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7 11:29:0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中國舞蹈史”課程教學探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近年來,我國信息化教育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信息化教育的內涵不斷深化,質量不斷提升。為響應國家出臺的一系列信息化教學政策,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理論教研室深度展開了信息化教學改革,其中中國舞蹈史這門課取得了較好的教改成效。以下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思路和方法,旨在為各高校教師有效開展相關信息化教學創新實踐提供參考。
一、學情分析
針對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教學實際情況,中國舞蹈史課程設置在大一下學期進行,學生在此之前已經進行了西方芭蕾史、古典芭蕾基訓、舞蹈基礎理論、民族民間舞蹈等課程的學習,這門課在前面課程學習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對中國舞蹈史和舞蹈文化的認識,為后續中國古典舞基訓、劇目排練、舞蹈編導、舞蹈鑒賞與批評、舞蹈寫作等課程的學習打下理論基礎。在課程的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反映的問題有:學生存在死記硬背、知識割裂的問題。長期以來教師為知識而教,學生為知識而學,為應試而學,學習變成了公式化的背誦,使學習浮于表層化,學生考過就忘。學生缺乏將知識點進行橫向與縱向的比對和聯結,無法綜合所有相關因素從整體上把握歷史,不利于對古今中外及地域性民族舞蹈歷史文化的貫通性學習,無法幫助建立較好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舞蹈史課堂上不能將課堂內容延伸至舞臺或者其他課堂,難以學以致用,學習效果欠佳;課程內容的具象感官問題影響學習效果。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是通過老師的課堂講解和書本的圖片讓學生認識歷史,單一的教學手段形成歷史的具象感官問題,這就阻礙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理論課堂參與度低、過程評價難、學習自主性不足問題頻繁出現。相較于舞蹈實踐課,傳統舞蹈理論課相對枯燥繁雜的知識點和照本宣科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提不起興趣,課堂參與度普遍較低。課程多采用單一的講授法,“學生中心”不能得到體現。理論課人數多,學習評價難以顧及學生的方方面面。課后作業敷衍,學習自主性不夠,學習效果差。
二、教學設計依據
(一)“思維教育”先導理念
2019年,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等政策文件作出一系列部署和要求,提出將“互聯網+”思維實踐的信息化教育作為一種源動力加快教育系統性地變革,更新教學和管理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重構知識和評價體系,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發展。這些文件作為方向標,為該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提供了明確的指導。
(二)“兩性一度”金課標準
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提出“兩性一度”的金課標準,即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高階性”是指“知識、能力和素質有機融合,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1];“創新性”要求“教學內容有前沿性和時代性,教學形式體現先進性和互動性,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1];“挑戰度”要求“課程要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和老師一起,跳一跳才能夠得著”[1]。本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根據金課標準來制定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活動和評價體系。
(三)“立德樹人”育人指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時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2]在課程教學目標上,需要實現立德樹人與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機融合,課程的德育目標通過專業教育來實現。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優良品性,讓他們充分認識專業學習的重要性的同時,將學生個人職業發展與傳承與創新中華優秀傳統舞蹈文化緊密結合,積極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四)“問題-解決”設計思路信息化課程教學設計應圍繞“問題導向”來書寫,教師提前預判課程教學重難點和學情問題,并證明如何用信息化手段解決它們。這樣的教學設計能夠直擊教學問題、攻破困難,能讓學生有側重地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課堂也可以以設問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新的知識,提高自我成就感。
