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3 11:37:4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淺談金融危機下的農產品出口貿易,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要:前些年起始于美國的金融危機快速延伸于全世界,中國在內的全球資本市場與商品市場都遭受到了極大的創傷,特別是對出口行業所造成的影響就更加大了。中國的農產品出口業務歷來都是外貿重點行業之一,自然也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現在金融危機雖然已經過去,全球經濟趨向于好轉,但是依然要全面回顧探究金融危機造成的慘痛教訓,從而采用更為強有力、更具效果的舉措以提升我國農產品對外貿易的實力。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機對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造成的影響,并闡述了金融危機下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金融危機;農產品;出口貿易
在轟轟烈烈的全球性金融危機離去之后,中國農產品出口額與進口額比較起來,還處于失衡的狀態下,就導致了我國農產品出口出現了越來越大的逆差。作為出口貿易極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農產品出口在提高廣大農戶實際收入、提升農業產業效益和維護農村地區的和諧穩定上具備了極其重要的意義。在金融危機的重壓下,我國農產品在出口貿易方面受到的影響依然非常大。因此,當前我國農產品交易中所存在著的供求失衡現象,會導致我國農產品出口競爭力持續下降。所以,要對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進行全面分析研究,并且提出相應的對策。
1金融危機對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造成的影響
一是農產品出口貿易的逆差得到了持續的拓展。由于金融危機帶來的后移影響,中國的農產品出口貿易產生了逆差,且逆差的額度還在不斷地擴大。二是農產品貿易出口的環境出現了不斷惡化的趨勢,導致農產品出口的數量不斷地減少。因為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出現,我國大量國家均產生了企業倒閉的大潮,從而影響到現代人的就業以及收入,并且影響到了以農產品為主要內容的食品方面的開支,這就意味著全球市場中對于農產品需求量之降低將直接關系到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規模。三是我國傳統農產品貿易伙伴國的消費量出現了持續下降,以至于我國農產品出口難度變得越來越大。我國農產品的出口市場產生了相當大的集中度,主要是肉類、水產品以及水果等農產品。以日、美、韓等國家為主要目標的市場國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機的極大影響,從而導致以上國家的農產品需求量不斷下降,這就表明了在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背景之下,世界主要農產品出口國的需求下降會深刻影響到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實際情況。隨著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導致農產品在世界市場當中的價格優勢出現了持續下降的趨勢。自從世界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全球各國經濟都遭受到了程度不一之影響,突出表現在其貨幣之幣值在持續不斷地貶值,然而人民幣卻極為堅挺,以至于人民幣在世界市場中失去了應有之價格優勢。
2金融危機下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的對策
2.1健全推動農產品出口的政策制度體系
首先是要不斷提升對于農產品出口的支持強度。應當全面研究與應用WTO規則當中的綠箱與黃箱政策,不斷增加對農產品外貿出口所進行的支持。財政部門每年均應當落實專項資金用在農產品出口促銷、出口型農產品基地建設和農產品出口貿易檢驗檢疫費補助等。銀行要著力加大對符合相關條件的農產品出口企業貸款上的投放力度,大力支持農產品出口企業引入國外優質農產品品種以及先進的技術,從而拓展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渠道。其次是要致力于提升農產品出口檢驗檢疫服務質量。要不斷改進農產品貿易的設施與條件,多設置一些農產品出口檢測網點。農產品檢驗檢疫之重點,應當逐漸從對農產品進行檢驗監管往對生產過程加以監管進行轉移,從依賴于對每一批農產品進行精細化檢驗往強化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監管進行轉化,通過減少農產品檢查的批次和下調農產品檢測的收費標準,以切實減輕農產品企業出口的各項成本。對于已經通過了ISO9000質量認證的農產品企業,應當給予簡化出口質量許可證和管理考核程序等優惠待遇。對于鮮活農產品的出口則應當實施通關承諾制和預約通關制度,從而切實提升通關的速度。再次是要創建農產品市場風險保護和救助體系。國家以及農產品市場的主體應當運用各類途徑來籌集寶貴的資金,要通過創建農產品市場風險補償資金,對于遭受金融危機打擊的農產品企業予以相應的經濟補償,從而提升其抗擊風險的能力。要致力于研究農產品行業協會救助、商業保險支付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彼此結合的新型救助體系,切實幫助我國農產品出口公司更好地應對農產品貿易技術壁壘。最后是要建立農產品對外信息溝通平臺,要積極建設農產品對外合作網絡,及時而又準確地為農產品企業提供涉及到農產品進出口的數據、市場供求變化等相關信息。
