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4 10:20:1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實現研究,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網絡安全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和網絡強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是傳播先進文化、引領思想方向的前沿陣地,大學生是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參與群體。網絡空間具有的難控性和復雜性等特點,使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的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安全問題。作為影響到高校發展的重要因素,高校網絡安全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非常密切。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對于網絡空間的安全穩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網絡技術的發展也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因此,探究網絡安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路徑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1高校網絡安全的構成
(1)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一方面受到由反動勢力發起的不良思潮滲透和社會矛盾問題的觀念波動構成的外部環境的沖擊;另一方面也被校園網站、信息交流群等各類校園平臺組成的內部環境所影響著。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是鞏固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關鍵壁壘,是校園網絡環境的風向標,是培養德才兼備的新時代人才的重要保障。
(2)高校網絡文化安全
高校網絡文化安全由高校網絡精神文化安全、高校網絡制度文化安全兩個方面內容構成。一是高校網絡精神文化安全,它是指高校網絡環境中的師生可以養成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性與價值理念,能夠自覺做出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的價值判斷與選擇的狀態。二是高校網絡制度文化安全,它是指指導高校網絡空間建設、規范高校網絡空間行為和線上活動開展、保障高校網絡系統正常運行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和行為準則的完善、合理與穩定的狀態[1]。
(3)高校網絡基礎設施安全
作為高校網絡安全的物質保障,高校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主要是指高校網絡建構體系中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的安全。高校網絡基礎設施是一個相互銜接的系統,是高校網絡空間正常運行的保證,也是高校網絡安全治理的必備要件。
(4)高校網絡人身財產安全高校網絡人身財產安全由兩個方面構成,其一是高校網絡財產安全,其二是高校大學生人身安全。高校網絡財產安全涵蓋一切由網絡行為所導致的學校和師生財產安全問題。伴隨線上支付的普及,網絡詐騙更加隱蔽,作案手法趨于復雜,針對大學生的發案率逐年升高;高校網絡人身安全主要包括受網絡活動影響的實際生活中的大學生群體人身安全,諸如生命健康、個人隱私以及行為自由等方面。例如近年來,以“藍鯨游戲”為典型的網絡自殺式死亡游戲使部分辨識能力較差的大學生誤入歧途,給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威脅與挑戰[2]。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安全領域面臨的挑戰
(1)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形勢復雜嚴峻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網絡空間具有極大的開放性和兼容性等特點,使其成為反動勢力攻擊、丑化我國的主要陣地。作為使用網絡的主要群體,反動勢力將思想活躍的高校大學生視為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重要對象。如依托互聯網將其意識形態包裝于學術之中,不斷入侵滲透我國高校的網絡意識形態領域;或利用突發事件以及較為敏感的公眾事件于網絡上滋事,這均可能使高校大學生產生認知偏差、理想信念受到動搖,易為反動勢力所利用。
(2)多元文化思潮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沖擊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多種思潮文化交織相融,不同思想觀點存在交鋒。互聯網的發展提升了思想文化傳播的速度、廣度和深度。全媒體時代下,亞文化逐漸滲透入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以“飯圈文化”為例,此類網絡話語多充斥著情感宣泄,里面又夾雜著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的元素,使得大學生群體的思想遭受了很大的沖擊。此外,由于網民能夠較為隨意地表達個人的言論觀點,因此網絡輿論又具有煽動性、隨意性以及突發性等諸多屬性。負面的網絡輿論可能會誤導大學生的正確認知,并引發網絡道德失范行為。
(3)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與新媒體傳播方式脫節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仍較為傳統,一般以課堂上教師的理論講授、定期召開的講座等形式為主,教育者處于教學的主導地位,師生間的雙向互動不強,且教學內容滯后于時代發展,更新速度較慢,這與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對教育話題的參與熱情及對新鮮事物的追求相矛盾,不易激發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3]。積極運用新媒體傳播方式,促進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平等對話、共同參與,不斷改革創新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形式,打造有特色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迎接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挑戰,這也是高校網絡安全治理的必然要求。
3網絡安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維護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迫切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應對全球意識形態話語權挑戰的堅強堡壘。將網絡安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們積極作為、勇于擔當,讓青年一代成為網絡空間的正能量源泉,由此吸引廣大網民自覺凝心聚力筑牢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網上防線。但當前網絡安全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顯缺位,如在一些網絡信息識別中不精準、不深入、不敏銳,對此類信息所反映出的深層次問題認識不到位,使得大學生缺乏對網絡信息引發相關事件的預判能力,導致不良信息傳播、負面事態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2)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時代性的內在要求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這決定了它在維護網絡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大學生群體是我國網絡安全維護的重要力量,新形勢下將網絡安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發揮其主渠道作用對大學生進行網絡安全教育十分必要。然而現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話語體系較為陳舊,感染力不足。將網絡安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可以讓口頭話語、平等話語為代表的網絡話語體系進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通過大學生歡迎的形式傳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提升其親和力及影響力;再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引領政治方向的話語內容牢牢控制網絡陣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空間。此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需針對網絡發展的新特點,結合當代大學生的行為思想,積極回應其在網絡安全方面的想法與困惑,比如幫助甄別網絡空間不當言論的類型和應對方式等。