三、信息化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如今,“互聯網+”打破了權威對知識的壟斷,網絡信息化平臺已經使學生能夠高效獲取、使用知識和共享知識,但是網絡學習的碎片化使學習者專注度下降,學習深度下降,“兩性一度”的重要性逐步顯示出來。根據“兩性一度”的要求,再結合課程思政的方向引領,中國舞蹈史課程標準設置如下:1.知識目標通過課程學習,學生掌握各時期舞蹈發展的動因和典型人物、事件、作品及其時代特征與文化內涵,厘清中國舞蹈史的基本脈絡與線索,把握其基本規律及未來趨勢。該目標是本課程的教學重點,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強化學習。
2.能力目標
通過課程學習,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和舞蹈思維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建立新的聯結,通過學習能分析和解決各類舞蹈現象和舞蹈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將所學知識延伸至舞臺或者其他課堂。該目標是本課程的教學難點,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予來實現。
3.素質目標
通過課程學習,學生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和舞蹈歷史觀,形成強烈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守正創新、擔當使命的優良品質。他們能繼續發揚中國舞蹈史進程中的革命精神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史為鑒,成就更好的當下[3]。通過小組合作式學習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積極進取的團隊精神。該目標應該以“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方式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切忌將思政教育淪為說教,而是以一種“以情動人”的態度讓學生感同身受,在其心里悄悄埋下種子。
(二)教學內容
“互聯網+”帶來的知識爆炸要求學校變革教育思維,改變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教材“復述”,將教育的核心從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內容教育向以解決問題為主的思維教育轉變,重構知識體系,在知識內容上刪繁就簡,就課程核心問題展開教學。吉首大學教學團隊根據教材內容量多、面廣,知識多停留在具體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其相關作品的介紹層面等現象,將書本中的知識點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梳理,厘清藝術與其背后歷史現象之間的來龍去脈,綜合考慮各個因素,從整體上把握歷史[4],形成了貫通古今中外和地域性民族舞蹈文化的“五W+一H”(when、where、who、what、why+how)思維模塊。“兩性一度”要求教學內容要有前沿性和時代性,因此教師要根據中國舞蹈史研究的新進展和新經驗選擇教學內容,并能夠讓教學內容服務于當代的舞蹈創作與實踐。六十多年的中國舞蹈史研究已經在通史類和斷代史的兩大分支上取得了碩果,近些年來舞蹈史學家已經在舞蹈專題史研究的路上嶄露鋒芒,如區域舞蹈史、舞劇史、解放軍舞蹈史等[5]。可見從舞蹈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來看,學者將已有成果進行細分和有效整合,開拓新的研究方向,為舞蹈實踐提出更完善、更科學的理論依據,這也啟發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繼續開展專題性質的探討,如女樂史、雅樂舞史、戲曲舞蹈史、袖舞史、儺舞史、中國古典舞史、民族舞蹈史、舞蹈文化交流史、舞蹈思想史、舞蹈教育史等[6],從中培養學生自我知識體系的建構能力,啟發他們發現更多可以研究的領域。
(三)教學資源
吉首大學教學團隊通過學習通平臺自建特色資源庫,團隊成員除了創建教學課件、測驗與習題庫,整理章節舞蹈圖片和經典作品視頻,上傳拓展閱讀資料之外,還引用校外專家MOOC視頻以及電子展覽。更特別的是,教師和學生共建“五W+一H”思維模塊和專題性質的思維導圖,將知識點形成可視化的串聯線。平臺還搭建了獨家作業庫,里面包含學生學習階段過程中創演的舞蹈視頻和舞蹈評論作業,這是他們理論聯系實踐的成果。這些成果中體現了貫通性教學目標的實現,學生從中也建立了較好的舞蹈思維和批判性思維。針對師生的交互情況,線上平臺增加話題討論專區,學生能在專區發表所學感悟與感想,教師隨時了解學生學習心得。另平臺自建班級和小組微信群用于課后答疑,以便即時交流。
(四)教學活動
課前老師針對課程重點在線上討論區設置問題。學生根據問題瀏覽線上專家MOOC視頻和PPT,查閱相關書本資料,根據“五W+一H”思維模式梳理書本重點,以小組為單位線上完成課前思考題的回答,并在討論區分享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疑難點。教師通過平臺關鍵詞的提取,針對學生遇到的問題和課程重難點進行針對性備課。課中在線下課堂通過角色互換式讓學生承擔傳授知識的角色,對書本重點進行講解,教師予以補充,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作用。通過任務學習法,針對課程難點內容,老師可以指導學生按照“五W+一H”思維模式列出思路,并以思維導圖呈現,還可以共同搭建專題史探究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中建立新的聯結與思考,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和探索精神。