2.2以保障安全為前提
提高我國農產品的整體質量首先是要進行大力宣傳從而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要全面應用送科技下鄉、舉辦農產品技術講座、印刷農產品技術資料等諸多方式,全面宣傳我國農產品質量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不斷提高農民群眾和農產品出口企業具備的質量、市場以及道德意識。立足于全面落實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標準,如此即可為我國農產品整體質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是要不斷強化對農產品質量所進行的監測,并全面把好準出關和準入關,全面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要全面落實農產品藥殘檢測機制,對蔬菜和農藥殘留等應落實周檢測機制。要全力配合好有關機構對無公害農產品所開展的各類抽檢工作,檢測結果必須嚴格按照規定予以報送。要更為嚴格地實施農產品基地和產地準入機制,并認真監督農產品批發市場所進行的準入工作。再次是要積極推動我國農產品落實標準化生產工作,持續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的標準。要全面參考借鑒國外農產品質量方面的標準,為我所用,制定出符合我國農產品企業實際的內控標準,并建立起一整套完善化的質量管理機制。要在生產的各項環節當中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按照優質、高效等方面的要求,持續促進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的生產、加工,以求更好地拓展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市場份額。最后是要加強源頭治理,執行更加嚴格的農產品執法機制。對農產品質量源頭所進行的控制通常是指對投入品進行控制,不但應當對農藥、化肥等市場推廣應用連鎖化經營管理模式,更為科學、規范地進行宣傳,從而禁止各類違規化學品進入到農產品市場當中。同時,還要圍繞農產品投入品的安全管理,開展農資專項治理,并且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等行為,讓我國農產品市場能夠更加安全、規范。
2.3運用農業標準化手段推動綠色營銷的發展
在加快農業標準化步伐的過程之中,應當依據本地農產品的具體特點,選擇主導型產業以及產品,依據農產品特點制定出合理的標準,不斷完善我國農產品的標準化銷售機制。運用標準化手段進行農產品生產的過程包括了產前、產中以及產后等各階段。與此同時,農產品標準化運作中還應當要有足夠力度,如此才能夠提高農產品所具有的競爭實力。當然,在實施農產品標準化時還需要強化農產品質量管理,運用對產品生產中關于原材料采購、加工以及出口等諸多環節的嚴格控制關,并且和國際上所通行的安全質量標準加以對接,才能夠實實在在地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實力。當然,還應學習與借鑒西方國家嚴格的農產品質量控制標準,依據本國國情制定出臺安全生產機制。
2.4改進我國農產品出口市場體系形成完善的市場格局
創建多元化的世界農產品出口市場,這是提升我國農產品出口數量和質量的重要內容。要努力做到全方位、多途徑地拓展國內與國際兩個市場。一是全面鞏固與深度開發目前已有的日、歐、美等傳統的農產品出口市場,積極增加出口農產品的類別,持續拓寬農產品出口的空間。二是要多層次、全方位地拓展中東、俄羅斯、非洲等新興起來的農產品出口國家市場,積極發展拉美以及大洋洲等地區市場,改進農產品出口的市場結構,持續分散生產、經營、貿易等方面的風險。政府要全力發揮出信息窗口的重要作用,全面獲取以上國家的農產品信息,并且切實反饋至國內各大農產品出口供應企業。三是我國國內的企業可運用專業網站推銷本企業的農產品。比如,可以利用阿里巴巴網絡平臺進行農產品國際貿易。四是積極鼓勵一部分具備了競爭優勢而且還具有相當強的生產能力的農產品龍頭企業到境外投入資金創辦農產品企業,從而便于在國外市場中得到更為寬廣的市場開發空間,有效提升自身在全球農產品市場中的競爭力。
2.5建設農產品品牌做大做強
