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7 10:36:3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高校媒介素養課程思政建設研究,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世紀30年代,英國傳播學者為抵抗當時低俗流行文化對傳統教育的沖擊,提出媒介素養教育的理念,該理念在歐美逐步演化和發展,后被各國教育界所重視,引入本土教育體系。媒介素養主要指人們面對不同媒體信息時所表現的信息獲取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評價能力、批判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創造媒介信息能力[1]。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呈爆發式增長態勢,內容復雜多變,傳媒渠道愈加多元,媒介信息的傳播風險大幅增加,個人媒介素養亟須提高。尤其對大學生而言,學習的多樣性與廣泛性使其與媒介信息的交互不斷增多且深入,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使其面對消極或負面媒介信息的風險增大,而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成型的關鍵時期,多元、紛繁復雜的媒介信息易對其產生不可逆的影響。因此,高校需要開展更具價值引領、精神導向和道德塑造的媒介素養教育。近年來,課程思政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切入口,倡導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最大限度地發揮課程對學生的價值引導作用,實現在課堂教學中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立體化育人。基于此,高校媒介素養課程思政建設旨在將以育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和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等思想政治元素有機融入媒介素養課程體系,實現大學生的媒介知識習得、能力提升和價值塑造的多元統一。
一、高校媒介素養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
(一)媒介素養與意識形態的密切關系
從本質上說,媒介不是一個中立、懂常識的或理性的社會事件協調者,而是幫助重構預先制定的意識形態[2];從過程上看,媒介信息傳播是代表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者對自己所認可的思想觀念、道德情感向接收者輸出的過程;從目的而言,傳播者的思想觀念通過媒介衍化為受眾進行價值判斷的認知元素,進而實現對受眾的價值引領和意識形態塑造[3]。由此可見,媒介是意識形態形成的重要場域,相應地媒介素養與意識形態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媒介信息的選擇能力、質疑能力、理解能力、評估能力、思辨性應變能力會受到意識形態的主導和制約,媒介信息的創造和制作能力則會反作用于意識形態,影響意識形態的走向。高校是意識形態傳播、研究和交鋒的重要陣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必須在此框架下發揮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進行主流意識形態引領與培養的重要途徑。因此,高校媒介素養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度融合、同向同行的必要性。
(二)媒介素養與社會輿論的密切關系
輿論是社會中形成交集的眾議,既有使人心“向”和使人心“聚”的正面力量,也有使人心“背”和使人心“散”的反面作用[4]。社會層面想要積極發揮輿論的正面力量,遏制其反面作用就需要通過價值導向進行正確引導。媒介素養與社會輿論的密切關系表現在:媒介既可作為傳播載體反映和擴展輿論,又可通過新聞時評的方式引導輿論。基于此,媒介素養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輿論。尤其在新媒體時代,媒介參與渠道的廣泛性和匿名性使其更易傳播個別非理性、情緒化的言論,形成具有一定負面影響的社會輿論場。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成風化人,凝心聚力”的特性,能夠規范輿論的形成和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因此,其應作為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的導向標,引導大學生自覺抵制錯誤輿論,合理利用媒介,最大限度地擴大正面輿論的影響。
(三)媒介素養教育的價值理性呼喚
