塊放牧,避免草場出現退化,通過經常輪換放牧地點,能夠基于不同草場休養生息的時間,讓牧草更好的恢復生長,確保能夠源源不斷的為牦牛提供優質的牧草。新時期為了更好地解決牦牛養殖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應該積極推廣人工種草,加強人工飼料生產基地建設,通過退耕還草不斷拓展草地面積,讓牦牛在人工草場進行放牧和采食,給予天然草場休養生息的時間[2]。
2.3加強飼養管理
在牦牛飼養管理過程中,一方面應該注重做好嚴寒冬季的飼料補充工作,另一方面應該注重做好犢牛的科學管理工作,確保犢牛能夠順利地度過應激高峰期能夠正常的生長發育。傳統牦牛養殖管理過程中,很多養殖戶不注重做好寒冷冬季的飼料補充,導致牦牛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機體會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身體逐漸消瘦生長發育不良,給各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流行提供了條件。在嚴寒季節,應指導養殖戶轉變傳統的養殖管理方案,注重做好冬季補飼工作,滿足牛群的營養需求。當地的畜牧獸醫部門應該為廣大農牧民群眾制定冬季的補飼方案,防止冬季膘情下降過快。一般情況下,在嚴寒的冬季每天要增加精飼料的補充,在圈舍當中設置營養舔磚,確保礦質元素科學補充,并向牦牛多投喂一些青綠多汁的塊根類飼料,例如,馬鈴薯、胡蘿卜等,確保維生素的科學補充,增強牛的身體抵抗能力。在實際補飼過程中,還應該結合實際情況,例如,暴風雨、冷季以及膘情的下降情況,適當地增加精飼料的投喂量,滿足牦牛對營養物質的實際需求。犢牛在養殖管理期間一般采用自然哺乳方式,這能夠保證犢牛出生之后及時獲得初乳,增強身體抵抗能力,并從初乳當中獲得免疫球蛋白。一般情況下,犢牛出生半個小時之內,應該引導其及時吃上初乳,吃足初乳,并在犢牛出生兩周之后,讓其自行采食的優質的青干草,度演練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并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增加牧草的供給量,當犢牛生長到6月齡之后進行斷奶處理。斷奶結束之后,應該加強對犢牛的科學補飼,滿足牛群對營養物質的實際需求,促進牛群的正常生長發育,但需要注意嚴格控制好飼喂量,避免營養過剩。
3牦牛常見疾病的防治
3.1牦牛腐蹄病的發生與防治
3.1.1疾病診斷。腐蹄病是高海拔地區牦牛養殖管理期間發生流行率相對較高的一類傳染性疾病。發病初期階段由于臨床特征不是很明顯,不能被養殖戶所重視,等到蹄部的病變逐漸惡化加重后才會表現出特征性的臨床癥狀,此時再進行疾病防控,難度相對較大。某些臨床癥狀較為嚴重的患病牛還會因為病原微生物通過血液循環達到各個臟器組織,引發不同程度的菌血癥,危及到牛群的生命安全。在牦牛養殖管理期間,如若沒有加強養殖環境的有效調控放牧場地存在很多尖銳突起物,牦牛在行進過程中蹄部遭受到刺傷,或者深部組織損傷,沒有進行有效的消毒處理,壞死桿菌等多種病原微生物就會趁機入侵,厭氧條件下繁殖生長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毒素,使周邊的組織逐漸壞死,流出大量的膿性分泌物。在開展疾病診治過程中,首先應將患病一側的皮膚清洗干凈,然后觀察外在形態的變化和角質的粗糙程度、損傷情況和空洞程度。如若病情較為嚴重患病牛的角質會出現脫落、崩解的現象,甚至真皮層外露,并伴隨流血流膿的現象,很容易激發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甚至在患病部位還會出現贅生的肉芽,組織造成患病牛不能夠正常行走,行走時一瘸一拐,特別喜歡在柔軟的地面上長時間臥地不起。明確患病蹄部后,將其各種污染物清理干凈,使用擴創設備,對創面進行擴創處理,能夠發現蹄部會存在深層的組織損傷,輕輕按壓,從中會流出很多污濁的液體[3]。