農業龍頭企業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機過后,我國一定要持續加強農產品品牌方面的建設,努力創建實力更強的大型或者特大型農產品集團企業,從而能讓其所生產、加工的農產品更好地體現出優質化、品牌化等特征。一是國家應當要在財政上進行積極支持,從而幫助各類農產品企業能夠形成深加工以及精加工等管理機制,即可為我國農產品類公司培育知名農產品品牌而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是要不斷加強營銷工作,依據深入宣傳和適度等相關原則,全面識別我國農產品所具有之品牌標識,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國農產品所具有的品牌文化,讓我國所出口的農產品具有更加高的品質。三是要將農產品品牌打造與創建農產品龍頭企業相互結合起來。要積極建設我國農產品出口研發基地,積極建設龍頭型、支柱型、示范性農產品企業,持續提升我國農產品在品牌管理方面的實際能力,并全面改進我國農產品在終端狀態下的銷售情況,不斷拓寬我國農產品行業所具有的發展途徑,不斷提高我國農產品企業生產產品的附加值,進而提升本企業產品在全球農產品市場中的競爭實力。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之下,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間的聯系正在變得越來越密切。發端于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中雖然也影響到了我國,如我國農產品業就產生了對外貿易遭到阻礙的困難,然而更加重要的是因為我國農產品業本身競爭實力不夠雄厚而導致。這場金融危機也使我們認識到我國對發展中國家所出口的農產品對外貿易額度一定要長期持續增加,如此方能切實降低對于農產品出口領域對西方國家的依賴性。以此為前提,我國農產品還需要努力從出口往內需加以轉化,以求更好地適應于金融危機環境下的新挑戰。要持續提升我國農產品所具有之附加值,提高破解技術性貿易壁壘方面的能力,并大力支持優秀農產品企業實施兼并和重組,以實現我國農產品朝著產業化方向加以發展。
作者:夏春莉 單位:西安理工大學高等技術學院
摘要:
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家的經濟建設就已上升到了國家發展的戰略層面,而加強國際之間的貿易合作顯然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強國之路。因此,與各國的貿易往來逐漸成為我國一些地區的支柱產業。我國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發展對外出口貿易有極其便利的條件。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各國自身的產業也都趨于飽和。在相對較為嚴峻的大環境下,農產品外貿發展過程中諸如金融危機等影響因素,直接影響著我國的農產品貿易。基于此,本文對亞洲金融危機對農產品貿易的影響進行研究,以期對我國農產品外貿發展起到一定的參考幫助作用。
關鍵詞:
亞洲;金融危機;農產品貿易
近年來,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設想提出和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對外出口貿易獲得了迅猛發展,我國農產品對外出口貿易規模快速增長,并且在出口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同時也帶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開辟了我國走向世界的國際化道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農產品貿易規模將會在今后繼續不斷擴大,我國也會繼續發掘自身優勢來全面提升新的貿易增長點。本文對亞洲金融危機對農產品貿易的影響進行研究,同時提出亞洲金融危機的主要形成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亞洲金融危機下農產品貿易的發展機遇,提出促進農產品對外出口貿易、擴大農產品對外出口貿易規模的對策建議。
一、亞洲金融危機的主要形成因素
對亞洲的金融危機而言,其主要是起源于日本20世紀80年代所形成的泡沫經濟體制。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快速發展主要是大部分依靠外資納入,并且注重勞動密集型方面的產品進行貿易。東南亞的國家對科技教育方面的事業資金投入量相對來說較小,其管理與教育方面的人才卻比較匱乏。近年來,由于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受到限制,東南亞的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是依賴較為廉價的勞動力進行生產活動,所生產的大部分都是低附加值的產品,所以出口貿易也主要針對這個方面。并且,在產品出口方面,產品十分單一。對外資過分依賴,致使經濟呈現出飛速增長的趨勢,由此產生了泡沫經濟的發展模式。同時,部分國家的宏觀調控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欠缺,由此導致了金融危機的產生。
二、亞洲金融危機對農產品貿易的影響分析
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產生了極大影響,甚至造成出口下降。1998年的1-5月,我國的農產品主要針對亞洲進行出口,出口金額達到200多億元人民幣,與1997年進行比較,下降了13個百分點。其中,對菲律賓口總額出口下降12%、日本出口總額下降16%、泰國出口總額下降46%、香港特區出口總額下降13%、新加坡出口總額29%。并且,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農產品的影響還有很多,如因為一些農業相關產品的出口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這樣的現象直接導致國內生產企業有效利潤產生下降趨勢,且這些企業的出口訂單受到影響,一些已經商談完成的合同無法簽定;還有一些國家的客戶或者是企業,將東南亞國家由于金融危機導致貨幣發生貶值現象作為理由,所以就要國內的農產品生產企業對其出口的商品進行降價,不然就換其他的進口渠道,令我國的農產品外貿企業在國際化的競爭過程中處于劣勢地位,進而降低了我國的農產品外貿出口獲益。