媒介是技術客觀性和價值主觀性的統一體,這決定了其相關教育既要具有工具理性,也要具有價值理性。媒介素養教育的工具理性體現在媒介信息制作和傳播過程中對知識技能的傳授,其價值理性體現在引導大學生對媒介信息的倫理道德價值進行自我判斷和理解,構筑媒介環境的人文價值語境。近年來,媒介傳播的技術日新月異,部分高校的媒介素養類課程過于關注媒介技術的更新換代,強調技術的操作應用,弱化了媒介傳播的倫理規范與道德原則,存在一定程度的技術至上的異化傾向。并且目前技術賦權導致媒介傳播主體泛化,信息傳播過程的規范性不足,有效信息相對匱乏,這更要求高校媒介素養教育關注人對媒介信息的辨別和理解,復歸其應有的價值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舉旗幟,引領導向”的特性,其高度明確的價值導向能夠為推進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的倫理自覺提供既有的思想保障和價值體系。基于此,高校媒介素養課程思政建設是對媒介素養教育的價值理性呼喚的直接回應,也是促成媒介素養教育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和諧統一的必然之舉。
二、高校媒介素養課程思政建設的可行性
(一)目的一致性
媒介素養課程主要培養大學生選擇、理解、思辨、評估、創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其根本目的是在新媒體時代不斷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樹人”為終極目標,涉及“何以為人”“人何以為”的問題,其通過對人們施加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的影響,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可見,兩者都是從“以人為本”的視角來探究“培養什么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問題[5],具有目的一致性,這為高校媒介素養課程思政建設奠定了邏輯起點。
(二)內容互促性
媒介素養教育的內容可分為知識層面、能力層面、理解層面,其中理解層面統領三者,著重使大學生在媒介信息知識習得和技能提升過程中學習判斷媒介信息的意義和價值,培養大學生的媒介法制觀、道德觀和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為核心內容,包括世界觀、人生觀、政治觀、道德觀和法制觀五大方面,其注重教導大學生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甄別多元媒介信息,學會獨立思考,自覺抵御不良信息。由此可見,兩者在教學內容上互相促進、相輔相成,這為高校媒介素養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教學內容的著力點。
(三)方法共通性
在媒介素養課程中,知識層面的教學一般采用理論講授法,能力層面采用實操法,理解層面采用討論法,在應然狀態下這些教學方法注重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以主動參與的方式提升自身媒介素養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以理論講授法和討論法為主,但近年來其越來越重視社會考察和社會服務等實踐操作法,這些教學方法以大學生為主體,通過啟發引導、學理思辨和教化感染來塑造大學生的意識形態,使其形成健全人格。因此,兩者的教學方法具有共通性,都重視以學生為本,通過潛移默化的隱性方式形塑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提高其自身素養,這為高校媒介素養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教學方法的良好抓手。
三、高校媒介素養課程思政建設的鏈式推進路徑
高校媒介素養課程思政建設可采用“資源支撐—教學設計—教學實施”鏈式推進路徑,環環相扣、前后一體、銜接推進,為高校媒介素養課程的創新與改革提供保障,使媒介素養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論上有機融合。
(一)資源支撐鏈
資源支撐鏈包含師資、平臺、資金和工作機制等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支持和保障。第一,師資支撐具有內部挖潛和外攬人才兩條途徑。內部挖潛指對高校已有的媒介素養課程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與課程思政相關培訓,使之樹立“將學科理論體系發展與育人價值訴求發展融為一體”的教育理念,積極主動地挖掘媒介素養學科知識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自覺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媒介素養教育教學全過程。外攬人才則通過引進思想政治課專任教師、黨建、學工、團委專職人員等,以“擔任指導—把關核心理念,共同備課—完善教學設計,共同任課—參與教學實施”的模式進行媒介素養課程思政的師資融合。第二,高校應搭建富含思想政治元素的“新媒介教學平臺+實踐平臺+推廣平臺”,以延展育人的時間和空間,為大學生使用媒介和參與媒介提供更多教學實操機會,也為多元師資融合、師生雙向互動提供便利。第三,高校應劃撥課程思政專項經費,為師資培訓、平臺維護、本土化教材開發、教學活動實施等一系列創新改革實踐提供專項資金保障。第四,高校要建立健全媒介素養教育課程思政融合改革工作機制,完善相應的獎懲激勵制度,強化資源配置的保障作用,實施動態監測,統籌解決教學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確保理論性、實踐性、時代性與創新性并重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有序推進。