(3)有益于培育具備網絡安全素養的時代新人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互聯網中海量信息形形色色、各種價值觀念和文化思潮的相互交織,作為培養時代新人關鍵一環的網絡安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將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塑造科學的網絡安全觀,強化對網絡海量信息的甄別能力,提升網絡安全風險防范能力,正確認識網絡空間各種錯誤思潮,提高網絡素養,從而有助于實現高校立德樹人的辦學目標[4]。
4網絡安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1)加強“網絡安全+思想政治教育”的統籌設計
要從頂層設計的角度為網絡安全更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集中有效地調配教育資源。首先要明確網絡安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戰略地位,高校黨委要深刻認識到將網絡安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義,在學校日常各項管理工作中將維護校園網絡安全落到實處。其次是使網絡安全教育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常態化開展,如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體現,在管理制度、學生手冊中體現,潛移默化地持續性提高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5]。此外,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潤物無聲”的優勢,營造良好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和氛圍,實現網絡安全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協調互促。
(2)組建網絡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化育人隊伍
打造專業化的高校網絡安全育人隊伍是將網絡安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這支教師隊伍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亦需要樹立良好的網絡風險理念以及有效掌控網絡信息技術的水平,同時擅長把新興的社會思潮跟意識流相互融合貫通。應把側重點放在對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上,引領當代青年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安全的核心論述、中央網絡安全領域的經驗策略方針、法規以及網絡道德等,引領學生在網絡安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提升網絡素養,培養互聯網時代人才的適應能力與風險意識。
(3)推進網絡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就是要推進網絡安全教育“三進”工程,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這既是網絡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目標要求,也是其“必經之路”。首先,與教材融合是根基。借助于專題介紹以及對接融入互通的表達方法,如“形勢與政策”作為與國家網絡安全密切相關的思政課程,是開展網絡安全教育的合適載體。可在該課程教材中增加“網絡安全”專題,重點講解網絡安全的含義內容、地位作用和現實狀況,當代大學生網絡使用的特點和規律,維護網絡安全的目標及其實現路徑等。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則可根據本課程特點和教學需要適當融入。第二,進課堂是關鍵。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從優化網絡安全教學內容體系入手,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理論認同。立足于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觀點及立場,用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法闡明網絡安全對于總體國家安全的關鍵作用;由歷史及理論層面讓大學生從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中領會網絡安全對我國推進建設網絡強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具有重要影響[6];教育學生要堅定擁護黨的領導,旗幟鮮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警惕西方國家的網絡意識形態滲透,敢于和網絡上抹黑我國英雄歷史人物的行為作斗爭,做文明上網、理智上網的新時代青年。第三,進頭腦是目標。要實現網絡安全知識“潤物無聲”進頭腦,就是要拓展高校網絡安全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形式,豐富相關活動載體。如在互動式課堂、知識競答以及辯論賽等為主題的諸多活動讓大學生接觸并掌握更多網絡安全知識,深化共筑天朗氣清的網絡空間的認同,號召大學生把網絡安全知識深刻在內心中、外化在行動上。
(4)構筑線上教育陣地
在智能移動終端快速普及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加快轉變政治思想教育觀念,始終以時代發展為導向、學生為宣傳的中心,將學生生活當作創作素材、思政教育內容貫穿其中的原則導向,大力推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要善于運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興載體,以互聯網思維、用互聯網話語,使思想政治教育變得更為深入、直接。如通過院校官微推送針對高校大學生的網絡詐騙案件或網絡間諜案件報道,以案例化的形式、貼近化的內容,生動形象地向大學生們展示當前信息網絡犯罪的作案手法,促使其提高防范意識和在學習生活中運用網絡安全思維看待問題的能力。二是打造高校師生間的網上交流互動平臺。當代大學生成長于互聯網時代,與教師相比對網絡信息更為敏感;而教師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感召力較強。搭建師生網上交流平臺,強化雙向互動、優勢互補,使高校網絡文化的發展能夠置于高校的安全管控范圍之內[7]。三是要在傳播層面提升思政教育議程設置能力。美國傳播學者麥克姆斯和肖發現,大眾傳媒對事物和意見的強調程度與受眾的重視程度成正比。基于此,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理論思想、輿論熱點、新聞事件等相關內容加以持續、及時的挖掘與分析,為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提供豐富案例[8],最大程度發揮線上線下教育陣地的聯動作用。
5結語
幫助高校大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將網絡育人的關口前移是題中應有之義。必須在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將網絡安全內容突出強調,引導大學生對網絡空間中的文化和意識形態滲透時刻保持警惕,做文明上網、正確上網的理智青年,營造清朗的高校網絡環境。高校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在把握當前網絡安全形勢的基礎上,“因校制宜”開展網絡安全領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安全威脅轉變為發展機會,探索“網絡安全+思想政治教育”的聯動機制,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超民,張志昊.推進高校網絡文化安全綜合治理[J].高教學刊,2020(27):151-154.
[2]劉德碧.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網絡安全的內涵與特點[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
21(09):106-107.[3]張嘯.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對策[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1,31(04):63-65.
[4]張本青,李紅革.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07):97-100.
[5]莫靖聰.大數據背景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風險對策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1(05):101-103.
[6]陳欣.網絡安全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徑[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4):156-159.
[7]王靜瑤.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21.
[8]鐘名揚.大數據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意識形態安全挑戰與應對[J].北京教育(德育),2020(02):42-45.
作者:丁凱旋 單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