1.對貿易方式的影響針對我國對進口材料及原材料需求較大的相關經營企業和單位來說,在材料出口及加工業務需要進一步整合貿易出口方式。我國很多對外出口貿易企業實行的都是亞洲出口貿易模式,即對出口數量更為注重,對材料的選擇和材料的成本較為輕視,且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針對東南亞地區來說,我國原材料的購買力大幅度下降,對產品的需求度明顯降低,變化程度最為明顯的即為產品附加值較高的商品。由于經濟形勢較為嚴峻,很多東南亞國家對我國出口企業高附加值的產品需求一減再減,同我國出口度最大的1997年及1998年相比,在對來料的加工出口比重中,亞洲地區的出口份額下降了24%,不同的是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區,出口份額增加速度明顯加快,形成了非常強烈的對比。
2.對出口商品的影響首先,由于受到貨幣貶值和經濟危機的影響,產品所需原材料的進口成本得到了很大提升,為企業生產帶來了很大壓力,因此就會對產品的市場需求產生消極影響,造成需求量大大降低。同1997年相比,在1998年的上半年中,以我國的水產品為例,針對日本和韓國的出口量分別下降了7%和28%,造成很多出口貿易企業瀕臨破產邊緣。并且,以冷凍家禽產品為例,針對東南亞地區的產品出口量與往年相比下降了41%。在全球肉類經濟貿易發展過程中,亞洲金融危機對其影響能力較小,影響范圍僅局限于全球局部地區。就算如此,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能力依舊不容小覷,給貨幣市場造成了一定沖擊,并導致其貶值。受貨幣貶值的影響,亞洲農產品中的肉類大部分被銷往亞洲、非洲等國外市場,同時逐漸呈現擴大化趨勢。國際肉類市場由于受這種趨勢的影響,致使其市場價格出現大幅度下降。亞洲金融危機國家采取宏觀調控措施,特別是對油料和奶制品采取抑制措施,致使市場需求減少,同時由于食用糖不是其國家和地區的主要進出口產品,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小,市場供求狀態基本持平。東南亞地區的油類產品出口量將大幅度增加,尤以印尼和馬來新亞為主。
三、亞洲金融危機背景下農產品貿易的機遇與對策建議
(一)農產品貿易在金融危機當中的機遇
1.對農產品出口結構的變化十分有利西方一些國家以及IMF組織(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亞洲各國家的金融援助策略方案,都是將“開放貿易的改革”作為基礎的條件。如此一來,就會加大這些亞洲受援國家的農產品貿易量。例如韓國,把對大米和牛肉的價格保護在一定范圍內,小幅度下降,泰國將貿易過程中的關稅降低措施等。一旦我國加入了WTO(worldtradeorganization,世貿組織),那么我國的貿易環境將會在一些地方進行有利改變。并且,對我國而言,存在著地理優勢,勞動力成本相對來說也比較低,由此就會對我國的農產品出口貿易方面帶來更多的效益。
2.有效帶動了農業的技術進步亞洲的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的農業設備及技術“供大于求”,造成了該方面的市場需求不足,令一些新研發出來的農產品相關的技術和設備價格下滑,如新型種子、飼料、添加劑及新型播種機器設備等。所以,一旦我國對這些技術設備進行引用,我國就能有效帶動農業的技術進步。
3.提升了東南亞地區龍頭企業的進入概率亞洲的金融危機導致亞洲大部分國家的股市出現下跌現象,大部分的企業出現了破產倒閉的現象,并且進行了設備拍賣,如此就致使地區性的食品和農業產品的生產加工企業的整體資產產生貶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更加容易對國外企業進行兼并,提升了東南亞地區龍頭企業的進入概率,同時也為我國收購倒閉企業的二手設備提供較好的條件。
(二)亞洲金融危機背景下農產品貿易發展的發展策略
1.將農產品生產產業化,優化貿易環境從傳統的農產品發展水平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并沒有打破原始農產品發展的瓶頸,只有將農產品發展產業化才能將農業發展一體化,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節省農產品生產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其他產業快速全面發展,為我國進出口貿易做好堅實后盾。并且我國政府需要對世界各國的不同貿易壁壘特點對農產品行業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條款進行有針對性地制定貿易準則,并采用談判和協商的辦法,與產品進口國進行協商,旨在突破發達國家的貿易壁壘,從而有效維護合法權益,降低亞洲在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