(二)教學設計鏈
教學設計鏈包含對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等改進設計。第一,高校應改進媒介素養課程的總體教學目標和各章節教學目標,以“提升學生的媒介認知、參與及使用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之成為新媒體時代的良好公民”為課程總目標,圍繞“知識+技能+價值”框架來制訂各章節教學目標。第二,媒介素養課程的教學內容可分為認知媒介、參與媒介和使用媒介三大類[6]。在認知媒介類課程中,教師在教授媒介的內涵、外延、發展歷史和價值意蘊時,要兼具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注重媒介的價值理性,利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思維對技術至上的媒介觀展開反思與批判。在參與媒介類課程中,教師除了要講授媒介傳播規律、媒介參與技能,還要注重將社會輿論、意識形態、媒介道德、媒介規范等內容融入相關教學板塊。在使用媒介類課程中,教師在教授媒介的使用、制作、開發和生產全流程時,要強調人的主體性和媒介的客體性等媒介倫理,使學生不依賴、不盲從媒介,合理使用媒介。同時,教師要將時政熱點、區域與學校特色育人元素靈活穿插進授課內容。第三,教師的教學方法應注重與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的耦合,通過講授、討論、實操等教學方法來傳授知識與技能,采用情景模擬、現場參觀體驗等教學方法開展價值引領教育。第四,教學評價應既注重結果性,也注重過程性,既注重回溯性,也注重前瞻性,重點關注教育元素的挖掘是否充分、到位,媒介素養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機融合,各章節教學目標是否適當、明確、具體,“知識+技能+價值”的教學目標以及總的課程目標是否具有較高的達成度,以根據評價反饋進一步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
(三)教學實施鏈
教學實施鏈包含開展課堂教學、組織課外實踐、組織考評推廣等一系列教學活動。第一,課堂教學是主陣地,教師應通過理論講授、學生討論、學生實操等,使大學生獲得媒介素養知識、媒介使用技能。第二,課外實踐是第二課堂,教師應結合區域與學校特色,充分挖掘課本和身邊蘊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引導大學生內化思想政治教育,并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開展多樣化的媒介文化活動和作品創作,鍛煉大學生的媒介素養知識、技能的應用能力。第三,高校應圍繞“知識+技能+價值”的教學目標,組織課程考評,以獲取評價反饋,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另外,高校宣傳部門也應聯合校園媒體工作室、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新媒體平臺,開展大學生微電影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等線下活動,廣泛宣傳具有“良好價值導向+富含技術創意”的優秀思政作品,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更大范圍的價值輻射。
四、結語
文章緊扣新時代媒介素養要求和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媒介素養課程為載體,探索高校媒介素養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推進路徑,為高校媒介素養課程改革提供新思路,為構建“知識+能力+價值”的課程育人格局提供參考。基于此,筆者將繼續研究“第一課堂+第二課堂”“顯性教育+隱性教育”“知識教育+價值教育”的教學實踐,重點關注大學生的知識建構過程和規律,以及大學生的學習態度、滿意度和思想政治育人效果,進一步探索高校媒介素養課程思政建設途徑。
[參考文獻]
[1]CML.MediaLiteracy:ADefinitionandMore[EB/OL].[2022-04-20].
[2]黎冉.新聞報道輿論導向功能的策略分析[J].科技傳播,2019(21):16-18.
[3]姚麗亞,楊曉東,甄國紅.本然、實然、應然:新聞傳播類專業課程思政的價值[J].職業技術教育,2021(26):54-58.
[4]丁柏銓.新聞學科課程思政:特殊性、有效性及實施路徑[J].當代傳播,2020(06):9-13,30.
[5]張威.通識教育:高校課程思政的有效促進[J].中國高等教育,2019(02):36-38.
[6]袁軍.媒介素養教育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徐卓鈺 楊帥 田景敏 單位:遵義醫科大學計算機網絡管理中心實驗師 遵義醫科大學發展規劃處講師 遵義醫科大學計算機網絡管理中心實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