3.1.2防治措施。牦牛在日常養殖管理期間一定要做到科學選擇放牧場地,保證放牧場地地勢較高,周邊不存在灌木或其他尖銳突起物,并注重做好放牧期間的巡視檢查工作,保證牦牛能夠緩慢地行走,不能夠驚嚇牦牛。對于采用圈養養殖模式的,應該注重做好圈舍的有效清理工作,確保圈舍干燥整潔加強運動,增強牦牛身體素質。當真皮層受傷沒有傷及其他深層組織時,要及時清除腐敗部位。真皮受到嚴重危害時,建議將腐爛的外部組織清理干凈,然后將患病的肢體泡在福爾馬林溶液當中,10分鐘之后患病處涂抹上碘酊,然后撒上磺胺結晶粉之后,用消毒過的紗布進行包扎處理,將牦牛放置在干凈整潔的環境當中單獨養殖,間隔3d~5d更換1次藥液,通常重復換藥3次~4次,患病一側的肢體就能夠逐漸恢復。
3.2牦牛傳染性結膜炎角膜炎
3.2.1疾病診斷。牦牛傳染性結膜炎角膜炎是放牧地區夏秋季節發生流轉率相對較高的一類接觸性傳染性疾病,發生流行具有典型的季節性,以夏秋季節發生流行率最高。圈舍過于干燥,粉塵堆積或者與其他蚊蟲頻繁接觸,很容易造成傳染性結膜炎角膜炎的發生流行。發病之后發病牛的體溫顯著升高,并伴隨劇烈疼痛感。患病牛的眼瞼出現腫脹現象,并且從眼角會流出很多的膿性分泌物,結膜潮紅出血外觀呈現潮紅色,有時在結膜表面還會出現黃色帶有渾濁的白色暈圈數量不能確,定大小不等,有的像粟粒大小,有的像豌豆大小。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向著暈圈外逐漸破碎,表明角膜出現嚴重的潰瘍,眼睛一般會出現又紅又腫的現象,視力受到嚴重的影響,害怕強光照射,一旦眼結膜脫落或者創口就會引發眼前房積膿。
3.2.2防治方案。在進行疾病診療過程中,首先應將角膜中的分泌物去除,選擇使用3%的硼酸溶液對眼睛進行徹底的沖洗,如果癥狀較為嚴重,分泌物相對較多時,可以選擇使用0.3%的硫酸鋅溶液進行沖洗,能夠起到很好的收斂效果。針對患病牛不同的臨床癥狀,建議采用不同的康復治療措施,對于急性發病病例應該對眼睛進行冷敷處理,或者選擇使用0.1%的雷夫諾爾藥液進行點眼處理,如若沒有出現繼發感染,患病牛重復滴眼3d~4d能恢復健康。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病流,除了采用上述措施之外,還可以選擇使用稀釋濃度的青霉素溶液配上鹽酸普魯卡因、氫化可的松混合之后進行注射具有良好的效果。慢性患病病例可以選擇使用3%的溫硼酸溶液配1%的硝酸銀溶液進行點眼處理同樣能夠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防控該類傳染性疾病應該加強對環境的有效清理,避免環境當中存在大量的吸血昆蟲,要保證圈舍干燥整潔,避免粉塵堆積。
4結束語
果洛州有著悠久的牦牛養殖歷史,隨著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不斷加大,當地的牦牛養殖呈現出一定的規模化發展的態勢,養殖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但從總體情況來看,放牧養殖、散養養殖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為了更好的帶動牦牛養殖業的現代化發展,需要結合高海拔地區的氣候特征,認真探討當前牦牛養殖環境下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從科學養殖管理,尤其是加強養殖環境調控等幾個方面入手,引導廣大農牧民群眾轉變傳統養殖管理方式,為實現牦牛高產穩產奠定堅實基礎,確保當地的牦牛養殖產業能夠向著現代可持續化方向轉變。
參考文獻
[1]巴桑旺堆.牦牛規模化養殖技術[J].草學,2018(4):83-86.
[2]切德力.牦牛養殖技術要點分析[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8(9):68-69.
[3]李小玲.牦牛常見病病因及防治對策[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1(10):98.
作者:羅益闊 單位:青海省果洛州久治縣哇爾依鄉畜牧獸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