2.建設農業基礎設備在亞洲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建設農業基礎設備,提升農業基礎能力,進而提高金融危機“抵抗力”。用以前的舊觀點來定義農業,就是靠天吃飯的產業。現如今,農業生產設備更具有先進性和科學性,還適當建設了大量的農業耕地設施,如近幾年水庫和發電廠陸續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民在種植農產品上面遇到的水、電,耕地等難題,在根本上抓好農業基礎設備的建設是提高農產品水平的根本保障,為現代農產品發展打好基礎。并且需要政府進行從中協調、律己,進而營造更為良好的農產品貿易環境,有效預防了金融風險。
3.培育特色的農產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將常規的蔬菜水果進行特色農產品培育,在相關國家政策法規的規定下,建立優秀的農業生產工業產園,將傳統的蔬菜水果進行更加系統化的管理和培育,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加大研究力度,盡可能發展特色農產品,在保證農產品生產水平的同時,為以后的農產品發展奠定好堅實基礎,如將傳統的水果山楂做成美味的山楂餅等,形成多樣化的產業鏈條,增加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農產品貿易在亞洲金融危機當中的“存活率”。
4.大力支持和發展綠色農產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最終目標,我國農產品的可持續發展策略是我國現階段農業發展的必然規律,在客觀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國民經濟和對外出口貿易產業的進行。隨著國際貿易對環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加大綠色農產品的發展和開發是現階段的重要任務,綠色成為現代我國農產品貿易進出口的主要色彩,健康無害、營養豐富是綠色食品的主要特征,綠色食品逐漸成為國際化食品進出口的主要發展方向,綠色食品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農業發展良好的生產環境和規范的生產技術,在食品加工時需要安全無污染,通過提高工藝水平提升相關產品的生產質量,在合理利用環境資源的條件下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全方面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農產品貿易經濟的發展,有效降低了金融風險。
四、結語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貿易產業的數量越來越多,國際貿易的增長每年呈現遞增趨勢,自由化和靈活性是其主要特征。根據近幾年的相關文獻我們不難看出,國家對進出口貿易的重視,新的政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階段農產品出口的現狀,為我國外貿產業提供了最新挑戰,也是當前局勢的全新機遇。首先,在提高自身農產品質量和保證食品安全的同時,應時刻關注國際農產品貿易的走動趨勢,在維護舊市場的同時,開展新的客戶群和開拓全新的國際市場,將我國農產品的優勢發展到最大。另外,對國外農產品局勢的關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國農產品選擇上的優勢,這樣的優勢在亞洲金融危機背景下將大大提升我國農產品貿易的生存力及競爭力,避免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不良影響,形成良好的經濟效益,提升國有產值。
作者:張侃 郭雪萌 單位:北京交通大學
摘 要:我國作為全球貿易大國之一,農產品出口處于國民生產體系中極為重要的位置。自從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我國農產品的出口遭受了非常大的沖擊,農產品出口量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而且農產品出口的價格顯著下降。有鑒于此,為了在后危機時代恢復并促進我國的農產品出口量,就一定要注重提升我國農產品的質量以及農業企業所具有的創新能力,從而促進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機對農產品出口貿易造成的不良影響,并提出了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對策。
關鍵詞:后金融危機;農產品;出口貿易
近年來,農產品出口在我國經濟體系中占有的比例變得愈來愈大。但是,因為受到2008年以來世界金融危機的巨大影響,我國農產品出口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由全球金融危機而引發的經濟衰退對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產生了相待大的不良影響。隨著其后全球經濟的復蘇,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在通過世界金融危機的考驗之后逐步回暖。然而,因為總體國際環境所具有的復雜因素,后金融危機時代的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依然不夠樂觀,亟待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其進一步發展。