課中除了可以通過播放多媒體資源解決舞蹈史論學習中的具象感官問題,也可以通過線上發布思考題,小組根據問題進行討論。學生·文化教育· 將課堂所學知識進行思考與運用,從而解決學生留于知識表層學習導致的死記硬背、知識割裂、難以與實際結合的問題。如今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合理運用可以改變傳統理論課堂的“死氣沉沉”,通過線上搶答、選人、線上討論、隨堂測驗等互動環節不僅加深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也能即時反饋教學效果,教師根據其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課后學生復習線上學習資料,如思維導圖、流程圖、視頻、PPT、文獻等,獨立完成課后作業。另外,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相關舞臺實踐、舞蹈評論等任務。學生可以根據各歷史時期舞蹈風格特點、圖片中的形態特征、舞蹈文化內涵、相關舞譜,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舞蹈創作。學生也可以通過對經典作品的舞臺演繹來理解各時期舞蹈的文化內涵,抑或者運用所學知識完成相關舞蹈鑒賞與批評等任務,并將任務成果上傳至線上平臺供教師和同學共同評價。學生將書本知識選擇性吸納,以靈活變通的方式將其轉換為其他課程的學習成果,解決舞蹈實際問題,從而促成知識的深入學習,培養高級思維,提高鞏固學習效果。課程通過信息化手段將舞蹈史論學習與西方芭蕾史、舞蹈基礎理論、民間舞蹈文化、劇目排練和編創、民間舞表演、古典舞基訓、舞蹈鑒賞與批評等課程內容有機聯結,形成對古今中外及地域性民族舞蹈歷史文化的延展性教學,將課堂內容從網絡延伸至其他課堂或者舞臺,培養學生的舞蹈表演、舞蹈編導、舞蹈評論和舞蹈教育等各方面素質能力,實現貫穿性教學目標,逐步達成知識認知、理解、運用的三層維度,信息化的教學特色和優勢于此展露無遺。
(五)確立形成性評價機制
教師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制訂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結合知識認知、理解、運用三個轉化,圍繞評價活動、評價內容、評價對象、評價主體、評價平臺等五個方面構建“三階段、三轉換、五方面”的形成性評價機制,突破“一考定乾坤”的弊端,推動學生自主性學習和過程性學習。該評價機制排除以往過程考核的諸多主觀因素,細分考核項目和評價標準,分項數值化,考核成績即時計入學生平時成績,解決了傳統理論課教師難以評估個人和小組平時學習、合作情況的難題。考核過程側重課堂表現,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組內和組間互評、教師考評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程采集數據來實施教學診改,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或是給予個性指導。另外,思政考核貫穿于整個過程考核當中,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斷促進學生素質與能力養成。(見文末表1)
四、教學效果與反思
根據以上信息化教學設計,本校教學團隊展開了近五年的教學實踐,學生成績有了明顯提高,課堂教學不再是靜默式“滿堂灌”,課堂時常出現歡聲笑語、學生積極討論問題的畫面。師生的良性互動讓中國舞蹈史這門課程在教師心里不再是沒有教學成就感的教學任務,也不再是學生心里無趣的“手機”課和“臨陣磨槍”課。學生逐步意識到舞蹈理論課的重要性,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問題意識。2021年,我校中國舞蹈史課程被評為省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為了更好地響應“互聯網+教育”的思維,加強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創新,首先要加大線上資源建設力度,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同時加大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力度,進一步拓展研討式教學、熱點話題導入式、報告答辯式翻轉課堂,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與興趣;還可以科學分配線上線下課時比例,逐漸增加線上課時比例,實施線上大班授課,線下小班授課,針對性解決學習重難點。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巖.建設中國“金課”[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5.
[2]新華網.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EB/OL].(2016-12-08)[2022-5-08].
[3]李瑩.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國舞蹈史”課程思政探索[J].科教文匯,2020(30):69-71.
[4]馮雙白.中國當代舞蹈史研究中的若干問題——兼談現實題材舞蹈創作[J].舞蹈,2021(1):10.
[5]王海濤,楊詩妍.中國舞蹈百年史學史述論(1919-2019)[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19(4):157-158.
[6]王曉茹.1986—2017年中國舞蹈史學研究的現狀、問題與態勢[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8(6):12-13.
作者:黃雨微 單位: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專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