一、全球金融危機對農產品出口貿易造成的不良影響
(一)價格的影響
在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之初,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就開始不斷上揚,農產品生產與交易成本有所增加,造成國際競爭力不斷減弱,出口嚴重受阻。因為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國的農產品普遍出現增產,而原油價格大跌又造成了生物燃料用糧的急劇減少,加上國際投資資本開始撤離,導致國際農產品市場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國際農產品價格的下跌,導致國際農產品市場的競爭變得愈來愈激烈,導致我國農產品的出口壓力持續增加。
(二)匯率的影響
在全球金融危機之中,以美國為主要代表的發達經濟體持續下調利率, 其貨幣也在不斷走軟,從而增加了人民幣升值的極大壓力,但我國農產品的國內生產成本卻沒有下降,人民幣的升值導致農產品在國外市場中的價格上升壓力愈來愈大,以至于降低了國際市場對于中國農產品所具有的需求,壓制了我國農產品的出口。
(三)負財富的影響
所謂負財富效應,主要是指因為金融危機而導致貨幣信用領域中產生了劇烈的動蕩與混亂,世界各國的金融體系以及資本市場均面臨著非常大的威脅,導致金融資產價格出現下跌,而金融資產持有人的財富有所減少。全球主要經濟大國均陷入到衰退之中,從而抑制了我國農產品消費量的增加。對中國農產品出口來說,直接表現在國外對于我國農產品訂單的數量銳減,從而導致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增長非常困難。
(四)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
在世界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下,我國很多企業出現了銷售下降與利潤減少的狀況,進而導致開工率不足,失業率持續上升,一些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部分國家為了保護本國農產品的自身競爭力而對各類進口農產品安排各類貿易壁壘,比如,歐盟國家與日本等國對于進口農產品農藥殘留等技術加以設限,而且對轉基因等農產品進行排斥等,以上這些均會導致我國農產品對外貿易環境持續惡化,從而嚴重地影響到我國各類農產品的出口。
二、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對策
(一)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貨幣政策
在財政政策上,要更加靈活地應用“黃箱”政策與“綠箱”政策,并且不斷加大對于“綠箱”政策之投入,比如,強化農業科研方面的投入、落實農產品質量以及安全標準體系之構建。同時,要認真調整“黃箱”政策的支出,從而提升對于農業的投入和農產品市場營銷建設補貼。強化對于我國農業出口企業在稅收上的支持。在我國的貨幣政策上,為了能夠應對匯率上的風險,一定要強化對于匯率進行的調節,保持人民幣匯率上的穩定,并且盡可能地避免出現匯率的較大幅度波動。為了采用更加積極的信貸舉措,持續增加財政部門與各類金融機構對于農業企業特別是以出口為主體的企業信貸上的支持力度,引入出口信用擔保計劃,其中主要有商業出口信貸擔保計劃以及設施擔保計劃等,目標是為了促進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
(二)提升農產品質量以保障其安全
一是要強化宣傳發動,切實提升農民群眾的質量安全意識。要運用送科技知識下鄉、舉辦專題講座、發放科技宣傳資料等多種多樣的方式,積極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強化農民群眾、農產品出口企業的農產品質量意識、法律責任意識、市場意識和道德修養之宣傳,全面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以及生產技術流程,從而為農產品質量管理創設出更好的社會環境。二是注重農產品質量的監測,嚴格把握住準出與準入關。要持續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以及和安全相關的制度,開展日常的監管工作。定期實施蔬菜、畜類、禽類等農產品的藥殘檢測。對于蔬菜農藥殘留所進行的檢測應當施行周檢制。要配合相關部門對無公害農產品所在產地的產品實施抽檢,檢測的結果應當依規定進行上報與公告。要嚴格規定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產地準出,切實監督農產品市場實施好市場準入工作。三是全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工作,從而提升質量安全水平。應當依據相關國際標準,制定出農業企業的產品內部控制標準,并且以此為基礎建立一整套農產品質量控制機制,從生產過程中的各環節確保農產品質量的安全。要依據優質、高效以及生態之要求,切實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綠色有機食品的開發工作力度,從而為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奠定良好的基礎。四是要強化源頭治理,嚴格實施農業執法。對于農產品質量源頭所進行的控制,主要是對投入品進行控制。為此,不僅要對農藥和化肥等農資市場實施統一連鎖化經營、統一管理,并且進行規范使用,更加科學地開展宣傳與技術指導等工作,禁止違禁農藥與獸藥等農業產品之使用。在此基礎上,要圍繞著農業投入品的安全,切實開展農資市場的專項治理行動,嚴厲地打擊生產、銷售假冒農業投入品這類違法的行為,更加嚴肅地查處違禁生產、銷售與使用高毒、高殘農藥和在飼料中添加激素、生長素以及人用藥等不法行為,從而規范我國的農資市場管理秩序。
(三)保持匯率穩定以防范風險
切實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這不但是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抓手,而且也是目前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有效規避匯率劇烈變動的風險,從而實現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要依據主動性、可控性以及漸進性之原則,持續不斷地健全完善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從而保持人民幣在合理與均衡狀態下的基本平穩,避免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動蕩。同時,我國的農產品出口企業一定要建立起風險防范的意識,立足于提升農產品的銷售與發貨進度,有效縮短貨款的回收期,或者采用遠期結售匯,對應收賬款進行買斷,實施票據保理業務等各項金融手段來有效地規避匯率上有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
(四)形成農產品出口產業鏈機制
一是要增加對加工、生產以及銷售等各個環節所進行的監管,強化和農業經濟合作組織、中介機構等的聯系,更好地充分發揮出農業行業協會具有的重要作用,并且科學地設置管理機構,合理地界定相應職能。二是要探索設置農業出口區,由政府負責提供相應的援助,而農業部門則協助提供相應的延伸服務以及投入,農業科學院所則提供研發上的支持,進一步促進產、學、研之間的相互結合。三是政府行為要和市場機制進行有效的結合。我國農產品出口的支持政策應當圍繞著市場而加以展開,并以市場的擴張為需求,通過調查與征求貿易企業、生產企業的意見,制定或者修改相應的法律條文,提出具體的支持計劃。
(五)拓展新興市場以避免出現需求的萎縮
要大力強化新興市場的開拓進程,開展多元化的目標市場戰略,從而形成多層次與全方位發展的農產品出口貿易新格局。這樣一來,就能有效地規避西方發達國家經濟體由于財富縮水而造成的市場需求的萎縮,全力開拓農產品貿易的出口空間。一方面是要積極開發境外的各類農業資源,充分鼓勵我國的農產品企業能夠走出去拓展新興的市場。應當全力推進農業生產的國際化轉移,將具備一定優勢的蔬菜、水果、禽類以及水產品的種養殖與加工能力朝一些具備農業開發優勢的國家進行轉移。另一方面是要增加對于新興市場的國際化市場網絡營銷之力度,運用網絡新媒體所具有的成本低、速度快等優勢基建擴大我國農產品的出口量,切實減輕金融危機對于我國出口企業所造成的庫存上的壓力,提升我國農產品在新興國家市場中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六)切實調整農產品的出口結構
一是要改進我國農產品的出口結構。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土地資源、建設資金均相當有限,而農產品出口結構則是以自身優勢為主要基礎的,這就需要出口具備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以及技術密集型農產品,比如,禽肉、水產品以及花卉等,通過國際農業資源的配置,有效調整我國的農業資源配置,提升出口產品具有的競爭力。二是要積極發展我國的優質特色農業,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因為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西方發達國家對于我國農產品的出口結構改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強化對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檢查的力度,確保我國農產品的出口質量。要形成具備了一定規模的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積極優先支持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品牌化建設。三是促進農產品出口投資的多元化。一定要建立健全我國農產品出口的風險管理機制,盡快實施農產品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機制,從而為企業提供出口商業風險管理方面的工具。同時,企業還應積極開拓全新的出口市場,實施市場多元化發展戰略。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實施以上各項舉措,能夠為我國農產品的出口貿易發展創設出更好的國際與國內環境,從而更加全面地提升我國農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實力,從而促進我國農產品出口實現更加快速、穩定與健康的發展。
作者簡介:江琳(1981-),女,湖南邵陽,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商務英語。